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目录
视频文字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2019-12-31

尊敬的各位校长,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我们看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总书记有一个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他就强调,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他还说:“各种文史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为什么要学习呢?有两个目的,“以学益智,以学修身。”第一就是提高自己的智慧,第二就是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我们今天就看一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它有什么样的目的,它有什么样的经验,它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一、首先我们看一看,传统文化教育和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现在都是搞教育工作的,但是对于“教育”可能并不是很理解。在《礼记·学记》上告诉我们,什么是“教”?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就告诉我们教育的目的很明确,要使人善良的方面不断地增长,过失得以挽救。什么是“育”呢?在《说文解字》上说:“育,养子使作善也。”仅仅把儿子养大,那个不叫“育”,他必须顺着善良的方面去成长,这个才叫“育”。由此可见,道德的教育,品格的教育,居于教育的基础与核心。

所以我们看,《论语》上孔老夫子讲,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四句话可以说是儒家教育的纲领。“志”就是“心之所之也”,心所向往的,目标是什么呢?就是“道”,念兹在兹的就是要“求道”,所以它“求道”和“求学”是不一样的。古人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所不为。”这个“道”呢?其实就是我们的本性,它是本自具足的一种智慧,所以要以“求道”为目的,它的方法就和“求学”不一样了。“求学”要广学多闻,但是你知道的再多,只要有知就有所不知,对吧。怎么样才能够无所不知呢?要达到无所不知,就必须求无知。所以“古人说无知而无所不知,圣人无为而无所不为”,这个就是中国古人他“求道”和“求学”的这个方法是不一样的。所以“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它是一个不断减损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不断增加的过程。

“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个“游于艺”,“游”是什么意思呢?“游者,泳也。”在浅层去游,那个不叫“游”,它到深入到一定层次的时候,深入到水底,这个才叫“游”。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技艺,“礼乐射御书数”等等,百工技艺,包括后人的“琴棋书画”等等,这都是“艺”。当它深入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它都是一种“仁恕”,都是与“道”相通的。所以当任何一个技艺后面加上一个“道”字的时候,这个字可不是随便加上去的,说明什么呢?说明不能够停留在技艺的层次,不是仅仅供人欣赏和娱乐的,也不是谋生的工具,它是干什么的呢?它是为了通达“道”的,刚才我们讲了,要“求道”必须“求无知”,“无知”起作用才“无所不知”。

什么是“无知”呢?我们看这个镜子,镜子上面什么画面都没有,正是镜子上它没有任何的图画,所以“胡来现胡,汉来现汉。”就是外国人来了能够现外国人的像,中国人来了能够现中国人的像,谁来了都能够现谁的像,为什么有这个作用呢?因为镜子它本身是无知的,它上面没有任何的图像,那么它起作用,才是无所不知。这告诉我们要达到无所不知,必须要“求清净心”,就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的境界,怎么样来“求清净心”呢?你看你练习书法,练习古琴等等,其实,练到最高的境界,就是让你的心“净”到了没有一个念头生起,当这个时候的时候,就与“道”相通了。所以我们说茶道、棋道,包括武道等等,都是到让人们通达“道”的一种方式。

所以我们说素质教育,什么是素质教育呢?素质教育就是唱歌、跳舞,欣赏这些世界名画吗?这是素质教育的形式和手段。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养起学生对于美和和谐事物的自然而然的追求,也就是说他通过听和谐的音乐,看这些世界名画,他有对一种美和和谐的一种自然的感知能力,像我们人经常说的“第六感官”,就是像一个人很真诚,他看那个假人,他就看得很明白,为什么呢?因为他看真的东西看多了,对假的东西,他自自然然的就有一种辨别的能力。这种东西是用语言表达不出来的,所以我们把它称为“第六感觉”,这个是什么呢?这个就是素质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对美好的、和谐的、真善美的东西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辨别能力。

这种辨别能力是怎么样获得的呢?其实就是通过“心清净”来达到的。所以这个“道”,古人也把它用自然而然来表示,它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规律,那么儒家喜欢简单,就用“天道”来表示这种自然而然的规律。这种规律渗透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表现在各个领域。表现在社会人伦关系上,就体现为“五伦大道”,这个就是孟子所概括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父子有亲,首先,我们看看父子之间的关系。父母爱儿女,儿女爱父母,他们有一种自然而然的亲情,这种自然而然的亲情,我们从小孩子身上特别容易看到,你看这小孩他对父母有一种自然的亲爱,看到父母就露出微笑,非常地欢喜。这种自然的亲情,不是圣人给我们规定下来的,这个就叫“道”,所以“父子有亲”这个叫“道”,那么顺着道去做就叫“德”。怎么样把父子之间的亲情维系一生,顺着“亲”的方向去发展,而不至于出现在我们现代社会的,儿女抛弃父母,儿女不赡养父母、嫌弃父母、打骂父母,甚至一个儿子从国外回来了,在机场就把他的母亲捅了很多刀,这样的情形呢?那就是要做到“父慈子孝”。父母慈爱教导儿女,儿女孝敬父母,只有把“父慈子孝”做到了,这个父子之间的亲情才能够维系一生,而不改变。

我们看这个“慈”字,中国古代的文字都是一个教育的符号。上面是一个“兹”,下面是一个“心”,看到这个字,告诉我们父母是怎么样慈爱儿女的。那就是父母的心“念兹在兹”,无时无刻不在惦记着儿女,时时刻刻都在孩子的身上。所以古人有一句话说,“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说没哪个女子,是先学了怎么样养孩子,然后才出嫁的,但是她有了孩子之后,她自自然然地就知道应该怎么去照顾孩子。他一哭,就知道他尿了,他一哭,又知道他饿了,为什么有这种能力呀?就是因为她的心真诚,无时无刻不在儿女的身上,这种“真诚心”让她自然而然的有这种能力。那么从这个字上,也让我们体会到父母对儿女的恩德是非常的深厚,儿女如何报答也报答不了。

再看这个“孝”字。上面是“老”字的一半,下面是个“子”字,看到这个字,告诉我们什么是“孝”呢?那就是老一代和子一代是“一体”的,没有“两个”,如果你有“两个”这个观念,有代沟,这个“孝”已经不存在了。而上一代还有上一代,下一代还有下一代,“过去无始,未来无终”,而这无始无终,始终都是“一体”的,这个就叫“竖穷三际”。从横的方向讲,儒家讲兄弟之间的友悌,又把这种友悌之心推而广之,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个就叫“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的东西是什么呢?这个就是真正的“自我”,真正的“我”,就是我们的“本性”,就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这个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这个其实就是从“孝道”可以开启我们的本性,找到那一个“真我”。

君臣有义,“君”就是领导者,“臣”就是被领导者。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应该是以“义”来相处。“义者,宜也”,这个“义”和“适宜”的“宜”是相通的。告诉我们,做领导有领导应该尽的本分,做被领导有被领导应尽的责任,他们应该以“义”来相处。做领导者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古人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仁”,而这一个字是一个“亻”加一个“二”字,“从人从二”。告诉我们是两个人相处之道,想到我自己就要想到对方,能够“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所以作为领导者不能够对属下呼来唤去,不把他当人看,不尊重他的人格。

作为一个被领导者应该尽到“忠心”,古人把这个“忠”解释为“尽己之谓也”,也就是你竭尽全力地完成领导者交给自己的工作任务,这就是尽到了忠心。那我们想一想领导者仁爱、关心、帮助、教导属下,属下竭忠尽智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这领导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是互相关爱、互相感恩、团结一致、荣辱与共的关系,这个就叫“君臣一体”。所以很多人说,中国人不讲“人权”,西方人批判中国人没有提出“人权”的概念,好像是中国文化没有西方先进,但是实际上为什么中国人没有提出“人权”的概念呢?因为中国人有更先进的理念,已经把“人权”维护得很好了。比如说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既关心教育属下,还像父母慈爱儿女一样去关心他,帮助他,那么属下对他是感恩戴德都来不及,还需要拿着“人权”和领导去讨价还价吗?所以中国人没有提出“人权”的概念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是没有必要,根本没有必要提出“人权”。

