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視頻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古鏡今鑒 不忘初心》(上)

劉余莉 教授

  • 路線壹
  • 路線二
  • 音頻壹
視頻目錄
視頻文字
《古鏡今鑒 不忘初心》(上)
2019-11-29

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今天很高興和大家一起來學習《古鏡今鑒,不忘初心》,我們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三個問題。

第一,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第二,就是怎麼樣實現初心。實現初心,必須從複興文化來做起。實現初心,複興文化。第三個問題講不忘初心,從我做起。

首先我們看第一個問題,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這裏很明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還有為中華民族謀複興。而且要達到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目的,必須首先實現中國夢,就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實現偉大複興從哪裏做起呢?我們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它的發展要經過三個步驟。在《論語》中記載,孔老夫子到衛國去考察,他的弟子冉有給他駕車子,他就說:“這個地方人口已經很稠密了。”冉有就問說“人口已經很稠密了,還應該做什麼呢?”孔老夫子回答了兩個字:“富之。”讓人們富裕起來。冉有又問了:“已經使人們富裕了,還應該做什麼呢?”他又回答了兩個字:“教之。”就是要給人們以倫理道德的教育,讓他們具有一定的精神境界、道德修養。也就說“民族複興、國家富強”要經過三個階段,第一就是“庶之”,使人口眾多。毛澤東思想使中國人民站起來,使中國成為一個有獨立主權的人口大國,他所完成的是“庶之”的任務。人口稠密之後要“富之”,使人們富裕起來。鄧小平理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他使人們富裕起來,使中國變成了一個富國,他所主要承擔的使命是“富之”的任務。那麼人們富裕起來之後要做什麼呢?“教之”。就是不僅僅要有物質文明,還要有精神文明,這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所要承擔的使命,也就是說我們說我們現在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新在何處啊?新時代就是要把社會主義富國,變成一個強國。而這個強國,強在何處呢?強在“文化”,它是一個“文化強國”。所以我們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告訴我們中國的發展和世界的發展,是共贏的關系,不是要搞霸權,這告訴我們什麼呢?中國的強大是主要是靠文化來怎麼樣呢?就是像曆史上,把自己先治理好,然後給世界各國人做一個榜樣,這叫“王天下”。“王天下”,就是“稱王”的那個“王”,但是它念四聲的時候是動詞,“王天下”。這個“王天下”就是給世界各國人做一個榜樣。像唐朝的時候,“萬國來朝”,萬國使節都到中國來朝拜,看到中國人與人之間相處彬彬有禮,人際關系處理得很好,社會非常地和諧,他們非常地羨慕,回去告訴自己的國君,這個國君把中國的皇帝尊稱為“天可汗”,就是天底下公認的領導者。這種“萬國來朝”的局面,不是中國的皇帝,依靠武力的強盛,四處征討別的國家,充當世界警察所得到的,而是這些人來中國學習、參觀、訪問、做生意,他看到中國有這種禮義文化,文質彬彬,是“華夏之族”,是“禮義之邦”,所以他們願意“中心悅而誠服”,願意向中國人學習。

所以中國和西方文化有什麼不同呢?在《弟子規》上有句話說:“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你靠自己的軍事強大,威勢、權勢讓別人服你,他是口服心不服。“勢服人,心不然。”你有武力,人家還會給你搞恐怖主義,對吧,想方設法地和你對立,你想去征服別人,那是做不到的。所以你看中醫和西醫有很多的理念就不一樣,西醫講“消毒”,消滅這個毒,病毒,但是能消滅得了嗎?在SARS期間就很明顯,你剛剛把這個毒菌消滅了,它馬上就變異。你又發明了一種方法對付它,它又馬上就變異,這個東西是消滅不了的。這就像別人踢你一腳,你就打他一拳,他一定再踢你兩腳,你再打他兩拳,這個叫“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個沖突、戰爭是越來越升級的,怎麼樣能夠化解危機、化解沖突啊?所以中國人他講要“化敵為友”,靠什麼呢?靠真誠之心的感化。中國的發展確實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所以我們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靠什麼來“統合世界”,也叫“統一世界”,讓大家成為一個和睦相處的大家庭,靠的是文化的力量。

所以,第三個階段就是要“教之”。使人們能夠有倫理道德的教育,他知道自己在各種倫理關系中的責任和本分,這樣的話,才會相處得和諧、有禮。這就告訴我們,時代呢,進入了“新時代”,倫理道德文化的教育,要提上日程了。

這個步驟適合於一個國家,同樣也適合一個企業,也同樣適合一個家族,都要經過這三個階段。否則你有了錢,但是沒有文化,只能被稱為“暴發戶”,被稱為“土豪”,不是貴族。所以貴族和暴發戶之間什麼區別呢?你看中國古人有句話說“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很多人對這句話都耳熟能詳,但是把這句話的意思給理解錯了,說:“這古人,他不平等,你看士大夫,高級領導幹部犯了罪,大夫就是中高級的領導幹部,他犯了罪就可以不受刑罰的處罰;而這個禮,就不下於庶人,對於老百姓又不講求。”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中國的這些士大夫,他都是受到很好的倫理道德的教育,他有這種禮儀的熏陶。所以如果他,比如說貪汙受賄了,這個事發之後,刑法給判決了,比如說他要被判處死刑了,或者是被判處什麼重的,五刑之內的很重的刑罰。不需要人家去捆綁,去把他解押,然後再通過這些示威遊行似的,通過遊行一樣,走過這個人群,他覺得這個是受不了的,是很羞恥的一件事,所以怎麼樣呢?他接到這個命令之後,他自己就朝著君主的方向跪拜,然後就自裁了。他自己就受不了,說讓人家把我解押,再去判決,當庭,然後再去再怎麼樣,這對於一個領導幹部,一個讀書人來說,他是非常羞恥的事。所以說“刑不上大夫”,但是這個大夫並沒有逃脫刑罰,因為他自己就對自己處罰了。為什麼“禮不下庶人”呢?因為這個禮主要是對有權有勢的人的規定。古代有一個禮,就是有權有勢的人,都是坐著高頭大馬拉的馬車,他進入一個城市,人口密集的地方,“入國不馳”,不能夠奔馳、橫沖直撞,你要把你的車速放緩,看到過往的行人,還要主動給他們讓路。你把這個動作做出來了,人家說你是貴族,因為你不僅有權有勢,你還懂得禮讓、謙讓。我們現在什麼情況呢?我們現在有錢有勢的人是坐著豪華的轎車,寶馬、奔馳等等,他走到一個人口密集的地方,或者是走在大路上,他會給那些騎自行車的,還有過往的行人讓路嗎?會給那些開桑塔那的人讓路嗎?他不僅不會讓路,還把那個喇叭按得啪啪的響,好像人家不知道他開的是寶馬、奔馳,這叫什麼呀?這個就叫“土豪”,這個就叫“暴發戶”。你一旦把這個動作做出來了,你給那些過往的行人、擔著擔子的人,主動地讓路,你覺得這是應該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坐在這裏邊,有空調很舒服,人家還擔著擔子在太陽下艱苦地前行,我給人家讓一下路,不是應該的嗎?你把這個舉動做出來,自己對自己都很佩服,都會生起一種尊敬,你看我這個人懂得謙讓,還懂得禮讓,我是一個有“禮”的人。所以這個“禮”有什麼好處呢?“禮”它不僅僅是規範了一個人外在的行為,它從內心培養起了一個人的謙讓、恭敬,還有感恩之心,它是一種道德情感的一種培養。所以說“禮不下庶人”,是因為這個“禮”主要是對有權有勢的人的要求,不是對那些一般百姓的要求。因為一般百姓忙於生計,對於這些“禮”的細節就不作過分的要求,這是一種寬容之心。

