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視頻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書治要·禮記》第07集

劉余莉 教授

  • 路線壹
  • 路線二
  • 音頻壹
視頻文字
《群書治要·禮記》第07集
2019-07-14

諸位同學,大家好: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群書治要·禮記》《禮器》孔穎達在《禮記正義》中講,根據鄭玄的《目錄》:“名為《禮器》者,以其記禮,使人成器之義也。故孔子謂子貢:‘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這是講《禮器》這一篇的篇名。

孔穎達在《禮記正義》中講,根據鄭玄的目錄,說:“這一篇之所以被稱為《禮器》,就是因為它所記述的是關於禮的事情,而且人學禮可以成器,所以《論語》上記載孔子對子貢說:‘你是器。’他說:‘什麼器呢?’孔子說:‘瑚璉。’”這個瑚璉也是一種禮器,這個禮器就猶如法器,法器就是具備了傳法的資格,可堪造就。學禮可以使人無論是為人處事、待人接物、動容周旋,都符合於禮的要求,成為文質彬彬的君子,可以造就聖德,而且還可以傳禮,教人以禮。

陳澔在《禮記集說》中說:“器有二義,一是學禮者成德器之美,一是行禮者明用器之制”。在這裏就不僅強調了學禮可以成就德器的美善,而且強調,行禮者要明瞭在禮儀之中所用的器物的制度,所以這一篇在劉向的《別錄》中,是歸於《制度》之篇。

孫敬軒在《禮記集解》中講:“此篇以忠信義理言禮,而歸重于忠信;以內心外心言禮之文,而歸重於內心。”在這裏強調了學禮既要重視義理,也要重視力行,行禮要注重實質而不能僅拘泥於形式。所以後面他又講:“禮運言禮之行於天下,而極其效于大順,由體而達之於用也。此篇言禮之備於一身,而原其本于忠信,由外而約之於內也。二篇之義相為表裏。”這個就是說《禮運篇》講到這個禮,如果通行於天下,它極致的效果就是能夠達到大順的境界,這是講由體達用,而這一篇《禮器》講如果一個人具備了禮,而且特別重視禮的根本“忠信”,那麼就可以由外在的行為,約束到人的內心,這兩篇的義理互為表裏。

方慤也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運而無名,器運而有跡。禮運言道之運,禮器言器之用。”方慤也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這個道運行是不可名狀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但是這個禮器的運行、運用,卻是有跡可循的。

所以《禮運篇》講的是道的運行,而《禮器篇》是講禮器的運用,所以這兩篇可以合參。這樣也是提醒我們,如果學禮僅僅拘泥於外在的形式儀錶,或者僅僅停留在對器物制度的熟悉上,而不以忠信為本,在心性上有所提升,那就不能夠通達形而上的道,取得“下學而上達” 的效果。

總之,這一篇對於禮物、禮數與禮義的關係都有所涉及。在前面我們也講到:“人情以為田,修禮以耕之”,學禮就是通過導達人情,對人情有所約束引導,而達到身心和樂、家庭和睦、社會和諧、世界和平的結果。因此在《論語》上孔老夫子說:“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

為什麼這麼重視禮呢?重視禮可以達到和諧的效果。那麼這個“和”並不是最高的境界,關於這個“和”和“中”的關係,我們在《中庸》上可以看到,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也就是說人的喜怒哀樂愛惡欲,都沒有發出來的那種狀態,這個是稱為“中”的狀態,這個是人的本性,但是一般人對此都很難理解,這個境界也很難達到,所以就退而求其次,求那個“和”的狀態,這個“和”的狀態就是喜怒哀樂愛惡欲都發出來了,但是都不過分,能夠符合禮的節度,就是能夠做到欲而不貪,發乎情,止乎禮。這個就屬於“和”的狀態。所以古人說:“禮之用,和為貴。”學禮的目的就是能夠在節文斯情的基礎上達到身心的和諧,但是還可以進一步向上提升,就是回歸到本性的清淨無染。這才是“至於道”,最終的目的。

如果人不學禮,不以為然,那麼就會怎麼樣呢,就會事事放縱,而墮落為禽獸,所以學禮就顯得很重要了。

【禮釋回,增美質,措則正,施則行。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如松柏之有心。二者居天下之大端,故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君子有禮,則外諧而內無怨。故物無不懷仁,鬼神饗德。】

〖禮釋回,增美質,措則正,施則行。〗

〔釋〕就是去的意思,消除。

〔回〕就是邪僻。

〔禮釋回〕就是禮可以消除邪僻。

〔增美質〕這個“質”就是才性、品性的意思。這個“美”就是善的意思,增長人善美的本質、品性。

〔措則正〕“措”就是置的意思。如果你能夠用。

〔施〕就是用的意思。

在孔穎達《禮記正義》中他講到:“用禮為器,能除去人之邪惡也。禮非唯去邪而已,人有美性者,禮又能益之。若以禮用事,事皆行也。”就是說一個人學禮,不僅可以去除人之邪惡,而且還能夠增益人的善美的品性,如果能夠事事用禮,那麼事事都可以運行得很好,事事都可以處理得很好。

關於這個禮消除人的邪僻,增益人的品性的例子,我們學習《弟子規》都可以體會到。比如說《弟子規》上說:“鬥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這個都是讓我們防患於未然。鬥鬧場合都不要去接近,像我們現在的一些KTV的包間、還有打遊戲的,特別是殘暴遊戲的場合,都不要去接近,賭博的地方、還有不正當的場所都不要去接近。邪僻事都不要去過問,不要對這樣的事情特別感興趣。

