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礼记》第02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礼记》第02集
2019-03-14

诸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礼记治要·曲礼》。

请看“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这里的“贤者”是还没有到圣人地位的人。孔老夫子的弟子都是贤者,特别是七十二贤人,这些都是君子以上的贤者。要成为贤者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要有高尚的品德;第二,要有丰富的学问。圣人的品德圆满了,学问是无所不知。而贤人虽然不是圣人,但是也必须有良好的品德,学问也必须丰富。因为只有学问丰富,才能使他的修道走上正道而不偏斜。

“贤者狎而敬之”这个“狎”,就是“习也,近也”。对于贤者要亲近,为什么要亲近呢?“附而近之,习其所行也”,亲附贤者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习贤者的言行,所谓“见贤思齐焉”。看着贤者每一天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再和自己对比一下,就能够看到不足。所以亲近贤者,对于贤者的道德、学问两方面都要学习。无论是办事、修道,都有他的学问,所以遇到有好的学问,高尚品德的贤人,就要亲近。但是仅仅亲近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恭敬心,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这样才能学得好。狎而敬之之后,还要“畏而爱之”。什么是“畏”呢?“心服曰畏”就是在亲近中感受到贤者的威德和学问而心悦诚服。在亲近贤者的时候,就自然懂得约束自己的言语行为,不敢放纵。我们在这个时代遇不到圣人,贤人也是很少。但是我们到孔庙看到孔夫子的像,以及看到孔子的弟子,那些贤者的像,都能够肃然起敬,心里不敢胡思乱想,口里也不敢乱讲话,更不敢说那些坏人心术的话,这就是“畏”。这也让我们感受到圣贤人的威德经久不衰,一直到今天还能够影响教育后人。但是仅仅有“畏服”也还是不够的,还要时时刻刻地想亲近他。跟他见一次面,就感觉自己很舒畅。比如说我们到孔庙里,虽然没有直接向孔子还有他的弟子们请教,但是看到圣贤的像,就受到很多的教育。心里自自然然地起了恭敬之心,言语都有所收敛,不敢放纵。这种敬畏之心能够时时保持,我们的恭敬心就逐渐培养起来了。所以我们要多去像孔庙这样的地方,因为你多见一次,就多得一次圣人的教育。这就是“畏而爱之”。

后面说“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为什么呢?因为贤者他还不是圣人,所以你与贤人亲近的时候,还有包括和一般的达不到贤人地位的君子亲近的时候,既有见贤思齐之处,对他发出敬爱的心理,但是也要知道“爱而知其恶”。贤人呢,人非圣贤还不是圣人,他还有一些过失。如果成就了圣人,身口意完全清净了,就像我们上次课所讲的,不仅“傲不可长”,他的傲已经完全没有了;“欲不可纵”,圣人的欲望也没有了;“志不可满”,圣人的道德学问是完满的;“乐不可极”,像一般人的这种乐,圣人也没有了。但是没有达到圣人地位的贤人,他就还有不完满的地方,就还有一些过失和不足,这就是“恶”。至于没有达到贤人境界的普通的正人君子,距离贤人还很远,过失就更多了。所以你与正人君子亲近的时候,虽然爱他,与他亲近,但是也要知道,他有道德学问不足的地方,不圆满的地方。无论是办事也好,还是待人接物也好,只要有不足,这个就是“恶”。对于贤人君子恶的地方也要知道,不能说你爱戴一个人,就把他当成圣人,有恶也看不见。六祖慧能大师,他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这个“不见”,并不是看不清楚,没有看见,如果没有看见,那就是愚痴,没有智慧;“不见”是虽然你看见了,但是不要把它放在心上,污染了自己的清净心。因为既然都不是圣人,都没有完美,那有一些过恶,这是自然而然的。对于贤者和君子的善恶,我们看得见,但是应该如何对待呢?就是孔老夫子所说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到贤德的地方,你要向他学习,向他看齐;看到不贤德的地方,马上反过头来反省自己,是不是有类似的问题。为什么要反省自己呢?因为如果你自己没有这样的问题,这样的缺点、过恶,你也看不到。所以圣人在我们这个世间,同样生活在一个环境之中,但是他所见的人也都是圣人,这就是圣人他看的都是人的本性,“人皆可以为尧舜”。但是我们的凡夫,他不能够看到本性,他就执着在“相”上,所以为了这些表象的善恶,就起了烦恼,污染了自己的清净心,这个就是得不偿失的地方。所以见到恶的地方,不要跟他学,而且还要警惕自己。

“憎而知其善”,这是从反面来讲。尤其是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正人君子、贤人很少见,但是不是君子,不是贤人的小人、恶人,我们却每一天都要接触到。与这些恶人来往,也要与他能够共事。如果你遇到可憎恶的人很多,又不能够和他们共事,和平共处,那怎么办呢?你要知道,这些人看起来是我们所憎恶的,虽然憎恶,他也有好的一面,也有善的一面,有的时候也会做一些利益人的事。即使罪大恶极的人,也有他善良的一面。为什么呢?原理何在呢?因为“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都可以成为像尧、舜、禹、汤那样的圣人。尧舜圣人他有“天命之谓性”的本性,恶人也有,罪大恶极的人也有。尧舜之所以成为圣人,就是本性完完全全地开发出来了,所以他才成为圣人,而我们也有本性,只要按照儒家的经典来学习,我们也能够学成圣贤。既然圣人也有本性,凡人也有本性,恶人也有本性,这个本性,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是一模一样的。那么,怎么样呢?我们虽然憎恶恶人,也要提醒自己:我们现在要学道,要学圣人,就要明了,人人都有纯净纯善的本性,这个被我憎恶的人,他也有本性,虽然他现在造了罪大恶极的事,损害了他人,但是他也有良心发现的时候,也有善心。所以我们与这些人相处,就是从善的这方面与他们来往,无论他怎么样作恶,我们还是以善意来对待他,希望他能够一天一天地感化、改善。

我们看历史上,三国时候的曹操不能说是一个善人,可以说是一个奸雄。你看他逼迫后汉的皇帝,还有陷害皇宫的妃子,到后来让他的儿子篡了位,确实是一个恶人。但是他虽然做了很多罪恶的事,而他也做过一些好事。比如说在后汉的时候,内忧外患,外族也侵略过来了,蔡文姬,也就是蔡琰,在兵荒马乱之中,被胡人俘虏,结果在匈奴那里一呆就是十二年。后来她怎么回来的呢?就是曹操拿了很多金银珠宝向匈奴把她赎了回来,这就是一件好事情。所以你看,像曹操这样罪大恶极的人,这样的奸雄,他也做过这样的好事。世间的一般恶人,还不至于到曹操的地步,所以我们要相信他也会做出一些好事出来。所以要“憎而知其善”。

