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視頻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傳統文化與中國之治》下集

劉余莉 教授

  • 路線壹
  • 路線二
  • 音頻壹
視頻目錄
視頻文字
《傳統文化與中國之治》下集
2020-04-16

這個《跪羊圖》就是提醒我們:羔羊尚有跪乳之恩,烏鴉尚有反哺之情。如果一個人連父母都不孝敬,確實是連禽獸都不如。這個是告訴我們“移風易俗,莫善於樂。”這個音樂,它能夠起到良好的道德教育的效果,而且是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能夠讓人的心發生改變。

現在科技發展,也有喜歡做小視頻的,像我們現在做微視頻,其實這個微視頻也起到了教育的效果。我們看有一個微視頻,題目叫《路過》。

這個《路過》就是提醒我們,其實父母對兒女的關愛,就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但是我們做兒女的往往粗心大意。比如說父母心裏,他時時刻刻都掛念著兒女,所以拿起電話就會問寒問暖問個不停。但是我們體會到父母的牽掛,還會很不耐煩,說:“你不知道,我很忙嗎!”你看,總是想到自己,你就會看不到別人的需要。

我們現在很多人過著一種“忙、盲、茫”的人生。第一個“忙”就是忙碌的忙,一個“忄”加一個“亡”字,看到這個字你就知道什麼叫“忙”了,就是我們的心已經不敏銳了、已經不覺悟了,已經看不到父母家人的需要了;第二個“盲”就是看不見的“盲”;第三個“茫”就是茫然的“茫”。雖然賺了很多錢,事業很成功,但是換得的是家人怨聲載道,妻離子散,這個就很茫然了。說:“我這麼樣的忙碌不就是為了這個家嗎?為什麼大家都不理解我呢?”其實就是因為我們太忙碌而看不到周圍人的需要。所以,這個“忙、盲、茫”的人生要避免,就要求我們多把注意力轉向自己的身邊的人,去關心他們,感受他們的需要。所以一個孝敬父母的人,他就能夠感受到領導的需要,能夠感受到同事的需要,所以你看,這個“孝”多麼的重要。

“禮樂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禮樂文化它是從內心讓人變得有仁慈之心、有愛心,讓你的心變得很柔軟,而且心平氣和。一個心平氣和的人,怎麼會和人家吵架呢?怎麼和人家去厲聲厲氣呢?這個是禮樂的教育。

此外還有建築。比如說繪畫、雕塑等等,都起到了教育的含義。中國古代的建築物最重要的有三種。

第一是“祠堂”。祠堂供奉的是祖先的牌位,它教導的是“孝道”,教導知恩報恩、飲水思源。比如說楊家的堂號叫“四知堂”,為什麼叫“四知堂”呢?因為東漢的楊震,不收“四知財”,這個財有“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他是不接受的。後來,後人要紀念他的德行,所以把他們家的堂號取名為“四知堂”。那我們想一想,凡是楊家的後代子孫,從這個匾額下走過的時候,是什麼樣的感受啊?說我們家的祖宗,不收“四知財”。那我作為他的後代子孫,言行要小心謹慎,不能因為我的言行給祖先抹黑。

所以這些建築起到什麼作用啊?它起到的是教育的作用。比如說,做生意的人特別喜歡供奉財神,為什麼供財神呢?供財神範蠡。為什麼供範蠡呀?因為他“三聚財,三散財”,大家認為他很會賺錢,所以供奉財神是為了學習他的品質——“千金散盡還複來”。想賺錢先要學會“舍”,“舍得”、“舍得”,不是說你在他面前放上一百塊,改天他就保佑你得一百萬,這就是把教育變成了迷信。

我們現在很多人學習傳統文化,很遺憾,沒有學到經典,沒有學到這些恒常不變的道理,去學什麼呀?去學迷信了。比如說看很多的警示片,有很多領導幹部,帶著很多錢,到這些佛教的名山去供僧、去布施。最後回來之後,仍然貪汙受賄、違法亂紀,最後被抓起來了,還說:“這個佛菩薩都不靈了。”這不是佛菩薩不靈,是我們把教育變成了迷信。

