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规律》上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目录
视频文字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规律》上集
2019-10-16

尊敬的诸位领导、诸位老师:

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规律》,我们和大家一起分享三个问题。

首先,我们看一看教育和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都是搞高等教育工作的,但是什么是教育呢?可能很多人并不明确。我们看在《礼记·学记》上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告诉我们教育的目的有两个。第一就是使人的善良不断地增长,而使人的过失得以挽救。告诉我们做人的教育,品格的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与核心。那么什么是“育”呢?在《说文解字》上讲:“育,养子使作善也。”说你仅仅把孩子养大,那个不叫“育”,他必须顺着善良的方面去成长。这告诉我们:教育,它主要是人格的教育,是道德的教育。

所以在《论语》上,孔老夫子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也就是说,读书目的是什么呢?是“求道”,而不是仅仅是学问的增长,技能的提升。那么很多人说,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也变成了高等知识和技能的传习所,这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做人的教育,志在圣贤的教育已经几乎看不到了,而变成了知识和技能的传习所。

这个《老子》上也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古圣先贤都是以求道为目的,这个道很复杂,中国人喜欢简单,大道至简。什么是“道”呢?“道”就是自然而然的秩序和规律。古人常用“天道”来体现这种自然而然的秩序,比如说:“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什么意思呢?你顺着天道,顺着自然而然的规律来做,你就能够昌达。你违逆了自然的规律,一定会灭亡。古圣先贤“上观天象,下察地理”,观察了宇宙自然的规律,也观察了社会人伦关系的道理。

孟子把社会人伦大道概括为五个方面,那就是“五伦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伦关系在古代是如此,在今天也依然如此。比如说我们看父子之间的关系:父母爱儿女,儿女爱父母,他们之间有一种自然的亲情,这种自然的亲情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改变,所以这个就叫“道”,这就是恒常不变的规律。那么怎么样使“父子有亲”这种自然的亲情维系一生呢?圣人去观察,只有父母慈爱教导儿女,儿女孝敬父母,做到了“父慈子孝”,这一个亲情才能维系一生,才不至于出现说:一个中国留学生回来了,在机场他就把母亲捅了很多刀,这样的情形就是父子无亲,这是失教的原因。所以这个“慈”,上面是一个“兹”,下面是一个“心”,看到这个字,告诉我们什么是“慈”呢?就是念兹在兹,父母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儿女的身上,所以我们从这里体会到父母对儿女的恩德,确实是无以为报。而“孝”这个字,上面是“老”字的一半,下面是一个“子”字,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体的,如果有代沟和父母不能沟通,“孝”就已经不存在了。而上一代还有上一代,下一代还有下一代,过去无始,未来无终,而这无始无终的,都是一体的,这个就是“竖穷三际”。

从横的方面讲呢?我们讲兄弟之间的友悌,又把这种友悌推而广之,“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所以这个“悌”再推而广之,就是“横遍十方”。用庄子的话就是:“天地与我同根,而万物与我为一。”这个东西被称为“道”,这个在道家里称为“道”,在儒家里称为“本性”,在佛家里称为“自性”。所以这个“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的东西,其实就是我们真正的自我。所以佛教讲,要找到“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这个“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呢?就是那个“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的东西。“孝”这个字推而广之,就是可以回归自性,所以讲“百善孝为先”,通过把这个“孝”推至极致就是可以回归自性。所以我们说“孝”是性德,这个“道”就是本有的规律。而“德”是什么呢?就是按照这个“道”去做就是德,所以慈和孝就是德。

再看“君臣有义”,不要认为君臣关系是封建专制的产物。实际上在我们现代社会也有君臣关系,那就是领导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应该以“义”来相处。“义者,宜也。”这个“义”和“适宜”的“宜”是相通的。什么意思呢?就是作领导有领导应该做的责任,作为被领导有被领导应尽的本分,他们各尽其责,就能够是一体的关系。按照这个“义”来相处,做领导者要仁爱关心属下。所以这个“仁”是一个“单立人”加一个“二”字,它“从人从二”,什么意思呢?就是两个人相处之道。所以有孔子的弟子来问:“什么是为人之方?”孔老夫子怎么回答的呢?他说:“忠恕而已矣。”这个“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只是为人的方法,但是和“仁”还差了一点。因为什么呢?因为王阳明先生他讲“一体之仁”,也就是说真正达到一体之仁的人,他实际上是没有“自他”的分别的,他是一体的关系。当你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有了“我和他”的分别。一般人他体会不到一体之仁,怎么样回归到本性的仁呢?就告诉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自己不想做的,就不要这样去做给别人。久而久之,你就可以回归到一体之仁。

