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礼记》第13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礼记》第13集
2020-05-13

诸位同学,大家好: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礼记》。请看《祭义》这一篇。“乐正子春下堂,而伤其足,数月不出,犹有忧色。”门弟子曰:“夫子之足瘳矣,数月不出,犹有忧色,何也?”曰:“吾闻诸曾子,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故君子跬步弗敢忘孝也。今予忘孝之道,予是以有忧色也。壹举足而不敢忘父母,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壹举足而不敢忘父母,是故道而弗径,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危殆。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及于身。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

这一段讲的是一个故事,“乐正子春下堂,而伤其足,数月不出,犹有忧色。”乐正子春,春秋时鲁国人,也是曾参的弟子。有孝名,也是因为和曾参学习,名师出高徒,受到他老师的影响,以孝著称。乐正子春有一次从堂上走下来,不慎扭伤了脚,好几个月都没有出门,一直面有愁容。门弟子曰:“夫子之足瘳矣,数月不出,犹有忧色,何也?”“瘳”,就是愈的意思,痊愈了。他的门下弟子便问道:“老师,您的脚不是好了吗?您好几个月都不出门,到现在还面带愁容,这是为什么呢?”曰:“吾闻诸曾子,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乐正子春说:“我从前听我的老师曾子说过,父母完完整整地生下我们,我们死时也要完完整整地留下这个身体,归还给父母,这才称得上是孝顺。没有毁坏父母遗留下的这个身体,没有辱没为人一世的善名,这才是圆满的孝顺。”

乐正子春他是曾子的学生,所谓名师出高徒,为什么呢?因为学生在老师身边,每一天看到老师言传身教的教化,他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曾子,我们都知道是孔子的弟子,虽然不够聪敏,但是因为好学也学有成就,被称为“宗圣”。

在《论语》上记载,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认为做士人就不能够不弘毅,因为士人的责任重大,而所行之道遥远,他们以行仁为自己的重任,而且这种重大的责任要一直担负下去,到死为止。“士”就不是一般的普通百姓。古代把人分成四类,分别为“士、农、工、商”。“士”就是读书人,“农、工、商”都是生产者和营利者,而“士”,是既不生产也不营利,他是尽全力来学“道”,所以“士”专求于学、专讲道,专讲做人的道理。而要把人道讲得清楚透彻,就必须要通达天道。

所谓“天道敏生,地道敏树,人道敏政”。但是对于天道,一般人都很难体悟,要从哪里学起呢?“士”就是要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个忠恕之道学起。虽然这一句话,士、农、工、商都需要学习,但是农、工、商不需要通达,而“士”则需要学得通达。

在《论语》中也记载,子游他到武城去做官,孔子去考察,听到了弦歌之声,于是就说:“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回答说:“从前我听夫子您说过‘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不学道的人不能够发布或者听从命令。君子,也就是在位者学道,他能够用仁爱之心对待百姓,百姓学道,就会听命于在位的君子。“士”就是全神贯注地、专一地学道、悟道、体道、讲道、行道,他和商人不同,是纯粹不生利而分利。但是士、农、工、商之中,“士”却排在最前面,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像孔子也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也就是说,古人把道德仁义,看得比财利更加重要,因为财利能够解决眼前暂时的问题,但是不能够解决长久根本的问题。所以儒家以“志于道”、“读书志在圣贤”为最终目的。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学道就必然会贫穷,其实经典教学,它有四种功用,那就是“立德、立身、通窍、属文”。

首先,它可以树立一个人的德行。“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对于国家而言,还是个人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立身”就是我们有什么技能,什么知识、素质能够立身于社会,经典教学,它也有立身之功。还有通窍之功,通窍,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开悟,能够明心见性。还有属文之功,也就是写文章。“立德、立身、通窍、属文”,这个顺序也是很有讲究的,不能够颠倒,告诉我们德是本,而技艺是末。

“道”有体有用,用就是行仁,士有通达时,也有贫穷时。孟子就说:“达则兼济天下”,通达的时候就以仁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贫穷时就修养自身,弘扬仁道。当士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按照仁道去做的时候,就是在影响别人,这就是在弘扬仁道,而且弘扬仁道是“一日不死,一日不休”,所以士必须弘毅。

