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文章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典范之作 《中国人的美德——仁义礼智信》简评
2006-12-08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典范之作

《中国人的美德——仁义礼智信》简评

刘余莉

       中国正面临着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一个民族的复兴首先是一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民族精神的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道德教育方面更是积累了五千年的经验、五千年的方法和五千年的智慧,这些都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认真加以总结和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

       2006年9月,我国颁布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在国家颁布实施《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这一重要时期,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组织编写了《中国人的美德——仁义礼智信》一书,为我们贯彻落实这一纲要提供了一个思路并作出良好示范。

      《中国人的美德》浓缩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和伟大精神,有利于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民族自信、振兴民族精神,抵御腐朽文化的入侵。要树立以热爱祖国为荣的意识,就必须让人们深入了解祖国的优秀文化和伟大精神。《中国人的美德》采用“仁义礼智信”这几个基本德目,浓缩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体现了中国传统道德“大道至简”、“道简易行”的特点,容易使传统美德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普遍奉行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因而也容易在社会上加以普遍推行。此外,书中结合历史上圣贤典范的真实故事,把这些品格和精神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让人读了感佩有加。当人们真正了解祖国的优秀历史和培育民族精神之后,就会逐渐生起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出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有能力抵御腐朽文化的入侵。

      《中国人的美德》体现了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构建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社会主义道德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对过去人类一切优秀道德的继承与发展。因此,社会主义道德必须根植于民族的传统道德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革,要求中华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被赋予新的内容和时代内涵。中国传统道德规范本身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应时性,同时也具有很深的哲理性和稳定性。从规范的践行上看,既有确定性、原则性、一议性,又具有相对性、灵活性和兼容性。《中国人的美德》一书,在系统地梳理了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美德的由来、历史发展和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着重阐发了仁义礼智信的时代内涵,根据时代特点丰富了“仁义礼智信”的内容和要求,秉持了中国传统哲学中所讲的“理一分殊”的理念,体现了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很好地回答了为什么、以及如何构建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问题。

      《中国人的美德》采取理论阐述和社会调研相结合的方法,探索有效道德教育的思路和方式,有利于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进行的“弘扬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美德抽样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有80.7%的人认为弘扬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美德有现实意义。这说明,弘扬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美德,顺乎民意,具备较为深厚的群众基础。《中国人的美德》一书的编写正是奠定在这次调研的基础上,继承了中国传统道德建设的经验,注意把道德精神和道德理想规范化、注意道德层次、注意坚持把大化(社会教化)和自化(个体修养)相结合,并在道德教育上提出“多用渗透式和潜移默化的方法,少搞强迫式教育、少做表面文章,做到循序渐进”等思路,符合道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切实改善和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在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方面,《中国人的美德》一书可以作为父母教导儿女的德育手册,使孩子在学习“仁义礼智信”的内涵和德育故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长养起浩然正气,久而生起效法之心;从学校教育方面看,可以作为德育老师的辅助教材,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精髓;从社会教育方面看,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荣辱观和道德感,使中国人的美德代代相传,垂范后世,为构建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贡献力量。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