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中国古代选贤任能的历史智慧》(二)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目录
视频文字
《中国古代选贤任能的历史智慧》(二)
2019-09-27

学员们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中国古代选贤任能的历史智慧》。

在《孔子家语》上有这样一则故事,说鲁国的国君向孔子来请教,我听说向东扩展房屋是一件不吉祥的事,这件事,到底可信还是不可信呢?孔老夫子说,我听说天下有五种不吉祥的事,而向东扩展房屋并不在其中。哪五种不吉祥的事呢?“夫损人而自益,身之不祥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损人利己,给自身招致不吉祥。“弃老而取幼,家之不祥也。”放弃了老年人不去照管,把所有的关爱放在了孩子的身上,这个孩子就成了小公主、小皇帝,这个家庭就不吉祥了。“释贤而任不肖,国之不祥也。”把贤德的人给放任了,不去任用,任用的全是不肖之徒,这是一个国家的不吉祥。“老者不教,幼者不学,俗之不祥也。”老年人不认真去教导了,年轻人没有虚心好学的心了,这是社会风气的不吉祥。“圣人伏匿,愚者擅权,天下不祥也。”圣贤人都隐居了,那些愚钝的人、自私自利的人把持了领导的位置,这是天下的不吉祥。孔老夫子最后还强调,他说:“我听说天下有五种不吉祥的事,而向东扩展房屋,并不包括在其中。”在孔子所说的五种不吉祥的事之中,有两种都是和选贤任能有关系,所以能否任用贤才,事关重大。

在2018年11月26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国历史上的吏治进行了第10次集体学习,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我国历朝历代都重视官吏选拔和管理,强调“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育才造士,为国之本”。那么选贤任能,到底有多重要呢?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个问题,我们讲一讲选贤任能的重要性。第一,他是关系到君主的成败和劳逸。在《群书治要·说苑》上这样说:“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非其人而欲有功,若夏至之日,而欲夜之长也,射鱼指天,而欲发之当也。”你要想横渡江海,必须依托于舟船;要想行远道,必须依托于马车;你想称霸天下,必须依托于贤者;如果你任非其人而想取得功业,这就如同什么呢?就如同在夏至这一天,而想夜很长。你想射鱼,但是把这个箭却指上了天,还想把鱼射到。这些事对于像尧舜这样的圣王都很难办到,更何况是一般的人。这告诉我们,能否任贤,关系到一个君主的成败,他要想成就霸业,必须得选贤任能。

在《晏子》上,也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齐景公问晏子,他说:“我的先君齐桓公,曾经率领兵车300辆,九合诸侯,一统天下。而现在我拥有的兵车有1000辆,可以赶上齐桓公的业绩,在他之后一统天下吗?”晏子怎么回答呢?他说:“齐桓公率领兵车300乘,九次会合诸侯,一统天下,那是因为他左有鲍叔牙,右有管仲的辅佐。而现在您呢?左右全是倡优,不是歌伎就是小丑,谄媚的人在前,邪恶的人在后,又怎么可能赶上齐桓公而成就霸业呢?”这说明什么呢?说明齐桓公能够成为五霸之首,是因为他能够任用贤人,特别是不计前嫌,能够任用管仲,所以这些人才使他成为霸主。能否成就,也是在于能否任贤选能。

在《说苑》上,还记载了一个故事,说:孔老夫子的弟子子贱,他治理单父的时候,是弹着琴,身不下厅堂,使单父得以治理。而孔老夫子的弟子巫马期,他也去治理单父,他是披星戴月,日夜都不安宁,都是昼夜在工作,事必躬亲。当然了,单父也得到了治理,巫马期就问子贱,为什么他能够很安闲的,就能够把单父治理好?子贱怎么回答的呢?他说“我之谓任人,子之谓任力。任力者固劳,任人者固逸也。”我的做法是任用贤人,而你的做法是自己出力,自己出力的人当然很辛劳,而任用贤人的人,当然很安逸。这说明任贤选能,关系到君主的成败和劳逸。正如《尸子》上所说的:“夫用贤,身乐而名附,事少而功多,国治而能逸。”能够任用贤人,他自身很安乐,名声也随之而来,事情少但是功绩却很大,国家能够治理,而且他自身也能够安逸。

第二就是关系到社会风气的善恶。《孟子》上有一句话说:应该把有仁德之心的人选拔在领导位置上。为什么呢?如果没有仁德之心的人高高在上,就会把他的过恶播撒给广大的民众。我们看《说文解字》上对“教”这个字,怎么解释的呢?教就是“上所施,下所效也。”告诉我们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是身教胜于言教,所以这个上就是家长、老师和领导,他们怎么做的,下属、学生、孩子怎么效法,这就是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了。像我们现在很多人都说,我这个孩子怎么说都说不听,我这个学生怎么说都说不听,这句话就很有味道了,因为我们把道德教育变成了说教,而没有把正确的给做出来。

比如说现在的孩子,小公主、小皇帝的脾气很厉害,自我为中心,什么原因呢?我们想一想逢年过节的时候,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桌子上有孩子,有孩子的父母,也有孩子的爷爷奶奶,做父母的夹起菜,把它首先放在了谁的碗里呢?放在了孩子的碗里,孩子碗里有很多的菜,爷爷奶奶看了之后,还往孙子的碗里放。从这个小小的动作来观察,这一家谁是核心?孩子是核心,所以小公主小皇帝自然被教出来了。所以这个教是上所施,下所效。而不是说你要孝顺,而是自己把孝顺的行为做出来,这个孩子才会上行下效。同样的道理,对于治国而言,孔老夫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在位者的德行像风,一般百姓的德行像草,风向哪边吹,草就向哪边倒。实践证明上行则下效,大臣不廉,小臣必污,小臣不廉,风俗必败。所以要把仁德的人选在领导位置上至关重要,整个社会风气也会改善。

第三,就是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安危。在《群书治要·说苑》上说:“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没有恒常安定的国家,也没有始终可以治理好的人民,得到贤德的人,就会安昌,失去贤德的人,就会危亡。自古至今,没有不是这样的。在《体论》上,给我们做了个比喻,叫“图国不如图舍”。什么意思呢?他说虽然人都愿意安存、厌恶危亡,都喜欢荣乐而厌恶劳辱?但是经常,得不到自己所愿望的,而免不了自己所厌恶的,什么原因呢?“诚失道也。”就是没有用正确的道去做事。比如说,你要想建造一个高大华丽的宫室楼宇,那一定会悬重赏,寻求良工巧匠,对此,不会因为是你家族亲近的人,你就让他去做,也不会遗漏关系疏远的能人,一定要找到合适的人才,才把这份工作交给他,这样建造的房屋、楼室才会高大庄严,住起来舒服安乐。但是在求取辅佐之臣去治国的时候,却没有像选择工匠那样有公心,只任用那些谄媚奉承、关系亲近的人,这就叫“图国不如图舍”。就是你对治理国家这么重要的事,还不如像建造房舍那样的重视,这是君主最大的忧患。这个是我们讲的第一个问题。

我们看第二个问题:选贤任能的原则和标准。选贤任能的原则可以概括为四个字:任贤远佞。就是任用贤德的人,远离奸佞、奉承、谄媚、巴结的小人。用习总书记的话概括,那就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习总书记说:要严把德才标准,德才兼备,方堪重任。我们党历来强调德才兼备,并强调以德为先。为什么要强调以德为先呢?在《孔子家语》中,做了这样一个比喻。说这个弓,虽然是一个强弓,但是你必须把它调整好之后,才求它强劲有力,如果这个弓没有调整好,那可能会伤到自己。马虽然是良马,但是你要把它驯服之后,才求它跑得快,如果这个马还没有被驯服,也可能就从马背上摔下来。后边说:“士必悫而后求智能焉。不悫而多能,譬之豺狼,不可迩也。”这个“悫”就是诚实恭谨,小心的意思。说这个士,一定要先求他诚实恭谨,然后才求他多才多艺,如果一个人不诚实、没有德行,但是却多才多艺,就像豺狼一样不可接近。为什么像豺狼一样不可接近呢?因为他会对你造成严重的伤害。

