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礼记》第12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礼记》第12集
2020-05-07

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礼记》,请看《祭法》。郑玄在《目录》中云:“名曰祭法者,以其记有虞氏至周天子以下所制祀群神之数”。这一篇之所以命名为《祭法》,是因为它所记载的,是自虞舜至周天子以来所制定的祭祀群神之数。讲的是圣王制定祭祀的由来,其中历数了古圣先王中对民众有功劳业绩的人,目的是为了表彰他们的功勋,垂之后世,以示饮水思源、知恩报恩。我们请看经文,这一段经文比较长。

“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扞大患则祀之。”我们先看到这里。

“法施于民”,《汉书·韦贤传》引作“功”,“法”当作“功”,也就是指有功于民众的应祭祀。这一段是讲的祭祀制定祭法的原则。古代圣王制定祭法的原则是:有功于民众的应祭祀,为操劳国事而死的应祭祀,有安邦定国勋劳的应祭祀,为大众防御重大灾害的应祭祀,能保卫民众抵抗重大外患的应祭祀。在孔颖达《礼记正义》中,举了一些例子:“法施于民,若神农、后土、帝喾、尧及黄帝、颛顼、契之属是也。以劳定国,若禹是也。御大灾,捍大患,若汤及文武也。”这是我们下一段要讲的,实际上我们现在也依然延续了这种祭祀的原则。

比如说2019年10月1日,在新中国七十周年大庆的时候,在国庆的前一天,也就是9月30日是国家烈士日,习主席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向为共和国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默哀,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在敬献花篮仪式前,习主席还来到了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的遗容。这些都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代表全体国人,缅怀老一辈革命家,追思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特别是在十月一日庆典活动中,有各种方阵,有一个方阵是战旗方队,树立了一百面英雄的战旗,这一百面英雄的战旗,就是一百部英雄的历史。还有致敬方阵,在那一张张的照片上,都是曾经为安邦定国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以及有功于人民的已故建设者。

整个庆典都是让人铭记先辈的丰功伟绩,缅怀他们的精神和风范,教导人饮水思源、知恩报恩。因为只有不忘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才能培养起爱国家、爱民族的情感,才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奋斗成果,才能像先辈一样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力量。可以说,这些庆典的礼仪,都渗透着浓浓的传统文化底蕴,都是在一定意义上对“中华传统祭祀礼仪”的继承与弘扬。

现在也有各种纪念馆、纪念碑,其实这些纪念馆和纪念碑,就是过去的“庙”,“庙”就是对已故的有功绩的人的一种纪念。比如说:孔明庙,还有赵云庙、岳王庙,祭祀的都是在世的时候对国家、人民有贡献的人。这种传统我们也一直继承到今天,只不过把“庙”改成了纪念堂、纪念馆、纪念碑。比如说,有功于民众的如谷文昌,为操劳国事而死的如焦裕禄,有安邦定国勋劳的,像毛主席、周总理,以及开国元勋。为大众防御重大灾害的,比如说,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抗击疫情的英雄们,能保卫民众、抵抗重大外患的,比如说抗日英雄。我们都为这些人建立纪念馆、纪念碑,来加以纪念。

当然,我们现代社会还更多了一些纪念的形式,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拍纪录片、电影、电视剧、动漫、微视频等等方式进行纪念。这都是教育后人不忘历史,缅怀先烈为国献身的精神。这些其实都是祭祀精神的延续。我们再接着往下看。

“是故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郑玄注:“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或曰烈山氏。”厉山氏就是炎帝,因为他兴起于厉山,所以称为厉山氏,也有称为烈山氏。农是厉山氏的后世子孙,名柱,因为他能种植百谷,因此《国语》中讲:“神农之名柱,作农官,因名农。”因此当厉山氏,也就是炎帝统治天下的时候,他的儿子叫做农,因为能指导人民种植各种农作物,受到后人的祭祀。再看下一句。

