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礼记》第14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礼记》第14集
2020-05-16

诸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礼记》。上次我们学到《祭统》。

“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

上次我们讲了“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下面我们看“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礼有五经”就是指礼有五种:“吉、凶、宾、军、嘉”礼。

所谓“吉礼”,就是祭祀之礼,包括祭天、祭祖、祭神等等。

“凶礼”,比如说丧礼、荒礼,比如说某一个地方发生饥馑、瘟疫等等,天子通过撤乐、减膳等礼仪表示同情;还有吊礼,比如说诸侯国或盟友,发生水旱、烽火等天灾人祸时的慰问礼;恤礼,比如说国家遭遇内乱外寇时,邻国要给予支持和援助。

“宾礼”就是指诸侯与周天子,以及诸侯之间的朝觐会同之礼。

“军礼”就是与军事活动密切相关的礼仪。

“嘉礼”就是在喜庆欢会活动中的礼仪,它包括六类:

饮食礼,就是各级贵族、庶民的饮酒和进食礼;

婚冠礼,包括公冠礼、士冠礼及婚娶之礼;

宾射礼也就是举行射箭活动,分宾主按等级遵循的不同礼仪;

飨燕礼,也就是筵宴之礼;

脤膰礼,也就是举行祀典之后,将祭肉分赐给助祭者的礼仪;

还有贺庆礼,就是遇到喜庆的事情,进行祝贺的礼仪。

在“吉、凶、宾、军、嘉”五礼之中,没有比“祭”礼更重要的了,所以将祭礼排在最前面。

“祭礼”为什么如此重要呢?在《荀子•礼论》中讲:“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这就是强调,天地是万物生长的根本,没有天地就没有办法长养万物;先祖是人的根本,没有先祖,哪有我们后代子孙?国家领导者和老师是治理的根本,如果没有领导者日理万机地治理和老师辛勤地教导,就没有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祭祀的目的,就是通过定时举办的纪念礼仪,表达对天地万物、先祖,以及有恩于自己的人物的恭敬和感恩,目的就是教导人不忘本。中国人特别热爱祖国,为什么称为祖国呢?那就是祖宗所在的地方。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爱国?这和中国人重视祭祀的传统密不可分。现在虽然对祖宗不像古人那么重视了,但是还有孝道的影响,祖国,就是父母、亲人、兄弟同胞所在的地方,因为有孝亲的观念,所以对祖国也特别地热爱。

中国人供奉“天地君亲师”,这也是有经典的依据的。而且我们从“天地君亲师”的写法之中,可以体会到,古人将教育落实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存心。“天地”这两个字要写得很宽阔,意味着天宽地阔。要让人效法“天无私覆、地无私载”的那种包容精神,承载万物的德行。“君”字,下面的口必须封严,意思是说君无戏言,说话一言九鼎,不能随便开口。“亲”字,正体字的“親”字,上面有个“目”字,这个目不能够封严,意思是说,亲不闭目。这既是对父母长辈的祝福,希望父母健康长寿,也是念念想到,父母祖先在察看着儿孙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所以要心存敬畏,即使独处一室,也要慎独,不能做缺德事,令父母祖先蒙羞。“师”字,正体字的“師”字,要省略左上角的短撇,意思是师不可撇、师不当撇,就是不能够把老师撇在一边。“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尊师才能重道,不能够忘记老师的教诲,也就是不能够忘记圣贤之道。这些写法,都是提起后人的孝敬和感恩之心。

在祭天、祭祖、祭神,各种形式的祭祀之中,祭祖的教育内涵是最显著的。《论语》中也讲:“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民风淳厚,这是一个结果,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就是国家重视丧祭之礼,提倡知恩报恩、饮水思源,不忘本的孝道教育。我们想一想,一个人连祖先都能够念念不忘,想着定时去祭祀的话,对于眼前的父母,哪有不照顾、不孝顺的道理呢?有一位老教授,他对祭祀的含义体会得非常深刻,写了一篇文章:“祭之旨在不忘本,所谓报本反始也。古礼首重祭礼,诚属心性极则之理,而表现于吾人日常生活中者也。真一切行门之大根大本也。”

祭礼是什么呢?是心性极则之理,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所以不要把祭礼看成一种表面的形式,这里边有极深的内涵,换句话说,孝道就是“心性极则”的道理。所以中国的汉字,“孝”字,上面是一个“老”字的一半,下面是一个“子”字。告诉我们老一代和子一代是一体的,合而为一,这个就叫‘孝’,如果分开了,那就不孝了。现代人讲代沟,代沟就是父母跟儿女分开了,那怎么叫孝呢?所以儿女没有孝心,就会背叛父母,他到学校也会背叛老师,到出来工作也会背叛国家、背叛人民,所以“孝”字非常的重要。而上一代还有上一代,过去无始,下一代还有下一代,未来无终。这无始无终,都是一体,这叫做“孝”。讲到极处,孝道代表的是尽虚空、遍法界,所谓“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从时间上讲,过去、现在、未来都是一体的,而从空间上讲,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一体的,一切众生和我都是一体的。这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的本性,我们的心性,所以成圣成贤,也不过是孝道的圆满而已。

孟子说:“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又说“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道”,本来就在身边、在近处,但是人人都认为它很深奥,到远处去求,事情本来很容易,但是很多人都到难处去求;其实人人都能够亲爱父母,尊敬长辈,天下自然就太平。尧舜都是圣人,他们的道是什么呢?他们的道就是“孝弟而已矣”,这就是“心性极则”之理。祭礼能够启发我们的孝心,启发我们“一体”的心,这就是帮助人转凡成圣。祭礼就是把心性极则之理,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是一切行门的大根大本。