领导者有了这种仁爱之心,他就能够起到“君、亲、师”的责任,不能够因为自己是领导者,就把属下呼来唤去,不把他当人看,这样做就错了。作为被领导者,他对领导者交给自己的工作任务,应该尽心尽力地加以完成,这个就是忠。所以朱子,朱熹把这个“忠”解释为“尽己之谓也”,竭尽全力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和本分,这就是忠。所以领导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不是矛盾的、冲突的、对立的关系。恰恰相反,他们也是互助合作、互相感恩、互相尊敬的关系。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没有提出“人权”的概念呢?很多西方人批判我们,说我们很落后,没有“人权”的观念。实际上这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落后,而是因为它有更加先进的理念,已经把人权维护的很好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看领导者仁慈,不仅仅当他的领导,率领他,而且作他的亲人,像父母一样关爱他,还像老师一样地去教导他。属下是对他感恩戴德还来不及,怎么会拿着“人权”去和他讨价还价呢?所以中国历史上没有提出“人权”的概念,不意味着人权缺乏,因为它有更好的理念,已经把人权维护好了,所以不必要提出“人权”的概念。就像中国人也没有提出“心理健康”,也没有心理医生。很多人说你看,我们不如西方人先进,西方人还知道关心人的心理健康,有问题看心理医生,好像很先进。但是实际上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本经典,几乎都是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而修身前面还有四个步骤,《大学》上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正心”,你看你的心都已经很正了,没有什么问题,还需要看心理医生吗?所以每一部经典都是调试你心理的。经常读这些圣贤经典,不会出现什么心理问题。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心理调节的,心理健康的医生。

再比如我们历史上也没有提出“环境保护”、“生态伦理”。这是不是因为我们落后呢?恰恰相反,因为我们有“天人合一”的理念,说人和自然界都是一体的。像张载就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人民都是我的同胞,万物都是我的伙伴。他把自然看成是自己的伙伴,是亲近它、保护它、爱护它,怎么可能把它征服占有、利用破坏呢?所以这种“天人合一”的理念,使中国在历史上长期保持了和自然界和谐一体的关系,没有出现环境问题。比如说,我们到这些历史文化古迹去参观,比如说赵州桥、都江堰等等。这些东西已经上百年、上千年了,但是仍然惠利着当地的百姓,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好的影响,而不是破坏。所以我们很多东西看似是落后,实际上你深究起来,是因为它更先进。那么这个“君仁臣忠”,就是让松下幸之助成为“经营之神”,让稻盛和夫成为“经营之圣”。我们说“中国式管理”,什么是中国式管理?中国式管理的特点就是“君仁臣忠”,它把这种伦理关系处理得非常好,就像一家人一样,所以不必提出“人权”的概念,已经把人权维护好了。

下一伦是“夫妇有别”。这个“别’字,并不是身份和地位上的差别,而是职责上有分工,那就是“男主外,女主内”。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创造经济收入主要是由男子来承担的,但是一家之中,除了有经济收入之外就够了吗?就幸福了吗?恰恰相反,如果仅仅注重经济,而忽视了后代子孙的教育,那就会出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情形。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没有儿子当然是“无后为大”的一种情形。但是如果你生了七、八个儿子,都是败家子儿、啃老族,不能把你良好的家业、家风承传下去,还做了很多祸国殃民的事,这样的儿子与其有,还不如不有。这才是真正的“无后为大”。所以中国古人把儿女教育这件事,看得无比重要,这一件重要的事,当然不能推给别人,必须由他的母亲亲自来承担。所以,做丈夫的要有恩义、有情义、有道义,不能自己在外面工作,机会很多,就可以寻花问柳,见异思迁。而做妻子的,因为她承担着教育儿女的责任,必须有很好的德行,这样才能够言传身教,把儿女教育好,并且承担起相夫教子的责任。所以,“夫义妇德”做好了,这个家才是和睦、和谐的。

