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孝经》第15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孝经》第15集
2021-11-01

诸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群书治要•孝经》,请看《事君章第十七》。这一章是讲述君子如何移孝作忠,事奉君主,这样才能够达到同心同德、相亲相爱的结果。

我们看经文:“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治,能相親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君子事奉君主,在朝为官时,想着如何忠于职守;退朝而归,想着如何补救自己的过失。对君主的美德善政,顺从实行;对君主的过恶要给予匡正。所以,上下得治,并能够相互亲爱。”

“进思尽忠”,“进”有几种不同的解释。第一是入仕,每日进入朝堂,身在君主之侧,参与谋划国家大事,叫“进”。正如邢昺在他的注疏中说:“言入朝进见,与谋虑国事,则思尽其忠节。说文曰:‘忠,敬也。’尽心曰‘忠’。”君子进入朝堂进见君主,并且参与谋划国事,也就是国家重要的大事,这个时候要想着如何忠于职守。“忠”,在古人解释为尽心竭力,也就是说一个臣子竭尽全力、竭忠尽智地来完成领导交给自己的任务,就是尽到了忠心。

第二“进”的意思是被加官进爵、重用提拔之时,君子要考虑如何尽忠,全心全意、尽善尽美地做好忠君之事。无论哪一种解释,重点都是强调君子在朝为官或者在被提拔重用的时候,不是为了自私自利、升官发财,而是为了在更高的平台上尽忠职守,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奉献。在《千字文》文中也讲,“孝当竭力,忠则尽命”。所谓的“尽命”就是全心全力,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东汉大儒马融效法《孝经》,写了一部《忠经》。在这部书中,他详细地谈论了忠君之事。怎么样才能做到忠君呢?忠君首先要知上,不仅要知道上级的脾气性格,还要知道他的胸襟和抱负,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事奉君主、长上。假如是地方官,在地方做父母官,尽忠还表现为尽心尽力地爱护百姓,把政治办好。所以作为父母官,要把教化人民摆在第一位,因为唯有重视伦理、道德的教育,才能够使人们理得心安,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在《群书治要•申鉴》中记载,臣子尽忠有三种策略。哪三种策略? “忠有三术,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尽忠的三种策略就是:第一是预防,第二是补救,第三是告诫。

什么是防?“先其未然谓之防也。”第一就是预防,要懂得防患于未然,这个被称为“防”,在错误还没有造成,就懂得劝谏、制止,这就可能把问题化解于无形之中。

什么是救?“发而进谏,谓之救也。”事情已经发生了,但是刚刚萌芽,就赶紧劝谏,赶紧补救。

什么是戒?“行而责之,谓之戒也。”问题已经产生了,造成了错误,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再拿这件事来引以为戒,用以警戒、责备君王,被称为“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防是上策,救是中策,戒是下策。

在《群书治要•桓子新论》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淳于髡来到邻居家,看到邻居家灶台上的烟囱建得很直,而柴火就堆在灶台旁边。于是,他就建议、提醒邻居,这样恐怕会引起火灾,希望邻居能够把烟囱做得弯曲一点,把柴火搬到远离灶台的地方。但是邻居就当成了耳旁风,并没有听从。后来邻居家果然发生了火灾,并且烧到旁边堆放的柴火,把房屋也烧着了。邻居们赶来救火,火被扑灭了之后,邻居家的人也开始杀羊摆酒,犒劳这些帮助他们扑灭火的人。从这次火灾发生之后,邻居家也懂得要把烟囱做得弯曲一点,把柴火搬离了灶台。但是,邻居仍然不肯请淳于髡来饮酒吃饭。所以,有智慧的人就讥讽说:“教人曲突远薪,固无恩泽,焦头烂额,反为上客。”可见,人如果没有智慧,就不懂得防患于未然的道理,也分不清哪一个轻哪一个重,不知道到底应该更感恩谁,还会舍近求远、本末倒置。

这种做法实在令人感叹。为什么令人感叹?后面有一句总结,“盖伤其贱本而贵末”,伤感、感叹他不重视根本而重视枝末,忽略了事情的根本。本应该以预防为主,让火灾根本就不发生,而不是等火灾之后再去救火,把人烧得焦头烂额,而且使火灾造成的损失无可补救。但是人们往往看重的是问题之后的处理,反而觉得那些能够帮助扑灭火灾的人特别有功。这是看问题、看事情目光比较肤浅,看到的都是眼前之利。这说明家里着火的人分不清事情的本末轻重。

