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孝亲”主题班会心得分享
2021-05-10安徽国祯书院

“孝亲”主题班会心得分享

百善孝为先,孝道首先围绕我们祖先而来,真正以一颗真诚之心,恭敬、感恩之心缅怀先祖,颂祖德,母亲怀胎十月,为了我们儿女付出的太多太多,当父母老了能否向父母照顾我们一样照顾父母呢?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到那时悔恨晚以!以前由于自己的不懂事埋怨父母!末学把自己的一个改过过程发送给学长们仅供参考!希望学长们能够批评指正,不走末学老路!感恩。

母亲等了几十年,儿子终于长大了

    由于以前我做的不对,把父母也伤害了,当回来给母亲和父亲洗脚的时候,父母都哭了。就是说我回到家中的时候,看到老母亲有病的时候,我给蒸的鸡蛋糕,40多年没有吃过母亲的一口剩饭。当我给母亲蒸完鸡蛋糕,母亲吃了没有几口。但是在这个期间,我把所有剩余的这个鸡蛋糕吃完以后,母亲含着泪就说:“我的儿子长大了,从来没有吃过母亲的剩饭,今天把母亲的剩饭吃了。”其实人生当中真的就是这样,不是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吗?我以前干了很多缺德的事,连老母亲都嫌弃,你说是人吗?所以说人生当中,真的就是自己不学不知道,一学才明白。人生“孝是根,德是本”。

种瓜得瓜,好婚姻的种子

    人从小孝开始,去逐步的孝顺自己的父母。到中孝,是延伸到自己的岳父岳母,到今天,从17年我们走进养老服务中心,去真正地去关爱一些空巢老人,看到那些老人也真的很可怜。因为他们的儿女都不在身边,也需要人陪伴,也需要人用心与心之间沟通和交流,他们真的很苦。其实人生当中当你没走进去的时候,不知道事实是什么样的滋味,当你真正的去付出的时候,看他们,也都是最苦。但是当你做了才知道,人生当中自己是最快乐的。先孝养双方父母,同时关怀鳏寡孤独是好婚姻的种子。

抱怨与感恩一念之差

    因为以前我自己对不起自己的父母,总是抱怨,埋怨。说父母不好,家庭不好,其实都是错的。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给我们知识,养育了我们,我们都不知道知恩、感恩、报恩,反过来还要去恨他、怨他,你说我们是不是人?我干了多少缺德事儿!也就是希望自己从现有的年龄来讲,能够去利用余生,把自己的双亲父母都孝顺好,去把自己学习传统文化这种心得,真正地去践行到社会。利用闲暇时间去关爱那些空巢老人。人不是说“关爱老人,孝行天下”吗?做一些真正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避开情迷与负能量

    所以说人,“孝是根,德是本。”从孝道开始做好自己,去维护,言语当中,行为当中,给自己的下一代立个榜样,立个标杆。就是因为我们不明白,中间夹杂了这个情而迷了。把这个情夹在里面,我们都糊涂了,都困惑在这儿了。也不懂得什么是孝了,不懂得什么是道德规范了。在钱的面前自私自利了,利益面前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了,这都是错误的。一个人带着“怨恨恼怒烦”的心去面对当下的时候,这个磁场永远都是负能量的。你这一生气不要紧,大家瞅着你都来气。你这一高兴,一微笑,大家瞅你都乐,你就是菩萨。那谁是菩萨,对不对?

                                                                          李军

 

说到孝敬父母末学真的很惭愧,感觉自己没有做到的太多,孝敬父母不仅孝养父母之身,孝养父母之心,还要孝养父母之志,孝养父母之慧。以前自己老让父母担心,真的是很不孝啊,今后末学一定努力弥补,让父母安心,孝养父母之志,孝养父母之慧。

                                                                     李映潼

 

父母真的是太伟大了!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一生都是为了孩子。如果能让天下的父母都能接受到圣学的教育,天下每一位父母都会有一个至善至美的归宿。人的本职就是要孝经父母,这与财富、知识和权力都没有关系。中国古人为子孙后代做了很多的榜样。代表性的有《二十四孝》,学生是在陪孩子看动画片时看到的,很受感动、很受教育。其中的“百里负米”中的子路真的是为人子女的好榜样。学习《群书治要》也是围绕“孝”来学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把《群书治要》读成一个字就是“孝”。父母对学生恩德无以言表,唯有学业有成,方能报道父母之恩、方能报答所有父母之恩。

                                                                      毕鑫

 

尊敬的刘教授,尊敬的聂老师,尊敬的各位老师,尊敬的各位学长!

晚上好!

