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視頻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弘揚〈群書治要〉堅定文化自信》

劉余莉 教授

  • 路線壹
  • 路線二
  • 音頻壹
視頻目錄
視頻文字
《弘揚〈群書治要〉堅定文化自信》
2019-07-15

今天非常高興來到吉林師範大學,和大家一起來學習《弘揚〈群書治要〉,堅定文化自信》。

《群書治要》這一本書,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時候,派魏征、褚亮、蕭德言、虞世南等等的大臣,把唐朝以前“經”、“史”、“子”之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精髓概括出來。這一部書,奠定了唐朝“貞觀盛世”的思想理論基礎,因為這本書是要給皇帝看的,所以,都是從浩如煙海的經典裏精挑細選出來的,一共有50萬字,共50卷。

很多人都聽說過《資治通鑒》,但是很少有人聽說過《群書治要》,那是什麼原因呢?是因為在宋代以後,《群書治要》在中國本土就失傳了,被日本的遣唐使帶到了日本,到清朝的時候,又進貢,回到了中國。但是因為後來戰亂紛飛,很少有學者深入研讀。後來,中國一個駐日本的大使得到了一套《群書治要》,又組織人把它翻譯出來。《群書治要考譯》這本書出來之後,當時的國家領導人習仲勳先生,為這一部書題詞:“古鏡今鑒”,意思是說:古代的這些治國理政的方法、經驗、教訓,為我們今天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還仍有借鑒的意義。

我們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題目是:《弘揚〈群書治要〉,堅定文化自信》,也就是說我們通過一些問題,來看一看《群書治要》對於我們堅定文化自信有哪些作用和啟示。

首先我們看第一個問題,什麼是文化?何謂“有知識,沒有文化”。我們現在經常說,有很多“有知識,沒有文化”的人,這一句話怎麼理解呢?我們首先要對“文化”這兩個字有所認識。這個“文”,就是文字、文章、禮樂、曲調等等,包括建築,這都是“文”,那麼它起到什麼作用呢?我們看這個“化”,這個“化”就是人受教而變化,它的本意是教行的意思,也就是說:凡是以道業誨人為教,人能接受這個道業而變化他的氣質,遠過遷善,在各方面,比如說言談舉止、行為方式、待人接物,都起了若幹的變革,這個變革就稱為“化”。

所以“文化”兩個字合而言之,什麼意思呢?就是以文章、文字、禮樂、曲調、建築等等的文藝形式,變化人的氣質,達到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的目的。所以我們說什麼是有文化呢?你看了這首詩,比如說:“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然後我們的行為方式就發生了改變,我們吃飯的時候,不能夠隨意浪費,不能把白花花的饅頭和米飯丟在垃圾桶裏,這個就叫變化了你的氣質,變化了你的行為方式。那麼什麼是“有知識,沒有文化”呢?就是我們雖然把這首唐詩倒背如流,但是我們在生活中還非常地浪費,不知道節儉,這個就叫“有知識,沒有文化”,就是說,我們學了這句唐詩,對我們的行為方式沒有起到任何的改變。我們現在很多人,都把傳統文化當成了知識來學習,所以我們是“有知識,沒有文化”的人,大家服不服氣呀?大家如果不服氣的話,以後就要在自己的行為方式上有所改變,這樣成為一個“既有知識,又有文化”的人。

中國人有句話說“文以載道”。這個文章、文字,包括文藝形式、歌舞等等,要承載著“道”、傳達著“道”,所以,中國的學問是以求“道”為目的。《論語》上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讀書志在聖賢”,讀書不是志在賺錢。所以你看,“文”是什麼呢?文章、文藝、禮樂,它能夠變化人的氣質,使人彬彬有禮,這個就是“文化”的作用。所以這個“文化”,它從改變人的內心,然後進而改變人外在的行為舉止,這就是一個文質彬彬的人。