 “岂夫独突薪可以除害哉”,难道只有曲突徙薪可以预先消除灾祸吗?防患于未然的道理可以延伸到方方面面。比如说治国、治病都是如此。“而人病国乱,亦皆如斯,是故良医医其未发,而明君绝其本谋,后世多损于杜塞未萌,而勤于攻击已成,谋臣稀赏,而斗士长荣。”上医,也就是良医应该是医未病,而不是医已病,在病还没有形成,就懂得预防。同样道理,真正圣明的君主,也应该是从根本上杜绝动乱。动乱的形成实际上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在人心还没有产生偏颇的时候,就把人心教育好,导归正途。哪里会产生后面的动乱呢?所以,后世往往忽略了防微杜渐的重要性,都认为在祸患形成之后,能够带兵去平乱的将军功劳最大。而那些事先就已经提出要防微杜渐、未雨绸缪的有智慧的臣子却未受到奖赏,也对他们不够重视,这就叫“谋臣稀赏,斗士常荣”。

 “犹彼人,殆失事之重轻”,就像那些人看待问题,看不清本末轻重。“察淳于髡之预言,可以无不通”,通过淳于髡这个例子,可以举一反三。各行各业处理任何问题,都要懂得防微杜渐,这才是处理问题更节省成本的做法。“此见微之类也”,这是能够见微知著、防微杜渐的很好的例子。

这里就谈到了“良医医其未发”,中国人讲上医治未病,不治已病。在《群书治要》中也讲了一个关于扁鹊的故事。魏文侯听说扁鹊医术很高明,有一次特意把他请来,并且向他请教:“我听说你有两个哥哥也是医生,那么你们兄弟三人究竟谁的医术最高明呢?”扁鹊很诚实,他说:“我的大哥医术最高明,因为他给人讲养生之道,人们按照他的建议去生产、生活,可以基本上不得病,但是他的名声却出不了病人的一家,只有这一家人知道他的医术高明。我的二哥医术其次,他是在病人的病有小小的征兆时就给以对治。那么这个人也不会得什么大病,但是他的名声出不了病人所居住的这一条街。我是三个兄弟中医术最差的,但是我的名声却最高,传遍了整个诸侯国。为什么?因为这个病人已经病入膏肓,我不得不采取一些大的手段。比如说钳开他的血脉,再给他吃一些有副作用的汤药,三下五除二把他从死亡线上拽回来了。大家一看,都佩服得不得了,说扁鹊可以妙手回春、起死复生。所以你看,我的名声就传遍了整个国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中国人智慧之一就是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但是一般的人看得不够深远,误以为中医没有西医高明,中国的管理方式不如西方的管理方式更加有效。实际上,中国人懂得把问题处理于萌芽阶段,这种智慧不是一般人所能看得懂的。为什么古人特别重视伦理道德的教育?为什么在治国时特别强调“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原因也是在这里。古人说,“礼者禁于将然之前,法者禁于已然之后”,通过伦理道德的教育可以把人教好,使人根本就不会去犯罪,这比等人犯罪之后,再通过法律的制裁给以严惩要有效得多。

在周成王、周康王统治的“成康盛世”,达到了“囹圄空虚,刑措不用”的境界。监狱没有犯人,都空了。他们是依靠什么样的方法达到了这样的治理境界呢?其实就是秉持了“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理念,依靠的是伦理道德的教育,所以使得监狱几十年没有死刑犯,而且刑罚都搁置不用。像历史上还出现过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也都是因为重视儒家伦理道德的教育而盛极一时。

古人说“刑,期于无刑”。中国人并非不重视刑罚的设置、法律监督机制的完善,而是虽然有完善的法律监督机制和刑法体系,但是设计刑罚的目的并不是去处罚人,而是希望达到没有必要使用刑罚的结果。孔子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我当司法官员去审理诉讼案件的时候,和一般的官员也没有什么不同。那我和别人不同的地方是什么呢?我除了按照双方诉讼的实情给以公平地审判之外,还特别重视伦理道德的教育,使人们不要去争讼。为什么能够使人不起争讼?就是要避免“不教而杀谓之虐”。孔老夫子说,没有给人们事先伦理道德的教育,人们不知道自己在伦理关系中的责任和本位,就去做了坏事、犯了罪,这样就给以刑法的处罚,就等于是虐杀他们。所以首先要让人明了伦理、道德的道理,人人都接受圣贤教育,人人都有羞耻心,这样,都不愿意、也不敢去犯错,社会才能真正和谐。

