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礼记》第16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礼记》第16集
2020-05-26

诸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礼记治要》,我们看经解》。

“夫礼之于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故衡诚悬,不可欺以轻重;绳墨诚陈,不可欺以曲直;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圆;君子审礼,不可诬以奸诈”。

“衡”,就是称衡,也就是秤;“悬”,就是秤上的悬锤儿。如果称衡物品时,能够仔细审看悬锤,则轻重必正,所以这里说“不可欺以轻重”。“规矩”是用来画圆的。规,圆规,是用来画圆的,矩尺是用来画方形的。“陈”,就是陈列、安置的意思。如果将圆规矩尺仔细设置好,则方圆必得,故云“不可欺以方圆”。这个比喻结束,有一句总结说:君子之人,如果明了礼,就不会被他人的奸巧欺诈所欺骗。

这一段话的意思就是说,“礼”对于治理国家来说,犹如称量轻重必须用秤,确定曲直必须用绳墨,画量方圆必须要用圆规和方尺一样不可或缺。所以将秤准确地悬挂,是轻是重,就无法欺骗于人。将秤锤准确地悬挂,那么事物的轻重就没法欺骗于人,将绳墨运用到位,是曲是直就无法欺瞒于人;用圆规和方尺精确地测量,是方是圆就不会走样。君子明了礼,则小人就不能用诡诈和奸巧欺骗他了。

这一段主要是强调“礼”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意义。在《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载,齐景公和晏婴坐在正厅中,景公叹息了一下,说了这样一句话:“多么漂亮的屋子啊,不知我死之后谁会占有它呢?”这是齐景公自知自己的德能不足,不能够长久地保有国家,所以发出了感叹。

晏子回答说:“请问君王是什么意思呢?”景公说:“我想,将是有德的人会居住在这个房子里。”晏婴回答说:“依照君主之言,恐怕是指陈氏吧。陈氏虽然没有大的德行,但是对于民众则有所施舍。君王您向民众征收重税,而陈氏却以丰厚的财物施舍于人,所以民人都归向他了。《诗经》中说:‘我虽然没有大的德行,但要有喜悦之心,用歌舞相乐。’陈氏的施舍,民众已经为之唱歌跳舞颂扬了。如果您的后代稍有怠慢,而且陈氏如果不灭亡,国家就要成为他的国家了。”

齐景公说:“是啊,这可怎么办呢?”晏子回答说:“只有以礼才可以制止这件事。”为什么呢?“按照礼的规定,大夫家族的施惠不能涉及全国,大夫不能收取公共的利益。”意思就是说,大夫不能靠施私惠于民而收买人心。“礼”上有规定,大夫施惠于民必须是在大夫所封的家族的范围之内,而不能够遍及全国。如果想施及全国,也必须要让百姓知道,这是国君施予的恩惠。也就是说,必须以国君的名义来施恩惠,而不能变成个人之间的私惠。

齐景公听了之后说:“说得对呀,可惜我却不能做到。不过从现在开始,我知道礼是可以治国的了。”晏子回答说:“礼制可以用来治国已经很久了,可以说是和天地并兴。君王美善,臣下恭敬,父亲慈祥,儿子孝顺,兄长友爱,弟弟恭顺,丈夫和蔼,妻子温柔,婆婆慈祥,媳妇顺从,这些都是礼。君王美善而不违礼,臣下恭敬而无二心,父亲慈爱教导子女,子女孝顺而能规劝父母,兄长慈爱而友善,弟弟恭敬而顺从,丈夫和蔼且践行礼义,妻子温柔而端庄正直,婆婆慈祥而不独断专行,媳妇听从而又温顺,这些都是礼中的好行为啊!”齐景公说:“说的太好了!”

可以说,“以礼治国”就可以长久地保有国家,并且杜绝国家被取代或覆灭的结果。因为君主明了了礼,就可使奸巧诡诈等违礼的行为一目了然,从而采取措施防微杜渐。换句话说,国家之所以会败亡,也正是因为违背了礼。

我们看现代社会,为什么出现了很多儿女不孝父母、打骂公婆,“君不君,臣不臣”的现象呢?领导不像领导,被领导不像被领导,朋友之间没有信用,兄弟反目成仇,夫妻同床异梦。归根结底,其实就是因为缺少了礼的教育。如果有了礼的教育,很多问题可以解决在萌芽状态,根本就不可能发生。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没有学习《弟子规》这个最起码的礼之前,你问这个年轻人,你是一个孝子吗?这个年轻人会洋洋得意地说,很自信,他说:“我当然是个孝子了。”但是真的是一个孝子吗?把这个《弟子规》打开一看,前面的四句话没有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当然,并不是说父母错误的,儿子、女儿也应该去顺应,而是“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父母有过失的时候,做儿女的有劝谏的义务,但是劝谏的口气、态度,要非常的温柔委婉,是“怡吾色,柔吾声”,要和颜悦色。

