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視頻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書治要·禮記》第22集

劉余莉 教授

  • 路線壹
  • 路線二
  • 音頻壹
視頻文字
《群書治要·禮記》第22集
2020-06-25

諸位同學,大家好!


我們今天學習《禮記治要》最後一講:《射義》,鄭玄三禮目錄:“名曰射義者,以其記燕射、大射之禮,觀德行取於士之義。此於《別錄》屬《吉事》。”這一篇是講燕射、大射之禮的義理,特別是天子、諸侯如何通過大射、燕射之禮觀察人的德行,從而任用賢才、考核諸侯等,同時也述及了鄉射和賓射之禮。

我們看經文“古者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禮;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鄉飲酒之禮。故燕禮者,所以明君臣之義也;鄉飲酒之禮者,所以明長幼之序也。”古者諸侯之射也,即大射。根據《禮記集解》:“呂氏大臨曰:‘射者,男子所有事也。天下無事,則用之於禮義,故習大射、鄉射之禮,所以習容、習藝,觀德而選士;天下有事,則用之於戰勝,故主皮、呈力,所以禦侮克敵也。’”說這個射箭是男子所行之事,但天下沒有戰事的時候就把它運用在禮義之上,所以練習大射、鄉射之禮,以訓練威儀、技藝、觀察人的德行而選拔人才。天下有戰事的時候,就把它用在克敵取勝之上。因此重視射透箭靶,用以防禦外侮,戰勝敵人。

從這一段論述中可見,古代的射禮實際上是分為兩種,也就是禮射和主皮習武之射。什麼叫主皮呢?也就是重視射透靶心,像《論語》中記載孔子說“射不主皮,謂力不同科,古之道也。”不主皮,就是不重視能否射透靶心,因為人的力氣不同等。那麼在這裏所講的就是禮射,《鄉射記》云“禮射不主皮。主皮之射者,勝者又射,不勝者降。”這說明除了禮射之外,還有主皮習武之射。

根據《禮記集解》,古代的射禮,這個禮射又分為四種:

“一曰大射,君臣相與習射而射也。自天子以下至於士,皆有之,今惟諸侯大射禮存。”就是說大射就是君臣一起為了練習射箭而進行的射禮。自天子到士,都可以有大射之禮。但是後來僅有諸侯的射禮保存了下來。也有注解認為,大射,是天子在舉行祭祀前為選擇參與祭祀的人選而舉辦的射禮。

“二曰賓射,天子諸侯饗來朝之賓,因而與之射,亦謂之饗射,今其禮並亡。”第二種禮射就是賓射,是天子、諸侯宴饗來朝見的賓客,並因此與賓客一起射箭,也稱為饗射。但是賓禮後來也失傳了。

“三曰燕射,天子諸侯燕其臣子或四方之賓,而因與之射;大夫士燕其賓客,亦得行之。”也就是天子、諸侯宴請其臣子或者四方來賓,並與之一起射箭,或者大夫、士宴請賓客,也可以與之一起行燕射之禮。

“四曰鄉射,州長與其眾庶習射於州序,儀禮鄉射禮是也。”鄉射是州長與民眾在州校或者州學練習射箭,這個在《儀禮·鄉射禮》中有詳細記載。

後面說卿、大夫、士之射,就是指的鄉射。

“故燕禮者,所以明君臣之義也。”這個燕禮是怎麼來彰明君臣之義的呢?孔穎達《禮記正義》說:“謂臣於堂下再拜稽首,升成拜,君答拜,似若臣盡竭其力致敬於君,君施惠以報之也。”在燕禮中臣子要在堂下跪拜、叩首兩次,升到堂上再拜成禮,君主答拜。這就如同是臣子竭盡全力致敬於君主,君主也以恩惠回報臣子。所以,燕禮所彰明的就是君臣之義。君臣之間以義相處。也就是《論語》中所說的“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這樣君仁臣忠,猶如一體,上下同心,榮辱與共,互相感恩,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團結互助,才能夠共成大業。

