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礼记》第07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礼记》第07集
2019-07-14

诸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群书治要·礼记》,《礼器》孔颖达在《礼记正义》中讲,根据郑玄的《目录》:“名为《礼器》者,以其记礼,使人成器之义也。故孔子谓子贡:‘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这是讲《礼器》这一篇的篇名。

孔颖达在《礼记正义》中讲,根据郑玄的目录,说:“这一篇之所以被称为《礼器》,就是因为它所记述的是关于礼的事情,而且人学礼可以成器,所以《论语》上记载孔子对子贡说:‘你是器。’他说:‘什么器呢?’孔子说:‘瑚琏。’”这个瑚琏也是一种礼器,这个礼器就犹如法器,法器就是具备了传法的资格,可堪造就。学礼可以使人无论是为人处事、待人接物、动容周旋,都符合于礼的要求,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可以造就圣德,而且还可以传礼,教人以礼。

陈澔在《礼记集说》中说:“器有二义,一是学礼者成德器之美,一是行礼者明用器之制”。在这里就不仅强调了学礼可以成就德器的美善,而且强调,行礼者要明了在礼仪之中所用的器物的制度,所以这一篇在刘向的《别录》中,是归于《制度》之篇。

孙敬轩在《礼记集解》中讲:“此篇以忠信义理言礼,而归重于忠信;以内心外心言礼之文,而归重于内心。”在这里强调了学礼既要重视义理,也要重视力行,行礼要注重实质而不能仅拘泥于形式。所以后面他又讲:“礼运言礼之行于天下,而极其效于大顺,由体而达之于用也。此篇言礼之备于一身,而原其本于忠信,由外而约之于内也。二篇之义相为表里。”这个就是说《礼运篇》讲到这个礼,如果通行于天下,它极致的效果就是能够达到大顺的境界,这是讲由体达用,而这一篇《礼器》讲如果一个人具备了礼,而且特别重视礼的根本“忠信”,那么就可以由外在的行为,约束到人的内心,这两篇的义理互为表里。

方慤也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运而无名,器运而有迹。礼运言道之运,礼器言器之用。”方慤也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个道运行是不可名状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但是这个礼器的运行、运用,却是有迹可循的。

所以《礼运篇》讲的是道的运行,而《礼器篇》是讲礼器的运用,所以这两篇可以合参。这样也是提醒我们,如果学礼仅仅拘泥于外在的形式仪表,或者仅仅停留在对器物制度的熟悉上,而不以忠信为本,在心性上有所提升,那就不能够通达形而上的道,取得“下学而上达” 的效果。

总之,这一篇对于礼物、礼数与礼义的关系都有所涉及。在前面我们也讲到:“人情以为田,修礼以耕之”,学礼就是通过导达人情,对人情有所约束引导,而达到身心和乐、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结果。因此在《论语》上孔老夫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为什么这么重视礼呢?重视礼可以达到和谐的效果。那么这个“和”并不是最高的境界,关于这个“和”和“中”的关系,我们在《中庸》上可以看到,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也就是说人的喜怒哀乐爱恶欲,都没有发出来的那种状态,这个是称为“中”的状态,这个是人的本性,但是一般人对此都很难理解,这个境界也很难达到,所以就退而求其次,求那个“和”的状态,这个“和”的状态就是喜怒哀乐爱恶欲都发出来了,但是都不过分,能够符合礼的节度,就是能够做到欲而不贪,发乎情,止乎礼。这个就属于“和”的状态。所以古人说:“礼之用,和为贵。”学礼的目的就是能够在节文斯情的基础上达到身心的和谐,但是还可以进一步向上提升,就是回归到本性的清净无染。这才是“至于道”,最终的目的。

如果人不学礼,不以为然,就会怎么样呢,就会事事放纵,而堕落为禽兽,所以学礼就显得很重要了。我们看这一篇经文:

 【礼释回,增美质,措则正,施则行。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如松柏之有心。二者居天下之大端,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君子有礼,则外谐而内无怨。故物无不怀仁,鬼神飨德。】

 〖礼释回,增美质,措则正,施则行。〗

〔释〕就是去的意思,消除。

〔回〕就是邪僻。

〔礼释回〕就是礼可以消除邪僻。

〔增美质〕这个“质”就是才性、品性的意思。这个“美”就是善的意思,增长人善美的本质、品性。

〔措则正〕“措”就是置的意思。如果你能够用。

〔施〕就是用的意思。

在孔颖达《礼记正义》中他讲到:“用礼为器,能除去人之邪恶也。礼非唯去邪而已,人有美性者,礼又能益之。若以礼用事,事皆行也。”就是说一个人学礼,不仅可以去除人之邪恶,而且还能够增益人的善美的品性,如果能够事事用礼,那么事事都可以运行得很好,事事都可以处理得很好。

关于这个礼消除人的邪僻,增益人的品性的例子,我们学习《弟子规》都可以体会到。比如说《弟子规》上说:“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这个都是让我们防患于未然。斗闹场合都不要去接近,像我们现在的一些KTV的包间、还有打游戏的,特别是残暴游戏的场合,都不要去接近,赌博的地方、还有不正当的场所都不要去接近。邪僻事都不要去过问,不要对这样的事情特别感兴趣。