有人把夫妻关系比作儿女健康成长的土壤。如果这个孩子,他生活在不好的土壤里,比如说盐碱地、沙漠地,就像这个植物一样,还种在了山上,那么这个植物肯定是不可能健康成长的。就像我们现在有一句话,经常被人引用,实际上是有待商榷的,就是“妇女能当半边天”。这个古人讲,“天和地,男子是天,女子是地”,这个并不是对女子的歧视。说“男子是天,女子是地”,他们的职责是不相同的。你看这个地,它很厚重,很沉稳,但是我们生活所需的资源都是来自于大地,它非常的重要,怎么能说它是不重要的,受歧视的呢?那么丈夫和妻子各尽其责,这个家庭关系处理好了,儿女才种在大地之上,长得很茂盛。现在这个女子不想做女子了,就等于这个大地要拱起来,要做天,所以这个孩子,就是这个植物,都种在了山上,我们想一想,他怎么可能健康成长呢?所以,这个司法部门的官员也说“80%以上的未成年犯罪,都是来自于不健全的家庭。”那么这个不健全的家庭是越来越多。我们说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就像我们身体一样,只有个别细胞破碎了,对社会和谐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当诸多的细胞都破碎了,怎么可能不产生社会问题呢?所以为什么习总书记特别强调家教、家风、家道的重要性,这个也是非常深刻的。所以中国人很早就看到了这一点,告诉我们男女要各守本分,这不仅仅是对女子的教导和要求,而对男子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

下一伦“长幼有序”。告诉我们,一家的兄弟姐妹的出生,有一个自然的顺序,这个自然的顺序不能够颠倒,就应该给以尊重。根据这个自然的顺序,要求做兄长的要友爱帮助弟弟妹妹。所以这个“友”,在古人那里写作两只手互相搀扶,意思说你的弟弟妹妹有了困难,你去帮助,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不要再讲什么条件了。而弟弟妹妹对于兄长要恭敬,要听从。

现在,我们看到有很多兄弟因为财产吵上了法庭,这个在古人看来都是不可理解的。古人把这个兄弟之情称为“手足之情”,称为“骨肉之情”,怎么可能因为一点点身外之物,就把同胞的兄弟送上法庭呢?唐朝有一位法照禅师,他写了一首诗,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兄弟姐妹之间的深情厚谊。这首诗是这样写的:“同气连枝各自荣”,一家的兄弟姐妹就像一个树根长出的不同的枝杈,长大之后各自都有发展,这叫“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兄弟姐妹在交流的时候,千万不要因为言语的不忍让,伤害了彼此的骨肉之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就像我们上了年纪的人都有体会,到逢年过节的时候,兄弟姐妹又相聚在一起,结果突然发现,哥哥姐姐的头上多了几根白头发,也是脸上有了皱纹,确实是“一回相见一回老”,我们还有多长时间守在一起,互相关心,互相照顾呢?“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兄弟姐妹之间相处的时候,只要守住一个“忍”字,便可以相安无事,千万不可以因为芝麻大的小事起了纷争,吵上了法庭。“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做样看”,现在我们也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孩子,他们下一代也成为兄弟姐妹,如果上一代做到“兄友弟恭”,也为下一代做出了良好的表率、榜样,他们也知道和睦相处。所以你想一想,在这种“兄友弟恭”的教育之下,怎么会因为一点点财产,就把同胞的兄弟送上法庭呢?

所以《朱子治家格言》中也说:“兄弟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就是一家的兄弟姐妹在一起过日子,最忌讳的就是起了争讼,把彼此送上了法庭。如果你这个官司赢了,但是因为你没有这种情义,也知道你的家道一定是会衰落的。所以中国古人说话,他不像我们现在人,都是模棱两可,说“可能啊”、“也许啊”、“有的啊”。他说“讼则终凶”,如果你起了争讼,兄弟姐妹之间因为财产打了官司,一定是凶,不会有吉祥的。为什么说得这么肯定呢?中国人对读书人特别地尊重,为什么对读书人尊重呢?因为古人所读的书,都是圣贤书,读书明理,他明白道理。“福田靠心耕”,你人有没有福分,怎么得来的呀?怎么判断有没有前程呀?看看你的心怎么样。“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所以一个人的心量越大,他的福报就越大。那么一个人心胸狭窄到连兄弟姐妹都不能够包容,他的心量已经狭窄到一定的程度了,所以就知道他一定没有好的结果,不会吉祥如意,一定是有很多的凶灾。

最后一伦是“朋友有信”。“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就是我们在一个老师(门)下求学的人,这个叫“朋”;而我们志同道合的人,虽然不是在一个老师门下求学,这个叫“友”。换句话说就是平等的人之间相处,应该怎么样呢?守住一个“信”字。而这个“信”字是一个“亻”加一个“言”字,“人言为信”,人所讲的话必须守信用。这五种伦理关系,被称为“五伦大道”,意思是说在古代适用,在今天也依然适用。

