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視頻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書治要·禮記》第14集

劉余莉 教授

  • 路線壹
  • 路線二
  • 音頻壹
視頻文字
《群書治要·禮記》第14集
2020-05-16

諸位同學,大家好: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禮記》。上次我們學到《祭統》。

“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禮。禮有五經,莫重於祭。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於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禮,是故唯賢者能盡祭之義。”

上次我們講了“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禮。”下面我們看“禮有五經,莫重於祭。”“禮有五經”就是指禮有五種:“吉、凶、賓、軍、嘉”禮。

所謂“吉禮”,就是祭祀之禮,包括祭天、祭祖、祭神等等。

“凶禮”,比如說喪禮、荒禮,比如說某一個地方發生饑饉、瘟疫等等,天子通過撤樂、減膳等禮儀表示同情;還有吊禮,比如說諸侯國或盟友,發生水旱、烽火等天災人禍時的慰問禮;恤禮,比如說國家遭遇內亂外寇時,鄰國要給予支持和援助。

“賓禮”就是指諸侯與周天子,以及諸侯之間的朝覲會同之禮。

“軍禮”就是與軍事活動密切相關的禮儀。

“嘉禮”就是在喜慶歡會活動中的禮儀,它包括六類:

飲食禮,就是各級貴族、庶民的飲酒和進食禮;

婚冠禮,包括公冠禮、士冠禮及婚娶之禮;

賓射禮也就是舉行射箭活動,分賓主按等級遵循的不同禮儀;

饗燕禮,也就是筵宴之禮;

脤膰禮,也就是舉行祀典之後,將祭肉分賜給助祭者的禮儀;

還有賀慶禮,就是遇到喜慶的事情,進行祝賀的禮儀。

在“吉、凶、賓、軍、嘉”五禮之中,沒有比“祭”禮更重要的了,所以將祭禮排在最前面。

“祭禮”為什麼如此重要呢?在《荀子•禮論》中講:“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這就是強調,天地是萬物生長的根本,沒有天地就沒有辦法長養萬物;先祖是人的根本,沒有先祖,哪有我們後代子孫?國家領導者和老師是治理的根本,如果沒有領導者日理萬機地治理和老師辛勤地教導,就沒有安定和諧的社會環境。

祭祀的目的,就是通過定時舉辦的紀念禮儀,表達對天地萬物、先祖,以及有恩於自己的人物的恭敬和感恩,目的就是教導人不忘本。中國人特別熱愛祖國,為什麼稱為祖國呢?那就是祖宗所在的地方。中國人為什麼這麼愛國?這和中國人重視祭祀的傳統密不可分。現在雖然對祖宗不像古人那麼重視了,但是還有孝道的影響,祖國,就是父母、親人、兄弟同胞所在的地方,因為有孝親的觀念,所以對祖國也特別地熱愛。

中國人供奉“天地君親師”,這也是有經典的依據的。而且我們從“天地君親師”的寫法之中,可以體會到,古人將教育落實在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存心。“天地”這兩個字要寫得很寬闊,意味著天寬地闊。要讓人效法“天無私覆、地無私載”的那種包容精神,承載萬物的德行。“君”字,下面的口必須封嚴,意思是說君無戲言,說話一言九鼎,不能隨便開口。“親”字,正體字的“親”字,上面有個“目”字,這個目不能夠封嚴,意思是說,親不閉目。這既是對父母長輩的祝福,希望父母健康長壽,也是念念想到,父母祖先在察看著兒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所以要心存敬畏,即使獨處一室,也要慎獨,不能做缺德事,令父母祖先蒙羞。“師”字,正體字的“師”字,要省略左上角的短撇,意思是師不可撇、師不當撇,就是不能夠把老師撇在一邊。“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尊師才能重道,不能夠忘記老師的教誨,也就是不能夠忘記聖賢之道。這些寫法,都是提起後人的孝敬和感恩之心。

在祭天、祭祖、祭神,各種形式的祭祀之中,祭祖的教育內涵是最顯著的。《論語》中也講:“慎終追遠,民德歸厚。” 民風淳厚,這是一個結果,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就是國家重視喪祭之禮,提倡知恩報恩、飲水思源,不忘本的孝道教育。我們想一想,一個人連祖先都能夠念念不忘,想著定時去祭祀的話,對於眼前的父母,哪有不照顧、不孝順的道理呢?有一位老教授,他對祭祀的含義體會得非常深刻,寫了一篇文章:“祭之旨在不忘本,所謂報本反始也。古禮首重祭禮,誠屬心性極則之理,而表現於吾人日常生活中者也。真一切行門之大根大本也。”

祭禮是什麼呢?是心性極則之理,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所以不要把祭禮看成一種表面的形式,這裡邊有極深的內涵,換句話說,孝道就是“心性極則”的道理。所以中國的漢字,“孝”字,上面是一個“老”字的一半,下面是一個“子”字。告訴我們老一代和子一代是一體的,合而為一,這個就叫‘孝’,如果分開了,那就不孝了。現代人講代溝,代溝就是父母跟兒女分開了,那怎麼叫孝呢?所以兒女沒有孝心,就會背叛父母,他到學校也會背叛老師,到出來工作也會背叛國家、背叛人民,所以“孝”字非常的重要。而上一代還有上一代,過去無始,下一代還有下一代,未來無終。這“無始無終”都是一體,這叫做“孝”。講到極處,孝道代表的是盡虛空、遍法界,所謂“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從時間上講,過去、現在、未來都是一體的;而從空間上講,盡虛空、遍法界都是一體的,一切眾生和我都是一體的。這是什麼呢?這就是我們的本性,我們的心性,所以成聖成賢,也不過是孝道的圓滿而已。

孟子說:“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又說“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道”,本來就在身邊、在近處,但是人人都認為它很深奧,到遠處去求,事情本來很容易,但是很多人都到難處去求;其實人人都能夠親愛父母,尊敬長輩,天下自然就太平。堯舜都是聖人,他們的道是什麼呢?他們的道就是“孝弟而已矣”,這就是“心性極則”之理。祭禮能夠啟發我們的孝心,啟發我們“一體”的心,這就是幫助人轉凡成聖。祭禮就是把“心性極則”之理,體現在日常生活之中,是一切行門的大根大本。

