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礼记》第03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礼记》第03集
2019-03-14

诸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礼记》。请看《群书治要·礼记》《檀弓》篇。

请看这一段:“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贡问之。曰。昔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这一段大家都很熟悉,在中学的课本中也学过。孔子从泰山旁边经过,见到一位妇人在墓前哭得很伤心。夫子抚着车前横木向她致意,听她的哭声,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她哭得如此悲伤呢?于是就派子贡前去询问,有一些本子说是派子路。

妇人回答说:从前我的公公死于虎口,这里的“舅”就是丈夫的父亲,叫“舅”,也就是公公。从前我的公公死于虎口,我的丈夫也死于虎口,如今我的儿子又死于虎口。夫子说:“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无苛政。”通常,这个“苛政”都解释为苛刻的政治。也就是说,这里没有苛虐的政治。但是根据《礼记训纂》,说这个“苛”,音何。《说文解字》解释,小草也,引申为细密的、琐碎的、繁杂的意思。王引之说:“政读曰征。”就是这个政治的政读作征收的征。什么意思呢?就是“赋税及徭役也。诛求无已,则曰苛征。古字政与征通。”也就是说这个政是个通假字,它和征收的征是相通的,这个政在这里是名词,就是赋税和徭役的意思。征求赋税没有节制,而且很繁杂琐碎,这个叫苛政。所以这个苛政就是繁杂的赋税与徭役的意思。根据这种解释,妇人的回答就是这样解释的,她说:“这里没有繁杂的赋税和徭役。”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这里也有两种解释了,说:“你们一定要记住,苛刻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凶猛。”这是我们通常的解释。按照苛政这种解释,就是说:“你们要记住,繁杂的赋税和徭役比老虎还要凶猛。”这段话比较容易理解,我们再接着看下一段。

“阳门之介夫死。司城子罕入而哭之哀。晋人之觇宋者反报于晋侯曰。阳门之介夫死。而子罕哭之哀。而民悦。殆不可伐也。孔子闻之曰。善哉。觇国乎。”

我们一句一句话来看。“阳门之介夫死。”

这个阳门,就是宋国国门的名字。介夫,就是甲胄卫士。宋国有一位看守阳门的卫士死了。

“司城子罕入而哭之哀”。

宋国以司空为司城,主管城郭。司城官子罕进到灵堂之内哭得很伤心。

“晋人之觇宋者。”这个觇,就是窥视的意思,也就是窥探、侦查的意思。也就是说在宋国有一位晋国人,专门负责刺探宋国的情况。

反报于晋侯曰:“阳门之介夫死,而子罕哭之哀,而民悦,殆不可伐也。”也就是说在当时,晋国刺探宋国情报的人,回国向晋侯报告说:宋国阳门的一个士兵死了,而司城子罕为他哭得很哀伤,人民都为之感动,恐怕不可征伐。

“殆不可伐也。”为什么呢?这个注解说,“言介夫匹庶之贱人,而子罕是国之卿相,以贵哭贱,感动民心,皆喜悦,与上共同死生。若有人伐,民必致死,故云“殆不可伐也”。”

为什么这个晋国的探子说这个时候恐怕不可讨伐宋国呢?意思是说,这个卫士,虽然是一个地位很低贱的人,而子罕身为国家的卿相,以贵哭贱,使民心深受感动,所以人民都心悦诚服,愿意与他同生共死。假若有人来讨伐,人民必然会誓死保卫,所以说恐怕不可讨伐。

孔子闻之曰:“善哉觇国乎!”

孔子听了这件事之后,就说:“真是一位善于侦探的人啊!”称赞这个晋国的探子,说他可以见微知著。他从这个微小的事情就可以看到,这个时候恐怕不能够讨伐宋国。为什么呢?因为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决定一个战争成败的关键就是在于人。所以在《孙子兵法·谋攻》上也说,“上下同欲者胜。”也就是说统帅与士卒、上级领导与下级民众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就一定能够战胜敌人。这个就是“上下同欲者胜。”所以,决定战斗胜负的关键因素就在于人心归一,这就是我们所常说的“得人心者得天下”。

我们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那是什么原因呢?就是那一批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能够率先垂范、艰苦奋斗的作风,以身作则,所以深得民心,受到广大民众的拥护,结果“得人心者得天下”。这个是我们讲的《檀弓》。下面我们看《王制》。

“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爵人于朝。与士共之。刑人于市。与众弃之。”

“凡官民材,必先论之。”

这个论,就是考其德行道艺。也就是说,凡是从庶民中选用人才为官,必须首先考察他的德行、道艺、才能,是不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论辨,然后使之。”

