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視頻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書治要·禮記》第21集

劉余莉 教授

  • 路線壹
  • 路線二
  • 音頻壹
視頻文字
《群書治要·禮記》第21集
2020-06-21

諸位同學,大家好!


我們今天繼續學習《禮記》,請看《禮記・昏義》。這一篇是解釋《儀禮・士昏禮》的義理。根據鄭玄《昏禮目錄》,“名曰昏義者,以其記娶妻之義。內教之所由成也。此於《別錄》屬吉事也。”這一篇講述的是娶妻的道理,也就是家教所以成就的根本。這個“昏”是用的是黃昏的“昏”,為什麼用黃昏的昏?鄭玄謂:“娶妻之禮,以昏為期,因名焉。”也就是說,娶妻之禮是選擇在黃昏時進行,因此稱為“昏義”。孔穎達《禮記正義》說:“必以昏者,取其陰來陽往之義。日入後二刻半為昏。以定稱之,婿曰昏,妻曰姻。”後面說:“謂婿以昏時而來,妻則因之而去也。”為什麼婚禮必定選擇在昏時進行?它取的是陰來陽往之意。也就是說黑天要來了,白天要走了。那麼昏具體是指什麼時候?中國古代長期使用漏刻計時,把一晝夜,也就是二十四個小時,分成一百刻。那麼每一刻就是十四點四分鐘。二刻半正好是三十六分鐘,也就是在日落之後三十六分鐘的時候稱為昏。那又為什麼稱婚姻?如果確切地講,對於女婿而言,就稱為婚;對於妻子就稱為姻。意思是說女婿在昏時來迎娶;妻子是因男子而去,因此成為婚姻。

下面我們看經文。

“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男女有別,而後夫婦有義;夫婦有義,而後父子有親;父子有親,而後君臣有正。故曰:‘昏禮者,禮之本也。’夫禮,始於冠,本於婚。重於喪、祭,尊於朝、聘,和於鄉射,此禮之大體也。”

首先我們看第一句:“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古人非常地重視婚禮,因為結婚並不是兩個人之間的私事,而是“將合二姓之好”。古禮規定同姓不婚,凡是結婚一定是兩個姓氏的結合,所以是“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對上可以奉侍宗廟、祭祀祖先。“而下以繼後世也”,對下可以傳宗接代,承繼香火。使家風、家業、家道代代承傳,所以君子特別重視婚姻之禮。正是因為婚禮有這麼重大的意義,關係到家族的命運、榮辱興衰。是代代培養出賢德的子孫;還是富不過三代,培養出富二代、官二代、啃老族、敗家子,甚至是少年犯、恐怖分子的問題,所以不能不慎重。

據司法部門的一個數字統計,說80%以上的未成年人犯罪都是出自於不健全的家庭。而現在由於對婚姻的不重視,各種各樣不健全的家庭越來越多。我們常說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細胞,那我們想一想,這個身體如果很多細胞都生病了,不健康了,這個身體也是不可能健康的。同樣的道理,如果社會上諸多家庭都出了問題,社會也不可能和諧。比如說現在的未婚同居、單親家庭、第三者插足,也導致了很多的社會問題:比如說墮胎、家庭糾紛、女子的激情犯罪,還有單親子女的暴力傾向、情感冷漠、心理不健全等等。由此我們就知道,為什麼古人這樣重視婚禮。

我們現在都在講“中國之治”,但是如果不懂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懂得中華傳統的禮樂教化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那你講的這個“中國之治”都是隔靴搔癢,很難講到中國之治的獨特之處和微妙之處。

前面我們講過,這個婚禮有六個步驟。哪六個步驟?那就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在婚禮的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這幾個步驟中,除了納征無雁,其餘皆用雁。為什麼都要用雁?這個在《白虎通》上講,“雁取其隨時而南北,不失節也。又是隨陽之鳥,妻從夫之意也。”因為這個雁子,它是隨著時節飛到南方,飛到北方,“不失節也。”那麼這個是同義語。也是強調女子,期望女子不失貞節。“又是隨陽之鳥,妻從夫之義也。”也是希望這個女子能夠夫唱婦隨,而且每逢男方的使者到來的時候,女方家長都是在供奉祖先的廟裏鋪設筵幾,然後拜迎使者於門外。進入廟門,賓主揖讓升階登堂,在廳堂上聽使者傳達男方家裏的意見。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為了表示對婚禮的敬慎和鄭重其事。婚禮有很多的步驟,目的就是為了表達對婚禮的重視,提起夫妻雙方的責任感,不能夠視婚姻如兒戲。更不能像現代人那樣“閃婚閃離”。