中國古人對於人的欲望看得很清楚,一旦一個人放縱欲望就會沉溺於其中,而不能自拔,一旦沉溺於感官欲望的滿足,結果是什麼呢?就是他的聰明智慧會下降、心思不定、注意力不能集中,孝心、恭敬心全都拋到腦後了,更沒有恩義、情義、道義可言。如果領導者放縱欲望,他的心思也必然不在如何治國理政之上,而且還容易被邪臣所挾制。

在《群書治要·淮南子》中記載,說齊威王的王后死了,他就想重新立一個王后,但是立誰呢?他還沒有打定主意,沒有確定下來,於是他就命令群臣來商議此事。薛公田嬰就想迎合齊威王的心意,但是他不知道齊威王到底喜歡誰,於是他就想了一個辦法,他獻上了十隻玉耳飾,然後特別特別讚美其中的一隻,第二天田嬰就問那只被讚美的玉耳飾被賜給誰了,在誰那裏呢?他知道了之後就勸威王立那一個妃子為王后,齊威王很高興,從此之後就格外地器重田嬰。那麼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君主的意圖、嗜欲一旦顯現於外,被人家所瞭解和掌控,那麼別人就會投其所好,喜歡財就給你送財,喜歡色就給你送色,喜歡出名就讓你出名,所以你有什麼(欲望),別人就投你所好,你就容易被人所挾制。所以古人說“無欲則剛”,只要你有欲望,就容易被人所利用,然後脅迫你,讓你為他做事。所以領導者要懂得節制,甚至放下自己的欲望。

否則一旦欲望不加節制,就會助長越軌的行為。“放越軌”,放縱就會逾越正軌,逾越禮教,逾越禮雖然不是犯法,但是這個禮教一旦被破壞,那麼整個社會就會人欲橫流。所以古人把這個禮比作洪水的堤壩,如果你認為這個堤壩沒有用,而把它廢棄,必然導致洪水氾濫,傷人必多;如果你認為禮教沒有用,而把它廢棄,就會導致人欲橫流。

古人也把人的欲望用深淵來比喻,說欲是深淵,一旦放縱,越陷越深,自己都很難控制自己。我們看現在整個社會,男女關係混亂,放縱欲望,這些現象很普遍,很多青年男女都過著很頹廢的生活。怎麼扭轉呢?很困難。所以禮教就是防微杜漸,是保護人的心性不受污染的高度智慧,可惜我們後代子孫不懂,還批判禮教吃人。說這些話的人,所造的後果也是非常嚴重。現在的年輕一代教育不好,行為完全失去了禮的規範,都是因為不講禮教的原因,這就是“放越軌”。

“放越軌”結果是什麼?“軌越則禮亡,雖聖人不得全其行矣。”這句話是《申鑒》上的話。如果常規被超越了,禮儀教化也消亡了,即使聖人來了,也很難維護正道,讓他品行能夠端正。

當然我們現代社會也有一個便利條件,就是有這些高科技,有電視、網路等等,如果我們利用電視、網路天天宣講倫理道德,相信不出三年、五年,還是可以使社會恢復正常。但是問題就在於現在的網路、電視、媒體宣講論理道德教育的內容少之又少,而引起人欲望、暴力的內容卻非常的多,這個就比較難了。

所以解決的出路就是“宣文教以章其化”。所以你看古人把問題產生的原因以及解決問題的出路都告訴我們了,怎麼解決呀?就是要提倡學習經典,提倡文化教育,以文化人。這個“文”就是文章、文字、禮樂,曲調等等。包括現在的文藝作品,電影、電視劇,還有這些微視頻,都要幹什麼呢?起到倫理、道德、因果教育的作用。使人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變化人的氣質。比如你看了這個流行歌曲,你本來沒有孝心,變得有孝心了;你看了這一個電視劇,本來不懂得感恩,變得感恩了;你看了這個文藝表演,本來不畏懼因果,現在懂得惡有惡報了。這都是以文化人,潛移默化地變化了人的氣質。這個就是“宣文教以章其化。”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禮在於消除人之邪惡,增益人美善的品性。以禮修身則身端正,以禮行事則事皆行。”

因為這個禮它有防患於未然的效果,正如古人所說的“禮者,禁於將然之前。”它可以防非止惡。那麼用禮來行事,事皆行。辦什麼事,什麼事都能成功。比如說,《論語》上講:“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誰都希望達到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效果,那麼原因在哪里呢?怎麼樣做才能達到四海之內皆兄弟呢?原因就在於前面的兩句話,說:“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人對每一個人都很恭敬,為人處事、待人接物沒有什麼過失,處處能夠看到對方的需要,對每一個人都彬彬有禮,所以他走到哪里,哪里都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在於他懂禮、守禮。

而現在的孩子走到哪里和人家相處不到一個星期、一個月,就不是不喜歡別人了,就是別人不喜歡自己了。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很簡單,就是沒有學習最起碼的禮--《弟子規》。這個《弟子規》一千零八十個字,是把我們為人處事,待人接物最起碼的要求概括起來了。現在的孩子也都沒有學習過,所以走到哪里和人家就產生了對立、衝突和矛盾。這個就是孔老夫子所說的“不學禮,無以立。”這就是學習禮的效果。

那麼君,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如果能夠以禮相處,結果就是君臣一體同心。所以《論語》上也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這個君主,就是領導者,用禮來指使臣子,就是被領導者、屬下,屬下一定會竭忠盡智,盡心盡力地完成領導交給自己的任務,他們是互相感恩,互相團結,互相合作,是一體同心。所以你看,君臣一體,辦什麼事能辦不成呢?

