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礼记》第11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礼记》第11集
2020-05-02

诸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礼记·乐记》。我们请看这一段:“乐由中出,礼自外作。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这段话讲的是礼乐产生的根源,以及大礼大乐的特点,通过礼乐教化能够达到的理想效果。“乐由中出,礼自外作。”音乐是由内心发出来的,它表现的是内心的和平安静。而礼则是产生于外在的行为,“敬在貌也”,也就是说“礼”表现的是外貌的恭敬。

“大乐必易,大礼必简。”大乐就是指典雅庄重的音乐,用于帝王的祭祀、朝贺、宴享等典礼。“易”就是平易,大乐必然简易平和,最盛大的乐也是仅仅一唱而三叹而已。这说明典雅的音乐,节奏不应求繁复,也不必有很多的音节。

在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理想国》之中,他也强调,他说:“节奏要务求简捷和凝练,因为在一切艺术之中,音乐是刺激感官与情绪最剧烈的艺术,所以无论对于人还是对于观众,都要格外讲求情感与理性的平衡,处处有一个恰如其分的节度,而不能够流于狂妄。”柏拉图在谈到对城邦护卫者的音乐教育时指出:“过度的快感可以扰乱心智,它容易与骄纵淫荡相融。倘若一种庸俗的漫无法际的歌星,弥漫于艺人的队伍,他们如醉如痴听从毫无节制的狂欢支配,还狂妄无知地说:‘音乐里没有真理,是好是坏,都只能听凭听者的快感来判定。’他们创造出一些淫靡的作品,又加上一些淫靡的歌词,这样就会在群众中养成一种无法无天、胆大妄为的习气,使他们自以为有能力去评判乐曲和歌的好坏。而一旦对音乐的普遍的妄想风行,自由就接踵而来。人们都自以为他们知道,其实他们‘并不知道’的东西,就不再有什么恐惧。随着恐惧的消失,无耻也跟着来了。”这是柏拉图在《法律篇》里的一段阐述。

为什么柏拉图特别强调节奏要务求简捷和凝练呢?他说:“复杂的音乐产生放纵,而质朴的音乐教育则能产生心灵方面的节制。而歌词的风格和心灵的精神状态是一致的,良好的文词、乐调、节奏,都来自于良好的精神状态、心理状态。”也就是说,有了这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心灵状态,才能创作出好的文词、乐调和节奏。因此他说:“艺术表现得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而来。”可见,“乐”是从内心发出来的,是心灵状态的反映,典雅庄重的音乐必然平和而简易。

“大礼必简”,这种典礼,它也是简单而朴素的,比如说祭祀中用的“玄酒腥鱼”就非常的简单。“玄酒”就是古代祭礼中用的清水。因为礼重根本,酒是由水制成的,水是酒的根本,所以祭祀时供酒只是供水。在《礼记·礼运》中,就记载:“故玄酒在室。”孔颖达疏:“玄酒,谓水也。以其色黑,谓之玄。而太古无酒,此水当酒所用,故谓之玄酒。”所以祭祀的时侯用清水代酒非常简易。“腥鱼”就是没有煮熟的生鱼。主要都是为了表达内心的恭敬,这些都是“大礼必简”的例子。

“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乐教”能够推行,人的心中就没有怨恨,“礼教”能够推行,人与人之间便不会争斗。古时圣王毫不费力,垂衣拱手就可以使天下得到治理,这就是礼乐发挥的作用。因为好的音乐是从和平的内心发出来的,所以它也使人内心平和。而礼节表现在外在的恭敬的行为,而这种恭敬行为又进而影响到内心。人人都能够接受礼乐教化的熏陶,自然能够内和外静、无怨无争,社会和谐、天下太平。所以说“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这说明礼乐对人内在的心灵和外在的行为,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远恶迁善,而变得文质彬彬。所以中国文化也称为礼乐文化。“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通过礼乐教化就可以达到天下太平。