古人還說:“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為什麼你三日不讀書,就面目可憎了呢?比如說我們讀《論語》,孔老夫子曾經說過一句話,說:“四海之內”怎麼樣啊?“皆兄弟也”。諸位同學,我們現在還能夠感受到“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境界嗎?我們和自己的同宿舍的同學,同班的同學是不是親如兄弟呀?很多人都搖頭了,那不是這樣的,是不是聖賢人說錯了呢?聖賢人說的並沒有錯,聖賢人說話都很嚴謹,他說:“四海之內皆兄弟”是一個結果,原因在哪裏呀?在前面的兩句話,說:“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說這個君子人,走到哪裏,對每一個人都很恭敬,為人處事,處處為對方著想,沒有什麼過失,對每一個人都恭敬有禮。他走到哪裏,哪裏才是自己的兄弟姐妹,所以能夠為對方著想,這是最高的學問。但是我們現在的孩子,大部分可能都是獨生子女了,在家都是小公主、小皇帝,所有的家人都要看到“我”的需要、考慮到“我”的感受,所以當諸多的小公主、小皇帝走到一起的時候,如果不出現問題和沖突,那就不正常了。所以很多孩子和人家相處不到半個月,不到一個星期,不是自己不喜歡別人了,就是別人不喜歡自己了,還出現了種種的矛盾、沖突和對立。

所以你看,我們怎麼樣能夠使人際關系和諧?怎麼樣走到社會上,處處受人歡迎?在《論語》上、在《弟子規》上都有表述,後邊我們有一位學生,給我們一起分享《弟子規》,為什麼學習《弟子規》這麼重要呢?古人說:“不學禮,無以立。”如果人不學“禮”,他沒有辦法在這個社會上立足,你走到哪裏處處都成障礙。所以《弟子規》是我們最起碼的“禮”,也就是我們為人處事,要求必須遵守的道理,有人把《弟子規》比喻作人生的交通規則,什麼意思呢?你看我們開車要遵守交通規則,否則就會和別的車發生沖撞,我們做人如果不守做人的規則,沒有《弟子規》的學習,我們和人相處的時候,就會出現種種的障礙,所以你三日不讀聖賢書,就面目可憎。

我們看怎麼樣才叫“讀書”呢?讀書,不是你讀過去了就過去了,和自己的為人處事毫不相關,如果你沒有讀《論語》的時候是什麼樣的人,讀了以後還是什麼樣的人,這個《論語》就是“不曾讀”。所以古代設置的這些聖賢經典,是教人“讀書識義禮之道也”。為什麼讀書人備受尊重啊?因為“讀書明理,理得心安”,讀書人他明白道理,他才不會像世間人,每一天忙忙碌碌、朝九晚五、壓力重重、煩惱不斷,富而不樂、貴而不安。

你看我們現在社會,無論是貧富貴賤,都是身心不安,身心不安的原因在哪裏呢?其實很簡單,就是沒有讀聖賢書、不明理。所以這些聖賢之書,並不是讓我們中舉人、中進士而設立的,而是教千萬世做好人,直至於大聖大賢而設的。所以讀一句書,便要反之於身,我能如是否?做一件事,便要合之於書,古人是如何?此才是“讀書”。

所以我們讀了《論語》、讀了《孟子》,不要覺得這個都是古人的事兒,和我不相關,你看《論語》上有一句話說:“君子無所爭。”君子人沒有要和別人競爭的場合,可是我們現在社會卻提倡要競爭。《老子》上也說:“聖人,利而不害,為而不爭。”聖賢人都是去利益別人,不去損害別人,都是要有所作為,但是沒有和任何人有競爭的關系。所以他不是無所事事,他不是說沒有競爭的意識了,他就沒有向上發展的動力了。現在有很多錯誤的觀念很流行,比如有人說:“欲望是社會前進的動力。”沒有欲望了,人還有什麼動力去努力呢?諸位朋友,那我們想一想,中國有四大發明,發明這四大發明的人,是因為靠欲望的推動嗎?

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文天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些人是靠欲望的推動嗎?正是這些不求名、不求利的人,他才成為中國人的脊梁,成為中國民族精神的代表。中國的發展靠的是什麼呀?靠的是這一批人,不是靠欲望的驅動。

所以《論語》上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人和小人有很多的區別,但是一個最重要的區別是什麼呢?君子人凡事都是以“道義”為出發點,這件事我是不是應該去做,我應該去擔當。而小人恰恰相反,凡事必須有利益,這件事對我有什麼好處,是能夠讓我出名,還是能夠讓我得利,這是他做事的出發點。