〖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如松柏之有心。〗

〔竹〕就是大竹。

〔箭〕篠也,篠竹,就是小竹子。

〔筠〕就是竹外的青皮。

孔穎達說:“言人情備德由於有禮,譬如竹箭四時蔥翠由於外有筠也。”說人情之所以具備完美的德行,這是因為有禮,因為有禮的約束,才不能讓人情隨意地放縱。這就如同竹箭,“竹”就是大竹子,“箭”就是小竹子。“四時蔥翠”,四季都是鬱鬱蔥蔥,因為外面有青皮。又說:“人經夷險,不變其德,由禮使然,譬如松柏陵寒而鬱茂,由其內心貞和故也。”一個人雖然經歷了各種各樣的危險,無論是在風平浪靜的時候,還是遇到了大風大浪的時候,都不改變他的德行。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他有禮。這就如同“松柏陵寒而鬱茂”,雖然經歷了寒冷,但是它卻鬱鬱蔥蔥,更加的繁茂。“由其內心貞和故也。”松柏有心嗎,松柏的心是實心。人有禮就象松柏有心,它的內心,“貞”就是正的意思,內心和正。

王懋竑說:“竹箭中虛,故以筠言;松柏中實,故以心言。”之所以用竹箭來做比喻,就是竹箭的中間是虛心的,所以就用它的外皮來做比喻;而松柏的中間是實心的,所以用松柏的心來做比喻。“竹箭有筠,飾於外者,似禮之文;松柏有心,主於內者,似禮之本。”學禮可以使人既具有內在的本質,又有外在的文飾,這就是一個文質彬彬的君子。所以“禮之於人,猶如竹箭之有青皮,松柏之有實心。

〖二者居天下之大端。故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

〔二者〕就是指竹和松,這是簡稱。(竹:包括竹箭,大竹子、小竹子。松:包括了松柏。)

〔端〕就是根本。

〔大端〕就是大本。

孔穎達說:“松、竹居於天下,比於眾物,最得氣之本也。”松、竹居於天下,在天下的萬物之中,松、竹最得氣之根本。

〔貫〕就是經的意思。

〔柯〕就是枝椏。

王懋竑謂:“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猶所雲‘雖之夷狄,不可棄也。’”之所以用竹、箭、松、柏這四個東西來比喻經歷了四季,但是它仍然是不凋零改易,就像一個人有了禮,能夠外表柔韌,內心和澤,所以能夠不變如一。所以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竹與松居於天下,最得氣之大本,故能歷經寒暑而枝葉不凋零改易。一個人有禮也是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

〖君子有禮。則外諧而內無怨。故物無不懷仁。鬼神饗德。〗

這一句話是譬喻君子能內外俱美,與一切萬物和諧相處。孔穎達疏:“謂於外疏遠之處,與人諧和,於內親近之處,無相怨恨,以其有禮接人,故內外協服也。”一個君子有禮,則外能諧和,內無怨恨,無論遠近的關係都能夠處理好。

〖故物無不懷仁,鬼神饗德。〗

〔懷〕就是歸的意思,歸附。

〔饗〕通“嚮往”的“向”。

這句話就是陳澔在《禮記集說》中所注的:“人歸其仁,神歆其德”。一個君子人有禮,能夠內外諧和,因此萬物無不因其仁心而歸附,甚至連鬼神也向慕其德。

 【 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義理禮之文。無本不立,無文不行。】

 〖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  

〔本〕內也。

〔文〕外也。

〔有本有文〕就是合內外而言。(內:就是指忠信。外:就是指禮的義理,前面是指禮的內容,後面是比喻禮的形式。)

先王所制禮,既有內在之本質,又有外在之形式。

〖忠信禮之本;義理禮之文。〗

孔穎達疏:“禮之為本,即忠信是也。忠者內盡於心也;信者外不欺於物也。內盡於心,故與物無怨;外不欺物,故與物相諧也”。“物”就是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者和自己相對的環境,都稱為“物”。這說明什麼呢?說明忠信是禮之本,禮的本質。我們學禮、行禮也要以忠信為本。

在《論語》上記載,孔子的弟子子張來請教:“一個人怎麼樣才能夠在社會上行得通呢?”孔子怎麼回答呢?孔子說:“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裏行之哉?”如果你言語忠誠、信實,行為篤厚、恭敬,即使到了蠻夷之地,到了外國你也都能行得通,人家也歡迎你。相反,如果自己言語不信實,行為不厚道,即使在鄰里之間也都行不通。

