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礼记》第10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礼记》第10集
2020-04-30

诸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礼记》,上次我们学到了《礼记·乐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乐记》。请看这一段:

“先王之制礼乐,人为之节。衰麻哭泣,所以节丧纪也;钟鼓干戚,所以和安乐也;婚姻冠笄,所以别男女也;射乡食飨,所以正交接也。”我们先看到这里。这一段是写圣人制礼乐的目的。“先王之制礼乐,人为之节。”“人为之节”,孔颖达疏引南朝庾蔚之《礼记略解》曰:“人为,犹为人也。言为人作法节也。”意思是说,人为就是为人的意思,先王制礼作乐,作为人的行为法度。

在讲这一段之前,《礼记·乐记》中有一段话,它讲述了天下大乱的原因:人在初生的时侯,本性都是安静的,也就是本自清净。但是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时,心能够一一地感知,而且容易生出好恶。如果内心的好恶之念不能节制,外在又受到物欲的诱惑,本自清净的、纯净纯善的自性,就会被埋没而不能显现。而那些外物不断地影响人,人如果不能够自我检点约束,就一定会被这些外境所同化。被外境所同化,就会埋没自性而穷极人的贪欲。于是就会产生违逆不顺、巧诈虚伪之心;产生恣纵逸乐、犯上作乱之事。因此强者胁迫弱者,人多势众者凌辱势单力孤者,聪明者欺诈愚笨者,勇敢者困辱懦弱者;病人得不到疗养,老弱孤独之人得不到合适的安置。这是导致天下大乱之路,为了避免天下大乱,所以圣人才制礼作乐,以节度人的贪欲好恶。

下面就讲具体的一些礼仪。

“衰麻哭泣,所以节丧纪也;”“衰麻”,这是说古代的丧服一般是用粗麻布制成的,披在胸前,名衰衣。另有葛麻布带系在头部或腰部,名麻绖。所以衰麻就是代指丧服。

“节丧纪”,就是节制丧事。在《礼记‧文王世子》中有这样一段话:“丧纪以服之轻重为序,不夺人亲也。”郑玄注曰:“纪,犹事也。”丧纪就是丧事的意思。也就是说在丧礼中,有五服制度。五服,就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都是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来决定穿什么样的丧服。“五服之内,大功已上服粗者为亲,小功已下服精者为疏。”实际上就是说,在五服之内的亲属,与亡者的关系越近,穿的丧服越粗;与亡者的关系越远,穿的丧服越精细。所以,跟亡者关系最近的直系亲属,穿的丧服就是最粗的。最粗代表什么呢?就是他和亡者的关系最亲近,所以表达他的哀思是毫不掩饰,以尽哀痛。在丧失至亲之人的哀痛中,人往往不能自已,所以没有心思去顾及丧服的精致与否。这就是通过丧服的礼制,来节制丧事。

其实,除了丧服之外,还通过丧期的长短来节制丧事。亲人过世之后,一个人服丧的时间长短,也是和他与死者的亲属关系来决定的。在《礼记·三年问》中,有这样一句话:“至亲以期断。”“期”就是一年的意思,一个人为他最亲的亲属服丧,以一年时间为限。为什么是一年呢?因为“天地则已易矣,四时则已变矣,其在天地之中者,莫不更始焉,以是象之也。”也就是说,在一年之中,天地四时已经完成了一轮的更替,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也都有了新的开端。而人的行为也应该顺应天道自然,失去亲人的哀痛,在经历了一年的时间后,可以得到平复,就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了。

但是按照礼制的规定,子女为父母服丧却是要三年的,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比如说在《论语》中,孔子的弟子宰予就曾经提出过这个问题,他说:三年的丧期,似乎太久了。三年君子不行礼,礼从此而坏。三年君子不作乐,乐将从此而失。而且旧年的稻谷已尽,新的稻谷已经收获,一年中钻燧接火的木材也都改换了一遍,似乎一年之期也就足够了。

对此,孔老夫子什么态度呢?孔老夫子感叹说:“宰予不仁啊!”就是说他没有仁德之心。“一个婴儿生下来之后,要三年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为父母服丧三年,是天下通行的制度,难道宰予就没有父母的三年怀抱之养吗?”对于子女而言,不仅是与父母血脉相连、因为父母才拥有生命,而且还得到了父母无私无求的呵护与哺育。婴儿从呱呱坠地到能够说话走路,大概三年才不需要父母抱着,我们从中也能够深切地感受到父母养育儿女的那种深恩。

