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孝经》第14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孝经》第14集
2021-11-01

诸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孝经》,请看“谏诤章第十五”。

“谏”,就是劝告的意思。“诤”,就是劝告不听,再用言语去争取。这一章是讲作为儿子、臣子,如果遇到父母或君主有过失时应该谏诤。曾子顺着夫子所讲的扬名之意,进而请教:是否儿子顺从父母的命令就是孝?夫子提出,父母的命令有善有恶,不能一概顺从,因此讲述了谏诤的道理。因此,这一章以“谏诤”作为题目,列于“广扬名章”之后。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命,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命,又焉得为孝乎?”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命,可谓孝乎?”

这个“慈”,上面是一个“兹”,下面是一个“心”,看到这个字,告诉我们什么是“慈”?也就是念兹在兹,这个心无时无刻不在对方的身上。

“爱”,是一个“受”中间有一个“心”字,看到这个字,告诉我们什么是“爱”?就是用心地感受对方的需要。当你能用心感受对方需要的时候,那个才叫爱。所以爱不是自私自利,不是要求,更不是索取。

“恭”,着重在外貌,所以我们说貌恭。“敬”,主要是指内心,所以心敬。“闻命”,就是听受教导的意思。

曾子说:“关于慈爱、恭敬、安亲、扬名的道理,学生已经听过您的教诲了。弟子冒昧请问,身为人子,一切都听从父亲的命令,这可以称得上是孝吗?”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

这里连说了两句“是何言与!”唐玄宗注:“有非而从,成父不义,理所不可,故再言之。”父母有过失,而儿女还去听从,这就是陷父母于不义之中,理所不允。因此夫子反复说了两遍,以示强调。

“昔者”,夫子讲述《孝经》之时,正当周朝衰乱之世,已经没有了这样的谏诤之臣,因此说“从前”。

“天子”,这里之所以不用“先王”而用“天子”,是因为在称“先王”的地方,都是指有圣德而又居于天子之位的圣明之主。而这里,下面讲到“虽无道”,可见是虽然居于天子之位,但是却没有圣人之德的“天子”,因此不称“先王”。

“争臣七人”,什么是臣?在《论语•先进》中解释:“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所以,以道事君、致君尧舜,是饱读圣贤之书的士大夫们的责任和使命,而且也是明君对于忠臣的要求。所以,从道不从君,这也是对臣子的要求。所以“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

“七人者,谓太师、太保、太傅、左辅、右弼、前疑、后丞,维持王者,使不危殆。”所指的七人,有太师、太保、太傅、左辅、右弼、前疑、后丞,他们都是帮助君王治理天下,使君王不至于陷于危险的境地。

在《礼记》中记载:什么是太师?太师的责任是“导之教训”,就是给他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导。

太傅:他的责任是傅之德义,也就是给以伦理道德的教育,使他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太保:保,保其身体,也就是要给他讲一些养生之道,按照自然节律饮食起居,也包括自己的威仪,行住坐卧都符合礼的规定。

左辅:负责修明政教,讥刺不合法度的行为;右弼:负责纠察祸患以及言说失误、偏斜的地方。前疑:负责纠正法度,确定伦理道德的标准;后丞:负责匡正错误、以及考察变异得失。总之,“四弼兴道,率主行仁。”这四位辅弼大臣要进谏,目的是:使道兴盛、领着君主行仁。

当然,不仅仅是有七位大臣负有进谏的责任,圣明的君主还设立了各种制度,广泛地倾听各方面的声音。在《汉书》中记载:“古者圣王之制,史在前书过失,工诵箴谏,庶人谤于道,商旅议于市,然后君得闻其过失也。闻其过失而改之,见义而从之,所以永有天下也。”

说古代圣王的制度,有史官在前面记载君主的过失,左史右史,记事记言,他们负责把君主的言论和行为都一一记载下来,特别是要记载君主所犯的过失。这也是一种独特的监督机制,让君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小心谨慎。

“工诵箴谏”:乐工要读诵规劝的谏言,使王者提起正念和警觉。古代君主在用餐的时候都要奏乐,奏乐的时候也要有乐工读诵箴言警句、还有劝谏的言辞,所以这个音乐不仅仅是娱乐。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古人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视,是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一切可见的场合。就像我们现在人重视赚钱,所以把商业广告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随处可见的都是商业广告的道理一样。

古人读书志在圣贤,重视伦理道德的教育,所以是利用一切可能的场合来加以提醒人:伦理道德的教育。

比如说汤王,他在自己洗脸的盘子上还刻了一句话,所以说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每一天在洗脸的时候,要提醒自己,德行也要像这个脸一样,每一天都要更新,日新又新,这样每一天才有进步。

