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視頻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書治要·禮記》第10集

劉余莉 教授

  • 路線壹
  • 路線二
  • 音頻壹
視頻文字
《群書治要·禮記》第10集
2020-04-30

諸位同學,大家好: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禮記》,上次我們學到了《禮記•樂記》,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樂記》。請看這一段: 

“先王之制禮樂,人為之節。衰麻哭泣,所以節喪紀也;鐘鼓干戚,所以和安樂也;婚姻冠笄,所以別男女也;射鄉食饗,所以正交接也。” 我們先看到這裏。這一段是寫聖人制禮作樂的目的。

“先王之制禮樂,人為之節。”“人為之節”,孔穎達《疏》引南朝庾蔚之《禮記略解》曰:“人為,猶為人也。言為人作法節也。”意思是說,人為就是為人的意思,先王制禮作樂,作為人的行為法度。

在講這一段之前,《禮記•樂記》中有一段話,它講述了天下大亂的原因:人在初生的時侯,本性都是安靜的,也就是本自清淨。但是當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時,心能夠一一地感知,而且容易生出好惡。如果內心的好惡之念不能節制,外在又受到物欲的誘惑,本自清淨的、純淨純善的自性,就會被埋沒而不能顯現。而那些外物不斷地影響人,人如果不能夠自我檢點約束,就一定會被這些外境所同化。被外境所同化,就會埋沒自性而窮極人的貪欲。於是就會產生違逆不順、巧詐虛偽之心;產生恣縱逸樂、犯上作亂之事。因此強者脅迫弱者,人多勢眾者淩辱勢單力孤者,聰明者欺詐愚笨者,勇敢者困辱懦弱者;病人得不到療養,老弱孤獨之人得不到合適的安置。這是導致天下大亂之路,為了避免天下大亂,所以聖人才制禮作樂,以節度人的貪欲好惡。

下面就講具體的一些禮儀:

“衰麻哭泣,所以節喪紀也;”“衰麻”,這是說古代的喪服一般是用粗麻布製成的,披在胸前,名衰衣。另有葛麻布帶系在頭部或者腰部,名麻絰。所以衰麻就是代指喪服。

“節喪紀”,就是節制喪事。在《禮記•文王世子》中有這樣一段話:“喪紀以服之輕重為序,不奪人親也。”鄭玄注曰:“紀,猶事也。”喪紀就是喪事的意思。也就是說在喪禮中,有五服制度。五服,就是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都是根據與死者關系的親疏,來決定穿什麼樣的喪服。“五服之內,大功已上服粗者為親,小功已下服精者為疏。”實際上就是說,在五服之內的親屬,與亡者的關系越近,穿的喪服越粗;與亡者的關系越遠,穿的喪服越精細。所以,跟亡者關系最近的直系親屬,穿的喪服就是最粗的。最粗代表什麼呢?就是他和亡者的關係最親近,所以表達他的哀思是毫不掩飾,以盡哀痛。在喪失至親之人的哀痛中,人往往不能自已,所以沒有心思去顧及喪服的精緻與否。這就是通過喪服的禮制,來節制喪事。

其實,除了喪服之外,還通過喪期的長短來節制喪事。親人過世之後,一個人服喪的時間長短,也是和他與死者的親屬關係來決定的。在《禮記•三年問》中,有這樣一句話:“至親以期斷。”“期”就是一年的意思,一個人為他最親的親屬服喪,以一年時間為限。為什麼是一年呢?因為“天地則已易矣,四時則已變矣,其在天地之中者,莫不更始焉,以是象之也。”也就是說,在一年之中,天地四時已經完成了一輪的更替,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也都有了新的開端。而人的行為也應該順應天道自然,失去親人的哀痛,在經歷了一年的時間後,可以得到平複,就可以恢複正常的生活了。

但是按照禮制的規定,子女為父母服喪卻是要三年的,這又是什麼原因呢?比如說在《論語》中,孔子的弟子宰予就曾經提出過這個問題,他說:三年的喪期,似乎太久了。三年君子不行禮,禮從此而壞。三年君子不作樂,樂將從此而失。而且舊年的稻穀已盡,新的稻穀已經收穫,一年中鑽燧接火的木材也都改換了一遍,似乎一年之期也就足夠了。

