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群书治要》研修班“尊师”主题班会分享
2021-06-07安徽国祯书院

1. 辅导员

学长们好,老师课程中多次反复强调:孝亲尊师,中华文化的大根大本!恩田,以父母为代表,敬田,以老师为代表,在孝亲尊师中培养我们的感恩心和恭敬心,再将此心扩大到一切人事物,这便是下学而上达,是我们修学传统文化的正确路径,让我们在这条大道上长期熏修,一起努力!

 

2. 王春梅学长

非常感恩传统文化对我个人以及生活各方面的改变,我是大千世界里一个平平无奇的家庭妇女,整日在家庭琐事里一地鸡毛……感恩我的第一任老师,倩兮读书会的发起人黄忠倩老师把我带进了智慧的大门。一入学习深似海,感恩郭继承教授、感恩刘丰老师、博仁老师……他们让我在俗世的风雨里内心强大,去除愚痴!最感恩的是刘余莉教授,我没想到我居然能参加《群书治要》的研修班。在我以前的印象里能做刘老师学生的都是有福报的党员干部,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而我居然有这样的福报?我感恩刘老师,感恩平台的各位义工老师,感恩孝组组长李军老师!《群书治要》古时候是给皇宫贵族的子女学习的,而我和我的孩子们都非常的幸福,每天打开读经机,随时都能聆听到刘教授智慧的教导,如涓涓细流淌进孩子幼小的心田,这是我们家最好的家风!

尊师重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这里我以一颗感恩致敬的心祝各位老师们身体康健,智慧爆棚!

 

3. 徐文靓学长

尊敬的刘教授,亲爱的群书治要师资研修班的各位老师,给位同修大家晚上好!

我是一个传统文化爱好者,平时喜欢听一些传统文化讲座,但都是碎片化的,一直有一个心愿想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但却不知从哪里开始。一个偶然的机缘,在刘英姐的介绍下,我加入了咱们这个群开始了基础班的学习。刘教授的讲课温婉大气,深入浅出,易懂易记。每次课件都认真听,认真做笔记,有的课甚至要听好几遍。“孝亲尊师是中华文化的大根大本”,“百善孝为先”,“诸事不顺皆因不孝”。“我与万物本为一体”等等这些理念已深植于心,并对照生活,好好力行,只有自己做好了,才能有资格去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4. 辛淑娟学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学长大家好!

人有生命,还有慧命,生命源于父母,恩重如山,慧命来自于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以我们必须感念老师的栽培!

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分诚敬得十分利益。百分诚敬得百分利益。万分诚敬得万分利益。学生收获的大小不是老师决定的,而是学生自己的恭敬心,专注心决定的,自己能增长多少智慧都取决于自己的恭敬真诚的态度。

尊师得福,慢师遭殃。下面是我母子的实例:我上学的时候接受能力很强,回家都几乎都是不写作业的。后来上课就不认真听课了,后来就与大学失之交臂了,一事无成。我儿从小聪明,识字早,又喜欢读史书。自认为比同龄人多懂点儿知识便增长了傲慢心。四年前有缘进了传统文化公益学校,在老师的两年教诲下,儿变化很大,老师讲的他都一一去践行。刘老师为了改正他身上的毛病在他身上下了很大功夫,有时都会失眠。就是在去年疫情期间孩子在家休课,刘老师还惦记他,托人带来蔡老师的书,让他读五遍,并写一篇心得。可是我儿并没有诚敬感恩之心,读了一遍便没有了下文。再加上摊我这个妈,也没去督促孩子,和孩子一起犯了大不敬的错误!!!!等今年国学班再开学,我还不知为何孩子就好像又变了一个人,还不如四年前了呢!更加顽劣。直到前几天我才恍然大悟!这是不恭敬老师的果!孩子是我的孩子不是老师的,你不恭敬老师,老师没失去什么,可我失去了本该优秀的儿子。不恭敬老师,不是我们对不起老师,是我们对不起我们自己。儿女是父母的复印件,活该我一事无成,活该我儿一身瓦裂,现在后悔莫及。昨日去国学班听课恰巧刘老师讲《论语》“居上不宽,为礼不敬”,我的脸如火烧,无地自容。心里暗自发誓:一定要带儿子一起日日恭敬,事事恭敬!讲这件事情只为警钟长鸣!