“庶人谤于道,商旅议于市,然后君得闻其过失也。”平民百姓在道路上可以批评时政的得失,做生意的人在市场上可以议论朝政,总之就是要让民众有合适的渠道表达自己的意愿,使民情上达。从民众表达的意愿之中,为政者能够看到施政的得失,国君能够听到自己的过失。听到自己的过失之后,重要的是能够改过,见到正义的、符合道义的就听从,顺着去做,这样才能够永久的拥有天下。从这一段议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中国人很早就非常重视吸收民主、采取民主建议的形式,聆听天下人的声音。

在《管子》中也记载,齐桓公有一次向管仲来请教,说:“我想拥有天下而不失去天下,得到权利而不丧失权力,怎么样才能做到这一点?”管仲怎么回答的?他说:“你要认真地考察百姓所厌恶的,从而引以为戒。”接着他说:“黄帝立明台之议,尧有衢室之问,舜有告善之旌,禹立谏鼓于朝,汤有总街之庭。”在黄帝的时候就设立明台,目的是什么呢?让群臣在这里议论国事。尧设立衢室为的也是使下情上达,主动去问百姓有什么意见。舜在朝门外设立了进谏的旌旗;禹王在朝门外设立了进谏的鼓;汤王设立了一个能够使街头巷尾的议论、意见都能汇总的庭堂。这些制度的目的是什么?“以观民诽也”,都是用来听百姓的批评建议的。“此古圣帝明王所以有而勿失、得而勿忘者也。”这就是古代英明的圣王之所以能够拥有天下,而不丧失天下;得到权力,而不丧失权力的原因。

这说明天子拥有广大的天下,需要倾听不同方面的声音,才能了知下情。在这里只是举了争臣七人,足以看出谏争的功劳之大。

所以孔子说:“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在古时候,天子有七位直言劝谏之臣,即便天子无道,也不会失其天下。”

在《孔子家语》也记载:孔子说:“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汤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而亡。”什么是谔谔?“谔谔”,就是直言无讳的样子。“唯唯”,就是恭敬地答应,应答之声。孔子说:“良药苦口难咽,但是却有利于治病。正直的劝谏听来不顺耳,但有利于自我提升。商汤周武王是因为广纳直言劝谏而国运昌盛;夏桀商纣因为狂妄暴虐,群臣只能唯命是从,而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比如说夏桀王,他整天荒淫无度,喝酒作乐,不务朝政。臣子关龙逄来进谏,站在他的身边不走。夏桀王很生气,于是他把关龙逄关了起来,并且很快就把他给处死了。因为夏桀任用的全是奸佞之臣,结果夏朝很快就灭亡了。

商纣王也是如此。在《史记》中记载,商纣王每一天喝酒享乐,沉迷于靡靡之音,喜欢和女子饮酒取乐。当时他的手下也有一些忠臣,他任用的人才也不少。他任用的三公是鄂侯、九侯和西伯昌,西伯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九侯有一个女儿,长得很美丽,九侯就把她进献给商纣王。但是九侯的女儿不喜欢过度淫欲,商纣王很生气,就把她给处死了。不仅如此,把九侯也杀死,并且做成了肉酱。鄂侯看到了就去劝谏,用非常严厉的言语指正他。商纣王很生气,把鄂侯也杀死了,还把他做成了肉干。西伯昌听到了这件事,就不免暗暗地叹气。被纣王知道了,就把他关在了羑里。后来西伯昌的几个臣子晋献给纣王一些美女、宝马,还有金银珠宝。商纣王才把西伯昌放了出来。

纣王的身边还有三个贤臣,微子、比干和箕子。微子三番五次地进谏纣王,结果纣王不听,没有办法,微子就逃走了。比干犯颜直谏,商纣王很生气,他说:“我听说圣人的心和凡人的心不一样,我要看一看比干的心是不是和凡人的不一样。”于是就杀了比干,剖视其心。箕子看到纣王这样的荒淫无道,非常害怕,知道自己去进谏也不会有效果。于是装作癫狂,沦为奴隶。但是商纣王还是不放过箕子,把他关了起来。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再也没有人敢去进谏了,结果商朝也很快灭亡了。后来周武王吊民伐罪,商纣王穿着珠宝玉石装饰的衣服投入火中,自杀身亡。

那么这些典故都是提醒,但凡荒淫无道而且不愿意听臣子进谏的领导者君主,下场都不是很好。因为他们的错误,一天一天地严重。自己贡高我慢的心越来越强烈,看不到自己的过失,不接受忠言劝谏,最终导致了灭亡的结果。所以,忠言虽然难听,但是有利于我们德行的提升。如果我们自己没有特别的观照能力,又没有善友在旁边提醒,那就可能是一错再错,错得很离谱了自己还不知道。