祭祀的宗旨就是教導人不忘本。所謂“返本報始”,這個教育意義就很重要了。為什麼呢?因為現在很多人都不孝父母,所以我們提倡祭祖,帶動更多人孝順父母、紀念祖先,這個功德就很大。進一步講,我們也不希望祖先的文化、傳統,斷在我們這一代的手中,我們還要去繼承祖宗的道業、祖宗的家法,所謂淵遠流長,這就是孝道的教育。為什麼中華民族能夠五千年長盛不衰?就是因為人們都有這種“一體”的觀念。不是衹有自己,而沒有他人、沒有家族、沒有社會、沒有國家、沒有天下,這種觀念是不可能讓世界長久的。傳統文化、傳統禮儀都是稱性的,就是和我們的心性相應,這也是我們對它深具信心的根本。

反觀我們今天,世界上出現了種種亂象,根本原因就是忽視了精神建設。而中華文化重視倫理道德的教育,恰恰為解決紛繁複雜的社會亂象提供了出路,中華文化的根本是孝道,祠堂祭祖教人返本報始,教人孝道。人人都有孝心,絕對就不會作惡。為什麼呢?因為他想到自己作惡,會對不起父母、對不起祖先,這就進而能夠“篤人倫”,就是處理好五倫關係,使“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五倫關係都能處理好了,人人都能夠這麼做,社會風俗自然就變得淳厚,這就是“淳風俗”。也就是社會和諧,國家安定繁榮,進而世界也能夠太平。

我們現在國家提倡“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哪里做起呢?必須要恢復“孝道教育”,具體來說就要恢復祭禮,提倡祭祀。這不是一件小事,不可以小看。對於我們地球而言,能令我們中華文化復興光大,對於宇宙而言,可以普照大千世界。中華文化不是某一個國家的,它是屬於世界的,屬於宇宙的。中華文化裡面講的道德仁義,整個宇宙裡面的任何國土都適用,是一切眾生都能夠得到和平、安樂、福慧、自在的基礎。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祠堂、祭祖是何等的重要,人人都能夠敬祖先、愛父母,也必然身心和諧、家庭和睦、社會安定、天下太平。正是因為祭禮如此的重要,所以禮有吉、凶、賓、軍、嘉五種,沒有比祭禮更重要的了。

“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於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禮,是故唯賢者能盡祭之義。”這說明,祭祀並不是外在的人、事、物所要求的,而是源於人內心,對父母、祖先的感念之情,這種內在的感念之情表現於行為就是祭禮。既然祭禮是對父母、祖先內心感念之情的外在表現,所以就必須具備誠敬之心,也就是做到畢誠畢敬。像孔老夫子在《論語》中說:“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他在祭祀的時候,如果祭祀父母、祖先,就好像父母、祖先在面前一樣恭敬;如果祭祀神明,就像神明在面前一樣,不敢有絲毫的怠慢,所以他能夠達到“我祭則得福”的效果。

當然我們知道神明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什麼意思,就是一個人有功於社會,過世之後,就給他建立廟來祭祀。比如說趙雲廟、岳王廟,他們被稱為神,這是中國文化中對神的一個解釋。廟其實就是相當於我們現在的紀念館、紀念堂、紀念碑,它是一種教育的含義,沒有什麼迷信色彩。

祭禮的意義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

首先,祭禮能夠長存孝思,培養人的恭敬心和不忘本的厚道情誼。人心厚道,懂得見利思義、知恩報恩,社會風氣自然就會變得淳厚。否則的話,就是見利忘義、忘恩負義。

第二,祭祖除了具備這些禮儀之外,還有一項重要的內容,就是要昭述祖德,因而也是傳承家道、家風、家文化的重要方式。古來用於祭祖的宗廟,天子是七廟,諸侯有五廟,大夫有三廟,士人有一廟,庶人,也就是平民沒有廟,但是家家戶戶都有祠堂,供奉祖先的牌位。每到春秋祭祀的時候,全家族的人被召集在宗廟或祠堂之中,聽講祖先的德行。你們家哪一朝哪一代,有哪一位有德行的祖先,他對國家有什麼貢獻,他有什麼德行,我們可以效法。所以作為後代子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小心謹慎,不要因為我們的言行給祖宗抹黑。

比如說我們都知道,楊家的堂號叫“四知堂”。就是因為東漢太守楊震不收“四知財”。這個“財”有天知、有神知、有你知、有我知,這個是“四知財”,所以他拒不接受。因為他的這種廉潔作風,使得楊家後人出現了“四世三公”的局面。每到春秋祭祀的時候,就要把楊震的德行講給後代子孫聽,楊家的後代子孫都接受了這種廉潔的教育,使自己潛移默化就不敢收這種不義之財,這樣就使祭祀成為了道德教育的機會場合。從這裡我們也看到,實際上中國的反腐倡廉教育,在家庭之中已經開始了。

第三,就是我們要提倡建設“中華民族萬姓先祖紀念堂”,取代古代的“百姓宗祠”,因為這有助於弘揚中國精神,傳承中華文化。根據中國科學院袁義達、杜若甫編著的《中華姓氏大辭典》,中國歷史上曾出現的姓氏多達兩萬三千多個,建設“中華民族萬姓先祖紀念堂”,把歷史上所出現的萬姓祖先放在一個紀念堂來祭祀。這個就是相當於古代的“百姓宗祠”。“宗祠”所起的文化教育意義,其實就是今天的“紀念館”。

建設“中華民族萬姓先祖紀念堂”,提倡祭祀中華民族萬姓先祖,宣講“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的民族精神,這有助於中華民族形成“一體”的價值觀。對內可以凝聚十三億同胞的人心,對外可以團結世界各地的華人,使之和諧一體、萬眾一心。在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同時,也促進全球各族,形成追求和諧、愛好和平的文化氛圍。可以說“中華民族萬姓先祖紀念堂”,是對中華傳統祭祖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是“百姓宗祠”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創新性轉化和創造性發展的成功範例。它的意義也非常的深遠而重大。也希望天下有識之士,都來推廣建設“中華民族萬姓先祖紀念堂”,祭祀中華民族的萬姓先祖,弘揚中國精神。這樣一來,中華文化一定能夠光照寰宇,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再創輝煌。

