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視頻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弘揚《群書治要》堅定文化自信

劉余莉 教授

  • 路線壹
  • 路線二
  • 音頻壹
視頻目錄
視頻文字
弘揚《群書治要》堅定文化自信
2020-01-22

尊敬的鄭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各位來賓,大家晚上好!

今天非常高興來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和大家一起學習《弘揚〈群書治要〉,堅定文化自信》。

我們今天剛剛看到一個消息,看到新華社發佈了一個消息說:《求是》雜誌6月16日,也就是明天,將發表習總書記的重要文章,題目是《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在這篇文章中習總書記強調,他說:“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流變中遇到了無數艱難困苦,但我們都挺過來、走過來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培育和發展了獨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克服困難、生生不息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在這裏有幾個字很重要,那就是“獨具特色、博大精深”,我們今天也通過學習《群書治要》,看一看我們中國的文化特色在哪里?特別是相對于西方文化而言,它有哪些獨具的特色,然後它博大精深在哪里。

其實早在幾年之前,習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中就這樣強調說:“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他說:“各種文史知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領導幹部也要學習。為什麼要學習呢?目的有兩個:第一就是以學益智,第二就是以學修身。提高自己的智慧,還有就是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

我們看,在2019年3月22日,習主席在會見義大利眾議長菲科時也講到,這一句話也成為了一句名言:“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我願意做到一個“無我”的狀態,為中國的發展奉獻自己。那我們今天就從這一句話來看一看,中國傳統文化對於“我”,還有“無我”的理解有什麼獨到之處。

要理解什麼是“無我”,首先要理解什麼是“我”。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是是古今中外的哲學家一直探討的問題。

有一種觀點認為這個身體是“我”,但是這個身體真的是“我”嗎?如果這個身體是“我”的話,“我”希望年年十八,青春永駐,永遠不變老,但是“我”能夠做到嗎?“做不到。”如果這個身體是“我”的話,那為什麼我又控制不了“我”呢?這是自相矛盾的,所以說這個身體並不是“我”。我們把這個身體稱為“我所”,就是我所有的東西,就像我的衣服一樣,是我所有的衣服,所以我們稱為“我的”衣服。這個身體我們稱為“我的”身體,這個身體是我所有的東西,它並不是“我”。

笛卡兒他很聰明,他說這個身體不是“我”,那麼什麼是“我”呀?那個思想的東西是“我”,所以他提出了“我思故我在”。但是實際上這個思考的東西也並不是真正的“我”,中國古人把它稱為“妄心”;把它稱為“思慮”;把它稱為“緣慮心”。

為什麼這個思想的東西不是“我”呢?孔老夫子說了一句話,他說:“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比如說我們對一個人,喜歡他的時候,愛他的時候,就希望他什麼都好;厭惡他的時候,恨不得他死去。你看同樣對一個人,你既喜歡他生,又願意他死,是不是迷惑顛倒啊?所以,你看你的思想“前念滅,後念生”,念念都不一樣,所以古人把它形容為“心猿意馬”,什麼意思呢?說我們的念頭就像猿猴一樣,就像馬一樣奔騰不息,此起彼伏念念不住,你想控制都控制不了。所以你說,是愛他的這個念頭是“我”呢?還是恨他的這個念頭是“我”呢?所以這個思想的東西,它也不是“我”,叫“妄心”。

這個“真我”,在德國著名的思想家康得那裏稱為“物自體”。這個“物自體”,英文就是“thing-in-itself”, 其實我們可以把它翻譯成“本性”、“真我”、“本我”、“自性”。這個東西是什麼呢?就是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

所以中國的傳統文化就是為了找到那一個“真我”,回歸到“自性”。

我們看怎麼樣才能找到“真我”呢,回歸“自性”呢?因為這個“真我”,這個“物自體”,它遍一切處,它是世界萬有的本體,它具有“無所不在”這樣的特點。所以你想要達到這種對“物自體”的瞭解,必須怎麼樣呢?必須要放下知見、放下思慮、放下起心動念。

比如說整個世界的知識如果是“一”的話,是一個整體,那麼你有知,就會有所不知,對不對呀?只要你有知的,你一定會有所不知的,那你怎麼樣才能做到無所不知呢?那就必須求“無知”,“無知”起作用才是“無所不知”。

所以老子也說:“聖人無為而無所不為。”那麼這一個比較難理解,我們可以看比喻。聖人用心如鏡,我們經常用這個鏡子來比喻聖人的心。你看這個鏡子上什麼都沒有,沒有畫上任何的圖畫,所以能夠“胡來現胡,漢來現漢”。就是外國人來了,能夠現外國人的樣子;中國人來了,可以現中國人的樣子。那是因為什麼呢?因為它本身上面什麼都沒有,這個就叫“無知”;所以它起作用,就是“無所不知”,誰來了都可以現誰的像。所以聖人的心就如同這個鏡子一樣,它本身什麼都沒有,“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所以他能夠無所不知。

所以這個“物自體”不能靠言說、不能靠文字、不能靠思慮來達到。你要認識“自性”、認識“真我”,你必須“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什麼叫“心緣相”呢?就是思慮、思考。

所以老子才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以這個東西是“不可思、不可議”的,不是你思維能夠達到的,也不是你的言語能夠議論的,這個就叫“不可思議”。

所以你看,中國人經常講“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當你這個時候,你才有可能達到對“本性”、“真我”的認知。所以你看,儒釋道三家,它都是要讓你放下思慮,讓你修清淨心。比如說,道家的“心齋,坐忘,致虛極,守靜篤”;宋明理學提出的“半日靜坐,半日讀書”;其實孔老夫子,他用“六藝”教導學生講:禮、樂、射、禦、書、數;乃至後世人所講的“琴、棋、書、畫”這些藝術,它都不僅僅停留在技藝的層面。

所以你看《論語》中說:“志于道,據於德,依于仁,游於藝。”“游於藝”是什麼意思呢?這個“遊”,“泳也。”就是“游泳”的“泳”,什麼意思呢?你必須深入到一定層次去遊,那個才叫“泳”。所以就是你學習任何一個技藝,深入到一定層次的時候,它都是和“道”相通的,都可以幫助你“回歸自性”。所以當我們在任何一個技藝後面加上一個“道”字的時候,這個字可不是輕易加上去的,說明什麼呢?說明通過練習這些技藝,都是可以“回歸自性”,找到“真我”,都是可以通達到“道”的。