一般人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喜欢被赞叹、被肯定、被表扬。特别是当了领导之后,随着自己的地位一天一天地提升,有求于自己的人越来越多,自以为是的傲慢之心不知不觉日益增长。而当自己已经习惯于谄媚巴结的话、奉承的话、肯定的话、赞叹的话,突然有一个人来当面指正自己的过失,就感觉很难受,甚至内心还起对立,这样就很难看到自己的过失了,问题也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在《群书治要·傅子》中指出:“正道之不行,常有佞人乱之也。”正道之所以不能够顺利地推行,常常是由于奸佞之人在作怪。纵观历史,从古至今,奸佞之人却大都受到重用,这是什么原因?

在《傅子》中说,奸佞之人善于养人的私欲,所以私利欲望很重的领导者就喜欢奸佞之人。“唯圣人无私欲,贤者能去私欲也。”圣人是没有私欲的,而贤者也能够去除自己的私利和欲望。“有见人之私欲,必以正道矫之者,正人之徒也。”看到人的私利、欲望升起来了,就用正道来矫正、劝告他,这就是正直的人。“违正而从之者,佞人之徒也。”如果违背了正道,顺从人的私利和欲望,看到人的私欲升起来了,不仅不去劝告,反而还顺从他,一味地满足他,这就是奸佞之人。如果领导者以这样的标准进行考察,就能够了解并区别奸佞的人,还有正直的人,他们的区别了。【】

在历史上,有很多臣子为了取媚君主,特别善于观察君主的喜好,一味地投其所好,领导者喜欢听什么就顺着什么去说,喜欢什么就送给他什么。所以现在的贪官为什么都能够无一例外地被人拉下水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都有私心、私欲,都有喜好,不是贪财的,就是贪色;不是贪色的,就是贪利。所以你看他喜欢钱,就送他钱,喜欢色的就送他色,喜欢名利的就给他出名,喜欢字画的就送给他字画,喜欢古玩的就送给他古玩。即使他不喜欢,还有他的家人喜欢,比如说他的妻子、父母、儿女,看到他们喜欢什么就送给他什么,看到他们重视什么就讨好他什么,结果怎么样,结果无一例外地都被拉下了水。所以古人说“无欲则刚”,只要人有欲求,有一样东西放不下,就没有办法达到高尚的境界。所以古人说“人到无求品自高”,如果人还有贪求财色名利,都会被人控制、被人蒙蔽。

除去贪求之外,君主要不被人所蒙蔽,还要广泛地听取意见,使下面的言论传达到君主这里。所以《政要论》中说:“为人君之务在于决壅,决壅之务在于进下,进下之道在于博听。”为人君者最重要的就是不能被人蒙蔽,那么怎么样才能不被人蒙蔽呢?不被蒙蔽的关键在于使下情上达,那又怎么样使下情上达呢?能够使下面的言论传达到君主这里的关键,就是要广泛地听取众人的意见。所以他说:“博听之义,无贵贱同异,隶竖牧圉,皆得达焉。”要想真正能够广泛地听取大众的建议,关键就是做到贫富贵贱都一视同仁。使得做奴役的、做童仆的,乃至于放牧养马的,都能够把他的意见传达给君主。这样做了就使他所闻、所听、所见的非常广博,那么将会“虽欲求壅,弗得也”,即使有臣子想蒙蔽他,也就做不到了。

当然,作为一个明君,除了博听,仅仅做到博听还是不够的,还要怎么样?还要善于辨别、认真考察,做到采纳有方。

在《群书治要·体论》中说:“夫听察者,乃存亡之门户,安危之机要也。”什么叫门户?就是事物的关键。“机要”呢?也是关键的意思。“听察”,就是听取和考察各种意见,这是什么?这是国家存亡安危的关键。为什么这么说?“若人主听察不博,偏受所信,则谋有所漏,不尽良策;”假如君主不能广泛地听取和明察,只接受亲信者的言论,那么谋划一定有疏漏,不能尽是好的策略;“若博其观听,纳受无方,考察不精,则数有所乱矣。”假如能够广泛地听取和明察,但是采纳的方法不对,考察也不精确,策略必然混乱无章。这就是提醒做领导的,既要广泛地听察,但是听取建议的时候,还必须认真地去考察,不能够什么话都听,不知道辨别。

比如说在贞观三年的时候,太宗对房玄龄和杜如晦说,他听闻古代帝王上合天心,都是能以上天的仁慈之心来治国,因而能让天下太平。同时,这些帝王除了有仁爱之心之外,关键还是有这些股肱大臣的辅佐。他体会到这一点,就广开直言之路,让臣子劝谏。太宗广开言路的目的,当然是要了解自己政事的得失,看看老百姓中有没有被冤枉的。但是近来发现,有些上奏言事的人都是在揭发人家的隐私,谈论百官的缺点,而且非常的琐碎,和国家的安定根本没有什么关系。结果怎么样?大多数的人都是在利用皇帝广开言路的机会批判别人的隐私。

