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視頻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書治要·禮記》第13集

劉余莉 教授

  • 路線壹
  • 路線二
  • 音頻壹
視頻文字
《群書治要·禮記》第13集
2020-05-13

諸位同學,大家好:


我們今天繼續學習《禮記》。請看《祭義》這一篇。“樂正子春下堂,而傷其足,數月不出,猶有憂色。”門弟子曰:“夫子之足瘳矣,數月不出,猶有憂色,何也?”曰:“吾聞諸曾子,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可謂孝矣;不虧其體,不辱其身,可謂全矣。故君子跬步弗敢忘孝也。今予忘孝之道,予是以有憂色也。壹舉足而不敢忘父母,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壹舉足而不敢忘父母,是故道而弗徑,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遺體行危殆。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惡言不出於口,忿言不及於身。不辱其身,不羞其親,可謂孝矣!”

這一段講的是一個故事,“樂正子春下堂,而傷其足,數月不出,猶有憂色。”樂正子春,春秋時魯國人,也是曾參的弟子。有孝名,是因為和曾參學習,名師出高徒,受到老師的影響,以孝著稱。樂正子春有一次從堂上走下來,不慎扭傷了腳,好幾個月都沒有出門,一直面有愁容。門弟子曰:“夫子之足瘳矣,數月不出,猶有憂色,何也?”“瘳”,就是愈的意思,痊癒了。他的門下弟子便問道:“老師,您的腳不是好了嗎?您好幾個月都不出門,到現在還面帶愁容,這是為什麼呢?”。曰:“吾聞諸曾子,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可謂孝矣;不虧其體,不辱其身,可謂全矣。”樂正子春說:“我從前聽我的老師曾子說過,父母完完整整地生下我們,我們死時也要完完整整地留下這個身體,歸還給父母,這才稱得上是孝順。沒有毀壞父母遺留下的這個身體,沒有辱沒為人一世的善名,這才是圓滿的孝順。”

樂正子春他是曾子的學生,所謂名師出高徒,為什麼呢?因為學生在老師身邊,每一天看到老師言傳身教的教化,他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曾子,我們都知道是孔子的弟子,雖然不夠聰敏,但是因為好學也學有成就,被稱為“宗聖”。

在《論語》上記載,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曾子認為做士人就不能夠不弘毅,因為士人的責任重大,而所行之道遙遠,他們以行仁為自己的重任,而且這種重大的責任要一直擔負下去,到死為止。“士”就不是一般的普通百姓。古代把人分成四類,分別為“士、農、工、商”。“士”就是讀書人,“農、工、商”都是生產者和營利(“營利”強調從事一項獲利事業的過程或者狀態;“盈利”側重強調投入與產出的關係,追求產出的盈餘,此處建議選擇營利,對應“農工商”三種職人功能,且與教授講義相符)者,而“士”,是既不生產也不營利(理由同上),他是盡全力來學“道”,所以“士”專求於學、專講道,專講做人的道理。而要把人道講得清楚透徹,就必須要通達天道。

所謂“天道敏生,地道敏樹,人道敏政。”但是對於天道,一般人都很難體悟,要從哪里學起呢?“士”就是要從“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一個忠恕之道學起。雖然這一句話,士、農、工、商都需要學習,但是農、工、商不需要通達,而“士”則需要學得通達。

在《論語》中也記載,子游他到武城去做官,孔子去考察,聽到了弦歌之聲,於是就說:“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回答說:“從前我聽夫子您說過‘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不學道的人不能夠發佈或者聽從命令。君子,也就是在位者學道,他能夠用仁愛之心對待百姓,百姓學道,就會聽命於在位的君子。“士”就是全神貫注地、專一地學道、悟道、體道、講道、行道,他和商人不同,是純粹不生利而分利。但是士、農、工、商之中,“士”卻排在最前面,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像孔子也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古人把道德仁義,看得比財利更加重要,因為財利能夠解決眼前暫時的問題,但是不能夠解決長久根本的問題,所以儒家以“志於道”、“讀書志在聖賢”為最終目的。當然,這也並不意味著學道就必然會貧窮,其實經典教學,它有四種功用,那就是“立德、立身、通竅、屬文”。

