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锐辅导员:
学长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交流《了凡四训》的第二篇《改过之法》。说实话,《了凡四训》中每句话都需要我们细细思量体会,也值得我们用一次课来深入交流,但时间有限,只能就部分重点内容提出来讨论,帮助我们加深印象。如果探讨话题之外,有学长对其他哪句话体悟特别深,欢迎大家分享心得,也欢迎大家提出疑问我们共同探讨。
学习经典时,要做到善学,有一个重点需要我们格外注意,那就是要格外注意自己的知见与哪些内容不符的,要能够抓住不放,一定要搞透彻搞明白,并将知见修正过来,直至与经典内容一致为止。同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见,而我们的知见一定要寻得经典的验证方可确认,否则都要谨慎,不可轻易相信自己的知见,更不可执着我见。
那么在修学传统文化的道路上,很多学人都感到总是进步很慢,其中一个原因可能就在于学习经典时疏忽了,总是不经意的关注与自己知见一致的内容,然后一番感慨,感觉有很大体悟领会。而对于与自己知见不一致的地方,则不自觉的就忽略过去,没有加以深究,错失改过提升的机会。而实际上,这些和自己知见不同的地方,正是我们的悟处,要重点注意才是。有疑惑其实是好事,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则不悟,所以欢迎大家多多提出疑问,我们共同来交流探讨。那么末学在交流会中,也会重点将一些与大众知见不一致的地方提出来,抛砖引玉,启发大家深入思考。
《改过之法》中教导我们改过时须具备的三种心,耻心、畏心和勇心。这三种心三而一,一而三,真心发出一个,另两个也都兼具了。我们在改过时,可以抓住其中一点来重点发心。关于这三种心,《改过之法》中已经将其理阐释得非常详尽,学长们有没有切身体会,可以和我们分享分享。
卢凤宝学长:改过对于每个人来说,真的是一个难关。知道自己的正确都很难,知道自己的错误更难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改错是改一个人的心。《了凡四训》积善之方中提到:为善要“先难”。学生觉得改过也应该从难改处先改。改了仍然会犯错误,再改再犯,一直循环往复。不过渐改渐轻,是好现象。一心向善,终会改正。共勉!
陶锐辅导员:是的,从最难改处先改。很多习气真的不是一下就能改过来的,再改再犯,再犯再改,渐改渐轻便是良性循环了,不气馁不放弃,终会改正!这便是勇心!
夏晓荷学长:《了凡四训》“改过之法”学习分享:要想改过,首先要“识过”,即“认识过错”。认识过错首先需要反思,可能要对照真理反思,也可能要对照自己的良心反思,也可能需要亲友劝谏、指正。当终于认识到自己的缺点,特别是一些比较顽固的思想行为习惯,要改过,就要像了凡先生所说的,要“发耻心、发畏心、发勇心”,断然改过,不再因循守旧,退缩不前。改过是“修行”的开始。小的毛病容易去除,大的毛病必须痛下决心改正才行。改过可以从事上改,也可从理上改,最好从心上改。所谓“太阳当空,魍魉潜消。”“一灯能破千年暗。”最重要的是在心上立志学习圣贤君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改过的路就是修行的路,是长期的伴随终生的过程。
陶锐辅导员:夏学长教了我们几点“识过”的方法对照真理,也就是对照经典,“经者,常也”,相信圣言量;对照自己的良心,“人性本善”、“本自具足”,只要不自欺,我们的心会给出答案;对照亲友劝谏,大德常提醒我们要善友为依,依众靠众,否则很容易盲修瞎练,误入歧途还不知道。感恩学长,总结的真好。
孙霞学长:《了凡四训》之《改过之法》学习分享:改过的前提是客观的认识自己的错误,“耻心”“畏心”“勇心”这三种心态是改过的关键前提,如果具足此三心,则过如“春冰遇日”般消除。内心对过错不同的态度,决定个人在行为上的改变程度。
陶锐辅导员:“内心对过错不同的态度,决定个人在行为上的改变程度。”态度是关键!
陶锐辅导员:
在发畏心中,我们自然会想到畏惧因果,文中则提到要懂得畏惧“天地鬼神”,并且《了凡四训》中叙述了大量的故事都提及到鬼神,在此末学再斗胆提出几个问题:真的有神仙或鬼神吗?这不是迷信吗?《了凡四训》堪称经典,被历代圣贤人所推崇,难道会有错有假?学习这些内容会不会像很多人说的变得“神神叨叨”的?共产党是无神论者,我们传统文化与之相悖吗?孔老夫子是否承认有鬼神的存在?如何理解佛教其实也是“无神论”?“无神论”的真实含义到底是什么?