所以我們從這個意義上再看孔老夫子所說的,他說:“禮雲,禮雲,玉帛雲乎哉?樂雲,樂雲,鐘鼓雲乎哉?”你就有更深刻的體會了。你看這個禮呀禮呀,難道就是呈現玉帛這些形式嗎?樂呀樂呀,難道就是敲鐘打鼓嗎?這些都是“禮”的儀式,但是它的根本在哪里呢?它的根本都是讓你把心定下來,然後能夠“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因為中國古人認為這個智慧是本自具足的,每一個人本來就有的,不是靠你學知識,從外在求得的,所以你只要把心定下來,這個東西就自然呈現。

所以,古人也把聖人的心比作“心如止水”,你看水波濤洶湧的時候,泥沙也就跟著起來了,它對外界的映照呢,映照不清楚;而且因為它波濤洶湧,也把外界的境界都給歪曲了。

這就比如我們的心,我們的心水湧動的時候,我們大氣、大怒、大喜、大悲的時候。比如說我們大怒的時候,我們說出來的話一定是過分的、一定是偏激的、不能夠如實客觀的;當我們的心裏起了波紋的時候,雖然不像大風大浪那樣歪曲得嚴重,但是也會不能夠如實客觀地反映事情的本來面目,只有你的心水準如鏡的時候,波瀾不驚,連一個小波紋都沒有的時候,這個沙子都沉到底下了,它對外界“人、事、物”的映照才是如實的,這個才能夠看出本來面目。

所以為什麼要講“茶道”呢?“茶道”它很講究,有很多的禮節、儀式,這些儀式都是讓你把心先定下來的。包括“棋道”、包括“武道”等等,其實都是讓你“回歸自性”,找到“道”的一種方式。

比如說在《禮記》上就這樣說:先王制禮作樂,並不是為了滿足人們耳目口腹的欲望,不是以娛樂、欣賞為目的的,那是幹什麼用的呢?“將以教民平好惡,而反人道之正”,它是教導人們養成正確的好惡之心,而返回到做人的正道上來。所以這些東西,就是古代的禮樂等等,也都是通達“道”的。

比如說我們看,在《呂氏春秋》上,對亂世的音樂的特點,就作出了這樣的描述說:亂世的音樂,你演奏木質、革質的聲音就像打雷;演奏銅質、石質的樂器,聲音就像霹靂;演奏絲竹歌舞的聲音,就像大嚷大叫。以這樣的聲音,驚駭人的心氣,動盪人的耳目,搖盪人的性情,是可以辦到的;但是以此作為音樂來演奏,絕對不會給人帶來快樂,不可能讓人心情平和。比如說我們本來心情還很平靜,你聽上一個咚咚咚咚的搖滾樂,結果你的心浮氣躁,一下子就起來了。但是,你聽一下中國的古典音樂,你本來心情很浮躁,聽後馬上就安定下來了,這個就是古典音樂,德音雅樂的作用,它是讓你心平氣和的,而不是讓你心浮氣躁的。所以它說:“故樂愈侈,而民愈郁,國愈亂,主愈卑,則亦失樂之情矣。”所以這個音樂越是奢侈放縱,人民越是抑鬱、國家越是混亂,君主的地位也越是卑微,也就失去了音樂本來的性情了。為什麼亂世音樂是這樣的呢?為什麼這樣的音樂被稱為“亂世音樂”呢?因為它和“道”正好是相悖離的。你看我們要因戒得定,因定才能夠開慧。所以,德音雅樂都是讓人心平氣和,讓人把心定下來的,而這個亂世的音樂恰恰相反,就是要把你的心搞得浮躁,搞得不安。看到這一段,我們就知道,現在很多的流行音樂都不是德音雅樂。

再看中國古代的祭祖。中國古代的祭禮,祭祖的禮也是通過這種禮樂的儀式,把人的心定下來,提起人的恭敬心和感恩心,教導人“孝道”。中國人講“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謹慎地辦理喪事,追奠亡故的先人,這個民風自然淳厚了。為什麼呢?因為一個人連祖先都念念不忘,想著定時去祭祀,對於眼前的父母哪有不照顧、不孝敬的道理呢?他不可能一邊去祭祀祖先,一邊還打爹罵娘,這個于情於理都是不合適的。所以一個人他能夠祭祀祖先,提起的是他深厚的知恩報恩、飲水思源的意識,所以祭祖是教“孝道”的。

我們看“孝”怎麼通“道”的呢?我們看“孝”字上面是“老”字的一半,下面是一個“子”字,看到這個字就是告訴我們,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體的,而不是兩個,如果你有“兩個”,有代溝,這個“孝”就已經不存在了。所以上一代還有上一代,下一代還有下一代,過去無始,未來無終,而這無始無終,也都是一體的。從橫的方面看,我們講“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也就是把對兄弟之間的友悌推而廣之,推廣到“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把這個悌道做好了之後,這個橫的人倫關係全都處理好了;把孝道做好了,把豎的人倫關係也都做好了。所以過去無始未來無終是一體,這就是“豎窮三際”,而“四海之內皆兄弟”,這個就是“橫遍十方”。這個“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的東西是什麼呢?這個其實就是人的真我,人的本性。這個用莊子的話來說就是“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所以這個才是真正的“我”,這個才是“大我”,這個就是我們要尋找的真正的自己。

所以這個“孝”為什麼重要呢?就是因為它給我們培養起了一種“一體”的觀念,它也有助於我們回歸自性。換一句話說,你只要把孝悌之道盡到極處,你就可以找到那個真正的“我”。所以儒家的學問是極高明而道中庸,下學而上達。你看它這個境界很高但是不離日用雲為之間。比如說這個“孝道”它不離開日用平常的父子之間的倫理關係,對父母盡孝,但是它達到了極致,能夠“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的時候,它就可以回到自性,達到了這個“道”。這個就是“下學而上達”。有人把這個“真我”還有“假我”或者“大我”和“小我”的關係,用大海還有它的水泡來作比喻。當我們沒有找到“真我”的時候,我們就像大海的水泡一樣,每一個水泡都執著這個是“我”,那個是“他”,還因為這種執著和其他人起了對立、紛爭。真正找到自我的人,回歸自性的人,就是這個水泡已經回歸了大海,他知道原來整個大海才是真正的“我”。這個就是“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所以這樣的人在王陽明那裏稱為“大人”。所以他說:“夫大人者,以天下萬物為一體者也。”什麼是“大人”呢?“大人”就是回歸了、證到了天地萬物和我是一體的這種境界的人。在先秦儒家那裏把這樣的人也稱為“聖人”。