在《淮南子》中记载,孔子培养的徒弟有三千多人,每一个人在家孝敬父母,出门尊敬长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社会大众的表率,这是靠什么所成就的?正是靠教育所成就的。所以人是可以教得好的,就看我们有没有去教、会不会教。

在隋朝时,有一位官员叫梁彦光,他去相州做刺史,刚到相州的时候,他感到那里的人比较险恶、苛刻。作为一名地方官,他看到百姓的这种状况,不仅没有指责、轻视、嘲笑,反而生起了怜惜之心。因为“人之初,性本善”,这些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没有受过教育,所以才会言行偏颇,其实这样的人也是非常可悲的,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梁彦光看到这种情况,马上请了很多有学问的大儒开设学校,教化百姓。这个地方官也很了不起,他明白要教化百姓,首先必须尊师重道,因为“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老百姓都知道尊师重道,才会重视起伦理道德的这些教育。为了保护老百姓的思想观念不受污染,他还规定,在当地只能传播圣贤书。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整个社会的风气就变成重视礼义廉耻、伦理道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是可以教得好的,就看我们怎么去教,用什么去教,是否重视教育。

有一个人叫焦通,他不知道孝敬父母,结果他的堂兄弟就告发他,请官府治他的罪。梁大人没有马上治他的罪,因为“不教而杀谓之虐”,还没有教育他、告诉他做人的本分,就犯了错误处罚他,这就变成了苛虐了。梁大人是怎么做的?梁大人把焦通带到了孔子庙,恰巧在孔子庙中有一幅画,画的是“伯俞泣杖”的故事。梁彦光就给焦通讲,有一次,伯俞的母亲打他,伯俞痛哭。他的母亲感觉到很奇怪,他从小到大犯过很多次错误,母亲处罚他,他从来都没有哭过,这一次不仅哭了,而且还痛哭流涕。母亲就问 :“你从来都不哭,为什么我今天打你,你却这样地伤心流泪呢?”伯俞是怎么回答的?他的回答很感人,他说 :“以前母亲打我的时候,我都能够感觉到痛,但是今天母亲打我的时候,我已经感觉不到痛了,这说明母亲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弱。不知道我自己还能孝养父母多长时间,一想到这,我就很难过,所以才痛哭。”梁大人把这个故事娓娓讲来。焦通听了之后,开始忏悔反省,最后痛改前非,成为当地的善人。所以地方官尽忠职守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要爱民。爱护百姓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化人、提升人,使这个地方的百姓受到圣贤教诲,而这种圣贤教育可以影响几代人。

所以说教育的功德是无量的,因为听课的人有父母、有校长、有企业家,甚至还有一个地方的政府官员。当这些人接受了圣贤教育,学习了传统文化,自己的人生得以改变。比如说一个校长背后不知道有多少老师,一个老师背后不知道有多少学生,而一个学生的背后又不知道有多少个家庭?这些学生长大成人,又要生儿育女,他们的一些人又将成为校长、老师,还有政府官员。看似改变了一个人,实际上影响的是不计其数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最值得人尊敬的职业、最有意义的职业之一就是老师。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让人们明白伦理道德的道理,在灵性、道德上都有所提升。

当然,教人首先要正己,《说文解字》中把“教”解释为“上所施,下所效也”。我们看历史,历史上最有成就的教育家之一,就是孔老夫子。孔子,他既没有钱,也没有权,但是他的三千弟子,七十二个贤人跟着他不离不弃。无论他走到哪里,弟子们就追随到哪里。为什么?因为孔子所讲的每一句话,他自己首先都做到了、落实了,令弟子们十分佩服,愿意跟着他学习。所以,教人首先要教己,正己才能化人。言教的力量是有限的,言传身教才能够真正地改变人。这说明臣子对于尽忠要有正确而全面的理解。并非是君主遇到危难,臣子与君主有难同当、同甘共苦,这才叫尽忠,而是要懂得“防患于未然”的道理。