比如说我们现在,有人把人才,分成四个等级,哪四个等级呢?“有才有德”是正品,这个人既有德行又有才能,这是我们社会所急需的,被称为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这个人有德行,才能不够,我们培养他一下还可以用,不至于对我们的社会国家造成严重的危害;“有才无德”是毒品,这个人有才能,但是德行不够,他知道把三聚氰胺放在奶粉里是什么效果,最后就对我们的人体、对我的社会国家造成严重的危害,是毒品、甚至是危险品;最后,“无才无德”是废品,当然这样的人比较少。所以我们看到在3月18日,习总书记特别召开了全国思政课的老师座谈会,为什么一个总书记要主持召开思政课的教师座谈会呢?就是因为学校,它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但是我们培养的是人才、还是毒品,这个就是很关键的。如果我们仅仅重视才能、技艺的提升,忽视了德行的培养,那么高等教育就变成了高等知识和技能的传习所,做人的教育看不到了,那我们为社会输送的是什么?输送的就是有才无德的毒品,所以才会出现诸多的社会问题。所以社会问题看似五花八门、很多,就像这个树的枝叶花果,但是它的根在哪里呢?根在于人心坏了,所以你要导正人心,你必须要靠道德教育。这个是我们讲的选贤任能的原则。

第二,讲一讲选贤任能的标准。特别是德行的标准,到底什么样的人称为是有德的人呢?首先就是“孝廉”之人。中国古人说:“求忠臣于孝子之门”。这句话经常被人批评,实际上批评得没有道理,我们想一想一个人,人生在世对他恩德最大的,无过于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是连父母这么大的养育之恩都不能够记在心上,想着时时去报答,请问,还有谁的恩德值得他念念不忘、想着去报答呢?所以一个人不孝敬父母,他一生有一个重要的处事原则没有树立,那就是“恩义、情义、道义”的处事原则,这样的处事原则没有树立,他不会什么原则都没有,取而代之的就是一种以利害为取舍的处事方式,这个人对我有好处、有利益,我就对他全力以赴,一旦他从领导位置上下来了,对我没有利益了,对不起,我就做出忘恩负义的事情来。所以一个人不孝敬父母,他就会以功利的原则为人处事、待人接物,那么这样的人往往会见利忘义、忘恩负义,所以古人说“求忠臣于孝子之门”是很有道理的。而且我们要知道,古人所讲的这个孝,不仅仅是赡养父母之身,要保障父母的经济,而且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而养父母之心,除了恭敬父母之外,有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做到“父母惟其疾之忧”,你的父母仅仅为你的疾病而担忧,完全没有必要为你任何其他事情而担忧了,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孝子。

比如说一个孩子上学的时候很贪玩,交了很多不三不四的朋友,耽误了学习,让父母担忧,这就是不孝;走上了工作岗位,工作不认真负责,甚至贪污受贿、以权谋私,让父母战战兢兢,不知道什么时候锒铛入狱,这还是不孝。所以一个真正的孝子,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工作学习,甚至是家庭婚姻、儿女教育,都让父母放心,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孝子。除此之外,还要养父母之志,就是孝经上所说的“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里边关键就在“立身行道”这四个字,就是我自身修养很好,而且能够为国家建功立业,把这个大道从我的身上弘扬开来、表现出来,让后世的人都要向我学习、称扬我,让我的父母以我为荣,这样才叫养父母之志。除此之外,还要养父母之慧,也就是父母也有做错的时候,他做错的时候要婉言劝谏,不能够陷父母于不义,虽然父母做错了,劝谏也要和颜悦色,不能够厉生厉气。所以你把这些全都做到了,这才是一个孝子。那么这也说明什么呢?一个真正的孝子,他基本上就是一个完美的人。所以才说“求忠臣于孝子之门”。

 除了“孝”,还有“廉”。这个廉,除了不贪,还有廉政的意思。首先我们看廉洁不贪。在东汉的时候,有一个太守叫杨震,他去赴任东莱太守的路上,就路过了昌邑县。这个县令王密,是被杨震举荐出来的,他听说自己的恩人路过此地,就趁着夜色,带了十斤的黄金要去送给杨震。杨震就拒不接受,这个王密就说,“这一件事没有人知道,你就放心地接受了吧!”杨震怎么说呢?杨震说:“这件事有天知,有神知,有你知,有我知,这叫四知财,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所以他拒不接受这“四知财”。因为他为官清廉,到年老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家产留给儿孙。他的同事看了就劝他,说:“你不为自己考虑一下,也要为后代子孙考虑一下,留一点家产给他们。”杨震怎么回答的呢?杨震说:“我为我的儿孙考虑的最好的方法,那就是他们是一位廉洁官员的后代。”结果怎么样呢?果然,杨震他的儿子、孙子、曾孙,都有做到三公位置的人,所以历史上称他们家是“四世三公”。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他的这种德行,能够庇荫子孙,不仅仅是四世,一直到今天,在前些年,杨家的后人到了缅甸,还要重修“四知堂”,纪念他祖先的德行。而且杨震的德行,我们今天还学习,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也是庇荫了中华民族的子孙。

这个是廉洁,我们再看廉政,在《潜夫论》上有这样一句话:“夫贤者之为人臣,不损君以奉佞,不阿众以取容,不堕公以听私,不挠法以吐刚。其明能照奸,而义不比党。”说贤德之人作为臣子,不以谄媚奉承而损害君主的威德,不因苟且偷安而迎合众人,不会听凭私意而损害公益,不会畏惧权贵而歪曲法律。他的贤明能够明察奸邪,他的道义使他不结党营私,这就是廉政之人的一些特点。我们看在《后汉书》上,记载着祭遵的一个故事。祭遵曾经随光武帝出征黄河以北,当时他任军市令,光武帝的族中有一个年轻人犯了法,结果就被祭遵依法处死。汉武帝听后勃然大怒,就下令将祭遵收监。这个时候,主簿陈副就来进谏,他说:“明公您常想让军纪严明,现在祭遵执法不避权贵,这个就是为了使政令得以施行啊!”光武帝他也是一位明君,随即就赦免了祭遵,并且封他为“刺奸将军”,并且对诸将说:“你们要小心祭遵,因为我族中有一个小儿犯了罪,尚且被他杀掉,他一定也不会对你们有所偏向。”在光武帝平定黄河以北之后,又拜祭遵为征虏将军,光武帝非常器重祭遵,给他很高的待遇,而祭遵本人也简约、谨慎,克己奉公,把自己的赏赐都分给士卒,家里没有私财。他在过世的时候,光武帝亲自去吊唁,看到祭遵曾经坐过的车骑,涕泣不已,后来,每逢朝会的时候,光武帝都免不了感叹,说:“怎么样能够得到忧国奉公之臣像祭征虏的呢?”也就是说,他过世了多年之后,光武帝还经常想念他,认为再也找不到像他这样奉公守法,而且忧国忧民的臣子了。所以,明君用人,他都是用那些廉直、公正,不徇私枉法之人。