对于学道的人,面对恶人,要知道“人之初,性本善”。他现在作恶,就是迷惑颠倒,是本性被遮盖的结果。他有良心发现的时候,就会做出善事来,这样我们和任何人相处,就不会有烦恼。是非善恶分得清清楚楚,看得清清楚楚,但是什么态度呢?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所以这一句话我们要是会学的话,就感觉这一句话是和华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境界没有区别,善财童子每一天从早到晚,他去参拜的人有善人,有恶人,也有罪大恶极的人。有的人火气很大,有的人淫欲心很重。但是他都是向善人身上学他们的善,看到恶人就警惕自己,不要做他这样的恶,避免他身上的恶,所以你要善学的话,你每一天从早到晚所遇到的一切人,都是你可以学习的老师。

所以,对于学道的人而言,遇到一个爱护的人,就觉得他什么都好;遇到一个憎恶的人,就觉得他什么都不好,这是什么呢?这是成见太深,学道也难以成就。

在《礼记训纂》引朱子曰:“人之常情,与人亲狎则敬弛,有所畏敬则爱衰。”朱子说,人之常情就是与人亲近,他的“敬”,恭敬之心,就松弛了,就衰落了。“有所畏敬则爱衰”,对这个人有畏敬之心,那么亲爱的情谊就少了。“贤者乃能狎而敬之,是以虽亵而不慢,畏而爱之,是以貌恭而情亲也。”贤者能够做到什么呢?既能够亲近人,又能够尊敬他,不失恭敬之心。所以,虽然是在人身边,但是没有怠慢之心,虽然很畏敬他,但是他有一种爱戴,所以他的外貌很恭敬,但是从情上又是很亲近的。“己之爱憎,或出私心。人之善恶,自有公论。”自己的爱憎,可能会出于私心,其实人的善恶自然有公断。“唯贤者存心中正,乃能不以此而废彼也。”只有贤者,他存心公正,不偏不倚,所以怎么样呢?不会因为有了畏敬就少了爱戴,或者有了亲近就少了恭敬,不会因此废彼。这个是提醒我们,对于贤者,要亲近他,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就是这里所说的“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再看下一句,“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这个礼的作用,就是用来确定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关系,断定疑难事情的恰当做法,分别尊卑地位的同异,明辨是非对错。这是讲礼的四个主要功能。

首先就是“定亲疏”。礼的功用之一,就是确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的关系。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丧服中的五服制度。“五服之内,大功以上服粗者为亲,小功以下服精者为疏。”五服,就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通过看人穿着不同的丧服,就可以看出他和亡者的亲疏程度,这个叫“五服制”。五服之内的亲属,大功以上,与亡者的关系越近,穿的丧服越粗。小功以下,与亡者的关系越远,穿的丧服越精细。所以,与亡者关系最近的直系亲属,穿的丧服是最粗的。为什么呢?最粗代表他和亡者的关系最亲近,因为这个时候,他的哀思是难以控制的,所以他是毫不修饰地以尽哀痛,来不及置办精细的丧服。而与亡者的关系越远,穿的衣服就越精细一点儿。这就是根据五服的礼制,确定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的关系。

在《贞观政要·论礼乐》中说,礼“非从天下,非从地出,人情而已矣。人道所先,在乎敦睦九族。九族敦睦,由乎亲亲,以近及远。亲属有等差,故丧纪有隆杀,随恩之薄厚,皆称情以立文”。这句话是说,这个礼,来源不是从天降下来的,也不是从地下生出来的,而是根据人情事理来制定的。而人道首要的就是要使九族亲睦。而要使九族亲睦,必须要从孝敬父母开始,由近及远。亲属之间有亲疏的差别,所以丧礼也有隆重和简省的差别,都是根据恩情的厚薄不同,合乎人情来确定的标准。这就是说礼的一个功能,就是确定了人与人之间的远近亲疏的关系。定亲疏。

第二,就是“决嫌疑”。这个“嫌”和“疑”,是两回事,第一就是要避嫌,第二就是有疑问、有疑难的时候,也可以决策、决定。这个礼,怎么样可以避嫌,就是不要让人引起误会。比如说,“一人不入古庙,两人不看深井。”为什么礼有这样的规定呢?因为既然是古庙,里边有很多贵重的东西,如果你一个人进入古庙,一旦这个宝物丢失了,你就成为了第一嫌疑人。为什么“两人不看深井”呢?因为一旦其中一个人不小心掉到井里淹死了,那么别人都不在场,没有办法作证,人家就误以为是你把他推下去的,所以你就是费尽口舌,也解释不清。所以要避免两个人一起看深井,这也是避嫌。

还有“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到了瓜田就不要去俯身系鞋带,因为你一俯下身去,人家误以为你要去偷他的西瓜。“李下不整冠”,到了李子树的下面,当然也包括到了一切果树的下面,就不要去整理帽子,因为你一抬手,人家远远地看着,以为你要偷他的果子。这都不好解释,所以这个礼,它也是为了避嫌。

在处理人伦关系之中,礼也有很多避嫌的规定。比如说,媳妇可以到公公的房间问疾,也就是公公得病了,媳妇去伺候,这是应该的,这是尽孝。但是公公不可以到媳妇的房间去看望。“子长,母可以抱;女长,父不可以抱。”女儿长大一些,父亲不能抱;儿子长大一点,母亲可以抱。还有,幼弟可以到姐姐的房间,弟弟去给姐姐问安,但是哥哥不能到妹妹的房间。这些礼,它的规定都非常地明确具体,也都起到避嫌的作用。所以,这些在《曲礼》中讲得很详细。为什么叫“曲礼”呢?就是在细微曲折之处,它都考虑得很周道,规定得很具体。如果你按照这个礼去做了,你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避免嫌疑。所以这些礼,如果我们学习了,遇到什么样的场合,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做,遇到什么样的环境,我们应该还是不应该做什么,就非常地清楚,不会让别人因为我们的行为而起嫌疑。

礼除了避嫌,还有决疑的作用,也就是对一件事情有了疑问,我们到底是应该这样做,还是应该那样做呢?这个时候也要根据礼来判断。比如说,“孔子之丧”,孔子的丧事,这些弟子们就对应该穿不穿丧服有不同的意见了。这个时候子贡就说,“昔者夫子丧顔回,若丧子而无服。”当时你看,夫子的弟子颜回过世的时候,夫子怎么样对他的呢?“若丧子”,就像丧了儿子一样,但是怎么样呢?“无服”,没有穿丧服。“丧子路亦然”,子路过世的时候也是这样的。“请丧夫子,若丧父而无服。”所以老师过世了,怎么样来处理对待呢?就是像丧失了父亲一样,那样地哀伤,和父亲过世的哀痛,程度是一样的,但是没有必要穿丧服,这就是“决疑”,到底老师过世我们应该不应该穿丧服啊?应该表现得怎么样啊?这个礼都有具体的规定。

第三,就是“别同异”。“别同异”,就是礼也有分别地位的同异的作用。就像我们刚才所讲的,师徒如父子,但是他毕竟还不是父子,他和父是有同有异。所以父母过世要守丧三年,就要穿孝服;老师过世,要守心丧三年,在心里常常思念老师,记得老师的恩德,但是没有必要穿丧服,这就是“别同异”。

