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視頻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堅定文化自信 乃當世所必須》第一講

劉余莉 教授

  • 路線壹
  • 路線二
  • 音頻壹
視頻目錄
視頻文字
《堅定文化自信 乃當世所必須》第一講
2019-09-10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朋友、各位兄弟姐妹們、各位同學:

大家晚上好。

今天非常高興應邀到濱州大講堂,和大家一起來學習《堅定文化自信 乃當世所必須》。我們知道,當前亞洲文明大會正在北京召開,來自世界各國的學者專家、政治家,都在圍繞著“亞洲文化”進行學習探討。那麼,“亞洲文化”究竟能夠為世界和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怎樣的貢獻呢?我們今天就從文化的角度來看一看,堅定文化自信,對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對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意義。

我們和大家一起分享兩個問題,第一是講一講文化的本質。要堅定文化自信,首先知道什麼是文化。我們經常說有一些“有知識沒有文化”的人,這句話怎麼理解呢?文化在實現民族複興中,起到什麼樣重要的意義呢?第二個問題就是,怎麼樣來堅定文化自信?我們每一個人對於堅定文化自信,應該從哪裏做起?

首先我們看第一個問題,文化的本質“以文化人”。我們知道中國的文字都是智慧的符號,“文化”,在中國古代是由兩個字來構成的。首先我們看什麼是“文”,這個“文”,就是指文字、文章、禮樂、曲調等等,當然也包括建築和雕塑,還包括各種各樣的文藝形式,這個都是“文”。那麼什麼是“化”呢?人受教而變化,它的本意是“教行”的意思。也就說凡是以道業教誨人,這個叫“教”;人能夠接受這個道業,變化他的氣質、遠過遷善,在各個方面發生若幹變革,這個變革就稱為“化”。所以,文化兩個字合而言之,就是以文字、文章、禮樂、曲調等文藝形式,變化人的氣質,達到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的目的。我們經常說“文以載道、以文化人”,還說“讀書志在聖賢”,讀書志在變化氣質,“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為什麼三日不讀書就面目可憎了呢?因為古人所讀的書都是聖賢書,如果三日不讀聖賢書,不按照聖賢教誨,來為人處事、待人接物,那麼他自私自利的心就生起來了,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就是面目可憎。那麼我們看“以文化人”,也就是說你讀了這個文章,看了這首詩,聽了這首歌,觀看了一場文藝表演之後,你的氣質、行為方式、做事待人的態度都產生了變化,這個才是“文化”的意義。什麼叫“有知識沒有文化”呢?比如說我們學了唐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對這一首詩都耳熟能詳、倒背如流,考試的時候把它默寫下來、一字不差。但是我們在吃飯的時候,還把這個米飯、饅頭扔得到處都是,不知道節儉,不能夠體會農夫耕作的辛苦,這個就叫“有知識沒有文化”,因為對我們的行為、氣質並沒有產生變化。所以我們學習傳統文化,不能把它當成知識來學習,必須對自己的行為方式產生影響,做到“知行合一”。

所以習總書記特別提倡,讓我們要學習一下王陽明的“心學”,為什麼這麼樣重視王陽明的“心學”呢?因為王陽明“心學”有兩個重要觀念。第一個觀念就是“致良知”,認為人都有良知良能,所以教育的目的就是把人本性的良知良能給喚發起來。所以人是可以教得好的,為什麼呢?因為人都有良知。有一次,這個王先生外出,不小心被盜賊所綁架,這群盜賊知道,他就是提出了“人都有良知良能”的王陽明先生的時候,他就問,說:“你說人都有良知良能,那你看,我們這群盜賊也有良知良能嗎?”王先生就毫不猶豫的回答說:“有。”這群盜賊說:“你光說‘有’可不行,你得證明證明給我看,我才相信。”王陽明先生說:“這好辦,你按照我說的去做,我就可以證明你也有良知良能。”結果怎麼樣呢?他就讓這群盜賊把身上的衣服一層一層地脫掉,只脫得還剩最後一個內褲的時候,王先生就說:“繼續脫呀。”結果這群盜賊怎麼說呀?他們說:“不行啦,這個不能再脫了。”王先生說:“這‘知恥’就是你的良知啊。”所以你看,即使是淪為盜賊的人,他都不願意在大庭廣眾之下把衣服脫光,說明什麼呢?說明盜賊也有羞恥心,也有向善好德之心。

