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礼记》第06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礼记》第06集
2019-07-06

诸位同学,大家好: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群书治要·礼记·礼运篇》。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

我们先看这一段,前面我们讲了大同社会,是指在五帝的时期,小康就是在“三王”的时候。“三王”就是指夏、商、周三个朝代。从夏朝开始,就是家天下。古时候,五代的时候是“公天下”,“天下为公”。为什么到“三王”时代就变成了“家天下”呢?在五帝时期,我们知道尧、舜、禹他们都是圣人,他们都把王位禅让给贤能之人。到禹的时候,他也是圣人,他也没有私心,本来也是想把天下交给能够治理的贤能之人,但是那个时候,他朝廷里的大臣子们就建议,不要选贤举能了,就把天下交给他的儿子启。因为启有道德才能,足以治理天下。于是禹就采纳了大臣们的建议。所以从禹时代,就把天下传给儿子。这一开端,就成为“家天下”了。禹把天下传给儿子,儿子再把天下传给孙子,以后就开启了“家天下”的传统。

所以这里讲“大道既隐。”“隐”就是去掉了,没有了。到了孔夫子的时候,大道早已经去掉了,大家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大道了。大道既隐的时候,天下人,特别是在位的人也不懂得大道是什么意义,也不知道天下为公,那个时候早就认为天下为私了,就是把天下看作是自己家中的一种权力。所以你看这个家,下面是一个“豕”字, 就是家里养的猪,把这两个字合起来会意。这个“豕”,就是家里的私有财产,家里养了多少猪,就是私的意思。大道既隐,就是把天下当作是家里的私事了。

“天下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从天下诸侯、卿大夫以及到一般人,都是各亲其亲,各子其子,每一个人都只是亲近、亲爱自己的父母,每个人也都是仅仅爱护自己的儿女。

“大人世及以为礼。”“大人”,就是当时各国的诸侯,他们采取了世袭制,这个“世”就是国君年纪老了,或者已经去世了,把这个国君的位子传给儿子,父子相传就称为“世”,兄弟相传称为“及”。比如说夏朝的天子死了传给儿子,儿子没有儿子,就传给弟弟,这叫“兄终弟及”。

“以为礼。”就是父亲把王位传给儿子,儿子如果没有儿子呢,就把王位传给弟弟,这种世及变成制度了,成为“礼制”。天子诸侯的位置,按照礼制,传给儿子或弟弟。这个“礼”就相当于后来的宪法,但是实际上这个“礼”比“法”所包含的道理要深刻得多。

为什么呢?因为礼是根据道理、真理来制定的。礼的形式它是可以随着时代有损有益,就是有的可以保存,有的可以改变。但是礼的本质却是不可以改变的。而这个礼的本质是自卑而尊人,自己谦卑,尊敬别人,这个道理是不能够改变的。为什么礼要遵循这样的道理呢?因为自己谦卑,尊敬他人,就能够开发自己的本性。印光祖师讲,他说学道没有什么秘诀,如果你要问秘诀,就是诚敬。诚心、恭敬是学道的秘诀。而这个诚,《中庸》中讲,至诚心可以感通本性,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可以有预先知道的能力。为什么能够有预先知道的能力呢?凡是事情有先后都是假象,有至诚心就可以灭除这个假象,这个就是至诚心的作用。所以至诚之道,可以前知。所以学道的秘诀就在这一个“诚”字上。一诚就能够感通自己的本性。

这个“敬”,就是恭敬退让,自卑尊人。凡是与他人有利害关系的时候,自己退让,一让就没事了,息事宁人。所以“让”和“争”是恰恰相反的。一争夺,处处是敌人、是障碍,而一退让呢?退一步海阔天空。让,让什么呢?要把世间人所要争的东西,包括财物、权力统统都让出去。为什么要让出去呢?因为这些东西是暂时的,是生灭法。而我们的本性,就是被这些生灭的东西给掩盖起来了,所以要把这些财、色、名、利等等统统让出去,学做圣人。所以成圣成贤也没有什么秘决,就是一个“让”字。你让的干干净净,你就成就圣人,就把本性完全开发出来了。

这是讲礼,它有本质、有形式,它的形式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但是礼的本质、其中的道理是永久不能改变的。这也是讲为什么说现在的宪法不能够和礼相提并论的原因。宪法都是由人、凡夫制定的,而礼是由圣人制定的。

“城郭沟池以为固。”从位来讲,就是天子的位置、诸侯的王位,都是由父亲传给儿子、如果没有儿子就传给弟弟,并且通过礼制把这些都规定下来了,这就是“家天下”。既然是家天下了,就需要有国防。这个“城”就是国家的城墻;“郭”,是城墙外面再加一道外围的城墙,就是外城墙,两道了,内城称为城,外城就称为“郭”。“沟”,就是在郭外的很深的一道壕沟,平常没有水;壕沟以外再有一道,叫“池”,里面是有水的。这里讲“城郭沟池以为固”,还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防御外患,还没有侵略别人的意图,这还是不错的。因为如果每个国家只是防御,而不主动侵略别国,也就没有战争。