首先,它可以樹立一個人的德行。“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德”對於國家而言,還是個人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立身”就是我們有什麼技能,什麼知識、素質能夠立身於社會,經典教學,它也有立身之功。還有“通竅”之功,“通竅”用古人的話來說就是開悟,能夠明心見性。還有“屬文”之功,也就是寫文章。“立德、立身、通竅、屬文”,這個順序也是很有講究的,不能夠顛倒,告訴我們德是本,而技藝是末。

“道”有體有用,用就是行仁,士有通達時,也有貧窮時。孟子就說:“達則兼濟天下”,通達的時候就以仁治國平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貧窮時就修養自身,弘揚仁道。當士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按照仁道去做的時候,就是在影響別人,這就是在弘揚仁道,而且弘揚仁道是“一日不死,一日不休”,所以士必須弘毅。

“弘”就是大的意思,無論是你的見識,還是學問,心量一切都要廣大。所以古人說“一事不知,儒者之恥”,如果有一件事自己不知道,那都是學儒者的羞恥,這說明儒者的見識學問很廣博,沒有他不通達的事情,而且讀書能夠舉一反三,學以致用,就像孔子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雖多,亦奚以為?”即使把《詩經》三百首都背熟,倒背如流,但是處理政事卻不通達,不能夠把所學的落實在日常生活、工作,為人處事、待人接物之中,背誦得再多,也不得其用。所以“弘”不僅是學問、見識要廣大,還要心胸廣大、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現在的讀書人,如果對國家的政策沒有見識,也無法提出對社會問題的解決方案,或者心量狹小,眼中只盯著自己的名聞利養,這就不能夠稱為“士”,只能稱為“精明的利己主義者”。古代的士所讀之書是聖賢書,所以通達聖賢之道,有能力對社會的治理、國家的安定、天下的太平,提出正確的應對之策。這也是為什麼讀書人——“士”,特別受到重視和尊敬的原因。

“毅”,包咸(正體“咸”與“鹹”各有所用,此處改為“咸”較為恰當)的注解是“強而能斷也”。“強”不是“暴”的意思,而是《易經》上乾卦中所講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意思。我們觀察天道,它具有自強不息的精神,比如說太陽,每一天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自古至今,一年四季,從春夏秋冬,寒來暑往,沒有一天是中斷的,這就是天的自強不息。人呢?本性之中也具有這種自強不息的性質,所以“自”就是自性的意思,自性就是這種不息的、好學上進,沒有休息、沒有止息的特點,這個就是“強”。“斷”就是有決斷,而正確的決斷必須運用智慧,所以“弘毅”的“毅”就是既自強不息,又有智慧決斷。

為什麼士必須要“弘毅”呢?因為“任重而道遠”,肩負的責任很重大,行走的路程很遙遠。士肩負何種重任呢?在今天,天下變亂叢生,平天下就是士的責任。士小能治國,再小能齊家、能修身,這都是士的責任。很多人志向很遠大,要成就大事,促進世界和平。成就大事,促進世界和平,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平天下”,要從哪里做起呢?《大學》中所講的“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所以要擔當大事,要促進世界和平,必須從修身做起,從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來做起。這樣才能進而去齊家、治國、平天下。

我們知道當今世界衝突不斷,世界和平遙遙無期。其根源在哪里?其根源就在於家庭,在於家庭之中,父子、兄弟、夫妻之間的衝突。一個人在家裏不能夠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夫妻都不能夠互相信任,在社會上,他也必然和他人發生衝突。更進一步講,衝突的根源在自身。為什麼在自身呢?就是真心本性和習性之間的衝突。真心本性是純淨純善的,但是習性卻是自私自利的,充滿貪、嗔、癡、慢、疑,各種煩惱。當利益擺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利他還是自利?如果每一個人都要利己,唯利是圖,衝突就會隨之而起;如果每一個人都能見利思義,衝突才能夠真正化解。所以促進世界和平,承擔治國平天下的重任,要從修身、修心來做起。