在《群书治要•晏子》中也记载:齐景公曾经向晏子询问 :“忠臣应该如何辅佐国君?” 晏子怎么回答的?晏子说 :“国君有危难的时候,忠臣不跟着去死,也就是不跟着国君共赴劫难;国君如果出外逃亡,忠臣不去送行。”景公听了之后很不高兴地说 :“国君把地分封给大臣,让他们富足,还给他们爵位,让他们尊贵。国君对大臣这么好,为什么大臣居然在国君有难的时候,不跟国君一起共患难,国君在逃亡的时候,大臣连送都不去送,这又是什么道理?”晏子怎么回答的?晏子说 :“如果忠臣给予的谏言被国君采纳了,国君一生都没有危难,忠臣何需送死?”就像我们上面讲到的“劝谏”,君子尽忠的三种方式,“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忠臣有智慧的表现,就是在灾祸还没有形成之前就可以防患于未然,甚至稍微有一点迹象,就可以把错误弥补过来,将问题化解于无形之中。所以,晏子就说 :“言而见用,终身无难”,如果忠臣的谏言被采用,国君终身都没有什么祸难。然而,国君更关注的问题是,在自己有困难的时候,遭难的时候,有没有人肯陪自己一同逃亡,同甘共苦。这实际上是出于情感上的考虑,是出于情执,而没有理智进行分析。国君应该想着如何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怎么能够想着到国家衰败的时候,国君逃亡有没有臣子跟着自己呢?作为领导者,不应当感情用事,而应该从理智出发,只有运用智慧才能洞察先机、防微杜渐。这其实也是晏子在提升齐景公看待事情的智慧。

晏子接着说 :“若言不用,有难而死,是妄死也。” 如果大臣的谏言不被采纳,结果国君有危难了,还跟着去死,那是盲目地白白送死。“谋而不从,出亡而送,是诈伪也。” 臣子进献了很多谋略,结果国君都不采纳,最后国君出逃的时候,臣子还去送行,这样的行为就是虚伪。所以他说 :“忠臣也者,能纳善于君,而不与君陷于难者也。” 所谓的忠臣,就是能够向国君进献善言,能够提早引导国君看到问题的根本,问题的迹象,然后将问题化解,而不是与国君一起陷入危难的境地。这是我们讲的进思尽忠。

“退思补过”,“退”也是有两种含义。第一是退朝,邢昺疏:“退朝而归,则思补君之过失。”;第二是贬退、贬官;第三还有退隐、归隐的意思。“补过”的“补”,也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是弥补君王的过失;第二是弥补自己的过失。特别是“退”当贬退的含义讲的时候,一个人被贬官了,不能够怨天尤人,要反省自己的过失,想着如何弥补自己的过失,不能够能上不能下。中国古人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自己被贬官,一定是有自己内在的原因,而且自己的原因是最重要的原因。如果怨天尤人,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而且还能使自己的人生走上更加错误的道路。

“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唐玄宗曰:“将”,行的意思,“将,行也。君有美善,则顺而行之。”君主有美德善行,要顺势实行,促成他的美善。不能够随顺君主的恶行,对于君主的恶行要劝谏、匡正。小人作为臣子时,他都是出于自私自利之心,所以会一味地顺从君主的恶行。怎么样看自己身边的人是君子还是小人呢?

在《韩子》中讲,君主一定要远离小人、远离奸臣。什么样的人是奸臣、小人呢?凡是奸臣、小人,都会顺着君主的心思去说、去做,目的是取得君主的信任和宠幸。君主认为什么好,他一定跟着赞叹什么;君主认为讨厌什么,憎恶什么,他一定跟着毁谤什么,这就是小人最大的特点。

忠臣却恰恰相反。忠臣看到君主有过失,不忍心他犯这个过失,一定会极力进谏,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去劝谏君主,这样的人才被称为忠臣。因为他没有自私自利的想法,想着不是自己的位子提升,而是想着整个国家的前途命运,整个人民的福祉。忠臣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上下治,故能相亲也”。这句话在“金泽文库本”和“元和本”中都写作:“故上下治,能相亲也。”而在“通行本”上,还有“天明本”上都删去了“治”字。我们还是从“金泽文库本”,“上下治,能相亲也”。什么意思?就是使上下得治,上上下下都治理得很好,而且彼此能够相亲相爱。上下得治已经很不容易了,而彼此又能够相亲相爱就更加不易。而这恰恰是“中国式管理”的一大特点。