辨,就是考问得其定也。评定了他的德行才能高下之后,就是经过考察,觉得他确实是有德行、有才能的人,这样才决定使用他。

“任事,然后爵之。”

这个爵,就是正其秩次的意思。就是给他评定授予品位。使他担任一定的职事之后,如果他能够胜任,才正式授予他品位。这就是说,古人他授官是非常谨慎的。首先要考察他实有道德才能,虽然知道他确实有道德、有才能,但是还不知道他是否具备实际干事的能力。所以还要让他担任一定的职事,经过考察,他确实能够干得好,然后才授予他一定品位的官位。

“位定,然后禄之。”

官位的品级确定了,就给予相应的俸禄。

这一节就是讲述如何选择贤才,并任以官职给予俸禄。

后边就从爵人过渡到了刑人。

“爵人于朝。与士共之。刑人于市。与众弃之。”

这一段是如何从庶民中选官,而谈及到了怎么样授予人官位。又从怎么样“爵人”,就是授予人爵位而涉及到“刑人”,就是给人判刑。授予爵位是在朝廷之上,请士人共同来见证,这也体现了政务的公开、透明和公正,避免任人唯亲、结党营私,同时也是鼓励德才兼备的士人,让他们能够努力工作。因为有德有才的人就会被授予官爵、提升品位。处以刑罚时,要在公开场合进行,与大众共同废弃他,这也是为了避免冤案,对社会大众起到警示和告诫的作用。

总之,爵人、还有刑人,都必须公开进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谨慎行事。特别是要授人以爵的时候,把人选拔到领导位置的时候,更是要慎之又慎。为什么呢?

《孟子》上说,“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说我们应该把那些有仁德之心的人选拔在领导的位置上。如果一个人没有仁德之心而高高在上,就等于把他的过恶播撒给广大的民众,因为“上行则下效”。所以一个领导干部的德行,他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气,整个国家的道德风尚。

在《说苑》中也说,“欲霸王者,托于贤。”

如果你想成就霸业,或者说我们想干一番事业,也必须依靠、依托、依赖贤人。

“非其人而欲有功,若夏至之日,而欲夜之长也;射鱼指天,而欲发之当也。”

说你任非其人,而想建功立业,这就如同什么呢?下面做了两个很好的比喻,特别的形象。

就像在夏至这一天,我们知道夏至这一天,这个夜是最短的、日是最长的,但是你却想在夏至这一天,想它的夜是很长。

“射鱼指天,而欲发之当也。”你想射水里的鱼,但是你把这个弓箭,却指上天去了,你还想指望能够射中。这个意思是说,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从这两个形象的比喻我们就可以看到,贤人对于建功立业,那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在《晏子》上,也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齐景公曾经问晏子,问了什么问题呢?他说:“我的先君齐桓公,曾经率领兵车三百辆,九次会盟诸侯,一统天下。现在我率领的兵车有一千辆,可以赶上齐桓公的业绩,在他之后一统天下吗?”

晏子怎么回答的呢?晏子说:“齐桓公率领兵车三百乘,九次会盟诸侯,一统天下,是因为他左有鲍叔牙、右有管仲的辅助。而现在您左右全是娼优。谄媚、邪恶的人在前,阿谀奉承的人在后,又怎么可能赶上齐桓公而成就霸业呢?”

晏子的这个回答就是提醒齐景公,齐桓公之所以能够称霸天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能够任贤选能。所以,开创事业要想使政绩卓著,人才是最关键的。

所以在2018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国历史上的吏治,进行集体学习。

习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说,“我国历朝历代都重视官吏选拔和管理,强调“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这是对中国重视任贤选能的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在当前这种形势下,要得什么样的人才最关键呢?

在前不久,也就是在3月1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举行开班仪式,习总书记特别出席了这一个开班式,并且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看出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也就是说,在我们现在这个历史时期,特别要任用那个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的领导干部。

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下定决心整治腐败,反对“四风”,也加大了打击腐败的力度,这使我们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但是,这也使那些习惯于“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利欲熏心”的领导干部丧失了“有所作为”的驱动力,那就是“财色名利”。