中国古人对于人的欲望看得很清楚,一旦一个人放纵欲望就会沉溺于其中,而不能自拔,一旦沉溺于感官欲望的满足,结果是什么呢?就是他的聪明智慧会下降、心思不定、注意力不能集中,孝心、恭敬心全都抛到脑后了,更没有恩义、情义、道义可言。如果领导者放纵欲望,他的心思也必然不在如何治国理政之上,而且还容易被邪臣所挟制。

在《群书治要·淮南子》中记载,说齐威王的王后死了,他就想重新立一个王后,但是立谁呢?他还没有打定主意,没有确定下来,于是他就命令群臣来商议此事。薛公田婴就想迎合齐威王的心意,但是他不知道齐威王到底喜欢谁,于是他就想了一个办法,他献上了十只玉耳饰,然后特别特别赞美其中的一只,第二天田婴就问那只被赞美的玉耳饰被赐给谁了,在谁那里呢?他知道了之后就劝威王立那一个妃子为王后,齐威王很高兴,从此之后就格外地器重田婴。那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君主的意图、嗜欲一旦显现于外,被人家所了解和掌控,那么别人就会投其所好,喜欢财就给你送财,喜欢色就给你送色,喜欢出名就让你出名,所以你有什么(欲望),别人就投你所好,你就容易被人所挟制。所以古人说“无欲则刚”,只要你有欲望,就容易被人所利用,然后胁迫你,让你为他做事。所以领导者要懂得节制,甚至放下自己的欲望。

否则一旦欲望不加节制,就会助长越轨的行为。“放越轨”,放纵就会逾越正轨,逾越礼教,逾越礼虽然不是犯法,但是这个礼教一旦被破坏,那么整个社会就会人欲横流。所以古人把这个礼比作洪水的堤坝,如果你认为这个堤坝没有用,而把它废弃,必然导致洪水泛滥,伤人必多;如果你认为礼教没有用,而把它废弃,就会导致人欲横流。

古人也把人的欲望用深渊来比喻,说欲是深渊,一旦放纵,越陷越深,自己都很难控制自己。我们看现在整个社会,男女关系混乱,放纵欲望,这些现象很普遍,很多青年男女都过着很颓废的生活。怎么扭转呢?很困难。所以礼教就是防微杜渐,是保护人的心性不受污染的高度智慧,可惜我们后代子孙不懂,还批判礼教吃人。说这些话的人,所造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现在的年轻一代教育不好,行为完全失去了礼的规范,都是因为不讲礼教的原因,这就是“放越轨”。

“放越轨”结果是什么?“轨越则礼亡,虽圣人不得全其行矣。”这句话是《申鉴》上的话。如果常规被超越了,礼仪教化也消亡了,即使圣人来了,也很难维护正道,让他品行能够端正。

当然我们现代社会也有一个便利条件,就是有这些高科技,有电视、网络等等,如果我们利用电视、网络天天宣讲伦理道德,相信不出三年、五年,还是可以使社会恢复正常。但是问题就在于现在的网络、电视、媒体宣讲论理道德教育的内容少之又少,而引起人欲望、暴力的内容却非常的多,这个就比较难了。

所以解决的出路就是“宣文教以章其化”。所以你看古人把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出路都告诉我们了,怎么解决呀?就是要提倡学习经典,提倡文化教育,以文化人。这个“文”就是文章、文字、礼乐,曲调等等。包括现在的文艺作品,电影、电视剧,还有这些微视频,都要干什么呢?起到伦理、道德、因果教育的作用。使人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变化人的气质。比如你看了这个流行歌曲,你本来没有孝心,变得有孝心了;你看了这一个电视剧,本来不懂得感恩,变得感恩了;你看了这个文艺表演,本来不畏惧因果,现在懂得恶有恶报了。这都是以文化人,潜移默化地变化了人的气质。这个就是“宣文教以章其化。”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礼在于消除人之邪恶,增益人美善的品性。以礼修身则身端正,以礼行事则事皆行。”

因为这个礼它有防患于未然的效果,正如古人所说的“礼者,禁于将然之前。”它可以防非止恶。那么用礼来行事,事皆行。办什么事,什么事都能成功。比如说,《论语》上讲:“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谁都希望达到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效果,那么原因在哪里呢?怎么样做才能达到四海之内皆兄弟呢?原因就在于前面的两句话,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人对每一个人都很恭敬,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没有什么过失,处处能够看到对方的需要,对每一个人都彬彬有礼,所以他走到哪里,哪里都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在于他懂礼、守礼。

而现在的孩子走到哪里和人家相处不到一个星期、一个月,就不是不喜欢别人了,就是别人不喜欢自己了。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很简单,就是没有学习最起码的礼--《弟子规》。这个《弟子规》一千零八十个字,是把我们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最起码的要求概括起来了。现在的孩子也都没有学习过,所以走到哪里和人家就产生了对立、冲突和矛盾。这个就是孔老夫子所说的“不学礼,无以立。”这就是学习礼的效果。

那么君,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如果能够以礼相处,结果就是君臣一体同心。所以《论语》上也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个君主,就是领导者,用礼来指使臣子,就是被领导者、属下,属下一定会竭忠尽智,尽心尽力地完成领导交给自己的任务,他们是互相感恩,互相团结,互相合作,是一体同心。所以你看,君臣一体,办什么事能办不成呢?