我們想一想我們現在改革開放之後,向西方學習之後,向西方學到的是什麼呀?就是要用“利益”來觸動大家去做事,所以最後大家形成了一種什麼樣的價值觀呢?那就是“唯利是圖”,這件事沒有利益,那你就推不動他,他為什麼要去做這個事啊?但是聖賢人,他做事沒有好處,他也是非常地努力,甚至比世間的人朝九晚五還努力,為什麼呢?他是一種仁愛之心,因為什麼呢?“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他是這種動力在不斷地推動著他。

所以你看,我們讀聖賢書,境界就不一樣了,為什麼古人出口,他都很少想到自己,都是“襟懷天下,心系蒼生”啊?因為他從小讀的書,和我們現在學生讀的書就不太一樣了。從小他們要去參加科舉考試,必須首先讀《四書》、《五經》,你看《大學》,開篇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大學”,我們上大學的目的是幹什麼呀?“大人之學”,是要“明明德”,把自己本性的智慧光明開啟出來。“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什麼是“親民”呢?就是你還要幫助別人,把他的自性光明開啟出來,這兩件事都達到至善圓滿的程度,這個叫“止於至善。”後邊接著講:“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你看古人他心胸是什麼呀?要“平治天下”,首先想的就是天下人,所以古人甚至很少說到國家,開口就是天下,因為他們從小讀的書是不一樣的。《論語》上也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說這個讀書人,他要很有毅力,但是他的心胸還需要很廣博,這樣怎麼樣呢?他才能夠把“仁”這個重任擔當起來,而且怎麼樣呢?一直到死也不休止。

我們看一看,古人他都是這樣的心胸、這樣的境界,說:“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說一個讀書人有志於求道,還以吃的不好、穿的不好為恥,那就不足和他言談“道”了,不足給他講這些大道了。我們現在的同學平時談論的時候,我們在聊什麼呢?我們在聊:“唉,我們今天又去發現了一個好吃的地方。”“哎,又看到了一個很好看的衣服。”你看我們平時都是心思系在何處呢?系在吃喝玩樂等等這個方面。所以你說我們這個境界和古人是不是相差甚遠呀?

讀書成聖賢人從哪裏做起呢?要從“羞恥心”做起。中國的文字都是一個智慧的符號,這個“恥”,正體字的“恥”,是一個耳朵旁加一個心字。“恥,辱也。從心、耳聲。”什麼意思呢?一個人聽到別人說自己的過失而心生慚愧,表現在外面就是面紅耳赤,這個是“恥”。所以孟子他說了一句話:“恥之於人大矣。”說一個人有羞恥心,對人而言太重要太重要了,為什麼重要呢?因為你得到了這個字,就是有羞恥心的人,他就能夠改過遷善、成聖成賢,而沒有羞恥心的人,他就會墮落的離禽獸不遠了。

在《了凡四訓》上,把這一個字進行了進一步地發揮,它說:讓我們想一想古代的聖賢人,他們和我們同樣是人,為什麼他們能夠成為百世的師表?到今天不分種族、不分國籍的人,一提到他們,還非常地尊敬,願意向他們學習。比如說孔老夫子的後人,一直傳承到今天,保持了上千年,八十多代而不衰,而且現在的“孔子學院”都建到了國外,國外人一聽說是孔子的後代,都肅然起敬。而我自己呢,卻是一身瓦裂,我自己就是一個破杯子、破盤子,還摔碎了,怎麼樣呢?一文不值。“耽染塵情”,過分地放縱於感官的享樂和欲望的滿足;“私行不義”,偷偷地做著一些不仁不義的事情,還認為別人都不知道。就這樣一天一天的將要淪落為禽獸,還不知不覺,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這才是人生最大的憂患。

在《禮記》上也說,它說:“鸚鵡能言,不離飛鳥。”鸚鵡能夠學舌,但是不過是一只飛鳥而已,猩猩有的時候智力很高,也會學人講話,但是它也不離禽獸之身。現在的人沒有了“禮”,雖然能夠講話,不也變成了會講話的“衣冠禽獸”了嗎?所以你看一看這個聖賢人所講的話過時嗎?從來都不過時,在古代適用,在今天也依然適用。

所以,為了避免人墮落為禽獸,古代的先王才“制禮作樂”,在《禮記》上說,古代的先王“制禮作樂”,並不是為了滿足人們耳目口腹的欲望,而是為了教人們養成正確的好惡之心,返回到做人的正路上來。所以孔老夫子說:“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對於音樂教育特別地重視,他走到一個地方,還沒有聽這個地方的政事辦得如何,首先聽一聽流行什麼音樂,他就知道這個地方的民風怎麼樣了。所以這個音樂不能是娛樂至上,它必須淨化人心,讓人心平和,這個才是音樂的作用。