這裡就是強調,祭祀不是由外在的事物要人去這樣做,而是來源於內在,出自於人們的內心。內心對親人至誠的感念,表現於行為,便是祭禮。因此“衹有具備智慧與德行的賢人,才能夠完全瞭解祭禮的意義。”這句話說得很好,確實,沒有智慧的人,他不能夠理解祭祀的意義,他看到祭祀的這些禮儀,會覺得“這是不是搞迷信活動啊?”“這是不是形式主義呀?”比如說在十年文革的時候,把祠堂就作為“四舊”給破壞掉,這就是極大的損失。再往下看。

“是故君子之教也,外則教之以尊其君長。內則教之以孝於其親。是故君子之事君也,必身行之。所不安於上,則不以使下;所惡於下,則不以事上。非諸人,行諸己,非教之道也。是故君子之教也,必由其本。順之至也,祭其是與!故曰:‘祭者,教之本也已。祭而不敬,何以為也。’”這段話,我們也一句一句地來看一下。

“是故君子之教也,外則教之以尊其君長。內則教之以孝於其親。”君子施教,對外教他要尊敬尊長,對內教他要孝敬父母。這裡就講到屬下對領導要忠、要敬。“忠”就是竭盡全力,“敬”就是要有恭敬心。為什麼要忠呢?因為臣子選擇侍奉君主,就意味著認同君主的道德、仁義,施政綱領等等。既然認同,就要盡力侍奉。“忠”的一個表現就是看到君主有過失,臣子就要犯顏直諫,有勸諫的責任。所以,能否犯顏直諫,也是中國古代評價忠臣的一個重要標準。如果君主的過失很重大,臣子連續勸了三次,君主依然不改,這個臣子就可以離開了。反之,既然你沒有離開,就說明你認同君主的道德仁義,認同他的治國理念和施政綱領。那怎麼樣呢?作為臣子就要有忠、有敬。這樣君臣上下一心、齊心協力,才能夠成就功業,這個就是團隊精神。中國古人實際上是最講究團隊精神的,也是知道怎麼樣最具有團隊精神的,臣子要有和君主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觀念。

君子施教,對外教他要尊敬尊長,對內教他要孝敬父母,怎麼樣才能教好呢?“是故君子之事君也,必身行之。”君子侍奉國君,一定首先要身體力行。《說文解字》上把“教”解釋為“上所施,下所效”,這就是告訴我們“身教”勝於“言教”。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不同於知識的教化——衹是靠言語去教導,一定有“身教”,才能有良好的效果。我們現在很多家長說,我這個孩子怎麼說都說不聽,領導說我這個屬下怎麼說都說不聽,老師說我這個學生怎麼說都說不聽。這句話就很有味道了,因為我們把教育變成了“說教”,而沒有把正確的表演出來,所以屬下就會有逆反。良好的“教”就是正己化人,把自己端正好了,才能夠教導別人,使別人受到感化。

在《德育課本》中,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唐朝有一個官員叫張鎮周,他本來是在壽春當官,後來被調回到自己的家鄉舒州當都督,被調到自己的故鄉任職,可想而知,那裡有很多都是親戚、故舊。如果他徇私枉法,老百姓就會生起怨氣;如果他一律鐵面無私,那又有傷親情。怎麼辦呢?他沒有上任之前,就先回到自己的故居,大擺宴席,請所有的親朋好友大吃大喝了十天,大家都吃得很高興,到了第十天,親朋好友要離開的時候,他又送給每人一個大禮包,裡邊都是金銀、綢緞等等,大家非常歡喜的東西,就在送他們出去的時候,他就流著眼淚說:“我回到自己的故鄉當官,而官員與人民要保持好距離。所以過了今天以後,我就再也不能跟你們這樣常常地吃喝、暢談了,以後凡事都要秉公處理。”講到這裡,他自己很真誠地痛哭流涕。

我們想一想,這些親朋好友在這裡吃了十天,又接受了他的厚禮,還看他說了這麼一番真誠的話,看到他發自內心的難受,當然能夠體會到他為官的難處。所以他當官之後,就沒有親戚朋友,通過私人關係來向他求情,他處理事情不徇私枉法,老百姓都心悅誠服,民心也就很快安定下來。他剛剛回到家鄉任職的時候,老百姓可能都會有擔心,他會不會偏向自己的親朋好友,偏向自己的故舊,但是他處事公平,讓大家生起了信心,所以也沒有人心生不平。君子事奉君主,必須自己首先身體力行,自己端正好自身,才能教化好百姓。

“所不安於上,則不以使下;所惡於下,則不以事上。非諸人,行諸己,非教之道也。”這段話就是孔子講的“恕道”的具體化,“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再具體一點,對於上級的做法自己感到不安的,就不要以這樣的方式施加給下級;凡是不願意下級做的事,也不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事奉上級。批評別人不該做,自己卻這樣做,這都不合教化的道理。

當然一個人必須擴充自己的仁愛之心,能夠換位思考、將心比心,他才能夠身行之,自己身體力行。所以一個人能教育好他人,也是因為自己修身有成。這就是《大學》上講的:“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是故君子之教也,必由其本。順之至也,祭其是與!故曰:‘祭者,教之本也已。祭而不敬,何以為也?’”君子的教化一定是從根本上來教起,根本是什麼?就是孝道。教育是上行下效,身教重於言教,但是我們教育兒女孝道,如果自己的父母已經過世了,怎麼能夠身教呢?下面就講到重點了。

“順之至也,祭其是與。”也就是說,能夠把恭敬之心、孝順之心,體現到極致的就是祭禮。因為父母在世的時候孝敬父母,可能是貪圖父母的財產,懼怕父母的權威,但是父母過世之後,還能祭祀父母,則純粹出於孝子思念、感恩父母的誠心。而且在上的人,能夠定時追念他的父母祖先,在下面的人,從他的身上也學到了孝道,所以把孝心體現到極致,就是祭禮的作用。“故曰:‘祭者教之本也已。’”所以說祭禮是教化的根本,我們現在都希望重視道德教育、道德建設,但是有沒有抓住根本呢?這裡告訴我們祭禮是教化的根本。“祭而不敬,何以為也?”如果心無恭敬之念,為什麼還要去祭祀呢?這就是為我們指出了重點。也就是說,領導教導下屬,老師教導學生,父母教導兒女,都必須自己有恭敬孝順之心,這個恭敬孝順之心,不是裝出來的,不是為了教育而表現的,必須是發自內心的誠敬,才能夠讓人受到感化。

在《聖諭像解》上,記載著明仁宗的一個故事。明仁宗做太子的時候,有一次明成祖到了南京,退了朝之後,就召了東宮官楊士奇,問道:“你輔佐太子已經很長時間了,對太子的德行也是很瞭解了,太子的為人到底怎麼樣?”楊士奇回答說:“殿下仁、孝、恭敬,非常人可比。”意思說太子仁、孝、恭敬之德,不是一般人可比擬的。明成祖聽了之後就問:“能不能給我舉一些具體的事例來說明?”

