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礼记》第08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礼记》第08集
2019-07-27

诸位同学,大家好: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群书治要·礼记》《大传》孔颖达在《礼记正义》中讲:“案郑《目录》云,名曰《大传》者,以其记祖宗人亲之大义。”也就是说,根据郑玄的礼记《目录》,这一篇之所以称为《大传》,因为它所记载的是祭祀祖先、侍奉人亲最重要的义理。孙星衍在《礼记集解》中讲:“此篇之义,言先王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篇中言祭法,言服制,言宗法,皆所以发明人道之重,而篇末尤归重于亲亲。”意思是说,本篇的义理,是讲先王治理天下一定要从治人道开始。篇中论述了祭祀、服制、宗法等等,都是为了阐发人伦大道的重要性。《群书治要》所辑录的内容,把本篇的要义归于圣人治天下之道,特别是在篇末,强调了治人道以“亲亲”为要。

【圣人南面而听天下。所且先者有五。民不得与焉。一曰治亲。二曰报功。三曰举贤。四曰使能。五曰存爱。五者一得于天下。民无不足。无不赡。五者一物纰缪。民不得其死。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

 〖圣人南面而听天下,所且先者有五,民不得与焉。〗

〔且先〕就是指无暇顾及其它。

孔颖达《疏》:“圣人受命即位,未遑余事,所且欲先行者,而有五种之事”。圣人受命即位治理天下,没有时间顾及其它事,以这五种事情为先。孙星衍在《礼记集解》中也说:“虽皆所以为民,而犹未及乎民也”。这五种事虽然都是为了民众,但是还没有直接谈及民众。

我们现在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党性教育。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呢?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明确地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那么如何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呢?这里讲的五条对于我们为人民谋幸福就很有启发。你看它讲的:圣人受命即位治理天下,必欲先作之事有五种,民众尚未在此五者之中。但是这五种事情做好了,人民的幸福生活自自然然地就得以保证。这也说明中国古人,他做事情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从根本上入手。那么哪五种事情做好了,人民的幸福就有保障了呢?

〖一曰治亲。二曰报功。三曰举贤。四曰使能。五曰存爱。〗

按孔颖达的《疏》:“五者急事在前,后者次之。”这五者都是按照急缓的先后次序排定的。

〖一曰治亲〗

什么叫“治亲”呢?就是治人道之事。

《礼记集解》中讲:“盖人道别而言之,则有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不同;合而言之,祖祢、子孙、昆弟、男女皆亲也,尊之亲之长之别之,皆所以治亲也。”

简单地说,就是落实亲亲、尊尊、长长、男女等不同的伦理关系,做到父子有亲,长幼、尊卑有序、男女有别,就可齐家,并进而治国,故急在先,列在首位。这就是《大学》上说的,齐家才能治国的道理,为什么呢?因为国是千万家,千万个家都治理得和谐了,这个社会自然和谐。

〖二曰报功〗

〔功〕就是功臣。

〔报功〕就是要回报有功劳的人,比如说把他封为诸侯之类的,这件事缓于亲亲,故次治亲。

〖三曰举贤〗

〔贤〕就是贤能之人、贤德之人。

他有德行,又有能力,这样的人要把他举荐出来做官,虽然已经回报了有功劳之人,但是如果还有隐居的贤能、有德之士,虽然他尚未建立功勋,也要举荐而任用他们,因此次于报功。

〖四曰使能〗

〔能〕就是指有道艺、才能之人。

既无功劳,又非贤德,但是他有道艺,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他有技能,也应该任用他们,并且给予俸禄,使他们各当其职,发挥应有的作用。使能轻于贤德,故次之。

〖五曰存爱〗

〔存〕是察的意思,分辨的意思。

〔爱〕就是仁爱的意思。

〔存爱〕就是要分辨那些能够仁爱存心的人。

治亲、报功、举贤、使能,对于为政而言已经足够了,但还应该辨别在侧陋下民之中,虽非贤能而有仁爱之心的人,赏赐他们。为什么要赏赐他们呢?就是让人们效法他们,也有仁爱之心。这样的话,社会才能够和谐。这样做的目的,都是倡导一种崇尚道德的社会风气。

 为什么崇尚道德的社会风气尤其重要呢?在《韩诗外传》中,把这一点阐述的更加清楚。它说:

“古者必有命民。”什么叫“命民”呢?就是古代的君王下诏命封赏的平民百姓。为什么要封赏他们呢?下面接着说:

“民有能敬长怜孤、取舍好让、居事力者,命于其君。命然后得乘饰车骈马,未得命者不得乘,乘皆有罚。”

