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礼记》第05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礼记》第05集
2019-06-27

尊敬的诸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群书治要·礼记》,请看《文王世子》。《文王世子》这一篇,取自本篇开头所载的周文王为世子时之事。郑玄说 :“以其善为世子之礼,故著谥号标篇,言可法也。”篇中内容主要是围绕着教养世子的事情而展开。据孔颖达《礼记正义》,《文王世子》篇可分五节,包括了文王、武王为世子之礼,如何教世子、庶子之官与治理公族吉凶刑法之事、天子视学、寻常世子仪轨等多种内容。王夫之认为,这一篇,“以孝悌为立教之本,礼乐为成德之实”,是“有天下国家者本治之本图”,对于人君教导世子以礼乐之道治国平天下的意义十分重大。

我们看里边的具体内容,“文王之为世子。朝(音zhao)于王季日三。”这个“文王”呢,就是周文王姬昌。“世子”,就是天子、诸侯王位的继承人。根据《公羊传·僖公五年》 “世子,贵也。世子犹世世子也。”《白虎通义·爵》注释:“所以名之为世子何?言欲其世世不绝也。”那么这些都是对“世子”这一个词的一种解释,也就是希望世世都能够承传,不断绝。“朝于王季日三”,这个“朝”就是以朝礼朝见的意思。在《礼记·内则》上说:“命士以上,昧爽而朝,日入而夕。”世子去拜见父母,有朝夕二礼。朝礼详尽而夕礼简约。在这里三次皆曰朝,以其礼同,故通言朝(zhao)。孔颖达疏:“凡常世子朝父母每日唯二,今文王朝于王季日三者,增一时又三者皆称朝,并是圣人之法也。”就是通常的世子每日去朝见父母两次,但是文王每日去见他的父亲三次,而且每一次都称朝,就是以朝礼去见父亲,这是圣人给我们做出的榜样。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文王在做世子的时候,每一天要三次以朝礼到他的父亲那里去问安。

“鸡初鸣而起。衣(yi四声)服至于寝门外。”这个“衣”是动词,穿戴的意思。“寝门”就是内室之门。郑玄注:天子五门,就是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是由外而内。最内之门为路门,郑玄谓:“路门者,大寝之门也。”早晨鸡鸣头遍,也就是天刚刚亮,他就起床了,穿好了衣服,然后来到父亲的寝宫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内竖”,就是小臣之类。根据《周礼·天官·内竖》解释,说:“内竖,掌内外之通令”。“御”,就是值班的意思。郑玄注:“御,如今小吏直日矣。”那么有的注解也把这个“小吏”解释为小史,我们还是依据天明版的注解,就是小吏直日矣。问当日事奉父王的内侍小臣:“父王今天一切安好吗?”意思是说,身体还健康吗?没有什么问题吧?他的起居有没有和平常异样的地方?“内竖曰:‘安!’文王乃喜。”如果内侍小臣回答说:“安!”就是父王一切安好,没有异样,父王身体健康,也没有出现什么和平常不一样的地方,文王就会很喜悦,很放心。“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暮又至,亦如之。”到了中午的时候,文王又来了,也是像早晨一样恭敬地问安;到了晚上的时候,又来了,还是如此向父亲问安,而且那种认真仔细的程度和早晨一模一样,没有丝毫的懈怠。

“其有不安节则内竖以告文王。文王色忧。行不能正履。”这个“节”,郑玄注:“谓居处故事也”。“居处”就是日常生活。“故”就是意外的事情,像我们经常说事故。“安节”就是饮食起居都正常。“履”,蹈地也。“正履”,就是正常行走。如果父亲有身体不安适,或者日常生活中发生了意外的事故,内侍小臣就会如实告诉文王。文王听了之后,脸上就会显出忧愁的颜色,行走都不能正常,走路的时候步履歪斜,与平常不一样了。由此可见,他忧虑父母非常地深切,时时刻刻也牵挂着父母,所以表现在走路上,也和往常不同。

“王季复膳。然后亦复初。”等到他的父王能够重新恢复膳食,也就是身体恢复健康了,然后文王才恢复了常态。“食上。必在视寒煖之节。”“在”就是察的意思。文王每一天侍奉父亲,每上一次饮食,他都要亲自察看食物的寒暖程度。因为如果食物过冷或者过热,都会伤及人的身体。

“食下。问所膳。然后退。”这个“膳”就是所食也。每当吃完饭要撤下这些食物的时候,他一定要问一问父王吃了什么。比如说,“吃得多还是吃得少?”“够不够?”“是不是太饱?”等等。还要问一问,“父王喜欢吃的是什么?”“不喜欢吃的是什么?”而且还要告诉负责膳食的人,凡是已经吃过的剩饭剩菜,就不要再进奉给父王了,为什么呢?恐怕时间长了,味道变了,父亲吃了有损健康。这些都问完之后,他才退下去。

