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視頻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新時代領導幹部的政德建設》

劉余莉 教授

  • 路線壹
  • 路線二
  • 音頻壹
視頻目錄
視頻文字
《新時代領導幹部的政德建設》
2020-04-14

學員們好:

今天很高興和大家一起學習《新時代領導幹部的政德建設》,我們知道在2018年的3月10日,習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重慶代表團審議時強調:領導幹部要講政德,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知道,領導幹部他居於領導的地位,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社會大眾的表率。所以領導幹部的道德風尚如何,關系到整個社會的道德風氣。在《禮記》中就這樣說到,說:“下之事上也,不從其所令,而從其所行。”說下級侍奉上級,並不是服從他的命令,而是服從他的行為。“上好是物,下必有甚矣。”如果上級領導喜歡某一個東西,那麼下級、屬下,一定會有比他更加喜歡的。“故上之所好物,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因此,上級領導喜好和厭惡的東西就不可以不謹慎,因為他是人民的表率。

在《論語》中,也記載孔老夫子多次強調,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如果領導者自身端正,那麼他不用屢次下命令,屬下也會去跟從;如果他自身不端正,雖然屢次下命令,屬下也不會服從。

那麼作為一個領導者,都希望自己很有權威,說話一呼百應,走到哪裏都受人尊敬、愛戴。那麼怎麼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在《論語》上,孔老夫子也說:“苟正其身,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如果領導者、在位者,能夠端正自身,那麼對於辦理政治這件事,又有何難處呢?假如他不能夠端正自身,那麼怎麼去端正別人呢?所以領導者的道德風尚,確實關系到整個社會的道德風氣。

所以在《說文解字》上,用一句話,把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的途徑,給我們指出來了,它說這個“教”就是“上所施,下所效也。”“上”就是領導者,在家就是家長,在學校就是老師。他們怎麼做的,下面跟著怎麼去效法,就是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了。

所以長期以來,道德教育之所以不得力,是因為我們把它變成了“說教”。比如說有的領導幹部,在開會的時候講得慷慨激昂,說我們一定要把“反腐敗”作為關系到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要事情來抓,但是講話沒幾天,自己因為腐敗問題被抓了起來。當這樣的問題越來越多的時候,就讓我們喪失了對道德教育的信心。

所以孔老夫子特別強調:“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在位者的德行像風一樣,一般百姓的德行像草一樣,風向哪邊吹草,草就向哪邊倒。實踐證明:“上行則下效”,“大臣不廉,小臣必汙;小臣不廉,風俗必敗。”這也是習總書記為什麼特別強調,“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的風向標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所以孟子他特別強調:要把那些有仁德之心的人,選拔在領導的位置上。他說:“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應該把那有仁德之心的人選拔在領導的位置上,如果沒有仁德之心而高高在上,就等於把他的過惡播灑給廣大的民眾。這個影響就非常的惡劣。

這個是我們講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的風向標,也就是為什麼要強調領導幹部的政德建設。第二個問題,我們講一講領導幹部“政德修養”的主要內容。

習總書記他說:“講政德就是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換一句話說,領導幹部的政德,要從三個方面來講,那就是“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首先我們看一看“明大德”。

“明大德”就是要築牢理想信念,錘煉堅強黨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這就是領導幹部首先要修好的“大德”。我們知道,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治國理政,它是順應了社會、自然、曆史的發展規律。這一個曆史規律、社會規律、自然規律,用古代的人的話來說,就是“道”。所以“明大德”就是古人所講的,要順應天道,以道德仁義為是。

在《群書治要·六韜》中,有這樣一段話,它說:“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與天下同利者,則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失天下。”說這個天下不是某一個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能與天下之人,共同享有這個利益的,才能夠得到天下,想獨自占有天下利益的人,就會失去天下。

“天有時,地有財,能與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歸之。”你看天有四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有一定的規律;地有財,萬物的生長都離不開大地所提供的資源。能夠與人共同享有這些財富,順應天時,這個就叫做“仁”,那麼“仁”所在的地方,天下都會歸向於他。

“免人之死,解人之難,救人之患,濟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歸之。與人同憂同樂,同好同惡者,義也。義之所在,天下歸之。凡人惡死而樂生,好得而歸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歸之。”也就是說,能給人們帶來真實利益的,解救人們的患難的,這樣的人,天下才會歸往於他。

我們看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下,不斷取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並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命題,讓世界矚目,贏得國際認可,根本原因在於哪裏呢?根本原因就是他能夠“順應天道,以天下為公,以仁義為懷”。這正是“得道者多助”,“順天者昌”的體現。所以我們要“明大德”,其實要堅持四個意識。那就是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這就是我們新時代領導幹部的“大德”。

第二,我們再看一看“守公德”。

習總書記說:“守功德就是要強化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恪守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自覺踐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的承諾。”換句話說,守公德就是要愛民,就是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在《六韜》上記載,周文王曾經向薑太公來請教:“怎麼樣能夠把國家治理好?”薑太公怎麼回答的呢?他說:“善為國者,禦民如父母之愛子,如兄之慈弟。”他說善於治理國家的人,他對待百姓就像父母慈愛兒女一樣,就像兄長關愛弟弟一樣。“見之饑寒,則為之哀。見之勞苦,則為之悲。”看到老百姓饑寒交迫,在位的人要發自內心地為他們感覺到哀愁,看到老百姓勞苦奔波,也是發自內心地為他們感覺到悲傷,想方設法地要幫他們解決困難。

在《春秋左氏傳》中,考察了曆史興衰成敗的規律,說了這樣一句話,說:“國之興也,視民如傷,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為土芥,是其禍也。”它說你看一個國家之所以興盛,就是把人民視為受傷的病人,甚至是視為自己的傷病,加以關心、加以體恤,這是一個國家福祉所在;而一個國家為什麼滅亡了呢?就是因為把人民視為泥土和小草一樣的低賤、不值錢,可以隨意地踐踏,這也是一個國家產生災禍的原因。所以你看,對待老百姓的態度,體現了在位者的仁愛之心,也決定了他的興衰成敗。

在《孟子》上也這樣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領導者把被領導者當成是自己的手足一樣加以關愛,那你發現被領導者會怎麼樣的回饋呢?他會把你視為自己的心腹,更加地關愛。相反,“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這個領導者把被領導者當牛做馬地來使喚,也不尊重他的人格,不關心他的疾苦,那麼“則臣視君如國人”。就像現在有一些企業的員工下了班,在超市裏見到了老板,都是一低頭裝沒看見就過去了,就把他當成是一般的陌生人一樣,沒有太多的關愛。更有甚者“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領導者把被領導者,他的生命視為泥土和小草一樣的低賤、不值錢,甚至可以隨意地踐踏,這個時候,被領導者說起領導的時候都是這樣的,說:“我們那個領導啊,真是一個吸血鬼,甚至連吸血鬼都比不上。”說起來是像仇敵一樣加以痛恨。

所以你看,被領導者對於領導者之所以有這種不同的反應,就是因為領導者對被領導者的態度決定的。在中國曆史上,從來沒有提出“人權”的概念。為什麼呢?因為在位者,他都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起到了“君、親、師”的責任。是“作之君”,要領導屬下、管理屬下、率領屬下;這還不算,還要“作之親”,就像父母關愛兒女一樣去關愛屬下;除此之外,還要“作之師”,就是要教導屬下做人的道理,讓他明了自己在倫理關系中的責任和本分。一個領導者這樣對待屬下,屬下對他感恩戴德都來不及,還需要拿著人權去示威罷工,和他討價還價嗎?所以有人說,中國沒有提出人權的概念,是因為中國比較落後,不夠西方先進。實際這是一種誤解,因為我們有更好的理念,已經把人權保護得很好了。

所以我們現在都在講“中國式”的管理,什麼是中國式的管理呢?那就是“君仁臣忠”的管理。這個“君”就是領導者,這個“臣”就是被領導者。那就是領導者關愛屬下、率領屬下、教導屬下。那麼被領導者,就會全心全力地完成領導交給自己的任務,盡到自己的忠心,所以這個忠就是“盡己之謂也。”竭盡全力地完成自己的任務。所以領導者與被領導者,或者是說領導與人民是互相合作、團結一心的關系,互相感恩、團結互助。那麼在這樣的一種關系中,還需要拿著人權去和領導者示威遊行嗎?