所以我們現在學習傳統文化,我們今天講《古鏡今鑒》,很多人生不起信心。像我在上研究生的時候,有一個同學,他學“中哲”,他說:“我要寫一本書叫《至聖先師孔子》,要為孔子正名。”當時我就跟他辯論,我說就是因為孔子的思想,才導致了我們今天經濟社會發展落後的局面,這些東西應該是徹底拋棄的,這是我們的曆史包袱。結果我們倆還爭得面紅耳赤的。後來,也是崇洋媚外,99年的時候,我就到西方去留學了,到英國去讀博士,人家問我說:“你學什麼的?”我當時很不好意思,我說:“我學孔子、學老子,這些著作。”結果沒想到,這英國人聽了之後是肅然起敬,他說:“哇,真了不起,讀這些聖賢人的著作。”一開始,我覺得人家是對我表示尊敬,但是,經過很多的場合,你一說“孔子”、“孟子”,人家都是很尊敬的,肅然起敬。特別是99年,我們第一次到劍橋大學參加一個學術會議,接待我們的“三一學院”的這些老師,他就帶我們去參觀他們的這些建築,他們的建築就是教堂了,說:“你看我們這些建築啊,已經有八九百年的曆史了,是一個很有曆史悠久的校園。”但是他突然感覺到,是在一個中國人面前講曆史悠久,突然他很不好意,他說:“當然我們在中國人面前,用‘曆史悠久’這一個詞,要非常地小心。”你看我們到五臺山,到四大名山,那幾百年、幾千年的寺院多的很,但是我們有沒有像西方人面對他們的這種曆史古跡,這種建築物的那種驕傲感,還有自豪感?

所以我們說“文化自信”,我們有沒有“文化自信”呢?一個有5000年文明曆史的古國要向一個有200年曆史的國家學管理,你說我們的“文化自信”在哪裏呢?所以我們現在最迫切的一件事是什麼呢?就是要樹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覺。到英國學習,我們讀了很多西方人,西方的漢學家研究中國的這些“四書五經”、老子《道德經》的這些文章、論文、專著,發現什麼呢?人家對中國的這些聖賢人的思想特別地尊敬,特別地推崇。比如說英國有一個著名的曆史哲學家叫湯恩比,他系統地研究了各個國家的文明曆史,寫了一本書《曆史研究》,還有《未來屬於中國》,還有和這個日本著名思想家,一個對話錄叫《展望21世紀》,和池田大作先生的對話。他就認為,他說:“能夠真正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的,唯有中國的傳統文化。”你看他用的詞是“唯有”,唯有什麼意思呢?就是“僅僅有、只有”,中國的傳統文化。

在1988年,有一批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他們面對世界的經濟危機、環境危機、恐怖主義、道德危機,提出了共同的呼籲,他說:“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00年前,汲取孔夫子的智慧。”這個文章,發表出來,在《堪培拉日報》上,我們都能找到原文。這些說明什麼呢?說明世界頂尖的思想家、還有科學家,他們成為世界頂尖人物,說明有科學的精神,他們提出這樣的論斷不是偶然的,是因為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具有深刻地理解和認同,所以沒有人雲亦雲,沒有斷章取義。

而我們為什麼喪失了“文化自信”呢?經過了文化大革命,我們批林、批孔、批周公,把傳統文化批判得體無完膚,所以讓我們對傳統文化的誤解也是達到了登峰造極。比如說我們說起傳統文化都是這樣的詞:“封建的”、“糟粕的”、“落後的”等等,全都把這些東西灌給了傳統文化。但是諸位朋友,當你說這些話的時候,你可以捫心自問,我們對“四書五經”有沒有讀過呢?有人系統地讀過“四書五經”的人請舉手?對呀,我們連這個文章都沒有認真地讀過,就像我們就可以給它寫一個評論一樣,這個態度科學嗎?是不科學的。所以我們到了西方之後,看到西方人,因為他沒有經過文革,沒有看到很多對傳統文化的這種斷章取義地批判,他們學的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從哪裏出發呢?是從經典出發,所以傳統文化在哪裏呀?在經典之中。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反而是相對於我們而言比較客觀。所以很多的年輕人,都是到西方留學之後,反而對國家更熱愛了,反而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更有信心了。所以送孩子出國,它既是一件好事,當然也有的時候要看它的負面的效果,就看你首先自己對自己的傳統文化有沒有深刻地認識。如果你有深刻地認識,那是一件好事,如果沒有,只是膚淺地認識,那就不是一件好事,很容易被這種西方的生活方式所誘惑。因為西方的這些生活方式,它都是順應了人的習性,人的習性是什麼呀?是比較懶惰、喜歡享樂,對吧?所以西方的這些生活方式,它是順應了人的習性,所以很讓人覺得很好,但是實際上它是違背人的本性的,人的本性是什麼呢?人的本性就是“純淨純善”的,它沒有這些染汙在其中。所以孔老夫子他在講人性的時候,他沒有說人性善、還是人性惡,他說:“性相近,習相遠。”人的本性相近,其實這個“近”,就是“類似、相同”的意思,都是什麼呢?都是“純淨純善”的。孟子說“人性善”,荀子說“人性惡”的時候,這個“善”和“惡”是什麼呢?是人的習性。人習性,它才會有“善惡之分”,如果做一個比喻的話,我們這個本性就像這個藍藍的天一樣,這個善就像天空的白雲,這個惡就像天空的烏雲,但是無論是善、還是惡,對於這個“純淨純善”的本性都是一種汙染,只不過汙染有輕有重而已,那我們怎麼樣回歸本性呢?先把那個惡去掉,先把那個烏雲去掉,還要把白雲也去掉,才會回歸本性。這個是我們所說的本性“純淨純善”。所以這個“善”,不是“善惡”的“善”,是離開了善惡的,善惡兩邊都不著的這個“善”,這個才是我們的本性。