中国人把君臣之间的关系看成是一体的关系,所谓“一体”,就像一个身体一样,领导者是“头脑”,而被领导者像“四肢”。君臣一体,互相感恩,互相协作,才能够把国家治理好,而且彼此相亲相爱。中国式管理最大的特点就是“君仁臣忠”。《孟子》中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如腹心”。领导者把被领导者当成是自己的手足一样加以关爱、加以重视,被领导者对领导者就会更加关爱,像对待自己的心腹一样加以重视、加以关爱。古人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如果君臣之间能够保持这样一种同心同德、荣辱与共的关系,这个力量是非常大的。

相反,“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之视君如国人。”领导者把被领导者当成犬马来使唤,就像现在的企业家对员工,认为我已经花钱雇你了,你为我出力就好了。被领导者也会把领导者视为陌生人,没有太多的亲密和感恩之情。就像现在很多的企业员工下了班,在超市里碰到了领导,都是一低头,装没看见就过去了。

更有甚者,“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领导者把被领导者的生命视为泥土和小草一样的低贱、不值钱,可以随意践踏,被领导者说起领导的时候都是这样的:“我们那个领导者简直就是个吸血鬼,甚至连吸血鬼都不如。”痛恨得像仇敌一样。

《孝经》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一句话就教导臣子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君主,那就是“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这样的结果就是上下得治,而且君臣一体,同心同德。

中国古代君臣之间的关系,既是君臣,又如头脑与手足。在《蒋子万机论》中讲道:“夫君王之治,必须贤佐,然后为泰。故君称元首,臣为股肱,譬之一体相须而行也。”君王治理国家必须有贤德的人辅佐,才能安泰。所以君主被喻为头脑,臣子被称为四肢,谁也离不开谁。他们彼此相互需要、相互协调,才能够把国家治理好。这个比喻非常恰当,也非常形象。“故古之君人者于其臣也,可谓尽礼矣;故臣下莫敢不竭力尽死,以报其上”。所以古代君主对于他们的臣下可以说是极尽礼义;臣下不敢不尽心竭力、鞠躬尽瘁报效君主。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做君主的一定要懂得以礼来对待臣子,不能把臣子当成是替自己打杂的人,什么事情都交代臣子去代办。就像现在的企业一样,有总经理、有副总经理,他们都是企业的高管。总经理不能够随意地把副总经理当成是打杂之人,随意支使,让他们去做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否则,就很难留住人才。

《晏子》中记载,晏子陪伴着齐景公,早晨天气非常寒冷,齐景公便说:“请给寡人盛碗热饭。”晏子说:“我不是为君主端饭的臣子,不敢从命。”齐景公又说:“请给寡人准备衣服、裘皮褥子”。晏子说:“我不是负责为君主穿衣铺席的臣子,因此仍不敢从令。”齐景公就问了:“那你为寡人能够做什么呢?”晏子正色回答说:“我是社稷之臣”。齐景公问:“何谓社稷之臣?”晏子说:“能够稳定国家,区别上下各应承担的本分,使人们做事都合乎道理;规定百官的秩序,让他们各得其所;所言的辞令,可以传遍四方,这就是社稷之臣。”从此以后,凡是按礼仪规定不应该由晏子做的事,齐景公再也不找晏子了。

正是因为景公能够礼遇晏子,所以晏子也是竭尽全力地来辅佐他,经常为他讲解治国的道理,而且不失时机地纠正他的错误。在《晏子》中记载,有一年冬天下了大雪,三天都没有见晴。齐景公披着“狐白之裘”,一个白色的裘衣,坐在堂上。这个时候,晏子来见景公,站了一会,齐景公说:“真奇怪啊,雪下了三天也不觉得寒冷”。晏子听了之后就问:“天气真的不寒冷吗?”被晏子这一问,齐景公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

晏子接着说:“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晏子的话说的很直接。他批评齐景公说:“我听说古代的贤君,自己吃饱的时候,便想到还有百姓在挨饿,自己穿暖的时候,便想到还有百姓在受冻,自己很安逸的时候,便想到百姓的劳苦,可惜君主您现在却感觉不到。”景公很难得,他觉得晏子说的对,于是马上赞叹:“善!寡人闻命矣。”他说:“你说的太好了,寡人明白您的教诲了。”于是,他马上命令取出仓库中的皮衣,同时开仓放粮,救济那些挨饿受冻的百姓。正因为齐景公能够礼遇晏子这样的贤臣,所以在晏子的辅佐之下,他也做到了循义而治。