“礼义以为纪。”以礼义为纲纪。“以正君臣”。用礼义来协调,下面讲的五种最基本的人伦关系。

首先,是君臣之间的关系。君臣重要的就是一个“正”字,君主是一个正人君子,以正道治国来带领臣子。像在《淮南子》中讲到,它说:“成康继文武之业,守明堂之制,观存亡之迹,见成败之变,非道不言,非义不行,言不苟出,行不苟为,择善而后从事焉。由此观之,则圣人之行方矣。”这里说,周成王和周康王继承文王和武王的基业,遵守明堂制度,明察前代兴亡的事迹,看清国家成败的演变,不符合道义的话不说,不合乎义理的事不做,言论不随便出口,举动不随便作为,择善而从。由此看来,圣人的行为是方正的,可以为大众所效仿。这里就是讲了做君主的要正,君主正才能够把国家治理好,上行而下效。然而自从周成王、周康王以来到汉代近千年之中,想治理好天下的君主非常多,但是太平盛世却没有再出现,这是什么原因呢?《汉书》中用一句话就点明了原因:“以其舍法度而任私意,奢侈行而仁义废也。”就是因为君主,他不再以治国的常理、常法来治理国家,自己的私意升起来了,奢侈盛行,仁义废除了,所以君主以正道率领臣子是至关重要的。

在《礼记》中也讲,它说:“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而从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矣。故上之所好恶,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说下级侍奉上级,不是服从他的命令,而是服从他的行为,上级领导喜欢某一个东西,下级属下一定有比他更加喜欢的,所以上级领导喜好和厌恶的东西就不能够不谨慎,因为他是人民的表率。所以《说文解字》中把这个“教”解释为“上所施,下所效也。”告诉我们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必须是“上行下效”。

孔子他也强调了在位者的德行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他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在位者的德行像风,一般百姓的德行像草,风向哪边吹,草就向哪边倒。实践证明,“上行则下效”,君德对于整个社会道德风气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臣子也要以正道侍奉君主,帮助君主治国。这个“正”字相反的就是“邪”。古人提倡臣子要忠,这个“忠”并非是现在一般人所认为的“愚忠”,为什么呢?因为臣子他也是以道为最终的旨归,是以道事君,这才称为“正”。像在《荀子》中就说:“从命而利君,谓之顺;”说你呢顺从君主的命令是有利于君主的这才叫“顺”。“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虽然你服从了君主的命令,但是这个服从是不利于君主的,这个叫“谄媚”。“逆命而利君,谓之忠;”虽然你违逆了君主的命令,但是是为了利益君主的,这个叫“忠”。“逆命而不利君,谓之篡。”违逆了君主的命令而且也不利于君主,这个叫“篡”,“篡权”的“篡”。“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持禄养交而已,谓之国贼。”这就明确指出如果一个臣子他既不体恤君主的荣辱,也不考虑国家的命运,一味地投合君主,苟且容身的人是“国贼”。可见,真正的“忠君”,并非不顾道义、不论是非地忠于某一个君主、甚至暴君,而是协助君主“行道”、“弘道”。

所以你看经典中特别强调这个“道”字。《周易》中讲:“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做君主、做臣子也必须有仁义之心。

在《群书治要·典语》中也说:“王所以称天子者,以其号令政治,法天而行故也。”王之所以称为天子,就是因为他要效法天,来行天道。

在《群书治要·三略》中说:“夫人之有道者,若鱼之有水,得水而生,失水而死。故君人者,畏惧而不敢失道。”

这里面都告诉我们,忠君是在“正名”基础上的忠君,就是这个君,他像个君的样子,他是在行道,忠君是在这个基础上的忠君,是以行道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君臣能守住这个“正”字就是仁政,失去这个“正”字就是暴政。

“以笃父子。”“笃”当“厚”字讲,父子之间讲究恩情,用礼义来使父子之间的恩情更加深厚。“父子有亲”是天性,古人特别重视孝道,并且把它视为仁爱之心的根本。比如《孝经》中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论语》中也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孟子》中也讲的:“仁之实,事亲也者。”

“孝悌”,它不仅仅能培养人知恩图报、饮水思源的意识,可以树立起人重恩义、讲道义的行事原则,而且教人“爱人”从爱父母做起,然后爱其长上、爱其民人,进而“仁民而爱物”,做到“民胞物与”,就是人民都是我的同胞,万物都是我的伙伴,直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个就是成为圣人回归自性的境界了。这种由近及远、推己及人的自然亲情,不仅符合人的道德心理与道德情感的发展规律,而且可以使人回归自性明德,通达“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自性。所以这个孝道孝道,就是你讲“孝”可以通达“道”,可以回归自性,从这充分体现了儒家“极高明而道中庸”,“下学而上达”的特点。

儒家的孝道内容不仅深刻,而且宏富。孝不仅要养父母之身,还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心,首先要尊敬父母,尊敬父母,就是要对父母和颜悦色,柔声下气,而且还要做到孔子所说的“父母唯其疾之忧”,就是你的父母仅仅为你的疾病而担忧,完全没有必要为你其他任何事情而担忧了,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孝子。比如说,如果兄弟不能够和睦相处,会让父母担忧,所以“兄弟睦,孝在中”;如果夫妻关系处理不好,让父母担忧,是不孝,所以要做到“夫义妇德”;如果没有把儿女教育好,不能培养出承传家道、家业的人才,也会让父母担忧,所以要重视家教、家风,“至要莫如教子”;如果到学校读书,不敬老师,让父母担忧,所以孝子也必然尊师重道。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由孝悌修身,就可以把五伦关系,私人交往之中的各种伦理关系都处理好。

