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孝经》第6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孝经》第6集
2020-09-19

同学们好!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群书治要•孝经》,请看《三才章第七》,这一章是以曾子感叹孝的博大开始,引发了孔子进一步阐明孝道深广的义理,说明“孝”乃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所以以天、地、人三才作为章名。下面我们看经文: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

我们一句一句来学习,首先看第一句,“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孝作为一种德行,尊吾与等,故谓之大。前面《开宗明义章》就讲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可见“孝”作为一种德行,没有比它更重要、更根本的!而后面第六章之前,第二章到第六章,又讲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的孝道,强调了上自天子,下到普通百姓都要尽孝,无始无终。曾子终于明白了“孝”道的无限广大,这个“大”字非常的重要,说明什么?说明对父母的尽孝无终无始,从内容上看,孝养父母不仅仅要养父母之身,还要养父母之心,还要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所以仅仅赡养父母,让父母物质生活有保证,生活无忧,这并不是孝的全部。孝还要养父母之心,做到“父母唯其疾之忧”,你的父母仅仅为你的疾病而担忧,完全没有必要为你任何其他事情而担忧了,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孝子。一个孝子无论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工作学习、乃至婚姻家庭、教育儿女,都能够让父母放心,这基本就是一个完美的人了。

而养父母之心的另一层含义,就是要尊敬父母,对父母说话的时候要和颜悦色,要有耐心。像《礼记》中所说的:“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孝还要养父母之志,也就是“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个“终”才是圆满的意思。一个孝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国尽忠、治国平天下,这才是父母所期望的。所以大孝——孝天下的父母,这是养父母之志。

还要养父母之慧,特别是父母年纪大了,可能对钱财比较贪恋,这时候要提升父母的智慧,告诉父母这些钱财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都要看得破、放得下,最重要的是身心安康自在,这些都是在提升父母的智慧,内容上非常的丰富。

从时间上而言“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行孝在父母生着的时候要以礼来侍奉父母,“朝起早,夜眠迟”早晨起来就要去向父母请安、问候,看看父母需要什么,晚上的时候也要侍奉父母先睡觉,自己才入睡,这都是为了免去父母的担忧。父母每一天心里都在惦记着儿女,时时刻刻都不忘记关心儿女,所以你去向父母问安,也是让父母知道自己的身心状态良好,也是让父母放心。“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行孝并不是父母在世的时候要做,过世之后就没有了。父母过世要“葬之以礼”,过世之后要“祭之以礼”,春秋祭祀也是不忘本。这也是告诉我们,行孝无终始。

从范围上来说,把对父母的孝心推而广之,移孝作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大孝孝天下的父母,这也是体现了孝之大,我们看“孝”字写得很有味道,上面是“老”字的一半,下面是“子”字,子承老也。而上一代还有上一代,过去无始,下一代还有下一代,未来无终。这无始无终、自始至终都是一体的关系,这就叫竖穷三际。横的方面,对兄弟的友悌也是行孝的一个方面。“兄弟睦,孝在中”,父母当然喜欢兄弟姐妹团结互助、和睦相处,你对兄弟和睦、友爱、帮助,这也是孝的一个方面。把它推而广之,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就是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的是什么?就是我们的自性、我们的本性。从此我们可以看到从孝入门,可以回归自性,达到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境界。

“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这告诉我们,孝实在是太伟大了,孝道如此的广大深远,因为你从孝道入门做到极致,你就可以回归心性,能够达到“明明德”的境界。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天之经也”,“经”,《白虎通》曰:“常也。”恒常不变的规律,比如说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轮转,万物也随之有生有灭,这是上天恒常不变的道理。“地之义也”,后边的注解说“山川高下,水泉流通,地之义也。”山川有高有下,流水因之而流通,自然从高处流下低处,这是大地的必然法则。

唐玄宗对这句话的注解说:“利物为义,孝为百行之首,人之常德,若三辰运天而有常,无土分地而义也。”什么意思呢?他解释说:利益万物称为义,孝为百行之首,是人恒常不变的德行,正如日、月、星三辰在天上运行而恒常不变。大地以山林、川泽、丘陵,还有水边的平地、低地等五种不同的土地而滋养利益万物,这都是自然而然,就像我们所说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根据地势的不同,因地制宜来利益万物,这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规律。

“民之行也”,“行”,德行,孝悌恭敬。“民之行也”,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恭敬长上,这是人自然的德行。所以孔子说,孝犹如天道运行恒常不变,犹如大地滋养万物,是人自然的德行。