王先生的另一個觀念,就是“知行合一”。也就是說你知了沒有做到,那個不叫“真知”,就像我們讀了這首詩,好像是能夠背下來、默寫下來,但是做不到,這個不叫“真知”。再比如說《弟子規》上也有,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我們很多人都學《弟子規》,也是倒背如流,但是這四句話都做不到。比如說父母叫你名字的時候:“小明啊。”你是怎麼回答的呢?有沒有一個人無論他在做什麼,一聽到父母叫他的名字,立刻放下手邊的工作,恭恭敬敬地跑到父母的面前,甚至還對父母鞠一個躬,說:“請問爸爸媽媽有什麼事嗎?”誰是這樣表現的請舉手,有沒有人這樣表現呀?你看,有一個小孩兒在舉手,說明這個孩子好教,學了《弟子規》就去依教奉行。很多人會覺得,真有這樣的表現,那會讓人笑話的,為什麼會被人笑話呀?因為現在的人都不學“禮”了,叫“積非成是”,就是把錯誤的積累多了,對父母待搭不理,沒有尊敬、沒有感恩之心,大家覺得是正常的,那麼對父母很恭敬很有禮貌,這就是不正常的了,這就叫“積非成是”。因為大部分家長叫孩子的時候,他都是待答不理,聽如未聽、聞如未聞,好像沒有那一回事兒,大不了漫不經心地回答一句:“幹嘛了?你沒看著我忙著的嗎?”那麼你這種態度形成了,在家裏對父母是這個態度,到學校對老師也依然是這個態度,到社會對領導也是這個態度。當然有的人對老師對領導會比對父母還恭敬,那不正常,那是有利可圖的結果。後面我們會講到,為什麼對父母能夠孝,對老師才會感恩,對領導才會忠誠,“求忠臣於孝子之門”。所以我們要做一個“有知識還要有文化”的人,做到“知行合一”。

我們說文化的本質是“以文化人”,我們看一看中國古代的文章、文字、禮樂,還有其他的文藝形式、藝術形式,比如說建築雕塑,是不是都起到變化人的氣質的作用,都起到教育人、提醒人的作用。

首先我們看文章。中國古代的文章,不是用哲學、經濟學、政治學這樣來分類的,他們是按照“經、史、子、集”來劃分的,所有的“經、史、子、集”之中的文章,也就是說只要能夠入《四庫全書》,他都是要符合於“道”的,都是“文以載道”。比如說我們看看“經”,首先我們看看“經”。什麼是“經”啊?很多人說我們為什麼要讀“經”啊?這個都是幾千年(前的)人所寫的東西了,我們生活在現代社會,還有必要學習嗎?首先我們要知道“經”是什麼意思:“經者,常也”,它所講的是恒常不變的道理,《十三經》它裏邊講的道理在古代適用,在今天也依然適用,所以中國人有句話說“天不變,道亦不變。”正是因為經典它所講的是恒常不變的常理、常法,所以我們才要去學習它。比如說《論語》上說:“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在古代的時候,“巧言令色鮮矣仁”,在今天也依然如此。在古代的時候,“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君子就是指在位者的德行,他的德行像風一樣,一般百姓的德行像草一樣,風向哪邊吹,草就向哪邊倒,上行而下效,這在古代是如此,在今天也依然如此。還有,“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你把正直的人舉薦出來,放在邪曲不正的人之上,你就能夠讓邪曲不正的人也變得正直,所以你要選拔德才兼備的人做領導,那麼這些教誨在古代適用,在今天也依然適用。我們舉一個例子,比如說《周易》上說:古代的聖人是上觀天象、下察地理,得出了關於世間一切事物產生、發展、變化的規律。他觀察了天文,知道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用這個規律來指導人的生產生活;他關乎人文,也就是人倫秩序,提出了五倫大道,用這個五倫大道來教化人們,把人都教好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夫義婦德、朋友有信”,簡單的話,就是“仁義禮智信”都具備了,所以怎麼樣呢?人教好了,就不會出現很多的社會問題。