“弘”就是大的意思,无论是你的见识,还是学问,心量一切都要广大。所以古人说“一事不知,儒者之耻”,如果有一件事自己不知道,那都是学儒者的羞耻,这说明儒者的见识学问很广博,没有他不通达的事情。而且读书能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就像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虽多,亦奚以为?”即使你把《诗经》三百首都背熟,倒背如流,但是处理政事却不通达,不能够把所学的落实在日常生活、工作,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之中,你背诵得再多,也不得其用。所以“弘”不仅是学问、见识要广大,还要心胸广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我们看一看现在的读书人,如果对国家的政策没有见识,也无法提出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或者心量狭小,眼中只盯着自己的名闻利养,这就不能够称为“士”,只能称为“精明的利己主义者”。古代的士所读之书是圣贤书,所以通达圣贤之道,有能力对社会的治理、国家的安定、天下的太平,提出正确的应对之策。这也是为什么读书人——“士”,特别受到重视和尊敬的原因。

“毅”,包咸的注解是“强而能断也”。“强”不是“暴”的意思,而是《易经》上,乾卦中所讲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思。我们观察天道,它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比如说太阳,每一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自古至今,一年四季,从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没有一天是中断的,这就是天的自强不息。人呢?本性之中也具有这种自强不息的性质,所以“自”就是自性的意思,自性就是这种不息的、好学上进,没有休息、没有止息的特点,这个就是“强”。“断”就是有决断,而正确的决断必须运用智慧,所以弘毅的“毅”就是既自强不息,又有智慧决断。

为什么士必须要“弘毅”呢?因为“任重而道远”,肩负的责任很重大,行走的路程很遥远。士肩负何种重任呢?在今天,天下变乱丛生,平天下就是士的责任。士小能治国,再小能齐家、能修身,这都是士的责任。很多人志向很远大,要成就大事,促进世界和平。成就大事,促进世界和平,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平天下,要从哪里做起呢?《大学》中所讲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所以要担当大事,要促进世界和平,必须从修身做起,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做起。这样才能进而去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们知道当今世界冲突不断,世界和平遥遥无期。其根源在哪里?其根源就在于家庭,在于家庭之中,父子、兄弟、夫妻之间的冲突。我们想一想,一个人在家里不能够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夫妻都不能够互相信任。在社会上,他也必然和他人发生冲突。更进一步讲,冲突的根源在自身。为什么在自身呢?就是真心本性和习性之间的冲突。真心本性是纯净纯善的,但是习性却是自私自利的,充满贪、嗔、痴、慢、疑,各种烦恼。当利益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利他还是自利。如果每一个人都要利己,唯利是图,冲突就会随之而起;如果每一个人都能见利思义,冲突才能够真正化解。所以促进世界和平,承担治国平天下的重任,要从修身、修心来做起。

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人,就要做到“在普天之下,没有我恨的人,没有我不能原谅的人,没有我不爱的人”,这样的人才能承担起促进和平的使命。所以修身是承担重任的基础。一个胸怀大志的人,想治国平天下,弘扬传统文化,促进世界和平。但是却不能克服贪、嗔、痴、慢、疑,障深慧浅,如何能够实现弘愿呢?能说不能行,不是真学问。所以在《格言别录》中也说:“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这是提醒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是一个长期的、日积月累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够半途而废,得少为足。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他以行仁为自己的重任,须臾不离开仁,这个责任不是很重大吗?人为什么应该以弘扬仁德为己任呢?我们看这个“仁”字,“亻”加上一个“二”字组成,这是两个人相处之道,所以仁者爱人,这是“仁”字最基本的含义。想到我们自己就要想到对方,能够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不懂得为他人着想,人就会自私自利,自私自利的结果是什么呢?那就是《孟子》中所说的:“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所以,只有仁义之道,才是君王应当重视的。

