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視頻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書治要·禮記》第06集

劉余莉 教授

  • 路線壹
  • 路線二
  • 音頻壹
視頻文字
《群書治要·禮記》第06集
2019-07-06

諸位同學,大家好:


我們今天繼續學習《群書治要·禮記·禮運篇》。

“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

我們先看這一段,前面我們講了大同社會,是指在五帝的時期,小康就是在“三王”的時候。“三王”就是指夏、商、週三個朝代。從夏朝開始,就是家天下。古時候,五代的時候是“公天下”,“天下為公”。為什麼到“三王”時代就變成了“家天下”呢?在五帝時期,我們知道堯、舜、禹他們都是聖人,他們都把王位禪讓給賢能之人。到禹的時候,他也是聖人,他也沒有私心,本來也是想把天下交給能夠治理的賢能之人,但是那個時候,他朝廷裡的大臣子們就建議,不要選賢舉能了,就把天下交給他的兒子啟。因為啟有道德才能,足以治理天下。於是禹就採納了大臣們的建議。所以從禹時代,就把天下傳給兒子。這一開端,就成為“家天下”了。禹把天下傳給兒子,兒子再把天下傳給孫子,以後就開啟了“家天下”的傳統。

所以這裡講“大道既隱。”“隱”就是去掉了,沒有了。到了孔夫子的時候,大道早已經去掉了,大家已經不知道什麼是大道了。大道既隱的時候,天下人,特別是在位的人也不懂得大道是什麼意義,也不知道天下為公,那個時候早就認為天下為私了,就是把天下看作是自己家中的一種權力。所以你看這個家,下面是一個“豕”字, 就是家裡養的豬,把這兩個字合起來會意。這個“豕”,就是家裡的私有財產,家裡養了多少豬,就是私的意思。大道既隱,就是把天下當作是家裡的私事了。

“天下各親其親,各子其子。”從天下諸侯、卿大夫以及到一般人,都是各親其親,各子其子,每一個人都只是親近、親愛自己的父母,每個人也都是僅僅愛護自己的兒女。

“大人世及以為禮。”“大人”,就是當時各國的諸侯,他們採取了世襲制,這個“世”就是國君年紀老了,或者已經去世了,把這個國君的位子傳給兒子,父子相傳就稱為“世”,兄弟相傳稱為“及”。比如說夏朝的天子死了傳給兒子,兒子沒有兒子,就傳給弟弟,這叫“兄終弟及”。

“以為禮。”就是父親把王位傳給兒子,兒子如果沒有兒子呢,就把王位傳給弟弟,這種世及變成制度了,成為“禮制”。天子諸侯的位置,按照禮制,傳給兒子或弟弟。這個“禮”就相當於後來的憲法,但是實際上這個“禮”比“法”所包含的道理要深刻得多。

為什麼呢?因為禮是根據道理、真理來制定的。禮的形式它是可以隨著時代有損有益,就是有的可以保存,有的可以改變。但是禮的本質卻是不可以改變的。而這個禮的本質是自卑而尊人,自己謙卑,尊敬別人,這個道理是不能夠改變的。為什麼禮要遵循這樣的道理呢?因為自己謙卑,尊敬他人,就能夠開發自己的本性。印光祖師講,他說學道沒有什麼秘訣,如果你要問秘訣,就是誠敬。誠心、恭敬是學道的秘訣。而這個誠,《中庸》中講,至誠心可以感通本性,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可以有預先知道的能力。為什麼能夠有預先知道的能力呢?凡是事情有先後都是假像,有至誠心就可以滅除這個假像,這個就是至誠心的作用。所以至誠之道,可以前知。所以學道的秘訣就在這一個“誠”字上。一誠就能夠感通自己的本性。

這個“敬”,就是恭敬退讓,自卑尊人。凡是與他人有利害關係的時候,自己退讓,一讓就沒事了,息事寧人。所以“讓”和“爭”是恰恰相反的。一爭奪,處處是敵人、是障礙,而一退讓呢?退一步海闊天空。讓,讓什麼呢?要把世間人所要爭的東西,包括財物、權力統統都讓出去。為什麼要讓出去呢?因為這些東西是暫時的,是生滅法。而我們的本性,就是被這些生滅的東西給掩蓋起來了,所以要把這些財、色、名、利等等統統讓出去,學做聖人。所以成聖成賢也沒有什麼秘決,就是一個“讓”字。你讓的乾乾淨淨,你就成就聖人,就把本性完全開發出來了。

這是講禮,它有本質、有形式,它的形式可以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有所改變,但是禮的本質、其中的道理是永久不能改變的。這也是講為什麼說現在的憲法不能夠和禮相提並論的原因。憲法都是由人、凡夫制定的,而禮是由聖人制定的。

“城郭溝池以為固。”從位來講,就是天子的位置、諸侯的王位,都是由父親傳給兒子、如果沒有兒子就傳給弟弟,並且通過禮制把這些都規定下來了,這就是“家天下”。既然是家天下了,就需要有國防。這個“城”就是國家的城墻;“郭”,是城牆外面再加一道週邊的城牆,就是外城牆,兩道了,內城稱為城,外城就稱為“郭”。“溝”,就是在郭外的很深的一道壕溝,平常沒有水;壕溝以外再有一道,叫“池”,裡面是有水的。這裡講“城郭溝池以為固”,還只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國家,防禦外患,還沒有侵略別人的意圖,這還是不錯的。因為如果每個國家只是防禦,而不主動侵略別國,也就沒有戰爭。

