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視頻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祭祖的意義

劉余莉 教授

  • 路線壹
  • 路線二
  • 音頻壹
視頻目錄
視頻文字
祭祖的意義
2017-12-17

尊敬的諸位領導、諸位長輩、諸位老師、諸位朋友、諸位兄弟姐妹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非常高興來到大連,參加中華民族萬姓先祖的紀念活動。我們知道,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有著五千年的文明歷史,也是四大文明古國中至今還保存到今天的唯一的一個文明。那麼是什麼使中華民族代代相傳,歷經磨難而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經久不息呢?那就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我們今天能在這裏,祭祀萬姓祖先意義非常地重大,重大在什麼地方呢?

我們看,在2013年,習總書記到曲阜去考察,他講:“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中華文化是什麼樣的文化呢?簡單地說,可以說是“禮樂文化”。所以中國歷代王朝在建立之後,就開始“制禮作樂”,所以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就可以使社會恢復到安定和平的狀態。這種文化才是中華文化的特徵。所以我們說,在《禮記·祭統》上說:“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禮,禮有五經,莫重於祭。”治理社會、安定人心最重要的、最急迫的就是“禮”了,而“禮”分為:祭禮、兄禮、君禮、家禮、賓禮五種。而在五種“禮”之中最重要的就是祭禮。

祭禮為什麼重要呢?我們把它概括一下,祭禮是教育之本,文化之根,可以為解決當今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問題提供方法。很多人都在感歎說現在世風日下、人心不古,而世風日下的表現就是人不再知恩報恩、飲水思源,而且人還見利忘義、忘恩負義。這些問題怎麼解決呢?其實就是靠恢復“禮樂文化”,恢復“祭禮”能夠解決。我們看祭禮在《大戴禮記》中告訴我們人要不忘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天地是萬物生長的根本,先祖是我們人類的根本,而君師是治理的根本。所以我們對領導者、對於老師特別地尊重,這是因為他們為了治理社會,讓我們過上安定的生活,為了教化人心付出了很多的辛苦,如果沒有他們,我們也沒有一個安定和諧的社會環境。

所以古人供奉“天、地、君、親、師”,那也是有經典的依據的,“天地君親師”的牌子寫得也很有味道,處處體現了我們中國古人那一種教育的存心。天寬地闊,“天地”要寫得很寬闊,告訴我們什麼呢?看到這兩個字就要效法天地的開闊心胸。我們經常說“為天地立心”,什麼是“為天地立心”呢?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天地對待萬物都是一種平等心,無私地關愛,無私地付出,是利而不害,為而不爭。它總是為萬物付出,無私無求,不求回報,沒有偏私。不是說你是一棵大樹,我就對你關照得多一點;你是一棵小草,我就對你不理不睬。所以我們做人也要效法天地的這種無私的、平等的精神,效法天地寬闊的胸懷。做人呢,如果看誰還有不順眼的,看誰還能夠有挑剔的、不如意的,看誰還想和誰過不去的,那都是沒有學習天地的這種寬闊的胸襟。

這個“君”呢?寫得要不開口,君不開口,這個“君”字的“口”字都是閉著的,為什麼這樣寫呢?告訴我們君無戲言,天子無戲言。領導者說話一定要謹慎,不能夠多說話,為什麼呢?因為他說話一言九鼎,言出必行,不能夠隨便地開玩笑,隨便地給別人一些承諾。所以這個“君”就不能夠開口。

“親”不閉“目”。“天地君親師”,這個“親”字上面有個“目”字,這個“目”字不能寫合在一起,這個“目”不能關上,這是對我們父母的一種期許,希望他們能夠長壽。而且也意味著親人呢,總是觀察著、看著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所以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小心謹慎,不要因為我們的言行給父母祖先蒙羞抹黑。這個是“親”不閉目。

“師”字有一撇,但是不用寫,為什麼呢?“師”不可撇,不能夠把老師撇在一邊兒,老師的教誨要時時記在心裏。所以中國古人的這種教育的存心,蘊藏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即使是寫一個“天地君親師”的牌位,也都如此地注重細節,讓你看到這幾個字都提起一種正確的理念。這說明中國古人對於道德教育是無所不用其極,認為道德教育,道德修養這一件事比什麼都重要,所以是用盡一切的方法,借助一切機緣,給人以良好的教育,提起人的正知正見。

比如說我們看商湯,他在洗臉的盤子上,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即使在他洗臉的盆上,都要刻上一句話,每當自己洗臉的時候,就要提醒自己:德行每一天都要增長,每一天能夠知過改過。所以古人的座右銘、墓誌銘等等,確實是把道德教育、道德的格言,運用得淋漓盡致。

那麼相對于古人這麼重視道德教育,我們今人是把什麼做得無所不用其極呢?大家有沒有感受啊?把商業廣告做得無所不用其極。比如說我們到日本去參觀,即使是他們的扶梯上全都是廣告,高速公路兩邊的牌子上也全都是廣告,商業廣告。那麼我們再看,我們每一天新聞聯播前面重要時段的廣告,也全都是商業的,特別是酒的廣告,這說明什麼呢?現在人賺錢做商業廣告無所不用其極。所以你想一想,這個民風怎麼可能一樣呢?古人把道德教育,運用到生活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注重提起你的正知正見。而我們現在人呢,也是把賺錢的意識,商業的廣告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那麼這會出現什麼問題呢?這就會出現笑貧不笑娼、唯利是圖的現象了。因為認為賺錢最重要、賺錢最受尊重,所以大家都一切向“錢”看,就可以見利忘義,忘恩負義。