我們學習傳統文化的人,就要做到“在普天之下,沒有我恨的人,沒有我不能原諒的人,沒有我不愛的人”,這樣的人才能承擔起促進和平的使命,所以修身是承擔重任的基礎。一個胸懷大志的人,想治國平天下,弘揚傳統文化,促進世界和平,但是卻不能克服貪、嗔、癡、慢、疑,障深慧淺,如何能夠實現弘願呢?能說不能行,不是真學問。所以在《格言別錄》中也說:“以聖賢之道教人易,以聖賢之道治己難;以聖賢之道出口易,以聖賢之道躬行難;以聖賢之道奮始易,以聖賢之道克終難。”這是提醒人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它是一個長期的、日積月累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夠半途而廢,得少為足。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他以行仁為自己的重任,須臾不離開仁,這個責任不是很重大嗎?人為什麼應該以弘揚仁德為己任呢?我們看這個“仁”字,“亻”加上一個“二”字組成,這是兩個人相處之道,所以仁者愛人,這是“仁”字最基本的含義。想到我們自己就要想到對方,能夠換位思考、將心比心。不懂得為他人著想,人就會自私自利,自私自利的結果是什麼呢?那就是《孟子》中所說的:“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所以,只有仁義之道,才是君王應當重視的。

在《貞觀政要》中記載,貞觀四年的時候,房玄齡向太宗報告,說當時的盔甲和兵器的完備已經超過了隋代。太宗怎麼說的呢?太宗說,雖然保衛國家需要武器,但維護國家安定和平的最重要的是仁義。君臣上下,一心為百姓著想,使百姓安居樂業,這才是最重要的武備,所以太宗強調:我用來維護國家安定,最重要的武備是仁義,而不是兵器。古人說,即使是大國,雖然“忘戰必危”,忘記戰爭是危險的,但是“好戰必亡”,好戰一定會亡國。像隋煬帝時候,武器繁多、裝備完善、財力雄厚,但是依舊沒能阻止亡國。

“以利為名,則有不利之患矣。”如果把利益看得最重要,那麼人生,包括整個社會,都會產生不祥和禍患。像《孟子》中就說:“王曰:‘何以利吾國’?”假如每一個國君都說,怎麼樣利益自己的國家。“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就是像我們現在的國家各級領導幹部,就會只尋求怎麼樣利益自己的家族。“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讀書人和老百姓也都說,怎麼樣利益我自身,結果必然是唯利是圖。所以“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從上面的領導者到底下的老百姓,每一個人都謀求私利,國家就危險了。

為什麼危險了呢?孟子他接著說:“萬乘之國”,就是一個擁有萬乘車馬的大國,這在當時也是一個實力很雄厚的國家了。但是如果大夫都謀取私利,諸侯國的國君就會被“千乘之家”的大夫篡位。大夫謀取私利,下面的士人也會謀取私利,大夫也會被士人推翻。如此一來,整個國家就沒有安定可言。

我們看一看當今的世界,也是受到西方功利主義價值觀的普遍影響。從國際上國家之間的交往,到家庭中家庭成員之間的交往,普遍以利益為指歸,缺乏倫理道德和道義。結果在家庭中出現了不孝父母、打罵父母,甚至活埋父母的禽獸不如之事。兄弟因為財產、遺產吵上法庭,夫妻之間同床異夢、喜新厭舊、見異思遷,也是沒有道義可言,這個家庭就危險了。從國家而言,出現了食品安全問題,假冒偽劣問題,貪汙腐敗問題,國有資產流失等等問題。國際之間,在疫情中間,甚至出現了口罩等防疫品多次被“截胡”的事件。這都是由重利忘義所導致的。