这些话题可能有些敏感,在此可以不多做讨论,仅供大家思考,也可以带着这些问题去深入学习。当我们把这些问题搞清楚搞透彻了,就会发现都不相悖,都是一致的,并且也会发现我们所知之有限,有太多的误会与误解等待自己去澄清。
范爱红学长:学生斗胆说一句:神鬼都是自己的思想所现,唯心所识,唯思所现。比如说我们大都畏惧墓地,可是最大的死尸场却是我们自己的身体,我们试想一下,我们为了一饱口福,多少动物都被我们吃尽肚子,那不是一个个死尸吗?佛说:一切众生极具如来本相,我们每个人都是佛了,所以佛教是教育与共产党的思想所图同归。不当之处还请学长多多批评指教!
陶锐辅导员:关于吃肉,虽有此理,但也不能太过直白,得考虑一下大众的感受哈。@分享义工-范爱红(和谦)-修身班孝 嗯嗯,有下手处就好。孝 我们互相提醒,善友为依。
范爱红学长:学生昨天学习到一句话,感觉对峙毛病习气特别管用,不昧良心做事,在人事物的处理上学生受益匪浅。学生从此以后当从此处下功夫。 感恩学长提醒,学生又狂妄自大了,委婉说话是学生今生一定要做到的,还望良师益友多多关照提醒。
魏东红学长:佛教所讲无神论,是说诸法由因缘所生,宇宙万物由众生的共业所成,承认有精神、有鬼神,只是不以为有一位如一神教所说的全知、全能,主宰创造宇宙的,既的神。佛教不是“无鬼神论”者,而是不以为有独一无二主宰宇宙的创造神。不一定正确,学长们可以探讨指正。佛教并不承认世界是某些神或者神力所创造,而是依循世界的业力构建之后,形成的,所以:佛教是“无神论”。是唯心上的无神论,不是唯物主义的人死如灯灭。所以有鬼神有六道轮回,且众生自性智慧平等。心生万法,心生万物.
陶锐辅导员:其实,唯心与唯物都是偏到一边,心与物是不能割裂的,所以中华传统文化也并非唯心,而是认为心与物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陶锐辅导员:
《改过之法》中还重点教导我们从三个层面来改过:事上、理上、心上。事上改,收效很小,而且心未转、理未明,境界现前时,事上也是很难改过来的。心上改,最高明,但也是最难的,尤其我们现在人都是心浮气躁,压根看不到自己的心,也就无从改起。那么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从理上下功夫来改过则最为重要。文中也特别举了两个例子,分别是杀生和好怒,详细阐述了其中的义理,进而从理上改过。
很多学长分享心得时,都会提到道理都懂,遇到事情总是还会起烦恼。其实,了凡先生教导我们的方法就要学会去运用,既然理都懂,那么就要在当下将自己懂得的理来劝导自己。如果当下或者事后,都想不起来用那句经典或义理来劝自己,那只能说明没有真懂。如果真知道,那就学习了凡先生那样,从各个角度来思维义理,给自己讲,劝导自己,不放过每次犯错的机会,久而久之,必能改正。
进而也用相应的义理来劝导身边有缘人,这其实也是最好的复讲。所以复讲是活的,理是要在实际生活中去运用的,具体的事能思维并讲出相应的理,才是真正学会复讲了。
那么学长们可以想想自己有哪些过还没改过来,尤其是最难对治的习气,在理上可以从哪些角度来思维并劝导自己呢?大家可以各自思考下功夫。
袁媛学长:学生认为,改过首先要勇于认错,其实就是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不经事情,不知自己劣习有多顽固,还不自知,自以为是。很惭愧。课也听了不少,理好像也明了,其实都是浮于表面,蜻蜓点水没学透,害人害己。说到底,还是不老实,不听话。怎么办?还得回头,一门深入。学一个,明一个,改一个。事上改,理上明,心上清。
陶锐辅导员:师长教给我们六字真言:老实,听话,真干!好朴实的六个字,却有极深的义理,也直指我们共同的问题。
高志新学长:感恩辅导员老师分享指导,改过其实最受益,可惜也最难!道理懂做起来难,还是没真懂吧!先每晚反思,再改!反复思反复改,愿每日都有增进都有改过!哪怕一点点进步也是欣慰的!感恩陶学长感恩各位学长。
吴迪学长:在二十岁的时候就接触到《了凡四训》这本书,很遗憾的事没有认真学习。时隔多年再次深入学习,每天都是爱不释手,有时候一天读好几遍,真的体会到读诵经典带来的身心愉悦,感受到一经通,真的是百经通,受益匪浅。学习期间正好孩子大学放假回家,我很希望孩子能和我一起学习,能够吸取教训少走弯路。孩子是不屑一顾的。但是多少都受到一些影响,和我一起读了二次,读第一次的时候,告诉我以后不想吃肉了,虽然并没有坚持;读第二次的时候告诉我做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谦虚。以后没有和我坚持学习,我还为此和孩子生气,这么好的经典为什么不借放假的机会好好学习呢?可是后来我越让她学,她越反感了。我反省自己,是自己做的不好不能感染孩子。改过一词并不陌生,但是这些年一直是改了犯,犯了改。真的是《了凡四训》当中说的悠悠放任。很感谢老师同学们的孜孜不倦的教导和相互之间的督促。让我们每天一起在读诵经典中默默洗涤。