后面再讲:

〖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如松柏之有心。〗

〔竹〕就是大竹。

〔箭〕篠也,篠竹,就是小竹子。

〔筠〕就是竹外的青皮。

孔颖达说:“言人情备德由于有礼,譬如竹箭四时葱翠由于外有筠也。”说人情之所以具备完美的德行,这是因为有礼,因为有礼的约束,才不能让人情随意地放纵。这就如同竹箭,“竹”就是大竹子,“箭”就是小竹子。“四时葱翠”,四季都是郁郁葱葱,因为外面有青皮。又说:“人经夷险,不变其德,由礼使然,譬如松柏陵寒而郁茂,由其内心贞和故也。”一个人虽然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危险,无论是在风平浪静的时候,还是遇到了大风大浪的时候,都不改变他的德行。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有礼。这就如同“松柏陵寒而郁茂”,虽然经历了寒冷,但是它却郁郁葱葱,更加的繁茂。“由其内心贞和故也。”松柏有心吗,松柏的心是实心。人有礼就象松柏有心,它的内心,“贞”就是正的意思,内心和正。

王懋竑说:“竹箭中虚,故以筠言;松柏中实,故以心言。”之所以用竹箭来做比喻,就是竹箭的中间是虚心的,所以就用它的外皮来做比喻;而松柏的中间是实心的,所以用松柏的心来做比喻。“竹箭有筠,饰于外者,似礼之文;松柏有心,主于内者,似礼之本。”学礼可以使人既具有内在的本质,又有外在的文饰,这就是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所以“礼之于人,犹如竹箭之有青皮,松柏之有实心。

〖二者居天下之大端。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二者〕就是指竹和松,这是简称。(竹:包括竹箭,大竹子、小竹子。松:包括了松柏。)

〔端〕就是根本。

〔大端〕就是大本。

孔颖达说:“松、竹居于天下,比于众物,最得气之本也。”松、竹居于天下,在天下的万物之中,松、竹最得气之根本。

〔贯〕就是经的意思。

〔柯〕就是枝桠。

王懋竑谓:“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犹所云‘虽之夷狄,不可弃也。’”之所以用竹、箭、松、柏这四个东西来比喻经历了四季,但是它仍然是不凋零改易,就像一个人有了礼,能够外表柔韧,内心和泽,所以能够不变如一。所以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竹与松居于天下,最得气之大本,故能历经寒暑而枝叶不凋零改易。一个人有礼也是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

后面又说:

〖君子有礼。则外谐而内无怨。故物无不怀仁。鬼神飨德。〗

这一句话是譬喻君子能内外俱美,与一切万物和谐相处。孔颖达疏:“谓于外疏远之处,与人谐和,于内亲近之处,无相怨恨,以其有礼接人,故内外协服也。”一个君子有礼,则外能谐和,内无怨恨,无论远近的关系都能够处理好。

〖故物无不怀仁,鬼神飨德。〗

〔怀〕就是归的意思,归附。

〔飨〕通“向往”的“向”。

这句话就是陈澔在《礼记集说》中所注的:“人归其仁,神歆其德”。一个君子人有礼,能够内外谐和,因此万物无不因其仁心而归附,甚至连鬼神也向慕其德。

【 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义理礼之文。无本不立,无文不行。】

〖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  

〔本〕内也。

〔文〕外也。

〔有本有文〕就是合内外而言。(内:就是指忠信。外:就是指礼的义理,前面是指礼的内容,后面是比喻礼的形式。)

先王所制礼,既有内在之本质,又有外在之形式。

〖忠信礼之本;义理礼之文。〗

孔颖达疏:“礼之为本,即忠信是也。忠者内尽于心也;信者外不欺于物也。内尽于心,故与物无怨;外不欺物,故与物相谐也”。“物”就是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者和自己相对的环境,都称为“物”。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忠信是礼之本,礼的本质。我们学礼、行礼也要以忠信为本。

在《论语》上记载,孔子的弟子子张来请教:“一个人怎么样才能够在社会上行得通呢?”孔子怎么回答呢?孔子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之哉?”如果你言语忠诚、信实,行为笃厚、恭敬,即使到了蛮夷之地,到了外国你也都能行得通,人家也欢迎你。相反,如果自己言语不信实,行为不厚道,即使在邻里之间也都行不通。

义理,礼之文也。礼虽以忠信为本,但是又须义理为文饰。得理合宜,是其文也。”这个就是告诉我们行礼、学礼既要重视忠信——礼的本质;也要重视义理,也就是礼的外在文饰。

〖无本不立,无文不行。〗

郑玄注解说:“言必外内具也。” 即内须忠信,外须义理。

礼如果没有忠信便不能成立,若没有仪式便无法推行。礼的内在本质与外在形式必须兼备,必须同时重视。

【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故天不生,地不养,君子不以为礼,鬼神弗飨。】

 〔设〕就是合的意思。

〔设于地财者〕就是合于地理之宜。

〔理〕“理万物者”,这个“理”就是顺的意思,顺于万物。

孔颖达在《礼记正义》中说:“夫君子行礼,必须使仰合天时,俯会地理,中趣人事,则其礼乃行也。”