读《晏子》这部书,看到齐景公和晏子之间的对话,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君臣之间的深厚情谊。齐景公对晏子非常礼敬,对他说的话几乎都是言听计从。而晏子更是竭尽全力来劝谏、教导景公。

有一次景公外出游览,向北仰望,看到齐国的都城,不免感叹:“唉!假如自古以来没有死亡,那该多好啊!”。晏子怎么回答?他说:“以前,天地将人的死亡看成是好事,因为仁德之人可以休息了,不仁德的人终于可以藏伏了。假如自古以来都没有死亡,那么丁公、太公将永远享有齐国,桓公、襄公、文公、武公都将辅佐他。而君主您只能戴着斗笠,穿着布衣,手持大锄小锄,蹲行劳作于田野之中,哪里还有工夫忧虑死亡呢?”齐景公听了之后很不高兴。

没过多久,梁丘据乘着六马拉的车从远处赶来,齐景公看了之后就说:“梁丘据是跟寡人很和谐的人。”晏子说:“他和君主只是气味相投。所谓的‘和’,如果用口味来做比方,君主如果尝出甜味,臣子就应该尝出其中的酸味;君主觉得味淡,臣子就应该尝出其中的咸味。但是梁丘据却不同,君主说是甜味,他就说是甜味,这称为‘气味相投’,怎么能称得上和谐呢?”晏子又一次拂了景公的面子,景公又不高兴了。 过了一会,景公向西望去,突然看见了彗星,于是便召见伯常骞,要他祈祷让彗星隐去。晏子说:“不可,这是上苍在教诲人民,用以警诫人不恭敬的行为。现在君主如果能够修文德、纳谏言,即使不祈祷彗星隐去,它也会自行消失。而现在君主却好酒贪杯、连日作乐,不整改朝政,纵容小人、亲近谗佞、喜欢倡优,这样下去何止只有彗星,就连孛星也将会出现了。”意思是说会有更不好的征兆出现。齐景公听了之后就更加不高兴了。

这件事过去没多久,晏子就过世了。齐景公走出门外,背靠着照壁而立,他叹息说:“昔者从夫子而游,夫子一日而三责我,今孰责寡人哉?”晏子过世之后,齐景公还常常思念晏子的教诲。他说:“以前先生伴寡人出游,曾经一日三次责备寡人,现在还有谁来责备寡人呢?”

由此可见,爱之深,则责之切。晏子感恩景公的信任,不希望他犯错误,总是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来劝导他。如果一位领导者身边有幸有一位老师般的人物,看到他有问题就直言不讳地指出来,这位领导者的提升一定会很快,而且也不容易犯大的错误。古代的明君都以能够得到犯颜直谏的臣子为荣幸,甚至想方设法地引导臣子们指正自己的过失。

在现代社会,除了父母之外,很少有人能直言不讳地指正我们的过失了。因为父母爱子心切,他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孩子有问题而不去指正。看到孩子有问题,父母经常是不管孩子高不高兴,都要给孩子指正过来。但是我们做儿女的,却不能够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甚至还逆反,与他们对立。

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读书人都讲求道义,如果遇到了一位能够尊敬他的领导者,他就是肝脑涂地,也愿意报答君主的知遇之恩。而回报的最好方法,就是帮助君主提升,所以才会经常直言不讳。正如《易经》中说:“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大王的臣子忠厚老实、犯颜直谏,不是为了自身的安危,而是想匡正君主的过失。君主有过失是危亡的征兆。见到君主有过失,而不去劝谏,就是无视君主陷于危亡的境地。而忠臣,不忍心看着君主处于危亡的境地而置之不顾。所以爱之深,则责之切。如果我们周围有能够直言不讳,指正我们过失的人,甚至冒着“大不敬”的罪名,还能劝谏、提醒我们的过失,这个人就是真正为我们着想、最忠心的人。从晏子对齐景公的谆谆教诲之中,我们更能够体会到晏子的忠心。当然,晏子的忠心还有多种表现。《晏子》中这样评价:“晏子相景公,其论人也,见贤即进之,不同君所欲;见不善则废之,不避君所爱;行己而无私,直言而无讳”。晏子作为景公的宰相,他待人的原则是:看到贤德之人就推荐,不求与君主的想法相同;看到不贤德的人就罢免,不避开君主所宠爱的人。自己的所作所为不存私心,规劝君主直言不讳。