作为领导干部,养父母之心还包括忠于职守、严以用权等等公德方面的内容。比如领导干部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就会让父母战战兢兢,不知道哪一天锒铛入狱,东窗事发。这个就是《弟子规》上所说的“德有伤,贻亲羞”。当然了,和领导同事之间不能够和睦相处,会让父母担忧,这也是违背了孝的精神。所以如果一个领导者能够念兹在兹,自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小心谨慎,时刻警醒自己,这样不仅不会贪污受贿、腐败堕落,反而还会竭忠尽智、清正廉明。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说法。

从孝敬父母培养起仁爱心、恭敬心的为官者,在家能够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到工作岗位也能够做到“领导呼,应勿缓;领导命,行勿懒;领导教,须敬听;领导责,须顺承”。所以在《论语》中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经》中也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有孝心的领导者,他能够尊敬自己的父母,就能进而尊敬天下的父母,不仅自己力行孝道,也能够教导百姓力行孝道,起到“君、亲、师”的作用。

我们看历史上,汉武帝的时期实行了“郡举孝廉”的人才选拔机制。就是地方官负责把这个地方具有孝廉品质的孩子举荐出来,由国家培养,成为官吏的后补,结果怎么样呢?结果出现了“名臣辈出,文武并兴”的局面。晋朝的孝子吴隐之,“心正不惧饮贪泉”,也成为操守廉洁的楷模。宋朝的岳飞牢记母亲的教诲,“精忠报国”,也成为忠臣名将的典范,为后世所景仰。在《浦江县志》记载,郑宅镇的“郑义门”,从宋代、元代、明代、清代出仕的173位官吏中,大至礼部尚书,小至普通税令,竟然没有一名贪官污吏,他们人人勤政廉洁,忠君爱民,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自幼受到了以孝悌为基础的《郑氏轨范》的家规教育。历史上不计其数的事例证明,私德与公德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如果一个官员在私德方面能够严于律己,真正做到养父母之心,就必然能够移孝于忠,在公德方面作出相应的表率,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就能够做一个正直的臣子。

“以睦兄弟。”这个“睦”是当“顺”字讲,兄弟之间应该互相和顺。睦也有相亲相爱的意思。像《弟子规》上说“兄道友,弟道恭。”怎么样才能够做到“兄道友,弟道恭”呢?《弟子规》上有两句话,对于处理兄弟之间的关系也特别好用,第一句话就是“财物轻,怨何生。”第二句话就是“言语忍,忿自泯。”如果彼此看重的是兄弟的情谊,把财产看得轻一点,怨恨又怎么可能产生呢?彼此在交流的时候,言谈举止上互相忍让一下,忿忿不平的心自然就泯灭了。

“以和夫妇。”这个夫妇之间要注重和气。古时讲夫妻如同音乐,琴瑟调和,琴就代表夫,瑟就代表妇,琴瑟同时演奏时,在音声方面很和谐,这个叫“琴瑟友之”,琴瑟弹奏起来,就像两只手互相帮助。“友”在古代汉字中就是写作两只手互相搀扶的意思。“琴瑟友之”告诉我们男女有别,要互相帮助,那就是男主外,创造经济收入;这就要求男子要有恩义、有道义、有情义。

女主内,就是负责家务、教育儿女,在家里教育儿女很重要。儿女没有到学校之前,都是由母亲来教,要让儿女在母爱自然之中养成待人接物的善心,这不是一般的学校教育能够办得到的。除了用母爱教育儿女之外,这个母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乃至在家里处理各种事务都是教育儿女的,儿女看在眼里,自然就学会了。

现在“夫妇有别”不讲了,妇女也走出家庭,到外面工作,增加了妇女的辛苦。你看这个职业妇女在外面工作,辛苦了一天,回来还要承担家务,这是讲一般的家庭,可以说是承担着双重压力。虽然丈夫也帮忙,但是妇女做的事还是少不了的。不如古人那样妇女在家里专心做家事、教育儿女效果好。古人讲,至要莫如教子。人生最重要的事儿就是要把儿女教育好。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无后为大”,除了没有儿子以外,也指没有承传家道、家业的后继人才。那么教育儿女要依靠圣贤教育。现在很多人教育儿女都是顺着孩子的恶习气来教,什么是恶习气呢?比如说,他的贪欲、他的怠惰、还有暴力倾向。而圣贤教育就是“去残暴”,而现代很多的教育都是“顺残暴”。这些恶习气不改,就难以开启明德,回归自性。所以,妇女要按着圣贤教诲教育儿女非常重要。所以古人特别强调女德,这个不是对女子的歧视而是对女子的重视。因为如果女子不重要,她有没有德行都无关紧要,那也就不必强调她的德行了。正是因为她承担着传宗接代、教育后代继承人的重要职责,所以女子的德行对于儿女教育、家庭的兴旺乃至于民族的富强、强盛都至关重要。

像英国的著名的思想家斯迈尔斯,他在《品格的力量》第二章《女性的素养决定一个民族的素养》中这样写道:“女人的影响在世界各地都是一样的。不管在哪个国家中,她们的状況影响着这个民族的道德、行为方式和品格。哪里的女人品质恶劣,那个社会的品质也就恶劣。哪里的女人道德高尚、有教养,那个社会就繁荣、进步。”所以对女德的重视是各个开明思想家的共识。

这里边是讲“夫义妇德”,就像琴瑟一弹奏起来,家道兴旺,而且还都是顺着圣贤教育。开启儿女的仁心,爱护一切人,乃至于爱护动物,爱护植物,和天地万物为一体,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些都是在家里养成的习惯。

