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文章
和谐 :儒家文化孕育的民族精神精髓
2007-04-20社会科学主义

和谐 :儒家文化孕育的民族精神精髓

刘余莉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 (北京100091)


摘  要: 儒家文化孕育下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是注重对和谐的追求,这里的“和谐”包括了身心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及协和万邦等多方面内容;在如何实现和谐社会的途径问题上,孔子提出了“富之,教之”的理念,既强调了物质基础对提高道德水平的基础性作用,也看到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的道德修养对于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这些宝贵的思想构成了我们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资借鉴的思想财富,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厚德载物”的优良文化传统。

关键词: 和谐   儒家文化   道德教育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指出:“中华文明历来注重社会和谐,强调团结互助。中国人早就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今天,中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物质和精神、民主和法治、公平和效率、活力和秩序的有机统一。”可以说,只有具有深厚儒家文化底蕴的中国领导人,才可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这样的命题。深入探讨儒家文化重视追求和谐的思想,对于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刻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一、儒家文化:注重和谐的教育

     “和”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儒家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注重和谐的教育。这种和谐包括了身心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及协和万邦等多方面内容。

       在身心和谐方面,孔子提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所以培养坦荡荡的心胸开阔、仁民爱物、“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的君子就成为实现社会和谐、天人和谐的基础。因此,儒家的经典《大学》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次序。强调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正如整个身体的健康和谐来自于身体的各个器官之间的协调运作,而每个器官的健康来自于构成器官的每个细胞的健康。社会的和谐也是来自于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组织的家庭的和谐,而家庭的和谐来自于家庭中每个成员个体良好的道德修养。所以不仅一个个体的尊严来自于他符合道德的行为,而且每个个体的道德修养才是构建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石。在人际和谐方面,孟子总结人类社会中人伦关系的发展规律,提出了著名的“五伦”学说,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作为要实现社会和谐的人伦关系所必须遵循的规律。也就是说,父子之道是应当循着自然的亲情的方向发展、并且使这种自然亲情保持一生,因此儒家提出了“父慈子孝”的道德要求;君臣之间(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以“义”相处,因而提出了“君仁臣忠”的道德要求,意思是说只有领导者对被领导者有仁爱之心,被领导者才会尽心尽力地完成领导者交待的任务。孔子说:“君侍臣以礼,臣侍君以忠”(《论语·八佾》)。孟子继承并发挥了这一思想,他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夫妇有别”是指夫妻对于家庭的职责有区别,即丈夫负责家庭的经济收入,而妻子承担着教育子女的职责,因而提出了“夫义妇德”的道德要求;“长幼有序”是指一家兄弟姐妹的出生有一个自然的次序,这个次序也是不能颠倒的,根据这种次序而提出了“兄友弟恭”的要求;“朋友有信”讲得是人在社会上与平等的主体相交往时,应当以诚信相交。在这五种伦理关系中,儒家没有抽象地谈论所谓的平等,而是根据客观实存的伦理关系的实际特征,明确了处于不同关系中不同地位上的责任特征。只有这些人都主动承担了相应的责任,这些人伦关系才可能和谐。这五种人伦关系,在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最基本的五种伦理关系,只有这五种基本的伦理关系处理好了,这个社会的人伦关系才可能是井然有序的。

       在人与自然和谐方面,儒家很早就认为,人是大自然运行的一分子,人应当顺应宇宙发展变化的规律和秩序。这集中表现在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其基本涵义是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统一。这一思想溯源于《易·乾卦·文言》,它写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段话的基本精神是:天(大自然)的运动有一定的规律性,人的活动也应有一定的规律性,只有在不违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争取到最好的结果。只有顺应以和谐为特征的宇宙秩序和发展规律,保护大自然和生态环境,才会减少或避免天灾人祸,最终有益于人类自身。因此,在儒家关于天、人关系的思想中,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孟子》),因人成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顺应自然,与自然相通相依,协调一致,和谐共处,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以“天人合一”为代表的儒家传统文化始终关注于人与社会、自然的协调,并以看待“人”的眼光审视、关怀自然万物。这种精神所代表的是一种涵盖社会和自然的朴素然而辩证的人文主义。它不仅不同于西方那种反自然、反神学的个人式的人文主义,也与那种过于注重人与自然的对立、人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的理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提倡天人合一,万物一体,民胞物与,认为人和自然万物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因此,培养美好的德性,使人对他人、对环境常常心存爱护的善意,是净化人心与净化环境的统一。

