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礼记》第09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礼记》第09集
2019-08-03

诸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群书治要•礼记》《乐记》郑康成云:“名《乐记》者,以其记乐之义。”因为它所记载的是乐的义理,所以称为《乐记》。可以说《乐记》是中国古代关于乐理最重要的文章。它详细记述了音乐的起源、作乐的方法以及音乐的功效。提出“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其中特别强调了要重视礼乐教化,认为礼乐对于协调人的内在情感和外在言行,达到社会和谐,至关重要。这与《孝经》上“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思想是一致的。

古代圣王治理天下,运用礼、乐、刑、政,把乐排在第二位,仅次于礼;中国传统文化也常常被称为“礼乐文化”,这说明乐教在国家治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音〕郑康成注说:“以宫、商、角、徵、羽五声相杂而和合成章谓之音”。也就是宫、商、角、徵、羽杂比曰音,单出曰声。单出则称为声。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物〕孔颖达《疏》曰:“物,外境也。”就是与我相对的他物,包括人、事、物等。

音之所以产生,是由人心,心动。而人心之所以心动,是因为外在的人事物使然。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感〕《说文解字》解释这个“感”,动人心也。所以我们也经常说感动。当然这个“感”,也有迷惑的意思。比如说《吕氏春秋·有度》上解释,有一句话:“使人不能执一者,物感之也。”高诱注,说这个感,惑也。也就是说,使人不能专一、制心一处,就是因为外物的迷惑。所以这个“感”,又解释为迷惑。

〔形〕“形于声”这个“形”,犹现也,就是显现、流露的意思。

人心受不同外境所感而生起不同之情,于外便随之显现为不同之声。比如说,人心如果感受到死丧之物而兴动,于口则显现为悲戚之声;心如果感受到福庆之物而兴动,于口则显现为欢乐之声。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所有“音”的兴起,都是由心而产生的。人心的萌动,是受外境所惑而致。人心因惑于外境而情动于中,显现于外则为声。

《礼记·正义》曰:“此一节,论乐本之事,乐的根本,名为乐本者,乐以音声为本,音声由人心而生,此章备论音声起于人心,故曰乐本。”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其性,感于物而后动,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

〔由〕就是来源。乐是以音为本源而产生的。乐本源于音而生,因此可以说音是乐的来源。

〔本〕孔颖达的《疏》曰:“本,犹初也。”即本源之义。“究其本源,乐由音成,音由声就,声由情动,情由心感。”因此可知,乐的本源在于人心受外物所感而生起。

这里就是区分了乐、音和声。说乐是由音而产生的,其本源是由人心受外境所惑而生起。

〖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

〔噍〕(jiāo),释文解释这个噍,谓急也,就是急促之义。

〔杀〕(shài),衰微之义。“若丧其所欲,必哀感于心,形于声则必然急促衰微。

〖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

〔啴〕(chǎn),宽也。若人得其所欲,必乐感于心,形于声则必然随而宽缓。

〖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

〔发〕郑玄注曰:“发,犹扬也。”即发扬。

〔散〕就是放散。

得顺其心,心必喜悦,形于声则必然发扬放散。

〖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

〔厉〕就是猛厉。若遭遇恶事,心生恚怒,形于声则必然粗暴而猛厉。

〖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

〔直〕就是不邪。

〔廉〕廉隅也,就是廉直方正。

如果遇到地位尊贵之人或者自己处于尊高的地位,一定是心生严敬,形于声则必然廉直方正,无有邪曲,因心有所畏也,内心有所畏惧,所以表现在声音上就是廉直方正,不敢说那些邪曲不正的话。

〖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

〔和〕调也,调和的意思。

〔柔〕软也,柔软。

若心中有所爱慕,形于声则必然调和柔软。

〖六者非其性,感于物而后动,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

〔六者〕就是指以上所说的哀、乐、喜、怒、敬、爱而生起的六种声。

〔非性〕就是不是本性本具的。方性夫曰:“静者天之性,动者人之情,无所感则静,有所感则动。六者感于物而后动,故曰:‘非性也。’”也就是说,人性本自静寂,这是人的天性,因为它没有因六情所产生的六声。这六声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人心感于外物而情动于中,随其所感发的六种不同情绪而应和成六声,由此可知,这六者不是本性本具的。因此圣人制礼作乐来加以防范,目的是不要因外境恶事迷惑心性,故云“先王慎所以感之”。

这六种声不是本性本具的,是因人心受外境所惑之后而起了妄动。人心之动,缘于外境的感发。耳目等所接之境自然会影响到内心的状态,所以必须谨慎外境恶事对心性的迷惑,因此古圣先王对于感动人心的外境事物十分慎重。如何慎重的呢?

〖故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

〖礼以导其志〗

〔导〕就是引导的意思。

〔志〕就是六志,也就是好恶喜怒哀乐六种情志。

要怎么样引导人的情志呢?像《论语》上讲“志于道”,读书志于圣贤,志于求道,而非读书志在赚钱。现在很多人,拿着圣贤学问去赚钱,就如同捧着一个金饭碗去讨饭吃。你说可惜不可惜?