“鄉飲酒之禮者,所以明長幼之序也。”這個我們在前面講過,說在黨正舉辦的鄉飲酒禮上,“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六十歲以上的長者坐於席上,五十歲者則須站在一旁陪侍,聽從差遣,以此來表明對長者的尊敬。六十歲者前面陳設三豆食物,這個豆,像高腳盤一樣的,七十者陳設四豆,八十者陳設五豆,九十者陳六豆。這個豆象徵著對長者的供養,長者年齡越大,所獲得的食物供養就越多。所以,在鄉飲酒禮上,處處都透露出按照年齡所形成的秩序,以此向當地百姓,通過鄉飲酒禮,傳達出敬老尊賢、長幼有序的道德觀念。所以這句話就是說,古代諸侯舉行“大射”之前,一定先舉行宴饗群臣的燕禮。卿、大夫、士舉行鄉射之前,一定先舉行鄉飲酒禮。所以行燕禮,是爲了申明君臣之間的大義。行鄉飲酒禮,是爲了表明長幼之間的次序。也就是說要先辨明了君臣大義、長幼次序之後,然後才以射箭來考察其德行。

“故射者,進退周還必中禮。內志正,外體直,然後持弓矢審固。持弓矢審固,然後可以言中。此可以觀德行也。”

審,就是定的意思。固,就是堅然牢固的意思,審定也就是固定、瞄準。所以射箭的人不論是前進、後退、左右轉身,一定要合乎禮。內心端莊敬肅,外表身體挺拔而端直,然後再拿起弓箭瞄準目標。弓箭拿穩,目標瞄定,然後才談得上能否射中目標。從這個整個過程中,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德行了。

在《禮記集解》中說:“射者,進退周旋之禮甚煩,一有不中,則志氣之動,而持弓矢必不審固矣……進退周旋之中禮,內志之正,外體之直,豈一時所能襲取哉?必其莊敬、和樂,所以養其身心者久,而後可以致之,故曰:‘可以觀德行矣。’”在射箭時,是往前進還是往後退、往左轉還是往右旋,這個禮數甚為繁多,一旦有一個動作不合乎禮,就會動盪內心的志氣,那麼就會導致把握弓箭不牢固,也就不能瞄準。而進退左轉右旋都要合乎禮節,內心端正,外體直順,哪里是一時突然達到的呢?一定是他保持這種莊敬、和樂的態度,修養身心很久之後,才能夠達到的境界。因此說:通過這個射箭可以觀察一個人的德行。

一個人能夠做到內心志向端正,外體直順,一定是經過長時禮、樂的熏習而成就了德行的人,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的人。能夠堅持一門不改變,說明他的心志端正、明確、專一、堅定,而且必須有恆心、毅力,經過長時間的耐心練習,最後才能夠做到進退周旋,一舉一動都符合於禮的要求。所以通過觀察一個人在參加射箭中的表現,就可以考察出他的德行。

而且我們看,從這個射禮之中也體現了古人“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的宗旨。學習任何一種技藝,包括射箭這種看似競爭性很強,甚至具有殺傷性的技藝,也都不離求道的目的。這就使得射箭遠遠超越了技藝的層次,而成為追求道的一種方式。所以射箭傳到日本、韓國之後,被稱為“弓道”。此外還有茶道、武道、棋道等等,這個“道”字就不是隨意加上去的了。說明這些技藝必須以求道為目的,才不失正確的方向。這樣呢,練習這些技藝,深入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夠豁然與道相通。這個道就是人人所具有的本性,這種本性就是純淨、純善,“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它起作用就顯現為無量的德能、無量的智慧、無量的相好、無量的光明、無量的福報。換句話說,每個人都具有無量的德能、相好、光明、智慧、福報、財富,如何開啟自性的智慧、光明、德能、相好?那就是“因戒得定,因定開慧。”無論學習何種技藝,通過何種方法,都要通過嚴守老師的教誡和規矩,然後常常地久久為功,這樣就會因戒得定,因定開慧。

你看,學習琴、棋、書、畫、禮、樂、射、禦、書、術,都有一定的規矩、規則。這些規則是什麼?這些規則就是把事情做好的方法,也是能夠把心定下來的方法。那你遵守這些規矩,在此基礎上一門深入,就能夠把心定下來。當心定到一定的程度,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的時候,心如止水,智慧自然顯現。而使心定下來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說讀誦經典、靜坐、琴、棋、書、畫、禮、樂、射、禦、書、術,乃至洗衣、做飯,舂米、砍柴等等,這個方法是無量無邊,條條大路通羅馬。所以通過看一個人做事情的成果,就知道他心靜的程度、修養的功夫。以及他做事的心態,是一心專注,心地清淨,還是心煩意亂,只是為了完成任務應付了事。比如說我們學生寫文章、寫書稿,交上來一看,邏輯混亂,錯別字很多,甚至張冠李戴,那你就知道他的心思很亂,可能事情很多,心也不清淨,沒有把心定下來,這是一種應付的心態。再比如打掃衛生、做飯,也能看出一個人的恭敬心和清淨心。