那麼祭祀的目的是什麼呢?“祭之旨在不忘本,所謂報本反始也。”祭祀的目的就是告訴人們不要忘記自己的根本,提起一個人知恩報恩、飲水思源的意識。概括起來說,祭祖的意義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

從民風來看,“慎終追遠,民德歸厚。”這是《論語》上的一句話。曾子說,如果我們謹慎地辦理喪事,追奠亡故的先人,也就是祭祀父母祖先,民風自然而然地就淳厚了。為什麼自然而然地就淳厚了呢?他們這樣解釋:什麼是“追遠”呢?“追遠”,就是祭盡其敬,就是在祭祀父母祖先的時候,要特別地有誠敬之心。怎麼樣表現出自己的誠敬之心呢?要“依禮依時”追念祭祀,必須按照“禮樂”的要求,而且按照一定的時節來追念祭祀祖先,祭祀的時候一定是畢誠畢敬的態度。

在《祭統》上也說,“祭禮”,並不是從外在地強加給我們人的東西,“祭禮”產生的時候,並不是給我們的一種外在的儀式、外在的表現,外在於我們的。“自中生出於心也。”是我們從內心裏感受到要對父母祖先來追念祭祀,所以才“心怵而奉之以禮,是故唯賢者能盡祭之義。”只有那個賢德的人,有道德學問的人,才能夠真正地瞭解祭祀的意義。所以我們看,這個祭祀的深意,對民風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不是一般人所能夠理解的。但是我們每一個親身參與祭祀的人,都能夠感受到這種祭禮的教化意義。

“祭禮”應該怎麼樣進行呢?一年要進行多少次呢?這個在《禮記·祭義》中也有表述,說:“祭不欲數,數則煩,煩則不敬。”這個“祭禮”,不能搞得太頻繁。比如說每個月都搞一次,這樣的話,就讓人感覺到厭煩,因為大家都忙於工作,忙於生計,還要去參加“祭禮”,要準備這準備那,他會覺得很煩。“煩則不敬”,如果不耐煩的心一生起,就沒有禮敬之心了,這個“祭禮”的效果也就起不到了。“祭不欲疏,疏則怠,怠則忘。”這個祭祀呢,也不能夠搞得太粗疏,就是太不頻繁,如果搞得太粗疏了,久而久之,人們就忘記了祖先父母的恩德,忘記了祖先父母的恩德,這個知恩報恩、飲水思源的意識就提不起來了。就像我們學習傳統文化一樣,偶爾去聽上一個傳統文化的論壇,上一上傳統文化的講座,就像去加油一樣,感覺到自己的力量又給激發出來了。但是如果你天天都去參加論壇,要放下工作,放下平常的日常生活,打亂我們生活節奏,就會感覺到很厭煩了。但是如果一年也不去參加一次學習,久而久之,這種向上的心、向善的心就疏忽了,又和社會大眾同流合污了。

祭祀的時候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來祭祀呢?《論語》上說,就像孔老夫子說:“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我們的會場,佈置得莊嚴肅穆,台上供著中華民族的萬姓先祖,特別是那些對我們的民族發展有特別貢獻的先祖,我們在祭祖的時候,就像祖宗在面前一樣;祭祀神明的時候,也像神明就在面前一樣。什麼是神明呢?中國古人認為,人死了之後,他是對國家、對民族有特別貢獻的人,那我們就要紀念他、懷念他,要學習他的這種精神。比如說我們到杭州,看到有岳王廟,紀念嶽飛精忠報國的精神。所以你看到這個岳王像,就想起向他學習,忠於國家、忠於人民。所以這個祭祀,都是提起人們的一種知恩報恩的意識,都是一種教育的含義。

在祭祀的時候,祭祀之前,祭祀之時應該怎麼做呢?在祭祀之前就要進行齋戒,對內要調攝內心,使內心清淨。也就是把你的心從外物上收回來,像《論語·鄉黨》所說的:“齋必變食。”齋戒的時候,不但不吃肉,就是連好的糧食都不吃。為什麼呢?怕自己的心裏貪著滋味;對外,要隔絕一切交際、娛樂、房事等活動。齋戒時,要把心思集中于思念死者生前的起居處所、音容笑貌、飲食習慣、志趣愛好。這樣要專心齋戒三天,就能使要祭祀的先人活現在心中。所以古人看一個人齋戒的時候,那種恭敬的程度,就知道這個人思念親人的程度如何了。齋戒必須謹慎,正是因為在齋戒中有這種畢誠畢敬的態度,孔老夫子才說:“我祭則得福。”為什麼孔老夫子祭祀就可以得福呢?很多人也來參加祭祀,但是祭祀完了並沒有得福呢?因為我們對祭祀的態度不一樣,是不是在祭祀的過程中有那種知恩報恩、飲水思源,有那種使命感、責任感,有那種畢誠畢敬的態度,這個是至為關鍵的。