“禮義以為紀。”以禮義為綱紀。“以正君臣”。用禮義來協調,下面講的五種最基本的人倫關係。

首先,是君臣之間的關係。君臣重要的就是一個“正”字,君主是一個正人君子,以正道治國來帶領臣子。像在《淮南子》中講到,它說:“成康繼文武之業,守明堂之制,觀存亡之跡,見成敗之變,非道不言,非義不行,言不苟出,行不苟為,擇善而後從事焉。由此觀之,則聖人之行方矣。”這裡說,周成王和周康王繼承文王和武王的基業,遵守明堂制度,明察前代興亡的事蹟,看清國家成敗的演變,不符合道義的話不說,不合乎義理的事不做,言論不隨便出口,舉動不隨便作為,擇善而從。由此看來,聖人的行為是方正的,可以為大眾所效仿。這裡就是講了做君主的要正,君主正才能夠把國家治理好,上行而下效。然而自從周成王、周康王以來到漢代近千年之中,想治理好天下的君主非常多,但是太平盛世卻沒有再出現,這是什麼原因呢?《漢書》中用一句話就點明了原因:“以其舍法度而任私意,奢侈行而仁義廢也。”就是因為君主,他不再以治國的常理、常法來治理國家,自己的私意升起來了,奢侈盛行,仁義廢除了,所以君主以正道率領臣子是至關重要的。

在《禮記》中也講,它說:“下之事上也,不從其所令,而從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矣。故上之所好惡,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說下級侍奉上級,不是服從他的命令,而是服從他的行為,上級領導喜歡某一個東西,下級屬下一定有比他更加喜歡的,所以上級領導喜好和厭惡的東西就不能夠不謹慎,因為他是人民的表率。所以《說文解字》中把這個“教”解釋為“上所施,下所效也。”告訴我們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必須是“上行下效”。

孔子他也強調了在位者的德行對整個社會風氣的影響,他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在位者的德行像風,一般百姓的德行像草,風向哪邊吹,草就向哪邊倒。實踐證明,“上行則下效”,君德對於整個社會道德風氣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臣子也要以正道侍奉君主,幫助君主治國。這個“正”字相反的就是“邪”。古人提倡臣子要忠,這個“忠”並非是現在一般人所認為的“愚忠”,為什麼呢?因為臣子他也是以道為最終的旨歸,是以道事君,這才稱為“正”。像在《荀子》中就說:“從命而利君,謂之順;”說你呢順從君主的命令是有利於君主的這才叫“順”。“從命而不利君,謂之諂;”雖然你服從了君主的命令,但是這個服從是不利於君主的,這個叫“諂媚”。“逆命而利君,謂之忠;”雖然你違逆了君主的命令,但是是為了利益君主的,這個叫“忠”。“逆命而不利君,謂之篡。”違逆了君主的命令而且也不利於君主,這個叫“篡”,“篡權”的“篡”。“不恤君之榮辱,不恤國之臧否,偷合苟容,以持祿養交而已,謂之國賊。”這就明確指出如果一個臣子他既不體恤君主的榮辱,也不考慮國家的命運,一味地投合君主,苟且容身的人是“國賊”。可見,真正的“忠君”,並非不顧道義、不論是非地忠於某一個君主、甚至暴君,而是協助君主“行道”、“弘道”。

所以你看經典中特別強調這個“道”字。《周易》中講:“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做君主、做臣子也必須有仁義之心。

在《群書治要·典語》中也說:“王所以稱天子者,以其號令政治,法天而行故也。”王之所以稱為天子,就是因為他要效法天,來行天道。

在《群書治要·三略》中說:“夫人之有道者,若魚之有水,得水而生,失水而死。故君人者,畏懼而不敢失道。”

這裡面都告訴我們,忠君是在“正名”基礎上的忠君,就是這個君,他像個君的樣子,他是在行道,忠君是在這個基礎上的忠君,是以行道為出發點和最終目的。

君臣能守住這個“正”字就是仁政,失去這個“正”字就是暴政。

“以篤父子。”“篤”當“厚”字講,父子之間講究恩情,用禮義來使父子之間的恩情更加深厚。“父子有親”是天性,古人特別重視孝道,並且把它視為仁愛之心的根本。比如《孝經》中說:“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論語》中也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孟子》中也講的:“仁之實,事親也者。”

“孝悌”,它不僅僅能培養人知恩圖報、飲水思源的意識,可以樹立起人重恩義、講道義的行事原則,而且教人“愛人”從愛父母做起,然後愛其長上、愛其民人,進而“仁民而愛物”,做到“民胞物與”,就是人民都是我的同胞,萬物都是我的夥伴,直至“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這個就是成為聖人回歸自性的境界了。這種由近及遠、推己及人的自然親情,不僅符合人的道德心理與道德情感的發展規律,而且可以使人回歸自性明德,通達“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的自性。所以這個孝道孝道,就是你講“孝”可以通達“道”,可以回歸自性,從這充分體現了儒家“極高明而道中庸”,“下學而上達”的特點。

儒家的孝道內容不僅深刻,而且巨集富。孝不僅要養父母之身,還要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心,首先要尊敬父母,尊敬父母,就是要對父母和顏悅色,柔聲下氣,而且還要做到孔子所說的“父母唯其疾之憂”,就是你的父母僅僅為你的疾病而擔憂,完全沒有必要為你其他任何事情而擔憂了,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孝子。比如說,如果兄弟不能夠和睦相處,會讓父母擔憂,所以“兄弟睦,孝在中”;如果夫妻關係處理不好,讓父母擔憂,是不孝,所以要做到“夫義婦德”;如果沒有把兒女教育好,不能培養出承傳家道、家業的人才,也會讓父母擔憂,所以要重視家教、家風,“至要莫如教子”;如果到學校讀書,不敬老師,讓父母擔憂,所以孝子也必然尊師重道。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由孝悌修身,就可以把五倫關係,私人交往之中的各種倫理關係都處理好。