还有“明是非”,就是这件事到底是对还是错?也要通过礼来明确。比如说,我们讲“父子有亲”,但是父子之间这个亲情,到底亲到什么程度才叫亲?是否父子就应该像西方的那样,直呼其名,这个才显得更亲近呢?父母亲在家庭里怎么样保持一分应有的尊严呢?“圣人因严以教敬”,这个在礼上也是有规定的。比如说,“祖可以弄孙,父不可弄子。”就是这个祖父、爷爷可以让孙子承欢膝下,享受天伦之乐,可以和孙子在那里玩耍,但是父亲跟儿子就不可以。为什么呢?因为做父亲的在家里还承担着教育子女的责任,所以要使孩子对父亲有恭敬之心。他要时时表现出一种威严。如果做父亲的失去了这种尊严,孩子就会对他很轻慢,对他说的话不会放在心上,那就会很造次,你怎么能够教育好他呢?如果我们不懂得这些道理,最后孩子长大,教育出了问题,最后后悔也来不及了。

所以“礼”,它具有“明是非”的作用。明白这些礼,对于我们世间现在一些流行的说法、做法,我们就知道它是对的还是错的,是应该的还是不应该的。不仅要懂得礼仪、仪式,还要知道仪式背后的原理,就是“礼”的原理原则,它为什么要制定这个礼,这样的话人家才能够心服口服,才知道这个礼不是繁文缛节,不是古人想出了很多的这些规定,约束我们的。其实每一个礼都是让我们生活得更幸福,让我们受到保护。

不仅父子之间是如此,君臣之间、师生之间也是如此,也都有“明是非”的作用。再比如,这个礼上也有规定,说“长者赐,少者贱者不可辞。”什么意思呢?就是长者赐给你礼物,长者给你礼物,作为年少的、地位低的人不能够推辞,这也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的衍生。父母呼,应勿缓,那么老师呼呢,也是应勿缓;老师命呢,也行勿懒。所以,你如果不懂礼的话,那就会让领导没有领导者的威仪,老师没有老师的尊严,结果下属他就不会尊敬领导,学生也就不会尊敬老师,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所以有礼,这个社会才有秩序,人人才有规矩;如果没有礼的话,这个社会就会出现礼崩乐坏、人伦关系的混乱。

这是我们讲的这一句。下一句,“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就是说这个“道德仁义”,不借助于“礼”,就不能够实现。在这里,道德是体,仁义是用。无论是体还是用,都非常地抽象,怎么样才能够体现出道德仁义呢?那就是必须借助于礼。你说你有道,你说你有德,怎么样体现出来呢?礼是体现道德仁义的一个窗口,是一种形式。

比如说,就仁义而言,“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说这个“仁”就是为人的根本,是人心自然而然的一种体现。但是这个“仁”又从哪里做起呢?“亲亲为大”,还是要从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培养起一个人的仁爱之心。怎么样才能够体现出对父母的仁爱呢?也必须要守“礼”才行。上次我们讲到《礼记·内则》篇,其中有一段描述,儿女早晨起来怎么样去服侍父母。这一个“礼”它就非常地具体明确,让你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培养起对父母的恭敬之心、仁爱之心。

    所以你看,你做不到这些,你说我对父母很孝敬,那都是按照自己的标准,那不是“礼”的标准,不是圣人的标准,所以你看“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如果我们能够经常在日常生活之中,守住孝亲之礼,常存恭敬之心,那就不会做出忤逆父母的行为,怨恨父母的行为。走上社会,我们对待老师、对待领导也是一样的顺从,不敢忤逆,不敢怨恨;对于领导交给我们的任务,也会尽心尽力地完成,对于领导的训导也会虚心、恭敬地接受。这就是“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义者宜也,尊贤为大”。这个“义”和“适宜”的“宜”是相通的。怎么样做才叫适宜的呢?什么样的行为才叫合宜的呢?这就是必须符合于“礼”的规定。

所以“义者宜也,尊贤为大。”特别是对于治国而言,尊贤是最重要的。“义”就应该从尊敬贤人来做起,怎么样体现对贤人的道义呢?对贤人的“义”也是体现在一些礼上。

比如说在《礼记·檀弓》篇中记载,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先学习一下,《檀弓》篇下面的一段话:“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饮酒。”知悼子是晋国的一个大夫,他过世了,还没有下葬,结果晋平公却喝起酒来。

“师旷。李调侍。鼓钟。”乐师旷、还有近臣李调作陪,并且还敲钟奏乐。这都是不符合“礼”的。在《礼记·杂记》上记载:“君于卿大夫,比葬不食肉,比卒哭不举乐;为士,比殡不举乐。”什么意思呢?说这个君主对于卿大夫,卿大夫过世了,一直到下葬那一天都不吃肉,一直到卒哭那天不听音乐;士去世了,国君一直到入殡那一天不欣赏音乐。所以你看,这个大夫过世了,还没有下葬,他就开始饮酒而且奏乐。“杜蒉自外来,历阶而升堂”。杜蒉是一个膳食官,宰夫,他从外面回来,两阶一跨地进入庭堂。

“酌曰。旷饮斯。又酌曰。调饮斯。又酌堂上北面坐饮之。降。趋而出。”他倒了一杯酒给师旷说:“旷,把这杯酒给喝了。”这就是罚师旷喝酒。又倒了一杯酒说:“调,把这杯酒喝了。”就是又罚李调喝了一杯。然后他再倒上一杯,在堂上向北面坐着,自己喝了。也就是他坐在那儿,朝向君主的方向,把这个酒也喝下去了,就是自罚一杯。然后走下台阶,快步走了出去。

“平公呼而进之曰。蒉。尔饮旷何也。”晋平公看了他的举动,觉得他这个举动很有深意,可能是有话要对他说,于是晋平公就把他喊了进来,说:“你为什么要把酒给旷喝呢?为什么要罚师旷喝这杯酒呢?”

“曰。子卯不乐。知悼子之丧在堂。未葬。斯其为子卯也。大矣。旷也。大师也。不以诏。是以饮之。”杜蒉就回答了,他说:“甲子、乙卯是忌日,不能奏乐。为什么呢?因为商纣王是在甲子这一天身亡的,而夏桀王是在乙卯日被放逐的。所以君王把这两天称为疾日,不可以奏乐,为的是引以为戒。而知悼子的灵柩在堂,尚未出葬,这比遇上甲子、乙卯之日还严重得多。师旷是掌乐的太师,不把这些道理报告给您,所以罚他喝酒。”

“尔饮调何也。”晋平公又问:“你为什么要罚李调喝酒呢?”曰:“调也。君之亵臣也。为一饮一食忘君之疾。是以饮之。”杜蒉说:“李调是您的近臣,为了一点吃喝,却忘却了君主的禁忌,不能为君主分忧,不能够劝谏君主的过失,所以也罚他喝酒。”

“尔饮何也。”那你为什么还要自罚一杯呢?