對此,孔老夫子什麼態度呢?孔老夫子感歎說:“宰予不仁啊!”就是說他沒有仁德之心。“一個嬰兒生下來之後,要三年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為父母服喪三年,是天下通行的制度,難道宰予就沒有父母的三年懷抱之養嗎?”對於子女而言,不僅是與父母血脈相連、因為父母才擁有生命,而且還得到了父母無私無求的呵護與哺育。嬰兒從呱呱墜地到能夠說話走路,大概三年才不需要父母抱著,我們從中也能夠深切地感受到父母養育兒女的那種深恩。

其實父母對兒女的養育,又何止三年呢?可以說是貫穿了人的一生。所以中國人有句話說:母活一百歲,常憂八十兒。作為子女為父母服喪三年,其實也不過是報父母的恩情於萬一,這是人情之自然。因此,子女對父母之喪的守喪期限,理應比對一般的至親之人更重,也就是在一年的服喪期基礎上加倍,延長到二十五個月。所以三年實際上是二十五個月,就是第三個年頭,到二十五個月的時侯就可以了。

在《禮記•三年問》中也記載:“三年之喪何也?曰:稱情而立文,因以飾群,別親疏貴踐之節,而不可損益也。”鄭玄注:“稱情而立文,稱人之情輕重,而制其禮也。”“稱”就是衡量的意思,也就是說守喪三年是根據什麼來制定的呢?這是通過衡量內心情感的厚薄程度,而制定的相應的禮文,藉此來表明親屬的關係,區別親疏貴賤的界限,因而是不可以隨意增減的。創傷深重,複原的日子就很長,悲痛得厲害,平複的時間就慢。守喪三年的規定,就是根據內心哀痛程度,而制定的與之相稱的禮文,用來表示無以複加的悲痛。

在《貞觀政要•論禮樂》中也說:“禮,非從天下,非從地出,人情而已矣。人道所先,在乎敦睦九族。九族敦睦,由乎親親,以近及遠。親屬有等差,故喪紀有隆殺,隨恩之薄厚,皆稱情以立文”。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禮”的來源不是從天而降,也不是從地下出來的,而是根據人情事理來制定的。而人道最首要的就是要使九族敦睦、九族和睦。九族和睦,要從孝敬父母開始,由近及遠。親屬之間有親疏的差別,所以喪禮也有隆重和簡省的差別,都是依據恩情的厚薄不同,合乎人情來確定的標準。所以古人制禮的一個原則就是“稱情以立文”,在這些具體的禮儀節度之後,都有古聖先王對人類自然情感的深刻洞察。同樣,這些滲透在日常生活中的禮儀,又反過來潛移默化地培養和陶冶著人的德性。

“鐘鼓干戚,所以和安樂也”。“干”,就是盾的意思;“戚”,就是斧的意思。這些都是武舞所執之具,古代的舞有文舞、有武舞,武舞經常執盾、斧,這個就是“干戚”。“和安樂”:如果人過分貪圖安逸快樂而遠離禮義,就用鐘鼓幹戚之樂來調和。

“婚姻冠笄,所以別男女也;”“婚姻”,就是嫁娶之事。在《禮記•經解》中講:“昏姻之禮,所以明男女之別也。”鄭玄注:“昏姻,謂嫁取也。”“昏”用的是黃昏的“昏”,它是婚姻的“婚”的古字,因為古代的婚禮必在黃昏之時舉行,為其陽往而陰來之故。《白虎通·嫁娶》中也說:“昏時行禮,故謂之婚也。”昏禮在五禮之中屬嘉禮,是繼男子的冠禮和女子的笄禮之後,人生的第二個里程碑。

在周代的時侯,已經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婚嫁禮儀。在《儀禮》之中有詳細的規制。整套婚禮的儀式分為六個階段,稱為“六禮”,就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還有“親迎”。