其实父母对儿女的养育,又何止三年呢?可以说是贯穿了人的一生。所以中国人有句话说:母活一百岁,常忧八十儿。作为子女为父母服丧三年,其实也不过是报父母的恩情于万一,这是人情之自然。因此,子女对父母之丧的守丧期限,理应比对一般的至亲之人更重,也就是在一年的服丧期基础上加倍,延长到二十五个月。所以三年实际上是二十五个月,就是第三个年头,到二十五个月的时侯就可以了。

在《礼记·三年问》中也记载:“三年之丧何也?曰:称情而立文,因以饰群,别亲疏贵践之节,而不可损益也。”郑玄注:“称情而立文,称人之情轻重,而制其礼也。”“称”就是衡量的意思,也就是说守丧三年是根据什么来制定的呢?这是通过衡量内心情感的厚薄程度,而制定的相应的礼文,借此来表明亲属的关系,区别亲疏贵贱的界限,因而是不可以随意增减的。创伤深重,复原的日子就很长,悲痛得厉害,平复的时间就慢。守丧三年的规定,就是根据内心哀痛程度,而制定的与之相称的礼文,用来表示无以复加的悲痛。

在《贞观政要·论礼乐》中也说:“礼,非从天下,非从地出,人情而已矣。人道所先,在乎敦睦九族。九族敦睦,由乎亲亲,以近及远。亲属有等差,故丧纪有隆杀,随恩之薄厚,皆称情以立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礼”的来源不是从天而降,也不是从地下出来的,而是根据人情事理来制定的。而人道最首要的就是要使九族敦睦、九族和睦。九族和睦,要从孝敬父母开始,由近及远。亲属之间有亲疏的差别,所以丧礼也有隆重和简省的差别,都是依据恩情的厚薄不同,合乎人情来确定的标准。所以古人制礼的一个原则就是“称情以立文”,在这些具体的礼仪节度之后,都有古圣先王对人类自然情感的深刻洞察。同样,这些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又反过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和陶冶着人的德性。

“钟鼓干戚,所以和安乐也;”“干”,就是盾的意思;“戚”,就是斧的意思。这些都是武舞所执之具,古代的舞有文舞、有武舞,武舞经常执盾、斧,这个就是干戚。“和安乐”:如果人过分贪图安逸快乐而远离礼义,就用钟鼓干戚之乐来调和。

“婚姻冠笄,所以别男女也;”“婚姻”,就是嫁娶之事。在《礼记‧经解》中讲:“昏姻之礼,所以明男女之别也。”郑玄注:“昏姻,谓嫁取也。”“昏”用的是黄昏的“昏”,它是婚姻的“婚”的古字,因为古代的婚礼必在黄昏之时举行,为其阳往而阴来之故。《白虎通·嫁娶》中也说:“昏时行礼,故谓之婚也。”昏礼在五礼之中属嘉礼,是继男子的冠礼和女子的笄礼之后,人生的第二个里程碑。

在周代的时侯,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婚嫁礼仪。在《仪礼》之中有详细的规制,整套婚礼的仪式分六个阶段,称为“六礼”,就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还有“亲迎”。

“纳采”,就是由男家家长请媒人,向物色好的女家去提亲。“问名”,郑玄注:“问名者,将归卜其吉凶。”贾公彦疏:“问名者,问女之姓氏。”就是在女方家长接纳提亲之后,女家将女儿的年庚八字带返男家,去占卜吉凶,也是为了避免近亲结婚。“纳吉”,就是当接受庚帖后,卜得吉凶,肯定双方年庚八字没有相冲相克,也没有近亲结婚这种情形,就去再通知女家。“纳征”,征,在《礼记·士昏礼》孔颖达疏,说:“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所以“纳征”也称为“纳成”,也就是男家往女家送聘礼,经过这个仪礼之后,婚约就完全成立了。“请期”,就是男家择定合婚的良辰吉日,并征得女家的同意。“亲迎”,也是最隆重的一个礼仪,就是在结婚吉日,穿着礼服的新郎,亲往女家迎娶新娘。后代历朝历代的婚制,都是在这“六礼”婚制的基础上加以变化。到了近代,通常只把“亲迎”称为婚礼,而把“亲迎”前面的五项称为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的礼仪。