義理,禮之文也。禮雖以忠信為本,但是又須義理為文飾。得理合宜,是其文也。”這個就是告訴我們行禮、學禮既要重視忠信——禮的本質;也要重視義理,也就是禮的外在文飾。

〖無本不立,無文不行。〗

鄭玄注解說:“言必外內具也。” 即內須忠信,外須義理。

禮如果沒有忠信便不能成立,若沒有儀式便無法推行。禮的內在本質與外在形式必須兼備,必須同時重視。

【禮也者,合于天時,設於地財,順於鬼神,合于人心,理萬物者。故天不生,地不養,君子不以為禮,鬼神弗饗。】

〔設〕就是合的意思。

〔設於地財者〕就是合於地理之宜。

〔理〕“理萬物者”,這個“理”就是順的意思,順於萬物。

孔穎達在《禮記正義》中說:“夫君子行禮,必須使仰合天時,俯會地理,中趣人事,則其禮乃行也。”

〖故天不生,地不養,君子不以為禮,鬼神弗饗。〗

〔天不生〕指不合天時之物。比如說寒天的時候的瓜,夏天時候的桔子,這就是不合天時之物。

〔地不養〕指不順地宜之物。“若山之魚鱉,澤之鹿豕也。”也就是不是順著適宜的地理環境,所產生的生物。比如說山上的魚鱉,還有水澤裏的鹿豕。水澤應該是長魚鱉的地方,山林應該是跑鹿、跑野豬的地方。

如果“居山以魚鱉為禮,居澤以鹿豕為禮,君子謂之不知禮。”《禮記》後面講,如果你是居在山上,但是你卻以魚鱉作為貢品;你居在水澤旁,卻以鹿豕來作為貢品。君子就認為他不懂禮。這就是“地不養”。

吳澄在《禮記纂言》中說:“以天不生者為禮,則逆天之時矣。以地所不養者為禮,則逆地之理矣。”所以,祭祀要選擇當地、當季的生物。其實,這也是教人養生之道,告訴人,要順應天道自然的規律,安排自己的生產和生活,包括辦理政事也是如此。

〔鬼神弗饗〕“饗”通“享受”的“享”。祀有德也。

孔穎達在《禮記正義》中說:“先王制禮,所以能順鬼神者,以鬼神是有德之人,死乃祀為鬼神。禮既合于人心,故得順於鬼神也。”

對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鬼神要有正確的理解,中國人說的神和西方宗教中的神是不一樣的。中國古人所說的神就是有德之人。比如說岳飛、趙雲、關公等等,他們活著的時候,對國家有貢獻、有德行、有值得人學習和效法的地方,“死乃祀為鬼神”,他們過世之後,就給他們建立宗廟來祭祀,所以這個廟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紀念堂、紀念館、紀念碑。這個神,就是有德之人,過世之後對他的稱呼,所以這沒有什麼迷信。“禮既合于人心,故得順於鬼神也。”因為這個鬼神是活著的時候就是有德之人,禮它能夠順人心,當然也能夠順鬼神。

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禮,上合天時、下合地宜、順於鬼神、合于人心,能順於萬物。因此,凡是不應天時而生、不合地宜所產,君子不用以作禮,鬼神亦不享用其祭。

【是故昔者先王之制禮也,因其財物而致其義焉。故作大事必順天時,為朝夕必放於日月。為高必因丘陵,為下必因川澤。】 

〔財物〕不是我們現在的財物、財產的意思,而是才性,也就是它的材質、特性的意思。聖人制禮,是順著萬物的材質、特性而盡其物用之宜。

〖故作大事必順天時〗

〔大事〕就是祭祀。“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所以這裏邊,這個“大事”就是指祭祀的意思。

孔穎達在《禮記正義》中說:“財物大莫過於天,故順天時而行也”。前面我們不是講說:“先王制禮,必順著萬物之材質、特性而盡其物用之宜嗎?”而大的財物沒有比天更大的了,所以要順天時而行。

如何順應天時呢?就像《春秋左傳·桓公五年》中所講的:“啟蟄而郊,龍見而雩,始殺而嘗,閉蟄而烝”。也就是祭祀也要順應天時。

〔啟蟄而郊〕就是按照夏正建寅之月,蟄蟲啟戶,郊祭天也。這個小動物冬眠已經過去了,開始出來活動的時候,來郊祭上天,舉行祭天之禮。

〔龍見而雩〕就是在建巳之月,龍星昏而見,雩祭天求雨也。在建巳之月,“龍見”不是龍出現了,是龍星昏而見,在這個時候才舉行雩禮,祭天求雨。

〔始殺而嘗〕謂建酉之月,陰氣始殺而嘗祭宗廟也。這個“殺”也有霜殺草的意思,就是開始下霜。陰氣肅殺,這個時候來舉行嘗祭宗廟之禮。

〔閉蟄而烝〕謂建亥之月,烝祭宗廟。“閉蟄”就是昆蟲之類的小動物要進入冬眠的時候,這個冬天來了。“烝”,就是眾的意思。“萬物皆成,可薦者眾。”就是各種各樣的物品,萬物都成熟了,可以用以祭獻的貢品眾多,在這個時候,舉行烝祭之禮,祭祀宗廟。這就是講祭祀必須順應天時。

〖為朝夕必放於日月。〗

〔朝夕〕就是朝禮和夕禮。

〔放〕就是依的意思。

孔穎達在《禮記正義》中說:“為朝,謂天子春分之日,朝日於東門之外;為夕,謂天子秋分之夕,祀月於西門之外也。日是陽,故朝旦用事;月為陰,故晚夕用事也。日旦出自東方,故於東方而朝之;月初生出自西方,故於西方而祀之。”這個就是告訴我們,先王制禮都是順應著天時來進行。