所以,你看《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自性里有无尽的德能,无量的相好,无量的财富。所以要引导人们向往欲望什么呢?要引导人们去志于道,在明明德。《论语》中也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要引导人们爱好仁义道德。所以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要欲望仁。“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也都是让人志于道,以弘仁为己任。

君子应当以求道为志向,“据于德,依于仁”,但是道、德、仁都是难知难言,那怎么办呢?那就要借助于礼“行而后知”。就是先去行,然后才有所体悟,有所了解;先行礼,然后去体悟什么是仁,什么是道,什么是德,所以“行而后知”,也是孔子教学法中的特别之处。像颜子就曾赞叹孔子,说:“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赞叹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善于引导人。也就是说,通过学文、习礼,逐步体悟到什么是仁、什么是德、什么是道,体会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所以“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学仁从哪里下手呢?就是要从“学礼”开始,以落实“五伦十义、言忠信,行笃敬,去争行让、惩忿窒欲,改过迁善”为基础。比如说,你越让,心量越大,量大福大,越能够体会到“君子坦荡荡”的境界;越施,越多,越多,越施,越慷慨,越不吝啬,去除贪心。所以《说文解字》解释:“礼,履也”,礼的特点就在于“可履践而行”,而且,其“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它的教化效果非常的微妙,它能够制止邪恶,制止邪思邪念于未形之中,使人每一天向善远罪,但是却不知不觉。所以孔子特别强调了学礼的重要性,说:“不知礼,无以立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特别是他最得意的弟子颜回向他问仁的时候,孔子怎么回答的呢?他说:“克己复礼为仁。”颜回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就是所有不符合于礼的现象、音声、言辞乃至心意,都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讲,更不要起心动念。所以这个“勿动”的“动”,本质上是指“心意”的起动,也就是起心动念。

程子对于这一章格外推崇,并且作了《四箴》来发明大义,就是《视箴》《听箴》《言箴》《动箴》,“箴言”的“箴”。程子的前三箴侧重于讲身动会影响到内心的中正和平。他在《视箴》中这样说:“心兮本虚,应物无迹。操之有要,视为之则。蔽交于前,其中则迁。制之于外,以安其内。克己复礼,久而诚矣。”意思是说,人心本自空虚清净,感应于物无有痕迹。操持本心的关键就在于戒慎于所观视。当邪蔽交于目前,其内心就会随而迁流变化。因此,制止其外在的所视之物,以安定其内心。克己复礼,久久为功,就能够达到诚的境界。《中庸》上讲:“诚者,天之道也。”这就是能够回归到本性。

在他的《听箴》中讲:“人有秉彝,本乎天性。知诱物化,遂亡其正。卓彼先觉,知止有定。闲邪存诚,非礼勿听。”在他的《听箴》中说,人都有美好的禀赋,本乎天性。邪知外物的诱化,使之丧失了本有的中正。那些卓越的先觉之人,知道物化迁流的祸患,所以求所定止。防止邪蔽,保存真诚,凡是不符合礼的,都不去听。可见,心虽为一身之主,生而虚静,但它和外物相接,必要借助于目见耳闻,而与外物相接,就有被外物所诱化、随物迁流的危险。如邪蔽交于目前,淫声荡于耳际,就会引发欲念的萌动,那么本心也会随而迁化,丧失本有的中正状态。操存本心,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戒慎视听,使所接触的外境都依于礼。先觉之人,求所定止。而定止之要,以约束视听为先,使“奸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慝礼,不接心术”,这样才可以保证先天善性的全复。

所以我们对于每一天所接触的外境“人、事、物”,比如说我们看的手机微信、微博、网路信息,都要非常地小心谨慎,因为会潜移默化地使心性受到影响。

《言箴》则强调心动言出,言出心随,很容易流为散漫不经,而且言语对于个人的祸福荣辱关系重大,所以一定要涵养口德,“发禁躁妄”、“非法不道”,如此,来保守本心的清净专一。

程子的《四箴》所强调的,其实也就是《论语》中所讲的“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以免于不觉之间,受到不良熏染而迷失了本性。明白了这一个利害关系,那么对于“耳目口鼻身”等感官,所交流接触的“人、事、物”就不能够不慎重,以杜绝不善之源。这就是程子在《序》中所言的:“制于外所以养其中也。” 这是讲通过“礼以导其志”,来谨慎感动人心的外境事物。

〖乐以和其声〗

〔和〕就是调和、谐和。

〔声〕也可以理解为心声。

在《诗·大序》中讲:“诗,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段话说,诗是“志之所之”,这个“之”就是趣向的意思。诗展现的是人的意志,当情感还在内心,没有表达出来的时候就称为志;而把情感用语言表达出来就称为诗;情动于内心用语言表达出来,当语言不足以表达人的情感的时候,就用诗的形式来感慨赞叹;感慨赞叹还不足以把这个情感表达出来,就再用歌唱的声音,把诗拉长,吟唱歌咏;歌咏还不足,就不知不觉地手舞足蹈,这个才称为“乐”。和谐雅正的音乐,能够达到不可思议的教化效果。

关于音乐和谐民心的效果,在《史记·乐书》中有所描述,说:“闻宫声者,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声者,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声者,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声者,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声者,使人整齐而好礼。”

所以舜王曾做五弦琴,弹奏了《南风》这一首琴曲,可以起到什么样的教化效果呢?可以“解民之愠”、“阜民之财”,就是它能够解除民众心里的不良情绪,甚至还可以让百姓生活富足。为什么有这样的教化效果呢?因为前面讲到,“闻徵声者,使人乐善而好施”,如果人人都喜欢布施、喜欢帮助别人,那么布施的人越施越多,人生境遇越来越好;那么,受到施舍的人,他的物质生活也会随之越来越丰富。所以音乐教化,能够让人情绪平和、乐善好施,自然也可以使国家安定、社会和谐。所以圣人特别重视“乐教”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