在《群书治要·孙卿子》(孙卿子也就是荀子)上面,有这样一句话:“从命而利君谓之顺,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逆命而利君谓之忠,逆命而不利君谓之篡。”他给我们讲了四种情况,就是“顺、谄、忠、篡”。什么是顺呢?就是你服从君主的命令,但是这个确实是有利于君主的,这个叫顺;你服从君主的命令,但是实际上是不利于君主的,这个就叫谄媚奉迎;你违逆了君主的命令,但你违背也是为了利益君主,这个叫做忠;“逆命而不利君,谓之篡。”你既违背了君主的命令,而这个行为又不利于君主,这个叫篡,篡权。下面说:“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持禄养交而已,谓之国贼。”既不考虑君主的荣辱,也不体恤、关心国家的安危,只是一味地迎合、巴结权贵,目的是能够结交他们,保持自己的俸禄,这样的人叫做国贼。那我们现在说很多的官员都不作为,这个不作为的人,就是“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持禄养交而已耳。”这样的人被古人称为“国贼”。这个是我们讲的第一种人,就是孝廉之人。

第二种人就是要用贤德之人,这个贤德之人,特别是指那些能够言传身教、德才兼备,能够德化百姓的人,能够教育百姓。为什么这么重视这些人呢?在《吕氏春秋》上这样说,他说:“忠孝”,忠臣孝子是作为君主、作为父母特别想得到的,富贵显荣是作为臣子,作为儿女特别希望得到的。但是通常的情况是君主、父母得不到他们所想的忠臣孝子,作为臣子和儿女的也得不到他们所愿望的,就是富贵显荣。这是什么原因呢?“此生于不知理义。”这都是因为不明理所导致的。“不知理义,生于不学。”不知理义又是什么原因呢?就是没有好好地学习,特别是没有好好地学习圣贤教诲。“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也。”所以古代的圣贤、君王,没有不尊师重道的。

在《尸子》上,对于那些能够言传身教、德化百姓的人的重要性,作了这样一个比喻,他说:假设有一家人他的房子着火了,有人赶过来帮他把火扑灭,这个人一定会对这些人感恩戴德,但是那些上了年纪的、有经验的人,很早就提醒他,说你要把这个墙的缝隙涂好,把这个烟囱做好,你这样做了之后,终身都没有失火的忧患,但是却不知道感恩戴德。同样的道理,现在一个人犯了罪,被关进了监狱,如果有人能够进入监狱,解除他的牢狱之灾,他会怎么样呢?他们家全家族的人,都会对这个人感恩戴德。问题是什么呢?那些教人以“仁义慈悌”道理的人,告诉你要有仁爱之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且你要尊敬领导长辈,小心谨慎,你这样做了之后,保证你终身不会被关进监狱,终身不会有牢狱之灾。但是对这样的人,却不知道对他们感恩戴德。这就是社会上为什么乱象丛生,乱象丛生的原因就是没有人教,没有人教的原因就是对那些能够言传身教、进行道德教育的人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

    所以古人,国君、帝王,他都知道这一个道理,所以对那些能够言传身教的、有德行的人,特别地给以尊重。你看,古代的这些礼,都体现了尊师重道的这种传统,比如说这个孩子和父亲去拜见老师的时候,父亲要带一些礼物,表示对老师的重视,这个礼物根据自己的家境可多可少,重要的是表示心意。到了那里,先冲至圣先师孔子像行最重礼,最重礼就是三跪九叩首的礼。像我们现在变成了三鞠躬礼。这还不算,然后请老师上座,老师坐定之后,父亲带着孩子对老师行最重礼,我们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个孩子心目中最尊敬的人,就是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对老师如此的敬重,那么他对老师所讲的话怎么敢不听从呢?老师教他什么呢?老师教他要孝敬父母,所以老师和家长一配合,孩子很容易受教。结果现在不是这样了,现在孩子在学校被老师说得重一点,回家就告家长,家长不懂教育,就去找校长,校长把老师说一顿,最后这个孩子有过失,老师也不敢指正了,他怎么会不一错再错呢?

    再看这个皇帝,他在接见群臣的时候,都是以面南背北的君臣之礼,接见群臣的时候,都是以君臣之礼来接见,面南背北。但是他在接见老师的时候,就不能够以君臣之礼来接见,而是以主宾之礼来接见,一个站在东面,一个站在西面。这就是提醒皇帝,虽然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但是老师他不是你的臣子,他永远是你的老师。皇帝都能够率先垂范、尊敬老师,全国上下也会上行下效,兴起尊师重道的风气,我们现在虽然把9月10日定成了教师节,但是为什么整个社会没有兴起“尊师重道”的风气呢?就是少了像古代的这些“礼”,把这个尊师重道要通过“礼”来表现。在丧礼之中,父母过世要守丧三年,要穿孝服;老师过世,虽然不用穿孝服,也要守心丧三年,就是在内心不敢忘记老师的教诲,时时记住老师的恩德。还有古代的皇帝,他特别聘请了这些“儒、释、道”的大德作为国师,就是自己用拜师礼来礼遇他们,这些人讲的全都是经典上的道理,全国上下思想高度地统一,这个人心就很容易得到治理,社会也很容易安定和谐,这个是告诉我们要尊重贤德之人。

    第三就是要尊重直谏之人。特别是古代对于忠臣,(有)一个重要的定义,什么是忠臣呢?就是看到君主有过失,敢于犯颜直谏,这是忠臣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在《群书治要·新序》中,记载着晋平公曾经向叔向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说:“国家最大的忧患是什么?”叔向怎么回答的呢?他说:“大臣重禄而不极谏,近臣畏罪而不敢言,下情不上通,此患之大者也。”大臣,这些重臣,因为重视自己的俸禄不敢犯颜直谏,君主身边的近臣畏罪而不敢说真话,结果下情不能够上通,这是国家最大的忧患。所以古代的领导者,他也是明白这一点,所以都选那些能够直言进谏的人作为自己的臣子。

    在《韩诗外传》上记载着,赵简子有一个臣子叫周舍,在他的门外站了三天三夜,赵简子就派人去问,说:“你有什么祈求?为什么在我的门外站了三天三夜呢?”赵简子派人这么一问,周舍说,他说:“我别无祈求,只想作一个犯颜直谏的臣子,跟在您的身后,每一天把你的所作所为,特别是你的过失,都一一的记录,每一天都有记录,每一个月看看有什么效应。”结果赵简子就答应了周舍的请求,从此以后,赵简子走到哪里,周舍跟到哪里,确确实实非常老实地把他的过失记载下来了。

    过了一段时间,周舍就过世了,有一次赵简子又在洪波台和群臣饮酒,大家喝地正高兴,很有兴致的时候,赵简子突然就哭了起来。这些臣子一看,就不敢再饮酒了,纷纷地离开坐席向他问,说:“我们知道自己有过失,但是我们不知道自己错在何处?还请您明示。”赵简子这才止住了哭声,他说:“诸位大夫都没有什么过失,我不过是想到了自己的一个朋友,叫周舍,他给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千羊之皮,不若一狐之掖;众人之唯唯,不若直士之愕愕。’一千张的羊羔皮都不如一片狐腋有价值;一千个唯唯诺诺的臣子,都不如一个敢犯颜直谏的臣子对我有帮助。你看历史上,周武王的臣子都敢于犯颜直谏,结果周朝就兴盛了,而商纣王的臣子都不敢直言进谏,结果商朝就灭亡了。自从周舍过世之后,我再也没有听到自己的过失了,我知道自己离灭亡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你看,赵简子他哭泣是因为什么呀?是因为失去了一个敢于犯颜直谏、指正他过失的臣子,所以从这个故事中也看到,古代的领导者他对自己的修身非常地严格,而且他也知道任用什么样的臣子对自己有帮助。那么你不任用那些犯颜直谏的臣子,喜欢听谄媚巴结的话,结果是什么呢?那就是听不到实情,就像齐宣王,他特别喜欢射箭,而且特别喜欢别人称赞自己能够拉强弓,以示自己有力量。他平常所用的弓,拉力不过三石,可是每一次拿给左右侍从看的时候,这些侍从都会来尝试要拉开这个弓,但是只拉到一半就停止了,他们都纷纷地说:“这把弓的拉力不下九石,不是大王,谁能拉开呢?”结果宣王一直被这些臣下所欺骗,一生都认为,他所能拉开的弓是九石之弓,到了死还不知道实情,不知道他只能拉开三石的弓,这不是很可悲的事吗?若不是正直敢谏之士,有谁不投君主所好呢?所以,乱国之君,就是能够使国家混乱、衰亡的君主,他的病根在哪里呢?就在于总是将自己所用的三石之弓,当成是九石,被属下谄媚、蒙骗,还不知不觉。