太宗接着说,他考察历史上的很多皇帝,都是因为一些人攻击臣子的隐私,造成君主怀疑臣子,对臣子不信任了。而一旦君王不信任臣子,下情就不能上达了。臣子想竭尽全力地为国家出谋划策,也就做不到了。

所以中国人讲事都非常讲究中庸之道,没有偏颇在一边。虽然他鼓励人们犯颜直谏,提不同的意见直言不讳,但是也要懂得不能听谄媚的话,也不能够听诽谤别人的话,也不能够听不符合公义的话。不能因为那些没有见识的人专门告发别人的隐私,进献谗言,而去怀疑臣子,乱了君臣之间的关系,这样对国家一点帮助都没有。所以太宗下令,从今以后,假如有人上书攻击别人的阴私小恶,就要定进谄言的罪。

所以太宗皇帝一方面广开言路、听取谏言,另一方面,也能够明察、分辨这些劝言的邪正,这样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使谋划、策略不至于错误。

现在,在提拔干部的时候都要进行公示,在公示期间,只要有人举报这个干部有问题,无论是真、是假,都会导致对这个干部的提升有影响。而进献谗言的人、无理攻击的人却没有任何的惩处,这也是有失偏颇之处。所以太宗的这一个做法就很值得我们借鉴。这也说明,成为一代明君,成为一个能够纳谏的明君,非常的不容易。为什么不容易?首先自己要没有私欲,做到无欲则刚,这样的话谏言才能够听得进。第二,还要博听,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各种人的意见,使下情上达。这还不够,第三,还要有分辨能力,能够辨别忠奸、真假、是非。因为有的时候这个奸臣,他也是像忠臣一样,甚至表现得比忠臣还要忠诚,这个时候,作君主的就要懂得明辨是非、善恶、美丑。

“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

诸侯,诸侯国的国君有五位直言劝谏之臣,即便无道,也不会失去他的国家。

在《群书治要·吴志》中说:“兴国之君,乐闻其过;荒乱之主,乐闻其誉。闻其过者,过日消而福臻;闻其誉者,誉日损而祸至。”能够使国家兴盛的君主有什么特点?就是喜欢听那些指正自己过错的话。而荒淫败乱的君主,喜欢听赞美的话。愿意听自己过失的君主,过失一天一天地消除,福分就会到来;而喜欢听美言的君主,德行会一天一天的受损,灾祸也就降临了。这是通过对比兴国之君和荒乱之主面对谏言的做法,来指出他们不同的结果。

我们学过《弟子规》的人都知道“闻誉恐,闻过欣”的道理。所以孔老夫子的弟子子路“闻过则喜”,听到别人过来给他指正过失,他是非常欢喜、高兴地来接受。而禹就更近了一步,“禹闻善言则拜”,他听说有人给他指正过失、提好的建议,他会给人礼拜表示感谢。因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人看到自己的过失是很难的,所以不知道自己有过失,就谈不上改过,也就谈不上提升。正是因为他们对谏言有这样的表现,所以才让属下敢于也愿意给他们提建议。君主也不是圣贤人,还没有达到圣贤的程度,自然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过失,如果他们有幸遇到犯颜直谏的忠臣,就有机会改正自己的过失,进而成为圣明之主。在《吕氏春秋》中讲到,楚文王得到了当时有名的“茹黄狗”、“宛路箭”。他到云梦泽去田猎,三个月都不回来,也就不理朝政了。而且还从丹地得到了一个美女,每天和这个美女歌舞升平,一年都没有上朝,没有办理朝政。后来他的太保申就说了:“先王曾经占卜,认为我做太保是一件很吉祥的事,现在您的罪理应受鞭刑。”楚王说:“能不能变换一个方法,不要用鞭刑责罚我?”太保申说:“我承继的是先王的法令,不敢废除。如果您不受鞭刑,就等于是废弃了先王的法令。我宁愿获罪于您,也不愿意获罪于先王。”楚王听了就说:“好吧。”于是,太保申就把席子拉了过来,让楚王趴在上面,把五十根细细的荆条绑在一起,跪着把它放在了楚王的背上,如此做了两次,然后说:“大王您可以起来了。”楚王问:“既然都有了鞭笞的名义,您就不如痛快淋漓地、名副其实地打我一顿好了。”太保申说:“我听说,对于君主、对于君子,能让他感到羞耻就可以了,对于小人,才要让他感到疼痛。如果让他感到羞耻,他都不改变自己的行为,让他感到疼痛又有什么帮助?”太保申说完之后,站起身来走出去,请求楚王把他处死。你看太保申,他去觐见楚王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自己被处死的准备了,但是即使如此,他也不愿意看着楚王犯过失而不去劝谏。楚文王说:“这是我的过失,太保您又有什么过失?”后来楚王改变了自己的行为,他把太保申重新招回来,杀了“茹黄狗”,折了“宛路箭”,把丹地的美女也放了回去,一心一意地治理楚国。最后,楚文王兼并了三十九个国家,使楚国的地盘非常的广大。