比如說在婚禮的第六個步驟“親迎”這個過程中,在夫妻結合的前三天,就要求男方三日不奏樂,女方三日不熄燈。為什麼要有這樣的禮儀規定?因為再過三天,這個女兒就要出嫁了,所以趁她還沒有出嫁之前還在家的時候,抓緊時間,甚至徹夜不眠,教導她為人妻、為人母的教育,怎麼樣承擔起家庭的責任。當然,我們知道她在家的時候,看到父母之間的相處,夫唱婦隨,夫義婦德對她已經形成了潛移默化的教育。但是這還不夠,在結婚的前三天,還要抓緊時間耳提面命,集中教導。

在迎娶那一天,這個做新郎的,在去娶親之前,首先要祭拜天地、祭拜祖先。提醒自己,婚姻不是兩個人之間的私事,關係到兩個家族的命運,而且關係到社會的安定、天下的太平,所以這個禮節非常慎重。要表達把家庭維持好,把兒女教導好,還有使社會和諧的存心。  

這個兒子去娶妻之前,要接受父親的敬酒。我們知道中國人特別強調長幼有序,平時都是兒子畢恭畢敬地給父親敬酒,但是他在娶妻這一天,突然次序換了,變成是父親給兒子敬酒,而且還是代祖先向兒子敬酒,兒子還不必回禮。那麼這一個動作就讓這個兒子提起了責任感,知道這一件事,非同凡響。那麼這個意思也是說,從此以後,祭祀祖先的責任、家庭的德風就要由你們來承擔了。

到了女方的家裏,女方的父母親手把女兒交到了新郎的手上。意思是說我女兒一生的幸福,都託付給你了,所以你對她要有耐心、要關愛、有責任感,新郎也能夠體會到岳父岳母的心情。嫁女兒是一件很開心的事兒,但同時也有很多的擔憂。擔心女兒到了夫家,是不是能夠擔當好責任?婆媳關係是不是能夠處理好?丈夫對女兒如何等等。那麼新郎也能夠體會到岳父岳母的心情,所以他接過新娘的手之後,帶著新娘一起來跪拜岳父岳母,感恩岳父岳母為自己培養了一位賢內助。同時也是希望岳父岳母放心,自己會善待他們的女兒。

新郎把新娘娶上了花轎,她坐上花轎之後,一定要做一個動作,那就是把她的香扇,從轎子的窗口給拋出去。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一個動作?因為這個女兒在家的時候,也是父母的千金小姐、掌上明珠,倍受父母的關愛。所以小姐的脾氣、壞毛病也很多。比如說這個天氣稍微熱了一點,她要拿香扇扇一扇,說:“這個天氣好熱呀”。你看嬌裏嬌氣的很多的習氣。但是現在你要去為人妻、為人母了,就需要把這些嬌裏嬌氣的小姐習氣、壞毛病都隨著這一把香扇全都拋出去,拋得一乾二淨,這樣才被接到了丈夫家。

到了丈夫的家裏,這公公婆婆本來是在主人的位置上的,結果他們從主人的位置退了下來,把這個兒媳婦從主人的位置接了上來。什麼意思?從此以後,我們這個家可就託付給你了,你這個是家庭的主婦,責任非常重大。要上孝公婆、中和妯娌、輔助丈夫,下教育好子女,必須得有厚德才能夠承擔好。所以“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你發現這個大地越是污穢骯髒的地方,植物長得越茂盛。“地之穢者多生物”。說明什麼?女子越是能夠忍辱負重,對於家庭的幸福就越有保證。那麼這個古人說有一句話,說:娶一個好的妻子,可以興三代;娶個不好的妻子,可以敗三代。這個都不是誇張。所以這個家庭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女子的德行。

夫妻兩個人要喝交杯酒了,這個交杯酒也喝得很有味道。他們是拿一個葫蘆瓜,一切兩半,然後一人一半。葫蘆瓜的絲是苦的,這個酒是甜的。兩個人喝了這交杯酒之後,意味著要夫妻同甘共苦、白頭偕老,彼此扶持、共度一生。所謂“夫妻一條心,黃土變成金。”而且提醒夫妻,本來就是一體的,是不分彼此,所以不要經常計較。所謂“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在這個葫蘆瓜的酒喝完之後,還要用繩子把這兩個葫蘆瓜系在一起掛在牆上,提醒以後看到這個葫蘆瓜就想到兩個人最初時結合的存心。在以後的家庭生活中,不要因為小小的磕磕絆絆,就忘記了兩個人的最初發心,白頭偕老同甘共苦的願望。