作為領導幹部,養父母之心還包括忠於職守、嚴以用權等等公德方面的內容。比如領導幹部以權謀私、權錢交易,就會讓父母戰戰兢兢,不知道哪一天鋃鐺入獄,東窗事發。這個就是《弟子規》上所說的“德有傷,貽親羞”。當然了,和領導同事之間不能夠和睦相處,會讓父母擔憂,這也是違背了孝的精神。所以如果一個領導者能夠念茲在茲,自然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小心謹慎,時刻警醒自己,這樣不僅不會貪污受賄、腐敗墮落,反而還會竭忠盡智、清正廉明。所以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求忠臣于孝子之門”的說法。

從孝敬父母培養起仁愛心、恭敬心的為官者,在家能夠做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到工作崗位也能夠做到“領導呼,應勿緩;領導命,行勿懶;領導教,須敬聽;領導責,須順承”。所以在《論語》中說:“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孝經》中也說:“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于百姓。”有孝心的領導者,他能夠尊敬自己的父母,就能進而尊敬天下的父母,不僅自己力行孝道,也能夠教導百姓力行孝道,起到“君、親、師”的作用。

我們看歷史上,漢武帝的時期實行了“郡舉孝廉”的人才選拔機制。就是地方官負責把這個地方具有孝廉品質的孩子舉薦出來,由國家培養,成為官吏的後補,結果怎麼樣呢?結果出現了“名臣輩出,文武並興”的局面。晉朝的孝子吳隱之,“心正不懼飲貪泉”,也成為操守廉潔的楷模。宋朝的岳飛牢記母親的教誨,“精忠報國”,也成為忠臣名將的典範,為後世所景仰。在《浦江縣誌》記載,鄭宅鎮的“鄭義門”,從宋代、元代、明代、清代出仕的173位官吏中,大至禮部尚書,小至普通稅令,竟然沒有一名貪官污吏,他們人人勤政廉潔,忠君愛民,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自幼受到了以孝悌為基礎的《鄭氏軌範》的家規教育。歷史上不計其數的事例證明,私德與公德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如果一個官員在私德方面能夠嚴於律己,真正做到養父母之心,就必然能夠移孝於忠,在公德方面作出相應的表率,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就能夠做一個正直的臣子。

“以睦兄弟。”這個“睦”是當“順”字講,兄弟之間應該互相和順。睦也有相親相愛的意思。像《弟子規》上說“兄道友,弟道恭。”怎麼樣才能夠做到“兄道友,弟道恭”呢?《弟子規》上有兩句話,對於處理兄弟之間的關係也特別好用,第一句話就是“財物輕,怨何生。”第二句話就是“言語忍,忿自泯。”如果彼此看重的是兄弟的情誼,把財產看得輕一點,怨恨又怎麼可能產生呢?彼此在交流的時候,言談舉止上互相忍讓一下,忿忿不平的心自然就泯滅了。

“以和夫婦。”這個夫婦之間要注重和氣。古時講夫妻如同音樂,琴瑟調和,琴就代表夫,瑟就代表婦,琴瑟同時演奏時,在音聲方面很和諧,這個叫“琴瑟友之”,琴瑟彈奏起來,就像兩隻手互相幫助。“友”在古代漢字中就是寫作兩隻手互相攙扶的意思。“琴瑟友之”告訴我們男女有別,要互相幫助,那就是男主外,創造經濟收入;這就要求男子要有恩義、有道義、有情義。

女主內,就是負責家務、教育兒女,在家裡教育兒女很重要。兒女沒有到學校之前,都是由母親來教,要讓兒女在母愛自然之中養成待人接物的善心,這不是一般的學校教育能夠辦得到的。除了用母愛教育兒女之外,這個母親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乃至在家裡處理各種事務都是教育兒女的,兒女看在眼裡,自然就學會了。

現在“夫婦有別”不講了,婦女也走出家庭,到外面工作,增加了婦女的辛苦。你看這個職業婦女在外面工作,辛苦了一天,回來還要承擔家務,這是講一般的家庭,可以說是承擔著雙重壓力。雖然丈夫也幫忙,但是婦女做的事還是少不了的。不如古人那樣婦女在家裡專心做家事、教育兒女效果好。古人講,至要莫如教子。人生最重要的事兒就是要把兒女教育好。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個“無後為大”,除了沒有兒子以外,也指沒有承傳家道、家業的後繼人才。那麼教育兒女要依靠聖賢教育。現在很多人教育兒女都是順著孩子的惡習氣來教,什麼是惡習氣呢?比如說,他的貪欲、他的怠惰、還有暴力傾向。而聖賢教育就是“去殘暴”,而現代很多的教育都是“順殘暴”。這些惡習氣不改,就難以開啟明德,回歸自性。所以,婦女要按著聖賢教誨教育兒女非常重要。所以古人特別強調女德,這個不是對女子的歧視而是對女子的重視。因為如果女子不重要,她有沒有德行都無關緊要,那也就不必強調她的德行了。正是因為她承擔著傳宗接代、教育後代繼承人的重要職責,所以女子的德行對於兒女教育、家庭的興旺乃至於民族的富強、強盛都至關重要。

像英國的著名的思想家斯邁爾斯,他在《品格的力量》第二章《女性的素養決定一個民族的素養》中這樣寫道:“女人的影響在世界各地都是一樣的。不管在哪個國家中,她們的狀況影響著這個民族的道德、行為方式和品格。哪裡的女人品質惡劣,那個社會的品質也就惡劣。哪裡的女人道德高尚、有教養,那個社會就繁榮、進步。”所以對女德的重視是各個開明思想家的共識。