“納采”,就是由男家家長請媒人,向物色好的女家去提親。“問名”,鄭玄注:“問名者,將歸蔔(卜?)其吉凶。”賈公彥疏:“問名者,問女之姓氏。”就是在女方家長接納提親之後,女家將女兒的年庚八字帶返男家,去占卜吉凶,也是為了避免近親結婚。“納吉”,就是當接受庚帖後,蔔得吉凶,肯定雙方年庚八字沒有相沖相克,也沒有近親結婚這種情形,就去再通知女家。“納徵”,徵,在《禮記·士昏禮》孔穎達《疏》說:“納徵者,納聘財也。徵,成也。先納聘財而後婚成。”所以“納徵”也稱為“納成”,也就是男家往女家送聘禮,經過這個儀禮之後,婚約就完全成立了。“請期”,就是男家擇定合婚的良辰吉日,並徵得女家的同意。“親迎”,也是最隆重的一個禮儀,就是在結婚吉日,穿著禮服的新郎,親往女家迎娶新娘。後代歷朝歷代的婚制,都是在這“六禮”婚制的基礎上加以變化。到了近代,通常祗把“親迎”稱為婚禮,而把“親迎”前面的五項稱為議婚、訂婚等過渡性的禮儀。

男女的結合,為什麼需要通過婚姻的方式呢?《昏義》中說:這是因為男女有別。古人觀察到,男女之間存在著天然的差異,所以需要規定一種合理的秩序,來適應這種差異,而婚姻就是這樣的秩序。

在《禮記·昏義》中講了一句話,講到了婚禮的意義,它說:“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將合二姓之好”,古代人有禮的規定,同姓不婚,同一個姓的人是不能夠結婚的。所以婚禮是把兩個不同的姓氏合在一起,這個叫美、這個就叫善。上要奉祀宗廟、祭祀祖先,下要傳宗接代,把祖先良好的家道、家風、家業承傳下去。就如《禮記•中庸》中所說:“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什麼是孝?就是善於繼承先人的遺志,善於循行先人未竟的事業,所以,古代的聖明君王都非常地重視婚禮。平常的人雖然沒有像帝王那樣重視婚禮,但是也是非常重視的,這也是提醒人,個人不是獨立於家族而存在的。古人說“人無倫外之人”,一個人的出生是無數代先祖血脈傳承的結果。婚姻之所以神聖而鄭重,就是因為它讓生活在血緣體系中的個人,實現了綿延家族血脈的責任。而且,人類還通過婚姻,將原本沒有血緣關係的家族結合在一起,成為新的血親團體。如何使這些血親團體代代承傳?那就是每一個人都必須承擔起對整個家族的責任。

當然,古人也並沒有忽視情感在婚姻中的重要性。比如在古代的婚禮過程中,有一個環節就是“合巹飲酒”,也就是把一個葫蘆劈成兩半,作為盛酒之器,夫妻各飲半瓢酒,象徵著夫妻雙方結合為一,也是提醒夫妻雙方,原本就是一體的。而且葫蘆瓜的絲是苦的,酒是甜的,喝了這個酒之後,意味著夫妻從此要同甘共苦。喝完酒之後,還要把這兩個葫蘆瓜系在一起,掛在牆上,是提醒夫妻在今後的生活中,看到這個葫蘆瓜,就想起兩個人結合時的初心。所以婚禮就是使夫妻雙方樹立起了一種一體的觀念,不分彼此、同甘共苦。

“冠笄”。鄭玄注:“男二十而冠,女許嫁而笄,成人之禮。”古代男子二十歲舉行的加冠之禮,一般天子、諸侯,根據需要可以提前到十二歲。女子十五歲時行笄禮,也就是以簪束髮。所以通過加冠、這個帽子,還是以簪束髮,就可以看出這個是男的、還是女的,象徵著這個孩子已經成年。通過這些禮來區別男女之分,這個就是“別男女”。