总之,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关系都要讲究礼义。这个是就人事方面而言。

“以设制度。”就是办任何事都要遵循一定的方法,设定一定程度的法度。没有法度不能成事。这个法度就是讲规矩。因此要建立各种制度。很多人误解,以为中国人不重视制度建设,其实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很大的误解。古人的法制、礼制都非常健全,而且是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一切活动该怎么办都有所依据。这个我们读《周礼》、《仪礼》、《礼记》就明白了。

“以功为己。”这个“功”,有本领、能力的意思。它包括用身体做的事情,用智慧研究的成果,也都是为自己。就像西方人发明的版权、知识产权。其实中国古人他不讲版权,书的后面都写着欢迎流通、功德无量。因为好书,希望越多的人学习受益,才越好,他是没有私心,希望利益更多的人。那么版权的出现,也是私心的一种反映。为什么有版权呢?因为是有版税,这个作者要从里边有收益。其实这个是一种私的反映。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前面我们讲了,大同世界的时候不用谋,用大道。那么到这个时候就不再用大道了,用谋略、阴谋,结果谋用一兴起来,战争也就生起来了。这个“兵”,就是武器的意思,后来拿着武器去作战的人,也称为“兵”。这个“谋闭”的“谋”,我们前面讲过了,就是妄想的意思。因为妄想把自己本有的真心智慧蒙蔽起来。“谋闭”就是把妄想伏下去。这里讲“谋用是作”,就是妄想不仅没有伏下去,而且通通用出来,阴谋巧诈都是妄想生出来的,战争也因此生起。那么由此可见,兵由此起,发生战争都是因为“谋用是作”。要想免除战争,就要按着圣人的教育,把每个人自己的妄心伏下去,这个才能消弭战争。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

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这六个人,是最注重讲礼义的,能够用礼义把国家治理好,因而被选中。因此这六位君子,每一位都是谨于礼,就是在礼义方面讲究得完美,以礼义严格要求自己,然后再以礼义治国。

“言偃复问曰。如此乎。礼之急也。孔子曰。夫礼者。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诗云。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故圣人以礼示之。天下国家可得而正。”

子游再次问道:“礼就这么重要吗?”孔子说:“先王以礼来承顺天道,治理人情,通达人心。因此失去礼,就会死,得到礼,就会生。”

“诗云。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这句话出自《诗·鄘风·相鼠》。《诗》序上讲:“《相鼠》,刺无礼也。”古人常赋之以刺无礼。这个《相鼠》这篇诗,常常被人用来讽刺那个不讲礼的人。《诗经》中说:“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意思说你看那老鼠还有体,做人反而不守礼。做人如果不守礼,何不赶快去死呢?人而无礼,就像老鼠一样害人,招人讨厌,人人喊打。这样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思呢?因此圣人用礼来明示人,民众学礼、懂礼就容易教导,天下国家也可以得到治理。

“是故礼者。君之大柄。所以治政安君。”

这个“柄”,“柄者,所执以治物也。人君执礼以治国,犹匠人执斧斤之柄以治器也。故人君执礼以治国,则政治而君安也。”

这个“柄”,就是理治器物的时侯用以握住的手柄、把柄。君主执持礼来治国,就如同工匠执持斧斤的手柄来理治器物,打造器物。因此,君主以礼治国,把礼作为君王治理国家的凭依,可以使国政治理、君心安定。

所以《孝经》上也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故圣王修义之柄。礼之序。以治人情。故人情者。圣王之田也。修礼以耕之。陈义以种之。讲学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乐以安之。”

这一段话作了一个比喻,说圣王遵循义的根本、礼的秩序,来调治人情。这个“治”的意思,就是去除人情中受污染的一面,而长养它精华的一面。因此人情是圣王用以耕种的土地,怎么耕种这个土地呢?用修养礼义来耕耘,用倡导道义来播种,播下善良的种子,用讲习学问来除草,通过讲学来扶助正义、去除邪恶,发扬仁爱之心,来加以收获,把仁爱美好的东西聚合到一起,用音乐教化来安定人心。

通过音乐可以使内心感动,因而能够坚定巩固。这个就是比喻圣人用礼来治国就像耕田一样,把什么作为田地来耕种呢?就是把人情作为田地来耕种。

人情很重要,什么是人情呢?《韩诗外传》上有一句话说:“人有六情,失之则乱,从之则睦。故圣王之教其民也,必因其情,而节之以礼;必从其欲,而制之以义。义简而备,礼易而法,去情不远,故民之从命也速。”这句话可以和这一段话互参。

古人怎么样通过礼来治人情的?人有六情。“六情”,在《荀子·正名》上解释为“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性”和“情”是两码事,人的本性都是清净无染的、平等的,没有好恶之心。“情”是“性”起了好恶,喜、怒、哀、乐,这个时候就称为“情”了。所以,人都有好、恶、喜、怒、哀、乐这六种情绪、情感,这称为“六情”。

在《韩诗外传》卷五上,对“六情”也有一种解释:“人有六情,哪六情呢?目欲视好色,耳欲听宫商,鼻欲嗅芬香,口欲嗜甘旨,其身体四肢欲安而不作,衣欲被文绣而轻暖。此六者,民之六情也。”人有六种情欲,眼睛想看好的景色,耳朵想听好的音乐,鼻子想闻芬芳的气息,口想吃甘美的食物,身体四肢想安逸而不劳作,穿衣服就想穿那些绣着花纹的、又轻又暖的绫罗绸缎,这六者是民之六情。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大同小异,也就是说,人都有好恶、喜怒、哀乐等等这些情欲的倾向。