刘教授所讲的孝亲内容听过了不止一遍,对于所讲内容很熟悉。能够把所学到的内容落实到生活中,确实不容易。每次听老师讲这些内容都感觉真的要这样做。生活中遇到了事情,往往却习气现前,第一反应是习惯中出现的状况。有时能够提醒自己马上要改正。能够立即觉知而改正的还好,有时就顺着习气说话办事,又把事情办坏了。越是对亲近的人,自己的习气暴露的越是严重。有时自己收敛一点,习气毛病上来了自己憋在心里没有表现出来,但自己知道习气又来了。如果不是境界现前,自己往往还觉得做得还可以。感觉到了自己刚才内心情绪上的一些变化,才知道。本来我做得并不怎么样。

在家不做孝子,出门难为忠臣。现实生活中,我们对领导的态度往往比对父母的态度要好。是我们对领导比对父母更尊敬吗?有可能是表面的客套,内心并没有真正的尊敬。或者是尊敬和客套掺杂在一起,皆因利益使然。

求学的路上需要战胜的就是自己,战胜自己的我执。明理很重要,做到更重要。

与大家共勉!

感恩各位老师!

感恩各位学长!

                                                                    卢凤宝

 

没有学习传统文化之前,我觉得我对父母很不错了,我从上学那会开始就发愿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参加工作后每次拿到工资除了留自己的伙食费。剩下全寄给父母,希望他们在农村物质上能好一点。刚结婚时由于我的性格刚强和婆婆关系处不好。母亲担忧不已,不顾家人反对过来帮我带孩子还做婆婆和我的思想工作。后来参加学习后才发现自己缺点太多,对父母和公婆没有恭敬心。以为物质上不亏待他们就是孝顺了。错了咱就实实在在的改,学完郭继承教授的初级国学班以后我就跟我爱人说,不论以前我和婆婆关系怎样,以后我都要好好孝敬她,郭教授说孝敬老人是上天给我们积福报的好机会。很多人父母不在。想孝敬都没有机会,空留遗憾!时至今日我才明白,孝顺是一种心态,一种将自己处于正确位置的心态,在这个世界上父母对我们的恩是最大的,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孝顺,那么对其他人怎么会有感恩之心呢!

                                                                     王春梅

 

尊敬的刘教授,各位老师,各位学长,大家现在好,那学生于龙云呢,简单的跟家人们汇报一下关于孝亲的修学体会自己呢,最深刻的一个体会就是一无色柔无声,面对至亲,有的时候非常惭愧的一点就是真的没有办法做到像母亲疼爱我们那样永远都是和颜悦色,这一点也是自己觉得无比惭愧的地方。

                                                                     于龙云

 

尊敬的各位老师!尊敬的各位学长!末学通过学习刘教授的课,以后和父母说话要心平气和,随顺父母,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和德行,不让父母担心。父母有做不好的地方,要怡吾色柔吾声,和颜悦色的和父母交谈。和父母一起学习成长,一起福慧增长,家庭和睦,美满吉祥!感恩大家!

                                                                     刘亚平

 

尊敬的刘教授,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学长大家现在好!听到刘教授的课真的是豁然开朗,深感惭愧,既有对父母的欠缺,又有了以后的目标,尤其是看到学长们的心得和事迹,反观自己,自己做的孝身之道所剩无几!让父母亲跟着操心简直是不孝,希望以后我们也能像孩子一样践行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需静听!父母责须顺承!孝先从改不孝开始!从我做起,从娃娃抓起!感恩

                                                                     高志新

 

以前一直以为自己挺孝顺的,从小听话、学习不用父母操心,心里时候总想着父母。学习蔡老师讲的的《弟子规》才发现,自己做的很差,对父母的孝顺是自己以为的,对父母的礼敬、关心远远不够。记得有次老师说“你有没有给父母顶过礼,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呢?”。我的父亲不善言谈,那次回家后第一次跟父亲聊到夜里一点钟,几次想起身给父母磕头,就是起不了身、磕不下去!等要离开家那天早晨,去跟父母告别,几次想拜下去,就是做不到!当时父母、哥哥催促我,再不走就赶不上车了。我转身要走,还在犹豫。再不拜,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一咬牙,转过身,给父亲跪下了:爸,我走了,谢谢您!转个身又给母亲顶礼!当头磕下去的时候,百感交集、瞬间泪如泉涌,父母亲、哥哥、爱人都哭了。那一刻我不是道是喜悦的泪还是忏悔的泪。后来不到一年,父亲去世了,否则我真的会抱憾终身。回想父亲生病住院,在病房给父亲洗脚,父亲脸上的幸福、满足感,享受着我给他洗脚,终身难忘,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很低很低。原来学习有些不明白、不懂得东西,似乎也能理解了。多年来,我一直努力工作,不敢懈怠,因为我相信我身后,有一双慈爱的眼睛一直在静静的看着我。

                                                                     王保林

《群书治要》学习网

Website:www.qszys.cn Record number:京ICP备18013041号-1

Website construction多维网讯 Telephone:010-6267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