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孝经》第4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孝经》第4集
2020-08-09

诸位同学,大家好!


我们继续学习《群书治要•孝经》。请看《卿大夫章第四》。

这一章是讲述卿大夫的孝道。“卿大夫”,根据邢昺《疏》“次诸侯之贵者即卿大夫焉”。《说文》云,“卿,章也”。《白虎通》云,“卿之为言章也,章善明理也;大夫之为言大扶,扶进人者也。故《传》云,‘进贤达能谓之大夫’”。这个“章”是同彰显的“彰”,说明卿大夫要彰显善德,明白道理,还有要进谏、选拔贤能之人。卿大夫应该勤奋不懈事奉天子。他的服饰、言论、行为等方面都要符合先王所制定的礼制,为百姓做出表率。

下面我们看经文,“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这个“法服”就是根据古代的礼法规定,不同的等级穿着的不同服饰。在《尚书•益稷篇》中记载了礼服的上衣下裳。礼服的上面称为衣,下面称为裳。上面绣着日、月、星辰、黼黻等十二种文采,也称十二章。黼黻就是泛指礼服上所绣的华美的花纹。这个黻在十二章的最后。所以就用“黻”字来代表礼服。

唐玄宗《注疏》曰,“服者,身之表也。先王制五服,各有等差。言卿大夫遵守礼法,不敢僭上逼下”。古圣先王制定的礼服一共有五服,也就是五个等级的服饰。天子要穿天子的服饰,诸侯要穿诸侯的服饰,卿也就是大臣,要穿卿的服饰,大夫穿大夫的服饰,士有士的服饰。这五等人的服饰不能随便调换。

古代的几品官穿什么样的服饰也都是有标准的。这样有什么好处呢?就是便于行礼。大家一看你穿的服饰就知道你是什么位置的,他就知道应该怎么样给你行礼。不像我们现在一些官员的服饰,没有尊卑等级的秩序,其实这就是没有文化的表现。当然这种等级的服饰在法官、军队那里还有一定的体现,人们一看这个军装就知道你是什么级别的,也便于向你行礼。为人臣的卿大夫,最重要的就是要遵守礼法。所以这里讲,要严格的遵照先王所制定的礼服标准来穿戴,这是守礼。

当然我们要知道,古代的这个礼服也都有教育的意义。比如说在天子的礼服上,可以有日、月、星辰。什么意思呢?就是天子要像日月一样明照天下,所以他起到的也是教育和提醒的作用。像中山服,它有四个口袋,也是有教育意义的,代表了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一看到这四个口袋,就提醒自己要具备礼义廉耻这四种美德。

“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这个“法言”就是指如理如法之言。根据郑玄的注解,“不合诗书,不敢道”。因为《诗经》、《尚书》等等经典所记载的都是大道,所以古人特别重视经典的学习。因为凡是经典都具有文以载道的性质。而现在很多大领导根本不读经典,没有“道”作指引,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说错了,自己还不知道,还沾沾自喜,这是一个大问题,这就是以盲引盲。“德行”,根据郑玄的注解,“不合礼乐,则不敢行”。因为古人的言行都由“礼乐”做标准。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必须符合“礼乐”。具体而言,不离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所以不符合道德仁义的话不敢说;不符合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行为不敢行。如果卿大夫能够严格的守法,遵守礼制,言语行为就不会有任何的过失。

为什么古人所讲的“法言、德行”不能够违背?为什么要对古圣先贤深具信心呢?很多人说我们这样学习,学习传统文化是不是不讲创新?古人所讲的东西就一定是对的吗?就一定比现在好吗?