在祭祀的當天,進入宗廟之後,仿佛會從牌位上看到親人,在牌位前禮拜之後行步周旋,敬奉貢品,走出門來,心中肅然,親人的音容笑貌好像就在眼前;出門之後側耳傾聽,仿佛能夠聽到親人深深的歎息聲。所以說到先王對親人的孝敬之情,使親人的面容,不曾離開過眼前;親人的聲音,不曾離開過耳邊;親人的心志愛好不曾離開過心間。也就是說,他所思、所想、所聽、所看的全都是先人的音容笑貌、愛好情趣、飲食習慣等等,這樣又怎麼會有絲毫的不恭敬呢?所以君子對父母在世的時候是恭敬的贍養,去世之後是虔敬的祭祀。這種虔敬的態度,不是有意為之、裝出來的,而是從內心生起了對父母的感恩之心,對祖宗的感念之情,自自然然地會表現出這種恭敬的態度。

歷代的皇帝,都知道這種祭祀對民風的影響,所以從自己身上率先垂範,自己祭祀的時候,表示出這種至誠恭敬的態度。比如說在明仁宗還做太子的時候,有一次明成祖到南京去訪問,考察之後,就把楊士奇——東宮官叫過來了,就問:“太子的德行到底怎麼樣?”楊士奇就說了:“太子的仁孝之心,確實是做到了淋漓盡致,沒有人能夠相提並論。”明成祖就問了:“你為什麼這麼說呢?有什麼具體的事例能證明太子確實是仁孝的太子呢?”楊士奇就說:“每一年在祭祀的時候,他都要去親自參與。特別像去年的時候,皇帝把祭祀的任務交給他,但是在祭祀的前幾天,他卻得了痛風病,但是,醫生雖然讓他去發汗、休息,他仍然要親自去檢查祭器,把這些祭祀的器具一一地檢查,放心之後還親自去參加祭祀。有的人就勸他,說:‘你現在得了病,讓人去代理你祭祀就好了。’他說:‘皇帝把這麼重要的事情交給我,我又請別人去代辦,這就是沒有誠意,不是能夠完成君上的使命的。’所以他還是親自去參加祭祀。祭祀參加完了,行禮之後,出了一身汗,結果這個病就好了。再比如,每一次他要向皇帝您進奉食物或者其他東西的時候,在隊伍出行之前,他都要一一檢查,確保無誤,然後親手把封口封上,才讓他們去出行。”皇帝聽了之後就說:“這不過是為人子者應盡的義務,該做的事情而已,應盡的責任。”楊士奇就說:“天下那些有成就的人,都是把自己應做的事情做到了極致而已。”也就是說,無論你在哪一行、哪一業做什麼樣的工作,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只要你盡心盡力地把你的工作做到了極致,有誠敬之心,那就一定能夠取得大的成就。所以,作為一國之君,他確實是身體力行,對祖先、對聖賢人都有這麼樣的恭敬之心,所以怎麼樣了呢?民風自然是上行而下效,也會有誠敬之心。

在《祭統》上說:“是故君子之教也,外則教之以尊其君長,內則教之以孝於其親。”君子的教育,在外教導他要尊重他的領導長輩,在內教導他要孝敬父母。如果父母已經過世了,我們怎麼樣教他呢?怎麼樣進行身教呢?我們現在,道德教育不得力,其實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把道德教育變成了說教,我們說得非常好,但是自己沒有做到,所以這個教育,就起不了預期的效果。我們經常說這個孩子怎麼說都不聽,我這個屬下、這個學生怎麼說都不聽。這句話就很有味道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都是在言語上去說他,沒有從身體力行上表現出來。比如說我們的恭敬心,我們的感恩心,我們的孝敬心,我們的各種各樣的規範,要求員工做的、學生做的、屬下做的、孩子做的,我們是不是自己先做到了呢?作為一個領導者,都是希望一呼百應,自己說話特別有執行力,走到哪里都受到人們的尊重和愛戴,怎麼樣做到這一點呢?孔老夫子告訴我們了一個道理,所謂的領導者,必須能夠自己先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如果他自己都做得很端正、很正確、很公正,自己所作所為沒有不正的地方,“其身正,不令而行。”你不用屢次下命令,屬下員工也會跟著你去做正當的事。如果你自身做得不端正,雖然你屢次下命令,傳達這個傳達那個,那也都沒有效果。

《說文解字》用一句話,就把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途徑給我們解釋出來了,那就是:“上所施,下所效”。上面怎麼去做,下面跟著怎麼效仿,就是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了。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知恩報恩,飲水思源,但是父母已經過世了,我們怎麼樣用身教教導兒孫呢?那就是通過祭祀,通過在祭祀中對父母這種恭敬的態度,讓我們的後輩子孫能夠看到我們的孝親意識。

所以《祭統》上說:“是故君子之教也,必由其本,順之至也,祭其是與?”君子的教育,必須從根本上來做起,而把“順”做到極致的就是“祭禮”了。為什麼是“祭禮”呢?一個人在世的時候,父母在世的時候,你對父母恭敬,那可能還是有利可圖的,或者是畏懼父母的權威,或者是有其他的目的。但是父母已經過世了,祖先已經過世了,我們還能夠定時地去祭祀、懷念,這是沒有任何功利之心在其中的,純粹是一片感恩之心。所以說:“祭者,教之本也已。”這個祭祀,是教育的根本。

