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視頻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書治要》与政德修養(上)

劉余莉 教授

  • 路線壹
  • 路線二
  • 音頻壹
視頻目錄
視頻文字
《群書治要》与政德修養(上)
2019-11-08


尊敬的瞿書記、尊敬的彭院長、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今天非常高興來到了江蘇社會主義學院,和大家一起學習《群書治要與政德修養》。我們都知道《群書治要》這一部書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時候,派魏征、褚亮、蕭德言、虞世南等等的大臣,把唐朝以前,“經”、“史”、“子”之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精髓概括出來,這部書奠定了唐朝貞觀盛世的思想理論基礎。

這一部書在2001年的時候,習仲勛習老先生親自為《群書治要考譯》題字“古鏡今鑒”。

在2015年元旦致辭的時候,我們發現在習主席的背後的書架上,多了兩樣東西:一個東西就是他的全家福照片,還有一個就是《群書治要》。所以這部書也被媒體譽為習主席最愛讀的一部書。

在這一部書中,關於“為政以德”的思想非常的豐富,對於我們領導幹部“立政德”非常的有啟發和借鑒的意義。比如說我們看《尚書》,我們說四書五經的《書經》之中,就有這樣的一句話,它說,“你看一個人‘內做色荒’,對內興起了迷戀女色之風,這個‘荒’就是荒淫無度的意思,太過分了;‘外作禽荒’,對外喜歡狩獵(古代的遊戲就是打獵),而且也是沒有節制;‘甘酒嗜音’,還喜歡飲酒;沉溺於靡靡之音;住的房屋又高又大;牆上還雕刻著花紋。這六件事情,只要有一件出現了,會怎麼樣呢?那就沒有不滅亡的。”

所以,我們看到現在有很多省部級以上的官員突然鋃鐺入獄了,很多人都在議論紛紛,說是什麼原因啊、什麼原因啊,實際上原因很簡單,我們對照《群書治要》就看明白了,因為這六種事情幾乎全都做了,那還有不滅亡的道理嗎?所以我們如果也是自己在生活中做了這些事情中的一件,做得太過分了,也要小心謹慎,自己要“亡羊補牢,未為遲也。”

所以,我們讀了《群書治要》,更能夠深刻地體會到習總書記他所講的一段話,他說:“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古人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位卑未敢忘憂國,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報國情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精神等,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我們都應該繼承和發揚。”

當然,我們看了這一段話也會有疑問,說為什麼古人他們開口就是天下?都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而我們現在的領導幹部,開口就是自私自利、怨天尤人?為什麼古今領導幹部、讀書人的對比,如此的鮮明呢?差別如此之大呢?這是一個問題。其實這個問題也很簡單,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所讀的書不一樣了,我們所接受的教育不同了。中國古人從小要熟讀四書五經,這都是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而在修身前面還有四個步驟,那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後邊才談的上修身,所以修身從哪裡做起呢?從“格物”來做起,當然這個“格物”有很多的解釋,比如說,朱子解釋為“格萬物之理”,王陽明按照他這個解釋去“格”竹子,結果沒有“格”出竹子的理,自己“格”出了一身病,然後他知道這個解釋是錯的,那麼什麼是“格物”呢?其實司馬光先生對它有一個很好的解釋,就是“格除物欲”的意思。也就是說,當你在財色名利的誘惑面前能夠如如不動的時候,你的“格物”才有了一定的功夫,你就能夠“致知”,你的智慧就生起了,就不會“利令智昏”、“情令智迷”,所以,修身是從格物來做起。

像我們現在很多人對傳統文化認識不夠深刻,總認為西方的文化比中國的先進。一個明顯的例子,比如說西方人很重視心理健康,還有很多心理醫生,可以去那兒諮詢,有了心理問題可以諮詢,說明人家很重視人的心理健康。而中國人卻沒有這些設置,說明我們沒有人家重視心理。實際上是這麼回事嗎?實際上中國古代的經典,任何一部經典拿出來都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而且都是由“正心”作前提的,“正心”就是讓你心能夠正,心平氣和,你才能夠有修身的功夫。