就是在平民百姓之中,有能尊敬长辈、怜悯孤儿,在取舍上能够推让、谦让,做事尽心尽力的人,君主就会下诏命给以封赏。

从这里可以看到,古代的制度设计,它都是顺着人情去做的。在《韩诗外传》中有这样一句话:“故圣王之教其民也,必因其情而节之以礼,必从其欲而制之以义。”这句话也反映了中国古圣先贤治国的高度智慧。也就是说,古圣先贤知道人都有七情六欲,所以要顺着人情的欲好来治理国家。那么人情都爱好什么呢?人情都喜欢发财,喜欢当官,喜欢受人尊重,这是人之常情。所以,圣人从来不否认人之常情,像孔老夫子在《论语》中也讲:“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他首先肯定,人都是喜欢富贵的。那么治理国家,就要顺着人们的这种喜好去治理,人们才愿意接受。

你怎么样能够发财?怎么样能够当官?怎么样才能受人尊重呢?古人就设计了这样一个制度,这样一个选官的原则:那就是“爵非德不授”,爵位、领导的位置,没有德行的就不授予。这样的制度一设计,人们就会争先恐后地培养自己的德行,因为自己如果没有德行,就不可能被提拔成为官员,不可能被封为某一个爵位,得到这个领导的位置。还有一句就是“禄非功不与”,这个“禄”就是俸禄,就如同我们现在的工资。一个人的俸禄、工资、奖金等等,没有功劳就不授予。实行了这样的制度之后,人们就会争先恐后地去为国家建功立业。因为你越为国家做的贡献大,你的俸禄就越丰厚。

这句话也是出于同样的道理。这个平民百姓虽然身份、地位微贱,但是他很有德行,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社会风气的好转都能够起到引领的作用,给社会大众做出良好的表率。比如他尊敬年长之人,怜悯孤儿,这个就可以培养、激发人们的仁慈之心、同情之心。如果人人都有仁爱之心、同情之心,那么社会风气就会淳厚。这样的人就能够给大家做好的表率,对社会有这样的贡献,国家就会给他下诏封赏。

“取舍好让”。就是在面对利益的时候,能够谦让为先、礼让于人,这样的人国家不能够让他吃亏。如果他越是谦让,越是让他吃亏,那么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人人都会去争、去抢了。有一句话说:“不哭的孩子没奶吃。”如果大家都是要通过哭闹才能够获得自己应得的利益,通过上访才能够使自己的利益得到保证,就会成为自然了,这就是鼓励人们去上访。所以人越是推让,越是谦让,越不能够让他吃亏,越是要给以必要的封赏。有了这样的鼓励,人们就更加愿意彼此谦让。

“居事力者”,就是他做事很负责任,尽心尽力地把事情做得圆满,考虑很周到,细枝末节也都能够想到。这样的人要受到封赏,这也是为大家树立榜样,告诉人们我们应该向什么样的人去学习--那就是做事竭忠尽智的人。

“命然后得乘饰车骈马,未得命者不得乘,乘皆有罚。”“骈”就是两马并驾一车。这就是说,如果你有这样的德行,又受到君主的诏命,给以封赏,那你就可以乘坐装饰很华美的、两匹马拉的车子出行。如果没有得到君主的诏命、封赏,就不能够随便乘坐这样的车子,如果你随便乘坐了,就会受到处罚。那么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

“故其民虽有余财侈物,而无礼义功德,则无所用其余财物。”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一个人即使有多余的钱财,但是不讲礼义、没有对国家建功立业、没有德行,就没有办法使用多余的财物,使用了就是僭礼。

这一个制度和现代的很多制度就很不相同了。我们现在的社会都是向西方国家学习,一切向钱看,谁有钱就尊重谁,谁有钱就可以享受特殊的待遇。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这样做就是促使人们想方设法地去谋取财利。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说这个车子,不管是不是领导级别的车子,只要你有钱就可以买。只要你有钱,坐飞机就是头等舱、商务舱。像我们每一次到机场都能够听到:“请头等舱和商务舱的人先行登机”。那么这是发出一种什么样的信号呢?发出的信号就是鼓励人们去追求财利而不是追求道德。如果我们改了,我们说:“请道德模范先行登机”,“请老弱病残幼”或者“残疾人先行登机”,我们想这对社会风气的引导就大大不相同。

所以,古人设置制度都是要培养人的德行,让人愿意去做一个有德行的人,而且做一个有德行的人不吃亏,而不是把财利放在第一位。如果我们事事都是“金钱至上”,以一个人的金钱多少来评价这个人的价值,那就是在引导人们“笑贫不笑娼”。

所以你看,为什么现在社会食品安全问题这么多?为什么很多的事情都是见利忘义,为了财富而不择手段的结果。所以,我们说现在制度有问题,制度不完善。那么制度的问题根本在哪里呢?制度问题的根本就是,没有设计一种合理的制度,引导鼓励人们向善、培养德行,使有德行的人受到尊重、受到提拔、受到重用。所以中国古人的制度并非不完善,它是以把人培养成好人,把好人选拔到领导的位置上,这样一个核心来进行制度安排的,而这恰恰是我们的制度设计最需要考虑的地方。所以,古人这些制度一设计,它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就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故其民皆兴仁义而贱财利。”这样的制度一实行,有德行的人受到皇帝的封赏,人们就不会再把财利看得很重,而是把德行、仁义看得很重。