大家读历史就看到了,当一个地方官要离别卸任的时候,这些老百姓啊,都是怎么表现的呀?都是扶老携幼,哭着送出好几里地,不希望他离开。那你说这个父母官对老百姓真的是“视民如伤,爱民如子”,还需要老百姓拿着“人权”去和他讨价还价吗?所以没有提出“人权”,就是因为没有必要。

夫妇有别,这个“别”字,并不是身份和地位上的差别,而是在职责上有分工。所谓“男主外,女主内”,特别是在农业社会,创造经济收入,养家糊口这个职责主要是由男子来承担的,但是一个家庭只要有钱就能够幸福吗?一个家庭之中除了创造经济收入之外,还有一项更为重要的职责,这个职责就是要教育儿女。所以古人说“至要莫如教子”,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把儿女教育好,她有德行有能力,把良好的家庭教育、家风、家道、家业承传下去,代代都有贤人出现。所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无后为大”是什么意思呢?很多人说,没有儿子呗,以为生了七、八个儿子就是尽到了孝道,可以对祖宗交待了。但是假设如果七、八个儿子都是败家子、啃老族,不能把良好的家业、家风承传下去,还做了很多祸国殃民的事,这样的儿子与其有,还不如不有,这才是真正的“无后为大”。

所以儿女教育这件事就显得特别重要了。这么重要的职责,当然不能把它推给别人。象我们现在很多人把它推给了祖父母,爷爷、奶奶等等。隔代教育都有过分溺爱的倾向,所以这个小孩子,小公主、小皇帝的脾气很厉害,自我为中心很严重。“一言九顶”,什么叫“一言九顶”啊?就是长辈、父母、老师说一句话,他能够给你顶九句,这个叫“一言九顶”,没有恭敬心。那么有的人又把它推给了电视,推给了保姆,推给了小课桌。我们看现在电视上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打打杀杀,暴力、色情,所以这个孩子如果特别喜欢看奥特曼这样的动漫片,你就会发现都有一种暴力的倾向,甚至女孩子也都有一种暴力的倾向。这些都是不能够把孩子教育好的,所以怎么样呢?必须由他的母亲亲自承担起教育儿女的职责,那就要求她本身要有良好的德行,这样才能够相夫教子,把儿女教导好,言传身教。所以要求做丈夫的要有恩义,有道义,有情义,不能够自己在外面工作见多识广,接触的人很多,就随便地寻花问柳,见异思迁,这样做就错了。而做妻子的,她要有良好的德行,这样的话,夫妻才是“一体”的。

所以这种“一体”的观念,使中国人不会提出象西方人所提出的叫“婚前财产公正”,对吧?为什么中国人不会提出呢?因为觉得两个人一结合就是一家人,甚至比一家人还亲,是“一体”的关系,就象一个身体一样不分彼此,荣辱与共,同甘共苦。所以你看,没有结婚,就想到以后可能会离婚,这一类婚姻怎么可能经营得好呢?

再看下一伦:长幼有序

告诉我们一家的兄弟姐妹的出生,有一个自然的顺序,这个自然的顺序不能够颠倒,就应该给以尊重,那么就要要求做兄长的要友爱、关心、帮助弟弟、妹妹。这个“友”是写作两只手互相搀扶,什么意思呢?弟弟、妹妹有了困难,做兄长的去帮助,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不要再讲什么条件了。而正是因为兄长有这样一种帮助弟弟、妹妹的心,弟弟、妹妹才会对他很恭敬,很顺从。“兄友弟恭”所以有人把兄弟之间的关系称为“手足之情,骨肉之情”,绝对不会因为一点点的财产就吵上法庭。

在《朱子治家格言》中有一句话,说:“兄弟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一家人包括兄弟姐妹在一起过日子,特别忌讳的就是把彼此送上法庭,为什么呢?因为量大福大,一个人心量狭窄到连兄弟姐妹都不能够容受的时候,怎么样呢?看到他的心量狭窄到一定的程度了,他的前途一定是悲观的。只要你把兄弟姐妹送上法庭,结果一定是凶多吉少。即使这个官司打赢了,从你这个行为上来看,也能预判到你的结局如何。

所以兄弟姐妹之间,其实只要守住《弟子规》上的两句话,就可以和睦相处。一句话是“财物轻,怨何生”,兄弟姐妹把财物看得淡一点,把手足之情看得重一点,这个怨恨又怎么可能产生呢?还有一句话“言语忍,忿自泯”,兄弟姐妹在交流的时候,言语上互相忍让一下,少说一句,忿忿不平的心自然就泯灭了,怎么会起争端呢?

最后一伦: 朋友有信

“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朋友就是和我们地位相等的人,必须守住一个“信”字,而这个“信”呢?是一个“亻”加一个“言”字,告诉我们人所说的话必须守信用,否则都不是人所说的话了。

 所以你看这五伦关系是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遵守的五伦大道,所以称为“道”。“道者”,就是恒常不变的规律,自然而然的规律。

所以你看在汉代扬雄《法言篇》上啊,对“儒”下了一个定义,说:“通天地人谓儒”。什么是“儒”呀,对天地自然的规律,社会人伦关系的道理都通达无碍,了解得很透彻,这样的人才被称为“儒”。而这个“儒”呢,是一个“亻”加上一个“需”字,告诉我们学儒的人是人之所需,是我们社会所亟需的。为什么是我们社会所亟需的呀?比如说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批林、批孔、批周公,儒家没有人敢讲了,五伦关系被废弃了,甚至还出现了儿女揪斗父母、学生批判老师的现象,这五伦关系被彻彻底底地给败坏了。那么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当时的人生活在地狱之中,它的遗毒一直流传到今天,那就是经历过文革的人,连自己最亲爱的人,哪怕是自己的儿女都不能够完全信任,都会留一点遗虑。当然我们知道他们也是受害者,因为在这个时代,连自己最亲近的人都可以背叛自己,那么请问,还有谁值得相信呢?是吧?

在《周礼·天官》上对“儒”也下了一个定义说:“四曰儒”。第四种职掌叫“儒”,“儒”是干什么的呢?“以道得民”,他给大家讲的是“道”,所以他深得民心,受到人们欢欣喜悦的拥护。这个“得民”很重要,告诉我们什么呢?道德教育应该是人们欢欣喜悦地、主动地去参加的,而不是让你逼迫着,硬着头皮去参加的。为什么呢?试问:哪一个父亲、母亲不希望儿女孝敬自己呢?哪一个儿女不希望父母慈爱教导自己呢?哪一个领导者不希望属下竭忠尽智的?哪一个被领导者不希望领导仁爱、关心、帮助自己的?哪一个夫妻不希望白头携老、荣辱与共的?是吧?每一个人都希望啊。虽然人人都希望,但是“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却采取了错误的方式,最后适得其反,南辕北辙。

所以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事。所以《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呢?学做大人之学,“大人”就是明明德的人。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本性都具有智慧明德,就象这个电灯泡一样,它本来是晶莹剔透,光芒四射的,但是现在它上面蒙了很多的尘垢,把它本来的光明给遮蔽了。那么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呀?就是把这个层层的污垢给它去除,使它本性的光明显发出来,这个就叫“明明德”。什么叫“亲民”呢?就是你不仅仅要把自己的明德彰显出来,还要帮助人民把他的明德彰显出来,教化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个重点就是要教民,要提升他的智慧,提升他的灵性。最后这两者都达到至善圆满的程度,这个就叫“止于至善”。

从这里告诉我们教育是一个让我们回归明德的过程,所以古人说“读书志在圣贤”。很多人说“我就是一个凡夫,我不是想成圣成贤”,圣人和贤人是什么人啊?就是一个回归到本性,找回自己明德的人,他就是一个觉悟的人,是一个明白人。换一句话说,你想做一个明白人,你就要成圣成贤,否则你就是一个糊涂人。所以古人读书的目的很明确,“读书志在圣贤”,而不是我们现在“读书志在赚钱”,是吧?你看高考结束了,大家都在忙着报志愿。哪些志愿的分数最高啊?都是挣钱多的那些专业。毕业之后“钱途”,这个是“金钱”的“钱”,比较有“钱途”的这些专业,报考的人比较多,这说明什么呢?现在人读书的一个目的已经和古人不一样了,古人读书的目的是成圣成贤,而现在人读书的目的是志在赚钱。 

二、我们讲一讲教育的主要功能和核心的内容是什么?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它的功能和内容是什么呢?教什么呢?