还有一个故事,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晏子的无私。晏子上朝的时候,坐着破马,驾着劣车。齐景公看到这种情景之后,就说:“是不是先生的俸禄太少了,为何乘坐如此破旧的车?”退朝之后,景公很关心晏子,就派梁丘据给晏子送去了一辆大车,但是去了好几次,晏子都不接受。齐景公很不高兴,派人立刻召晏子进宫。晏子来了之后,齐景公就对他说:“先生如果不接受寡人所赠的车马,那么寡人以后也不乘车马了。”晏子说:“君主让我监督群臣百官,因此我节制衣服、饮食的供养,为的是为齐国的百姓做出表率。尽管如此,我仍然担心百姓会奢侈浪费、而不顾自己的行为是否妥当。君主您乘坐的是四匹马拉的大车,我作为臣子,也乘坐四匹马拉的大车,对百姓中那些不讲礼义、衣食奢侈而不考虑自己行为是否得当的人,我就没有办法禁止了。”于是,晏子还是没有接受齐景公的好意。换一句话说,齐景公想送晏子一辆高级轿车,而且这辆车的级别很高,与景公自己乘坐的车子级别是相等的。这在一般人看来是多大的荣宠啊,这是君主所赐,又那么高档,说明自己受到了君主的礼遇。但是晏子考虑到这样做有违礼义,而且还会带动全国兴起奢侈之风,所以还是拒绝接受。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晏子没有任何私心,对景公忠心耿耿,一心想辅佐他把国家治理好。所以晏子过世的时候,景公非常哀痛。

《晏子》中记载:“景公游淄,闻晏子卒,公乘而驱。”齐景公出游淄川,听说晏子过世的消息,急忙乘车赶回。“自以为迟,下车而趋,知不若车之速,则又乘。”齐景公自以为车跑得慢,于是跳下车来自己去奔跑,但是发现自己跑得还不如坐车快,于是又上车疾驰。“比至于国者,四下而趋,行哭而往。”等到达都城之后,他在路途上先后四次下车奔跑,边跑边哭。“至伏尸而号曰:‘子大夫日夜责寡人,不遗尺寸,寡人犹且淫佚而不收,怨罪重积于百姓。’”赶到了晏子家,趴在晏子的尸体上失声痛哭,说:“大夫啊,您经常批评寡人的过错,大事小事无所遗漏,尽管如此,寡人仍然奢侈放纵而不知收敛,因此百姓对寡人有很多积怨。”“今天降祸于齐国,不加寡人而加之夫子,齐国之社稷危矣,百姓将谁告乎?”他说:“如今上天降灾于齐国,却没有降在寡人的身上,先降到了夫子的身上,齐国的江山要危险了,百官之中还有谁能指出寡人的过失呢?”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齐景公的哀痛出于为君者对臣子的一种自然而然的感恩之心。一定是在那一刻,齐景公回想起了晏子从前辅佐自己的时候,对自己点点滴滴的教诲,不失时机的劝导,苦口婆心的劝谏,忠心耿耿的付出。所以这种哀痛之情也是君臣之间深情厚谊的自然流露。这种深情厚谊,正是君臣在多年相处的过程中慢慢累积起来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古人贤君、忠臣之间的相处确实是以道义相交,所以能够天荒而地老。而不是像现在的一些人,是以功利与人相处,人与人之间是一种互相利用的关系,而很少有恩义、情义、道义可言。结果是“以利交者,利尽而交疏;以势交者,势倾而交绝。”人们是以利益相互交往,利益没有了,交情也就疏远了;彼此是以权势相交往,势力倾覆了,交情也就断绝了。唯有以道义相交,才能经得起考验,天长地久。

古人君臣之间的相交,也是一种道义相交,是君臣一体、相互感恩、相互团结、相互付出的关系。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上下得治,并且彼此相亲相爱、同心同德。

好,我们这一次课就先学习到这里,我们下次再见,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