那麼這裡邊是講“夫義婦德”,就像琴瑟一彈奏起來,家道興旺,而且還都是順著聖賢教育。開啟兒女的仁心,愛護一切人,乃至於愛護動物,愛護植物,和天地萬物為一體,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這些都是在家裡養成的習慣。

總之,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這五倫關係都要講究禮義。這個是就人事方面而言。

“以設制度。”就是辦任何事都要遵循一定的方法,設定一定程度的法度。沒有法度不能成事。這個法度就是講規矩。因此要建立各種制度。很多人誤解,以為中國人不重視制度建設,其實這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很大的誤解。古人的法制、禮制都非常健全,而且是滲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一切活動該怎麼辦都有所依據。這個我們讀《周禮》、《儀禮》、《禮記》就明白了。

“以功為己。”這個“功”,有本領、能力的意思。它包括用身體做的事情,用智慧研究的成果,也都是為自己。就像西方人發明的版權、智慧財產權。其實中國古人他不講版權,書的後面都寫著歡迎流通、功德無量。因為好書,希望越多的人學習受益,才越好,他是沒有私心,希望利益更多的人。那麼版權的出現,也是私心的一種反映。為什麼有版權呢?因為是有版稅,這個作者要從裡邊有收益。其實這個是一種私的反映。

“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前面我們講了,大同世界的時候不用謀,用大道。那麼到這個時候就不再用大道了,用謀略、陰謀,結果謀用一興起來,戰爭也就生起來了。這個“兵”,就是武器的意思,後來拿著武器去作戰的人,也稱為“兵”。這個“謀閉”的“謀”,我們前面講過了,就是妄想的意思。因為妄想把自己本有的真心智慧蒙蔽起來。“謀閉”就是把妄想伏下去。這裡講“謀用是作”,就是妄想不僅沒有伏下去,而且通通用出來,陰謀巧詐都是妄想生出來的,戰爭也因此生起。那麼由此可見,兵由此起,發生戰爭都是因為“謀用是作”。要想免除戰爭,就要按著聖人的教育,把每個人自己的妄心伏下去,這個才能消弭戰爭。

“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

夏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這六個人,是最注重講禮義的,能夠用禮義把國家治理好,因而被選中。因此這六位君子,每一位都是謹於禮,就是在禮義方面講究得完美,以禮義嚴格要求自己,然後再以禮義治國。

“言偃複問曰。如此乎。禮之急也。孔子曰。夫禮者。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詩雲。人而無禮。胡不遄死。故聖人以禮示之。天下國家可得而正。”

子遊再次問道:“禮就這麼重要嗎?”孔子說:“先王以禮來承順天道,治理人情,通達人心。因此失去禮,就會死,得到禮,就會生。”

“詩雲。人而無禮。胡不遄死?”這句話出自《詩·鄘風·相鼠》。《詩》序上講:“《相鼠》,刺無禮也。”古人常賦之以刺無禮。這個《相鼠》這篇詩,常常被人用來諷刺那個不講禮的人。《詩經》中說:“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意思說你看那老鼠還有體,做人反而不守禮。做人如果不守禮,何不趕快去死呢?人而無禮,就像老鼠一樣害人,招人討厭,人人喊打。這樣活在世上還有什麼意思呢?因此聖人用禮來明示人,民眾學禮、懂禮就容易教導,天下國家也可以得到治理。

“是故禮者。君之大柄。所以治政安君。”

這個“柄”,“柄者,所執以治物也。人君執禮以治國,猶匠人執斧斤之柄以治器也。故人君執禮以治國,則政治而君安也。”

這個“柄”,就是理治器物的時侯用以握住的手柄、把柄。君主執持禮來治國,就如同工匠執持斧斤的手柄來理治器物,打造器物。因此,君主以禮治國,把禮作為君王治理國家的憑依,可以使國政治理、君心安定。

所以《孝經》上也說:“安上治民,莫善於禮。”

“故聖王修義之柄。禮之序。以治人情。故人情者。聖王之田也。修禮以耕之。陳義以種之。講學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樂以安之。”

這一段話作了一個比喻,說聖王遵循義的根本、禮的秩序,來調治人情。這個“治”的意思,就是去除人情中受污染的一面,而長養它精華的一面。因此人情是聖王用以耕種的土地,怎麼耕種這個土地呢?用修養禮義來耕耘,用宣導道義來播種,播下善良的種子,用講習學問來除草,通過講學來扶助正義、去除邪惡,發揚仁愛之心,來加以收穫,把仁愛美好的東西聚合到一起,用音樂教化來安定人心。

通過音樂可以使內心感動,因而能夠堅定鞏固。這個就是比喻聖人用禮來治國就像耕田一樣,把什麼作為田地來耕種呢?就是把人情作為田地來耕種。

人情很重要,什麼是人情呢?《韓詩外傳》上有一句話說:“人有六情,失之則亂,從之則睦。故聖王之教其民也,必因其情,而節之以禮;必從其欲,而制之以義。義簡而備,禮易而法,去情不遠,故民之從命也速。”這句話可以和這一段話互參。

古人怎麼樣通過禮來治人情的?人有六情。“六情”,在《荀子·正名》上解釋為“性之好、惡、喜、怒、哀、樂,謂之情”。“性”和“情”是兩碼事,人的本性都是清淨無染的、平等的,沒有好惡之心。“情”是“性”起了好惡,喜、怒、哀、樂,這個時候就稱為“情”了。所以,人都有好、惡、喜、怒、哀、樂這六種情緒、情感,這稱為“六情”。