所以在中国传统社会有两种人最受尊重,哪两种人呢?第一种就是医生,第二种就是老师。为什么这两种人最受大众的尊重呢?因为中国古人都是重义轻利,所以老师和医生这两种人都有一种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为社会大众的付出无私无求,不讲条件。医生医人的身命,老师给人慧命,所以这两种人最受社会的尊重。“贱财利则不争,不争则强不凌弱、众不暴寡。”这些都是有连带的因果关系的。因为人们把财利看得很轻,把仁义看得很重,就不会再去争夺财物。不争夺财物,就不会出现以强凌弱、以众欺寡的事情。这些都是从制度的根本设计上培养起人向善好德之心。所以这段话对于我们如何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有很大的启发。

 “圣人受命即位治理天下,必欲先作之事有五种,民众尚未在此五者之中。”这五者就是:第一,治人道;第二,封赏有功之臣;第三,举荐有德之人;第四,任用有才之人;第五,辨别能仁爱存心的人。

〖五者一得于天下,民无不足、无不赡。五者一物纰缪,民不得其死。〗

〔一得〕孙星衍在《礼记集解》讲,“犹言尽得也”。

〔无不足〕力足以自给。

〔无不赡〕财足以自养。

〖五者一物纰缪〗

〔物〕犹事,就是事情的意思。

〔纰〕犹错也。

〔纰谬〕就是谬误。

“五事得则民足,一事失则民不得其死,明政之难也。”加注的意思是说:五种事情都能做到,则民众财力便能自足。有一件事情没有做到,民众就无从安享天年。这说明为政不易。

“政之难,即为政当存心此五事,应使五者尽足而不可纰缪。” 这五者都能做到,民众就力足以自给,财足以自养。如果这五者有一件尚未做到,民众就将无法尽其天年而死。比如说我们就就拿任贤而言,如果我们任用的不是贤德之人,而是暴虐之人,结果是怎么样的呢?民众就可能受其迫害而死,无法尽享天年。在《说苑》中就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齐宣王外出到社山打猎,社山的父老一齐来慰问齐宣王。齐宣王就说:“父老们辛苦了!赐令父老们的田地免收租税。”父老乡亲都拜谢宣王,只有闾丘先生没有拜谢。齐宣王说:“父老们认为太少了吗?再赐令他们不服徭役。”闾丘先生还是没有拜谢。齐宣王又说:“父老们都拜谢,只有先生你不拜谢,难道是我有什么过错吗?”闾丘先生怎么回答的呢?他说:“听说大王要来巡游,所以才来慰劳大王,希望能够从大王这里得到长寿,从大王这里得到富裕,从大王这里得到尊贵。”齐宣王说:“人的死生有一定的时限,不是我所能给予的,所以无法使先生长寿;粮仓虽然充实,但是那是用来防备灾害的,所以无法使先生富裕;大官没有缺额,小官又太低贱,所以也无法使先生显贵。”闾丘先生怎么说的呢?闾丘先回答说:“这些都不是我所敢乞求的,只希望大王能够挑选有美好德行的人在这里做官,使法令制度公平,这样我们就可以稍微多活几年了;按时赈济百姓,不要烦扰百姓,这样我就可以稍微得到富足了;希望大王发出命令,让年轻的尊敬年老的,这样我就可以稍微得到尊贵了。现在大王赐我们田地不交租,这样仓库就将空虚了;赐我们不用服徭役,但这样一来,官府就没有人役使了。这些本来就不是我敢希望的事。”你看一个百姓他能说出这一番道理,确实是非常难得,他的虑事也是非常长远,齐宣王一听就非常地赞叹,说:“讲得好!”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任贤确实可以达到使民众长寿、富贵的目的。因为不是暴虐的人执法,也会兴起道德教育,让年轻的尊敬年老的,使年老人受到尊重,这就是他的富贵所在。

我们看现在的社会问题看似很多,五花八门,就像树叶一样的繁多,但是究其根本何在呢?根本出在哪里呢?根本的问题在于人的良心坏了,所以制度设计就要围绕着鼓励人向善好德的方向去努力。这样才能使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有德者受到尊重。这样的社会风气才能淳厚。

〖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

〔人道〕谓此五事也。”圣人治理天下,必从治人道开始。这里边所说的人道,是上面所讲的五件事。

 【是故人道亲亲。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爱百姓故刑罚中,刑罚中故庶民安,庶民安故财用足,财用足故百志成,百志成故礼俗刑,礼俗刑然后乐。】