孟子說:“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沒有一個有仁愛之心的人,會遺棄他的父母的。“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也沒有一個重視道義的臣子,會輕慢他的君主的。所以重要的是整個社會要興起仁義道德的教化,轉自私自利為見利思義,這樣才能轉變、化解整個時代的危機。所以“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如果全世界各國、各黨、各級領導人,都能學習《群書治要》,以仁義忠恕、真誠慈悲為治國理念,矛盾衝突自然就會化解,世界和平自然就會到來。這也是為什麼湯恩比先生說:“能夠真正解決21世紀社會問題的,唯有中國的傳統文化。”因為中國的文化,它是符合天道的稱性的文化,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所以“任重而道遠”,“道遠”就是承擔大道,至死方休。“死而後已,不亦遠乎?”這個路程,不是很遙遠嗎?就如曾子,他一生力行孝道,到臨終之前,還讓弟子打開他的被子,檢查自己的身體是否完好。因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所以曾子臨終前才說:“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從今以後,我才可以免於擔憂沒有盡到孝道了。曾子的這些話,都是他一生躬行實踐的心得體會,當然,他的言行自自然然地也會影響他的學生。

在《禮記·檀弓》中,還記載著“曾子易簀”的故事。魯國大夫季孫子為了表達對曾子的敬意,曾經送給曾子一個大夫專用的竹席。後來曾子得了重病,臥床不起,他的學生樂正子春(就是我們今天這裏所講的樂正子春),前去探望的時侯,聽到侍僮指著曾子的睡席好奇地問:“這是大夫用的席子吧,光澤多麼的華美啊。”

曾子聽到這番話就說:“這是季孫子賜予我的,我現在坐不起來,無力去更換這張席子。”因為他並不是大夫,用這樣的席子是違禮的。於是他便讓兒子把這張席子換下來,但他的兒子說:“您的病是這樣的重,身體又不便移動,還是等天亮之後再換吧。”曾子就對兒子說:“你愛我,還不如這個侍僮。”

“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君子愛人是成就他的道德,讓他時時有警覺、有提升,不能夠違背禮。而小人愛人,是姑息他的過失,甚至放縱他的欲望,滿足他的要求,卻不過問這些是否是符合禮。所以曾子說:“你愛我,還比不上這個僕童。我何必要用這塊席子呢?我能守禮而終就足夠了。”於是他的兒子只好扶起父親更換床席,還未等曾子躺穩,他就過世了。曾子他確實做到了“死而後已”,所以他這一句話,感動了無數的後人,也流傳千古。大聖大賢他們的言語、言論,都是出自於自己真正力行的功夫,否則也說不出這樣流傳千古的話。

正是因為曾子力行孝道,也讓他的弟子——子春深受影響。所以他說:“故君子跬步弗敢忘孝也。今予忘孝之道,予是以有憂色也。”

“跬步”,跨上一足曰“跬”,連跨兩足為“步”,所以“跬步”實際上就是半步。“因此君子即使邁出半步路,都不敢忘了對父母的孝道,這回我竟然忘了孝道,所以我才會面有愁容。”

“壹舉足而不敢忘父母,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壹舉足而不敢忘父母,是故道而弗徑,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遺體行危殆。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惡言不出於口,忿言不及於身。”

“道”就是正路,“徑”是邪僻的小路、捷徑。“是故惡言不出於口,忿言不及於身。”《大學》中也有說:“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如果你說的話是悖理悖德之言,這叫“言悖而出”,也會被別人回罵你。所以“惡言不出於口,則忿言不反於身矣。”做人應該每走一步路都不敢忘記父母,每說一句話都不敢忘記父母。正因為每走一步路都不敢忘記父母,所以走路必定要選擇寬廣的正道,而不貪圖捷徑,不去走那些不安全的羊腸小路。過河時必定選擇乘船,而不輕易游水,因為不敢將先父母遺留下來的身體去冒險。正因為每說一句話都不敢忘記父母,所以自己絕不會說惡言惡語,這樣也就不會招致別人的辱罵。