男女的结合,为什么需要通过婚姻的方式呢?《昏义》中说:这是因为男女有别。古人观察到,男女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差异,所以需要规定一种合理的秩序,来适应这种差异,而婚姻就是这样的秩序。

在《礼记·昏义》中讲了一句话,讲到了婚礼的意义,它说:“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将合二姓之好”,古代人有礼的规定,同姓不婚,同一个姓的人是不能够结婚的。所以婚礼是把两个不同的姓氏合在一起,这个叫美、这个就叫善。上要奉祀宗庙、祭祀祖先,下要传宗接代,把祖先良好的家道、家风、家业承传下去。就如《礼记·中庸》中所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什么是孝?就是善于继承先人的遗志,善于循行先人未竟的事业,所以,古代的圣明君王都非常地重视婚礼。平常的人虽然没有像帝王那样重视婚礼,但是也是非常重视的,这也是提醒人,个人不是独立于家族而存在的。古人说“人无伦外之人”,一个人的出生是无数代先祖血脉传承的结果。婚姻之所以神圣而郑重,就是因为它让生活在血缘体系中的个人,实现了绵延家族血脉的责任。而且,人类还通过婚姻,将原本没有血缘关系的家族结合在一起,成为新的血亲团体。如何使这些血亲团体代代承传?那就是每一个人都必须承担起对整个家族的责任。

当然,古人也并没有忽视情感在婚姻中的重要性。比如在古代的婚礼过程中,有一个环节就是“合卺饮酒”,也就是把一个葫芦劈成两半,作为盛酒之器,夫妻各饮半瓢酒,象征着夫妻双方结合为一,也是提醒夫妻双方,原本就是一体的。而且葫芦瓜的丝是苦的,酒是甜的,喝了这个酒之后,意味着夫妻从此要同甘共苦。喝完酒之后,还要把这两个葫芦瓜系在一起,挂在墙上,是提醒夫妻在今后的生活中,看到这个葫芦瓜,就想起两个人结合时的初心。所以婚礼就是使夫妻双方树立起了一种一体的观念,不分彼此、同甘共苦。

“冠笄”。郑玄注:“男二十而冠,女许嫁而笄,成人之礼。”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的加冠之礼,一般天子、诸侯,根据需要可以提前到十二岁。女子十五岁时行笄礼,也就是以簪束发。所以通过加冠、这个帽子,还是以簪束发,就可以看出这个是男的、还是女的,象征着这个孩子已经成年。通过这些礼来区别男女之分,这个就是“别男女”。

因为男女本身有生理和心理上的区别,在家庭中的职责也各有分工,所以才作婚姻、冠笄之礼来正之。在《礼记·昏义》中说:“敬慎重正而后亲之,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为什么特别强调婚礼要恭敬谨慎、尊重正式呢?在《礼记·昏义》中记载,在婚礼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这五个步骤之中,每逢男方的使者到来时,女方家长都是在庙里,就是她家的宗庙中铺设几筵,然后拜迎使者于门外。进入庙门,宾主揖让升阶登堂,在庙堂上听使者传达男方家长的意见。为什么这么样的隆重啊?正式呢?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表示对婚礼的敬慎和郑重其事。

礼由此形成男女之间的区别。男女有别,而后有夫妇的道义;夫妇有道义,而后才有父子亲情;父子有亲情,而后才能有端正的君臣关系。所以婚礼是关系到五伦关系的和谐。所以说婚礼是礼的根本,这个本,是从“人伦关系的开始”这个意义上讲的。虽然夫妇二人没有血缘的关联,但只有通过夫妇的结合、生儿育女,才产生了父子关系、兄弟关系,缔结和开创了血缘关系。所以“男女有别”,两性通过婚礼的合法程序才能成为“有义”的夫妇;夫妻关系确立,父与子之间的纯正血缘关系才能明确,这就是“而后父子有亲”,家庭才能稳定;最后才能“君臣有正”,使得社会秩序井然,天下安定。在《中庸》中也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