再看下面:“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爱。”这一节阐明的是“礼乐与天地合德”,明智的君王如果善用礼乐治国,因循礼乐教化,可以获得显著的功名成效。

“大乐与天地同和”,天地之气和合,风调雨顺,就能够化生万物,万物得以自然成长。典雅庄重的大乐,顺应阴阳律吕的规律,也可以生养万物,这就是“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天地的形态,各有高下大小的不同,比如有山川湖泊,有高原、平原、丘陵、河谷等等,典雅庄重的仪礼也是分别尊卑贵贱的秩序,与天地相似,这个就是“大礼与天地同节”。

“和,故百物不失”,因为大乐与天地同和,能够生成百物,因此百物不失其性,所以“故百物不失”就是指能够使百物不失其性。大乐就像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变化人的气质于潜移默化之中,不失万物清净无染、淳朴自然的本性。相反,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是狂风暴雨呢?万物不仅不能够自然生长,还受到损害。所以音乐必须和谐,它的节奏不能像天地之间的狂风暴雨,否则怎么样呢?也会对万物的生长造成损害,有损万物的本性。

这一句话告诉我们,其实音乐它可以有助于,或者有害于万物的生长。就像“水结晶的实验”,让水“聆听”不同的音乐,当它听到现在的摇滚乐、迪斯科这样的音乐的时侯,这个水的结晶非常的丑恶。而它听和缓庄重的古典音乐的时侯,水的结晶就非常的美丽。这说明音乐它确实能够对万物都产生影响。

有心理学家对植物做实验,就是把植物分成三个地方种,其它的条件都同样,只有一个条件是改变的。其中一个地方的植物让它听古典音乐,一个地方的植物什么都不听,另一个地方的植物就是听烦躁的,像摇滚乐等等浮躁的音乐。结果三个月过去了,就发现植物的长势非常的不同。听古典音乐的植物,长势是最喜人的,欣欣向荣,花开得也好,植物长得也茂盛。而什么也不听的植物处于中间状态。而听了浮躁的,像摇滚乐等等这样音乐的植物,长势是最差的,甚至很多都枯萎了。这说明好的音乐,确实可以有助于万物的生长。这种思想可以应用于农业,让农业的农作物怎么样长势好呢?就是要让它听“德音雅乐”。这个实验也被一些人运用在植物、农作物的种植之中,确实取得了好的效果,这个也是有经典依据呀!

“节,故祀天祭地”,因为大礼与天地同节,它讲究尊卑上下的秩序。而天地无私,有生养成就万物的功德。为了回报天地的伟大功德,就要祭祀天地。祭祀天地,不是迷信,是为了回报天地的生养、成就之恩,培养一个人知恩报恩、饮水思源的意识,而不是求天保佑自己事事顺利。

当然孔子也说:“我祭则得福。”为什么呢?为什么他参加祭祀就能得福佑呢?这也是有道理的,因为“福田心耕”。回报最丰厚的福田有三种,就是“恩田、敬田和悲田”。在祭祀的时侯,把人的恭敬之心引发出来了,培养了恭敬心。而感恩天地,把人的感恩之心也引发出来了。所以是这种诚敬心、感恩心让人得福。所以我们学习“礼”,不能够只是在一些仪式上做文章,不了解它的教育内涵,往往容易把它变成迷信。

比如说我们现在拜财神,很多人认为我在财神面前放上一些钱,他就能够保佑我发财,这就变成了迷信。为什么我们要拜财神呢?财神一般供文财神范蠡,因为他三聚财三散财,很会赚钱。告诉我们要布施才能得财富,财富是结果,拿钱去帮助别人这是因,所以你越施越多,是这个原因。拜财神并不是让你给他礼拜鞠躬,给他放十块钱,明天就保佑我赚一百万,这个就是迷信了。如果你看到财神像,你就想到向范蠡学习三聚财三散财的做法,舍得舍得,你才能够获福。