在《中庸》上有這樣一句話,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就是你的喜、怒、哀、樂、愛、惡、懼,這七情都沒有發出來的狀態,這個狀態稱為“中”的狀態。但是這個對於一般人很難體會,說作為人怎麼可能沒有七情五欲呢?那麼就退而求其次,求那個“和”的狀態,什麼是“和”的狀態呢?就是“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你的喜怒哀樂愛惡懼都發出來了,但是都沒有過分,都符合於禮的節度,這個叫“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所以“禮之用,和為貴”,這個禮的作用是什麼呢?就是讓你的七情五欲發出來都沒有過分,能夠達到“和”的狀態。所以,人的身心和諧是家庭和諧、社會和諧、天下和平的基礎,所以本本經典都是在講心理健康。如果大家有壓力、有煩惱,很浮躁的時候,不妨可以把《格言聯璧》、《格言別錄》、《增廣賢文》、《了凡四訓》這些書拿過來,靜下心來讀幾頁,讀上幾頁之後,保證你心平氣和。

所以你看,古人他學習經典,是什麼樣的體會啊?《論語》開篇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他是一種很喜悅的狀態。孟子也說,“人生有三樂。”哪三樂呢?“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為什麼古人一開口就是很喜悅、很快樂呢?而我們現在人卻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苦乎”啊?原因很多,我們不一一地去分析了。這個告訴我們什麼呢?學習本來就是一件很愉悅的事,是給我們帶來心靈的和諧、心性的提升,是我們每一個人歡心喜悅地願意去接受的。

所以,習總書記還說:“各種文史知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領導幹部也要學習。有兩個目的:第一就是以學益智,提高自己的智慧;第二就是以學修身,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

我們今天和大家分享兩個問題:第一個就是為什麼必須重視政德修養?第二是領導幹部從哪些方面加強政德修養?

為什麼必須重視政德修養呢?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

第一就是政德修養關係到國家的盛衰。

在《群書治要·崔寔政論》上有這樣一段話,告訴我們一個國家由盛轉衰的原因在哪裡。它說,“大凡國家得不到治理的原因,多是由於君主或者說是領導者承繼太平之世已經很久了,社會風氣日漸變壞也不覺察,政治逐漸腐敗也不變革,而且大家還都習慣於這種混亂,安於現狀、逸樂,看不到危機。有的荒淫奢侈,不考慮國家大事;有的不聽忠言勸告,滿足虛偽,忽視真誠;有的在歧路徘徊,不知道何去何從;有些是被信任的大臣為了保住俸祿,而不敢直言進諫;有些是被疏遠了的臣子因為地位低微,諫言背棄不用。於是國法鬆弛於上,有識之士憂忡於下,真是可悲呀!”

你看這一段話說的是古代的狀況,但是對於我們當今社會也依然適用,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也都適用。也就是說,一個國家由盛轉衰的原因,就像李商隱所說的“曆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一個國家、一個家族、一個政黨、一個企業、一個團隊,為什麼會興盛起來呢?都是因為勤儉持家、艱苦奮鬥。那為什麼突忽然又衰落了呢?無一例外的是因為過分奢侈、過分浪費,以至於入不敷出所導致的。所以這個告訴我們,國家的盛衰是由官德修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的。

在《論語》上記載,孔老夫子到衛國去考察,他的弟子冉有給他駕車子,孔老夫子就說:“這個地方人口已經很稠密了。”冉有就問,說:“人口已經很稠密了,還應該做什麼呢?”孔老夫子回答了兩個字:“富之。”冉有又問,說:“已經富裕了,還應該做什麼?”孔子又回答了兩個字:“教之。”也就是說,富裕起來再給人們以倫理道德的教育,這個社會就和諧了,並不那麼複雜。

但是很多人說了,說“你看西方人,他也沒像我們中國人那麼強調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他們就是靠著制度建設把自己的國家治理得挺好的呀,也沒有出現像中國那麼嚴重的腐敗現象。所以,我們只要把西方的制度搬過來,我們的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

我以前也是有這種看法,但是我到西方社會去考察了一圈,發現我自己的想法是錯的。比如說在99年的時候,我第一次出國到英國,去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去參加一個會議,當時劍橋大學的教授,就指著他們三一學院的這些建築非常驕傲,他說:“你看,我們這些教堂已經有八九百年的歷史了,是一個很有歷史的、很有文化的地方”。但是他突然感受到,是在一個中國人面前說歷史悠久,很不好意思,他說:“當然了,我們在中國人面前用‘歷史悠久’這個詞要非常地謹慎。”所以你看,到國外,外國人帶我們看的最多的地方是什麼地方啊?外國的名勝古跡最多的地方就是教堂,除了教堂還是教堂,說明什麼呢?說明西方的文化是一種宗教文化的傳統,他的政治制度維護的是公平正義,但是仁慈博愛、誠實守信的道德教育是由教會來教導的。所以,他們的社會治理靠的是兩手抓,一手抓公平正義的制度建設,一手抓仁慈博愛的道德教育,只不過這個道德教育是由教會來完成的。