在《孔子家语》中,也有这样一段话:“昔三代明王之必敬妻子也,盖有道焉。妻也者,亲之主也;子也者,亲之后也,敢不敬与?是故君子无不敬也。”说以往夏商周三代的圣明君主,必定是尊重、爱护他们的妻子儿女的。妻子是祭祀祖宗、照顾父母的主妇,儿子是祖先的后代,怎么能够不尊重呢?所以君主对于妻子儿女没有不尊重的。从这里我们看到,古代的圣王一定是敬重他们的妻子,因为妻子是“亲之主也”,她要负责祭祀祖先、孝敬公婆、助夫成德、和睦妯娌、教育子女,所以她的责任无比重大。承担如此重大的责任,定然也是很辛苦,所以丈夫也会感恩妻子、敬重妻子。

古人说娶一个好的妻子可以旺三代,而娶一个不好的妻子可以败三代,这也都不是夸张。正是因为如此,古人对女子的教育比男子的教育更加重视,所以才出现了《女诫》《内则》《女论语》《女范捷录》等,专门针对女德教育的《女四书》。对女德的重视,并不是传统社会压迫女子、轻贱女子的象征,恰恰相反,这是重视女子的特征。为什么呢?我们想一想,假设女子的德行无关紧要,那还何必如此地重视呢?因为好的母亲来自于好的姑娘,好姑娘是世界的源头,如果源头都受到污染,怎么能够保证整个水流的清澈呢?所以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了女德、母教,对于社会和谐、天下太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实际上对女子、对女德的重视,不仅仅是中国人的专利,所有先进的、开明的思想家,开明的民族,开明的文化,都会重视对女子的教育。比如说英国著名的道德学家斯迈尔斯就说:“民族只不过是家庭、人民和母亲的最终结果而已。可以肯定的是,一个民族的品格,可以通过女人的教养和优雅而得以提升。”可以说,正是中国传统重视女德和母教的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使得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在二次大战之前,就有一些欧洲学者一直在讨论: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华文明承传至今,保持了五千多年经久不衰?经过研究,他们得出结论:那是因为中国人特别重视家庭教育的结果。历史证明,这个结论是合理的。

中国人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视是从胎教就开始了,贯穿了人的一生,一直到“慎终追远”。早在周文王的母亲太任怀孕的时候,就特别的重视胎教。在史书记载:“周太王少子季历,娶太任,太任之性,端一诚庄,惟德之行,及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子,而生文王,母子皆圣也。”正是因为文王的母亲是一位圣人,所以才把文王也培养成圣人。而文王的祖母太姜、夫人太姒也都是圣母,所以历史上把她们称为“三太”。正是这“三太”的良好母教,奠定了周朝八百年的基业。所以后世人把“夫人”尊称为“太太”,就是期许对方能够培养出圣贤的儿孙。

重视从家庭开始进行伦理道德教育,至今仍然有合理性,为什么呢?因为人一出生,首先面对的就是家庭关系,正是在家庭之中,孩子从父母,特别是母亲的身上,学会了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和态度。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世界冲突的根源在家庭,在家庭之中父子、夫妻、兄弟之间的冲突。你想想,他在家里和父母,和妻子、丈夫、兄弟都不能够和睦相处,走到社会,又怎么能够和陌生人和睦相处呢?所以古语讲:“闺阃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如果一个孩子在家庭里,接受了母亲言传身教的影响,知道如何去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与人和睦相处、以和为贵,形成了谦恭有礼、严谨诚信的态度,培养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品德,他走上社会,自自然然地就知道如何去与领导、同事、朋友,还有陌生人和谐交往。

所以斯迈尔斯也说,他说:“女性的影响力到处都是一样的。在所有国家,她的性情气质,都影响着民族的道德、习俗和品格。”在中国古人看来也是如此。女人对国家民族的贡献,可能不在于自己的事业有多辉煌,而是在于什么呢?在于把自己的儿孙培养成孔子、孟子、范仲淹、林则徐那样的圣贤人。我们假设女子和男子一样的能干,两个人的事业都很辉煌,但是却因此忽视了儿女教育,结果儿女成了纨绔子弟,甚至年纪轻轻就锒铛入狱、不务正业,那么再辉煌的事业也没有人可以继承,那也不过是昙花一现,怎么是可持续的发展呢?如果缺少良好家教的子女又沦落为腐败的官员、不诚信的老板、锒铛入狱的恐怖分子等等,我们想一想,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危害有多大?