《周易》上觀察了宇宙人生變化的規律,提出了這樣一句話,叫“一陰一陽之謂道”。比如說有日就有夜,有寒就有暑,有春夏就有秋冬,有潮漲就有潮落。從這些自然界的現象來觀察,都是一盈一虛、一消一長,而我們把這一個道理觀察人世間的變化,是不是也是如此呢?比如說人心的一憂一喜,人世的一治一亂,也都體現了“一陰一陽之謂道”的規律。中國人有句話說“富不過三代”,為什麼富不過三代呀?我們現在學傳統文化,有的人沒有去深究,他們看了一些表面現象,所以學傳統文化也走上迷信了。比如說有人觀察到,說中央常委的有很多(人)的夫人,都是山東人,所以怎麼樣啊?娶一個山東的女子會比較旺夫,結果怎麼樣呢?一時間,山東的女子就非常地受歡迎,如果我們這樣學習傳統文化,那就變成了迷信了。我們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要進一步去追問,為什麼山東的女子會比較旺夫?當然也有一些山東的女子,她並沒有旺夫,什麼原因呀?對,因為山東是齊魯大地,是孔孟之鄉,受“儒家文化”的影響比較深遠,所以這個女子從小都接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她是能夠“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個女子德行很深厚,就像那個大地一樣,又安靜又沉穩,還能夠忍辱負重,像《了凡四訓》上有一句話說:“地之穢者多生物。”你觀察這個大地,越是汙穢肮髒的地方,反而植物長得很茂盛,這給我們什麼啟發呢?說一個女子她越有德行,越能夠忍辱負重,這個家庭的幸福,越能夠有保證,所以怎麼樣呢?中國人特別重視對女子德行的培養,這是中國文化的優勢,不是劣勢,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中國人非常重視女子,假如對女子不重視,那麼她的德行好與壞都沒有關系,對吧。正是因為一個人,如果是個男人,他德行不好,只壞了他一個人,他一個人不成器也就罷了;但是一個女子德行不好,會敗人家三代人,因為她要起到教育兒女的責任。德行不好,言傳身教,讓家庭沒有後代的賢人出現,所以中國人才特別重視女子的德行。而英國有個著名的道德學家叫斯邁爾斯,他寫了一本書叫《品格的力量》,他說女子在世界各國的地位都是相等的,都是同樣重要的。哪裏的女子品德高尚,哪個民族道德就高尚,哪裏的女子受尊重,這一個民族的素質就高。所以我們重視女德不是我們對女子歧視所導致的,而是因為對女子的尊重所導致的。這個就是告訴我們,我們學習傳統文化一定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為什麼女子旺夫,因為她有德行。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這個也是《大學》上的話,說一個人的財富、聲名、地位,就像外邊的枝葉花果,現在的人都重視看外在的枝葉花果。這個人很有錢,這個人是億萬富翁,這個人地位很高,是部級幹部,還有,一個人事業很順利,名聲很大,這些都是枝葉花果。但是我們有沒有探究,是什麼根源導致了他今天的結果呢?中國人告訴我們:“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厚德載物”,外在的財富、身份、地位、名聲,要靠一個人深厚的德行才能夠承載。比如說我們這個桌子可以放1000公斤的重擔,我們非要給它放2000公斤,這個桌子就承受不了,它就會被壓垮了。所以我們不要只是羨慕人家有名聲、有地位、有財富的結果,要進一步追問,他是什麼樣的德行導致了今天的結果。所以我們看,第一代創業的人往往都是白手起家,兢兢業業、艱苦奮鬥,用自己的雙手創下了事業,到了第二代條件好了,但是還能耳聞目睹父輩創業的艱難,知道克勤克儉,使事業發展壯大。但是到了第三代,一出生過上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沒有體會到祖輩父輩創業的艱難,還學會了驕奢淫逸、鋪張浪費,久而久之,就把祖輩、父輩辛辛苦苦所打下的基業給敗壞光了。所以“富不過三代”,原因在哪裏呢?是因為“失教”的原因,也就是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的結果。所以習總書記特別強調家風、家教、家道的重要性。

在所有的“六十四卦”之中,只有一卦是六爻皆吉的,這一卦就是“謙卦”,謙虛的謙。而這個謙卦的卦象是“地山謙”,什麼意思呢?高山本來是在平地之上的,但是在謙卦之中,這個高山是居於平地之下的。我們想一想,一個人才華橫溢、有權有勢,但是他還自卑而尊人,所以他走到哪裏都受人尊敬、受人愛戴。所以古人說:“謙卦六爻皆吉,恕字終身可用。”你走到哪裏呢?都吉祥如意,《尚書》中也就是《書經》中,有這樣一句話:“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驕滿給自己招來損失,謙虛讓自己受益,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的規律。又說:“為天福善禍淫”,天道自然的規律,都是給善良的人帶來福分,而給過分的人招致災禍,這也是從“一陰一陽之謂道”的規律推導出來的。現在很多人都想長久地保持富貴,怎麼樣做到這一點呢?其實只要我們深入經典就知道方法在哪裏。《孝經》上告訴我們:“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這就是長久保持富貴的方法,就是你雖然高高在上,也不要有驕慢的表現,雖然你自己衣食不缺,但是,你還能夠有節制地來享用財富,做事謹慎小心、遵守法度,這樣的話就能夠長久地保持富貴。