(一)首先我们看第一个功能,就是可以安身立命。

换一句话说,你可以过一个幸福、美满、成功的人生。这个成功是真正的成功,不是昙花一现,不仅令当世人尊重,而且能让后世人尊重。一提起你来,就对你很仰慕,愿意向你学习,你的精神、你的道德可以让后世子孙都效法。为什么有这个功能呢?因为我们刚才讲了,传统文化以“求道”为目的,就是要了解宇宙和人生的真相和规律,这个“道”就是宇宙人生自然而然的规律。所以你学道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成为一个有道的人。一个有道的人,他可以“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在《说文解字》上对这个“德”,道德的“德”解释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就是说从外在的方面看,你走到哪里都受人尊重,受人拥护;从内在的方面看,你可以获得心灵的安宁,这是从效果上来看。因为这个“德”呢,它是人本有的一种智慧明德,所以你可以向内反求诸己,这也叫“内得于己”;“外得于人”,就是内圣外王,你自己能够求得这个明德之后,自自然然地对他人、社会产生影响,使他人也能够有所得。所以一个学道的人,确实能够做到《论语》上所说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就是一个有德行的、在位的人,他做事处处为对方着想,助人为乐,成人之美,所以他总是愉悦的、坦荡的这种状态;而小人呢,小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心考虑自己的利益,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想方去谋算别人,这样的人总是处于郁郁寡欢的忧戚状态。

我们看现在的社会无论是贫富贵贱都是身心不安,为什么呢?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学做小人,而没有学做君子。君子人都是助人为乐不讲条件,所以怎么样啊,他总是很充实,即使物质条件很匮乏,就像颜回一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你看现在人呢,达不到颜回的境界,还嘲笑颜回,是吧?就是我们在二层,圣贤人在二十层,我们看不到圣贤人的境界,还要把圣人拉回到两层楼,说:你看到的就是我的境界。

那么为什么颜回他能够“一箪食,一瓢饮”物质生活这么简单,吃饭没有饭碗,喝水没有杯子,住在简陋的巷子里,他还能够甘之如饴呀,还胸怀坦荡呀,心情愉悦呀?因为他就是一个真正的明白人,他明白什么呢?中国人把财色名利这些东西称为“身外之物”,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的身体,我们想控制都控制不了。比如说我们想年年十八,青春永驻,我们能够控制得了吗?我们还是一天一天地衰老;我们想自己的记忆力很好,过目不忘,一目十行,结果我们还是那么愚钝;我们连自己的身体都控制不了,那么请问: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呢?仔细一想:没有一件事是可以控制的。对于不可控制的东西你非要去占有、获取、控制,这不是和自己为难吗!对吧?所以颜回他为什么活得坦坦荡荡,因为他是个明白人,他看破了,所以他放下了,所以他心情很愉悦;而小人为什么“长戚戚”呀,小人就是把这些身外之物——财色名利看得过重了,因为要看得很重,就要想去获取,想去占有,当获取不了,占有不了的时候,他就有苦了,他就忧戚了,就抑郁了。所以你看,我们到底是想学君子还是想学小人呢?

所以中国没有提出“心理健康”,也没有提出“心理问题”,也没有提出“心理医生”。很多人又说了,他说你看中国人就没有西方先进,你看人西方人对心理问题特别地重视,还有专门的心理医生来解决你的问题,中国人就没有这一套。为什么中国人没有这一套啊?因为没有必要。因为我们打开任何一部传统文化的经典,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而修身前面还有四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然后才是修身。所以每一部经典都是让你身心和谐的经典,每一部经典你只要翻开认真地看下去,你的压力问题就没有了。还需要心理医生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深入传统文化,不要人云亦云。人家批评我们,说我们落后,我们就认为自己落后。池田大作先生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他说在一般人看起来是落后象征的东西和愚昧的国家,实际上密藏着时代最先进的东西。但是正因为它是密藏着,很多人都认识不到,还对它妄加批判。

这是第一个功能。

(二)第二个功能。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啊?就是经世致用的功能。

传统文化的教育它可以使社会和谐,甚至可以使国泰民安。举一个例子:

在贞观年间,唐太宗这一年,他下了一个命令,就是让三百九十位被判处死刑的犯人,可以回家过年,去办理后事,让他们第二年秋天再回来受刑,结果怎么样啊?结果到第二年秋天的时候,这三百九十位被判处死刑的犯人,没有一个人逃脱,没有一个人想去逃跑,都是无一例外地按时回来,要接受死刑的判决,这就是教育达到的效果。你看看,死刑犯,他都有诚信之心,所以人是可以教得好的,就看我们怎么教,我们有没有用心去教。

在《论语》上记载着一段话,这是孔子关于社会或者国家发展的阶段性的理论,也就是一个国家的发展要经过三个阶段,那就是“庶之”、“富之”和“教之”。如果说,毛泽东思想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使中国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人口大国,他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呀?完成的任务就是“庶之”的工作,使人口众多;那么邓小平理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他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使我们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比较富裕的国家,他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富之”的作用,完成了这个任务;那我们说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要解决什么问题呀?主要解决一个由富国到强国的过程,要使我们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那么这个强国强在何处呀?这个强国不仅仅是武力的强盛,而是文化的强大。特别在历史上我们看,中国的皇帝被尊称为“天可汗”,当时万国来朝的局面。那为什么会有这种局面呢?就是因为中国的皇帝奉行的是“王天下”的传统,什么叫“王天下”呢?就是自己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人与人之间相处彬彬有礼,是一个“礼义之邦,华夏之族”,所以外国人来做生意、参观、考察,看到了非常地羡慕,非常地向往,愿意向中国人来学习,并把这么好的文化带回到自己的国家,所以把中国皇帝尊称为“天可汗”,就是天底下公认的领导者。这种“天可汗”的称号不是中国的皇帝凭着武力的强大,像美国那样四处充当国际警察,干涉别国内政所导致的,而是把自己的国家先治理好,让人家生起羡慕、效法之心,都要到中国来学习,所以他怎么强大的呀?靠的是文化的强大。

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要完成的任务就是“教之”的任务。把人都教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孟子》上也说:“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人们都吃饱了饭,也穿暖了衣服,有了好房子住,过上了安逸的生活,但是怎么样啊?如果没有良好的伦理道德的教育,骄奢淫逸生起来,吃喝嫖赌都出现,这个时候人就堕落得离禽兽不远了。所以孟子说人和禽兽的区别“几希”,这个“几希”就是一点点,但是人把这个东西给保留下来了,而禽兽把这个东西给丢掉了。这一点点儿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人懂得“礼”,人懂得“义”,他懂得用“礼义”来约束自己不合适的欲望和行为,这才把人和禽兽加以区别。所以早在《礼记·学记》上就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建立一个国家,领导一个国家的百姓,什么是最重要的啊?教育是最重要的。