在聖人和凡人那裏有什麼區別呢?聖人他真正地能夠做到“仁者無敵”,這個“仁者無敵”並不是說這個有仁愛之心的人就沒有人和他對立,而是說有仁愛之心的人他能夠從內心不和任何一個人起對立。為什麼他不和任何人起對立呢?因為他知道我和他人、我和自然、天地萬物都是一體的關係,他是明瞭這個真相的人,所以他自自然然地會不和他人起對立。

我們看一看,聖人和凡夫的區別是什麼呢?我們看一看舜帝我們就知道了。大舜,我們知道是聖人,大舜的後母還有弟弟是三番五次地要致他於死地,但是大舜並沒有懷恨在心,想著去打擊報復,反而總是反省自己做得不好,不能夠讓他的後母和弟弟滿意,所以雖然得了天子之位,還經常到原野上去哭泣。後來,他用他的智慧,還有他的德行終於感化了他的後母,也感化了他的弟弟,感化了天下的百姓。這個和我們一般人就不一樣了,一般人都是你打我一拳,我就要踢你一腳,你再踢我兩腳,我再打你兩拳,這個就叫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個衝突會越來越升級,彼此雙方都痛苦,而且也不能夠解決問題。所以聖凡之分就在於他認識到我和他人和天地萬物是一體的關係,所以怎麼樣呢?他能夠做到用真誠心去感化。

所以真正認識到一體是宇宙人生真相的人,我們才把他稱為聖人,他不僅僅是認識到,而且他的所作所為,他真正的是這樣去做的,而且他是證到了宇宙人生是一體的,這樣的人就被稱為是回歸了自性,找到了真我的人。所以我們中國人有句話叫“化敵為友”,怎麼樣才能夠“化敵為友”呢?“化敵為友”靠的是真誠之心的感化。所以《中庸》上說:“唯天下至誠為能化。”一個人有至誠之心,他就能夠感通天地萬物,當然也就能夠感通他人的人心。

這個至誠之心就是告訴我們,要對這個“誠”要有正確的認識,什麼是“誠”呢?我們說,“我很真誠”,實際這個“真誠”不是我們一般所理解的“真誠”。曾國藩對這個“誠”下了一個定義,他說:“一念不生,謂之誠。”這個就是什麼?這個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的狀態。所以他能夠感通,因為他知道別人的想法,因為他知道別人的想法、要求,所以他才能夠感通。一個真正回歸了自性的人,一個真正找到了真我的人,他確實可以做到,“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我恨的人,沒有我不能原諒的人,沒有我不愛的人。”當然這個“愛人”也有不同的方式,你看中國古人講,像司馬光先生就說:“愛之不以道,適足以害之也。”“愛之”並不是一味地放縱他,縱容他,他做了錯事也不懲罰他,這個就是讓他變本加厲了,這個就是沒有智慧的愛了。所以他做錯事的時候你打他一頓、罵他一頓、教訓教訓他,這也是對他的真愛,這也是對他的這種幫助。所以不要認為愛就是任人家怎麼樣做,我們都不去幫助他,不去教育他,不去讓他引以為戒。

所以你看中國人有一句話說:“刑期于無刑。”在《尚書》上說,制定刑罰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呀?並不是為了懲罰人,不是為了讓他受到懲罰我高興,而是希望他引以為戒,下不為例,是希望達到不使用刑罰的目的,這是設立刑罰的目的。

湯恩比先生,他是一個英國著名的歷史哲學家,他在系統地研究了各個國家的文明發展史的基礎上,提出了這樣的論斷,說:“能夠真正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的,唯有中國的傳統文化。”這個湯恩比先生我們都知道,他是一個英國的著名的歷史哲學家,他寫了《歷史研究》、《展望21世紀:湯因比與池田大作對話錄》,還有《未來屬於中國》等等的著名的著述。他在考察了各個國家的文明歷史的基礎上,從文化學的角度提出:能夠真正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的,唯有中國的傳統文化。為什麼呢?因為中國傳統文化它從孝和對兄弟的友悌入手,然後向上提升,然後就是互愛,互愛再向上提升,就是互助,那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個互愛、互助之心再向上提升,那就是“大同世界”。

這個“大同世界”是什麼樣的呢?在《禮記·禮運篇》中這樣描述,說:“天下為公”,天下不是一個人的天下,是大家共有的天下,“選賢舉能”,我們把那些賢德的人、有能力的人選拔出來,作為國家的領導者,“講信修睦”,人與人之間講求信用,睦鄰友好,相親相愛,“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這樣的話人就不僅僅關愛自己的父母,不僅僅愛護自己的兒女,是“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使老年人都得以贍養送終,壯年人能夠為社會所用,幼年人能夠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長,“鰥寡孤獨廢疾者”,就是那些老弱病殘幼需要幫助的人,有特殊需要的人,都能夠得到良好的幫助和贍養,這就是對弱勢群體的照顧。這樣一種美好的圖景其實就是大同世界,就是和諧世界,也就是我們習總書記所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所以,我們歷史上的中國,特別是在那些強盛的時期,他不僅僅是經濟的繁榮,科技的發展,更重要的,他是文化的興盛,他是靠中國文化來治國安邦的,所以中國被稱為“禮義之邦、華夏之族”,為什麼呢?因為外國人他到中國來參觀、考察、做生意,看到中國人人與人之間相處彬彬有禮,人與人之間特別地和諧,國家也治理得井井有條,他們特別地羡慕,所以回去就向自己的國君稟告,這些國君把中國尊稱為“禮義之邦、華夏之族”,把中國的皇帝尊稱為“天可汗”。什麼意思呢?就是天底下公認的領導者,這種“天可汗”的稱號不是中國的皇帝靠著武力的強盛,四處充當國際員警,要求別人歸附於我,強迫別人受我的統治,而是這些國家心悅誠服,願意來學習、效法中國的文化。所以中國人在歷史上是奉行了“王天下”的傳統,什麼叫“王天下”呢?就是自己把自己的國家治好了,給全世界的人樹立一個好的榜樣,讓大家都來學習,都來效法。

而“霸天下”,就像美國這樣,充當國際員警,四處干涉別國內政,結果人家還要來搞恐怖主義,恐怖分子還要去乘著飛機撞他的大樓。所以美國其實特別需要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為什麼呢?你看《弟子規》,中國的童蒙教育經典上都有一句話說:“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用強權強勢軍事的強大想讓人征服,人家還要奮力一搏跟你拼命。所以今天給你地鐵扔一個東西,明天又開著飛機去撞你的摩天大樓,所以美國人整天都身心不安。所以你看中國人,他不是這樣子做法,他是到處去結交朋友。我們想一想,這個美國,他使用的軍費,要用百億美元來計算,上百億美元,我們想一想,他把這上百億美元的錢拿出來去贈給、支援中東國家,他們會把他當成什麼來看待呢?都把他當成神、當成上帝頂禮膜拜,感恩戴德都來不及,結果他怎麼樣呢?他沒有學習傳統文化,他去搞軍備競賽,結果最後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自己也活得身心不安,這個就是有文化和沒有文化的區別。