所以為什麼要學習“儒家”呢?為什麼要學習“儒家文化”呀?在漢代揚雄的《法言篇》中,對“儒”下了這樣一個定義,什麼是“儒”啊?“通天地人謂儒”,通達天地自然的規律、社會人倫關系的規律,這樣的人被稱為“儒”。而這個“儒”是一個“亻”加一個“需”字,告訴我們,學“儒”的人是人之所需,是我們社會所急需的。為什麼是社會所急需的呢?因為儒家給我們講“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如果我們沒有儒家了,儒家被批判了、被打倒了,就像在文革的時候,這個時候,兒女還去揪鬥父母,老師還被學生批鬥。這個時候人活得就不像人了,人就活在地獄之中,所以它的結果是什麼呢?直到今天,很多經曆過文革的人,連自己最親近的人,包括他的兒女,都不能夠完全地信任,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經曆了文革的人,自己最親近的人,都可以背叛自己,那麼還有誰值得信任呢?在《周禮·天官》上,也對“儒”下了一個定義,它說:“四曰儒,以道得民。”第四種職掌是“儒”,這個“儒”是幹什麼的呢?他給大家講的是“道”,所以他深得民心,受到人們歡欣喜悅地擁護。這告訴我們什麼呢?告訴我們道德教育,它不是要逼迫著人們硬著頭皮去參加的,而是怎麼樣呢?人們歡欣喜悅的,從心底願意接受的。

我們現在很多人都特別喜歡學《易經》,但是學《易經》也沒有抓到根本。為什麼要喜歡學《易經》啊?先找一個人給我算一卦,看看這個人我可不可以結交,這個生意合作夥伴可不可以合作?這些都是枝末,如果你學了《易經》上的兩句話,你也可以看到別人的前途和自己的前途。這兩句話很簡單,第一句話叫:“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中國人用詞都是很謹慎的,但是他說到這些話的時候,他用的詞都是非常肯定的,那就是“一定”,沒有例外。還有一句話:“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當我們看到一個省部級以上的領導幹部,突然鋃鐺入獄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議論紛紛,說:“什麼原因?什麼原因呀?”沒有學過經典的人會怎麼說呀?沒有讀過經典的人會這樣說,說:“他站錯隊了吧?”這些話不在經典之中。你沒有作惡,你再站錯隊,你也不會無緣無故被抓進監獄呀?那是“惡不積不足以滅身”所導致的,是惡貫滿盈、咎由自取、自作自受的結果。所以你看這些古代的經典,你就發現有很多有道德學問的讀書人,他們看一個人目前的所作所為,就能夠預測到他以後的結果如何,結果怎麼樣呢?被他預測得非常地准確,這是什麼原因呀?很多人說是不是他有神通啊?中國傳統文化,它不講迷信,不講那些摸不著邊的事情,因為中國的這些讀書人讀的書都是“經書”,“經書”講的是恒常不變的規律。他把這個規律性的東西已經抓到了,他所以看你一眼,看你現在的所作所為,看一個軍隊現在的作風,他就知道這個軍隊能不能夠打勝仗,這一個人以後的結局是什麼樣的。就像我們今天在這兒講座,雖然同樣是在聽講座,但是大家的狀態是不一樣的,我們從大家聽課的狀態就可以推斷出以後,你的人生結果如何了,這一句話一點都不誇張。

我們再看,《尚書》上有一句話,它說:“內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牆。有一於此,未或弗亡。”如果我們觀察一個人,他對內興起了迷戀女色之風,這個荒就是太過分了,荒淫無度的意思。對外喜歡狩獵,喜歡打獵,沒有節制,古代的遊戲比較少,就是打獵,老子說:“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在打獵的時候,你要奔馳得很快,在馬上,還要射殺這個動物,還有一種憤怒的心、對立的心,結果怎麼樣?讓人心都發狂。現在雖然有很多動物保護主義者,不讓我們打獵了,但是有很多人,還造出了電子遊戲,這個電子遊戲,是以殺人、打人的多少作為晉級的標准,結果這個孩子在打這些電子遊戲的時候非常地投入,就像在現場差不多,那也是“令人心發狂”啊!但是很多的商家並沒有認識到,這些遊戲對孩子心性的影響,為了唯利是圖,(結果創造了很多的,教授口誤,可以去掉)發明了很多這樣的遊戲,很多的孩子就沉溺於其中,不能自拔,像美國還出現了很多的校園槍擊案,這些都不是偶然的。還有,“甘酒嗜音”,喜歡飲酒,沉溺於靡靡之音。“峻宇雕牆”,住的房屋又高又大,牆上還雕刻著花紋,雕梁畫棟,可以說是極盡奢侈之事了。以上我描寫了六種情況,如果有一種情況出現在你的生活中,那就沒有不滅亡的。(更何況現在很多領導幹部,這六種情況全都做了呢?那還有不滅亡的道理嗎?)所以你看,凡是落馬的高官,是不是都已經被古人說得淋漓盡致了,是不是因為犯了這些問題才導致“未或弗亡”的?