“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是”,附指前文的“天地之经”。“则”,效法,天地恒常不变的法则,百姓应该效法。加注中说,“天有四时,地有高下,民居其间,当是而则之,”天有春、夏、秋、冬四时的运转,地有高山低洼的不同,百姓、民人居于其间,人生在天地之间,所以称为“与天地三”,也说“与天地参”,与天地并列为三,所以应该参赞天地之化育,应该遵从并效法这个自然而然的规律。

“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

“则”,视的意思,观察。“天之明”天道彰明的客观规律。比如说观察天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运行,它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从不会来早或者来迟,人要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来生产、生活、养生,这样就会身体健康,国家得以治理。

“因地之利”,邢昺的疏,“因依地之义利”,也就是顺着天,高山低洼的不同地形,因地制宜种植适宜的粮食作物,采取适宜的生活方式,叫因地之利。

“以顺天下”,“以”,用的意思,用天时地利,顺治天下,下民皆乐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也。你要用天时地利来顺治天下,下民都欢喜接受,因此“其教不肃而成”,“肃”,用严肃的惩戒强制民众接受,“成”,成功,达到目的。

“其政不肃而治”,“政”,政事、政令。“治”,治理,也就是天下太平、社会安定。观察天时,因循地利,用天时、地利,顺治天下,因此其教化不需要严肃惩戒就可以成功。政令无需严苛,而天下大治,就是要顺应天时地利治理天下,百姓都乐于顺从,所以其教化不需要严肃的惩戒就可以成功。政令不繁杂、苛刻,不需要严厉的手段,而天下就得以治理。这里特别要强调一个“顺”字,顺应天时地利的规律治理国家,叫顺治天下。简单地说一定要顺应天道来治理国家,而要顺应天道,首先必须认识天道。

《论语》中记载,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义。”孔子教学的核心就是引导学生追寻宇宙人生的大道真相,而现在的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观察道,不明了道,不认识道,任性而为,为所欲为,还希望得到美好的结果,这个就是南辕北辙。道怎么来求得?如何才能够得道?老子说求道的方法和求学是不一样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圣贤正是通过无为无知的方式达到了无不为、无所不知。这和西方人求知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在求知的过程中,你的知识再丰富,但是只要有知就会有所不知,就不可能达到全知的境界。

而圣人是用心如镜,他这种无知的境界就像镜子一样,上面什么都没有,正是因为什么图画都没有,所以谁来了就可以现谁的像,这就是镜子所达到的作用,无所不知。古人称它为“寂而常照,照而恒寂”,它本身什么都没有,我们的心什么都没有,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就是寂。但是它又不是死气沉沉的沉寂,什么都不能够反应,什么都不明了。恰恰相反,它起作用就是能够照,所以叫“寂而恒照,照而恒寂”。就像一个人来了,镜子把他照得清清楚楚,但是他走了,镜子依然还是一片清净,什么印象、画像都没有留下,这就叫照而恒寂。所以圣人用心如镜,这个比喻比喻得特别好,我每一天都遇到很多人、事、物。我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我们才知道他的所思、所想、所求,这就叫照而恒寂。首先要把自己的心变成镜子,没有先入为主的执着,你把他照得清清楚楚,但是不要因为他的思想,他的理念、他的境界又影响到你,你不要动心,他的这个境界高境界低,他做得对,做得错,与我没有关系,不要受他的影响,这就叫照而恒寂。

中国古人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任何人通过学习都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都可以无所不知,无所不为,无为而无所不为。圣人所体会的这个道,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王阳明先生说:“夫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得道之人有什么特征?得道之人认识到什么了?他认识到天地万物都是一体的关系,就是庄子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宇宙万物都是一体的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就叫整体观念、整体思维。正是这种一体的观念,使得中国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仍然保持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乃至国与国之间的和谐相处,这才使得中华文明成为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得以延续,究其根本原因在什么?很多人从这个方面找,那个方面找,其实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中国人是按照圣贤之道来治国平天下的,就是因为中国人在绝大多数的历史阶段中,都尊重了古圣先贤“志于道”的发展方向,遵循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采取了“一体之仁”的整体思维方式,坚持了“民胞物与”的道德观念,这种世界观、思维方式、道德观念渗透在国家治理和社会制度建设的方方面面。