祭祀的宗旨就是教导人不忘本。所谓“返本报始”,这个教育意义就很重要了。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很多人都不孝父母,所以我们提倡祭祖,带动更多人孝顺父母、纪念祖先,这个功德就很大。进一步讲,我们也不希望祖先的文化、传统,断在我们这一代的手中,我们还要去继承祖宗的道业、祖宗的家法,所谓渊远流长,这就是孝道的教育。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五千年长盛不衰?就是因为人们都有这种“一体”的观念。不是只有自己,而没有他人、没有家族、没有社会、没有国家、没有天下,这种观念是不可能让世界长久的。传统文化、传统礼仪都是称性的,就是和我们的心性相应,这也是我们对它深具信心的根本。

反观我们今天,世界上出现了种种乱象,根本原因就是忽视了精神建设。而中华文化重视伦理道德的教育,恰恰为解决纷繁复杂的社会乱象提供了出路,中华文化的根本是孝道,祠堂祭祖教人返本报始,教人孝道。人人都有孝心,绝对就不会作恶。为什么呢?因为他想到自己作恶,会对不起父母、对不起祖先,这就进而能够“笃人伦”,就是处理好五伦关系,使“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伦关系都能处理好了,人人都能够这么做,社会风俗自然就变得淳厚,这就是“淳风俗”。也就是社会和谐,国家安定繁荣,进而世界也能够太平。

我们现在国家提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哪里做起呢?必须要恢复“孝道教育”,具体来说就要恢复祭礼,提倡祭祀。这不是一件小事,不可以小看。对于我们地球而言,能令我们中华文化复兴光大,对于宇宙而言,可以普照大千世界。中华文化不是某一个国家的,它是属于世界的,属于宇宙的。中华文化里面讲的道德仁义,整个宇宙里面的任何国土都适用,是一切众生都能够得到和平、安乐、福慧、自在的基础。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祠堂、祭祖是何等的重要,人人都能够敬祖先、爱父母,也必然身心和谐、家庭和睦、社会安定、天下太平。正是因为祭礼如此的重要,所以礼有吉、凶、宾、军、嘉五种,没有比祭礼更重要的了。

“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这说明,祭祀并不是外在的人、事、物所要求的,而是源于人内心,对父母、祖先的感念之情,这种内在的感念之情表现于行为就是祭礼。既然祭礼是对父母、祖先内心感念之情的外在表现,所以就必须具备诚敬之心,也就是做到毕诚毕敬。像孔老夫子在《论语》中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他在祭祀的时候,如果祭祀父母、祖先,就好像父母、祖先在面前一样恭敬;如果祭祀神明,就像神明在面前一样,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所以他能够达到“我祭则得福”的效果。

当然我们知道神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什么意思,就是一个人有功于社会,过世之后,就给他建立庙来祭祀。比如说赵云庙、岳王庙,他们被称为神,这是中国文化中对神的一个解释。庙其实就是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纪念馆、纪念堂、纪念碑,它是一种教育的含义,没有什么迷信色彩。

祭礼的意义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首先,祭礼能够长存孝思,培养人的恭敬心和不忘本的厚道情谊。人心厚道,懂得见利思义、知恩报恩,社会风气自然就会变得淳厚。否则的话,就是见利忘义、忘恩负义。

第二,祭祖除了具备这些礼仪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昭述祖德,因而也是传承家道、家风、家文化的重要方式。古来用于祭祖的宗庙,天子是七庙,诸侯有五庙,大夫有三庙,士人有一庙,庶人,也就是平民没有庙,但是家家户户都有祠堂,供奉祖先的牌位。每到春秋祭祀的时候,全家族的人被召集在宗庙或祠堂之中,听讲祖先的德行。你们家哪一朝哪一代,有哪一位有德行的祖先,他对国家有什么贡献,他有什么德行,我们可以效法。所以作为后代子孙,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小心谨慎,不要因为我们的言行给祖宗抹黑。

比如说我们都知道,杨家的堂号叫“四知堂”。就是因为东汉太守杨震不收“四知财”。这个“财”有天知、有神知、有你知、有我知,这个是“四知财”,所以他拒不接受。因为他的这种廉洁作风,使得杨家后人出现了“四世三公”的局面。每到春秋祭祀的时候,就要把杨震的德行讲给后代子孙听,杨家的后代子孙都接受了这种廉洁的教育,使自己潜移默化就不敢收这种不义之财,这样就使祭祀成为了道德教育的机会场合。从这里我们也看到,实际上中国的反腐倡廉教育,在家庭之中已经开始了。

第三,就是我们要提倡建设“中华民族万姓先祖纪念堂”,取代古代的“百姓宗祠”,因为这有助于弘扬中国精神,传承中华文化。根据中国科学院袁义达、杜若甫编著的《中华姓氏大辞典》,中国历史上曾出现的姓氏多达两万三千多个,建设“中华民族万姓先祖纪念堂”,把历史上所出现的万姓祖先放在一个纪念堂来祭祀。这个就是相当于古代的“百姓宗祠”。“宗祠”所起的文化教育意义,其实就是今天的“纪念馆”。

建设“中华民族万姓先祖纪念堂”,提倡祭祀中华民族万姓先祖,宣讲“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的民族精神,这有助于中华民族形成“一体”的价值观。对内可以凝聚十三亿同胞的人心,对外可以团结世界各地的华人,使之和谐一体、万众一心。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同时,也促进全球各族,形成追求和谐、爱好和平的文化氛围。可以说“中华民族万姓先祖纪念堂”,是对中华传统祭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百姓宗祠”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的成功范例。它的意义也非常的深远而重大。也希望天下有识之士,都来推广建设“中华民族万姓先祖纪念堂”,祭祀中华民族的万姓先祖,弘扬中国精神。这样一来,中华文化一定能够光照寰宇,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再创辉煌。