那么既然要教,就要有统一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否则会出现《墨子》上所说的:“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的情况。什么意思呢?当社会上有一个人的时候,就有一种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当社会上有两个人的时候就有两种;十个人的时候就有十种不同的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其实这也正是西方社会正在出现的问题。

我们知道西方在近代以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关于正义的理论,比如说有伦理利己主义的,有社会契约论的,有功利主义的,还有康德的《道义论》,后边还有罗尔斯的《正义论》,这些理论从不同的前提概念出发,得出了关于正义的不同的解释。所以当社会中遇到具体一个问题的时候,他们从不同的理论得出了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的理解。这也是为什么麦金太尔他写了一本书,叫《追求美德》,还有一本书《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我们出现了这么多关于正义的理论,我们到底按照谁的正义理论去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呢?所以他问谁之正义?而这些理论都忽视了个体美德的培养,所以他又问谁之正义?忽视了个体美德的培养。

关于这一点,中国人早都看到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他就提出了一以贯之的伦理价值观。也就是我们要用什么来教啊?要用伦理道德来教。所以提出了“五常八德”的规范。“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因为它概括简单,每一个规范只有一个字,简单到了极处,所以它易记、易行,容易在社会上去普遍推行,成为代代相承的价值观。还有“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另一种说法是孙中山先生提出来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那么把两种“八德”重复的去掉,我们就得出了十二个字,我们教什么呀?什么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价值观呀?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我们教什么呀?就教这十二个字。

当然,很多人看到这里就开始又提出问题了,说你看西方人也没像我们那么重视道德教育啊,人家就是靠制度好,不是把自己的国家治理的挺好嘛,也没有出现像我们国家那样严重的腐败问题,所以我们只要把西方的制度搬过来,我们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其实我们向西方学习的时候,我们忽视了西方的制度建设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西方的文化是一种宗教文化的传统,它的政治制度维护了公平正义,但是仁慈博爱、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是由教会来教导的。所以它的社会治理靠的是两手抓,一手抓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一手抓仁慈博爱的道德教育,这两手配合的很好,在历史上,才能够把国家治理好,社会呈现出和谐的局面。但是我们在向西方学习的时候,我们仅仅看到了西方重视制度建设的一面,误以为只要把西方的制度搬过来,我们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但是结果是什么呢?把西方的制度搬过来了,但是因为人不具备这些道德素质,出现了“异体移植”的弊端。

什么叫“异体移植”?就是这个制度在西方国家能够运用的很好,但是一搬到中国就变味儿,就走样。比如说,我们把乡村民主选举用来选举村支书,但是因为这个村民他没有一定的道德素质和理性能力,只是看谁给我的钱多,谁给我的礼物贵重,谁和我关系近,谁是我的亲戚,我就去投谁的票。最后怎么样啊?出现了大量的贿拉选票,营私舞弊的现象。甚至还有人,是因为担心别人打击报复自己,去投人家的票,结果有一些地方黑社会的老大都变成了村支书了,这说明什么?越是在民主的时候,越是要公民的道德素质和理性能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否则,危害会更大。

那么关于这一点,在《群书治要·傅子》中呢,有这样一句话,它说:“明君必顺善制而后致治,非善制之能独治也,必须良佐有以行之也。”它说,明智的君主一定是顺着好的制度,才能够达到社会大治的结果。换一句话说,好的制度重不重要啊?当然很重要了。但是它同时提醒我们,并不是说有了好的制度就可以单独起作用,达到社会大治的结果,还必须有什么呢?必须有好的辅佐的人才,就是有圣贤君子,来推行好的制度,这两者缺一不可,所以怎么样呢?告诉我们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这就体现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为什么呢?我们社会出现的诸多社会问题,就像一棵大树的枝叶花果儿一样,纷繁复杂,像叶子一样那么多,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个树的根本在哪里啊?为什么有这些社会问题?一会儿有食品安全问题,一会儿有贪污腐败问题,一会儿还有酒后驾车的问题,还有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枝叶花果,根在哪里呀?根在人心坏了,人的良心都泯灭了,所以才会出现这么多的社会问题,那么要解决人心问题,就不能仅仅依靠法制、监督机制的健全,必须要依靠道德教育改善人心,要靠文化的力量。

所以文化,什么叫“文化”?“文化”就是“以文化人”。这个“文”就是文字、文章、礼乐、曲调乃至于建筑雕塑,各种文艺表演,这个都叫“文”。它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变化人的气质使人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这个才叫“文化”。简单地说,我们都听过呀,那首唐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学生可以背下来,可以默写下来一字不差,考试的时候也可以得100分,这个就叫“知识”,这个不叫“文化”。什么叫“文化”?我读了这首诗之后,我能够体会到农民辛苦的付出,对他生起感恩之心,当我在吃饭的时候,一粒粮食都不再浪费了,变化了自己的行为气质,生活态度,这个才叫“文化”。所以我们的教育不能够只培养出一些“有知识没有文化”的人,更不能够把传统文化作为知识来传授,必须怎么样呢?必须能够对他的行为举止产生变化。所以这个呢是我们说呀,怎么样把教育能够深入人心。怎么样教才能够达到这一点呢?这就是我们第三个问题所要讲的,中国传统教育的经验,怎么样教呀? 

三、中国传统教育的经验。

我们把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经验概括为六个特点:

特点一、就是形式多样。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宗教教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首先,我们看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始。早在周文王的母亲太任在怀孕的时候啊,就特别重视胎教。她做到了目不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文王的母亲太任在怀孕文王的时候,不好看的景色都不去看,淫词歌舞都不去观听,口里讲的话很温柔,连傲慢的言语都没有。正因为文王的母亲是一位圣人,所以她教出的孩子——文王才也是一位圣人。所以家庭教育贯穿了一个孩子的一生,是始从胎教,到终的时候,“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就是谨慎地办理丧事,追奠亡故的先人,这个民风就自然醇厚了。所以中国人特别强调祭祖,祭祀祖先,并不是搞迷信,而是通过祭祀祖先把全家族的人召集在一起,宣讲祖先的德行,而且一个人连祖先都念念不忘,想着定时去祭祀,对于眼前的父母哪有不照顾的道理呢?他不可能一边去祭祀祖先,一边还打爹骂娘,这个于情于理啊,都是不合适的,那么这个呢,是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就是道德教育的延续。

而学校教育的首要内容是什么呢?那就是要孝敬父母。所以很多人说孝还需要教吗?孝是中华文化的根,但是这个孝是由老师来教导的,孝亲和尊师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所以你看,中国人特别强调尊师,为什么呢?尊师为了重道,因为人不学不知道啊,必须有老师来教导,那么他有恭敬之心才能够啊,能够学得精到。

那么在古代的礼中啊,有很多的敬师礼,比如说男子20岁行冠礼,也就是成人礼,这个时候呢,他的平辈、朋友送给他一个字,表示对他的尊重。从此以后他的爷爷、奶奶、叔叔、伯伯,还有同学、朋友都要称他的字,表示对他的尊敬。他到皇帝那儿去当官,皇帝要称他的字表示对他的尊敬,但是只有父母,还有老师,可以一生称他的名,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提醒你,老师的恩德和父母的恩德是相等的,父母给我们的是身命,老师给我们的是慧命。那么皇帝啊,他在接见群臣的时候,都是面南背北以君臣之礼来接见。但是他要接见老师的时候必须降阶,以主宾之礼来接见,一个站在东面,一个站在西面,这就是提醒皇帝,虽然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但是老师他永远是你的老师,他不是你的臣子。

还有在丧礼之中,父母过世要守丧三年,要穿孝服。但是父母过世是这样的,老师过世虽然不用穿孝服,但是要守心丧三年,就是要在内心记得老师的教诲,不敢忘记老师的恩德,那么这些呢,都是从礼上落实尊师重道,那么由此相比,让我们想到为什么我们现在也设立了教师节,但是,整个社会尊师重道的风气没有兴起来呢?当然做老师的首先要自我反省。中国古人有两种人最受尊敬的,第一种就是老师,第二种就是医生。为什么这两种人最受社会大众的尊重啊?因为这两种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社会的付出是无私无求,不讲条件的,所以古人,他是重德不是重财,所以有德的人最受尊重,所以老师和医生最受尊重。