我们现在讲“中国之治”,你要真正了解“中国之治”和“西方之治”有什么不同,必须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它是一种“志于道”的文化。正是在这种“志于道”的文化指引之下,它才展现出不同于西方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律、军事、外交等制度与政策。习总书记也曾经说:“要了解今天的中国,预测明天的中国,必须了解中国的过去,了解中国的文化。当代中国人的思维,中国政府的治国方略,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我们看这一次习总书记去湖南考察,特意又选择去了岳麓书院。说明什么?说明习总书记一直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非常的重视,也希望能够按照古圣先贤所认识的这个道来治理国家。这个“道”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规律,就是真理。

既然圣人所认识的这个道,宇宙、人生真相就是万物都是一体的关系。“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你顺着自然规律去做,去治国,你就可以兴盛发达;你违逆了自然之道,就会招致凶灾,就会衰亡。通过对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观察,还发现上天有好生之德,你看天地都是生养孕育万物,滋养万物,生生不息,“天道好生而恶杀”,喜好生养,厌恶杀害,这是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周易》中说:“天地有大德曰生。”老子也说:“天之道 利而不害。”圣人也是“为而不争”。再看一看万物,包括人、动物、植物,都有贪生畏死的这种特点,这也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本性。

《尚书》中讲:“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喜好生养、爱惜生命的品德,符合民众的心意。《傅子》中也说:“民之所好莫甚于生,所恶莫甚于死。”《管子》也说:“民之情,莫不欲生而恶死,莫不欲利而恶害。”这都是天道人情的反映。

顺应这种天道自然的规律,在治国理政之中,就要重视道德教育,综合运用礼、乐、刑、政等手段,把人教成一个好人教成一个善人。即使是设置刑罚,也不仅仅是以刑罚、惩罚为目的,而是有一颗仁心体现在其中。就像孔子说的:“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孔子作为司法官员去断案的时候,他和别的法官也没有什么不同,他也是依照客观实情给以公正地断案,这是他和别的法官相同的地方。他和别的法官不同的地方在哪?就是后面一句话,“必也使无讼乎”,一定要使人们不去争讼,不起争讼。怎么样才能让人不起争讼?不产生诉讼?就是一定要兴起道德教育,防患于未然,把人教成好人,教成善人,要重视伦理道德的教育。

《尚书》中也说:“刑期于无刑。”刑罚的目的是什么?刑罚也不仅仅是以惩罚为最终目的,目的是要使人们不必再使用刑罚、受到处罚。这说明什么?即使是使用刑罚,也是为了把人教成好人,它也是有一颗仁心在其中的,所以叫“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这才是顺应天道的做法。教育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教师所承担的责任,每一位领导者、在位者都承担着教育的责任。即使一个人身为执掌刑法的司法官员,他也起到教育的责任。只要他有一颗仁爱之心,也依然会受人爱戴、受人尊敬。

在《孔子家语》中记载,孔子的弟子季羔,他在魏国做司法的狱官,曾经亲自判处了一个人刑罚,并且给他实施了刖足之刑。后来魏国发生了动乱,季羔逃跑,结果被他判处刖足之刑的这个人正好是在守护城门,他对季羔说:“这墙上有一个缺口。”意思是告诉他可以从这个缺口逃跑。季羔就说:“君子不跳墙。”他又对季羔说:“这里边有一个洞。”季羔又说:“君子不钻洞。”这个人又说:“这里边有一间房屋可以藏身。”季羔就进去了,当这些追赶他的人都走了,季羔要离开的时候,就问这个人,他说:“我不能够亏损君主的法律,所以亲自给你判定了刖足之刑。现在我遇到了危难,这正是你抱怨的时候,但是你却帮助我逃跑,这是什么原因?”这个人怎么回答的?他说: “给我判处刖足之刑,是因为我犯下了罪,这是无可奈何的事。而且我看您用法律治我罪行的时候,是先判了别人的罪,然后才判我的罪,这是希望我能够得以减免,这个我看出来了,而当我的罪行被判定的时候,将要行刑的时候,您面带忧愁,有一种伤痛之心见于面色,这一点我也观察到了,您这样做并不是想对我有什么偏袒,而是像您这样的君子,自自然然就有这种表现。也就是看到人民犯罪,是一种哀怜之心。他会想:这个人因为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所以才走到了今天这个地步,这多么可怜,多值得同情!这就是我之所以爱戴您、帮助您的原因。”