这里就是强调,祭祀不是由外在的事物要人去这样做,而是来源于内在,出自于人们的内心。内心对亲人至诚的感念,表现于行为,便是祭礼。因此“只有具备智慧与德行的贤人,才能够完全了解祭礼的意义。”这句话说的很好,确实,没有智慧的人,他不能够理解祭祀的意义,他看到祭祀的这些礼仪,会觉得“这是不是搞迷信活动啊?”“这是不是形式主义呀?”比如说在十年文革的时候,把祠堂就作为“四旧”给破坏掉,这就是极大的损失。再往下看。

“是故君子之教也,外则教之以尊其君长。内则教之以孝于其亲。是故君子之事君也,必身行之。所不安于上,则不以使下;所恶于下,则不以事上。非诸人,行诸己,非教之道也。是故君子之教也,必由其本。顺之至也,祭其是与!故曰:‘祭者,教之本也已。祭而不敬,何以为也。’”这段话,我们也一句一句的来看一下。

“是故君子之教也,外则教之以尊其君长。内则教之以孝于其亲。”君子施教,对外教他要尊敬尊长,对内教他要孝敬父母。这里就讲到属下对领导要忠、要敬。“忠”就是竭尽全力,“敬”就是要有恭敬心。为什么要忠呢?因为臣子选择侍奉君主,就意味着认同君主的道德、仁义,施政纲领等等。既然认同,就要尽力侍奉。“忠”的一个表现就是看到君主有过失,臣子就要犯颜直谏,有劝谏的责任,所以,能否犯颜直谏,也是中国古代评价忠臣的一个重要标准。如果君主的过失很重大,臣子连续劝了三次,君主依然不改,这个臣子就可以离开了。反之,既然你没有离开,就说明你认同君主的道德仁义,认同他的治国理念和施政纲领。那怎麼樣呢?作为臣子就要有忠、有敬。这样君臣上下一心、齐心协力,才能够成就功业,这个就是团队精神。中国古人实际上是最讲究团队精神的,也是知道怎么样最具有团队精神的,臣子要有和君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观念。

君子施教,对外教他要尊敬尊长,对内教他要孝敬父母,怎么样才能教好呢?“是故君子之事君也,必身行之。”君子侍奉国君,一定首先要身体力行。《说文解字》上把“教”解释为“上所施,下所效”,这就是告诉我们“身教”胜于“言教”。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不同于知识的教化——只是靠言语去教导,一定有“身教”,才能有良好的效果。我们现在很多家长说,我这个孩子怎么说都说不听,领导说我这个属下怎么说都说不听,老师说我这个学生怎么说都说不听。这句话就很有味道了,因为我们把教育变成了“说教”,而没有把正确的表演出来,所以属下就会有逆反。良好的“教”就是正己化人,把自己端正好了,才能够教导别人,使别人受到感化。

在《德育课本》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唐朝有一个官员叫张镇周,他本来是在寿春当官,后来被调回到自己的家乡舒州当都督,被调到自己的故乡任职,可想而知,那里有很多都是亲戚、故旧。如果他徇私枉法,老百姓就会生起怨气;如果他一律铁面无私,那又有伤亲情。怎么办呢?他没有上任之前,就先回到自己的故居,大摆宴席,请所有的亲朋好友大吃大喝了十天,大家都吃得很高兴,到了第十天,亲朋好友要离开的时候,他又送给每人一个大礼包,里边都是金银、绸缎等等,大家非常欢喜的东西,就在送他们出去的时候,他就流着眼泪说:“我回到自己的故乡当官,而官员与人民要保持好距离。过了今天以后,我就再也不能跟你们这样常常地吃喝、畅谈了,以后凡事都要秉公处理。”讲到这里,他自己很真诚地痛哭流涕。

我们想一想,这些亲朋好友在这里吃了十天,又接受了他的厚礼,还看他说了这么一番真诚的话,看到他发自内心的难受,当然能够体会到他为官的难处。所以他当官之后,就没有亲戚朋友,通过私人关系来向他求情,他处理事情不徇私枉法,老百姓都心悦诚服,民心也就很快安定下来。他刚刚回到家乡任职的时候,老百姓可能都会有担心,他会不会偏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偏向自己的故旧,但是他处事公平,让大家生起了信心,所以也没有人心生不平。君子事奉君主,必须自己首先身体力行,自己端正好自身,才能教化好百姓。

“所不安于上,则不以使下;所恶于下,则不以事上。非诸人,行诸己,非教之道也。”这段话就是孔子讲的“恕道”的具体化,“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再具体一点,对于上级的做法自己感到不安的,就不要以这样的方式施加给下级;凡是不愿意下级做的事,也不可以用这样的方式事奉上级。批评别人不该做,自己却这样做,这都不合教化的道理。

当然一个人必须扩充自己的仁爱之心,能够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他才能够身行之,自己身体力行。所以一个人能教育好他人,也是因为自己修身有成。这就是《大学》上讲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是故君子之教也,必由其本。顺之至也,祭其是与!故曰:‘祭者,教之本也已。祭而不敬,何以为也?’”君子的教化一定是从根本上来教起,根本是什么?就是孝道。教育是上行下效,身教重于言教,但是我们教育儿女孝道,如果自己的父母已经过世了,怎么能够身教呢?下面就讲到重点了。

“顺之至也,祭其是与。”也就是说,能够把恭敬之心、孝顺之心,体现到极致的就是祭礼。因为父母在世的时候孝敬父母,可能是贪图父母的财产,惧怕父母的权威,但是父母过世之后,还能祭祀父母,则纯粹出于孝子思念、感恩父母的诚心。而且在上的人,能够定时追念他的父母祖先,在下面的人,从他的身上也学到了孝道,所以把孝心体现到极致,就是祭礼的作用。“故曰:‘祭者教之本也已。’”所以说祭礼是教化的根本,我们现在都希望重视道德教育、道德建设,但是有没有抓住根本呢?这里告诉我们祭礼是教化的根本。“祭而不敬,何以为也?”如果心无恭敬之念,为什么还要去祭祀呢?这就是为我们指出了重点。也就是说,领导教导下属,老师教导学生,父母教导儿女,都必须自己有恭敬孝顺之心,这个恭敬孝顺之心,不是装出来的,不是为了教育而表现的,必须是发自内心的诚敬,才能够让人受到感化。

在《圣谕像解》上,记载着明仁宗的一个故事。明仁宗做太子的时候,有一次明成祖到了南京,退了朝之后,就召了东宫官杨士奇,问道:“你辅佐太子已经很长时间了,对太子的德行也是很了解了,太子的为人到底怎么样?”杨士奇回答说:“殿下仁、孝、恭敬,非常人可比。”意思说太子仁、孝、恭敬之德,不是一般人可比拟的。明成祖听了之后就问:“能不能给我举一些具体的事例来说明?”