所以《礼记》上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我们看很多的家庭,儿子训斥父母,说话厉声厉气的,这是一个孝子吗?作为一个孝子,并不是对父母好,能够赡养父母,让父母衣食无忧,就是孝子了,那是有具体的标准的。可是我们连《弟子规》上最基本的标准都没有做到,我们却认为自己是一个孝子。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没有学礼,更不懂得礼。我们再问很多人,你是一个好媳妇儿吗?很多人可能会拍着胸脯说:“我当然是个好媳妇儿了。”但是你看一看《礼记·内则》,好媳妇儿应该怎样侍奉公婆,你就知道自己是不是一个好媳妇儿了。

所以,没有学礼的话,我们都是按照自己的标准来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的。这就是《墨子》上所说的“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有一个人的时候,是有一种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两个人的时候是两种,十个人的时候就是十种,到底应该按照谁的标准来判断呢?就会出现众说纷纭的现象。所以圣人给我们制礼,就是让我们的行为标准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大家都按照这个标准来做,才不会出现人伦关系的紊乱现象。下面。

“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此之谓也。”孔子说:“要使君主安宁,百姓得到治理,没有比礼更好的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孔子的这句话,也是有切身的实践经验做基础的。孔子在做中都宰的时候,在他刚刚接手中都的时候,中都是一幅破败的景象。游民多、乞丐多、盗贼多,社会风气也很败坏,妇人骄奢,女人失节。在孔子担任中都宰之后,推行礼乐教化,让大家都学礼,凡是饮食起居都有礼的要求。他也还制定了很多养生丧死的礼节规矩,让大家每一天的生活言行都有礼的要求;对原有的书吏差役进行教育,还以仁德教民改良地方的风气;设立乡校,也就是地方的学校,让少年入乡校读书,从小开始进行礼的教化;此外还提倡节俭,革除奢侈的恶习。

孔子治理中都不到一年,结果中都大治,百姓安居乐业,后人赞叹说:“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途,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器不雕伪,行之一年,四方则焉。”孔子治理中都一年之后,年长的和年幼的不是在同一桌吃饭,都有不同的位次。身体强壮的、还有身体弱的,各自承担不同的任务,如果身体强壮的和身体弱的都承担相同的任务,这就反而不公平了。所以中国人很早就注意关心弱势群体,特别注意帮助弱小。“男女别途”,古人特别讲究防微杜渐,男女走路的时候是各走一边。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器不雕伪”,晚上的时候不用关门,睡觉也很安全。在社会风气好的地方,夜不闭户,也不用担心有盗贼来骚扰,但是社会治安越来越差,一个很明显的标志,就是我们的门做得越来越严密。以前出门儿都不用锁大门,后来这个门变成了铁门,栅栏门变成了铁门,铁门不行了,还要防盗门,防盗门还不行了,要好几层防盗门。这说明什么呢?说明社会越来越不安定,所以人心也不安,感觉到没有安全感。路上丢的东西没有人捡起来。因为他知道这个人丢了东西很着急,可能还会回来再找。“器不雕伪”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没有假冒伪劣的器皿,全都是真材实料。一年之后,中都的治理就成为各个地方效法的榜样,大家都来中都学习。

后来鲁定公就把孔子调回国,调回国都升任司寇。孔子准备离开中都的时候,老百姓倾城相送,东门外十里人巷,人们排着长队,恋恋不舍地含着泪和孔子道别。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孔子治理中都,他确实起到了“君亲师”的作用,受到了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也说明通过礼乐教化,确实可以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因为“礼”,是从根本上培养起一个人的感恩心、恭敬心、同情心,所以大家都能够符合“礼”,恭敬心、感恩心、同情心也都生起来了。人的行为不过是人的心性的外现。一个人心好,他不可能做出恶的行为,所以社会自然井井有条,起到了不可思议的教化效果。下一段。

“故朝觐之礼,所以明君臣之义也;聘问之礼,所以使诸侯相尊敬也;丧祭之礼,所以明臣子之恩也;乡饮酒之礼,所以明长幼之序也;婚姻之礼,所以明男女之别也。夫礼,禁乱之所由生,犹防止水之所自来也。故以旧防为无所用而坏之者,必有水败;以旧礼为无所用而去之者,必有乱患。”

“故朝觐之礼,所以明君臣之义也。”“朝觐之礼”,就是古代诸侯谒见天子之礼。君臣之乱,从根本上说,就是产生于君臣之间,没有道义、情义,所以设立朝觐之礼来防患于未然。设立朝觐之礼就是规定诸侯要定时谒见天子,向天子述职,也是沟通君臣之间的感情,这是用来表明君臣之间的道义。

“聘问之礼,所以使诸侯相尊敬也。”“聘问之礼”,是古代诸侯之间,互相派使者做友好访问的礼节。诸侯之乱,从根本上是产生于不和,所以设立聘问之礼来防患于未然。人与人之间要常常见面,不常常见面,就难免会胡思乱想,产生猜忌,经常见面沟通一下,很多不必要的猜忌也就化解了。所以设立聘问之礼,是为了使诸侯之间互相尊敬、友好往来、互通有无。