所以,習總書記他提出,說:“世界上一些有識之士認為,包括儒家思想在內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蘊藏著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難題的重要啟示。”說明什麼?說明習總書記對中華傳統文化有著深刻的理解和認同,如果沒有這麼深刻的理解,他也不會有這麼大的自信,能夠在各種場合,多次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所以,正是這種一體的宇宙觀,使我們在處理國際關係的時候,我們採取了和美國截然不同的做法,所以我們提出要重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即使是在當今中美貿易戰正在酣戰的時候,我們的目的也不是要置美國於死地,而是以戈止武,以戰止戰,實際希望就是給他們一個教訓,而不要到處去搞霸權主義,實際上還是以和平為目的的,不是像特朗普那樣,你死我活的這種意識。而西方的這種思維,就是一種二元對立的思維,就是你贏了我就輸了,你死了我才能活,這個就是為什麼他們搞霸權主義的原因。

所以從這裏,我們就看到為什麼在1988年有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他們也在巴黎開會,面對世界的恐怖主義、環境危機,還有道德危機提出了一個共同的呼籲,他們說:“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00年前,汲取孔夫子的智慧。”這些人都是某一個領域的頂尖的科學家,他們富有科學的精神,提出這樣的論斷並非偶然。

所以,從傳統文化的脈絡來理解,習總書記所提出的“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就看到了習總書記的境界,就是讓我們放下作為身體和思想的小我、假我,才能夠達到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無我、真我,其實“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就是《大學》開篇所講的“大學之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我將無我”,就是彰顯自性明德回歸自我的過程,要回歸真我,你就必須把這個小我給放下,所以這個就是彰顯我們自性的明德,“明明德”的過程;而“不負人民”,就是“親民”。而這兩個過程是一不是二,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正是通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才能夠成就與人民群眾一體的大我,進而言之,不僅與中國人民是一體的,而且與世界人民乃至與天下都是一體的。所以習主席在國際社會提倡“重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以“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就是說明要放棄小我的一己之私,通過全心全意為人民乃至為天下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生態命運共同體,成就萬物與我為一的大我,這才是習主席作為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大國領袖的智慧、胸襟和境界。這就是一個有文化的國家領袖和一個沒文化的國家領袖的重要區別,所以我們通過這些論述,要對自己的文化更加生起信心。

這種一體的宇宙觀,讓我們在處理五倫關係時,也是和西方人不一樣的,所以很多人不理解中國傳統文化,他往往用西方的一些所謂先進的觀念來批判,實際上是什麼原因呢?是因為他不認識中國人這種一體的觀念,在處理五倫關係時所起的作用,比如說我們看“父子有親”,第一倫是父子之間的關係,父子之間的關係不是對立的,而是一體的關係,“父子有親”就是“道”。你看小孩的時候,這個孩子對父母有一種自然而然的親愛和恭敬,看著父母就是笑呵呵,就有一種親密感,所以“父子有親”,這個“有親”,這個親就是“道”。按著這種“道”去做,就是要求做父母的要慈愛教導兒女,做兒女的要孝敬父母,叫“父慈子孝”。所以兒女孝敬父母,是因為對父母有一種自然的感恩之心、恭敬之心,這不是聖人要求的,是兒女他自願的要這樣去做的。所以你看這個“慈”這個字,上面是一個“茲”,下面是一個“心”,看到這個字告訴我們什麼叫“慈”?那就是父母的心念茲在茲,無時無刻不在兒女的身上。

所以你看《大學》上有一句話說:“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說沒有哪一個女子是先學了怎麼養兒女,然後才出嫁的,那為什麼她有了兒女之後,就知道怎麼去照顧兒女的呢?就是因為她的至誠心,她的心無時無刻不在兒女的身上的原因。所以,她就自然知道了應該怎麼樣去照顧他,這個孩子一哭了,她就知道他尿床了,他可能餓了想吃東西了,為什麼知道?就是因為她的心念茲在茲,無時無刻不在兒女的身上,所以我們從這裏能夠體會到父母的恩德。做兒女的是如何報答都報答不完的。所以,兒女孝敬父母,對父母有恭敬,有感恩,這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那我們看再把這種一體的宇宙觀,一體的關係,運用到君臣關係的處理上,這個“君臣”,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領導者和被領導者,我們怎麼樣處理領導與被領導者之間的關係呢?古人用了一個字來概括,就是要“君臣有義”。“義者,宜也。”這個“義”,和適宜的“宜”是相通的,什麼意思呢?就是做領導有領導適宜的責任,做被領導有被領導應盡的本分,他們各盡其責,各守本分。這個領導與被領導者之間的關係就是一體的,互相感恩,團結互助,而不是衝突的、矛盾的、對立的關係。

做領導者,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呢?中國人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仁”,而這個字是一個“亻”加一個“二”字,“從人從二”,什麼意思呢?告訴我們是兩個人相處之道,想到我自己,就要想到對方,能夠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所以你能夠這樣做的時候,你就能夠有執行力。我們現在很多企業,很多的單位都在講“執行力”,結果我們拿了西方人寫的第一本關於執行力的書看了看,好像還看得懂,拿了第二本、第三本就越看越糊塗了,為什麼是這樣子呢?因為西方人做學問的方法,是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為什麼呢?因為我講一些大家聽不懂的東西,才能顯示我的高明,要不然你們怎麼能把我放在眼裏呢?所以必須得講一些你們聽不懂的東西,那就是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而中國人怎麼樣?恰恰相反,是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這個問題很複雜,很難懂,他用非常簡單的文字、表達方式給你講出來,目的是什麼呢?能夠有益於你的提升,所以他們的存心不一樣,採取的方式也不一樣。

《弟子規》前面《入則孝》有四句話,這四句話是這樣說的,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那我們把前面的“父母”給它換一下,說:“老闆呼,應勿緩。老闆命,行勿懶。老闆教,須敬聽。老闆責,須順承。”還有比這更高的執行力嗎?對呀,你對父母的態度其實已經決定了你對老闆、對老師的態度,當父母叫你待搭不理的時候,你對老師、對領導也是待搭不理,當然現在很多人不是這樣,父母叫不動,但是老師一叫、領導一叫都能叫動,這個是不很正常的事。

