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視頻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中國傳統道德教育的規律》上集

劉余莉 教授

  • 路線壹
  • 路線二
  • 音頻壹
視頻目錄
視頻文字
《中國傳統道德教育的規律》上集
2019-10-16

尊敬的諸位領導、諸位老師:

今天很高興和大家一起學習《中國傳統道德教育的規律》,我們和大家一起分享三個問題。

首先,我們看一看教育和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我們都是搞高等教育工作的,但是什麼是教育呢?可能很多人並不明確。我們看在《禮記·學記》上說:“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告訴我們教育的目的有兩個。第一就是使人的善良不斷地增長,而使人的過失得以挽救。告訴我們做人的教育,品格的教育是教育的基礎與核心。那麼什麼是“育”呢?在《說文解字》上講:“育,養子使作善也。”說你僅僅把孩子養大,那個不叫“育”,他必須順著善良的方面去成長。這告訴我們:教育,它主要是人格的教育,是道德的教育。

所以在《論語》上,孔老夫子講:“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人,遊於藝。”也就是說,讀書目的是什麼呢?是“求道”,而不是僅僅是學問的增長,技能的提升。那麼很多人說,我們現在的高等教育,也變成了高等知識和技能的傳習所,這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做人的教育,志在聖賢的教育已經幾乎看不到了,而變成了知識和技能的傳習所。

這個《老子》上也講:“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古聖先賢都是以求道為目的,這個道很複雜,中國人喜歡簡單,大道至簡。什麼是“道”呢?“道”就是自然而然的秩序和規律。古人常用“天道”來體現這種自然而然的秩序,比如說:“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什麼意思呢?你順著天道,順著自然而然的規律來做,你就能夠昌達。你違逆了自然的規律,一定會滅亡。古聖先賢“上觀天象,下察地理”,觀察了宇宙自然的規律,也觀察了社會人倫關系的道理。

孟子把社會人倫大道概括為五個方面,那就是“五倫關系”。“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五倫關系在古代是如此,在今天也依然如此。比如說我們看父子之間的關系:父母愛兒女,兒女愛父母,他們之間有一種自然的親情,這種自然的親情不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有所改變,所以這個就叫“道”,這就是恒常不變的規律。那麼怎麼樣使“父子有親”這種自然的親情維系一生呢?聖人去觀察,只有父母慈愛教導兒女,兒女孝敬父母,做到了“父慈子孝”,這一個親情才能維系一生,才不至於出現說:一個中國留學生回來了,在機場他就把母親捅了很多刀,這樣的情形就是父子無親,這是失教的原因。所以這個“慈”,上面是一個“茲”,下面是一個“心”,看到這個字,告訴我們什麼是“慈”呢?就是念茲在茲,父母的心無時無刻不在兒女的身上,所以我們從這裏體會到父母對兒女的恩德,確實是無以為報。而“孝”這個字,上面是“老”字的一半,下面是一個“子”字,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體的,如果有代溝和父母不能溝通,“孝”就已經不存在了。而上一代還有上一代,下一代還有下一代,過去無始,未來無終,而這無始無終的,都是一體的,這個就是“豎窮三際”。

從橫的方面講呢?我們講兄弟之間的友悌,又把這種友悌推而廣之,“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所以這個“悌”再推而廣之,就是“橫遍十方”。用莊子的話就是:“天地與我同根,而萬物與我為一。”這個東西被稱為“道”,這個在道家裏稱為“道”,在儒家裏稱為“本性”,在佛家裏稱為“自性”。所以這個“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的東西,其實就是我們真正的自我。所以佛教講,要找到“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這個“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是什麼呢?就是那個“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的東西。“孝”這個字推而廣之,就是可以回歸自性,所以講“百善孝為先”,通過把這個“孝”推至極致就是可以回歸自性。所以我們說“孝”是性德,這個“道”就是本有的規律。而“德”是什麼呢?就是按照這個“道”去做就是德,所以慈和孝就是德。

再看“君臣有義”,不要認為君臣關系是封建專制的產物。實際上在我們現代社會也有君臣關系,那就是領導與被領導者之間的關系,他們之間應該以“義”來相處。“義者,宜也。”這個“義”和“適宜”的“宜”是相通的。什麼意思呢?就是作領導有領導應該做的責任,作為被領導有被領導應盡的本分,他們各盡其責,就能夠是一體的關系。按照這個“義”來相處,做領導者要仁愛關心屬下。所以這個“仁”是一個“單立人”加一個“二”字,它“從人從二”,什麼意思呢?就是兩個人相處之道。所以有孔子的弟子來問:“什麼是為人之方?”孔老夫子怎麼回答的呢?他說:“忠恕而已矣。”這個“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只是為人的方法,但是和“仁”還差了一點。因為什麼呢?因為王陽明先生他講“一體之仁”,也就是說真正達到一體之仁的人,他實際上是沒有“自他”的分別的,他是一體的關系。當你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時候,實際上已經有了“我和他”的分別。一般人他體會不到一體之仁,怎麼樣回歸到本性的仁呢?就告訴你“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自己不想做的,就不要這樣去做給別人。久而久之,你就可以回歸到一體之仁。