 〖是故人道亲亲。〗

〔亲亲〕就是亲爱父母亲。加注上说:“言,先有恩”。为什么中国人讲百善孝为先呢?因为人生在世,父母的养育之恩最重,没有谁的恩德超过父母。所以孝敬父母培养了一个人知恩报恩、饮水思源的意识,树立的是一个人恩义、情义、道义的处世原则。如果一个人恩义、情义、道义的处世原则树立不起来,他不会什么原则都没有,取而代之的就是一种以利害为原则的处世方式,这件事对我有利有好处,我就会全力以赴,这件事由利变成害了,那我就不会竭忠尽智。这个人对我有好处有利,那我就会尽心尽力,这个人从利变成害了,那对不起,我就会做出忘恩负义的事。所以,在《孝经》上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一个人不爱他的父母亲去爱别的人,这个是和德行相悖离的;一个人不尊敬他的父母亲去尊敬别的人,这也是和礼的要求相悖离的。为什么是相悖离的呢?比如说,我们逢年过节,都要想着去送礼,那么我们对谁的礼物,挑得最精心、最用心?一般人都是对领导的礼物、对我们生意合作伙伴的礼物挑选得最用心,但是很少有人把对父母的礼物挑得最用心。我们逢年过节,想着带父母去旅游,想着对父母尽心尽力地去照顾关心,还是想着带儿女去旅游呢?我们出门在外要想买礼物,我们是想着给儿女买礼物让儿女开心,还是想着给父母买礼物让父母欢心呢?所以,中国人讲的这个孝,他培养的是一个人仁爱之心。而我们一般的人讲的这个爱,这个爱是一种情爱,是一种我喜欢,还是有自私自利的情感在其中。

比如说,我们亲父母一下,不是因为我喜欢父母,而是觉得亲爱父母,父母需要,是考虑到父母的感受,这种动作叫做“仁爱”。但是我们看这个小孩很可爱,我们去亲他一下,是因为“我”觉得这个小孩很可爱,是满足“我”的需要,这个是培养的是“情爱”。所以,为什么中国人讲百善孝为先呢?因为孝,培养的是一个人的仁爱之心。如果我们统统地说都是爱,那就区分不出来哪一个是仁爱,哪一个是情爱了。所以,治人道以亲亲为本,以亲亲为重。在孝敬父母的过程中,侍奉老师的过程中,把自己放下,只有把自己的意思,放下的越多,才能够越能看到对方的需要,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知见,强加于人。

〖亲亲故尊祖。〗

人能够亲爱孝敬父母,必能够孝敬父母的父母,而祖父母他也有他的父母,这个就像木之有根,水之有源,一个能够饮水思源,知恩报恩的人必然能够尊敬祖先。尊祖,怎么样尊祖呢?就是通过祭祀,在《论语》上也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追远,就是祖宗过世已远,或者父母亲过世已远,包含了两重意思,过世已久,还有过世已远的祖宗。为什么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呢?我们想一想,一个人连他的祖先都能够念念不忘,想着定时去祭祀,对于眼前的父母,哪有不照顾的道理呢?他不可能一面去祭祀祖先,一面还打爹骂娘,这个于情于理都是不合适的。所以,一个人能够祭祀祖先,这一个恩情存得多么的深厚。所以,中国人特别重视祭祀。

〖尊祖故敬宗。〗

孔颖达疏:“祖既高远,无由可尊,宗是祖之正胤,故敬宗”。“正胤”就是正宗的后嗣。祖先高远,没有办法表达尊敬,但是宗是祖正宗的后嗣,所以尊重祖先必然爱敬宗族。因为这个宗族都是祖先的后裔。

〖敬宗故收族。〗

〔收〕就是聚的意思。

〔收族〕就是以上下尊卑、亲疏远近之序团结族人。

爱敬宗族就能以上下尊卑、亲疏远近的次序团结族人。

〖收族故宗庙严。〗

〔严〕就是尊严有序。

孔颖达疏:“若族人散乱,骨肉乖离,则宗庙祭享不严肃也。若收之,则亲族不散,昭穆有伦,则宗庙之所以尊严也。”孔颖达《疏》的意思是说,如果族人离散,骨肉乖离,那么宗庙祭祀就不能庄重严肃。如果能够团结族人,那么亲族不相离散,且昭穆有序,那么就可以使宗庙肃穆庄严。

什么是昭穆有序呢?根据《礼记·王制篇》记载:“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一庙。”这个是讲宗庙制度,一般是太祖庙在中央,东为昭,西为穆。

天子的七庙是哪七庙呢?那就是四亲庙,“四亲”指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父。还有“二祧庙”,就是高祖的父亲,还有高祖的祖父,也称为天祖和烈祖,以及“始祖庙”,这是一般的七庙。

在《礼记》上所记载的是根据周朝的礼制,郑玄注:“此周制七者,太祖与文王武王之祧与亲庙四。”

朱骏声在《说文解字通训定声》中解释:“周制天子七庙,太祖四亲之外,有文武世室二祧也。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其制太祖庙在中,昭东穆西,就是昭庙在东面穆庙在西面,皆别为宫院。凡亲过高祖,则毁其庙,以次而迁。” 

朱骏声的解释是说:根据周朝的礼制,天子七庙中除了太祖庙和四亲庙,“四亲庙”就是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父,这五庙之外,“二祧”指的是“文武世室二祧”,就是文王和武王,“世室”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世世不毁的意思,也就是文王和武王的祧庙永远立在宗庙之内,不外迁。