所以在《史記》上記載,在曆史上曾經出現三種不同層次的管理。鄭國的子產在治鄭國的時候,他把這個法律監督機制設計得很嚴密、很合理,所以老百姓不能夠欺騙他,他達到的是“不能欺”的境界。西門豹在治鄴縣的時候,他做鄴縣的地方官,他把這個法律設計得非常嚴苛,結果老百姓被嚇得戰戰兢兢,沒有人敢觸犯法律,他達到的是“不敢欺”的境界。但是孔老夫子的弟子子賤,在治理單父的時候,他把“仁義忠恕”的理念運用到管理之中,起到了“君、親、師”的責任,結果他達到的是“不忍欺”的境界,那就是老百姓不忍心欺騙他。顯然,這個“不忍欺”才是最高層次的管理,這也是中國式管理所能達到的境界。

但是在改革開放之後,因為我們一度喪失了對自己文化的自信心,結果很多的企業家,都是到外國、到西方那裏去學管理。有一批企業家坐了飛機萬裏迢迢來到了美國,向通用公司學管理。通用公司的人很謙虛,他說:“我們這一套管理都是從日本豐田公司學來的,你們不如直接去日本學,學得更加徹底。”結果這群企業家就萬裏迢迢坐了飛機,又飛到了日本。可是他們來到了豐田公司的大門口,還沒有入門,就看到在門口赫然寫著幾個大字,他們都認得,寫的是什麼呢?寫的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凡是稍有成就的企業家,可以說無不是熟讀《論語》。比如說,被譽為“日本近代經濟的最高指導者”、“日本的企業之父”和“日本的金融之王”的澀澤榮一,就是一手執《論語》,一手執算盤,開創了日本儒家式的企業經營之風。而被譽為“經營之聖”的稻盛和夫,之所以在短短的一年拯救了瀕臨破產的日航,而且使日航成為所有航空公司中效益最好的一個,靠的是什麼呢?當中央電視臺的記者采訪他的時候,他說:“我就是把孔子、孟子,這些聖賢人的思想運用到管理之中,所以才成就了今天的我。”很多人認為孔子、孟子這些聖賢人的著作已經過時了,但是事實證明,在越是艱難的時候,這些聖賢人的話越管用。

在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時候,很多企業面臨資金斷流,老板就拿不出錢,給這些員工發工資。這個時候,西方的企業員工出現了什麼樣的問題呢?你不給我發工資,那你是侵犯了我的人權,所以很多員工就紛紛地罷工、示威、遊行。但是這個時候,韓國的員工是怎麼做的呢?韓國的員工不僅沒有罷工、示威遊行,反而把他們平時的積蓄都拿了出來,交到了老板的手上,說:“老板啊,這幾十年來,我們之所以有一個穩定的收入養家糊口,都得益於您對我們的關愛。現在企業遇到了瓶頸,我們願意和您同舟共濟、共渡難關。這些錢您先拿去用,等企業經營狀況好轉之後再說。因為一旦這個企業倒閉,我們幾千員工,家庭生計也就沒有了著落。”

我們看了韓國員工的這些感人舉動,感覺到既熟悉又陌生,為什麼呢?熟悉的是因為那是我們丟失的傳統文化。我們看即使是在民國時候的電視劇,看到一家主人,家道是要衰落了,但是這個僕人還跟著他不離不棄,不是說你不能再發我工資了,我就毅然離你而去,還是願意跟著主人照顧他的生活。那為什麼我們又感覺到很陌生了呢?因為假設我們自己的企業,遇到了瓶頸,員工會不會做出像韓國員工這樣感人的舉動呢?

所以自從“五四運動”和“十年文革”之後,由於我們對傳統文化的過度批判,讓我們一度喪失了對自己文化的自信心。結果一個有五千年文明曆史的古國,要去向一個有兩百年曆史的國家學管理。當然,我們不能否認一個有兩百年曆史的企業,一定有它的成功之處,但是,畢竟沒有一個有五千年曆史的企業,更能經得起風吹雨打,更能經得起曆史的考驗。

所以我們說中國式的管理,實際上是最高明的管理,但是往往被人忽視了。這個就是告訴我們,如果領導者能夠起到“君、親、師”的作用,能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那麼他就能夠達到“不忍欺”的最高境界。這也就是領導幹部的功德。

第三就是“嚴私德”。

習總書記說:“嚴私德,就是要嚴格約束自己的操守和行為。所有黨員、幹部都要戒貪止欲、克己奉公。”領導幹部為什麼要戒貪呢?我們看現在的很多領導幹部,本來可以一帆風順、平步青雲,但是卻半途而廢、鋃鐺入獄了。原因何在呢?原因就是有一個“貪”字沒有放下,不是貪財就是貪色,不是貪名就是貪利,總之,還有一個字沒有放下。

如果我們很貪財的話,我們一定要記住在《大學》上,有一句重要的教誨,很多人就是因為沒有學習這一句話,結果鋃鐺入獄了。這句話就是“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的財貨是以不正當的方式獲得的,這叫“悖而入”。那將怎麼樣呢?也一定會以不好的方式敗散掉,這就叫“悖而出”。

當然中國古人,也知道後人讀了這一句話會半信半疑,還會懷著僥幸心理,所以非常地用心,把那些不好的敗散錢財的方式給我們總結了一下,概括為五個方面。說這個財富,並不是賺到你手、貪到你手就屬於你的了,它實際上為五家所共有。

這五家首先就是官府。比如說我們這個錢是貪汙受賄、違法亂紀、坑蒙拐騙賺來的,後來東窗事發,自己鋃鐺入獄,所有的不義之財被沒收、被充公。雖然賺到自己手裏了,還沒等使用,就曇花一現,又收回去了,確實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得不償失。

第二就是水災,第三就是火災。這些自然災害,看似是自然的,但是卻偏偏會把那些不義之財給焚燒掉、給漂奪走。

第四是盜賊。這些不義之財也會被盜賊所偷盜。所以你看現在也有很多的黑社會,也專門偷盜、敲詐、勒索為富不仁的人。

第五一點,防不勝防。是什麼呢?就是不孝子孫、敗家子兒、啃老族,也會把你的不義之財給敗散掉。所以很多人把錢貪來之後,送孩子到國外去留學,結果這些孩子沒有拿著父母給的錢去注冊交學費,外國的學費很昂貴,結果拿著錢去幹什麼了呢?都去了Casino(賭場),那些賭博的場所一擲千金,把這個不義之財花啦啦地也敗散掉了。現在出現了很多的富二代、官二代、富三代、官三代,什麼原因呢?都是因為他的父輩和祖輩這個錢是不義之財,很多的都是這樣的原因。當然古人這不過是拋磚引玉,引導我們要學會去觀察,告訴我們不義之財不能夠貪。

所以古人他把財富分為兩種。第一種叫吉財,就是吉祥的財富。比如說我們通過勤勞致富,遵紀守法賺來的錢,這個給我們帶來的是吉祥如意,幸福美滿的人生。另外一種財叫凶財,什麼意思呢?就是通過違法亂紀、坑蒙拐騙、貪汙受賄等所賺來的錢財,這個財叫凶財,給我們帶來的是不盡的凶災,不盡的麻煩。

在道家的勸善書《太上感應篇》中,這樣強調,說:“取非義之財者,譬如漏脯救饑,鴆酒止渴,非不暫飽,死亦及之。”《太上感應篇》被譽為“曆代的狀元、宰相必讀之書”,不是說你讀了這個書一定能當狀元、宰相,而是說你要當好狀元宰相,必須要讀這一本書。在《太上感應篇》中,做了這樣一個形象的比喻,說:取不義之財的人,就如同是吃了有毒的肉,喝那個有毒的酒,來止息自己的饑渴,結果怎麼樣呢?不但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反而給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得不償失。