“武王帅而行之。文王有疾。武王不脱冠带而养。文王壹饭亦壹饭。文王再饭亦再饭。”到了武王的时候,他是循着文王的做法来行孝。文王有疾病的时候,武王不脱衣帽地在旁边侍候奉养。等文王能吃一餐饭了,武王才吃一餐饭,文王再吃一餐饭,武王也才再吃一餐饭,目的是想知道文王气力箴药所能承受的程度,吃多少合适。

我们看文王在做世子的时候,每一天要三次到父王那里去问安,而且每一次问安,都不是走走形式,是确实要看到父亲到底需要什么,对他的饮食也是发自内心地加以关心。我们可以想像文王做世子的时候,他手下能够使唤的人应该有很多,他只要吩咐一下,下面的人都会尽心尽力地做好,但是他仍然亲自去侍奉父母。所以这里边的“亲自”两个字非常重要,“亲自”就是不能让别人代劳。为什么不能够让别人代劳呢?因为做儿女的孝敬父母这桩事,很多时候是别人代劳不了的,因为什么呢?因为父母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而且你孝敬还是没有孝敬父母,对于培养自己的爱心、耐心、恭敬心、感恩心,也是别人取代不了的。所以我们正是从侍奉父母的身上懂得了耐心、爱心、恭敬心和感恩心。

所以我们看这些古代的圣王都是率先垂范孝敬父母,为社会大众做出了一个孝亲的好榜样。社会大众起而效仿,这个国家才能够治理好。所以《说文解字》上,对“教”下了一个定义,什么是“教”呢?就是“上所施,下所效也。”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是身教而不是言教。就像我们现在,说把道德教育变成了说教,为什么说变成了说教呢?就是我们说得很好,讲得很动听,但是在生活中落实不了,这样就起不到效果了。

《孝经》中说:“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一个人真正能够把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之道做到尽善尽美,尽到圆满,那么就会达到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的境界。为什么他能够做到尽善尽美呢?就是因为通过孝道把一个人真诚的爱心给显发出来了,所以他能够感通天地神明,让四海之内都充满道德的光辉,没有一个地方不受孝道的感化,这个就叫“无所不通”。

在《德育课本》,也就是八德故事上,记载着一个“李忠辟震”的故事。在元朝的时候,有一位孝子叫李忠,他是晋宁人,在他年幼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他和母亲相依为命,侍奉母亲尽心尽力,极为孝顺,远近都闻名。

大德七年,也就是1303年八月的一天,李忠家所处的郇保山一带,突然发生了大地震。剧烈的震波突如其来,使整座山都在被移动。而震波所及之处,房屋都顷刻之间轰然倒塌,成片成片地被夷为平地,被压死的村民,惨不忍睹。

但是,就在剧烈强大的阵波携带着郇保山被震飞的山头,冲向李忠家的千钧一发之际,却发生了奇迹:飞散的山头就突然分作两支,呈“V”字型,从两侧绕过了李忠家的房屋,一直到五十多步以外的地方,才又合拢在一起。李忠的家,就这样在强震的灾难中得以幸免。而被地震呢,摧毁的一万零八个区域一片狼藉,人员死伤不计其数。但是,地震似乎也懂得敬畏孝子,在快到李忠家的时候,能够绕道而过,使得孝子李忠的家能够得以保全。 

像这样的故事,我们看《二十四孝》,我们看历史,都有很多的记载,这就是“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的典型案例。

父子有亲是天性,但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不懂得孝敬父母了呢?在《德育古鉴》上记载,颜光衷曰:“天下哪有不孝的人?”颜光衷先生说,天下哪有不孝顺的人呢?因为孝是人的本性,这种本性从人的小时候,还在摇篮、襁褓中的时候,就能够观察得出来。你看这个孩子啊,看到他的父母亲,那种微笑、亲爱和依赖,都是源自于天然本性,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不需要人教。所以这种“父子有亲”,不是装出来的,这就叫“天性”。所以哪有不孝的人呢?他接着说,“虽有不孝的人,而称之孝则喜,名之不孝则怒且愧。”他说,即使有不孝的人,如果你称赞他很孝顺,他也会很高兴,很欢喜;如果你称他不孝顺,他也会很生气、发怒,而且非常地惭愧。“充此良知便是大孝根苗,只是习心、习气不能自化,所以依旧不孝也。”你把这种良知良能,就是本有的孝心、良心扩充开来,就是大孝的根本,这个大孝是什么呢?大孝就是孝天下的父母,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甚至“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把对父母的孝推而广之,孝敬天下的人,甚至啊,孝敬天地万物。只是人呢,因为习惯不能改变不孝的行为,所以依旧去做不孝的事。

由此也可以看出,道德教育的至关重要。人虽然都有良知良能,但是,这个良知是萌芽,需要浇灌滋养才不会枯死。所以孟子也说“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如果没有良好的伦理道德的教育,人们吃饱了饭,穿暖了衣服,有了安逸的生活,就会堕落为禽兽不远了。所以他说人和禽兽的区别“几希”,“几希”呢,就是一点点,只不过这一点点的东西,人把它保留下来了,而禽兽把它给丢掉了。所以呢,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有好的环境,学习圣贤教诲,这个是需要特别珍惜的。