〖故天不生,地不养,君子不以为礼,鬼神弗飨。〗

〔天不生〕指不合天时之物。比如说寒天的时候的瓜,夏天时候的桔子,这就是不合天时之物。

〔地不养〕指不顺地宜之物。“若山之鱼鳖,泽之鹿豕也。”也就是不是顺着适宜的地理环境,所产生的生物。比如说山上的鱼鳖,还有水泽里的鹿豕。水泽应该是长鱼鳖的地方,山林应该是跑鹿、跑野猪的地方。

如果“居山以鱼鳖为礼,居泽以鹿豕为礼,君子谓之不知礼。”《礼记》后面讲,如果你是居在山上,但是你却以鱼鳖作为贡品;你居在水泽旁,却以鹿豕来作为贡品。君子就认为他不懂礼。这就是“地不养”。

吴澄在《礼记纂言》中说:“以天不生者为礼,则逆天之时矣。以地所不养者为礼,则逆地之理矣。”所以,祭祀要选择当地、当季的生物。其实,这也是教人养生之道,告诉人,要顺应天道自然的规律,安排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包括办理政事也是如此。

〔鬼神弗飨〕“飨”通“享受”的“享”。祀有德也。

孔颖达在《礼记正义》中说:“先王制礼,所以能顺鬼神者,以鬼神是有德之人,死乃祀为鬼神。礼既合于人心,故得顺于鬼神也。”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鬼神要有正确的理解,中国人说的神和西方宗教中的神是不一样的。中国古人所说的神就是有德之人。比如说岳飞、赵云、关公等等,他们活着的时候,对国家有贡献、有德行、有值得人学习和效法的地方,“死乃祀为鬼神”,他们过世之后,就给他们建立宗庙来祭祀,所以这个庙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纪念堂、纪念馆、纪念碑。这个神,就是有德之人,过世之后对他的称呼,所以这没有什么迷信。“礼既合于人心,故得顺于鬼神也。”因为这个鬼神是活着的时候就是有德之人,礼它能够顺人心,当然也能够顺鬼神。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礼,上合天时、下合地宜、顺于鬼神、合于人心,能顺于万物。因此,凡是不应天时而生、不合地宜所产,君子不用以作礼,鬼神亦不享用其祭。

 【是故昔者先王之制礼也,因其财物而致其义焉。故作大事必顺天时,为朝夕必放于日月。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 

〔财物〕不是我们现在的财物、财产的意思,而是才性,也就是它的材质、特性的意思。圣人制礼,是顺着万物的材质、特性而尽其物用之宜。

〖故作大事必顺天时〗

〔大事〕就是祭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所以这里边,这个“大事”就是指祭祀的意思。

孔颖达在《礼记正义》中说:“财物大莫过于天,故顺天时而行也”。前面我们不是讲说:“先王制礼,必顺着万物之材质、特性而尽其物用之宜吗?”而大的财物没有比天更大的了,所以要顺天时而行。

如何顺应天时呢?就像《春秋左传·桓公五年》中所讲的:“启蛰而郊,龙见而雩,始杀而尝,闭蛰而烝”。也就是祭祀也要顺应天时。

〔启蛰而郊〕就是按照夏正建寅之月,蛰虫启户,郊祭天也。这个小动物冬眠已经过去了,开始出来活动的时候,来郊祭上天,举行祭天之礼。

〔龙见而雩〕就是在建巳之月,龙星昏而见,雩祭天求雨也。在建巳之月,“龙见”不是龙出现了,是龙星昏而见,在这个时候才举行雩礼,祭天求雨。

〔始杀而尝〕谓建酉之月,阴气始杀而尝祭宗庙也。这个“杀”也有霜杀草的意思,就是开始下霜。阴气肃杀,这个时候来举行尝祭宗庙之礼。

〔闭蛰而烝〕谓建亥之月,烝祭宗庙。“闭蛰”就是昆虫之类的小动物要进入冬眠的时候,这个冬天来了。“烝”,就是众的意思。“万物皆成,可荐者众。”就是各种各样的物品,万物都成熟了,可以用以祭献的贡品众多,在这个时候,举行烝祭之礼,祭祀宗庙。这就是讲祭祀必须顺应天时。

〖为朝夕必放于日月。〗

〔朝夕〕就是朝礼和夕礼。

〔放〕就是依的意思。

孔颖达在《礼记正义》中说:“为朝,谓天子春分之日,朝日于东门之外;为夕,谓天子秋分之夕,祀月于西门之外也。日是阳,故朝旦用事;月为阴,故晚夕用事也。日旦出自东方,故于东方而朝之;月初生出自西方,故于西方而祀之。”这个就是告诉我们,先王制礼都是顺应着天时来进行。