汉代的扬雄,在他的《法言篇》上对“儒”下了一个定义。什么是“儒”呀?“通天、地、人,谓儒。”学习儒家的人对天地自然的规律,社会人伦关系的道理都通达无碍,了解得很透彻,这样的人才被称为“儒”。像《易经》上也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个圣贤人“上观天象,下察地理”,然后又了解了社会人伦关系的道理,把这些都很通达了,然后才用这些常理、常法来教导世人。在《周礼·天官》上也对“儒”下了个定义,它说“四曰儒,以道得民。”第四种职掌叫“儒”,“儒”是什么呢?他用“道”来教化人民,所以他深得人心,受到人们欢心喜悦地拥护。换一句话说,道德教育,应该是人们主动自觉、希望去参加的,而不是像我们现在这样,是逼迫着人,勉强人去参加的。为什么说“以道得民”呢?试问哪一个人,比如说做父亲的,不希望儿女孝敬自己的呢?哪一个领导者不希望属下竭忠尽智的呢?哪一个夫妻不希望白头偕老,恩恩爱爱的呢?你看儒家讲的就是这些道理,所以你看它怎么能够不深得人心呢?

我们现在全国各地都兴起了传统文化的论坛,在07年左右的时候,全国各地都有一些传统文化的公益论坛。这些论坛都是网上自愿报名,会场可能容纳三、五千人,但是每一次报名的人都是几万人,很多人是很遗憾不能到现场去参加。有一次我们到周口去参加一个论坛,有一个华人,他是美国华人,他从美国坐了飞机飞到了北京,然后又到了郑州,又坐了车到了周口,为的就是参加四天的传统文化的论坛。从这里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传统文化“以道得民”的效果。所以我们的道德教育不得力,什么原因呢?并不是道德教育本身是不可以教的,而是因为我们长期以来的道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教育的规律,而且没有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经验,所以让人才生起反感。

你看我们现在在大学教书,从事高等教育。大学是干什么的呢?你看我们《四书》之中的《大学》开篇就告诉我们:“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有很多不同的版本的解释,什么是“明明德”呢?就是开启我们本性自有的明德。人的本性、本善,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是纯净纯善,实际上是对我们至善美好的性德的一种描述。就像我们的天空,它是蓝蓝的一样,这个本性就是蓝蓝的天空,那么上面有了一些白云,这个叫“善”,那么又有一些乌云,这个叫“恶”。但是无论是善是恶,对本性的明德都是一种障碍,都是一种污染,只不过污染的深浅不一样而已。所以“明德”,再用一个比喻来说,就像一个晶莹剔透的水晶球,它本来就是光芒四射,晶莹剔透的,但是我们把它掉进了污泥里,沾上了泥巴,又把它掉在了油垢里,沾上了油污,经过层层地污染,它本性的光明就被障闭了。所以大学的目的是什么呀?就把这些外界的污染一层一层地剥落,让它本性的明德开发出来,所以叫“明明德”。“在亲民”,什么叫“亲民”呢?就是你明德之后也要帮助他人,开启他自性的明德,这两件事都做到至善圆满的程度,这个就叫“止于至善”。也就是自立立人,自度度他,这两者都达到圆满的程度。所以你看,我们大学所承担的责任是什么呀?教育,它是一个回归明德的过程。读书志在圣贤,读书不是志在赚钱。但是我们可惜的是,这种回归本性,回归明德的教育已经看不到了。老子说,“为道日损,为学日益。”为道,求道和求学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求道是怎么样呢?是“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所不为。”它是一个不断减损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不断增加的过程,要把人的贪、嗔、痴、慢、疑都给减损,把自己本性的明德开发出来。因为你的智慧,你的德能、相好都是本性具足的,你把它开启出来,就能达到无所不为的状态,所以“般若无知,无所不知。”你怎么样才能做到“无所不知”呢?必须先“无知”,如果你“有知”,那就会“有所不知”。比如说整个世界,它的知识都是一个整体,如果你“有知”的话,那你一定会“有所不知”。那你怎么样才做到“无所不知”呢?怎么样才能达到“无所不知”呢?那就是要求“无知”,“无知”起作用,才是“无所不知”。所以老子才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但是我们求道,已经看不到了,我们都是在求学问,求知识,广学多闻,但是和我们的本性却离得越来越远了。这个是我们讲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们讲一下,教育的主要功能和核心内容是什么?教什么呢?我们看习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中,他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所以他强调各种文史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为什么呢?以学益智,以学修身。提升我们的智慧,提升我们的道德。

我们看了这一段话,当然也要会问:为什么古人开口几乎很少提到国家,一开口就是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古代的读书人,做官的人,他开口就是天下,或者是国家。那我们再想一想,现在的读书人,现在的领导干部,开口在讲什么呢?开口就是自私自利的,“我哪一天要升官了”,“我哪一天要提拔了”,“我的房子要开始多大了”,“我的工资要涨多少了”,为什么古人和现在人相比,差距如此之远呢?差距如此之远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所受的教育不同了,我们所读的书不同了。中国古人从小熟读四书五经。你看《论语》上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还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说一个人,他以求道为志向,还以自己穿的不好,吃的不好为耻。这样的人就不足跟他谈论了。