楊士奇說:“在每逢祭祀的時候,太子一定會把所有的祭器親自檢查,從不把這件事委託給別人。比如說去年,按照慣例要舉行祭禮的時候,太子正好得了痛風病,醫生就告訴他,要服藥發汗才可以。太子說‘如果要吃藥發汗,怎麼可以親自參加祭祀呢?’左右的人就勸他,說‘您可以讓別人代替您參加祭祀。’殿下就回答說‘皇上把祭祀的使命交付給我了,而我又派遣別人來代替。這不是違背君父的命令嗎?’所以他就帶著病,還是親自去參加祭祀,祭祀才完畢,出了一身的汗,結果病就痊癒了。再比如每每給皇上您進奉食物的時候,也包括其他的物品,太子一定要親自檢查,親手把封條封好,然後才派遣他們出發,不敢輕易地把這些事委託給下人去做。”明成祖聽了之後,就說:“這都是為人子應該做的事情。”

楊士奇說:“自古以來的大聖大賢,就是把他該做的事情做到了極致而已。”也就是說,那些人之所以成為聖賢,也沒有什麼奇特之處,衹不過是畢恭畢敬地、認真負責地完成了自己的本分而已,正是因為這種恭敬心,才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到了極致。換句話說,一個人能不能把該做的事情做到極致,取決於自己的恭敬心足不足夠。所謂“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誰得利益?當然是自己得利益。換句話說,你不能夠把該做的事情做到極致,就是因為自己的恭敬心不足,這就是明仁宗“躬閱祭器”的故事。

這個故事也是告訴我們,祭祀必須心存恭敬之心。皇帝對於祭祀這樣的誠敬,自然能夠上行下效,所以他當了皇帝之後,把國家也治理得很好。

因此,君子的教化必須從根本教起,能夠把孝順之心體現到極致的不就是祭禮嗎?所以說祭祀是教化的根本,如果對祭祀產生輕慢懷疑,而沒有恭敬之心,何必還要去祭祀呢?所以我們今天談“祭祖”不是為了去湊熱鬧,更不是為了去圖形式,而是要從根本上去著眼,這個根本就是從自己的心地上去著眼。現在我們學傳統文化的人,很多都迷於形式,雖然我們常常強調,要重實質不重形式,但是很多人卻恰恰相反,是重形式不重實質,這就是告訴我們通過祭祖,踐行孝道的教育意義,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

關於修身要重實質不重形式,我們可以再參考一下林則徐先生寫的《十無益》。這篇文章是林則徐寫給他的子孫後代的,對於我們非常地有啟發,我們不妨再來回顧一下。

第一,“存心不善,風水無益。”很多人學習傳統文化,抓不住重點,喜歡找人給自己看看風水,門應該從哪兒開,桌子應該怎麼擺放,牆應該怎麼設置,背後應該靠一個什麼,前面應該放一個什麼。這些有沒有用呢?可能也有用,但是這並不是根本。如果一個人心地不善良,即使給了他一個風水寶地,你也按照風水家的設計來規劃改造了,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好的風水又被你破壞了。所以古人說“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善心培養起來,你是一個有福德的人,所到之處,自然一片吉祥。

第二,“不孝父母,奉神無益。”我們現在很多的廟宇前面,來燒香拜神的人很多,但是為什麼來燒香拜神呢?很多人是來求升官、求發財、求保佑、求健康的。結果一個人在家連父母都不能夠孝敬,這麼大的恩德都不能記在心上,想著去報答,怎麼可能感得神明的保佑呢?所以我們要明白神的意思。我們前面講過,古人把那些有功於社會的人,過世之後,供為神來加以紀念,目的是讓我們從他的身上,學到他的德行,學到他的風尚。比如說我們供的財神——文財神范蠡,就是從范蠡身上學會佈施,獲得財富的方法,因為他三散財、三聚財,如此做了三次,大家認為他很會賺錢,才把他供為財神。希望我們看到這個財神像,就學到“捨得、捨得,不捨就不得”,這才是供財神的教育內涵。但是我們現在學了一些形式,禮留下了儀,但是內涵、實質沒有人講了,這些就被變為迷信了。

第三,“兄弟不和,交友無益。”很多人對外邊的同學朋友都是彬彬有禮,生怕自己的言語冒犯了別人。但是在家裡,和自己的哥哥姐姐、兄弟姐妹說話的時候,就不客氣了。我們很多人,從小沒有學習怎樣為人臣,怎樣為人子,怎樣為人弟,怎樣為人妹,怎樣為人妻,所以家庭關係都搞不好。是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

比如說這個女子,沒有學做女子之道,不知道“男子是天,女子是地”,女子要效法大地,要厚道、要包容萬物。當然說女子是地,並沒有貶損的意思,大地對於萬物的生長非常的重要,我們的衣食住行,一切的資源都離不開大地。所以女子沒有學會包容,結果怎麼樣呢?就會硬碰硬,這樣會出現什麼情況呢?當然,夫妻關係很難和諧。作為女子,就要學會以柔克剛,這是女子需要學的一個內容。如果不懂得這一點的話,做人臣肯定做不好,做學生肯定做不好,做妻子肯定做不好,做弟弟妹妹也是做不好。

現在很多兄弟不和,很多人為了一點點財產就吵上了法庭,這也是因為不懂得兄弟相處之道。古人把兄弟比為手足之情、骨肉之情,說明非常看重兄弟姐妹之間的深情厚誼。在《弟子規》中有兩句話,對於處理兄弟之情也非常的有用。第一句話就是“財物輕,怨何生”。兄弟姐妹把財產看得淡一點,把骨肉之情看得重一點,怎麼又會產生怨恨呢?另一句話就是“言語忍,忿自泯”。兄弟姐妹在交流的時候,言語上互相忍讓一下、少說一句,憤憤不平的心自然就泯滅了,又怎麼可能吵起來、打起來呢?一個人在家裡不能和兄弟相處,走上社會和他人也難以和睦相處。