《孝經》上說,一個人不敬他的父母親去尊敬別的人,這和禮是相背離的;一個人不愛他的父母親去愛別的人,這也是和德行的要求相背離的。為什麼是相背離的呢?因為對我們恩德最大的人是我們的父母。但是我們對父母不理不睬,卻對領導,對老師很用心,說明什麼呢?老師關係到我的成績關係到我的前途,領導也是關係到我的仕途。我們是以什麼在為人處事、待人接物呢?我們在以功利之心為人處事、待人接物。所以為什麼現在社會有很多見利忘義、忘恩負義的人呢?因為缺少孝的教育,一個人人生在世父母對我們的恩德是最大的,但是我們連這麼大的養育之恩都不能夠記在心上,想著去報答,請問還有誰的恩德超過父母。所以一個人沒有恩義、情義、道義的處事原則,就會以功利的原則來為人處事,待人接物,所以才會出現見利忘義、忘恩負義的事。所以你看,中國人都是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

那我們現在都在講“中國式管理”,對吧,這個詞大家都聽得很多了,那麼中國式管理的特點是什麼呢?中國式管理,它就是做領導的,要起到“君、親、師”的作用,他既要當他的領導管理他,率領他,還要像父母親人一樣關愛屬下,當然僅僅做到了這兩點還是不夠的,你還必須當他的老師,教導他做人的道理,這三點你都做到了,你就有執行力。

所以你看,有一個企業,它也是一個軟體公司,也是搞高科技的企業,這個海歸派也很多,這個老闆聽說《弟子規》對企業管理很有效果,所以就想讓這些員工都學習《弟子規》,但是這些海歸們還非常的傲慢,也沒有把這個小小的《弟子規》放在眼裏。但是這個老闆很難得,他自己身體力行,把《弟子規》上的每一句話都認真地做到,結果學了一段時間,把這些高管們也都感動了,他們也就去學習《弟子規》。那麼學了幾年之後,到了年終了,要發年終獎的時候,出現了什麼問題?有一個高管看到了自己的年終獎不滿意了,就過來找領導,他為什麼不滿意呀?他說,領導,他說你今年給我的年終獎太多了,大大地超出了我的意料,我們應該把更多的錢留下來用於企業的進一步發展,用於弘揚傳統文化,我們可以多印一些書,送給大家學習,不要把這個錢都發給我。你看他對老闆不滿意是不滿意在這裏,那麼我們想一想,在這樣的企業之中,還需要被領導者拿著人權去和老闆討價還價嗎?你看這個老闆又關心他的成長,又關心他的家庭幸福,又關心他的兒女教育。把他所有的這個生活都安排得很周到,這屬下感恩戴德都來不及,還需要拿著人權去罷工示威遊行嗎?

所以中國歷史上為什麼沒有提出人權的概念,不是因為我們中國文化落後,而是因為我們有更先進的理念,已經把人權維護得很好了,可以讓我們不需要再提出人權的概念,所以我們不要人云亦云,說中國人不講人權。

那麼中國式管理所達到的境界是什麼呢?中國式管理所達到的境界就是“不忍欺”,就是屬下他不忍心欺騙他的領導,那我們現在說到最先進的管理,要去哪里學習?大家說最先進的管理在哪里?在中國。我們學傳統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樣,對自己的文化很有自信。我們上過很多課,問這些企業家,說最先進的管理在哪里呀?他們說,美國、歐洲、日本,基本上沒有說在中國的。所以有一批企業家,他在改革開放之後,坐了飛機萬里迢迢地飛到美國,要去向通用公司學管理,結果通用公司的人說,我們這一套管理都是從日本的豐田公司學來的,你們直接去日本學,學得更加徹底。結果這一群企業家又坐了飛機萬里迢迢地飛到了日本,但是他們來到了豐田公司的大門口,還沒有進門,就看到門口赫然寫著幾個大字,他們都還認得,寫的是什麼呀?寫的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所以在日本二戰之後,凡是稍有成就的企業家,無不是熟讀《論語》,比如說,日本近代經濟的最高指導者,日本的企業之父和日本的金融之王的澀澤榮一,就是一手執《論語》一手執算盤,開創了日本儒家式的企業經營之風。《論語》代表了他的管理哲學,算盤代表的是他當時的科技。

那麼稻盛和夫,他的管理被譽為“21世紀的管理”,他在短短的一年時間,拯救了瀕臨破產的日航,而且在一年之後使日本航空公司成為所有航空公司中效益最好的一個。當中央電視臺的記者採訪他問:“你是怎麼做到的呀?”他說:“很簡單,就是因為我年輕時讀了孔子、孟子這些聖賢人的著作,才成就了今天的我。”其實他就是把《孟子》中的一句話運用到管理之中了,就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所以他去出任日航的董事長,他是為了拯救日航,為了使日本的經濟不受影響,使這麼多的員工不要沒有生活的著落。那麼他是以零收入出任日航的董事長,首先就讓人很感動,然後又請這些員工來探討一個問題,日航究竟是誰的?最後討論來討論去,這些員工都明白了,原來日航是我們每一個員工自己的,再去投入工作的時候就不一樣了,主人翁的意識就提起來了。所以你看不到一年,就扭虧為盈,而且使它成為所有航空公司中效益最好的一個。

在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時候,因為遇到了危機,老闆就拿不出錢了,不能夠及時地發給員工工資,在這個時候,像西方的企業出現了什麼問題?西方人講人權呀,他說:“你不給我工資,那是侵犯了我的人權,這還得了!”是吧,於是就罷工、示威遊行,結果這種不理性的舉動,使企業雪上加霜,很多企業在這個時候就紛紛倒閉了。但是各位朋友,我們知道韓國的公司,他們的員工是怎麼做的呢?韓國的員工不僅沒有去罷工、示威、遊行,而是把平時的積蓄存款都拿了出來,交給了他們的領導,說:“老闆,這幾十年來我們之所以有一個穩定的收入養家糊口,都得益於您對我們關照,現在企業遇到了瓶頸,我們願意和您同舟共濟,共渡難關,所以這些錢您先拿去用,等企業經營狀況好轉之後再說。”