同样我们祭祀天地,为什么可以有教育内涵呢?祭祀天地,首先你有敬畏之心,你不敢去做坏事。像《易经》上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你不敢去做坏事,有敬畏之心,所以你自然会远祸得福。而且你拜天地,你知道有天道的存在,你要顺应天道来生产生活,不能够违背自然规律。比如说一年有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我们搞农业,也要不违农时,我们办政治,也要按着这个次第来办政治。比如说,春季的时侯选拔人才,到秋季的时侯问斩处罚犯人。而且天道好生而恶杀,天道都是成就万物、生养万物,这是它的好生之德。人按着这一个特点来办政治,就会“礼主刑辅”,以伦理道德礼仪教化为主,以刑罚的处罚为辅,这也是“一阴一阳之谓道”。

再看“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它有一种平等无私的情怀,对万物一视同仁的包容关爱。为什么习总书记提出,爱护百姓,在脱贫致富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这就是效法天地无私的一视同仁的精神。我们再看《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我们不仅要把人民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还要以这种仁爱之心关爱万物,包括关爱动物,关爱自然生态。所以你就不能够破坏生态,破坏环境。再来,自然万物都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就叫因果规律。你看到这一个规律,你就知道“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报”,你就想得好的结果,必须去种好因。所以你祭祀天地有这么多的好处,你怎么能够不得到福佑呢?

下面讲“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圣王既能使礼乐与天地同和节,于显明之处尊崇礼乐以教人,又于幽冥不见之处尊敬鬼神以成物。像《周易》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所以有阳就有阴与之相对。孔子也说:“敬鬼神而远之”,所以“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

“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如果圣王能够如上所说,推行礼乐有方,以此治理天下,那么四海之内合其敬爱。具体而言,因为行礼有方,所以四海会合其敬。大家都行同样的礼,同样的恭敬心。因为行乐有方,因此四海之内齐同其爱,可以达到“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境界。这说明礼乐具有培养敬爱之心,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

这一段话意思就是说,典雅庄重的音乐与天地一般的协和,庄严隆重的典礼与天地一般的节度。因为大乐与天地一般的协和,所以百物不会失其本性;因为大礼与天地一般的节度,所以可以用来祭祀天地。圣人在人间推行礼乐教化,与幽冥之处尊敬鬼神以成物。这样,四海之内就能会合其敬,而齐同其爱。

再看下面一段“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礼。”这一章在《乐记》中名曰《乐礼章》。这一章主要是讲王者为治,必制礼作乐,故名《乐礼章》。

“王者功成作乐”,“功成”是指天子功业既成,而这个功最重要的就是统一天下。先王统一天下,是由于得到了民心,是乐民之所乐的结果。所以统一天下之后,就命令作乐,以应民所乐之心。

“治定制礼”,“治定”,最重要的“治”就是教化人民。“礼以体别为义,今治人得体,故制礼应之。”如果“用质教民治定者,则制礼省略也。若用文教民而治定者,则制礼繁多也。”这一句话就是王者功业成就,开始作乐;社会安定教化人民,开始制礼。是以乐随王者之功,礼随治世之教。

“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礼。”“五帝”,就是上古时候的五位帝王,在史书中说法不一。在《大戴礼记·五帝德》和《史记·五帝本纪》中,都以黄帝、也就是轩辕黄帝,颛顼、也就是高阳,帝喾、就是高辛,还有唐尧,虞舜为五帝。在《〈书〉序》之中,就是《书经》的序,是以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为五帝。在《易‧系辞下》是以伏羲、神农、黄帝、唐尧、虞舜为五帝。在《礼记‧月令》是以太昊、也是伏羲,炎帝、也就是神农,还有黄帝,少昊,颛顼为五帝。既然我们是讲《礼记》,我们还是以《礼记·月令》篇为准,当然上古时侯的帝王说法不一,不影响我们对经义的理解。也就是说,虽然五位帝王处于不同的时代,他们怎么样呢?“不相沿乐”,不共同沿用一种乐曲。“沿”就是因的意思。