為什麼呢?在佛經傳到中國之後,皇帝、大臣也非常地願意學習。在《梵網菩薩戒經》告訴我們:“不作國賊、不謗國主。”這是佛陀對弟子的教誡,“不能夠出賣國家的利益去做賣國賊;不能毀謗國家的領導人,包括各級領導人。”在《瓔珞菩薩戒經》上也有兩條,說:“不漏國稅、不犯國制。”你可以做生意,但是絕對不可以偷稅漏稅,更不能夠觸犯國家的各種法制規章。所以你說你學佛、你信佛,你沒有依教奉行,那是學佛、是信佛嗎?所以這個就是我們很多領導幹部為什麼出現問題呀?他不知道“塑像”它是教育的含義,把它當成了神明去頂禮膜拜。中國人有句話說:“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對吧?他怎麼能保佑你呢?

那為什麼我們要供奉這些像啊?比如說我們也供孔子像,而且曆代的皇帝都到孔廟去祭孔,都是行最重禮,三跪九叩首的禮。像康熙皇帝當初去孔廟的時候,他就想行鞠躬禮,立而不跪。但是到那兒之後,他覺得這個禮不夠尊重,所以他就改了,就改成了跪拜禮;結果他行了跪拜禮之後,還是覺得這個禮不夠尊重,最後他行的是三跪九叩首的禮。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是一種“尊師重道”,對為萬世師表的一種恭敬之心。所以孔廟供著孔子像,是不是你考試不及格,沖“孔子”鞠兩躬,你就可以考試及格了呢?這就是把教育變成迷信了。供奉孔子像,第一就是“見賢思齊”,看到孔子要向他學習;第二,看到孔子,就要想到孔子的教誨,依教奉行,它起到的是教育的作用,“尊師重道”。

第三就是城隍廟,城隍廟供奉的是“十殿閻羅”。告訴你“說謊”,古人講“妄語”會有什麼結果,你對人缺斤短兩會有什麼結果,違犯什麼法律有什麼結果。這裏邊都是很形象的,你看了一圈兒,心裏很震撼,就不敢作惡了。

所以這些建築也都起到教育的效果,這個是高度“藝術化”的教學。但是我們不認識這些教育,就把它當成迷信了。

第四個就是宗教教育。這個就是指西方的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他們要到中國來傳教的時候,當時的中國人,對自己的文化非常的有信心,所以怎麼樣呢?知道他們也影響不了多少人,所以歡迎你們來傳教。那麼基督教的傳教士發現,在中國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是最多的,但是效果是最差的。為什麼呀?因為當時中國人有自己本土的這些文化,對自己的文化也非常的有信心,雖然歡迎他們來傳教,也不會影響多少人。這些教育核心都是“仁慈博愛”,所以把他們這些好的方面也都汲取。

這四種不同形式的教育共同配合,才把人教好。這是第一個方面。第二個方面,就是制度建設要導人向善。

這是我們十九屆四中全會要進行制度建設。我們一定要知道,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不同之處,就是西方人,他的教育是由教會來負責,他的政治制度和教育是分離的。但是在中國恰恰相反,制度本身就應該承擔起教育的責任。所以你的制度一定是“導人向善”,它一定是背後有價值觀的。

剛才講了“百善孝為先”,“孝”既然如此的重要,那我們看,古人的制度是怎麼樣維護的呢?首先我們看教育制度,在《漢書》上說:“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為大務。立大學以教於國,設庠序以化於邑,漸民以仁,摩民以義,節民以禮,故其刑罰甚輕,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習俗美也。”

也就是說從教育上看,首先,在國家設立太學;在鄉間設立庠序,就是鄉間的學校。這些學校教育的內容是什麼呢?古代實行“科舉制”之後,科舉考試的內容都是“四書五經”,都是以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內容為要義。所以你要想去當官,你已經首先學了這些內容,你對這些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已經是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