“曰。蒉也。宰夫也。非刀匕是供。又敢与知防。是以饮也。”杜蒉回答说:“我不过是一个宰夫,不去拿着刀匕去做菜,做我分内应该做的事,却敢于越职提醒二位,应该知道禁戒,这也是超出了我的本分,所以也应该自罚一杯。”

“平公曰。寡人亦有过焉。酌而饮寡人。杜蒉洗爵而扬觯。”平公听了之后就说:“这样看来,我也有过错。”你看他这个是“闻义则服”,君主也了不起,听到人家说得有道理,就不再固执己见,马上就改正错误。他说:“我自己也犯有过失,请倒酒,也罚我饮一杯。”杜蒉洗过酒杯,将这个酒杯高举。

“公谓侍者曰。如我死。则必无废斯爵。”平公对侍者说:“即使将来我死了,也不准丢弃这个杯子。”为什么呢?“欲后世以为戒”。想把这个杯子留下来,让后世引以为戒。

“至于今既毕献斯扬觯。谓之杜举。”直到今天,凡是献酒之后,再高举酒杯,这个动作叫做“杜举”,这是来自于杜蒉。所以,“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你要尊敬贤者,怎么体现呢?就是要通过这些“礼”来体现,君主通过履行这些具体的礼仪,体现出对贤者的尊敬。当然这个君主不是为了“礼”而礼,而是发自内心,表示对臣子的哀痛,还有感恩。

“尊贤”还体现在另外一句话中,就是中国人有一句话叫“刑不上大夫”。为什么刑不上大夫呢?很多人说这是古人太讲等级观念了,大夫就是高级领导犯了错误、犯了罪,就可以不受处罚,这个是官官相护,而一般老百姓却要依法惩办,这就是体现了“礼”的不平等。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误解,这是我们对“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句话有所误解所导致的。

其实,这一句话早在《孔子家语》中,就记载着冉有曾经去问孔夫子,他说,“从前的君王制定法律,规定“刑不上大夫”,就是刑罚不施加于处在上层的大夫;“礼不下庶人”,礼仪也不涉及下层的平民百姓。如果是这样的话,是不是大夫犯了罪,就不用施行刑罚,普通人办事,就可以不讲究礼仪了吗?”所以你看,冉有对这一句话,他也有误解。孔老夫子其实在当时就已经给予了很好的解答,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大凡整治君子,都是要用礼义来引导他的心智,要从心上让他有知耻之心,是为了用廉洁知耻的节操来勉励他们。”所以为什么说要让士大夫讲礼呢?就是通过礼仪道德的教育,不仅仅要惩罚人的行为,而是要引导人的心智,让人有羞耻之心、廉洁之心,从根本上不愿意、不想去触犯法律,所以这个是礼和法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

怎么样培养起这些士大夫的廉耻之心呢?古代的大夫如果犯有贪污受贿罪而被罢免流放的,就给他们起了一个名字来避讳,叫“簠簋不饰”。簠簋都是古代的食器,也是用来放祭品的器皿。“簠簋不饰”,意思是你这个礼器没有整置好。你看他犯了贪污受贿的罪,要去被罢免流放了,都不直接说他犯了贪污受贿的罪,而是给他隐讳地称“簠簋不饰”,为什么呢?就是要保持他的羞耻之心。有犯淫乱、男女不别之罪的,就叫“帷薄不修”,就是帷幔和帘子没有修整;有犯欺骗君主、不忠诚之罪的,就叫“臣节未著”;有犯软弱无能、不胜任工作之罪的,叫“下官不职”;有犯了冒犯国家纲纪之罪的,就叫“行事不请”。这五个方面,其实对大夫都已经有既定的罪名了,但是还不忍心以斥责的语气直呼其罪名,为他们避讳,就是为了引起他们的羞愧和耻辱之心,让他们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觉到耻辱。

所以,大夫犯了罪之后,特别是这个罪刑是在五刑之内的,他们收到责罚通知之后,自己就去主动请罪了。怎么做的呢?他们要戴上白色的帽子,系上犛牛毛绳,用盘盛盥洗之水,并且架上一把剑,前往宫廷自行请罪。国君也不需要派人去捉拿他、捆绑他。这是为了什么呢?给士大夫留面子,这就是体现了对贤人的一种尊敬,通过这种礼也是体现了君主的尊贤。

如果士大夫犯有重大罪行,他听到责罚命令之后,就面向北方拜两次,然后跪地自杀。这就是说士大夫他是很有羞耻之心的,他犯了重大的罪行,事发之后,他自己就感觉到惭愧、忏悔,就朝着君主的位置,跪地拜两次就自裁了。国君也不需要派人押送、捆绑、斩杀他,并且说,“您大夫是自取其罪,我对您已经有礼了。”所以刑罚不施加于处上层的大夫,但是大夫也不会逃避应有的惩罚,这是靠教育才达到的效果。

为什么“礼不下庶人”呢?就是普通人一般的平民,都是平常很急急忙忙地做事,要忙这忙那的,忙于生计,所以不能够完满地实行礼仪,所以就不苛求他们完全按着礼仪行事,这是一种宽厚之心。

所以“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因为古人对于这些士大夫,有着良好的礼仪道德的教化,所以这些大夫都有强烈的羞耻之心,他做错事,事情败露,国家要责罚他的时候,不需要去缉拿、捆绑、押解,他自己就知道错了,惭愧自裁,自己责罚自己。所以“刑不上大夫”,但是大夫并没有逃避责罚。所以你看,“道德仁义”不借助“礼”在细微曲折之间体现出的教化作用,还有具体的行为规范,也就不能够实现,不能够成就,这就是“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教训正俗,非礼不备。”这个“教”,就是“率之以身而使效之谓教”,率先垂范使人效法就是教,换句话说就是身教。“训”,“谕之以言而使循之谓训”,就是用言语给他讲道理,使人随顺,换句话说就是言教。所以“教训正俗”,就是通过言传身教来端正民俗,使邪曲不正的社会风气导归于正,如果不以礼作为标准,就不免缺失简略而无法周到完备。

“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分争曲直、辨讼是非,如果不以“礼”作为准绳,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为什么呢?《墨子》上说,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礼”的标准,会出现什么情形呢?那就是“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有一个人的时候,有一种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有两个人的时候,有两种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当有十个人的时候,就有十种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到底谁的标准是正确的,就很难判断了。所以现代西方国家,实际上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因为现代的西方,伦理学的流派很多。比如说有伦理利己主义的、有功利主义的、有社会契约论的、还有康德的道义论、还有罗尔斯的正义论等等,他们从不同的概念前提出发,得出了关于正义的不同解释、不同理论。所以当面临同一个事情的时候,不同的理论从不同的前提出发,他们得出了不同的观点,这就是“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所以西方社会,这些年轻人有一句话说,只要我高兴,有什么不可以?只要我高兴,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这就是没有“礼”的结果。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呢?为什么要学习《礼记》呢?因为你不学习这些礼,最起码的礼,你说这个孩子不孝父母,他不承认,他说,我很孝顺,你怎么知道我不孝呢?因为他是按着自己的标准来判定,自己是不是孝顺的。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比如说,君南面,臣北面,是君臣之间的关系。“上”,就是指公卿大夫,“下”,就是指士。公卿大夫列于上,士列位于下。家庭之中父子兄弟之间的关系,也需要有“礼”才能够得以体现、得以重视。比如说,父亲要慈爱教导儿女,儿女要孝敬父母;兄要友爱帮助弟弟妹妹,弟弟妹妹对兄长要恭敬。所以君臣上下、父子兄弟之间,没有“礼”就没有办法确定他的名分和本分。