“三王异世,不相袭礼”,“三王”也有不同的说法。在东汉赵岐注《孟子》,他以夏禹、商汤和周文王为三王。东晋范宁注《谷梁传》,他以夏禹王、商汤王和周武王为三王。“异世”也是指不同的时代。“不相袭礼”不共同沿袭同一种礼仪。这是因为礼乐的情,圣王同用。就是礼乐的本质,圣王是共同来利用的。但是礼乐的形式,就是礼乐之迹在各个时代都损有益,随时而改,所以说不相袭也。

在《论语》中,孔老夫子也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也是说礼的本质是不变的,但是表现形式,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损有益。比如说,我们在古代最重礼就是三跪九叩首的礼,但是到现代,如果再行三跪九叩首的礼,就会被人笑话迂腐了。我们现代最重礼就变成了三鞠躬礼,但是它的本质都是表示恭敬。五帝所处的时代各不相同,所以各不沿袭前代的音乐;夏、商、周三王世事相异,也不沿用前代的礼制,也都是各有减少与增加。

“故圣王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礼乐明备,天地官矣。”“官”,就是事的意思。也就是任事,各得其事,各司其职。

这一节讲的是圣人作礼乐以应天配地。圣人效法天地之道制礼作乐,能使礼乐“备明”,就是显明具备;而礼乐又能为功于天地,反过来作用于天地,赞天地之化育,使得天地之事各得其宜。所以圣人作乐,以对应上天冲和虚静、涵容万象的胸襟;制礼,以对应大地尊卑有序、万物生长各循其道的法则。礼乐一旦明达完备,天地万物便可各得其所、各安其位。

下一段“地气上跻,天气下降,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跻”,就是升的意思,地气上升。“奋”,在《周易·系辞上》作“润”,滋润的润。“暖”同“煊”,就是火字旁和宣传的宣,是照耀、温暖的意思。“百化兴焉”,在《史记·乐书》上写作“百物化兴焉”。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又有雷霆应势而动,以风雨来滋润,通过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来使之变动生长,用日月之光照耀温暖,从而使万物得以化生。这样,音乐才真正效法并体现了天地之间的和谐。

从这里可以看到,乐是源自于天地自然的和谐与秩序。作乐如果和谐,天地也就和。所以真正伟大的音乐能够成功的类比自然的和谐,只有这样的音乐才是有意义的、可取的。

“礼者,所以缀淫也。是故先王有大事,必有礼以哀之;有大福,必有礼以乐之。哀乐之分,皆以礼终。”

“礼者,所以缀淫也。”“缀”,就是止的意思,“淫”,就是过度。“礼”是用来防止过分、过度的。大事,指死丧之事;大福,是指祭祀吉庆之事。礼制是用来制止过分放纵的行为,因此古代先王遇到死丧等大事,必定有衰麻、哭泣等礼节,以表达哀思。遇到祭祀吉庆之事,也必定通过礼节来表达欢乐。哀痛、欢乐的分寸、限度,都通过“礼”,恰如其分的表达出来。

“是故先王本之情性,稽之度数,制之礼义,合生气之和,道五常之行,使之阳而不散,阴而不密,刚气不怒,柔气不慑,四畅交于中,而发作于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夺也。”

“度数”,陈澔解释,他说:“度数,十二律上生下生损益之数也。礼义、贵贱、隆杀、清浊、高下各有其义也。”十二律,就是古乐的十二调,古代乐律学的名词,是古代的一种定音方法。古人是用管径相同的竹管和金属管,制成一种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低。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为阳律,名曰“六律”,就是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成偶数的六个管为阴律,名曰“六吕”,即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六律是以竹为管,六吕以铜为管。十二律在乐就精简为宫、商、角、徵、羽五声,因为“五”是数之中能致中和。