教育从哪里教起呢?就是从孝道来教起,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呀,要立德树人,立德树人从哪里教起呢?“百善孝为先”,“诸事不顺因不孝”。你看一个人现在好像是有权有势,又骄奢淫逸,但是他连父母都不能够孝顺,你就可以推测他这种好景不会长远,因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恩义、情义、道义的处事原则,他是以利害、以功利的原则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结果怎么样呢?“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志同道合的人就会被你感召到一起,成为朋友。那么你和这样的人交往,怎么可能事事顺利呢?所以“以利交者,利尽而交疏”,彼此是以利益来交往,这个利益没有了,交情就疏远了;“以势交者,势倾而交绝”,彼此是以权势来交往,今天我是领导,我可以给你批条子,可以给你升官,逢年过节啊,送礼的人就很多,络绎不绝,但是一旦我从领导位置下来了,就“门前冷落鞍马稀”,所以势力、权势没有了、倾覆了,这个交情也就决裂了;“以色交者,花落而爱渝”,男的喜欢女的美色,女的喜欢男的英俊,彼此是以色相来交往,以欲望来交往,那么一天呢,我脸上有皱纹了,年华不见了,他又喜新厌旧去找别人了,这个爱也就终止了。所以世间人的爱啊,男欢女爱呢,没有真的,都是假的,为什么说是假的呢?因为这个“真”在传统文化中是有定义的,就是恒常不变,这个恒常不变的爱才叫“真爱”,而世间人今天对你海誓山盟,海枯石烂心不变,明天看你和别人在一起了,他马上就对你翻脸,就把你恨之入骨,所以怎么可能是真的呢?所以呢,不要太放在心上,因为有这种爱,就要想去获取,因为有获取的心,就想去占有,因为这种心不能够断绝,所以生死啊,也就解决不了。那么这个呢,就是人生的苦,之所以有这么多的苦的根源,就是因为人有这种执著,叫“爱不重,不生娑婆”。所以,中国古人他看问题,看得非常的深远,他看一个人现前对父母不孝顺,就知道他以后的结局如何了。

“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这个“三王”,就是指夏、商、周三代之君。“修内”,指消融其邪慝之气。这个“慝”,就是隐匿的意思,有什么才需要隐藏在心底?那就是邪恶、罪恶的念头,才需要隐藏,所以外国人特别强调“隐私权”,中国人呢,没有提出“隐私”,为什么呢?你看司马光先生说:“我平生所为之事没有一件不可与人言。”还需要什么隐私呀?我所作所为都可以给你摆摆,公开地说一说的,还需要“隐私权”吗?那么什么才要隐匿呢?特别是需要隐藏在心底呢?那就是邪恶的、罪恶的念头。“乐所以修内也”,就是通过音乐教育,消融隐藏在心底的邪恶之气,哪怕是起心动念。“礼所以修外也”,这个“修外”,就是指陶铸其恭肃之仪。通过这个礼呀,把人呢,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规矩,都有规范,这样呢,就会陶冶、铸成他的恭敬,这种严肃的仪容。

孔颖达疏:“‘乐所以修内也’者,乐是喜乐之事,喜乐从内而生,和谐性情,故云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者,礼是恭敬之事,恭敬是正其容体,容体在表,故所以修外也”。也就是说要用礼来修养人外在的行为、容体。就像《弟子规》中,有很多关于行住坐卧、言行举止的规范,这都是修养人外在的仪容。

“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这个“中”,就是心中。乐虽然是由心中而生,但是从中而见外,虽然是从心中产生作用,但是,它能够显现在外在;礼虽由外,从外而入中,礼仪虽然是规范你的外表仪容,但是规范得久了,这种恭敬之心也会生起,这就是从外而入中。

“是中之与外,皆有礼乐,故云‘礼乐交错于中,谓交间错杂于其情性之中。发形于外,谓宣发形见于身外也’,也就是威仪和美也。”这段话的意思呢,就是说,夏商周三代之君教育世子,必用礼乐。这个乐,是用来熏养内在的心性,这个礼,是用来规范外在的行止,礼乐交互作用于涵养心性之中,表现于外在威仪和美。
    “立太傅少傅以养之。太傅审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少傅奉世子以观太傅之德行而审谕之。太傅在前。少傅在后。入则有保。出则有师。是以教谕而德成也。师也者。教之以事而谕诸德者也。保也者。慎其身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也。”这个“养”,就是教的意思,“言养者积浸成长”,这个“养”,就是教,之所以用“养”这个字,就是指,要通过日积月累的浸润,使其逐渐成长。

孙希旦在《礼记集解》中说:“养,谓涵育熏陶以成其德也。”就是通过涵养教育、熏修陶冶,成就他的德行。“示之”就是“修于身以示之,太傅以身教也。审谕,详说其义以晓之,少傅以言教也。”太师和太保也有专门的注释。