按照礼制,凡是疏远程度远过高祖之后,就要迁出宗庙。迁出的神主到哪里去了呢?迁入祧庙(即远祖庙)。帝王对远隔数世之祖,依照礼制将其神主迁入远祖之庙。但是文王和武王的庙不会迁出宗庙,由此可以看出,周人对他们的开国祖先的恭敬和感恩以及追念之心。

〖宗庙严故重社稷。〗

〔社〕就是指土地神。

〔稷〕就是指谷神。

〔社稷〕合在一起就是国家的代称。

孔颖达疏:“此以下并立宗之功也,始于家邦,终于四海,若能先严宗庙,则后乃社稷保重也。”

下面讲的是立宗庙的功效。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能重视宗庙的祭祀的严肃、肃穆,他一定也会重视国家。因为国家不保,他的宗庙也就保不住了,所以“宗庙严故重社稷。”

〖重社稷故爱百姓。〗

〔百姓〕不是我们一般讲的百姓的意思,这个“百姓”是百官的意思。

孔颖达疏:“既有社稷可重,故有百官可爱也。”既然他很重视国家,希望把国家治理得安定,他一定会爱护百官,因为百官负责具体治理国家的工作。

〖爱百姓故刑罚中。〗

〔百姓〕仍然是百官的意思。

〔中〕就是得当,无偏颇的意思。

孔颖达疏:“百官当职,更相匡辅,则无淫刑滥罚,刑罚所以皆得中也。”意思是说,百官把自己的职责都承担好,并且互相匡正辅佐,就不会有过分的刑罚,还有滥用刑罚,刑罚都能够适中、得当而无所偏颇。

在《尚书》中讲到:“刑,期于无刑”。什么意思呢?就是古人设立刑罚的目的,不是以惩罚人为快,而是目的是达到没有人触犯刑罚的目的。就像我们现在讲的武,是以武来止武,止戈为武。为什么要讲武力呢?并不是想去称王称霸,侵略别的国家,滥杀无辜,而是希望能够以武止武,不得已的这个选择。就像抗日战争一样,如果我们不去抗日的话,我们被杀的民众会非常的多,这个也是以杀止杀,是不得已而用之,这都说明什么呢?说明中国古人,他治理国家,他都是按着天道来治理。天道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好生之德,天道好生而恶杀。”设置刑罚也是如此。

在《汉书》中也讲,说:“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用礼义治理国家的,积累起来的就是礼义;而用刑罚治理国家的,积累的就是刑罚。“刑罚积则民怨背,礼义积而民和亲”,刑罚用多了,人民就会怨恨背叛;礼义积多了,人民就会和睦亲爱。“故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善者或异”,说世代君王都想让人民德行美好,这个意愿都是相同的,但是他们用以使人们德行美好的办法却不相同。“或导之以德教,或驱之以法令。导之以德教,德教洽而民气乐;驱之以法令者,法令极而民风哀”,有的是用道德教化来引导,有的是用法令来驱使。用道德教化来引导,德教和谐的时候,人们的精神状态就表现出欢乐;用法令驱使的,法令严酷而民风也就呈现出哀怨。

在《汉书》上,就记载着一个酷吏严延年的故事。史书上记载:

严延年身材短小,却精明强悍,办事灵活敏捷,甚至可以胜过以精通政务而著称的子贡和冉有。做为一郡的长官,凡是下属忠诚奉公的,他就会像对待自家人一样的去优待、亲近,而且一心为他们着想,居官办事也不顾个人的得失,所以在他的治理范围之内,没有什么事是他所不知道的。

但是,严延年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他痛恨坏人、坏事太过分了,所以被他伤害的人很多。他尤其擅长写狱词以及官府的文书,比如说他想要诛杀的人,他就亲自写奏折,而且他的狱词写得很好,上面核定一个人的死罪很快就通过。到了冬天行刑的时候,他命令郡下所属的各县把这些犯人都押解到郡上,集中在郡府一起处死,一时间竟血流数里。因此,这个郡里的人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叫“屠伯”。“伯”就是老大的意思,说他是屠宰的老大。结果怎么样呢?在他治理的地区,是“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全郡上下一派清明。

有一次,严延年的母亲从东海来看望他,本来是想和他一起行祭礼的。但是他母亲到洛阳的时候,正好碰上严延年在处决犯人。她一看,这个血流了好几里地,她非常地震惊,于是就在道旁的亭舍里去住,不肯进入郡府里去住。严延年还是一个“孝子”,当然这个“孝”还是带着引号的。他就出城到亭舍里拜见母亲,但是他的母亲却关门不愿意见他。他在门外脱帽叩头,过了好一阵,他的母亲才愿意见他。见了他的面,他的母亲就斥责说:“你有幸当了一郡的太守,治理方圆千里的地方,但是没有听说你以仁爱之心教化百姓,让老百姓都保全平安,反而是利用刑罚大肆杀人,以此来建立威信。难道身为百姓的父母官,就应该这样行事吗?”从这段话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的母亲是一个深明大义之人,已经看出他处事非常地不妥当。严延年赶紧向母亲认错,重重地叩头谢罪,还亲自为母亲驾车,把他的母亲带回到郡府上去住。