“生气”,就是指阴阳二气。“五常”指五行,孔颖达正义说:“言圣人裁制人情,使合生气之和,道达人情以五常之行,谓依金木水火土之性也。”所以“五常”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性。

“密”,就是封闭。“慑”,就是恐惧。“四畅”,孔颖达正义解释说:“谓阴阳刚柔也。”这一句话的意思是说:因此古代先王作乐,本于人的本性和情感,根据五音十二律的度数,以礼义来裁制人情,使之既符合阴阳二气的和谐,又依循五行之性。又依循五行之性,就是金木水火土的引导。从而使阳气发扬而不至于散失,阴气收敛而不至于郁结,使刚烈之气不至于发怒,柔顺之气不至于恐惧。阴阳、刚柔,四者在内心都和畅通达,表现于外也都各安其位,而不互相侵陵、冲突。

我们再看下面一段,“土弊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大,气衰则生物不遂,世乱则礼慝而乐淫。是故其声哀而不庄,乐而不安,慢易以犯节,流湎以忘本。感条畅之气而灭平和之德,是以君子贱之也。”

“土弊”,就是土地贫瘠。水烦,就是水泽频繁扰动。“遂”,就是长成的意思。“礼慝而乐淫”,孔颖达正义:“慝,恶也。淫,过也。世道衰乱,上下无序,故礼慝;男女无节,故乐淫。”

“感条畅之气”,孔颖达正义说:“感,谓感动也。条,远也。畅,舒也。言淫声感动于人,损长远舒畅之善气,而损灭平和之善德矣。”“感”,就是感动、扰动,使人的长远舒畅之善气受到扰动,从而泯灭了平和之善德。这是孔颖达的解法。另外,在王念孙那里,他认为“条畅”应该读为“涤荡”,“涤荡之气,谓逆气也。上文其声哀而不庄云云,谓奸声也。涤荡之气与平和之德正相反。奸声、正声各以类相动,故曰‘万物之理各以类相动也’。”也就是说,在王念孙看来,“条畅”实际上是涤荡之意,涤荡之气就是逆气了。在《史记·乐书》以及《说苑·修文》篇中,也都写作“感涤荡之气”,这也是一种解法。

我们还是根据孔颖达的正义来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土壤贫瘠,草木就不能生长,水泽频繁扰动,鱼鳖就不能养大。阴阳二气衰乱,生物就无法生成。世道衰乱,上下无序,则礼就会被废弃,而音乐便会放纵淫逸。于是乐声便会哀怨而不庄重,欢乐而不安详,散慢而迭相陵犯,让人沉迷于声色而忘失本性。人们会被这种乐声干扰,而破坏其原本自然舒畅的正气,泯灭了平顺祥和的善德。因此君子向来都是贱弃这一类乱世之声的。

再看下面,“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淫乐兴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唱和有应,回邪曲直,各归其分,而万物之理,各以类相动。”

这一段是说明,乐有奸声、正声的区别,各以类相感,君子应该去淫声,用正声。

“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奸声”,就是奸邪之声,感动于人,这里的感动,用现在的话也有刺激的意思。“逆气”,就是违逆之气,就是奸邪之气。人既感奸邪之声,则有奸邪之气来应。

“逆气成象,而淫乐兴焉”,这是说既感奸邪之声,心又感奸邪之气,二者相合而成象,淫乐遂兴。如果人初听奸邪之声,那么奸邪还没有很严重,如果心又感奸邪之气,那么乱象就形成了,不可救止,就像商纣王作靡靡之乐一样。

“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正声感动于人,就有顺气来应。既闻听顺声,又感得顺气来应和,二者相合而成象,那么和乐的音乐就兴起,就如周室太平而作颂声一样。