在孙希旦《礼记集解》中注解,他说:“师、保,即《周礼》之师氏、保氏也。师氏掌教国子以三德、三行,所谓‘教以事而谕诸德’也。保氏掌养国子以道,而教以六艺、六容,所谓‘辅翼之而归诸道’也。” 这个就是太师、太保。

太师主管教国子以三德、三行。三德:“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也。”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这个都是太师的职责。

太保呢,他教国子六艺,还有六容。这个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六容呢,“一曰祭祀之容,二曰宾客之容,三曰朝廷之容,四曰丧纪之容,五曰军旅之容,六曰车马之容。”这是太师和太保的责任。

那么后边呢,在继续解释太师的职责,“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呢,太师啊,就是教世子以所行之事。“喻”,就是晓的意思。“诸”,就是于的意思。而每事之上,使世子晓喻于德义也。比如说,教之以事亲之事则知孝之德,教之以事长之事则知弟之德。

“保也者,慎其身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也。”这个“保”就是护的意思。“辅”就是相。“翼”就是助。谓护慎世子之身,辅相翼助,使世子而归于道。这段话意思是说设立太傅、少傅之官来教养世子。太傅明辨父子、君臣之道并且示范给世子,就是为世子示范父子、君臣之礼。少傅侍奉世子是通过观察太傅的德行而详解其义。所以太傅是用身教,少傅是用言教,言传身教。世子入学修习之时,有太傅在前,少傅在后。世子在闲居出入之时,入宫有太保,出宫有太师,因此教导明晓而成就德行。为什么他能够成就德行呢?因为有四个人来辅佐世子,不离身后,时时刻刻地提醒他,对他是以言教和身教。

太师的职责,是通过教世子如何行事而明其德义;太保的职责,在于使世子谨守其身并予以辅益,因而使他的行为都合于正道,也就说太保要使世子谨守其身,就是精心地来护佑世子。这就是太保的职责。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古人对于王位的继承人的教育十分地重视,有太师、太傅、太保,还有少傅。

“是故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君之于世子也。亲则父也。尊则君也。有父之亲。有君之尊。然后兼天下而有之。是故养世子不可不慎也。”

因此,知道如何做好儿子,然后才可以做好父亲;知道如何做好臣子,然后才可以做好人君;知道如何侍奉他人,然后才能差使他人。君王对于世子,从亲疏关系而言是父亲,从尊卑关系而言则为君王。既有父亲的亲情,又有君王的尊贵,然后推及于天下百姓而皆有之。所以,培养世子不可不慎重!处于君王、父亲的位置,观察天下之人,如果近不能教谕其子,其余的也就不值一提了。

“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其齿于学之谓也。故世子齿于学。国人观之曰。将君我。而与我齿让。何也。曰。有父在则礼然。然而众知父子之道矣。其二曰。将君我。而与我齿让。何也。曰。有君在则礼然。然而众知君臣之义也。其三曰。将君我。而与我齿让。何也。曰。长长也。然而众知长幼之节。故父在斯为子。君在斯谓臣。居子与臣之节。所以尊君亲亲也。故学之为父子焉。学之为君臣焉。学之为长幼焉。父子君臣长幼之道得。而国治。语曰。乐正司业。父师司成。一有元良。万国以贞。世子之谓也。”这一段也比较长,我们来一句一句地来看一下。

“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其齿于学之谓也。”“物犹事也”,一物即一事。这个“事”是指什么事呢?就是与国人齿让之。“齿让”就是以年龄大小相让,以示长幼有序。“一事而三善者”,就是指众知父子、君臣、长幼之道,这是“三善”。“齿于学”,就是指在入学时与同学之人以年龄为序,遵循长幼之礼。唯有世子做一件事可获得三种善果,就是指世子入学以年龄序位这一件事。“故世子齿于学。国人观之曰。将君我。而与我齿让。何也。”世子在太学以年龄和同学序位,国人看了之后就说:“将要成为我的君主,却要与我以年岁大小相让,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国人中不知礼的人,疑惑不解而发问。“曰。有父在则礼然。然而众知父子之道矣。”这是知晓礼的人明白礼的用意做出的回答。“言父在则礼然者”,就是回答说:“因为有父亲在,按照礼的规定,应当如此。”这样就是因为父亲尚在,做儿子的应该恒常保持谦退之道,不敢居于人前,因此他说:“父在则礼当如此。”国人看到世子虽然尊贵,尚且屈降于人,就更加知道父亲的尊贵,因此说:“众知父子之道”。

“其二曰。将君我。而与我齿让。何也。曰。有君在则礼然。然而众知君臣之义也。”又有人问了,说:“将要成为我的君主,却与我按照年龄序位而礼让,为什么呢?”回答说:“有君主在,礼所当然,那么民众就懂得君臣之义了。”