“禮”也是如此,古代的人特別重視“禮”。這個“禮”絕對不是吃人的禮教,它實際上是處處保護我們,讓我們過一個幸福美滿的人生的。比如說《孔子家語》上說:如果把這個婚姻之禮廢棄了,夫婦之間的相處就會非常地辛苦、非常地痛苦,而放辟邪淫的事情也就越來越多了。

古代的婚姻之禮是什麼樣的呢?這個男女,要結婚前三天,男方三日不奏樂,女方三日不熄燈,為什麼三日都不熄燈啊?我們現在有很多禮留下來了,但是人不知道它的教育意義,反而把它認為是迷信了。三日不熄燈,是因為再過三天,這個女子就要出嫁了,還趁著她沒有出嫁之前,還在家的時候,抓緊時間給她為人妻、為人母的教育,甚至怎麼樣啊?真的是徹夜不眠啊。

在成親這一天,新郎早早地起身了,他要幹嘛呢?祭祀天地、祭祀祖先,是不是搞迷信呢?因為在古人看來,婚姻這一件大事,並不是涉及到兩個人之間的事兒,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和諧,整個家風的承傳,所以要怎麼樣啊?特別地慎重,他要動身迎親的時候,他要怎麼樣呢?他的父親要給他敬酒,我們知道中國人特別講究“長幼有序”,平時都是兒子畢恭畢敬地給父親敬酒,但是這一天,他去迎親的時候,突然次序換了,變成了他的父親給兒子敬酒。他一下子就覺得今天所做的這件事不簡單,我一定要小心謹慎,你看他這種恭敬心就提起來了。他來到了新娘的家裏,嶽父嶽母,就非常鄭重地親手把新娘交在新郎的手上,什麼意思呢?從此以後我這女兒一生的幸福可就托付給你了,你要對她很關心,你要對她很負責任,不能夠太隨便。那麼新郎也能夠體會到嶽父嶽母對兒女的這種關愛、這種用心,於是他就帶著新娘跪拜嶽父嶽母,感恩嶽父嶽母給自己培養了一個賢內助,也是希望嶽父嶽母放心,自己會善待他們的女兒。

這樣,這個新娘才被娶上了花轎,她坐定花轎之後,一定要做一個動作,什麼動作呢?就是把她的香扇從這個轎子的窗口拋出去,什麼意思呢?因為這個孩子在家的時候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千金小姐,嬌裏嬌氣的習慣很多,比如說這個天氣稍微熱一點,還要拿這個香扇扇一扇,說:“這個天氣好熱呀!”你看很嬌氣,還有小姐的脾氣很厲害,但是現在你要去為人妻、為人母了,你這些嬌裏嬌氣的小姐習氣、壞脾氣,都要隨著這一把香扇全都拋出去,拋得一幹二淨。這樣,這個新娘才娶上了花轎,她來到了公公婆婆的家裏,結果這個公公婆婆,本來是在主人的位置上的,他們從主人的位置退了下來,退到了客人的位置上,而把這個新娘從主人的位置迎了上來,什麼意思呀?從此我們這個家就托付給你了,你是我們一家的主婦,這個主婦的責任很重大,要上孝公婆,中和妯娌、輔助丈夫,下教育好子女,必須有深厚的德行才能夠承擔。

所以《易經》上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個女子要效法大地的德行,大地有什麼德行啊?就是它很厚重、它很平穩,它不能夠經常發脾氣、地震。你看這個地震的時候,我們無論是在教室,還是在電梯裏,都是驚慌失措、心神不寧。所以夫妻兩個人如果經常吵架,這個孩子他的心很難安寧。所以這個女子越有德行,越厚重、越平和,這一家的孩子才能夠長得越好,心理越健康。

我們現在很多人都向西方學習,說:“講女權主義,講男女平等。”“男女平等”是在人格上的平等,並不是說男人能做什麼事,女人也能做,這個叫“平等”,實際上這是真正的“不平等”,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男子和女子的生理、心理差別本來就是有的,你非讓他們做同樣的事,這恰恰是不平等,不尊重女子的表現,是吧。所以這個女子,她應該有很深厚的德行,這樣才能夠相夫教子、言傳身教,把兒女教導好。