我們看法照禪師,他寫了一首詩,寫的就是兄弟之間的深情厚誼。這首詩是這樣寫的:“同氣連枝各自榮,些些言語莫傷情。”說一家的兄弟姐妹,就像一個大樹,從樹根上長出的不同枝杈,等他們長大了,各自都有發展,成家立業有自己的事業,這叫各自榮。“些些言語莫傷情”,兄弟姐妹在交流的時候,不要因為言語的不忍讓,傷害了彼此之間的骨肉之情、手足之情。“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為弟兄。”兄弟姐妹之間,逢年過節聚在一起,突然發現對方的頭上多了幾個白頭髮,臉上多了幾個皺紋,確實是“一回相見一回老”,我們還有多長時間守在一起,互相關心、互相照顧呢?“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爭端。”兄弟姐妹之間,衹要守住一個忍字,便相安無事,千萬不要因為芝麻大一點的小事就吵上法庭,彼此不能夠寬容。

《朱子治家格言》中也說:“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凶。”一家兄弟姐妹在一起過日子,最忌諱的就是把對方送上了法庭,即使這一個案子你能夠贏,但是傷害了兄弟之情,說明你連兄弟都不能夠容納,心胸窄到了一定的程度。古人從這裡也就知道了,你這個人前途無望,前途不會很遠大。“眼前生子又兄弟,留與兒孫作樣看。”如果兄弟能夠和睦相處,為下一代他們之間和睦相處、兄友弟恭,也做出了良好的榜樣。這就是法照禪師寫的這首詩。從中我們能夠感受到,古人兄弟姐妹之間的深情厚誼。

當然,一個人連兄弟姐妹都不能照顧,連一奶同胞都不關心,對朋友也好不到哪兒去。中國古人擇友,怎麼看呢?首先看他孝不孝敬父母,其次看他友不友愛兄弟。如果他不孝父母,對兄弟姐妹也不友好、不照顧,這個人就不可交,他對朋友肯定不是真心的,一定是有利可圖才成為朋友。

第四,“行止不端,讀書無益。”讀書志在聖賢。至少也要做一個君子。所以古人讀書,是為了提升自己的道德學問,而不是像我們現在很多人讀書,目的為了賺錢,有一個好的前程,生活有所著落,這樣讀書的目的就偏頗了。如果我們讀很多書,但是做事思想言行都不正,這個書就白讀了。

我們經常說,現在社會培養了很多“有知識沒有文化”的人,什麼叫有知識沒有文化呢?就是我們把“四書五經”,包括我們所學的課程都倒背如流,但是我們不能夠把它落實在生活之中。“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能夠得一百分,但是我們吃飯的時候,還把白花花的大米、白麵、饅頭,都扔得到處都是,這就是“有知識沒有文化”。不要認為自己讀了很多書,官位很高,就有文化。可能我們的文化,還不如農村的老太太,因為她懂得惜福,她懂得節儉,雖然沒有學了很多書本的知識,但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都能夠一一地落實,這個就叫有文化。

第五,“做事乖張,聰明無益。”“乖張”就是不循理,不符合情理,與人情道理都相背離。這樣的人雖然有聰明智慧,但是這個聰明智慧,也不會對社會有利益。《弟子規》告訴我們“首孝弟,次謹信”,也就是說,先培養起對父母、兄弟的孝敬之心,然後才學習這些見聞。一個人沒有德行,做事技巧卻很高明,這個技巧反而給社會國家帶來很大的危害。比如說這個小偷,他偷的技術很高超,他技術越高超,對國家的危害就越大。

第六,“心高氣傲,博學無益。”博覽群書,其實也是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學問,結果我們學得越多、讀得書越多,但是沒有變得越謙虛,反而越來越瞧不起別人,越來越不把別人放在眼裡,越來越不懂得尊敬人,我們學得再多,對自己的修身也毫無益處。在《顏氏家訓》中,有一段關於讀書、求學目的的論述,特別值得我們現代的知識份子警覺。這段話是這樣說的:“夫學者,所以求益耳。見人讀數十卷書,便自高大,陵忽長者,輕慢同列,人疾之如讎敵,惡之如鴟梟。如此以學自損,不如無學也。古之學者為己,以補不足也;今之學者為人,但能說之也。古之學者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學者為己,修身以求進也。夫學者猶種樹也,春玩其華,秋登其實。講論文章,春華也;修身利行,秋實也。”

這段話寫得很好,它提醒我們不要把“學儒”變成搞“儒學”,知與行不合一。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求得長進,可是我看到有人讀了十幾卷書之後,便自高自大,欺侮長者、輕視同輩。這樣別人自然像對讎敵一樣恨他,像對鴟梟那樣討厭他,這樣求學其實對自己並無益處,還不如不學。古代求學的人,是為了充實自己,以彌補自身的不足,現在求學的人是為了向別人炫耀,衹能誇誇其談。古代求學的人,是為了利益他人,推行自己的主張,以造福於社會。就如孔子,他到處周遊列國,推行自己的仁愛學說,目的並非是為了自己升官發財,而是為了使自己的學說能夠為國君所用,造福更廣大的人群,造福於社會。現在求學之人,是為了自身的需要,增長自身的才幹,以求做官。學習就像種果樹一樣,春天可以賞玩它的花朵,秋天可以摘取它的果實。什麼是花果呢?講論文章好比賞玩春花,修身力行才是秋天的果實。”可見,真正的學問是能夠把自己所學的經典,在生活中落實,使自己的德行、以及為人處事、待人接物的能力有所提升,最基本的也要做到仁、義、禮、智、信,把五倫關係處理好。

第七,“時運不濟,妄求無益。”時節因緣不成熟,即使你想方設法地、忙忙碌碌地妄求,也達不到預期的目的。我們觀察自然界的現象,給我們很多的啟發,比如說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如果我們的事業還處在春生的階段,就不要指望它立刻就有收穫,不要去妄求。因為“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這樣,時節因緣還不成熟,你非要怎麼怎麼樣,讓自己有壓力,也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古人說“隨緣而不攀緣”,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第八,“妄取人財,佈施無益。”有的人貪污受賄,營私舞弊。貪了錢,又拿出其中的一點點去做佈施、去做慈善。為了博奪虛名、博取讚歎,這個就是偽君子。佈施的目的就是杜絕慳貪,因為人都很吝嗇、有貪心,通過佈施,把自己的貪心佈施掉,讓你不要那麼吝嗇。結果還經常取不義之財,佈施也不會有真正的效果。