“夏后氏之衰,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弃”,就是周的始祖,后稷的名。尧使弃居稷官,就是教民稼穑、耕种,后封于邰,号曰后稷。孔颖达疏:“以夏末汤遭大旱七年,欲变置社稷,故废农祀弃。”因为夏朝末年的时候,汤遇到了大旱七年,所以他要改置社稷,从那以后就开始祭“弃”作为谷神,而不再祭祀“农”了。直到夏朝后期,才改祭因教民稼穑、耕种有功的周国始祖“后稷”,他和农都先后被当作谷神来祭祀。

“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郑玄注:“共工无录而王谓之霸,在太昊、炎帝之间。”“社”,就是土神。共工之子孙,就是他的后世子孙作为后土之官。“后”,就是君的意思,为君而掌土,能规划九州五土的土地,使之各得其宜,因此被祭祀为土神。当共工氏征服了九州,他的儿子后土,能区划九州的国土,使人民各得其所,所以被奉为“土神”而加以祭祀。

“帝喾能序星辰,”“帝喾”是黄帝的曾孙,号高辛氏,都西亳,在现在河南偃师县西,在位七十年。帝喾有四妃四子。姜嫄生弃,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后稷,是周的祖先;简狄生契,是商的祖先;庆都生尧,我们常说的“尧舜禹”的尧;常仪生挚。这四个儿子也都非常的了不起。

帝喾根据星辰的运转,而确立了旬、月、年纪时之法,以十日为旬,三旬为月,十二个月为一年,使人们耕种和休息都有一定的时间可遵循,使农业生产不失其时。帝喾能观察星辰,订明时节气候,使人民有劳作、休息的秩序。

“尧能赏均刑法;”这一句话有两种句读:

一种就是:“尧能赏均、刑法。”“赏均”,就是公平地行赏;“刑法”,就是罚恶用刑不失法度。这个是在孔颖达的《礼记正义》中这样断句的,他说:“尧以天下位授舜,封禹、稷官得其人,是能赏均平也。五刑有宅,是能刑有法也。”比如说,尧,他可以以天子之位禅让于舜,又封禹、稷为官,可谓任官得其人,这是能公平地赏善,这叫“赏均”。又设立了五刑制度,使罪人各得其所,也就是使刑罚有法可依。

另外一种句读的方式,是在陈澔的《礼记集说》中,就是:“尧能赏,均刑法。”“能赏,当其功也。均刑法,当其罪也。”也就是赏当其功,罚当其罪。当然,无论怎么样句读,都不影响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尧能公平地赏善罚恶”。

“舜能勤众事;”在《尚书》中记载,虞舜出身侧陋微贱,尧帝听说他聪明敏睿,想使他继承帝位,但是在此之前,通过各种难事来考验他。

首先让他教化百姓,舜恭敬地完善“五典”之教,他从高辛氏的后人中选出八位贤能之人,世称“八元”,令他们传布五典之教,也就是“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结果人民顺从,没有违背教命的。又把舜纳于百官之事,舜从高阳氏的后人中选出八位贤能之人,世称“八凯”,管理各种事务,结果政事管理得井井有条。后来又让舜在宫庭四面的门户迎接诸侯,让他从事外交工作。结果怎么样呢?四门来朝拜者穆然皆有美德;又让他统领政务,把他纳入显贵之官,总领万机之政,结果暴风雷雨都没有迷乱错谬,这就是说阴阳和合,风调雨顺,暴风烈雨都能够按时令而作,不再错乱。这表明舜的德行合于天心。尧帝通过种种的试验、考验,决定把天子之位禅让给他。

到了舜统治的时侯,有三苗叛乱,开始舜是派禹率领各国诸侯去征伐。但是过了三十天,三苗之民仍然是违逆帝命,不肯服罪。这时,伯益就谏言大禹说:“只有德行可以感通上天,无论多远,都能到达。‘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骄满给人招来损失,自谦让人受益,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道理。至和之德能感通神灵,又何况三苗呢?”禹就接受了他的建议,随即撤回了军队。舜帝于是开始大设文德之教,也就是“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远方的人民不归服,怎么办呢?就是广泛地施行文德教化来招徕他们。结果,七十天之后,三苗归服。