所以,在《群书治要·袁子正书》上说:“夫佞邪之言,柔顺而有文;忠正之言,简直而多逆。”你看那些谄媚的、巴结的、奸邪的言语,都是说起来很好听、很顺耳,而且很有文饰,让你听着很受用。忠正之言却恰恰相反,都说的很简单、很直接,而且通常都是逆着你的意思,所以让你听起来很难受。但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一定要选那些能够犯颜直谏的臣子,因为他们没有私心,他们犯颜直谏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君主改正过失,不会一错再错。

第四就是荐贤之人,能够举荐贤人的人。在《孔子家语》上记载着,子贡来向孔老夫子请教,说:“您看现在的人臣,现在的臣子,有谁能够被称为是贤德的呢?”孔老夫子回答说:“齐国的鲍叔牙,郑国的子皮,可以被称为贤德的了。”子贡听了觉得奇怪。他就问,说:“难道齐国没有管仲,郑国没有子产,可以被称为贤德的吗?”因为在子贡看来,齐国管仲协助齐桓公成为五霸之首,郑国子产,他使郑国强盛起来,这样的人,才是贤德之人。孔老夫子说:“赐。”赐,就是子贡的名,他说:“你只知其一,未知其二。你听说是出力的人是贤德的呢?还是能够举进贤德的人称为贤才呢?”子贡一下子就明白了,他说:“那当然是举进贤才的人,才能被称为贤德的了。”孔老夫子说:“对呀。我听说鲍叔牙使管仲贤达,子皮推荐了子产,让子产贤达,但是却没有听说管仲和子产,推荐了比自己更加贤德的人才。”所以在圣人的眼中,什么样的人被称为贤德的呢?那就是没有私心,能够举荐贤德的人、举荐贤才的人,才被称为贤人。

在《尸子》上也说:“有大善者,必问孰进之;有大过者,必云孰任之。而行赏罚焉,且以观贤不肖也。”有大善的人,这个人对国家做了大的善事、好事,建功立业,那么一定要进一步追问,是谁举荐了他?一个人犯了大的过失,祸国殃民,那也一定要问,是谁任用了他?对这些举荐、任用他们的人,也要给以赏罚,并且通过这一件事,看他任用、推荐的人是贤人,还是有过失的人,来观察他们的贤德和不肖。

在《说苑》上,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人他是卖酒的,他的酒器很清洁,酒旗也挂得很高,但是他的酒放置得酸了也卖不出去。他就问邻居家的人,说:“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邻居的人就说:“因为你家里有一只猛狗,这个猛狗看到别人来拿着酒器买酒的时候,就迎上去扑咬人家。所以人家被吓坏了,不敢过来买你的酒,这就是你的酒之所以被搁酸了,也卖不出去的原因。”那么后边说:“夫国亦有猛狗,用事者也。”这个国家也有“猛狗”,就是君主身边做事的这些人、当权的这些人。“有道术之士,欲明万乘之主,而用事者迎而龁之,此亦国之猛狗也。”说有道术的人,他想过来使这个大国的国主很开明,就是使他变得明智,但是这些当权的人就迎上去扑咬他们,中伤他们、诽谤他们、无中生有等等,这些人就是国家的“猛狗”。你看这些人不仅不能够荐贤,举荐贤德之人,而且还嫉贤妒能,让那些真正有德行、有才能的人不得重用,这就是国家的“猛狗”。

第五,应该重用扬善之人。《群书治要·体论》中说,说:“君子人和小人有哪些区别呢?”区别很多,像《论语》上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等。那么《体论》上说:“君子掩人之恶以长善,小人毁人之善以为功。”这个君子人,他把别人的恶掩藏不说,为的是长养自己的善良、厚道;而小人毁谤别人的善事,人家本来是做善事,被他一说,这个善事变成了恶事,自以为功,生怕人家作的善影响超过了他,名声超过了他,所以对善人作善也是尽情地毁谤。

在《格言别录》中这样说,它说:“德盛者和德薄者有什么区别?”你观察人要会观察,看这个人有没有德行?德行高,还是德行浅薄?要观察他的言语。德行很高的人,心平气和,见到每一个人都有可取之处,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所以他口里所认可的人、肯定的人,就有很多很多;相反,德行浅薄的人,心地刻薄傲慢,见到每一个人都有可憎恶的地方、可挑剔的地方、不如我的地方,所以他眼睛中所鄙视的人、瞧不起的人,就有很多很多。古人说“言为心声”,通过观察这个人,批评的人多、还是赞叹的人多,就可以看出他的心地是刻薄、还是厚道了。这个是我们所讲的,看人有没有德行,怎么看,哪些标准。

当然古人选人并不是说他有德就够了,有德是前提。在《群书治要·礼记》中,告诉我们要把一个人从平民中选官的时候,它是有一些具体的过程的,有一定的程序。它说:“凡官民材,必先论之。”你要把这个庶民选拔为官员,首先你要考评他的德行、道术、才艺,看看他有什么德行和专长。“论辨,然后使之。”确定他有一定的德行和道义了,然后才决定要任用他。“任事,然后爵之。”任用他就要让他承担一定的事务,让他去办事,他能够把这个事办成,才给他以官位、授予他爵位。“位定,然后禄之。”他的官位,这个品次到底是几品?要给他确定,确定之后就要给他相应的俸禄。“爵人于朝,与士共之。”在给人授予爵位的时候,一定是在朝堂之上,与士人共同见证,这也是为了小心、谨慎地做这件事,公开、公正、透明。所以古人他选官确实是非常地谨慎,这个是我们讲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也就是最后一个问题。我们讲一讲选贤任能的制度体系,就说怎么样把人培养成好人,把这个好人选拔在领导的位置上,它有什么制度保证。那么中国古人是从培养、选拔、任用、激励等等各种方面,来完善选贤任能的制度。

首先我们看一看教育制度。你要想有贤德之人,必须首先把人教育成贤德之人,我们看这个教育制度。在《汉书》上记载,说:“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义,节民以礼。”说古代这些圣王,没有不把教化作为是首要的任务,在国都设有“大学”,在乡镇设有“庠序”,这个“庠序”就是乡间的学校。那么这些学校教什么内容呢?都是“仁义礼智”这些道德教化。那么兴起这些道德教化结果是什么呢?“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结果就是他的刑罚很轻,但是人民都不敢作奸犯科,不敢触犯法律,这都是因为教化盛行,而社会风气很淳厚的原因。这个就是古代的教育,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非常重视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那么教育的内容是什么呢?教育的内容就是有伦理道德、还有因果的教育。伦理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古人说:“人无伦外之人”,没有在这五种伦常之外所生活的人。所以既然是人,就生活在这五伦常道之中,需要把这五伦常道处理好。道德就是我们所说的“五常八德”,“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八德”有两种说法,一种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另一种是孙中山先生提出来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我们把两种“八德”重复的去掉,就留下了十二个字,那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就是我们中国古人所讲的道德的德目,用什么道德规范来引导人呢?就是用这十二个字来引导人。除此之外,像《四书五经》,上面也有很多关于因果的教育。比如说《大学》上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告诉我们德行是根本,财富、名声、地位是枝叶花果。学习植物的人都知道,枝叶花果能够延伸到哪里,下边的根也要能够延伸到哪里,这就叫“厚德载物”。