杨士奇说:“在每逢祭祀的时候,太子一定会把所有的祭器亲自检查,从不把这件事委托给别人。比如说去年,按照惯例要举行祭礼的时候,太子正好得了痛风病,医生就告诉他,要服药发汗才可以。太子说‘如果要吃药发汗,怎么可以亲自参加祭祀呢?’左右的人就劝他,说‘您可以让别人代替您参加祭祀。’殿下就回答说‘皇上把祭祀的使命交付给我了,而我又派遣别人来代替。这不是违背君父的命令吗?’所以他就带着病,还是亲自去参加祭祀,祭祀才完毕,出了一身的汗,结果病就痊愈了。再比如每每给皇上您进奉食物的时候,也包括其他的物品,太子一定要亲自检查,亲手把封条封好,然后才派遣他们出发,不敢轻易地把这些事委托给下人去做。”明成祖听了之后,就说:“这都是为人子应该做的事情。”

杨士奇说:“自古以来的大圣大贤,就是把他该做的事情做到了极致而已。”也就是说,那些人之所以成为圣贤,也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只不过是毕恭毕敬地、认真负责地完成了自己的本分而已,正是因为这种恭敬心,才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到了极致。换句话说,一个人能不能把该做的事情做到极致,取决于自己的恭敬心足不足够。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谁得利益?当然是自己得利益。换句话说,你不能够把该做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因为自己的恭敬心不足,这就是明仁宗“躬阅祭器”的故事。

这个故事也是告诉我们,祭祀必须心存恭敬之心。皇帝对于祭祀这样的诚敬,自然能够上行下效,所以他当了皇帝之后,把国家也治理得很好。

因此,君子的教化必须从根本教起,能够把孝顺之心体现到极致的,不就是祭礼吗?所以说祭祀是教化的根本,如果对祭祀产生轻慢怀疑,而没有恭敬之心,何必还要去祭祀呢?我们今天谈“祭祖”不是为了去凑热闹,更不是为了去图形式,而是要从根本上去着眼,这个根本就是从自己的心地上去着眼。现在我们学传统文化的人,很多都迷于形式,虽然我们常常强调,要重实质不重形式,但是很多人却恰恰相反,是重形式不重实质,这就是告诉我们通过祭祖,践行孝道的教育意义,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关于修身要重实质不重形式,我们可以再参考一下林则徐先生写的《十无益》。这篇文章是林则徐写给他的子孙后代的,对于我们非常地有启发,我们不妨再来回顾一下。

第一,“存心不善,风水无益。”很多人学习传统文化,抓不住重点,喜欢找人给自己看看风水,门应该从哪儿开,桌子应该怎么摆放,墙应该怎么设置,背后应该靠一个什么,前面应该放一个什么。这些有没有用呢?可能也有用,但是这并不是根本。如果一个人心地不善良,即使给了他一个风水宝地,你也按照风水家的设计来规划改造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好的风水又被你破坏了。所以古人说“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善心培养起来,你是一个有福德的人,所到之处,自然一片吉祥。

第二,“不孝父母,奉神无益。”我们现在很多的庙宇前面,来烧香拜神的人很多,但是为什么来烧香拜神呢?很多人是来求升官儿、求发财、求保佑、求健康的。结果一个人在家连父母都不能够孝敬,这么大的恩德都不能记在心上,想着去报答,怎么可能感得神明的保佑呢?所以我们要明白神的意思。我们前面讲过,古人把那些有功于社会的人,过世之后,供为神来加以纪念,目的是让我们从他的身上,学到他的德行,学到他的风尚。比如说我们供的财神——文财神范蠡,就是从范蠡身上学会布施,获得财富的方法,因为他三散财、三聚财,如此做了三次,大家认为他很会赚钱,才把他供为财神。希望我们看到这个财神像,就学到“舍得、舍得,不舍就不得”,这才是供财神的教育内涵。但是我们现在学了一些形式,礼留下了仪,但是内涵、实质没有人讲了,这些就被变为迷信了。

第三,“兄弟不和,交友无益。”很多人对外边的同学朋友都是彬彬有礼,生怕自己的言语冒犯了别人。但是在家里,和自己的哥哥姐姐、兄弟姐妹说话的时候,就不客气了。我们很多人,从小没有学习怎样为人臣,怎样为人子,怎样为人弟,怎样为人妹,怎样为人妻,所以家庭关系都搞不好。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

比如说这个女子,没有学做女子之道,不知道“男子是天,女子是地”,女子要效法大地,要厚道、要包容万物。当然说女子是地,并没有贬损的意思,大地对于万物的生长非常的重要,我们的衣食住行,一切的资源都离不开大地。所以女子没有学会包容,结果怎么样呢?就会硬碰硬,这样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当然,夫妻关系很难和谐。作为女子,就要学会以柔克刚,这是女子需要学的一个内容。如果不懂得这一点的话,做人臣肯定做不好,做学生肯定做不好,做妻子肯定做不好,做弟弟妹妹也是做不好。