曾國藩的外孫聶雲臺先生,在民國初年的時候,擔任上海商會的會長。因為他是曾國藩的外孫,又擔任了上海商會的會長,所以他和晚清末年的那些權貴的子孫交往很多。耳聞目睹了這些後代子孫敗落的情形,結果怎麼樣啊?他就把這些案例總結了起來,寫了一本書叫《保富法》,也就是說,保持富貴的方法。它告訴我們,賺錢容易、貪財也不難,但是要保持富貴三代以上,可就難上加難了。他用自己身邊的案例,還有曆史上的案例,給我們證明了《大學》上這一句話,那就是“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所以你看了這本書,就是別人送給你不義之財,你也不敢要了。

現代人也用現代的語言,對這些腐敗分子算了一筆賬,確實是很不劃算。首先是政治賬,自毀前程;第二是經濟賬,傾家蕩產;第三是名譽賬,身敗名裂;第四是家庭賬,妻離子散;第五是親情賬,眾叛親離;第六是自由賬,身陷囹圄,被關進了監獄,失去了人身自由;第七是健康賬,身心交瘁。你看這些腐敗分子,雖然東窗還沒有事發,只要外邊一響起警笛,就戰戰兢兢,不知道是不是來抓自己的。每天都處於壓力緊張的狀態之中,對自己的身心也造成了嚴重的危害。第八是曆史賬,怎麼樣呢?遺臭N年。在若幹年之後,人們談到這個腐敗分子,仍然是恨得咬牙切齒,不肯原諒他。所以人生要懂得核算,不要去做那些得不償失的事。

所以唐太宗他曾經用一個很形象的比喻,說:“人拿著自己的官位不珍惜,去以權謀私、權錢交易,這如同是什麼呢?就如同是拿著珍珠的子彈去射麻雀。”你看這個珍珠的子彈非常的昂貴。古代沒有人造珍珠,都是自然的珍珠,那是非常難得的、非常貴重的。但是他不知道珍惜,拿著這個去幹什麼呢?去打麻雀。就是分不清哪一個重,哪一個輕。這個就是告訴我們,領導幹部要提起自己的理智,不要利令智昏。

那麼有的人,把財看得很淡了,你看我即使是“家資萬貫、富有四海,也不過是日食三餐、夜眠六尺而已。”要那麼多錢幹什麼呢?所以把財看淡了,不貪財了,就開始貪色。古人也說:“飽暖思淫欲。”吃飽了、喝足了,又沒有什麼事可幹,就開始貪色。中國古人說:“色字頭上一把刀。”這一把刀絕對不是形容,因為這一把刀,把你所有的功名利祿削得平平的,讓你一無所有。所以古代的讀書人、做官的人,對於“色”這個字更是小心謹慎,不敢越雷池半步。在《尚書》上也說:“天道禍淫最速。”天道,就是自然而然的規律,它給淫亂的人、放縱的人、過分的人帶來災禍,是最迅速、最迅速的了。

我們看在唐朝的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人物叫狄仁傑。狄仁傑在年輕的時候是玉樹臨風、一表人才,長得英俊瀟灑。這一年,狄仁傑去進京趕考,就留宿在一家旅店,而這個旅店的主人,是一個剛剛死了丈夫的少婦人。她白天看到狄仁傑玉樹臨風、英俊瀟灑,就暗暗地起了愛慕之心。結果到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狄仁傑還在認真地讀書,突然門外響起了敲門的聲音。狄仁傑心裏一動,但是因為他胸懷很坦蕩,所以他就起身過來把門打開。結果把門打開一看,看到一個打扮的非常豔麗的少婦人,也就是這個旅店的主人,出現在門口,而且她還很主動地說明了來意。狄仁傑心裏未免一動,但是他馬上就鎮靜了下來。

為什麼呢?因為他想到了自己在年輕的時候,曾經遇到一位老人家,這個老人家還給他看過相,說:“你一生主貴,以後一定是能夠做到達官貴人的。但是也同時提醒他,你一定要小心,千萬不要敗壞在女色的手上。因為這個“色”字頭上一把刀,一不小心把你所有的功名利祿削得平平的,就一無所有了。”狄仁傑他也很誠實,他說:“一個人年紀輕輕,又遇到女子主動地投懷送抱,讓我不動心,確實有點難,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我面對女色而不心動呢?”這個老人家就交給了狄仁傑一個辦法,我們今天也把這個辦法交給大家。這個老人家說,他說:“人面對女色之所以會心動,其實不過是被表象所迷惑。”他說:“其實一個人好看,就好看在外邊的一張皮而已。”那我們仔細想一想,在這個皮的底下,是一些什麼東西呢?其實就是一些血啊、肉啊、屎啊、尿啊,還有一些肮髒的管道,流淌著肮髒的東西。所以古人說:“人體其實就是一個臭皮囊而已。”

比如說,我們夏天的時候,天氣炎熱,只要三天不洗澡,我們身上散發的是香味嗎?為什麼會發明香水呢?就是因為人體散發的氣味不佳,特別是歐洲人,一出汗,身體汗味很重,所以才發明了香水來遮蓋一下。說明什麼呢?說明人體其實(是)一個臭皮囊而已,沒有什麼可取之處。就像有一個人送給你個禮物,這個禮物是一個皮囊,外面雕著花、又繡著朵,讓你一看就愛不釋手。但是你把這個皮囊接過來,把這個封口一打開,看到裏邊都是裝的什麼東西啊?都是血啊、肉啊、屎啊、尿啊等等,非常肮髒的東西。這個時候你還願意把它抱在懷裏嗎?這個時候你是迫不及待地一把推開,避之唯恐不及。所以你看明白了,你就知道了,人體是一個臭皮囊,沒有絲毫的可取之處,這個古人把它稱為“不淨觀”,觀身不淨。在這個關鍵的時候,狄仁傑就想起了老人家的教誨,他把這個方法也交給了這個女子,他說:“你這樣觀察觀察我,你發現我也沒有什麼可取之處了。”正是狄仁傑有這樣的德行,所以,他能忍人之所不能忍,才能成人之所不能成。他去進京趕考,一舉成名,後來還成為一代賢相,名垂青史。

所以你看,“色字頭上一把刀”,紀檢監察部門的數字統計表明,90%以上的落馬高官,都有女色的原因。這也是“天道禍淫”的活生生的體現。我們知道在現代社會,又有很多艾滋病,這個病、那個病的,很多的性病。這些都是人“放縱欲望,不知節制”的後果,也都是“天道禍淫最速”的表現。

那麼有的人,不貪財、不貪色,就喜歡出名。在《了凡四訓》上有這樣一句話,說:“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在世間享有很盛大的名聲,可以說是婦孺皆知、家喻戶曉,但是卻名不副實、德不配位,那就會多有突如其來的災禍。我們看,這個古人,他最擔心的一件事情,就是德不配位,就是他的德行和他的位置、名聲不相匹配,這樣的時候就承載不住外面的名聲和官位了。比如說,我們這個桌子,它只能承重500公斤,但是我們現在非要放上1000公斤的重物,這個桌子就會被壓垮了。所以《易經》上說:“厚德載物。”外在的財富、身份、地位、名聲,要靠深厚的德行才能夠承載,如果我們的位置越來越提升,名聲越來越大,但是德行卻沒有相應地增長,這樣的話就要小心謹慎了。

那麼最後就是貪利。這個利,就是除了金錢以外的,對自己有利的環境、條件等等。古人告訴我們要“見利思義、見得思義。”看到這個利益獲得現前的時候,都要首先考慮它符不符合道義,如果不符合道義,那就是送到我面前,也要婉言謝絕。

總之,古人提醒我們:“立名於一世,失之僅頃刻。”你看我們很多人,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再走上工作崗位。這一路走來,付出了很多鮮為人知的努力,可以說是“來之不易”。但是,在一個利益誘惑面前,把持不住自己,做出一個錯誤的選擇,所有的努力付之東流,卻是頃刻之間。所以,古人提醒我們,面對財、色、名、利的誘惑,應該是什麼樣的態度呢?應該是“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當別人拿著金錢美色來誘惑我們的時候,我們不要覺得很得意,你看我是領導,這些人都要巴結我。