在《贞观政要》中记载,贞观四年的时候。房玄龄向太宗报告,说当时的盔甲和兵器的完备已经超过了隋代。太宗怎么说的呢?太宗说,虽然保卫国家需要武器,但维护国家安定和平的最重要的是仁义。君臣上下,一心为百姓着想,使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是最重要的武备。所以太宗强调:我用来维护国家安定,最重要的武备是仁义,而不是兵器。古人说,即使是大国,虽然“忘战必危”,忘记战争是危险的,但是“好战必亡”,好战一定会亡国。像隋炀帝时候,武器繁多、装备完善、财力雄厚,但是依旧没能阻止亡国。

“以利为名,则有不利之患矣。”如果把利益看得最重要,那么人生,包括整个社会,都会产生不祥和祸患。像《孟子》中就说:“王曰‘何以利吾国’?”假如每一个国君都说,怎么样利益自己的国家。“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就是像我们现在的国家各级领导干部,就会只寻求怎么样利益自己的家族。“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读书人和老百姓也都说,怎么样利益我自身,结果必然是唯利是图。所以“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从上面的领导者到底下的老百姓,每一个人都谋求私利,国家就危险了。

为什么危险了呢?孟子他接着说:“万乘之国”,就是一个拥有万乘车马的大国,这在当时也是一个实力很雄厚的国家了。但是如果大夫都谋取私利,诸侯国的国君就会被“千乘之家”的大夫篡位。大夫谋取私利,下面的士人也会谋取私利,大夫也会被士人推翻。如此一来,整个国家就没有安定可言。

我们看一看当今的世界,也是受到西方功利主义价值观的普遍影响。从国际上国家之间的交往,到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普遍以利益为指归,缺乏伦理道德和道义。结果在家庭中出现了不孝父母、打骂父母,甚至活埋父母的禽兽不如之事。兄弟因为财产、遗产吵上法庭,夫妻之间同床异梦、喜新厌旧、见异思迁,也是没有道义可言,这个家庭就危险了。从国家而言,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假冒伪劣问题,贪污腐败问题,国有资产流失等等问题。国际之间,你看在疫情中间,甚至出现了口罩等防疫品多次被“截胡”的事件。这都是由重利忘义所导致的。

孟子说:“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没有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会遗弃他的父母的。“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也没有一个重视道义的臣子,会轻慢他的君主的。所以怎么样呢?重要的是整个社会要兴起仁义道德的教化,转自私自利为见利思义,这样才能转变、化解整个时代的危机。所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如果全世界各国、各党、各级领导人,都能学习《群书治要》,以仁义忠恕、真诚慈悲为治国理念,矛盾冲突自然就会化解,世界和平自然就会到来。这也是为什么汤恩比先生说:“能够真正解决21世纪社会问题的,唯有中国的传统文化。”因为中国的文化,它是符合天道的称性的文化,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所以“任重而道远”,“道远”就是承担大道,至死方休。“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个路程,不是很遥远吗?就如曾子,他一生力行孝道,到临终之前,还让弟子打开他的被子,检查自己的身体是否完好。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所以曾子临终前才说:“而今而后,吾知免夫”,从今以后,我才可以免于担忧没有尽到孝道了。曾子的这些话,都是他一生躬行实践的心得体会,当然,他的言行自自然然地也会影响他的学生。

在《礼记·檀弓》中,还记载着“曾子易箦”的故事。鲁国大夫季孙子为了表达对曾子的敬意,曾经送给曾子一个大夫专用的竹席。后来曾子得了重病,卧床不起,他的学生乐正子春(就是我们今天这里所讲的乐正子春),前去探望的时侯,听到侍僮指着曾子的睡席好奇地问:“这是大夫用的席子吧,光泽多么的华美啊。”

曾子听到这番话就说:“这是季孙子赐予我的,我现在坐不起来,无力去更换这张席子。”因为他并不是大夫,用这样的席子是违礼的。于是他便让儿子把这张席子换下来,但他的儿子说:“您的病是这样的重,身体又不便移动,还是等天亮之后再换吧。”曾子就对儿子说:“你爱我,还不如这个侍僮。”