所以法国作家约瑟夫·德·梅斯特尔曾经这样说:“千真万确,女人没有创造出什么杰作,她们没有写出《伊利亚特》《被解放的耶路撒冷》《哈姆雷特》《菲德尔》《失乐园》《答尔丢夫》。没有设计出圣彼得大教堂,没有创造出《弥赛亚》,没有雕塑出《阿波罗》,没有画出《最后的审判》。她们既没有发明代数和望远镜,也没有发明蒸汽机。但她们所做的事情,比所有这一切都更伟大、更优秀。因为正是在她们的膝头,造就出了正直、高尚的男男女女——这才是世界上最杰出的作品。”

反观我们社会缺少圣贤君子,根源在哪里?就是缺少圣贤的母亲。因为现在夫妻双方都去赚钱,所以儿女教育这件事被忽视了。由于缺少对母亲所承担的教育子女的神圣使命的深刻认识,使得一些母亲放弃了“教育子女”,这一个对国家民族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职责,而去追名逐利,这不能不说是舍本逐末。所以,古代的这些礼,确实也值得我们现代人去反思和借鉴,不要去盲目批判。

“射乡食飨,所以正交接也。”“射乡”,依郑注,指大射礼和乡饮酒礼。大射礼是为了祭祀择士而举行的射礼。乡,就是乡饮酒礼,它也属于嘉礼,是一种尊老、敬老的宴饮活动。射礼、乡饮酒礼中,都含有“尊贤养老”的思想。特别是乡饮酒礼,使一乡之人在宴饮欢聚之时,就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化。这种习俗,在社会中起到敦亲睦族、止恶扬善的作用,在历史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看看乡饮酒礼是怎么样进行的。在《礼记·乡饮酒义》之中,展现了“党正”所举行的乡饮酒礼上,尊老精神是如何通过仪礼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党正”就是在古代的时候,每五百家为一党,党正掌管一党之中的道德教化和祭祀活动,有点像现在的乡长或者镇长,也就是地方长官。“乡饮酒之礼,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在乡饮酒礼上,六十岁的长者坐在席上,五十岁的人就需要站在一旁服侍、陪侍,听从差遣,以此来表明对长者的尊敬。

后面还说:“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悌。”“豆”就是指一种盛食物的器具,类似于高脚盘。六十岁的人面前,陈设三豆食物,三盘食物,七十岁者陈设四豆,八十者陈设五豆,九十者陈设六豆。豆象征着对长者的供养,长者年岁越大,所获得的食物供养也就越多。由此可以看到,在乡饮酒礼上,处处透露出按照年龄所形成的秩序,以此向当地参加这种礼仪活动的百姓,传达出养老、尊老的道德观念。而这种养老、尊老风气的形成,也是为了培养孝悌的德性。也就是说一个人对陌生的老人都能够尊敬,回到家里对自己的父母,怎么会不尊敬呢?

但是,古人为什么不通过讲道理、做宣讲的方式,对乡人进行孝悌的道德教育呢?在《乡饮酒义》中,有这样一段非常耐人寻味的话:“君子之所谓孝者,非家至而日见之也,合诸乡射,教之乡饮酒之礼,而孝弟之行立矣。”君子所说的孝,不是通过挨家挨户讲道理、天天见面做宣讲的方式加以教导的,而是集合百姓观看乡射礼,通过乡饮酒礼来教导他们的。这样一来,百姓自然而然就会懂得如何行孝悌。事实上,百姓也许根本不懂得很多关于孝悌的深刻道理,但是在既庄重而又亲切的宴饮之上,从宾客的身份,到宴会上宾客不同的角色,再到根据年齿所受待遇的不同,都鲜明直观地让在场的百姓感受到一种尊老的气氛,这就使百姓心中对老者的尊重之情油然而生。

乡饮酒礼是一种尊老敬老的礼。从这儿我们也可以看到,尊老敬老是中华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非常受重视。比如说在《孔子家语》中也记载,鲁哀公问孔子,说:“大夫们都劝我,要大力提倡尊重年老之人,年长之人,这是否可行啊?”孔子怎么回答的呢?孔子说:“您果真能够做到这一点,从此以后,普天下的老百姓都要仰赖您的无量功德了,哪里仅仅是鲁国受益呢?”从孔子的回答就知道了,尊老敬老是多么的重要。哀公说:“为什么这么说呢?”