《曲禮》開篇就說“毋不敬”,就是告訴我們要一切恭敬,以恭敬心對待一切人、物,那你當下就在修行的狀態。如果你心失去了恭敬,心當下就不在道上了。

《中庸》強調:“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既然這個恭敬心是和我們本性相應的,這個恭敬心就是要常常保持,時時保持,你不保持這個恭敬心,稍一疏忽,你這個心就離開了道。禪宗經常問一句話,說:“你會嗎?”這句話很有味道,如果你會,你穿衣、吃飯、喝茶、射箭、打球、習武,無不是道,無不是在求道之中。你如果不會呢,心不在焉、沒有恭敬,那你讀經、聽經也不是求道,所以這個“會”很重要。

“其節,天子以《騶虞》,諸侯以《狸首》,大夫以《采蘋》,士以《采蘩》。故明乎其節之志,以不失其事,則功成而德行立。德行立則無暴亂之禍,功成則國安。故曰:射者,所以觀盛德也。”《騶虞》、《采蘋》、《采蘩》都是《詩經》中的篇名,都收錄在“二南”中,就是《周南》和《召南》之中,《狸首》早已經失傳了。根據《禮記正義》,《騶虞》九節,天子用的這個節奏,它是九節,比喻賢人多,說明天子以為天下得賢才而使官員齊備為志向。《狸首》七節,是樂及會盟也,說明諸侯以樂於定時會盟,向天子朝拜述職為志向。《采蘋》五節,喻循法度以成君事,說明大夫以遵循法度辦事,以成就君主的事業為志。《采蘩》五節,是其不失職也,說明士以不失職守為志向。天子、諸侯、大夫、士各自明達其樂節所象徵的志向,能不失其所為之事,各盡其責,忠於職守,就能夠成就功業,樹立德行。德行樹立起來了,也就是能夠做到君仁臣忠,就不會發生暴亂的禍患。功業能夠成就,國家也就安定了。所以說,射箭是用以觀察人是否具有大德的。

從這裏可以看到,射箭並不是以娛樂為主要目的,更不是好勇鬥狠、爭強好勝,而是通過射箭,使這個活動符合於禮樂的節度,培養人的德行,提升人的心性,彰明人的明德。而天子可以通過射禮觀察人的德行,考核人的能力,換一句話說,就是培養和選拔考核德能兼備的人才。射箭時控制動作的節奏,天子以《騶虞》這首詩的節奏為標準,諸侯以《狸首》的節奏為標準,卿大夫以《采蘋》的節奏為標準,士以《采蘩》的節奏為標準。不同階層的人士,明瞭其節奏的內在含義,而去實行他們所擔當的事業,就能夠建功立業,同時也成就了自己的德行。德行成就了,就不會產生暴亂的禍患。功業成就了,國家就能長治久安。所以說,射禮是用來觀察人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的。

“是故古者,天子以射選諸侯、卿、大夫、士。射者,男子之事,因而飾之以禮樂也。故事之盡禮樂而可數為,以立德行者,莫若射,故聖王務焉。”

“是故古者,天子以射選諸侯、卿、大夫、士。”鄭玄注:“選士者,先考德行,乃後決之以射。” 當選擇才能優秀的人時,先考核其德行,然後再通過舉行射禮來決定人選。孔穎達在《禮記正義》中對這一句進行了進一步的解釋:“此一節明天子以射禮簡選諸侯以下德行能否。故聖王所以務以射選諸侯、卿、大夫者,諸侯雖繼世而立,卿、大夫有功乃升,非專以射而選。但既為諸侯、卿、大夫,又考其德行,更以射辨其才藝高下,非謂直以射選補始用之也。”這一節講的是天子通過射禮考核選拔諸侯、卿、大夫的德行能力。因此聖王之所以通過射禮選拔諸侯、卿、大夫,是因為諸侯雖然通過世代繼承而確立,卿大夫是因為有功於國家才得以升遷,不是專門通過射禮而選拔的。但是已經成為諸侯、卿、大夫,也要考察其德行如何,又要通過射箭分辨其才能技藝的高低。不是說直接通過射箭選拔、增補就啟用他們。