我们知道古人有两个特点,我们现代人是比不上的。首先就是心地清净。我们说心,心如止水。当这个水起波纹的时候,或者起大风大浪的时候,又有泥沙俱下,那么他对外界的,所有的人,事、物境界就映照不清楚了,不能够如实地反映外界,反而还会产生歪曲。而现代人和古人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心浮气躁。这个心,静不下來,就像这个水有波涛,波涛汹涌,怎么能够把外界照得清楚、如实呢?比如说读书人、知识分子,都忙着去评奖,忙着到处讲课挣钱,忙着去申请项目,结果写出来的东西都是东拼西凑,无法和古人相提并论。

我们读古人的文章,你看它短小精悍,言简意赅,而且能够传承千古。至今读起来还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没有一句废话。而我们现在的读书人,即使是博士毕业,洋洋洒洒写了几十万字的博士论文,但是真知灼见没有几句。所以人心若不安定,他本自具足的智慧就不可能开显。古代的经典,特别是称为“经”的典籍,都是明心见性的圣贤人所写所作。

比如说《大学》开篇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也是说只有开悟之人,才能够写出“明明德”这样的词语。而且“明明德”这句话就肯定了人的自性,而修身的目的就在于焕发并保持纯洁的自性。

再比如《庄子》。他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些词语都是有觉悟的人,得道之人说出来的话。否则的话,他不可能讲到这样的境界。你看即使是古代的文字也都是智慧的符号。从这些文字上,我们也能够体会出,创造这些文字的人,也都是明心见性之人,有大智慧的人。

比如说这个“孝”字,上面是一个“老”字的一半,下面是一个“子”字。这两个字合在一起就传达了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体的观念。而过去无始,未来无终。这上一代还有上一代,下一代还有下一代。这无始无终,自始至终都是一体的关系。

就像中国人还保持着祭祀祖先的传统。为什么呢?就是提醒我们,不仅和父母是一体的,而且和祖先也都是一体的,和后代子孙也是一体的关系。儒家从竖的方面讲,对父母的孝;从横的方面讲,兄弟之间的友悌。又把这个兄弟之间的友悌推而广之,扩展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个就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所以你把孝悌之心尽到了,做圆满了,就能够找到真我,回归自性。

从这一个“孝”字上,我们就能够体会到一体的宇宙观,一体的世界观。这说明什么?即使是创造文字的人,古圣先贤也都是明心见性之人。虽然悟的程度有高有低,但是他们的智慧是现代人很多不能比拟的。

现代人除了心定不下来,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自私自利。经常被外界的五欲六尘,贪嗔痴慢,名闻利养所蒙蔽。所以自己的心性虽然具足,但是不得发挥,不能够显现。就像水,除了它有波涛之外,它还有很多泥沙,这些泥沙就是我们的贪、嗔、痴、慢、疑。比如说我们发怒,盛怒之下说的话一定是过激的,不客观的。这个时候就不是清净心的反映。当我们的嗔心起来的时候,当我们的欲望起来的时候,当人过分地沉迷于欲望满足的时候,就观察不到父母家人的需要了,对事物也就认识不清楚了。

我们之所以要对古圣先贤生起信心,就是因为他们的心,比我们清净。他们的心胸也非常的宽广,自私自利的心比较少,甚至是大公无私。所以他们所讲的内容都是心性自然地流露,这个经典经历了几千年的检验,也都仍然被证明是真理,是大浪淘沙的结果。

所谓“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就是说不符合礼法的事情不能说,不符合道义的行为不能做。这也是孔子对颜回所说的“四勿”,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而这里的“动”不是动作的意思,而是起心动念的意思。意思是说,如果有不如理不如法的念头,都不能够起。

因为在古人那里,把人的行为分为身、口、意三种,使自己的身、口、意三种行为都能够恪守礼法,就是古圣先贤所说的“克己复礼”,这样才能够离成圣成贤越来越近。

我们读《论语》看到孔老夫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所学的就是古圣先贤之道,他一生所秉持的就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精神。这个“古”就是古圣先贤之道,也就是古代圣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

所以尚“古”,并不代表不讲创新,并不代表不懂得与时俱进,而是注重要掌握蕴藏于其中的恒常不变的规律,这个在古人那里就称为“道”。很多人说传统文化不讲创新,这个是他不懂得传统文化的辩证法。

比如说我们说《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它这个“易”字就有三重含义。

第一个含义就是“变易、变化”的意思,说明人世间的人、事、物等等的现象是变化莫测、变化无穷的,所以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但是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谈创新呢?