那我们现在老师不受尊重了,因为什么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做老师的自己也不是把传道、授业、解惑视为是最重要的了,也是把挣钱视为是第一位的了,这是我们老师自己需要反省的地方。当然也需要呢,整个社会兴起尊师重道的风气,向古代学习这种尊师之礼。那么现在很多家长不够理智,这个孩子在学校呢,被老师一说,老师说得重了一点,他回家就告父母,这父母呢又不懂教育,他就去找校长,校长再去找老师,老师最后啊,就不敢再说这个学生了。那我们想一想,这个孩子犯了错误,没有人给他指正,他怎么会不一错再错呢?那么老师要有师道尊严,他要承担起老师的责任,老师教孩子什么呢?首先要孝敬父母,所以你看老师和家长一配合,老师在学校教孩子要孝敬父母,孩子在家里父母教他要尊敬老师,这么样的话,这个孩子就很容易受教了。老师教孩子孝敬父母,这个内容也非常的广泛,不仅仅要养父母之身,要赡养父母,使父母经济无忧,还要养父母之心,而养父母之心的首要内容就是要做到尊敬父母。在《论语》上记载,孔老夫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现在的所谓孝子认为能赡养父母就是尽了孝道,但是对于狗、马,它们也能以自己的体力奉养主人,但是如果没有恭敬之心,怎么能够把人和犬马的孝区别开来呢?所以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从内心表达出对父母的恭敬和感恩之心。

除了尊敬父母之外,还要做到“父母为其疾之忧。”也就是你的父母仅仅为你的疾病而担忧,完全没有必要为你任何其他事情而担忧了,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孝子。比如说这个孩子小学的时候很贪玩,结交了一些朋友不三不四的,让父母担忧,这就是不孝;到了中学,开始下网吧打游戏,浪费了时间,耽误了功课,让父母担忧,这还是不孝;上了大学,离家很远了,也开始把娱乐放为主要的工作任务,把学业放在一边,也还是会认识一些男女朋友,关系也不是很正当,这让父母担忧,这仍然是不孝;走到了工作岗位,对工作不认真负责,甚至贪污受贿,以权谋私,让父母战战兢兢,不知道哪一天锒铛入狱了,这仍然是不孝。所以一个真正的孝子,为人处事、待人接物,工作、学习、生活、家庭都让父母放心,这也就是一个完人了。

所以在《礼记》上说,一个孝子每走一步路都不敢忘记父母,每说一句话也不敢忘记父母。如果每走一步路都不敢忘记父母,有大道可走,就不会走邪僻的小径,有舟可乘,就不会冒险涉水过河,都是不敢以父母给的身体去做危险的事情。每说一句话都不敢忘记父母,那就不会口出恶言,别人也不会愤愤不平地来回报你、骂你。不辱没自己的身心,不让父母亲蒙羞,这才是称得上是孝了。所以你看,一个真正的孝子每做一件事,每说一句话,都要考虑到父母,所以怎么样呢?他就不敢去说那些有伤德行的话,辱没父母的话。这是养父母之心。

除了养父母之心之外,还要养父母之志。那就是《孝经》上所说的,“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一个人所做所为对于自己的修身行道都有帮助,甚至让后世的人都称叹他、学习他,让他的父母觉得有这样一个儿子很显荣,这才是孝道的圆满,所以古人说“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忠孝不能两全的矛盾是不存在的。因为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国尽忠,这正是父母所期望的,这是尽更高层次的孝,因为“大孝孝天下之父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除此之外,还要养父母之慧,就是父母也会有做错、说错的地方,当父母有过失的时候,要委婉地劝谏,“亲有过,谏使更”,但是劝谏的口气一定是和颜悦色的,是“怡吾色,柔吾声”。我们把这些全都做到了,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孝子。

我们按着这个标准来看,现在很多人都称不上是孝子了。这些是依靠老师来教的,所以现在很多的孩子变成了小公主、小皇帝,自我为中心,父母说话都不去听,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没有人教,老师和父母要配合才能够把孩子教好。这个是学校教育所承担的责任。

 社会教育就是诗词、歌舞、戏剧、小说,包括我们现在的网络、媒体、电影、电视剧、微博、微信等等,它都要秉持一个理念,那就是孔子所提出的“思无邪”,不要引起人们邪曲不正的思想和行为。

所以古人制礼作乐并不是为了满足人们耳目口腹的欲望,而是教导人们养成正确的好恶之心,返回到做人的正道上来,甚至要“平好恶”,就是不要有好恶之心,喜欢这个,讨厌那个,要有平等之心。这才是礼乐的目的。这是告诉我们什么呢?“移风易俗,善莫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礼乐的教化是潜移默化的,规范人外在的行为,涵养人内在的心性。所以你看本来你的心情很浮躁,你听上一段古典音乐,让你浮躁的心能够马上安静下来,这个就是乐教的作用,培养一种平和之气,形成一种和谐的气氛。《吕氏春秋》就对乱世的音乐做了这样的描述,乱世音乐的特点就是你演奏木制、革制的乐器,声音就像打雷;演奏铜制、石制的乐器声音就像霹雳;演奏丝竹歌舞之声,就像大嚷大叫。以这样的声音来惊骇人的心气,动荡人的耳目,摇荡人的性情,是可以办到的,但是以此做为音乐来演奏,绝对不可能给人带来快乐。所以音乐越是奢侈放纵,人民越是抑郁,国家越是混乱,君主的地位越是卑微,也就失去了音乐本来的目的了。

所以古代的社会教育也起到了移风易俗的作用。比如说很多的妇女她没有学过四书五经,但是她做人懂得忠孝节义,她知道孝敬公婆,知道教育儿女,自己言行举止都很规范,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古代的这些戏剧都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内容,这个就叫“俗文化”。“俗文化”并不是像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内容低俗,低级趣味,而是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比如说,小说、快板、相声、二人转等等,但是起到什么呢?宣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的作用,它也是变化人的气质。

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后,盲目地崇洋媚外,很多的年轻人特别喜欢看美国的大片,当然有很多有深度的、扬人之人性之善的大片也是很好的,但是更多的美国的大片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这四个字就是“暴力色情”。如果没有这四个字,好像这个电影都演不下去了。而现在的电视剧,特别是美国的有一些电视剧,如果没有一个第三者插足,没有一个情人、小蜜,再来上一段床上戏,这个电影、电视剧好像就没得可看了,这说明了什么呢?它也确实起到了变化人的气质的作用,但是把人的气质都往着暴力、提起人的欲望的方向去发展了,它起到的是负面的作用。中国古代的戏剧,你看它都是提起人的正气,都是宣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还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报时未到”,都是这样的理念,隐恶扬善,这个是讲它的形式多样。

特点二、就是内容丰富。

这个内容就是除了伦理道德的教育还有因果教育的内容,因果教育也贯穿于儒家的经典之中,比如《大学》上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这就是因果。什么是“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呢?这句话不是说德很重要,财不重要,而是告诉我们财富是外在的枝叶花果,而德行是他的根本。所以中国人有句话说“厚德载物”,《易经》上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应该效法大地,大地它很深厚,很厚重,很沉稳,所以能够承载万物。我们看树,它的枝叶花果很繁茂能够延伸到哪里,它下边的根必须要延伸到哪里,所以中国人特别担心的一件事就是“德不配位”。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的德行和你的位置不相匹配,这个是必有灾祸。就像我们的桌子它可以承重一百公斤,但是我们非要放上两百公斤的重担,结果这个桌子就会被压垮了,它就承受不住了。所以你的位置越提升,你的财富越多,你的名声越大,需要我们越有深厚的德行来承载,否则的话,承载不住就会出现灾祸了。