祭祀完毕之后,他的母亲对严延年这样说:“苍天在上,明察秋毫,岂有乱杀人而不遭报应的?想不到我人老了,还要看着壮年的儿子身受刑戮。”这说明他母亲在这个时候已经预测到,他以后的结果一定是不好的。他母亲说:“我走了,离开你回到东边的老家去,为你准备好葬身之地。”他的母亲回到了家乡,见着了他同族的兄弟,又把上面的话讲给了他们听。结果怎么样?过了一年多,严延年果然出了事。这个时候,东海郡的人没有不称颂严延年的母亲贤明智慧的。

我们读古书,包括读《群书治要》,确实看到有很多有智慧的读书人,他们深明大义,看到一个人目前的所作所为,就可以推断出他以后的结局如何。结果这个人的结局和他预测的一模一样,这是什么原因?那是因为古人他从小熟读经书,读经明理,“经者,常也”,它讲的是恒常不变的规律,就是古人所说的“天道”。这个“天”就是自然而然的意思,天道有什么规律?就像我们上面所讲的,它有好生之德,它好生而恶杀。所以,我们办政治,办任何事情也都应该要顺应天道,要以仁恕之心对待百姓,而不应该对他们特别地苛刻,施以淫刑乱罚。

古人把地方官称为父母官,所谓“民之父母”,本应该就是爱民如子。在《盐铁论》上有这样一句话说:“故为民父母,似养疾子,长厚恩而已”。父母官对犯罪的百姓是应该什么样的态度呢?就像对待生了病的孩子一样,哪有父母因为孩子一生病就把他给抛弃了呢?作为百姓的父母官,对待百姓就像父母对待自己生病的孩子一样,不过是增施恩惠、宽厚罢了。哪有父母官对儿女这样屠戮的道理?如果把人民,包括犯罪的人,放在了自己的对立面,把能够逮捕多少人、杀戮多少人、判了多少人的刑罚作为自己的功绩去称颂,而毫无怜悯之心,这是与天道不相符合的,结果自然不好。所以古人看了这个人的所作所为,就知道他和天道相不相应,就能够评价出他的兴衰成败。在《孔子家语》上,记载着孔老夫子的弟子季羔的一个故事:

季羔在卫国做司法的狱官,他做狱官,亲自判处了一个人的刑罚,什么刑罚呢,就是刖足之刑,就是把他的双足给砍掉了。后来卫国有了动乱,季羔就逃跑。而被他砍掉双足的人,这个时候正好在守护城门,他对季羔说:“这个墙,有一个缺口”。季羔就说:“君子不跳墙”。他又对季羔说:“这里边有一个洞可以藏身”。季羔说:“君子不钻洞”。这个人又说:“这里边有一间房屋可以藏身”。于是季羔就躲进去了。当这些追赶他的人都走了,季羔要离开的时候,就对这个被实施了刖足之刑的人说:“我不能够亏损君主的法律,所以曾亲自判刑给你施以刖足之刑。现在我遇到了危难,正是你报怨的时候,但是你不仅没有报怨,反而还帮助我逃跑,这是什么原因?”这个人怎么回答的呢?这个人说:“被判刖足之刑是因为我犯了罪过,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当时我看您用法律治我罪行的时候,是先判了别人的罪,然后才判我的罪,就是希望我能够得到减免,这一点我看出来了。在我被判定了罪刑,将要行刑的时候,您面带愁容,有一种伤痛不忍之心见于颜色,这一点我也观察到了。您这样做,并不是对我有什么偏袒,您也不认识我,而是有仁德的君子自自然然就有这种表现。君子看到人民犯罪,他是一种哀怜之心,他会想:你看,这个人从小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没有学习传统文化,结果今天才走上了犯罪之路,被判以刖足之刑,这是多么可怜的事!多值得同情!他不是觉得:这个人罪有应得,真是活该。所以你看一念存心不一样,给这个被判刑的人的感受也就不一样。他说,“这就是我之所以爱戴您、帮助您的原因”。

孔子听了这件事之后说:“善哉为吏!其用法一也,思仁恕则树德,加严暴则树怨。公以行,其子羔乎!”意思是说,子羔做这个官吏做得真不错!虽然同样是依法办事,但是心存仁恕之心,树立的就是德行,太过严厉苛暴,树立的就是怨气。既能够秉公执法,又体现了德行,还有这种关爱百姓的存心,不就是子羔吗?只有子羔能够做到啊!