〖為高必因丘陵〗

〔為高〕就是指天圓而高,所以祭天必須在圓丘之上。

〖為下必因川澤〗就是指,祭地,因為地在下,所以下,而且地是方的,古人認為天圓地方嘛,所以祭地必須在方澤之中。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古之先王制禮,順應萬物的材性,而求其物用之宜。故舉行祭祀必須順應天時,天子必依日月運行之規律,于春分之日,朝日於東門之外;秋分之夕,祭月於西門之外;冬至必登圓丘而祭天;夏至必臨方澤而祭地。

【是故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於天,因吉土以饗帝於郊。升中於天而鳳皇降,龜龍格;饗帝於郊而風雨節,寒暑時。是故聖人南面而立,而天下大治。】

〖是故因天事天,因地事地。〗

就是天高故以高處事天,就是上文講的為高必因丘陵的意思。地卑,故以卑下處事地,也就是上文所講的為下必因川澤。因此君王以高處祭天,以卑下處祭地。

〖因名山升中於天。因吉土以饗帝於郊。〗

〔名〕就是大的意思,

〔名山〕就是大山名嶽。

〔升中〕升猶上也。中猶成也。升:就是上報的意思。中:就是成就的意思。升中:就是上報成就。

鄭旋的注解說:“謂巡狩至於方嶽。燔柴祭天。告以諸侯之成功也。”這個“燔”就是燒的意思。就是指天子巡狩到了四方山嶽,燒柴以祭天,向上天呈報諸侯功業。

〖因吉土以饗帝於郊〗

〔吉土〕鄭旋注:“王者所卜而居之土也”,就是古代帝王通過占卜,而確定的居處之地。

〔饗帝於郊〕以四時所兆祭於四郊者也。”(兆:就是設壇祭祀的意思)在四郊設壇祭祀五方之帝。

孔穎達在《禮記正義》中說:“此謂祭五方之帝,因其所卜吉土以為都,饗祭五方之帝於都之四郊”。意思是說,這裏所講的是祭祀五方之帝,以其所占卜的吉土作為國都,在國都的四郊設立祭壇,祭祀五方之帝。

這一句話翻譯過來意思就是說:藉由名山大岳,燒柴以祭天,向上天呈報諸侯功業。藉由吉土,在其四郊祭五方之帝。

〖升中於天而鳳皇降,龜龍格。〗

〔格〕就是至的意思。

孔穎達疏:“天下太平,故鳳凰隨德而降,龜龍感化而至。”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燒柴以祭天,向上天呈報諸侯功業,功成而天下太平,陰陽之氣和合,而感來祥瑞之物,鳳凰應德而降,龜龍感通而至。這都是天人感應的結果。

〖饗帝於郊而風雨節,寒暑時。是故聖人南面而立,而天下大治。〗

〔饗〕也就是祭祀的意思。

〔節〕就是適度,不過多,也不過少。

〔時〕就是不違,當暑則暑,當寒而寒。

鄭旋的注解中說:“五帝主五行。五行之氣和而庶征得其序。五行。木為雨。金為暘。火為燠。水為寒。土為風。”這個“庶”就是眾的意思。“征”就是征驗的意思。“庶征”就是各種征驗。在《書•洪範篇》中說:“庶征:曰雨,曰暘,曰燠,曰寒,曰風”。就是各種征驗都出現。這個“暘”就是日出。這個“燠”就是暖,熱的意思。“雨以潤物,暘以幹物,燠以長物,寒以成物,風以動物,五者各以其時,所以為眾驗”。

這個“五帝,主五行。五行之氣和諧,則雨、暘、燠、寒、風各種自然現象秩然有序。五行,木為雨,金為暘,火為燠,水為寒,土為風。”

這句話就是說:祭五帝於四郊,風調雨順,寒暑應時。因此聖明的君主南面而立,天下即可長治久安。為什麼能長治久安呢?就是他能夠順應天時、地理,還有人情來治理,並且以禮來治理國家。

 【是故先王制禮也以節事。脩樂以導志。故觀其禮樂而治亂可知。】

 〖治禮也以節事 〗孔穎達的疏說:“禮為反本,故用禮以節萬事”。這個禮都是返回根本,所以先王制禮來節度萬事。

〖脩樂以導志〗就是修正音樂以導達心志,勉力向善,並且行之不倦。

〖故觀其禮樂而治亂可知〗

孔穎達在疏中說:“若能以禮節事,以樂導志,則國治也。若不以禮節事,不以樂導志,則國亂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你用禮樂來治國,國家就會治;不用禮樂治國,國家就會混亂。

像《孝經》上也說,“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移風易俗,莫善於樂。”所以用禮樂治國,國家就得以治理;不用禮樂治國,國家就混亂,這是一層意思。

另一層意思,就是吳澄在《禮記纂言》中所說的,“禮正而?樂和,則知其國治。禮慢而樂淫,則知其國亂也。禮樂者,與人交接之具,君子治國,謹慎其所以與人相接者。”雖然都用禮樂治國,但是這個禮端正,樂和諧,就能知道他的國家治理得很好;如果這個禮節簡慢,這個樂也都是糜糜之音、邪辟之音,就知道他的國家動亂不安。雖然都用禮樂治國,但是所用的禮樂不同,結果也就不同。後面還說,禮樂是人用以與人交往接觸的工具,所以君子治國要謹慎其用以與人相交接的工具,也就是要謹慎他的禮樂。