但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和西方是不同的,中國的文化被稱為倫理型的文化,它是一種倫理道德教育的文化,而且是什麼呢?是由政府來主導的,所以這個道德教育的主體不是教會,而是政府。所以,它在政治制度設計的時候,就必須考慮到既維護公平正義,又要培養人們誠實守信、仁慈博愛的道德情感。所以,我們的學校教育、我們的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都承擔了道德教育的功能。

孟子就這樣說,“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

人們吃飽了飯,穿暖了衣服,過上了安逸的生活,有了好房子住,但是卻沒有良好的倫理道德的教育,這時候人就墮落得離禽獸不遠了。

這個無論是在西方,還是在中國都是適用的,但是很多人沒有認識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別,誤以為把西方的制度搬過來,就能夠解決中國的問題,結果把西方的一些制度搬過來了,但是人缺少這種道德修養,結果怎麼樣呢?這個制度搬過來卻是不得力,出現了“異體移植”的弊端。比如說我們把西方的民主制用來選舉村幹部,但是因為這個村民,他的道德素質和理性能力沒有達到一定的水準平,誰給他的錢多,他就去投誰的票,誰和他的關係好,他就去支持誰,結果出現了大量的賄拉選票、營私舞弊的現象。

所以,我們現在很多的專家學者都在爭論一件事,比如說在反腐敗的過程中,究竟是制度重要,還是人的道德更重要?在《群書治要·傅子》之中,用一句話就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它說,“明智的君主,一定是順著好的制度才能夠達到社會大治的結果。”換句話說,好的制度重不重要啊?當然很重要,但是它同時強調,並不是說有了好的制度就可以單獨發揮作用,達到社會大治的結果,還必須怎麼樣呢?“必須良佐有以行之也”。必須有好的聖賢君子、有道德的人來推行這一個好的制度,這兩者對於社會和諧、社會治理缺一不可。這說明什麼呢?說明官德修養關係到國家的盛衰。

第二,政德修養也是關係到社會風氣的善惡。

現在很多人都在說,“人心不古,世風日下”。這個道德風氣好像不如從前了,這個是一個結果,請問原因在哪裡呢?我們看《禮記》上有這樣一句話,它說,“下級侍奉上級,並不是服從他的命令,而是服從他的行為。上級領導喜歡某一個東西,下級屬下一定有比他更加喜歡的。所以,上級領導喜好和厭惡的東西就不能夠不謹慎,因為他是人民的表率。”

其實任何一個領導幹部,他都希望自己成為領導,走到哪都受人尊敬、一呼百應,說話特別有執行力,大家都尊重他、愛戴他,怎麼樣能夠做到這一點呢?其實方法很簡單,在《論語》上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苟正其身矣,于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一個領導者能夠端正自身,那麼對於辦理政治這件事又有何難處呢?如果他不能端正自身,又怎麼可能去端正別人呢?

所以“政者,正也。”

辦政治就是要正,先端正誰?先端正自己,正己化人。

在《說文解字》上,用一句話把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途徑給我們揭示出來了,它說什麼是“教”?“教”就是“上所施,下所效也。”“上”在家就是家長,在學校就老師,在我們的社會就是領導者,他們怎麼做,下面跟著怎麼效法,就是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了。