《尚书》上说,注解上说,征讨不能归服,放弃武力后主动到来,说明治理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什么道理呢?就是《大学》上所说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如果自己的国家能治理好了,让人来到这里都感到羡慕,都愿意学习,自然就能够平治天下。舜无论是在即位之前,还是即位之后,都是在为国事而操劳,所以说“勤众事”,也就是舜能为国事而不辞辛劳。

“鲧鄣洪水,禹能修鲧之功。”陈澔《礼记集说》说:“修者,继其事而改正之。”鲧,他去治理洪水,治了九年,但是因为他采取的方法是堵截的方法,所以没有成功。后来他的儿子禹,能够改正他用堵截的这种方法,最后用疏导的方式而治水成功。

“黄帝正名百物,颛顼能修之。”“黄帝”是指轩辕氏,他也被誉为中华始祖。据说在古代的文字、历法、养蚕、舟车、音律等等,都创始于黄帝时期。“颛顼”是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帝高阳。孔颖达《正义》中说:“上虽有百物,而未有名,黄帝为物作名,正名其体也。”在上古时期虽然已经有了百物,但是尚未给他们命名。黄帝为百物命名,为物体正名。所以黄帝能辨正百物名称,而颛顼能加以补充修订。

“契为司徒而民成。”孔颖达《礼记正义》中说:“契为尧之司徒,司徒掌五教,故民之五教得成。”“契”就是尧的教育部长,掌管五教,就是刚才我们讲的“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孟子》中,认为五教就是五伦教育,“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陈澔《礼记集说》中注释:“司徒,教官之长。民成,化民成俗也。”也就是,“契”担任舜的司徒之官,结果怎么样呢?担任司徒之官使人民普遍受到教化。

“冥勤其官而水死。”“冥”是契的六世孙,任水官,称玄冥,后以治水殉职。冥尽忠于水利之官的职守,而殉职于水中。 

“汤以宽治民而除其虐。”这是指汤放逐夏桀于南巢,成汤以宽和的政令治国,而革除了夏桀的暴政。

“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灾。此皆有功烈于民者也。”“武王以武功”就是指武王伐纣。“功烈”这个“烈”字,就是业的意思,“功烈”就是功业。文王以礼乐法度治国,武王伐纣以武力平定了天下,为百姓铲除了祸害。后面这一句话是总结“此皆有功烈于民者也”,以上这些都是对人民有功业的人。

“及夫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山林、川谷、丘陵,民所取财用也。非此族也,不在祀典。”“族”,就是类的意思。又如日、月、星、辰,是人民所瞻仰和尊崇的,山林、川谷、丘陵,是人民生活资源所在的地方,所以也祭祀。至于不属于这一类的,则不被列入祭祀的范围。人们祭祀日、月、星、辰,山林、川谷、丘陵,这是教人尊重、敬爱自然,也是中国古人“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因为人的生产生活,丝毫都离不开大自然的赐予,人如果不能够对自然界心存感恩,不能够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违背自然大道,过度地向自然索取,甚至为了发展经济,而不惜破坏自然生态,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耳目之欲,伤害自然界的动物、植物,最终必然是有害于人类自身,甚至还会使人失去自己的生存家园,得不偿失。

这也是我们从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得到的重要启示。从这一次疫情中,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为什么古人这样重视这些祭祀之礼?为什么我们今天还要讲这些传统的祭礼?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每一年都能够祭祀天地、自然,我们对自然界,生起的是一种敬畏之心、感恩之心,仁爱之心,这就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论语》上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正是通过这些礼仪教化,可以和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

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如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醒国人:顺应天地自然之道来生产生活,让人重新体悟“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宇宙观,重新认识“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自然观,重新树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生态观,重新理解“民胞物与”的价值观,重新领会“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道德观,摆正人在自然界中“与天地参”的位置,“赞天地之化育”,保持人与自然万物和谐一体的发展关系,真正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就是不幸之中的大幸,它不仅可以帮助中华民族,而且也可以帮助全人类转危为安、化险为夷!