在選拔制度上,在漢代實行了“舉孝廉”的人才選拔機制。你不是說“孝”很重要嗎?那麼這個“孝”,他就會對國家忠,“廉潔”就沒有貪心。所以地方官負責把這個地方具有孝廉品質的孩子舉薦出來,由國家培養,作為官吏的候補。那為了避免這個地方官把自己的親屬推薦出來了,誰給他送禮多就推薦誰,還有一個制度保證,那就是“進賢受上賞,蔽賢蒙顯戮。”你為國家推薦的人,確實是德才兼備的人才,那推薦者受到國家最高的獎賞。所以古代的宰相是誰當的呢?並不是最有才能的人來當的,而是最不嫉賢妒能,能夠知人善任的人來擔當的。反之,你手下有人才,你嫉賢妒能,生怕別人超過你,把人才都給埋沒了,一旦發現,受到國家最高的懲罰。

所以古人點評政績,地方官的政績有一條就是,是不是“舉孝廉”,如果你連續幾年,都沒有為國家“舉孝廉”,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才,你這個地方官的政績,是不合格的。那麼這樣的制度一實行,德才兼備的人都被舉薦出來。那麼這個國家就是“賢者在位,能者在職”。結果是什麼呢?《漢書》上說:“郡舉孝廉,名臣輩出,文武並興。”實行這樣的人才選拔機制之後,是文臣武將層出不窮。

再看考試制度。像隋唐以後實行科舉制,它的內容,都是以儒家經典為核心內容。

再看法律制度。《孝經》上有:“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就是被判處“五刑”的,最重的刑罰有五種,一共有三千多條。但是,罪最重的是什麼呢?是“不孝之罪”。我們也講了“不孝”,像在唐朝的時候,一個人打罵父母、打罵祖父母,按律都是死罪。

激勵機制,像很多人說,我們這個都是“官本位”。其實我們這個“官本位”,也沒有做完全、徹底地了解。什麼是“官本位”呢?孟子說:“爵一、齒一、德一。”就是讓我們尊敬有爵位的領導者、讓我們尊敬上了年紀的人、尊敬有德行的人。為什麼古代的領導者如此地受尊重啊?因為他們在選官用人的時候,就秉承了這樣一個制度,那就是“爵非德不授,祿非公不與。”也這是說你的領導的位置沒有德行的就不給予,你沒有為國家建功立業,這個俸祿也就不給你。

換一句話說,中國古人的制度設計,是非常符合人情的,什麼是人情啊?孔老夫子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試問哪一個人不喜歡有錢,不喜歡受人尊重、高高在上呢?誰都喜歡呀!那麼好了,既然人人都喜歡富貴,那我就要引導人們去正確地追求富貴。怎麼樣呢?你想受人尊重,你必須有德行,你德行越高,你的位置越高。你想有錢,你必須對國家建功立業,你對國家的功勞越大,你越有錢。這樣就怎麼樣呢?這樣就使人們不僅僅地去追求金錢,而是追求德行;追求對國家的建功立業。所以其實中國古代的這些文官制度,它就是能夠把那些德才兼備的精英人才能夠籠絡在統治集團。就是最有德行、有能力的人,都來做領導、做官,這個精英治理,才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

孔老夫子有兩個弟子,一個叫子貢,一個叫子路。子貢他是做生意,很有錢。當時魯國有一個法律,說:你到別的諸侯國路過,看到魯國人在那兒給人做奴婢的,你能夠把他贖回來,讓他闔家團聚,你就可以到政府去領一筆賞金。這顯然是一個很好的制度,鼓勵人們去做好事。但是這個子貢,他做生意很有錢,他去把人給贖回來了,就沒有去政府領這一筆賞金。孔老夫子聽了之後,不僅沒有贊歎他,而且這樣說:“賜,失之矣。” 賜就是子貢的名。在古代,老師、還有父母可以直接稱他的名,這也是說明了,老師和父母的恩德是相等的。