现在很多兄弟不和,很多人为了一点点财产就吵上了法庭,这也是因为不懂得兄弟相处之道。古人把兄弟比为手足之情、骨肉之情,说明非常看重兄弟姐妹之间的深情厚谊。在《弟子规》中有两句话,对于处理兄弟之情也非常的有用。第一句话就是“财物轻,怨何生”。兄弟姐妹把财产看得淡一点儿,把骨肉之情看得重一点,怎么又会产生怨恨呢?另一句话就是“言语忍,忿自泯”。兄弟姐妹在交流的时候,言语上互相忍让一下、少说一句,愤愤不平的心自然就泯灭了,又怎么可能吵起来、打起来呢?一个人在家里不能和兄弟相处,走上社会和他人也难以和睦相处。

我们看法照禅师,他写了一首诗,写的就是兄弟之间的深情厚谊。这首诗是这样写的:“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说一家的兄弟姐妹,就像一个大树,从树根上长出的不同枝杈,等他们长大了,各自都有发展,成家立业有自己的事业,这叫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兄弟姐妹在交流的时候,不要因为言语的不忍让,伤害了彼此之间的骨肉之情、手足之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兄弟姐妹之间,逢年过节聚在一起,突然发现对方的头上多了几个白头发,脸上多了几个皱纹,确实是“一回相见一回老”,我们还有多长时间守在一起,互相关心、互相照顾呢?“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兄弟姐妹之间,只要守住一个忍字,便相安无事,千万不要因为芝麻大一点的小事就吵上法庭,彼此不能够宽容。

《朱子治家格言》中也说:“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一家兄弟姐妹在一起过日子,最忌讳的就是把对方送上了法庭,即使这一个案子你能够赢,但是伤害了兄弟之情,说明你连兄弟都不能够容纳,心胸窄到了一定的程度。古人从这里也就知道了,你这个人前途无望,前途不会很远大。“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作样看。”如果兄弟能够和睦相处,为下一代他们之间和睦相处、兄友弟恭,也做出了良好的榜样。这就是法照禅师写的这首诗。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人兄弟姐妹之间的深情厚谊。

当然,一个人连兄弟姐妹都不能照顾,连一奶同胞都不关心,对朋友也好不到哪儿去。中国古人择友,怎么看呢?首先看他孝不孝敬父母,其次看他友不友爱兄弟。如果他不孝父母,对兄弟姐妹也不友好、不照顾,这个人就不可交,他对朋友肯定不是真心的,一定是有利可图才成为朋友。

第四,“行止不端,读书无益。”读书志在圣贤。至少也要做一个君子。所以古人读书,是为了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而不是像我们现在很多人读书,目的为了赚钱,有一个好的前程,生活有所着落,这样读书的目的就偏颇了。如果我们读很多书,但是做事思想言行都不正,这个书就白读了。

我们经常说,现在社会培养了很多“有知识没有文化”的人,什么叫有知识没有文化呢?就是我们把“四书五经”,包括我们所学的课程都倒背如流,但是我们不能够把它落实在生活之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能够得一百分,但是我们吃饭的时候,还把白花花的大米、白面、馒头,都扔的到处都是,这就是“有知识没有文化”。不要认为自己读了很多书,官位很高,就有文化。可能我们的文化,还不如农村的老太太,因为她懂得惜福,她懂得节俭,虽然没有学了很多书本的知识,但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都能够一一地落实,这个就叫有文化。

第五,“做事乖张,聪明无益。”“乖张”就是不循理,不符合情理,与人情道理都相背离。这样的人虽然有聪明智慧,但是这个聪明智慧,也不会对社会有利益。《弟子规》告诉我们“首孝弟,次谨信”,也就是说,先培养起对父母、兄弟的孝敬之心,然后才学习这些见闻。一个人没有德行,做事技巧却很高明,这个技巧反而给社会国家带来很大的危害。比如说这个小偷,他偷的技术很高超,他技术越高超,对国家的危害就越大。

第六,“心高气傲,博学无意。”博览群书,其实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学问,结果我们学得越多、读得书越多,但是没有变得越谦虚,反而越来越瞧不起别人,越来越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越来越不懂得尊敬人,我们学得再多,对自己的修身也毫无益处。在《颜氏家训》中,有一段关于读书、求学目的的论述,特别值得我们现代的知识分子警觉。这段话是这样说的:“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陵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这段话写得很好,它提醒我们不要把“学儒”变成搞“儒学”,知与行不合一。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求得长进,可是我看到有人读了十几卷书之后,便自高自大,欺侮长者、轻视同辈。这样别人自然像对仇敌一样恨他,像对鸱枭那样讨厌他,这样求学其实对自己并无益处,还不如不学。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充实自己,以弥补自身的不足,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向别人炫耀,只能夸夸其谈。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利益他人,推行自己的主张,以造福于社会。就如孔子,他到处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仁爱学说,目的并非是为了自己升官发财,而是为了使自己的学说能够为国君所用,造福更广大的人群,造福于社会。现在求学之人,是为了自身的需要,增长自身的才干,以求做官。学习就像种果树一样,春天可以赏玩它的花朵,秋天可以摘取它的果实。什么是花果呢?讲论文章好比赏玩春花,修身力行才是春天的果实。可见,真正的学问是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经典,在生活中落实,使自己的德行,以及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能力有所提升,最基本的也要做到仁、义、礼、智、信,把五伦关系处理好。

第七,“时运不济,妄求无益。”时节因缘不成熟,即使你想方设法地、忙忙碌碌地妄求,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我们观察自然界的现象,给我们很多的启发,比如说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如果我们的事业还处在春生的阶段,就不要指望它立刻就有收获,不要去妄求。因为“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样,时节因缘还不成熟,你非要怎么怎么样,让自己有压力,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古人说“随缘而不攀缘”,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八,“妄取人财,布施无益。”有的人贪污受贿,营私舞弊。贪了钱,又拿出其中的一点点去做布施、去做慈善。为了博夺虚名、博取赞叹,这个就是伪君子。布施的目的就是杜绝悭贪,因为人都很吝啬、有贪心,通过布施,把自己的贪心布施掉,让你不要那么吝啬。结果还经常取不义之财,布施也不会有真正的效果。