〖为高必因丘陵〗

〔为高〕就是指天圆而高,所以祭天必须在圆丘之上。

〖为下必因川泽〗就是指,祭地,因为地在下,所以下,而且地是方的,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嘛,所以祭地必须在方泽之中。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古之先王制礼,顺应万物的材性,而求其物用之宜。故举行祭祀必须顺应天时,天子必依日月运行之规律,于春分之日,朝日于东门之外;秋分之夕,祭月于西门之外;冬至必登圆丘而祭天;夏至必临方泽而祭地。

 【是故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因吉土以飨帝于郊。升中于天而凤皇降,龟龙格;飨帝于郊而风雨节,寒暑时。是故圣人南面而立,而天下大治。】

 〖是故因天事天,因地事地。〗

就是天高故以高处事天,就是上文讲的为高必因丘陵的意思。地卑,故以卑下处事地,也就是上文所讲的为下必因川泽。因此君王以高处祭天,以卑下处祭地。

〖因名山升中于天。因吉土以飨帝于郊。〗

〔名〕就是大的意思,

〔名山〕就是大山名岳。

〔升中〕升犹上也。中犹成也。升:就是上报的意思。中:就是成就的意思。升中:就是上报成就。

郑玄的注解说:“谓巡狩至于方岳。燔柴祭天。告以诸侯之成功也。”这个“燔”就是烧的意思。就是指天子巡狩到了四方山岳,烧柴以祭天,向上天呈报诸侯功业。

〖因吉土以飨帝于郊〗

〔吉土〕郑玄注:“王者所卜而居之土也”,就是古代帝王通过占卜,而确定的居处之地。

〔飨帝于郊〕以四时所兆祭于四郊者也。”(兆:就是设坛祭祀的意思)在四郊设坛祭祀五方之帝。

孔颖达在《礼记正义》中说:“此谓祭五方之帝,因其所卜吉土以为都,飨祭五方之帝于都之四郊”。意思是说,这里所讲的是祭祀五方之帝,以其所占卜的吉土作为国都,在国都的四郊设立祭坛,祭祀五方之帝。

这一句话翻译过来意思就是说:藉由名山大岳,烧柴以祭天,向上天呈报诸侯功业。藉由吉土,在其四郊祭五方之帝。

〖升中于天而凤皇降,龟龙格。〗

〔格〕就是至的意思。

孔颖达疏:“天下太平,故凤凰随德而降,龟龙感化而至。”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烧柴以祭天,向上天呈报诸侯功业,功成而天下太平,阴阳之气和合,而感来祥瑞之物,凤凰应德而降,龟龙感通而至。这都是天人感应的结果。

〖飨帝于郊而风雨节,寒暑时。是故圣人南面而立,而天下大治。〗

〔飨〕也就是祭祀的意思。

〔节〕就是适度,不过多,也不过少。

〔时〕就是不违,当暑则暑,当寒而寒。

郑玄的注解中说:“五帝主五行。五行之气和而庶征得其序。五行。木为雨。金为暘。火为燠。水为寒。土为风。”这个“庶”就是众的意思。“征”就是征验的意思。“庶征”就是各种征验。在《书•洪范篇》中说:“庶征:曰雨,曰旸,曰燠,曰寒,曰风”。就是各种征验都出现。这个“暘”就是日出。这个“燠”就是暖,热的意思。“雨以润物,暘以干物,燠以长物,寒以成物,风以动物,五者各以其时,所以为众验”。

这个“五帝,主五行。五行之气和谐,则雨、暘、燠、寒、风各种自然现象秩然有序。五行,木为雨,金为旸,火为燠,水为寒,土为风。”

这句话就是说:祭五帝于四郊,风调雨顺,寒暑应时。因此圣明的君主南面而立,天下即可长治久安。为什么能长治久安呢?就是他能够顺应天时、地理,还有人情来治理,并且以礼来治理国家。

 【是故先王制礼也以节事。脩乐以导志。故观其礼乐而治乱可知。】

 〖治礼也以节事 〗孔颖达的疏说:“礼为反本,故用礼以节万事”。这个礼都是返回根本,所以先王制礼来节度万事。

〖脩乐以导志〗就是修正音乐以导达心志,勉力向善,并且行之不倦。

〖故观其礼乐而治乱可知〗

孔颖达在疏中说:“若能以礼节事,以乐导志,则国治也。若不以礼节事,不以乐导志,则国乱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你用礼乐来治国,国家就会治;不用礼乐治国,国家就会混乱。

像《孝经》上也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所以用礼乐治国,国家就得以治理;不用礼乐治国,国家就混乱,这是一层意思。

另一层意思,就是吴澄在《礼记纂言》中所说的,“礼正而?乐和,则知其国治。礼慢而乐淫,则知其国乱也。礼乐者,与人交接之具,君子治国,谨慎其所以与人相接者。”虽然都用礼乐治国,但是这个礼端正,乐和谐,就能知道他的国家治理得很好;如果这个礼节简慢,这个乐也都是糜糜之音、邪辟之音,就知道他的国家动乱不安。虽然都用礼乐治国,但是所用的礼乐不同,结果也就不同。后面还说,礼乐是人用以与人交往接触的工具,所以君子治国要谨慎其用以与人相交接的工具,也就是要谨慎他的礼乐。