觀察一個國家的禮樂就能夠知道這個國家的治亂興衰,這在歷史上有很多的記載。比如說在《晏子春秋》上就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天齊景公沒有來上早朝。晏子上朝,看到杜扃等候在朝堂之前,他就問:“君王為什麼沒有來上早朝?”杜扃回答說:“君王昨晚整夜未眠,所以沒有來上早朝。”晏子又問:“君王為何整夜未眠?”杜扃回答說:“梁丘據進獻了一名叫虞的善樂之人,他篡改了齊國的古樂,君王整晚都在聽新樂,所以沒有來上早朝。”晏子聽了之後,馬上按照禮法,把這位亂改古樂的人給關了起來。齊景公聽了之後當然很生氣了,他就質問晏子:“為什麼把虞關起來了?他昨天為我唱歌,唱得很動聽,令我很開心。”晏子說:“因為他用靡靡之音禍亂君心。”景公聽了之後就說:“諸侯外交的事務、治理百官的政務,我都已經交給您來管理了,您把這些事處理好就夠了,至於我喝什麼酒,聽什麼音樂,希望先生就不要干預了。音樂為什麼一定要聽古曲?”晏子怎麼說的呢?晏子說:“古樂消亡,禮法就會隨之消亡;禮法消亡,政教也會隨之消亡;政教消亡,國家便會跟著消亡。音樂與國家興亡是息息相關的。聽靡靡之音會導致國運衰敗,我怕君王背離政教行事。”說到這裏,晏子還為齊景公舉了很多歷史典故、例證來加以說明:“商紂王作《北裏》,周幽王與周厲王的樂曲,也都是淫靡鄙下,所以才導致了國家滅亡。君王您為什麼要輕易地改變古樂呢?”這個齊景公也很難得,一經提醒,他馬上悔改,他說:“很不幸,我擁有國家的政權,但是我做事不夠謹慎,不加思索地胡亂講話,您講得很有道理,我願意接受您的勸告。”

從這個故事中就告訴我們,這個音樂和國家的政事密切相關,移風易俗,莫善於樂,所以孔老夫子到了一個地方,還沒有聽這個地方的政事辦的如何,首先聽一聽這個地方流行什麼音樂,他就能推斷出這個地方的民風怎麼樣了。

觀察一個地方的流行音樂就知道這個國家的國運,這在歷史上也有一些記載。比如說在《左傳》上就記載:吳國的公子季劄他就很精通音樂。在魯襄公二十九年,季劄出訪魯國。因為魯國是周公之後,保存著完備的先王禮樂和各國的國風。季劄到了魯國之後,就要求觀樂。當他聽到鄭風時,認為鄭國的音樂過於細弱,沒有遠慮持久之風。於是他就說:鄭國將來亡國要比別的國家早。結果怎麼樣呢?後來鄭國被韓國所滅,果然比宋國滅于齊國早了八十九年,比魯國滅于楚國早了一百一十九年。所以精通音樂的人,他通過觀察這個國家流行的音樂就能知曉甚至預測他們國家的治亂興衰。這裏面,也說明了音樂和政治相通的道理。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因此先王制禮來裁度萬事,修樂來導引心志。制禮是使人返回根本,修樂是勸人向善。故而觀察一個地方的禮樂,便可知其國家之治亂。

內則》孔穎達《正義》上說,按鄭《目錄》雲:“名曰《內則》者,以其記男女居室,事父母舅姑之法,此於《別錄》屬《子法》。以閨門之內,軌儀可則,故曰《內則》。”之所以被稱為《內則》,就是指在家族之中,家族之內,男女居室,男女之間怎麼樣相處?男女有別,怎麼樣侍奉父母,還有公婆的這些法則。

《內則》,它反映了古人修齊治平的重要思想。《大學》上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而《內則》,就是齊家之法。可以把它視為古人在實踐層面把倫理道德的規範貫徹於家庭,乃至於國家天下的具體儀軌。王夫之說:“治天下者修明之以立治教,則治道之行不出於此矣。”如果治理天下的人能夠把這個《內則》的道理,修好了,明白了,並以此確立治國的政教,那麼治道之行都不出於此。就是治國平天下的這個道理,都不出於《內則》所記載的道理。這可以說是以小見大,由此及彼。

為什麼齊家就可以治國平天下呢?古人也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原因在哪里呢?因為治國平天下和齊家所需要的真誠恭敬之心,是一不是二。正是在家庭之中與父母舅姑等親族的相處之中,培養起了一個人的真誠恭敬之心。所以之所以能夠以小見大,原因就在這裏。

我們看《內則》的經文:

【子事父母。雞初鳴。鹹盥漱。冠緌纓端。畢紳縉笏。左右佩用。以適父母舅姑之所。及所。下氣怡聲。問所欲而敬進之。柔色以溫之。父母有過。下氣怡色柔聲以諫。諫若不入。起敬起孝。悅則複諫。父母怒不悅。而撻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父母既沒。將為善。思貽父母令名。必果。曾子曰。孝子之養老。樂其耳目。安其寢處。以其飲食忠養之。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至於犬馬盡然。而況於人乎。】