孔子听了这件事,这样评价:“善哉为吏,其用法一也。思仁恕则树德,加严暴则树怨。公以行之,其子羔乎!”意思是说子高做这个官吏,真是做得不错,虽然都是依法办事,但是心存仁恕,树立的就是德行;太过严苛,树立的就是怨气,既能够公正执法,又体现出他的德行。有关爱百姓的心,子羔做到了。即使是作为执法人员,除了能够秉公执法之外,也要心存仁恕,要以仁恕存心。是以仁恕存心还是残暴存心,是为了利益他人还是为了自私自利,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在《汉书》中也记载着一个酷吏颜延年的故事。颜延年身材短小,精明强悍,但是灵活敏捷,即使历史上以精通政务而著称的子贡、冉有也未必能胜过他。他作为一郡的长官,凡是下属忠诚奉公的,他就会像对待自家人一样优待他们,且一心为他们着想,居官办事也不顾个人得失。在他管辖的区域中,没有什么事是他不知道的。但是颜延年却有一个严重的问题。什么问题?就是他痛恨坏人坏事太过分了,被他杀害的人就有很多,他有一个特点,尤其擅长写狱词以及官府的文书,只要他想诛杀的人,他都亲手写奏折。因为他擅长写狱词、奏折,所以上面核准判定一个人的死罪很快就能通过,因为他的狱词写得言之有理,大家觉得很有道理,所以很快就把这个人判成死刑。结果怎么样?到了冬天要行刑的时候,他就命令郡下所属的各县把这些囚犯都押解到郡上。集中在郡府统一处死,结果一时血流数里。为此郡里的人都把他称为屠伯。伯就是老大的意思,说他是屠宰的老大。在他的辖区里是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全郡上下一派清明。

有一次颜延年的母亲从东海来看望他,本来是想和他一起参加祭礼,但是她到洛阳的时候,正好碰上颜延年要处决犯人,她一看血流了好几里地,非常震惊,于是就住在了道旁的亭舍,不肯进入郡府居住。颜延年就出城到亭舍拜见母亲,但是母亲却关门不见,他在门外脱帽叩头,过了好一阵,母亲才愿意见他。见了面,母亲就斥责说:“你有幸当了一郡的太守,治理方圆千里的地方,但是没有听说你以仁爱之心教化百姓、保全百姓,让他们平安,反而利用刑罚大肆杀人,以此来树立威信。难道身为百姓的父母官就应该这样行事吗?”他的母亲深明大义,知道他做得不妥当。治县没有抓住根本,而是过于严苛。颜延年赶忙向母亲认错,重重地叩头谢罪,而且还亲自为母亲驾车,把母亲带回郡府去住。

从这里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个孝子,但是实际上孝子要怎么样?要养父母之志,你要按着天道去治理,让父母很荣显,别人看到父母都很恭敬,所作所为为后世所效法。祭祀完毕之后,他的母亲就对颜延年说:“苍天在上,明察秋毫,岂有乱杀人而不遭报应?想不到我人老了还要看着壮年的儿子身受刑戮。”他的母亲为什么能判断出他的结果不好?就是因为她明白“天道好生而恶杀”的道理,她已经预料到他儿子以后的结果一定不会很好。她说:“我走了,离开你回到东边的老家去,为你准备好葬身之地。”他的母亲回到家乡,看到他们同族的兄弟,也把以上这些话讲给了他们。结果怎么样?过了一年多,颜延年果然出了事。东海郡的人没有不称颂颜延年的母亲贤明智慧的。

这一段就是告诉我们,明白道的人,都要按着天道去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治国理政。既然上天有好生之德,我们从政也要顺应天道,以仁恕之心待民,而不能过于苛刻。为什么?因为他是百姓的父母官,所谓的“民之父母”。父母怎么样爱儿女的,是不是因为他有病了就弃之不顾?爱民如子,哪有做父母官的人对儿女这样屠戮的?如果把人民放在了自己的对立面,把能够逮捕多少人,杀戮多少人,作为自己的功绩去称颂,为了邀功请赏而毫无怜悯之心,这是与天道不相符的,结果也一定不会很好。