實際上,我們是站在懸崖的面前,別人拿著金錢、美色作誘餌,希望我們跳進懸崖。假設我們不小心,把持不住自己,把這個腳踏進了懸崖,那我們還想後悔,還來得及嗎?後悔、後悔,那都是“到後面才悔”,“悔之晚矣”,一失足而成千古恨。這些都是告訴我們,領導幹部要“戒貪止欲、克己奉公”,才能夠“嚴守私德”。這個是我們講的第二個問題,領導幹部政德修養的主要內容。

第三個問題,我們講一講新時代如何加強政德建設,我們講六個方面。

在2013年3月8日,習總書記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的審議時強調:“我在中央紀委全會上講,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這項工作要繼續堅持,去搞好完善、建設。同時,在我們國家,有一句話,叫‘面壁成佛’,就是自我境界的提升。”那麼這一句話,它實際上是告訴我們:要加強政德修養、要反腐倡廉,必須做好兩項工作。就是把權利關進制度的籠子裏,要完善制度,加強法制監督機制的完善;第二個方面,就是要加強領導幹部的道德修養,提升自己的境界。這一句話,實際上和《群書治要·傅子》中的一句話,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它說:“明君必順善制而後致治,非善制之能獨治也,必須良佐有以行之也。”它說:明智的君主,一定是順著好的制度,才能夠達到社會大治的結果。好的制度重不重要呢?當然很重要,這就是要把權力關在制度的籠子裏。但是它同時也強調“非善制之能獨治也”,並不是說有了好的制度,就可以單獨發揮作用、就一定能夠達到社會大治的結果。那還需要什麼呢?“必須良佐有以行之也”,還必須有好的輔佐的人才,也就是所謂的“聖賢君子”來推行好的制度。這就是習總書記所說的,就是要提升自我的境界,提升領導幹部的政德修養。這兩者對於反腐倡廉都是缺一不可。

那麼很多人說,西方也沒有像我們那麼重視道德教育呀?他們就是靠制度建設,不是把自己的國家治理的挺好嗎?也沒有出現,像我們中國出現的這麼嚴重的腐敗現象啊?所以我們只要把西方的制度搬過來,我們這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實際上,我們向西方學習的時候,忽視了西方的“制度建設”得以產生的曆史文化背景。

在西方的曆史上,西方的文化是一種宗教文化的傳統,它的政治制度維護了公平正義,但是“仁慈、博愛、誠實、守信”的道德教育是由教會來教導的。所以他們的社會治理靠的是兩手抓,一手抓“公平正義”的制度建設,一手抓“仁慈博愛”的道德教育。但是我們在向西方學習的時候,僅僅看到了西方重視制度建設的一面,誤以為只要把西方的制度搬過來,我們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但是卻出現了“異體移植”的弊端。什麼意思呢?就是這個制度在西方能運用得很好,但是一搬到中國,就變味、就走樣。

比如說我們舉一個例子:

安利公司剛剛到中國來發展的時候,它有一個全球通行的無償退款制度,什麼意思呢?就是你把這個產品買回來了,你把產品用光了,覺得這個產品質量不好、對它不滿意,你可以拿著空瓶子到公司去退款,公司會把所有的貨款百分之一百地退還給你。為什麼呢?它是想告訴你,這個產品質量很好,幾乎沒有人對它不滿意。這一個制度,在任何一個西方國家推行的時候,沒有出現任何的問題,為什麼呢?因為長期的宗教教育,人們把“誠實、守信”作為公民最起碼的道德修養,所以沒有人說,對這個產品滿意,還拿著空瓶子去退款。

但是到中國的時候,這一個全球通行的無償退款制度,卻遇到了挑戰、遇到了瓶頸,出現了什麼問題呢?就是每一天都有排著長龍的人,拿著空瓶子要求退款;甚至有的人,不是把產品用光了,而是把產品倒光了,就好意思拿著空瓶子去退款。這一下子可讓安利公司開了眼界,因為他們走過了這麼多的國家,從來沒有遇到這樣的現象,唯有來到中國,這一個“禮義之邦”、“華夏之族”的時候,遇到了這樣的瓶頸。最後怎麼樣呢?迫使安利公司,在中國改變了這一個全球通行的無償退款制度。所以這是制度的問題嗎?這是人的問題。這就是孔老夫子所說的:“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再比如,我們把西方的民主制用來選舉村支書。結果,因為這個公民的道德素質和理性能力沒有達到一定的程度,誰給他送的禮、討他的喜歡,他就去投誰的票;誰和他是親戚,他就去支持誰、去幫誰拉票。最後出現了大量的“賄拉選票、營私舞弊”的現象,甚至有一些地方,黑社會的老大都被選為村支書了。這些現象說明什麼呢?越是要想實行民主,越需要公民的道德素質、理性能力達到一定的程度。否則,出現的社會問題更加的嚴重。

在美國,有一位著名的倫理學家叫麥因泰爾,他寫了兩本書。一本書叫《追尋美德》,另一本書叫《誰之正義?何種合理性?》。他在《追尋美德》的這本書中這樣寫道,它說:“無論道德原則有多麼具體和完美,如果人們不具備道德品格或美德,這些原則就不會起作用。對於法律的應用而言,它僅僅對那些擁有正義美德的人,才有可能發揮作用。”

其實類似的話,早在幾千年前的荀子那裏,就有所表達。他是怎麼說的呢?他說的很簡潔,他說:“故法不能獨立,得其人則存;失其人則亡。”它這個法制等等,不能夠獨立地發揮作用,得到了聖賢君子,就是這裏所說的有正義美德的人,它才能夠發揮作用;“失其人則亡”,沒有聖賢君子,沒有正義美德的人,這個法制它也起不了作用。“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源也。”這個法制、禮法等等,它是治理的開端和憑依,沒有這些禮法制度,你靠什麼去治理呢?怎麼辨別“是非、善惡、美醜”呢?所以它是治理的開端和憑依。但是這些禮法制度是誰制定下來的呢?“君子者,法之源也。”有正義美德的人,才能夠制定出正義的法治,還有這些禮法等等。如果制定法律的人,就是想到小部門、小團體的利益,他也不可能制定出公平合理的制度。而即使公平合理的制度制定出來了,要在推行的過程中,也只有具有正義美德的人,才能夠把它實施到位。所以這告訴我們什麼呢?告訴我們領導幹部的政德修養,對於反腐倡廉也是至關重要。

怎麼樣加強政德修養呢?

第一,就是要從家教開始,重視“政德”教育。習總書記特別強調“家教、家道、家風”的教育,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人一出生就生活在家庭之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從小所養成的道德習慣,還有道德心理,對他的一生都會產生著重要的影響。

家庭教育教什麼呢?德行教育從哪裏教起呢?中國人講“百善孝為先”,“孝”是教之本,是教育所產生的根本、倫理道德的出發點和根基。因為一個人如果不孝敬父母,對自己恩德最大的人都不去照顧,他的仁愛之心就無從談起。我們說對老百姓要有感情,要堅持群眾路線,但是如果對父母都沒有孝敬,沒有知恩報恩的意識,你怎麼可能看到老百姓處於困苦之中,就給以無私無求的幫助呢?所以孔老夫子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對父母的孝,和對兄弟的友悌,才是仁愛之心的根本。就像我們現在,說要學習“雷鋒精神”,“雷鋒精神”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但是為什麼“雷鋒精神”三月來,四月就走了呢?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從“孝道”入手,培養起人的“仁愛之心”。這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雷鋒精神”,就是道德大廈的第四層、第五層,但是“孝親尊師”是一個道德大廈的根基,這個道德大廈的根基沒有豎好,我們就希望有第四層、第五層,那不就是空中樓閣嗎?所以也培養了很多的偽君子。

那麼古人說“求忠臣於孝子之門”。一個人能夠對國家盡忠、竭忠盡智,他一定對父母能夠盡孝。為什麼是這樣的呢?因為中國古人講的這個“孝”,它的內容很全面,不僅僅要“養父母之身”,還要“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慧。”