各位朋友,我們聽到韓國員工這樣感人的舉動,是不是感覺到既熟悉又陌生呢?熟悉的,那是我們丟失的傳統文化。比如說,我們即使看民國時候的電視劇,這一個人家道衰落了,但是他的僕人還願意跟著他,不離不棄,能夠同甘共苦,不是因為他不能再發給自己工資了,就毅然離他而去。那為什麼我們又感覺到非常的陌生了呢?假設我們現在的企業遇到了瓶頸,那我們想一想,我們中國的員工能不能做出像韓國員工這樣感人的舉動啊?很難說,所以我們又覺得很陌生了,因為我們已經基本上被西化了。所以為什麼說文化自信這麼重要呢?因為我們中國文化,它能夠經得起考驗,已經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保持了五千多年而不衰,是大浪淘沙,已經經歷考驗的結果,曆久彌新,所以中國的管理所達到的境界是什麼呢?就是“不忍欺”,就是員工不忍心欺騙他們的長官,所以你在與不在,員工的表現都是一樣的。

你看在《史記》上早就記載著有不同層次的管理。鄭國的子產在治理鄭國的時候,他把法律監督機制設計的很嚴密、很合理,結果他達到的是“不能欺”的境界。西門豹在治鄴縣的時候,他把法律設計的很嚴苛,只要老百姓犯了罪,就給以嚴懲,結果老百姓被嚇得戰戰兢兢,沒有人敢欺騙他,他達到的是“不敢欺”的境界。但是,孔老夫子的弟子子賤在治理單父的時候,他把“仁、義、忠、恕”的理念運用到管理之中,起到了“君、親、師”的作用,最後他達到的是“不忍欺”的境界,老百姓不忍心欺騙他。

子賤有一個同學叫巫馬期,他就很想瞭解子賤治理單父到底有多好。於是他就趁著月色來單父微服私訪,結果怎麼樣呢?看到一個人正好在夜色下捕魚,但是很奇怪的事兒是,這個人捕上來很多魚,看了一看,又把它們給放回到河裏了,巫馬期就覺著奇怪,他就上前去詢問:“我看您捕魚,為什麼捕上很多魚,看了一看,又把它們給放回去了呢?”結果這個人怎麼回答呢?我們的長官子賤告訴我們:“不要去捕殺那些還在生長中的小魚。”這個小魚沒有長到一定尺寸,是不能夠捕的,中國人有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我剛才所捕上來的,恰恰是那些還在生長中的小魚,所以我看了一看,又把它們給放回去了。”這個巫馬期聽了之後就非常地感慨,回來向孔子稟告,說:“子賤治理單父,能夠達到即使是沒有人在旁邊監管,也能夠像嚴刑峻法就在身邊一樣,不知道他是怎麼達到這種管理境界的?”孔老夫子就說了,他說:“子賤曾經說過,對身邊的人有至誠之心、精誠之心,這個影響自自然然的就被波及到遠方。”我想他就是把這種管理理念運用到管理之中的。你看這個捕魚的人,可能沒有見過他們的長官子賤,但是他知道子賤他的每一個政策制度都是為老百姓的長遠利益而著想,所以他也願意去配合,那麼這個就是“得人心者,得天下。”老百姓也對他有信任,也不願意欺騙他。所以孔子說:“民無信不立。”必須要讓人民信任政府,這個就是我們講的君臣是一體的。君臣是一體的,所以不需要提出人權的概念。這種一體的關係,還體現在五倫之中方方面面,今天時間關係我們就不再展開了。

你看我們生活中只要遇到問題,我們只要虛心地打開經典,都可以從中找到答案。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現在所遇到的問題,在歷史都已經曾經遇到過類似的問題。比如說我們看,在前不久,習總書記召開全國思政課,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師座談會。為什麼思想政治理論課會引起習總書記的重視?還要親自來召開座談會呢?因為我們說思想政治理論課承擔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但是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承擔的怎麼樣呢?可以說不盡人意,是吧?為什麼我們的思政課不能夠深入人心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虛心地汲取傳統道德教育的經驗。

我們看一看這個“教”字,教育的“教”,我們就知道怎麼樣才能把人教好,這個教育的“教”呢,左邊是一個“孝”字,而這個“孝”字上面是一個叉叉,下面是一個一模一樣的叉叉,再下面是一個“兒子”的“子”。上面的叉叉是父母、老師所畫的,下面這個一模一樣的叉叉是孩子所畫的。這告訴我們,教“孝”要從身教做起。有很多人說,“我這個孩子怎麼說都說不聽;我這個學生怎麼說都說不聽;我這個下屬怎麼說都說不聽。”這句話就很有味道了,因為我們把道德教育變成了說教,但是自己做得怎麼樣啊?自己沒有做到,所以現在的孩子為什麼你為他付出了很多,他不能夠感恩戴德,還嫌你付出的不夠,你為他付出了很多,他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什麼原因啊?原因很簡單,比如說我們在吃飯的時候,桌子上有孩子,有孩子的父母,也有孩子的爺爺奶奶,那我們做父母的夾起菜,把它首先放在了誰的碗裏呀?放在了孩子的碗裏,所以爺爺奶奶看了也會夾起菜,往孫子的碗裏放。從這一個小小的動作來觀察,這一家誰是核心呢?孩子是核心。所以小公主、小皇帝自然被我們教出來了,沒有一個人生來是小公主、小皇帝,都是我們做父母的不會教,把他教成了小公主、小皇帝。所以教“孝”,不是你要給他講很多的大道理,是自己要把它在生活中做出來。所以左邊告訴我們道德教育不是知識的傳授,不是理論的深入,而是首先要有身教;而右邊是一隻手,拿著一個柳條,拿著一個教鞭,什麼意思?告訴我們,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要老師、父母拿著柳條時時地耳提面命,說明教育要有耐心。孩子的習氣、毛病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你要把他的習慣導正,也不是聽一次課就解決問題的,必須要有耐心,要陪伴他成長。所以身教加耐心,你就能夠把這個孩子教好。現在孩子教不好,你也從這兩方面去找原因。很多人說我這個孩子活到十七、八歲了,他的逆反期該到了,結果怎麼樣呢?結果就心想事成。我們要分析一下這個孩子的逆反是怎麼來的呢?這個孩子小的時候,你讓他做什麼,他不去做,你可以打他一頓,罵他一頓,他迫於自己很弱小,打不過你,只能去做你讓他做的事。但隨著年齡一天天地增長,身體一天一天地強壯,你讓他去做什麼,但是怎麼樣啊?自己都沒有做到,他就給你不服氣了,他就會給你起爭訟,有逆反,意思說,你都沒有做到,有什麼資格說我呀。這就叫“言教者訟,身教者從。”所以孩子教不好,原因在哪里呢?在自己身上。