領導者有了這種仁愛之心,他就能夠起到“君、親、師”的責任,不能夠因為自己是領導者,就把屬下呼來喚去,不把他當人看,這樣做就錯了。作為被領導者,他對領導者交給自己的工作任務,應該盡心盡力地加以完成,這個就是忠。所以朱子,朱熹把這個“忠”解釋為“盡己之謂也”,竭盡全力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和本分,這就是忠。所以領導與被領導者之間的關系,不是矛盾的、沖突的、對立的關系。恰恰相反,他們也是互助合作、互相感恩、互相尊敬的關系。

為什麼中國曆史上沒有提出“人權”的概念呢?很多西方人批判我們,說我們很落後,沒有“人權”的觀念。實際上這並不是中國傳統文化落後,而是因為它有更加先進的理念,已經把人權維護的很好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你看領導者仁慈,不僅僅當他的領導,率領他,而且作他的親人,像父母一樣關愛他,還像老師一樣地去教導他。屬下是對他感恩戴德還來不及,怎麼會拿著“人權”去和他討價還價呢?所以中國曆史上沒有提出“人權”的概念,不意味著人權缺乏,因為它有更好的理念,已經把人權維護好了,所以不必要提出“人權”的概念。就像中國人也沒有提出“心理健康”,也沒有心理醫生。很多人說你看,我們不如西方人先進,西方人還知道關心人的心理健康,有問題看心理醫生,好像很先進。但是實際上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中國曆史上的每一本經典,幾乎都是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而修身前面還有四個步驟,《大學》上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正心”,你看你的心都已經很正了,沒有什麼問題,還需要看心理醫生嗎?所以每一部經典都是調試你心理的。經常讀這些聖賢經典,不會出現什麼心理問題。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心理調節的,心理健康的醫生。

再比如我們曆史上也沒有提出“環境保護”、“生態倫理”。這是不是因為我們落後呢?恰恰相反,因為我們有“天人合一”的理念,說人和自然界都是一體的。像張載就提出:“民吾同胞,物吾與也。”人民都是我的同胞,萬物都是我的夥伴。他把自然看成是自己的夥伴,是親近它、保護它、愛護它,怎麼可能把它征服占有、利用破壞呢?所以這種“天人合一”的理念,使中國在曆史上長期保持了和自然界和諧一體的關系,沒有出現環境問題。比如說,我們到這些曆史文化古跡去參觀,比如說趙州橋、都江堰等等。這些東西已經上百年、上千年了,但是仍然惠利著當地的百姓,對當地的自然環境造成了很好的影響,而不是破壞。所以我們很多東西看似是落後,實際上你深究起來,是因為它更先進。那麼這個“君仁臣忠”,就是讓松下幸之助成為“經營之神”,讓稻盛和夫成為“經營之聖”。我們說“中國式管理”,什麼是中國式管理?中國式管理的特點就是“君仁臣忠”,它把這種倫理關系處理得非常好,就像一家人一樣,所以不必提出“人權”的概念,已經把人權維護好了。

下一倫是“夫婦有別”。這個“別’字,並不是身份和地位上的差別,而是職責上有分工,那就是“男主外,女主內”。在中國傳統農業社會,創造經濟收入主要是由男子來承擔的,但是一家之中,除了有經濟收入之外就夠了嗎?就幸福了嗎?恰恰相反,如果僅僅注重經濟,而忽視了後代子孫的教育,那就會出現“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情形。這句話怎麼理解呢?沒有兒子當然是“無後為大”的一種情形。但是如果你生了七、八個兒子,都是敗家子兒、啃老族,不能把你良好的家業、家風承傳下去,還做了很多禍國殃民的事,這樣的兒子與其有,還不如不有。這才是真正的“無後為大”。所以中國古人把兒女教育這件事,看得無比重要,這一件重要的事,當然不能推給別人,必須由他的母親親自來承擔。所以,做丈夫的要有恩義、有情義、有道義,不能自己在外面工作,機會很多,就可以尋花問柳,見異思遷。而做妻子的,因為她承擔著教育兒女的責任,必須有很好的德行,這樣才能夠言傳身教,把兒女教育好,並且承擔起相夫教子的責任。所以,“夫義婦德”做好了,這個家才是和睦、和諧的。

有人把夫妻關系比作兒女健康成長的土壤。如果這個孩子,他生活在不好的土壤裏,比如說鹽堿地、沙漠地,就像這個植物一樣,還種在了山上,那麼這個植物肯定是不可能健康成長的。就像我們現在有一句話,經常被人引用,實際上是有待商榷的,就是“婦女能當半邊天”。這個古人講,“天和地,男子是天,女子是地”,這個並不是對女子的歧視。說“男子是天,女子是地”,他們的職責是不相同的。你看這個地,它很厚重,很沉穩,但是我們生活所需的資源都是來自於大地,它非常的重要,怎麼能說它是不重要的,受歧視的呢?那麼丈夫和妻子各盡其責,這個家庭關系處理好了,兒女才種在大地之上,長得很茂盛。現在這個女子不想做女子了,就等於這個大地要拱起來,要做天,所以這個孩子,就是這個植物,都種在了山上,我們想一想,他怎麼可能健康成長呢?所以,這個司法部門的官員也說“80%以上的未成年犯罪,都是來自於不健全的家庭。”那麼這個不健全的家庭是越來越多。我們說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細胞,就像我們身體一樣,只有個別細胞破碎了,對社會和諧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是當諸多的細胞都破碎了,怎麼可能不產生社會問題呢?所以為什麼習總書記特別強調家教、家風、家道的重要性,這個也是非常深刻的。所以中國人很早就看到了這一點,告訴我們男女要各守本分,這不僅僅是對女子的教導和要求,而對男子也提出了同樣的要求。