所以同样是做司法工作的,但是存心不同。有的是虐民,而且以虐民为乐;有的看到百姓犯罪就发怒,还用残酷的刑罚来对待,从而树立自己的威严,还以此为荣耀;有的却是心怀怜悯之心,那么百姓对他们的回报也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这里就讲到了“刑罚中”,爱百姓才能够使得刑罚不苛虐,没有乱施刑罚、还有过分施刑罚的这种现象。

〖刑罚中故庶民安。〗

孔穎達疏:“上无淫刑滥罚,故庶民安也。”在上位的没有过分的刑罚,没有滥用的刑罚,这样百姓就会安居乐业。

在《盐铁论》上也说:“古者周其礼而明其教,礼周教明,不从者,然后等之以刑,刑罚中,民不怨矣。”古代的君王是怎么样用刑的呢?首先要完善他的礼义,昭明他的教化。礼义完备,教化昭明,还有不服从的人,再按照违法犯罪的程度,处以不同的刑罚。刑罚得当,老百姓就没有怨言。“今废其德教,而责之礼义,是虐民也。”现在废除了仁德的教化,却苛求百姓遵守礼义,这叫什么呀?这叫虐害百姓。

在《孔子家语》中也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说明的是同样的道理:

孔子在鲁国任大司寇的时候,有父子两个人互相控告,孔子就把他们关进了同一个牢房,三个月都没有进行判决。后来父亲撤诉,孔子就把他们都给释放了,没有再进行追究。结果鲁国大夫季孙听到了这件事,就很不高兴。他说:“司寇,你欺骗了我。为什么你欺骗了我呢?您曾经说过,孝是治国的根本。现在杀一个不孝之人就可以警戒全国的百姓都尽孝,但是您不把他给杀掉,反而把他给赦免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孔子怎么回答呢?孔子说:“上失其道,而杀其下,非理也。”身居上位的人没有教育、引导百姓,没有教导人们走正道、行孝悌,结果下面的百姓犯了罪,就把他们处以刑罚,甚至把他们杀掉,这是不符合情理的。“不教以孝,而听其狱,是杀不辜也”,不教导百姓培养起孝心,而用孝和不孝的标准来审判官司,给人判刑,这是杀害无辜之人。“三军大败,不可斩也;狱犴不治,不可刑也。”全军溃败不可以斩杀士卒,司法混乱不可以惩罚百姓。为什么呢?后面讲:“上教之不行,罪不在民,故也”,这是因为身居上位的人,没有实行道德教化,罪责并不在百姓的身上。“夫慢令谨诛,贼也”。什么叫“慢令谨诛”呢?就是法令松弛而不严谨,但是诛杀甚严,这叫残害百姓,这叫贼害百姓。“征敛无时,暴也”,横征暴敛没有一定的时节,这个称为暴政。“不诫责成,虐也”,不事先教化百姓,却苛求他们尊礼守法,这是虐政。“政无此三者,然后刑可即也”,如果政事杜绝了这三个方面,然后才可以用刑。

后面孔子还接着讲,应该怎么样教导人们,给人以道德的教化才是有效的,这也是有步骤的。孔子说:“既陈道德,以先服之。”首先要给人们宣讲“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理,并且以身作则,让人们信服。现在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为什么不得力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把道德教育变成了说教,也就是我们说得很好,讲得很好,但是自己没有做到。如果在位者自己不能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只是希望下属去做,这个下属就很难信服。所以“上行而下效”。道德教育它不是靠说教能够达到效果的,不是像知识的传授,而是需要教育者的身教来带动,所以教育者和领导者先受教育,首先身体力行,这个才有效果。人们于是就明白了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就不会轻易地去作恶了。

    我们现在实际上是看似重视道德教育,实际上没有一套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或者说这个标准并不明确。譬如说,我们从小学一直上到了博士,上到了很多课,但是有没有一堂课教导过我们如何孝敬父母?所以你说孩子很逆反,孩子不会知恩报恩,孩子是小公主、小皇帝,自我为中心很严重,对父母是“一言九顶”,什么意思呢?就是父母说一句话,他给你顶九句,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呀?因为他不知道“孝”的标准在哪里?没有像《弟子规》那样“入则孝”,把如何在家孝敬父母,方方面面都讲得很具体。所以《弟子规》开篇就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四句话能够做到了,这个孝才是有基础的。但是我们没有明确地告诉大家孝的标准,所以就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呢?有一个人犯了罪被抓了起来,人家说你这个人很不孝,他还振振有词地说,我对我的父母很好,你怎么知道我不孝呢?你看《弟子规》上说:“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怡亲羞。”自己德行上有损伤,有不足,都被抓起来了,关进了监狱了,他还振振有词地认为自己是一个孝子。说明什么呢?说明没有把这些道德规范明确地给大家宣讲,让大家家喻户晓。

宣讲了道德之后还是不行,该怎么办呢?“则尚贤以劝之”,要尊重贤德之人,劝勉百姓向善。所以尊重贤德之人就非常的重要了,为什么呢?因为贤德的人他能够身体力行,把这些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理不仅讲出来,而且做出来,让大家去学习效仿,这样社会就和谐了。所以古人特别尊重贤德之人,因为他们能够兴起教化。