古人看到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就能够预测到他的未来,评价出他的兴衰成败。什么原因?就是因为古人读书明理,知道天道自然的规律。《汉书》中说,“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务德教而省刑罚。今废先王之德教,独用执法之吏治民,而欲德化被四海,故难成也。”圣王都是承顺天道来从事政治,而天道都有好生恶杀,有仁爱之心。圣王一定是把道德的教育作为首要任务,而把刑罚设置得非常简单。现在废除了古圣先王的道德教化,单单地用执法之吏来制裁人民,还想让道德的教化化被四海,这是很难成就的。这是当时的董仲舒看到汉朝治国出现的弊端,上书觐见所说的。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同样是做司法工作的人,但是存心却不一样,有的是虐民,用残酷的刑罚对待百姓,树立自己的威严,并且以此作为荣耀。而有的却是心存怜悯之心,百姓对他们的回报也是截然不同的,他们自己的结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正是因为中国人有这种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世界观,所以在处理很多问题上采取了与西方完全不同的方式。比如说中医和西医,西医的理念就是消毒,消灭病毒。在SARS期间,你想消灭它,它马上就变异。变得很快,是消灭不掉的。中医是讲解毒,要化解这个毒。中国人还讲化敌为友,为什么能够化敌为友?而不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因为你踢我一脚,我就打你一拳;你再踢我两脚,我再打你两拳,危机是没有办法化解的,只能是越冲突越严重,这就叫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仇恨越结越深,彼此双方都痛苦,而化解危机就是要化敌为友。怎么样才能化敌为友?就是要靠一颗真诚之心的感化。

有一个故事,题目是《母亲的借据》,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母亲在中学教《政治》,爱教训人,总是板着脸讲大道理,不仅学生怕她念紧箍咒,连家长也怕她。十九年前的一天,我和母亲从亲戚那里借了钱之后回家,为省下坐车的钱,我们选择走小路。我们急匆匆地走着,谁都不说一句话。在过一个小桥时,我右脚的鞋子掉了下来。借着穿鞋的功夫,我看了看四周。发现天已经全黑了,耳边再次响起亲戚的话“年底治安乱,今晚别赶回去了”。但母亲谢绝了亲戚的好意,借到钱,我们有说有笑地从亲戚家出来。在我们离家还有半小时路程的时候,突然一声凶巴巴的“站住!别动!”两个男人像山一样堵住了我们的路。我哆哆嗦嗦地拽着母亲的手。母亲捏捏我的手心,轻轻地说:“不怕,有妈妈。”那是两个男人,每人手里拿着一根很粗的棍子。夜色中,我看不清他们的表情,我想他们的脸上,肯定是杀气腾腾,我知道我们应该跑,可我也清楚,一大一小两个女人无论如何也跑不过两个身强力壮的男人。

我急得要命,母亲却低头望了望我,她神色平静、面色从容,可怕的沉默之后,右边的男人说话了:“我只想要钱。”他似乎并不比我们轻松。我捕捉到他话音里的颤抖,母亲没有吭声。男人继续说:“我们真不想伤害你们,我们也没办法,辛辛苦苦打工一年,老板带钱跑了,我们必须拿钱回家过年。你们城里人好歹比我们容易些。”说话的人语气倒老实,可他的棍子凶神恶煞般地戳在那里。我很清楚,此时稍有不慎,我们就会受到伤害。

对峙片刻,母亲忽然叹着气,从口袋里拿出蓝色手绢,手绢里包裹的是刚刚借来的两百块钱。我记得那是四张崭新的票子,每张面额五十元。男人看到钱自然地伸出手。“慢!”母亲把钱往怀里一缩,她说:“这钱不能让你们抢走!”那人的手停在半空,母亲说:“如果今天你们抢了我的钱,不管数额多少,你们都是犯了罪的。我知道你们有难言之隐,可法律不管那么多,不光法律判你们的罪,就是你们自己内心深处一辈子也不会原谅自己的罪。”这个时候母亲居然讲起课来,这实在出乎我的意料,但她仍然不慌不忙地说:“我现在写张借条,不管你们多久还钱,五年也好,十年、二十年也好,甚至你们没钱还也好,只要记住:今天你们没有抢,你们是借我的钱,我希望你们以后也不要抢别人的钱。”说完话,母亲从口袋里摸出纸笔,在黑暗中凭感觉写了张借据,她把钱和借据一起放到那个人的手里说:“上面有我的名字和地址,至于你们的名字,回去后你们自己填吧!”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歹徒大概从来没有遇到过。他们愣了片刻,互相看了看,什么也没说就拿上钱和借据跑了。

余下的路程我一句话都没说,我失望极了。母亲居然向两个手拿棍棒的劫匪写下了世间最愚蠢的借据!那个春节,尽管母亲还是给我们买了巧克力,可是我心里很难过,关于那张愚蠢的借据,我始终无法释怀,我想这绝对不是母亲平日嘴里所说的勇敢。两年后的一天,母亲从学校下班回家,她手里拿着一张汇款单,上面的数额是一千块钱,汇款人的名字却是陌生的。附言栏上这样写着:“谢谢您没让我们走错路!”