《管子》上有句话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很多领导干部朝九晚五,非常努力地工作,但是推动他们努力工作背后的动力是什么呢?概括起来,无非是“财色名利”四个字。但是在十八大之后,国家加强反腐败的力度,结果怎么样呢?结果很多人努力工作,但是获得不了以前所有的“财色名利”了。于是消极怠工、无所作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成为一些为官者奉行的箴言。有些领导干部为了保全头顶的乌纱,对歪风邪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到困难就搁置拖延;遇到事故就推诿瞒报,逃避责任。这种庸庸碌碌混日子,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精于计算、老于世故的文化氛围一旦形成,社会也就失去了推动进步和发展的力量。而且领导干部不负责、不担当,敷衍塞责,也背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会导致民怨、民愤,激化社会矛盾、增加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正因为如此,习总书记才再次强调,说:“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而且还引用了古人“为官避事平生耻”的名言加以警诫。中国古人为什么把避事视为值得羞耻之事呢?因为中国古代的读书人,从小读圣贤书,他有很深的羞耻之心,从小就培育起了忠义的品德,所以说,“为官忠义必担当”。

但是说起这个“忠义”,很多人对这些概念也有所误会。因为经过文革,我们批评“愚忠愚孝”。所以说起“忠”也有误解。

什么是“忠”呢?朱熹解释这个忠,“尽己之谓也。” 也就是你竭尽全力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这就是尽到了忠心。

那什么是“义”呢?“义者,宜也。”这个“义”和适宜的“宜”是相通的,就是适当、应当、适宜的意思。也就是说,你在什么样的位置上,把你该承担的责任和本分尽到,这就是“义”。

对于为官者而言,竭尽全力、竭忠尽智地完成属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以适当的方式承担为官者应该尽到的本分,这就是“忠义”。所以,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职守、勇于担当,既是从政者的道义所在,也是为官者职业道德的应有之义。所以习总书记说,“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是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所以如果为官者尸位素餐,避事、躲事,无所作为,定会为社会大众所谴责。

我们看在《群书治要·荀子》之中,甚至把这种人痛斥为国贼。《荀子》上的这句话是这样说的,“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持禄养交而已耳,谓之国贼。”

也就是说,既不体恤国君的荣辱,也不顾国家的安危,一味地迎合、结交权贵以苟且容身,保持官位和俸禄,这样的人被称为“国贼”,对国家有贼害的人。

在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给我们很深的启发。

说北村有一位叫郑苏仙的人,有一天做梦来到了地府,看到阎王正在审查新到的人。这时,一个身穿官服的人,颇有气势地走进大殿,自称为官所到之处只喝百姓一杯水,一生无愧于天地鬼神。阎王笑着说:“设立官制是为了治理国家、造福百姓。要说不收百姓钱财的就是好官,那么立一个木偶在公堂上,它连水都不喝一口,不是比你还廉洁吗?”这个人就辩解说:“我虽没什么功劳,但也无过!”阎王说:“你一生处处所求不外乎保全自己,审办案件时,你为避开嫌疑没敢说话,岂非有负于民?办理百姓之事,你怕麻烦,而没有上报朝廷,岂非有负于国?对于官员的政绩应当怎么看?无功便是过。”这个官员听了之后,似有所悟,锋芒顿减。这个故事是借阎王之口,给我们揭示了“无功便是过”的道理。

在《孔子家语》上记载,说天下有五种不吉祥的事情,其中两种不吉祥的事,都是和任贤选能有关系。哪两种不吉祥呢?

“释贤而用不肖,国之不祥也。”

“圣人伏匿,愚者擅权,天下之不祥也。”

说你把贤德的人都放任了,不去任用。任用的都是不贤德的人,这是一个国家的不吉祥。

圣贤人都隐居。愚钝的人、自私自利的人,都把持了领导的位置,这是天下的不吉祥。

所以,只求自保的庸碌之官,他所造成的危害,其实不亚于贪污腐败。而为官者之所以避事、躲事,不负责任、不愿担当,从根本上说,是现在的领导干部忽视了对中华传统忠义美德的继承与弘扬,取而代之的是开始奉行唯利是图、享乐主义、个人利益至上的处事原则,折射出来的是为官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义利观出了问题。而且“上行则下效”,一旦极端个人主义、精致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在为官者之中普遍流行,必然会导致这样的价值观在全社会都蔓延,那么结果是什么呢?

结果就是《孟子》上所说的,“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从上面的领导者到底下的老百姓,都在交相地争夺利益、都在谈论,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好处?对我有什么利益?这个国家就危险了,为什么说危险了呢?