下一倫“長幼有序”。告訴我們,一家的兄弟姐妹的出生,有一個自然的順序,這個自然的順序不能夠顛倒,就應該給以尊重。根據這個自然的順序,要求做兄長的要友愛幫助弟弟妹妹。所以這個“友”,在古人那裏寫作兩只手互相攙扶,意思說你的弟弟妹妹有了困難,你去幫助,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不要再講什麼條件了。而弟弟妹妹對於兄長要恭敬,要聽從。

現在,我們看到有很多兄弟因為財產吵上了法庭,這個在古人看來都是不可理解的。古人把這個兄弟之情稱為“手足之情”,稱為“骨肉之情”,怎麼可能因為一點點身外之物,就把同胞的兄弟送上法庭呢?唐朝有一位法照禪師,他寫了一首詩,我們可以從中體會到兄弟姐妹之間的深情厚誼。這首詩是這樣寫的:“同氣連枝各自榮”,一家的兄弟姐妹就像一個樹根長出的不同的枝杈,長大之後各自都有發展,這叫“各自榮”。“些些言語莫傷情”,兄弟姐妹在交流的時候,千萬不要因為言語的不忍讓,傷害了彼此的骨肉之情。“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為弟兄”,就像我們上了年紀的人都有體會,到逢年過節的時候,兄弟姐妹又相聚在一起,結果突然發現,哥哥姐姐的頭上多了幾根白頭發,也是臉上有了皺紋,確實是“一回相見一回老”,我們還有多長時間守在一起,互相關心,互相照顧呢?“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爭端”,兄弟姐妹之間相處的時候,只要守住一個“忍”字,便可以相安無事,千萬不可以因為芝麻大的小事起了紛爭,吵上了法庭。“眼前生子又兄弟,留與兒孫做樣看”,現在我們也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孩子,他們下一代也成為兄弟姐妹,如果上一代做到“兄友弟恭”,也為下一代做出了良好的表率、榜樣,他們也知道和睦相處。所以你想一想,在這種“兄友弟恭”的教育之下,怎麼會因為一點點財產,就把同胞的兄弟送上法庭呢?

所以《朱子治家格言》中也說:“兄弟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凶。”就是一家的兄弟姐妹在一起過日子,最忌諱的就是起了爭訟,把彼此送上了法庭。如果你這個官司贏了,但是因為你沒有這種情義,也知道你的家道一定是會衰落的。所以中國古人說話,他不像我們現在人,都是模棱兩可,說“可能啊”、“也許啊”、“有的啊”。他說“訟則終凶”,如果你起了爭訟,兄弟姐妹之間因為財產打了官司,一定是凶,不會有吉祥的。為什麼說得這麼肯定呢?中國人對讀書人特別地尊重,為什麼對讀書人尊重呢?因為古人所讀的書,都是聖賢書,讀書明理,他明白道理。“福田靠心耕”,你人有沒有福分,怎麼得來的呀?怎麼判斷有沒有前程呀?看看你的心怎麼樣。“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所以一個人的心量越大,他的福報就越大。那麼一個人心胸狹窄到連兄弟姐妹都不能夠包容,他的心量已經狹窄到一定的程度了,所以就知道他一定沒有好的結果,不會吉祥如意,一定是有很多的凶災。

最後一倫是“朋友有信”。“同門曰朋,同志曰友。”就是我們在一個老師(門)下求學的人,這個叫“朋”;而我們志同道合的人,雖然不是在一個老師門下求學,這個叫“友”。換句話說就是平等的人之間相處,應該怎麼樣呢?守住一個“信”字。而這個“信”字是一個“亻”加一個“言”字,“人言為信”,人所講的話必須守信用。這五種倫理關系,被稱為“五倫大道”,意思是說在古代適用,在今天也依然適用。

漢代的揚雄,在他的《法言篇》上對“儒”下了一個定義。什麼是“儒”呀?“通天、地、人,謂儒。”學習儒家的人對天地自然的規律,社會人倫關系的道理都通達無礙,了解得很透徹,這樣的人才被稱為“儒”。像《易經》上也說,“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個聖賢人“上觀天象,下察地理”,然後又了解了社會人倫關系的道理,把這些都很通達了,然後才用這些常理、常法來教導世人。在《周禮·天官》上也對“儒”下了個定義,它說“四曰儒,以道得民。”第四種職掌叫“儒”,“儒”是什麼呢?他用“道”來教化人民,所以他深得人心,受到人們歡心喜悅地擁護。換一句話說,道德教育,應該是人們主動自覺、希望去參加的,而不是像我們現在這樣,是逼迫著人,勉強人去參加的。為什麼說“以道得民”呢?試問哪一個人,比如說做父親的,不希望兒女孝敬自己的呢?哪一個領導者不希望屬下竭忠盡智的呢?哪一個夫妻不希望白頭偕老,恩恩愛愛的呢?你看儒家講的就是這些道理,所以你看它怎麼能夠不深得人心呢?