“宦学事师,非礼不亲。”“宦”,就是学习仕宦、学习从政之学。“学”,就是学习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无论是学习从政,还是学习其他东西,不根据“礼”,师生之间就不能产生亲近之情。所以这个礼可以使教者认真负责、竭尽全力,使学者恭敬专心、一丝不苟。所以“宦学事师,非礼不亲。”师徒如父子,就是通过这些“礼”,让学生对老师又恭敬又亲爱。

“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班”,就是次的意思,次序的次。“朝”就是朝廷。“班朝”,就是在朝廷中按照职位品级以定位次的仪式。这个虽然在我们现在好像是常识,但是我们想一想假设没有这个规定的话,会是什么情况呢?一会儿我们讲一个故事我们就知道了。“治军”,就是治理军队,也必须要有“礼”,才体现出威严。

古代人的军队建制,是以五人为一伍,五伍为一两,五伍就是二十五人;四两,也就是一百人为一卒,五卒,也就是五百人为一旅;五旅,也就是二千五百人为一师;五师,也就是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国家都是根据这一建制“以起军旅”,就是来征兵。军队的治理也都必须依靠“礼”,比如说,军队要出征,首先要有祭礼,还有誓师之礼,鼓舞士气;打仗凯旋之后还有凯旋之礼。整个军队如果没有礼的话,就不能够彰显威严。

“莅官行法”。“莅”,就是临的意思,我们经常说莅临。“莅官”就是到职、就职、到任的意思。“行法”,指司寇、士师来明刑法也。“司寇”就是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司法部长,“士师”就相当于现在的法官。也就是你颁布、执行法令,如果没有“礼”,也就没有威严。所以朝廷班次的整肃、军队的治理、官员的就职、法令的颁布、实施、执行,没有礼就会上慢下怠,不能够彰显威严。

在汉朝刚刚建立初期,国家的礼制还没有确定,很多的大臣都是出身草莽,有时喝醉了酒,就在皇帝面前争功,甚至大喊大叫、剑拔弩张,还破坏了宫殿的建筑,这不仅使皇帝的威严扫地,官员之间的凝聚力也大打折扣了。于是叔孙通就建议汉高祖制定礼仪制度,在整个朝廷加以推行,以正君臣之位,让这些臣子知道做臣子应该怎么样按照礼仪来行事。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操练,这些王公大臣都学会了朝堂之礼,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松散邋遢了。汉高祖非常高兴,赞叹地说:“吾乃今日知为天子之贵也。”他说我到了今天才知道作为天子的高贵、受尊重。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朝廷班次的整肃、治理国家如果没有“礼”,臣子就会懈怠,做皇帝的也没有威严。没有威严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他说话大臣都不当一回事,政令也很难执行,就没有执行力。

“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这个“祷”,在《周礼注》上说,“求福曰祷。”什么是“祠”呢?“得求曰祠”。所以我们经常说祷求,也就是你为了求得一个什么事去进行的仪式,这个称为祷。而这个“祠”,是得到了你所求之后的酬谢之礼,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还愿。吴澄说,“祷祠者,因事之祭;祭祀者,常事之祭。”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祷祠”是因为国家有某一个特定的大事而举行的,而“祭祀”是每年定时祭祀天地、神明、祖先而举行的,这个是有一点区别的。简单地说,“祷”就是有所求的祭祀,“祠”就是酬谢神恩的祭祀,而祭祀就是在一般意义上的祭祀天地、神明、祖先的泛称。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祈祷求福、酬谢神灵,祭祀天地神明、供养祖先,没有“礼”就不能体现出诚敬庄严。

古人这些祭祀天地、神明、还有祖先的“礼”都是表达一种知恩报恩、反本报始的意识,比如说我们的生活所需、衣食住行,都是来自于天地、自然,所以祭天地就代表了要对天地、自然保持一种敬畏之心、感恩之心,所以对于自然万物也不能够过分地索取、过度地使用。

那么这个“神”是什么意思呢?古人说,人死为鬼,“政者”,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对民族有贡献的人就成为神。其实,在我们后边《礼记》还会讲到,哪些人被称为神,应该给以祭祀,那就是对国家、民族有贡献的人,比如说能够抵御外辱的人,就像我们现在的抗日英雄纪念碑、抗日英雄纪念馆等等。所以“神”就是民族英雄、国家英雄,他有功德、有贡献、有品德才值得我们去祭祀,祭祀的地方就称为“庙”。所以庙是祭祀神明的地方,比如说赵云庙、关公庙、岳王庙,这其实翻译成现代的话,就是纪念馆、纪念堂、纪念碑的意思。这没有任何的迷信,都是表达了一种感恩心,一种纪念的方式。祭祖更是如此,没有祖先就没有我们后人,孝就体现了我们和祖先一体的关系,所以这些都是引起人知恩报恩、饮水思源的意识。

祭祀没有礼也不能够体现出诚敬庄严。比如说在《礼记·祭义》中,对祭祀之前、之中、之后应该怎么做,都有明确的要求。比如说在祭祀之前,就要进行斋戒、沐浴,对内要调摄内心,使内心清净,把心从外物上收回来,对外要隔绝一切交际娱乐、房事等活动;斋戒之时,要把心思集中于思念死者生前的起居住所、音容笑貌、饮食习惯、志趣爱好等等。所以你看,他在祭祀之前,就要专心斋戒三天,这样才能使祭祀的先人活现在心中。所以古人一看一个人斋戒时的恭敬程度,就知道这个人思念亲人的程度如何了。

在祭祀的当天,进入宗庙之后,仿佛会从牌位上看到亲人;在牌位前礼拜之后,行步周旋、敬奉贡品;走出门来,心中肃然,亲人的音容笑貌好像就在眼前;出门之后,侧耳倾听,仿佛能够听到亲人深深的叹息声。所以说到先王对亲人的孝敬之情,是亲人的面容不曾离开过眼前,亲人的声音不曾离开过耳边,亲人的心志爱好不曾离开过心间。也就是说在祭祀的时候,他的所思、所想、所听、所看,都是先人的音容笑貌、爱好情趣、饮食习惯等等,当然还要感念祖先的德行、祖先的风范。这样又怎么能够有丝毫的不恭敬?所以君子对父母在世的时候,是恭敬地赡养,去世之后是虔诚地祭祀。

当然在祭祀的过程中,除了行这些礼仪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宣讲祖先的德行,念念不忘祖先对国家、民族、家族的贡献。这样,祭祀也才能够显示出诚敬之心、思慕之心。所以,如果没有“礼”,这个祭祀的场合,就不会那么庄严肃穆,不会让人提起恭敬心。所以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以“礼”治国,被誉为礼义之邦、华夏之族。“礼”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到一个人一生的过程。