比如说我们现在社会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贪污腐败的问题,都是和官员的不作为、不负责、不担当,以及他背后唯利是图的价值观密切相关。所以,孔子和孟子早在人人汲汲争利的春秋战国时代,就严于义利之辨,引导这些从政者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孔子就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人和小人之间的区别,就是他做事是以利为出发点还是以义为出发点。而且他说,“见义不为,无勇也。”如果你看到应该做的事情而不去承担、不去做,那就是没有勇气,没有勇。对于为官者而言,遇到应该担当的事情而不去担当,也是无勇的表现。在传统社会,这样的义利观,这样的道德教育思想非常的普及,所以那些庸碌无为者一定为社会世人所不齿,而那些勇于担当、坚持忠义的贤士,则为世代所传颂。

比如说我们看《孔子家语》中,记载着一个“史鱼尸谏”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讲,卫国的蘧伯玉德才兼备,但是卫灵公却不任用他;弥子瑕无德无才,擅于谄媚巴结,反而受到重用。这个时候史鱼就极力劝谏,但是卫灵公却没有接纳。史鱼生病将要去世的时候,就嘱咐他的儿子,他说:“我在朝廷为官,未能使蘧伯玉入朝为官,也未能罢免弥子瑕,这是我作为大臣却没有尽到匡正国君的职责。我活着的时候不能匡正国君,死后就不能用正常的礼仪来安葬。所以我死之后,你把我的尸体放置在窗户下,对我而言就已经足够了。”他的儿子依言照办。

卫灵公来吊唁的时候,看到史鱼的尸体被放在窗户之下,感到非常奇怪,就问是什么原因。这个时候,史鱼的儿子把他父亲的话就告诉了卫灵公,卫灵公听了之后愕然失色,说:“这是寡人的过错!”于是他就命令按照宾客的礼仪安葬史鱼,并且听取了他生前的建议,提拔任用了贤人蘧伯玉,罢免了佞人弥子瑕,并且疏远了他。

孔子听了之后评论说:“古代极力进谏的人,到死也就结束了,没有像史鱼这样死了之后还要借着尸体来进谏,以忠义感动国君之人,怎能不称他为正直呢?”

那我们想一想,像史鱼这样的为官者,即使到了临终之前仍然不忘尽忠职守,那平时的时候,又怎么会为了保住头顶的乌纱而消极避世,以求安闲呢?正是这种忠义精神,是为官者特别受民爱戴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孟子就说了,他说:“君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意思是说你不用谈利益了,只要我们有仁义就足够了。

现在人就会批判说,哪个人不讲利益呢?如果只讲仁义而不讲利益的话,恐怕只有少数圣贤人才能做到,并不适合于广大的民众吧。这句话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实际上,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圣贤?我们为什么要成为圣贤?这个圣贤就是按照自然而然的天道规律来行事的人,他也是按照自然天道来教导人的人。也就是说,他把自己的本性找回来了,他也希望帮助社会大众找到他们的本性。所以,圣人实际上是我们本来面目。

圣人是按照他所体悟观察到的天道来教导人,这个天道是自然而然的规律。所以古人有句话说,“顺天者存,逆天者亡。”你按着自然天道来做,你就会兴旺发达;你违逆了自然天道,你就会衰落、会灭亡。孟子也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都是说,要按照自然天道来行事。

那我们看,虽然为官者他不以个人私利作为做事的出发点,他只讲求仁义,负责担当,如果人人都能够这样做的话,结果是每一个人的长远利益,国家利益,都能够得到保证。相反,如果为官者为了追求个人私利而不择手段,唯利是图,结果每个人都是这样做,每一个人的个人利益都不能够得到保证,国家的利益也必然受到损害。所以,它是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双输而不是双赢了,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古人,他让我们只讲仁义,而不要谈私利的原因。虽然你不讲仁义,但是利这个是大的利益,长远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就在其中了。如果相反,你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利、眼前的私利,不择手段,不顾及国家的利益,他人的利益,结果却恰恰是自己的利益得不到,国家的利益也受到了损害。

我们看中国共产党,中国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也充分继承、发扬了中国传统的忠义美德。

比如说毛泽东毛主席,16岁出韶关的时候,他留了一首诗给他的父亲:“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

周恩来同志,在年仅13岁的时候,便说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铮铮誓言。

邓小平同志在为《邓小平文集》作序的时候这样写道:“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习仲勋同志也经常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所以在1943年1月的时候,毛主席为习仲勋同志题词:“党的利益在第一位。”

这些朴素的话语都体现出伟人们报效国家的志愿与担当,以及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与热爱。正是这种忠义精神,以及他们对国家民族所做出的贡献,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认可和赞誉。

这说明,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的领导者,要成就事业,有一项最基本的内在修炼,那就是不计个人得失,关怀百姓福祉的无私担当。