當然我們這種祭禮,它的本質是畢誠畢敬,要有這種發自內心地對父母祖先的恭敬和感恩,而不是來表現形式的。就像有一個孩子,他的父親學了《弟子規》,學得很好,他學了《弟子規》之後,目的是什麼呢?是想讓他的孩子孝順自己。所以有一天,他下來了,就對他的父親,也就是孩子的爺爺說:“爸爸,爸爸,一會兒我帶著孩子去上班的時候,我要給你鞠一個躬。”爸爸一聽啊,就嚇得不得了了,他說:“幹嘛要給我鞠躬啊?沒有必要,沒有必要。”他說:“我是為了教你孫子的,你要跟我配合一下。”這個爺爺一聽是為了教孫子的,“那就好吧,我配合。”結果這個父親帶著兒子從樓上下來了,然後走到他的父親面前,畢恭畢敬地鞠了一個鞠躬禮,90度,然後說:“爸爸,我帶孩子去上學了。”結果他帶著兒子走出了門,剛上了車門,坐定,這個兒子就說了一句話:“爸爸,爸爸,你剛才那一個躬是鞠給我看的。”所以你看,你有沒有內在的恭敬,這個孩子、下屬,他的心都能夠感受得到,不是能夠騙別人的。所以你有內心對父母的感恩、恭敬,你所鞠的躬是發自內心的,甚至你不鞠躬,也能夠感受到你的誠意,不是在於那一個形式,而在於實質。

我們學禮,包括學《弟子規》,包括我們參加祭祀,都是要重實質,不重形式。當你有內心的恭敬的時候,你把這個躬鞠下去,人家能夠感受到你的真誠之心,會被你感動。但是我們的躬鞠下去了,抬起頭來一看,對別人還是一種傲慢的眼神,那個躬鞠起來就沒有意義了。也不是說沒有意義了,意義就不是那麼大了。

所以為什麼古人說“揖深圓,拜恭敬”呢?就是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種自然而然的傲慢之心。比如說,即使是一個乞丐,乞丐也有傲慢之心。他坐在大街上,看著過過往往的車子都是寶馬、賓士,他怎麼說呀:“哼,有什麼了不起的,不就是有幾個臭錢嗎?”你看即使是貧賤到乞丐的人,都有一種不由自主的傲慢之心,更何況我們是有一定的學問、有一定的官位、有一定的財富,受人尊敬的人物呢?

所以我們為什麼要鞠躬啊?為什麼古人讓我們三跪九叩首啊?就是用你最尊貴的頭去頂禮,把我們的傲慢心來折服,不要那麼高高在上的。所以這一個禮,是折服了一個人的傲慢之心。當然我們開始學鞠躬的時候,很多人是躬鞠下去了,但是呢,抬起頭來,這個眼神兒還是傲慢的,抬起頭來,對人還是不屑的,對人沒有發自內心的關愛、還有那種真誠,那這個躬也是白鞠了。所以我們學習傳統文化一定要知道,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這樣的話我們做起來,才能夠有真實的利益。這是第一個意義。

第二個意義,在祭祀的時候要昭述祖德,傳承家風。祭祀,是一種機會的教育。特別是在祭祀的時候,我們把列祖列宗良好的德行風範,他們對國家的付出、貢獻都講述出來,後代子孫聽到之後,立刻提起了自己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說:“作為這樣的先祖的後代,我一定要努力做好,傳承良好的家風,不要讓我的祖先因為我而蒙羞。”

比如說我們都知道,楊家的堂號叫“四知堂”,這個“四知堂”就是來自于東漢的楊震。楊震在去赴任東萊太守的路上,路過了昌邑縣,縣令王密是他曾經舉薦過的。王密聽說自己的恩人要路過,就趁著夜色帶了十斤黃金送給楊震,楊振就拒不接受。王密以為楊震是怕這一件事有人知道,才不願意接受,於是他就說:“這一件事,是深更半夜的,沒有人知道,你就放心地接受了吧!”楊震怎麼回答的呢?楊震說:“這一件事有天知、有神知、有你知、有我知,這叫四知財,怎麼說沒有人知道呢?”於是他就拒不接受這“四知財”。結果,因為他這種德行,他一貧如洗,最後到老的時候,也沒有什麼家產留給兒孫。他的一些同事看了就勸他,說:“你不為自己考慮,也要為你的後代子孫打算一下,給他們留一點財產呀。”楊震怎麼說的呢?他說:“我留給我的兒孫最好的財富,就是他們是一個廉潔官員的後代。”結果怎麼樣呢?結果他們家連續四世,都有人做到三公的位置,所以歷史上稱他們“四世三公”。這個“三公”就是皇帝的老師,那要選全國最有德行、最有學問的人來擔當。他們家連續四世都有人做到“三公”的位置,可以說是德行傳承了很久遠。而且不止如此,在前幾年的時候,楊家的後人到了緬甸,重建“四知堂”,為了是容納更多的後代子孫來祭祀祖先。我們想一想,楊家的這種家風,不僅僅是影響了楊家將近兩千多年,每一個楊家的人,從這個匾額下走過的時候,都會想到我的祖先不收“四知財”,我作為一個官員,應該廉潔有守,不能夠給我的祖先抹黑。

諸位朋友,如果我們的家族都有這樣良好的教育,還會有那麼多的貪污腐敗的官員嗎?而且不僅僅有楊家,有這樣的良好的德行風範,我們在座的各位歷代祖先之中,都有像楊震這樣廉潔有守的官員。所以為什麼歷史上,中國人特別強調要續家譜,要有家規的傳承呢?因為我們把家譜續下來,凡是能進入家譜的人,那都是德行上沒有污點的人,而且那些有重大貢獻的,還有非常高的德行的人,都有特殊的記載。告訴我們要向他們學習,而且我們把家譜續上去,因為中國古代的“禮”,有一個規定,說這個“禮”“婚”不能夠娶同姓,也就是說同姓的人是不能夠結婚的。所以你續上去家譜,你的父親是一個姓,母親是一個姓;父親的家族再續上去,又是兩個姓,母親的家族,續上去又是兩個姓,這樣一代一代的續上去,每一代都是兩個姓。兩個姓的續上去發現什麼了?發現我們的萬姓確實是一個家族,對吧?