“倡和有应”,初有奸声、正声感人,这个是“倡”;后有逆气、顺气应之,这个是“和”。善倡则善和,恶倡则恶和,这是“倡和有应”。

“回邪曲直,各归其分”,“回”,就是乖违。“邪”,就是邪辟。这个是说乖违邪辟以及曲之与直,各归其善恶之分限。也就是善归善分,恶归恶分。“而万物之理各以类相动也”,既然善恶各归其分,这也说明,万物的情理是各自以其类别而自相感动。

这一段话翻译过来就是:但凡奸邪的声音感动刺激人心,就会有违逆之气与它相应。奸邪之声与违逆之气相互感应,又化而成象,则淫乱之乐就会产生。而纯正无邪的声音感动人心,就会有顺畅之气与它相应。纯正无邪的声音与顺畅之气相互感应,化而成象,则和谐之乐就会产生。在这一唱一和相互感应之间,乖违与乖违之气相应,邪辟与邪辟之气相应,曲、直亦如此相应,各归其分。而宇宙万物的道理,也都是以同类相聚,彼此感应互动的。这就是讲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道理。为什么人要“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呢?因为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感应什么样的人和你相应,感召什么样的人成为你的朋友,成为你的下属,成为你的领导等等。

“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类以成其行。奸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慝礼,不接心术,惰慢邪僻之气,不设于身体,使耳目鼻口、心智百体,皆由顺正,以行其义。”

“反情”,就是反去淫弱之情理,以调和其善志。“反情以和其志”。“比类以成其行”,比拟善类,以成己身之美行。

“奸声乱色,不留聪明”,就是不使奸声乱色留停于耳目,令耳目不聪明。“淫乐慝礼,不接心术”,就是不使淫乐慝礼而连接于心术,也就是心对于放纵的音乐和邪恶的礼仪不留存挂念。“惰慢邪辟之气,不设于身体”,因为耳目心术所为皆善,那么怠惰邪辟之气无由来入,故邪辟之气不施设于身体。也就是身体不会受到惰慢邪辟之气的影响。

“使耳、目、鼻、口、心知、百体,皆由顺正,以行其义”,既然邪辟不在于身,那么耳目口鼻、心想、智虑乃至整个身体,皆由顺正。“由”,就是从的意思,皆从和顺,以行其正直义理。因此,君子必然要抑制情绪欲望的泛滥,而端正自己的志向,与志同道合的人切磋相长,以成就善行。使奸邪的声音、淫乱的色相,不存留于耳目之中;淫佚的音乐、邪僻的行为,不污染自己的内心;怠惰、傲慢、邪僻的习气,不沾染自己的身体四肢。使耳、目、鼻、口、心智及整个身体,都能遵循正道而实践正义的行为。 

“然后发以声音而文以琴瑟,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箫管,奋至德之光,动四气之和,以著万物之理。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君子要远离奸邪之声,听用雅正之乐。这是前一段所讲的。这一段接着讲明雅正之乐的特点,说明大乐的德用,可以移风易俗,安定天下。

“发以声音”,就是用声音发动心志。在《诗大序》中说:“诗,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展现的是人的意志,当情感还在内心没有表达出来之时,被称为“志”;把情感用语言表达出来,就称为“诗”;所以发以声音,就是把心志用声音来发动,把诗再拉长声音吟唱出来,就称为“歌”。用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种材料的乐器来演奏歌曲,再伴之以舞蹈,才称之为“乐”。和谐雅正的音乐,能达到不可思议的教化效果。

“文以琴瑟”,在《礼记集解》中说:“文以琴瑟,谓琴瑟合于歌咏而文饰之,堂上之乐也。”指用琴瑟应和歌咏以文饰声音,是堂上之乐。“动以干戚”,“干”就是盾,“戚”是斧。上次我们也讲过,干戚是武舞所执之具,就是指用干戚振动形体,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以羽旄装饰乐具。羽旄,是文舞所用之具。“从以箫管”,以萧管随从诸乐。

对于这三句话,在孙希旦的《礼记集解》中这样注释:“干戚武舞,故言动。羽旄文舞,故言饰。从,随也,萧管轻,故言从。此皆堂下之乐也。”