“射者,男子之事,因而飾之以禮樂也。”男子生而有“懸弧”之義,比如說在《禮記·內則》中記載“子生,男子設弧於門左,故云,射者,男子之事。”男子一出生就在門左懸掛一把弓,並且從小就開始學習射箭的技藝,長大之後再以禮樂配合加以文飾,因此射事,通過禮樂的文飾能使其容貌、身體合乎於禮,其節奏合乎於樂。這個弓箭是古代戰爭中主要的克敵制勝的武器,所以射箭本身就具有殺傷性。比賽射箭的時候又有競爭性,如果不以禮樂來文飾,就容易使人形成暴力、對抗、競爭、嫉妒等人格特點,容易導致衝突和對立。但是以禮樂來配合射箭,就可以使人剛而不暴、強而不燥、勇而不亂,甚至還能培養人的謙讓、仁愛之心。這正是中國古聖先賢禮樂文化的高明之處,能夠把習武、射箭的技藝與涵養德性,甚至求道聯繫在一起,使他不離“志於道”的宗旨。這是現代的技藝,包括一些體育比賽、軍事訓練,乃至文學、藝術,甚至發展科技所應當學習和借鑒的。也就是說要不離於“志於道”的宗旨去發展、去創新,才是可取的。

“故事之盡禮樂而可數為,以立德行者,莫若射,故聖王務焉。”這個數字的數在這裏讀“爍”,就是頻頻的意思。所以古時候天子用射禮來考核諸侯、卿、大夫及士等德藝的高下。射箭是男人的活動,因而用禮樂來加以文飾。所以要尋得一種既能容含禮樂,又可常常去練習,以幫助人們樹立德行的事,沒有比射箭更適合的了。所以聖明的先王都大力提倡這件事。

“是故古者,天子之制,諸侯歲獻,貢士於天子,天子試之於射宮,觀其容體,比於禮,其節比於樂,而中多者,得與於祭;其容體不比於禮,其節不比於樂,而中少者,不得與於祭。數與於祭而君有慶;數不與於祭而君有讓。數有慶而益地,數有讓而削地。”

歲獻,古時諸侯每年向天子獻國事之書,又俱獻貢物。就是古代的諸侯每年定時向天子獻國書,也就是彙報自己的一國的政事,同時也進貢其他的物品。根據《尚書傳》:“古者諸侯之於天子也,三年一貢士。”其中每三年要向天子進獻一次賢士。鄭玄注:“舊說云:大國三人,次國二人,小國一人。”向天子進獻多少名賢士呢?大的諸侯國每三年要獻士三人,中等的諸侯國獻士二人,小的諸侯國獻士一人。這個“比”,鄭注:“親合也”。“比於禮”,就是合乎於禮的要求。這個“數”就是屢次、多次的意思。“慶”就是褒獎。“讓”就是責備。“益地”,這個“益”就是增加,“削地”就是削減的意思。

所以古代天子的制度規定,諸侯每年進貢國書、禮品,推薦人才給天子以供祭祀。天子便在射宮用箭術考核這些人才。如果射箭時的儀容、姿態合乎禮的要求,節奏符合音樂的節拍,而射中的又多,就可以取得日後參與祭祀之禮的資格。如果他們的儀容和姿態不合乎於禮,節奏不合乎於音樂,射中的又少,就沒有資格參與祭禮。能多次參與祭禮,就能夠得到天子的褒揚;多次得不到參加祭禮的資格,就會受到天子的責備。能多次得到褒揚者,便增加諸侯的封地。如果多次受到責備,便要削減諸侯的封地了。

那我們想一想,這種制度的設立有什麼好處呢?第一呢就是考核諸侯的政績,重要的一條就是看他為天子、為國家推薦了多少德能兼備的人才,也就是“進賢受上賞,蔽賢蒙顯戮”的一種具體落實。而這種用人的原則一確立,就能夠使德才兼備的人不至於被埋沒。這些諸侯都願意把自己諸侯國內德才兼備的人推薦給天子,這些德才兼備的人都能夠被舉薦出來,居於領導的位置,被重用。那麼結果是什麼呢?結果就是孔子所說的“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君子的德行,也就是在位者的德行像風一樣,一般百姓的德行像草一樣,這個風向哪邊吹,草就向哪邊倒。德才兼備之人居於領導位置,上行而下效,國家治理自然走向正軌,社會風氣就自然良善。