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族,是一個大家庭。這句話絕對不是誇張,我們把家譜續上去之後,發現這個萬姓都是一個大家庭,這種一體的感受就特別得明顯了。既然我們是一家人,我們還要彼此有衝突、有競爭,還要得理不讓人,還要以牙還牙、以毒攻毒嗎?就不會再採取這樣的方式了。

楊家的家風,不僅影響了楊家,也影響了中華民族代代的子孫。所以你看一個人有德行,庇蔭的是後代的子孫千秋萬世。司馬光先生有一句話說:“遺金於子孫,子孫未必能守。”我們現在人辛辛苦苦,每一天朝九晚五都在忙什麼呢?都在忙什麼呀?忙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嗎?忙著掙錢哦。但是古人告訴我們,遺金於子孫,子孫未必能守啊!我們辛辛苦苦賺了這麼多錢,自己一日三餐,夜眠六尺,你賺了再多的錢,請問你一天能吃幾頓飯呢?一日三餐而已,現在很多人向西方學習,加了一個夜宵,這個夜宵還不是很健康。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我們有一個海邊別墅,有一個花園別墅,有一個山莊別墅,請問我們晚上睡覺的時候只能睡幾尺的床啊?六尺床而已。我們不能夠同時出現在兩個別墅,所以很多的人花了很多的錢,買了很多的別墅都空在那裏。然後找一個阿姨去打掃衛生,這個阿姨只要把衛生打掃乾淨,每一天就可以享受花園別墅、海邊別墅的待遇。

所以諸位朋友,請問是誰比較有福氣呀?對呀,所以你看我們還在辛辛苦苦的賺錢,是吧?還沒有去享用這一個福分,而且你的兒孫沒有教育呀,你給了他很多的錢,我們家已經這麼富有了,我還需要努力嗎?我還需要奮鬥嗎?即使是一個賢者,給他很多錢,也損其志,“賢者多財損其志”,他自己就沒有奮發努力的這種志向和抱負了。“愚者多財益其過”,這個孩子本來就很愚鈍,拿著錢吃喝玩樂,驕奢淫逸,你還再給他很多的錢和家產,不是增加了他的過失嗎?所以無論這個孩子有德行,沒有德行,有才能,沒有才能,你把錢留給他,對他都是百害而無一利。“遺書於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你看我們知道聖賢經典,字字珠璣,你學一句,受用終生。經典這麼好,但是現在的年輕人有多少人喜歡讀經典呀?即使有書買回來給他,他也不見得有興趣去讀。那怎麼辦呢?還不是沒有辦法,最後還有一句話:“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不如我們自己做好,給他樹立一個德風的榜樣,這種德行讓他能夠效法,而且代代相傳,是這種德行庇佑了他的後代子孫千秋萬世。

比如說我們看歷史上的孔老夫子,他們家風承傳了八十多代,幾千多年而不衰,現在還代代都有賢人出現。一說到孔老夫子,外國人都非常地景仰,非常地尊敬。像我有一位朋友,他曾經到非洲,去參加維和部隊,去參加維和,他是孔子的後人,結果發現這麼落後的地區,只知道中國人兩個人的名字:第一位,就是孔子,孔老夫子;第二位,就是周恩來,周總理。我們想一想,在這麼落後的利比理亞非洲人那裏,人家還都知道孔子,一聽說他是孔子的後代,每一個維和部隊的軍官,都過來給他敬禮,然後要求和他拍照。你看看孔老夫子的德風,確實是庇蔭了子孫兩千多年,庇蔭了中華民族兩千多年而不衰。現在的孔子學院、孔子課堂也開到了世界各國,大家都對孔老夫子,孔老夫子的教誨非常地恭敬,願意向他學習。

范仲淹的家風也是傳承了上千年而不衰。范仲淹一生,生活節儉。雖然做到了宰相,但是仍然保持著窮秀才的生活方式,把自己的俸祿,來興辦義學,興辦義田。那麼他們家的公子呢?要出門去見客人的時候,都不能同時出去,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家僅有一套比較體面的衣服,他們要出去會客也都要輪流穿。這樣的一個人,到走的時候,連喪葬費都不夠。我們現代人看了,會覺得范仲淹是不是太傻了,太不為子孫後代著想了。但是恰恰相反,范仲淹的兒子、孫子、曾孫,都是做到了宰相、公卿、侍郎的位置。而且到清朝的時候,范家的後人有資料統計,做到部長以上的官員有70多位。而且直到今天,範家仍然保持了祖先興辦義學、興辦義田的家風。他們家的義田是越來越多。所以說“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