《易经》,现在很多人都很喜欢学习,但是学习《易经》也没有抓住根本。都是喜欢找一个人给我算一卦,看看我这件事可不可以做,我这个生意合作伙伴可不可以来共事,这些都是枝末。《易经》上有两句话非常的重要,第一句话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另一句话就是:“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所以学习经典,它可以让我们根据经典的道理来观察世间的一些人、事、物。比如说有一个省部级以上的官员突然锒铛入狱了,很多人都议论纷纷,说:“这是什么原因呀?什么原因呀?”有的人还说:“他站错队了吧。”这些话并不在经典之中,经典之中说:“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如果没到恶贯满盈的程度,不足以让他身败名裂,那都是自作自受,自取灭亡。我们读《群书治要》,像上面有《史记》、有《春秋》、有《尚书》等等,我们看这些史书中有很多圣贤人,他们看一个人目前的所作所为,就能够推断出以后的结局,结果这些人的结局,和他们推断得一模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人都熟读圣贤经典,对于经典中所讲的恒常不变的道理,体会得很深刻,把握得很透彻。比如说《尚书》上说,你看一个人,如果对内兴起了迷恋女色之风,叫“内作色荒”,这个“荒”就是太过分的意思,荒淫无度;“外作禽荒”,对外还喜欢打猎,古代的游戏不像现在,五花八门,主要就是狩猎,而且也是没有节制,就像老子所说的“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此外,还喜欢怎么样呢?喜欢饮酒;沉溺于靡靡之音;住的房屋又高又大,墙上还雕刻着花纹。以上描写的六种情况,只要有一种出现在你的生活中,那就没有不灭亡的。你看古人用词都很谨慎,但是他在说到这些状况的时候,说得非常肯定。前面说“必有余庆”、“必有余秧”,这里说“未或弗亡”,没有不灭亡的,那都是说一定会灭亡的。现在的领导干部这六种情况全都做了,那还有不灭亡的道理吗?所以你不用去找算命先生给你推一卦,找风水先生给你看一看,你看一看自己的所作所为,你就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这个是教育制度。

第二,我们看一看考试制度。我们从隋唐以后,实行了“科举取士”制度,就是像我们现在的公务员考试一样,你要想当国家干部公务员,必须首先经过公务员考试,但是考试的内容是什么呢?我们看一看,唐朝的“明经科”考“九经”,这“九经”都包括哪些内容呢?就是《易经》、《书经》、《诗经》;还有“三礼”,就是《周礼》、《仪礼》和《礼记》;还有“三传”,《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这都是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像《大学》上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那么修身前边还有四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然后才是修身。所以一个读书人他要去参加科举考试,他把这些经典都要烂熟于胸,从小要学习,潜移默化的也受到这些修身思想的影响。当然也有一些读书人,他并没有按照这个思想去做,那就是知行没有合一。就像我们现在孩子也学经典,但是学了经典,学的经典和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两码事,这就是把文化变成了知识。

所以我们说现在有很多“有知识没有文化”的人,怎么理解呢?很多的孩子把《弟子规》倒背如流,“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考试也能够默写,得一百分,但是他父母叫他名字的时候,说:“小明啊”,他都怎么回答的呢?是听如未听、闻如未闻,好像没有那一回事儿,大不了漫不经心地说一句:“干嘛了?你没看我忙着的吗?”还是纹丝没动。这就叫“有知识没有文化”,就是你学了,但是没有做到,所以,王阳明先生特别强调知行合一。习总书记也提醒领导干部,要学一学王阳明的心学。王阳明的心学主要讲了两个内容,第一就是要“致良知”,人人都有良知、良能,所以道德教育就是把人的良知、良心给开发出来,彰显出来。第二就是知行合一,如果这个东西你知道了,但是没有做到,这个不叫真知。比如说我们知道金子比石头更贵重,我们一定会拿这个金子,但是我们现在还去拿这个石头,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并不真正知道金子比石头更加贵重。那么知行合一的理论,就是告诉我们要把知道的落实、力行在生活之中,这个才叫真知。所以我们一般人说“知易行难”,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是“知难行易”,如果你真正知道了金子贵重,一定去拿这个金子。这个是我们讲的科举制度。

第三,我们讲一讲选举制度,古代的选人、用人,它都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特别的重要,什么前提呢?在《群书治要·傅子》中说:“爵非德不授,禄非功不与。”这个爵位,领导的位置,没有德行的人就不授予给他;俸禄,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工资、奖金,没有功劳的人,就不给予他。这说明中国古代的制度,都是非常符合人情的。人情是什么呢?人情就是《论语》上孔老夫子所说的:“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试想,哪个人不希望得到富贵呢?都希望受人尊敬,都希望有钱,是人之所欲也。所以怎么样呢?为了避免人们唯利是图,就设定了这样一个选官,还有授予俸禄的前提,那就是你没有德行,就不能当官,你对国家没有功劳,就不给你俸禄。这样一来,大家都会去追求德行,追求对国家的建功立业,而不仅仅唯利是图,而不仅仅追求财富而不择手段。

具体的做法就是把天下最贤德的人举荐出来,任为三公;把国家中最贤德的人举荐出来,任为九卿;把一县之中最贤德的人举荐出来,任为二十七大夫;把一乡之中最贤德的人举荐出来,任为八十一元士。各以其才能大小,给以不同的官位,使他们各“得其宜,由本流末,以重制轻,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也就是说这个道德教化,是由天子达至百姓,以权重之人制约位轻之人,上面所倡导的,民众就会随声应和,上面有所行动,民众自然会跟随。这样的结果,就是“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义理。于其以化民也,若风之摇草木,无之而不靡。”四海之内同归一心,背弃贪鄙,而心向道义,以这样的办法来教化民众,就像风吹草动一样,这个草木没有不随风而倒伏的。这个就是孔老夫子所说的:“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在汉代的时候,实行了“举孝廉”的人才选拔机制,就是这个地方官,负责把这个地方具有孝廉品质的孩子举荐出来,由国家培养,作为官吏的候补。那么“举孝廉”的人才选拔机制一实行,结果是什么样的呢?《汉书》上记载,说:“郡举孝廉,名臣辈出,文武并兴。”“举孝廉”的制度使名臣层出不穷,文臣武将同时都出现,说明这个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这个人有私心,他把给他送礼的人举荐出来了,把和自己关系亲近的人举荐出来了,怎么办呢?那么还有一个制度加以保证,那就是“进贤者为上赏,蔽贤者为上戮。”就是你能够为国家举荐德才兼备的人才,受到国家最高的奖赏,如果你手下有人才,都被你埋没了,这样的人一旦被发现,受到国家最高的惩罚,那么这样的话,这些地方官也愿意把德才兼备的人举荐出来。在《群书治要》中也这样记载,说:“为人臣者进贤,是自为置上也,自为置上而无赏,是故不为也。进不肖者,是自为置下也,自为置下而无罪,是故为之也。”说臣子为君主举荐贤才,德才兼备的人,那就意味着将自己置于被冷落的危险之中,君主如果不赏赐他,他就不会这样做;相反,臣子为君主举荐无德之人,便意味着自己的地位不会受到威胁,如果君主不怪罪,所以就会常常这样做。你看,古代的这个制度,它想得很周密。在《尸子》中,就讲到:“使进贤者必有赏,进不肖者必有罪,无敢进也者为无能之人,若此则必多进贤矣。”也就是说,君主应该厚厚地赏赐推荐贤臣的人,严惩推荐不肖之徒的人,把贤与不肖都不敢举荐的人视为无能之辈,这样,贤才才会源源不断地出现,国家才会日益昌盛。为什么会日益昌盛呢?因为能够使“贤者在位,能者在职”,这个贤德的人,在这个位置上,有能力的人担任一定的职务,这样的话,国家才会昌盛。

我们看现在我们选用人才都是向西方学习,采取的是竞争上岗的方式,我们看一看竞争上岗能够选出一等的贤才吗?在《晏子》上,把人才分了三个等级,它说:“最上等的人才是很难出来做官,但是很容易就退出的,很容易就退位的;次一等的人才,是很容易出来做官,也很容易退位的;最下一等的人才是什么样的人才呢?特别容易出来做官,但是很难被罢退,这样的人是第三等的、最末一等的人才。”我们想一想我们实行竞争上岗的方式,选出的是哪一类的人才呢?他很容易出来做官,大多都是有一定的私心,所以只能把第二等和第三等的人才选出来,最高一等的人才往往被遗漏了,就像诸葛亮这样的,你要“三顾茅庐”,人家才出来帮助你,你还让人家出来竞争,那有可能吗?