從這裡就告訴我們,為什麼我們的道德教育不得力,我們經常聽老師說,這個學生怎麼說都說不聽;家長說,這個孩子怎麼說都說不聽;領導也說,我這個屬下怎麼說都說不聽。這句話很有味道。因為我們在用什麼來教孩子、教屬下、教學生啊?用“說教”,沒有用“身教”。比如說現在的孩子,小公主、小皇帝的脾氣很厲害,自我為中心,父母為他付出了多少,他都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事,從來不知道感恩。這個是結果,請問原因在哪裡?原因很簡單,我們逢年過節的時候,一家人在一起吃飯,桌子上有孩子,有孩子的父母,也有孩子的爺爺奶奶,我們做父母的夾起菜,把它首先放在了誰的碗裡呀?孩子的碗裡。爺爺奶奶夾起菜往孫子的碗裡放。從這個小小的動作來觀察,這一家誰是核心?大家都在考慮誰的需要?孩子。所以小公主、小皇帝自然被我們教出來了。沒有人生來是小公主、小皇帝,都是我們做父母的不會教,把他教成了小公主、小皇帝,這個“教”就是“身教勝於言教”。所以,下一次你夾起菜要先放到父母的碗裡,這樣的話,小孩子才會夾起菜,放在你的碗裡。很多人說,我們家就不興這一套,我們家就是孩子先吃,那好了,等你老了躺在病床上,希望孩子來照顧你、看望你的時候,他會怎麼說呀?他會說:“對不起,你從來沒有教過我。”所以,《弟子規》上說,“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無論是吃飯還是走路,都是長者在先,幼者在後,為什麼呢?這就是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培養起一個孩子的感恩心,因為他的父母、姥姥姥爺、爺爺奶奶都忙了一天了,又是收拾屋子,又是做飯,又是洗衣服,他們還沒有先動筷子,作為孩子,對這個家庭的貢獻最少、付出最小,有什麼資格先吃啊?這就是禮,這個就是最起碼的禮。這個禮有什麼好處呢?在《大戴禮記》中用兩句話,把這個禮的好處給我們描述了,它說這個禮可以“起敬於微渺,絕惡於未萌。”什麼意思呢?就是在微小的、很渺小的事情上,培養一個人的恭敬之心,而且在這個惡還沒有萌發之前就給它斷絕了,這個就是禮的作用。

在《論語》上,孔子也看到了在位者的德行對整個社會風氣的影響,他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在位者的德行像風,一般百姓的德行像草,風向哪邊吹,草就向哪邊倒。

實踐證明,“上行則下效,大臣不廉,小臣必汙。小臣不廉,風俗必敗。”所以,古人特別重視要把那些有仁德之心的人,選拔在領導的位置上。孟子就說,“一個人沒有仁德之心而高高在上,就等於把他的過惡播撒給更廣泛的民眾。”

我們在生活中觀察,這個團隊、單位的一把手的作風,影響了整個團隊的作風。比如說這個一把手喜歡喝酒、喜歡打麻將、喜歡抽煙,你發現這整個的團隊也會形成這樣的風氣;相反這個一把手喜歡傳統文化,喜歡人人都做善事,結果整個團隊也興起了向善好德的風氣。

在2018年3月10日,習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重慶代表團的審議時,特別強調說:“領導幹部要講政德。”為什麼呢?因為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說明領導幹部的道德是關係到整個社會的道德風氣。

第三點,政德修養關係到每一個官員自身的成敗。

我們當官都希望步步高升,不希望鋃鐺入獄,怎麼樣才能夠步步高升、一帆風順呢?要學傳統文化,要學經典。你看在《大學》上這樣說,“德者本也,財者末也。”財富、名聲、地位,那是枝葉花果,而德行是根本。學習植物的人都知道,這個枝葉花果能夠延伸到哪裡,它下邊的根必須也要延伸到哪裡,所以怎麼樣呢?《易經》上說,“厚德載物。”“物”就是外在的財富、財物、身份、地位、名聲,要靠什麼來承載?要靠一個人深厚的德行。比如說我們這個桌子,它能夠承重五百公斤,結果我們非要給它擱上一千公斤的重擔,它就承載不了,它就被壓垮了。所以,中國古代做官的特別擔心的一件事就是“德不配位”,就是你的德行和你的位置不相匹配,不相匹配的話就會出現災禍。

在《中庸》上,孔子在稱讚舜王的時候說了這樣一句話,他說“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

一個真正有厚德的人,就像大舜那樣的人,一定有他的位子,有他的俸祿,有他的名聲,有他的健康長壽。

那麼我們和大舜相比,差在哪裡呢?我們知道大舜,他是二十四孝之首,他被列為二十四孝之首很有深意,告訴了我們什麼呢?告訴我們中國文化的精神是“仁者無敵”。大舜的後母,還有他的弟弟,三番五次地要置他於死地,他不僅沒有打擊報復、懷恨在心,反而總是想著自己沒有盡到孝道、盡到悌道,雖然得了天子之位,還經常到原野上去哭泣,最後他的德行終於感化了他的後母,感化了他的弟弟,也感化了天下的百姓,這個就叫“至誠感通”、“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中國的這些話,都在歷史上可以找到相應的證據,還有相應的故事。所以,大舜被列為二十四孝之首,告訴我們,一個真正有仁愛之心的人,他在心底不和任何一個人起對立。他真正能夠做到,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我恨的人,沒有我不能原諒的人,沒有我不愛的人。所以他被稱為“大德者”,他的福、祿、壽都是齊全的。那我們如果還是在某一些方面不是那麼順利,沒有五福臨門的話,你就要反省一下自己和大舜相比,差在哪裡?