陶锐辅导员:
《改过之法》中重点阐述了改正“杀生”之过的义理,非常详尽,那么在此末学又要提问了:真的不能杀生吗?我们过年也没少杀鸡杀鸭杀鲜鱼活虾,从小打苍蝇蚊子踩死蚂蚁,这些都是习以为常,难道这些都是过吗?都需要改吗?鸡鸭鱼肉难道不是就该提供给人类吃的吗?苍蝇蚊子都是害虫,难道不该消灭吗?如果了凡先生所讲的这点,我们暂时还不能接受,是该忽略划过不去多想,还是要探究个明白?当我们的知见与经典不一致时,是该随顺自己,还是该随顺经典呢?那么以上问题仍然只是提供大家思考。
梁红学长:感谢辅导员老师分享指导感谢各位学长的精彩分享古语云:“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真是一语道破。静下心来扪心自问,好好反省自己,正如了凡先生所书,每日悠悠放任,如何了得!人命无常,一气不来,阴阳两隔,过恶欲改无由矣!管好每一个当下,提高警觉心,是当务之急。
至于神鬼之说,古今中外的许多著作典籍多有记载,如孔子言:“敬鬼神而远之”,林则徐:“父母不孝,奉神无益。”清朝大学士纪晓岚着《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许多真实灵异实例。国外许多书中都有记载。我们对之采取客观的态度,因为人的肉眼很局限,只能看到很狭小的一段光波,不能因为肉眼的局限,就武断说不存在,宇宙中不同维次空间里是否有其他生命存在?科学家一直在探讨。所以,科学的态度就是不能因为自己肉眼看不见就说不存在,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科学如继续发展,也许就会突破肉眼局限,发现其他生命,也就是古人说的鬼神等不同维次生命。
至于对待动物,我亲身体验,有一次,家中一只蚊子来咬我,我以善心待它,和它沟通,它竟然毒素很少,既没有让我痒,也没有起大包,我觉得可以沟通。从健康角度来说,有媒体报导,现在有很多不良养殖户往饲料里添加有害物质,人吃了这些肉就会得奇奇怪怪的病,为了身体健康,欧美有许多人选择素食。5年前我曾经参加过2期暑期教师英语培训,没想到省里专门从美国,加拿大请来的外教,她们都是素食。有一位美国校长,她女儿从小就吃素,很健康可见,国外素食潮流很盛。
张灵学长:尊敬的各位老师、学长大家晚上好!《改过之法》学习心得:1、过之所以难改是因为不明因果,很多道理好像都知道,却难以做到,都不是真知,只有真知才有真行。2、要明真知,不仅仅要学习,还要不断去实践,在实践中去领悟,只有真正实学真修,所谓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实践出真知。3、带着觉知去实践,不断提升自我的认知维度,当发现错误,要勇于面对并接纳真实的自己,只有真正认知自己,接纳自己,才能生发能量和光明,即可一灯祛除千年暗。
王丽学长:学习圣贤经典典籍,凡大圣大贤都是把孝悌之本分做到极致,孝感天地,友悌把孝道做得效力更大更圆满;与父母年龄相近的,我们要真的能想到,做到与父母平等对待关心关爱;与兄弟姐妹年龄相仿的,我们要真的能想到,做到与兄弟姐妹平等对待保护爱护;明理,知过,改过,志诚感通,德行,才能,智慧才得以圆满。学习《群书治要》以来,在实践力行中感受到《群书治要》中国传统文化的至精髓根脉;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收益;获得人之初,性本善的快乐。期盼在每天的学习中,实践中,力行中,获得自性自在之极乐。
无限感恩刘教授精彩讲解,启发自性本有之根本智,无限感恩刘教授身教示范,明因识果之自性本自具足,无限感恩刘教授孝亲,尊师,重道,行为世范,坚持中国传统文化自信坚持中国传统文化救世界坚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坚信坚持学习实践力行《群书治要》三年,五年,可以见证到《群书治要》救世界的初步成效,和谐天下,天下太平之太平盛世出现。
李幽铮学长:默默学习了学长们周一晚上讨论的《了凡四训》之《改过之法》,收获颇多,感悟也不少。之所以一直不敢分享是因为末学深知《了凡四训》里说的是对的,但也深知从心上改是最难的。所以末学接纳自己和身边人做不到从心上改时,从理上、事上改也是可行的。老师也说过“理要顿悟,事要渐俢。当然,末学这种想法可能也会被认为不够精进,勇心不够。
《群书治要》学习网
Website:www.qszys.cn Record number:京ICP备18013041号-1
Website construction:多维网讯 Telephone:010-6267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