曾被我认为“非常愚蠢”的那张母亲写下的借据,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就是因为他们听了母亲地劝告,虽然在窘迫之下拿走了母亲的钱,但是也引起了他们的忏悔心,最后有钱的时候还加倍地来偿还。

中国人有句话说:“人之初,性本善”,还说,“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这位母亲就相信这点,她使用的就是“愧之”的方法,让他生起了惭愧心,结果怎么样?即使是小人也都变成了君子。这位母亲确实特别的难得,难得的就是她的仁爱之心,即使是遭到别人抢劫,她也没有对对方升起对立之心、怨恨之心,而是以一种仁爱之心,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这位令人敬佩的母亲可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政治教师了,面对歹徒,她是那么的镇定、仁慈和智慧,她救两人于罪恶之门,并且感化他们悔过向善,实在是功德无量,修善积德就在这平日待人接物、起心动念之处吧!

古人说“公门好积德”。作为一个平凡的母亲,她都能够这样地感化强盗。作为政府的官员呢?如果他能够有一片仁慈之心,能够爱民如子,相信有很多人会被他感化。

“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先之以博爱”,率先做出榜样,“博爱”,平等地爱护天下人,但是“博爱”有一个根,就是首先对自己的父母要讲孝道,并把这种爱父母的孝心推广开来,教化天下人,使天下百姓也像他一样孝敬自己的父母,这就是“博爱”。“民莫遗其亲”,“遗”,遗弃、遗忘;“亲”指父母。“先王看到教孝可以感化民心,所以率先实行孝道,博爱大众,而人民就没有遗弃父母双亲的行为。”

古圣先王看到根据天地之道教化人民很容易,所以随顺着人孝敬的天性去教导。怎么教?《说文解字》上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就是需要自己先做出孝亲的榜样,然后再以此引导民众,民众自然就会跟从,不会遗弃自己的双亲。为什么人不遗弃自己的双亲这么重要?因为父母对儿女的教育、养育之恩是最深厚的,父母对儿女的付出是无私无求、不讲条件的,连父母这么大的养育之恩都不能够放在心上想着去报答,请问还有谁的恩德值得他念念不忘想着去报答呢?谁的恩德能够超过父母呢?一个人遗弃双亲,就会导致见利忘义、忘恩负义的社会风气。人人孝养父母,不遗弃父母双亲,说明社会的风气是知恩报恩、饮水思源的风气。

在《晏子》中记载,齐景公问晏子说:“明王之教民何若?”“圣明的君王是怎么样来教导人民的?”

晏子怎么回答的?

晏子说:“明其教令,而先之以行义;养民不苛,而防之以刑辟;所求于下者,不务于上;所禁于民者,不行于身。故下之劝从其教也。”

“首先要使教育明确、法令明确,做君主的人要率先垂范,对待人民不能苛虐,要用刑罚来防止他们作奸犯科;要求臣民做到的,上面的领导者必须首先做到;禁止于人民的,自己也一定不去违犯,这样属下才能够服从他的教诲。”

“称事以任民,中听以禁邪,不穷之以劳,不害之以实”,上以爱民为法,下以相亲为义,是以天下不相违也”。

“衡量事情的轻重来任用民众,司法公正才能禁止邪恶,不让民众非常的劳苦,也不能够用刑罚来残害百姓。上面的人以爱民为原则,下面的人就会以相亲相爱为道义,这是圣明的君主教导民众的方法。”这告诉我们,要教民首先要领导者、教育者先受教育。

儒家思想不是统治阶级用来愚昧被统治阶级的精神鸦片、精神武器。我们翻开四书五经,没有看到哪句话是要求老百姓的,基本上都是要求领导者和君主的。百姓之所以能够受到教化,实际上是从领导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学到的,最需要教育的是领导者、是君主。

我们看现在很多人,很多家长学了《弟子规》,他们觉得《弟子规》很好,就说:“赶紧让我的儿子学一下,一定要买一本让他看一看。”其实这样起不到教育的效果,反而还会让他产生逆反之心。为什么?因为你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没有做到《弟子规》,却让孩子学习,他就会有逆反,因为你没有做到“身教者从,言教者讼”,你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符合《弟子规》的要求,你再让儿女学习,他才愿意学。如果自己做不到,儿女也很难做到。