在《韓詩外傳》卷五上,對“六情”也有一種解釋:“人有六情,哪六情呢?目欲視好色,耳欲聽宮商,鼻欲嗅芬香,口欲嗜甘旨,其身體四肢欲安而不作,衣欲被文繡而輕暖。此六者,民之六情也。”人有六種情欲,眼睛想看好的景色,耳朵想聽好的音樂,鼻子想聞芬芳的氣息,口想吃甘美的食物,身體四肢想安逸而不勞作,穿衣服就想穿那些繡著花紋的、又輕又暖的綾羅綢緞,這六者是民之六情。

其實這兩種說法都是大同小異,也就是說,人都有好惡、喜怒、哀樂等等這些情欲的傾向。

失之則亂,從之則睦。”治理國家,如果不能滿足這六種情欲,就會混亂。如果能順著這六種情欲來治國,就是能夠滿足人的這六種情欲,國家就能夠得到治理,這叫“從之則睦”。

“故聖王之教其民也,必因其情,而節之以禮;必從其欲,而制之以義。”所以,古代的聖王,比如說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等聖賢人,教導人民,一定是因循著人民的情欲,但是要以禮來節制,不能夠完全順著人的情欲而不加節制,那樣的話就像水決口一樣,傷人必多,所以這個禮也被喻為“堤壩”。堤壩一旦被衝開,就會人欲橫流,社會就混亂了,所以“必從其欲”,就是要會依從著他的欲望。但是還要“制之以義”,還要以禮義來節制,不能夠讓他完全順著自己的欲望。因為什麼呢?因為“欲是深淵”,人的欲望一旦打開了,沒有底極,自己想控制都無法控制,所以一定要使自己的欲望合於禮義,不能夠過分。

中國古代,他們教育民眾都是非常有方法的,他是順著人情去教,不違逆人情,這樣才能讓人們易於接受。但是在順著人情的同時,要用禮義來教化,這樣,就讓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不能夠過分。

比如說,人都有愛欲之心,這是人之常情。所以在中國古人的婚禮上,就顯出了“因其情,而節之以禮”的特點。既然人們都有這個欲望,就要進行婚配,但是婚配的各個環節都要符合禮的規定。所以,婚禮它有很多程式,有六個步驟,每一個步驟都是引導雙方承擔起婚姻的責任,而不是僅僅是滿足欲望。

我們知道在結婚的這幾天,比如,結婚的前三天,都要求女方三日不熄燈,男方三日不奏樂。為什麼三天不熄燈呢?就是因為再過三天女兒就要出嫁了,趁著她還在家的時候,抓緊時間給她為人妻、為人母的教育,怎麼樣做一個好兒媳,做一個好夫人,做一個好母親。當然,她在平時父母在家裡的表演已經學得很多了,但是,在她結婚前的三天,還要抓緊時間,甚至是徹夜不眠,給她為人妻、為人母的教育。

新郎對這件事也是很看重。他在迎親這一天,早早地起來了,祭祀天地、祭祀祖先。因為兩個人的結合,不僅僅是兩情相悅,兩個人之間的私事,它關係到整個家風的承傳,關係到整個社會的和諧。

中國人特別講究“父慈子孝”,兒女對父親要非常的恭敬、孝順,所以在平時吃飯、飲酒的時候,都是兒子畢恭畢敬地給父親敬酒。但是這一天兒子要去迎親的時候,敬酒的順序變了,是父親給兒子敬酒,而且是代表祖先給兒子敬酒,那麼這一個次序一改變,兒子馬上就能夠意識到:今天所做的事,這個責任很重大,所以他的恭敬心也就提起來了。

等他到了新娘的家裡,岳父岳母非常鄭重地親手把女兒交到他的手上,什麼意思呢?說,從此以後我這女兒一生的幸福就託付給你了,你要把她照顧好。新郎也能夠體會到岳父岳母的心情,於是他就帶著新娘跪拜岳父岳母,感謝他們為自己培養了一個賢內助。這樣,新娘才被娶上了花轎,她坐定花轎之後,一定要做一個動作,什麼動作呢?就是把她的香扇從轎子的視窗拋出去。為什麼做這樣一個動作呢?這就是提醒她,平時在家裡雖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備受父母的關愛,但是現在你要去為人妻、為人母了,要把那些嬌裡嬌氣的小姐習氣,壞脾氣,都隨著這一把香扇全都拋出去。這樣才被娶到了公公婆婆的家裡。公公婆婆本來是在主人的位置上的,他們都從主人的位置退了下來,退到了客人的位置上,然後把兒媳婦從主人的位子迎了上來。什麼意思呢?從此以後我們這個家就託付給你了,你要上孝公婆,中和妯娌,輔助丈夫,下教育好兒女。這個職責無比重大,必須有深厚的德行才能夠承擔好。所以,《易經》上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特別是女子要效法大地的德行,厚重、沉穩、安靜、厚德載物。所以,這個女子越是有德行,越能夠忍辱負重,這個家庭的幸福才越有保證。

兩個人要喝交杯酒了,這個交杯酒也喝得很有味道,終生不忘,是拿著一個葫蘆瓜兒,一切兩半,一人一半。這個葫蘆瓜裡邊的酒是甜的,葫蘆瓜的絲是苦的,什麼意思呢?提醒夫妻雙方本來是一體的,喝了這一個交杯酒,從此以後要同甘共苦、彼此扶持、白頭偕老、共度一生。這還不算,要把這個葫蘆瓜系在一起,掛在牆上,提醒在今後的婚姻生活中,不要因為小小的磕磕絆絆就忘記了兩個人結合時的初心,所以看到這個葫蘆瓜也是提醒夫妻不忘初心。