很多人對這個“孝”理解得不夠全面,這個“孝”也是需要有人教的。在座的同學們,你們認為你自己是一個孝子嗎?不是。說明對“孝”的理解還是比較全面的。這個“孝”,確實內容比較廣泛,不僅僅要養父母之身,還要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慧。你看在《論語》上,孔老夫子說:“現在的所謂孝子,認為能贍養父母就盡到了孝道。但是狗呀、馬呀,也能夠以他們的體力奉養主人。如果沒有恭敬心的話,怎麼把人的孝敬和犬馬的孝——奉養,區別開來呢?”所以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從內心表達出對父母的恭敬,和感恩之心。

除了養父母之身之外,還要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心,除了恭敬父母以外,還要做到“父母唯其疾之憂”。什麼意思呢?就是你的父母僅僅為你的疾病而擔憂,完全沒有必要為你任何其他事情而擔憂了,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孝子。比如說我們小學的時候很貪玩,下網吧,打遊戲,不務正業,讓父母擔憂,這就是不孝;等我們上了大學,遠離父母,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時間也沒有花在學業之上,娛樂至上,然後互相攀比等等,這會讓父母擔憂,這還是不孝;走上了工作崗位,不認真負責、不敬業,甚至以權謀私,讓父母戰戰兢兢,不知道哪一天會鋃鐺入獄、東窗事發,這還是不孝。所以從這裏我們看到一個真正的孝子,他為人處事、待人接物,都能夠讓父母放心。

你看《禮記》上怎麼說呢?它說:“壹舉足而不敢忘父母。”孝子每走一步路都不敢忘記父母,每說一句話也不敢忘記父母。如果每走一步路都不敢忘記父母,有大道可走就不會走邪僻的小徑,有舟可乘就不會冒險涉水過河,都是不敢以父母所遺留下來的身體做危險的事。如果我們每說一句話都不敢忘記父母,就不會口出惡言,那麼你不罵別人,別人也不會罵你。不辱沒自己的身體,身心不讓父母蒙羞,這才是真正的孝子。所以你看這個孝子,每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想到是不是給父母蒙羞,所以他就為人處事、待人接物都能夠讓父母放心。

除了養父母之心之外,還要養父母之志,那就是《孝經》上所說的“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這一個重點在“立身行道”,你所講的全都是和“道”相應的,你能夠給後世的人都樹立一個榜樣,讓人一聽到你的名聲都稱讚,讓你的父母感覺到生養了你這樣一個兒女,非常的榮耀。

這個是養父母之志,還有要養父母之慧。孝敬父母並不是一味地恭敬、順從父母,就是孝了。像《弟子規》上說:“親有過,諫使更。”父母親也有過失的時候,那麼父母有過的時候,一定要勸諫他,讓他更改,但是怎麼樣呢?勸諫的口氣一定要溫和,要溫柔,“怡吾色,柔吾聲。”這才是一個做兒女應該有的態度。我們從這幾個方面全都做到了,這才能夠稱為是一個孝子。那我們用這一個標準來判斷的話,很多人都名不副實了。

我們看一個幻燈片,題目是《哪一個是我》:

孝道——哪一個是我

那個一進門兒,就喊肚子餓了,

怎麼還沒做好飯的人是兒女。

那個一進門兒,衣服都來不及換,

就下廚房燒菜的人是父母。

那個一會兒嫌“粥燙了”,

一會說“菜鹹了”的人是兒女。

那個哪怕就一點青菜、豆腐,都精心烹飪,

力爭做出滋味兒的人是父母。

那個整天抱怨作業多,

實在太累了的人是兒女。

那個累了一整天,卻毫無怨言,

洗衣打掃衛生後再“陪讀”的人是父母。

那個動不動就開口要錢,

得不到就生氣的人是兒女。

那個省吃儉用,精打細算,

卻從不在教育投資上吝嗇的人是父母。

那個記不住家人的生日,

可一到自己生日就早早召集同學、朋友聚會的人是兒女。

那個很少記自己的生日,

卻用心為家人準備生日禮物,準備飯菜的人是父母。

那個早上賴床,

還不停抱怨家人叫他早起的人是兒女。

那個深夜入睡,黎明即起,

準備早點的人是父母。

那個受了一點委屈,回家苦水倒個不停,

以求得同情和安慰的人是兒女。

那個在外面就算受了再多氣,

回家後卻強作歡笑的人是父母。

那個有牢騷就發,有煩惱就怨,

把家當作壞情緒“宣洩所”的人是兒女。

那個把苦埋在心中,

生怕讓自己的不良情緒影響到家人的人是父母。

那個總以學業、工作忙為托詞,

很少往家裏打電話問候的人是兒女。

那個在電話裏噓寒問暖,

總為家人牽腸掛肚的人是父母。

那個一開口就將家裏的積蓄“借”走,

然後舒舒服服住大房子的人是兒女。

那個勞累了一輩子,

到老還住在破舊小屋裏的人是父母。

那個總羡慕人家多麼有錢,

自己家多麼寒酸的人是兒女。

那個退了休還不“安分”,

起早摸黑掙錢的人是父母。

那個寧願把大量閒暇時間放在娛樂、和朋友聚會,

卻不願回家看看的人是兒女。

那個只要看到兒女,

哪怕一會兒就神清氣爽的人是父母。

那個娶了媳婦忘了娘,

嫁了老公忘了爹的人是兒女。

那個為兒女操了一輩子心,

老了還幫兒女帶孩子的人是父母。

那個總以自我為中心,

從不把家人當回事的人是兒女。

那個從不把自己當回事,

卻總以子女為榮,四處炫耀的人是父母。

那個總喜歡把愛掛在嘴邊,

卻很少付出行動的人是兒女。

那個從不把愛說出口,

卻將愛播撒於生活中的每一塊土壤的人是父母。

或許只有等到兒女也成了父母時,

只有等到父母慢慢變老時,

我們才會回憶起生活裏這些點點滴滴,

才能真正理解什麼是愛。

這個幻燈片看了之後,也讓我們反省,可能很多人已經把父母的付出習以為常了,對父母幾十年如一日的付出,也都覺得習慣了,不覺得有什麼了。我們對別人、一個陌生人給的一個小小的幫忙,都會感恩戴德,但是父母數十年如一日對我們的付出,我們卻不能夠記在心上,那這個就是顛倒了。