很多人認為,贍養父母就盡到了“孝道”,但是孔老夫子怎麼說的呢?他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現在的所謂孝子,認為能贍養父母就盡到了孝道,但是對於狗、馬,它們也能夠以自己的體力去孝養主人,如果僅僅是孝養而不尊敬的話,怎麼能夠把人的“孝”和犬馬的“孝”區別開來呢?這就是告訴我們,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從內心表達出對父母的恭敬和感恩之心。養父母之心,首先要尊敬父母,而除了尊敬父母之外,還要做到父母“唯其疾之憂”。也就是你的父母,僅僅為你的疾病而擔憂,完全沒有必要為你任何其他事情而擔憂了,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孝子。

比如說我們小的時候,上學很貪玩,影響了功課,讓父母擔憂,這就是不孝;到了中學,下網吧打遊戲,影響了功課,讓父母擔憂,這還是不孝;上了高中,結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讓父母擔憂,這還是不孝;上了大學,也沒有把學習搞好,把時間給浪費了,讓父母擔憂,還是不孝;走上了工作崗位,貪汙受賄、以權謀私,讓父母戰戰兢兢,不知道哪一天鋃鐺入獄了,這仍然是不孝。

一個真正的孝子,他“為人處世、待人接物、學習工作”,都能夠讓父母不擔心,都能夠讓父母放心,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孝子啊!一個孝子,他心中常常想到父母,所以怎麼樣呢?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小心謹慎。所以在《禮記》上說:“壹舉足而不敢忘父母,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這個孝子每走一步路,都不敢忘記父母;每說一句話,都不敢忘記父母。“壹舉足而不敢忘父母,是故道而弗徑,舟而弗遊。”如果我們每走一步路,都不敢忘記父母,那麼有大道可走,就不要走那些邪僻的小徑;有舟可乘,就不要冒險涉水過河。這都是不敢以父母所給的身體,去做危險的事情。“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惡言不出於口,忿言不及於身。不辱其身,不羞其親,可謂孝矣。”如果你一出口都不敢忘記父母,那你就不會口出惡言,你不會去罵人家的父母。為什麼呢?一旦你罵人家的父母,人家也會憤憤不平,回罵你的父母。這樣就會讓自己的身心受到了羞辱,讓自己的父母也跟著蒙羞。所以說,不辱沒自己的身心,也不讓父母蒙羞。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孝子。

很多人說,你們講“孝”有什麼用啊?某某高官,他對父母很好,他也是個孝子,不照樣鋃鐺入獄了嗎?這就是不理解“孝”,他除了要“養父母之身”之外,更要“養父母之心”,還要“養父母之志”。你看《弟子規》上都說:“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我們身體上有病了,父母會為我們擔憂,我們德行上有損傷,貪汙受賄,被關進監獄,讓父母家人跟著蒙羞,那就是更大的不孝。因為什麼呢?因為父母都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人家都背後指著說:“你看,他的孩子,現在還因為職務犯罪,在監獄裏呢?”讓他怎麼樣的生活,面對世人呢?

所以《孝經》上說:“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這還是要養父母之志。也就是說,父母培養了我們一次,辛辛苦苦,並不僅僅是希望我們在他面前端茶倒水,孝養父母、奉侍父母。而是希望我們做一個對國家、對民族有益的人,能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國家竭忠盡智,甚至“名垂青史”,讓父母非常地榮耀、非常地驕傲,說:“有這樣一個兒子,真是父母的榮耀。”這個重點在哪裏呢?在於“立身行道”,就是我們自己的德行,沒有任何的虧失、虧缺,而且能夠把這個大道,能夠弘揚開來,讓後世的子孫、後世的人,一提到我們,都非常地贊歎。就像這個孟母,為什麼有名啊?還不是因為孟子,他能夠“立身行道”嗎?所以這個才是孝道的圓滿。這個是養父母之志。

還要養父母之慧。也就是說,並不是說做父母的就全對。當父母做錯事的時候,一定要委婉地勸諫,做兒女的要有勸諫的責任和義務,不能夠陷父母於不義之中。但是勸諫的口氣、語氣,一定要委婉、一定要溫柔。所以《禮記》上說:“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一個對父母有深愛的孝子,他和父母說話的時候、應對的時候,一定是和顏悅色,一定是低聲下氣。這個是對父母的感恩和尊重的表現。

《孝經》上說:“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個“孝”是從侍奉雙親開始的,這個就是“修身為本,嚴私德”。也就是說,因為你對父母有孝心,所以你其他的德行,也都能夠做到了。比如說“兄弟睦,孝在中。”父母生了七八個兒女,希望兄弟姐妹能夠團結互助,所以你對兄弟友悌,那麼“孝”也就在其中了。所以你有孝心,那麼其他的倫理關系也就能夠處理好。這個就是嚴私德。“中於事君”,就是“移孝作忠,守公德”。“求忠臣於孝子之門”,因為你對父母能夠做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種恭敬的態度、感恩的態度已經養成了,你到工作崗位,對領導,也是“領導呼,應勿緩;領導命,行勿懶;領導教,須敬聽;領導責,須順承。”這個就是“移孝作忠,守公德”。“終於立身”,就是“立身行道,明大德”。也就是說,我們能夠順應天道,順應社會曆史自然的規律來治國理政,以仁義道德為是,這樣才能夠“得道者昌”,才能夠“得道者多助”。這個就是終於立身。所以用一個“孝”字,就把“嚴私德、守功德、明大德”統一在一起了。所以這個孝道的教育至關重要。

《論語》上也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告訴我們一個人謹慎地辦理喪事、追奠亡故的先人,這個民風自然淳厚了。為什麼呢?我們想一想,一個人連祖宗都能夠念念不忘,想著去定時祭祀,這個情存的多麼深厚,對眼前的父母,又怎麼能夠有不照顧、不關心的結果呢?又怎麼可能去打爹罵娘呢?而每逢春秋祭祀的時候,要把全家族的人召集在祠堂之中,幹什麼呢?宣講祖先的德行,說:“你們家哪朝哪代,出了哪一位有德行的人,他對國家有什麼貢獻。”那我作為他的後代子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小心謹慎,不要因為我的德行,給祖宗抹黑。

比如說楊家的堂號,叫“四知堂”。為什麼取名為“四知堂”呢?這個“四知堂”的原因,是來自於東漢的楊震,他去赴任東萊太守的路上,就路過了昌邑縣,這個縣令王密,是楊震曾經舉薦出來的。王密聽說自己的恩人路過,就趁著夜色帶了十斤黃金,要送給楊震。

結果,楊震看了一看,歎了一口氣,說:“哎,我了解你,知道你有德行、有學問,把你舉薦出來。但是可惜的是,你卻不了解我。”

這個王密以為楊震怕這件事有人知道,才不肯接受的,所以他就說:“恩公啊,這一件事沒有人知道,你就放心地接受了吧。”

楊震就說了,他說:“這件事有天知、有神知、有你知、有我知,這叫‘四知財’,怎麼說沒有人知道呢?”於是,他就拒不接受這“四知財”。

因為楊震一生廉潔,也沒有什麼遺產,也沒有什麼財產留給後代子孫。有的同事看了就勸他,說:“你不為自己考慮,也要為你的後代兒孫考慮一下,留一些家產給他們呀。”楊震怎麼說的呢?他說:“我留給我的兒孫最好的財富,那就是他們是一位廉潔官員的後代。”結果怎麼樣呢?果不其然,楊震的兒子、孫子、曾孫,都有做到三公位置的人,所以曆史上稱他們家“四世三公”。他的兒子楊秉,他說:“我可以做到三不惑。”不為三種東西所迷惑,哪三種東西呢?就是“財、酒、色。”不為財所迷惑;不為酒所迷惑;不為女色所迷惑。那麼後人為了紀念楊震的德行,就把他們家的堂號取名為“四知堂”。

那我們想一想,每當楊家的子孫,從“四知堂”的匾額下走過的時候,會怎麼想啊?你看我們家的祖先,不收“四知財”,那我作為他的後代子孫,怎麼能夠因為自己的言行不慎,給祖先抹黑呢?所以中國的“反腐倡廉”這個教育,從家庭教育之中已經開始了。因為我們的曆代祖先之中,你推上去,都有像楊震這樣廉潔有守的人物。