   如何才能得到一等的贤才呢?那就要以礼敬人,所以中国古人还有一个“礼聘贤者”的制度,像在《礼记·月令》篇中记载,在季春之月,在春天的第三个月要做什么事呢?就是要“开府库,出币帛。聘名士,礼贤者。”要打开府库,把那些金银珠宝,还有丝织品等等的礼物都拿出来,拿出来干嘛呀?去礼聘贤者,礼聘名士。这个名士,就是有德行、有才艺,但是隐居不出来做官的人,你要去礼请人家出来帮助你。贤者相对于名士,就差了一点,就是不用给他礼物,但是你要去礼敬人家。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要得到一等的人才,你必须要用以礼敬之,所以《群书治要·孙卿子》说:“尊圣者王,贵贤者霸,敬贤者存,嫚贤者亡。古今一也。”能尊敬圣者的人,能够称王天下,能够做世界的表率、榜样;贵贤者霸,能够以贤者为尊贵的人、尊重的人,这样的人可以称霸天下,就是把人才都很重视,都笼络在自己的身边;敬贤者存,礼敬贤者的人能够生存,不被灭亡;嫚贤者亡,对贤者怠慢的人,那一定是会衰亡的;从古至今,无一不是如此。

你看在《说苑》上记载,说:周公摄天子位七年,在周公摄政七年之间,布衣百姓,他拿着礼物,以拜师之礼去求见的有十个人,以朋友之礼所去拜见的有十二个人,“穷巷白屋所先见者四十九人”,就是虽然他是很贫穷的读书人,或者是没有地位、没有财富的人,但是他可以优先见到周公的有四十九个。“进善者百人”,他举进的善人有上百人之多,“教士者千人”,他所教导的读书人有上千人之众,“官朝者万人”,就是像那些来朝拜的人,给他们授官的有上万之人。“当此之时,诚使周公骄而且吝,则天下贤士至者寡矣”,如果在当时的时候,周公又骄慢、又吝啬,那么天下的贤士恐怕来的就很少了。后边两句话也很重要,“苟有至者,则必贪而尸禄者也。尸禄之臣,不能存君也。”假使有来的人,也是那些贪婪的、尸位素餐之人,这样的人不能够让君主兴盛发达。周公礼敬贤者还表现在,他被成王封在了鲁,成王就派他的儿子伯禽,派周公的儿子伯禽就封于鲁。在他临行之前,周公就教戒他的儿子伯禽,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当今成王的叔父,我这个位置在天下人来看也是不低贱的了。但是我还仍然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什么意思呢?古人这个头发都很长,他在洗头发的时候有贤者来求见,他不能让贤者在那儿等着,他在那慢悠悠地洗头发,他一定要把这个头发挽起来,赶快就出来接见这个贤者。而在一次洗头发之中会三番五次的,这样把头发挽起来接见贤者,同样的吃一顿饭的功夫,正在吃着饭有人来求见,他也把这个饭吐出来,像有的骨头要吐出来,放在旁边,起身去接见贤者。这样做还恐怕失去天下的贤人,所以你到了鲁国一定要谨慎,不要因为自己是国君的原因,就骄慢士人。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古代的这些明君,他之所以能够建功立业,都是能够尊敬贤者,比如说我们都知道齐桓公,他能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他为什么能够成为春秋五霸呢?他刚开始任用管仲的时候,管仲就对他说:“贱不能临贵。”意思说身份低贱的人,管理不好那些身份高贵的人,桓公听后,就把它拜为上卿。但是国家还是没有治理好,桓公又问他什么原因呢?管仲说:“贫不能使富。”说贫穷的人不能差使富裕的人,齐桓公就把齐国市场上一年的税收都赐给了管仲。但是国家还是没有治理好,桓公又问他什么原因?管仲回答说:“疏不能制亲。”关系疏远的人管制不了那些和君主关系亲密的人,桓公听了之后就拜他为仲父,尊敬他像尊敬父亲一样。于是“齐国大安”,齐国因此非常的安定,齐桓公也因此称霸天下。孔子听了这件事这样评论,说:“管仲之贤,不得此三权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虽然管仲很贤德,但是如果得不到这三种权力,他也不能够使他的君主称霸天下。说明什么呢?说明你要任贤,你要信任他,给他尊贵的地位,还有让他很富裕,还要像亲人一样尊重他。

   在《群书治要》上,记载着很多类似的故事,比如说赵简子,他的车要爬一条又狭长、又弯曲的小路,群臣都光着膀子帮他推车,只有一个人叫虎会的,他扛着戟唱着歌,也不去帮忙。赵简子看了就非常不高兴了,他就说了,群臣都过来帮助推车,而你虎会却扛着戟、唱着歌儿,也不来帮忙,身为臣子的却轻慢君主,该当何罪呀?虎会这样回答,说:“作为人臣却轻慢他的君主,他的罪过是死而又死。”赵简子就问了,说:“什么叫死而又死呢”虎会说:“这个罪臣自己被判处死刑,他的妻子儿女也受牵连、也受死刑,这个就叫死而又死。”接着他又说了,说:“君主您已经听到了臣子轻慢君主的下场了,那你也应该听一听做人君的,如果轻慢臣子,是什么结果吗?”赵简子说:“那到底是什么结果呢?”虎会说:“做君主的如果轻慢他的臣子,有智慧的人就不会为他出谋划策,能言善辩的人就不会为他出使他国,善于作战的人也不会为他去作战。有智慧的人不为他出谋划策,国家就危险了,能言善辩的人不为他出使他国,那就不能和别的国家交好,勇敢的人不为他去作战,边境就会受到侵犯。”赵简子一听,这个国君轻慢臣子,这后果严重啊!不堪设想,他觉得很有道理,说:“善。”你讲得很好,不仅没有怪罪虎会,还拜虎会为上客。所以这些君主、这些领导者,能够建功立业、能够称霸,也都不是偶然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尊敬贤者。

所以《尸子》上这样说:“下士者得贤,下敌者得友,下众者得誉。故度于往古,观于先王,非求贤务士,而能立功于天下,成名于后世者,未之尝有也。夫求士不遵其道,而能致士者,未之尝见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士人礼遇,便能够获得贤才,对敌人礼敬,便可以化敌为友,对众人礼敬,就能够获得众人的赞誉。纵观历史,还有古代圣王的治国经验,如果不依靠贤才,没有哪个君主可以立功于天下、成名于后世。而且,君主如果没有按照“道”来求取贤才的话,贤才也不会被招致。这段话说明,礼敬贤者的态度很重要,如果一个领导者对贤德之人礼敬有嘉,就能够得到贤者真诚的帮助,进而成就事业。