 

5. 李玉贤学长

尊敬的刘教授,各位尊敬的学长,很荣幸能在群书治要研修班学习,通过学习不断反省自己,努力修正、提升自己,让自己更懂得做好为人的本分。孝亲尊师是一切善行、修为的基础,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孝亲这一块有了很大提升,也更加感恩老师和各位学长的教导与积极影响。明天我母亲做心脏噪影,我正在医院陪护母亲。祝我的母亲健康平安!祝老师和各位学长夏安!

 

6. 于龙云学长

学生在尊师重道落实过程中,其中一点印象非常深刻,因为害怕打扰老师而不敢请教老师,后来老师说如果这个疑问自己解决了还好,如果没解决就会障碍我们进步,尤其是学习技艺如果练错了就麻烦了,老师就要花费更大力气来纠正我们之前的错误,自己和老师都浪费时间,由此知道了有疑问及时请教老师也是尊师重道的体现。

再就是传不习乎,也是尊师重道的体现,每天每时都要经常反省自己有没有把老师的教诲放在心上,有没有把老师传授自己的技术方法反复练习,有没有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最后就是小细节,比如有事跟老师请假,办完事要销假,点滴都是尊师重道的体现。

 

7. 李军学长

尊敬的刘教授、聂老师,群书治要研修班的所有家人们大家现在好。学生从17年接触传统文化改变历程很心酸,由于以前的不孝、不懂得活着的价值及人生意义,更谈不上如何去帮助人,心高气傲,也不懂得尊师重道!记得中学时由于开六一逃课回家取钱挨了老师一顿大嘴巴子,记恨在心,牙齿恨得发直,心想您等着!不学习传统文化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孝与德!道德沦丧很可怕!从19年接触了群书治要网络学习平台招募义工,当时觉得人生就是一个奉献的过程,实现自我价值必须为大众服好务,由于电脑不懂,给群书治要义工组老师增添了不少麻烦,宣传组组组长姜老师从零基础教学生如何做好语音合成文件,视频文字讲解!真的无限感恩,感恩团队的每一位老师用大愛帮助我们发心想做义工的家人们!直到今天做群书治要中短视频小故事大道理的校队都是姜老师及团队的每一位家人热心帮助,学生才逐步得以成长!学会舍不容易,舍得舍得就看您是否真的舍得去做应该舍得的事情,用真愛舍得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家庭,服务于社会!行好孝亲尊师的道是人生之根本!弟子规如同人根,根基不牢大楼就会坍塌,有损老师的教导!也真诚希望让愛从我们这里流动与传递,无论走到哪里学习群书治要的所有学员都会开花结果,更懂得为老师添光增彩!下一个出彩的就是您!感恩感谢所有为群书治要付出的老师与学长们!感恩。

 

8. 梁红学长

尊敬的刘教授,聂博士和各位老师、各位学长,大家好!今天讨论的是尊师的话题。末学是中学英语教师,从教32年,曾执教过幼儿园、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生,深感尊师是学生进步的关键。现在学生很难调教,许多上课的规矩都不知道。虽然年级一年年增长,尊师之心却在倒退。许多学生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或听课时东耳朵进西耳朵出,甚至两耳都没有听进去。中国汉字造字很有智慧,我们看正体的聪—“聰”字,左边一半是耳朵,也就是洗耳恭听才能聪明。民国时期一位大德说过: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为什么老师在同一间教室里上同样的内容,学生掌握程度差异甚大?就是每位学生的恭敬心程度不同。为什么对老师的恭敬心会有如此大的差异?究其根源,与家庭教育不无关系。还有从小缺乏礼仪的教育,有的家长过早给子女买手机,玩游戏,浏览不健康网站,有些家长盲目给孩子报各种文化补习班,学生因为课外有补习,上课就很不专心,很骄慢,自以为是,这些都会使学生良好的心性蒙蔽,障碍养成尊师的习惯。

下面谈谈我所认识的刘余莉教授和聂菲璘老师。2018年,末学参加北京国学师资培训,有幸亲自聆听刘教授讲课,作为整个师资培训最后压轴的课程,十分精彩,对学员进德修身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刘教授身行言教,整个课程非常感人。讲课完毕,学员们恭送教授离场,当时只见教授迈着稳健的步伐,气度不凡,风采照人,末学大为震撼,控制不住内心的敬仰,便寻找机会和教授合影留念,当时教授很慈悲随和,欣然与众多学员一一合影,现在想来,真是很惭愧,教授事物繁忙,我们还自私地要求教授和我们合影。