我們現在全國各地都興起了傳統文化的論壇,在07年左右的時候,全國各地都有一些傳統文化的公益論壇。這些論壇都是網上自願報名,會場可能容納三、五千人,但是每一次報名的人都是幾萬人,很多人是很遺憾不能到現場去參加。有一次我們到周口去參加一個論壇,有一個華人,他是美國華人,他從美國坐了飛機飛到了北京,然後又到了鄭州,又坐了車到了周口,為的就是參加四天的傳統文化的論壇。從這裏我們深刻地體會到了,傳統文化“以道得民”的效果。所以我們的道德教育不得力,什麼原因呢?並不是道德教育本身是不可以教的,而是因為我們長期以來的道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教育的規律,而且沒有從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和經驗,所以讓人才生起反感。

你看我們現在在大學教書,從事高等教育。大學是幹什麼的呢?你看我們《四書》之中的《大學》開篇就告訴我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句話有很多不同的版本的解釋,什麼是“明明德”呢?就是開啟我們本性自有的明德。人的本性、本善,這個“善”不是“善惡”的“善”,是純淨純善,實際上是對我們至善美好的性德的一種描述。就像我們的天空,它是藍藍的一樣,這個本性就是藍藍的天空,那麼上面有了一些白雲,這個叫“善”,那麼又有一些烏雲,這個叫“惡”。但是無論是善是惡,對本性的明德都是一種障礙,都是一種汙染,只不過汙染的深淺不一樣而已。所以“明德”,再用一個比喻來說,就像一個晶瑩剔透的水晶球,它本來就是光芒四射,晶瑩剔透的,但是我們把它掉進了汙泥裏,沾上了泥巴,又把它掉在了油垢裏,沾上了油汙,經過層層地汙染,它本性的光明就被障閉了。所以大學的目的是什麼呀?就把這些外界的汙染一層一層地剝落,讓它本性的明德開發出來,所以叫“明明德”。“在親民”,什麼叫“親民”呢?就是你明德之後也要幫助他人,開啟他自性的明德,這兩件事都做到至善圓滿的程度,這個就叫“止於至善”。也就是自立立人,自度度他,這兩者都達到圓滿的程度。所以你看,我們大學所承擔的責任是什麼呀?教育,它是一個回歸明德的過程。讀書志在聖賢,讀書不是志在賺錢。但是我們可惜的是,這種回歸本性,回歸明德的教育已經看不到了。老子說,“為道日損,為學日益。”為道,求道和求學的方法是不一樣的,求道是怎麼樣呢?是“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所不為。”它是一個不斷減損的過程,而不是一個不斷增加的過程,要把人的貪、嗔、癡、慢、疑都給減損,把自己本性的明德開發出來。因為你的智慧,你的德能、相好都是本性具足的,你把它開啟出來,就能達到無所不為的狀態,所以“般若無知,無所不知。”你怎麼樣才能做到“無所不知”呢?必須先“無知”,如果你“有知”,那就會“有所不知”。比如說整個世界,它的知識都是一個整體,如果你“有知”的話,那你一定會“有所不知”。那你怎麼樣才做到“無所不知”呢?怎麼樣才能達到“無所不知”呢?那就是要求“無知”,“無知”起作用,才是“無所不知”。所以老子才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但是我們求道,已經看不到了,我們都是在求學問,求知識,廣學多聞,但是和我們的本性卻離得越來越遠了。這個是我們講的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我們講一下,教育的主要功能和核心內容是什麼?教什麼呢?我們看習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的講話中,他說:“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古人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位卑未敢忘憂國’、‘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報國情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精神等,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我們都應該繼承和發揚。”所以他強調各種文史知識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領導幹部也要學習。為什麼呢?以學益智,以學修身。提升我們的智慧,提升我們的道德。

我們看了這一段話,當然也要會問:為什麼古人開口幾乎很少提到國家,一開口就是天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古代的讀書人,做官的人,他開口就是天下,或者是國家。那我們再想一想,現在的讀書人,現在的領導幹部,開口在講什麼呢?開口就是自私自利的,“我哪一天要升官了”,“我哪一天要提拔了”,“我的房子要開始多大了”,“我的工資要漲多少了”,為什麼古人和現在人相比,差距如此之遠呢?差距如此之遠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所受的教育不同了,我們所讀的書不同了。中國古人從小熟讀四書五經。你看《論語》上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還說,“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說一個人,他以求道為志向,還以自己穿的不好,吃的不好為恥。這樣的人就不足跟他談論了。