这也是我们现在的道德教育之所以不能够深入人心的原因。第一就是没有从孝道开始开启一个人的爱心,所有的仁爱之心的原点就是孝心,我们却没有从这个基础教导人们孝敬父母。就像很多企业培训,都希望员工能够感恩企业家,感恩企业,但是他连父母都不感恩,都不知道回报,怎么能知道感恩企业家?建筑物没有一层,没有基础,就希望它有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都是空中楼阁。就像我们经常讲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学习雷锋精神,这是道德大厦的第五层,甚至是第六层。但是“孝亲尊师”这些基础都没有打好,你就希望它有第五层、第六层,这也是不切实际。

第二个原因就是我们认为道德教育都是统治阶级用来愚昧被统治阶级的精神鸦片,维护阶级利益的工具。很多人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去做的。教百姓要有道德,但是自己可以不道德,所以百姓也教不好。这就是现在孩子之所以有逆反、属下之所以有逆反、学生之所以有逆反的根本原因。

“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后边注解说,“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也。”“陈之以德义”,陈说道德仁义。对于什么是道德仁义,做道德仁义之事,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乃至对世界有什么利益都要广泛地宣传。

现代人都追求荣华富贵、孝子贤孙、健康长寿、聪明智慧、光宗耀祖,但是所采取的措施却恰恰相反,结果事与愿违。原因就是“人不学,不知道”。我们说“德义”,德,什么是德?《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德”者,得也,得到了什么?其实就是得到了“道”。得到了道的人,也就是圣人所表现的品质,我们就称为有德的了。圣人的言论、言行都记载在经典之中,我们学习经典就是按照圣人所理解的道来为人处世、待人接物,这样你才会昌达,你才能够有你所希望的荣华富贵、孝子贤孙、健康长寿、聪明智慧。这就叫得道者昌,顺道者昌、逆道者亡;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孟子也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民兴行”,“兴”,兴起,“行”,实行,也就是民众都兴起实行,不带勉强,向民众陈述道德仁义,让百姓心生仰慕,愿意效法、愿意推行、愿意实行,在上位的喜欢道德仁义,人民就没有不信服的,没有不跟从的。

“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率先做到礼敬、谦让,百姓于是不相互争斗。就像周文王还是在做诸侯的时候,虞、芮两国的国君因为田产起了争执,于是就到西伯昌(就是当时的周文王)那里,请他裁决,但是他们一进入西伯昌所治理的国境,看到全国上下无不礼让,从上到下都是非常的谦让,结果虞、芮两国的国君非常惭愧,就不再争执了。天下的诸侯听到这件事,归周的有四十多个。

“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以礼乐来引导,则百姓和睦相处。在上位的人,如果乐于遵行礼法,百姓没有谁敢不恭敬的,这就是“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中国古人把礼、乐、刑、政共同作为治理国家的方法,而且特别强调礼乐之治,所以中国文化也被称为礼乐文化。如果礼乐文化做得好,礼乐盛行,那么“刑措不用,囹圄空虚”,刑罚都可以搁置不用,监狱里没有犯人。

“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要明示人民喜好和厌恶,人民就知道禁令而不违犯。应该喜好什么?对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样的德行要喜好,凡是人们做这些善事就给予奖赏,与此背离的要厌恶,做了恶事就给予惩罚,人民就知道所禁止的事情,从而不敢为非作歹。

在《孔子家语》中,就记载着孔子在鲁国做大司寇的时候,有父子两人因为争讼来告状,孔子把他们关进了同一间牢狱,三个月也没有进行判决,后来父亲提出撤诉,孔子就把他们父子都释放了,没有再进行追究。鲁国的大夫季孙听到了这件事儿就很不高兴,他说:“我曾听您说过,孝是治国的根本,现在杀一个不孝之人就可以警戒全国老百姓都行孝,但是您不把他杀掉,还把他给放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孔子说了一句话,意味深长,“上失其道而杀其下,非理也。”在上位的人没有教导人们走正道、行孝悌,结果下面的百姓犯了罪,就把他给杀掉,这不符合情理。

“不教以孝而听其狱,是杀不辜也。”不教导民众培养起孝心,而用这个孝来审判官司,这是杀无辜之人。

“三军大败,不可斩也,狱犴不治,不可刑也。”全军溃败,不可以斩杀士卒;司法混乱,不可以处置惩罚百姓。为什么?

“上教之不行,罪不在民故也。”上面的教化不能施行,罪责不在人民百姓的身上。

“夫慢令谨诛,贼也。”法令非常的不严谨,诛杀却很严苛,这是残害百姓。

“征敛无时,暴也。”横征暴敛,没有一定的时节,这叫暴政。

“不戒则成,虐也。”没有事先警戒教育,就苛求他做到,这叫虐政。做不到就给予刑法的处罚,这不就叫虐政吗?