所以為什麼要學經典呀?學經典就可以防患於未然,所以古人說什麼叫“讀書”呢?如果你讀了《論語》的時候,沒有讀的時候是什麼樣的人,讀了之後還是什麼樣的人,這個《論語》就是白讀了,就是“未曾讀”。所以,你讀一句話就要反之於身,我能做到嗎?做一件事便要合之於書,古人是怎麼樣做的呢?這才叫“讀書”,也就是要學一句、做一句,力行一句。

這個是講的“經”,是恒常不變的道理,那麼“史書”呢?古人說:“讀史使人明智”。習總書記,在一次重要講話中也說,說:“在中國的史籍書林之中,蘊含著十分豐富的治國理政的曆史經驗,其中包含著許多涉及對國家、社會、民族,及個人的成與敗、興與衰、安與危、正與邪、榮與辱、義與利、廉與貪等等方面的經驗與教訓,所以你讀了這一部《二十四史》,你就知道,《二十四史》給了我們很多什麼是真正的榮辱禍福的啟發。比如說,我們看《春秋左氏傳》有這樣一句話,說:“國之興也,視民如傷,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為土芥,是其禍也。”你看一個國家之所以興盛,為什麼呀?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把人民視為自己的傷病,加以體恤、加以關愛,這是一個國家的福祉所在;一個國家為什麼會滅亡呢?就是把人民當成是泥土和小草一樣的低賤、不值錢,可以隨意地踐踏,這是一個國家取禍的原因。我們讀了這一句話,我們就知道了,為什麼要對人民充滿感情,為什麼我們要走群眾路線。

我們現在很多地方,都在講中國式管理,那麼中國式管理的特點是什麼呢?在《群書治要·史記》中就記載著,曆史上曾經出現三種不同層次的管理。鄭國的子產在治理鄭國的時候,他把法律監督機制設計得很嚴密、合理,結果老百姓不能夠欺騙他;西門豹在治鄴縣的時候,他把法律設計得很嚴苛,老百姓一觸犯法律就給以嚴懲,結果他達到了“不敢欺”的境界,老百姓不敢欺騙他;孔老夫子的弟子子賤治理單父的時候,他起到了君親師的作用。“作之君”,要領導老百姓;“作之親”,要像父母關愛兒女一樣去關愛百姓;“作之師”,還要當百姓的老師,教導他做人的道理。這三個責任他都盡得很好,結果怎麼樣啊?老百姓不忍心欺騙他,他達到的是“不忍欺”的境界。

我們現在探討“亞洲文化、亞洲文明”,其實“亞洲文化”都是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比較深,特別是日本和韓國更是如此。比如說在日本,被譽為“日本近代經濟的最高指導者”、“日本的企業之父”和“日本的金融之王”的澀澤榮一,就是一手執《論語》,一手執算盤,開創了日本儒家式企業經營之風。松下幸之助為什麼被譽為“經營之神”呢?原因很簡單,他就是把“君仁臣忠”的理念運用到企業管理之中,就是領導者仁慈關愛屬下,屬下自然會竭忠盡智地完成領導者交給自己的任務,他被譽為“經營之神”。稻盛和夫為什麼被譽為“經營之聖”呢?他在短短的一年,就拯救了瀕臨破產的日本航空公司,而且在一年之後,使日本航空公司成為所有航空公司中效益最好的一個。當中央電視臺的記者采訪他的時候,他怎麼說呀?他說:“正是因為我在小的時候讀過孔子、孟子這些聖賢人的著作,才成就了今天的我。”很多人認為這些聖賢人的話已經過時了、不管用了,但是事實證明,越是在困難的時候,這些聖賢人的話越有用。所以“亞洲四小龍”的崛起靠的是什麼呢?靠的是“儒家文化”。這是很多專家、學者經過研究,都是共同認同的。但是可惜的是,現在“儒家文化”在哪裏呀?現在我們中國,看不到“儒家文化”的影響了,反而是在日本、在韓國看到了“儒家文化”的痕跡。