孔子就非常重视音乐教育,孔子以“六经”教育学生,其中就有《乐经》。孔子也最了解音乐的特性,严于善恶之辨,所以他主张放郑声,用韶舞。到了秦汉之后,《乐经》失传了,所以“六经”就剩下了“五经”,但是在《书经》、《礼记》,以及《史记·乐书》之中,还都保留了重要的乐理,可以奉为《乐经》。

比如在《书经·虞书》中记载这样一段话:“帝曰:夔!命汝典乐,教冑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舜帝命夔这个人主管音乐,来教导他和卿大夫们的子弟。经过音乐的教育,可以使人的性格变得直而温,正直而又温和。有的人的确很正直,但是觉得自己有理,结果就理直气壮,往往失去了温和的态度。宽而栗,为人宽和而恭谨。有的人一随和,往往就流于随意,失去恭敬心,但是礼乐的教化,可以让人既保持宽和,而又有威仪,保持庄严恭敬。刚而无虐,就是刚强而不暴虐。这个“刚”,有刚正、刚直、刚强的意思。像《易经》上也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就是说,人要有刚强、自强不息的品质,但是,没有流于暴虐。简而无傲,简约但没有傲慢,这些都是乐教的结果。

在《虞书》上还记载,舜帝接着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诗表现的是人的志向、志愿;“歌永言”,这个“永”就是延长的意思,用歌把诗延长咏吟出来,所以我们经常说诗歌。“声依永”,“声”就是指宫、商、角、徵、羽五声,五声的高低和延长的吟咏相配合;“律和声”,再用音律来调和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这个“八音”就是指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不同材料做成的乐器。

“金”就是用金属制作的乐器,比如说编钟。

“石”就是以石头,比如说汉白玉等等,制成的磬一类的乐器。磬的大小厚薄不同,发音也就不一样,一般是用牛角加一个木棒来敲击磬,声音清脆悦耳。

“丝”就是指琴瑟上用的弦。“瑟”一般很宽很长,体积较大,所以古代人过世后要办理丧事,为了腾空空间,先除瑟,就是先要把瑟搬出去。《礼记》中也讲“士无故,不撤琴瑟”。可见,这个琴瑟在古人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古人感慨琴瑟,说它是圣贤之乐,能够动天地,感鬼神。琴瑟在北方是用梧桐木制作,在南方是用杉木。在《白虎通》中对琴有这样一个定义,“琴者,禁也。禁止的禁,禁止什么呢?禁淫邪,以正人心也”。这句话可以说概括了古人制琴的深意。人没有事的时候就容易胡思乱想,通过弹琴,使人心定在一处,制止了邪思邪念,能够达到静定的效果。这就是《大学》上所说的“知止而后有定。”止在何处呢?就是止在琴上,弹得久了,就有定力,定力有了之后就能够把心安定下来,安定下来你再去思虑,这个“虑”就是静虑的意思,你就会有所得,为什么呢?因为你心定了、心静了,你去体悟就会体悟出很多东西。

传说在上古时期,伏羲氏看到凤凰落在桐木上,于是就采用梧桐木做琴的面板,制造了古琴这种乐器。桐木的木材非常轻,它属阳,面板是弧形的,象征着天,古人讲天圆地方。用梓木做琴的底板,梓木的木质比较重,属阴,它象征着地,底板是平的。木头砍下来之后,晒在屋檐下,要经过父、子、孙三代,木头才能够晒干晒透,音质才能好。琴瑟做成之后,弹一百年左右,木板上会出现裂纹,这个裂纹的间隙比较宽,叫做蛇腹断;再弹一百年,裂纹就比较密了,叫牛毛断;弹到三百年的时候,木板上会出现一朵一朵类似梅花一样的图案,叫做梅花断。

“竹”就是指竹管,横吹的叫笛,竖吹的叫箫。箫又叫尺八,因为它是长一尺八寸而得名。制作尺八,就是一段一尺八寸的竹管,需要十目九节,每节能开两个孔。

“匏”是葫芦一类的植物果实,用来做笙的底座,除了笙还有竽。

“土”就是用泥土烧制成的埙。

“革”就是兽皮,用来做鼓面。

“木”就指木制的打击乐器柷敔。柷,是用木头做成,它的形状就像方形木箱,但是上宽下窄,用椎,也就是木棒撞击它的内壁发声,表示乐曲即将开始;敔,状如伏虎,背面刻有锯齿,演奏时用一支一端破成细条的竹筒,逆刮虎背的锯齿,以示乐曲的终结。

舜帝说,诗是表达情志的,歌是唱出来的语言,五声与吟咏相配合,用六律来和谐五声。只要八类乐器的声音能够谐调,不互相乱了伦次,神明和人都会因此达到和。夔在回答舜帝时说,在他击石拊石的时候,能够使百兽跟着他起舞。

这一段文字就把音乐教育的目的,制作乐词、乐谱、乐器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感化人心的效果,都讲得非常清楚。

关于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可以说古今中外的思想家都是一致的,是英雄所见,大略相同。在古希腊有一个著名的哲学家叫毕达哥拉斯,他对音乐教育也非常重视,还有柏拉图。他们都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灌输一种对和谐的爱。音乐不仅仅是娱乐,我们可以通过欣赏和接触音乐的美而成为和谐的人。在教育中,音乐也被用来传授道德,因为它可以控制品格中极富欲望和侵略性的部分。比如说毕达哥拉斯就通过音乐来塑造弟子的品格。他提出,人的实际追求可以通过对感官的反复灌输而形成,这一事实对于人类而言至关重要。通过观看美好的形式形态和聆听美妙的韵律曲调而实现对美的追求,可以帮助人们改正败坏的品格和达到对激情欲望的控制,恢复精神原本的和谐。