“丧祭之礼,所以明臣子之恩也。”君主、父母过世,臣子、儿子都要为父母或者君主守丧,并且要定时祭祀。这就是孔子所说的“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臣下、儿子的判乱,从根本上说,产生于没有恩情,因此设立以丧祭之礼来防患于未然。故设丧祭之礼,是用以表达为臣、为子的感恩之情。

“乡饮酒之礼,所以明长幼之序也。”“乡饮酒之礼”就是乡州、邻里之间定期地聚会宴饮。一般是每年春秋两季,各个地方都会集合民众行乡射礼,乡饮酒礼就是在乡射之前的饮酒礼,它是以尊老敬贤为主要内容。由最高层的乡大夫,就如同现在的乡长,来宴请贡于朝廷的贤良之士。较低层的乡饮酒礼,是乡人邻里之间的欢聚。乡饮酒礼主要是按照年纪的大小来排定位次,年纪大小不同,所受的待遇也不一样,这就是所谓的“序齿”。聚会之前要先祭祀鬼神,然后按照仪式宴饮。

在《孔子家语·观乡射》篇之中,孔子详细地介绍了乡饮酒礼的流程。开始之前,主人要亲自到主宾和副宾家里邀请,其余从宾一并跟从前往。到会场的正门外,主人要先拜迎主副宾,再请从宾入内,随后,主人和主宾彼此三揖,彼此三让,分别升到堂阶东西两侧,主人先献酒给主宾,主宾饮了之后再回敬主人。主人和主宾之间的礼节比较多,以此来显示庄重。到副宾,礼节就减少许多;到从宾,主人献酒就不必回敬了。之后,大家才各自就座,就座之后,大家彼此敬酒,便不计杯数,但也要有限度,就是以不能耽误正常的工作为度。所以,乡饮酒不是一次娱乐活动,它所展现的是教育的功能。

主人一般由当地的乡长等官员担任,主宾一般由当地的贤能之人,或者年长之人担任。整个乡饮酒礼,处处体现了对主宾的尊敬和礼遇,以此来宣导尊重贤才、尊重老人的风气。饮酒时不仅宾客,即使负责盥洗的侍从,也都有酒喝,无所遗漏,这又体现了对每一个人的尊重。饮酒之前,会先请乐工演奏,演奏分为“升歌、笙奏、间歌、合乐”四个步骤。升歌就是由乐工先唱三首歌,这个歌不是普通的歌,都是《诗经》中的诗歌。笙奏就是又有乐工吹笙三首,这个曲子也不是普通的曲子,都是韶音美乐,德音雅乐。随后,歌声与乐声交替进行,最后再声乐相合三首而曲罢。这就是《乐记》中所讲的:“乐,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通过这个乐的演奏,在同族的乡党之中,形成了一种和顺的气氛。

乡饮酒礼通过以礼致序,以乐致和,达到了尊老敬贤的目的。这一场礼仪下来,出入有序,进退有度,举止有节,觥筹往来,声乐交错。这个场景本身就像一首和谐的乐章。乡里乡亲身处其中,既能够使浮躁之心安静下来,又能够学到尊老敬贤的道理,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化效果。通过乡饮酒礼,体现的是尊老敬贤的态度。培养起一个人谦和庄敬的人生观,所以乡饮酒之礼就是用以明确长辈和晚辈间的秩序。

“婚姻之礼,所以明男女之别也。”“婚姻之礼”,古人都非常地重视,因为它是用以辨明男子和女子在家中的职责分工。这个“别”并不是男女地位上的差别,而是在职责上有分工。

“夫礼,禁乱之所由生,犹防止水之所自来也。”“乱之所由生”,就是指动乱从何处产生,也就是混乱产生的根源。礼可以从根源上禁止动乱的产生,就像堤防能够阻止洪水泛滥一样。

“故以旧防为无所用而坏之者,必有水败。”所以认为旧的堤坝没有用而把它破坏掉,一定会遭受水灾。当洪水来临之时,没有堤坝,一定会有水患发生。因此,倘若认为古老的堤防没有什么用处,而毁弃了它,必定会遭受水灾的毁灭。

“以旧礼为无所用而去之者,必有乱患。”认为古老的礼仪没有用而废弃,也一定会有混乱和祸患发生,而且这种祸患不仅仅是在人活着的时候会有,即使在死后都不能避免。在《孔子家语·六本》中记载,孔子在齐国与齐景公会谈。这时左右的人来报告,说:“周王使者刚刚告知,有位齐国先王的宗庙遭受了火灾。”孔子一听就说:“这必然是齐僖公的宗庙。”齐景公就问:“你如何得知的呢?”孔子说:“齐僖公破坏礼制、奢侈无度、傲慢自大,招致这样的报应是必然之理。”结果,齐景公找人一核对,果然正是齐僖公的宗庙。齐景公就大吃一惊,起来向孔子拜了又拜,说:“您可真是圣人啊。”孔子如此神验,并非是有什么特异功能,只是因为他通晓了礼。