        在协和万邦方面,儒家道德的核心价值观是仁。对仁德的培养也是从个人的基本道德修养不断升华上去的。先有对父母的孝,对兄弟的友悌,再把这种爱推及到对社会大众的身上去,这就是从自爱到互爱,而互爱向上提升就是互助 (即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互爱互助再向上提升就是“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深受儒家和谐观念影响的中国人,在历史上从来没有首先主动发动过侵略战争。诚如池田大作先生说讲的:“与其说中国人是有对外推行征服主义野心的民族,不如说是在本质上希望本国和平与安泰的稳健主义者。实际上,只要不首先侵犯中国,中国是从不先发制人的。近代以来,鸦片战争、中日战争、朝鲜战争以及迄今和中国有关的战争,无论哪一次都可以叫做自卫战争。” ①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对“和谐”的追求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古人将对“和谐”价值理念的追求进一步细分为从个人的身心健康,到家庭和睦,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再到国家间的和平的不断升华的过程,为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二、“富之,教之”: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

      《礼记·礼运》就对儒家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做了这样的描述:“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样大同世界实际上就是古人心目中的和谐社会,那么究竟通过什么途径才能实现这样的和谐社会呢?《论语·子路》记载了孔子与其弟子冉有的一段对话,从中可以得出孔子对于实现和谐社会的途径的基本看法: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犹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原来在孔子那里,和谐社会的建设决不是书生的清谈和玄想,而是必须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在民众温饱问题解决的前提下,加强教育,双管齐下,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

       孔子“先富后教”的主张在孟子那里得到了发挥,孟子说:“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乐哉?”(《孟子·梁惠王上》)只有具备了相当的经济发展水平,才形成了实现和谐社会的坚实物质基础。

       所以,儒家并不是迂腐的不通世情的老夫子,也不是完全排斥物质利益的空想家。孔子就从来没有否认过人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他曾经明确地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但是“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孟子·滕文公下》中也记载了这样一段有趣的对话。

       彭更问曰:“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不以泰乎?”

       孟子曰: “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子以为泰乎?”

       在孟子那里,如果不合道理,即使是一筐饭也不可以接受;如果合理,即使接受了天下的赠予也不过分。

       可见,儒家痛恨的不是追求财富,而是反对通过不正当的方法去发财致富。因为这是违背基本的道德原则的,也是无法构建起和谐社会的大厦的。

       但仅仅发展经济,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一定能带来社会的和谐吗?儒家的答案是否定的。孔子指出在“富之”的基础上要“教之”,通过对人们伦理道德的教育,使他们明了自己所处的人伦关系以及相应的道德要求。孟子也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这是富有远见的,因为物质生活的改善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带来道德的进步和社会的安定与和谐。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和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不通过专门的教育和改进是不会进步的。相反,随着生活的富裕带来的社会上的骄奢淫逸之风盛行、贫富悬殊的扩大、道德观念的沦丧却是比比皆是。这些都构成了社会发展中的不安定、不和谐因素,是不可能通过简单的严刑峻法就能刹住的,即孔子所说的“道之以政,齐之以礼,民免而无耻”。所以儒家更加重视道德的修养与教育,正如孟子说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孟子·滕文公上》)。

       既然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就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明确的荣辱观 、 道德观和价值观,为全社会提供统一的是非善恶美丑的价值标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信仰的国家,在她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既能够保持各民族大团结的统一局面、又能不断融合外来民族并充分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关键就是因为中国传统社会秉持了儒家所提倡的“和而不同”、“不同而一”、“理一分殊”的理念,在全社会提倡了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等为核心的共同道德规范,而且这些道德规范能够为各个民族、各个宗教信仰的人们所认同,成为全体人民普遍奉行的价值观,形成了全社会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的统一标准,因而没有出现如墨子所讲的“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墨子·尚同》)的情况。这些道德规范的确立,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乃至宗教教育确定了一以贯之的价值取向,并成为法律规则设计、制度安排的内在精神和价值灵魂。