因為男女本身有生理和心理上的區別,在家庭中的職責也各有分工,所以才作婚姻、冠笄之禮來正之。在《禮記·昏義》中說:“敬慎重正而後親之,禮之大體,而所以成男女之別,而立夫婦之義也。”為什麼特別強調婚禮要恭敬謹慎、尊重正式呢?在《禮記·昏義》中記載,在婚禮的“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這五個步驟之中,每逢男方的使者到來時,女方家長都是在廟裏,就是她家的宗廟中鋪設几筵,然後拜迎使者於門外。進入廟門,賓主揖讓升階登堂,在廟堂上聽使者傳達男方家長的意見。為什麼這麼樣的隆重啊?正式呢?之所以這樣做,就是表示對婚禮的敬慎和鄭重其事。

禮由此形成男女之間的區別。男女有別,而後有夫婦的道義;夫婦有道義,而後才有父子親情;父子有親情,而後才能有端正的君臣關係。所以婚禮是關係到五倫關係的和諧。所以說婚禮是禮的根本,這個本,是從“人倫關係的開始”這個意義上講的。雖然夫婦二人沒有血緣的關聯,但祗有通過夫婦的結合、生兒育女,才產生了父子關係、兄弟關係,締結和開創了血緣關係。所以“男女有別”,兩性通過婚禮的合法程序才能成為“有義”的夫婦;夫妻關係確立,父與子之間的純正血緣關係才能明確,這就是“而後父子有親”,家庭才能穩定;最後才能“君臣有正”,使得社會秩序井然,天下安定。在《中庸》中也說:“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

在《孔子家語》中,也有這樣一段話:“昔三代明王之必敬妻子也,蓋有道焉。妻也者,親之主也;子也者,親之後也,敢不敬與?是故君子無不敬也。”說以往夏商周三代的聖明君主,必定是尊重、愛護他們的妻子兒女的。妻子是祭祀祖宗、照顧父母的主婦,兒子是祖先的後代,怎麼能夠不尊重呢?所以君主對於妻子兒女沒有不尊重的。從這裏我們看到,古代的聖王一定是敬重他們的妻子,因為妻子是“親之主也”,她要負責祭祀祖先、孝敬公婆、助夫成德、和睦妯娌、教育子女,所以她的責任無比重大。承擔如此重大的責任,定然也是很辛苦,所以丈夫也會感恩妻子、敬重妻子。

古人說,娶一個好的妻子可以旺三代,而娶一個不好的妻子可以敗三代,這也都不是誇張。正是因為如此,古人對女子的教育比男子的教育更加重視,所以才出現了《女誡》《內則》《女論語》《女範捷錄》等專門針對女德教育的《女四書》。對女德的重視,並不是傳統社會壓迫女子、輕賤女子的象徵,恰恰相反,這是重視女子的特徵。為什麼呢?我們想一想,假設女子的德行無關緊要,那還何必如此地重視呢?因為好的母親來自於好的姑娘,好姑娘是世界的源頭,如果源頭都受到污染,怎麼能夠保證整個水流的清澈呢?所以中國人很早就認識到了女德、母教,對於社會和諧、天下太平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實際上對女子、對女德的重視,不僅僅是中國人的專利,所有先進的、開明的思想家,開明的民族,開明的文化,都會重視對女子的教育。比如說英國著名的道德學家斯邁爾斯就說:“民族祗不過是家庭、人民和母親的最終結果而已。可以肯定的是,一個民族的品格,可以通過女人的教養和優雅而得以提升。”可以說,正是中國傳統重視女德和母教的文化,塑造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品格,使得中華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綿延不絕。

在二次大戰之前,就有一些歐洲學者一直在討論:為什麼四大文明古國,唯有中華文明承傳至今,保持了五千多年經久不衰?經過研究,他們得出結論:那是因為中國人特別重視家庭教育的結果。歷史證明,這個結論是合理的。