比如說在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時候,有一些企業遇到了資金斷流,老板不能夠拿出錢支付給員工工資。那麼西方的企業會出現什麼情況啊?他說:“你不給我工資,那是侵犯了我的人權。”對不起,他跳槽,這是很正常的,示威、罷工、遊行,結果這種不理性的舉動使企業雪上加霜,很多企業在這個時候就倒閉了。但是諸位朋友,我們知道韓國的員工是怎麼做的嗎?韓國的員工不僅沒有去罷工、示威、遊行,反而把他們平時的積蓄拿了出來,交到了老板的手上,說:“老板啊,這幾十年來,我們之所以有一個穩定的收入養家糊口,都得益於您對我們的關愛,現在企業遇到了瓶頸,我們願意和您同舟共濟、共渡難關,這些錢您先拿去用,等企業經營狀況好轉之後再說。”諸位朋友,我們看到韓國員工這樣感人的舉動,是不是覺得既熟悉又很陌生啊?熟悉的,因為那是我們丟失的傳統文化。比如說我們看電視劇,即使是看民國時候的電視劇,一個主人家道衰落了,但是這個僕人,還依然跟著他不離不棄,不是因為他不能夠再給自己好的生活了,支付自己工資了,就毅然離他而去。所以你看這種恩義、情義、道義的處事態度,是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得來的。那為什麼我們又感覺到很陌生了呢?假設我們現在有一個企業,老板拿不出工資給員工了,我們的員工會做出像韓國員工這樣感人的舉動嗎?所以你看“君仁臣忠”,這個是我們傳統文化,“君”就是領導者,“臣”就是被領導者,他們都是“一體”的關系,互相感恩、互相團結、合作一致、共存共榮,這叫中國傳統文化。但是我們能看到這樣的景象嗎?只有在個別、少數學傳統化的企業中,還能夠看到,大部分企業已經被西化了,已經學習的是西方的價值觀了,你不給我工資,我跳槽,這都是很好的啦,去罷工、示威的,給你對著幹的,那就比比皆是。當然這也不完全是工人的原因,那也是因為領導者也沒有學習“儒家文化”,沒有起到“君親師”的責任。

所以,傳統文化不僅僅在古代適用,在今天也依然適用。比如說,我們知道,在蘇州有一個企業叫固鍀,他們也是一個上市企業,他們的老板在幾年前把傳統文化引入到企業之中,結果經過幾年的學習,現在的固鍀,不是一個和諧企業,是一個什麼企業呀?是一個“幸福企業”。每一個人生活在一個大家庭之中,都像親人一樣來相處,把自己的董事長稱為“大家長”,和這個員工之間都是“家人”,所以大家在這一個企業中工作,就是其樂融融,非常的有幸福感、榮譽感。這個企業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它是可以複制的,這種模式是可以複制的。所以他們現在在國內外,找到了將近十家的企業,共同來打造成“幸福企業”,當越來越多這樣的企業出現的時候,就會讓我們對傳統文化生起信心。所以哈佛大學的工商管理學院邀請他們去講案例,認為他們的這種管理方式就是中國式管理的典範。

這個就是告訴我們,中國有五千年的文化,五千年的經驗,五千年的方法,五千年的智慧,五千年的效果,不要盲目地向一個兩百年曆史的國家去學管理。當然我們不否認一個兩百年的曆史的國家有它的成功之處,但是畢竟沒有一個有五千年曆史的國家更經得起風吹雨打,更經得起曆史的考驗。美國之所以做出種種的,這樣的不理智的這種決定,就是因為他們是一個沒有文化的國家。只要學了《弟子規》,《弟子規》上說:“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他就沒有學,他就憑著自己實力的強大,四處充當國際警察,幹涉別國內政,最後導致的是人家要給他搞恐怖主義,還要沖撞他的摩天大樓。而我們中國,我們要打造世界“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大家要和睦相處、睦鄰友好,都要去幫助這些國家,共存共榮,所以怎麼樣呢?所以感召了越來越多的合作夥伴。中國曆史上,它是“王道”政治而不是“霸道”政治,它是“王天下”,什麼叫“王天下”呀?就是我們自己做好了,做一個榜樣,讓大家心悅誠服地來學習,而不是靠著自己武力的強大去胡作非為,充當國際警察,幹涉別國內政,他這樣做的結果是什麼呢?《春秋》上有一句話叫:“多行不義必自斃”,所以我們姑且待之,我們要對自己的文化有信心。這個是“讀史使人明智”。