這個“孝”往上提升,那就是互愛,那就是四海之內皆兄弟,互愛再向上提升就是互助,互助向上提升,就是大同世界。所以古人說呢,“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堯舜治理國家,能夠垂拱而治,天下太平,那麼他治國之道有什麼奧秘的嗎?其實非常的簡單,就是對父母的孝,對兄弟的友悌而已。如果人人都能夠尊敬他的父母親,尊敬他的領導者、長輩,那麼天下就太平了。

所以你看這個“孝”,它確實是仁愛之心的根本,感恩之心的根本,所以孔老夫子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歟。”從這裏我們看到為什麼現在的道德教育不得力呢,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雷鋒精神。但是為什麼雷鋒三月來四月又走了呢?現在我們學習雷鋒,三月的時候學雷鋒的人很多,結果三月一過去了,學雷鋒的人就不多了。因為雷鋒精神代表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道德大廈的第四層甚至是第五層,但是道德大廈的根基在哪里呢?道德大廈的根基在於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孝親和尊師是道德大廈的根基,結果我們這個根基沒有,就希望有那個第五層、第六層,這建的都是空中樓閣,培養的是偽君子。這就是我們思政課不能夠得力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從孝道入手,培養起一個人的感恩心,恩義、情義、道義的處事原則。

第二就是沒有身教,只有言教。中國古人說“移風易俗,莫善於樂”,我們再看一首《跪羊圖》。

這個《跪羊圖》就是提醒我們羔羊尚有跪乳之恩,烏鴉尚有反哺之情,如果一個人連父母都不能夠孝敬,確實是連禽獸都不如。那麼這個告訴我們,百善孝為先,從孝道入手呢,就可以使這個道德教育能夠深入人心。

那我們這個是講了幾個例子,告訴我們,只要我們生活中遇到問題,只要我們回到經典,都可以找到答案。

那麼我們學習《群書治要》,它的意義當然不只如此,它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之精華,對於我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有重要的意義。讀了《群書治要》可以讓我們很有智慧,比說《孔子家語》上記載了這樣一個典故: 

說孔子被魯國的國君請來了,國君向他請教,他說我聽說向東擴展房屋是一件不吉祥的事,這件事到底可信還是不可信呢?孔老夫子說呀,我聽說天下有五種不吉祥的事,但是向東擴展房屋並不包括在其中。

那麼哪五種不吉祥的事呢?

首先就是“損人而自益,身之不祥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損人利己,像美國現在所作所為就是損人利己,一定給自身招至不吉祥,所以中國人有一句話說:“多行不義必自斃”,是吧?所以他們一定會以失敗而告終。

“棄老而取幼,家之不祥也。”放棄了老年人不去照顧,把所有的關愛放在了孩子的身上,孩子被養成了小公主、小皇帝,這個家庭就不吉祥了。 

“釋賢而任不肖,國之不祥也。”把賢德的人放任了,不去任用,任用的都是不賢德的人,這是一個國家的不吉祥。

“老者不教,幼者不學,俗之不祥也。”上了年紀的人不願意去教了,年幼的人沒有虛心好學的心了,這是社會風氣的不吉祥。

“聖人伏匿,愚者擅權,天下不祥也。”聖賢人都隱居起來了,愚鈍的人、自私自利的人,把持了領導的位置,這是天下的不吉祥。

最後他還強調,我聽說有五種不吉祥的事,但是向東擴展房屋,並不包括在其中。

所以看了這個就告訴我們要抓住根本,根本是什麼呢,就是“德者本也,才者末也。”不要再去那些枝節上去做文章,是吧?

這個《易經》上說:“厚德載物”,什麼意思呢?就是一個人外在的財富、身份、地位、名聲靠什麼來承載呀?靠一個人深厚的德行。如果你的德行和你的位置不相匹配,古人這叫“德不配位”,德不配位就會有災禍了。

那麼再看呢,我們看一個人的發展前程,你看他以後有沒有發展,怎麼看呢?他說,你看一個人對內興起了迷戀女色之風,對外喜歡打獵,都是沒有節制的,這個荒啊,就是太過分了,還喜歡飲酒,沉溺於靡靡之音,住的房屋是又高又大,牆上還雕樑畫棟,雕刻著花紋,以上描寫的六種情況,有一種情況出現了,就沒有不滅亡的。

所以你看一個省部級以上的高官突然鋃鐺入獄的時候,很多人都在議論紛紛,說什麼原因啊、什麼原因啊?很多人說他站錯隊了,這樣的人一定沒有讀過經典,這樣的話沒有在經典之中。經典中說:“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那不都是他自己惡貫滿盈、自作自受的結果嗎?

那麼再看《呂氏春秋》上記載一個故事:

說楚國有一個特別會給人相面的人,看了很多呀,沒有說錯一個,楚莊王覺得奇怪啊,就把他召來了,問他怎麼回事,他怎麼回答的呢?他說:“我並不是能夠給人相面,我只不過是會觀察這個人所結交的朋友。如果我觀察的這個人是一個布衣百姓,他的朋友在家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純淨、謹慎、畏懼法令,這樣的人,家庭一天比一天過得好,身心一天比一天更安樂,這就是所謂的吉祥的人;如果我看的這個人是一個侍奉君主的大臣,他結交的朋友都是誠實守信的、有德行的、喜歡做善事的,這樣的人侍奉君主會一天比一天侍奉得好,官職會一天一天地更提升,這就是吉祥的臣子;如果我觀察的這個人,是一個君王,就是一個一把手,領導者,他的臣子都是賢德之人,左右都是忠誠之士,君主一有過失,他就會犯顏直諫,那麼這樣的君主,他的國家會一天比一天更安寧,君主的地位一天一天地受尊崇,天下人一天比一天更加心悅誠服,這就是所謂的吉祥的君主。所以我並不是會給人相面,我只不過是會觀察一個人所結交的朋友。”

所以你看你學了《群書治要》,你就不會上當受騙了,也不會從枝末上去解決問題,都要從根本上解決。為什麼觀察人的朋友就知道他的興衰成敗呢?《易經》上有一句話,說:“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什麼意思呢?就是你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你就會感召什麼樣的人成為你的朋友,所以你喜歡傳統文化,向善好德,你看你所感召的朋友也都請你來聽傳統文化,也都是向善好德,那麼這樣的人,一定會啊,一天比一天過得好,官職也會一天比一天更提升,那麼前途也是一片光明。

這個就是我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課程,告訴我們學習《群書治要》對於我們個人修身、家庭幸福,乃至於國家的治理,還有天下的太平,確實能夠提出借鑒和啟示。因為學習了《群書治要》呢,我們也對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更加地生起信心。

那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裏,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