當然,中國古人從來沒有歧視過女子,有一句話也經常被人誤解了,說:“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怎麼理解呀?很多人說女子沒有才,那就是德了,實際上,曆史上有很多才女,並沒有說她們就沒有德行啊?“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個“無”字是動詞,也就說女子非常地有才能,但是她不認為自己有才能,並恃才傲物,她沒有驕慢的表現。所以你看《易經》上一共有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六爻,六爻的爻辭有凶有吉。但是在所有的六十四卦之中,只有一卦是六爻皆吉的,這一卦是什麼卦呢?“謙卦”六爻皆吉。謙虛的謙,而這個謙卦的卦象是地山謙,什麼意思呢?我們平時一看,這個高山都是在平地之上的,但是在謙卦之中,這個高山是居於平地之下。從這個卦象上我們體悟到什麼呢?雖然一個人才華橫溢、有權有勢,但是他不居功自傲,他還能夠推功於上、讓利於下,這樣無論是上級、還是下級都喜歡他,做事都容易成功。所以古人說:“謙卦六爻皆吉,恕字終身可用。”這個適用於男子,也適用於女子。當然女子有才,有才的相對於男子是少的,她有才又不以自己有才而傲慢,這才是她德行的表現,並沒有說女子就不應該有才,沒有才才是德。

所以我們現在對傳統文化有很多的批判,這個批判來自於哪兒呢?都是我們用現在人的想法、還有誤解,去看古人的思想。比如說還有一句話叫“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很多人拿著這句話為自己的自私自利找了理由,說你看古人都說了:“人不為自己考慮,天都誅他,地都滅他。”諸位朋友有這個道理嗎?範仲淹沒有為自己考慮呀?天不僅沒有誅他,地不僅沒有滅他,他的後代傳承到今天,保持了近千年而不衰,代代都有賢人出現呀?那麼這句話怎麼理解呢?我們讀《論語》就知道了,《論語》上有句話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孔老夫子那個時代就感歎,說古代的讀書人,學習為什麼呢?為了提升自己的道德學問,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提升自己的靈性,這是“為己之學”。今之學者為人,而我們現在學這些聖賢經典是幹什麼的呢?為了怕別人說我們沒文化,我們學一些《論語》上的話,到時候和朋友交談的時候說:“子曰、詩雲。”能夠引經據典,這是給別人看的,這是“為人之學”。所以從這個理解,什麼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呢?如果一個人學習不是為了提升自己的靈性,不是為了提升自己的修養,不是為了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這樣的人,才天地不容啊。那就會墮落得離禽獸不遠了,你看他也不問生從哪裏來,死到哪裏去,人生的價值是什麼?每一天就吃了睡、睡了吃,那不是和禽獸沒有差別了嗎?所以我們現在對傳統文化的批判是什麼原因呢?是我們把這個傳統文化誤解了,誤讀了,然後批判那個我們誤解的傳統文化,認為它是封建的、是落後的、是糟粕的、過時的,這都是我們不讀書導致的結果。

那麼兩個人的要喝交杯酒了,兩個人喝交杯酒的時候,也喝得很有味道,他們是拿一個葫蘆瓜,一切兩半,一人一半,告訴我們什麼呢?夫妻本來是一體的,不分彼此。而這個葫蘆瓜的酒是甜酒,葫蘆瓜的絲是苦的,喝了這杯交杯酒,意味著從此以後要同甘共苦、彼此扶持、白頭偕老、共度一生。這還不算,還要拿繩子把兩個葫蘆瓜系在一起,掛在牆上,提醒在今後的家庭生活中,不要因為一點芝麻大的小事就吵得不可開交,忘記了兩個人結合時的初心。所以你看到這個葫蘆瓜提醒什麼呀?要不忘初心,那我們想一想兩個人結合時是怎麼發心的呀?有沒有一個女子坐在轎子裏是這樣發心的,是這樣想的:我今天終於等到這一天了,終於怎麼樣呢?終於有機會可以讓他們家雞犬不寧,有沒有一個人她在結婚的時候是這樣發心的呢?相信沒有,那都是怎麼想的呀?你看我們終於等到這一天了,我們可以每一天生活在一起,能夠互相扶持、互相關心,能夠為對方著想、共度一生。所以你看到這個葫蘆瓜,你就想到兩個人結合時的發心,那就不會因為一點芝麻大的小事,就去閃婚、閃離了。你看這麼好的婚姻之禮,這些教育的含義,保護我們人生幸福的婚姻之禮,我們還說這是吃人的嗎?它哪裏是吃人的呢?它是保護人的,是讓我們的生活更幸福、更健康、更成功的。