我們這個傳統文化,它總的來說,就是讓我們從習性回歸到本性的一種學問。所以《大學》開篇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三句話有很多學者做了很多的解釋、解讀。什麼叫“明德”呀?“明德”就是我剛才所說的這個“純淨純善”的本性,我們學“大人之學”,就是要回歸我們自性本有的這種“明德”。“明”,就是彰明自己本有的明德。什麼叫“親民”呢?就是你不僅要把自己的明德找回來,你要幫助他人,把他的明德也找回來,這個就叫“自覺覺他”。“止於至善”就是“自覺”和“覺他”這兩件事都做到圓滿,這個就叫“止於至善”。所以你看古人他求學問,讀書的目的是什麼呀?讀書的目的是“回歸明德”的這種過程。所以古人說“讀書志在聖賢”。很多人說:“我活得好好的,為什麼要成聖成賢呢?”“聖賢”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我們本來就是聖人,“人皆可以為堯舜”,只不過我們現在這個染汙了,變成了凡夫俗子。再做一個比喻,就像我們這個燈,它本來是晶瑩剔透的,光芒四射,但是現在掉在了泥巴裏,給它沾上了泥巴,又把它掉在了油漆裏,沾上了油漆。經過了層層地染汙之後,本來晶瑩剔透的水晶球,它的光明散不出來了。那我們求學的過程是什麼呀?就是把這些外在的染汙,把它層層地剝落,回歸到“本性的明德”,讓它的光芒射出來。所以人,他“本有智慧、本有德能、本有相好”,只不過被這些外在環境給汙染了,所以聖賢是什麼呢?就是找到了我們本來面目的人,而凡夫俗子就是在這個染汙之中,沒有回歸到本性明德的人。所以我們要不忘初心,其實這個“初心”有更深的含義,這個初心,也是借自《華嚴經》,“初心”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那個“明德”,本來面目,這是我們的初心。我們習總書記,他借用在這裏,讓我們不忘初心,就是告訴我們,不忘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的使命,不忘共產黨人“為中華民族複興而奮鬥”的這一個初心。

我們看,要實現民族的複興,從哪裏做起呢?在2013年,習總書記去考察曲阜,發表了一個重要講話,他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所以你要實現民族複興,必須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複興,這是前提條件。

第二個問題,我們就可以講一講“實現初心,複興文化。”怎麼樣來複興文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那麼我們首先要看一看,什麼是“文化”?我們現在講中國話語體系,所我們用中國的意思來解讀“文化”這兩個字。“文化”一詞在古代是兩字。首先我們看什麼是“文”?這個“文”就是文字、文章、禮樂、曲調等等,包括建築,這也是文,雕塑、音樂這都是文。那麼“化”是什麼意思呢?“人受教而變化”,它的本意就是“教行”的意思。也就是說,凡是以道業教誨人,這稱為“教”,人能夠接受這個道業,變化氣質、遠過遷善,在各個方面發生了若幹變革。比如說你為人處事、待人接物、思想行為,都產生了變化,這個變革就叫“化”。那麼“文化”兩個字,合而言之,就是以文字、文章、禮樂,也包括各種文藝形式,來變化人的氣質,達到“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的目的。從這一個概念中,我們就明白了,為什麼中國人經常說“文以載道”。這個文章,什麼是好文章啊?你發一通牢騷,那不是好文章,它必須承載著“道”,以“道”為旨歸。就像我們現在創新,不是你發明了一個新的技術,這就叫“創新”了,你發明的這個技術,是不是朝著“道”的方向,否則的話那就叫“背道而馳”、“背道而行”。古人說“順天者存,逆天者亡。”這個“天”是什麼意思呀?這個“天”,就是“天道”的意思,自然而然的規律叫“天道”。所以你順應天道去創新,這個才是給我們帶來興盛的,我們違逆了這個自然天道,給我們帶來的是衰亡。

所以李約瑟,他研究了中國的科技發展史,他發現中國曆史上的科技水平非常的高,但是他也提出了一個問題,說:“為什麼工業革命沒有發生在中國?”他百思不得其解,這個問題被稱為“李約瑟之問”。其實這個問題你了解了中國哲學,就不難回答了,因為中國哲學,它講“一陰一陽之謂道。”在《易經》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比如說:有日就有夜,有寒就有暑,有春夏有秋冬,有潮漲有潮落。任何事情發展到頂端,就是“物極必反、盛極必哀,消極必長”,所以科技發展是好事嗎?科技發展到頂端,就是你創造了一個東西就是科技,然後你在科技面前無能為力,你對它的發展方向,它對人類的迫害是掌握不了的了。所以中國人早就意識到了,過度的科技發展、經濟發展會帶來人類過早的毀滅,因此他不過分地去發展,這恰恰是一種長遠的考慮,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那我們看,我們近些年來,經濟的高速發展伴隨的是什麼?伴隨的是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掠奪性地開發,而且對環境的汙染和破壞,所以怎麼樣呢?有一個人做了這樣一個比喻,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他說:有一群山羊集體跳崖自殺,集體都跳崖了,人看了就覺得奇怪,就去研究它們為什麼要跳崖自殺呢?後來一研究才發現,其實這群山羊就是在草原上吃草,但是為了吃到比別到山羊更加鮮美的水草,那麼它就要跑到前面,因為前面這些草,沒有被山羊動過。但是落後的山羊就不甘示弱了,它要跑到前面的山羊的前面,吃到那更加鮮美的水草,結果怎麼樣呢?結果這群山羊都是不甘示弱,你追我趕,都要跑到前面的山羊的前面,吃那個更加鮮美的水草,結果就這樣,這群山羊莫名其妙地在高原上奔跑起來,越跑越快、越跑越快,最後就忘記了要去吃草是它的目的,跑到山崖面前也收不住自己的腳,最後怎麼樣啊?就給人到印象就是集體跳崖自殺了。這個故事給我們很大的啟發,我們作為有理性的人,不能像沒有理性的山羊那樣,為了競爭、為了GDP的增長,不擇手段,最後忘記了我們發展經濟的初衷。  

我們發展經濟是為什麼呢?我們說:是為了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但是諸位請問,我們人要生存,最起碼的物質需要是什麼?我們要有新鮮的空氣,我們要有幹淨的水,結果我們發展經濟的目的,最後汙染了空氣,汙染了水,汙染了地下水,汙染了水源,請問我們發展經濟的目的是什麼呢?所以我們說,中國古人他不過分發展,其實正意味著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它不是落後,它是先進。所以這個“李約瑟之問”,不是很難以回答的,這一點不是我自己的發明,這是西方的環境倫理學家們,為了解決當今的環境問題,經過深入研究,謹慎地提出的一個判斷,說:要想解決這些環境危機,我們必須改變自己的生產、生活方式,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像美國人那樣生活,再有兩個地球都不夠。所以,他認為真正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必須回到孔子、老子,東方的智慧。東方的智慧告訴我們,像老子說:“我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是吧。很多人都去批判它,實際上你不知道它的深刻之處,你才批判它,我們現在對聖人的批判是什麼意思呢?聖人站在二十層樓,他看到的境界你根本沒有看到,你站在兩層樓,結果你非要把他拉到兩層樓,說你看到的就是我看到的境界,所以還要讓他淪為凡人。