楚文王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功业,都是太保申犯颜直谏的结果。假设当时文王犯了这些过失,却没有太保申这样的人敢于指正他的过失,他可能就会沉迷下去,再也不可能让楚国治理好了。

在《群书治要·昌言》中说:“人主有常不可谏者五焉:一曰废后黜正,二曰不节情欲,三曰专爱一人,四曰宠幸佞谄,五曰骄贵外戚。”《昌言》中说,君主有五种情况通常是不可以劝谏的,哪五种情况?

第一就是废除皇后、废除太子。为什么?“废后黜正,覆其国家者也;”废除皇后,废除太子是可以使国家倾覆的事儿;这说明皇帝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才做出这样的选择,所以在这种情况不能够劝谏。

第二种就是对自己的情欲很放纵、不节制。为什么不能劝谏?“不节情欲,伐其性命者也。”不节制情欲,危害的是君主的性命,也就是说君主放纵情欲,自己连自己都控制不了,已经完全被这个欲望所左右了。

第三是专爱一人。“专爱一人,绝其继嗣者也”;专门宠幸一个人,就会断绝后代;所谓的“情令智迷”,在这个时候,也是不可劝谏的了。

第四是宠幸阿谀奉承的人。“宠幸佞谄,壅蔽忠正者也”,宠信谄谀奸佞之徒,就会阻塞正直之人的上进之路。

第五是骄贵外戚。“骄贵外戚,淆乱政治者也”,放纵重用外戚,就会使国家的政治混乱。

以上这五种情况都不能够犯颜直谏。为什么?“此为疾痛,在于膏肓;此为倾危,比于累卵者也。然而人臣破首分形所不能救止也。”这些情况,如果用病来比喻,就是病入膏肓;如果用危险来比喻,就是危如累卵。即使臣子们肝脑涂地,也难以拯救。因为什么?因为在这些情况下犯颜直谏,君主很可能不采取臣子的建议,而直谏的臣子也很可能被处死。但是太保申,虽然看到文王不节制情欲,而且宠爱一人,仍然冒着生命危险去劝谏君王,可以说是极其忠义,也正是因为他的劝谏,才改变了楚文王乃至整个楚国的命运。

当然,进谏的方式、方法可以有很多,不一定都是犯颜直谏。在《孔子家语》中记载,孔子将忠臣进谏的方式方法分为五种:一曰谲谏,二曰戆谏,三曰降谏,四曰直谏,五曰风谏。“谲谏”就是郑重提出问题而委婉地进行劝谏;“戆谏”就是刚直而没有任何文饰地劝谏;“降谏”就是低声下气地、降低身份地进谏;“直谏”就是直言规劝;“风谏”也就是用委婉曲折的语言来规劝。

采用哪种方式,要依据具体的情境做出选择。魏征能够直谏唐太宗,因为什么?因为他面对的是太宗皇帝,一代明君。假如换成另外一个皇帝,那他这样的犯颜直谏,可能三个脑袋都不够,所以还要看具体情况。

东汉大儒马融仿效《孝经》,写了一部《忠经》,在这一部书中,他详细地谈论了忠君之事。尽忠,首先要知上,就是要了解你的领导、了解你的君主,不仅要知道他的脾气秉性,还要知道他的胸襟抱负,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侍奉君主、长上。所以劝谏要达到良好的效果,也要知道长上的脾气秉性。所以知上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迎合、谄媚、巴结,取得长上的宠信,这样做还是出于私心。知上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尽忠职守,和君主一同走在大道之上,把国家治理好,这才是知上的目的。当然也包括纠正君主的偏失。

在孔子看来最好的进谏方式是什么?那就是讽谏,所以他说:“吾其从风谏乎。”也就是说不直接指责君主的过失,而是通过举例、比喻、引经据典、借物说理等进行规谏,其语言婉转含蓄,也让君主容易接受。

在《战国策》中记载着“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就是一个讽谏的例子。战国时,齐威王有个臣子邹忌,身高八尺有余,长得非常高大,相貌堂堂。有一天他看着镜子中自己,突然自我感觉良好,于是他就问妻子:“我和城北的徐公比起来,谁比较英俊呢?”城北的徐公是当时齐国众所周知的美男子。结果妻子回答说:“徐公比您差远了,还是您比较英俊。”邹忌听后很高兴。没过多久他又问他的妾:“我和城北的徐公比起来,谁比较英俊?”妾也很快不加思索地回答说:“他比您差多了,还是您比较好看。” 邹忌听了又很高兴。有一天邹忌的朋友来找他,在谈话当中,邹忌又问朋友:“我跟徐公比起来,谁长得英俊?”他的朋友说:“当然是您了,他怎么能跟您比呢?”