“其三曰。将君我。而与我齿让。何也。曰。长长也。然而众知长幼之节。”又有人问了:“将要成为我的君主,却与我按照年龄序位而礼让,为什么呢?”回答说:“有君主在,礼所当然。那么民众就懂得长幼之间的节度了。”这里边的用词很讲究,父子天性自然,故云“道”,说父子之道。君臣是以义相合,故云“义”。长幼有等级上下,故云“节”。“世子齿于学者”,是指世子只有在学受业时才与国人按照年龄而序位。如果是在朝会饮食之时,还是要按照各自的尊卑次序来排位。像诸子职云:“辨其等,正其位”,注云:“位”就是朝位的意思。所以中国人把公私的场合区分的还是很严谨的,既让人懂得尊卑之道,又让人懂得长幼之节。

“故父在斯为子。君在斯谓臣。居子与臣之节。所以尊君亲亲也。故学之为父子焉。学之为君臣焉。学之为长幼焉。父子君臣长幼之道得。而国治。” 因此父亲尚在,世子是为人子者;君主尚在,世子被称为臣子。世子以儿子与臣下的礼节自居,所以能尊敬君长,亲爱父亲。国人看到、听到世子因为有君主、父亲尚在,而居臣、子之礼,不敢自尊,于是就从中学会了父子、君臣、长幼之道。父子、君臣、长幼之间的伦常大道都能够处理得当,这个国家自然得以治理。

“语曰。乐正司业。父师司成。一有元良。万国以贞。世子之谓也。”“乐正司业”,这个“司”就是职司,故为主。也就是“谓乐正主世子诗、书之业,父师主世子成就其德行。”这个“主”,就是负责的意思。

根据《周礼》“大司乐,掌大学”,我们现在也称大学为大乐正;“乐师掌小学,为小乐正。乐正,主世子诗书之业,父师主于成就其德行。”这个“父师”也有两种说法,一是指太师,比如说《书·孔传》:“父师,即太师。古三公之一。”另一种说法,这个“父师”是指大司成,孙希旦在《礼记集解》中说:“父师,即大司成也。乐正掌国学之政,故世子之学业,乐正之所主;大司成总国学之教,故世子学业之成,大司成之所主也。”总之,乐正负责世子的诗书之业;父师负责成就世子的德行。 

“一有元良”,这个“一”,就是“一人也,就是指世子。”“元”就是大的意思,“良”是善的意思,“贞”就是正的意思。“言世子有大善,则万国以正。”世子一个人有大善,则天下都能够循从正道。所以教养世子这件事不可以不慎重。

古语说:“乐正主管世子的诗书之业,父师负责成就世子德行。一人有大善,万国都因而端正,说的正是世子啊。”那么这个是我们讲的《文王世子》篇。

《礼运》篇就是提出“大同世界”的一个重要的篇章,我们看这一段:“昔者。仲尼与于腊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是谓大同。”这个《礼记治要》在节选的时候,把有一些句子给删掉了。那我们看一看这一段话讲的是什么意思?“仲尼与于腊宾”,这个“与”就是参与的意思,“腊宾”我们前面讲过,这个“腊”就是猎的意思,有的地方也念zha腊宾。也就是“猎取禽兽,以祭先祖五祀也。”这个“腊”是祭祖。“腊宾”就是鲁国在进行祭祀时,孔老夫子在当时是有职位的,作为鲁国的臣子,称为宾,这也是合乎礼数的,就是参加腊祭的宾客。

“事毕”,就是祭礼完成了,从祭祀典礼的地方出来。“观之上”,这个“观”,古人的考据很多,天子有天子的观,诸侯有诸侯的观。它是一个门,有两个高台,在观上公布国家的公文。观的两边像两扇门,上面有高台。“游于观之上”,就是用眼看观之上。

“喟然而叹”,就是发出感叹的声音。为什么孔子看到观,喟然而叹呢?可能是因为鲁国在举行腊祭的时候用的礼有不合乎礼的地方。再看一看观上公布的旧章,也就是过去的典章,也有不合礼的地方。所以,孔子看到鲁国当时这些不合礼的地方,就不禁感叹了。

“言偃在侧”,就是子游在孔子旁边,听到孔子的叹息,就问:“君子何叹?”为什么这里称“君子”,而不称“夫子”呢?古人有解释说,因为“君子坦荡荡”,君子的心胸一定是坦然的,没有发出感叹的时候,既然如此,子游就问了,说:“一个坦荡荡的君子,为何发出感叹?”君子也就是指孔夫子。

夫子回答说:“大道之行也。”这里边这个“道”字非常重要,中国固有的文化,无论哪一部经典,都是指归于“道”。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经典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教人成为圣人。学圣人,圣人就是得道之人,就是一个觉悟的人,一个明白人。所以《论语》中,孔子讲“志于道”,求学所立的志愿就是学道。是“读书志在圣贤,而不是读书志在赚钱。”

那么这个“道”就是指人人本具的本性。就把人本具的本性彰显出来,你就成为圣人。所以什么是“道”?其实这个“道”就是真我,就是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学习传统文化儒、释、道最终的目的都是要找到那一个真我,真我当然就是相对于假我而言的,像我们经常说要“放下小我成就大我”。那么这个“我”怎么来理解呢?关于什么是“我”的问题,第一种观点认为这个身是“我”。其实这个身体并不是“我”。如果这个身体是“我”,那我想年年十八,青春永驻,不变老,但是我又控制不了我自己;我想记忆力很好,过目不忘,一目十行,但是还是那么愚顿。那如果这个身体是“我”,为什么我又控制不了我自己呢?这是自相矛盾的。所以说,这个身体并不是“我”,我们把它称为“我所”,就是“我”所有的东西,就像我的衣服一样,是我所有的衣服,称为“我的衣服”;那么这个身体也是我所有的身体,因此被称为“我的身体”,但是这个身体并不是“我”。