这是我们讲的“祭法”,下面我们再看《祭义》这一篇。
    郑玄的《目录》中解释:“名曰祭义者,以其记祭祀斋戒荐羞之义也,此于别录属祭祀。”这一篇之所以以《祭义》为名,因为它所记载的,是祭祀、礼仪、斋戒、进献饮品、饮食、贡品等等的义理。

方悫曰:“陈乎外者祭之法,存乎中者祭之义。君子于祭,岂徒法为哉,亦有义存焉尔。”方悫说:“显示于外的是祭祀的方法,比如说礼仪、服饰、贡品等等,但是隐藏于其中的是祭祀的义理。君子祭祀,难道只是为了符合外在的祭祀礼法吗?还要懂得其中的义理。”

这一篇不仅讲述了祭祀的义理,还讲述了礼乐养人的作用,以及孝亲、敬老之道。为什么从又祭祀又讲到了孝亲敬老呢?孙希旦在《礼记集解》中说:“盖事死事生,其道一也,故因祭而言孝。事父事兄,其道一也,而敬老之义即因事兄之心而推之者,故又因孝亲而言尚齿。”意思是说,事死者如事生,侍奉死者和侍奉生者的“道”,是一不是二,所以通过言祭祀就讲到了孝敬。又因为事父与事兄,其道一也,因为敬老之意,也就是事兄之心的推而广之,所以又从孝亲谈到了尊敬老年人。下面我们看经文。

“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是故君子合诸天道,春禘秋尝。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将见之。乐以迎来,哀以送往。”这一段我们分开来看,首先看第一段。

“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是故君子合诸天道,春禘秋尝。”

数目的“数”,在这里念“朔”,《广韵》解释为:“频数也”,就是频繁的数目。“怠”,就是懈怠。“禘”,春禘秋尝的禘,就是诸侯春祭之名,春天祭祀称为禘。“尝”,就是秋天祭祀的名,叫尝,秋天新的谷子收获之后,尝新谷之祭。这都是按照季节的变化,春天举行禘祭,秋天举行尝祭。

祭祀不可太频繁,如果太过频繁,就会使人厌烦;有了厌烦情绪,就会失去恭敬之心。祭祀的频率也不可太稀疏,太稀疏就会使人怠慢;心生怠慢就会容易淡忘。所以君子顺应天时季节的变化,春天举行禘祭,秋天举行尝祭。后面还有一个小字注解说:“忘与不敬,违礼莫大焉。合于天道,因四时之变化,孝子感时而念亲,则以此祭之也。”最严重的悖礼行为,莫过于怠慢、淡忘和没有恭敬心。合于天道,孝子随顺季节的变化而感念失去的亲人,所以就选择在这个时候祭祀他们。

“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将见之。”

“履”,就是踩、踏的意思。“非其寒之谓”,就是说悲凉与惊惧的感觉,不是因为寒冷所引起的,而是因为感念失去的亲人而生起的。“濡”,是沾润的意思,“怵惕”,就是惊惧的样子。秋天霜露覆盖着大地,君子踏霜而行,自然有一种悲凉的感情,这不是因为寒冷,而是因为思念着失去的亲人而生起的。春天雨露沾润了大地,君子踏露而行,自然有一种惊醒的感觉,思念故去的亲人,似乎他们也像春天一样重回人间。

“乐以迎来,哀以送往。”孔颖达《礼记正义》曰:“祭初似若来,故乐;祭末似去,故哀。”祭祀之初,人们心怀欢喜,如同迎接亲人将要到来;祭祀结束,又如同送别亲人远去,不禁满怀悲哀。再看下一段。