《大學》上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你看開口他的胸懷就是襟懷天下,心系蒼生。所以你看他寫出的文章,那就是格局不一樣,胸懷也不一樣。那麼我們現在即使是高考狀元的作文,那也是滿紙怨尤,怨天尤人。可是我們打開《論語》開篇,孔老夫子就說,他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老夫子一生周遊列國,想把自己好的學說推廣開來,讓百姓受益,讓國家和諧。但是沒有人能夠認識到他的學說這麼深刻,或者有人嫉賢妒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敢任用他。但是他有沒有表現出任何怨天尤人的情緒呢?他說:“不怨天,不尤人。”沒有表現出任何怨天尤人的情緒。為什麼呢?因為他知道這個時節因緣不成熟。雖然自己有道德、有學問,不為人所知,不為人所用,也無可抱怨。所用中國古人有句話說:“學問深時意氣平。”所以一個人還怨天尤人的時候,我們再仔細觀察,都是在抱怨什麼呢?基本上都是抱怨自己的利益沒有得到滿足,甚至沒有最大化,那還不都是自私自利的結果嗎?那孔老夫子為什麼沒有怨天尤人呢?因為他去周遊列國,不是為了升官發財,而是希望把這樣好的學說推而廣之,讓天下太平。所以他沒有怨天尤人的情緒。但是他並非不作為,他是“為而不爭,利而不害”,這就是聖人的特點。他有作為,但是他不和任何人去爭,沒有競爭的意識。

所以《論語》上也說:“君子無所爭”,一個君子人沒有要跟別人競爭的地方,如果你一定要說有競爭的時候,“必也射乎”,那一定是在射箭的時候,那麼射箭的時候是怎麼樣爭的呢?“揖讓而升”,兩個人相互作揖,相互謙讓,升堂去比劍,結果出來了,“下而飲”,那個贏的人要給輸的人敬酒,表示什麼呢?“承讓承讓”。為什麼呢?因為高手之間的比賽,那個偶然因素很多,這一次,我偶然把你贏了,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也很謙虛。而那個輸了的人呢?他“反求諸己而已矣”,“不怨勝己者”。是我的技藝不夠精湛,和人家贏我的人沒有關系,我應該去提升自己的技藝。他也沒有生起嫉妒之心。所以,這個“禮”的安排,讓贏的人很謙虛,沒有傲慢,讓輸了的人沒有嫉妒,反而要提升自己的技藝。這個叫什麼?這個就叫“禮”,它就能夠促進和諧,它就能夠化解矛盾,化解沖突。所以中國古人他是“為而不害,利而不爭”,沒有要跟別人去競爭的,但是他並非不作為,所以我們學習傳統文化,就是要學習古聖先賢的這一種存心。

老子也說:“上善若水”,為什麼用水來比喻最高的善呢?“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你看這個水,萬物生長都離不開它,但是它總是去付出,總是去投入,從來不求回報,也沒有怨言。所以“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眾人都喜歡高高在上,受人尊敬,但是我處在很低的地方。因為它處在很低的地方,反而所有的河川都匯流於它,所以“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所以它才和“道”相接近,因為“道”在低處,謙卑是性德。為什麼中國人講謙虛呢?孔老夫子一生溫、良、恭、儉、讓,因為這是和我們的性德相應的。

所以教育的功能:第一,可以安身立命。用樸素的話來說,就是我們可以過一個幸福美滿的人生。我們觀察現在的社會,無論是貧富貴賤,都是身心不安。為什麼呢?窮人有窮人的苦,富人比窮人的苦還更多,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沒有學習傳統文化,“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所以古人說:“讀書明理,理得才能夠心安。”所以這個“道”,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什麼呢?顏回,你看,他“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他的物質條件很艱苦,吃飯沒有飯碗,喝水沒有杯子,住在簡陋的巷子裏,別人都不堪忍受,但是他還樂在其中。那我們就要問了:顏回他樂在何處?為什麼他能做到這一點?其實他就是一個明了了宇宙人生真相的人。

什麼是真相啊?中國人把“財、色、名、利”稱為什麼呀?稱為“身外之物”,為什麼稱為身外之物呢?因為它不可得,因為它沒有辦法控制和占有。比如說我們這個身體,我們這個身體,我想年年十八,青春永駐,我們能做得到嗎?我們想記憶力很好,過目不忘,一目十行,請問我們能做得到嗎?還是那麼愚鈍。那我們連自己的身體都沒有辦法控制,那麼對於身外的財、色、名、利又怎麼可能控制呢?那對於那些不可控制的東西,你還非要去控制,要去占有,這不是和自己為難嗎?所以顏回為什麼他能夠“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呢?因為他看破了,所以他全都把這些身外之物放下了。