“故无此三者,然后刑可即也”。如果政事杜绝了上面所说的这三个方面,然后才可以用刑。

又该怎么样教导人们,给人以道德地教化呢?这也是有步骤的。

孔子接着说:“既陈道德以先服之”。

首先要给人们宣讲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理,让人们顺服。让人们明白了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他就不会轻易地去作恶了。我们现在社会看似重视道德教育,实际上很多人并没有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比如说我们从小到大上了很多课,但是很少有一堂课教过我们什么是孝敬父母,做到了哪些方面才叫孝?所以你对年轻人说:“你不是一个孝子,你这样做是不孝的行为”,他不认可,他认为,“我就是一个孝子,你怎么知道我不孝?”就像有的人已经被派出所抓到了,警察对他说:“你这样很不孝”,他说:“你怎么知道我不孝,我对父母可好了。”这就是按照自己的标准来看什么是孝。

《弟子规》上前面有四句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四句话都没有做到,还认为自己是一个孝子。这说明什么?我们并没有把道德的原则规范、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给大众广泛地宣讲,让家喻户晓。康熙皇帝在执政期间曾颁布了《圣谕十六条》,都要以像文艺表演的形式,快板、小说、戏剧等等,把这些广泛地宣讲,让每一个人都知道。古代的妇女虽然没有读圣贤书,但是她为人知道忠孝节义,为什么?就是因为她的社会教育、诗词、戏剧、小说所接触到的,像我们现在的微视频,无一不是道德教育。

宣讲了道德之后还是不行,怎么办?则“尚贤以劝之”,就是要崇尚那些有德行的人,劝勉百姓向善,向他们学习,就像我们每年也要评一些感动中国的道德人物,还有评一些道德模范,這就是“尚贤以劝之”。而且不仅仅全国要评,每一个省、每一个市、每一个县都要开展这样的道德模范的评奖。评选之后还要让大家向他学习,广泛地宣传他们的事迹。

“又不可,则废不能以惮之。”还是不行,怎么办呢?就要把那些不遵守这些道德规范的人给废弃,给贬退,让人们都有畏惧之心。就像我们党的十八大之后,我们颁布了“八项规定”,如果你做不到“八项规定”,违背了“八项规定”,就给你罢官,给你各种处分。这就是“废不能以惮之”。

“若是,百姓正矣。”如果这些都做到了,百姓自然就端正了。

“其有邪民不从化者,然后待之以刑,则民咸知罪矣。”这样做了之后,还有一些奸邪之徒、顽固不化,最后才给予他们刑罚的制裁,这样民众就能明礼而知耻,羞于犯罪了。而且给他们刑罚的制裁也不是为了处罚他们、惩罚他们,也是希望他们能够引以为戒,就像孩子不听话,你打他一顿,并不是打他一顿让他疼,而是让他吸取教训,下不为例。

“是以威厉而不试,刑错而不用。”于是就不需要使用严厉苛责的政令,而刑罚也可以搁置不用了。

后面接着说:“今世则不然,乱其教,繁其刑,使民迷惑而陷焉,又从而制之,故刑弥繁而盗不胜也。”

“现在的世间却不是这样的”,这是孔老夫子说当时的世间,当时的世间是什么样的?伦理道德的教育混乱,人们不知道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刑罚却繁多,使人迷惑,人们不知不觉就犯了罪。结果又用刑罚来制裁他。刑罚越来越繁多,但是强盗也就是违法乱纪的人却数不胜数。

最后孔子说“世俗之陵迟久矣,虽有刑法,民能勿逾乎?”“陵迟”就是由盛转衰。社会的风气由盛转衰已经很久了,虽然有刑法,人们怎么能不逾越这个刑法?

这说明什么?社会伦理道德失教已经太久了,人们已经把作恶养成习惯了,习以为常了。虽然你现在设置了很严苛的刑法,但是他仍然控制不了自己的习气而逾越刑法。

孔子的这一段话,就是告诉我们先要给民众教化,如果人们没有接受伦理道德的教育,做了邪曲不正的事,应该给予宽恕的。但是宽恕了之后,还是要给他们以伦理道德的教育,让他知道做人的本分,知道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

教育要从孝道开始,在上位者、教育者、还有做家长的人以身作则。人还是可以教得好的,一定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我们今天就先学习到这里,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