相反,如果没有了“礼”的教育,社会会是什么样的呢?社会就是像孟子所说的,“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猩猩能言,不离禽兽。”猩猩虽然能够说话,但是它不离禽兽之身;“鹦鹉能言,不离飞鸟。”鹦鹉能够学舌,但它不过是一只飞禽而已,“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说现在的人,他不讲求礼,虽然能够讲话,不也变成了能讲话的衣冠禽兽了吗?这也是在《礼记》上所说的“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这个也是提醒我们要重视以“礼”治国。

下边我们再看下一句,“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首先我们看前面一句“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富”就是有财富;“贵”就是有地位,有钱有势的人如果喜欢学礼,就会不骄慢、不过分、不放纵;“淫”就是指对一切事情的过分与放纵的意思,在这里特别指用度的没有节制,用度的奢靡。

在《群书治要·文子》中有这样一句话,说“生而贵者骄,生而富者奢。故富贵不以明道自鉴,而能无为非者寡矣。”说生来就高贵的人,就容易傲慢;生而富裕的人,就容易奢侈。所以富贵之人不以“道”来明察自己的心性,不反省、提醒自己,却能不做错事的人是很少的。

我们看了这一句话也是深有体会,比如说十八大之后,我们党中央提出要反对四风,其中有一个就是反对奢靡之风,这些领导干部畏惧自己头上的乌纱帽被摘下去,结果不敢奢侈浪费了,但是企业家却仍然是一掷千金,过着很奢侈浪费的生活,没有对他们的这种法律的束缚。所以,怎么对这些企业家的奢靡之风能够有所警戒、能够有所治理呢?那就是必须要明“道”,必须要学“礼”。中国古人说“理得心安”,人必须要学礼才能够心安,不学礼做错了很多的事,不明礼做错了很多的事,走了很多的冤枉路自己还不知道。

中国古人说一个人他一生的福报,一生所吃的粮食等等都是有限的、都是一定的。如果你花费得特别奢侈,那你很快就把自己的福分享完了。结果就会怎么样呢?就会禄尽人亡。这个“禄”就是古人讲俸禄。而古人的俸禄都是用粮食来计算的,你把这个粮食吃完了,你这个人也就死了,命都没有了。

所以你看,历史上福报最大的,没有多少人能超过皇帝,这个皇帝的福报很大,但是历史上的皇帝平均寿命四十多岁,都是比较短命。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皇帝的享受过分奢侈,过分浪费,结果很快就把自己的福分享完了,禄尽人亡。

所以你明白这个道理了,你还敢奢侈浪费吗?所以我们再观察,凡是长寿的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特别的节俭,因为节俭,所以能够把自己的寿命也延长。

我们看这个“骄”,讲“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这个骄,可以说也是一个人,非常严重的与生俱来的习气,几乎每个人应该说都有,在佛教的《成唯识论》卷六中,对“骄”下了一个定义:“云何为骄?”什么叫骄?“于自盛事,深生染着,醉傲为性。能障不骄,染依为业。”对于自己所擅长的方面,或者是对于自己的长处,心生执着,从而陶醉骄傲,这个骄能够障碍不骄,不骄就是谦虚、谦卑,能够障碍谦卑,生长染污不净之法,这个是讲骄的作用。

人为什么会有骄傲的心态呢?佛经上总结了八种原因让人容易产生骄傲的心态。

第一,盛壮骄。就是因为自己身体强壮,精力旺盛而骄傲,就像年轻力壮的人在老人面前就骄傲,特别是在动物界之中,这个体力强的动物,它就会称霸一方,对那些弱小的动物就恃强凌弱。

第二,种姓骄。也就是因为种姓,人种血缘优越而骄慢。比如说有的人出生就在富贵种姓的家族,这就有了骄傲的资本。现在虽然比古代社会进步了很多,但是因为种姓、肤色、性别所造成的等级,在世界各国依然存在。比如说同样是美国公民,但是白种人在黑种人面前就显得高人一等,从心底也瞧不起黑种人,而且住也和黑人不住在一起。种姓在古印度也是地位阶级的象征,古印度的阶级非常分明,像婆罗门、刹帝利,这是比较高贵的民族,那么对底下的种族,就会产生骄慢。

第三,富骄。就是因为财富,富裕而骄傲。很多人都是不择手段地掳掠财富,就是为了实现富骄梦。其实,他不知道自己的钱也是一定的,如果不是属于自己的钱,用不法的手段得来了,也是守不住的,就像孔子说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方面是说,用不道义的方式获得富贵,这对我而言,像天边的浮云一样,我绝对不会这样做;另一方面也是说,这个浮云聚散无常,通过不法的手段获得的财富也是不能够常保。所以《大学》上也说,“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这个财货是以不正当的方式获得的,也终当以不好的方式败散掉。孔子也说,“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这个富而不骄傲,能有这样的修养本来就不容易,但是比起贫而无怨而言,还是相对容易了一些,所以说易。有一些富人,还有地位高的人,反而能平易近人,没有架子,这就是富而无骄,然而这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自古以来就有“贫戒怨,富戒骄”的古训。一个人贫穷下贱就容易抱怨,一旦富贵就容易骄傲、奢侈。所以暴发户和贵族的区别就在于贵族他不仅仅有地位,而且他还懂礼,懂礼就不会骄慢,这是贵族。而暴发户,就恰恰相反,因为自己有钱有势,就以此傲慢无礼。

所以你看我们古人,也有很多有权有势的人,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刚才我们讲了“礼不下庶人。”是因为它主要是对士大夫以上的人他们的要求。这个礼就要求一个有权势的人,他在进入一个城市的时候,要“入国不驰,入里必式。”就是古代的有权有势的人,不是像现在人开着宝马奔驰,而是坐着高头大马拉的马车,他到一个国家的时候,他一定要把这个车速放缓,要顾及到过往的人群,甚至还要给他们让路,就像我们现在开着宝马、奔驰的人,遇到骑自行车的人,还有行人要主动让路,你把这个行为做出来了,人家就会赞叹你,说你这个人不仅有钱有势,而且还懂礼,是一个贵族。那么暴发户是什么样的呢?暴发户就是不仅不会给那些骑自行车的人、行路的人让路,还要把这个汽车的喇叭按得啪啪地响,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开的是宝马、是奔驰,这样的人就被称为土豪。所以你看,哪一个有钱有势的人,希望别人叫自己土豪叫自己暴发户的呢,没有一个人愿意。所以即使自己没有学过传统文化,还要特别地读一些经典,和朋友聚会聊天的时候还能够引经据典说“子曰”、“诗云”,生怕别人笑话他没有文化。

所以你看这个礼,就是引导了一个人的行为,同时也培养了一个人的恭敬心,培养一个人的谦卑之心,仁爱之心。所以,一旦一个开宝马奔驰的人,他把这个动作做出来,他对自己都会很尊敬很佩服,说你看我这样地懂礼,懂得礼让。而把这个行为做出来之后,也觉得是很应该的,因为大夏天的外边很热,我坐在宝马车里放着空调,但是那些骑自行车的人,挑着担子的人,却要在太阳下面大汗淋漓地走,所以我给他们让路不也是应该的嘛。所以你看他这个行为做出来,他的仁爱之心,谦恭之心也就生起来了。这个就是告诉我们,一个人富裕也容易骄慢。