孔子说:“在过去,有虞氏,也就是虞舜,尊有德行的人为贵,而同时特别尊重老年人;夏后氏尊有爵位的人为贵,也同时格外尊敬老年人;殷商人尊世禄之家为贵,同样尤其尊重老年人;周朝人尊孝敬父母的人为贵,仍是对老年人特别尊重。虞、夏、殷、周是天下的盛世王朝,那时候没有遗弃老年人的,老年人受到天下的恭敬已经很久了,仅次于侍奉自己的父母。

因此,在朝廷上爵位相同的时候,以年长者为尊。七十岁以上的人可以拄着拐杖到朝廷,国君询问事情的时候要给他安置座位;八十岁以上便不在朝廷做官了,国君要有事询问,就得亲自到他家里去请教,于是敬老之风就扩展到了整个朝廷。在走路的时候,不敢与年长者并肩而行,不是错后就是跟随在身后,跟父辈行走的时候是随后而行,跟兄长行走是错行于侧。遇到老年人,自己不论是乘车还是骑马,包括随侍人员都要避让。头发斑白的老年人,自己不挑担子上路行走,而由年轻人来代劳,于是敬长之风就延伸到道路之上了。

在乡里提倡敬老,老年人就不会缺衣少食,强壮就不会侵犯弱小,人多不欺负人少,于是敬长之风就扩展到州郡街巷了。而且古代还规定,五十岁就不承担跟随打猎的劳役了,五十岁算老年,就不承担朝廷的劳役,也不用再参加上山打猎之类的事,但是在分发猎物的时候,要给年长者多分一些,于是敬长之风就扩展到捕猎活动中。军旅部队中,爵位相同的以年长者为尊,于是敬重长上的意识就扩展到军旅。圣贤君王以孝悌之道教化百姓,从朝廷开始,推行到道路上,达到州县街巷,连打猎者都相互仿效,军队中也互相学习。于是天下百姓共同以此作为道义的准则,宁死也没有人敢去违犯。”哀公听了之后赞叹地说:“真是太好了!”

可以说,尊老敬老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提倡尊老敬老就是提倡知恩报恩、饮水思源的社会风气。老人都是为这个国家社稷有所贡献的人,所以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所以我们提倡尊老、敬老,就是提倡不忘本。如果没有这种知恩报恩、饮水思源的,以恩义、情义、道义为处事的原则来行事,取而代之的就是以功利的原则来处事。功利就是以“这件事是不是有利于我”来作为评价标准,功利主义是以“是否有利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来为标准进行取舍,就会出现什么呢?就会出现《乐记》上所说的“强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等恃强凌弱的现象。

所以在改革开放之后,有很多人也是向西方学习,以功利主义原则为人处事,认为老人只有消费没有生产,所以把老人视为包袱、视为负担,对老人、包括自己的父母,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尊重。这个都是没有教化,或者是对教化不够重视所导致的。重视礼仪对德性涵养潜移默化的塑造力量,对于我们今天的思政课教育也很有启发。也就是说怎么样使思政课、道德教育课深入人心呢?宣讲是一方面,另外还要借助具体礼仪的推行,比如说成人礼、尊师礼等等,目的就是使人们明辨是非善恶,行为有所依止。

因为没有这个“礼”,人做错了事,他自己都不知道,因为没有标准、没有学过。就像有一个人他做坏事被警察抓起来了,警察对他说“你这个人很不孝”。结果小偷说:“你怎么知道我不孝,我对我父母挺好的。”没有学过《弟子规》:“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自己德行上有损伤,让父母跟着蒙羞,这是大不孝,但是他还认为自己对父母好,自己是个孝子,什么原因呢?就是“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当然包括我们自己,也是没有系统的学习古代的这些“礼”,自己也会时常做一些不知不觉违反礼仪的事。所以说,道德教育、思政课通过礼仪,能够涵养人的心性,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所以说“以礼治国”或者说“礼乐制度”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治理制度,它可以“绝恶于未萌,起敬于微渺”,具有防患于未然的效果。所以古人建国,三年之内一定是制礼作乐、颁布礼乐,让人们的行为有明确的依止。我们今天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需要重视和借鉴古人以礼治国的经验。这对于促进形成社会文明风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食飨”是指以酒食宴请宾客之礼。在《孔子家语‧论礼》中说:“食飨之礼,所以仁宾客也。”通过食飨之礼来规范交接的礼节,这叫正交接。