“不辱其身,不羞其親,可謂孝矣!”自己這個身子沒有蒙受羞辱,也就是讓父母沒有蒙受羞辱,這才可以說是孝順!這就是《弟子規》上所說的:“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而且不僅是父母生前是如此,在父母過世之後,也要如此保持。

可以說,孝是一切德行產生的根本,教化所產生的根源。人如果不知恩報恩、忘恩負義,這個是結果,原因何在呢?就像我們現在很多人,資助別人上大學,但是受資助的人,連一個感恩的信、感恩的話也沒有。很多人說,我們社會需要感恩教育。實際上,如果一個人連父母這麼大的養育之恩,都不能夠記在心上,想著念念去報答,對於陌生人的資助,又怎麼可能記在心上,想著去報答呢?這就是孝道的缺失。

我們現在提倡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但是提倡了很長時間,仍然是愛不起來,什麼原因呢?因為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夠愛,對自己的兄弟都不能夠幫助友愛,怎麼可能對陌生的人民去關愛呢?“愛祖國、愛人民”就像道德大廈的第五層,它的根基就是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尊敬老師。結果根基都沒有,就希望第五層、第六層,建起來的都是空中樓閣,聽起來很高尚,實際上做不到。

現在很多的青少年,動不動就離家出走,甚至自殺。很多專家說:“我們需要生命教育。”實際上我們學了《孝經》:“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如果他知道孝心、知恩報恩之心,他知道自己的出走和自殺,對父母帶來的這種傷害,他還會輕易地去離家出走,走上自殺和輕生的道路嗎?包括現在的犯罪率,特別是青少年的犯罪率、離婚率上升,什麼原因呢?因為他覺得這都是個人的私事,心裏沒有想到父母對他的擔憂,更沒有想到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讓父母放心。

還有現在貪汙受賄、以權謀私,很多高官鋃鐺入獄,這也是“德有傷,貽親羞”,給父母帶來的是無比的羞辱,怎麼能對得起父母的養育之恩呢?更何況那些啃老族、富二代、官二代,包括現在遺棄老人、打罵父母,這些現象,都是和沒有孝道的教育密切相關、直接相關。所以“孝”是多麼的重要!孔子的弟子有子說:“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經典上的任何一句話都不是白說的,只要我們抓住了,我們理解它的深意,很多社會問題就迎刃而解,這也是我們為什麼要學經典的意義。

“虞、夏、殷、周,天下之盛王也,未有遺年者。是故天子巡狩,諸侯待見於境,天子先見百年者。”

“未有遺年者。”“年”就是“齒”的意思,也就是上了年紀的人,老年人。虞、夏、商、周的時期,虞就是虞舜,夏、商、周,天下最偉大的帝王,他們都沒有忽略過對老年人的尊敬。因此當天子巡行視察時,諸侯率領眾人,在自己的邊境上迎候,並等待接見,天子到達後,卻首先主動去看望該國中年滿百歲以上的老人。“禮”就是倡導敬老、尊老的意識,天子詢問諸侯國的國君,年滿百歲老人的住所,然後親自前往探望,這是到這個諸侯國所做的第一件事。