礼之所以具有调整人伦关系、防止混乱、治理国家的作用,就是因为礼是承顺天之道,以治人之情。在《礼记·礼运》中:“夫礼,先王所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礼”是承顺天道自然的规律,受到天道的启示而制定的。比如说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转,四季的循环往复。既有其常,也必须要有节制。春天有雨,但不至于淫雨绵绵,这样才能够使万物得以滋润萌生;夏天有暑,但不至于过分酷热,才能使万物得以舒发生长;秋天有风,但不至于猛烈,才能使万物得以收敛贮藏;冬天有雪,但不至于暴虐,才能够使万物休养生息,积蓄下一次萌发的能量。假如天地失去节制,或过或不及,必然导致自然灾害。比如说雨水太过,就成了涝灾,雨水不及又会出现旱灾。

同样的道理,人有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这七情“弗学而能”,那么情欲也需要节制。孔子在《孔子家语·六本》中说:“中人之情也,有余则侈,无禁则淫,无度则逸,从欲则败。”对于一般人而言,有所富余就容易奢侈。没有禁止就容易恣意横行,没有节度就容易骄奢放逸,放纵欲望就容易导致败亡。“礼”的作用正是在承顺天地之道的基础上来治理人情,使得人的欲望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做到欲而不贪。儒家很容易让人接受,因为它承认人有欲望,但是也同时提醒,任何欲望都不能够过分,如果过分,也会给人导致灾难。如果违背了礼,也就是违背了天道,导致人的情欲放纵,也必然是逆天者亡。所以孔子通过一个人是不是遵守礼,就能够判断出他的这个结局如何。

“故婚姻之礼废,则夫妇之道苦,而淫僻之罪多矣;乡饮酒之礼废,则长幼之序失,而斗争之狱繁矣;丧祭之礼废,则臣子之恩薄,而背死忘生者众矣;聘觐之礼废,则君臣之位失,而背叛侵陵之败起矣。”

“故婚姻之礼废,则夫妇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矣。”“苦”是通“盬”。“盬”字,写得有点像“鹽”字那个样子,它是不坚牢的意思。在这个批注中也解释:“苦,谓不至不答之属。”“不至”,就是夫亲迎而女不至,“不达”,谓夫不答耦于妇。所以婚姻之礼被废除,夫妇应尽的道义衰微,夫妻之间的关系就不稳固,行为不符合礼,淫乱的罪行便会增多。这一点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特别地有感触,现代社会没有了婚姻之礼的教育,结果两性关系越来越随便,越来越混乱,试婚、未婚同居、婚前性行为、第三者插足、未婚先孕、堕胎等现象也都一一出现了。这就是因为受到了西方性自由观念的影响,而丧失了婚姻之礼的教化。

“乡饮酒之礼废,则长幼之序失,而斗争之狱繁矣。”把“乡饮酒之礼”废弃了,长幼无序,争斗之狱就会繁多。因为“乡饮酒之礼”,是明确上下长幼之间的次序,让彼此之间互相尊敬,互相礼让。当把乡饮酒之礼废弃之后,长幼尊卑的次序就会模糊、丧失,所以争斗的官司就会频繁发生,对老人以强凌弱等争斗的现象也就会出现了。

“丧祭之礼废,则臣子之恩薄,而背死忘生者众矣。”丧祭之礼被废弃了,为人臣、为人子者的恩义淡薄,背逆祖先、不忠不孝的人就会增多。所以为什么要提倡祭祀呢?一个人连祖先都能够祭祀,念念不忘,对于眼前的父母就不会有不照顾的道理。提倡祭祀,就是让人心中常常怀念祖宗、父母,就不敢作恶,怕的是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为父母、祖先抹黑。把丧祭之礼废弃了,人们就会失去感恩图报之心、饮水思源的意识,也没有了使命感和责任感,那么不忠不孝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多。

“聘觐之礼废,则君臣之位失,而背叛侵陵之败起矣。”“背叛”是指背叛天子,“侵陵”是指侵陵邻国。聘问之礼和朝觐之礼被废弃,诸侯不来朝见天子,诸侯之间也没有友好往来,就会使君和臣失去各自应有的身份和地位,反叛君主、侵陵邻国的祸乱就会随之产生。这些都说明,“礼”确实有防患于未然的效果,让这些问题通过礼仪的教化,都杜绝在萌芽的状态。下一段。

“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正邪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是以先王隆之也。《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此之谓也。”

“故礼之教化也微。”“微”,一层意思是说,礼教化人,它可以防患于未然,在事情微小之时就预先教化。第二层意思,就是指教化的时候方式很微妙。不甚通过直接指责训斥的方式,而是如同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自然而然。“隆”,是尊崇、重视的意思。

后面“《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孙希旦《礼记集解》认为:“所引《易》曰:‘周易无此文,《史记集解》、《汉书颜师古注》皆以为《易纬》之辞也’。”就是说在《周易》上找不到这一句话,完全一样的这一句话。经过他的考证,认为这个是《易纬》书中的一句话。