“奋至德之光”,是指用上面所描述的诸种音乐,奋动天地至极之德,感得神明来降。奋,就是震动、奋动的意思。“至德之光”,就是指天神降临,地神出现,先祖庇佑等。“动四气之和”,指的是感动四时之气序和平,使阴阳顺序也。也就是春夏秋冬不失其序,不逆时令。“以著万物之理”,“著”就是成的意思。乐既和平,故能成就万物之道理,也就是风调雨顺,寒暑应时。

“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伦”,就是类的意思。因此正乐施行而人伦端正,万类清美。人听之则耳聪目明,血气和平。从而变移粗敝恶劣的风气,改革昏乱的习俗,人不做恶事,因此天下安宁,万物各得其所。就是说实行正乐,能够端正人的道德规范,和合阴阳。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然后用声音把心志表达出来,与琴瑟相和而成乐章,挥动干戚而成武舞,用羽旄作饰而成文舞,随之用萧管伴奏。用此音乐焕发出天地至德的光辉,引导阳、阴、刚、柔四气顺畅中和,以显示万物运行的法则。因此正乐通行而人伦正位,万类清美,使人耳聪目明,心气为之和平,良善的风俗随之潜移默化而蔚然形成,天下因此而太平。

“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对曰:‘今君之所问者乐也,所好者音也,相近而不同。’文公曰:‘敢问何如?’对曰:‘夫古者天地顺而四时当,民有德而五谷昌,疾疫不作而无妖祥,此之谓大当。然后圣人作为父子君臣,以为纲纪。纲纪既正,天下大定。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谓德音,德音之谓乐。今君之所好者,其溺音乎?’”

这段话,实际上是给我们讲了“音”和“乐”的区别。魏文侯问子夏说:“我身着端冕。”“端”,郑玄注:“玄衣也。古乐,先王之正乐也。”“端”就是正式的玄色朝服,“冕”就是礼帽。“古乐”,就是古代圣王的正乐。魏文侯说:“我正襟危坐,穿着端服、戴着礼帽,来听古代圣王的正乐,结果怎么样呢?却唯恐要睡着,昏昏欲睡。”就像有人听讲座,打不起精神,昏昏欲睡。“但是当我听郑卫之音的时候就不知疲倦”,就像有人看电视剧,看了一集又一集,也不知疲倦。这说明什么呢?他对郑卫之音非常爱好,甚至沉湎其中。他就问了,为什么听古乐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而听新乐却令人不知疲倦?

在春秋的时候,就有了古乐和新乐的区分。所谓的古乐,就是指自黄帝、尧舜以来,圣贤相传的雅乐,比如说舜的《韶》、禹的《夏》等等。它的节奏缓慢庄重,培养人的中和之气,富有教化意义。而新乐则是指当时人们所作的淫声乐曲,如郑卫之音,恣意放荡。

子夏回答说:“现在您所问的是乐,而您所喜好的却是音。乐和音虽然相近,其实不相同。”文侯就问了:“请问音和乐到底有什么不同呢?”子夏回答说:“古时候天地和顺,四季有常。”四时当,就是四时不失其序。“民有道德,五谷丰盛,疾病不生,又没有凶兆,全都是恰到好处,这称为‘大当’。”《礼记集解》注:“大当,言天地之间无不得其当也。”“当”,意思就是说真正的乐,不失其天地和谐、政治清明、人民安乐的实质,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太平盛世。“然后圣人出现了,确定了父子君臣的名分纲纪;纲纪一确立,天下才真正安定了;天下安定之后,端正六律,调和五声,用琴瑟等乐器伴奏、歌唱《风》《雅》《颂》等诗篇,这才叫德音,这样的德音才叫做乐。而您现在所喜欢的,恐怕是使人沉溺放纵的靡靡之音吧?”溺,譬喻人情沉湎而不反。孔颖达称之为“淫溺”。