我們對於傳統文化有很多的誤解,認為傳統文化有很多糟粕,有一個人就說了一句話很有味道,也值得人深思,他說:“什麼是糟粕啊?他說你看不懂的那個就是糟粕。”這句話說得好像有點過分,但是我們越來越發現,我們往往認為是糟粕的東西,隨著科技的發展,反而證明它是真理。比如說《黃帝內經》上有:“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恐傷腎,憂傷肺。”對吧。很多人認為這個東西是糟粕,但是現在科學的發展,心理學的發展發現,人的心理和健康有莫大的關系,這怎麼是糟粕呢?你認為它是糟粕,它就是糟粕嗎?如果你認為它是糟粕,你把這句話給它剔除了,另一個人認為它是糟粕,他也把這句話給剔除了,諸位朋友,那經典還有經典嗎?經典,傳到最後就面目全非,還有經典可言嗎?所以古人他做學問,他是非常地恭敬的,即使這一個字,他認為和常理不太符合,他可能是打錯了,他也不能就把它就給它糾正過來,他只是在旁邊做一個批注,說:這一句話“疑”,就是懷疑是哪一個字,你怎麼能去隨便的就去改經典呢?是吧。《聖經》:“上帝造世人。”“上帝造世人”,現在科學家沒有能證明說上帝是可以造世人的,是不是就把《聖經》這一段就給它改了呢?所以我們對自己文化沒有自信心,他表現在各個方面,而且這種對古人不恭敬的態度,也就只有現在的中國人,是做得淋漓盡致,沒有哪一個國家和民族的人,對自己的曆史文化這樣的不尊敬、不尊崇的。

我們再看,還說:“以文化人”。什麼意思呢?就是這些文字、文章、禮樂、詩歌等等,來怎麼樣呢?變化人的氣質。比如說我們讀了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你讀了這一篇詩之後,你就變得節儉了,你很浪費糧食就變得不浪費糧食了,這個叫“以文化人”。它對你的行為方式、氣質產生了變化。但是我們現在,有很多“有知識、沒有文化”的人,什麼意思呢?我可以把這一句詩背得滾瓜爛熟,考試得一百分,倒背如流。但是和我的生活、行為方式毫不相關,我吃飯的時候,這糧食還是到處浪費,扔的遍地都是,垃圾桶都裝不下了,這叫“有知識、沒有文化”。所以我們現在大學就培養了許多“有知識、沒有文化”的人,我們把傳統文化也當成了知識來傳播。像我們很多的老師,去給那些中小學的孩子們上《弟子規》,說今天我們學習《弟子規》,這學生很傲慢,他說:“我們都背啦、我們都會啦、我們都學過啦。”學過了,“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前面的四句話做到了嗎?當父母叫他名字的時候,帶搭不理,好像沒有聽到一樣,還是大不了呢、漫不經心的回答一句:“幹嘛啦?你沒看我忙著的嗎?”有沒有一個孩子,一聽到他父母叫他的名字,無論他在做什麼,立刻放下手邊的工作,恭恭敬敬地跑到父母的面前,甚至還和父母鞠一個躬說:“請問爸爸媽媽,有什麼事嗎?”大家覺得這樣的行為就很可笑了,為什麼很可笑啊?因為“積非成是”,因為我們把錯誤的積累多了,錯誤的就是正常的,正常的就不正常了。我們看韓國的電視劇,家裏來客人了,這個父母說:“去,給叔叔、阿姨問好。”這個孩子到叔叔、阿姨面前鞠一個躬說:“叔叔好,阿姨好。”為什麼在韓國就正常,在中國就不正常啊?在日本,人與人見面都是鞠一躬,都是微笑待人,都很和善,在中國就不正常了。

有一個企業,是青島的企業,他們學習傳統文化,學得特別好,有一些西方的企業家來參觀,結果一進門,這門衛就給他行了一個禮,給他鞠了一個躬。然後他就進去參觀這個廠房,都收拾得整整齊齊,還發現,這個上邊只要有人,它這個燈就是開著的,這個工作臺沒有人,這個燈就是關著的。也不是靠高科技,都是因為這些員工,他有這種節約的意識,都養成了習慣。車間裏都放著《跪羊圖》、《推動搖籃的手》,這些孝親感恩的歌曲。結果他看了之後,就問這個老總,他說:“你們這個企業,有多少人是日本人啊?”這個企業家就很感慨,他說我們企業都是中國人,沒有一個人是外國人,沒有一個人是日本人,結果這個企業家怎麼說啊?他說:“唉,我剛進門,那個人給我鞠的躬,可是一個標准的日本躬啊?”這個企業家很激動,他拿出《弟子規》,他說:“這是我們中國人的禮,日本人的禮都是從中國學來的,日本人的文化全都是中國的文化。”但是在這些西方人眼裏,日本人他很有禮貌會鞠躬,中國人他鞠躬就很不正常,其實不知道日本人他僅僅是學到了中國文化的皮毛而已。皮毛就可以讓他成為世界上形象最好的國家了,是吧,而我們還把自己的禮當成是吃人的禮教給批判。

但是這些禮,比如說:“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這都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奉行著,比如說一家吃飯的時候,這長者沒有動筷子的時候,這小孩兒是不敢動筷子的,沒有小孩兒先吃的道理。但是我們逢年過節,一家人在一起聚會,我們做父母的夾起菜,把它首先放進誰的碗裏啊?小孩兒的碗裏,爺爺奶奶看到了,又夾起菜往孫子的碗裏放。從這一個動作來觀察,這一家誰是核心啊?孩子是核心呀,大家都在考慮孩子的需要、孩子的感受,小公主、小皇帝就被我們培養出來了,所以沒有人生來是小公主、小皇帝,只是我們不會教,把他教成了小公主、小皇帝。為什麼“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呢?因為你的父母啊,又是收拾屋子,又是做飯,又是洗衣服,他們很辛苦,結果還沒有先吃飯,我們作為晚輩的,對這個家庭的貢獻最小、付出最少,我們有什麼資格先動筷子呀?這就是在生活的點點滴滴,培養一個人的感恩之心。這就是“禮”的作用。