所以這個婚禮的每一個步驟都不是嬉笑遊戲,而是提起一個人對婚姻的責任感;提起一個人的正知正念。婚姻之禮可以使丈夫有恩義、有情義、有道義,使妻子更加有德行,能夠忍辱負重。

但是很遺憾,這樣好的婚禮沒有保持到現在,反而被很多人作為封建糟粕而批判和拋棄,這是因為我們後人沒有能夠理解和承傳古聖先賢的良苦用心。不僅沒有理解,還對他妄加批判。所以我們其實是在大樹下面好乘涼,這個大樹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它已經承傳了五千年,枝繁葉茂。但是我們後代子孫坐在它下面乘涼,蒙受它的庇蔭,卻不知道感念祖先的恩德,還要拿斧子把這個大樹給砍倒,這就是非常折福的行為。所以現在社會出現了很多問題,都不是偶然的,都是因為不遵循祖先的教誨,不感念祖先的恩德所導致。

“男女有別,而後夫婦有義。”“男女有別”的“別”字,並不是地位上的差別,而是在職責上有分工。所謂男主外女主內,就是男子負責經濟收入、養家糊口,讓家人衣食無憂。特別是在農業社會,這個責任主要是由男子來承擔的。但是一個家有錢就夠了嗎?有錢就可以幸福了嗎?除了有錢之外,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職責,那就是要教育兒女。這一項更重要的職責不能推給別人。比如說推給電視,推給保姆,推給孩子的祖父母,而必須是由他的母親親自來承擔。這樣才能夠夫妻配合,把兒女教導好。

我們看,現在的社會大家都把錢看得特別重。男的去掙錢,女的也出去掙錢,職責上沒有分別。那麼結果是什麼?就是夫婦之間的情義就差了很多。因為這個女子想,你能掙錢我也能掙錢,你有什麼了不起?所以“男女有別,而後夫婦有義”。正是因為他們承擔的職責、工作有分工,所以才能夠互相感恩,互相成全。

在《禮記集解》中說,“禮運曰:‘夫義婦順’,此不言‘順’而言‘義’者,夫婦之道,不患其不順也,患其苟於順而傷於義也。失義則順亦不可保矣,故曰‘立夫婦之義’ 。”後面這句話很重要:“物之苟合者,親也不可以久,故男女有別,而後夫婦有義。”

在《禮運篇》強調“夫義婦順。”但是在這裏不是講順,而是特別強調了“義”這個字。為什麼?它說夫婦之道,夫妻之間的相處,不擔心這個男女之間不是很和順,夫義婦德、夫唱婦隨,這個並不是令人擔心的。令人擔心的是什麼?“患其苟於順而傷於義也,”苟且和順,男歡女愛就在一起了,但是傷害了道義。如果傷害了道義,失去了道義,這個順也就不能夠保全,所以這裏特別強調“立夫婦之義”。

而且他說:“物之苟合者,親也不可以久。”像男女之間沒有經過父母的認可、沒有經過婚姻之禮就苟且在一起,就像未婚同居等等,很容易在一起了,那結果是什麼?“親也不可以久”,兩個人之間的所謂愛情也不可能長久。故“男女有別,而後夫婦有義。”所以特別強調了這個“義”字。

“夫婦有義,而後父子有親。”男女之間,男子有恩義、有道義、有情意、有責任感,女子在家相夫教子有德行,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他潛移默化地會受到影響,父子之間就有親情,所以“夫婦有義,而後父子有親。”

而且“夫婦有義”,就是夫婦之間有道義,那麼他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能夠互相配合。比如說母親要經常提醒兒女:“你看你父親多麼不容易,為了給你買一個電腦,在週末還要加班工作,沒日沒夜,所以你工作學習一定要努力,不能辜負父親對你的希望。”那父親也要常常提醒孩子,說:“你的母親工作這麼忙,還要起早貪黑為我們準備一日三餐,家裏家外都閒不住,所以我們要管理好自己,少讓她操心。”

這樣夫妻之間有情義、有恩義,在教育孩子上也能夠互相配合。久而久之,兒女對父母的恩情才能夠看在眼裏、記在心上,而不是習慣如自然,對於父母的付出熟視無睹。

那反過來講,如果夫妻之間沒有道義、沒有情義可言,而是一種彼此對立的關係。他們都是在兒女面前說對方的不好,那我們想一想,這個父子之間能夠有親情可言嗎?比如說這丈夫回來晚了,這母親就會對兒子說:“你看你父親又到外邊去吃吃喝喝了,又去和人喝酒應酬了。”你看同樣的事情,她從不同的角度說,這兒子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所以,夫妻之間有情義,結果父子之間才有親情。