第一次听聂博士现场授课是在英国,当时有很多世界各地的友人,聂博士用全英文向与会的各国嘉宾介绍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当时就令末学很敬佩。真是教坛新秀!第二次是在安徽国祯书院,聂博士将《群书治要》宝典中有关因果的论述一一截取,将引经据典的功夫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在场的所有听众无不对因果的道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感恩群书治要传承委员会及国祯书院老师们的辛勤教导,末学定当以老师们为榜样,好好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做一个真正的践行者、传播者。

 

9.卢凤宝学长

各位老师好!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之后,每次听老师的教诲,都会有不同感悟,受到不同程度的教益,所以对传统文化学习中老师深深感恩,惭愧的是践行不够。

 

10. 范爱红学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学长:大家当下好!末学吕范爱红恭请报告。

“孝亲尊师”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根大本。老师的反复教导也是让我们时时提起感恩之心: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而老师给了我们慧命。父亲为什么要在我们拜师事,先行三跪九叩之大礼,就是要告诉我们老师和父母同样重要,而且是不可替代的。末学在跟着刘教授学《群书治要》的这一年时间了,常常发现老师真的是自己前进路上的明灯。末学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老师的话语就闪现在脑海,使末学头脑清醒不至于做出糊涂事。很多时候末学有迷惑不解的问题时,就发现老师在课上开始授业解惑了。每每这时,末学有“欢喜雀跃”之感。

末学从老师得到太多的“智慧”而是“知识”。末学在很多时候还是不能“学以致用”,但末学知道我们走的这条路是对的,在老师的教导下,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前途一片光明。

末学在学习中发了一个愿,末学要学着复讲老师的课,尽管末学不才,但末学明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弘扬传承,而不是单单靠老师的一己之力。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我们一起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经久不衰!

解决21世纪的问题,唯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沧海当前,必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砥前行”。我们也要像老师一样活成“一道光”不枉此生。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我们得到了是我们的幸运,老师已经为大家做出了榜样,我们能“青出于蓝胜于蓝”吗?末学相信我们只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我们就一定能!

末学实在是不知天高地厚,在分享中有不对的地方,恳请大家批评指教,末学感激不尽!感恩古圣先贤,感恩老师辛苦教导,感恩一切!

 

11.王莲梅学长

尊敬的刘教授,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学长,感恩“尊师”主题班会分享机会。今天是2021年全国高考第一天,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日子里,中午在研修班群里接收到义工老师分享的刘教授课程——送给高考学子箴言:读书志在圣贤。学习之后,更加惭愧,刘教授育人格局之大,境界深远。相比较而言,我作为成年人,接受国家教育多年,服务意识还不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本人都时常不能铭记“读书志在圣贤,非图科第。”班级共修共学,也不是非常有定力。倘有外在的干扰、琐碎的事情,也常常不能保证学习的连续性和“当次有效率”。所以,今晚的学习,特意按照班委学长们的引领,按时参加。

学习了三个小的视频,更深地体会“六月尊师月”活动中,老师、学长们的良苦用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根大本在“孝亲尊师”,只不仅仅是说说而已的。老师在视频中,从中国古人的“拜师礼”、“古代五礼之一嘉礼之冠礼”、“守丧”娓娓道来。每一个视频,时间不长,却句句扣响我的心。我的孩子在上小学一年级的那天早上,我们在家中孔子像前一起行拜师礼;好朋友的孩子,高考前毕业典礼,学校举行成年礼,场面庄严、肃穆,她在朋友圈发照片说:“今天是儿子的成人礼和毕业典礼,既高兴又心酸。”“跟孩子一起走过成人门,忍不住流眼泪了......”。

我一点点地体会,细细绵绵用功于古礼的吸收、细腻感受共情于今礼的多元,更加慨叹古圣先贤为我们留下智慧瑰宝,财富无尽。《论语》有云,“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古人父母过世,要守丧三年;老师过世,要守心丧三年。纵然亲、师不在了,没有人再对自己耳提面命,但,无论是从形式、还是自己的内心,都会遵从亲、师的遗愿。我想起了史可法的故事;想起了人们悼念袁隆平院士的方式之一,“好好吃饭,不要浪费。”