那另一方面,這種制度的設立還有助於推動男子熱衷於練習射箭。因為通過射禮,被選拔出來、舉薦出來他就可以、能夠為天子所重用,所以通過射禮就可以推動禮、樂、德、能的教化,讓人在習射比賽、娛樂、競技之中不知不覺地就提升了身體素質、作戰能力,並且也提起了自己的責任意識,涵養了良好的性情,這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故曰:天子之大射,謂之‘射侯。’射侯者,射為諸侯也。射中,則得為諸侯,射不中,則不得為諸侯。”

天子舉行的大射之禮被稱為“射侯”。所謂“射侯”就是通過射禮來考核諸侯,其射箭合於射禮就意味著這個諸侯稱職,其射箭不合於射禮,就意味著這個諸侯不稱職。這裏邊小注說“大射,謂將祭擇士之射也。得為諸侯,謂有慶也;不得為諸侯,謂有讓也。”這裏邊就是把這個大射呢就解釋為天子舉行祭祀前,選擇祭祀人選的射禮。所謂的“得為諸侯”,就是說會得到天子的褒獎。“不得為諸侯”,就是說會受到天子的責備。“得為諸侯”,就是說他做諸侯做得稱職,天子會褒揚他。“不得為諸侯”,就是他做這個諸侯不稱職,會受到天子的責備。

“故射者,仁之道也,求正諸己,己正而後發,發而不中,則不怨勝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孔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在這裏有一句話叫“反求諸己”,這一句話可以說是中華傳統文化最重要的一句心法。

在《孟子·離婁》中也說,“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禮記·集解》中說:“為仁由己,射之中否亦由己,非他人所能與也。故不怨勝己,而反求諸己。”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由此可知,射箭包含了“仁”的道理,先要求自己心正體直、拿得穩、瞄得准,認為一切妥當才發射。如果箭發出去而射不中目標,也絕不埋怨勝過自己的人,而只是回過頭來檢討自己的不足罷了。孔子說,君子不會有與人競爭之心。要說有,那大概就是在射箭的時候。但是在射箭的時候,也不失君子之風,大家呢“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這句話呢也有不同的解法。也有人說呢:君子沒有要和人競爭的地方,但是呢在射箭的時候,他是爭著去做一個君子,如果說有這個爭心的話,那是爭著去做什麼呢?就是爭著去做一個標準的君子。

在《禮記·射義》中說,“射之為言者繹也,或曰舍也。繹者,各繹己之志也。故心平體正,持弓矢審固;持弓矢審固,則射中矣。”所謂的射就是尋繹的意思。什麼叫尋繹?射者的身份雖然各不相同,但都應在射禮的過程中尋繹自己的志向。只有心志端正、體態直順,緊握弓箭,瞄準目標,才有可能射中。此外,無論是父親還是兒子,無論是天子、諸侯或者是大夫、士,是都要把箭靶作為自己的道德目標、道德標準來射。儘管他們是同用一個箭靶,但是各人所要命中的道德目標卻各不相同。所以射鵠的過程,也就是射這個箭靶的過程,就是反復內省、存養、進取的過程。因此孔子說“發而不失正鵠者,其唯賢者乎。”