中國人對家庭教育的重視是從胎教就開始了,貫穿了人的一生,一直到“慎終追遠”。早在周文王的母親太任懷孕的時候,就特別的重視胎教。在史書記載:“周太王少子季曆,娶太任,太任之性,端一誠莊,惟德之行,及其有娠,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子,而生文王,母子皆聖也。”正是因為文王的母親是一位聖人,所以才把文王也培養成聖人。而文王的祖母太薑、夫人太姒也都是聖母,所以歷史上把她們稱為“三太”。正是這“三太”的良好母教,奠定了周朝八百年的基業。所以後世人把“夫人”尊稱為“太太”,就是期許對方能夠培養出聖賢的兒孫。

重視從家庭開始進行倫理道德教育,至今仍然有合理性,為什麼呢?因為人一出生,首先面對的就是家庭關係,正是在家庭之中,孩子從父母,特別是母親的身上,學會了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和態度。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世界沖突的根源在家庭,在家庭之中父子、夫妻、兄弟之間的沖突。你想想,他在家裏和父母,和妻子、丈夫、兄弟都不能夠和睦相處,走到社會,又怎麼能夠和陌生人和睦相處呢?所以古語講:“閨閫乃聖賢所出之地,母教為天下太平之源。”如果一個孩子在家庭裏,接受了母親言傳身教的影響,知道如何去孝敬父母、友愛兄弟,與人和睦相處、以和為貴,形成了謙恭有禮、嚴謹誠信的態度,培養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品德,他走上社會,自自然然地就知道如何去領導、同事、朋友,還有陌生人和諧交往。

所以斯邁爾斯也說,他說:“女性的影響力到處都是一樣的。在所有國家,她的性情氣質,都影響著民族的道德、習俗和品格。”在中國古人看來也是如此。女人對國家民族的貢獻,可能不在於自己的事業有多輝煌,而是在於什麼呢?在於把自己的兒孫培養成孔子、孟子、范仲淹、林則徐那樣的聖賢人。我們假設女子和男子一樣的能幹,兩個人的事業都很輝煌,但是卻因此忽視了兒女教育,結果兒女成了紈絝子弟,甚至年紀輕輕就鋃鐺入獄、不務正業,那麼再輝煌的事業也沒有人可以繼承,那也不過是曇花一現,怎麼是可持續的發展呢?如果缺少良好家教的子女又淪落為腐敗的官員、不誠信的老闆、鋃鐺入獄的恐怖分子等等,我們想一想,他對國家和民族的危害有多大?

所以法國作家約瑟夫·德·梅斯特爾曾經這樣說:“千真萬確,女人沒有創造出什麼傑作,她們沒有寫出《伊利亞特》《被解放的耶路撒冷》《哈姆雷特》《菲德爾》《失樂園》《答爾丟夫》。沒有設計出聖彼得大教堂,沒有創造出《彌賽亞》,沒有雕塑出《阿波羅》,沒有畫出《最後的審判》。她們既沒有發明代數和望遠鏡,也沒有發明蒸汽機。但她們所做的事情,比所有這一切都更偉大、更優秀。因為正是在她們的膝頭,造就出了正直、高尚的男男女女——這才是世界上最傑出的作品。”

反觀我們社會缺少聖賢君子,根源在哪裏?就是缺少聖賢的母親。因為現在夫妻雙方都去賺錢,所以兒女教育這件事被忽視了。由於缺少對母親所承擔的教育子女的神聖使命的深刻認識,使得一些母親放棄了“教育子女”,這一個對國家民族具有深遠意義的重要職責,而去追名逐利,這不能不說是捨本逐末。所以,古代的這些禮,確實也值得我們現代人去反思和藉鑒,不要去盲目批判。