“失之则乱,从之则睦。”治理国家,如果不能满足这六种情欲,就会混乱。如果能顺着这六种情欲来治国,就是能够满足人的这六种情欲,国家就能够得到治理,这叫“从之则睦”。

“故圣王之教其民也,必因其情,而节之以礼;必从其欲,而制之以义。”所以,古代的圣王,比如说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等圣贤人,教导人民,一定是因循着人民的情欲,但是要以礼来节制,不能够完全顺着人的情欲而不加节制,那样的话就像水决口一样,伤人必多,所以这个礼也被喻为“堤坝”。堤坝一旦被冲开,就会人欲横流,社会就混乱了,所以“必从其欲”,就是要会依从着他的欲望。但是还要“制之以义”,还要以礼义来节制,不能够让他完全顺着自己的欲望。因为什么呢?因为“欲是深渊”,人的欲望一旦打开了,没有底极,自己想控制都无法控制,所以一定要使自己的欲望合于礼义,不能够过分。

中国古代,他们教育民众都是非常有方法的,他是顺着人情去教,不违逆人情,这样才能让人们易于接受。但是在顺着人情的同时,要用礼义来教化,这样,就让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能够过分。

比如说,人都有爱欲之心,这是人之常情。所以在中国古人的婚礼上,就显出了“因其情,而节之以礼”的特点。既然人们都有这个欲望,就要进行婚配,但是婚配的各个环节都要符合礼的规定。所以,婚礼它有很多程序,有六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是引导双方承担起婚姻的责任,而不是仅仅是满足欲望。

我们知道在结婚的这几天,比如,结婚的前三天,都要求女方三日不熄灯,男方三日不奏乐。为什么三天不熄灯呢?就是因为再过三天女儿就要出嫁了,趁着她还在家的时候,抓紧时间给她为人妻、为人母的教育,怎么样做一个好儿媳,做一个好夫人,做一个好母亲。当然,她在平时父母在家里的表演已经学得很多了,但是,在她结婚前的三天,还要抓紧时间,甚至是彻夜不眠,给她为人妻、为人母的教育。

新郎对这件事也是很看重。他在迎亲这一天,早早地起来了,祭祀天地、祭祀祖先。因为两个人的结合,不仅仅是两情相悦,两个人之间的私事,它关系到整个家风的承传,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

中国人特别讲究“父慈子孝”,儿女对父亲要非常的恭敬、孝顺,所以在平时吃饭、饮酒的时候,都是儿子毕恭毕敬地给父亲敬酒。但是这一天儿子要去迎亲的时候,敬酒的顺序变了,是父亲给儿子敬酒,而且是代表祖先给儿子敬酒,那么这一个次序一改变,儿子马上就能够意识到:今天所做的事,这个责任很重大,所以他的恭敬心也就提起来了。

等他到了新娘的家里,岳父岳母非常郑重地亲手把女儿交到他的手上,什么意思呢?说,从此以后我这女儿一生的幸福就托付给你了,你要把她照顾好。新郎也能够体会到岳父岳母的心情,于是他就带着新娘跪拜岳父岳母,感谢他们为自己培养了一个贤内助。这样,新娘才被娶上了花轿,她坐定花轿之后,一定要做一个动作,什么动作呢?就是把她的香扇从轿子的窗口抛出去。为什么做这样一个动作呢?这就是提醒她,平时在家里虽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备受父母的关爱,但是现在你要去为人妻、为人母了,要把那些娇里娇气的小姐习气,坏脾气,都随着这一把香扇全都抛出去。这样才被娶到了公公婆婆的家里。公公婆婆本来是在主人的位置上的,他们都从主人的位置退了下来,退到了客人的位置上,然后把儿媳妇从主人的位子迎了上来。什么意思呢?从此以后我们这个家就托付给你了,你要上孝公婆,中和妯娌,辅助丈夫,下教育好儿女。这个职责无比重大,必须有深厚的德行才能够承担好。所以,《易经》上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特别是女子要效法大地的德行,厚重、沉稳、安静、厚德载物。所以,这个女子越是有德行,越能够忍辱负重,这个家庭的幸福才越有保证。

两个人要喝交杯酒了,这个交杯酒也喝得很有味道,终生不忘,是拿着一个葫芦瓜儿,一切两半,一人一半。这个葫芦瓜里边的酒是甜的,葫芦瓜的丝是苦的,什么意思呢?提醒夫妻双方本来是一体的,喝了这一个交杯酒,从此以后要同甘共苦、彼此扶持、白头偕老、共度一生。这还不算,要把这个葫芦瓜系在一起,挂在墙上,提醒在今后的婚姻生活中,不要因为小小的磕磕绊绊就忘记了两个人结合时的初心,所以看到这个葫芦瓜也是提醒夫妻不忘初心。