《大学》上还有一句话特别重要,我们看现在很多的高官纷纷落马,其实就是因为没有学习《大学》上的这一句话所导致的,这句话就是“祸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告诉你如果财货是以不好的,不正当的方式获得的,也一定会以不好的方式败散掉,这是必然的道理。

当然中国古人也是用心良苦,他知道后人看了这段话可能会半信半疑,所以他很用心,特意把那些不好的败散钱财的方式都给我们概括了一下,总结为五个方面:钱不是赚到你手、贪到你手就是你的了,它实际是为五家所共有,哪五家呢?首先就是官府。比如说我们这个钱是贪污受贿、违法乱纪、坑蒙拐骗赚来的,后来东窗事发,自己锒铛入狱,所有的不义之财被没收,被充公,虽然赚到你手了,但是还没等你享受,又昙花一现给收回去了。历史上有很多类似的案例,我们看一个比较明显的案例,就是和珅的例子。

这个故事就给我们讲了和珅的一个例子,通过他给我们看到了这个财富,不义之财被官府所没收的一个案例。很多人会觉得,这是不是历史上的偶然事件呢?也不能代表普遍的规律呀。但是实际上,历史上有一本书叫《历史感应统纪》。这本书非常的厚,都是把正史之中类似的案例总结出来,告诉我们,确实是“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这个不义之财会被官府所没收。还有,就是水灾和火灾,这些自然灾害,它也专会把那个不义之财给焚烧掉、给漂夺走。 第四就是盗贼,中国古人说“盗亦有道”,盗贼也专门偷盗、敲诈、勒索为富不仁的人,就像现在的黑社会老大一样。最后一点,防不胜防,是什么呢?就是不孝子孙、败家子、啃老族,也会把那个不义之财给败散掉。这些不过是古人抛砖引玉,引导我们要学会去观察,对于不义之财确实不能贪取,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很多人现在也特别喜欢学《易经》,但是学《易经》,也没有抓住根本。都是想请一个人给我算一卦,说这个人我可不可以合作?还有这个事情发展趋势如何?这些也都是枝末。《易经》上有两句话,你把这两句话学到了,你也可以看出自己,还有他人的未来。第一句话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另一句话是“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特别是当我们看到一个省部级以上的官员突然锒铛入狱的时候,大家都会议论纷纷,说:“是什么原因啊?什么原因啊?”其实原因很简单,那不就是“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所导致的吗?就是恶贯满盈、自作自受、咎由自取,所以你看中国古人这些词,用的都是非常的精到,非常的有味道。

《尚书》上还有一句话,说“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还有,“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这个“逭”就是逃的意思,这个惩罚是不可逃避的。

《书经》就是四书五经之一,是古代科举必考之书。古人还提醒我们,说观察一个人,如果做了这几件事,那就没有不灭亡的,哪几件事儿啊?它说你看一个人“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对内兴起了迷恋女色之风,这个“荒”就是太过分了、荒淫无度的意思,没有节制。“外作禽荒”,古代的游戏就是打猎,像老子说的:“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你看在射杀这个动物的过程中,自己的心是一种很狂放的状态,所以“令人心发狂”,而且也是没有节制。这种发狠的心,也是很强烈。还喜欢什么呢?喜欢饮酒,沉溺于靡靡之音,喜欢住的房屋很高大,又高又大,墙上雕梁画栋,雕刻着花纹。说以上描写的这六种情况,有一种情况出现在生活中,就没有不灭亡的,括号:更何况现在很多的领导干部,这六种情况全都出现了呢?那还有不灭亡的道理吗?所以你看了这些古代经典的教诲,也要深深地反省、引以为戒,“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所以读经典有什么好处呢?读经典就知道这些恒常不变的规律,能够以历史为镜。在民国的时候,聂云台先生写了一本书,叫《保富法》,聂云台他是曾国藩的外孙,后来又出任上海商会的会长。因为他是曾国藩的外孙,所以他和晚清末年的那些权贵的子孙交往很多,耳闻目睹了这些后代子孙败落的情形,最后他忍不住,把这些案例都总结到一起,写了这本书叫《保富法》。告诉我们贪财容易,赚钱也不难,但是要保持富贵三代以上,那可就难上加难了。他用历史,还有身边的案例给我们证明了“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的规律,当然他也讲了很多正面的例子,比如说历史上,积善之家,积善的最厚、最久远的,有两个家族。第一个家族就是孔子的家族,孔子积德,能够庇荫他的子孙两千多年、八十多代而不衰,至今仍然有贤人出现。

还有一个,就是范仲淹的后代,范仲淹他年轻的时候很贫寒,最后是一举成名、成为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他仍然保持了穷秀才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多的俸禄,就拿出来兴办义学,兴办义田,所以他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言。他自己生活节俭,四个儿子要出去见客人,都要轮班出去,因为只有一套比较体面的衣服,他到临终的时候,连丧葬费都不够。现代人看了可能会笑话他,说这样是不是太不为子孙后代着想了,是不是太傻了呢?但是,有人做了统计,说范家的几个儿子,都做了宰相、公卿、侍郎,而且个个道德崇高,能守住他父亲的遗志,舍财、救济众人。到了清朝的时候,范家出了七十多位做到了部长以上的官员,而且他兴办的义田,这个田地的亩数越来越增多,一直保持到今天。所以你看,这就是积德能够庇荫子孙久远。

司马光先生有一句话说,他说:“遗金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我们自己挣了很多钱,还舍不得花,目的是想把这些钱留给儿孙。但是古人说,如果你的儿孙有德行、有能力,他会用自己的德能创造财富,你把钱留给他有什么必要啊?如果相反,你的儿孙又没有德行,又没有能力,你把钱留给他,他迟早也会败散掉,所以你留钱给他有什么必要啊?无论儿孙有没有德行,有没有能力,你把钱留给他,对他都是百害而无一利。

所以古人说“愚者多财益其过”,愚钝的人、没有智慧的人,有了很多的财富,又增加了他的过失。“贤者多财损其志”,贤德的儿孙,你把钱留给他了,他想我们家的钱几代我都花不完,我还要去奋斗干什么呀?就折损了他的志气,他就不想去努力了。所以你看,钱确实不是什么好事。

“遗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我们读了圣贤经典,觉得字字珠玑,你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让你的人生少走很多的弯路。但是现在的孩子,没有这么大的福气了,结果怎么样啊?没有时间去静下来读圣贤书,就是喜欢刷微信、看微博等等,心定不下来。为什么叫“微”呀?从这个微信、微博你就能看出,现在人的“定力”相对于古人来说,不可以相提并论,三、五分钟还有耐心,超过三、五分钟以上都没有这个耐心了。“定力”用我们现在话来说,就是专心的能力,我们想我们连五分钟的专注能力都没有,我们学什么能够学得深入啊?学什么能够学得有成就啊?所以为什么说古人写的东西一字千金、字字珠玑,你看了就有收获。而现在的人长篇大论,像我们的博士论文十万字,没有几句是有见地的东西。这个就说明我们的心比较浮躁,没有古人那么样的有定力,所以“遗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那怎么办呢?还不是没有办法。

“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就是自己多做好事、积功累德,让儿女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受到感召,他也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是这种德行庇荫了他代代相传,代代有贤人出现。这个就是告诉我们,文章、古代的经典,都是起到了“化人”的作用,“以文化人”的作用,它也是起到了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