 〖子事父母,雞初鳴。鹹盥漱。冠緌纓端。畢紳縉笏。〗

〔鹹〕就是皆的意思。

〔盥〕就是洗手。〔漱〕漱口。

這個“盥”,是專指洗手,古人的用詞非常的準確。

〔冠〕就是戴上帽子,攝冠。

〔緌〕就是纓上的裝飾。

“緌”冠帶結於頜下,這個是“纓”,所餘者下垂叫作“緌”,垂緌。結纓,這個“纓”就是帽纓。

〔端〕就是端服,玄端,士服也。“士服”,就是古代的一種黑色禮服,屬於士人的服飾,庶民穿的是深色禮服。

畢紳縉笏。

〔畢〕就是蔽膝的意思,也就是古人圍于衣服前面的大巾,用以蔽護膝蓋,以葦為材料。古代的時候都是席地而坐,因此有蔽膝。

〔紳〕就是大帶的意思。

〔縉〕就是插上的意思。

〔笏〕竹制的長方形記事板,笏板。

這句話的意思就說:人子侍奉父母,雞叫頭遍時就應該起身洗手漱口,戴好帽子,垂下帽緌,結好帽纓,穿上正服,綁上蔽膝,系好大帶,把笏插好。

〖左右佩用,以適父母、舅姑之所。〗

〔適〕就是去的意思,往的意思。

〔舅姑〕是公婆。

左右佩戴好日用的佩物。為什麼要帶上一些必佩的物品呢?“備尊者使令也”,以備長輩隨時差遣使用,然後才前往父母公婆的處所。

〖及所,下氣怡聲,問所欲而敬進之,柔色以溫之。〗

〔下氣〕就是聲氣低下。

〔怡〕怡聲,這個怡,就是悅美的意思。

〔溫〕就是藉的意思。“溫,藉也,承尊者必和顔色也。”

意思就說承奉父母、尊者必須和顏悅色。就如《禮記·祭義》中所說的:“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一個對父母有深愛的孝子,一定有和柔的語氣,有和柔語氣的,一定有歡愉的神色,有歡愉神色的,一定有溫婉的容貌。到了父母、公婆所居住的地方之後,和聲和氣,柔聲詢問父母、公婆喜歡吃什麼,恭恭敬敬地進奉給父母,和顏悅色地承事父母。

〖父母有過,下氣怡色,柔聲以諫,諫若不入,起敬起孝,悅則複諫。〗

孫星衍在《禮記集解》中說:“諫之所以不入者,必己之孝敬有未至,故復興起其孝敬,冀以感動乎親而複進其說也。”他的意思說,兒女勸諫父母,之所以父母聽不進去,一定是因為自己的孝敬之心沒有達到極致。因此,又重新興起他的孝敬之心,希望能夠感動父母,能夠再次進諫父母,讓父母能夠聽進勸告。又,孔氏曰:“犯顏而諫,使父母不悅,其罪輕;畏懼不諫,使父母得罪于鄉、黨、州、閭,其罪重。”  孔穎達說,犯顏而諫,讓父母不高興,他的罪過輕。相對於什麼輕呢?如果你畏懼不敢進諫父母,使父母在鄉、黨、州、閭中獲罪,那麼這個做兒子的罪過也就重了。所以父母有過錯,人子要和顏悅色、柔聲細語地予以勸諫。如果諫言不被接納,就要更加恭敬地孝順父母,等父母愉悅的時候,再進諫言。不要等著父母,本來就很不高興,甚至火冒三丈的時候你去勸諫,這樣就會火上澆油,達不到預期的目的。所以勸諫也要有勸諫的智慧,要抓住時機。趁父母高興的時候,你去勸他,什麼東西都比較容易接受。

〖父母怒,不悅,而撻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

〔撻〕就是擊的意思,鞭打的意思。

即使招致父母生氣發怒,不高興,鞭打自己以致流血,也不應心存怨恨,反而要更加恭敬、更加孝順。因為父母對我們有養育之恩。父母他生氣了,也有生氣的理由,也不會無緣無故的亂生氣。那麼即使自己犯了過失,父母鞭打自己,把自己打得流血了,也不應該心存怨恨。一個人心有怨恨,說明內心還有嗔心。所以對父母有嗔心,那麼對於別人也會有嗔恨之心。所以從侍奉父母的過程中,讓一個人把“我”給放下了,“我”慢慢的淡化了。“我的意思”、“我的想法”、“我的主意”,這些就慢慢的給放下了。

〖父母雖沒,將為善,思貽父母令名,必果。〗

〔貽〕就是遺,遺留的意思。

〔令名〕就是美名。

〔果〕就是堅決。

孔穎達疏:“子事父母,父母雖沒,思行善事,必果決為之。”兒女侍奉父母,父母雖然過世了,你想著要去做善事,也一定要果斷地去做,一定要把這個善事做成。

高愈曰:“為善未決,去惡未勇,人情之常也。喜其榮親,則善必為;惡其辱親,則惡必去。榮辱不擊於其身而擊于親,蓋孝子之心如此。”一個人作善不果斷,去惡不夠勇敢,不夠勇於改過、去惡,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一個孝子為善能夠讓父母歡喜,讓父母榮耀,這個孝子也會歡喜,他做這個善事,一定會很果斷,一定要把它做成。厭惡這個惡會侮辱到父母,他一定也會勇於去惡。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即使父母已經過世,子女在行善之際,想到會給父母帶來好的名聲,必當堅決去做。這個也是對父母的孝心使然。

〖曾子曰:“孝子之養老,樂其耳目,安其寢處,以其飲食忠養之。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至於犬馬盡然,而況於人乎?〗