“礼”所起的教化作用是很微妙的,潜移默化,能够防范邪恶于未形成之前,让人不知不觉中天天向善德靠近,而远离罪恶,所以先王都崇尚礼的教化作用。礼者,禁于将然之前,就是防患于未然,所以说是“正邪于未形”。在邪恶还没有形成之前就加以端正,让人不知不觉之中向善德靠近,远离恶行。“礼”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可以和中医相类比,中医也是讲防病于未然,所谓“上医治未病,不治已病”。更强调教导人按照自然节律来饮食起居,你按照自然节律饮食起居,这是最好的养生之道。古人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天补。”天补就是按照自然节律饮食起居,这样自然而然地就会远离疾病,他远离了疾病,但是不知不觉。同样的道理,按照礼的教化来做,人也是自然而然地远离邪恶,也是同样的不知不觉。

“《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君子都是重视事物的开始。在开始时,若有一丝一毫的偏差,结果会造成千里之远的错误。在《史记·宋微子世家》中,就记载着这样的一个例子,商纣王刚刚开始使用象牙的筷子时,他的叔父箕子就能够预测到商朝要亡国。为什么呢?箕子推论:他用象牙做的筷子,一定会搭配玉石做的酒杯,用了玉石做的酒杯,他就会想把全国各地的珍宝都据为己有,奢侈的车马宫殿也会渐渐由此兴起,到时就无法挽救了。所以箕子屡次进谏,但纣王根本不听,还逼走了微子、剖杀了比干。最后果然如箕子所料,纣王骄奢淫逸,积重难返,最后被天下人唾弃,遭到武王的讨伐,最后赴火而亡。

唐太宗说:“凡大事皆起于小事,小事不论,大事又将不可救,社稷倾危,莫不由此。”就像树木刚刚开始生长时,只要除根就可以拔掉,但是等到树木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你就很难再把它砍掉了。火焰刚刚点燃的时候,很容易扑灭,但是等到火势变大之后,就很难扑灭了。就像澳洲的大火,现在燃烧了这么长时间还没有扑灭,这都是提醒人们在事物有不良开端,刚露出苗头之时,就要加以制止,防微杜渐。

古人明白这个道理,所以通过“礼”,来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通过对一切人事物,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起恭敬的态度,达到“绝恶于未萌,而起敬于微眇”的作用。在小事上培养恭敬之心,在恶尚未萌发之时就加以杜绝,这就是“正邪于未形”,就是在人的邪恶、邪思、邪行,没有产生或者没有形成的时候,就将其端正。这样就使人“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不知不觉地向着善前进,而远离了罪恶,这就是“礼”的作用。

我们再看《仲尼燕居》。

郑《目录》云:“名曰孔子燕居者,善其不倦。燕居犹使三子侍之,言及于礼。著其字,言事可法。退朝而处曰燕居。此于《别录》属《通论》。”所谓“燕居”就是退朝之后闲居,这一篇以《仲尼燕居》命名,就是赞美孔子诲人不倦的精神,即使在退朝之后、闲居之时,还让子张、子贡、言游三位学生侍侧,为他们讲说礼。其内容涉及郊、社、禘、尝、食、飨诸礼。尤其是“大飨之礼”,只有在这一篇中有比较详细的论述。把这一段记录下来,就是表明孔子在燕居之时,仍然诲人不倦的事迹可以效法。在《群书治要》中,仅仅选了其中的一段,这一段的内容,主要是强调“礼”对于齐家治国不可或缺的价值。我们看看这一段。

“子曰:‘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伥伥乎其何之?譬如终夜有求幽室之中,非烛,何以见之?若无礼,则手足无所措,耳目无所加,进退揖让无所制。是故以之居处,长幼失其别,闺门三族失其和,朝廷官爵失其序,军旅武功失其制,宫室失其度量,丧纪失其哀,政事失其施,凡众之动失其宜。’”这一段比较长,我们也一句一句地来学习。

“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孔子说:“礼”是什么呢?礼,就是使万事万物得以治理的,包括准则、规矩、秩序和制度等等。就拿我们最基本的礼《弟子规》来说,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了,那很多事情都有条理。比如说“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如果我们放置衣服鞋子都有定处,不要乱扔乱放,就不会使这个鞋子衣服不干净,沾染了尘土,而且下一次你找的时候也容易找,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

我们看书,也是有定处,看完之后把它放在原处,“动物归原”这是古人的一个基本的训练。如果我们能够按照这个要求去做,衣冠、鞋袜、典籍、文具等等都会摆放整齐、有条不紊,下次我们再找的时候也容易找,避免浪费时间。我们看现在很多大学生,包括研究生、博士生的宿舍,一推开门,鞋子扔得到处都是,里边有一股刺鼻的味道。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没有学习《弟子规》,生活能力不能自理,养成习惯也很难改。这就是没有从小学习礼,自己的衣冠、鞋袜、书籍、文具都不能够使它有条理。