过了一天,徐公到家里来做客,邹忌很认真地观察徐公,心里想:“人家比我英俊多了,我怎么比得过人家呢?”等徐公走了之后,邹忌再在镜子面前一照,看来看去,觉得自己比徐公实在差得太远了。后来他就想,明明我比人家长得差太多了,为什么我的妻子、小妾,还有我的朋友都说我比较英俊呢?想来想去他想明白了。原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我的妻子是太偏爱我了,因为她有偏私,所以她看不清楚。这就是《大学》中所说的“身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就是我们一般人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因为自己太喜欢这个人了,所以怎么看也怎么喜欢,怎么看她也怎么漂亮,看不出什么问题,看不出什么缺点。“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小妾之所以说我长得比较帅,是因为她害怕我不宠爱她,因为她怕我,才说我长得好看。这就是“身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心里有恐惧了,看问题也看不清楚了。朋友为什么说我比徐公还英俊呢?“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是因为这个朋友他有求于我,所以才说我长得比较好看。

一天,邹忌将这些事情就讲给了齐威王,威王觉得很有意思。结果邹忌突然话锋一转,说道:“国君,我们齐国有千里之地,有一百二十多座城池,而您身边的女子,每一个人对您都有偏私,都讲好话给您听。我才有一个妾惧怕我,但是朝廷所有的大臣都害怕您。我家里只有三个人迎合我,我已经搞不清状况了,自认为自己比那个美男子徐公都英俊。而全齐国的人都有求于您,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能看得清事实的真相吗?还能不被蒙蔽吗?”齐威王也很有智慧,他就赞叹,说“您说得太好了。”然后齐王自省,并且提出了具体的做法,这些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他说:“从现在开始,臣子能当面指出我的问题的,受最高的赏赐;能够上书写奏章,指出我的问题的,受中赏;在一些公共场合能够准确地议论我的过失,并且能够传到我的耳中的,受下赏。”

齐威王的这个举措一公布,结果怎么样?门庭若市,臣民百姓都来纷纷地给他提不同的意见。过了几个月之后,就慢慢地少了,偶尔还会有人来劝。一年之后,就几乎没有人来了,因为什么?因为齐威王的过失全都改正过来了,老百姓和臣子也没有什么意见可提了。

一年之后,齐国附近的燕国、韩国、赵国、魏国都来拜见齐王。因为齐威王的德行好,国家强盛,别的国家也不敢冒犯他,还要恭敬他。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战胜于朝廷”。为什么能够有这样的效果?就是因为君王有德,他在朝廷中施行德政,善于听从不同的意见,明察自己的过失,改正施政的弊端。结果他不用动一兵一卒,就让别的国家佩服敬畏了。

我们也可以想一想,这么多人给齐威王提意见,肯定有和他的想法做法完全不一致的意见,他都能够欢然接受,所以才出现了诸国敬服的景象。

“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

这个“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天子诸侯曰国,大夫曰家。” 《康熙字典》说:“大夫之邑曰家。”所以这个“家”,不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家庭”的“家”,而是指大夫所治理的区域,也就是大夫的采地、食邑称为“家”。这种意义上的“家”,在经典中经常出现,比如说孟子说:“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学文字学?学文字学,就是因为同样一个字,比如说“家”,在古代的时候,它有具体的含义,在经典之中它也有不同的意思。如果我们没有深入文字学,按照我们现在的小家庭的这个“家”去理解这个“家”,你就不明白什么叫家国同构。

诸侯所治理的区域称为“国”,卿大夫所治理的区域称为“家”。这说明“家”和“国”都表示一定的治理或者管辖的区域,在这个地域中有相似的政治架构和社会功能,只是大小和级别不同,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讲家国同构。很多人批评传统文化,讲家国同构,还不知道什么是“家国同构”。