《易经》的第二个含义就是“不易、不变”的意思。告诉我们,虽然现象是变化莫测的,但是不变的是那个规律,是那个道。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只有掌握了那个不变的道,你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就像老树每一年都会抽新芽、发新枝,但是它的“根、本”并没有改变。

第三个含义就是“简易”,简单的意思,所谓大道至简。说明真正深刻、复杂的道理,都是以非常简单的方式来表达的,其目的就是让人们易学、易懂、易记、易行。

我们现在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也是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果。传统文化讲“仁、义、礼、智、信”,这就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每一个价值观概括的一个字,至简到极处了。它容易记,也容易在社会上普遍推行,千百年来成为人们所奉行的价值观。虽然现象变化莫测,但是只要掌握不易的规律、不易的道,就能够把事情处理好。这个就是《易经》的三重含义。

我们之所以要强调学经典,是因为圣贤之道是古圣先贤心性的流露,也是千百年来历史经验所验证的结果,是大浪淘沙留下来的智慧。我们现在人也很喜欢读书,也很好学,知识面也很广博,但是所看之书未必是经典。特别是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如果我们对自己所阅读的书,所看的电视节目等等没有选择,可能看的越多,所受的污染也就越严重;看的越多,问题越多,烦恼也越重。

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我们看的都不是符合圣贤之道的内容,所以让你无所适从。这个人这样说,过几天另一个人又另一种说法,你不知道到底应该按着谁的说法去选择。一旦我们对所学的内容不加选择,就很可能使自己本来清净的心性受到潜移默化的染污。

在《群书治要·新书》中说了这样一段话,说明了学习古圣先贤之道的原因。它说,“汤曰。学圣王之道者,譬其如日;静思而独居,譬其若火。夫舍学圣之道,而静居独思,譬其若去日之明于庭,而就火之光于室也。然可以小见,而不可以大知,是故明君而君子,贵尚学道,而贱下独思也。”

这段话是讲,学古圣先王之道的人像太阳一样,一个人静坐冥思苦想的时候,就如同舍弃了学圣贤之道,就像舍弃了外边的太阳光明,而去屋子里接近小小的烛光。烛光虽然可以让你有小小的见识,但开启不了你的大智慧。所以明智的君主和君子都崇尚学圣贤之道,崇尚读诵经典,而不是一个人独自地冥思苦想。所以我们要学就要学圣贤之道,要读就要读经典,这个才能够学有所成,进而帮助我们变化气质,成圣成贤。

这里我们要强调,古圣先贤求学和现代人求学的目的不同,现代人求学注重的是学知识、学技能,旨在广学多闻,而古人求学目的是明心见性,所以求专一,求戒定慧。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所以并不是说学的越多,知识越广博,就越有智慧。这个智慧是我们本自具足的,只不过现在被各种烦恼、习气所障碍住了,使它不得显现。所以学道的过程,它是一个不断减少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不断增加的过程。

正如老子所言,“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所不为。”不是说你学的越多就越好。因为你有知,你一定就有所不知。你知道的再多,只要你有知,你就有不知的东西。怎么样才能做到无所不知?那就必须要求“无知”,“无知”起作用,才是无所不知。这就像镜子一样,镜面上什么图画都没有,这就叫“无知”。结果能够“胡来现胡,汉来现汉”。它起作用就是“无所不知”,谁来了就现谁的像。但是如果镜子上有了图画,它本身就被染污了、蒙蔽了。那么谁来了,它都现不出谁的像。所以老子他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在佛教中也讲“般若无知”,“无知”起作用才是“无所不知”。这就是中国传统儒释道求道和西方人求学的不同之处。为什么强调读诵圣贤经典?读诵经典的目的就是为了静心。所谓“读书千遍,其义自现”,也叫“其义自见”。是见到什么了?其实就是见性了。通过读书千遍把你的心给定下来了,让你浮躁不安的心平静了,定的久了,智慧就自然开启。这就是《大学》上所说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说明儒释道三家求道的方法其实是一致的,都是“因戒得定,因定开慧”。