所以春秋祭祀的時候,要把他們的德行、風範,給後代子孫講解出來,讓後代子孫來學習、來效仿,而且要提起後代子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把這種好的家風代代相傳。

這個就是第一點,要從家庭教育就開始“政德”的教育。第二,就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要貫穿中華傳統文化中“政德”教育的內容。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的慶祝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古人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位卑未敢忘憂國’、‘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報國情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精神等。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我們都應該繼承和發揚。”

我們看了習總書記的這一段講話,也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古人,他一開口就是天下、就是國家?你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甚至都很少說到國家。為什麼古人,他一出口就是“胸懷天下,心系蒼生”?而我們現在的人,談話都在談什麼呢?“今天我的房子要調了,明天我的級別要升了,我的待遇要怎麼怎麼樣了。”每一天都是關心的自己的私利。為什麼古人和現代人差別如此之大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所讀的書不一樣了,我們所接受的教育不一樣了。

古人他從小要讀這些經典,你看這個《大學》上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開口就是“天下”,“讀書志在聖賢”。而我們現在人讀書志在什麼呀?“讀書志在賺錢”。所以那個賺錢特別多的專業,非常的熱門。這個就是告訴我們,我們所讀的書不一樣,讓我們的人生境界,我們思考問題的角度、視野也就不一樣了。

你看《論語》上也說,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說:“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說一個讀書人,他有志於求道,還以自己吃的不好、穿的不好為恥,那麼其他的都不足一提了。你看看,你讀什麼樣的書,你就受到什麼樣的影響,你讀聖賢書,你才能夠“志在聖賢”。所以要讀什麼呢?要讀聖賢書,接受聖賢教育。

比如說《大學》上就說:“德者本也,財者末也。”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說德行很重要,財富就不重要了。而是說“德行是根本,而財富是枝葉花果。”就像學習植物的人都知道,這個植物的根能夠延伸到哪裏,這個枝葉花果也就能夠延伸到哪裏。所以,“君子以厚德載物”,你想這個枝葉很繁茂,你必須培養自己深厚的德行,這樣才能夠枝繁葉茂。

在《周易》中也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學《易經》,但是學《易經》也沒有抓住根本,都是希望找一個人給我算一卦,看看我這件事可不可以做?我這個合作夥伴,可不可以合作?這些也都是枝末,《易經》中最重要的兩句話,除了我們剛才說的,還有一句,就是:“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我們看一個省部級以上的官員,突然鋃鐺入獄了,大家都在議論紛紛,說:“是什麼原因呀?什麼原因呀?”莫衷一是。什麼原因呀?古人早都給我們講了,那不就是“惡不積,不足以滅身”所導致的嗎?那就是惡貫滿盈、自作自受、咎由自取。

在《尚書》中也說:“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春秋左傳》中也說:“多行不義必自斃。”在《尚書》上也說:“內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牆,有一於此,未或弗亡。”它說你觀察一個人,如果對內興起了迷戀女色之風,而且還非常地過分;對外喜歡打獵遊戲,也是沒有節制;還喜歡飲酒,沉溺於靡靡之音;住的房屋又高又大,牆上還雕刻著花紋。以上這六件事情,只要有一件做了,那就沒有不滅亡的,更何況現在很多的領導幹部,這六件事情全都做了呢?那還有不滅亡的道理嗎?

所以你看在《左傳》上、在《史記》上、在《春秋》上、《尚書》上,有很多記載:說一個人,他看一個人或者一個軍隊,目前的所作所為,就可以預測到以後的結局,這個軍隊可不可以打勝仗,結果怎麼樣呢?和這個人預測的一模一樣。這是什麼原因呢?就是這些人熟讀聖賢書,他明白這些自然而然的規律。所以,領導幹部能夠讀這些經書、經典,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是能夠提起自己的理智,這樣不會利令智昏、情令智迷。

第三點,提倡領導幹部要讀點曆史,了解興衰成敗的規律。

習總書記在《領導幹部要讀點曆史》的講話中,這樣強調,說:“在中國的史籍書林之中,蘊藏著十分豐富的治國理政的曆史經驗。其中包含著許多涉及對國家、社會、民族,及個人的成與敗、興與衰、安與危、正與邪、榮與辱、義與利、廉與貪等等方面的經驗與教訓。我們學習曆史,就要學習和吸取中華民族傳承下來的寶貴思想財富,從中獲得精神鼓舞,升華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優良品格,培養浩然正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

讀曆史書確實可以起到這樣的作用。比如說,我們看《晉書》上,有這樣一句話,它也是考察夏、商、周三代的興衰成敗,總結的這樣一句話:“三代之興,無不抑損情欲;三季之衰,無不肆其侈靡。”說:夏、商、周三代之所以興盛,都是因為那些開國的君王,能夠抑損自己的情欲,能夠戒貪止欲。而到了夏、商、周的末期,那些君王之所以衰敗,就是放縱自己的欲望,過著奢侈浪費,以至於入不敷出的生活。

這是曆史規律,用李商隱在《詠史》裏邊所總結的,那就是:“曆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考察一個國家、一個家族、乃至一個政黨興衰成敗的規律,無一例外的都是因為勤儉而興盛;也是無一例外的,由於過分奢侈、過分浪費而衰敗。在《貞觀政要》上,也記載著唐太宗和臣子的對話。唐太宗在讀了曆史書之後,他也總結了這樣一個規律,說:“為主貪,必喪其國;為臣貪,必亡其身。”說:做君主的貪心,最後把自己的國家都給丟掉了;做臣子的很貪心,最後就是身敗名裂,最後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在《易經》上,總結了這個事物發展興衰成敗的規律,說了這樣一句話,叫:“一陰一陽之謂道。”有日就有夜,有寒就有暑,有春夏就有秋冬,有潮長就有潮落。從這些自然界的現象來觀察,都是“一盈一虛、一消一長”。而我們把這個道理來觀察人世間的變化,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比如說,人心的一憂一喜、人世的一治一亂,也都體現了“一陰一陽之謂道”的規律。所以古人常用“太極圖”來表示陰陽變化的規律,這個“太極圖”:半邊是陰的,半邊是陽的,中間還有一個界限。如果過了這個界限,就意味著陰陽失去了平均,陰陽失去了平均,會怎麼樣呢?那就是會引起變化。這就是“陰極則陽生,陽極則陰生”,也就是“物極必反、盛極必衰、消極必長”。

對這一個道理體會得很深刻的人,就是曾文正公——曾國藩。曾國藩是滿清政府的漢人中,地位最高、權位最重的一個人,但是他在位20多年,從來沒有在省裏為自己買過田地一畝,建做過一所房屋。他還曾經對軍中的僚屬宣誓:“不取軍中一錢寄回家中。”也就是公家的一文錢,他都不會挪做私用,而且是說到做到、數十年如一日。那為什麼他能做到“不取軍中一錢寄回家中”,而我們現在的領導幹部是想方設法地挪用公款,占公家的錢、占公家的便宜呢?就是因為“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

曾國藩從小熟讀四書五經,所以他對《大學》上“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的道理深信不疑。他也知道財富賺到你手,但是要“保持富貴三代以上”,那是不容易的。一定是要怎麼樣呢?要勤儉持家,而不是驕奢淫逸。所以他在“家書”中這樣寫到,說:“家敗離不開一個‘奢’字,人敗離不開一個‘逸’字,討人厭離不開一個‘驕’字。”一個家庭、企業、單位、政黨的破敗,都是因為這裏的每一個成員,過上了過分奢侈、過分浪費的生活,以至於入不敷出。而一個人從盛轉衰,以前都在走上坡路、步步高升,突然轉折了,開始走下坡路了,原因何在呢?什麼時候他認為自己的奮鬥已經差不多了,可該享受一下人生了,他人生的轉折點就出現了。一個人討人厭、討人不喜歡,就是過分的驕慢、自以為是,不把別人放在眼裏。