接受圣贤教诲,拿出时间做人生最有价值的事。学习、力行传统文化,“纸上得来终觉浅”,一一去践行。从孝敬父母、长辈、师长形式开始做起,继先辈的遗志。对我本人而言,关怀、照顾、顺从母亲。让他老人家顺心、顺意。没有忧虑。就是我应尽的孝。我,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好好生活,尽好本分。就是对父亲最大的缅怀。

感谢一天的工作、生活圆满。因为有求道的心,有“共学”之师友,道心要立起来。继往开来。感恩老师,学长们。

 

11. 甘向阳学长

各位学长们,晚上好!

感恩学长及组长们的辛苦劳作,也非常感恩感谢刘教授,能够进这个群学习,真的是我的荣幸,虽然工作非常的忙可是对这样的学习让我也倍加珍惜,只是没有其他学长们学习的那么深入,孝亲尊师的课程对我的帮助非常的大,自创业以来一直以为自己对父母很孝,对兄弟也亲心关爱,可是学习刘教授的课程对照自己觉得还有许多做的不好,对父母的孝没有做到和颜悦色,对兄弟的亲情没有做到喜爱欢喜,尊师重道这方面做的就更不到位了,缺陷非常的多,总是觉得我的付出太多,没有得到我的收获,其实就是太急功近利让。我忽略了对教师的尊重和培养,心念不好自然招来不好好上课的老师,通过学习我一定会加强改变自己的心念,在学习中践行在工作中力行,在生活中修行,再次感恩学长们和刘教授。在这里我还要感谢青海的郭生芳老师,是她介绍我认识的刘教授,进入这个班学习,也是我的良师益友,感恩让我遇见最好的自己,在我们学校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路上坚定信念,长时薰修,让很多的人受益,这里还要感谢学校和我一起学习的荣凤玲老师,看到她的学习态度鞭策我再忙也要完成每周二次的听课学习。

 

12. 刘英学长

尊敬的刘教授!尊敬的各位学长!大家晚上好!

很荣幸能在此平台上能与家人们一起学习成长!也很感恩有幸参加《群书治要》研修班的每一次学习。

“孝”是中华民族的大根大本,身为中华儿女,学习传统文化,首先要求自己“根植于孝亲尊师,力行于知恩报恩”!经常升起感恩之心,感恩父母给予我们色身生命,感恩老师给予我们智慧生命,使我们有幸学习传统文化!刘教授的每一次答疑解惑都使自己有了学习上的动力,促使自己能去很好的力行!刘教授在教学中有时候会把《弟子规》和传统文化的理念落实在企业和生活当中,短短的时间内就改变了企业的整个风气!所以也有很多的事例触动自己,所以在刘教授的教学中越来越愿意学习经典!古人说:“志在圣贤”,读书明理,自然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让我们看得更远!

这为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孝亲尊师”也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在生活中多留意自己的父母!无论走到哪里要记住父母的教诲!记住老师给予我们的谆谆教导!

 

13. 房淑珍学长

尊敬的刘教授、聂老师,及授课团队的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我听刘教授的课差不多有三四年了,尤其是最近两三年比较系统密集地跟随学习《群书治要》,感觉自己在思想上有了很大进步,知识层面有了很大提高,可以说传统文化的句子在平常聊天中信手拈来,《群书治要》学习到的故事更是熟记在心,比如宋弘的“糟糠之妻不下堂”,杨家的“四知堂”,孔子的“五个不吉祥”,还有“管理的三境界”等等。现实中的我有点飘了,有点傲了,遇到人就夸夸其谈,标榜自己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可是最近自己的生活中发生了一些问题,一下子把我打回了以前,再也不能用学到的知识来劝自己,会背诵“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可是真的做不到,真的体会到了老师一再告诫的那句话:“以圣贤文化教人易,以圣贤文化责己难,以圣贤文化出口易,以圣贤文化躬行难”。真的惭愧之极呀!愧对老师教导!由衷地感到传统文化是用来践行的,而不仅仅是坐而论的。从《弟子规》中的“力行”,到《中庸》里的“笃行”,再到《大学》里的“修身”,等等,无一不强调落实、践行的重要性。末学痛定思痛,决定一改以往的骄慢,沉下心来脚踏实地地学习、力行、改变。不愧对圣贤的经典,不辜负老师的教导,不浪费自己的生命。请各位老师和学长批评、监督!感恩!