“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君子爱人是成就他的道德,让他时时有警觉、有提升,不能够违背礼。而小人爱人,是姑息他的过失,甚至放纵他的欲望,满足他的要求,却不过问这些是否是符合礼。所以曾子说:“你爱我,还比不上这个仆童。我何必要用这块席子呢?我能守礼而终就足够了。”于是他的儿子只好扶起父亲更换床席,还未等曾子躺稳,他就过世了。曾子他确实做到了“死而后已”,所以他这一句话,感动了无数的后人,也流传千古。大圣大贤他们的言语、言论,都是出自于自己真正力行的功夫,否则也说不出,这样流传千古的话。

正是因为曾子力行孝道,也让他的弟子子春深受影响。所以他说:“故君子跬步弗敢忘孝也。今予忘孝之道,予是以有忧色也。”

“跬步”,跨上一足曰“跬”,连跨两足为“步”,所以“跬步”实际上就是半步。“因此君子即使迈出半步路,都不敢忘了对父母的孝道,这回我竟然忘了孝道,所以我才会面有愁容。”

“壹举足而不敢忘父母,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壹举足而不敢忘父母,是故道而弗径,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危殆。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及于身。”

“道”就是正路,“径”是邪僻的小路、捷径。“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及于身。”《大学》中也有说:“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如果你说的话是悖理悖德之言,这叫“言悖而出”,也会被别人回骂你。所以“恶言不出于口,则忿言不反于身矣。”做人应该每走一步路都不敢忘记父母,每说一句话都不敢忘记父母。正因为每走一步路都不敢忘记父母,所以走路必定要选择宽广的正道,而不贪图捷径,不去走那些不安全的羊肠小路。过河时必定选择乘船,而不轻易游水,因为不敢将先父母遗留下来的身体去冒险。正因为每说一句话都不敢忘记父母,所以自己绝不会说恶言恶语,这样也就不会招致别人的辱骂。

“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自己这个身子没有蒙受羞辱,也就是让父母没有蒙受羞辱,这才可以说是孝顺!这就是《弟子规》上所说的:“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而且不仅是父母生前是如此,在父母过世之后,也要如此保持。

可以说,孝是一切德行产生的根本,教化所产生的根源。人如果不知恩报恩、忘恩负义,这个是结果,原因何在呢?就像我们现在很多人,资助别人上大学,但是受资助的人,连一个感恩的信、感恩的话也没有。很多人说,我们社会需要感恩教育,实际上,如果一个人连父母这么大的养育之恩,都不能够记在心上,想着念念去报答,对于陌生人的资助,又怎么可能记在心上,想着去报答呢?这就是孝道的缺失。

我们现在提倡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但是提倡了很长时间,仍然是爱不起来,什么原因呢?因为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够爱,对自己的兄弟都不能够帮助友爱,怎么可能对陌生的人民去关爱呢?“爱祖国、爱人民”就像道德大厦的第五层,它的根基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尊敬老师。结果根基都没有,就希望第五层、第六层,建起来的都是空中楼阁,听起来很高尚,实际上做不到。

现在很多的青少年,动不动就离家出走,甚至自杀。很多专家说:“我们需要生命教育。”实际上我们学了《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如果他知道孝心、知恩报恩之心,他知道自己的出走和自杀,对父母带来的这种伤害,他还会轻易地去离家出走,走上自杀和轻生的道路吗?包括现在的犯罪率,特别是青少年的犯罪率、离婚率上升,什么原因呢?因为他觉得这都是个人的私事,心里没有想到父母对他的担忧,更没有想到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让父母放心。

还有现在贪污受贿、以权谋私,很多高官锒铛入狱,这也是“德有伤,贻亲羞”,给父母带来的是无比的羞辱,怎么能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呢?更何况那些啃老族、富二代、官二代,包括现在遗弃老人、打骂父母,这些现象,都是和没有孝道的教育密切相关、直接相关。所以“孝”是多么的重要!孔子的弟子有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经典上的任何一句话都不是白说的,只要我们抓住了,我们理解它的深意,很多社会问题就迎刃而解,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学经典的意义。我们再看下一段。

“虞、夏、殷、周,天下之盛王也,未有遗年者。是故天子巡狩,诸侯待见于境,天子先见百年者。”