从这里我们看到,中国古人的观念,它和现在的很多所谓的西方的先进的观念是不一样的。西方的观念这个“先进”是带着引号的。什么“先进”的观念呢?比如说,两个人要结婚了,还要进行婚前财产公证。什么意思呢?就是担心一旦以后两个人离婚了,过不下去了,不要再因为财产,产生纠纷,吵到法庭。所以,事先来进行婚前财产公证,那我们想一想,一个人他还没有结婚,就想到以后可能会离婚,这个婚姻怎么能够很幸福呢?中国人结婚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呢?我们两个人本来就是一体的,不分彼此。是吧?所以怎么样呢?要白头偕老,共度一生。所以,我们从这个礼上就可以感受到,这个婚礼的整个过程,它都是引发人对婚姻的责任感,培养起人对婚姻的正确认识。

在《礼记•昏义》中讲,“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古人是在黄昏的时候娶妻,所以用的这个“昏”字是“黄昏”的“昏”。《礼记集解》上,郑氏曰,郑玄注解:“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名焉。必以昏者,取其阳往阴来之义。”

郑玄注,说:“娶妻之礼,都是在黄昏的时候进行,所以称为昏礼。”娶妻必须在黄昏进行,是取阳往阴来之义。“将合二姓之好”,就是将以缔结两个姓氏之间的美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上要敬事宗庙、祭祀祖先,下要传宗接代,培养贤德的儿孙,把祖宗美好的家道、家风、家业代代相传。所以,古代的君子非常重视婚礼。

在《礼记集解》中也记载着,吕氏大临曰,吕大临的一个注解:“物不可以苟合,必受之以贲。盖天下之情,不合则不成,而其所以合也,敬则能终,苟则易离。必受之以致饰者,所以敬而不苟也。昏礼者,其受贲之义乎?故自纳采至亲迎,皆男先乎女,所以别疑远耻,成妇之顺正也。”

这一段话比较长,我们一句一句地来看一看。吕大临说:“物不可以苟合,必受之以贲。”这句话出自《周易·序卦传》:“物不可苟合而已矣,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这个“贲”,“贲卦”的这个“贲”,是修饰、装饰、美饰、文饰的意思,就是饰的意思。说人不可随意结合,人与人之间不可以随意结合,必须通过礼来文饰情感。苏轼在《东坡易传》卷九讲到:“君臣、父子、夫妇、朋友之际所谓合也,直情而行谓之苟,礼以饰情谓之贲。”意思说,君臣、父子、夫妇、朋友之间的交际、结合,如果顺着这个情,直接了当地去表达这个情,这个就叫“苟”,就叫随意、随便、苟且。“礼以饰情谓之贲”,通过这个礼来文饰情感,这个就叫“贲”。

“盖天下之情,不合则不成,而其所以合也,敬则能终,苟则易离。必受之以致饰者,所以敬而不苟也。”说大概因为天下的感情、情感,不结合则不能成全,就有结合之道,它的结合之道就必须采取敬慎的态度。敬慎则能够善始善终,随意结合则容易离散。只接受必得经过礼义修饰节度的感情,就是敬慎而不随意的表现。比如说男的喜欢女的,女的喜欢男的,那么就苟且在一起了,随便地结合了。很随便地结合在一起,将来也会很容易地分开,这个就叫,“敬则能终,苟则易离。”这也是为什么古人把这个婚礼看得很重要,要有这么多的步骤的原因,这是体现了对婚礼的敬重。

后面说:“昏礼者,其受贲之义乎?故自纳采至亲迎,皆男先乎女,所以别疑远耻,成妇之顺正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昏礼不就是接受经过义礼修饰的情感之义吗?就说不能有了情感就直接表达,必须通过礼义的文饰之后才接受这种情感,这个才是合情合理的。因此昏礼中自纳采至亲迎的过程中,都是男子先于女子,就是男子主动,女子被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嫌疑,远离耻辱,成就妇人顺从贞正的美德。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男欢女爱是一般人的人之常情。就像《孟子·滕文公下》中所讲的:“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 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但是有室有家必须遵从礼的规定,不能有苟且的行为。孟子说,假如“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也就是说如果不遵循一定的婚礼制度,甚至苟且通奸的行为发生,就会遭到父母和国人的轻贱。

比如说,在元朝吴澄在《易纂言》卷十一中也这样讲:“不执贽则不可以成宾主之合,不受币则不可以成男女之合。”这个也是出自《礼记·曲礼》,意思是说,宾主相见如果不带着一定的礼物就不能够表示敬意,宾主之间的这个情谊也就不能够加深。“不受币则不可以成男女之合”,什么意思呢?就是男女之间如果没有纳币订婚,则不能亲近往来,更不能有不正当的关系。这个都是防微杜渐,让男女双方都对婚姻有慎重的态度。

这里就可以看到,这个婚姻之礼也是顺着人情来进行的。婚礼是人生中最重大、最重要的场合,大家都很重视,要很隆重。但是这个隆重并不是奢侈浪费、打闹嬉戏,然后就共入洞房了。而是需要有“敬慎重正”的态度,这样才能久远。

所以《礼记·昏义》中又讲:“敬慎重正,而后亲之,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这个《礼记正义》孔颖达疏,说:“敬慎重正者,言行昏礼之时,必须恭敬谨慎,尊重正礼,而后男女相亲。若不敬慎重正,则夫妇久必离异,不相亲也。”如果没有这种敬慎重正的态度,那么夫妇相处久了,就会离异,也就没有了这种相亲相爱的感情了。