 既然身体不是“我”,什么是“我”呢?第二种观点认为,那个可以思想的是“我”。像法国的哲学家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其实,这个能够思考的、起心动念的东西也不是真我,在传统文化中把它称之为“妄心”,把它称为“缘虑心”。正是因为这种妄心才让人迷惑、造业。在《论语》中也说:“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同样对一个人,爱他的时候就喜欢他生,他什么都好;厌恶他的时候就恨不得他死掉。对一个人即喜欢他生,又希望他死,这是不是迷惑呢?所以这种变化无常的念头或者思虑是前念灭,后念生,念念不住,念念不相同,此起彼伏,刹那生灭。所以中国人有一个词叫“心猿意马”,什么意思呢?这是比喻人的心念就像猿猴一样、像马一样,奔腾不息,此起彼伏,难以控制。这种变化不居的妄心、思虑并不是“真我”。

“真我”是什么呢?“真我”在德国哲学家康德那里称为“物自体”。这个“物自体”的英文翻译为thing-in-itself,这个也是从德文翻译过来的,其实用传统文化的术语翻译过来就是自性、就是本性、就是真我、就是真心。康德说:“物自体不可知”,为什么物自体不可知?因为“物自体”就是本性、本我,它具有无所不在,无所不知的特点,它是宇宙万有的本体,那么你用知的方法去知它,肯定是知不了的,因为你有知就会有所不知,那怎么样才能做到无所不知呢?那必须求无知,这个无知起作用,才是无所不知。所以你要想达到无所不知,就必须放下知识,放下思虑,放下起心动念。

所以古人说:“般若无知而无所不知。”“圣人无为而无所不为。”这个听起来比较抽象。古人很擅用比喻,说:“圣人用心如镜。”圣人的心就像镜子一样,你看这个镜子上本来什么东西都没有,它没有任何的图像,所以才能够“胡来现胡,汉来现汉”,谁来了就现谁的像。中国人来了把中国人能照清楚,外国人来了也可以把外国人照清楚,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镜子本身没有任何的图像,这个叫“无知”,那么它起作用就是可以照见万物,这个就是无所不知。所以古人常用镜子比喻真我那种“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特点。

“寂”就是不动的意思,本性中没有起心动念,故不动,这就是“寂”,这是本性本具的定力。“照”就是光明,这是智慧,是本性本具的智觉的功能。本性本自寂静而又无所不知,这是自性本然。

“寂而常照,照而恒寂,定智湛然,恒在本心。”所以说,“圣人用心如镜”,就是比喻圣人的心能够照见万事万物,但是虽然照见,却不留任何印象。就像这个镜子一样,来不预计,去不留恋,别人是否来照,或者照完之后,是美是丑,这个镜子都不留下任何印象。这就是圣人的心,寂然不动,而又无所不觉。从这个比喻中,我们就知道了,要求“无知”,必须“离言说相,离文字相,离心缘相”。“心缘相”就是起心动念,就是思虑。所以,老子才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禅宗也提倡不立文字,开口即错,动念即乖。所以你要回归自性,找到真我,就必须放下思虑,修清净心。所以有人也形容,“圣人心如止水,波澜不兴。”把圣人的心,用这个水来比喻,当这个水波涛汹涌的时候,你看这个泥沙被带了起来,它对外界映照不清楚,而且还有很多的歪曲。这就像一个人的心有大怒、大悲、大喜的时候,心水涌动,这个时候所说的话都是过分的,所做出的判断都是偏激的。只有把心平静下来,连小小的波纹都不起的时候,你才能够看清外界的境界,如实地反映外界的人事物。所以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修清净心的方法。道家庄子的“心斋”、“坐忘”、“致虚极”、“守静笃”,宋明理学的“半日静坐,半日读书”,乃至孔子教人的“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乃至我们现在所说的“琴棋书画”等等,都是修清净心,让人心静定的方法。

所以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什么叫“游于艺”呀?“游,泳也”,必须深入到一定的层次去“游”,这个才叫“泳”。“游于艺”,就是任何一个技艺,当你深入到一定层次的时候,它都是一种仁术,它都是与“道”相通的。所以当任何一个技艺后面加上“道”字的时候,这个字不是随便加上去的,说明什么呢?说明你从这个技艺深入下去都是和“道”相通的。比如说,茶道、武道、棋道、包括孝道。你尽到极致的时候,都是能够回归自性,找到“真我”的。