“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伥伥乎其何之?譬如终夜有求幽室之中,非烛,何以见之?”“瞽”,就是目盲者。“相”,就是扶相,帮助盲人引路的人。“伥伥”,就是茫茫然的样子,没有目标,不知去向。“幽室”就是暗室。如果治理国家而没有礼,就好像盲人没有扶助者,茫然无助,不知会走向何方,又好比整夜在暗室里摸索,没有灯烛,怎么能找见东西呢?礼就犹如盲人的引路人,又犹如暗室的明灯,是行为的指南,治国的依据,不可或缺。

“若无礼,则手足无所措,耳目无所加,进退揖让无所制。”“揖让”,就是作揖礼让,古代的宾主相见,有入门三揖、入堂三让的礼节。我们想一想,如果没有这种礼的话,主人让客人,客人再让主人,到底让几次合适呢?你看我们现在就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大家都很客气礼貌说,你先走、你先走,让来让去谁也不走,就耽误时间了,所以“礼”规定下来了,三揖三让就可以了。若是没有礼,手脚都不知道该怎么放,耳目也不知道该听什么、看什么,前进、后退、作揖、礼让,处处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准则去做。

“是故以之居处,长幼失其别。”若没有礼可以遵循,在日常起居当中,长辈和晚辈就会失去尊卑区别了。我们学了《弟子规》的人,非常有感触。《弟子规》上说:“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但是现在没有学《弟子规》的家庭,吃饭的时候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也有孩子在一起,孩子的父母,夹起菜就先往孩子的碗里放,爷爷奶奶看了,也会加起菜往孙子的碗里放。我们看这一个动作中,谁是核心呢?这一家,孩子是核心,小公主、小皇帝自然就养成了。没有人生来是小公主、小皇帝,都是做父母的没有学礼,不会教,把孩子教成了小公主、小皇帝。所以没有礼的话,就体现不出长幼尊卑的区别。古人在这方面都非常地重视,长幼尊卑的区别也非常的明显。

在《孔子家语》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和众弟子们在陈、蔡被围,“陈蔡绝粮”,连续困了七天,没有食物可吃,有的弟子心中因此而忧虑,但在这个时候,孔子依然每天不断学习、弦歌不绝,没有一丝的抱怨和担忧。子贡看到同学们都饥饿困顿,便用自己身上的财物突破重围,到外面换回了一石米,希望给大家解解饥。颜回和子路就找了一口大锅,在一间破屋子里开始为大家熬稀粥,子路有事离开了一会儿,恰好在这个时候,子贡从井边儿经过,一扭头,正好看到颜回拿了一小勺的粥往嘴里送。子贡看了有些不高兴,但是他并没有上去质问颜回,而是走进了夫子的房间。

子贡见了夫子,行过礼之后,就请教夫子说:“仁人廉士,穷改节乎?”也就是说,一个仁人廉士在穷困的时候,会不会改变他的节操呢?孔子回答说:“改节,即何称于仁廉哉?”如果一个人在穷困的时候,就改变了气节,怎么还能算是仁人廉士呢?子贡就接着问夫子:“像颜回这样的人,该不会改变他的气节吧?”夫子很明确地回答子贡:“当然不会。”子贡便将看到颜回偷吃粥的事情告诉了夫子。夫子听后并没有很惊讶,他说:“我相信颜回的人品已经很久了。虽然你这么说,但我还是不能因为这件事就怀疑他,可能其中有什么缘故吧。你不要讲了,我先问问他。”夫子是怎么问的呢?

夫子把颜回召来了,对他说:“我前几天梦到了自己的祖先,想必是想佑护我们吧,你的粥煮好之后,我准备先祭祀祖先。”颜回听了,马上恭敬地对夫子说:“夫子,这粥已经不可以用来祭祀先祖了。”孔子就问:“为什么呢?”颜回回答说:“学生刚才在煮粥的时候,粥的热气散到了屋顶,屋顶被熏之后,掉了一小块黑色的尘土到粥里,这样,粥就不干净了。学生就用勺子舀起来,要把它倒掉,又觉得可惜,于是便把他给吃了。吃过的粥再来祭祀先祖是不恭敬的。”孔子听说后,说:“原来如此啊。如果是我,我也一样会吃了它的。”颜回退出来之后,孔子回头对着几位在场的弟子们说:“我对颜回的信任,是不用等到今天才来证实的。”这几位弟子,从中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非常信服。

孔子之所以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颜回说出事实真相,就是因为他对颜回的德行非常有信心。而且根据他对颜回的了解,不可能在老师和同学们都没有吃粥之前,自己先偷偷地吃粥,他那样做一定是别有隐情。而且孔子是以教导礼而著称,颜回又是他最得意、最赞叹的弟子,如果颜回连长幼尊卑的次序都不讲,也就配不上孔子的信任与赞叹了。所以孔子能够以这样的方式探明事实真相,就是因为他知道颜回是一个懂礼的人,通过这个方法,他也能够说出事实真相。