再看一看亂世的音樂什麼特點呢?亂世的音樂,演奏木質、革質的聲音就像打雷,演奏銅質、石質的樂器,聲音就像霹靂,演奏絲竹歌舞之聲就像大嚷大叫,以這樣的噪響用來驚駭人的精神,動蕩人的耳目,放蕩人的性情,是可以辦到的,以此作為音樂來演奏,絕對不可能給人帶來歡樂。我們說我們去蹦迪也挺快樂的呀?你看這個東西它也很浮躁,像打雷、像霹靂的、大吵大叫的,我們也是一種發泄呀?那個叫什麼呀?那個叫“打嗎啡”。你說打嗎啡的時候是不是也覺得感覺很好啊?是吧,但是你變成了一種依賴,久而久之讓你的精神就失常了,身體就失常了,一樣的道理,所以你去了之後當時覺得很發泄,過後對你的身心造成的危害是潛移默化的。所以用這個做為音樂來演奏,絕對不可能給人帶來歡樂,所以音樂越是奢華放縱,民眾越是抑鬱,國家越是混亂,君主的地位也是越是卑微,也就失去了音樂本來的意義了。

但是我們看一看現在的媒體,我們打開電視機,現在我也基本不看電視,為什麼呢?因為打開電視就是咚咚咚咚咚咚,本來你的心情很平和,結果聽上一段音樂,就讓你的心情很浮躁。換一句話說,就是把你的情緒給調動起來了,把人的情緒調動起來是一件好事嗎?這個不是好事,讀《中庸》你就明白了,它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就是我們的“喜、怒、哀、樂、愛、惡、懼”,這個七情都沒有發出來的狀態,那個稱為“中”的狀態。“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喜怒哀樂”發出來了沒有過分,那個狀態叫“和”的狀態。所以古代的這些音樂,還有這些禮儀教化,都是讓人心平氣和,不是把你的情緒調動起來很嗨high(中英文都有,請上字幕學長自己選擇),那個不好。所以這個古典音樂你聽一聽,本來你的心情很浮躁、很煩惱的,你放上一段,古箏、古琴,很煩惱的心一下子就平靜了,這就是音樂的作用。所以,這個音樂教育特別的重要,它是調整人的內心,讓人心平和,禮儀那是規範人外在的行為,那麼這兩者一配合起來,這個人才能夠培養得很好。你想想一個人內心很平和,他會和人吵架嗎?他會動不動就脾氣暴躁、就發火,和人起沖突、對立嗎?那都是內心不平和的表現。

所以古人他教育是從根本上來教,包括這些建築。這些建築為什麼說它是有文化的呢?同樣是一個建築,為什麼他就沒有文化呢?就是你看到這個建築,它起到了教育你的含義,這個就叫有文化。

在古代承擔著教育功能的三個建築物,第一來就是祠堂。昨天我們在四平參加了一個傳統文化論壇,講了《祭祖的意義》,為什麼要祭祀祖先呢?就是讓人連祖先都念念不忘,想著定時去祭祀,對於眼前的父母哪有不照顧的道理、不孝順的道理呢?一個人連祖先都能夠不忘記,這個情存的多麼深厚,他念念想著自己的所言所行,不能夠給祖宗抹黑,他怎麼可以隨意為之呢?就像我們昨天講了一個楊家,在座的有姓楊的人吧?楊家的堂號叫“四知堂”,就是《楊震不收四知財》的故事。這個財有天知、有神知、有地知、有你知、有我知,(加到一起一共是五知呀???)他不接受這四知財。那麼我們想一想凡是楊家的子孫,從這個“四知堂”的匾額下走過的時候,是什麼樣的想法呀?我們家的祖宗不收“四知財”,那我作為他的後代子孫,我的言行舉止要小心謹慎,不要因為我的言行,給祖宗抹黑。