《大学》上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你看开口他的胸怀就是襟怀天下,心系苍生。所以你看他写出的文章,那就是格局不一样,胸怀也不一样。那么我们现在即使是高考状元的作文,那也是满纸怨尤,怨天尤人。可是我们打开《论语》开篇,孔老夫子就说,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老夫子一生周游列国,想把自己好的学说推广开来,让百姓受益,让国家和谐。但是没有人能够认识到他的学说这么深刻,或者有人嫉贤妒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敢任用他。但是他有没有表现出任何怨天尤人的情绪呢?他说:“不怨天,不尤人。”没有表现出任何怨天尤人的情绪。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这个时节因缘不成熟。虽然自己有道德、有学问,不为人所知,不为人所用,也无可抱怨。所用中国古人有句话说:“学问深时意气平。”所以一个人还怨天尤人的时候,我们再仔细观察,都是在抱怨什么呢?基本上都是抱怨自己的利益没有得到满足,甚至没有最大化,那还不都是自私自利的结果吗?那孔老夫子为什么没有怨天尤人呢?因为他去周游列国,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希望把这样好的学说推而广之,让天下太平。所以他没有怨天尤人的情绪。但是他并非不作为,他是“为而不争,利而不害”,这就是圣人的特点。他有作为,但是他不和任何人去争,没有竞争的意识。

所以《论语》上也说:“君子无所争”,一个君子人没有要跟别人竞争的地方,如果你一定要说有竞争的时候,“必也射乎”,那一定是在射箭的时候,那么射箭的时候是怎么样争的呢?“揖让而升”,两个人相互作揖,相互谦让,升堂去比剑,结果出来了,“下而饮”,那个赢的人要给输的人敬酒,表示什么呢?“承让承让”。为什么呢?因为高手之间的比赛,那个偶然因素很多,这一次,我偶然把你赢了,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也很谦虚。而那个输了的人呢?他“反求诸己而已矣”,“不怨胜己者”。是我的技艺不够精湛,和人家赢我的人没有关系,我应该去提升自己的技艺。他也没有生起嫉妒之心。所以,这个“礼”的安排,让赢的人很谦虚,没有傲慢,让输了的人没有嫉妒,反而要提升自己的技艺。这个叫什么?这个就叫“礼”,它就能够促进和谐,它就能够化解矛盾,化解冲突。所以中国古人他是“为而不害,利而不争”,没有要跟别人去竞争的,但是他并非不作为,所以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就是要学习古圣先贤的这一种存心。

老子也说:“上善若水”,为什么用水来比喻最高的善呢?“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你看这个水,万物生长都离不开它,但是它总是去付出,总是去投入,从来不求回报,也没有怨言。所以“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众人都喜欢高高在上,受人尊敬,但是我处在很低的地方。因为它处在很低的地方,反而所有的河川都汇流于它,所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所以它才和“道”相接近,因为“道”在低处,谦卑是性德。为什么中国人讲谦虚呢?孔老夫子一生温、良、恭、俭、让,因为这是和我们的性德相应的。

所以教育的功能:第一,可以安身立命。用朴素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可以过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我们观察现在的社会,无论是贫富贵贱,都是身心不安。为什么呢?穷人有穷人的苦,富人比穷人的苦还更多,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没有学习传统文化,“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所以古人说:“读书明理,理得才能够心安。”所以这个“道”,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什么呢?颜回,你看,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他的物质条件很艰苦,吃饭没有饭碗,喝水没有杯子,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堪忍受,但是他还乐在其中。那我们就要问了:颜回他乐在何处?为什么他能做到这一点?其实他就是一个明了了宇宙人生真相的人。

什么是真相啊?中国人把“财、色、名、利”称为什么呀?称为“身外之物”,为什么称为身外之物呢?因为它不可得,因为它没有办法控制和占有。比如说我们这个身体,我们这个身体,我想年年十八,青春永驻,我们能做得到吗?我们想记忆力很好,过目不忘,一目十行,请问我们能做得到吗?还是那么愚钝。那我们连自己的身体都没有办法控制,那么对于身外的财、色、名、利又怎么可能控制呢?那对于那些不可控制的东西,你还非要去控制,要去占有,这不是和自己为难吗?所以颜回为什么他能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呢?因为他看破了,所以他全都把这些身外之物放下了。