子貢這件事為什麼做錯了呢?說:現在魯國富裕的人很少,貧窮的人很多,你自己很有錢,把人贖回來了,沒有去領賞金,好像你德行很高。但是因為你這個行為,就破壞了這個制度。為什麼呢?如果以後再有人遇到了類似的情況,想把人贖回來,他又想了:你看人家子貢把人贖回來了,都沒有去政府領賞金。而我要把人贖回來,再去領賞金的話,那我和人家子貢比起來,就顯得不那麼高尚了。但是他又沒有你有錢,因為這一猶豫,可能很多人都不能夠再被贖回來了。所以你看似是很高尚的行為,實際上破壞了這一個制度。所以他並沒有贊歎他。

他的另一個弟子叫子路,子路好勇。他看有一個人落水了,他見義勇為,就把他從水裏給救起來了。這個人當然感恩戴德,送給他一頭牛,表示救命之恩、對他的感謝。子路就接受了。孔老夫子聽了之後,就很歡喜,贊歎他說:“子路這件事做得好!”為什麼做得好啊?從今以後,魯國人會爭先恐後地去救落在水裏的人了。因為怎麼樣呢?好人有好報。

所以我們現在,鼓勵人們見義勇為。但是,很多見義勇為的人,過幾天行賄受賄大搖大擺地出來了,首先是去找那一個把他送進去的人,怎麼樣啊?打擊報複。最後出現了英雄流血又流淚的現象,最後沒有人敢再去見義勇為了。那為什麼有的老人,他跌倒了沒有人扶呢?因為那個法官說了,你首先要證明,這個老人不是你碰倒的。那你看我這不是給自己找事兒嗎?我去做好事兒,我還要自己拿出證據來說:“這個老人不是我碰倒的。”這就不鼓勵人們去做好事兒了。

所以這個制度的設計,一定是要“導人向善”,要鼓勵人去做善事。再比如,像古人也對“高薪養廉”的問題,進行了這樣的論述。他說:哪一個人都希望官吏廉潔,但是只是想讓官吏廉潔,但是給他們的俸祿卻非常的微薄,這種微薄的俸祿,不足以讓每一個官吏都廉潔。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想贍養父母都不夠,然後你還要怎麼樣?讓他們去承擔很大的責任。這個古人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這叫“渴馬守水,惡犬護肉”。你讓那個很饑渴的馬去守護水源,讓很餓的那個狗去看護肥肉。你說讓它能夠不去越雷池,確實也是很難的。

所以怎麼樣呢?他說:“故知清而不知所以重其祿者,則欺而濁。”你只是想讓官吏廉潔,但是不知道給他們加重俸祿。那麼這樣的話,官吏就會欺騙,而且會有一些濁惡的做法。“知重其祿而不知所以少其吏者,則竭而不足。”如果你知道要提高公務員的工資、領導幹部的工資;但是不知道減少他們的人數,那麼人民的負擔就會很重了。就是你竭盡了全國的力量,也不能夠供給這麼多人這麼高的工資。所以你要想高薪養廉,首先要怎麼樣?要裁員,就是說要使公務員的隊伍高效、而且人要少。

“知少其吏,而不知所以盡其力者,則事繁而職缺。”你知道減少人員的數目,但是不知道讓他們要竭盡全力,珍惜自己的工作職位,那就會顯得事情繁多而職位短缺。所以改革,要向著這個方向改,高薪養廉,但是一定要減少公務員的人數。減少了人數,讓這個公務員能夠竭盡全力地、盡職盡責地、完成自己的這個工作,給他很高的待遇,讓他很珍惜自己的位置,他去貪汙受賄也有很大的風險。這樣的話,才能夠起到“養廉”的作用。

所以,中國古代的制度其實並不是不完善,它是非常的完善。因為重視了道德的教育,可以起到什麼效果呢?就是我們後面要講的“刑期於無刑”,就是刑罰可以擱置不用。“刑措不用,囹圄空虛。”這個刑罰都擱置不用,監獄空無一人。為什麼呢?因為有了倫理道德的教育。

第三,就是要重視教育者和領導者的率先垂範。

在《說文解字》上,對“教”下了一個定義,那就是“上所施,下所效也。”這個“上”就是家長,就是老師,就是領導者。他們怎麼做,下面跟著效法,就是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了。比如現在很多家長都說:“我這個孩子,怎麼‘說’都‘說’不聽。”這句話就很有味道了,因為我們是怎麼教育孩子的呢?我們是在“說教”,而沒有把正確的做出來。