“父子有親,而後君臣有正”,這就是推孝及忠。父子之間有親愛,兒子能夠對父母有孝順之心,那麼他這種孝順之心已經培養出來了,走上工作崗位就會對領導有恭敬之心。這就是“父子有親,而後君臣有正。”領導和被領導之間的關係也很容易處理好。所以古人講,“求忠臣於孝子之門。”因為這個孝子他有恩義、有道義,有情義,就不會忘恩負義,見利忘義。

“故曰:婚禮者,禮之本也”。所以婚禮是禮的根本,所有的禮都是從婚姻之禮中得以衍發出來。婚姻之禮做好了,那麼一切倫理關係也能順理成章地處理好。

 “夫禮,始於冠,本於婚,重於喪、祭,尊於朝、聘,和於鄉射,此禮之大體也。”在《禮經通論》中,對八種禮的意義有一個概要的說明:“冠以明成人,昏以和男女,喪以仁父子,祭以嚴鬼神,鄉飲以和鄉里,燕射以成賓主,聘食以睦邦交,朝覲以辨上下。”

這個“冠禮”,男子二十歲行冠禮,也就是成人之禮。這個“冠禮”是告訴人,這個人已經成人了;婚姻之禮是和合男女;喪禮是父子之間有仁義、有恩義、有道義;祭禮是尊嚴鬼神,鄉飲酒之禮是為了和睦鄉里;燕射之禮,使賓主之間能夠有像主人待賓客的道理,那麼也是讓彼此之間的感情更加的加深;聘食之禮就是諸侯之間相互交往的禮節,這是為了和睦外交;諸侯朝覲天子之禮,是為了分辨上下之間的關係。

所以禮是以冠禮作為起點,以婚禮作為根本,在喪禮和祭禮中體現出它的重要,在朝覲和聘問之禮中體現出它的莊嚴,在鄉飲酒禮和鄉射禮中體現出其和樂的宗旨。這就是禮的總體內涵。

下面一段,“古者,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禦女,以聽天下之內治,以明章婦順,故天子內和而家理也。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聽天下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故外和而國治也。故曰:‘天子聽男教,後聽女順;天子理陽道,後治陰德;天子聽外治,後聽內治。’教順成俗,外內和順,國家理治,此之為盛德也。”

“天子後立六宮”,這個六宮,包括大寢一、小寢五,九嬪以下分別居住在其中。三夫人分別主持六宮之事。

“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禦女。”這個天子有後、有夫人、有嬪、有世婦、有禦女等等。她們名為帝王妻妾,實際多為宮中女官。“夫人、嬪”是屬於宮中高層女官,“世婦”掌管祭祀賓客、喪祭之事,禦女是宮中下層女官。

所以《禮記集解》中說:“先王之立內宮,所以佐後以內治,非淫於色也。故雖設此數,而無其人則闕,周禮天官於世婦、女禦不言其數,以此也。”也就是說,先王之所以設立內宮,目的是為了輔佐這個後,就是天子後來進行了內部的治理,家庭內部的治理。並不是過分地貪著於美色。因此,雖然設立了這麼多的數目,但是沒有合適的人的時候,就缺位缺數。

在《周禮・天官》中,對於世婦、女禦沒有具體地言其數目。沒有講明她的數目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以聽天下之內治,這個聽就是掌管。內治,鄭玄注“婦學之法也。”也就是說,內務的治理是女子必須要學習的法度。“六官”,周禮是以天官塚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分掌邦政,故稱六官。

三公也是官名,是古代三種最高官職的合稱。那麼在周的時候是太師、太傅、太保稱為“三公”。九卿是古代中央政府的九個高級官職,歷代建制不一,周就是以少師、少傅、少保,還有塚宰、司徒、宗伯、司馬、司寇、司空為“九卿”,那麼後代也有所變化。二十七大夫,大夫也是古代官名,歷代沿用位在卿之下、士之上,公卿、大夫士。八十一元士這個元就是美善的意思,元士是指天子之士。天子聽男教,後聽女順,天子理陽道,後治陰德,天子之聽外治後聽內治,教順成俗,外內和順國家理治,此之謂盛德也。

這裏談到了男女陰陽內外,其實就其皮相上是分男女;就其德行而言,就說陰陽;就其職責位份而言就是分外內,其實說的是一回事。天子與後分別治理外內之事,這是夫婦之道特別注重的。因此,順著婚禮之後,重點強調了天子與後之間的職責區別,這個就是男女有別。