我们现在都在讲“自由”,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自由”这个词,我们要用传统文化的概念来理解“自由”,什么是“自由”呢?自由不是放任,不是你随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我们在财、色、名、利面前,如如不动,把持住自己。如果你在财面前如如不动,你在财上就是自由的,财对你就不起作用了;如果你在色上如如不动,你面对女色就自由了;如果你对名放下了,这个名对你就没有诱惑力了。这个叫“自由”。所以真正的自由谁达到了呢?就是这些圣贤人达到了。所以古人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名缰利锁,这个名声就像缰绳,这个财利就像一个锁链一样,把我们捆得紧紧的,有什么自由可言呀?所以你认识宇宙的人生真相就是:“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那你就会把这些东西全都放下了。

所以“道”是宇宙人生的真相,那么什么是“德”呢?《说文解字》上说“德者得也,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就是说得到宇宙人生真相的人,“德”就是“得道”,得道之人,他能够“外得于人”,走到哪里受到人们的拥护;“内得于己”,内在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像泉水一样涌出来,源源不断。那么这个就是可以告诉我们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我们安身立命,过一个坦荡荡的人生。所以《论语》上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人都是助人为乐,成人之美,而且别人得罪了他,也不放在心上,心胸坦荡,所以总是处于一种欢心喜悦的状态。而小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心考虑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利益,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想方设法地去谋算别人,这样总是处于郁郁寡欢的忧戚状态。但是遗憾的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很多人是向西方学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结果实际上都是学做小人,没有学做君子。这是第一个功能。

教育的第二个功能就是:经世致用。就是可以帮助我们社会安定和谐,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那么社会怎么样才能够和谐呢?《论语》上的一段讲话告诉我们,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那就是“庶之、富之和教之”。有人说,我们现在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特点是什么呢?很多专家学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描述,实际上我们用孔子的国家发展阶段理论来看的话,就很明显。如果说毛主席,毛泽东思想,让中国变成一个人口众多的,有独立主权的大国,他所做到的是“庶之”的工作;邓小平理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他使中国变成了一个富国,他做的是“富之”的工作;那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呢?主要要解决“教之”的问题,就是如何把一个社会主义富的国家变成一个强国,一个大国,变成一个强国,而这个强国并不仅仅是富国强兵。强国强在文化,所以文化自信是最深层、最基础、最广泛的自信。所以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这个是新时代最重要的任务。

为什么“教之”的工作如此的重要呢?《孟子》上说了一句话,它说:“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人们吃饱了饭,穿暖了衣服,过上了安逸的生活,但是却没有良好的伦理道德的教育,这个时候人们就堕落得离禽兽不远了。那我们现在打开各种媒体,看到很多的逆伦现象,五花八门,我们看一看,是不是已经人活得有点不像人了呢?所以孟子他说,人和禽兽的区别“几希”,这个“几希”就是很小一点点的意思,只不过人把这一点点的东西给保留下来了,而禽兽把它给丢掉了。这一点点的东西是什么呢?那就是“人有礼,人有义”,他懂得用礼义来节度自己不合适的欲望和行为,所以才把人和禽兽区别开来。所以《礼记·学记》上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建立一个国家,领导一国的老百姓,教育是最重要的,特别是我们要建设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个教育更是不可或缺。那么我们现在,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提出来“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理念,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我们汲取了传统道德教育的智慧。因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如果仅仅重视法制监督机制的健全,而忽视了道德教育,会有什么问题呢?至少有三个问题是不可解决的。

第一,就是难以防患于未然。古人说:“礼者禁于将然之前,法者禁于已然之后。”这个伦理道德礼仪的教化,都是防患于未然,让人根本就不去做坏事,不去作恶,但是这个法律制裁,它是等这个消极腐败现象已经产生了,给以事后的惩罚和补救。但是腐败分子对国家所造成的损失已经是不可挽回了。那么这个礼“禁于将然之前”的效果,我们可以通过中医和西医的对比来说明。在《群书治要》中记载着:魏文侯听说扁鹊有两个哥哥也是医生,于是就问他,说:“你们三个兄弟都是医生,那么究竟谁的医术最高明呢?”扁鹊很诚实,他说:“我的大哥医术最高明,因为他可以在人没有疾病的时候,给人讲养生之道,人按照他的养生之道去做,基本上不得病,但是他的名声,出不了这个病人的一家,(只有)这个人的一家、一个家族知道他的名声。二哥医术其次,他是等病人有了小小的征兆,给以对治,那么也不会得什么大病,但是二哥的名声出不了病人他所居住的这一条巷子,这一条街。我的医术是最差的,但是,我名声传遍了整个诸侯国,什么原因呢?这个人已经病入膏肓,我要钳开他的血脉,给他针灸,吃一些有副作用的汤药,最后三下五除二,把他从死亡线上拽回来了,大家一看,佩服得不得了,他说‘扁鹊医术高明,可以妙手回春,起死复生。’所以怎么样呢?我的名声就传遍了整个国家。”那我们从这里面体会到了,为什么现在西医的影响超过了中医?为什么西方管理方式的影响超过了中国的管理方式?因为很多人看不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都是凭着结果来判断事情的好坏。