“射鄉食饗,所以正交接也。”“射鄉”,依鄭注,指大射禮和鄉飲酒禮。大射禮是為了祭祀擇士而舉行的射禮。鄉,就是鄉飲酒禮,它也屬於嘉禮,是一種尊老、敬老的宴飲活動。射禮、鄉飲酒禮中,都含有“尊賢養老”的思想。特別是鄉飲酒禮,使一鄉之人在宴飲歡聚之時,就潛移默化地受到教化。這種習俗,在社會中起到敦親睦族、止惡揚善的作用,在歷史上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我們看看鄉飲酒禮是怎麼樣進行的。在《禮記•鄉飲酒義》之中,展現了“黨正”所舉行的鄉飲酒禮上,尊老精神是如何通過儀禮的方式表達出來的。“黨正”就是在古代的時候,每五百家為一黨,黨正掌管一黨之中的道德教化和祭祀活動,有點像現在的鄉長或者鎮長,也就是地方長官。“鄉飲酒之禮,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聽政役,所以明尊長也。”在鄉飲酒禮上,六十歲的長者坐在席上,五十歲的人就需要站在一旁服侍、陪侍,聽從差遣,以此來表明對長者的尊敬。

後面還說:“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養老也。民知尊長養老,而後乃能入孝悌。”“豆”就是指一種盛食物的器具,類似於高腳盤。六十歲的人面前,陳設三豆食物,三盤食物,七十歲者陳設四豆,八十者陳設五豆,九十者陳設六豆。豆象徵著對長者的供養,長者年歲越大,所獲得的食物供養也就越多。由此可以看到,在鄉飲酒禮上,處處透露出按照年齡所形成的秩序,以此向當地參加這種禮儀活動的百姓,傳達出養老、尊老的道德觀念。而這種養老、尊老風氣的形成,也是為了培養孝悌的德性。也就是說一個人對陌生的老人都能夠尊敬,回到家裏對自己的父母,怎麼會不尊敬呢?

但是,古人為什麼不通過講道理、做宣講的方式,對鄉人進行孝悌的道德教育呢?在《鄉飲酒義》中,有這樣一段非常耐人尋味的話:“君子之所謂孝者,非家至而日見之也,合諸鄉射,教之鄉飲酒之禮,而孝弟之行立矣。”君子所說的孝,不是通過挨家挨戶講道理、天天見面做宣講的方式加以教導的,而是集合百姓觀看鄉射禮,通過鄉飲酒禮來教導他們的。這樣一來,百姓自然而然就會懂得如何行孝悌。事實上,百姓也許根本不懂得很多關於孝悌的深刻道理,但是在既莊重而又親切的宴飲之上,從賓客的身份,到宴會上賓客不同的角色,再到根據年齒所受待遇的不同,都鮮明直觀地讓在場的百姓感受到一種尊老的氣氛,這就使百姓心中對老者的尊重之情油然而生。

鄉飲酒禮是一種尊老敬老的禮。從這兒我們也可以看到,尊老敬老是中華傳統美德,自古以來就非常受重視。比如說在《孔子家語》中也記載,魯哀公問孔子,說:“大夫們都勸我,要大力提倡尊重年老之人,年長之人,這是否可行啊?”孔子怎麼回答的呢?孔子說:“您果真能夠做到這一點,從此以後,普天下的老百姓都要仰賴您的無量功德了,哪裏僅僅是魯國受益呢?”從孔子的回答就知道了,尊老敬老是多麼的重要。哀公說:“為什麼這麼說呢?”

孔子說:“在過去,有虞氏,也就是虞舜,尊有德行的人為貴,而同時特別尊重老年人;夏後氏尊有爵位的人為貴,也同時格外尊敬老年人;殷商人尊世祿之家為貴,同樣尤其尊重老年人;周朝人尊孝敬父母的人為貴,仍是對老年人特別尊重。虞、夏、殷、周是天下的盛世王朝,那時候沒有遺棄老年人的,老年人受到天下的恭敬已經很久了,僅次於侍奉自己的父母。

因此,在朝廷上爵位相同的時候,以年長者為尊。七十歲以上的人可以拄著拐杖到朝廷,國君詢問事情的時候要給他安置座位;八十歲以上便不在朝廷做官了,國君要有事詢問,就得親自到他家裏去請教,於是敬老之風就擴展到了整個朝廷。在走路的時候,不敢與年長者並肩而行,不是錯後就是跟隨在身後,跟父輩行走的時候是隨後而行,跟兄長行走是錯行於側。遇到老年人,自己不論是乘車還是騎馬,包括隨侍人員都要避讓。頭髮斑白的老年人,自己不挑擔子上路行走,而由年輕人來代勞,於是敬長之風就延伸到道路之上了。