后面又说“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礼”用以裁节民心,使人“毋不敬”,一切恭敬。“乐和民声”,借用乐的五声和律吕来调和民众的声音。“政以行之”,孔颖达的疏曰:“用禁令以行礼乐也”,就是用政令来推行礼乐。“刑以防之”,孔颖达的疏曰:“若不行礼乐,则以刑罚防止也。”也就是说,用刑罚来防止不行礼乐的行为。“四达而不悖”,“四达”就是达于四方。礼、乐、刑、政四事达于四方而民不悖逆,“则王道备矣”。王道就是和霸道相对的,通常也是指以仁义治理天下的政治主张。

所以古圣先贤创制礼乐,作为人的法度。丧服和哭泣的礼仪,是用以节制丧事而制定的;钟鼓干戚之乐,是为了调和贪图逸乐之人的心行而制作的;婚礼、冠礼和笄礼,是为了区别男女之分而制定的;大射礼、乡饮酒礼和食飨之礼,是为了规范交际而制定的。礼是用来裁节民心的,乐是用来调和民声的,发布禁令是用来推行礼乐的,动用刑罚是为了防止礼乐不能推行。礼、乐、刑、政四事达于四方而民不悖逆,王道之治就完备了。

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提倡王道而反对霸道。“王道”其实很简单,用《弟子规》上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我们用自己的权势或者是军事实力使人能够臣服于自己,他是口服心不服,但是我们能够用道义服人、道理服人,人家是“中心悦而诚服”。但是西方人却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许多西方国家在近几百年来,所奉行的都是霸道的文化、霸权文化。

在1924年,孙中山先生就对比了西方的霸道文化和东方的王道文化,在《大亚洲主义》的演讲中这样讲道:“就最近几百年的文化讲,欧洲的物质文明极发达,我们东洋的这种文明不进步。从表面的观瞻比较起来,欧洲自然好过亚洲。但是从根本上解剖起来,欧洲近几年是什么文化呢?是科学的文化,是注重功利的文化。这种文化应用到人类社会,只见物质文明,只有飞机炸弹,只有洋枪大炮,这是一种武力的文化。这种专用武力压迫人的文化,用我们中国的古话来说就是‘行霸道’。所以欧洲的文化是霸道的文化,但是我们东洋向来轻视霸道的文化。还有一种文化,好过霸道的文化,这种文化的本质是仁义道德。用这种仁义道德的文化,是感化人,不是压迫人,是要人怀德,而不是要人畏威。这种要人怀德的文化,我们中国的古话就是‘行王道’。所以亚洲的文化,就是王道的文化。”

在《群书治要·淮南子》中有这样一句话,它说:“今谓强者胜,则度地计众;富者利,则量粟称金。如此,则千乘之君无不霸王,万乘之国无破亡者矣。国之亡也,大不足恃;道之行也,小不可轻。由此观之,存在得道,而不在于大;亡在失道,而不在于小也。”这句话说得非常好,它说“现在有人认为只要强大就可以致胜,于是便丈量本国的地域、计量本国的人口。认为只要富有,国事就顺利,所以热衷于计量储存的粮食、称量金银。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拥有千乘马车的君主无不可以称霸诸侯,有万辆马车的大国便永远不会灭亡。所以国要亡,即使很大也靠不住,施行王道政治,即使很小的国家也不可轻视。由此看来,国家所以存在,是因为有道,而不在于其大,国家之所以灭亡,在于失道,而不在于其小。”所以东方的文化是王道文化,西方的文化是霸道文化。讲王道就是讲仁义道德,讲霸道就是主张功利强权。讲仁义道德,是用正义公理来感化人,而讲功利强权,是用洋枪大炮来压迫人。

孙中山先生在演讲中也指出:“现在世界文化的潮流,就是在英国、美国,也有少数人提倡仁义道德。至于在其他各野蛮之邦,也是有这种提倡。由此可见,西方之功利强权的文化,便要服从东方之仁义道德的文化。这便是霸道要服从王道,这便是世界的文化日趋于光明。”这个就是王道政治和霸道政治的区别。由此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文明的曙光。

我们今天的课就先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