我們知道《論語》中孔子也說了一句類似的話,他說“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也就是說中國古人從來不講競爭,特別是君子更沒有爭心。如果說君子有所爭的場合,那就是在比賽射箭的時候。在比賽射箭的時候,是怎麼去做的呢?“揖讓而升”,兩個人先互相作揖,然後才升堂去比賽射箭。“下而飲”,結果出來了,這個贏了的人要給輸了的人敬酒。輸了的人則“反求諸己而已矣,不怨勝己者。”輸了的人他不是去埋怨、嫉妒贏了自己的人,更不是去尋找客觀的原因,說今天這個風、天氣不好,把這個箭給吹歪了,不知道這個弓是誰做的,有假冒偽劣的嫌疑。他是“反求諸己而已矣”,馬上回過頭來反省自己在技藝上有不夠精湛的地方,在德能上有可待提高的地方。他喝的這個酒是罰酒,也就是說要反省自己,無論是德能和技藝都有不如人的地方。你看這一個禮,對於勝者,提醒他不要驕縱,要有敬讓之心;對於敗者,是讓他反省自己技藝、德能沒有達到標準,而不是去嫉妒或者埋怨這個贏了自己的人。在這裏沒有你死我活的殘酷較量。射禮所追求的就是通過射箭比賽、禮樂配合實現謙遜、和讓、道德、自省,所以他也被稱為“立德正己之禮”。《孔穎達疏》說“此明射是仁恩之道,惟內求諸己,不病害於物。既求諸己,恥其不勝,乃有爭心矣。”這說明射箭是培養人仁義恩德的方法,只是反求諸己,不責難、要求、傷害外物。既然反求諸己,以自己不能戰勝對方而羞恥,這也是起了競爭之心、比較之心。但這種競爭是爭什麼?“其爭也君子”,是爭做一個君子。或者說他去爭也不失君子之風。所以中國人講的競爭絕對不是去和別人爭,而是和自己的壞毛病、壞習氣來競爭。比如說有的人懶惰,有的人貪吃、貪玩、貪睡、貪財,有的人沉迷於手機遊戲等等,概括起來無非就是貪、嗔、癡、慢、疑等等煩惱。不能夠戰勝這些煩惱,就會不戰自敗。所以不是別人讓你失敗,是你自己被自己的習氣所打敗。但是這一點西方人卻不理解,特別是美國,他也看不到這一點。所以總是打壓別的國家,禍起蕭牆還不知不覺。你看這個美國,他的這個動亂都是來自於國內,而不是來自於他國讓他被打敗,而是自己自取滅亡。

清華大學著名的禮儀學家彭林教授就說,奧林匹克運動起源於公元前七百七十六年的古希臘,與中國鄉射禮的普及年代約略相當,但兩者所體現的文化卻有著明顯的不同。在古希臘人的理念中,人的精神與體魄是分離的,精神由上帝管理,人只負責自己的體魄。所以古希臘的體育精神是強調力量、速度、高度、技巧的競爭,注重體魄強健和雄美。競技的勝利者就是超群絕倫的英雄,要用飲酒的方式予以獎勵。奧運會獎杯的形狀就是放大了的酒杯,正是源於此。儒家特別注重人的全面發展,認為人的精神和體魄都是由人自己主宰的。

人類不僅要有健康的體魄,而且要有健全的精神。只有在健全的精神的前提下,體魄和技能才有價值。意味深長的是,在與古希臘同樣是征戰不息、崇尚武力的春秋時代,儒家鑄劍為犁,在保留田獵之射的形式的同時,“飾之以禮樂” (《射義》),重塑了射擊競技運動的靈魂,將它改造成為富有哲理的弓道,成為引導民眾全面發展、社會走向和平的教化之具。這是中華文明對人類的貢獻之一。儒家主張人類的和諧發展。所以在鄉射禮中,不是勝利者,而是失敗者要大杯飲酒,不過飲的是罰酒,因為他們無論是技能還是德性都沒有達標,需要警示。是內求還是外求,這是中西方文化的一個重要差別。可以說反求諸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顯著特點。在西方能夠把戰勝他人、戰勝千軍萬馬的人稱為大英雄,但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能夠戰勝自己習氣的人才被稱為大英雄。我們去寺院都可以看到有一個殿叫大雄寶殿,大雄寶殿裏供奉的都是大英雄。這是因為這些人不是戰勝千軍萬馬的人,而是能夠戰勝自己煩惱習氣的人。所以大英雄呢?就是能夠斷自己的煩惱,和自己的煩惱習氣作鬥爭的人。

人之所以不能夠戰勝自己的煩惱習氣是什麼原因呢?清代理學家陸隴其在《松陽講義》中為我們講了三個原因,哪三個原因呢?一是為氣質做主而不能變化,一是為物欲牽引而不能割斷,一是為習俗陷溺而不能跳脫。

也就是說人之所以不能夠無過,不能夠反求諸己,克服自己的習氣,是因為有三個原因。

第一就是氣質做主而不能變化。比如一個人喜歡發怒,是因為他已經習慣於用發怒的方式解決問題,習慣成自然,動不動就發火,這就是因為為氣質做主而不能變化。那怎麼辦呢?古人說讀書貴在變化氣質,當然古人所讀的書都是聖賢之書,聖賢之書告訴你如何去忍,如何去制怒、懲忿窒欲。經常讀這樣的聖賢書,那就會提醒自己,發怒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不僅不能夠把問題處理好,還傷害了自己的身體。這一類人只有經常反省、長時熏修,才能明白道理,慢慢地把這個氣質變化。