我们知道历史上,最令人赞叹的就是“贞观之治”。而贞观之治的成就也是以礼治国所成就的,而且是太宗皇帝和长孙皇后都能率先垂范,用礼来要求自己。长孙皇后生了一个女儿,叫长乐公主,她和太宗都非常喜欢这个女儿。女儿出嫁的时候,唐太宗就命令,给她备办的嫁妆和陪送,要比长公主高出一倍,长公主就是皇帝的姐妹。魏征知道了,觉得这不符合礼,于是就来劝谏。他说:“过去在汉明帝的时候,汉明帝要赏赐自己的儿子,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的儿子的封赏,怎么能够和先帝的儿子同等待遇呢?’长公主确实应该比公主的地位尊贵,情分上虽然有差别,但是礼仪上不能没有等级之别,如果您让公主的陪嫁、待遇超过长公主,这恐怕在道理上讲不通,所以希望陛下您能够考虑。”

太宗听了之后,当然有点不高兴,回到家里,就把魏征的这一番话告诉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听了之后,是什么样的表现呢?长孙皇后听了之后感叹地说:“我一直都听说陛下您很器重魏征,却一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今天听了他的谏言,真的是能够以大义克制皇帝的感情,劝导皇帝不要感情用事,这可以称得上真正正直的国家栋梁之臣。我和陛下有幸结为夫妻,陛下对我以礼相待,情意深重,即便如此,我常常在劝谏的时候,还要看着陛下的脸色行事,要看皇帝心情好的时候才给以劝谏,不敢轻易地冒犯您的威严,更何况作为臣下?从情谊上来看,情分生疏,从礼上来说,礼义有隔,怎么能和夫妻相比呢?所以韩非说‘劝说’是一件难事,东方朔也说‘劝说’确实不容易。但是‘忠言逆耳而利于行’,对于治理国家的人极为紧要。采纳忠言,民风就会安宁,拒绝忠言,朝政就会混乱。诚恳希望陛下能明白这一点,那么天下就太幸运了!”

从这一番话中,就让我们感受到长孙皇后的贤德之处,确实是超过了一般的妇人,甚至是一般的男人。一般人都会感情用事,非常疼爱自己的女儿,要听说有人不同意给她厚重的嫁妆,一定会很不高兴。但是长孙皇后却深明大义,不仅没有不高兴,反而还对魏征大大地赞叹了一番。而且怎么样呢?派宦官、使者带着五百匹帛,到魏征的家里赏赐给他,就是因为他能够犯颜直谏。长孙皇后确实做到了如理如法,按照礼来治国,才成就了贞观之治,国家被誉为“礼义之邦”。好,我们再往下看。

“闺门三族失其和。”“三族”,经典中有不同的说法。在《周礼·春官·小宗伯》中讲:“掌三族之别,以辨亲疏。”郑玄注:“三族,谓父、子、孙。”三族就是指父、子、孙。在家族中,父、子、孙三代就会失去和睦。我们再看《弟子规》,前面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样的儿子孝顺父母,被称为孝子。但是现在这个孝子不是孝顺父母了,而是孝顺儿子、孝顺孙子,所以有人说:“有了儿就成了儿,有了孙儿自己就成了孙儿。”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因为没有了礼的教育,所以父、子、孙三代,尊卑的次序就颠倒了,也必然会因此失去和睦。小孩子被教成了小公主、小皇帝,自我为中心,家风、家道也难以延续。

“朝廷官爵失其序。”在朝廷里,官爵组织秩序就会紊乱。比如说朝廷排班的位次,文官、武官怎么样排列?是按照官爵的高低排列?还是按照亲疏远近的关系排列?还是按照功劳排列?还是按照年龄排列?如果没有礼的具体规定,大家都要争先往前站,这个次序就颠倒了、混乱了。

“军旅武功失其制。”军队行军打仗,就会失去纪律的保证。在行军打仗之中,听到击鼓还有鸣金,是进还是退?闻听鼓声不进、鸣金不退,应该给予怎样的军法处罚?一个军队纪律严明,也是因为有礼来保证,也就是严格遵守礼的要求。古代有道德学问的人,一看到这个军队守礼的状况,就知道这个军队能否打胜仗。

像在《国语》中就记载:在周襄王二十四年的时候,秦国带领军队去攻打郑国。当秦军经过周天子所管辖的京畿北门的时候,恰巧被王孙满看到了,于是他就对周襄王说:“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打败仗,并且还会受到上天的罪罚。”周天子一听,惊讶地问:“你怎么看到秦国的军队路过,就能够断言他们一定会打败仗呢?”王孙满说:“因为他们经过周天子所在的地方,是应该要行礼的,这叫尊重天子。可是当他们的军队经过的时候,只是把盔摘下来了,却没有脱下身上的甲。走了几步路之后,就马上又跳上了车,而且有三百辆战车的士兵,都是这样以应付的态度来行礼的,可见军队中大部分士兵对周天子都很傲慢。”