所以,大凡选择从政为官的人,就是意味着甘愿选择一种心无旁骛的、专心于治国理政、为民谋利的职业,换一句话说,就意味着“义以为上”的牺牲与奉献。正如习总书记在回忆梁家河的插队岁月时所说的,他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茫、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当时我离开梁家河,人虽然走了,但是心还留在这里。那时候我就想,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

所以,选择从政为官,就是选择了一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为国家奉献的高尚职业、高尚事业,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才是为官者,备受人民尊敬爱戴的重要原因。

所以我们看孟子说,他说:“爵一,齿一,德一。”

让我们尊敬有爵位的人,换一句话说就是领导者。尊敬上了年纪的人,尊敬有德之人。那中国古人为什么特别尊敬有爵位的领导者呢?因为在选拔官员的时候,古人就秉持了这样一个原则,那就是《群书治要·傅子》中所说的,“爵非德不授,禄非功不与。”这个爵位,就是领导的位置,不授予给无德之人;俸禄,换一句话说就是工资和奖金,也不给予无功之人。也就是说,你的德行越高,你的领导位置越高,你对国家的贡献越大,你所享受的工资和俸禄也就越多,这是一种很好的选官机制。

在《群书治要·墨子》中,也有一段话,也是讲了中国古代的这种激励机制,值得我们现在人汲取和借鉴。

他说,“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与之爵,重与之禄,任之以事。”

说古代的圣王,他办理政治,都是使有德的人,列于其位,就是有一个官位,使贤能之人得到尊重,即使是农民和工匠、商人有才能者,就被选拔举荐,给以高位、给以厚禄,委任以政事。那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受赏,量功而分禄。”

这并不是因为他有贤能便赏赐,而是想通过他们来成就事业,要想把事办成、要想建功立业就必须这样做。所以,应该凭德行归其位次,以官职为国家服务,论业绩进行奖赏,按功劳颁给俸禄。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恒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避私怨,故得士。”

所以这个官,不会始终富贵,而百姓也不会终生贫贱,有才能就会得到选拔荐举,无才能就会被免职,崇尚公义,消除私怨,避免私怨,所以才能获得贤士,获得德才兼备的人。

“得士则谋不困,体不劳,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恶不生。故尚贤者,政之本也。”

得到贤才有什么好处呢?君王得到贤才,则计谋不会穷尽,身体不会疲劳,名声树立而且功业成就,善名更加彰显而邪恶不会产生。因此说,尊重贤才,这是为政的根本。

所以,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选贤任能,还是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

在《群书治要·尚书》中,也记载着这样的考核制度。这个考核制度对于我们今天避免为官的人不担当,也有很重要的启发。

他说,“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

就是三年对干部的政绩进行考核。考核之后,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如果这个官员有政绩,确实做得好,就要提拔他;如果他昏庸、愚钝没有政绩,事情做不好,这就要罢退他,黜退他。

这些选拔制度、激励制度、考核制度既保证了能够吸引德才兼备的精英之士从政为官,也保证了唯有德才兼备的忠义之士才能脱颖而出,在仕途上步步高升。

如果你不是这种能够担当,敢于负责的人,在这个考核制度、激励制度之下,就已经被筛选罢退了,淘汰了。所以,在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时期,需要一批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领导干部。这也需要我们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经验,继承和发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忠义精神,借鉴中国古代任贤选能的历史智慧,把能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领导干部选拔出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功立业。这个是我们讲的这一条。

我们再看下一条。

“獭祭鱼。然后虞人入泽梁。豺祭兽。然后田猎。鸠化为鹰。然后设罻罗。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昆虫未蛰。不以火田。”

“獭祭鱼。然后虞人入泽梁。”

水獭贪食,捕得鱼之后陈列于水边,就像祭祀,这叫獭祭鱼。“虞人”,就是掌管山泽的官员。“梁”就是绝水取鱼的意思。

獭祭鱼是什么时候呢?在《礼记正义》孔颖达的书上这样说,说按照《月令》记载,正月獭祭鱼。而按照《孝经纬》则这样说,“兽蛰伏,獭祭鱼,则十月中也”。

这里就出现了两种说法,一个是正月、一个是十月中。孔颖达认为应该是十月中,并且给出了两个原因:

一、就是这一句话和下面的“鸠化为鹰”,“草木零落”,它的文意是相连接的。而“鸠化为鹰”,“草木零落”都是在八月的时候,还有九月末、十月初的时候。所以“獭祭鱼”,也应该是十月。

另一个原因,就是按照《鲁语》李革的说法,说“鸟兽孕,水虫成,于是乎禁罝罦罗网”。

就是说在鸟兽怀孕的时候,怀胎的时候,水虫刚刚长成,这个时候应该禁止各种捕鱼之网,还有这些捕鱼的设备。

又说“兽长麛夭,鸟翼鷇卵”。

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兽都在生长而且很幼小。这个时期,这个鸟也刚刚长出翅膀,而且也是很幼小,还是刚刚从卵中孵出来的这个时期。这个时期是什么呢?