比如說逢年過節的時候,一家人在吃飯,桌子上有孩子,有孩子的父母,也有孩子的爺爺奶奶。我們做父母的,夾起菜,把它首先放在了誰的碗裏呀?放在了(孩子)的碗裏。結果這個爺爺奶奶一看,也夾起菜往孫子的碗裏放。從這一個小小的動作來觀察,這一家誰是核心呀?孩子是核心。“小公主、小皇帝”自然被我們養成了。所以沒有人生來是“小公主、小皇帝”,都是做父母的不會教,把他們教成了“小公主、小皇帝”。所以這個“教”一定是“身教”,而不是言教。

我們說現在的人,他不知道孝敬父母,這是一個結果,原因是什麼呀?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沒有人教了。在古代的時候都是大家族,這個孩子從他的父母如何對待爺爺奶奶的身上,就知道了如何孝敬父母。要“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慧”,父母給他的教育是言傳身教。現在,父母不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偶爾周日回家一趟,這爺爺奶奶為了迎接他們的到來,很早就要去上市場買很多好吃的,開始准備、開始做飯。走的時候,抹抹嘴,揚長而去,又留了一大堆的盤子、碗,讓爺爺奶奶去洗。所以你從父母的身上,學到了如何孝敬父母嗎?

走上學校,古人第一堂課就是“如何孝敬父母”,我們看《論語》,有很多關於“孝”的問答。但是我們現在從小學、初中、高中,上到了博士、博士後,有沒有一堂課,教過我們如何孝敬父母的呢?是吧?沒有教過呀!所以他不會,也是自然的,這就是“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

那麼像我們在中國,我們覺得愛國,沒有國哪有家?是吧?這個愛國好像是自然而然的。但是香港人他有沒有這種意識呢?沒有這種意識,為什麼沒有這種意識啊?因為沒有人教。沒有人教,他怎麼會有愛國的情懷?所以孔老夫子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在位者的德行像風一樣,一般百姓的德行像草一樣,風向哪邊吹,草就向哪邊倒。所以實踐證明“上行則下效”,“大臣不廉,小臣必汙;小臣不廉,風俗必敗。”

所以你看中國古人從太子就開始進行教育。在《漢書》上記載,說:“古之王者”,太子一出生,就要給他以禮儀的教育,這個“禮”也是一種制度,古代的禮制。怎麼樣教他呢?使讀書人背著他,使有關的部門、有關的人員,整齊他的官服、官帽,去拜見“天”,讓他對“天”有敬畏之心。對這個“天”,就是自然而然的規律,也就自然有敬畏之心。“過闕則下,過廟則趨,孝子之道也。”本來他是在這個人的背上背著的,但是要過比如說這個處理朝事的朝堂的時候,還有過供奉祖先的牌位的廟的時候,他都要把他從背上放下來,而且要小步快走,這都是表示一種恭敬之心。這就是儀式感,潛移默化地形成了這種習慣。

就像《弟子規》上所說的“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你說我們家就是不興這一套,我們家就是孩子先吃,什麼“長者先,幼者後”啊。“長者先,幼者後”就是讓孩子從一點一滴培養起感恩之心,因為你的父母、你的爺爺奶奶,又是燒飯、又是做菜、又是洗衣服、又是收拾衛生,他們還沒有先動筷子,你作為晚輩的,對這個家庭的貢獻最少、付出最小,你有什麼資格先動筷子呢?你看這一個動作就培養了他的感恩心。你說“沒有這一套”,到你老的時候,你想讓他來照顧你,他說“對不起,你從來沒有教過我。”他不是突然間就會學的,突然間就有“這一套”的。所以自從他是赤子的時候,就是這個小孩子的時候,這個教育已經在實行了。