在《呂氏春秋》上記載著,楚國有一個特別善於給人看相的人,他看了很多人,沒有說錯一個的。這個楚莊王就很奇怪,就召見了他,問他說是怎麼回事,他怎麼回答呢?他說:“我並不是會給人看相,其實我只不過會觀察這個人所結交的朋友。如果我看的這個人是一個布衣百姓,他結交的朋友在家孝敬父母,出門尊敬長輩,純淨、謹慎、畏懼法令,這樣的人,他的家庭會一天比一天過得好,身心一天比一天更安樂,這就是所謂的吉祥的人;如果我看的這個人,是一個侍奉君主的大臣(就是各級領導幹部),他所結交的朋友都是誠實守信的、有德行的、喜歡做善事的,這樣的人,他侍奉君主一天比一天侍奉得好,官職一天比一天更提升,這就是所謂的吉祥的臣子;如果我所觀察的這個人是一個君主,他的朝廷裡都是賢德之臣,左右都是忠良之士,君主一有過失,他們敢犯言直諫,這樣的人,他的國家一天比一天更安定,君主的地位一天一天地受尊崇,天下人一天比一天心悅誠服,這就是所謂的吉祥的君主。”最後他還強調:“我並不是會給人看相,只不過是會觀察這個人所結交的朋友。”

那為什麼一個人觀察另一個人所結交的朋友,就知道他的未來在哪裡呀?原因很簡單,在《易經》上說,“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一個人他自己是什麼樣氣質的人,他有什麼愛好,他就會感召和他有同樣氣質愛好的人成為朋友。

所以,喜歡賭博的人,感召的朋友都是喜歡賭博的;喜歡喝酒的人感召的朋友都是喜歡喝酒的;喜歡傳統文化的人,他感召的朋友也都是喜歡傳統文化的。很多人他們就擔心,說你讓我的孩子學習《弟子規》,他做人又謙讓、又有禮貌、又不自私自利,這樣的人在社會上會不會受氣呢?你明白這個道理你就知道,他不僅不會受氣,他還會受到幫助。因為他感召的朋友也是和他志同道合的人,和他有同樣氣質的人,那些很狡詐的人呢,也不可能和他成為朋友的。所以,你就很放心地讓他們學習傳統文化,這樣感召的朋友也都是善友,那麼也是對他的德行有幫助的朋友。

那我們看現在很多的貪官,鋃鐺入獄之後,寫懺悔錄,其中用得最多的話就是“交友不慎”。你看古人的經典如果早讀了,在交友上知道怎麼去選擇,那就不至於出現這樣的災禍。

所以墨子,他到一個染房參觀,出來之後,非常的感慨,他說,“你看,同樣是白色的布帛,你放在了黃色的染料裡,拿出來就是黃色的;放在藍色的染料裡,拿出來就是藍色的。”所以,人的所染,所染濯的環境、所結交的朋友、所讀的書,就不能夠不謹慎,因為你潛移默化地受到他的影響。

在《易經》上,現在很多人特別喜歡學《易經》,但是學《易經》呢,也沒有抓住根本。希望找一個人給我算一卦,看看我這個生意合作夥伴能不能合作?看看我這個屬下對我夠不夠忠誠?再看一看我這件事的發展趨勢如何?

這些都是細枝末節,如果有兩句話你學到了,你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前程,包括自己的前程,那就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另一句話是“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我們現在看到一個省部級以上的幹部鋃鐺入獄,都會議論紛紛,甚至還會這樣說,是什麼原因啊、什麼原因啊、是因為他站錯隊了吧?這樣的人保證是沒有學過經典的人。你再站錯了隊,你沒有作惡,怎麼會鋃鐺入獄呢?那不都是惡貫滿盈、自作自受的結果嗎?所以,古人用的這些詞都非常的有味道,是“自作自受,咎由自取”。

在《尚書》中還有一句話,說“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

這個“天作孽”就是天然的自然災害,當我們面對自然災害的時候,我們努力地還可以把它避免,但是一個人自己作惡,不知道回頭,那就是災禍不可逃。這個告訴我們,官德修養它確實是關係到我們自身的成敗。