毕达哥拉斯不仅把音乐作为塑造人格的重要手段,也把音乐用来治疗精神疾病。他曾对着一个醉汉吹奏不同的曲调,而制止了他的疯狂行为,恢复了他清醒的头脑。他还设计了通过曲调检查和治疗各种身体及精神疾病的方法。其中最令人惊叹的是,他曾亲自弹奏受神明启示而设计的曲调,轻松地控制住了弟子中所出现的精神问题,比如说,沉溺在痛苦和愤怒中的激情、遗憾和嫉妒,对创伤的恐惧,各种形式的欲望和侵犯性,食欲不振以及懈怠、懒惰和狂热等。适合的音乐就像精心调制的救命药草,可以转烦恼为和谐的美德。通过音乐为人展现和谐的存在,可以重建人身体这个小宇宙内正确的秩序。

毕达哥拉斯的成功并非是出于偶然,因为他掌握了音乐这种语言,认识到通过音乐可以影响心灵的和谐,具有增加或者解除激情的作用。在中西方的传统典籍中,都有无数运用音乐调节情感、治疗疾病、涵养心性的实例。这种重视音乐功能的传统特别值得现代的领导者借鉴,把乐教作为治国的重要手段。人人都能欣赏德音雅乐,接受好的音乐教育,心地和善柔软,自然不会为非作歹,也不会走向暴力和偏激。这个就是我们讲的“乐以和其声”。

〖政以一其行〗

〔政〕就是政令法律。

〔一〕就是统一,使归于一致。

通过政令法律把人的行为都统一,统一到什么上来呢?统一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上来。如果没有统一的政令法律,就会出现什么状况呢?那就是《墨子》上所说的“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当社会有一个人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有二个人就是两种,十个人就有十种,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不知道何去何从,谁是谁非。所以,用政令法律来统一人的行为。

〖刑以防其奸。〗

用刑辟、刑罚来防范凶奸,使民众不再流于放荡邪僻。

〖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

〔极〕就是至的意思。用其四事齐之,使其同归于和,不为非作歹。

“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这一句话是总结前面讲的礼乐刑政四者的功效。“言民心所触,有前六事不同,故圣人用后四者制之,使俱得其所也。”说民心所接触的,有哀、乐、喜、怒、爱、敬六种情志的不同,所以圣人用礼乐刑政这四者来对治,使其各得其所。

所以用礼来引导人民的情志;用乐来和谐人民的心声;用政令法律来统一人民的行为;用刑罚来防治奸邪。礼、乐、刑、政四者的旨归都是一致的,都是用以使民心同归于和而达致治平之道。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音声之道,与政通矣。】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

所有的音都是产生于人心。

至于如何产生的,下面接着讲: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情〕就是感情。

《荀子·正名篇》上讲,“性之所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其实也就是上面所讲的六种情志,就是喜、怒、哀、乐、好、恶。韩愈在《原性》中讲,“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什么意思呢?也就是当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外界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之时,在心上就是起心动念,进而产生分别执着,就有了喜怒哀乐爱恶的感受。

宋朝的秦观在《心说》中讲:“即心无物谓之性,即心有物谓之情。”也就是说当心与尘相接触的时候,心如如不动,没有被外物污染,这个时候的心就被称为性,这个就是禅宗所讲的,“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也就是六祖惠能大师所讲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状态就称为性,也称为真心;但是当心与尘接触的时候,如果心被外物所污染,也就是说有了起心动念、分别执着,这个时候就称为妄情。为什么称为“妄”呢?因为它本来没有,是虚妄的。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在《史记·乐书》中也有这一句话,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上说,“中,犹心也”,所以“情动于中”的“中”就是指内心。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感情萌动于内心,所以流露于声,就是宫商角徵羽五声。

〖声成文,谓之音。〗

〔文〕就是指曲调,也就是宫商角徵羽五声按照高低长短强弱的乐音,组成一定的旋律、曲调,就称为音。

〖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治世〕就是太平盛世。

那么治世和乱世的区别何在呢?在《荀子·大略》中说:“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也就是说能够做到义以为上,能够使义战胜利的世间就称为治世;反之见利忘义,为了追求利益不择手段,不顾礼义廉耻,这个时候就称为乱世。

〔其政乖〕这个“乖”就是反常谬误的意思,

〔哀以思〕就是悲伤而哀愁。

因此太平盛世的乐曲安详而喜乐,可以感受到政治的和谐;乱世的乐曲怨恨而愤怒,可以感受到政治的混乱反常;亡国之音悲伤而哀愁,可以感受到民众的困苦。

在《吕氏春秋》中对乱世之音就做出了以下的描述,这段话是这样说的:“乱世之乐,为木革之声,则若雷,为金石之声,则若霆,为丝竹歌舞之声,则若噪。以此骇心气,动耳目,摇荡生,则可矣;以此为乐,则不乐。故乐愈侈,而民愈郁,国愈乱,主愈卑,则亦失乐之情矣。”

乱世的音乐,演奏木制革制的乐器声音就像打雷;演奏金属石制的乐器声音就像霹雳;演奏丝竹乐器的歌舞之声,就像大嚷大叫。用这样的声音来扰人精神,震动耳目,放荡性情,倒是可以办得到,但是用来作为音乐来演奏,那绝对不可能给人带来和乐。所以音乐愈是奢华放纵,人们愈是抑郁,国家就愈混乱,君主的地位就愈卑下,这样也就失去了音乐本来的意义了。