在鄉裡提倡敬老,老年人就不會缺衣少食,強壯就不會侵犯弱小,人多不欺負人少,於是敬長之風就擴展到州郡街巷了。而且古代還規定,五十歲就不承擔跟隨打獵的勞役了,五十歲算老年,就不承擔朝廷的勞役,也不用再參加上山打獵之類的事,但是在分發獵物的時候,要給年長者多分一些,於是敬長之風就擴展到捕獵活動中。軍旅部隊中,爵位相同的以年長者為尊,於是敬重長上的意識就擴展到軍旅。聖賢君王以孝悌之道教化百姓,從朝廷開始,推行到道路上,達到州縣街巷,連打獵者都相互仿效,軍隊中也互相學習。於是天下百姓共同以此作為道義的準則,寧死也沒有人敢去違犯。”哀公聽了之後贊歎地說:“真是太好了!”

可以說,尊老敬老是文明社會的重要標志之一。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提倡尊老敬老就是提倡知恩報恩、飲水思源的社會風氣。老人都是為這個國家社稷有所貢獻的人,所以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所以我們提倡尊老、敬老,就是提倡不忘本。如果沒有這種知恩報恩、飲水思源的,以恩義、情義、道義為處事的原則來行事,取而代之的就是以功利的原則來處事。功利就是以“這件事是不是有利於我”來作為評價標準,功利主義是以“是否有利於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來為標準進行取捨,就會出現什麼呢?就會出現《樂記》上所說的“強者脅弱,眾者暴寡,知者詐愚,勇者苦怯,疾病不養,老幼孤獨不得其所”等恃強淩弱的現象。

所以在改革開放之後,有很多人也是向西方學習,以功利主義原則來為人處事,結果認為老人祗有消費沒有生產,所以把老人視為包袱、視為負擔,對老人、包括自己的父母,也就失去了應有的尊重。這個都是沒有教化,或者是對教化不夠重視所導致的。重視禮儀對德性涵養潛移默化的塑造力量,對於我們今天的思政課教育也很有啟發。也就是說怎麼樣使思政課、道德教育課深入人心呢?宣講是一方面,另外還要藉助具體禮儀的推行,比如說成人禮、尊師禮等等,目的就是使人們明辨是非善惡,行為有所依止。

因為沒有這個“禮”,人做錯了事,他自己都不知道,因為沒有標準、沒有學過。就像有一個人他做壞事被警察抓起來了,警察對他說“你這個人很不孝”。結果這個小偷說:“你怎麼知道我不孝,我對我父母挺好的。”沒有學過《弟子規》:“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自己德行上有損傷,讓父母跟著蒙羞,這是大不孝,但是他還認為自己對父母好,自己是個孝子,什麼原因呢?就是“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當然包括我們自己,也是沒有系統的學習古代的這些“禮”,自己也會時常做一些不知不覺違反禮儀的事。所以說,道德教育、思政課通過禮儀,能夠涵養人的心性,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所以說“以禮治國”或者說“禮樂制度”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治理制度,它可以“絕惡於未萌,起敬於微渺”,具有防患於未然的效果。所以古人建國,三年之內一定是制禮作樂、頒布禮樂,讓人們的行為有明確的依止。我們今天說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也需要重視和藉鑒古人以禮治國的經驗。這對於促進形成社會文明風尚、促進社會文明進步,都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食饗”是指以酒食宴請賓客之禮。在《孔子家語‧論禮》中說:“食饗之禮,所以仁賓客也。”通過食饗之禮來規範交接的禮節,這叫正交接。