第九,“不惜元气,医药无益”。不珍惜自己的身体,不懂得养生保护自己,吃再多的药,对自己的健康也是没有用的。比如说很多人饮食起居都不正常,该休息的时候不休息,该吃饭的时候不吃饭,暴饮暴食,还过度地贪图财色等等。这样,伤了元气,即使是再好的医生、再好的医药,对你的健康也没有帮助。

第十,“淫恶肆欲,阴骘无益”。过分地贪着女色,做事都太过分、骄奢淫逸,即使祖宗有阴德,或者自己做了很多的慈善之事,也不会转变命运。就像我们要往杯子里注水,想把这个水盛满,但是杯子底下有一个漏洞,水装得再多也没用,因为都会漏掉。所以“未论行善,先须改过”,在没有讲积功累德之前,先把自己的过恶给弥补。古人说“天道祸淫最速”,天道自然的规律,就是给那些淫乱的人、放纵的人、过分的人,带来灾祸是最迅速、最迅速的了。一个人淫恶肆欲,过分地放纵自己的欲望,特别是邪淫,就会损害自己现世的福报,让自己身心不安。如果家人知道了,还会为你的这种行为感到羞耻,让你的事业不顺利,经常出状况,身体还会有疾病。又因为邪淫,你还要经常地蒙骗家人,也会犯妄语、绮语等其他的过失。

中国古人说“万恶淫为首”、“欲是深渊”。如果一个人沉迷于欲望而不能自拔,那就是发展了禽兽的品性、禽兽的一面,而忽视了灵性的提升。比如说有人追求卿卿我我的婚外情,不仅破坏了自己的家庭幸福,也会破坏别人的家庭和谐。所以《尚书》中,看一个人的发展前程,有没有发展前途,说了这样几句话:“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弗亡。”一个人对内兴起了迷恋女色之风,对外喜欢打猎、游戏,没有节制;喜欢饮酒,沉溺于靡靡之音;住的房屋又高又大,墙上还雕刻着花纹,雕梁画栋,极尽奢侈之事。以上六种情况,只要有一种出现在你的生活中,那就没有不灭亡的。人为什么会锒铛入狱呢?不是别人让你锒铛入狱的,都是自作自受、自取灭亡,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警惕的。林则徐的《十无益》,也是有助于我们看问题、做事情都要看到根本,做到根本。

我们接着讲《经解》。

郑玄在解释这一篇的篇名的时候,这样说:“名曰经解,以其记六艺政教之得失也。”“六艺”,就是六经。孔子在世的时候,“赞周易,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以这六种经典来教授弟子。孔子过世之后,弟子们把孔子所删定的典籍,尊称为“经”,把孔子评述六经宗旨的教导称为《经解》。孔颖达云:“六经,其教虽异,总以礼为本。”六经的教导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是总体上都以“礼”为本,都落实在“礼”上。《经解》这一篇,它是总述六经宗旨,最后归于“礼”,特别强调了“礼”对于治国理政,以及社会生活的重要性。我们看第一段。

“天子者,与天地参焉,故德配天地,兼利万物,与日月并明,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其在朝廷,则道仁圣礼义之序;燕处则听《雅》《颂》之音;行步则有环佩之声;升车则有鸾和之响。居处有礼,进退有度,百官得其宜,万事得其序。《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此之谓也。”我们看到这里。

“天子者,与天地参焉。”孔颖达《正义》说:“天覆地载,生养万物,天子亦能载生养之,功与天地相参齐等,故云‘与天地参’。”上天能够覆盖万物,大地能够承载万物,对于万物都有生长养育之恩。天子也能够承载生长养育万物,功德与天地相齐等,所以与天地并列为三。既然天子承担着这样重大的责任,所以古人对天子的教育和要求也就非常的严格,甚至从太子开始,就重视对继承人的教育。

在《群书治要·汉书》中,强调了古人对太子的教育。《汉书》中讲到,夏朝天子传承有十几世,殷朝天子传承了二十多世,周朝的天子传承了三十多世,但是到了秦朝,天子传承到第二世就灭亡了。人性本来都相差不大,为什么夏商周三代的君主,有道而能长久,秦朝的君主无道而暴亡?这其中的缘故可想而知,就是教育继承人的方式不一样,对继承人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一样。

后面就说,古代君王的太子一出生,就要给他以礼仪的教化,就要教导他习礼。而且习礼非常具体严格:让有德行的成年男子背着他,还有专门的官员穿戴整齐,就是穿上端服,戴上礼帽,然后带着太子行祭天之礼,就是拜天。如果路过宫门,宫门就是国君处理朝政的地方,他本来是背着太子的,这个时候就要把太子放下来。如果是路过供奉祖先宗庙的时候,就要小步快跑,这也是表示对祖先的恭敬,这都是教导孝道恭敬。所以太子从一个小孩的时候,教育就已经开始推行了,恭敬心就是在这日常生活中培养起来的。

周成王尚在襁褓之中的时候,就已经请了召公来为他做太保,周公做太傅,太公做太师。“保”,就是保护太子的身体,包括为他讲解养生之道,按照自然节律饮食起居,保持身心和谐等等;“傅,傅之德义”,就是以道德仁义来教导他;“师”,就是以圣贤教诲来启发他,包括给他讲一些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这都是三公的职责。不仅如此,还要设立“三少”,就是“少保、少傅、少师”。这些人和太子每一天生活在一起。他们负责把太师、太傅、太保所教导的,表演在生活之中,让太子随时能够看到、学习到。