在《乐记》中也讲,它说人性本来是平和安静的,但是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产生了种种贪嗔痴的心。当这些情欲没有被很好地控制,以及人的自觉心被物质世界所扰乱的时候,人们就迷失自性而为欲望所淹没,进而滋生了叛乱、违抗、狡黠和欺骗,以及普遍的不道德,出现了以强凌弱、以众欺寡、弱肉强食、鳏寡孤独老弱病残无所养的局面。这都是乱世的表现。因此乱世之音怨恨而愤怒,从中可以感受到政治的混乱反常。 

〖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亡国〕就是讲将欲灭亡之国,它的乐音悲哀而愁思。这是因为亡国之时,民心哀思,所以乐音也哀思,是由于人困苦的缘故。亡国之音悲伤而愁思,可以感受到民众的困苦。

〖音声之道。与政通矣。〗

这句话是总结,如果政和则声音安乐;如果政乖则声音怨怒。因此,音乐与政治是相通的。像孔子每到一处,还没有问这个地方的政事办得如何,先是听它流行的音乐,他就知道这个地方民风的善恶还有政事的得失。所以夫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音声之道与政治是如何相通的呢?接下来就讲音乐和政治相通的具体道理。

【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怠懘之音矣。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臣坏;角乱则忧,其民怨;徵乱则哀,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五者皆乱,迭相陵,谓之慢。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

〖宫为君〗

宫是五声音阶的第一音级,它的声音极低极长。郑康成注《月令》云:“宫属土,土居中央,总四方,君之象也。”宫在五行中属土,土居中央,木居东方,金居西方,水居北方,火居南方。那么土居中央总帅四方,是君主之象。传说伏羲氏制五弦之琴,五弦以丝多声重者为尊,宫弦最大,用的是八十一丝,所以尊宫为君,是其他四声的统帅。由此也想到古人最高明的看相师,只要听一个人的声音,就可以知道他的命运,这也是有道理的。

〖商为臣〗

郑注《月令》云:“商属金,以其浊次宫,臣之象也。”商弦七十二丝,它的低长仅次于宫,如同臣的地位尊贵仅次于君一样。

〖角为民〗

郑注《月令》云:“角属木,以其清浊中,民之象也。”角弦用的是六十四丝,它的声音半清半浊,在高下清浊之间,因此比之以民。

〖徵为事〗

徵是五声音阶的第四音级,徵弦用五十四丝,其声清澄,郑注《月令》云:“徵属火,以其徵清,事之象也。”事在人为,故比之以事,列于民后。

〖羽为物〗

羽声是商声的子音,羽弦用四十八丝,其声最清。郑注《月令》云:“羽属水者,以其最清,物之象也。比之以物。”物就是财的意思,列于五声最末,就是教人必先尽职责而后再求财利。

宫商角徵羽五声,在政则比之为君、臣、民、事、财五事。宫声代表君;商声代表臣;角声代表民众;徵声代表事;羽声代表财物。

〖五者不乱,则无怠懘之音矣。〗

为什么用五声呢?因为五是数之中,能致中和的缘故。怠懘应该是怗懘。这个“怗”就是一个竖心儿,加一个占,占领的占。孔颖达《疏》曰:“怗,敝也,懘,败也”。敝败,就是不和之貌也。怗懘就是音调不和谐的意思。五声若是有序而不乱,就不会生出不和谐的音调。

〖宫乱则荒,其君骄。〗

〔荒〕就是荒废,弃置的意思。

宫为主声,如果乱了,那么五声皆废,“骄”就是骄傲、骄纵的意思。如果宫调混乱,则五声皆随之荒废,从中可以看出君主的骄傲放纵。在《史记•乐书》中说:“凡人都有血气心智等天性,却没有不变的喜怒哀乐等常情,人心受外物的感应产生波动,然后心术的邪正也就显现出来了。人君心志细小而笃好繁文缛节的,促迫而气韵微弱的乐声就产生,其民多悲思忧愁;人君疏缓大度,不拘细行的,简易而有节制的乐声产生,治下的百姓也必享安乐;人君粗疏刚猛的,亢奋急疾而博大的乐声产生,其民表现出来,就是刚毅;人君廉正不阿的,庄重诚挚的乐声产生,民众整肃而且相互礼敬;人君宽裕厚重的,谐和顺畅的乐声产生,他治下的百姓多慈爱亲睦;人君放纵淫邪不正派的,乐声也必猥滥琐屑,不能长久,其国百姓也多淫乱。”