天子與後為民之父母。所以不僅天子要以修身為本,後夫人的行為,也要效法天地之德,否則也會德不配位,無法繼承祖先的統序,使萬事萬物都得以治理並各得其所。所以這裏特別強調,國家要治理得好,必須天子與後都具備深厚的德行,否則是不可能國泰民安的。

那我們觀察歷史,歷史上的盛世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明君、直臣、賢後。這一點在貞觀之治的時候體現得特別明顯。可以說,太宗、魏征、長孫皇后的共同努力,才有貞觀一朝的盛世出現。當然成為賢後並不容易,因為女子的特點,就是情執比較重,而且喜歡感情用事,辦事往往不遵從理性;而且女子容易貪慕虛榮、奢華,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貪起來,往往和男子相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女子的嫉妒心也很強,所以作為皇后,必須能夠放下私心、放下貪欲、放下嫉妒,這樣才能夠做到厚德載物,成為賢後。

長孫皇后,她就是這樣一位賢德的皇后,她就曾經多次勸諫太宗,讓他不要重用外戚。即使在臨終的時候,她還是這樣的請求,並且請求太宗為她簡葬。所以這一點,和武則天和慈禧太后相比,那就是賢明的多了。她是一個一心為國家社稷著想,從大局出發的人。那麼在她臨終之前,她這樣地勸諫太宗。她說臣妾的本家有幸因為婚姻而成為外戚,既然不是因為有德行而被選用,就容易走到危險的地步。要想長久地保全,就千萬不要授予他們重要權利。只以外戚奉朝請就很慶倖了。且活著既無意於時事,死後不可厚葬多費。而且埋葬就是隱藏,要讓人看不到。葬,藏也。自古以來的聖賢都推崇節儉薄葬,只有無道之士才大建陵墓、勞費天下被有見識的人所譏笑,只請求能夠依靠山勢而埋葬,不需要堆砌墳頭,不需要用棺槨,所必須的器物用具都是用木、瓦,節儉薄葬送終,就是不忘記臣妾。你看她臨終的時候,他知道太宗對她情深意重,所以特地勸諫太宗要薄葬。正是這樣一位賢明的皇后輔助太宗,經常勸諫太宗,所以成就了貞觀盛世。

這一段就是講古代天子在後以下設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禦女來掌管天下內務的治理,以章明和推行女子的和順之德。所以能使天下的內務安定,家庭和睦。天子設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掌管治理天下的外務,以章明和推行天下男子臣民的教育,所以外部能夠和諧而國家安定。所以說天子掌管男子的政教,後掌管婦女的貞順;天子掌管陽剛的大道,後調至陰柔的德性;天子掌管外務的治理,後掌管內務的職責。男教與女順的並重形成了風俗,使外部和內部都和順,國與家都納入正軌並治理得井井有條,這就叫作盛德。

那我們再看下一段:“是故男教不修,陽事不得,謫見於天,日為之食。婦順不修,陰事不得,謫見於天,月為之食。是故日食則天子素服,而修六官之職,蕩天下之陽事;月食則後素服,而修六宮之職,蕩天下之陰事。故天子之與後,猶日之與月、陰之與陽,相須而後成者也。”“陽事不得”這個“陽事”,就是指前面講的天下之外治,就是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所掌管之事。這個“得”,《玉篇》解釋為:“獲也”,《韻會》解釋為:“凡有求而獲,皆曰得。”謫為日之將食之氣,氣見於上,所以責人君也。簡單地講,謫之言責也,就是責備、譴責的意思。“日為之食”就是指日食。像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呈一條直線的時候,太陽光被月亮擋住,地球表面上某些地區短時間內看不到太陽,這個現象稱為日食。“月為之食”,就是指月食。是地球運行到太陽和月亮中間時,那麼月亮所得的太陽光為地球所掩,所以成為月食。

在《禮記集解》中,引鄭玄注曰:“食者,見道有虧傷也。那麼在《左傳》中也有一段記載:“公問於梓慎,‘禍福何為’?”對曰:“二至二分,日有食之,不為災也。日月之行也,分,同道也;至,相過也。”意思就是說在夏至、冬至、春分、秋分有日食出現,這個是正常的不為災,這個不是災疫的顯現。這是因為這個日月運行,這種規律所導致的現象。這個“蕩”就是清洗去除污穢的意思。陰事就是上文所講的,天下之內治,也就是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禦女所講的婦學之法。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因此,凡是男子政教不修治,違背了陽剛之道,上天就會現出譴責的徵兆,而出現日食之類的反常現象;婦女的柔順之德不修治,違背了陰柔之道,上天也會獻出譴責的徵兆,而出現月食之類的反常現象。”