注云谓季春时。这个时候是季春,就是春天的最后一个月。

“虽然正月獭祭鱼,虞人不得入泽梁。”所以《月令》篇说,正月獭祭鱼,但是在正月之后就是季春,就是春天的第三个月,还是不能够让这些掌管山泽的官员进入湖泊水泽之地绝水捕鱼,所以“獭祭鱼”就是“十月中”。

“豺祭兽。然后田猎。”

按照《月令》九月“豺乃祭兽”。《夏小正》十月“豺祭兽”,所以“豺祭兽”是什么时候?就是在九月末十月之初。九月豺出动捕兽之后,才可以田猎。

“鸠化为鹰。然后设罻罗。”这个“罻”,就是小网的意思。“罻罗”泛指捕鱼之网。“鸠化为鹰”,孔颖达认为是八月的时候。八月鸠化为鹰之后,才可以张设网罗捕捉飞鸟。

“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

根据孔颖达的书,“草木零落”是指十月的时候。因为按照《月令》记载,季秋时“草木黄落”。季秋就是秋天的最后一个月,就是九月,这个时候是草木发黄,有了落叶。到了草木零落的时候,就是凋零芟折,这个时候是在十月份。

这是就官民揔取林木而言,这是总说官民获取林木是在十月之后,草木凋零之后,才可以去砍伐树木。

如果就时取林木而言,则《山虞》中记载,“仲冬斩阳木,仲夏斩阴木”。

如果是按着顺时来获取林木而言,在《周礼·地官·山虞》中记载,“仲冬斩阳木”。仲就是中的意思,冬天中间的那一个月,砍伐阳木。这里的“阳木”,郑玄注:“阳木生山南者,阴木生山北者。冬斩阳,夏斩阴。”阳木是长在山的阳面,阴木它不喜阳光,所以长在山的阴面。所以在冬天的时候,砍伐阳木。因为冬天的时候,阳木就生长得不是很迅速了。夏天的时候砍伐阴木,这个是指时取林木而言。

这些都是要给林木充分的生长时间,在它茁壮生长的时候,不予砍伐。也就是说要等这个林木长到一定的尺寸之后,才给予砍伐。所以“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就是在十月草木凋落之后,才可以进入山林,砍伐树木。

“昆虫未蛰。不以火田”。

这个“昆”,就是“明”的意思。“明虫者,得阳而生,得阴而藏。”这个昆虫它有一个特点就是“得阳而生,得阴而藏。”所以在十月的时候,“未十月之时”,就是昆虫还没有蜇藏入土的时候,不可以焚火肥田。

这些都是在讲“取物必顺时候也。”获取动植物都必须顺应时节的规律。不该捕杀的时候就不能捕杀,不该斩伐的时候就不能斩伐,都是要给生物一定的生长时间,让它充分地生长。

这一方面是培养自己的慈悲恻隐之心,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是要顺应自然规律、顺应天道来生产生活。而天有好生之德,天都是好生而恶杀的。所以在春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万物生长的时期,就更应该顺应天道,不逆生气。这样才能够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也是“顺天者存,逆天者亡”的一种反映。这说明古人都是按照天人合一的理念,来安排生产生活,人道必须顺应天道,这样才能够昌盛发达。

我们再看下一句。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然后天子食日举以乐”。

这个就是说,国家没有九年的储备、储蓄,这个储蓄主要是指粮食储备。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九年的粮食储备,被称为不富足;没有六年的粮食储备,被称为危急;如果连三年的粮食储备都没有,这个国家就不成其为国家了。连续耕种三年就确保储蓄一年的食用;耕种九年就确保储蓄三年的食用。倘若三十年一以贯之,既使遇到了凶旱荒年和水涝灾害,民众也不致挨饿。然后,天子每日就可以享用美食并奏乐。

“菜色”就是食菜之色,就是食菜的饥色。

为什么粮食储备充足这么重要呢?