王孙满接着就说了:“秦国的军队轻狂又骄傲。一旦轻狂,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就不会深谋远虑,做好万全的准备,而且一旦轻狂,就不会慎重。傲慢则会无礼,无礼,做什么事都会随随便便。因为整个军队既不慎重,又随随便便,可是又要去打仗,要深入很危险的地方。以这样的态度去应战,绝对必败无疑。”王孙满观察入微,而且因为熟读圣贤书,能够见微知著。果然,秦国去攻打郑国,没有打成,军队回来到了晋国的边界,被晋国打得落花流水,三位大将都被捉走。这就是“骄兵必败”的实例。为什么会败呢?就是因为违背了礼,所以王孙满通过看一个军队是不是守礼,就能够推断出他是不是能够打胜仗。

“宫室失其度量。”宫室建筑就会不合法度规模。在中国古人那里,规定宫室的大小,按照级别有不同的规格,不能僭越。就像中央一级的政府机关,和省、市、县一级的政府、机关。按照礼的规定,一定是一级比一级的规模小,包括住宅的标准,也是各个级别有各个级别的标准,不能够超越。

“丧祭失其哀。”丧事中悲哀轻重就会失去标准。如果没有礼的规定,丧事之中,亲疏远近不同的亲属,应该穿什么样的丧服?服多长的丧期才是适宜的?那也会众说纷纭。

“政事失其施,凡众之动失其宜。”政事便会因混乱无序而得不到实施,所有的行为举措都会失去其应有的分寸。

这个就是我们讲的这一段话,主要强调礼对于治国的特别重要的意义,不可或缺的意义。“贞观之治”的成就,也是和太宗皇帝坚持以礼治国密不可分。当然,在他开始推行以礼治国的政策时,也并不是一致都同意,也经历了一场辩论。

在《贞观政要·论政体》中记载,贞观七年,太宗和魏征漫谈自古以来治理国家的得失时说:“如今大乱之后,恐怕不能急于实现大治。”魏征说:“并非如此,大凡人在危难困苦时就忧惧死亡,忧惧死亡就盼望天下太平,盼望天下太平就容易教化。因此,大乱之后更容易教化,正像饥渴的人,对饮食更容易满足一样。”太宗说:“贤明之人治理国家,尚且需要百年之久,才能消灭残虐、废除杀戮。大乱之后要想大治,怎么可能在短期之内就做到呢?”因为我们知道《论语》中讲:“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所以太宗认为要恢复太平,即使是贤明的人来治理,也需要上百年。

魏征却说:“这话是对一般人来说的,并不能用在贤明之人的身上。如果贤明之人推行教化,上下同心,就会像响之应声那样迅速、有效。事情不求迅速,也会很快推行下去。一年就能见成效,也并非难事,如果说需要三年才成功,就应该说已经太晚了。”太宗认为魏征说得有理,但封德彝等人却说:“夏商周三代以后,百姓逐渐浮薄奸诈。所以秦朝专用严刑峻法来治国,汉朝以仁义杂用刑法治国,都是想教化百姓,但却没有成功。怎么说是可以教化,却不去教化呢?如果相信了魏征的话,恐怕要败乱国家。”

魏征说:“五帝三王治理国家,并没有把百姓换掉,但他们仍能够把百姓教化好。可见,施行帝道就成其为帝,施行王道就成其为王。关键在于,当时的治理者是否施行了教化而已。读古书记载可知,黄帝与蚩尤作战七十多次,天下大乱,而胜利以后,天下很快太平。九黎作乱,颛顼出兵征讨,平定之后,仍不失其为治世。夏桀昏乱淫虐,商汤将他赶走,但在汤统治之时就实现了太平。商纣荒淫无道,周武王便起兵讨伐,到了武王的儿子成王时,也实现了天下太平。如果说百姓日渐浮薄奸诈,再也不会淳朴,那么到现在,这百姓都应该变得和鬼魅无异,还能施行教化吗?”

封德彝等人无法辩驳,但坚持认为魏征的建议不可推行,但是魏征引经据典,终于说服了太宗。太宗坚持推行礼仪教化,毫不懈怠。结果几年之间,天下康复安定,突厥被打败臣服。太宗对群臣说:“贞观初年,人们颇有异议,认为当今不能够搞王道,施行道德教化、圣贤教诲,只有魏征劝朕推行。朕听了他的话,不过几年就达到中原安定,边远外族臣服的结果。突厥从来就是中原的强敌,如今突厥首领却佩刀值宿来做禁卫,部落也跟着穿戴大唐的衣冠,朕能取得这样的成就,都是魏征的功劳。”

可以说,贞观盛世的创建,与太宗运用《群书治要》的理念,以身作则,重视道德教化,并制定了一套合情、合理、合法的礼法制度密不可分。可以说贞观之治的成就,就是“以礼治国”成就的典范。所以通过伦理道德、礼仪的教化,确实可以使社会安定和平、天下大治,确实也需要我们从历史上来寻找信心。

我们今天先学习到这里。我们下一次再见,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