所以《礼记》上说:“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耳目口腹之欲,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说先王制礼作乐的目的,并不是满足人们耳目口腹的欲望,不是为了娱乐至上,不是为了供人欣赏,不是仅有艺术的价值。而是干什么的呢?教导人民平好恶,其实就是去除好恶之心,返回到做人的正道之上。因为人心本定,人心没有分别、执着,没有好恶之心。这个好恶也是染污。所以“志于道”,这是评价技艺好坏的标准,也是我们科技文艺创新必须遵从的方向。这个艺术该不该发展,科技该不该发展,用什么来评价呢?它好坏的标准在哪里呢?都是看它是不是符合“道”,这个才是最终的标准。

那我们再读孔子,那一句话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你就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意境了。说这个礼呀,礼呀,难道就是呈现玉帛这些形式吗?乐呀,乐呀,难道就是敲钟打鼓吗?这些仪式虽然很重要,要做得很规范,但是这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是引发人内心的恭敬,而回归到本性的真我状态,能够找到那一个真正的自己。所以中国传统的礼乐,并不注重或仅仅停留在外在的仪式,这些礼仪形式的设计,在其终极的意义上,都是为了帮助人回归自性,找到真我。比如说我们中国传统的祭祖之礼,就是通过礼乐的仪式培养人的恭敬心、感恩心,提倡孝道。提倡孝道有什么好处呢?就是回归“一体”的真我。

所以“孝”这个字,上面是“老”字的一半,下面是一个“子”字,这个字就是告诉我们,上一代还有上一代,下一代还有下一代,过去无始,未来无终。而过去无始,未来无终,自始至终都是一体的。无始无终都是一体的,这个就叫“竖穷三际”。而从横的方面,我们讲兄弟之间的友悌,又把这种友悌之心推而广之,“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个就叫“横遍十方”。这个“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的东西是什么呢?这个就是我们的本性,这个就是庄子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些都是对自性,对真我的一种描述。所以提倡祭祖,把孝悌之心尽至圆满,就可以回归自性,找到“真我”。所以中国人把“尽孝”又称为“孝道”,就是因为尽孝至圆满就可以通达“道”。所以儒家的学问,具有“极高明而道中庸”“下学而上达”的特点。就是它能够到达很高明的境界,但是它的做法,它的道采取的方式却非常的平常。比如说这个“孝道”,不离日常云为父子之伦,但是又超越日常云为父子之伦,可以直通大道,找回“真我”。所以尽孝受益最大的是谁呢?其实还是自己。能够让你回归到自性,找到“真我”。

这个“真我”,就如同大海。而“假我”,就如同大海的水泡。如果每一个水泡都执着,这个水泡是“我”,那个水泡是“他”,还和别的水泡产生了对立,这就是“凡人”,没有找到“真我”的人。而真正回归自性的人,就是这个水泡破灭了,回归到大海,他发现原来整个大海才是真正的“我”。认识到宇宙人生真相,并且找到这个“真我”的人,被儒家称为“圣人”,道家也称为“圣人”,在王阳明那里称为“大人”,他说:“夫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注意这里他说的不是“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因为有“与”,就有“我”和“天地万物”的对立。他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这是一个真正的,明了了一体关系的人。所以“大人”,就是能够达到“天人合一”,证悟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真相的人。那么我们想一想,当人了悟到这一个真相,回归到这一个真相,怎么还会和别人对立呢?和别人对立,其实就是和自己对立。回归自性,找到“真我”的人,他自自然然的可以做到“天下为公”。

所以“大道之行”,是什么时候呢?是五帝的时候。这个“五帝”,在历史上有多种讲法,一种讲法是指黄帝、颛顼、少昊、尧、舜。实际上讲到古代的帝王,从伏羲氏、神农氏,黄帝等等,不止五个,这是举出五个代表出来。“大道之行”就是在五帝的时候,那为什么说“在五帝之时,大道之行”呢?后面就接着讲了,“天下为公”,就拿尧舜来讲,尧舜都是采取了禅让制,尧把王位禅让给舜,舜把王位禅让给禹。所以孔子对尧舜的禅让,非常赞叹。他祖述尧舜,最赞叹的就是尧舜的禅让制。为什么呢?因为尧舜,把天下都可以禅让,那么其余哪一件事是不可以让的呢?到了三代之英,就是夏、商、周的时候,就不是禅让了,就变成“天下为家”了,就是父亲把天下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就不是“公天下”了。这个“天下为公”,这个“公”,也当“共”字讲,就是天下是共有的。当然这个“公”,也可以就当“公”来讲,是与“私”相对的。“天下为公”,就是在尧舜时,能够把天下禅让,把天下当成是天下人共有的。那他们为什么能禅让呢?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尧舜,是两位圣人,有圣人之德,又居于天子之位,所以不把天下当成私家的位置来看待。还有一个次要的原因,就是尧帝的儿子丹朱,舜的儿子商均,德能都不足以治理天下,这是次要的原因。主要的原因呢?还是因为尧舜的德行,所以能够以天下为公,谁有能力,有道德,就把天下交给谁来治理。“天下为公”,要讲究事实,后面就是讲的这些事实。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贤”,代表有美好道德的人;“与”,古代也当“举”字讲;“能”,就是有能力治理天下的人。“选”和“与”都是动词。如果“与”不当动词,就是联系词。选举贤德的与有能力的人,也讲得通。