在《群书治要·汉书二》上也记载:贾谊曾经向汉文帝上书,在上书中劝导汉文帝要重视农业。上书是这样写的,他说,“管子曾经说‘仓廪实而知荣辱’,如果人民衣食不足,吃不饱、穿不暖还想使国家得到治理的,从古至今都没有听说过”。

“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古人曾经说过,假设一个农夫不耕作,就有人会挨饿;一个妇女不织布,就会有人受冻。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

这个字念“绝”,就是“尽”的意思。

说万物的生长都是有时节的,但是使用起来却没有节制,这样物资势必会用尽。

“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故其蓄积足恃。”

这个“恃”就是依靠、依赖的意思。

古代治理天下达到了非常细致周详的地步,所以国家有足够的积蓄可以依靠。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

说如今人们都背离了农业这个根本而趋向商业,不劳而食的人口越来越多,这是天下的大害。奢侈浪费的风气日益严重,这是国家的大祸。为什么是大祸呢?

贾谊就接着说,他说世上有荒年和丰年,这是自然运行变化的规律。即使是在夏禹、商汤的时候,也都会遭逢。如果不幸有方圆二、三千里的旱灾,国家拿什么来救济百姓呢?如果突然边境发生紧急的军情,几十万的兵众,国家拿什么来供给军饷?战争、旱灾接踵而至,天下物资匮乏,有勇力的人就会聚众蛮横打劫,进而发动徒众争相起事,到了这个时候才惊慌失措地设法应对,还来得及吗?

所以他说,“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所以储藏粮食等物资,是天下的大事。如果粮食多而财资充裕,做什么事做不成功呢?

“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凭借着这样的条件,攻城能够夺取,守城能够稳固,作战能够获胜,以此怀柔敌方,使远方之人前来归附,还有什么人会招之不来的呢?所以他说,如今应该驱使人民回归农业,着力于国之根本,让天下的人各食其力,使那些从事于工商业和四处谋生的人转行来从事农业,粮食积蓄就会充足,人民也就能够安居乐业了。

这是贾谊看到在汉文帝的时候,人们背离了农业这个本业,而都去弃农从商,背离了以农为本的方针,所以才上书劝告汉文帝,结果汉文帝为贾谊的谏言所感动,所以他开始设天子的责任田,并且亲自耕种勉励百姓回归农业。

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古人治国考虑得非常长远,居安思危。正如《中庸》上所说的,“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什么事情都要预先有打算,才能够把它做好,如果没有预先做好准备,这个事情很难做成。特别是像我们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有十几亿的人口,粮食安全问题也必须引起重视。这么大的一个国家,粮食不能够主要依靠进口,必须重视农业这个本业,这样才能够让民众富足,这个才能够使百姓安居乐业,这是我们讲的这一段。

我们下面看《月令》。

《月令》的“月”就是天文,“令”就是政事。

在《易经》上记载,古代的圣王“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所以古代圣王他是“上察天时,下授民事,承天以治人。”按照天道、天时来治理政事,所以制定了一套依据天文、阴阳五行来施行政事的纲领。按照每一个月的时令变化,来确定具体应该做什么事。施行这种王制的天子,必须是居于明堂以施政,所以月令也称为“明堂月令”或“王居明堂礼”。

我们看下边这一段。

“孟春之月。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

“孟”就是长的意思。“孟春之月”就是春季的第一个月。

“相”就是“三公相王之事者也”,也就是指三公这些辅佐君王政事的大臣。

“布德”,这个“德”,就是善教的意思,德教的意思。

“和”,“和令”的和,王引之说,“和令之和,当读为宣”,就是宣布的宣。“谓布其德教,宣其禁令也。古声宣与和近,故宣字通作和。”也就是说“布德和令”这个“和”应该读做宣,和宣布的宣是相通的。“布德和令”就是颁布德教,宣布当时的禁令。

“令”,就是时禁,时下的禁令。

“庆”,休其善也”。

“休”就是美的意思,赞美、褒扬善行。

“惠”,就是恤其不足也,也就是救济不足之人。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春季第一个月的立春之日,天子亲自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郊举行迎春之礼。命令三公颁布德教,宣布时下的禁令,褒扬善行,周济贫困不足之人,恩德普及于广大的民众。

下面一段。

“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

“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是指以上辛郊祭天也。按照《礼记·郊特牲》记载,“郊之用辛。”也就是说,在郊外祭天是在辛日,上辛就是第一个辛日。

《春秋传》曰,“夫郊祀后稷,以祈农事。”上帝,太微之帝也。

这个讲得很详细。也就是说在这个月,天子在第一个辛日举行祭天之礼,祭祀后稷,祈求丰收。

“乃择元辰。”“元辰”,注解说“盖郊后吉辰也。”就是在郊祀之后的一个吉日,并在祭祀之后选择吉日,天子亲自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自在藉田耕种。