從這裡我們看到,中國古人的觀念,它和現在的很多所謂的西方的先進的觀念是不一樣的。西方的觀念這個“先進”是帶著引號的。什麼“先進”的觀念呢?比如說,兩個人要結婚了,還要進行婚前財產公證。什麼意思呢?就是擔心一旦以後兩個人離婚了,過不下去了,不要再因為財產,產生糾紛,吵到法庭。所以,事先來進行婚前財產公證,那我們想一想,一個人他還沒有結婚,就想到以後可能會離婚,這個婚姻怎麼能夠很幸福呢?中國人結婚的時候是怎麼想的呢?我們兩個人本來就是一體的,不分彼此。是吧?所以怎麼樣呢?要白頭偕老,共度一生。所以,我們從這個禮上就可以感受到,這個婚禮的整個過程,它都是引發人對婚姻的責任感,培養起人對婚姻的正確認識。

在《禮記•昏義》中講,“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古人是在黃昏的時候娶妻,所以用的這個“昏”字是“黃昏”的“昏”。《禮記集解》上,鄭氏曰,鄭玄注解:“娶妻之禮,以昏為期,因名焉。必以昏者,取其陽往陰來之義。”

鄭玄注,說:“娶妻之禮,都是在黃昏的時候進行,所以稱為昏禮。”娶妻必須在黃昏進行,是取陽往陰來之義。“將合二姓之好”,就是將以締結兩個姓氏之間的美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上要敬事宗廟、祭祀祖先,下要傳宗接代,培養賢德的兒孫,把祖宗美好的家道、家風、家業代代相傳。所以,古代的君子非常重視婚禮。

在《禮記集解》中也記載著,呂氏大臨曰,呂大臨的一個注解:“物不可以苟合,必受之以賁。蓋天下之情,不合則不成,而其所以合也,敬則能終,苟則易離。必受之以致飾者,所以敬而不苟也。昏禮者,其受賁之義乎?故自納采至親迎,皆男先乎女,所以別疑遠恥,成婦之順正也。”

這一段話比較長,我們一句一句地來看一看。呂大臨說:“物不可以苟合,必受之以賁。”這句話出自《周易·序卦傳》:“物不可苟合而已矣,必受之以賁。”“賁者,飾也。”這個“賁”,“賁卦”的這個“賁”,是修飾、裝飾、美飾、文飾的意思,就是飾的意思。說人不可隨意結合,人與人之間不可以隨意結合,必須通過禮來文飾情感。蘇軾在《東坡易傳》卷九講到:“君臣、父子、夫婦、朋友之際所謂合也,直情而行謂之苟,禮以飾情謂之賁。”意思說,君臣、父子、夫婦、朋友之間的交際、結合,如果順著這個情,直接了當地去表達這個情,這個就叫“苟”,就叫隨意、隨便、苟且。“禮以飾情謂之賁”,通過這個禮來文飾情感,這個就叫“賁”。

“蓋天下之情,不合則不成,而其所以合也,敬則能終,苟則易離。必受之以致飾者,所以敬而不苟也。”說大概因為天下的感情、情感,不結合則不能成全,就有結合之道,它的結合之道就必須採取敬慎的態度。敬慎則能夠善始善終,隨意結合則容易離散。只接受必得經過禮義修飾節度的感情,就是敬慎而不隨意的表現。比如說男的喜歡女的,女的喜歡男的,那麼就苟且在一起了,隨便地結合了。很隨便地結合在一起,將來也會很容易地分開,這個就叫,“敬則能終,苟則易離。”這也是為什麼古人把這個婚禮看得很重要,要有這麼多的步驟的原因,這是體現了對婚禮的敬重。

後面說:“昏禮者,其受賁之義乎?故自納采至親迎,皆男先乎女,所以別疑遠恥,成婦之順正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昏禮不就是接受經過義禮修飾的情感之義嗎?就說不能有了情感就直接表達,必須通過禮義的文飾之後才接受這種情感,這個才是合情合理的。因此昏禮中自納采至親迎的過程中,都是男子先於女子,就是男子主動,女子被動,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嫌疑,遠離恥辱,成就婦人順從貞正的美德。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男歡女愛是一般人的人之常情。就像《孟子·滕文公下》中所講的:“丈夫生而願為之有室, 女子生而願為之有家。”但是有室有家必須遵從禮的規定,不能有苟且的行為。孟子說,假如“鑽穴隙相窺,逾牆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也就是說如果不遵循一定的婚禮制度,甚至苟且通姦的行為發生,就會遭到父母和國人的輕賤。

比如說,在元朝吳澄在《易纂言》卷十一中也這樣講:“不執贄則不可以成賓主之合,不受幣則不可以成男女之合。”這個也是出自《禮記·曲禮》,意思是說,賓主相見如果不帶著一定的禮物就不能夠表示敬意,賓主之間的這個情誼也就不能夠加深。“不受幣則不可以成男女之合”,什麼意思呢?就是男女之間如果沒有納幣訂婚,則不能親近往來,更不能有不正當的關係。這個都是防微杜漸,讓男女雙方都對婚姻有慎重的態度。

這裡就可以看到,這個婚姻之禮也是順著人情來進行的。婚禮是人生中最重大、最重要的場合,大家都很重視,要很隆重。但是這個隆重並不是奢侈浪費、打鬧嬉戲,然後就共入洞房了。而是需要有“敬慎重正”的態度,這樣才能久遠。

所以《禮記·昏義》中又講:“敬慎重正,而後親之,禮之大體,而所以成男女之別,而立夫婦之義也。”這個《禮記正義》孔穎達疏,說:“敬慎重正者,言行昏禮之時,必須恭敬謹慎,尊重正禮,而後男女相親。若不敬慎重正,則夫婦久必離異,不相親也。”如果沒有這種敬慎重正的態度,那麼夫婦相處久了,就會離異,也就沒有了這種相親相愛的感情了。