現在很多人都特別喜歡學《易經》,但是學《易經》,沒有抓到根本。為什麼學《易經》啊?想找一個人給我算一卦,看看我這個生意可不可以做,我的夥伴可不可以合作,我的這個趨勢發展如何。這些呢,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兩句話你學到了,你也可以知道自己還有其他人的前途命運如何了。這兩句話就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當我們看到一個省部級以上的官員,突然鋃鐺入獄的時候,大家都在議論紛紛,說什麼原因啊,什麼原因呀,莫衷一是。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惡不積,不足以滅身”所導致的,惡貫滿盈,自作自受。我們看這些經典史書,發現有很多有道德學問的讀書人,他們看一個人、一個家族、一個民族、一個軍隊目前的所作所為,就知道他以後的結果如何。他是怎麼看的呢?我們看《尚書》上有這樣一句話,說:“內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牆。有一於此,未或弗亡。”一個人對內心起了迷戀女色之風,對外喜歡狩獵,古代的遊玩,就是打獵,喜歡打獵遊戲,沒有節制。“甘酒嗜音”,喜歡飲酒,沉溺於靡靡之音。住的房屋又高又大,牆上還雕刻著花紋兒。以上六種情況,只要有一種情況出現在你的生活中,那就沒有不滅亡的,“未或弗亡”。所以我們從這裏看到,古人說話不像我們現代人都是模棱兩可,或許吧、可能吧、也許吧,他說得非常地肯定:“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有一於此,未或弗亡。”沒有不滅亡的。更何況現在很多領導幹部,這六種情況全都出現了,還有不滅亡的道理嗎?還用讓別人給你去算一卦,預測你的前程嗎?

所以我們看到很多的官員,把傳統文化學的呀,變成了迷信。我們說儒教、佛教、道教,這個“教”在歷史上都是教育的含義,而不是迷信,不是宗教。但是現在很多人,不懂得傳統文化是教育,變成了迷信。比如說很多的官員,帶了錢去了五臺山,去供僧、供齋、供佛,回來之後,依舊違法亂紀、貪污受賄、驕奢淫逸,最後東窗事發,被抓起來了,還抱怨說:“這佛菩薩都不靈啊!”這不是佛菩薩不靈,是你自己把佛教、儒教、道教的教育變成了迷信,變成了宗教,所以錯誤地領會了古聖先賢的意思。

孔子、老子、釋迦牟尼佛都是老師,他怎麼樣幫助這個世人,幫助這個世間呢?都是靠良好的教育,讓你去依教奉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你不去作惡,怎麼會鋃鐺入獄呢?所以你看到中國古代的教育,包括我們從祭祀就能感受到,它是一種高度藝術化的教學方式,是通過祭祀孔子,提起我們尊師重道的意識;祭祀歷代祖先,提起我們知恩、報恩,飲水思源的意識。一看到孔子,一看到祖先就想到他們的教誨,想到他們的德行,想到要向他們學習,這是教育。

所以我們學傳統文化,要學到根本,不能夠流於形式,更不能走向迷信。“祭而不敬,何以為也?”如果你去參加祭祀,但沒有發自內心的誠敬,沒有內心的感恩,為什麼要來參加祭祀呢?是不是參加祭祀的人就都有福了呢?孔老夫子說:“我祭則得福。”為什麼他參加祭祀就一定得福呢?因為他是“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他有這種恭敬之心。我們學習傳統文化,要抓住根本。

像孔老夫子,有一次被魯國的國君請來了,向他請教了一個問題,什麼問題呢?他說:“我聽說向東方擴展房屋是一件不吉祥的事,這一件事到底是可信還是不可信呢?”孔老夫子沒有直接回答,他說:“我聽說有五種不吉祥的事,但是向東擴展房屋並沒有包括在其中。”哪五種不吉祥的事呢?

“損人而自益,身之不祥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損人利己,這個益就是增加的意思,損害別人的利益,增加自己的利益,你和別人結下了怨仇,你和別人有了衝突,別人一有機會就想著報復、打擊你,你給自身招致了不吉祥。所以損人絕對利益不到自己,一定是利益到別人,才能夠利益自己。就像我們大連有一個“悅意坊”,專門經營的就是生態的食品、產品。為什麼要有這個悅意坊呢?因為這些人就是看到現在的食品安全問題,現在大範圍的化肥農藥的應用,對環境、對土壤的破壞,讓我們的人整日生活在飲苦食毒之中,所以怎麼樣呢?他們就決心要生產、銷售那一些生態環保的,對自然環境沒有破壞的產品。雖然一開始的時候舉步維艱,但是,他們的誠心誠意,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識,越來越多人的肯定,越來越多人的支持。所以“悅意”產品也是非常地受歡迎。既健康了自己,也保護了地球,保護了環境,為世界的可持續發展都作出了貢獻。所以我們是幫助別人,才幫助了自己。你是通過利益別人,來利益自己,助人為樂,幫助別人本身才是一件很快樂的事。他們是把這作為一種事業來做,不是為了賺錢來做。

 “棄老而取幼,家之不祥也。”我們放棄了老年人,不去贍養、不去照顧、不去孝順,把所有的關愛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結果孩子被培養成了小公主、小皇帝,自我為中心,很嚴重,最後怎麼樣呢?家庭不吉祥,後代乏人,沒有賢德的後代子孫出現了。

“釋賢而任不肖,國之不祥也。”我們把那些賢德的人放任了,不去任用,任用的全是不賢德的人,這是國家的不吉祥。

“老者不教,幼者不學,俗知不祥也。”年老的人不去教導了,為什麼呢?因為年輕的人沒有虛心好學的心了,這是社會風氣的不吉祥。古人的智慧經驗,不能夠代代承傳,結果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社會風氣就不吉祥了。