下面接着说:“郑音好滥淫志,宋音燕女溺志,卫音趋数烦志,齐音敖僻骄志。四者淫于色而害于德,是以祭祀弗用也。为人君者,谨其所好恶而已矣。君好之则臣为之;上行之则民从之。《诗》云:‘诱民孔易。’此之谓也。”

“郑音好滥淫志”,孔颖达正义:“滥,窃也,谓男女相偷窃。言郑国乐音好滥相偷窃,是淫邪之志也。晏,安也。溺,没也,言宋音所安,唯女子,所以使人意志没也。卫音既促且速,所以使人意志烦劳也。齐音敖狠辟越,使人意志骄逸也。”

郑国的音乐,滥相偷窃、毫无节制,使人心志淫邪放荡;宋国的音乐过于安逸,使人心志沉溺;卫国的音乐急促快速,使人心志烦劳;齐国的音乐狂傲邪僻,使人心志骄逸。这四种音是“淫于色而害于德”,都是使人过分沉湎、放纵情欲,有害于人培养美德,不能称之为“乐”。所以,祭祀的时候,也不能用这样的靡靡之音。为什么不能用呢?因为这些靡靡之音败坏了中正之德。

最后,子夏还提醒魏文侯,说:“作为国君,一定要谨慎选择自己的好恶。因为国君喜好什么,臣下就会做什么;上层干什么,百姓就会跟着干什么。”《诗经》说:“诱民孔易”。“孔”就是很、非常的意思,意思就是说诱导老百姓很容易,怎么容易呢?其实就是上行下效,自己喜欢什么,就会带动整个社会兴起这样的风气。

儒家认为以道为主导的音乐,有益于人心性的提升;而以满足感官刺激作为主导的音乐,则会导向社会混乱。所以《乐记》上说:“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在古人看来,音和乐是有所不同的。低层次的音,悖逆天道中庸的原则,对人性的宣泄毫无节制,会引导人走向颓废,甚至暴戾的极端,最终毁灭人性,这也被称为亡国之音。而高层次的乐是天道的体现,使人在享受音乐的同时,能够受到道德的熏陶,涵养心性,是入德之门。换一句话说,只有符合于“道”的音才称为“乐”。

“君子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致礼以治躬。心中斯须不和不乐,而鄙诈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须不庄不敬,而慢易之心入之矣。”“易”,就是轻易的意思。

君子说:“人不可片刻离开礼乐。致力于乐,是为了陶冶心性,因为乐从内心发出,所以能陶冶心性;致力于礼,是为了调整身体与言行,礼是表现于外在的行为,所以能够修正心行。一个人的心中如果有片刻不和顺、不喜乐,卑劣而虚妄的念头就会趁虚而入,卑鄙而虚妄的念头趁虚而入,也就是说“利养贪欲”就会产生。外貌如果有片刻不庄重、不恭敬,轻忽怠慢的念头也会趁虚而入。

“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乐极则和,礼极则顺。内和而外顺,则民瞻其颜色而不与争也,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所以说乐是调理人的内心,礼是规范人外在的行为。音乐至美能使人和畅,礼仪至善能使人恭顺。内心和畅而外貌恭顺,则人们望见他的外貌神情,就不会与他起抗争之心;看见他的仪容风度,便不会产生轻视侮慢的念头。

“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是先王立乐之方也。”

这一段是讲音乐的普遍流行,可以在人民中间建立起一种平和的气氛。具体而言:音乐在宗庙中演奏,君臣上下一同聆听,就无不和谐恭敬;在宗族乡党中演奏,长幼一同聆听,就无不和谐依顺;在家门之内演奏,父子、兄弟一同聆听,就无不和睦亲密。所以,音乐是为了和谐父子、君臣之间的关系,而使万民归附亲顺的,这才是古代圣王立乐的宗旨所在。

总之,音乐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和”。我们今天就把《乐记》讲圆满了。今天就学习到这里,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