在《禮記集解》中也講,禮運曰:“夫義婦順。此不言順而言義者,夫婦之道,不患其不順也,患其苟於順而傷於義也,失義則順亦不可保矣,故曰‘立夫婦之義’。物之苟合者,親也不可以久。”那麼這個意思就是說,在《禮運》中,它講到夫義婦順,但是在這裡沒有談順,而是著重談的是義,為什麼呢?因為夫婦之道,不擔心這個婦不夠順,而擔心什麼呢?是“苟於順而傷於義也”,就是隨隨便便地恒順了,但是這種隨順是傷於義的,是不符合禮義的。如果不符合禮義,這個順也就不可常保。因此在這裡特別強調“立夫婦之義”。從這裡可以看到,婚禮的設計,目的就是成就兩個人長久的幸福,而且給人以教育的作用,培養起人對婚姻的責任感,這個就叫“因其情而節之以禮,從其欲而制之以義。”

“義簡而備,禮易而法,去情不遠,故民之從命也速。”說這個“義簡而備”,這個義理非常簡單,雖然簡單,卻很完備。比如說,中國傳統的價值觀,我們用五個字就概括了,仁、義、禮、智、信。非常的簡單,每一個價值觀只有一個字,所以它易記、易行,很容易在社會上推行。但是這五個字看起來很簡單,但是裡邊義理卻深廣無邊,非常的完備。就拿“仁”這個字,既包括了“親親”,孝敬父母,也包括了“仁民”,仁愛百姓,還包括了“愛物”,對萬物都有仁愛之心。那怎麼樣去行仁呢?孔子又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個就是行仁的方法。培養人的仁愛之心,從哪裡做起呢?還是從孝敬父母來做起。“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所以一個“仁”字,如果你把它展開來講,那個義理就非常的豐富,非常完備。

“禮易而法”,這個禮的設置很簡易,但是雖然很簡易,但是容易遵守。“法”,就是效法的意思。禮的設置很簡易,因而容易遵守,容易效法。如果這個禮很繁雜,不容易效法,就會讓人生起厭煩之心。

就像我們現在提倡學習《弟子規》,很多人說這個《弟子規》太簡單了,實際上雖然它很簡單,但是它把一個人一生為人處事、待人接物的方方面面都概括全面了,有人把它比做“人生的交通規則”。如果你做人不守《弟子規》,就像開車不守交通規則一樣,就會四處碰壁、橫衝直撞,和人與人之間發生衝突,發生對立。所以做人不講《弟子規》,這個人就不稱其為“人”了,就失去了做人的資格。所以中國古人,他做學問的態度都是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他不是像西方人那樣,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

“去情不遠,故民之從命也速。”古代的人設置“禮”是非常有學問的,它離人情不遠,設置得合情合理,所以才讓人們迅速地遵從它。比如說《禮記》,後面講祭禮,說“祭禮”不能夠設計得太頻繁。為什麼呢?如果頻頻地去祭祀,就會讓人生起厭煩之心,人們就會對它粗心大意;同時,祭禮也不能夠設計得太稀疏,如果好長時間也沒有一次祭祀,人們就會疏忽了它,甚至把祭祀的事情給忘記了,生不起對祖先的敬意。所以“禮”要恰如其分,設置得合情合理,才容易讓人遵守。

“故治國不以禮。猶無耜而耕也。為禮不本於義。猶耕而不種也。為義而不講以學。猶種而不耨也。講之以學而不合以仁。猶耨而不獲也。合之以仁而不安以樂。猶獲而不食也。安之以樂而不達於順。猶食而不肥也。”這個是從反面講,作比喻,如果治國不用“禮”的話,就如同沒有耒耜等農具就去耕地,那是沒有辦法深入土地的。“制禮”但是卻不以義為本,就如同耕地卻不播種,“嘉禾”禾苗就沒辦法生長出來。推行道義但不講學,就如同種下種子但不除草,雜草不去除,禾苗也不能繁茂。雖然講學,但是卻不合于仁愛,就如同雖然除草,但是卻不收穫,不收穫就沒有辦法知道是豐收還是荒歉。講學合于仁愛,但不以音樂安定人心,就如同雖然收穫,但是卻不食用,不食用就不知道味道的甘苦。雖然用音樂來安定人心,但是不能夠達到和順的境界,就如同是食用了,但是卻得不到健康,那就是功效沒有顯現。

“四體既正。膚革充盈。人之肥也。”“四體既正”,《禮記集解》說:“四體既正者,天君泰然,而手容恭,足容重,無不從令也。”天君就是指“心”。心主思維,故稱心為“天君”。“膚革充盈”,“膚”就是指外面的薄皮。“革”就是指皮膚內的厚皮。《禮記集解》說:“膚革充盈者,睟面盎背,和順積於中,而英華髮於外也。”“仁、義、禮、智”根植於心,則神色、肌膚清和潤澤,這個是仁德修養由內而外的自然表現。“肥”可以翻譯成富裕、健康的意思。身心泰然端正,肌膚豐滿潤澤,這是人的康健。

“父子篤。兄弟睦。夫婦和。家之肥也。”父子篤厚,兄弟親睦,夫婦和順,這是家庭的康健;“大臣法。小臣廉。官職相序。君臣相正。國之肥也。”“相正”就是相互勉勵為善,匡正過失的意思。大臣能夠秉公守法,小官清正廉明,官職序位明確、各盡其責,君臣相互匡正,這是國家的康健。

“天子以德為車。以樂為禦。諸侯以禮相與。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是謂大順。”“與”就是交往、友好的意思。“考”、“士以信相考”的“考”,就是成就,成全的意思。天子以道德為車乘,以樂教來駕馭,諸侯之間以禮友好交往,大夫們以法排定次序,士人們以誠信彼此成就,百姓以和睦相處,這是天下的康健。這稱為“大順”。