那麼現在祠堂被破壞了,人們祭祖的傳統也沒有了,結果現在的年輕人做事,不僅不會想到他的祖宗,能夠想到父母,都已經謝天謝地了,為什麼這麼說呀?你看兩個人在一起已經同居了很久了,再過一個月要結婚了,把對方帶到家裏給父母看一看,說:“我們再過一個月要結婚了,請給我們准備房子准備錢吧。”如果不是為了准備房子、准備錢,他們倆結婚,父母連知道都不知道呢!就是不負責任到這種程度,而且已經“積非成是”,什麼叫“積非成是”啊?就是把錯誤的積累多了,大家認為是正常的,那個正常的反而就不正常,是吧。那麼現在社會“積非成是”的事情就太多太多了。

比如說我們學了《弟子規》,前面“入則孝”有四句話,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諸位朋友,當您的父母叫你的名字的時候,你是什麼樣的反應啊?有沒有一個孩子一聽他父母叫他的名字,無論他在做什麼,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跑到父母的面前,甚至還和父母鞠一個躬說:“請問爸爸媽媽,有什麼事嗎?”誰家的孩子是這樣表現的請舉手,還真有一位,很難得,這樣的人一定是學過《弟子規》,是聖賢人的後代。那麼我們現在大多數的孩子是什麼樣的表現呢?聽父母叫他的名字是待搭不理、聽如未聽、聞如未聞,似乎沒有那一件事,沒有反應,頂多大不了漫不經心地回答你一句:“幹嘛啦,沒看我忙著的嗎?”大家是不是這樣的表現呀?大家是不是覺得這才是正常的呢?那一個對父母很恭敬、很聽話、很感恩的,反而就不正常了呀?這就叫“積非成是”。所以現在的學生為什麼不聽老師的話呢?因為他能做到“父母呼,應勿緩”,他到學校才能做到“老師呼,應勿緩;老師命,行勿懶。老師教,須敬聽;老師責,須順承”。他走上工作崗位,才能做到“老板呼,應勿緩;老板命,行勿懶。老板教,須敬聽;老板責,須順承。”那這是不是最高的執行力呀?我們現在都在講執行力,我們拿西方的第一本關於執行力的書,我們看了,好像還能看得懂,再拿第二本關於執行力的書再看,越看越糊塗。因為西方人做學問的方法是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這個問題很簡單,你在家對父母有這個意識,你到學校對老師、對領導也就有這個意識啊。這個東西是“一以貫之”的,這個恭敬心和感恩心是“一以貫之”的。

現在很多人都寫文章討論一件事,說現在的大學生,接受了別人的資助,連一個感恩的話也沒有,感恩的信也不寫,什麼原因呀?什麼原因呀?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現在的學生已經不知道感恩父母了,父母對我們的付出無私無求、不講條件,但是我們都不能夠記在心上,想著去報答,那麼請問這個世界上,還有誰的恩德,值得我們念念不忘,想著去報答呀?所以這個孝心沒有提起,這個是所有問題的根源。所以孔老夫子才說:“夫孝,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歟。”我們現在的道德教育為什麼不得力?思想政治教育課為什麼不能深入人心呢?就是因為沒有從孝道,把這個道德大廈的根,給它紮起來。我們講雷鋒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那是道德大廈的第五層、第六層。結果我們孝親尊師的根都沒有,我們就想要那個第五層、第六層,所以,建的是空中樓閣,培養了很多偽君子。所以接下來我們有一位同學,專門講《孝親尊師——中華文化的大根大本》。

所以祠堂講“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教的是孝道。那麼孔廟呢?到孔廟我們看到孔老夫子的像,我們是不是在他面前鞠躬磕頭,然後他就保佑我們學習成績好,考試順利過關呀?有這個想法,比不磕頭的還算好,那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他有恭敬心,他對聖人有敬畏之心,敬畏之心是一種什麼呢?“福田靠心耕”,是和我們心性相應的心,所以怎麼樣呢?他也是有福的。但是最重要的是,你看到孔子像,你要想到孔子的教誨,你要想到“見賢思齊”,它起到的是教育的作用,它不是迷信的作用。所以我們現在有很多傳統文化的這些建築物留下來了,但是大家不知道它的教育內涵,都把它當成神明去頂禮膜拜,這是很遺憾的事。比如說做企業的人喜歡供財神,以為在財神面前放上十塊錢,他就保佑我賺一百萬,那麼這個財神不是成了貪官了嗎?你給他賄賂,他就保佑你,我不給他賄賂,他不保佑我,這個神明也變成了貪官了,這樣的想法就是迷信的。