我们现在除了竞争上岗选用人才之外,还有一种选聘人才的方法,那就是民主选举,特别是西方,通过投票,一人一票,进行民主选举。为什么中国古人没有采取这种方法呢?是因为中国古人其实很早就看到了这种选举的弊端,比如说《论语》上,孔老夫子就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很多人都厌恶这个人,你要去考察为什么他被人厌恶,可能这一个人廉洁有守、洁身自好,不愿意和众人同流合污,所以被人厌恶;那么另一个人被众人所喜好,都说他好,你也要去认真考察,他为什么被众人说好,因为他当了官儿,这些人都得到提升、都有利益所在,他们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所以才称他好。

在《史记》上就记载着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给我们很大的启发。什么启发呢?我们先看这个故事,说:齐威王即位九年之间,很多诸侯国都来一起攻伐他,国人也没有得到治理。这个齐威王怎么做的呢?他把即墨的地方官给召来了,对他说:“自从你到了即墨之后,毁谤你的言语每一天都能听到。但是我派人去视察了即墨,发现田野开辟得很好,百姓家给人足,官府没有积压的事物,东方因此得以安宁。这是你不知道用钱财贿赂我的左右,来求取赞誉的原因。”所以封给他万家的户邑,对他给以丰厚的赏赐。又把阿地的大夫,阿地的地方官给召来了,对他说:“自从你去守阿地之后,每一天我都听到赞叹你的声音。但是我派人视察了阿地,发现田野没有开辟,人民贫苦。从前赵攻打甄城的时候,你不能够出兵救援,卫国夺取了薛陵,你连知道都不知道。是你用厚币(就是用这些厚重的礼物)来贿赂我的左右,求得赞誉的原因。”所以当天他就把这个阿地的地方官给烹杀了,并且还怎么样呢?把那些曾经赞叹阿大夫的这些左右官员,都给一同烹杀了。齐威王就是落实了我们刚才所讲的,有大过者必问谁进之,就有大的罪过的人,一定要问一下是谁推荐他、任用他的,那么赞叹他,但是不是实情,这样的人也一并给以重惩、重罚。后来齐国人人都很震惊、恐惧,不敢文过饰非,做事务尽忠诚,齐国大治。诸侯国听了之后,没有再敢对齐发兵的了。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说明很多人毁谤一个人,未必这个人真的不行,恰恰相反,可能这个人做得很好,这些人都嫉妒他,怕他对自己的升官发财造成影响,所以才毁谤人家。一个人虽然得到众人的赞叹,你也要去考察他是不是有实绩,有真实的政绩,值得人赞叹,还是这些人都是同党?他们结党营私,所以才赞叹他。所以《六韬》上有一句话,对于现在的这种一人一票的民主选举,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批评。这句话是这样说的:“君以世俗之所誉者为贤智,以世俗之所毁者为不肖,则多党者进,少党者退。”如果君主是以世俗大众所赞叹的人,称为是贤德的、有智慧的人,以社会大众所毁谤的人,认为是不贤德的人,那么结果就是有很多党羽的人被举荐,而不愿意结党营私的人,就会被罢退。“是以群邪比周而蔽贤,忠臣死于无罪。”那么邪曲不正的臣子结党营私,把真正贤德的人给埋没了、蒙蔽了。忠臣,像岳飞那样,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处死了。“邪臣以虚誉取爵位”,邪曲不正的臣子以虚有的声誉,获得了高高的领导位置。“是以世乱愈甚,故其国不免于危亡。”这样,这个世间的乱象会越来越严重,这个国家也免不了危亡。这都是告诉我们民主选举,他也要以民众的道德能力和理性能力为前提,如果这个民众投票的人都是自私自利的,都是结党营私的,那么民主选举的结果是适得其反。

所以西方的民主选举其实有很多的弊端。首先,他就是以言取人,选民都是根据候选者他的演说来评定他是不是贤德,所以避免不了以言取人的倾向。第二就是结党营私。第三就是遗漏人才。特别是我们刚才所说的最上等的人才,像诸葛亮这样的人才,他才不好意思去抨击别人、赞叹自己,说别人怎么怎么不行,我怎么怎么行,有德行的人是说不出这样的话的。最后就是引发对立,你看西方的两党制、多党制的选举都是自赞毁他,赞叹自己,诽谤对方、诽谤他人,这样的话,就免不了互相对立。那么上行而下效,上面的人都这样做,下面的人怎么可能和谐呢?古人说“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万事才能够兴盛,互相对立、互相毁谤,那是不可能兴盛的。当然还有其他的弊端,比如说浪费人才,一党执政的时候,这一党精英可以参政、议政、任高官,那么另一党的很多人才就被搁置了、闲置了。这是我们讲的第三个选举制度。

第四点,我们讲一讲激励制度。激励制度,第一就是官人无私,也就是说我们在给人授官的时候、选官的时候,就要公正无私。就像习总书记所提出的:“要坚持公正用人,用人以公,方得贤才。”《群书治要·昌言》上,有这样一句话,说:“王者官人无私,唯贤是亲。勤恤政事,屡省功臣。赏赐期于功劳,刑罚归乎罪恶。政平民安,各得其所。”作为君王的人,要官人无私,给人授官的时候没有私心,要公正。“唯贤是亲”,只亲近贤德之人。“勤恤政事,屡省功臣。”要勤奋地处理政事,多次去探望有功之臣,赏赐给有功劳的人,刑罚归于有罪恶的人,就是赏罚公平,赏罚鲜明,这样的结果就是“政平民安,各得其所。”所以官人无私,才能够得到贤人。第二就是要尊贤去不肖,把人选用来了,你还要尊敬贤者,还要罢退不贤德的人。就像《典语》上所说的:“敬一贤则众贤悦,诛一恶则众恶惧。”古人对于那些好的臣子,在他生病期间,要探望无数次,到他过世的时候,要亲自出席他的大殓、小殓这样的仪式。在他过世期间,要减少美食,不能够奏乐,这都是出于一片诚心。因为一个忠诚的臣子对自己有贡献,劳心劳力的臣子过世了,那么君主他的这种悲痛之情溢于言表,自然而然地就表现出来。这个“礼”是把这些自然之情给它规定下来。

激励制度,就是告诉我们要尊敬贤德之人,罢退不贤德的人,但是《傅子》上也说:“正道之不行,常由佞人乱之也。”有人就问了,说:“惑佞之不可用如此,何惑者之不息也。”既然人人都知道这些邪佞的、邪曲不正的人是不可任用的,任用了他们就会使国家混乱,那为什么奸佞的人、邪曲不正的人,却不能够止息呢?这个傅子怎么回答,傅子说:“佞人,善养人私欲也,故多私欲者悦之。唯圣人无私欲,贤者能去私欲也。”他说这个佞人之所以被重用,因为他有一个特点,他特别会善于观察,而且是培养人的私欲,所以有很多私欲的人就会欢喜他们。只有圣人没有私欲,而贤者能够去除自己的私欲。“有见人之私欲,必以正道矫之者,正人之徒也;违正而从之者,佞人之徒也。自察其心,斯知佞正之分矣。”他说:你看到人有私欲,能够以正道规劝他、矫正他的,这是正人君子;而违反正道,顺从人的私欲的,这是奸佞之人。自己察问自己的内心,就知道邪正之分了。这就是告诉我们,虽然奸佞之人可以祸国殃民,但是却常常被君主重用所喜爱,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君主他也有私欲,而这些奸佞之人,善于观察并满足君主的私欲。