後邊又講了幾個例子。“昔者成王,幼在繈褓之中,召公為太保,周公為太傅,太公為太師。”請了三位老師,召公做他的“太保”,周公做他的“太傅”,太公,薑太公做他的“太師”。他們都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呢?“保,保其身體”,讓他身心都能夠安寧,身體健康,行走有威儀,而且怎麼樣呢?心理要健康。“傅,傅之德義”,就是要給他道德的教育,這個也是國家要請老師來培養的。“師,導之教訓”,這個太師就給他以各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專業的培訓,這是三公的職能。

換一句話說,我們的大學應該有三個重要的老師。第一就是要有心理、身心健康的老師,第二就是有品德的老師,第三才是專業技能的老師。而我們現在的高等教育,向西方學習,就變成了知識技能的傳習所,做人的教育就基本上沒有。只有了一種,就是太師。其實太師這種“治國平天下”的教育,裏邊也有很多和修身有關系。不僅如此,還給他設置了“三少”,就是“少師、少傅、少保”。每一天和太子生活起居在一起,就是把“太師、太傅、太保”所教的,給他演示在生活之中,怎麼樣去落實。所以這個孩提一懂事兒,這三公三少就給他講“仁、義、禮、智”的教育,讓他每一天去練習。

使邪人能夠遠離他的身邊,不讓他看到惡行;而且還選天下最有德行的人,有道德學問的人來輔佐他,和太子生活起居在一起。這樣的話,太子一出生,就看到的都是“正事”,聽到的都是“正言”,行的是“正道”,前後左右都是正人君子。他習慣與正人君子一起生活,他的言行舉止就沒有“不正”的。就像一個人在楚國生長,一定會說楚國的方言,這就是孔老夫子所說的“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這一段話,大家不要輕易地看過,這就是我們古人的“素質教育”。

什麼是“素質教育”呢?就是你所看的全都是正面的,你一聽到那個錯誤的、邪的,你就知道辨別,你就知道遠離。就像一個人聽德音雅樂聽得多了,聽那個浮躁的音樂,他自然就不舒服。但是沒有經過這樣教育訓練的人,他聽不出什麼是德音雅樂,什麼是浮躁的音樂,什麼是對自己的心性有影響的音樂。所以這叫“素質教育”,就是讓你培養一種自然而然的能力,親近“真善美”,遠離“假惡醜”。所以“素質教育”不是讓你去聽聽音樂、彈彈琴、唱唱歌、跳跳舞就可以了,不是多一個知識技能就可以了,而是培養你一種能力,就是“第六感”。這個“第六感”,就是你看到這個人,你就感覺不舒服,說不出為什麼,他就是有問題,後來果然證明他有問題,這個就叫“第六感”。

所以這個就是告訴我們,教育是從上而下的,所以怎麼樣啊?領導者和教育者要率先垂範。像《禮記》上說:下級侍奉上級,並不是服從他的命令,而是服從他的行為。上級領導喜歡什麼東西,下級、屬下一定有比他更加喜歡的。對上級領導喜歡、厭惡的東西,就不能夠不謹慎,因為他是人民的表率。就像我們部門經理、部門一把手喜歡什麼,整個部門都會有什麼愛好。這個“一把手”喜歡傳統文化呢?還是喜歡抽煙喝酒啊?喜歡什麼就不一樣了,你看整個風氣就跟著不同,這個就是“上行下效”。

最後一點,就是要重點培養每一個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責任意識。

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句心法,也是和西方文化區別的關鍵,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什麼意思呢?就是任何事情,你沒有達到預期的理想目標,不要去責怪別人,馬上反省自己:“這件事我錯在哪裏?”為什麼應該是這樣一種態度呢?因為“各自責,天清地寧;各相責,天翻地覆。”就是遇到問題,大家都是反省自己:“這件事我錯在哪裏?”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夠反省自己,都是這樣的態度,那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遇到問題,大家都是相互指責、相互挑剔、相互抱怨,說:“你應該、應該做什麼,但是你都沒有做到。”這就是“天翻地覆”。