卿大夫有三位直言谏诤之家臣,有三位能够直言谏诤的臣子,即使大夫无道,也不会失掉其家。这个“家”是指大夫的采地和食邑。

“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

这个“令”就是善的意思。因为士,他没有臣子,所以靠贤友来辅助自己。

唐玄宗注解:“益者三友。”邢昺疏:“论语文,即‘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是也。”又《论语》云: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在《论语》中说,子贡问什么是友?孔老夫子回答说“忠告而善道之”。这说明了善名是因为接受忠言劝告而后才成就的。“忠告而善道之”,这样的人才称为友。

那么《论语》中还说,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与正直无私的人交友;与宽恕的人交友;与见闻广博的人交友。交这三种朋友,对自己的德行都有益处。

这个“直”就是正直的朋友,这个人心中没有弯弯绕绕,正直无私,不会害人,也害不了你。想要交到正直的朋友,自己必须首先正直。如果自己不是一个正直的人,那么正直的人也不会与自己成为朋友。

“友谅”,就是交宽恕的朋友,这样的朋友对一切事情都能够宽恕,不苛刻要求,也不把别人的过恶记在身上,记在心里。很多地方把“谅”解释为“信”。但是“信”,就和前面的“直”字很接近。为什么接近呢?因为直者必信。所以“谅”解释为“恕”更加合适,就是和宽恕的人交朋友,自己没有压力,心情也会很好,很自然。

“友多闻”,就是交博学多闻的朋友。多闻的人能够通达,遇到事情能够提起经典中的教诲,不会钻牛角尖儿。和博学多闻的人交朋友,还可以帮助自己解决困惑。所以《礼记·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就如同井底之蛙。那么如何避免孤陋寡闻?就是要交博学多闻的朋友。

当然这个“博学”,学的是什么?特别是在知识爆炸的现代社会,学的越多不一定越有智慧。这个“博学”,主要学的是圣贤之道,对儒释道的学问都能够通达,这样才有能力辨别是非邪正,不会被蒙蔽欺骗。博学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学习知识技能,而是以开智慧为目的。所以要做到博而不杂。什么叫博而不杂?比如说“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善财童子,去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这五十三位善知识来自各行各业,修学的方法各不相同。参访完毕之后,他是什么态度?就是四个字,“恋德礼辞”。恋德就是感恩,礼辞就是恭敬辞别。什么意思?就是你所修学的方法、修学的理论我知道我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自己的方法。所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告诉人们,一定要精、专一、精进、博而不杂。

所以老师教学最怕的学生,跟着这个老师学几天,跟着那个老师学几天。这样的学生是教不出来的,一般的老师也不愿意教,也教不了这样的学生。这个是讲正直无私的朋友、宽恕的朋友、博学多闻的朋友,对自己的德行是有帮助的。

下面是讲三种损友。

“友便辟”,就是善于逢迎的朋友,很会说话、言语巧妙、绝不得罪人的朋友。这种人善于谄媚、恭谨周旋、顺承他人,但是很可能就失去了正直。

“友善柔”,就是要避免交善于伪善奉承、面柔的朋友,“面柔”就是“巧言令色”中的“令色”。

“友便佞”,就是善于言辞、巧言善辩的朋友,这样的人可以无理辩三分。

交以上这三种朋友,都有损失。那么《弟子规》中告诉我们:“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我们闻到过失就生气,闻到称誉就欢喜,那么有损害的朋友就来了。损友,对你有损、德行有损的朋友就来了。而对你有益的、德行提升有帮助的朋友就走了。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如果你听到别人赞叹你,你战战兢兢,自己真的有别人赞叹的那么好吗?这是别人过分的赞叹吧!“闻过欣”,听到别人说我们的过失,反而像大禹一样欢欣喜悦地接受。这样,正直、宽恕,或者诚信的朋友,就和你亲近了。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交朋友最重要的就是互相劝善,如果看到朋友有过失就去劝谏,两个人都建立了道德,在德行上都有提升。如果看到朋友有过失而不去规劝,两个人都亏失了道义。

还说“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能亲近仁德的人,和有仁德之心的人交朋友,这样可以使自己的德行每天都有增长,过失每一天都有减少。

总之,有益的朋友,就是能够看到你的过失并且劝谏的朋友,帮助你改正过失、提升自己、改过迁善的朋友。所以士人若有直言规劝的朋友,自己就不会失掉美好的名声。“令名”,就是善名的意思。当然我们想想,现在一般的读书人,也很难遇到能够直言规劝自己的朋友,能够直言说自己毛病的人,只有自己的父母、家人。

 后边,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邢昺疏:“《内则》云:‘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而复谏。’《曲礼》曰:‘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言父有非,故须谏之以正道,庶免陷于不义也。”

在《礼记·内则》篇上说,父母有过失,做儿女的应该低声下气、欢愉的表情,而且温柔的声音来劝谏。劝谏不被父母所接受,还要更加恭敬、更加孝顺,待父母欢悦的时候,心情好的时候,再去进谏。在《礼记·曲礼》中也说,儿女侍奉父母,对父母三次劝谏了,父母还是不听从,就应该“号泣而随之”,就是哭着再去进谏。说明父母有过失,都需要用正道来劝告父母,使他们免于陷于不义。因为做儿女的不忍心看着父母陷于不义之中,而不去劝告。所以说,如果父亲有能够劝谏自己的儿女,就不会陷于不义的境地。

“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命,又焉得为孝乎?”