虞舜、夏、商、周(正體“周”與“週”各有所用,此處應用“周”)四代之治,都是根據當時社會的狀況,施以側重點不同的教誨,目的是隨時救弊。就像《孔子家語》中所說的——有虞氏尊有德行的人為貴,同時特別尊重老年人;夏後氏尊有爵位的人為貴,同時特別尊重老年人;殷商人尊世祿之家為貴,同樣尤其尊重老年人;周人尊敬孝敬父母的人為貴,但是仍然對老年人特別尊重。他們所尊崇的側重點雖然有不同,但是在尊敬老年人這一點上卻是共同的。也就是說,凡是盛世的君王,沒有崇尚遺棄老年人的。因為盛王都是以恩義、情義、道義的原則來治國處事,否則它也不能夠成為盛世。不拋棄曾經對國家有貢獻的老年人,這樣才不會引導見利忘義、忘恩負義的社會風氣,也不會出現恃強淩弱的不良現象,這都是盛世的特點,文明社會的標誌。

我們看一個社會是否比另一個社會更文明,怎麼看呢?當然,GDP的增長、經濟的發展,是一個重要的參考,但是這僅僅是一個方面,另外,像愛老、尊老、敬老,也是一個重要的標誌。其它比如說犯罪率,特別是青少年的犯罪率低、離婚率低,環境保護好、生態文明程度高等等,都是衡量社會文明的重要指標。這樣的社會才是一個均衡、全面發展的社會。

 

祭  統

之所以這一篇的篇名稱為《祭統》,是因為它所記載的是祭祀的根本,“統”就是“本”的意思。在這一篇中,主要闡明了祭祀的重要性。祭祀是教育的根本,而恭敬是祭祀的根本。沒有了恭敬心,不重視祭祀,無論是孝親、事君,都不得其正。

“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禮。禮有五經,莫重於祭。夫祭者,非物自外至也,自中生出於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禮,是故唯賢者能盡祭之義。”這一段話很重要,我們也一段一段地看。

“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禮。”這句話強調了“禮”的重要性。在治理社會的各種舉措之中,沒有比“禮”更要緊的了。前面講過,禮具有四種功用,那就是“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說明“禮”可以幫助人們確定遠近親疏的關係,避嫌決疑、區別異同、明辨是非。在《左傳·隱公十一年》中記載,說:“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者也。”“禮”具有治理國家、安定社稷,讓人們尊卑有別、上下有序、利益後代的重要作用。為什麼“禮”具有這些重要的作用?因為“禮”是源於天地的秩序。

在《左傳·昭公二十五年》中,有一個故事,講了“禮”的本質,還有它的重要性。昭公二十五年,諸侯在黃父會盟,鄭國的子太叔謁見晉國的趙簡子,趙簡子就向他詢問揖讓進退之禮。子太叔回答說:“這是儀,不是禮。”趙簡子就問:“敢問什麼是禮?”

子太叔回答說:“我曾聽先大夫子產說:‘夫禮,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就是說,禮是上天的常道,大地的法則,民眾行為的依據。天地的常道,民眾實際上都在效法,效法上天、日月星辰的運行,依循大地高下剛柔的本性,而滋生了六種氣象,也就是陰、陽、風、雨、晦、明。這六氣又生出世間運行所使用的五材,即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氣,入口為酸、鹹、辛、苦、甘五種味道;顯露於眼,它就是五種顏色,青、黃、赤、白、黑;貫通於耳為五種聲調,宮、商、角、徵、羽。這五味、五色、五聲,如果過分,就會使人迷惑、混亂,人們就會喪失、迷失恒定之性。也就是說,無論是滋味還是聲色,如果過分了,就會傷害人恒常不變的本性。”像《老子》也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怎麼辦呢?要制定禮,來奉養人的恒定之性。人有好、惡、喜、怒、哀、樂這六種情緒,所以人君為政,應該審慎地權衡適宜時代的禮法,來節制好、惡、喜、怒、哀、樂六種情志,使之不過節。禮節禮節,就是用禮來節度好、惡、喜、怒、哀、樂這六種情緒。悲哀時有哭泣,快樂時有歌舞,高興時有施捨,憤怒時有斬鬥,悲哀、快樂的情緒不失常規,才能與天地的本性相和,因此也才會長久。古人制禮作樂,就是為了使人的情志保持平和的狀態。

在《中庸》上也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對於“中”,很多人都達不到,就是我怎麼會沒有喜、怒、哀、樂呢?喜、怒、哀、樂都沒有發出來的狀態,才稱為“中”的狀態。這是一般人難以企及的,那麼就退而求其次,求“和”的狀態。喜、怒、哀、樂都發出來了,但是都沒有過分,都符合於禮的節度,這就是“和”。所以“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

趙簡子一聽,就說:“太偉大了,禮真是宏大深奧啊!”