“禮”是什麼作用呢?我們說,現在人要多一點“儀式感”。這個“儀式感”,不是為了那個形式而形式,它都是有內涵在其中,就是讓你在生活的點點滴滴,培養起一個人的感恩之心、恭敬之心。你說我們家就不興這一套,我們家就是孩子先吃,那好了,等你老的時候,躺在了病床上,你希望他過來看一看你,照顧一下你,他會怎麼說啊?他說:“對不起,你從來沒有教過我。”對吧,如是因、如是果。你沒有教他,他一夜就能夠學會了嗎?所以這個“禮”有什麼好處呢?《大戴·禮記》上說,這個“禮”可以“起敬於微眇,絕惡於未萌。”這幾個字用得特別好,在微小的事情之中,培養起一個人的恭敬心,這叫“起敬於微眇”。“絕惡於未萌”,這個惡還沒有萌芽,就把它給斷絕了,“絕惡於未萌”,就是防患於未然。不是等貪汙腐敗現象已經很嚴重了,才給以嚴懲,你把他關進監獄,你可以判他無期徒刑,但是他對國家造成的損失,已經是不可估量的、不可挽回的了。所以為什麼中國古人講這個“禮”這麼重要啊?他就可以在沒有萌發這個惡的時候,就給你斷絕了。你說它好不好呢?中國曆史上出現這麼多的孝子賢孫、忠臣良將,而我們現在的這個家長,花了這麼長的時間,花費了這麼長的精力,這麼多的金錢,結果教育出來的孩子,都是小公主、小皇帝。你說到底哪一個好呢?你說它是糟粕,它能把人教好;你說你這個先進,你把人都教成小皇帝、小公主,你說能說的過去嗎?是吧。

所以古人說:“讀書志在聖賢。”讀書不是志在賺錢。你看我們的心胸、格局一樣嗎?我從小讀《四書五經》,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從小他的讀書的目的,就是“治國平天下”、“襟懷天下,心系蒼生”。所以古人開口就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我們看,我們現在的知識分子,我們現在的領導幹部在談什麼呢?我哪一天要調什麼級了,趕緊去找人,給我去辦一下,去怎麼樣一下,是吧。然後我哪一天要調什麼大房子了,要換別墅了,哪一天我又買一個豪華轎車了,我這個衣服什麼牌子的,我今天去哪一個星級的賓館去喝一個酒了,格局一樣嗎?就是打開現在某些高考狀元的作文,都是滿紙怨尤,都是別人對不起他。

為什麼古今讀書人差別如此之大呢?很簡單,就是我們讀的書不一樣了,我們受的教育不一樣了,人是可以教得好的,就看你用什麼來教。一個人從小就生活在恐怖分子的隊伍裏,他長大一定是恐怖分子;他從小就在小偷的隊伍裏混,他長大就是小偷;他從小就讀聖賢書,用聖賢人的教誨來熏陶他,他長大當然是聖賢君子,其實就是這麼簡單。所以讀書“貴在變化氣質”,就像孟子所說的:“吾善養吾浩然之氣”,什麼是“浩然之氣”呀?就是長期讀聖賢書所培養起來的,長期做正義的事情所培養起來的。那麼又說:“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三天不讀聖賢書,就面目可憎,因為古代的書都是什麼書啊?都是讓你成聖成賢的書,所以你耳濡目染,都是要成君子、成聖賢。那我們現在的孩子讀的書、看的小說,看的電視劇是什麼呀?是宮廷內鬥,是爾虞我詐、勾心鬥角,還有怎麼樣攀比誰的生活更豪華,誰的行為更像皇帝,是吧。那你說能一樣嗎?現在的電視節目用四個字概括,特別是十八大之前的這個電視節目,就是四個字:“吃喝玩樂”。美國的大片兒影響了我們很多人,很多大片用四個字概括:“暴力色情”。而我們天天接受這些精神食糧,那我們的精神、素質,不就成這樣了嗎?這就叫“熏修”。就像我們這個櫃子裏面裝著很多衣服,它身上本來沒有香味,但是裏邊放了很多的麝香,你這個衣服在這個櫃子裏掛時間長了,它身上也有這個香味兒了,就是這個“熏修”的力量。所以你看這個人,他長期和什麼樣的人接觸,長期讀什麼書,看什麼電視劇,他就潛移默化地被變化了氣質,但是我們向哪方面變化是很重要的。

所以說,無論是文章、文字,還是禮樂、歌舞等等,都是用以教化人的方式,這些藝術化的教學,可以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潛移默化地變化人的氣質,使人不知不覺中,變得文質彬彬。所以你看現在,為了一個思政課,習總書記都要親自主持召開思政課的教師會議,什麼原因呀?思政課承擔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但是承擔得怎麼樣呢?沒有能夠深入人心,沒有能夠打動人、感動人,沒有起到“立德樹人”的預期目標。所以怎麼樣啊?所以要很重視、很重視,要改善它的方式。所以道德教育不是說我們今天上了一堂課,我們就進行道德教育了,我們每一天接觸的電影、電視劇,我們看的新聞,我們的網絡,還有我們的小說、文藝作品,都是道德教育,都起到變化人氣質的作用。所以這個文化的靈魂是“道德”,以文化人嘛,所以無論是文字、文章,還是禮樂,都在一定程度上承擔了道德教育的功能。

那我們看一看,既然文化的本質是“以文化人”,那我們就分別看一看,古人他是怎麼從這些方面起到變化人氣質的作用。

首先我們看文章。古代的文章,都是用“經”、“史”、“子”、“集”來分類的,不是我們現在按照政治、經濟、文學,這樣的分類方式。首先我們看一看,是不是“經”、“史”、“子”、“集”都承擔著“載道”的作用。“經者,常也。”這個“經”是什麼呢?“經”就是恒常不變的規律,這些恒常不變的規律,就像太陽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一樣,自古至今都是不變的。所以古人上“太學”,就像我們現在的中央黨校一樣,培養領導幹部的地方,學什麼呀?學經書,《四書五經》就是他們必讀的經典。

《易經》被稱為“群經之首”,很多人說中國人不講創新,因為他沒有讀過《易經》。《易經》被稱為“群經之首”,這個“易”字,第一個含義是什麼意思呀?什麼叫“易”呀?“易”不就是變化的意思嗎?變易、變化,告訴你這個世間的人、事、物都是要變化的,現象是變化的,所以你要懂得與時俱進,要懂得創新,這是第一個含義。

第二個含義是什麼呢?這個“易”字,第二個含義就是不易、不變的意思,雖然你要懂得創新,但是什麼樣的人才有資格談創新呀?創新可不是胡作非為,不是你走了很多的彎路,交了很多的學費,還給自己找借口說:“既然要創新嘛,總是要交一點兒學費的。”這是不負責任的做法。只有掌握了那個不易的道的人,才有資格談創新,所以第二個含義就是不易不變的意思。古人說:“天不變,道亦不變。”這個恒常不變的“道”你給掌握了,這個形式是可以創新的。比如說這個“禮”,《曲禮》開篇就說:“毋不敬。”這就是禮的本質,禮的本質是提起一個人的恭敬心、責任感、感恩心。比如說這個婚禮,中國人的婚禮和西方人的婚禮在儀式上是不一樣的,但是目的都是提起兩個人對婚姻的重視和對婚姻的責任感,所以這個儀式可以改變,它的本質是不變的。古代人在觀察天文、地理,觀察天道的基礎上,來怎麼樣呢?“以察時變”,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個規律是不能變的。很多人說我們現在可以種反季的蔬菜,這個是不符合“道”的,你可以種反季的蔬菜,但是它都會生蟲,生很多的蟲,我們把它叫害蟲,然後就要使用殺蟲劑,殺蟲劑一種不夠要兩種,兩種不夠,要多種,混合在一起,它對蟲子有傷害,對人體就沒有傷害嗎?所以,美國有一位環保學家,他寫了一本《寂靜的春天》,他就說,由於殺蟲劑、化肥、農藥的過度使用,到春天的時候,已經聽不到小鳥、小蟲子的鳴叫之聲了,所以怎麼樣啊?“寂靜的春天”,他很早就提出呼籲,不能夠過分地使用這些東西。這些東西,還有轉基因,現在使用之後,這個地都喪失了能力,地力就沒有了,就是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湯恩比先生在《展望21世紀》中說:“中國的落後發展,反而是有益的、是有幫助的。”為什麼是有幫助的呢?“因為它可以從西方過度發展之中汲取教訓、少走彎路。”但是我們有沒有在汲取教訓呢?很遺憾我們不僅沒有汲取教訓,還認為凡是西方的都是先進的,還沒有覺悟,所以這個不順應“道”的東西,中國人是不發展的。