我們再看“子書”,就是諸子百家,也就是他們學了經典,然後結合曆史,寫的一些心得體會。當然,他們也是從一個角度、一個側面,更深化了對某一些問題的理解。比如說我們看《屍子》上有一段話,這一段話對於我們重視道德教育就很有啟發,為什麼我們現在的道德教化沒有受重視呢?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呢?我們看了這一個比喻就明白了。假設你們家房子著火了,有人過來把火給撲滅,你對他什麼態度啊?一定對他感恩戴德。但是那些上了年紀的有經驗的人,其實很早就提醒你,要把這個牆的縫隙塗好,把這個煙囪做得彎曲一點兒,你這樣做了,保證你終身都不會有火災,但是你卻覺得他很煩,真嘮叨、真麻煩,不知道對他感恩戴德。同樣的道理,假如一個人現在被關進了監獄,有人能夠進入監獄,把他給救出來,使他免於牢獄之災,他會怎麼樣啊?他們家全家族的人都會對他感恩戴德。問題是什麼呢?那些教導人們仁義慈悌道理的人,比如說你要“仁者愛人”、你要“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義之財不能去貪等等,你按照這個去做了,保證你終身都不會被關進監獄,但是怎麼樣啊?有沒有人對這樣的人感恩戴德呀?就像很多人來參加我們今天的這個講座,還都是被逼迫著來的,或者是被別人騙來的,可能還心裏存著抱怨,實際那個勸你來的、讓你來的,那一個人是真正對你關心的人,真正對你愛護的人,你應該對他感恩戴德才是啊!

那麼道德教育為什麼特別重要呢?在《袁子正書》上說,它說:你不能夠制止人民作惡的心,而只是以刀具、刑罰禁止人外在的行為,制定了一些嚴刑峻法,但是他的心、作惡的心並沒有改變,那麼怎麼樣呢?就是你每一天在外面執行死刑、執行判決,都不能制止作奸犯科的事情發生。所以你看,重要的是什麼呀?重要的是從心上改變,讓人從心底不願去作惡。這個是“子”書。

我們看“集”,這個“集”,就是詩歌、散文、書信、遊記等等文學作品。我們看“經、史、子、集”的排列順序,這個“集”是放在最後的,說明它的地位相對於“經、史、子”而言是最不重要的。而且中國古人學習也講次第,孩子必須先學經書,才去學習那些詩歌等等的文學作品。像康熙皇帝教導他的孩子,十幾歲之前都不能夠學詩歌,為什麼呢?因為詩歌,它的感情都比較豐富,詩人都比較有感情,但是如果一個人的理智還沒有樹立起來,就學了很多感情很豐富的詩歌,這個人往往會感情用事。所以怎麼樣呢?必須先讀“經書”,樹立起他的“正知正見”,把他的理智提起來,才去讀這些文學作品。

古代的文學作品,因為這些人也都是讀過經史的人,所以“集”,也是教導人要走在正道上的。比如說我們看這個人,曾國藩曾文正公,他是滿清政府的漢人中地位最高、權位最重的一個人。但是他在位二十多年,從來沒有在省裏為自己建做過一所房屋,買過田地一畝,他曾經對軍中的寮屬宣誓:“不取軍中一錢寄回家中。”而且是說到做到,數十年如一日,為什麼他能夠做到“不取軍中一錢寄回家中”啊?為什麼我們現在很多領導幹部都以占公家的便宜為榮啊?貪汙受賄作為聰明智慧啊?這就是“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曾國藩他從小熟讀“四書五經”,後邊我們會講到他具體讀了哪一句話,可以做到“不取軍中一錢寄回家中”,因為他相信聖賢經典上的教誨,所以他能夠依教奉行。在《曾國藩家書》中這樣寫道:“家敗離不開一個‘奢’字,人敗離不開一個‘逸’字,討人厭,離不開一個‘驕’字”。一個人,他以前都在走上坡路,步步高升,突然轉折了,開始走下坡路了,這個轉折點何在呢?什麼時候他認為我的奮鬥差不多了,可該享受一下人生了,什麼時候他人生的轉折點就出現了。而一個人,討人厭、討人不喜歡,就是因為過分的驕傲、自以為是,不把別人放在眼裏。