第九,“不惜元氣,醫藥無益”。不珍惜自己的身體,不懂得養生保護自己,吃再多的藥,對自己的健康也是沒有用的。比如說很多人飲食起居都不正常,該休息的時候不休息,該吃飯的時候不吃飯,暴飲暴食,還過度地貪圖財色等等。這樣,傷了元氣,即使是再好的醫生、再好的醫藥,對你的健康也沒有幫助。

第十,“淫惡肆欲,陰騭無益”。過分地貪著女色,做事都太過分、驕奢淫逸,即使祖宗有陰德,或者自己做了很多的慈善之事,也不會轉變命運。就像我們要往杯子裡注水,想把這個水盛滿,但是杯子底下有一個漏洞,水裝得再多也沒用,因為都會漏掉。所以“未論行善,先須改過”,在沒有講積功累德之前,先把自己的過惡給彌補。古人說“天道禍淫最速”,天道自然的規律,就是給那些淫亂的人、放縱的人、過分的人,帶來災禍是最迅速、最迅速的了。一個人淫惡肆欲,過分地放縱自己的欲望,特別是邪淫,就會損害自己現世的福報,讓自己身心不安。如果家人知道了,還會為你的這種行為感到羞恥,讓你的事業不順利,經常出狀況,身體還會有疾病。又因為邪淫,你還要經常地矇騙家人,也會犯妄語、綺語等其他的過失。

中國古人說“萬惡淫為首”、“欲是深淵”。如果一個人沉迷於欲望而不能自拔,那就是發展了禽獸的品性、禽獸的一面,而忽視了靈性的提升。比如說有人追求卿卿我我的婚外情,不僅破壞了自己的家庭幸福,也會破壞別人的家庭和諧。所以《尚書》中,看一個人的發展前程,有沒有發展前途,說了這樣幾句話:“內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牆。有一於此,未或弗亡。”一個人對內興起了迷戀女色之風,對外喜歡打獵、遊戲,沒有節制;喜歡飲酒,沉溺於靡靡之音;住的房屋又高又大,牆上還雕刻著花紋,雕樑畫棟,極盡奢侈之事。以上六種情況,衹要有一種出現在你的生活中,那就沒有不滅亡的。人為什麼會鋃鐺入獄呢?不是別人讓你鋃鐺入獄的,都是自作自受、自取滅亡,這些都是值得我們警惕的。林則徐的《十無益》,也是有助於我們看問題、做事情都要看到根本,做到根本。

我們接著講《經解》

鄭玄在解釋這一篇的篇名的時候,這樣說:“名曰經解,以其記六藝政教之得失也。”“六藝”,就是六經。孔子在世的時候,“贊周易,刪詩、書,定禮、樂,修春秋”,以這六種經典來教授弟子。孔子過世之後,弟子們把孔子所刪定的典籍,尊稱為“經”,把孔子評述六經宗旨的教導稱為《經解》。孔穎達雲:“六經,其教雖異,總以禮為本。”六經的教導雖然側重點不同,但是總體上都以“禮”為本,都落實在“禮”上。《經解》這一篇,它是總述六經宗旨,最後歸於“禮”,特別強調了“禮”對於治國理政,以及社會生活的重要性。我們看第一段。

“天子者,與天地參焉,故德配天地,兼利萬物,與日月並明,明照四海而不遺微小。其在朝廷,則道仁聖禮義之序;燕處則聽《雅》《頌》之音;行步則有環佩之聲;升車則有鸞和之響。居處有禮,進退有度,百官得其宜,萬事得其序。《詩》雲:‘淑人君子,其儀不忒。其儀不忒,正是四國。’此之謂也。”我們看到這裡。

“天子者,與天地參焉。”孔穎達《正義》說:“天覆地載,生養萬物,天子亦能載生養之,功與天地相參齊等,故雲‘與天地參’。”上天能夠覆蓋萬物,大地能夠承載萬物,對於萬物都有生長養育之恩。天子也能夠承載生長養育萬物,功德與天地相齊等,所以與天地並列為三。既然天子承擔著這樣重大的責任,所以古人對天子的教育和要求也就非常的嚴格,甚至從太子開始,就重視對繼承人的教育。

在《群書治要·漢書》中,強調了古人對太子的教育。《漢書》中講到,夏朝天子傳承有十幾世,殷朝天子傳承了二十多世,周朝的天子傳承了三十多世,但是到了秦朝,天子傳承到第二世就滅亡了。人性本來都相差不大,為什麼夏商周三代的君主,有道而能長久,秦朝的君主無道而暴亡?這其中的緣故可想而知,就是教育繼承人的方式不一樣,對繼承人教育的重視程度不一樣。

後面就說,古代君王的太子一出生,就要給他以禮儀的教化,就要教導他習禮。而且習禮非常具體嚴格:讓有德行的成年男子背著他,還有專門的官員穿戴整齊,就是穿上端服,戴上禮帽,然後帶著太子行祭天之禮,就是拜天。如果路過宮門,宮門就是國君處理朝政的地方,他本來是背著太子的,這個時候就要把太子放下來。如果是路過供奉祖先宗廟的時候,就要小步快跑,這也是表示對祖先的恭敬,這都是教導孝道恭敬。所以太子從一個小孩的時候,教育就已經開始推行了,恭敬心就是在這日常生活中培養起來的。

周成王尚在襁褓之中的時候,就已經請了召公來為他做太保,周公做太傅,太公做太師。“保”,就是保護太子的身體,包括為他講解養生之道,按照自然節律飲食起居,保持身心和諧等等;“傅,傅之德義”,就是以道德仁義來教導他;“師”,就是以聖賢教誨來啟發他,包括給他講一些治國平天下的道理。這都是三公的職責。不僅如此,還要設立“三少”,就是“少保、少傅、少師”。這些人和太子每一天生活在一起。他們負責把太師、太傅、太保所教導的,表演在生活之中,讓太子隨時能夠看到、學習到。