观察一个国家的礼乐就能够知道这个国家的治乱兴衰,这在历史上有很多的记载。比如说在《晏子春秋》上就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齐景公没有来上早朝。晏子上朝,看到杜扃等候在朝堂之前,他就问:“君王为什么没有来上早朝?”杜扃回答说:“君王昨晚整夜未眠,所以没有来上早朝。”晏子又问:“君王为何整夜未眠?”杜扃回答说:“梁丘据进献了一名叫虞的善乐之人,他篡改了齐国的古乐,君王整晚都在听新乐,所以没有来上早朝。”晏子听了之后,马上按照礼法,把这位乱改古乐的人给关了起来。齐景公听了之后当然很生气了,他就质问晏子:“为什么把虞关起来了?他昨天为我唱歌,唱得很动听,令我很开心。”晏子说:“因为他用靡靡之音祸乱君心。”景公听了之后就说:“诸侯外交的事务、治理百官的政务,我都已经交给您来管理了,您把这些事处理好就够了,至于我喝什么酒,听什么音乐,希望先生就不要干预了。音乐为什么一定要听古曲?”晏子怎么说的呢?晏子说:“古乐消亡,礼法就会随之消亡;礼法消亡,政教也会随之消亡;政教消亡,国家便会跟着消亡。音乐与国家兴亡是息息相关的。听靡靡之音会导致国运衰败,我怕君王背离政教行事。”说到这里,晏子还为齐景公举了很多历史典故、例证来加以说明:“商纣王作《北里》,周幽王与周厉王的乐曲,也都是淫靡鄙下,所以才导致了国家灭亡。君王您为什么要轻易地改变古乐呢?”这个齐景公也很难得,一经提醒,他马上悔改,他说:“很不幸,我拥有国家的政权,但是我做事不够谨慎,不加思索地胡乱讲话,您讲得很有道理,我愿意接受您的劝告。”

从这个故事中就告诉我们,这个音乐和国家的政事密切相关,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所以孔老夫子到了一个地方,还没有听这个地方的政事办的如何,首先听一听这个地方流行什么音乐,他就能推断出这个地方的民风怎么样了。

观察一个地方的流行音乐就知道这个国家的国运,这在历史上也有一些记载。比如说在《左传》上就记载:吴国的公子季札他就很精通音乐。在鲁襄公二十九年,季札出访鲁国。因为鲁国是周公之后,保存着完备的先王礼乐和各国的国风。季札到了鲁国之后,就要求观乐。当他听到郑风时,认为郑国的音乐过于细弱,没有远虑持久之风。于是他就说:郑国将来亡国要比别的国家早。结果怎么样呢?后来郑国被韩国所灭,果然比宋国灭于齐国早了八十九年,比鲁国灭于楚国早了一百一十九年。所以精通音乐的人,他通过观察这个国家流行的音乐就能知晓甚至预测他们国家的治乱兴衰。这里面,也说明了音乐和政治相通的道理。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因此先王制礼来裁度万事,修乐来导引心志。制礼是使人返回根本,修乐是劝人向善。故而观察一个地方的礼乐,便可知其国家之治乱。

内则》孔颖达《正义》上说,按郑《目录》云:“名曰《内则》者,以其记男女居室,事父母舅姑之法,此于《别录》属《子法》。以闺门之内,轨仪可则,故曰《内则》。”之所以被称为《内则》,就是指在家族之中,家族之内,男女居室,男女之间怎么样相处?男女有别,怎么样侍奉父母,还有公婆的这些法则。

《内则》,它反映了古人修齐治平的重要思想。《大学》上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而《内则》,就是齐家之法。可以把它视为古人在实践层面把伦理道德的规范贯彻于家庭,乃至于国家天下的具体仪轨。王夫之说:“治天下者修明之以立治教,则治道之行不出于此矣。”如果治理天下的人能够把这个《内则》的道理,修好了,明白了,并以此确立治国的政教,那么治道之行都不出于此。就是治国平天下的这个道理,都不出于《内则》所记载的道理。这可以说是以小见大,由此及彼。

为什么齐家就可以治国平天下呢?古人也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原因在哪里呢?因为治国平天下和齐家所需要的真诚恭敬之心,是一不是二。正是在家庭之中与父母舅姑等亲族的相处之中,培养起了一个人的真诚恭敬之心。所以之所以能够以小见大,原因就在这里。

我们看《内则》的经文:

 【子事父母。鸡初鸣。咸盥漱。冠緌缨端。毕绅缙笏。左右佩用。以适父母舅姑之所。及所。下气怡声。问所欲而敬进之。柔色以温之。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悦则复谏。父母怒不悦。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父母既没。将为善。思贻父母令名。必果。曾子曰。孝子之养老。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至于犬马尽然。而况于人乎。】