在《六韬》上也讲到,这个贤者不被重用的七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主弱亲强,贤者不用。”君主的力量比较弱,而他的亲戚势力很强大,这种情况下贤者不被重用。第二是“君主不够明智,正直的人少,邪曲不正的人多。”这时候贤者就不被重用。第三就是“贼臣在外,奸臣在内,贤者不用。”贼臣,对国家有贼害的人在外,奸佞之臣在内毁谤,那么贤者就不被重用。第四就是“法政阿宗族,贤者不用。”这法令、法律都对那些宗族之人有袒护,这样的话贤者就不被重用。“以欺为忠,贤者不用。”把欺骗自己的人,称为是忠正之人,贤者就不被重用。“忠谏者死,贤者不用。”为了君主尽忠而犯颜直谏的人被处死,这个贤者就不被重用。第七就是“货财上流,贤者不用。”这个财货都向上流到统治者那儿去了,这个时候贤者也不被重用。说明什么呢?说明上面的人都有私心、都贪财好利,所以“夫上好货,群臣好得,而贤者逃伏,其乱至矣。”《六韬》上说:君主,在上的领导者都喜好财货,群臣也都是贪得无厌,贤德的人就会隐居了、逃逸了,这个国家的混乱就来到了。

激励机制的第三点,就是高薪养廉。现在我们很多人都在探讨,应不应该采取高薪养廉呀?实际上古人对这个问题早有讨论,比如说在《墨子》上说,它说:“如果你想让国家善于骑射、驾车的人越来越多,你会怎么做呢?你当然让他们富裕起来,给他们很好的地位、尊敬他们,让他们获得好的声誉,这样,国家善于骑射、驾车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对于这些人尚应如此,更何况是对那些德行深厚,能够明辨是非善恶、精通治国策略的贤良之士呢?他们都是国家的珍宝、社稷的栋梁,所以你要想得到这些贤才,就要使他们富裕起来,重视并尊敬他们,让他们得到良好的声誉,这样,国家的贤德之士才会越来越多。所以古代的圣王治国都奉行这样一句话:“不让不义的人富裕,不让不义的人尊贵,不亲爱不义之人,不接近不义之人。”

《傅子》上也说,它说:凡是想使国家得到治理的人,没有不想让他的官吏都是廉洁清正的,但是不知道怎么样让官员清廉,而一味的求其清廉,这就像搅混了水源而希望这个水流很清洁一样的道理。在《崔寔政论》上对这个状况作了一个很好的比喻,它说:对于俸禄不足的官员而言,希求他们奉公执法,就像渴马守水、恶犬护肉一样。你看,这个马已经很渴了,你还让他守护水源,这个狗已经饿的不行了,你却让它守护肥肉,要想让他们不越雷池,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就像我们现在的官员,一提笔签一个字、批一个项目,都是几千万上亿等等,但是自己每一个月的工资只有一万、两万,你说他的心里能平衡吗?虽然世间存在着清廉、有傲骨的人,但万中难觅其一,仅凭道德修养的约束,不能使所有的官员都做到洁身自好,领导者必须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明智的领导者必须给属下足够的俸禄,解决他们后顾之忧,这样,他们既不用担心养家糊口,又不需要铤而走险触犯国制。比如说晏子作宰相的时候,他的俸禄可以养活五百家的人口,古代的时候都是大家族,一个人的俸禄可以养活五百家,说明什么呢?他不必为了钱财去违法乱纪,而且假如他以权谋私,他丢了官儿,也会丧失这些俸禄,是得不偿失、代价很大,所以他也会很谨慎。

所以高薪养廉是很必要的,但是高薪养廉也是有前提的。在《袁子正书》上说:“明主设官,使人当于事。人当于事,则吏少而民多。民多则归农者众,吏少则所奉者寡。使吏禄厚则养足,养足则无求于民。无求于民,奸宄息矣。”说明智的君主,设置官位都是使人和事相称,这样才不会让人浮于事,人和事相称,就会使官吏少而人民多,人民多了,从事农业的人就多了,创造的物质财富也就丰厚了;另一方面,官吏的数目少了,所需要的供养也就少了,即使提高他们的薪俸,但是整体所需要的薪俸还是相对减少的。假如官吏的薪俸都很优厚,他们可以奉养自己和家人,那也就没有必要有求于人民、与民争利益了,如果对人民没有所求,不与民争利,作奸犯科的行为也就会停止了。这说明什么呢?在古人看来,高薪养廉是很必要的,但是要达到高薪养廉的目的也必须要有两个前提。第一个前提,就是要精简官员的数量,既能够完成事,又没有多余的人,使人能当于事,事能竟其功;第二,就是要节制官员不合理的欲望,止息他的逐利之心。如果你薪俸越来越多,但是官员的欲望一打开也是没有止境的,这不仅不能够满足他的欲望,反而让他越多越想贪。所以《傅子》上说:“欲治其民而不省其事,则事繁而职乱。”你要想治理好人民,但又不精简职事,就会导致事务繁多而职能混乱。“知省其职而不知节其利,厚其禄也,则下力既竭而上犹未供。”知道精简官职,但又不知道节制官员的逐利之心,在这种情况下还增加官员的俸禄,官员欲望很多,百姓竭尽全力也无法供养做官之人。所以要实现高薪养廉,既要精简职位、精简官员,还要使官员知节其利,就是要懂得节制自己不合理的欲望,否则会为国家和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

那么,是不是高薪就一定可以聘请到贤才呢?这个并不是一定的,在《群书治要·三略》中说:“有清白之志者,不可以爵禄得;有守节之志者,不可以威刑胁。故明君求臣,必视其所以为人者而致焉。致清白之士,修其礼;致守节之士,修其道。而后士可致,而名可保。”就像文天祥这样的有清白之志的人,就不可以只是以官位和俸禄来获得,对于这样的人,领导者自己要修其礼、修其道,自己是一个有德行的人,这样才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在历史上,舜任用了五个人,把天下治理得很好,结果尧就问他是怎么做的?舜只回答了两个字,哪两个字呢?“事天”,就是按照天道来治理,什么意思呢?他说:“你看,同样在平地上注水,水自自然然就会流向潮湿、低洼的地方。同样的,你想把这些柴火点燃,那个干燥的必然先点燃,这个就叫感召。”所以“尧为善而众美至焉,桀为非而众恶至焉。”尧他自己有德行,所以那些善良的臣子、德才兼备的人,就被他所感召,桀为非作歹,所以他所感召的臣子都是恶人,这个就叫“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所以你要感召德才兼备的人,必须自己是一个有德行、有才能的人,这个是我们讲的激励制度。

最后,第五点就是培训制度,就像我们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也都起到了培训官员的作用。古人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建立一个国家、领导一国的百姓,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教育是最重要的,因为教育应该起到“长善救失”的作用,也就是使人的善良不断地增长,过失得以挽救。也就是说他在入党校之前和出党校的时候,他的德行是不一样的,他的善良是增长了的,他的过失是得以挽救的,这样的培训才起到应有的效果。所以习总书记在3月1日特别来出席中青班的开班仪式,并且做了重要讲话,为什么呢?就是看到党校(行政学院)所起到的培训官员的重要职责,应该使党校的培训起到“长善救失”的作用。

怎么样能够起到长善救失的作用,起到教学为先的作用呢?那就是要把这些经典,特别是在唐太宗的时候,他派魏征等大臣,把唐朝以前“经、史、子”之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都概括出来,编了一本书叫《群书治要》。这一本书,习仲勋先生在2001年的时候给它提字:“古镜今鉴”,意思是说:古代的这些治国理政的思想观念,对于我们今天治国,仍然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我们也有一个《群书治要》学习网,专门把《群书治要》里边的经典讲解出来,希望对官员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所帮助。所以《管子》上就说:“得人之道,莫如利之;利之道,莫如教之。”得人之道最重要的是要让他受到利益、得到利益,而让他得到利益的,没有比教导他、提升他更重要的了。所以习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这样强调,他说:“各种文史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为什么要学习呢?有两个目的,就是以学益智、以学修身。这说明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提高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长善救失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个也是我们要重视、加强的方面。

我们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