第四,聪明骄。就是因为自己聪明贤惠而骄傲。人没有学问就迷惑颠倒,掌握了一些学问又骄傲自满,觉得自己了不起比别人强,这个就叫聪明骄。真正有学问的人是越学越谦虚,越学越感到自己的不足,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越读古书,我们越佩服古人,越发现自己和古圣先贤差距太远。比如说我们看看《群书治要》的序,你看看林则徐给这个《礼记训纂》写的序,那都写得非常得好。古代的这些当官的人,那个文笔都是非常得好,看的书也非常得多,对这些典故非常地熟悉。所以你越读就觉得自己和古人相差太远,所以怎么样,就觉得自己,恭敬心、真诚心、清净心和古人没有办法相提并论。所以越学要越谦虚。

第五,色骄,就是因为容貌端正而骄傲,人长得漂亮,身材好,英俊潇洒,个头高,这也都成了骄傲的资本。

第六,寿命骄。就是因为寿命长而骄傲,长寿也成了骄傲的资本。

第七,行善骄。就是因为行善修德而骄傲。行善做好事帮助他人,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久而久之,也因为这滋生了骄慢之心,这个好事儿就变成了坏事儿。很多人还在做好事时,不知不觉地起了名利之心,结果就把好事变成了坏事,违背了初衷。所以我们讲不忘初心,这一句话用在什么地方都非常的恰当,我们最初做好事,心地比较单纯,想法比较简单,就是为了帮助别人,救济别人,但是做着做着反而生起了名利之心,这个就是做错了。

第八种,叫自在骄。就是因为事事顺心,心情自在而骄傲。比如说,学了圣贤教诲的人都知道心想事成,心想事成是修道人经常遇到的事,经常想的事在生活中就发生了,因为修行有一点体悟感受,因此也滋长了傲慢之心。

这里所说的八种骄,只是概括而言,其实容易引起人骄傲的事有很多很多。所以,骄傲的实质,带给人的后果,就是痛苦的。莎士比亚,他就说,“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弟子规》上也提醒说,“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如果我们只是学了一些圣贤的典章,圣贤的经句,但是没有用在自己的修身上,这个就是大毛病了,不断地滋长了自己的浮华之心、虚荣之心、傲慢之心,那还能够成长成什么样的人呢?我们是学圣人呢?还是学贤人?还是在学小人?

傲慢障碍人学道。富贵学道难,因为富贵的人就容易沉醉在富贵的生活中,觉得生活已经很顺遂了,要什么就可以满足什么,所以求道的心也就不急迫了。实际上,我们要知道,人生有八苦,四大根本的苦,就是生老病死苦,没有人能够脱离的,还有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五阴炽盛苦。这也是每一个人都不能够避免的。所以,不能够因为生活条件优越,而忘记了求道之心、出离之心。

《尚书》上也说,“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骄满给自己带来损失,谦虚让自己受益,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道理。为什么呢?因为一旦一个人骄满了,就认为自己比别人都强,自以为是,别人的话就很难听得进去了,他也就不再有好学的品质,他的人生也很难进步。所以,自以为是的人是很难受教的。

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发现,这个人有什么样的缺点,都不怕,最怕的缺点是什么呢?最怕的缺点就是自以为是。一旦一个人自以为是了,别人想帮他也都帮不上忙。而谦虚的人,在事业上也往往比较容易成就,因为一个人谦虚好学,就会有很多人主动地帮助他、教导他。

在《了凡四训》上记载,这个了凡先生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在每一次科举考试之前,他就能够判断出有一些人可以考中,而另外一些人要落榜。结果开榜之后,和他预测的一模一样。他是依靠什么预测的呢?其实就是依靠这个人的言谈举止是不是谦虚受教。比如说他讲到一个例子,有一年去参加考试,有一个叫丁敬宇的人年纪最少,但是表现得最谦虚,而且总是主动地为那些年长的人服务,并且做到了受辱不答,闻谤不辩,受到侮辱诽谤,他也不去辩解,就像没那么回事儿一样,你看他年龄这么小,就有这样的涵养,谦虚恭敬的心,所以他说这样的人决定考中。结果,开榜之后果然如此。所以了凡先生辨别的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是否谦卑。

在春秋时期,齐国的宰相晏子,有一位驾马车的属下。有一天,他在为晏子张开车盖的时候,这个车夫的妻子,正好从门缝里往外面看。结果她看到,他的丈夫趾高气扬、非常得意。过了一会儿,这个驾车的人就回到家里,妻子就提出要和他离婚。这个车夫,听了之后感觉很奇怪,他就问,“你为什么要和我离婚呢?”这个妻子她很有智慧,她说,“晏子啊,身高不到六尺,可是他在齐国做宰相,名誉传遍了天下的诸侯国。但是我看他出门的时候,态度谦和,好像自己不及他人的样子。而你,身高八尺,为晏子驾车像奴仆一样,但是你出来的时候却表现一副高傲不可一世的神情,所以你只适合做一个卑贱的人。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我看不到你的前途、看不到你的希望,所以我要和你离婚。”

从此以后,这个车夫就转变了态度,变得很谦下。晏子看到他的行为突然改变,也觉得很奇怪,就问他是什么原因。驾车的人就把这件事的原委老老实实地告诉了晏子。晏子赞叹他能够改过自新,并且认为他有一个贤内助也很难得,就推荐他做齐国的大夫。你看这个车夫心态一转变,他从这个高傲变得谦虚了,境随心转,他的福报也就来了,这个环境也就转变了。所以中国古人说:“福田心耕。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这个方寸,就是指我们的方寸之心。所以这个马夫他的态度一转变,他的心一变,环境、地位也就随之改变了。那么这个是要讲的“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这个淫就是过分,特别是用度过分,奢侈无度,没有节制的意思。

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这个“慑”就是怯惑的意思。何胤注解,他说,“惮所行为怯,迷于事为惑。”就是恐惧自己的行为是对的还是错的,这叫怯,胆怯。迷于事为惑,不知道这件事是应该怎么做,很迷惑,这个叫慑的意思。就是一般的人,如果没有地位又很贫穷,就有一些自卑之心,所以做事情,就有一些胆怵,不知道这件事是对还是错,迷于事,就迷惑了。所以马彦醇说,“富贵之所以骄淫,贫贱之所以慑怯者,以内无素定之分,而与物为轻重也。好礼则有得于内,而在外者莫能夺矣。”他说富贵的人之所以会骄傲、过分、用度奢侈,而贫贱之人所以会胆怯迷惑,都是因为内心没有一定的这种定力,没有一定的操守,不知道自己的本分是什么。所以才把外物,比如说,富贵还是贫贱作为评价自己轻重的一个衡量的标准。“好礼则有得于内,而在外者莫能夺矣。”如果一个人喜好礼义,那么他在内心就会很充实、有所得。就像古人所说的“法喜充满,禅悦为食”。他有一种从内心所感受到的源源不断的喜悦,就像泉水一样涌出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在外的这些富贵,比如说财富、地位等等,就不能够夺其志,就不能够让他感觉到恐惧,或者是胆怯了、迷惑了。就像孔子说的,他说,“穿着破丝绵所做的棉袄和那些穿着狐皮大衣、裘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感觉到羞耻、不好意思的,只有由能够做到,只有子路能够做到。”为什么子路能够做到呢?子路就是内心有所守,他自己有志向又懂礼,所以他有一种学道的喜悦、学道的心得,他能够得到这种学道的快乐。像颜回也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所以你看孔老夫子这一些大弟子,都能够做到内心有所守,知道自己的追求是什么,他有志向。所以怎么样呢?他不会以外在的富贵来作为评价自己价值的标准。