我們看一個幻燈片。這個也是給我們這樣的歷史啟發。我們看一個和珅的例子。

我們看了這一個片子,就是歷史上一個典型的案例,這個就是和珅的例子。這個例子有很多,歷史上有一本書叫《歷史感應統紀》,這個書很厚,都是從正史之中,把類似的案例歸納出來。告訴我們什麼呢?告訴我們“惡不積,不足以滅身”。這個都是告訴我們,官德、政德修養也是關係到一個人自身的榮辱成敗。 

既然政德如此的重要,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加強政德修養呢?

第二個方面我們就講一講政德修養的主要內容。我們也是從三個方面來看,首先是修身;第二個是愛民,如何對待老百姓;第三是用人。

首先我們看修身,剛才我們講過,修身要從格物來做起。格物,就是格除物欲,其實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戒貪。

在《貞觀政要》上記載著唐太宗和臣子的對話,他考察歷史之後,總結了一個規律,他說:“為主貪,必喪其國;為臣貪,必亡其身。”

作為君主的很貪心,結果是喪失了他自己的國家;作為臣子的貪心,最後也是身敗名裂,竹籃打水一場空。

我們現在很多領導幹部鋃鐺入獄,歸根結底就是敗在了一個“貪”字上,不是貪財就是貪色,不是貪名就是貪利。如果我們很貪財的話,我們一定要記住,在《大學》上有一句話,這句話很重要,那就是“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你的財貨是以不好的方式獲得的,那也一定會以不好的方式敗散掉,這是必然的規律。

當然,古人也知道後人看了這句話會半信半疑,所以,把不好的敗散錢財的方式也概括了五個方面:第一,就是官府。比如說我們這個錢財是貪污受賄,違法亂紀,坑蒙拐騙賺來的,後來鋃鐺入獄,所有的不義之財被沒收、被充公,雖然賺到你手了,還沒等你享受,又給送回去了。第二,就是水災。第三就是火災。這些自然災害,看似是自然的,但是也會把那些不義之財給焚燒掉、給剽奪走。

第四,就是盜賊。中國古人講“盜亦有道”。

這個盜賊都講道義,否則他也成不了大盜。這個盜賊的道義之一就是專門劫富濟貧,他看你這個錢來歷不明,又沒有拿著這個錢去救濟窮苦,而是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他看了都過意不去,結果怎麼樣呢?也專門偷盜、敲詐、勒索為富不仁的人。

第五一點是防不勝防,是什麼呢?就是不肖子孫,不賢德的敗家子、啃老族也會把不義之財給敗散掉,還有給浪費掉。

所以,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他在貪財的時候,是不擇手段,賺了錢,心裡又沒底,希望把這個錢都轉移到國外去。殊不知這個不義之財無論你轉移到哪裡,它是以不好的方式獲得的,終究會以不好的方式敗散掉,你轉移到哪裡都沒用。你這個錢是正義而來的錢,是勤勞致富,公平守法所賺來的錢,你在哪兒都很安全。古人他也是抛磚引玉,他引導我們要去觀察。

其實這五點只是大概的一個總結,在現在社會又多了很多敗散錢財的方式。比如說,最明顯的就是上醫院看病,好端端地就突然得了這個病那個病,為了看病也花費了很多的錢,還有股票等等,都是突如其來地就把這個錢給帶走了,這個都是告訴我們,不義之財不可取。

像道家的勸善書《太上感應篇》中也說,說“取非義之財者,譬如漏脯救饑,鴆酒止渴。非不暫飽,死亦及之。”

取不義之財的人,都如同是吃了有毒的肉,喝了有毒的酒,想止息自己的饑渴,結果怎麼樣呢?不但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反而給自己招致了殺身之禍。

這個《太上感應篇》被譽為歷代狀元、宰相必讀之書,不是說你讀了這個書一定能夠成為狀元、宰相,而是說你要當好狀元、宰相,必須要讀這一部書。

現在人也用現代的語言為腐敗分子總結了一下,確實很不划算,第一是政治賬,自毀前程;第二是經濟賬,傾家蕩產;第三是名譽賬,身敗名裂;第四是家庭賬,妻離子散;第五是親情賬,眾叛親離;第六是自由賬,身陷囹圄,被關進監獄,失去自由;第七是健康賬,身心交瘁;第八是歷史賬,遺臭N年。在若干年之後,人們說到這個腐敗分子,仍然是恨得咬牙切齒,不肯原諒他。所以,人生要懂得核算,不要做那些得不償失的事。

反過頭來我們看一看那些廉潔有守的官員,是什麼樣的結果呢?