所以遇到日食,天子就身穿素服,檢查反省六官的政務,滌除和清理男子政教中的穢惡;遇到月食,皇后就身穿素服,檢查和反省六宮的內治,以滌除和清理女德中的穢惡。可見天子與皇后的關係,如日月並行,陰陽互補,相互之間密切配合,才能成就治理天下的大業。

關於這些災疫的記載,在歷史上、在史書中有很多。比如說在《群書治要・後漢書二》中就記載:“昔成湯遭旱以六事自責曰:‘政不節耶?使民疾耶?宮室榮耶?女謁盛耶?苞苴行耶?讒夫昌耶?

當成湯在社會遭遇旱災的時候,他就以六件事情自責,反省自己。哪六件事情呢——那就是治理政事不符合法度了嗎?役使百姓過度了嗎?宮室是不是太奢華了?寵妃進言干預朝政了嗎?賄賂盛行了嗎?進讒言的人太倡狂了嗎?

當然我們讀到這些記載,也可能會有一個疑問,就是成湯為什麼要從這幾個方面來反省自己?自然災害和君主的德行、時政的得失有關係嗎?這是不是迷信?實際上我們通過讀歷史,可以發現盛世的皇帝,大多在遇到重大自然災害的時候,或者天象有異常的時候,無一不是反省自己。

比如說漢文帝,他就是一個“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典型。在《史記・孝文本紀》中記載,漢文帝二年,就是公元前178年,十一月最後一日發生日食,十二月十五日又發生日食。出現日食,而且是異常的日食。這個君主往往都是反省自身的德行修養是否有缺失,政事是否有失公允?當異常的現象連續發生之後,漢文帝立刻自我反省,並且下詔曰,“我聽說上天生下萬民,為他們設立君主,來養育治理他們。君主不賢德,執政不公平,上天就會顯示災異,來懲戒君主治理不當。十一月最後一天出現日食,這是上天表示譴責,沒有比這更大的災異了!我得以承繼帝業,以渺小之軀依託於萬民和諸侯王之上,天下的治亂在於我一人,幾位執政大臣好比是我的左膀右臂。我對下不能治理養育萬民,對上有損於日月星辰的光明,我的德行缺失的實在是太嚴重了。”

這一段話用文言文是這樣表述的,“朕獲保宗廟,以微眇之身託於士(兆)民君王之上,天下治亂,在予(朕)一人,唯二三執政猶吾股肱也,朕下不能治育(理育)群生,上以累三光之明,其不德大矣。”

詔令下達之後,大家都要考慮我的過失以及我的見識和考慮問題的不足之處,希望能告訴我。還要推舉賢良方正、能直言力諫之人來匡正我的不足。在這裏,漢文帝就把出現日食的原因,歸咎於自己沒有德行。這是因為在中國古人看來,天人之間有一種自然感應的關係。天象的變化並不是純粹的自然現象,而是和人事的得失,施政的得失有著密切的聯繫,這就叫天人感應,這也是天人合一理念的重要內容。自然環境以及其中的萬事萬物都是和諧一體的關係,人與自然環境之間也存在著一種互動的關係。因此通過觀察自然環境的變化,也能夠知道人事的興衰變化,人心的善惡。

在《易經》中也說“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個“天文”就是指天象,包括恒星、行星、彗星、雲氣、日食、月食等等,這些天象就是自然界變化的現象。古人通過觀察天文,結果發現自然現象的轉變與人文之間的變化密切相關。

唐朝李淳風在《乾坤變異錄·天部占》中寫道:“天道真純,與善為鄰。夫行事善,上契天情,則降吉利,賞人之善故也。行其不善之事,則天變災彌,日月薄蝕,雲氣不祥,風雨不時,致之水旱,顯其凶德,以示於人。”所以觀天象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知道人事的吉凶。古代帝王通過觀察天象,觀察自然災害的變化,能夠得知天象所預示的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等變化。正因為如此,在中國古代,天文機構就是政府的一個重要部門。《周禮》的官制對這些方面也有詳細的記載。在此之後,儘管出現朝代更迭,外族統治,但太史令的官職沒有太多的變化。