〖商乱则陂,其臣坏。〗

〔陂〕就是偏颇,邪僻不正的意思。商为配声,如果乱了,那么曲调必然邪僻不正。

〔臣〕就是泛指各级官吏。

〔坏〕就是变质腐败的意思。

若是商调混乱,曲音邪僻不正,从中可以看出各级官员的昏庸腐败。

〖角乱则忧,其民怨。〗

〔忧〕就是忧愁。角声在高下清浊之间,如果乱了,它的声音低沉,忧虑愁苦,反应的是其民怨。

〔怨〕就是怨恨。角声比民,民众为什么会产生怨恨呢?那一定是上失其政,人民不能安居乐业,所以才会产生怨恨。

若是角调混乱,曲音则忧虑愁苦,可以从中看出民众因为不能安居乐业而心生怨恨。

〖徵乱则哀,其事勤。〗

〔哀〕就是哀苦。徵声次高次清,若乱则其音变浊,哀伤痛苦。

〔勤〕就是劳倦辛苦的意思。徵声比事,闻到徵声哀苦,就会知道,一定是为政者一再施劳于民所导致的。若是徵声混乱,曲音哀伤痛苦,可以从中看出民众辛苦劳倦。

〖羽乱则危,其财匮。〗

〔危〕就是不安的意思。羽声极高极清,若乱则其音危惧不安。

〔匮〕就是空乏的意思。

羽声比物,听到羽声危惧不安,就可以知道,上下都不知道节用而导致财物匮乏。

〖五者皆乱,迭相陵,谓之慢。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

〔迭相陵〕就是互相侵扰,

〔谓之慢〕“慢”就是无礼,没有节制。若五声不和,互相侵扰,这个时候就称为慢,“慢”就是滥无节制。

〔无日〕就是为时不久,旦夕可俟。

如果五声都出现混乱,互相侵陵,名之为慢。当这种慢乐出现,亡国的日子就快到了。

司马迁说:“夫乐不可妄兴也”。作乐者和听乐者都要非常慎重。古时作乐的人必须是圣人,现在如果没有圣人出世,怎么办呢?可以有儒经作为作乐的理论依据,不可以盲目创新,更不可以盲目地抄袭追捧外国那些不三不四的乐曲,就像迪斯科等等。既非言志,又没有宫商角徵羽所含的意义,何谓乱,何谓慢,都无从谈起,基本属于古人所讲的乱世之音。

在《太平御览》上,记载着两则论音乐的故事,可以证明音乐与政治相通的道理:

一个故事是发生在唐高宗调露元年,皇太子李贤使乐工在东宫新作了一首《宝庆曲》,命乐工在太清观演奏。结果始平县的县令李嗣真听了之后,便对两位道士说:“此乐宫商不和,是君臣相阻之征。角徵失位,是父子不协之兆。杀声既多,哀调又苦,如果国家无事,太子将受其咎。”意思是说这个乐曲宫商不和谐,这是君臣互相障碍的征兆;而角声和徵声失位,这是父子不和谐的征兆。而且杀伐之声过多,哀愁的调子特别悲苦,如果国家不会发生什么事的话,太子就会受到罪责。结果,第二年八月,太子得罪了天后武则天,高宗都爱莫能助,太子被废为庶人。

另一个故事讲的是唐朝开元末年,凉州进奉新曲。唐玄宗招待诸王在便殿欣赏。乐曲终了,诸王都来称贺万岁,并且赞叹这首曲子,只有唐玄宗的大哥宁王李宪默然不语,玄宗看了之后就问:“你怎么也不说话也不赞叹呢?”李宪说:“我听这首曲子宫声离散而缺少徵声,商声混乱而又有残暴之音。夫宫者君也,商者臣也,宫不胜,则君体卑,商有馀,则臣事僭,臣恐异日臣下有悖乱之事,陛下有流离之祸,莫不兆于斯曲也。”他说宫声代表了君,商声代表了臣,宫的力量不够,说明君的地位卑微、卑下,不够受尊重。商声过重有馀,说明臣有僭越的行为。我恐怕改日会有臣下悖逆、叛乱之事,陛下会有流离之祸,都可以从这首曲子中看到征兆。后来安禄山造反,玄宗出奔四川,这个时候才知道宁王所料不虚。

所以乐的原理与诸经一样,不能违背。违背就是离经背道,必然会严重伤害人心。有见识的人一听,就能够推知会有不好的结局。

【郑卫之音,乱世之音,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

〖郑卫之音〗

就是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和卫国的音都很乱,都是接近于慢,让人听了之后,有五行相克、五脏违和之感。特别是郑音尤其淫乱,所以孔子要“放郑声”。在《论语》中记载,子曰:“恶郑声之乱雅乐也。”在《乐记》的后面我们还会讲到,子夏也批评郑卫之音都属于陷溺人心的“溺音”。后世都以“郑卫之音”泛指淫靡的音乐。用我们现在话来说就是靡靡之音。

〖比于慢〗

同于“无礼乖度”。郑玄注曰:“比,犹同也。”虽乱而未灭亡,故云“比于慢”。

〖桑间濮上之音〗

《史记•乐书》上记载,在濮水之上,有地名桑间,在濮阳南。春秋年间,卫灵公即位之初,他到晋国会见晋平公,途经濮水,夜间,水上有鼓琴之声,他就感叹是闻所未闻,于是就命乐师涓将听到的音乐整理出曲谱。到了晋国之后,便为晋平公弹奏这首曲子,结果,尚未弹奏一半,晋平公的乐师旷慌忙用手按住琴制止说:“且止!不要弹了。这是亡国之音,不可弹奏。”晋平公不解地问:“何以见之?”师旷奏曰:“殷末之时,纣王命师延作靡靡之乐,纣听之而忘倦,即是此声。到了武王伐纣的时候,师延抱琴向东逃跑,自己跳到濮水之中。如果有喜好音乐的人路过此处,那么声音便会从水中流出。师涓途中所闻听的,一定是在濮水之上。”