“聖人伏匿,愚者擅權,天下不祥也。”聖賢人都隱居起來了,為什麼隱居起來了呢?因為不被重用。愚鈍的人,自私自利的人都把持了領導的位置,這是天下的不吉祥。

所以孔老夫子說:“我聽說天下有五種不吉祥的事,但向東擴展房屋並不包括在其中。”聽了這一句話,對那些特別熱衷於看風水的人有一定的啟示。風水,當然告訴我們,環境對人是有影響的,人對環境也是有影響的。但是古人告訴我們:“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告訴我們,要從根本上去努力,你是一個有福的人,你所選擇的地方都是很好的風水寶地,即使這一個地方本來風水不好,但是一個有德行的人去住了一段時間,這個地方的風水都能夠變好,這個叫“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如果一個人,他沒有德行,他把這一個風水寶地據為己有,但是他住上一段時間,這個好的風水都被他給破壞了,說明什麼呢?說明:“福田靠心耕。”“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這個是我們傳統文化的心法。

第三點呢?我們祭祖,特別是今天祭祀中華民族萬姓祖先,我們要學習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國精神。很多人說你學傳統文化,學了這麼長時間了,傳統文化到底講什麼呀?你怎麼回答呀?中國文化講“道”,他也聽不懂;中華文化講“德”,“德者,得也。外得於人,內得於己。”他還是聽不懂;中華文化講“仁”,似乎有點明白,但還是不太懂;那你告訴他,你說中國精神就是十二個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就是中華文化的精神。所有的這些精神都是從一個源頭出來的。

像雍正皇帝,在《上諭》中就提出:“儒釋道三家,三教理同出於一源,道並行而不悖。”就是說儒釋道三家的道理都是從一個源頭,從一個根本所產生的,但是他的方法可以並行而不相違背。就像我們這個手指,在外邊看是五個手指,儒、釋、道等等,從外邊看、上邊看是五個,但是你從任何一個手指伸入到手掌的時候,發現在手掌這一個部位,都是一不是二。所以儒釋道從外邊看是三,但是深入到根本之處的時候都是一,不是三。

雍正皇帝對儒釋道都非常地通達,所以他能說出這樣的話。所以告訴我們:儒家,不要貶低道家、佛家;佛家,不要瞧不起儒家,道家;道家,也不要批評儒家和佛家。他們是怎麼樣呢?合在一起互相補充,互相促進,把他們都分離開來,對彼此都是一個傷害。所以你看,雍正皇帝,他對儒釋道有深刻的認識,他能夠說出這樣的話。這一個緣是什麼呢?在李炳南老居士的《論語講要》上告訴我們,說:“聖賢之教,以孝為本。”聖賢施教,就不僅僅是儒家,也包括了道教、佛教。他們進行道德教育,都是以孝為根本、為源頭的。比如說《孝經》上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這個孝是德行的根本,教育所產生的根源。《孟子》上也說:“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孔老夫子最敬佩的,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他們講了什麼樣的道理呢?其實就講了孝悌之道。如果人人都能夠在家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出門尊敬老師、尊敬領導,把這一個孝悌之道推而廣之,這個仁愛之心,也就達到了。

所以這個“孝”給我們傳達的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呢?就像我們今天祭祖,我們從孝道“孝”字上也受到啟發:這個“孝”字的上面是“老”字的一半,下面是一個“子”字,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體的。而上一代還有上一代,下一代還有下一代,過去無始,未來無終。這種無始無終,始終都是一體的,這就是佛教所講的“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從橫的方面,儒家講,兄弟之間的友悌,又把這種友悌之心推而廣之,“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所以你看,“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的東西是什麼呀?就是我們的自性,就是我們的明德。《莊子》上也說:“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我們不僅僅和他人是一體的,而且和天地萬物都是一體的關係,這種“孝”,這種祭祀,給我們傳達的就是一種一體的觀念。如果你有了這種一體的觀念,你會怎麼樣為人處事、待人接物呢?

我們看一看大舜是怎麼做的?在《中庸》上,孔子稱讚舜王說:“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舜王是天子,他有福祿,後來被列為二十四孝之首。他還有名聲,而且很長壽。他為什麼全都齊全呢,因為他的德行。他有什麼樣的德行啊?為什麼被列為二十四孝之首呢?大舜的後母、弟弟,三番五次要置他於死地,但是他並沒有去打擊報復、懷恨在心,心想:“如果我有一天得逞了,我一定給你們好看。”他沒有這種打擊報復的怨恨之心,總是反省自己的不足,雖然得了天子之位,還經常到原野上去號泣,覺得自己沒有讓父母滿意,沒有讓弟弟滿意,最後他的真誠之心終於感化了他的後母,感化了他的弟弟,也感化了天下的百姓,所以他被列為二十四孝之首。告訴我們中華文化的精神,就是“仁者愛人,仁者無敵”。

我們經常說“仁者無敵”,什麼意思呢?並不是說有仁愛之心的人,就沒有人和他敵對,或者是有仁心的人,就可以打遍天下無敵手。一個有仁愛之心的人,他從內心裏不和任何一個人起對立,這是一個有仁愛之心的人,為什麼能夠做到不和任何人起對立呢?聖賢人和凡夫的區別是什麼呢?大舜為什麼能夠做到感化後母和弟弟呢?聖賢人就是親證了:我和萬物都是一體的關係。既然是一體的關係,就像這個牙齒不小心咬了舌頭一樣,這個舌頭還會和牙齒沒完沒了,斤斤計較,非要再報復牙齒嗎?一體的關係就是這樣的關係,所以他要能夠化敵為友。怎麼樣才能夠化敵為友呢?靠的就是真誠之心的感化。