所以,凡是熟讀曆史、了解曆史規律的人,都是教導兒孫要“克己利人,舍財不貪”。比如說範仲淹,他小的時候家境貧窮,到一個寺院去讀書,冬天的時候只能煮一頓的稀飯,一鍋的稀飯。把這一鍋的稀飯劃成四個格子,每一頓只能吃其中兩格子的稀飯,就著鹹菜。結果“十年寒窗,一舉成名”,最後他做官做到了宰相,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是他仍然保持了窮秀才的生活方式,把剩下來的錢興辦義學,興辦義田。那麼他們家有四個兒子,但是只有一套比較體面的衣服,所以要出門會客的時候,都要輪班出去,否則沒有那麼多好衣服。

他這種廉潔的作風,也是被同事看到了,勸他。結果他仍然是保持了這種窮秀才的方式,不肯驕奢淫逸,不肯自己消費過多的錢財,結果他死的時候,連喪葬費都不夠。這在現代人看來,是不是覺得他太傻了,也是太不為子孫後代著想了呢?但是實際上,這才是為子孫後代著想的最好辦法。因為他的四個兒子都做了“宰相、公卿、侍郎”,而且個個是道德崇高,能守住他父親的遺志:“舍財救濟眾人”。到清朝的時候,有人做了一個統計,說範家做到部長以上的官員有七十多位。

司馬光先生曾經這樣說,他說:“遺金於子孫,子孫未必能守。”就像我們現在很多人不明理,賺了很多的錢、貪了很多的錢,自己還舍不得花,想留給自己的兒孫。但是古人說:“如果你的兒孫有德行、有能力,他會用自己的德能創造財富,你留錢給他有什麼必要呢?假設你的兒孫又沒有德行、又沒有能力,你把錢留給他,他遲早也都會敗散掉,所以你留錢給他又有什麼意義呢?”無論兒孫有沒有德行、有沒有能力,你把錢留給他,對他都是“百害而無一利”。

所以古人說:“賢者多財損其志。”本來很賢德的人,他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去創造財富、創造事業的,你把錢留給他,財富一大堆,他想我都不用奮鬥了,我幾代都吃不完,我還去工作幹什麼呢?“賢者多財損其志,愚者多財益其過。”愚鈍的兒孫,給了很多的財富,他不知道把這些錢用在慈善事業、資助教育、弘揚傳統文化,幫助人能夠獲得幸福美滿的人生上,拿著這些錢去驕奢淫逸,結果怎麼樣呢?又增長了他的過失。他沒有這個錢,他不能作那麼大的惡,他有了這個錢,有了這個能力,他作惡的能力也就增強了,這不是增長他的過失嗎?

所以古人有智慧呀!說:“遺金於子孫,子孫未必能守。”所以不要把錢留給子孫。“遺書於子孫,子孫未必能讀。”有的人,就像我們學了很多的傳統文化,看了很多的經典,覺得古人的話真是字字珠璣,學一句頂一百句,都是古人經驗智慧的總結,所以也希望兒孫能夠讀一讀聖賢經典。但是遺憾的事兒是,現在的孩子喜歡看微信、喜歡看微博,他沒有時間、精力和興趣去讀這些聖賢書,他的心也靜不下來。那怎麼辦呢?還不是沒有辦法。

“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什麼叫陰德呀?就是做了好事,不要故意去宣傳,為什麼呢?因為“冥”也是一種福。你做了好事,人家贊歎你,把你做好事的這個“福”就回報給你了,你這個福德就不能夠再積累下來。所以古人說:“要積陰德。”這樣的話,你這個德才能夠越積越多,這個德行可以庇蔭子孫千秋萬世。而且因為你的子孫,看到你平日都是積功累德,都是在行善,他當然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是這種家風、家教,能夠影響子孫千秋萬世。所以你看孔老夫子,他的德行庇蔭了他的子孫2000多年、80多代,代代還有賢人出現,範仲淹,他的德行庇蔭了子孫將近有上千年之久。現在,範家所興辦的義田,超過了範仲淹當時興辦的義田有很多。所以要留什麼給後人呢?要“留德行、留風範”,這才是一種智慧的選擇。

學習傳統文化一定要“知行合一”。這些曆史的經驗,我們只有去身體力行,才能夠真實受益。比如說,我們看到習仲勳老先生,他自己就是在中華傳統美德的熏陶之下來成長的,也是用中華傳統美德來教育家人的。所以才能夠培養出像習主席這樣的國家領導人。

在《習仲勳傳》的最後一章,講的是習仲勳的家教和家風,裏邊有這樣一段論述,說:“習仲勳注意教育孩子,從小養成節儉的良好生活習慣,他言傳身教,從點滴做起。他經常用‘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言教育孩子,吃飯時掉在桌上的米粒兒都要撿起來吃掉,一丁點兒也不浪費,吃到最後,還要掰一塊饅頭,把碗碟兒上的菜汁擦幹淨。這種無聲的教育,使孩子們都養成了不浪費一粒糧食的好習慣。孩子們的衣服和鞋襪兒,大都是接力著穿,大的穿舊了,再讓小的穿。

習仲勳還非常注意保護環境、節約水電,經常教育家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力行節約。習家人節儉行為出乎人的意料,習仲勳習慣用浴盆洗澡,每次洗完澡的水,留著讓孩子們再洗,然後還要用澡水洗衣服。家裏廳堂的燈,晚上一般很少打開。他要求,房間裏只要沒人兒,一定要隨手關燈。在外面散步時,看見地上有煙頭兒,他都會俯身撿起,扔到垃圾桶裏。在他的影響下,家人一直保持著隨手關燈、節約用紙、擰緊水龍頭、自覺維護公共衛生的良好習慣。不僅兒女們一直保持著,就連孫輩們也繼承了爺爺的這些好傳統。

習仲勳在最後的日子裏,對子女們說:‘我沒給你們留下什麼財富,但給你們留了個好名聲。’這就是習仲勳留給子孫後代的享之不盡的寶貴財富,他以光輝的榜樣,教誨兒女們,如何做一個純粹的、有益於人民的人。”

所以你看,習仲勳老先生的這一段話,就是學習曆史、總結曆史經驗,所得到的一些啟發,就是“曆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我們看到他所說的:“我沒給你們留下什麼財富,但給你們留了個好名聲。”就想到了楊震留給子孫後代的話,說:“我留給兒孫最好的財富,那就是他們是一位廉潔官員的後代。”所以,成功人士的成功,那絕對不是偶然的,都是符合成功的規律的。我們現在很多的領導幹部喜不喜歡成功呢?每一個人都追求成功,但是因為沒有學習曆史,不懂得興衰成敗的規律,他想去追求的目標,卻采取了“南轅北轍”的手段,結果離目標越來越遠,背道而馳。所以學習曆史至關重要。

第四點,就是要把“政德建設”作為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通過各種制度建設,加強道德修養。

在中國古人那裏,道德教育都是通過各種制度,來加以保證和維護的。比如說,首先就是選舉制度,選拔人才的制度。用什麼來選拔人才呢?選拔人才切實做到了“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這種原則,確實堅持了這樣的原則。比如說在漢代,就實行了以“舉孝廉”為標准的人才選拔機制,也就是說,這個地方官負責把這個地方具有“孝”和“廉”的品質的孩子舉薦出來,由國家培養,作為官吏的候補。因為一個孩子孝,就會對國家忠;一個人廉潔,就沒有貪心。結果,實行了這樣的人才選拔機制,使得“文武並興,人才輩出”,這個人才層出不窮。

那麼當然,為了使這個地方官真正把“德才兼備”的孩子舉薦出來,不是把自己的親朋好友,或者給他送禮的人舉薦出來了。還有一個制度加以保證,那就是:“進賢受上賞,蔽賢蒙顯戮。”也就是說,你為國家舉薦的人才,他確實為國家建功立業,那麼舉薦的人受到國家最高的賞賜。如果你的手下有人才,但是你埋沒了他、蒙蔽了他,一旦為國家所發現,就受到國家最高的懲罰。所以古人他評價地方官的政績,一個重要的標准,就是他為國家舉薦了多少德才兼備的人才。如果你好幾年都沒有為國家“舉孝廉”,這個地方官的政績是不合格的。那麼這樣的制度,就使得這些地方官把德才兼備的人都舉薦出來。這樣的話,就使這些德才兼備的人處於領導的位置。這個社會想不和諧都很難。