“未有遗年者。”“年”就是“齿”的意思,也就是上了年纪的人,老年人。虞、夏、商、周的时期,虞就是虞舜,夏、商、周,天下最伟大的帝王,他们都没有忽略过对老年人的尊敬。因此当天子巡行视察时,诸侯率领众人,在自己的边境上迎候,并等待接见,天子到达后,却首先主动去看望该国中年满百岁以上的老人。“礼”就是倡导敬老、尊老的意识,天子他要询问这个诸侯国的国君,年满百岁老人的住所,然后亲自前往探望,这是到这个诸侯国所做的第一件事。

虞舜、夏、商、周四代之治,都是根据当时社会的状况,施以侧重点不同的教诲,目的是随时救弊。就像《孔子家语》中所说的:“在过去,有虞氏尊有德行的人为贵,同时特别尊重老年人;夏后氏尊有爵位的人为贵,同时特别尊重老年人;殷商人尊世禄之家为贵,同样尤其尊重老年人;周人尊敬孝敬父母的人为贵,但是仍然对老年人特别尊重。”他们所尊崇的侧重点虽然有不同,但是在尊敬老年人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也就是说,凡是盛世的君王,没有崇尚遗弃老年人的。因为盛王都是以恩义、情义、道义的原则来治国处事,否则它也不能够成为盛世。不抛弃曾经对国家有贡献的老年人,这样才不会引导见利忘义、忘恩负义的社会风气,也不会出现恃强凌弱的不良现象,这都是盛世的特点,文明社会的标志。

我们看一个社会是否比另一个社会更文明,怎么看呢?当然,GDP的增长、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但是这仅仅是一个方面,另外,像爱老、尊老、敬老,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其它比如说犯罪率,特别是青少年的犯罪率低、离婚率低,环境保护好、生态文明程度高等等,都是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指标。这样的社会才是一个均衡、全面发展的社会。

这是我们讲的《祭义》,我们再看《祭统》。

《祭统》,之所以这一篇的篇名称为《祭统》,是因为它所记载的是祭祀的根本,“统”就是“本”的意思。在这一篇中,主要阐明了祭祀的重要性,而且祭祀是教育的根本,而恭敬是祭祀的根本。没有了恭敬心,不重视祭祀,无论是孝亲、事君,都不得其正。我们看经文。

“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夫祭者,非物自外至也,自中生出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这一段话很重要,我们也一段一段地看。

“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这句话强调了“礼”的重要性。在治理社会的各种举措之中,没有比“礼”更要紧的了。前面我们也讲过,礼具有四种功用,那就是“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说明“礼”可以帮助人们确定远近亲疏的关系,避嫌决疑、区别异同、明辨是非。在《左传·隐公十一年》中也记载,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礼”具有治理国家、安定社稷,让人们尊卑有别、上下有序、利益后代的重要作用。为什么“礼”具有这些重要的作用?因为“礼”是源于天地的秩序。

在《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有一个故事,讲了“礼”的本质,还有它的重要性。昭公二十五年,诸侯在黄父会盟,郑国的子太叔谒见晋国的赵简子,赵简子就向他询问揖让进退之礼。子太叔回答说:“这是仪,不是礼。”赵简子就问:“敢问什么是礼?”

子太叔回答说:“我曾听先大夫子产说:‘夫礼,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就是说,礼是上天的常道,大地的法则,民众行为的依据。天地的常道,民众实际上都在效法,效法上天、日月星辰的运行,依循大地高下刚柔的本性,而滋生了六种气象,也就是阴、阳、风、雨、晦、明。这六气又生出世间运行所使用的五材,即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气,入口为酸、咸、辛、苦、甘五种味道;显露于眼,它就是五种颜色,青、黄、赤、白、黑;贯通于耳为五种声调,宫、商、角、徵、羽。这五味、五色、五声,如果过分,就会使人迷惑、混乱,人们就会丧失、迷失恒定之性。也就是说,无论是滋味还是声色,如果过分了,就会伤害人恒常不变的本性。”像《老子》也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怎么办呢?