我們現在再讀古人的書,好像都有點不太理解了,比如說《論語》上有句話說:“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諸位朋友,我們現在還能夠體會到“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境界嗎?我們現在的年輕人,還有“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感受嗎?我們現在很多年輕人,是和人家相處不到一個星期、一個月,不是自己不喜歡別人了,就是別人不喜歡自己了,出了很多的矛盾,這是什麼原因呢?是聖賢人說錯了嗎?聖賢人說話都非常地嚴謹,他說“四海之內皆兄弟”是一個結果,原因何在呀?原因在前面的兩句話,說:“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說這個君子人,對每一個人都很恭敬,為人處事處處為對方著想,沒有什麼過失,看到對方的需要,對每一個人都彬彬有禮,他走到哪裏,哪裏是自己的兄弟姐妹。我們現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在家是小公主、小皇帝,所有的人都要看到“我”的需要,滿足“我”的感受,當諸多的小公主、小皇帝走到一起的時候,不出現沖突、矛盾、問題,那就不正常了。

所以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如果人“不學禮”的話,沒有辦法在這個社會上立足,他為人處事、待人接物,處處都有障礙。而這個最起碼的禮是什麼呢?這個最起碼的禮就是《弟子規》。《弟子規》雖然只有1080個字,360句話,113件事,但是它把一個人一生為人處事、待人接物的方法、原則,都概括得淋漓盡致。比如說《弟子規》上有一句話說:“房室清,牆壁淨;幾案潔,筆硯正。”告訴我們,做人要很嚴謹,放置物品都要物有定位。這個嚴謹的生活態度養成了,你和別人住在一個宿舍的時候,人家就不會嫌你把這個宿舍衛生搞得很不整潔。你處處能夠看到別人的需要,自己很整潔,讓人看了之後也很舒服。這個是最起碼的禮。所以有人說,《弟子規》是人生的交通規則,如果你不學習《弟子規》,就像開車不守交通規則一樣,和別的車自然會發生沖突。

再比如,曾國藩他就是看了《大學》上的有一句話,叫“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什麼意思呢?說你的財貨,是以不好的、不正當的方式獲得的,也一定會以不好的方式敗散掉。所以怎麼樣呢?不義之財送給他,他也不敢要。當然古人看了這句話,也會心存懷疑,真的如此嗎?他也會抱著僥幸心理。所以中國古人非常地用心,把那個不好的,敗散錢財的方式都給我們概括出來,概括為五個方面,說:這個錢,並不是賺到你手、貪到你手,就是你的了,它為五家所共有。哪五家呢?第一就是官府,比如說我們這個錢是貪汙受賄而來,最後鋃鐺入獄,所有的不義之財被沒收、被充公,雖然賺到你手了,還沒等你享受,又曇花一現給收回去了。第二就是水災,第三就是火災,這些不義之財也會被大火給焚燒掉,被水災給漂奪走。第四就是盜賊,盜賊也會把你的不義之財敲詐勒索走。第五點,防不勝防,就是不孝子孫、敗家子兒、啃老族,也會把你的不義之財敗散掉。所以古人說財富為五家所共有,這不過是拋磚引玉,引導我們要學會去觀察。其實,不止這五種,特別是在現代社會,又多了一些敗散錢財的方式。比如說有的人買股票,還有的人去上醫院看病,這些也都把自己的不義之財給敗散掉了。你明白這個道理之後,確實是不義之財不敢去貪、不敢去占。在道家的勸善篇《太上感應篇》中,這樣說:“取非義之財者,譬如漏脯救饑,鴆酒止渴,非不暫飽,死亦及之。”取不義之財的人,就如同是吃了有毒的肉,喝了有毒的酒,來止息自己的饑渴,結果怎麼樣呢?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反而給自己招致了殺身之禍。你看現在很多人,他就是不明白這個道理,他不知道“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他賺錢的時候,就是貪汙受賄、違法亂紀、坑蒙拐騙,結果賺了錢之後又不放心,要把這個錢挪到國外去。其實他不明白,不義之財,你放在哪裏,都不會安全,因為“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這是一個規律。如果你是正當收入,勤勞致富的錢,你放在哪裏,都很安全。為什麼現在很多人,無論是貧富貴賤都身心不安呀?就是“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古代的人對於讀書人特別尊重,為什麼對讀書人特別尊重啊?因為古人讀書明理,理得心安,他就不會像一般人那樣去妄取。

聶雲臺先生,他是曾國藩的外孫,後來又出任上海商會的會長,他和晚清末年的那些權貴的子孫就交往很多,耳聞目睹了這些後代子孫敗落的情形,最後怎麼樣啊?他忍不住就把這些案例記載下來,寫了一本書,叫《保富法》。他告訴我們賺錢、貪財很容易,但是要保持富貴,特別是三代以上,那可就難上加難了。他用自己身邊的案例還有曆史上的案例告訴我們:“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的規律,這本書特別值得我們找來看一看。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