特点三、就是保障有力。

也就是说中国古人对伦理道德的教育,是通过各种制度来加以保证的,它不是空洞的说教,要重视什么,就要从制度上鼓励什么,保障什么。

首先我们看教育制度,《汉书》上说:“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为大务。”我们刚才说了“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既然伦理道德的教育这么重要,那我们就要从教育制度上来加以保证,所以古代的圣王,没有不把教育作为是最重要的事物的。“立大(音“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在国都设立“大学”,在乡镇设立“庠序”,就是乡间的学校。这些学校讲的内容是什么呢?“渐民以仁,摩民以义,节民以礼。”都是仁义礼智的教育,而且是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就像春风化雨一样,让人不知不觉地就受到了熏陶和感染。“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所以当时的刑罚很轻,特别我们看到历史上“成康盛世”的时候,可以达到“刑措不用”的境界。不是说它的刑罚不具备,不是说它的法律监督机制不健全,非常的健全,但是因为兴起了伦理道德的教育,根本就没有人触犯法律,所以这个刑罚都搁置不用。“囹圄空虚”,这个监狱多年都没有犯人。没有人触犯法律,这是怎么样做到的呢?就是教化流行而社会风气很淳美。你看看这个教育,它确实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再看考试制度。中国古人从隋唐开始,实行科举考试的制度,比如说唐朝的“明经科”考九经。九经就是《诗经》,《书经》,《礼》有《三礼》,《春秋》有《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这些九经都是儒家伦理道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所以你要想当国家的领导干部,你首先要从小学习这些经典,你自然受到儒家伦理道德的熏陶,这个也是潜移默化。

再看奖惩制度。刚才我们讲了“孝”很重要,“百善孝为先”,那么也要从法律上对于不孝的人加以惩罚,所以《孝经》上说:“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就是最重的五种刑罚,有三千多条,但是最重的是什么刑罚呀?就是对不孝的人所判处的刑罚。所以你看在唐朝的“律法”之中,一个人打骂父母、打骂祖父母,这个按律都是当斩的。而且你看历史,这个地方这些官员上书的时候,给皇帝进谏言的时候,说这个地方出现了多少儿女不孝父母,或者是打骂父母的现象有多少起。这个都会引起官员的重视,都会把它作为一个大事,上书给皇帝,让皇帝要引起重视了。说明什么呢?说明一个人连父母都不能够孝敬,对自己恩德最大的人都不能够回报,知恩报恩的心都没有,忘恩负义、见利忘义的事情就会常有发生了。所以你说“孝”重要吗?“百善孝为先”,你就要从制度上加以保证和维护。所以你看新加坡这一点做的就很好,儿女和父母住在一起,或住的很近,国家就给以照顾、给以补助,就是鼓励儿女和父母住在一起,孝敬父母。这个是制度上加以保证。

特点四、就是次序合理。

道德教育是有先后次序的,也是有规律的。《大学》上说:“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如果你把先后次第给搞错了,结果会完全不一样。当然,教育本身就是有次第的,教育的次第就是《弟子规》上所说的:“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首先要从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培养起孩子谦恭有礼的态度,然后才去学知识、学技能,否则的话,就是学的越多越傲慢,学的越多,越不把父母、老师、长辈放在眼里。

有一个孩子,学英语学得很好,背了很多的单词,他妈妈很骄傲,带着他去见姥姥,见了面儿就开始夸。我们看这个“夸”字写得很有味道,上面是一个“大”字,下面是一个“亏”字,告诉我们,“你就夸他吧,你就夸他吧,不恰当的夸奖让他吃大亏了。”所以你看这个儿女记忆力好,妈妈就开始夸了,说:“你看我这个孩子记性很好,背了很多的单词,不信你考考她。”那么姥姥就问了,说:“这个书本怎么说呀?”“Book”, “书桌怎么说呀?”“Desk”,结果问了很多都对答如流,确实学得不错。突然之间,这个孩子就反问他的姥姥了,说:“姥姥姥姥,这个伞怎么说呀?”他的姥姥从来没有学过英语,自然就回答不出来了,结果没有想到,这个孩子当着很多人的面儿,怎么样地挖苦他的姥姥呀?说:“姥姥姥姥,你可真是个白痴啊。”那么现在孩子对父母、长辈没有礼貌的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了,已经习以为常了。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呀?原因就是我们把教育的次第给颠倒了。没有从《弟子规》培养起他“孝敬有礼”的态度,就让他学了很多的知识,背了很多的单词,包括背了很多的经典,结果他的父母老师都不会,他学的越多就越不把父母老师放在眼里,没有了恭敬之心。

那么道德教育也是有先后次序的,为什么我们现在的思政课不能深入人心呢?也是因为我们把道德教育的次第搞颠倒了。中国人讲“百善孝为先”,没有从孝敬父母培养起一个人“恩义、情义、道义”的处事原则,结果就希望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爱祖国、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这就如同是这个道德大厦的根基没有奠定,却希望有那个第四层、第五层,培养了很多伪君子,建造的是空中楼阁。所以你看为什么现在雷锋精神三月来四月就走了呢?三月学雷锋,大家出来做好事,三月一过,就没有人出来做好事了,为什么呀?这些现象我们要去分析,因为《论语》上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经》上也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个“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是教化所产生的根源,如果一个人不孝父母,没有培养起“恩义、情义、道义”的处事原则,他就会见利忘义、忘恩负义,就会以“功利”的思想来为人处事、待人接物。这个人对我有利、有好处,我就会对他全力以赴;当这个人由利变成害的时候,那对不起,我就会做出忘恩负义的事情来。

所以《孝经》上还说:一个人不爱他的父母亲,去爱别的人,这个是和德行相悖离的;一个人不尊敬他的父母亲,去尊敬别的人,这也是和礼的要求相悖离的。为什么是相悖离的呢?我们想一想,一个人,你看平时领导对他说:“今天你不要回家吃饭了,我们有一个重要的客户去见,你陪我去应酬一下。”他怎么样啊?他是受宠若惊,欢天喜地地陪着领导去应酬了,但是他的父母却说:“唉,好久我们都没有上商店买东西了,家里已经缺这个少那个的了,你不能陪我去商店买点东西啊?”他怎么说呀?他说:“我哪里有时间呀,我还忙这忙那的,你就和你那些老伙伴儿一起去好了,不知道我很忙吗?”你看看,按照“恩义、情义、道义”的处事原则,父母对我们的恩德最大,我们应该对父母有求必应才是合理的、正常的。但是我们现在是这样的吗?我们对父母的话可以不放在心上,对父母态度可以很冷漠、很不礼貌,但是对领导却很恭敬,请问我们是用什么心在为人处事、待人接物啊?我们是以功利之心、利害之心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整个社会都是以利害之心来处事,那么见利忘义、忘恩负义的事,是不是就会经常出现了呀?所以你看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强调“孝”,那也是有原因的。

那我们看一个外国人,他没有学过《论语》,他是怎么样对待父母的。

这个外国人他没有学过《论语》,所以他和父母说话的时候,就是不懂得和颜悦色。你看《礼记》上说,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所以“人不学,不知道”,当然,这个幻灯片也告诉我们“人之初,性本善”。虽然他没有学过《论语》,不知道对父母要和颜悦色,但是他看到儿时父亲所记的日记,他跟着父亲去公园,他问了父亲二十多次“那是什么”,他父亲都无一例外地、很耐心地给他回答,那是“一只麻雀”。可是等父亲老了,他陪父亲去公园的时候,心不在焉,自己看报纸,父亲为了跟他交流,问了他只是四次“那是什么”,他已经不耐烦,对着父亲大吼大叫了。这个说明什么呢?说明儿女对父母的恩德,不能够时时地记在心上,想着去报答,习惯如自然。

对父亲的态度是这样的,我们再看一看对母亲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再看一个幻灯片,题目是《路过》。