那我们当代社会,流行的都是西方的价值观。而西方的价值观是以自我为中心,但是这种自我,被称为占有性的自我,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我所拥有的东西,外在于我的东西,比如说我的车子、我的位子、我的票子、我的房子等等,外在于人的东西,作为评价自我价值的标准。结果怎么样呢?为了获得自我利益的满足,体现自己的价值,就要去和别人竞争。结果竞争还是不能够满足自己的利益,竞争向上提升,就变成了斗争。这个时候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问题就会出现了。而斗争还是不能够满足自己的利益。结果斗争向上提升,就变成了战争。所以我们现在打开新闻媒体,每一天必不可少的内容就是局部的冲突甚至战争。什么原因呢?都是西方的价值观,以自我为中心的这种价值观普遍流行所导致的结果。所以英国著名的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先生,他考察了各个国家的文明历史,最后从文化学的角度提出,能够真正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的,唯有中国的传统文化。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他们对西方的文化,对西方的历史传统,西方的主流价值观都有深刻的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的核心价值观也有深刻的把握。

在1988年,也有一批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开会,面对全世界的道德危机、恐怖主义、环境危机、还有腐败现象等等,提出了一个共同的呼吁,说,“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二千五百年前汲取孔夫子的智慧。那么这一些人都是科学家,而且是顶尖的科学家,都富有科学的精神。那就是他们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理解和认同,他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如果对这个东西没有研究,或者是只是浅尝辄止的了解,他也不可能说得这样的肯定。这些都是让我们能够重新认识自己的礼义文化,能够对自己的文化生起自信。

我们再看下一句,“国君春田不围泽,大夫不掩群,士不取麝卵。”“国君春田不围泽”,这个国君是指当时的诸侯国的国君。因为春天万物都是在生长发育之间,所以不能够过多地伤害万物的生命。所以诸侯国君在春天进行田猎,不能包围整个猎场,把他们一网打尽。“大夫不掩群”,这个“群”,谓禽兽共聚也。这些禽兽群聚在一起,说明数量很多,所以不可掩取之。大夫不掩群就是大夫不可捕杀整群的鸟兽。

“士不取麝卵”。“麝”,就是鹿子的意思,后来凡是兽子都称为麝,也就是幼鹿的意思。“卵”,就是鸟卵。士人不可掠取幼兽或鸟卵。

方悫说,“围泽掩群,四时之田所同禁,特以春言之者,孕乳之时尤在所禁故也。”他说围泽掩群,也就是说包围整个猎场,或者是捕杀整群的鸟兽,这个在四季的打猎之中都是共同禁止的。这里特别以春天这个打猎,强调春天的打猎。就是因为在春季的时候,万物都是在生长发育哺乳之时。所以,要特别地禁止。

郑玄说,“生乳之时,重伤其类。”就是万物是在生长发育哺乳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有以上的行为,就会对这些鸟兽的种类,都会有所伤害。这也体现了中国古人对于动物的一种恭敬。

像我们前边《曲礼》开篇说“毋不敬。”告诉我们要一切恭敬。这个一切恭敬,不仅仅是对人的恭敬,也包括了对动物、植物乃至于天地自然的恭敬。这里也体现了中国很早就有这种生态保护、环境保护,还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下一句,“岁凶,年谷不登,君膳不祭肺,马不食谷,驰道不除,祭事不县。大夫不食粱,士饮酒不乐。”“岁凶,年谷不登”,这个岁凶就是指水旱灾害。年谷不登,这个登就是成的意思。就是指遇到水旱灾害等凶荒,这个年中的农作物不丰登,收成不好时。

“君膳不祭肺”,“膳”是对美食的称呼。“夫盛食必祭,有虞氏以首,夏后氏以心,殷人以肝,周人以肺。不祭肺,则不杀也。周人重肺,故食先祭肺。岁既凶饥,故不祭肺,则不杀牲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主在盛食之前一定要祭祀,那么在虞舜的时候,是用这个动物的头来祭祀;到了夏朝的时候,是以心来祭祀;到了殷商时期,是以肝来祭祀;到了周朝的时候,是以肺来祭祀。“不祭肺”,就是不杀也。不用这些牲畜来祭祀,就是不杀牲畜的意思。

“周人重肺,故食先祭肺。”周人他重视用肺来祭祀,所以在盛食之前,都要杀动物来以肺祭祀祖先、来祭祀。年头不好,五谷不丰登,遇上了水旱灾荒等等。所以就不祭肺,也就是说不杀牲,不能够杀这些牲畜来祭祀。

所以“君膳不祭肺”,就是国君用膳不杀牲,取肺祭祀。“马不食谷”,这个年头好的时候五谷丰登,这个马就食谷,那么现在遇到了凶灾,马就不得吃谷类。

“驰道不除”,这个驰道就是正道的意思,就是所谓的御路。也就是国君驰走车马之处称为驰道。不除这个除是治的意思。所谓的不治就是不修治。我们知道这个古代的路,不是我们现在的水泥路、柏油马路,而是土路。所以长久不修治的话,就会长草。长草可以供人取蔬菜或者是吃的,不修治这些驰道,就是在遇到凶灾的时候,人们吃不饱,可以从这个驰道所长的这些植物中来取菜,来应饥。所以不治道,就是为了不妨害民众来取食蔬菜。所以驰道不除的意思就是国君马车所驰走的正道不得修治。

“祭事不县”,这个县就是乐器,钟磬之属也。就是这些悬挂的钟磬等乐器称为县。在年头不好的时候虽然祭祀,但是不作乐。所以祭事不县,就是祭祀不奏钟磬之类的乐器。

“大夫不食粱”,这个“梁”是加食。什么意思呢?说“大夫食黍稷,以粱为加,故凶年去之也。”大夫平时的时候,吃黍稷为主食,然后再吃稻粱为加食。那么到了凶年的时候,就把梁稻做的加食给减损了。所以,大夫不食粱的意思就是,大夫们主食之后不再以稻梁作为副食。这也是贬损自己的享受。

“士饮酒不乐”。不乐就是去琴瑟。士人饮酒不奏乐。

正义曰,这些是为了干什么呢?“明凶荒人君忧民自贬退。”这也是属于礼,这个礼的要求就是遇到凶荒灾年的时候,作为君主的、领导的,对于老百姓的苦难很忧愁。所以,自己就会减损自己的享乐。这也是礼的要求,这也体现了这些君主领导者与民同甘共苦,能够忧百姓之忧,把老百姓的疾苦真正的放在心上。

我们今天的时间到了,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