在《礼记集解》中也讲,礼运曰:“夫义妇顺。此不言顺而言义者,夫妇之道,不患其不顺也,患其苟于顺而伤于义也,失义则顺亦不可保矣,故曰‘立夫妇之义’。物之苟合者,亲也不可以久。”那么这个意思就是说,在《礼运》中,它讲到夫义妇顺,但是在这里没有谈顺,而是着重谈的是义,为什么呢?因为夫妇之道,不担心这个妇不够顺,而担心什么呢?是“苟于顺而伤于义也”,就是随随便便地恒顺了,但是这种随顺是伤于义的,是不符合礼义的。如果不符合礼义,这个顺也就不可常保。因此在这里特别强调“立夫妇之义”。从这里可以看到,婚礼的设计,目的就是成就两个人长久的幸福,而且给人以教育的作用,培养起人对婚姻的责任感,这个就叫“因其情而节之以礼,从其欲而制之以义。”

后面接着讲,说:“义简而备,礼易而法,去情不远,故民之从命也速。”说这个“义简而备”,这个义理非常简单,虽然简单,却很完备。比如说,中国传统的价值观,我们用五个字就概括了,仁、义、礼、智、信。非常的简单,每一个价值观只有一个字,所以它易记、易行,很容易在社会上推行。但是这五个字看起来很简单,但是里边义理却深广无边,非常的完备。就拿“仁”这个字,既包括了“亲亲”,孝敬父母,也包括了“仁民”,仁爱百姓,还包括了“爱物”,对万物都有仁爱之心。那怎么样去行仁呢?孔子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个就是行仁的方法。培养人的仁爱之心,从哪里做起呢?还是从孝敬父母来做起。“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所以一个“仁”字,如果你把它展开来讲,那个义理就非常的丰富,非常完备。

“礼易而法”,这个礼的设置很简易,但是虽然很简易,但是容易遵守。“法”,就是效法的意思。礼的设置很简易,因而容易遵守,容易效法。如果这个礼很繁杂,不容易效法,就会让人生起厌烦之心。

就像我们现在提倡学习《弟子规》,很多人说这个《弟子规》太简单了,实际上虽然它很简单,但是它把一个人一生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方方面面都概括全面了,有人把它比做“人生的交通规则”。如果你做人不守《弟子规》,就像开车不守交通规则一样,就会四处碰壁、横冲直撞,和人

与人之间发生冲突,发生对立。所以做人不讲《弟子规》,这个人就不称其为“人”了,就失去了做人的资格。

所以中国古人,他做学问的态度都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他不是像西方人那样,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下面接着讲“去情不远,故民之从命也速。”古代的人设置“礼”是非常有学问的,它离人情不远,设置得合情合理,所以才让人们迅速地遵从它。比如说《礼记》,后面讲祭礼,说“祭礼”不能够设计得太频繁。为什么呢?如果频频地去祭祀,就会让人生起厌烦之心,人们就会对它粗心大意;同时,祭礼也不能够设计得太稀疏,如果好长时间也没有一次祭祀,人们就会疏忽了它,甚至把祭祀的事情给忘记了,生不起对祖先的敬意。所以“礼”要恰如其分,设置得合情合理,才容易让人遵守。

我们接着往下看,看下面一段。“故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为礼不本于义。犹耕而不种也。为义而不讲以学。犹种而不耨也。讲之以学而不合以仁。犹耨而不获也。合之以仁而不安以乐。犹获而不食也。安之以乐而不达于顺。犹食而不肥也。”这个是从反面讲,作比喻,如果治国不用“礼”的话,就如同没有耒耜等农具就去耕地,那是没有办法深入土地的。“制礼”但是却不以义为本,就如同耕地却不播种,“嘉禾”禾苗就没办法生长出来。推行道义但不讲学,就如同种下种子但不除草,杂草不去除,禾苗也不能繁茂。虽然讲学,但是却不合于仁爱,就如同虽然除草,但是却不收获,不收获就没有办法知道是丰收还是荒歉。讲学合于仁爱,但不以音乐安定人心,就如同虽然收获,但是却不食用,不食用就不知道味道的甘苦。虽然用音乐来安定人心,但是不能够达到和顺的境界,就如同是食用了,但是却得不到健康,那就是功效没有显现。

“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四体既正”,《礼记集解》说:“四体既正者,天君泰然,而手容恭,足容重,无不从令也。”天君就是指“心”。心主思维,故称心为“天君”。“肤革充盈”,“肤”就是指外面的薄皮。“革”就是指皮肤内的厚皮。《礼记集解》说:“肤革充盈者,睟面盎背,和顺积于中,而英华发于外也。”“仁、义、礼、智”根植于心,则神色、肌肤清和润泽,这个是仁德修养由内而外的自然表现。“肥”可以翻译成富裕、健康的意思。身心泰然端正,肌肤丰满润泽,这是人的康健。

“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父子笃厚,兄弟亲睦,夫妇和顺,这是家庭的康健;“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相正”就是相互勉励为善,匡正过失的意思。大臣能够秉公守法,小官清正廉明,官职序位明确、各尽其责,君臣相互匡正,这是国家的康健。

“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是谓大顺。”“与”就是交往、友好的意思。“考”、“士以信相考”的“考”,就是成就,成全的意思。天子以道德为车乘,以乐教来驾驭,诸侯之间以礼友好交往,大夫们以法排定次序,士人们以诚信彼此成就,百姓以和睦相处,这是天下的康健。这称为“大顺”。