第三個,就是簡易、簡單的意思,“大道至簡”,真正深刻的道理,都是很簡單的方式表達出來。比如說我們說中國古人,他用“五常”來教導人,我們說“三綱五常”,很多人說這是糟粕,要批判的。為什麼?因為把這個“綱”理解錯了,什麼是綱呢?這個綱的本義是“表率”的意思,什麼叫“父為子綱”啊?做父親的是兒子的表率;“君為臣綱”,做領導的是被領導的表率,做丈夫的是妻子的表率,你要率先垂範。不是“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父要子亡,子不敢不亡。”這些沒有在經典之中。大家讀《論語》就可以看到了,說:這個君主,你勸諫了他三次,他不聽,你就可以離他而去了。誰說“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了?是吧。而且《孝經》上說:這個曾子就問孔子,是不是一味地就順從父母的意思就是孝了呢?孔老夫子說:“是何言歟,是何言歟?”這什麼話呀,怎麼一味地順從父母就是孝了呢?他說古代的這個聖王,他有幾個諫諍的臣子,他就不會丟失他的天下;一個諸侯國的國君,他有幾個諫諍的臣子,他不會失去他的國家;一個父親有一個能夠犯顏直諫的兒子,當然不是說犯顏直諫,就是能夠勉勵去進諫的兒子,他就不會陷於不義之中,怎麼叫讓你“父要子亡,子就不敢不亡”呢?所以要讀什麼呀?要讀的是經典,不是經典的那些,那不叫傳統文化,不是所有傳到今天的東西,就是傳統文化。就是說這個傳統文化,是已經經過了曆史檢驗的東西,證明它是合理的東西,才能夠傳到今天。“父要子亡,子不敢不亡”能傳到今天嗎?不是曆史上曾經有過的東西都叫傳統文化,應該這麼說,那個不合理的東西,就隨著大浪淘沙都已經把它淘汰了,能傳下來的東西才叫傳統文化。所以有人說要加個“優秀”,其實加不加都可以,是有的人覺得,對“傳統”這兩個字就是沒有全面地理解,所以加上比較謹慎,說:“有精華、有糟粕,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句話在一般意義上說,好像沒有什麼錯誤,但是究竟誰有資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呢?具體實踐的時候就有問題了,是吧。你認為它是糟粕就把它去除了,他認為它是糟粕也把它去除了,最後經典就不成為經典了。“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觀察了社會人倫關系的道理,來以此教導人,所以怎麼樣呢?觀察了天文,你看古代的人,《禮記》上有《月令篇》,大家有沒有讀過啊?《禮記·月令篇》告訴你每一個月應該當行之令,每個月應該頒布什麼樣的命令,不能夠“有逆時令”,不能夠有背這個時節。什麼時候科舉考試,什麼時候是判刑的,什麼時候是要懲罰犯人的,按著時節、因緣來做。不是你想發布一個命令,想幹嘛就幹嘛,首先你要知道這一個季節,它應該做什麼事?有沒有學過呀?所以古人很科學,現代人不懂科學,連飯怎麼擺都不知道,這個菜放在什麼位置都不會,這個菜要按照五行來擺,是吧,現在人懂這個嗎?這個桌子怎麼轉也不知道,逆著轉,是不是?就是說古人其實他很科學,現在人他很不科學,他把那個東西認為是科學的,然後還批判說古人這個不科學。

我們看在《易經》上有一句話說:“一陰一陽之謂道。”我們把這個道理觀察人際的變化,是不是也是如此呢?比如說,一個人的心有憂有喜,一個朝代有興盛的時期,也有衰落的時期,這都是“一陰一陽之謂道”的表現。中國人有句話說“富不過三代”,為什麼“富不過三代”啊?第一代創業的人都是白手起家、兢兢業業、艱苦奮鬥,用自己的雙手創下了事業。到了第二代,條件好了,但是還能耳聞目睹父輩創業得艱難,知道克勤克儉,使事業發展壯大。到了第三代一出生,過上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不知道祖輩、父輩創業得艱難,還學會了驕奢淫逸、鋪張浪費,久而久之,就把祖輩、父輩打下的基業敗壞光了。這是三,“富不過三代”的原因。

所以你明白了這個規律,你看曆史上那些人是怎麼做的呢?他教導人要“舍財不貪、克己利人”。“遺金與子孫,子孫未必能守。”你把錢留下來給子孫,你的子孫很賢德,很有能力,你留錢給他有什麼用呢?他用自己的能力可以創造財富。如果你的兒孫又沒有德行、又沒有能力,你把錢留給他有什麼意義呢?他遲早都會給你敗散掉,所以無論兒孫有沒有德行、有沒有能力,把錢留給他,百害而無一利。所以古人說“賢者多財損其志”,你兒孫本來很賢能,你給他留下了很多的錢,我這幾代都花不光,我還去努力幹什麼呀?他沒有奮發向上的志氣了;“賢者多財損其志,愚者多財生其過。”兒孫本來就很愚頓,很沒有德行,你又給他很多錢,他拿這個錢吃喝嫖賭,又更加增長了他的過失。“遺書於子孫,子孫未必能讀。”就像我們讀了聖賢書,覺得字字珠璣,真的是很寶貝的東西,現在的年輕人有沒有這個福氣去讀啊?喜歡刷微博、微信是吧?沒有時間去讀聖賢書,那也沒有關系,“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還不是沒有辦法,不如你多積陰德,多做好事。這個“陰德”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做了好事,不要到處去張揚,不要去到處宣傳,因為你一宣傳,別人都贊歎你,你把你做好事的這個福已經給你回報了,贊歎就是一種回報。你做了好事不要去張揚,做好事這個德才積累下來了,這叫“陰德”。“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而且也因為你做好事,不要名、不要利,潛移默化地會影響你的子孫,他也去做好事,這個德行蔽蔭了兒孫千秋萬世,代代有賢人出現。