“帝藉”,注解为:“为天神借民力所治之田也。“帝藉”就是天子耕种的责任田,也叫帝藉。这个是这一段话。

我们再往下看。

“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麛毋卵。毋聚大众。毋置城郭。掩骼埋胔。不可称兵。称兵必有天殃。”

这一节是论时气之事。

也就是说在春天第一个月的时候,应该顺着春生的特点,要注重保护这些幼小的动物,不能够有逆生气。

“禁止伐木”,“禁”,谓禁其欲伐。

“止”,谓止其已伐者。

禁和止还是稍微有一些区别的。“禁止伐木”就是禁止斩伐林木。

“毋覆巢”,“覆巢”,“若其夭鸟之巢则覆之。”也就是说不许捣毁鸟巢。“覆”就是把它翻过来。

“毋杀孩虫、胎夭飞鸟。”

“孩虫”就是幼虫。“胎夭”,胎就是在腹中还未生出来的。“夭”就是已经生出来了,但是还非常小。这个“飞鸟”,是指初飞之鸟。

也就是不许残害幼虫、未出生的幼兽,以及刚开始学飞的小鸟。

“毋麛毋卵。”不准捕杀小兽和掏取鸟卵。“毋麛毋卵”在四季都是要禁止的,但是在春天的第一个月尤其应该禁止。

“毋聚大众。毋置城郭。”

不要在这个月聚集大众,也不要在这个月增置城郭。

“掩骼埋胔。”

骨枯曰骼,肉腐曰胔。

也就是说要掩埋枯骨和腐肉。

“不可称兵。称兵必有天殃。”

不可兴兵杀伐,举兵杀伐者必然遭到上天降下的灾殃。这是因为什么呢?因为“逆生气也。”也是因为他有逆生生不息的生气。

这一句话也就是告诉我们要禁止砍伐树木。不许捣毁鸟巢。不许残害幼虫、未出生的幼兽,以及刚开始学飞的小鸟。不准捕杀小兽和掏取鸟卵。不许在这个月聚集大众,也不要在这个月增置城郭。掩埋枯骨和腐肉。不可兴兵杀伐,举兵杀伐必然遭到上天降下的灾殃。

这是讲春天的第一个月,下面讲仲春之月。

“仲春之月。养幼少。存诸孤。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毋肆掠(音亮)。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

“仲春之月。”“仲”,就是中的意思,也就是春季的中间那个月,第二个月。

“养幼少。存诸孤。”

马彦醇说:“动物欲无殄灭,故曰养。诸孤,天民之穷者,欲无夭绝,故曰存。”就是说不要使这些动物灭绝,所以要保养。而这个“孤”,是少儿无父的人称为孤,是穷乏之人,不要让他们夭绝夭折,所以说存。

“养幼少。存诸孤。”就是要保养幼小的孩童,抚恤可怜的孤儿。

“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

“省”就是减的意思。

“囹圄”就是监狱。

“桎梏”,就是械具、刑具的意思。“在手曰梏,在足曰桎”,也就是说在手上的就是手铐,在足上的就是脚镣。

“毋肆掠。”

“肆”,就是死刑暴尸也。周礼曰:“肆之三日。”就是在把人判死刑后,还要暴尸三日。“掠”在这里读“亮”,什么意思呢?就是考捶的意思,考捶就是拷打的意思。

“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

“漉”就是使干涸的意思。王念孙说:“漉,亦竭也。”“漉”也就是竭的意思,和“竭川泽”这个竭是一个意思。“陂池”,“蓄水曰陂,穿地通水曰池。”蓄水的池子叫陂,而能够穿地通水的叫池。所以陂池就是泛指池沼、池塘、池子的意思。

这段话意思就是说,在春季的第二个月,要特别保养幼小的孩童,抚恤可怜的孤儿,这也是辅助万物的生长发育之气,令掌管司法的官员减少刑狱,去除犯人的脚镣和手铐,更不可以死刑暴尸、拷打犯人,不可放干河川湖泊中的水,不可使池水干涸,不可放火焚烧山林。这都是为了顺应生生不息的阳气,长养万物。

这一段话就是告诉我们,万物的生长都是有时节的,特别是在春天的时候,万物都在生长发育的期间,所以要保护它们的生长,不能够随便地去砍伐山林;不能够随便地去捕捉这些幼小的动物;不能够竭泽而渔等等。

我们今天就先学习到这里,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