我們現在都在講“自由”,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有“自由”這個詞,我們要用傳統文化的概念來理解“自由”,什麼是“自由”呢?自由不是放任,不是你隨性,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而是我們在財、色、名、利面前,如如不動,把持住自己。如果你在財面前如如不動,你在財上就是自由的,財對你就不起作用了;如果你在色上如如不動,你面對女色就自由了;如果你對名放下了,這個名對你就沒有誘惑力了。這個叫“自由”。所以真正的自由誰達到了呢?就是這些聖賢人達到了。所以古人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名韁利鎖,這個名聲就像韁繩,這個財利就像一個鎖鏈一樣,把我們捆得緊緊的,有什麼自由可言呀?所以你認識宇宙的人生真相就是:“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那你就會把這些東西全都放下了。

所以“道”是宇宙人生的真相,那麼什麼是“德”呢?《說文解字》上說“德者得也,外得於人,內得於己。”也就是說得到宇宙人生真相的人,“德”就是“得道”,得道之人,他能夠“外得於人”,走到哪裏受到人們的擁護;“內得於己”,內在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悅,像泉水一樣湧出來,源源不斷。那麼這個就是可以告訴我們學習傳統文化有助於我們安身立命,過一個坦蕩蕩的人生。所以《論語》上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人都是助人為樂,成人之美,而且別人得罪了他,也不放在心上,心胸坦蕩,所以總是處於一種歡心喜悅的狀態。而小人最大的特點就是一心考慮自己的利益,為了自己的利益,爾虞我詐,勾心鬥角,想方設法地去謀算別人,這樣總是處於鬱鬱寡歡的憂戚狀態。但是遺憾的是,我們在改革開放之後,我們很多人是向西方學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觀,結果實際上都是學做小人,沒有學做君子。這是第一個功能。

教育的第二個功能就是:經世致用。就是可以幫助我們社會安定和諧,有助於構建和諧社會。那麼社會怎麼樣才能夠和諧呢?《論語》上的一段講話告訴我們,社會的發展經曆了三個階段,那就是“庶之、富之和教之”。有人說,我們現在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的特點是什麼呢?很多專家學者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去描述,實際上我們用孔子的國家發展階段理論來看的話,就很明顯。如果說毛主席,毛澤東思想,讓中國變成一個人口眾多的,有獨立主權的大國,他所做到的是“庶之”的工作;鄧小平理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他使中國變成了一個富國,他做的是“富之”的工作;那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要解決什麼問題呢?主要要解決“教之”的問題,就是如何把一個社會主義富的國家變成一個強國,一個大國,變成一個強國,而這個強國並不僅僅是富國強兵。強國強在文化,所以文化自信是最深層、最基礎、最廣泛的自信。所以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強國,這個是新時代最重要的任務。

為什麼“教之”的工作如此的重要呢?《孟子》上說了一句話,它說:“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人們吃飽了飯,穿暖了衣服,過上了安逸的生活,但是卻沒有良好的倫理道德的教育,這個時候人們就墮落得離禽獸不遠了。那我們現在打開各種媒體,看到很多的逆倫現象,五花八門,我們看一看,是不是已經人活得有點不像人了呢?所以孟子他說,人和禽獸的區別“幾希”,這個“幾希”就是很小一點點的意思,只不過人把這一點點的東西給保留下來了,而禽獸把它給丟掉了。這一點點的東西是什麼呢?那就是“人有禮,人有義”,他懂得用禮義來節度自己不合適的欲望和行為,所以才把人和禽獸區別開來。所以《禮記·學記》上講:“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建立一個國家,領導一國的老百姓,教育是最重要的,特別是我們要建設一個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這個教育更是不可或缺。那麼我們現在,在依法治國的基礎上,提出來“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治國理念,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是因為我們汲取了傳統道德教育的智慧。因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如果僅僅重視法制監督機制的健全,而忽視了道德教育,會有什麼問題呢?至少有三個問題是不可解決的。

第一,就是難以防患於未然。古人說:“禮者禁於將然之前,法者禁於已然之後。”這個倫理道德禮儀的教化,都是防患於未然,讓人根本就不去做壞事,不去作惡,但是這個法律制裁,它是等這個消極腐敗現象已經產生了,給以事後的懲罰和補救。但是腐敗分子對國家所造成的損失已經是不可挽回了。那麼這個禮“禁於將然之前”的效果,我們可以通過中醫和西醫的對比來說明。在《群書治要》中記載著:魏文侯聽說扁鵲有兩個哥哥也是醫生,於是就問他,說:“你們三個兄弟都是醫生,那麼究竟誰的醫術最高明呢?”扁鵲很誠實,他說:“我的大哥醫術最高明,因為他可以在人沒有疾病的時候,給人講養生之道,人按照他的養生之道去做,基本上不得病,但是他的名聲,出不了這個病人的一家,(只有)這個人的一家、一個家族知道他的名聲。二哥醫術其次,他是等病人有了小小的征兆,給以對治,那麼也不會得什麼大病,但是二哥的名聲出不了病人他所居住的這一條巷子,這一條街。我的醫術是最差的,但是,我名聲傳遍了整個諸侯國,什麼原因呢?這個人已經病入膏肓,我要鉗開他的血脈,給他針灸,吃一些有副作用的湯藥,最後三下五除二,把他從死亡線上拽回來了,大家一看,佩服得不得了,他說‘扁鵲醫術高明,可以妙手回春,起死複生。’所以怎麼樣呢?我的名聲就傳遍了整個國家。”那我們從這裏面體會到了,為什麼現在西醫的影響超過了中醫?為什麼西方管理方式的影響超過了中國的管理方式?因為很多人看不到防患於未然的效果,都是憑著結果來判斷事情的好壞。