〖子事父母,鸡初鸣。咸盥漱。冠緌缨端。毕绅缙笏。〗

〔咸〕就是皆的意思。

〔盥〕就是洗手。〔漱〕漱口。

这个“盥”,是专指洗手,古人的用词非常的准确。

〔冠〕就是戴上帽子,摄冠。

〔緌〕就是缨上的装饰。

“緌”冠带结于颌下,这个是“缨”,所余者下垂叫作“緌”,垂緌。结缨,这个“缨”就是帽缨。

〔端〕就是端服,玄端,士服也。“士服”,就是古代的一种黑色礼服,属于士人的服饰,庶民穿的是深色礼服。

毕绅缙笏。

〔毕〕就是蔽膝的意思,也就是古人围于衣服前面的大巾,用以蔽护膝盖,以苇为材料。古代的时候都是席地而坐,因此有蔽膝。

〔绅〕就是大带的意思。

〔缙〕就是插上的意思。

〔笏〕竹制的长方形记事板,笏板。

这句话的意思就说:人子侍奉父母,鸡叫头遍时就应该起身洗手漱口,戴好帽子,垂下帽緌,结好帽缨,穿上正服,绑上蔽膝,系好大带,把笏插好。

〖左右佩用,以适父母、舅姑之所。〗

〔适〕就是去的意思,往的意思。

〔舅姑〕是公婆。

左右佩戴好日用的佩物。为什么要带上一些必佩的物品呢?“备尊者使令也”,以备长辈随时差遣使用,然后才前往父母公婆的处所。

〖及所,下气怡声,问所欲而敬进之,柔色以温之。〗

〔下气〕就是声气低下。

〔怡〕怡声,这个怡,就是悦美的意思。

〔温〕就是藉的意思。“温,藉也,承尊者必和顔色也。”

意思就说承奉父母、尊者必须和颜悦色。就如《礼记·祭义》中所说的:“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一个对父母有深爱的孝子,一定有和柔的语气,有和柔语气的,一定有欢愉的神色,有欢愉神色的,一定有温婉的容貌。到了父母、公婆所居住的地方之后,和声和气,柔声询问父母、公婆喜欢吃什么,恭恭敬敬地进奉给父母,和颜悦色地承事父母。

〖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悦则复谏。〗

孙星衍在《礼记集解》中说:“谏之所以不入者,必己之孝敬有未至,故复兴起其孝敬,冀以感动乎亲而复进其说也。”他的意思说,儿女劝谏父母,之所以父母听不进去,一定是因为自己的孝敬之心没有达到极致。因此,又重新兴起他的孝敬之心,希望能够感动父母,能够再次进谏父母,让父母能够听进劝告。又,孔氏曰:“犯颜而谏,使父母不悦,其罪轻;畏惧不谏,使父母得罪于乡、党、州、闾,其罪重。”  孔颖达说,犯颜而谏,让父母不高兴,他的罪过轻。相对于什么轻呢?如果你畏惧不敢进谏父母,使父母在乡、党、州、闾中获罪,那么这个做儿子的罪过也就重了。所以父母有过错,人子要和颜悦色、柔声细语地予以劝谏。如果谏言不被接纳,就要更加恭敬地孝顺父母,等父母愉悦的时候,再进谏言。不要等着父母,本来就很不高兴,甚至火冒三丈的时候你去劝谏,这样就会火上浇油,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所以劝谏也要有劝谏的智慧,要抓住时机。趁父母高兴的时候,你去劝他,什么东西都比较容易接受。

〖父母怒,不悦,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

〔挞〕就是击的意思,鞭打的意思。

即使招致父母生气发怒,不高兴,鞭打自己以致流血,也不应心存怨恨,反而要更加恭敬、更加孝顺。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父母他生气了,也有生气的理由,也不会无缘无故的乱生气。那么即使自己犯了过失,父母鞭打自己,把自己打得流血了,也不应该心存怨恨。一个人心有怨恨,说明内心还有嗔心。所以对父母有嗔心,那么对于别人也会有嗔恨之心。所以从侍奉父母的过程中,让一个人把“我”给放下了,“我”慢慢的淡化了。“我的意思”、“我的想法”、“我的主意”,这些就慢慢的给放下了。

〖父母虽没,将为善,思贻父母令名,必果。〗

〔贻〕就是遗,遗留的意思。

〔令名〕就是美名。

〔果〕就是坚决。

孔颖达疏:“子事父母,父母虽没,思行善事,必果决为之。”儿女侍奉父母,父母虽然过世了,你想着要去做善事,也一定要果断地去做,一定要把这个善事做成。

高愈曰:“为善未决,去恶未勇,人情之常也。喜其荣亲,则善必为;恶其辱亲,则恶必去。荣辱不击于其身而击于亲,盖孝子之心如此。”一个人作善不果断,去恶不够勇敢,不够勇于改过、去恶,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一个孝子为善能够让父母欢喜,让父母荣耀,这个孝子也会欢喜,他做这个善事,一定会很果断,一定要把它做成。厌恶这个恶会侮辱到父母,他一定也会勇于去恶。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即使父母已经过世,子女在行善之际,想到会给父母带来好的名声,必当坚决去做。这个也是对父母的孝心使然。