师旷说:“濮上之音是亡国之音,不可听完。”但是晋平公为了满足自己的喜好,还是坚持继续听完。然后还问师旷说:“还有比这更动人的音乐吗?”师旷说:“有。”平公就请师旷弹奏,师旷说:“您的道德信义不够深厚,不能听这样的曲子。”平公说:“寡人只有听曲这一个喜好,但愿能够听到。”师旷无奈,取琴弹奏起来,结果弹奏第一遍,就有千载玄鹤十数只,飞集堂下廊门之前;弹奏第二遍,这些玄鹤都伸长了脖子鸣叫起来,还舒展翅膀,随琴声跳起舞来。平公一看大喜,起身就为师旷祝酒。并且又问:“还有比这更动人的曲子吗?”师旷说:“有。过去黄帝合祭鬼神时所奏的曲子比这还动人,只是您德义太薄,不可以听罢了,如果听了之后会生出祸乱。”平公说:“寡人已经老了,还在乎祸乱吗?我喜好的只有听曲,但愿能够听到。”师旷不得已,取琴弹奏起来。弹奏第一遍,就有白云从西北天际出现;弹奏第二遍,狂风暴雨骤然而至,直刮得廊瓦横飞,左右之人吓得惊慌奔走。平公自己也非常恐惧,吓得伏在廊屋之间,不敢出来。结果晋国因此大旱三年,五谷不生。这就是弹奏桑间濮上之音的结果。

〖其政散〗

〔散〕就是散乱的意思。孔《疏》曰:“其政散者,谓君之政教荒散。”就是君主的政教荒废散乱。

〖其民流〗

〔流〕就是放纵。

民众放纵情欲,毁败礼仪法度。

〖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

〔诬〕就是诬罔、欺骗。君既失政,臣下则必诬罔于上。

〔行私〕怀挟私心行事。

“郑、卫之音”,是乱世之音,已等同于无礼乖度了。桑间濮上之音,是亡国之音。从中反映出君主政教荒废散乱,民众放纵情欲,臣下欺罔于上,各自怀挟私心行事而无法禁止。

【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者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

郑玄注:“禽兽知此为声耳,不知其宫商之变。”意思是说,禽兽知宫商角徵羽之声,而不知五声之和变,可见声易识而音难知。

〖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

〔众庶〕就是平民。

平民知歌曲之音,而不知乐之大理,可见音知尚且比较容易,但是知乐就极难了。

〖唯君子为能知乐。〗

〔君子〕就是大德圣人,能知极乐之理,故云“为能知乐”。因为君子要治民化俗,必须用礼乐,所以自身必须首先知乐。

所有的音都是从人心而生起的。所以禽兽只懂声而不懂音;平民知歌曲之音,而不知乐之大理;只有德才出众的君子才能够对乐通晓。

〖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

〔审〕孔颖达解释为“审识”,即察知的意思,

〔备〕就是完备。

音由声而生成,所以先察知其声,然后可以知音。乐由音而生成,所以先察知其音,然后可以知乐。乐与政治相通,先察知其乐,然后可以知政。之所以“审乐知政”者,是因为乐由音、声相生,而声乃感善恶而起,若能审乐,则知善恶之理,知善恶是非,则知为政化民之道。政善乐和,音声皆善,人事无邪僻,则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也就完备了。

所以,“察知其声然后可以知音,察知其音然后可以知乐,察知其乐然后可以知政。”这样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就完备了。

〖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者则几于礼矣。〗

〔几〕郑康成解释为“近也,听乐而知政之得失,则能正君臣民事物之礼也。”孔颖达《疏》曰:“知乐则知政之得失,知政之得失,则能正君、臣、民、事、物,故曰‘近于礼矣’。”为什么说“近于礼”呢?因为礼包含万事,万事全都备具,才是达于礼。仅能知乐,是但知君、臣、民、事、物而已,未能达于礼,故曰“近于礼矣”。

不知声者不可与之谈音,不知音不可与之谈乐,知乐者便近于礼了。

〖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礼乐皆得〕就是指使礼乐皆得其所,这是讲君主能够重视礼乐教化。

能够使礼乐皆得其所的君主,可以称之为有德之君。德者,得也。得到什么呢?就是得礼乐之道。

 【乐之隆非极音,食飨之礼非致味。】

〔隆〕就是隆盛的意思。郑玄注曰:“隆,犹盛也。”

〔极音〕就是崇重音律之美,极尽听觉上的享受。

〔食飨〕(音sì xiǎng ),以酒食祭祀宗庙。孔《疏》曰:“食飨,谓宗庙祫祭。”也就是古代天子诸侯所举行的,集合远近祖先神主于太祖庙的大合祭。袷祭。

〔致味〕就是极尽滋味之美。

孔《疏》曰:“乐之隆盛本在移风易俗,非崇重于钟鼓之音,故云非极音也。食飨之隆,在于孝敬,非在致其美味而已。”

陈澔《集解》云:“乐之隆盛,不是为极声音之美;食飨禘祫之重礼,不是为极滋味之美。”意思是说,乐的盛大隆重,本在于移风易俗,不是为了极尽声音之美;举行以酒食祭祀宗庙的祫祭大礼,本在于孝敬,不是为了极尽滋味之美。

【是故先王之制礼乐,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

〔平好恶〕就是平和好恶。如《吕氏春秋‧大乐》云:“欢欣生于平,平生于道。”高诱注:“平,和。”“平好恶”就是平和好恶。

〔反〕这个是“返回”的“返”的古字,就是返回、还归的意思。

〔人道之正〕就是正确的立人之道。《易‧说卦》云:“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所以古圣先贤制礼作乐的目的,不是用以追求口腹耳目的欲望,而是用来教化民众平和好恶,还归正确的立人之道。