曾子說:“孝子奉養父母,備禮樂以使父母的耳目愉悅,要使父母的寢處起居安適,對於飲食各個方面,都要盡心仔細地照料和侍奉。父母所鍾愛的自己也應當鍾愛,父母所恭敬的自己也應當恭敬,就是對父母所鍾愛的犬、馬也是如此,更何況是對父母所敬愛的人呢?”這個就是愛屋及烏,對父母所愛的動物都是要有愛心,更何況對父母所敬愛的人呢,也更應該保持敬愛之心。

看了這段話,我們就想起有一位老人家經常說,你們這一代年輕人,沒有恭敬心。我們想自己已經很恭敬了,已經覺得自己很有恭敬心了,為什麼還說我們沒有恭敬心呢?真是“人不學不知道”,人不比較也不知道自己的差距。你看了古人侍奉父母的這種恭敬心,再看一看自己對待父母的恭敬心,我們就知道差距在哪里了。而我們從侍奉父母的這種真誠恭敬心去對待一切人、事、物,那我們想一想還有什麼事情處理不好,還有什麼樣的人際關係不能夠保持和諧呢?而且我們再想一想,一個人如果能夠在家有這樣的恭敬心對待父母公婆,怎麼可能出現像現在的兒女不孝父母,不贍養父母,甚至打罵父母的情形呢?這個就是不可能出現的了。所以這個禮,防患於未然的效果我們從這裏可以觀察到。

當然,我們現代社會和古人的生活環境有所區別,我們的生活節奏有所加快,不一定要效法古人這一種孝養父母的儀式,但是我們要從中學習古人孝養父母的恭敬之心。

玉藻》孔穎達在《禮記正義》上說:“按鄭《目錄》雲:名曰《玉藻》者,以其記天子服冕之事也。冕之旒以藻紃為之,貫玉為飾。此於別錄屬通論。”按照鄭玄的《目錄》,說這一篇之所以被稱為《玉藻》,就是因為它所記的是天子的服制,還有他的這種禮帽。“旒”,就是禮帽前後懸垂的玉串,“旒以藻紃為之”,“藻”就是冕上系玉的五彩絲繩,“紃”就是細帶。就是天子的禮帽前後懸垂的玉串,是以五彩絲繩來系在一起的,所以稱為“玉藻”。

通觀全篇,其實不獨記載了天子服冕之事,不僅僅是記載了天子的禮服和禮帽的這些具體的細節。孫星衍在《禮記集解》中講:“此篇首記天子諸侯衣服、飲食、居處之法,中間專記服飾之制:始冠,次衣服,次笏,次韠,次帶,次及後、夫人、命婦之服,其前後又雜記禮節、容貌、稱謂之法。

《禮記》中可以考見古人之名物制度者,此篇為最詳。”也就是說,這一篇記載的內容很多,比如說天子、諸侯的衣服、飲食、起居這些禮法,還有一些服飾之制,比如說怎麼戴帽子,怎麼穿衣服,怎麼插笏板,怎麼樣把韠息來帶上,怎麼樣把大帶系好,還包括了後、夫人、命婦的服制,而這前後又雜記了一些禮節、容貌、稱謂的禮法。

在《群書治要》中輯錄的這方面內容並不是很多,也與服冕名物制度之事沒有關係,而是著重強調為政者要培養仁心,就是仁愛之心,因為有不忍人之心,才有不忍人之政。

【年不順成。則天子素服。乘素車。食無樂。君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君子遠庖廚。凡有血氣之類。弗身踐也。】

〖年不順成,則天子素服,乘素車,食無樂。〗

〔年不順成〕就是指大劄、大災之年。(大劄:就是指疫病。大災:就是指自然災害。)

〔素〕就是本色、白色。

〔素服、素車〕就是指不加妝彩的衣服、車具。素車:就是“以白土堊車也”。(堊:用白土塗飾的意思。)

天子素服素車,都是自我貶損,以示罪己之義。遇到瘟疫災荒之年,則天子身穿白色衣裳,乘坐白土塗刷之車,進餐時不奏樂。

〖君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君子遠庖廚,凡有血氣之類,弗身踐也。〗

〔故〕“無故”這個“故”就是指祭祀之時。

〔庖廚〕就是指廚房。

《孟子》上說:“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遠庖廚也。”君子對於禽獸看到它活生生的,就不忍看到它被殺死,聽到它的叫聲,就不忍心吃它的肉,所以遠離庖廚,為什麼呢?是保全自己的惻隱之心、同情之心。

“弗身踐也。”

〔弗〕就是不的意思。

〔踐〕當謂翦,聲之誤也。”就是它和翦字是一個意思,是由於聲音所導致的誤寫。(翦:殺的意思。)“踐”應當為“翦”,讀音相近造成的錯誤。這個“翦”就是宰殺之意。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國君不當祭祀之時不殺牛,大夫不當祭祀之時不殺羊,士人不當祭祀之時不殺狗、豬。君子遠離廚房,凡是有氣血生命的物種,君子都不親自宰殺。這樣做都是為了保全人的惻隱之心。

中國人不僅講養身,還講養生,養心,養性。比如說《論語》上說,“仁者壽。”一個人有仁愛之心,他自然會健康長壽,這是更全面的養生之道。

我們今天就先學習到這裏,我們下次再見。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