中國人供的財神都是範蠡,為什麼供範蠡呀?因為他協助越王,打敗吳國,收複失地,但是在慶功的時候發現,這個越王可以共患難,不可以同富貴。所以他就離開了越國,到了當時的齊國之地,隱姓埋名做生意,結果發了一筆財,他把這些錢都散了出去,幫助那些需要的人。又從小本生意做起,結果又賺了一筆錢,他又把這些錢散了出去,又開始做生意。如此往返做了三次,“三”也不是一個定數,是多次,就是“三散財,三聚財”。因為大家覺得他很會做生意,就把他供奉為“財神”,為的是什麼呢?從他身上學到賺錢的方法、賺錢的秘訣。賺錢的秘訣是什麼呀?就是“舍得”。“舍得”,你要想得,你必須先去舍,財你舍出去了,民心都歸向於你,你做什麼事都順利,這叫“財散則民聚”、“得人心者得天下”。所以你想發財,你要先去舍財才行,不是說你把他當成神明賄賂一下,他就保佑你,那就是迷信了。所以這個孔廟給我們講的是“師道”,告訴我們要“尊師重道”,而且看到孔子,就想到孔子的教誨。

最後是城隍廟。古代的時候,這個孩子特別喜歡逛廟會,因為廟會上有好吃的、好玩的,父母帶他去轉了一圈兒,一定要帶他去城隍廟看一看。因為城隍廟講的是“因果教育”,告訴你偷別人的東西,會受到什麼樣的懲罰;你邪淫,會受到什麼樣的懲罰。像現在的孩子對男女關系特別地隨便,實際上這個對自己的身心影響是很大的,對自己的一生幸福影響也是很大的。所以你看,做什麼事情,有什麼惡果,你看了之後非常地恐懼,保證你一生不敢做壞事。

所以《中庸》上講:“慎獨”。就是一個人獨自在暗室之中,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也要小心謹慎,他畏懼什麼呢?他畏懼的是“因果”,他不是畏懼別的,所以“不敢欺”,不僅僅是畏懼法律,而且也是“畏懼因果”。其實在儒釋道的經典中,都有講因果的教育。一個地方有一個城隍廟,有人形容,說等於十萬個警察,因為人們從心底不敢去做壞事,他自然就會有收斂。但是現在人既不相信世間的法律,也不相信天理,叫“無法無天”。結果什麼壞事都敢幹,食品安全出現了問題,貪汙腐敗問題很嚴重,國有資產流失現象也很普遍,“無所不用其極”,什麼原因呢?就是“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缺失所導致的。正因為如此,習總書記在講話中特別強調,他說:“夯實國內文化建設根基,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從思想道德抓起,從社會風氣抓起,從每一個人抓起。引導人們向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讓十三億人的每一分子,都成為傳播中華美德、中華文化的主體。”諸位朋友都是師大的學生,以後都要“為人師表”。古人說,“師哉,師哉,桐(童)子之命也。”說:老師啊,老師啊,這個老師的職業太重要、太受尊重了,因為什麼呢?因為它關系到童子的法身慧命,關系到一個孩子未來的前程。教育的功德是無量的,大家知道這個社會上什麼事業最值得人尊重,最值得人去做嗎?那就是教育的行業,為什麼這麼說呢?你看今天我們在座的是幾百個人,實際上不僅僅是幾百個人在聽課,這裏邊有一個人聽進去了,他覺得傳統文化、傳統美德這麼樣的重要,我要用自己來修身,教育我的兒女,教育我以後的下屬。他以後可能是市長,他可能是省長,他可能是一個學校的校長,他可能是一個企業的董事長。所以你看似改變了一個人,背後有無數的家庭,有無數的親朋好友。所以什麼功德最大呀?教育的功德是最大的,是最值得做的,所以恭喜大家哦,你們都選了一個最值得人做的一個職業。

我上半堂的講座,就先講到這裏,接下來呢,我們的兩位學生,也講一講他們學習傳統文化、《弟子規》的心得體會,因為他們和你們是同齡人,應該有更多的感受,好,謝謝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