所以範仲淹,你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很多人笑話他,現在誰還為天下想啊?他臨死的時候,確實是連喪葬費都不夠。但是,他的後代子孫,有人做了一個統計,他的兒子,幾個兒子都做到了宰相、公卿、侍郎,個個都是道德崇高,而且守住他的遺志,能夠興辦義學、興辦義田,舍財幫助別人。到了清朝,範家有七十多位,做到了部長以上的官員,而且一直傳承到今天,他們家興辦的義田是越來越多。這就叫範家傳承家風,近千年之久。孔子的後人,傳到今天有兩千多年,八十多代而不衰。如果你看到有貪官姓孔,那都是非常稀奇的事了,很少很少,是吧。說明什麼呢?說明人家的德行可以蔽蔭子孫多少年啊?多少代啊?我們要自己捫心自問,我希望我自己的家風承傳多少代?大家要讀一讀《了凡四訓》,中紀委的網站,不是說我們要學習《了凡四訓》嗎?了凡先生給自己的兒子寫了“四篇家訓”,簡稱《了凡四訓》。這裏邊有這樣一句話說“享千金之產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產者,定是百金人物;應餓死者,定是餓死人物。”什麼意思呢?一個人能夠享受千金的財產,比如說是千萬富翁,他一定是有享受千萬財產的福德,他的德行能夠承載這些財富,否則的話什麼呀?“德不配位”,就出現災禍了。古人最擔心的一件事,就是你的德行和你的位置、你的名聲、你的財富不相匹配,不相匹配,就會多有意想不到的災禍,突如其來的災禍。所以《大學》上說“德者本也,財者末也。”是什麼意思呢?這個德行是根本,財富是枝末,枝葉花果,就像一個大樹一樣,這個枝葉花果能夠延伸到哪裏,它下面的根必須能夠延伸到哪裏,這叫“厚德載物”。所以你的位置越提升,你的財富越多、名聲越大,需要你的德行越深厚,這叫“厚德載物”。比如說我們這個桌子可以承重五百公斤,你現在非要給它擱上一千公斤,它就承載不了,它就被壓垮了。這就是“德不配位,必有災禍。”這個就是告訴我們要積什麼呀?要積德。

我們看這個《易經》之中,一共有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六爻,六爻的爻辭有凶有吉,但是在六十四卦之中,只有一卦是六爻皆吉的,這一卦就是“謙卦”。“謙卦”的卦象是地山謙,什麼意思呢?這個高山本來是平地之上的,但是在“謙卦”之中,這個高山是居於平地之下的,艮就是山,這個坤就是地,這個山在地之下。我們想一想,一個人才華橫溢、有權有勢,但是他自卑而尊人,所以他所處無所不利。就像曾國藩一樣有權有勢、才華橫溢,但是他“推功於上,讓利於下。”把這個事情做好了,功勞推給領導,利益不能自己貪占,分給屬下,無論是上級下級都喜歡他。所以他雖然很有地位,也很有功勞,但是一生還很平穩。

我們再看《尚書》,我們說“四書五經”的《書經》有一句話,說:“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很多企業家在剛剛創業的時候,你看那個恭敬之心、謙虛之心,結果感召很多的人來幫助他。結果有了錢之後發達了,傲慢心滋長了,對以前的人不那麼恭敬了,這個時候就有危機了,所以“滿招損,謙受益。”是一個自然而然的規律。又說“惟天福善禍淫”,天道自然的規律,都是給善良的人帶來福分,而給過分的人招致災禍,這個“淫”就是指對一切事情的過分與放縱的意思,也有驕滿的含義在其中。很多人都希望長久地保持富貴,怎麼樣長久保持富貴啊?不是你去找一個人給你算一卦,你把你這個房間怎麼布置一下,就可以長久地富貴。《孝經》上說:“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雖然你身處高位,但是沒有驕慢的表現,雖然你身處高位,也沒有危險。“制節謹度”,就是雖然你很有錢,財富很多,但是你花銷都有一定的節制,而且很謹慎,謹守法度,不敢去觸犯法律,這樣你雖然財富很多,也不會有入不敷出,驕奢淫逸太過分了,最後把錢給散掉,都給敗散的危險。“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不都教給我們了嗎?只要我們按照去做不就好了嗎?

古人觀察了社會人倫關系的道理,給我們提出了五倫大道,那就是孟子所概括的:“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五倫關系就是“道”,“道”是什麼呀?就是自然而然的規律。父母愛兒女,兒女愛父母,這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親情,不是聖人給我們規定的,這就叫“道”。所以“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叫“道”。那麼怎麼樣做呢?按照這個“道”去做,就叫“德”,怎麼樣使父子的親情維系一生啊?順著“親”的方向發展呢?不至於現在孩子有逆反,還有一個兒子從日本留學回來,在機場把他的母親捅了很多刀,還有兒子把父母告上法庭,怎麼樣避免這些事啊?“父慈子孝”。中國幾千年來很少見這樣的現象,如果有一個朝代說父子之間起了爭訟,或者說有幾起這樣的事情,這個臣子都會上書給皇帝,說這個事情非常嚴重,社會的風氣已經敗落到很嚴重的程度,要引起關注了。所以古人說“人棄常,則妖興。”剛才我們講了“三綱”,還有“五常”,就是“仁、義、禮、智、信。”人把這“五常”都給拋棄了,不仁不義,然後不講禮,沒有信,仁義禮智信,無智,這個時候就是“妖興”,什麼叫“妖興”啊?就是不正常的、怪異的現象就產生了。正常的是父子有親,那麼不正常的現象就是父殺子、子殺父,兄弟相爭,夫婦同床異夢,這就叫不正常的現象。所以這些現象為什麼產生啊?因為儒家被批判了,五倫大道沒有人給講了。“人不學,不知義;人不學,不知道。”

所以你看,在揚雄《法言篇》上說,什麼是“儒”啊?“通天、地、人謂儒。”通達天地自然的規律、社會人倫關系道理的人,才被稱為儒。而這個“儒”字寫的很有味道,是一個“亻”加一個“需”字,告訴我們什麼呢?學儒的人是人之所需,是我們社會所急需的。為什麼社會所急需啊?比如說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儒家被批判倒了,五倫大道沒有人講了,還出現了兒女揪鬥父母,學生去批鬥老師的現象。這五倫關系被徹底地顛覆了。那麼它的遺害是什麼呀?就是直到今天,那些經曆了文革的人,對自己最親近的人都不能夠完全相信。什麼原因呢?因為在那個時代,人與人之間最親近的關系,我們說是“天倫”,天然的倫理關系都被破壞了,最親近的人都可以批鬥自己了,這個時候人還有信任可言嗎?你還有誰可以信任的呀?這個時候人就活在地獄之中。所以說學“儒”的人是人之所需。