在《群書治要·漢書》中,也記載著董仲舒向皇帝的進言,這一段話是這樣說的:“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以此見天心之仁愛人君,而欲止其亂也。自非大無道之世者,天盡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勉強而已矣。強勉學問,則聞見博而智益明;強勉行道,則德日起而大有功,此皆可使還至而立有效者也。夫人君莫不欲安存,而惡危亡,然而政亂國危者甚眾。所任者非其人,而所由者非其道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國家即將失道或者衰敗的時候,上天就先出現災害來警示這個國家,特別是要警示這個國家的君主;如果還不能自我反省,又會出現怪異現象,對他加以警告而使其害怕;如果還不知道改變,那麼傷害和摧殘就會到來。由此可見,上天之心是愛人君的,而且想阻止其胡作非為。如果不是太過無道的朝代,上天都想扶持,並且使他的國家保全安定,事情就在於自強自勉罷了。奮發努力鑽研學問,見聞就會廣博,而才智更加高明。努力行道,德政就會一天天興起,而大有功績。這些都是可以迅速做到,而且立刻會見效的方法。人君沒有不想使其國家安穩存在,而厭惡危亡的。可是政治混亂,國家危急的卻為數很多,什麼原因?就是因為所任用的不是合適的人,所遵從的也不是正確的治國之道。如果所用的都是奸佞之臣,危害百姓,就會導致陰陽失和,災禍也就可能發生了。如果不是按照古聖先賢的治國之道來治國理政,這個國家必然治理不好。

在《漢書》中,還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講的是丞相丙吉的故事。暮春的一天,在丞相丙吉外出,遇到有人打架鬥毆,路邊躺著死傷的人,車夫看到這種情景,就把馬車停了下來,他想丞相一定會派人去瞭解一下鬥毆的情況,然後再加以處理。但是丙吉卻不聞不問,好像沒有看見一樣,揮揮手就讓車夫繼續前行。車夫感覺到很奇怪,人命關天,可是丞相看到人死在路上了,卻不聞不問。馬車繼續前行,剛出城,丙吉看到一個農夫正趕著一頭牛往前走。這頭牛一邊走一邊喘氣,還不時地把舌頭吐出來。丙吉看到這種情形,馬上讓車夫把車停下來,並且對一個隨從說:“你快去問一問那個車夫,他趕著這頭牛走了多少里路了?為什麼牛會喘氣不止?”隨從對丙吉的行為很不理解,於是他就問了:“大人對剛才人命關天的事,視而不見,現在看到一頭牛吐舌喘氣卻停下來詢問。這是不是有點重畜輕人,不夠妥當呢?”丙吉聽了之後說:“你錯了。這個市民鬥毆傷人,這應該由地方官去處理。丞相的職責是考核這些地方官的政績。到年終的時候,奏請皇上進行賞罰。作為丞相沒有必要事事都親自過問,而應該關心國家大事。所以我不停下車去管那些打架鬥毆之類的事情。”隨從又問:“那大人為什麼如此關心這頭牛呢?”丙吉說:“至於這頭牛的情況就不同了,現在還是春天,按理說天氣還不太熱,但我看到這頭牛卻熱得吐舌喘氣。如果是走了很遠的路,也就不足為奇了,但如果並沒有走很遠的路,而是因為天太熱,導致牛吐舌喘氣,那就說明今年的節氣不正常。如果沒有預備,恐怕會造成嚴重的傷害。三公職責就是調和陰陽。職當憂,是以問之。三公典調和陰陽,職當憂,是以問之。三公的職責是什麼?就是調和陰陽。牛在暮春的時候沒有走很遠的路,就熱得喘氣,這說明陰陽失調與時節不符,這是關係國家的大事,才是丞相應該關心的,所以我要停下來瞭解情況。”隨從這才明白過來,非常佩服丞相知大節,識大體。

這個故事給了我們兩點啟示。首先從領導藝術方面來講,強調領導者要知人善任,而不需要事必躬親。領導者的責任,是將將而不是將兵。他的職責是管理那些將,而不是具體地去管那些兵。當然“丙吉問牛不問人”,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啟示,那就是和天人感應、陰陽失調的問題有關係的。在《幼學瓊林》中講:“丙吉問牛,恐陰陽之失時。”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古代的丞相。他怎麼樣?他負責調和陰陽的責任,對於這些天道變化的規律,五行運行的道理是非常明白的。所以看到陰陽失調,或者有一些天象的異象,他就會對政事來提供建議。