大家都知道東漢有一個楊震,他赴任東萊太守的路上,路過了昌邑縣,這個縣令王密是他曾經舉薦出來的。王密聽說自己的恩人路過此地,就趁著夜色帶了十斤黃金要送給楊震,結果楊震就拒不接受。

王密就說了:“黑燈半夜的,沒有人知道,你就放心地接受了吧。”

楊震就說:“這一件事有天知、有神知、有你知、有我知,這叫‘四知財’。怎麼說沒有人知道呢?”所以,他拒不接受這“四知財”,後代子孫為了紀念他的德行,就把他們家的堂號取名為“四知堂”。

諸位朋友有沒有姓楊的?有啊,你看,都是楊家的後代,楊家的後代從這“四知堂”的匾額下走過的時候,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啊?你看我們家的祖先不收“四知財”,如果我今天貪污受賄、違法亂紀,我就給我的祖先抹黑了。所以怎麼樣呢?自己的廉潔的作風也提起來了。

所以,中國人他有祭祖的傳統,祖先都供奉在祠堂之中,每逢春秋祭祀的時候,把全家族的人召集在祠堂之中,幹什麼呀?宣講祖先的德行。說你們家哪朝哪代出了哪一位有德行的人,他對國家有什麼貢獻,他有什麼德行我們需要效法。那我們作為他的後代子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小心謹慎,不能因為我們的德行,給祖先抹黑。所以,你看楊家他的德行怎麼樣呢?庇蔭了他的後代子孫,他的兒子楊秉,他能做到“三不惑”,就是不為酒所惑、不為財所惑、不為色所惑。他的孫子連續都做到三公的位置,所以歷史上稱他們家“四世三公”,就是連續四代都有人做到三公的位置。在前幾年我們看到報導,楊家的後人到了緬甸還擴建“四知堂”,容納更多的後人來祭祀。所以,這樣的德行就讓子孫代代都有賢人出現。

所以,古人提醒我們,說“遺金與子孫,子孫未必能守。”

我們掙了很多的錢,自己還捨不得花,要把它留給子孫後代,但是古人提醒我們了,說如果你的兒孫有德行、有能力,他會怎麼樣呢?他會用自己的德能創造財富,你把錢留給他有什麼必要啊?如果相反,你的兒孫又沒有德行、又沒有才能,你把錢留給他,他遲早也都會敗散掉。那你留錢給他有什麼用啊?所以怎麼樣呢?“遺金與子孫,子孫未必能守;遺書與子孫,子孫未必能讀。”就像我們現在讀了聖賢經典,覺得字字珠璣,對我們的人生有很大的啟發、幫助,但是現在的孩子很可惜,都是喜歡看微信、看微博,聖賢書放在那兒,也沒有時間去讀,那怎麼辦呀?還不是沒有辦法。“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就是不如自己多去做好事,做了好事不要到處去宣傳,這叫積陰德,為什麼呢?因為你做了好事一宣傳,別人就讚歎你,就把你做好事的這個德行給回報了。所以古人說,你做了好事不要到處宣傳,這樣的德行才會越積越厚。最重要的是因為你的兒孫看到了你做好事不圖名、不圖利,他潛移默化地受到你的影響,也成為一個有德行的人,是這個德行使你的家風、家業、家道代代相傳。

所以古人說,“賢者多財損其志。”賢德的人你留給他很多的錢,他說我這錢幾輩子都用不完了,我還那麼努力幹嘛呀?他的志氣被你的財富給折損了。“愚者多財生其過。”兒孫很愚鈍,你又留給他很多的錢,他拿這個錢去吃喝玩樂,最後,更加讓他滋長了過失。所以,無論兒孫有德行、沒有德行,把錢留給他,對他都是百害而無一利。