《周禮·天官》上說:“四曰儒,以道得民。”第四種執掌叫儒家,他幹嘛呀?給大家講“道”,講“五倫大道”。那麼請問哪一個父母不希望兒女孝敬自己的?哪一個兒女不希望父母慈愛自己的?哪一個兄弟姐妹不希望兄弟能夠友愛幫助自己的?哪一個做領導的不希望屬下竭忠盡智的?哪一個被領導者不希望領導者對自己仁愛關心的、愛護的?哪一個夫婦不希望能夠白頭偕老的?有沒有啊?大家都希望,所以儒家就講這些道理,所以受到人們歡欣喜悅地擁護。在前幾年的時候,全國各地有很多傳統文化的公益論壇,就是講這些五倫大道。這個公益論壇有四天的時間,都采取網上自願報名的形式,這個會堂可能容納三、五千人,但是每一次報名參加的人都要超過幾萬人,很多人都想來參加,參加不了,人數限制,而且四天下來,是早晨、下午、晚上都有課,排得滿滿的,四天下來,人數越來越多,不是像我們現在開會,人越來越少,到最後一天沒人了。人家聽了四天之後,丈夫聽了,叫妻子來聽一聽,這父親聽了,讓兒子來聽一聽,這領導聽了,讓下屬來聽一聽。第四天的時候,這個站著聽的都很多了。說明什麼呀?這個道德教育應該是人們歡欣喜悅地來接受的,不是讓你逼著他,硬著頭皮來參加的,這叫“以道得民”,深得人心。

現在很多人特別喜歡學《易經》,《易經》沒有學到根本,都是學的枝末。希望有一個人給我算一卦,看看這個生意合作夥伴,我可不可以合作,算一算我這個事情發展趨勢如何,怎麼去應對?這些都是枝末。根本的兩句話你學到了,你可以看到自己和別人的未來,你有預判能力,看什麼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大道至簡,你把握這兩個原理、原則,你也會看一個人的未來,是吧。很多人說一個人鋃鐺入獄了,省、部級以上的幹部,什麼原因呀?什麼原因呀?原因很簡單,都在經典之中,那就是“惡不積,不足以滅身。”還有什麼原因啊?很多人說他站錯隊了,他不作惡,他再站錯隊,他有危險嗎?會把他無緣無故關進監獄裏嗎?這都是沒有讀經典的人說出來的話,是吧。所以你看中國人說“自作自受”、“惡貫滿盈”、“咎由自取”,“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我們再看《尚書》講的很具體。我們觀察一個人,對內興起了迷戀女色之風,這個“荒”就是荒淫無度,太過分了,迷戀女色太過分了。“外作禽荒”,古人的遊戲就是打獵,打獵也是太過分了,就像老子說的:“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現在不馳騁畋獵了,發明了電子遊戲、殺人遊戲。“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我們還把它當成創新,去那兒推廣呢。“甘酒嗜音”,沉溺於靡靡之音、喜歡飲酒,“峻宇雕牆”,住的房屋是又高又大,很氣派,雕梁畫棟,牆上還雕刻著花紋,以上幾種情況,有一種情況出現了,那都沒有不滅亡的。(更何況現在很多領導幹部,這六種情況全都做了呢?)那還有不滅亡的道理嗎?是吧。你看,經典都告訴你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反省,我們如果做了其中一個,太過分了,也要小心謹慎,“亡羊補牢,未為遲也。”是吧。所以你怎麼看一個人的未來,我們看這個《左傳》、《漢書》、《史記》,看到有很多有道德學問的讀書人,包括孔老夫子的弟子,他看到一件事、一個人、一個軍隊現在的作風,就知道他能不能打勝仗,這個人的前途如何?會出現什麼結果?最後和他預測的一模一樣,他們有神通嗎?中國人不講迷信,他就講原理、原則,告訴你什麼呀?你多讀經典,你掌握了這些原理、原則,你也可以看一個人的未來,沒有什麼奧妙的,不要故作神秘,“大道至簡”,學傳統文化不要學成迷信。

所以怎麼叫讀書呢?這個古人說,如果你讀《論語》,沒有讀《論語》的時候是什麼樣的人,讀了《論語》之後還是什麼樣的人,這個《論語》就是“未曾讀”。讀《論語》是教導人“讀書識義理之道”,而不是讓人中舉人、中進士而設的,所以是教“千萬世人做好人,直至於大聖大賢”而去讀書的。所以你讀一句書,便要反之於身,我能如是否?做一件事,便要合之於書,古人是如何?這才是讀書。你讀一句話就是要問一下自己,我能做到嗎?看到一件事,你要想一想古人,孔老夫子、孟老夫子遇到這件事,他會怎麼做呢?這樣才叫讀書。

這個是“經”,“經”都是“文以載道”。 “史”,我們說“讀史使人明智”,像習總書記也說:“在中國的史籍書林之中,蘊涵著十分豐富的治國理政的曆史經驗。其中包含著許多涉及對國家、社會、民族,及個人的成與敗、興與衰、安與危、正與邪、榮與辱、義與利、廉與貪等方面的經驗與教訓。”你讀了這個教訓,你就知道應該怎麼去做。

比如說我們看《春秋·左氏傳》。《春秋》是“五經”之一,它又是經,又是史,它說:“國之興也,視民如傷,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為土芥,是其禍也。”很多人說儒家文化是愚昧老百姓的精神鴉片,但是我們打開“四書五經”發現,沒有哪句話是對老百姓的要求,都是對統治者的要求。說,你看這個國家興盛,就是因為領導者對被領導者,看作是傷病一樣加以體恤、加以關愛,這是他的福祉所在。而一個國家為什麼滅亡啊?就是把人民視為泥土和小草一樣的低賤、不值錢,這才是他的災禍導致的原因。所以為什麼我們習總書記特別強調這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這都是對傳統文化的一脈相承。

我們現在講中國式管理,大家知道什麼是中國式管理嗎?我看很多人沒怎麼講清楚,中國式管理,它的境界就是“不忍欺”,但是我們現在都以“不能欺、不敢欺”為先進。你看《史記》早就記載了:鄭國的子產,治理鄭國,他把法律監督機制設計得很嚴密、很合理,結果老百姓不能夠欺騙他。西門豹治鄴縣的時候,他把法律設計得很嚴苛,就像現在很多的企業,這個員工一遲到就罰款、重罰,結果沒有人遲到了,但是他在那兒做什麼,他心思是不是在工作之上,你能管得了嗎?是吧。你上、下班打卡,中間這一段時間他去幹什麼了,你知道嗎?西門豹治鄴的時候,他把法律設計得很嚴苛,老百姓不敢欺騙他。但是孔老夫子的弟子治理單父的時候,他是“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他起到了“君、親、師”的作用,不僅僅領導百姓、管理百姓,而且“視民如傷、愛民如子”,愛護百姓,最重要的還要教導百姓做人的道理,結果怎麼樣呢?老百姓不忍心欺騙他,他達到的是“不忍欺”的境界。諸位朋友,我們現在的管理在追求什麼境界啊?還認為“不敢欺、不能欺”為先進,還認為要向美國、歐洲、日本去學習,不知道最先進的管理在中國。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