在太子年幼懂事的時候,三公、三少就再給他講明“孝仁禮義”的道理,引導他在生活中落實,並且把那些邪曲不正、奸邪之人驅逐出去,讓他們遠離太子,不讓太子看到不好的行為。還要選出天下品行端正的君子,以及孝順友悌、見聞廣博,有道德學問的人來幫助、保護他,讓他們陪伴太子,朝夕相處、同出同入。這些人和太子一起成長,從小也是接受聖賢教誨的薰陶,志同道合,其實也就是培養了下一代的朝臣。朝廷的重臣,也都是從這些太子的少師、少傅、少保之中選拔出來。

所以太子一出生,所見的是正事,所聽的是正言,所行的是正道,前後左右的全是正人君子。這就是孔子所說的“少成若天性,習貫如自然”,從小養成的品德,就像天性一樣自然而然變成習慣。他從小接觸的都是正確的教導,不正當的全都沒有看到,所以他的行為,自然而然表現出來就是正確的。正是因為太子從小就接受這樣嚴格的教育,長大之後才能承擔起與天地參、贊天地之化育的責任。

“故德配天地,兼利萬物,與日月並明,明照四海而不遺微小。”所以天子的德行,必須能夠和天地相配,恩惠普施萬物,與日月同明,普照全世界,無微不至,不遺留任何微小的事物。

天地都是無私無求地生養萬物,平等地利益所有的眾生。“兼”,就是普遍地、平等地、沒有差別地利益萬物。不是因為這個是大樹,我就關照一些,那個是小草,我就不聞不問;也不因為這個是大象很溫順,我就喜歡它、愛護它,那些是虎狼,我就厭棄它。而是要仿效日月無私照的精神,普照四海,也就是普照全世界而無微不至,就連微小之人也不遺棄。這是天子應該具備的德行,就是恩德普施,不遺漏任何一個子民。

讀了這段話,也就能夠明白,為什麼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我們將舉全黨全國之力,堅決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確保兌現我們的承諾。”這就是順應了天地之道,提出的治國理政主張,所謂“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從這裡我們也能夠體會到,為什麼中國在走上坡路,而美國在走下坡路。一個國家的興盛還是衰落,都是有規律可循的,不是由別人給他造成的,而是“自求多福,自作自受,多行不義必自斃”。所以美國也用不著去打壓、限制其他的國家,要知道自己按照天道來治國理政,這樣才能夠“順天者昌”。這個道理不明白,就會白白的浪費很多的時間精力,最重要的是自己要走在道上。

“其在朝廷,則道仁聖禮義之序。”

“道”有兩種解釋,第一種解釋就是通“導”,引導的意思。但是在《群書治要》的小注中說:“道,猶言也。”就是“講、談論”的意思。天子在朝廷則談論仁聖、禮義的秩序。天子無戲言,不能夠談論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道聽途說的事情,當然黃色笑話就更不能談了。《弟子規》上說:“奸巧語,穢汙詞;市井氣,切戒之。”對於一般的民眾尚且如此要求,更何況是對於天子和領導者呢?所以天子在朝廷必須談論仁聖、禮義的道理。

《大學》中說:“堯舜帥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像堯舜禹湯這樣的聖王,他們以仁義率領天下,於是全國百姓也興起了仁義之風。而到了夏桀、商紂王等末世君主,是以暴虐率領天下,結果天下百姓也從而行暴。

在《論語》中,孔子也說:“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如果在上位的人好禮,民眾就不敢不恭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在上位的人講道義,“義”就是宜的意思,凡事做的合情、合理、合法,人民就沒有人敢不服從。所以在上位的人按照規矩來做,按照道來做,才能夠讓人心悅誠服。

“燕處則聽雅頌之音”。“燕處”就是休息的地方,“燕”就是指安息、閒居。“雅頌”,我們都知道《詩經》分為風、雅、頌。雅者,正也;雅樂,就是用於郊廟、朝會等重大典禮的莊重典雅的音樂的總稱。頌,是讚美祖先、神靈或者君王的樂歌。這裡邊的“雅頌”就是指純正的音樂。天子在休息的地方,所聽的是和平、清正的雅頌音樂;這說明,不能休閒放鬆的時候就隨隨便便可以聽靡靡之音,看一些不雅的視頻,這個都是不允許的。

“行步則有環佩之聲”。“環佩”就是指佩環、佩玉,作為行為的節度。“環”,形平而圓的玉器,它的形狀平而圓,中間有一個圓孔,圓孔的半徑和周邊的寬度相等。“環”象徵著周而復始,沒有窮盡止息;“玉”象徵君子的德行,謙恭和雅、溫潤如玉。古人佩戴飾物,也是提醒自己的行為要符合禮義道德的節度,這也是一種重視修身的表現,而不是為了炫富。這說明古人是重德不重財。正是因為古人重視修身進德,所以提醒自己也是無所不用其極。

比如說,《論語》上說:“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湯王在洗臉的盤子上都刻著一句銘文,用這個銘文提醒自己,每一天洗臉的時候,想到我每天都要洗臉,我們的德行,也要像臉一樣,日新、又新,每一天都能夠改過自新。再比如古人喝酒使用的酒爵,它的器物的形狀像雀,取其鳴“喈喈”,雀的鳴叫之聲就是“喈喈”,諧音就是節制的“節”。也就是,為什麼要用這個來飲酒呢?就是告訴我們要節制飲酒。

在《孔子家語》中記載,孔子在瞻仰魯桓公的廟時,看到廟中有一個攲器,就是一個很容易傾斜易覆的器皿。孔子就對守廟人問:“這是什麼器皿?”守廟的人回答說:“這就是叫做‘宥坐’的器物了。”孔子說:“我聽說過‘宥坐’這種器具,它有一個特點,裡面空著的時候,它就會傾斜;裝水適中的時候,它就會端正;裝滿了水,它就會傾覆。賢明的君主把它用來警戒自己,放置在自己的座位旁邊,所以叫‘宥坐’。”他還對這些學生們說,我們試著往裡裝水看一看。他把水灌進器皿,達到容器一半的時候,容器就直立起來了,而當器皿裝滿了水,容器就傾倒了。看到這裡,孔子感歎地說:萬物之中,哪有一個東西是滿而不覆的呢?