第二个方面,如果我们仅仅重视了法律和监督机制的健全,而忽视了道德教育,还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民免而无耻”,人们因为惧怕做坏事被处罚,免于去做坏事,但是他没有羞耻心,甚至他仍然想方设法地做坏事,免于法律的制裁,还以此为荣,沾沾自喜。所以孔老夫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就像我们现在很多的管理都是学西方的管理,我们设置了各种各样的政令条款,用这个来引导人们,你服从了就奖励你,你违背了就惩罚你。但是结果是什么呢?人们没有羞耻心,只是想方设法地免于法律的制裁。比如说我们在英国的时候,看到他们的ITV经常报道一个现象,就是青少年的反社会行为,这些行为没有触犯法律,但是已经对社会和谐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比如说青少年吸毒、酗酒、卖淫、邻里纠纷,还有青少年倚强凌弱的现象。这些现象已经如此的普遍,对社会安定、和谐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但是因为他们的年龄很小,还没有达到法律制裁的标准。那么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所以我们看,在中国古代的经典中都有这样的描述,说“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为孔曾之行;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孔子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法律可以把不孝的人杀死,但是能不能培育出孔子、曾子这样高尚的德行呢?法律能够把窃盗的人判处刑罚的处分,能不能使人培养出伯夷叔齐这样廉洁的节操呢?孔老夫子培养的徒弟有三千多人,每一个人在家孝敬父母,出门尊敬长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社会大众的表率,这靠的是什么呀?靠的是教育所成就的。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如果我们仅仅重视了法律监督机制的健全,而忽视了道德教育,还会出现老子所描述的,“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的现象。就是说我们的法令条款越来越多,如果有了这个环境问题,有人呼吁要设《环境保护法》;有了腐败问题,有人说要设《反腐败法》;那么酒后驾车的多了,要有《酒后驾车条例》;现在恐怖现象又出现了,又有专家呼吁要设《反恐怖法》。你看法令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越来越细致,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社会因此安定和谐了吗?违法乱纪的人,钻法律空子的人,依然众多。像现在西方,你不能说他的法制监督机制不健全,但是监狱却已人满为患,政府也以警察短缺为忧。这个是什么原因呢?这个就是像《袁子正书》上所说的,它说:“不能止民恶心,而欲以刀锯禁其外,虽日刑人于市,不能制也。”你不能制止人民作奸犯科的心,作恶的心没有改变,仅仅是以刀锯、刑罚制止人外在的行为,就是你每一天在外面执行判决,甚至是执行死刑,都不能制止作奸犯科的事情发生,那么同样的论述在《汉书》上也说,它说这个法律一出台,奸诈的行为就产生;命令一下达,欺诈的行为就升起,就像“以汤止沸,以薪救火,愈甚无益也。”治标不治本,为什么呢?因为人的恶心没有改变,人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心没有改变,只是从刑罚制止人外在的行为,他只是以更加隐蔽的方式,达到自己自私自利的目的。所以北大有一位教授,他说:“现在我们的大学培养的是什么呢?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你看现在我们很多选拔的干部是什么呀?“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的利己非常地巧妙,但是本质上仍然是自私自利的,那你说还能够把国家治理好吗?