在《孔子家語》中也記載,魯哀公曾經問孔子,說:“一個國家的存亡禍福,確實是由上天註定,不是人力所能改變的嗎?”就是到底應該怎麼樣看待這些存亡禍福?孔子怎麼回答的呢?他說:“存亡禍福全在於人自己罷了。天時的反常現象,地上的怪異事物,是不能施加於存亡禍福的。”他還舉了兩個例子。說從前殷商的君主帝辛,也就是商紂王在位的時候。一只雀在城牆角生了一只大鳥,這是一種吉祥的表現。但是商紂王認為有鳥雀的大德相助,便不整治國家政事,殷朝因此滅亡。這就是君主違背天時,將福祉轉為災禍的例子。

而商紂的先祖太戊在位的時候,政事衰敗,出現了災異。就是桑穀共生於朝堂,七天就長得比一拱還粗。太戊看到了這種怪異的現象,驚恐萬狀,憂懼不安地修養自己的品行。結果三年之後,遠方的小國都仰慕他的仁義。語言不通,要經過重重翻譯來謁見的就有十六個國家。這就是君主違背天意,將災禍轉化為福祉的實例。

所以孔子得出結論說:“天降的反常現象和地上出現的怪異事情,都是用來警誡君主的;睡夢中的怪異徵兆是用來警告臣民的;反常和怪異之事,不能戰勝良善的政治;夢中的怪異現象不能戰勝良善的行為。如果能夠知道這個道理,天下就能夠達到大治。只有世上最賢明的君主才能做到這一點。”這個天災地妖,都是用來警誡君主。所以古代那些賢德的君王看到天降的反常現象時,就反省自己,齋戒沐浴,檢查自己的政事是不是有什麼樣的缺失。

在《全唐文》中記載,唐朝著名的宰相張九齡,曾經上了一篇題為《賀太陽不虧狀》的奏章。在這裏,他就提到,當時預測的日食沒有發生。在奏章裏,他這樣寫道,“臣伏以日月之行,值交必蝕,算術先定,理無推移。今朔之辰,應蝕不蝕。陛下聞日有變,齋戒精誠,外寬政刑,內廣仁惠,聖德日慎,災祥自彌”。就是因為陛下聽說有日食,所以精誠地齋戒,對外使刑罰寬鬆,對內認真地修養仁惠的品德,一天比一天更謹慎自己的德行,所以這些災禍的預兆自然就消除了。

當然,這些論述對於現代人,特別是西方人很難理解。比如說,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卷四中這樣寫道:“希臘的天文學家是隱士、哲人和熱愛真理的人。他們和本地的祭司一般沒有固定的關係。中國的天文學家則不然,他們和至尊的天子有著密切的關係,他們是政府官員之一,是依照禮儀供養在宮廷之內的。”為什麼他不理解?其實就是不能夠明瞭,也不能夠相信古人所說的天人之間相互感應的關係。這對於現代科學來說,是很難理解的。

因為現代科學,它其實只有幾百年的歷史。但是這些現象出現了,而且歷史上的記載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那麼這些對於我們應對和化解災難實際上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那就是在遇到水、火、旱、澇、瘟疫、動亂等重大天災人禍之時,要怎麼樣?要懺悔反省、改過遷善,任用賢德,興辦道德教育,轉化人心。人心都向善了,這個才是扭轉危機,化解災難的根本出路。就像美國總統特朗普,美國境內出現了這麼大的危機,但是還不反躬自責,還在自以為是,傲慢無禮地甩鍋他國,推卸責任。這怎麼可能化解危機呢?只能是亂上加亂。

所以人要有敬畏之心,對於自己不懂的東西或者懂得不夠深入的東西,不能夠妄加批判。動不動就扣上一個不符合科學或者是迷信、愚昧或神秘的帽子。日本著名的思想家池田大作先生曾經說過,在《展望21世紀和湯恩比先生的對話錄》中這樣說:“在一般人看起來落後的國家和愚昧象徵的東西,實際上秘藏著時代最先進的東西。”但是正因為他是秘藏著,所以不容易為人所認識,甚至還不能夠為現代科學所揭示。但是我們相信科學越發展,越能證明經典中所記載的道理。

在中國人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總結和探索出來的經驗教訓,不能夠簡單地用一句迷信就否定了。所謂的迷信,就是你沒有弄懂的就信,這屬於迷信。反過來說,你還沒有弄懂就不信,這也同樣是迷信。而且西方科學家發現,他們用現代科學的方法,把那些古代的所謂的諺語,都能夠一一證實,而發現有一些重大的突破。他們現在還經常用科學的方法證明古代的這些諺語,這在科學上也會出現一種新的突破。所以對於我們還沒有弄懂和沒有弄清楚的東西,也不能夠一下子就用“迷信”二字把它給否認了,還是需要用科學的方法不斷地去證明,不斷地去探索。 

我們今天就先學習到這裏,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