這個時候,他的弟子子路問了一句話:“如果想要持滿而不傾覆,有什麼辦法嗎?”這個學生問的也很好。孔子說“聰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此所謂損之又損之道也。”聰明能幹又有智慧,就要用愚笨的姿態來保持;功蓋天下,就要用推讓的姿態來保持;勇力震撼當世,就要用膽怯的姿態來保持;擁有四海的土地財富,就要用謙遜的姿態來保持。這就是謙退再謙退、低再低的方法。這個就是用“宥坐”之器,來提醒自己驕滿則覆滅的道理。這些都是說明古人特別重視自己的修身,所以提醒自己無所不用其極。

在《韓非子·觀行》篇中還記載:“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自緩;董安於之心緩,故佩弦以自急。”“弦”就是指弓弦,弓弦都是緊的;“韋”就是軟牛皮。“弦緊皮軟”,比喻人的性子急緩不同。所以古人佩弦,來警戒自己的性緩,配上弦告訴自己要急一點;佩韋以警戒自己的性急,配上軟牛皮,來警戒自己的性子,不要那麼急,要軟要緩。後來就用“弦韋”來比喻緩急,也借指用以勉勵自己的事物,包括朋友的規勸,叫“弦韋”。

後來,我們熟悉的就是用文字來提醒自己,比如說我們小學上學的時候,教室裡都有勵志的名言,桌子上有座右銘,還有古人墓碑上有墓誌銘。建築物的名字,比如說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也都是用來警戒自己、提醒自己;門的名字也有教育的意義:天安門、和平門、德勝門;路的名字:崇德路、崇明路;橋的名字:廣濟橋、安濟橋;園的名字:頤和園;莊的名字,像我們這塊叫大有莊,還有太平莊,這都是取自經典。還有書齋的名字:求闕齋、知不足齋等等。當然也包括過年的春聯,也都是對自己德行上的期許,還有警示。

這說明什麼呢?說明古人對自己的德行、修身非常地重視,所以提醒自己無所不用其極,時時讓自己受到警戒,受到提醒。

我們現在人是把財看得很重,賺錢無所不用其極。所以我們所到之處,看到最多的就是廣告,商業廣告無所不在,把商業廣告做的到處都是,也是無所不用其極。就像我們經常說的,在新聞聯播之前,都是酒的廣告,這個就是非常不合適的。我們在最黃金的時候,應該把經典上的教誨放上一段:“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全國人民都受到了教育,這多好。

這一段就說天子走路的時候,身上的佩環佩玉發出有節奏的聲響,這說明什麼呢?他走路不急不忙,動作行止都有威儀。不能蹦蹦跳跳,也不能急起來就跑,這都是有失威儀的表現。

“升車則有鸞和之響”。“升”就是登的意思,登上。鸞、和,都是鈴。《韓詩內傳》說:“鸞在衡,和在軾。前升車則馬動,馬動則鸞鳴,鸞鳴則和應。”“鸞”,是在車轅前端,系在馬脖子上的橫木上掛著的鈴鐺;“和”是系在馬車車廂前面的扶手,也就是軾上的鈴鐺。人坐到車上,馬就開始動,馬一動,鸞鈴就響,鸞鈴一響,和鈴就跟著響。因此說“鸞鳴則和應”。乘車時鸞鈴發出悅耳的聲音,鸞鈴和和鈴都發出悅耳的聲音,這說明上車也有上車的威儀,上車的時候,是“鸞、和”發出和諧的聲音。

“居處有禮,進退有度,百官得其宜,萬事得其序。《詩》雲:‘淑人君子,其儀不忒。其儀不忒,正是四國。’此之謂也”。“淑”就是善的意思,“忒”就是差錯,“其儀不忒”就是沒有差錯。日常起居有優美的禮儀,進退有一定的法度,百官便能各得其所,萬事都能有條有理。《詩經》上說:“善人君子,威儀完備。因其威儀完備,故能匡正天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這一段講天子遵守禮的教化而具備的威儀。

在《左傳·襄公三十一年》中也講了,什麼叫威儀?以及君主威儀的作用。“有威而可畏,謂之威;有儀而可象,謂之儀。君有君之威儀,其臣畏而愛之,則而象之,故能有其國家,令聞長世。”有威嚴而使人敬畏,叫做“威”,言行舉止可使人效法,叫做“儀”。國君有國君的威儀,他的臣子就會敬畏而愛戴他,把他作為準則並效法之,所以能保有他的國家,讓好的名聲長存於世。

下面還舉了一個周文王的例子來加以說明。殷紂王囚禁了周文王七年,但是各個諸侯都跟隨著文王去坐牢,這可說是敬愛他。文王聽說崇國政德混亂,於是發兵征討,過了三十天,崇國還不投降,他便退回國內,修明道德教化,然後再次征討。他布的營壘和上一次一樣,但是崇國就降服為臣,其他邊遠部族也都相繼歸服,這可說是敬畏他。文王的功業,天下人讚頌而歌舞,可以說是以他為準則了。文王的德行至今還作為法則,可以說是仿效他,這都是因為文王有威儀的緣故。

“故君子在位可畏,施捨可愛,進退可度,周旋可則,容止可觀,作事可法,德行可象,聲氣可樂,動作有文,言語有章,以臨其下,謂之有威儀也。”君子在位時能使人敬畏,施惠於人,使人敬愛;進退可作為法度,與人交往可作為準則;儀容舉止足以觀賞,待人處事可以效法;道德品行可以學習,聲音氣度使人高興;動作斯文典雅,說話條理分明。用這些來面對下屬,就叫做”有威儀”。

《孝經》中也說:“君子言思可道,行思可樂,德義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觀,進退可度,以臨其民。是以其民畏而愛之,則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意思都是大同小異。在位的人,講話不能隨便,就像《論語》中所說的:“一言以興邦,一言以喪邦”。身為一國之君,每講一句話,都要考慮他的影響,所以講的話能夠為世人所稱道,所作所為要能夠給民眾帶來歡樂,讓人們歡喜接受,讓人聽了之後願意依教奉行。他的德行道義可以使人尊重,他做的事情都能為人們所效法,他的容貌舉止都有可觀之處,言外之意就是都很文雅,為人們所仰望,他的一言一行、處事待人、進退都符合法度。他這樣統領民眾,民眾對他既尊敬又愛戴,向他學習仿效,這樣才能夠推行德教。從這裡我們看到,當一個天子,當一個領導人,也非常的不容易,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小心謹慎,都要能夠為世人所效法。

今天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