“讲信修睦”,上面一句“选贤与能”,选有贤德、有能力的人,是就人而言;讲信修睦,是就事情而言,要讲求信用,讲求和睦。这都是教化的效果。选举贤能之人出来,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办教育。

教育的根本就是教人学做圣人,学做圣人当然就能够讲信修睦。

“信”是信实。实实在在的。什么是实在?一般人讲信用,说话信用,这个就是讲信。但是真实的信用,是从本性中出来的。本性中出来的信,才是道德的根源。所以说:“信为道源功德母”。这个“信”是学道的本源,是一切功德的母体。所以“讲信”,就儒家而言,就是要开发人人都有的本性,也就是《中庸》中所讲的“天命之谓性”,把这个本性能够彰显出来,才能真正做到信。

“修睦”,“修”就是修持,“睦”就是和睦。这个“睦”还有相亲相爱的意思。和睦很重要,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家和万事兴。”

这是讲,贤能之人办政事,必须要重视教育,而教育要把握根本,就是要教人“讲信修睦”。

那么,如何“讲信修睦”呢?也必须要有事实来表现,“讲信修睦”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这就是下面所讲的:“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一段。

“故”是承上启下,也就是说,“讲信修睦”,要以下面的这些事实来表现,“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人不只是亲爱自己的父母亲,也把他人的父母当成自己的父母亲一样。对于晚辈,“不独子其子”,不仅仅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孩子,也要把他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

当然也有人问了,说:“天下那么大,全国的父母亲,全国的儿女,怎么能够照顾得来呢?”儒家讲“推己及人”,你怎样爱护自己的父母儿女,就怎样爱护天下的父母儿女。这里要讲缘分,天下的父母儿女不能普遍照顾,但是左邻右舍社区里的人,再扩充到你所接触到的城市里的人,只要遇到了,就可以做到“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比如说,你遇到小孩、老人跌倒了,就要像自己的孩子跌倒了一样去抢救;在公共汽车上遇到老年人,就要主动让座。这就是“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

治理天下的人,要使天下老人都能终养,让老年人得到很好的赡养,生活得安全、有保障,并且能够“考其终命”,这也是“五福”之一。“考终命”就是“得其善终”。虽然他的家里有儿女,但是天子要制定政策,国家的领导者要制定政策,教育儿女怎样奉养老人,尽到孝道,而且要鼓励人们奉养老人。

通行本中还有一句:“壮有所用”。壮年人有所用,不要让他失业,到壮年的时候,能够让他把能力用出来,无论学哪一门技艺学问,都要让他发挥作用。

“幼有所长”,幼年人要让他成长,包括身体、智慧、道德都要有所成长。

这是对于从老年人到幼年人,这些年龄不同的人,都要使之有所终,有所用,有所长,把天下的这些人都能够照顾到。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讲对于这些具有特殊身份的人:男性老而无妻的称为鳏夫;女性老而无夫的称为寡妇;孤是少而无父,即孤子,母亲不在称哀子,父母都不在叫孤哀子;老而无子的称为独;废疾者,指的是身体上有残缺或疾病的,要让这些人都要有所赡养,生活没有匮乏。

“是故谋闭而不兴。”“谋”就是阴谋;“不兴”就是不起来了。如果做到以上所说的,阴谋奸诈的事情,就蔽塞起来,没有了,不会出现。

“盗窃乱贼而不作”,偷盗作乱的都不会起来了。

这里边的“谋闭而不兴”,是最重要的一句话。特别这个“谋”字,古人注解有不同的解释:比如说有人解释为奸诈,欺骗人;有人解释为阴谋,就是做的事情都是损害他人的谋略。但是雪卢老人把这个“谋”字解释为,总结一句,就是妄想。诈骗人家固然不好,就是不诈骗人家,自己想做某种事情,虽然不损害人,但是为自己着想、谋算、计划,这都是妄想,其实有起心动念就是妄想。

在“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时,真正有道的人,以天下万物为一体,没有这些妄想,特别是为自己私利而谋划的想法。他所想的,都是为人,不为自己。有妄想,再执著妄想,就把本有的智慧掩盖起来了。所以,“谋闭”,就是把为自己谋划的妄想压伏下去,不让它起现行。如何伏呢?凡是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自私的念头一起,就要觉悟这是妄想,自私的念头一起,马上要警惕自己。这就是“不怕念起,就怕觉迟。”凡夫人人都有妄念,时时都有妄念,很难伏。但是就要在难伏时把它伏下去,要随时提醒自己,“狠斗私字一闪念。”所以要懂得在“谋闭而不兴”上用功,这是学做圣人最重要的一句经文。所以,儒家经典处处指归到学做圣人。平时也要像前面所讲的好好用功,“一切为公”,把前面的这些话能够时时提起,然后才有后面这一句的作用。

我们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先学到此地,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