“故无水旱昆虫之灾。民无凶饥妖孽之疾。”下面还有一段是讲“大顺”时的这种自然状况是什么效果。“妖孽”就是反常怪异的事物,通常被认为是不祥之兆。在“大顺”的时代,不至于发生水灾、旱灾、虫灾等灾害,人民不会遭受饥荒、瘟疫等疾苦。也就是说,在天下大顺的时候,阴阳和合。昆虫之灾,螟螽之类的昆虫,这样的虫灾都不会发生。

“故天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人不爱其情。”“爱”就是“吝惜”的意思。《孔颖达疏》:“四时和,甘露降,是天不爱其道也。”所以上天并不吝惜它的好生之德,大地并不吝惜它的宝藏,人也不吝惜他的才智。意思是说,天地都会出现祥瑞的征兆,人心也达到极善。

“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车。河出马图。凤皇骐驎。皆在郊棷。龟龙在宫沼。其余鸟兽之卵胎。皆可俯而窥也。”“膏”就是甘甜的意思。“醴泉”就是甘美的泉水。“山出器车”就是在深山中都出现了天然的器皿、车辆。这个“器”,就是指银瓮丹甑之类的器皿。银瓮就是银质的盛酒器,丹甑就是炊器,这都是古代传说中丰年所出现的瑞物,祥瑞之物。“河出马图”就是指龙马负河图、洛书而出。在《中候握河纪》中也讲:“尧时受河图,龙衔,赤文绿色。”“又云伏羲氏有天下,龙马负图出于河,遂法之画八卦。”“郊棷”,这个“棷”,是和那个“艹”,下面一个“数”,“数量”的“数”,那个“薮”是相通的,是指湖泊地带,特别是生长着很多草的沼泽湖泊。“沼”,就是池子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所以上天会降下甘露,大地会涌出醴泉,深山里会出现天然的车辆和宝器,河水中会有龙马驮出河图与洛书;凤凰和骐驎都会聚集在郊野,龟供奉在宫殿,龙豢养在池中,其他各种鸟兽的卵和幼胎,随处都可以俯身看到。

“则是无故。先王能修礼以达义。体信而达顺。故此顺之实也。”这个“实”,郑玄注:“犹诚也,尽也。”出现像这样的瑞象没有其他的原因,就是不是由其他的原因造成的,正是由于古圣先王能够修“礼”以达到“义”,履践诚信,而达到和顺的境界。所以说这样的太平盛世正是顺应天理人情的必然结果。这一段,实际上也是集中体现了古人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思想。“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就是:人是大自然运行的一分子,人应该顺应宇宙自然变化的规律和秩序,来安排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天,它的运行有一定的规律,人的活动也应该顺应这种规律,只有顺应以和谐为特征的宇宙秩序和发展规律,保护自然、顺应自然规律,这样的话,才能够减少或者避免天灾人祸,最终,有益于人自身。

所以中国古人在关于天人关系的思想中,特别强调“无逆天数”、“必顺其时”,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人一直保持着与自然界,包括其中的一切生物和谐发展的关系。“我们都是一个生命有机体的一部分”的这种思想,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人与自然界是一种和谐一体的关系,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也存在着一种不为人所意识到的互动关系。

对于西方人而言,他们很难认识到这一点。比如说《易经》上就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就是指天象,包括恒星、行星,以及云气等等的天象,也就是自然界变化的现象。在李淳风《乾坤变异录·天部占》中讲到,说:“天道真纯,与善为邻。夫行事善,上契天情,则降吉利,赏人之善故也。行其不善之事,则天变灾弥,日月薄蚀,云气不祥,风雨不时,致之水旱,显其凶德,以示于人。”所以古人观天象的目的是要得知人事的吉凶,对于古代帝王而言,就是要得知,预示着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现象变化的天象。

所以,在中国自古以来,天文机构都是政府的一个重要部门,在《周礼》中对此就有记载,以后尽管朝代有更迭,外族来统治,但是太史令的官职没有变化。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卷四中这样写道:“希腊的天文学家是隐士、哲人和热爱真理的人,他们和本地的祭司一般没有固定的关系。中国的天文学家则不然,他们和至尊的天子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是政府官员之一,是依照礼仪供养在宫廷之内的。”这在不明了天人之间相互感应关系的西方人看来,是很难理解的。比如说,十九世纪维也纳的一位学者弗兰茨·屈纳特就说:“中国人竟敢把他们的天文学家,西方人眼中最没用的小人,放在部长和国务卿一级的职位上。这该是多么可怕的野蛮人啊!”但是,实际上,说别人野蛮的时候,是自己的科技还没有达到理解别人的程度。

所以我们现在很多人觉得传统文化很神秘,为什么觉得神秘呢?是因为很多传统文化中的论述是现代科学没有办法证明的。为什么没有办法证明呢?因为科学才有几百年的历史,它证明不了几千年所累积的经验,解释不了这个现象,那也是可以理解的。

实际上,人的善恶,对于自然,它确实有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通过改变人的心念,就能够起到改善自然环境的效果,这个被称为“心灵环保”。所以这也给我们现代的环保提供了一个借鉴和启示,也就是说,我们要保护环境,改善自然环境,除了要通过先进的科技和设备,从外部进行努力之外,也要加强伦理道德的教育,培养人的爱心,净化人的心灵,这样,才会使每个人向自然都散发出最纯净、最善良、最美好的信息。这样的话,就是“境随心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也因此变得更加美好。

我们今天就学习到这里,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