在《群書治要·昌言》上有一句話:“事親而不為親所知,是孝未至者也。”如果你侍奉父母雙親,但是不能夠讓父母雙親理解你、認可你,這個是你的孝沒有達到極致,你的耐心不夠,你的孝順不夠,或者你的智慧不夠。“事君而不為君所知,是忠未至者也。”如果你侍奉領導,侍奉君主,但是不能夠讓君主理解你、認可你,這是你的忠心,真誠之心,沒有達到極致。“與人交而不為人所知,是信義未至者也。”和人相交往,但是不能夠為人所理解、所認可,這是你的信義,沒有達到極致。達到極致是什麼狀態呢?就像大舜這樣,能夠把三番五次置自己於死地的人都能感化。

諸位朋友,請問我們身邊有沒有人,想三番五次地要置我們於死地呀?我們在座的人都非常得幸運,沒有三番五次要置我們於死地的人。但是連這樣的人我們都不能夠感化,說明什麼呀?說明我們的“德未修,感未至也”。還是我們自己的德行修養不夠,沒有達到至誠感通的境界,只有這樣一個原因。如果你達到了這種至誠的境界,“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如果你的心確實做到了精誠,那麼一定是可以感化的。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是什麼原因呢?原因就在這裏。而當你的心一變了,你能夠“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不再去責怪別人,要求對方的時候,你發現他也會慢慢地被你所感化、所轉變。

 所以學習傳統文化,祭祀中華民族萬姓先祖,要繼承他們的精神,繼承他們的品質。要能夠做到“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如果我們把這十二個字都能夠落實,請問我們社會還有什麼問題是不可解決的呢?你看現在有很多人說:“我這個孩子小公主、小皇帝的脾氣很厲害,不能夠有孝心,知恩報恩,為他付出了多少,他都覺得天經地義。”只要你把孩子的孝心給提起,他知道“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慧”,他一定不會讓你操心,他一定會竭盡全力地把學業搞好。我們看到現在社會有很多的食品安全問題,我們只要把這個企業家的誠信之心給培養起來,他做的產品都是良心產品,我們還會有這些問題嗎?現在腐敗分子很多,我們只要把官員的廉恥之心給樹立起來,他知道我這樣做讓父母蒙羞,對不起祖宗,他還會去違法亂紀、貪污受賄嗎?特別是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連歷代祖先都跟著我們蒙羞,他們在哪里都覺得不好意思,抬不起頭來,我們還敢去隨意地違法亂紀、坑蒙拐騙、去貪污受賄嗎?所以祭祀祖先的意義就在這裏。

但是在十年文革的時候,我們不知道祭祀的教育含義,把它當成“四舊”給破掉了,祠堂被搗毀了,結果怎麼樣呢?現在的年輕人做事,不要說能夠想到他的祖宗,能夠想到他的父母都謝天謝地了。往往兩個人都要結婚了,提前兩個星期把對方帶到家裏,讓父母看一看,說:“爸爸媽媽,我們再過兩個星期要結婚,請給我們準備房子、準備錢吧。”如果不是為了準備房子、準備錢,他們兩個住在一起,父母也不知道啊。那到底哪一種教育好?我們希望自己的兒孫成為什麼樣的人,這一點確實值得我們考慮。

中國古人說:“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我們社會問題看似五花八門,但都是樹的枝葉花果,只要我們把這個枝葉花果的根找到,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而這個根在哪里呢?根就是人心壞了。本來人應該有孝順心、知恩報恩的心、飲水思源的心、見利思義的心,但是現在的人都變成了忘恩負義的、見利忘義的這樣的心,唯利是圖的。那這些問題怎麼會不出現呢?所以我們國家的領導人,特別是習總書記提出要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治國理念,這也是學習繼承傳統文化的表率。可以說,在文化自信方面,習總書記給我們做出了最好的表率,包括他在接待美國總統特朗普時,都把他安排在故宮,向他介紹我們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彰顯了一個大國的文化自信。所以對於我們傳統的禮樂文化,我們要深入去理解,要挖掘他的教育含義,不能夠簡單地把它作為迷信來批判。孔老夫子說:“祭則得福。”為什麼呢?因為“福田靠心耕”、“一切福田不離方寸”。我們今天祭祀萬姓先祖,弘揚孝道,從內心能夠把我們的感恩之心來提起,我們一定是得福的。我們首先要感恩誰呢?首先就要感恩父母,我們的父母養育之恩確實難以回報。我們看一個幻燈片,講《路過》。

從這個幻燈片,讓我們體會到父母對兒女的關愛就在生活的點點滴滴,所以我們對父母“生,事之以禮”,過世的時候要“祭之以禮”。這種祭祀,也是發自內心的對父母的感恩之心,對祖宗的感恩之心。我們今天有幸在這裏齊聚一堂,感念中華民族的萬姓祖先,繼承他們留給我們後代子孫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我們應該也生起“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那我們今天的祭祀,意義就無比重大。我相信我們能夠來到現場的每一位嘉賓,都不是偶然聚到一起的,既然我們有幸坐在這裏,能夠參與、體會這種祭祖的莊嚴隆重,那我們也有責任、有使命,把這種博大精深、曆古彌新的傳統文化繼承下去。

我們上午的講座就到這裏,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謝謝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