第二個方面,如果我們僅僅重視了法律和監督機制的健全,而忽視了道德教育,還會出現一個問題,就是“民免而無恥”,人們因為懼怕做壞事被處罰,免於去做壞事,但是他沒有羞恥心,甚至他仍然想方設法地做壞事,免於法律的制裁,還以此為榮,沾沾自喜。所以孔老夫子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就像我們現在很多的管理都是學西方的管理,我們設置了各種各樣的政令條款,用這個來引導人們,你服從了就獎勵你,你違背了就懲罰你。但是結果是什麼呢?人們沒有羞恥心,只是想方設法地免於法律的制裁。比如說我們在英國的時候,看到他們的ITV經常報道一個現象,就是青少年的反社會行為,這些行為沒有觸犯法律,但是已經對社會和諧造成了嚴重的危害。比如說青少年吸毒、酗酒、賣淫、鄰裏糾紛,還有青少年倚強淩弱的現象。這些現象已經如此的普遍,對社會安定、和諧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但是因為他們的年齡很小,還沒有達到法律制裁的標准。那麼這些問題怎麼解決呢?所以我們看,在中國古代的經典中都有這樣的描述,說“法能殺不孝者,而不能使人為孔曾之行;法能刑竊盜者,而不能使人為伯夷之廉。孔子養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為文章,行為儀表,教之所成也。”法律可以把不孝的人殺死,但是能不能培育出孔子、曾子這樣高尚的德行呢?法律能夠把竊盜的人判處刑罰的處分,能不能使人培養出伯夷叔齊這樣廉潔的節操呢?孔老夫子培養的徒弟有三千多人,每一個人在家孝敬父母,出門尊敬長輩,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社會大眾的表率,這靠的是什麼呀?靠的是教育所成就的。這是第二個問題。

第三個問題,如果我們僅僅重視了法律監督機制的健全,而忽視了道德教育,還會出現老子所描述的,“法令滋彰,盜賊多有”的現象。就是說我們的法令條款越來越多,如果有了這個環境問題,有人呼籲要設《環境保護法》;有了腐敗問題,有人說要設《反腐敗法》;那麼酒後駕車的多了,要有《酒後駕車條例》;現在恐怖現象又出現了,又有專家呼籲要設《反恐怖法》。你看法令越來越多,越來越具體,越來越細致,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社會因此安定和諧了嗎?違法亂紀的人,鑽法律空子的人,依然眾多。像現在西方,你不能說他的法制監督機制不健全,但是監獄卻已人滿為患,政府也以警察短缺為憂。這個是什麼原因呢?這個就是像《袁子正書》上所說的,它說:“不能止民惡心,而欲以刀鋸禁其外,雖日刑人於市,不能制也。”你不能制止人民作奸犯科的心,作惡的心沒有改變,僅僅是以刀鋸、刑罰制止人外在的行為,就是你每一天在外面執行判決,甚至是執行死刑,都不能制止作奸犯科的事情發生,那麼同樣的論述在《漢書》上也說,它說這個法律一出臺,奸詐的行為就產生;命令一下達,欺詐的行為就升起,就像“以湯止沸,以薪救火,愈甚無益也。”治標不治本,為什麼呢?因為人的惡心沒有改變,人自私自利,唯利是圖的心沒有改變,只是從刑罰制止人外在的行為,他只是以更加隱蔽的方式,達到自己自私自利的目的。所以北大有一位教授,他說:“現在我們的大學培養的是什麼呢?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你看現在我們很多選拔的幹部是什麼呀?“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他的利己非常地巧妙,但是本質上仍然是自私自利的,那你說還能夠把國家治理好嗎?

那麼很多人會說:“西方也沒有像我們那麼重視道德教育呀?人家就是靠法制、監督機制、合理的制度安排,不是把國家治理的很好嗎?也沒有出現我們這麼嚴重的腐敗問題。所以我們只要把西方的制度搬過來,我們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其實我們在向西方學習的時候,我們僅僅重視了西方重視制度建設的一面,而忽視了西方的制度得以產生的曆史文化背景。從西方的曆史上看,西方的文化是一種宗教文化的傳統,也就是說它的政治制度維護了公平正義,但是“仁慈博愛、誠實守信”的道德教育,是由教會來教導的。所以它的社會治理,靠的是兩手抓:一手抓公平正義的制度建設,一手抓仁慈博愛的道德教育。那麼在曆史上這兩手配合的很好,所以社會還基本和諧穩定。但是在現代以來,很多人宣稱:上帝死了,宗教是迷信。但是他們的制度建設,仍然是以維護公平正義來進行制度安排的。所以他們的社會也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就像剛才所說的反社會行為,“法令滋彰,盜賊多有”,在西方社會也全都出現了。那麼這些問題是沒有辦法解決的。