       今天,我们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正是因为中国人注重道德教育、注重仁爱精神和荣辱观念的培养,所以才形成了举世无双的礼义文化,这是中华文明历尽劫难而不死,愈加受到世界各国尊重的根本原因。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伟大精神的民族,尽管在历史上饱经忧患,但始终屹立不倒,就在于她的人民深受优良的耻感文化传统的熏陶,在血液中流淌着仁义的精神,坚持着对道德准则的追求。前贤提倡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气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激励着无数中国人为正义、为尊严而奋斗。

       儒家思想对形成和谐社会途径的设想为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很好的路径选择。

       首先,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是建立在物质生产力有了相当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的。发展是硬道理,这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发展带来种种新的社会问题,但也只有发展才能为我们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提供现实的可能。所以无论什么时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发展生产力的大方向不能动摇。2006年10月,党的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强调,“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可以说,这一思路与儒家“先富后教”的途径基本上是一致的。

       其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决不是经济发展之后的自然产物。以为经济发展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的思想是幼稚的。思想建设的任务与物质建设的任务相比一点也不轻松。这些年,我们的经济建设比较有成绩,但全社会思想建设、道德却相对比较薄弱。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通过形成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可以为我们凝聚精神,统一思想,鼓舞干劲提供最好的思想武器。而这一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就应该建立在对古今中外优良思想成果吸收借鉴的基础上的。正如胡锦涛同志在耶鲁大学的演讲时提出的:“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在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现在还没有一个定论,我们主张应该将中国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中国古代“八德”的两种说法 (即朱熹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和孙中山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联系中国当前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建设和谐世界的整体思路,我们建议可以把新时期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十二个字,即:孝(孝亲尊师)、悌(悌长敬贤)、忠(公忠尽职)、信(诚实守信)、礼(知礼守法)、义(公平正义)、廉(廉洁自律)、耻(知荣明耻)、仁(仁慈互助)、爱 (团结友爱)、和(和谐和睦)、平(平等和平)。我们认为这十二个字的概括体现了“大道至简”、“道简易行”的特点,注意到了价值观本质性与层次性、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特点,可以将中国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统一起来,因而有助于树立民族自信、振奋民族精神,抵御西方腐朽文化的入侵。

       本届政府提出的“和谐社会”的理念,之所以能够深入民心,在世界上也具有很大的亲和力,与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的优良品质是分不开的。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来看,凡是有代表性的和谐社区 (如武汉的百步亭小区)、和谐街道 (如广州的南华西街)、和谐企业 (如天津钢管企业集团)、和谐村镇 (如安徽庐江县汤池镇)等的建设中,无不体现、贯穿和渗透着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理念的光芒。特别是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构建中华传统美德示范镇”活动所取得的成就,更是引起了来自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

       2006年10月,庐江文化教育中心的经验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巴黎总部的年会上,受到了来自全世界各国驻法使节、团体代表、专家学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长以及法国重要官员的共同关注和一致好评。他们认为,汤池镇构建“中华传统美德示范镇”的成功经验,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通过道德教育改善社会风气的成功案例,增强了与会代表对道德教育的信心。这充分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超越时代的魅力,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解决冲突、恢复和平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一个没有自己伟大文化传统的民族,诚然可悲;然而一个尽管拥有、但不珍惜自己传统,反而崇洋媚外的民族,则更是可悲可叹。一种色彩形不成灿烂的阳光,一种乔木构不成广袤的森林。各个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通过各自的实践部分地接触到了真理,共同为人类文化的宝库增添着新的内容。我们可以知耻后勇,但却不能妄自菲薄。正如一位年迈的老人,可以羡慕一个年轻人的生机与活力,但却没有必要因此而抛弃自己一生所积累的人生智慧。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民族,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提出了“和谐社会”的理念,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想法,这些宝贵的思想直到今天,对于我们的社会建设和世界文明也都是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的。

 

注释 :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儒家伦理与美德伦理》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

① 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 , 第290页 。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