所以,中國人有一句話叫“否極泰來”。怎麼樣做才能“否極泰來”呢?我們學了今天的課,相信從此以後就能夠“否極泰來”了。當然我不是講迷信,我們還是按照聖賢的教誨來做。這個“泰卦”,和“否卦”都是《易經》上的兩個卦。“泰卦”的卦象“坤上乾下”,“乾”代表了天,“坤”代表了地。正確的位置是“乾”在上、“坤”在下,但是在“泰卦”之中,“乾”和“坤”的位置是互換的。什麼意思呢?他們都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反省自己的不足,這個就是“各自責,天清地寧”,結果就是吉祥安泰。而這個“否卦”是恰恰相反,“乾”在“乾”的位置,“坤”在“坤”的位置。他們各居本位,要求對方、指責對方、挑剔對方,說你:“應該、應該怎麼做,你都沒有做到。”這就是“各相責,天翻地覆。”可以說現在小到家庭夫妻之間的沖突,大到國與國之間的沖突,都是因為人們不懂得這個道理所導致的。

比如說夫妻之間如果能夠秉持著這樣的態度,那我們看一看應該是什麼樣的結果呢?

我們首先看一個歌,題目叫《妻子辛苦了》。

你看那個丈夫能夠換位思考的話,能夠體會到妻子的辛苦,同樣呢,妻子也要能夠體會到丈夫的辛苦。那麼這樣就能夠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就能夠使家庭和睦。

中國古人說“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細胞”。像你身體如果只有個別的細胞壞死了,對整個身體健康可能沒有什麼影響。但是我們想一想,如果諸多的細胞都壞死了,怎麼會對這個身體健康沒有影響呢?所以這個司法部門的人也說,70%以上的未成年人犯罪都是來自於不健全的家庭。而現在不健全的家庭,也是越來越多。未成年人的犯罪率也是不斷的提升。

所以在《鹽鐵論》上說:“古者篤教以導民,明辟以正刑。刑之於治,猶策之於禦也。”古人他非常重視道德教育來引導人民,來明確刑罰,來使法律、使刑罰都能夠端正。刑罰對於治理來說,就像馬鞭對於馭騎手來說是一樣的道理。一個好的駕車的人,他不能夠沒有馬鞭就去駕車,但是他能夠做到有馬鞭而不使用。聖人借著這個法律來成就教育,教育成了之後,刑罰不用施加,法律都可以擱置不用,不用去刑殺。刑罰設置了,但是沒有人去觸犯,也就是最後達到的是“刑,期於無刑”的效果。為什麼要設立刑罰呀?就是希望沒有人觸犯這個刑罰。

所以孔老夫子他說:“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他作為法官去判案,和別的法官沒有什麼不同,他也是按照這個案情,來給以公平地處理。但是他和別的法官不同之處在哪兒呢?他就是一定要使人們不去訴訟。為什麼不去訴訟啊?因為人都教好了,沒有人需要去訴訟。這就是他和別的法官不同之處。

所以古人對於那些言傳身教、進行道德教育的人,特別地重視。在《屍子》上做了這樣一個比喻,說:假設你們家的屋子著火了,有人把火給撲滅,你一定會對他感恩戴德。但是那些上了年紀的、有經驗的人,很早就提醒你,要把這個牆的縫隙塗好,把煙囪做彎曲一點兒。你這樣去做了,保證你終身都沒有失火之患。但是你不知道感恩戴德,甚至還覺得他很煩、真嘮叨。同樣的道理,假設一個人現在被關進了監獄,有人能夠進監獄解除他的牢獄之災,把他給撈出來了,會怎麼樣呢?他們全家族的人,都會對這個人感恩戴德。問題是什麼呀?那些教導人們“仁義慈悌”道理的人告訴你:“仁者愛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義之財不能去獲取。你按照這個道理去做了,保證你終身不會被關進監獄,沒有牢獄之災。但是我們怎麼樣啊?卻不知道感恩戴德,這也是為什麼道德教化不彰的原因。

所以這些論述就是告訴我們,要想達到善治,還必須要在重視制度建設的同時,重視道德教育。而且這個制度建設的本身,也要協助、維護道德教育,鼓勵人們向善。這樣的話,才能夠達到善治。這個就是曆史上諸多盛世成功的經驗,也值得我們今天治理國家、治理單位、治理企業來參考。

我們今天下午的課,就先講到這裏。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