“要制定礼,来奉养人的恒定之性。人有好、恶、喜、怒、哀、乐这六种情绪,所以人君为政,应该审慎地权衡适宜时代的礼法,来节制好、恶、喜、怒、哀、乐六种情志,使之不过节。礼节礼节,就是用礼来节度好、恶、喜、怒、哀、乐这六种情绪。悲哀时有哭泣,快乐时有歌舞,高兴时有施舍,愤怒时有斩斗,悲哀、快乐的情绪不失常规,才能与天地的本性相和,因此也才会长久。也就是说,古人制礼作乐,就是为了使人的情志,保持平和的状态。”

在《中庸》上也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对于“中”,很多人都达不到,就是我怎么会没有喜、怒、哀、乐呢?喜、怒、哀、乐都没有发出来的状态,才称为“中”的状态。这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那么就退而求其次,求“和”的状态。喜、怒、哀、乐都发出来了,但是都没有过分,都符合于礼的节度,这就是“和”。所以“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赵简子一听,就说:“太伟大了,礼真是宏大深奥啊!”

子太叔回答说,他说:“礼是上下的纲纪,天地的秩序,也是民众得以生存的依靠。因此,先王特别尊崇它。人们能够自我调整其情志,以达到礼的要求,就叫做成人。”什么叫“成人”呢?就是你能够按照礼的要求,调整自己的情志,使自己的情绪总是处于平和的状态。“说礼宏大深奥,不是很适宜吗?”

赵简子听了之后,就说:“我愿意终生奉行这些话。”这一段话强调,“礼”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对于调整人的情志,使人的情志回归到本性中和的状态,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礼”又和“仪”是不同的,在《左传·昭公五年》中,还有一个故事,也是强调了“礼”和“仪”的区别。这也是我们学礼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的。

鲁昭公到晋国去,从接受郊外的慰劳之礼,以至赠送财物,都没有失礼的地方。晋平公对汝叔齐说:“鲁君不是也很精通礼吗?”汝叔齐回答说:“鲁君哪里懂得礼呀!”晋平公就说:“为什么呀?从在郊外的慰劳,以至赠送财物,都没有违背礼。为什么说他不懂礼呢?”

汝叔齐回答说:“这是‘仪’而不可以说是‘礼’。‘礼’是用来保有国家、推行政令、无失百姓的,但是现在鲁国的政令在三家大夫之手,却不能收回来。有子家羈这样的人才却不能重用,触犯与大国的盟约,又欺骗、欺侮虐待小国。在他人为难之际获取利益,却不知道自己也有危难。公室的军队一分为四,百姓就食于三大家族。”三大家族就是三家大夫。“臣民中没有人心存公室,没有人为公家着想,没有人为昭公谋划未来。身为一国之君,危难将要降临到自己身上,却不忧虑自己的处境。礼的根本与枝末就体现在这些地方。他却反复地演习礼仪,以礼仪为急务。这样还说他精通礼,不是相差得太远了吗?”

君子说:“汝叔齐很懂礼。”这是一句评论。

这就说明学礼要“重实质不重形式”。礼的本质是真诚、恭敬、仁义、感恩之心,外在的赠品、祭品,这些都是形式。就像我们有一些地方学习传统文化,躬鞠得很圆满,九十度鞠躬礼,但是人与人之间不能够和睦相处。一个人在外面去做义工,打着学习、弘扬传统文化的名义。但是对父母都不能够孝敬,和兄弟不能够和睦相处,这都是重形式而没有实质,这和礼是大相径庭的。

前面我们讲过“大乐必易,大礼必简”。孔子也强调:“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所以,真正庄重典雅的音乐一定是和易的,真正庄重典雅的礼也是简易的。礼乐,它都是重实质不重形式,很多人批判,说传统文化讲求繁文缛节,这个是大大的误解。这个是仪,不是礼。孔子反复地强调:“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所以,礼与其搞得很奢华、很排场,不如节俭。丧事与其和易,宁可表现出发自内心的哀戚。这都是强调学礼要重实质而不重形式,当然,形式也很重要,因为通过外在的礼仪形式,可以怎么样呢?通过规范人的行为,进而让人生起恭敬和感恩之心。但是仅仅强调“仪”,而没有实质,那就和“礼”相差甚远了。

我们今天因为时间关系,先讲到这里,我们下次接着讲“祭礼”的重要性。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