“致斋于内,散斋于外。斋之日,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志意,思其所乐,思其所嗜。斋三日,乃见其所为斋者。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周旋出户,肃然必有闻乎其容声;出户而听,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是故先王之孝也,色不忘乎目,声不绝乎耳,心志嗜欲,不忘乎心,安得不敬乎?”这一段我们也分开来看。

“致斋于内,散斋于外。斋之日,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志意,思其所乐,思其所嗜。斋三日,乃见其所为斋者。”

郑玄注解:“致斋,思其五者也。散斋,不御、不乐、不吊耳。见所为斋者,思之熟也。”什么是“致斋”呢?“致斋于内”,就是在斋戒时,对内调摄自己的内心,也就是使内心放在“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志意,思其所乐,思其所嗜”之上,这就是“致斋,思其五者也。”“散斋”,就是指隔绝房事、娱乐、吊唁等对外交际活动。“散斋于外”,就是指对外要隔绝房事、娱乐、吊唁等交际活动,也就是郑玄所说的“不御、不乐、不吊”等等。

“斋三日,乃见其所为斋者。”就是这样清净、真诚、恭敬地斋戒三日,就可以见到所要祭祀的亲人。就像孔子“见先哲于羹墙”,因为孔子天天都在想着尧帝、舜帝这样的圣人,都是以他们作为自己的榜样。结果“念之久久”,久而久之,就能够“见尧于羹”,就是他在喝汤的时候,从汤里看到尧的影子,“见舜于墙”,在他家院子的墙上看到舜帝。这说明如果一个人真诚恭敬,能够斋戒三日,就可以把所要祭祀的亲人活现在眼前。

祭祀之前要内外斋戒。内斋就是调摄身心,外斋即所谓“散斋”,指隔绝对外的一切交际,像房事、娱乐、吊唁等活动。斋戒之日,要时刻思念死者生前的起居、音容笑貌、志意趣向、嗜好口味等等,这样专心斋戒三天,就能把将要祭祀的亲人,活现在心里。所以,一个人斋戒时的样子,就知道他思念亲人的程度如何了。

“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周旋出户,肃然必有闻乎其容声;出户而听,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

“僾然”,就是依稀、仿佛的样子。“周旋”,就是指行步周旋,以行荐俎酌献之礼,也就是在进献贡品的时候,孝子进献贡品、酌酒敬神,行步周旋,一定是恭敬地屏住呼吸,如同能听到亲人的举动容止的声音。“忾然”,就是叹息之声。在祭祀当天,进入宗庙后,仿佛见到亲人就在神主所居的位置上;礼拜过后,供奉饮食贡品,行步周旋,直至礼毕,心中肃然,亲人的音容笑貌好像就在眼前;出门之后,耳边仿佛还听到亲人发出的深深叹息声。

“是故先王之孝也,色不忘乎目,声不绝乎耳,心志嗜欲,不忘乎心,安得不敬乎?”

说到先王对亲人的孝敬,那是真正做到了亲人的面容从不曾离开眼前,亲人的声音从不曾离开耳边,亲人的志趣爱好从不曾离开自己的心间。怎么会有丝毫的不恭敬呢?当然,孝子平日的时候也是如此,并非在祭祀的时候才是如此。

“君子生则敬养,死则敬享。唯圣人为能飨帝,孝子为能飨亲。”

“死则敬享”,“享”就是祭祀的意思。“唯圣人为能飨帝”,“飨”就是祭祀,并且使受祭者亲临祭坛享用供奉的祭品。“帝”就是上天的意思。君子对于父母,活着时则恭敬地奉养,过世之后则恭敬地祭祀。只有圣人才能够真正地祭祀至尊的上天,只有孝子才真正能够祭飨自己的双亲。也就是说只有圣人和孝子至诚恭敬地祭祀,才能够使受祭者亲临祭坛享用祭品。