子太叔回答說,他說:“禮是上下的綱紀,天地的秩序,也是民眾得以生存的依靠。因此,先王特別尊崇它。人們能夠自我調整其情志,以達到禮的要求,就叫做成人。”什麼叫“成人”呢?就是你能夠按照禮的要求,調整自己的情志,使自己的情緒總是處於平和的狀態。“說禮宏大深奧,不是很適宜嗎?”

趙簡子聽了之後,就說:“我願意終生奉行這些話。”這一段話強調,“禮”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是“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對於調整人的情志,使人的情志回歸到本性中和的狀態,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禮”又和“儀”是不同的,在《左傳·昭公五年》中,還有一個故事,也是強調了“禮”和“儀”的區別。這也是我們學禮的過程中要特別重視的。

魯昭公到晉國去,從接受郊外的慰勞之禮,以至贈送財物,都沒有失禮的地方。晉平公對汝叔齊說:“魯君不是也很精通禮嗎?”汝叔齊回答說:“魯君哪裡懂得禮呀!”晉平公就說:“為什麼呀?從在郊外的慰勞,以至贈送財物,都沒有違背禮。為什麼說他不懂禮呢?”

汝叔齊回答說:“這是‘儀’而不可以說是‘禮’。‘禮’是用來保有國家、推行政令、無失百姓的,但是現在魯國的政令在三家大夫之手,卻不能收回來。有子家羈這樣的人才卻不能重用,觸犯與大國的盟約,又欺騙、欺侮虐待小國。在他人為難之際獲取利益,卻不知道自己也有危難。公室的軍隊一分為四,百姓就食於三大家族。”三大家族就是三家大夫。“臣民中沒有人心存公室,沒有人為公家著想,沒有人為昭公謀劃未來。身為一國之君,危難將要降臨到自己身上,卻不憂慮自己的處境。禮的根本與枝末就體現在這些地方。他卻反復地演習禮儀,以禮儀為急務。這樣還說他精通禮,不是相差得太遠了嗎?”

君子說:“汝叔齊很懂禮。”這是一句評論。

這就說明學禮要“重實質不重形式”。禮的本質是真誠、恭敬、仁義、感恩之心,外在的贈品、祭品,這些都是形式。就像我們有一些地方學習傳統文化,躬鞠得很圓滿,九十度鞠躬禮,但是人與人之間不能夠和睦相處。一個人在外面去做義工,打著學習、弘揚傳統文化的名義,但是對父母都不能夠孝敬,和兄弟不能夠和睦相處,這都是重形式而沒有實質,這和禮是大相徑庭的。

前面我們講過“大樂必易,大禮必簡。”孔子也強調:“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所以,真正莊重典雅的音樂一定是和易的,真正莊重典雅的禮也是簡易的。禮樂,它都是重實質不重形式,很多人批判,說傳統文化講求繁文縟節,這個是大大的誤解。這個是儀,不是禮。孔子反復地強調:“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所以,禮與其搞得很奢華、很排場,不如節儉。喪事與其和易,寧可表現出發自內心的哀戚。這都是強調學禮要重實質而不重形式,當然,形式也很重要,因為通過外在的禮儀形式,可以怎麼樣呢?通過規範人的行為,進而讓人生起恭敬和感恩之心。但是僅僅強調“儀”,而沒有實質,那就和“禮”相差甚遠了。

我們今天因為時間關係,先講到這裏,我們下次接著講“祭禮”的重要性。謝謝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