後面又說“禮節民心,樂和民聲,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禮樂刑政四達而不悖,則王道備矣。”“禮”用以裁節民心,使人“毋不敬”,一切恭敬。“樂和民聲”,借用樂的五聲和律呂來調和民眾的聲音。“政以行之”,孔穎達的疏曰:“用禁令以行禮樂也”,就是用政令來推行禮樂。“刑以防之”,孔穎達的疏曰:“若不行禮樂,則以刑罰防止也。”也就是說,用刑罰來防止不行禮樂的行為。“四達而不悖”,“四達”就是達於四方。禮、樂、刑、政四事達於四方而民不悖逆,“則王道備矣”。王道就是和霸道相對的,通常也是指以仁義治理天下的政治主張。

所以古聖先賢創制禮樂,作為人的法度。喪服和哭泣的禮儀,是用以節制喪事而制定的;鐘鼓干戚之樂,是為了調和貪圖逸樂之人的心行而製作的;婚禮、冠禮和笄禮,是為了區別男女之分而制定的;大射禮、鄉飲酒禮和食饗之禮,是為了規範交際而制定的。禮是用來裁節民心的,樂是用來調和民聲的,發布禁令是用來推行禮樂的,動用刑罰是為了防止禮樂不能推行。禮、樂、刑、政四事達於四方而民不悖逆,王道之治就完備了。

所以中國自古以來就是提倡王道而反對霸道。“王道”其實很簡單,用《弟子規》上的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我們用自己的權勢或者是軍事實力使人能夠臣服於自己,他是口服心不服,但是我們能夠用道義服人、道理服人,人家是“中心悅而誠服”。但是西方人卻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許多西方國家在近幾百年來,所奉行的都是霸道的文化、霸權文化。

在1924年,孫中山先生就對比了西方的霸道文化和東方的王道文化,在《大亞洲主義》的演講中這樣講道:“就最近幾百年的文化講,歐洲的物質文明極發達,我們東洋的這種文明不進步。從表面的觀瞻比較起來,歐洲自然好過亞洲。但是從根本上解剖起來,歐洲近幾年是什麼文化呢?是科學的文化,是注重功利的文化。這種文化應用到人類社會,祗見物質文明,祗有飛機炸彈,祗有洋槍大炮,這是一種武力的文化。這種專用武力壓迫人的文化,用我們中國的古話來說就是‘行霸道’。所以歐洲的文化是霸道的文化,但是我們東洋向來輕視霸道的文化。還有一種文化,好過霸道的文化,這種文化的本質是仁義道德。用這種仁義道德的文化,是感化人,不是壓迫人,是要人懷德,而不是要人畏威。這種要人懷德的文化,我們中國的古話就是‘行王道’。所以亞洲的文化,就是王道的文化。”

在《群書治要•淮南子》中有這樣一句話,它說:“今謂強者勝,則度地計眾;富者利,則量粟稱金。如此,則千乘之君無不霸王,萬乘之國無破亡者矣。國之亡也,大不足恃;道之行也,小不可輕。由此觀之,存在得道,而不在於大;亡在失道,而不在於小也。”這句話說得非常好,它說“現在有人認為祗要強大就可以致勝,於是便丈量本國的地域、計量本國的人口。認為祗要富有,國事就順利,所以熱衷於計量儲存的糧食、稱量金銀。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擁有千乘馬車的君主無不可以稱霸諸侯,有萬輛馬車的大國便永遠不會滅亡。所以國要亡,即使很大也靠不住,施行王道政治,即使很小的國家也不可輕視。由此看來,國家所以存在,是因為有道,而不在於其大,國家之所以滅亡,在於失道,而不在於其小。”所以東方的文化是王道文化,西方的文化是霸道文化。講王道就是講仁義道德,講霸道就是主張功利強權。講仁義道德,是用公義公理來感化人,而講功利強權,是用洋槍大炮來壓迫人。

孫中山先生在演講中也指出:“現在世界文化的潮流,就是在英國、美國,也有少數人提倡仁義道德。至於在其他各野蠻之邦,也是有這種提倡。由此可見,西方之功利強權的文化,便要服從東方之仁義道德的文化。這便是霸道要服從王道,這便是世界的文化日趨於光明。”這個就是王道政治和霸道政治的區別。由此也讓我們看到了中華文明的曙光。

我們今天的課就先分享到這裏。謝謝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