祭祀重实质不重形式,圣人恭敬上天,一定是因循天道、仁爱之心来治理民众,《尚书》上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因为他有仁爱之心对待人民,所以上天也欢喜享用祭品。孝子在父母生着的时候,就能够养父母之身、心、志,而“事死如事生”,父母过世之后也仍然如此,就像我们下文要讲的,“必求仁者之粟以祭祀父母”。孝子德行无亏,能够光大父母之德,无损父母之名,这样的孝子以至诚恭敬之心祭祀,才能够感得父母亲临祭坛享用祭品。下面一段。

“先王之所以治天下者五:贵有德也,贵贵也,贵老也,敬长也,慈幼也。此五者,先王之所以定天下也。贵有德,为其近于道也;贵贵,为其近于君也;贵老,为其近于亲也;敬长,为其近于兄也;慈幼,为其近于子也。”

孙希旦在《礼记集解》中解释“德者”,说:“德者,行道而有得于心。人有一德,虽未必遽尽乎道之全,然亦道之所散而见也,故曰‘近乎道’。”有德的人虽然不能够尽行道之全体,但是他能够力行其中的一德,这也是“道”的一种表现,所以说“近乎道”。

古圣先王特别重视以下五项来治理天下,哪五项呢?第一,就是尊重有德行的人,也就是《孟子》上所说的“德一”;二,是敬重有社会地位的人,也就是《孟子》所说的“爵一”;三,就是敬重年老的人,也就是“齿一”;四,是敬重比自己年长的人;五,是爱护晚辈。这五项是先王用以安定天下的方法。

尊重有德行的人,是因为他们接近于道;尊重地位尊贵的人,是因为他们接近大众拥戴的君长、国君;尊重老人,是因为老人近似于父母;尊敬年长者,是因为他们近似于兄长;慈爱晚辈,是因为晚辈近似于子女,这是说治国和治家的道理是一样的。《论语》中也讲:“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行仁的方法就是推己及人,也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这种孝悌之心推而广之,就是这五项治理天下的原则了。再看下一句。

曾子曰:“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于亲,敢不敬乎?”

“遗体”,“遗”就是留的意思。“莅官不敬”,“莅”就是临的意思。“莅官”就是担任官职。“战陈无勇”,这个字是写作“陈”,陈是和阵相通的。“遂”就是成的意思,也就是做到。曾子说:“人的身体,原是父母的身体所遗留下来的一部分。使用父母遗留下来的身体,怎么敢不恭敬呢?所以日常起居不庄重,就不是孝;事奉国君不竭忠尽力,就不是孝;担任官职不认真负责,就不是孝;跟朋友交往不讲信用,就不是孝;作战时没有勇敢的精神,就不是孝。这五点如果做不到,灾祸就会牵连到父母,怎么敢有丝毫的不恭敬呢?”

日常起居不庄重,包括生活习惯不规律,个人生活不能自理,此外还有吃喝嫖赌等不良习气,都会让父母担心,所以有这些就不是孝了。为国君效力不能尽忠,在现代社会,就是不能够为国家尽忠、为人民服务,更何况为一己之私,而出卖国家利益、背叛人民呢?那就是大不孝了。担任官职不认真负责,就是不孝了,更何况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权钱交易呢?让父母战战兢兢,那更是不孝。朋友之间不诚信就是不孝,更何况做出对朋友背信弃义、忘恩负义的行为呢?作战不勇敢就不孝,更何况临阵逃脱、通敌求荣呢?以上这些做的不好,都会为自己带来灾祸,并进而牵连父母,怎么敢不恭敬呢?一个人做事,心里能够常常念着父母的人,就不会铤而走险,一失足而成千古恨。所以古人说:“诸事不顺因不孝”,一个人没有孝心,做事无法无天,不仅不顺利,而且是必有灾祸。“孝”确实是一个护身符,有孝心的人他不敢胡作妄为。再看下一段。