“故無水旱昆蟲之災。民無凶饑妖孽之疾。”下面還有一段是講“大順”時的這種自然狀況是什麼效果。“妖孽”就是反常怪異的事物,通常被認為是不祥之兆。在“大順”的時代,不至於發生水災、旱災、蟲災等災害,人民不會遭受饑荒、瘟疫等疾苦。也就是說,在天下大順的時候,陰陽和合。昆蟲之災,螟螽之類的昆蟲,這樣的蟲災都不會發生。

“故天不愛其道。地不愛其寶。人不愛其情。”“愛”就是“吝惜”的意思。《孔穎達疏》:“四時和,甘露降,是天不愛其道也。”所以上天並不吝惜它的好生之德,大地並不吝惜它的寶藏,人也不吝惜他的才智。意思是說,天地都會出現祥瑞的徵兆,人心也達到極善。

“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車。河出馬圖。鳳皇騏驎。皆在郊棷。龜龍在宮沼。其餘鳥獸之卵胎。皆可俯而窺也。”“膏”就是甘甜的意思。“醴泉”就是甘美的泉水。“山出器車”就是在深山中都出現了天然的器皿、車輛。這個“器”,就是指銀甕丹甑之類的器皿。銀甕就是銀質的盛酒器,丹甑就是炊器,這都是古代傳說中豐年所出現的瑞物,祥瑞之物。“河出馬圖”就是指龍馬負河圖、洛書而出。在《中候握河紀》中也講:“堯時受河圖,龍銜,赤文綠色。”“又雲伏羲氏有天下,龍馬負圖出於河,遂法之畫八卦。”“郊棷”,這個“棷”,是和那個“艸”,下面一個“數”,“數量”的“數”,那個“藪”是相通的,是指湖泊地帶,特別是生長著很多草的沼澤湖泊。“沼”,就是池子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所以上天會降下甘露,大地會湧出醴泉,深山裡會出現天然的車輛和寶器,河水中會有龍馬馱出河圖與洛書;鳳凰和騏驎都會聚集在郊野,龜供奉在宮殿,龍豢養在池中,其他各種鳥獸的卵和幼胎,隨處都可以俯身看到。

“則是無故。先王能修禮以達義。體信而達順。故此順之實也。”這個“實”,鄭玄注:“猶誠也,盡也。”出現像這樣的瑞象沒有其他的原因,就是不是由其他的原因造成的,正是由於古聖先王能夠修“禮”以達到“義”,履踐誠信,而達到和順的境界。所以說這樣的太平盛世正是順應天理人情的必然結果。這一段,實際上也是集中體現了古人的“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的思想。“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就是:人是大自然運行的一分子,人應該順應宇宙自然變化的規律和秩序,來安排自己的生產和生活。天,它的運行有一定的規律,人的活動也應該順應這種規律,只有順應以和諧為特徵的宇宙秩序和發展規律,保護自然、順應自然規律,這樣的話,才能夠減少或者避免天災人禍,最終,有益於人自身。

所以中國古人在關於天人關係的思想中,特別強調“無逆天數”、“必順其時”,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中國人一直保持著與自然界,包括其中的一切生物和諧發展的關係。“我們都是一個生命有機體的一部分”的這種思想,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產生了很深的影響。人與自然界是一種和諧一體的關係,人與自然環境之間也存在著一種不為人所意識到的互動關係。

對於西方人而言,他們很難認識到這一點。比如說《易經》上就講:“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就是指天象,包括恒星、行星,以及雲氣等等的天象,也就是自然界變化的現象。在李淳風《乾坤變異錄·天部占》中講到,說:“天道真純,與善為鄰。夫行事善,上契天情,則降吉利,賞人之善故也。行其不善之事,則天變災彌,日月薄蝕,雲氣不祥,風雨不時,致之水旱,顯其凶德,以示於人。”所以古人觀天象的目的是要得知人事的吉凶,對於古代帝王而言,就是要得知,預示著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等現象變化的天象。

所以,在中國自古以來,天文機構都是政府的一個重要部門,在《周禮》中對此就有記載,以後儘管朝代有更迭,外族來統治,但是太史令的官職沒有變化。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卷四中這樣寫道:“希臘的天文學家是隱士、哲人和熱愛真理的人,他們和本地的祭司一般沒有固定的關係。中國的天文學家則不然,他們和至尊的天子有著密切的關係,他們是政府官員之一,是依照禮儀供養在宮廷之內的。”這在不明了天人之間相互感應關係的西方人看來,是很難理解的。比如說,十九世紀維也納的一位學者弗蘭茨·屈納特就說:“中國人竟敢把他們的天文學家,西方人眼中最沒用的小人,放在部長和國務卿一級的職位上。這該是多麼可怕的野蠻人啊!”但是,實際上,說別人野蠻的時候,是自己的科技還沒有達到理解別人的程度。

所以我們現在很多人覺得傳統文化很神秘,為什麼覺得神秘呢?是因為很多傳統文化中的論述是現代科學沒有辦法證明的。為什麼沒有辦法證明呢?因為科學才有幾百年的歷史,它證明不了幾千年所累積的經驗,解釋不了這個現象,那也是可以理解的。

實際上,人的善惡,對於自然,它確實有著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通過改變人的心念,就能夠起到改善自然環境的效果,這個被稱為“心靈環保”。所以這也給我們現代的環保提供了一個借鑒和啟示,也就是說,我們要保護環境,改善自然環境,除了要通過先進的科技和設備,從外部進行努力之外,也要加強倫理道德的教育,培養人的愛心,淨化人的心靈,這樣,才會使每個人向自然都散發出最純淨、最善良、最美好的信息。這樣的話,就是“境隨心轉”,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也因此變得更加美好。

我們今天就學習到這裡,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