〖曾子曰:“孝子之养老,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至于犬马尽然,而况于人乎?〗

曾子说:“孝子奉养父母,备礼乐以使父母的耳目愉悦,要使父母的寝处起居安适,对于饮食各个方面,都要尽心仔细地照料和侍奉。父母所钟爱的自己也应当钟爱,父母所恭敬的自己也应当恭敬,就是对父母所钟爱的犬、马也是如此,更何况是对父母所敬爱的人呢?”这个就是爱屋及乌,对父母所爱的动物都是要有爱心,更何况对父母所敬爱的人呢,也更应该保持敬爱之心。

看了这段话,我们就想起有一位老人家经常说,你们这一代年轻人,没有恭敬心。我们想自己已经很恭敬了,已经觉得自己很有恭敬心了,为什么还说我们没有恭敬心呢?真是“人不学不知道”,人不比较也不知道自己的差距。你看了古人侍奉父母的这种恭敬心,再看一看自己对待父母的恭敬心,我们就知道差距在哪里了。而我们从侍奉父母的这种真诚恭敬心去对待一切人、事、物,那我们想一想还有什么事情处理不好,还有什么样的人际关系不能够保持和谐呢?而且我们再想一想,一个人如果能够在家有这样的恭敬心对待父母公婆,怎么可能出现像现在的儿女不孝父母,不赡养父母,甚至打骂父母的情形呢?这个就是不可能出现的了。所以这个礼,防患于未然的效果我们从这里可以观察到。

当然,我们现代社会和古人的生活环境有所区别,我们的生活节奏有所加快,不一定要效法古人这一种孝养父母的仪式,但是我们要从中学习古人孝养父母的恭敬之心。

玉藻》孔颖达在《礼记正义》上说:“按郑《目录》云:名曰《玉藻》者,以其记天子服冕之事也。冕之旒以藻紃为之,贯玉为饰。此于别录属通论。”按照郑玄的《目录》,说这一篇之所以被称为《玉藻》,就是因为它所记的是天子的服制,还有他的这种礼帽。“旒”,就是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旒以藻紃为之”,“藻”就是冕上系玉的五彩丝绳,“紃”就是细带。就是天子的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是以五彩丝绳来系在一起的,所以称为“玉藻”。

通观全篇,其实不独记载了天子服冕之事,不仅仅是记载了天子的礼服和礼帽的这些具体的细节。孙星衍在《礼记集解》中讲:“此篇首记天子诸侯衣服、饮食、居处之法,中间专记服饰之制:始冠,次衣服,次笏,次韠,次带,次及后、夫人、命妇之服,其前后又杂记礼节、容貌、称谓之法。

《礼记》中可以考见古人之名物制度者,此篇为最详。”也就是说,这一篇记载的内容很多,比如说天子、诸侯的衣服、饮食、起居这些礼法,还有一些服饰之制,比如说怎么戴帽子,怎么穿衣服,怎么插笏板,怎么样把韠息来带上,怎么样把大带系好,还包括了后、夫人、命妇的服制,而这前后又杂记了一些礼节、容貌、称谓的礼法。

在《群书治要》中辑录的这方面内容并不是很多,也与服冕名物制度之事没有关系,而是着重强调为政者要培养仁心,就是仁爱之心,因为有不忍人之心,才有不忍人之政。

【年不顺成。则天子素服。乘素车。食无乐。君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君子远庖厨。凡有血气之类。弗身践也。】

 〖年不顺成,则天子素服,乘素车,食无乐。〗

〔年不顺成〕就是指大札、大灾之年。(大札:就是指疫病。大灾:就是指自然灾害。)

〔素〕就是本色、白色。

〔素服、素车〕就是指不加妆彩的衣服、车具。素车:就是“以白土垩车也”。(垩:用白土涂饰的意思。)

天子素服素车,都是自我贬损,以示罪己之义。遇到瘟疫灾荒之年,则天子身穿白色衣裳,乘坐白土涂刷之车,进餐时不奏乐。

〖君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君子远庖厨,凡有血气之类,弗身践也。〗

〔故〕“无故”这个“故”就是指祭祀之时。

〔庖厨〕就是指厨房。

《孟子》上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远庖厨也。”君子对于禽兽看到它活生生的,就不忍看到它被杀死,听到它的叫声,就不忍心吃它的肉,所以远离庖厨,为什么呢?是保全自己的恻隐之心、同情之心。

“弗身践也。”

〔弗〕就是不的意思。

〔践〕当谓翦,声之误也。”就是它和翦字是一个意思,是由于声音所导致的误写。(翦:杀的意思。)“践”应当为“翦”,读音相近造成的错误。这个“翦”就是宰杀之意。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国君不当祭祀之时不杀牛,大夫不当祭祀之时不杀羊,士人不当祭祀之时不杀狗、猪。君子远离厨房,凡是有气血生命的物种,君子都不亲自宰杀。这样做都是为了保全人的恻隐之心。

中国人不仅讲养身,还讲养生,养心,养性。比如说《论语》上说,“仁者寿。”一个人有仁爱之心,他自然会健康长寿,这是更全面的养生之道。

我们今天就先学习到这里,我们下次再见。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