“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敷之而横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孔颖达《正义》解释:“置,谓措置也。言孝道措置于天地之间,塞满天地。言上至天,下至地,谓感天地神明也。敷者,布也。布此孝道横被于四海。言孝道广远也。”孝的意义,放在天地之间就会充满天地,普及起来会遍及四海,孝行传承于后世就会无时不在,说明“孝”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诗经》说:“从西到东,从南到北,没有不遵从的。”说的正是这种情形,这就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所以行孝行到圆满,就可以回归自性。再往下看。

“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思慈爱忘劳,可谓用力矣;尊仁安义,可谓用劳矣;博施备物,可谓不匮矣。父母爱之,喜而弗忘;父母恶之,惧而无怨;父母有过,谏而不逆。父母既没,必求仁者之粟以祀之。此之谓礼终。”

“孝有三”,我们先看这一段,“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思慈爱忘劳,可谓用力矣;尊仁安义,可谓用劳矣;博施备物,可谓不匮矣。”

“小孝用力”,在陈澔《礼记集说》中解释:“庶人思父母之慈爱,而忘己躬耕之劳,可谓用力矣,此‘其下能养’之事也。”一般的庶民感念父母的慈爱教养,而忘记了自己亲自耕种奉养父母的辛劳,这可以称为“用力”养。这就是所谓的“其下能养”之事,就是以体力孝养父母,能赡养父母之身。

“中孝用劳”,孔颖达《正义》解释说:“诸侯、卿、大夫、士尊重于仁,安行于义,心无劳倦,是可谓用劳矣。”陈澔在《礼记集说》中说:“此‘其次弗辱’之事也。”就是诸侯、卿、大夫、士,能够尊重仁德,安行道义,内心没有疲劳厌倦之感,这称得上是用功劳来孝养父母。这就是所谓的“其次弗辱”之事,也就是以功劳孝养父母,不辱没父母的名声,能养父母之心。

“大孝不匮”,在陈澔《礼记集说》中解释:“匮,乏也。”又说:“博施,谓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也。备物,谓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助祭也,可谓不匮也。此即大孝尊亲之事也。”这主要是讲天子,他不仅孝敬自己的父母,而且将孝敬之心推而广之,以仁爱广施天下,德教加于百姓,使四海之内的人都受到影响,也兴起孝心。结果,天下诸侯带着四海之内的物产,各自按照他们的职位前来助祭,这就可以称作“永不匮乏”。这就是所谓的“大孝尊亲”之事。

所以,“孝道”有三等。“小孝”靠的是劳力侍亲,“中孝”靠的是建立功劳,“大孝”是能永恒保持孝心,又能使天下人不失孝心孝行。想到父母抚育的恩德,而忘记自己的劳累辛苦,这是普通百姓用体力行孝;遵循道德,安于仁义,为国家建立功业,这是官宦用功劳行孝;天子以仁爱广施天下,德教加于百姓,天下诸侯带着四海之物产前来助祭,这可以称作“永不匮乏”。

“父母爱之,喜而弗忘;父母恶之,惧而无怨;父母有过,谏而不逆。”父母喜爱自己,便高兴欢喜而不忘亲恩;父母讨厌自己,便戒惧反省而毫无怨言,没有一点点埋怨父母之心;父母纵有过失,只是婉言相劝而不忤逆指责。这就是顺而谏之,先顺从父母,然后再选择好的时机委婉地劝谏。《弟子规》中也说:“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当父母亲对自己很慈爱的时候,孝敬父母不难做到;但是当父母憎恶我的时候,讨厌我的时候,我还能对父母保持孝心,这就难能可贵了。

“父母既没,必求仁者之粟以祀之。此之谓礼终。”意思是说,纵然贫穷困顿,也不用恶人接济的财物来祭奠父母。父母过世之后,一定是以自己正当所得的食物来祭祀父母,这才是有始有终的孝亲之礼。古人说:“事死者,如事生。”父母在世的时候,“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在父母过世之后,也是要秉持这种态度,不能使自己的德行有伤,也损害了父母的英名,所以,即使自己生活贫穷,也不能够用不正当的收入得来的财物来祭祀父母。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先学到这里。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