因此,当父亲有不符合道义的行为,作为人子的就要劝谏。只是一味地顺从,怎么能够称得上是孝呢?

在《群书治要·昌言》中记载,说:“人们侍奉双亲,要不离开父母身边,不因为劳累困辱而倦怠,听从父母的话,满足父母的期望。孝子看到父母身体不安,就睡不着觉;看到父母饮食不佳,自己也难以下咽。终生都孜孜不倦地这样做,就不会遭到父母的厌恶。”

同样的道理,事奉君主领导,如果不出现过失,就不会得罪领导、父母。而且在工作的过程中,避免拈轻怕重,认真完成所有任务。臣子事奉君主,如果获得君主的赏识,不能恃宠而骄,反而更加敬业;如果怀才不遇,也不要心怀怨恨,反而更加勤勉。无论处于安危或者险易的状态,都不改变他的志向和诚心。这样孜孜不倦地保持终生,就不会遭到君主的憎恶。

人与人交往,应该做到仁爱、宽恕、谦逊、礼让,忠诚是发自于内心,信用显扬于外,不听流言蜚语,爱憎没有偏私。不是因为我喜欢这个人,就对他好一些;不喜欢那个人,就对他厌恶。在私下的时候,严防责备别人。和朋友相聚的时候,多说别人的长处。有辜负我的人,我对他更加宽厚;有怀疑我的人,我对他更加真诚、更加信任。别人有祸患、灾难,一定要去帮助,暗中施恩于人而不图回报,暗中立功而不求为人所知。像这样孜孜不倦地保持终生,与人交往就不会被憎恶。

侍奉父母,如果不为父母理解、认可,那么一定是孝行尚未做到至善圆满;事奉君主、领导,如果不被君主领导所认可,一定是忠诚、忠贞没有尽到极致;与人交往而不被人理解、认可,那也是信义没有达到极致。

当然,行孝并不是一味地顺从父母,有时违背父母也同样是孝。那什么样的时候可以违背父母呢? 下面他说:

“父母怨咎人,不以正己,审其不然,可违而不报也。”如果父母埋怨怪罪别人,而不知道反求诸己、端正自己,那么做儿女的就可以违背父母之命,而不去报复别人。

“父母欲与人以官位爵禄,而才实不可,可违而不从也。”如果父母要给无才无德之人官位爵禄,也可以违背父母之命。

“父母欲为奢泰侈糜,以适心快意,可违而不许也。”如果父母追求奢侈靡费的生活,就可以违背父母之命,不予答应。

“父母不好学问,疾子孙之为之,可违而学也。”如果父母不喜好圣贤教诲,而且还反对子孙求学,这种情况,就可以违背父母的意愿而去学习。否则,还会陷父母于不义。

“父母不好善士,恶子孙交之,可违而友也。”如果父母不喜欢贤良之士,反对子孙和这些贤德之士交往,也可以违背父母之命,与这些人交朋友。

“士友有患故,待己而济,父母不欲其行,可违而往也。”如果朋友遇到了困难,需要自己去帮助他们,但是却遭到了父母反对,也可以违背父母之命前去帮助。

后面这一段结论,说得很好:“故不可违而违,非孝也;可违而不违,亦非孝也。”不该违背的你却违背了,这是不孝;而应该违背的,却没有违背,这也是不孝。那凭什么标准来判断该不该违背?后面这样得出了结论:“好不违,非孝也;好违,亦非孝也。其得义而已也。”一味地讲不违背父母,这是不孝,因为如果父母做了不义的事情,你也不违背父母,那就是成就父母去作恶,这就是不孝了;一味地喜欢违背父母之命,也是不孝。父母说你的是对的、是符合道义的,但你仍然违背父母,这也是不孝。所以最后这一句话是关键,“其得义而已也”,主要看你所做的事情是不是符合道义?符合道义的,就应该去做;不符合道义的,就不应该去做。所以古人说:“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最终还是以道义为旨归。

中国古人从来没有讲过“愚忠、愚孝”,而是讲了做父亲的、做君主的有了过失、违背道义的时候,做儿子的、做臣子的要去劝谏,这才是尽到了子女和臣子的责任。

好,我们这一章就先学习到这里,我们下次再见!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