我們再看,在古代的時候,到了隋唐之後,他采取的是科舉考試,就像我們現在的公務員考試一樣,要當公務員,必須參加考試。但是考試的內容,都是以儒家的經典為核心。比如說,唐朝的“明經科”,考“九經”;到宋朝的時候,有“十三經”。就是《易經》《詩經》《書經》,還有《三禮》《三傳》,就是《儀禮》《周禮》,還有《禮記》《春秋左傳》《春秋穀梁傳》《春秋公羊傳》,還有《論語》《孝經》《爾雅》和《孟子》。那麼這些經典的內容,都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內容。所以你要去參加科舉考試,你對這些經典要很熟悉,潛移默化的,也受到這些經典的熏陶。

比如說《大學》上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而“修身”前面還有四個步驟,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後面才談得上修身。“格物”,什麼意思呢?就是“格除物欲”的意思。也就是說,你在“財、色、名、利”的誘惑面前,能夠如如不動、把持住自己,這樣,你的理智才不會被蒙蔽,你才會有智慧。所以這個“格物”不是像朱熹所講的,是“革除萬物之理”,王陽明先生按照他的理解去格竹子,結果格出了一身病,最後他覺得這個理解是錯誤的。這說明什麼呢?說明你要參加考試、科舉考試,你要讀聖賢經典,你潛移默化的受到聖賢經典的熏陶,自然也有了聖賢的氣氛。這個是選舉制度。

我們再看激勵制度。中國的激勵制度,它也是順著人情去設計的。因為什麼呢?孔老夫子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每一個人都希望富貴的境界,所以,制度設計也要順著人情來設計。那怎麼設計呢?像《傅子》上就說:“爵非德不授,祿非功不與。”也就是說這個爵位,這個領導的位置,沒有德行的人,就不授予給他;這個俸祿,用我們現在話來說,就是工資、獎金,沒有功勞的人就不給以。這樣的制度一設計,人們就不是去追求財富不擇手段,而是追求德行,因為你德行越高,你的領導位置越高。追求對國家的建功立業,因為你對國家越有貢獻,你的工資獎金越多。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激勵制度。

還有,就是高薪養廉。在《傅子》上說:“凡欲為治者,無不欲其吏之清也。不知所以致清而求其清,此猶滑其源,而望其流之潔也。”凡是治理國家的人,沒有不希望屬下清廉的,但是不知道怎樣使他們清廉,而一味的要求他們清廉。這就像攪渾了水源,而希望水流很清潔一樣,怎麼可能做到呢?所以,你看這些領導幹部,他手中掌握著很高的權利,他簽一個字、批一個項目,那都是上千萬、上百億。結果自己的工資呢?每個月就是上萬塊錢,而他們又是國家的精英。你說他這個心理怎麼能夠平衡呢?

所以《崔寔政論》上,對這些俸祿不足的官員做了一個比喻,說是:“渴馬守水,餓犬護肉。”就是很饑渴的馬,讓它守護水源,已經很餓的狗,讓它看護肥肉,想讓它不越雷池,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凡是能夠走到領導幹部的崗位的,那都是這個社會的精英人才,要給他們很好的待遇,很高的尊重,他們才會安心本分。所以“高薪養廉”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很多國家“反腐倡廉”的一個重要的舉措。

當然高薪養廉也有前提條件,如果領導幹部、公務員的人數很多,好多人浮於事,這個時候還給他很高的薪水,這樣就會加重人們的負擔,也讓人們不滿。所以要實行高薪養廉,必須首先精簡領導幹部的人數,讓人當於事,這樣,再實行高薪養廉,才不至於給人們造成過重的負擔。而且高薪養廉,它是廉潔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那就是說,高新對於養廉是必要的,但不是說高薪就一定能夠達到廉潔的結果。還必須要提高這些領導幹部的道德水平和修養的境界,讓他們不要增長貪心。這樣才能夠達到養廉的目的。

第三,就是培訓制度。像我們黨校的設計,這些公務員培訓等等,都秉持了“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的理念,實際上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制度,但是教育的內容需要完善。正如習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中所強調的,他說:“各種文史知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領導幹部也要學習。”為什麼要學習呢?目的有兩個,就是“以學益智,以學修身”。通過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自己的智慧,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這個也是我們的培訓制度需要加強的。

第四,就是法律制度。也就是說,通過完善法律,使人不敢去貪汙腐敗。所以孔老夫子說,他說:“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他作為法官判案,和別的法官也沒有不同,他也是根據案情給以公平的處理,但是他和別的法官不同之處,在什麼地方呢?就是一定要使人們不產生訴訟,那麼怎麼樣才能不產生訴訟呢?那就是要加強道德教育,防患於未然。所以,古代的法律制度,不是以懲罰為目的,而是以防微杜漸為目的。像《尚書》上也說:“刑期於無刑。”為什麼要設立刑罰呢?目的是達到不使用刑罰的這種結果。

第五,就是監督機制。古代的監督機制很完善,讓人們能夠“不能欺”,法律制度讓人“不敢欺”,道德教育讓人“不願欺”。高薪養廉,讓人“不必欺”。那麼這個監督制度,就是讓人“不能欺”,你想欺騙、你想貪汙受賄,馬上就被人發現了。比如說,古代有一個很好的諫官制度。就是這個諫官,他的品位很低,但是他可以去彈劾品位很高的官員,一旦他的彈劾被認可、是正確的,他的這個職位迅速提升。那麼這樣,就是保證了監督機制能夠強有力的運行,讓那些高級的領導幹部,也不敢去明目張膽地貪汙受賄、以權謀私。總之,從各種制度建設上,讓人“不想欺”、“不能欺”、“不必欺”、“不敢欺”。這樣的話,這個“政德”建設才是有保證的。

第五點,就是強調高級領導幹部的率先垂範。我們看這個“教”,左邊是一個“孝”,右邊是一只手拿著一根柳條。這個“孝”字怎麼寫的呢?上面是一個“×”,下面是個一模一樣的“×”,再下面是個孩子的子,這個告訴我們什麼呢?這上面的“×”,是父母、老師、領導所畫的,下面一模一樣的“×”,是孩子、學生、下屬所畫的。這個告訴我們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是身教勝於言教。而右邊,一只手拿著一個小柳條,告訴我們教育需要有耐心,需要父母、領導、老師不斷地拿著柳條耳提面命。

所以身教加耐心,這兩點做到了,就可以使道德教育行之有效。所以,“言教者訟,身教者從。”如果我們用言語去教導,自己做不到,那麼屬下就會給你起爭訟,給你有逆反,意思說你都沒有做到,有什麼資格說我呢?這就是把道德教育變成了說教。如果你不用言語去教導,自己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能夠廉潔奉公,都能夠公正無私。這樣的話,屬下才對你生起恭敬之心,不用你屢番教導,也能夠去做正當的事。這是第五點。

最後一點,就是要著重培養每一位領導幹部“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責任擔當意識。“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是中國傳統文化一句最重要的心法,什麼意思呢?就是任何事情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不要去責怪別人,而是馬上反過頭來反省自己。這件事我應該承擔什麼責任。為什麼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呢?因為“各自責,天清地寧;各相責,天翻地覆。”

如果大家遇到問題,都是反省自己,那麼就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天清地寧”。如果遇到問題,大家都是相互指責、相互挑剔、相互抱怨,那就是“天翻地覆”。所以現在很多的會議開了很多,但是越開越誤會,沒有解決問題,什麼原因呢?因為大家在會議上,都是挑剔別人、推卸責任、指責他人,而沒有反省自己,這件事我應該承擔什麼責任。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夠“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那就會“天清地寧”。所以這一句話,被譽為中國傳統化的心法,它把沖突產生的原因,以及解決沖突的方法,都為我們指出來了。這是我們每一個領導幹部都應該具有的擔當意識。

今天,我們這一堂課就學到這裏。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