特别是音乐,不是娱乐至上,也不是为了欣赏,而是用以平和好恶,涵养性情,回归做人所必须的“仁义礼智信”之上。用现代话来说,音乐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借苏格拉底的口特别强调:“音乐教育之所以比其他的教育重要得多,是因为节奏与乐调有着最强烈的力量,能够浸入心灵的最深处。”一个孩童从小就受到了好的教育,节奏与和谐,在他的心灵深处就牢牢地生了根,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如果受了坏的教育,结果就会相反。而且,一个受过适当教育的儿童,对于无论人工作品,还是自然物的缺点也最为敏感,因而对丑恶的东西非常反感,就像厌恶难闻的气味一样,不加自主的会加以谴责;而对于优美的东西就会非常赞赏,感受到鼓舞,并从中吸取营养,使自己的心灵成长得既美又善。他对于美丑能够培养出正确的好恶,虽然他尚年幼,还仅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是一旦长大,理智来临,他就会似曾相识,向前欢迎理智。因为他所受的教养而使他同气相求。

一个真正受过音乐教育的人,在他的心灵中会有一种内在的精神状态的美,表现在有形的体态举止上也会有一种与之相应的调和的美。在社会交往之中,由于心灵的统一作用,他对同道中人必然会气味相投,一见如故;而对于浑身不和谐的人,他避之唯恐不远。而正确的爱,不就是对美的、有秩序的事物的一种有节制的、和谐的爱吗?这种爱与纵情、任性泾渭分明,音乐教育的最后目的就是达到这种对美的爱,当然,这里的美包括了真善美。柏拉图的这一段论述把音乐教育对心灵的成长为什么至关重要,为什么“成于乐”的道理都讲得非常清楚。

其实不仅仅音乐教育是为了培养这种对真善美的爱,一切好的艺术熏陶,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其实都是为了达到这种对美的爱。

我们可以从末代皇帝溥仪身上感受到什么是素质教育。溥仪的一位老师是国学大家王国维,他特别喜欢收藏古董。有一天王国维刚从古董店买了一个玉壶,这个玉壶造型精湛,老板说这是唐朝的宫廷所用,是用来泡茶的,要价一百两银子。王国维看了很久,发现无论是款式还是造型都看不出是造假的,于是王国维就直接买了下来。恰好这天晚上,溥仪来找王国维商谈事情,到家里用餐,两人谈到高兴之时,王国维就从后面拿出了这把玉壶给溥仪看,说:“这是今天买的,唐朝宫里的玩意儿,你看是不是真的?”结果溥仪接过来一看,摸了几把,直接还给了王国维,说:“这打眼一看就知道是假的,是仿造的古董,你被骗了。”

王国维半信半疑,但是他又拿出了几件这几天收藏的古董,一件一件地给溥仪看,溥仪又指出了几件假货,王国维还是半信半疑。

结果第二天,王国维就捧着昨天晚上经过鉴定的古董,找了几位专门鉴定古董的老朋友来看,结果没想到他们鉴定之后,竟然和溥仪所说的一点儿不差,凡是溥仪被认定是假货的全都是假货。王国维心里疑惑,他觉得溥仪又没有学过古董鉴定,怎么会看得这么准呢?于是他晚上又邀请溥仪到家中赴宴,在两个人用餐的时候,王国维突然问道,说:“你昨天看到的几件古董,是怎么知道是真是假的呢?”溥仪怎么回答呢?溥仪说:“乾隆帝收了不少的古董,所以宫中的古董特别多,你给我看的这几件,感觉和宫里的不一样,所以我觉得是假的。”

这个故事很有味道,因为溥仪他从小生长在皇宫之中,他所见到的全都是货真价实的真东西,所以他知道真的东西是什么样的,所以他一看到假的就自然能够辨别。而溥仪所具备的这种能力就是柏拉图所说的正确的爱。就是对美的、有秩序的事物的有节制的、和谐的爱。也就是前面毕达格拉斯所提出的:人的实际追求可以通过对感官的反复灌输而形成。通过观看美好的形式形态——比如说名画和聆听美妙的韵律曲调——比如说名曲,而实现对美的追求,这一事实,对于如何进行素质教育至关重要。

所以我们从这里也体会到,什么是素质教育。就是你通过对欣赏美的、善的、正确的东西,而培养起一种对真善美的自然而然的亲近和追求。

其实中国自古以来都很重视素质教育,就像我们前面《文王世子》篇所讲到的:“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立太傅、少傅以养之,太傅审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少傅奉世子以观太傅之德行而审谕之。太傅在前,少傅在后,入则有保,出则有师,是以教谕而德成也。”也就是说这种教育是太子从孩提有识之日,就亲近孝仁礼义之人,远离邪人,不见恶行。“故太子乃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夫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无正,犹生长楚之乡,不能不楚言也。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太子所接受的教育就是现代人所说的素质教育,而且是最为完善的素质教育。所谓的素质教育,用儒家的话来说就是明明德的教育,是对清净本性的自然回归,培养起人对真善美的自然的爱,对美好的、和谐的人事物的自然亲近;对丑恶的、邪曲的人事物的自然远离。所以通过包括以礼乐为主要內容的素质教育,能够达到心地清净,以身观身的境界,结果就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换一句话说,如果一个人修身有成,对于同道中人和邪恶中人都有识别能力,对于那些不和谐的人也自然会有所感触。他自然会亲近善友,远离恶人。所以一个人修身有没有功夫,从他能否辨別人、认识人,就能够看出來了。这个就是我们所讲的素质教育。

我们今天就先学习到这里,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