我們把西方的宗教文化背景給忽視了,只是把西方的制度搬過來,結果怎麼樣呢?出現了異體移植的弊端。比如說,我們看安利公司剛到中國來發展的時候,它有一個全球通行的無償退款制度,什麼意思呢?就是你把這個產品用光了,剩下了一個空瓶子,你對這個產品不滿意,你可以拿著空瓶子到公司去退款,公司會把所有的貨款百分之百地退還給你。這個制度在任何一個國家推行的時候,沒有發生任何問題,但是來到中國的時候,就遇到了瓶頸。因為中國人很聰明,但是聰明沒有用到正確的地方。他把這個產品用光了,他也覺得很好,但是他就好意思拿著空瓶子到公司去退款。而這樣的人還不是一個人,不是兩個人,是每一天都有排著長龍的人到公司去退款。結果怎麼樣呢?這下讓安利公司開了眼界,最後迫使它在中國改變了這一個全球通行的無償退款制度。所以為什麼有的制度在西方國家運用的很好,一到中國就變味,就走樣了呢?原因在哪兒呀?在於我們忽視了西方的宗教文化背景。長期的宗教教育所培養的誠信、公正的這種文化素質,我們給忽視了。雖然他們的宗教沒落了,但是好在他們沒有經過像文革這樣的破壞,所以這個誠信的意識,還仍然在他們的公民中普遍存在。這個就是告訴我們,西方如果能治理好的話,能夠和諧安定的話,他也是靠兩手抓。

在《群書治要》有一本書叫《傅子》,說了這樣一句話,它說:“明君必順善制而後致治”,明智的君主一定是順著好的制度,然後才能夠達到天下大治的結果。所以善制重不重要呀?好的制度當然是很重要的,但是它同時提醒我們,並不是說有了好的制度,就可以單獨發揮作用,達到社會大治的結果,還必須有良佐來推行好的制度,好的輔佐的人才,也就是說聖賢君子推行好的制度,這兩手都需要。所以法律是治理的開端和憑依,而聖賢君子是制定法律和推行法律制度的人,所以兩者缺一不可。

在當代西方有一個著名的美德倫理學家叫麥金太爾,他寫了兩本書,一本書叫《追尋美德》,《AFTER VIRTUE》,另一本書叫《誰之正義,何種合理性》,那麼在這兩本書中,他都提出:現代以來的倫理學都是把規則的設計、制度的安排,放在倫理學的核心位置,但是忽視了個體美德的培養。所以怎麼樣呢?他說:“無論道德原則有多麼具體和完美,如果人們不具備道德品格或美德,這些原則就不會起作用。”對於法律的應用而言,它僅僅對那些擁有正義美德的人,才有可能發揮作用。所以告訴我們什麼呢?制度的設計很重要,正義的程序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還得有正義美德的人,來推行這些好的制度,好的程序。所以他這兩本書,在西方的倫理學界引起了很深的反響,那麼他的名氣也因此得以提升。

我們既然要教,用什麼教呀?《Whose Justice? Which Rationality?》,《誰之正義,何種合理性》這本書提出:現代以來,西方有這麼多的倫理學派,比如說,社會契約論、功利主義、倫理利己主義、還有羅爾斯的正義論等等,他們從不同的正義概念出發,得出了關於合理性的不同證明。所以當具體到一件事的時候,人們都是依據不同的理論來評價是非、善惡、美醜的。所以他就問,到底我們應該用誰的這種正義的理論,來評價是非、善惡、美醜呢?因為他忽視了主體美德的培養,所以他就問誰之正義?沒有主體,Whose Justice? Which Rationality?你看中國古人幾千年前就認識到這個問題了。他說如果我們沒有一個統一的是非、善惡、美醜的標准,就會出現“一人則一義,二人則二義,十人則十義”的情形。當社會有一個人的時候,有一種是非、善惡的標准;兩個人,兩種;三個人三種;十個人十種。那這樣不就會產生矛盾嗎?

所以為了避免這樣的問題,中國古人他就把這種道德教育的常理、常法,給我們總結概括出來了。就是我們用什麼教?教什麼呢?那就是教倫理道德。我們教什麼呀?教“仁義禮智信”。我們教“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另一種說法孫中山提出來的,“忠孝仁愛、信義和平”。那我們把兩種“八德”的說法,重複的去掉,我們就得出了中國傳統的核心價值觀。我們教什麼呀?我們就教這十二個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就是我們傳統文化中的核心價值觀。那我們再想一想,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具備了“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的品德,還有什麼問題是不可解決的呢?比如說現在的孩子,不孝敬父母,沒有感恩之心,你只要把他的孝心提起來,這些問題就不見了;現在食品安全問題很嚴重,不誠信、欺詐的問題很普遍,你只要把企業家的誠信之心提起來,這些問題也迎刃而解了;領導幹部貪汙受賄,腐敗問題很嚴重,只要他具有了廉恥之心,這些問題不也就解決了嗎?所以我們教什麼呀?我們就教這十二個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所以人是能夠教好的,因為我們有五千年道德教育的經驗,道德教育的方法,道德教育的效果和智慧。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