在太子年幼懂事的时候,三公、三少就再给他讲明“孝仁礼义”的道理,引导他在生活中落实,并且把那些邪曲不正、奸邪之人驱逐出去,让他们远离太子,不让太子看到不好的行为。还要选出天下品行端正的君子,以及孝顺友悌、见闻广博,有道德学问的人来帮助、保护他,让他们陪伴太子,朝夕相处、同出同入。这些人和太子一起成长,从小也是接受圣贤教诲的熏陶,志同道合,其实也就是培养了下一代的朝臣。朝廷的重臣,也都是从这些太子的少师、少傅、少保之中选拔出来。

所以太子一出生,所见的是正事,所听的是正言,所行的是正道,前后左右的全是正人君子。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从小养成的品德,就像天性一样自然而然变成习惯。他从小接触的都是正确的教导,不正当的全都没有看到,所以他的行为,自然而然表现出来就是正确的。正是因为太子从小就接受这样严格的教育,长大之后才能承担起与天地参、赞天地之化育的责任。

“故德配天地,兼利万物,与日月并明,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所以天子的德行,必须能够和天地相配,恩惠普施万物,与日月同明,普照全世界,无微不至,不遗留任何微小的事物。

天地都是无私无求地生养万物,平等地利益所有的众生。“兼”,就是普遍地、平等地、没有差别地利益万物。不是因为这个是大树,我就关照一些,那个是小草,我就不闻不问;也不因为这个是大象很温顺,我就喜欢它、爱护它,那些是虎狼,我就厌弃它。而是要仿效日月无私照的精神,普照四海,也就是普照全世界而无微不至,就连微小之人也不遗弃。这是天子应该具备的德行,就是恩德普施,不遗漏任何一个子民。

读了这段话,也就能够明白,为什么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我们将举全党全国之力,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确保兑现我们的承诺。”这就是顺应了天地之道,提出的治国理政主张,所谓“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从这里我们也能够体会到,为什么中国在走上坡路,而美国在走下坡路。一个国家的兴盛还是衰落,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不是由别人给他造成的,而是“自求多福,自作自受,多行不义必自毙”。所以美国也用不着去打压、限制其他的国家,要知道自己按照天道来治国理政,这样才能够“顺天者昌”。这个道理不明白,就会白白的浪费很多的时间精力,最重要的是自己要走在道上。

“其在朝廷,则道仁圣礼义之序。”

“道”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就是通“导”,引导的意思。但是在《群书治要》的小注中说:“道,犹言也。”就是“讲、谈论”的意思。天子在朝廷则谈论仁圣、礼义的秩序。天子无戏言,不能够谈论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道听途说的事情,当然黄色笑话就更不能谈了。《弟子规》上说:“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对于一般的民众尚且如此要求,更何况是对于天子和领导者呢?所以天子在朝廷必须谈论仁圣、礼义的道理。

《大学》中说:“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像尧舜禹汤这样的圣王,他们以仁义率领天下,于是全国百姓也兴起了仁义之风。而到了夏桀、商纣王等末世君主,是以暴虐率领天下,结果天下百姓也从而行暴。

在《论语》中,孔子也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如果在上位的人好礼,民众就不敢不恭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在上位的人讲道义,“义”就是宜的意思,凡事做的合情、合理、合法,人民就没有人敢不服从。所以在上位的人按照规矩来做,按照道来做,才能够让人心悦诚服。

“燕处则听雅颂之音,”“燕处”就是休息的地方,“燕”就是指安息、闲居。“雅颂”,我们都知道《诗经》分为风、雅、颂。雅者,正也;雅乐,就是用于郊庙、朝会等重大典礼的庄重典雅的音乐的总称。颂,是赞美祖先、神灵或者君王的乐歌。这里边的“雅颂”就是指纯正的音乐。天子在休息的地方,所听的是和平、清正的雅颂音乐;这说明,不能休闲放松的时候,就随随便便可以听靡靡之音,看一些不雅的视频,这个都是不允许的。

“行步则有环佩之声;”“环佩”就是指佩环、佩玉,作为行为的节度。“环”,形平而圆的玉器,它的形状平而圆,中间有一个圆孔,圆孔的半径和周边的宽度相等。“环”象征着周而复始,没有穷尽止息;“玉”象征君子的德行,谦恭和雅、温润如玉。古人佩戴饰物,也是提醒自己的行为,要符合礼义道德的节度,这也是一种重视修身的表现,而不是为了炫富,这说明古人是重德不重财。正是因为古人重视修身进德,所以提醒自己也是无所不用其极。

比如说,《论语》上说:“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汤王在洗脸的盘子上都刻着一句铭文,用这个铭文提醒自己,每一天洗脸的时候,想到我每天都要洗脸,我们的德行,也要像脸一样,日新、又新,每一天都能够改过自新。再比如古人喝酒使用的酒爵,它的器物的形状像雀,取其鸣“喈喈”,雀的鸣叫之声就是“喈喈”,谐音就是节制的“节”。也就是,为什么要用这个来饮酒呢?就是告诉我们要节制饮酒。

在《孔子家语》中记载,孔子在瞻仰鲁桓公的庙时,看到庙中有一个攲器,就是一个很容易倾斜易覆的器皿。孔子就对守庙人问:“这是什么器皿?”守庙的人回答说:“这就是叫做‘宥坐’的器物了。”孔子说:“我听说过‘宥坐’这种器具,它有一个特点,里面空着的时候,它就会倾斜;装水适中的时候,它就会端正;装满了水,它就会倾覆。贤明的君主把它用来警戒自己,放置在自己的座位旁边,所以叫‘宥坐’。”他还对这些学生们说,我们试着往里装水看一看。他把水灌进器皿,达到容器一半的时候,容器就直立起来了,而当器皿装满了水,容器就倾倒了。看到这里,孔子感叹地说:“万物之中,哪有一个东西是满而不覆的呢?”