这个幻灯片提醒我们,父母对儿女的关爱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但是我们做儿女的往往粗心大意,不能够体会,忽视甚至还糟蹋了父母对儿女的关爱。所以行孝要及时,行孝不能等。不要让“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留在我们的人生中不可弥补。所以正是从孝开启了一个人的仁爱之心,才能够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以我们现在也强调群众路线,要和群众打成一片,但是群众路线好像很多地方也没能很好地落实,一个重要的原因在哪里呢?就是我们连对父母处于悲苦的境界都无动于衷、都麻木不仁、都生不起帮助和关爱的心,我们想一想对于陌生的人,怎么可能去全心全意地服务呢?所以道德教育它是有次第的,一定是以孝和敬为根本。这个是讲的第四个特点。

特点五、就是方法有效。

这个方法有效,我们看这个“敎“字就明白了。“敎”左边是一个“孝”字,告诉我们教育从孝道入手,而这个“孝”字上面是一个叉,下面是一个一模一样的叉,这个上面的叉就是父母、老师所画的;下面一模一样的叉就是孩子、学生所画的,再下面是个孩子的“子”,这个告诉我们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是身教胜于言教,而我们说把道德教育变成了说教,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说得很好、讲得很好但是没有做到,这个孩子就会有逆反,就会给你起争讼,所以《说文解字》对“教”下了一个定义,说:“上所施,下所效也。”“上”就是老师、家长、领导,他们怎么做的,下面跟着怎么效法就是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了。

而(甲骨文中)这个“教育”的“教”右边是一个手,拿着一个柳条,就是教鞭,告诉我们教育需要老师父母耳提面命,拿着教鞭不断地提醒,需要有耐心,所以身教加耐心就可以把孩子教好。如果你的孩子教不好,学生教不好,你也从这两个方面去找原因,就一定能够找到。

所以上行则下效,才是道德教育的规律。我们观察“大臣不廉,小臣必污;小臣不廉,风俗必败。”对一个国家也好、对一个团队、单位也好,这个一把手的作风,是关系到整个单位的作风,所以“言教者讼,身教者从”。

很多人说我这个孩子就是小公主、小皇帝的脾气很厉害,自我为中心,父母为他付出了多少,他都认为天经地义。这些都是结果,请问原因在哪里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比如说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桌子上有孩子、有孩子的父母、也有孩子的爷爷奶奶,但是孩子的父母夹起菜把它首先放在了谁的碗里呀?放在了孩子的碗里,这爷爷奶奶看了之后也会夹起菜放在孙子的碗里,从这一个小小的动作来观察,这一家谁是核心呀?孩子是核心,所以小公主、小皇帝自然被我们养成了。我们看现在学校学生状况就是上课不专注,上课都是在刷手机,那么这个结果,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就是老师也经常不能够严于律己。所以“言教者讼,身教者从。”你只是用言语教导他,自己做不到,他就跟你起争讼,甚至起逆反。如果你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做到《弟子规》的要求,你不用去说孩子,他自然做得会很好。

《礼记》上说,下级侍奉上级,并不是服从他的命令,而是服从他的行为。上级领导喜欢某一个东西,下级属下一定有比他更加喜欢的,因此上级领导所喜好和厌恶的东西,就不能够不谨慎了,因为他是人民的表率。就像习总书记特别喜欢引经据典,喜欢传统文化,在历次重要讲话中都强调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所以你看整个社会也学起了传统文化,兴起了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这个是告诉我们身教特别的重要。

我们看习主席的父亲,从小是怎么样教导他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的呢?他确实是言传身教自己先做到,他经常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言教育孩子,吃饭时掉在桌上的米粒都要捡起来吃掉,一丁点儿也不浪费,吃到最后,还要掰一块馒头,把碗碟上的菜汁擦干净。这种无声的教育,使孩子们都养成了不浪费一粒粮食的好习惯。孩子们的衣服和鞋袜大都是接力着穿,大的穿旧了,再让小的穿。习仲勋还非常注意保护环境、节约水电,经常教育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节约,习家人节俭行为出乎人的意料。习仲勋习惯用浴盆洗澡,每次洗完澡的水,留着让孩子们再洗,然后还要用澡水洗衣服。家里厅堂的灯,晚上一般很少打开,他要求房间里只要没人,一定要随手关灯。在外面散步时,看见地上有烟头,他都会俯身捡起,扔到垃圾桶里。在他的影响下,家人一直保持着随手关灯、节约用纸、拧紧水龙头,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的良好习惯。不仅儿女们一直保持着,就连孙辈们也继承了爷爷的这些好传统。习仲勋在最后的日子里对子女们说:“我没给你们留下什么财富,但给你们留了个好名声。”这就是习仲勋留给子孙后代的享之不尽的宝贵财富。他以光辉的榜样,教诲儿女们如何做一个纯粹的、有益于人民的人!

所以你看到《习仲勋传》这一章就想到了在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写的一首咏史的诗,他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大家对这一句话也都是耳熟能详,但是我们真的认为“成由勤俭破由奢”吗?所以很多人说知易行难,实际上并非如此,是知难行易。如果你真正地认识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你还会自己去奢侈,让孩子去奢侈吗?习仲勋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真正认识到“成由勤俭破由奢”。这个是告诉我们道德教育是靠身教而不是靠说教。

特点六、最后一点,传统文化教育的特点就是重点突出。

这个重点就是一句话“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句话出自《孟子》。意思说任何一件事你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不要去责怪别人,而是马上反省自己,这件事我错在哪里?我应该承担什么责任?为什么是这样一种态度呢?因为“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遇到问题大家都是相互指责、相互挑剔、相互抱怨,结果就是天翻地覆;问题解决不了,而遇到问题大家都是反省自己,这件事我错在哪里,那就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结果就是“天清地宁”。

所以中国古人从小培养孩子都要树立这样一种意识,那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们想一想还有冲突、矛盾不能够化解吗?中国人有一句话叫做“否极泰来”,怎么样做,才能否极泰来呢?今天大家听了我的课,相信从此以后就能够否极泰来了,我们不是搞迷信,我们是按照圣贤教诲去做,才能够否极泰来。

这个泰卦和否卦都是《易经》上的两个卦,这个泰卦的卦象是坤上乾下,什么意思呢?你看乾代表了天,坤代表了地,通常的位置是乾在上坤在下,但是在泰卦之中乾和坤的位置是互换的,什么意思呢?他们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反省自己的不足,这就是“各自责,天清地宁”,结果就是吉祥安泰。而否卦恰恰相反,乾在乾的位置,坤在坤的位置,他们各居本位,要求对方、指责对方、挑剔对方,说你应该应该怎么做,但是你都没有做到,这就是“各相责,天翻地覆”。

我们想一想现在小到家庭夫妻之间的冲突,中到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冲突,大到国与国之间的冲突,是不是因为大家都不能够反省自己所导致的呢?从这一句话上就给我们指出了冲突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国古人为什么提倡“和”而不提倡“竞争”呢?因为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彼此之间都痛苦,冲突会越来越升级。

所以即使是《孙子兵法》,讲战争的兵书,开头也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首先就告诉你,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上的兵法。即使是在中美贸易战正酣的时候,我们也依然秉持了这种“止戈为武,以战止战”的精神。这个“战”是不得已而用之的。像《尚书》上说,为什么要设置刑罚呢?设置刑罚的目的是:“刑,期于无刑。”为了让大家不触犯刑罚才设置了刑罚。所以孔老夫子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他作为法官去听诉讼,他也是和别的法官一样,根据这个事实来判案,很公平。但是我和别的法官不同的地方是什么呢?就在“必也使无讼乎”,那就是让人们一定不要去起争讼,那怎么样让人不起争讼啊?那就是,他更加重视伦理道德的教育,把人心都教好了,那就没有人去争讼了,这才是他做法官和别的法官不同之处。这也是凸显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它可以防患于未然。所以古人说:“礼者禁于将然之前;法者禁于已然之后。”这并不是不重视法律,而是告诉我们这个道德教育具有法律所达不到的效果。

今天因为时间关系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不足之处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