第二,就是為物欲牽引而不能割斷,也就是貪求物欲,比如說喜歡飲酒、貪吃、好色,都是為物欲牽引而不能割斷。有的人好色並且好色之心很濃重,藕斷絲連,這就是為物欲牽引而不能割斷。對於這一類問題只有深明因果,知道貪欲的害處和可怕,才能夠斷除貪戀物欲的習性。

第三,是為習俗陷溺而不能跳脫。這個習俗就是社會風俗習慣,在社會大眾普遍如此的環境中生活也自然會沾染上壞毛病,比如說抽煙、喝酒等等。很多人知道抽煙喝酒對自己的身體不好,也想戒掉,但是為什麼三番五次戒不掉?在家裏戒掉了,但是一出去應酬,同事、朋友就會遞煙勸酒,處在這種社會環境中就很難戒掉,很難戒煙戒酒。這就是因為“習俗陷溺而不能跳脫。”

應該如何應對呢?對於修學之人,既然知道自己的控制能力有限,就要遠離惡緣,對於不好的環境污染、誘惑要懂得去躲避。孔子在教導顏回的時候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動。”這個視、聽、言、動都要符合於禮的要求,在《弟子規》上也強調“鬥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這些做法都是有助於保持自己的清淨心,所以要遠離惡的緣分,遠離惡的人際關係,而親近良師益友。這有什麼好處?古人說“親附善友如霧露中行,雖不濕衣,時時有潤。”你親近良師益友和善良的人相交往,就如同一個人在霧水中、露水中行走一樣,雖然這個水打濕不了你的衣服,但是時時給你德風的滋潤,你可以時時感受到他的薰陶,不知不覺自己也沾染上同樣的氣氛。所以這個就是告訴我們,要親師擇友,遠離惡緣。

儒家提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人生不會一帆風順,在面對失敗、面對挫折的時候,如何來培養起百折不回的毅力?從失敗走向成功,都可以從射禮中得到體悟。所以這裏強調“射求證諸己,己正然後發,發而不中則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射箭的成敗,關鍵在於能否調整好自己的身心、體態。發而不中,根本原因還在於自身。不要怨天尤人,尤其不要埋怨射中的人,而是要反求諸己,反躬自問。

這個《禮記·射義》傳入日本,成就了日本的弓道。日本現代的弓道,正是將《禮記·射義》和江戶時代的《射法訓》一起奉為國之經典。射禮在日本出現之後,就形成了不以殺伐為目的的“文射”。射箭從此演繹成了張弓搭箭、競射、飲酒的娛樂文化,日本的社會也從此誕生了君臣之義、長幼之分。因此有日本學者說:“《禮記》的射禮思想從根本上改變了自古以來作為狩獵、爭鬥技術的日本弓射。”

中國古代的射禮傳入朝鮮半島之後,對當地的儒家化也產生了重要影響,這種影響一直持續到現在。韓國人把射箭稱為“弓道”,認為它含著深刻哲理,在健身的同時可以涵養心性和道德,而不是一種簡單的體育運動。目前韓國弓道協會有幾十萬會員。在韓國漢城的白雲山弓道俱樂部還保存著有古代的這種弓箭,牆上貼著《弓道九戒訓》和《執弓八原則》,是射手必須遵循的最高準則。弓道九戒訓就是“仁愛德行、誠實謙遜、自重節操、禮儀嚴守、廉直果敢、習射無言、正心正己、不怨勝者、莫彎他弓”。執弓的八原則“先察地形,後觀風勢、非丁非八,胸虛腹實,前推泰山,後握虎尾,發而不中,反求諸己。”在弓道的修煉過程中,強調身心渾然一體,甚至達到“無心”的境界。這可以看到,這個射箭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競技活動,確實兼有儒家修德養性的要求,甚至也是求道的一種方式。

你看在這裏他說達到“無心”的境界,練而不練,念而無念,這個就是無心的境界。說明什麼呢?它是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求道的一種方法,但是這些在國內已經看不到了,也令人不禁感歎傳統射禮的失落。

這個就是我們講的《禮記治要》,今天已經全部圓滿了。在習講之中有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