这个时候,他的弟子子路问了一句话:“如果想要持满而不倾覆,有什么办法吗?”这个学生问的也很好。孔子说“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道也。”聪明能干又有智慧,就要用愚笨的姿态来保持;功盖天下,就要用推让的姿态来保持;勇力震撼当世,就要用胆怯的姿态来保持;拥有四海的土地财富,就要用谦逊的姿态来保持。这就是谦退再谦退、低再低的方法。这个就是用“宥坐”之器,来提醒自己骄满则覆灭的道理。这些都是说明古人特别重视自己的修身,所以提醒自己无所不用其极。

在《韩非子·观行》篇中还记载:“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心缓,故佩弦以自急。”“弦”就是指弓弦,弓弦都是紧的;“韦”就是软牛皮。“弦紧皮软”,比喻人的性子急缓不同。所以古人佩弦,来警戒自己的性缓,配上弦告诉自己要急一点;佩韦以警戒自己的性急,配上软牛皮,来警戒自己的性子,不要那么急,要软要缓。后来就用“弦韦”来比喻缓急,也借指用以勉励自己的事物,包括朋友的规劝,叫“弦韦”。

后来,我们熟悉的就是用文字来提醒自己,比如说我们小学上学的时候,教室里都有励志的名言,桌子上有座右铭,还有古人墓碑上有墓志铭。建筑物的名字,比如说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也都是用来警戒自己、提醒自己;门的名字也有教育的意义:天安门、和平门、德胜门;路的名字:崇德路、崇明路;桥的名字:广济桥、安济桥:园的名字:颐和园:庄的名字,像我们这块叫大有庄,还有太平庄,这都是取自经典。还有书斋的名字:求阙斋、知不足斋等等。当然也包括过年的春联儿,也都是对自己德行上的期许,还有警示。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古人对自己的德行、修身非常地重视,所以提醒自己无所不用其极,时时让自己受到警戒,受到提醒。

我们现在人是把财看得很重,赚钱无所不用其极。所以我们所到之处,看到最多的就是广告,商业广告无所不在,把商业广告做的到处都是,也是无所不用其极。就像我们经常说的,在新闻联播之前,都是酒的广告,这个就是非常不合适的。我们在最黄金的时候,应该把经典上的教诲放上一段:“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全国人民都受到了教育,这多好。

这一段就说天子走路的时候,身上的佩环佩玉发出有节奏的声响,这说明什么呢?他走路不急不忙,动作行止都有威仪。不能蹦蹦跳跳,也不能急起来就跑,这都是有失威仪的表现。

“升车则有鸾和之响。”“升”就是登的意思,登上。“鸾、和”,都是铃。《韩诗内传》说:“鸾在衡,和在轼。前升车则马动,马动则鸾鸣,鸾鸣则和应。”“鸾”,是在车辕前端,系在马脖子上的横木上挂着的铃铛;“和”是系在马车车厢前面的扶手,也就是轼上的铃铛。人坐到车上,马就开始动,马一动,鸾铃就响,鸾铃一响,和铃就跟着响。因此说“鸾鸣则和应”。乘车时鸾铃发出悦耳的声音,“鸾铃”和“和铃”都发出悦耳的声音,这说明上车也有上车的威仪,上车的时候,是“鸾、和”发出和谐的声音。

“居处有礼,进退有度,百官得其宜,万事得其序。《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此之谓也”。“淑”就是善的意思,“忒”就是差错,“其仪不忒”就是没有差错。日常起居有优美的礼仪,进退有一定的法度,百官便能各得其所,万事都能有条有理。《诗经》上说:“善人君子,威仪完备。因其威仪完备,故能匡正天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一段讲天子遵守礼的教化而具备的威仪。

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中也讲了,什么叫威仪?以及君主威仪的作用。“有威而可畏,谓之威;有仪而可象,谓之仪。君有君之威仪,其臣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有其国家,令闻长世。”有威严而使人敬畏,叫做“威”,言行举止可使人效法,叫做“仪”。国君有国君的威仪,他的臣子就会敬畏而爱戴他,把他作为准则并效法之,所以能保有他的国家,让好的名声长存于世。

下面还举了一个周文王的例子来加以说明。殷纣王囚禁了周文王七年,但是各个诸侯都跟随着文王去坐牢,这可说是敬爱他。文王听说崇国政德混乱,于是发兵征讨,过了三十天,崇国还不投降,他便退回国内,修明道德教化,然后再次征讨。他布的营垒和上一次一样,但是崇国就降服为臣,其他边远部族也都相继归服,这可说是敬畏他。文王的功业,天下人赞颂而歌舞,可以说是以他为准则了。文王的德行至今还作为法则,可以说是仿效他,这都是因为文王有威仪的缘故。

“故君子在位可畏,施舍可爱,进退可度,周旋可则,容止可观,作事可法,德行可象,声气可乐,动作有文,言语有章,以临其下,谓之有威仪也。”君子在位时能使人敬畏,施惠于人,使人敬爱;进退可作为法度,与人交往可作为准则;仪容举止足以观赏,待人处事可以效法;道德品行可以学习,声音气度使人高兴;动作斯文典雅,说话条理分明。用这些来面对下属,就叫做”有威仪”。

《孝经》中也说:“君子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意思都是大同小异。在位的人,讲话不能随便,就像《论语》中所说的:“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身为一国之君,每讲一句话,都要考虑他的影响,所以讲的话能够为世人所称道,所作所为要能够给民众带来欢乐,让人们欢喜接受,让人听了之后愿意依教奉行。他的德行道义可以使人尊重,他做的事情都能为人们所效法,他的容貌举止都有可观之处,言外之意就是都很文雅,为人们所仰望,他的一言一行、处事待人、进退都符合法度。他这样统领民众,民众对他既尊敬又爱戴,向他学习仿效,这样才能够推行德教。从这里我们看到,当一个天子,当一个领导人,也非常的不容易,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小心谨慎,都要能够为世人所效法。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