那么很多人会说:“西方也没有像我们那么重视道德教育呀?人家就是靠法制、监督机制、合理的制度安排,不是把国家治理的很好吗?也没有出现我们这么严重的腐败问题。所以我们只要把西方的制度搬过来,我们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其实我们在向西方学习的时候,我们仅仅重视了西方重视制度建设的一面,而忽视了西方的制度得以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从西方的历史上看,西方的文化是一种宗教文化的传统,也就是说它的政治制度维护了公平正义,但是“仁慈博爱、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是由教会来教导的。所以它的社会治理,靠的是两手抓:一手抓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一手抓仁慈博爱的道德教育。那么在历史上这两手配合的很好,所以社会还基本和谐稳定。但是在现代以来,很多人宣称:上帝死了,宗教是迷信。但是他们的制度建设,仍然是以维护公平正义来进行制度安排的。所以他们的社会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就像刚才所说的反社会行为,“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在西方社会也全都出现了。那么这些问题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我们把西方的宗教文化背景给忽视了,只是把西方的制度搬过来,结果怎么样呢?出现了异体移植的弊端。比如说,我们看安利公司刚到中国来发展的时候,它有一个全球通行的无偿退款制度,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把这个产品用光了,剩下了一个空瓶子,你对这个产品不满意,你可以拿着空瓶子到公司去退款,公司会把所有的货款百分之百地退还给你。这个制度在任何一个国家推行的时候,没有发生任何问题,但是来到中国的时候,就遇到了瓶颈。因为中国人很聪明,但是聪明没有用到正确的地方。他把这个产品用光了,他也觉得很好,但是他就好意思拿着空瓶子到公司去退款。而这样的人还不是一个人,不是两个人,是每一天都有排着长龙的人到公司去退款。结果怎么样呢?这下让安利公司开了眼界,最后迫使它在中国改变了这一个全球通行的无偿退款制度。所以为什么有的制度在西方国家运用的很好,一到中国就变味,就走样了呢?原因在哪儿呀?在于我们忽视了西方的宗教文化背景。长期的宗教教育所培养的诚信、公正的这种文化素质,我们给忽视了。虽然他们的宗教没落了,但是好在他们没有经过像文革这样的破坏,所以这个诚信的意识,还仍然在他们的公民中普遍存在。这个就是告诉我们,西方如果能治理好的话,能够和谐安定的话,他也是靠两手抓。

在《群书治要》有一本书叫《傅子》,说了这样一句话,它说:“明君必顺善制而后致治”,明智的君主一定是顺着好的制度,然后才能够达到天下大治的结果。所以善制重不重要呀?好的制度当然是很重要的,但是它同时提醒我们,并不是说有了好的制度,就可以单独发挥作用,达到社会大治的结果,还必须有良佐来推行好的制度,好的辅佐的人才,也就是说圣贤君子推行好的制度,这两手都需要。所以法律是治理的开端和凭依,而圣贤君子是制定法律和推行法律制度的人,所以两者缺一不可。

在当代西方有一个著名的美德伦理学家叫麦金太尔,他写了两本书,一本书叫《追寻美德》,《AFTER VIRTUE》,另一本书叫《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那么在这两本书中,他都提出:现代以来的伦理学都是把规则的设计、制度的安排,放在伦理学的核心位置,但是忽视了个体美德的培养。所以怎么样呢?他说:“无论道德原则有多么具体和完美,如果人们不具备道德品格或美德,这些原则就不会起作用。”对于法律的应用而言,它仅仅对那些拥有正义美德的人,才有可能发挥作用。所以告诉我们什么呢?制度的设计很重要,正义的程序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还得有正义美德的人,来推行这些好的制度,好的程序。所以他这两本书,在西方的伦理学界引起了很深的反响,那么他的名气也因此得以提升。

我们既然要教,用什么教呀?《Whose Justice? Which Rationality?》,《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这本书提出:现代以来,西方有这么多的伦理学派,比如说,社会契约论、功利主义、伦理利己主义、还有罗尔斯的正义论等等,他们从不同的正义概念出发,得出了关于合理性的不同证明。所以当具体到一件事的时候,人们都是依据不同的理论来评价是非、善恶、美丑的。所以他就问,到底我们应该用谁的这种正义的理论,来评价是非、善恶、美丑呢?因为他忽视了主体美德的培养,所以他就问谁之正义?没有主体,Whose Justice? Which Rationality?你看中国古人几千年前就认识到这个问题了。他说如果我们没有一个统一的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就会出现“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的情形。当社会有一个人的时候,有一种是非、善恶的标准;两个人,两种;三个人三种;十个人十种。那这样不就会产生矛盾吗?

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中国古人他就把这种道德教育的常理、常法,给我们总结概括出来了。就是我们用什么教?教什么呢?那就是教伦理道德。我们教什么呀?教“仁义礼智信”。我们教“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另一种说法孙中山提出来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那我们把两种“八德”的说法,重复的去掉,我们就得出了中国传统的核心价值观。我们教什么呀?我们就教这十二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就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那我们再想一想,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具备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的品德,还有什么问题是不可解决的呢?比如说现在的孩子,不孝敬父母,没有感恩之心,你只要把他的孝心提起来,这些问题就不见了;现在食品安全问题很严重,不诚信、欺诈的问题很普遍,你只要把企业家的诚信之心提起来,这些问题也迎刃而解了;领导干部贪污受贿,腐败问题很严重,只要他具有了廉耻之心,这些问题不也就解决了吗?所以我们教什么呀?我们就教这十二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所以人是能够教好的,因为我们有五千年道德教育的经验,道德教育的方法,道德教育的效果和智慧。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