“又不可,则废不能以惮之。”还是不行,就要废弃罢黜那些不能够遵守道德规范的人,让人们生起畏惧之心。“若是,百姓正矣。”如果这些全都做到了,百姓自然端正。“其有邪民不从化者,然后待之以刑,则民咸知罪矣。”倘若还有一些奸邪之徒顽固不化,最后才给他们以刑罚的制裁,这样民众就能够明理而知耻,羞于犯罪。“是以威厉而不诫,刑措而不用也。”于是就不需要使用严厉、苛责的政令,而刑罚也可以搁置不用了。

“今世不然,乱其教,烦其刑,使民迷惑而陷罪焉,又从而制之,故刑弥繁而盗不胜也。”现在的世间却不是这样,现在的世间是什么样呢?这是《孔子家语》讲当时的世间出现的问题:教育混乱,刑罚繁多,使人迷惑,人们不知不觉地就犯了罪,结果又用刑罚来制裁他们,刑罚愈来愈繁多,但是犯罪的人却数不胜数。

“世俗之陵迟久矣,虽有刑法,民能勿踰乎?”说社会的风气由盛转衰已经很久了,虽然有刑法,老百姓能不越轨犯法吗?这一段的阐述就非常地明确,告诉我们先要给民众施以教化,如果民众因为没有伦理道德的教化做了邪曲不正的事,应该给予宽恕。但是宽恕了之后,还是一定要兴起伦理道德的教化,让人们知道做人的本分。这样刑罚得当又兴起伦理道德教育,民众就安定了。

〖庶民安故财用足。〗

也就是人民都能够安居乐业,这个时候,财用自然富足。

〖财用足故百志成〗

〔百志〕就是各种愿望。

孔颖达疏:“百姓足,君孰与不足?既天下皆足,所以君及民人百志悉成,是谓‘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也”。百姓都很富足了,君主也就富足了,天下都富足了,君主和人民的各种愿望都能够达成。孙星衍在《礼记集解》上也说:“财用足,则富可以备礼,和可以广乐,百志之所以成也。”财用富足之后,就要兴起礼仪道德的教化。因为他富足之后,如果没有道德伦理的教育,就会像《孟子》上所说的,“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而且人们富足之后就可把礼义做得很周全。“和可以广乐”,音乐教育也可以做得很和谐,这样一来,各种志愿都可以达成。

〖百志成故礼俗刑〗

孔颖达疏:“刑亦成也。天下既足,百志又成,则礼节风俗,尤是而成,所以太平告功成也。” “礼俗刑”的“刑”是成的意思,就是天下既然富足了,各种愿望都能够达成了,这样的话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礼节风俗,天下也能够太平。

〖礼俗刑然后乐〗

孔颖达疏:“乐谓不厌也。礼俗既成,所以长为民庶所乐而不厌也。”“乐”就是不被厌弃的意思,因为社会的礼仪风俗已经形成了,在上位的长官就为民众所乐,而不被民众所厌弃。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是故人道亲爱自己的父母,(先有恩)亲爱父母,就能尊敬祖先;尊敬祖先,就能爱敬宗族;爱敬宗族,就能团结族人;团结族人,就能使宗庙肃穆庄严;宗庙肃穆庄严,就能重视国家;重视国家,就必然爱护百官;爱护百官,刑罚就能得当;刑罚得当,民众就能安居乐业;民众安居乐业,就能使财用充足;财用充足,就能达成各种愿望。各种愿望都能达成,礼俗就能形成。礼俗形成,然后人人都能安乐。

 【《诗》云:“不显不承,无斁于人斯。此之谓也。】

 〔斁〕就是厌弃、厌倦的意思。

孔颖达疏:“诗云:‘不显不承,无斁于人斯,此之谓也者,’此周颂清庙之篇,祀文王之庙,美文王之功,言文王之德岂不光显乎?言光显矣。文王岂不承先父之业乎?言承之矣。‘无斁于人斯’,斁,厌也。文王之德,既能如此,无见厌于人,谓人无厌倦之者。斯,语辞也。今尊祖敬宗,人皆愿乐,亦无厌倦,故云‘此之谓也’,谓与文王相似矣。”

孔颖达的这一段疏比较长,意思是说:这句话出自《周颂·清庙篇》,讲的是祭祀文王之庙,赞美文王的功德,说文王之德难道不光明显赫吗?文王难道没有继承尊奉先人的事业吗?文王之德光明显赫,继承尊奉了先人的德业,因而为民众所喜爱而不被厌倦。既然文王的德行能够如此,不被人所厌倦,也就是没有厌弃他的人。如今如果也能够尊奉祖先,恭敬宗族,定会受人们所喜爱而不被厌倦。《诗经》说:“文王的德行光明显赫,承继并尊奉先人的事业,因而为人所喜爱而不厌倦。”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我们知道文王他确实做到了以上这段所描述的,从亲亲开始,最后让人民都尊重爱戴他。像《大学》中就称叹文王:“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既然文王他从治亲亲,治仁道开始,而受到天下人民的爱戴,如果我们也能够效仿文王,能够这样来做,也定能够受人们所喜爱而不被人们所厌弃。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