有的人看明白了,說這個錢不過是身外之物,為什麼古人把這個錢稱為身外之物呀?這個說法很有味道,因為我們的身體,我們自己能控制得了嗎?比如說,我們希望自己年年十八、青春永駐、健康長壽,我們能夠做得到嗎?做不到,我們連自己的身體都無能為力,那麼請問還有什麼東西是我們可以控制的呢?仔細想來,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一件事,是我們可以控制得了的,所以,才把這個財、色、名、利都稱為身外之物。特別是這個錢,你再有錢,你不過是一日三餐、夜眠六尺而已,對吧?你再有錢一天能吃幾頓飯呀?不過是吃三餐飯而已,你再多加一個夜宵,那還不是很健康。然後你再有錢,你買了好幾個別墅,一個海邊別墅、一個花園別墅、一個陽光別墅,請問你晚上睡覺的時候能同時住在兩個別墅裡嗎?還沒有這個能力,是吧。所以,晚上歸我們的不過六尺床而已,所以沒有必要為這個身外之物鋌而走險,所以怎麼樣呢?就不貪財了,不貪財結果就貪色。這個色字頭上一把刀,這一把刀不是形容,會因為這一把刀把所有的功名利祿削得平平的,讓你一無所有。所以古人,對於這個字更是小心謹慎,不敢越雷池半步。

《尚書》上就說,“天道禍淫最速。”

天道是什麼呀?天道就是自然而然的規律,這叫天道。

所以古人說,“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這個“天”和“道”都是自然而然的規律的意思。那麼自然而然的規律是什麼呢?都是給過分的人、淫亂的人、放縱的人帶來災禍最迅速最迅速了。那大家一看,中紀委有一個數字,說那些落馬高官,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有女色的原因,這是不是禍淫最速的一個反應呢?而且不僅如此,你看現在人,放縱情欲沒有節制,結果出了多少的愛滋病,這個性病那個性病的就很多很多了,這也是禍淫最速的一個反映。

除了貪財、貪色,就是貪名。特別是我們知識份子,特別喜歡出名。

在《了凡四訓》上說什麼呢?說“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

在世間享有很盛大的名聲,可以說是婦孺皆知、家喻戶曉的人,但是名不副實,這樣的人多有意想不到的、突如其來的災禍。

這個也可以從世間很多名人身上反映得出來,比如說,我們現在世間最出名的是哪些人呢?最出名的人就是歌星、影星。結果,我們突然看到一個新聞,說某某影星自殺身亡、某某歌星出了車禍、某某明星又得了絕症,那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就數不勝數了,那是什麼原因呢?原因很簡單,很多的明星演的這些內容都是怎麼樣啊?引起人的欲望的,暴力色情的內容很多。所以怎麼樣呢?沒有用自己好的名聲去做有利於社會的引導,讓人好善向德,而是把人的暴力傾向、色情傾向都引發出來了,這樣的人也是多有意想不到的、突如其來的災禍。當然我們這樣講不是幸災樂禍,我們也是希望這些人也有機會學習傳統文化,知道這一個道理,可以給自己的人生少走很多的彎路。

最後就是貪利,這個利就是不僅僅是金錢,凡事有利於我的環境、條件都是去貪著。

古人告訴我們要“見利思義、見得思義”。

看到利益和獲得現前的時候,首先想到它符不符合道義。如果不符合的話,即使是送到我的面前,也要婉言謝絕。

我們知道在歷史上,有一個“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典故,這個典故講的是宋弘的故事,我們看一看宋弘的故事。

古人說,“見利思義”。看到利益現前的時候,首先想它符不符合道義。如果不符合道義,即使是和皇帝攀上親戚,成為皇帝的姐夫,那都會婉言謝絕。所以,古代的讀書人這一種道義,確實是不僅感動了當時的人,也一直流傳到今天,成為很多人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原則。

總之,古人告訴我們,“立名於一世,失之僅頃刻。”很多領導幹部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學,再走上領導崗位,這一路走來是過五關斬六將,付出了很多鮮為人知的努力,才好不容易有一個領導的位置,發揮自己的才能,讓父母家人放心。但是在一個利益誘惑面前把持不住自己,做出一個錯誤的選擇,所有的努力前功盡棄,付諸東流,卻是在頃刻之間。所以古人提醒我們,面對財色名利的誘惑應該是什麼樣的態度呢?應該是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當別人拿著金錢美色來誘惑的時候,我們不要很得意:你看我是領導,人家都在給我送禮。實際上人家是拿著誘餌誘惑你,我們是站在懸崖的面前,一把持不好自己,把腳踏進了懸崖,還想後悔,還想翻過身來,還可不可能啊?後悔後悔都是到後面才悔,悔之晚矣,“一失足而成千古恨”,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這個是我們講的戒貪。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