 

14.王海峰学长

尊师重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要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我们更加注重尊师重教,努力学习,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史,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总结历史,开创未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永远都愿意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铺路石,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观、价值观相融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新的长征路上,听党话,跟党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优异成绩!

 

15. 侯云云学长

尊敬的各位老师,晚上好!学生侯云云向各位老师汇报跟随刘教授跟随各位老师一起学习的渊源。

18年,五月份遇到明珠国学。当时困于时间不够用,想进一步学习中医,也是看到了明珠国学学校张妈妈提笔的《礼运大同篇》,看到了希望。七月份辞职来到了明珠国学。第二年,正是明珠国学十周年庆。因为陪同在妈妈身边,所以得以亲近刘教授两次。因为自己生性不喜欢与领导打交道。所以,大部分的陪同由同事完成。而自己只是远远的观望。还记得,十周年庆的那个早晨,我在地里拔野菜,远远的看见刘教授聂老师还有几个人,心里是酸楚。我想,教授的慈悲,没有几个人懂。从而也知道了我们国家领导人的慈悲,是真的为了老百姓。曾经,为了给学校跑土地证,拿着六本《群书治要》第二册送给规划局的办事员,希望他们知道,我们学校在干什么,我们的国家在干什么。曾经,跟亲戚朋友说《群书治要》理念,碰到的都是,不懂,不看,不参与,或者勉强收下,说些以后的话。曾经,同学是副局级干部,每次去给推拿,拿出教授的视频机播放,想引起共鸣,是无效,于是远离。

所有的这一切,只是觉得,明师难遇,人师难求。曾经从明珠国学离开一年,期间,学校老师,李培龙老师,给发链接建议加入师资班,有幸得以进入学习。而今,在刘教授教育团体的引导下,我们逐渐明理,深入实践,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我们是失教的一代。而我尤为突出。所有的礼,到了我的这里,总是觉得别扭。眼睛游离,鞠躬不到位,手足无措,跟随长者前后不相宜。张妈妈说,云云,你是跟在我身边,妈妈最费心的一个,是妈妈说话最多的一个,受人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妈妈的家训,好的,答应了妈妈,我按家训来。师,是所有给我希望、指引和教导的人,不由得也想起了我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那些教导我的老师,还有好多好多的遇见,都是师,他们是垫起我今天遇到张妈妈、遇到刘教授团体的一个个台阶,一并感恩。我知道,学习的路还很长,唯有对老师恭敬、感恩,用空杯心态去学习一切,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而这一切都是需要生活中去践行落实,这应该也是对师长最大的感恩与回报。

 

16. 张晶棋学长

末学在这种班会的形式中受益!感恩各位学长!趁着孩子们都熟睡时用心读诵学长们的分享,向各位学长们学习!

 

17. 刘湘琼学长

尊敬的老师及各位学长,末学从自身经历及孩子身上体验到,只有从内心升发起对老师的真诚恭敬之心,才会对老师所教真正入耳入心,进而去研学践行,认真体悟,深信不疑,即使遇到问题也有自信去克服,不断提升自己学习力。我是通过国祯接触到刘教授的课程,但没认真去学,近期听了教授的课,觉得很多古文经典的理解有很大偏差,对世人有误传误导之嫌,十分需要像教授这样的人站出来给予正确的宣说教诲,以正经典之名。末学浅薄,言语不当,请老师学长指教,谢谢!

 

18. 王丽学长

敬爱的刘教授,聂老师好,亲爱的义工学长和学长们好。学习群书治要以来每一节课都特别能唤醒我的忏悔心,惭愧心,羞耻心,感恩心;启发我求道心。学习遍遍有体会,遍遍有提升,多读,多听,多写,身心安定,快乐无穷。中国传统文化以孝修身,以孝治家,以孝治国,以孝感化和谐天下。全世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都是以能够落实孝道开始;学习的方法:读书千遍,其义自现;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熟读圣贤经典,做到做好五伦,四维,八德;至诚求道与老师心志相应,真诚到极致的心与经典上通下达,悟到一句,做好一句,真实做到益己,益人,正己化人。

《群书治要》学习网

Website:www.qszys.cn Record number:京ICP备18013041号-1

Website construction多维网讯 Telephone:010-6267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