下面我们再看,“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如果所作所为都遵循礼法,遵循古圣先贤之道,遵循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久而久之,自自然然地就形成了习惯,无需刻意选择。纵使言语传遍天下,也不会口中有失。即使所作所为,为天下人皆知,也不会有怨恨、厌恶。

“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这个“三者”就是指上边所讲的合于先王礼制的服饰、言语和行为。宗庙是古代祭祀先人的场所。古代天子有七庙,诸侯有五庙,卿大夫是三庙,士有一庙,庶人没有庙。祭祀祖先在哪里进行呢?像卿大夫有三庙,也是在宗庙中进行。服饰、言语、行为都能够遵守礼法、道德,就能够守住他祭祀先祖的宗庙,使他的家道、家业、家风、家教,代代相传。这就是卿大夫的孝道。

“《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这首诗出自《诗经•大雅•烝民》篇。“夙”就是早的意思。“夜”就是指暮的意思。“一人”就是指天子。卿大夫早晚勤奋不懈地事奉天子,尽忠职守,这样才能够实现其孝道。当然这个“一人”,虽然指天子,但是我们知道君臣是一体的。所以对天子尽忠,就是对人民尽忠,对自己负责。因为“自他不二”。所以对天子的忠,尽到了极致,也可以明明德,通达自性,找到真我。所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都被称为性德。什么意思?就是你从任何一个字入手,把这一个字做到极致,都可以回归自性,达到明明德的效果。它是和我们的心性相通的。所以助人就是助己。对天子尽忠,其实也是帮助自己达到“天地与我同根,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所以这个“一人”,其实就是真我,真正的自己。

这段话讲卿大夫的孝道:不符合先王规定的服饰不敢穿;不符合先王礼法的言论不敢讲;不符合先王道德的行为不敢行。所以不合礼法的话不讲,不合道德的行为不做,自身不说败坏德行的言语,不做败德的行为,言语传遍天下也没有过失,即使所作所为为天下皆知,也不会招致怨恨或厌恶。这三者都能具备,然后就能守住祭祀先祖的宗庙,这就是卿大夫的孝道。《诗经》说:要早晚勤奋不懈来事奉天子。这个就是我们所讲的卿大夫的孝道。

我们再看《士章第五》,这一章是讲述士的孝道,士要以侍奉父母的爱敬之心,事奉国君、尊长,做到事君以忠,事上以顺,尽忠职守。

我们看经文:“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这段话讲的是士人应尽的孝道。

士人就是指读书人,读书人之所以称为“士”,是因为他所读的也是圣贤之书。这个“士”根据《白虎通》的解释:“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这个“士”就是为国家做事情的人,他做什么事呢?进,可以兼善天下,就是可以为国家服务;退,可以独善其身。或者在自己的乡间教书,把古圣先贤的教诲传承下去,促进社会风气的改善。

古人讲“士、农、工、商”,这个“士”就是说读圣贤书的人,他有清高的品德,最受社会大众的尊重,所以排在第一位。这就是《孟子》所谓的“无恒产而有恒心者”,他学做君子,学做圣贤的心,恒常不变。正是因为他有这种高尚的、清高的品格,所以特别受到社会大众的尊崇。这是因为古代社会尊崇道德,把道德摆在第一位。

现在社会有所不同了。古人是把读书人,把“士”摆在第一位,把“商”摆在最后一位。但是现在社会颠倒了,是把有钱的商人摆在第一位,往往最受尊重,而读书人常常摆到最后了。这就是重金钱、重利轻义的结果。

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士”?我们看《孔子家语》中记载鲁哀公向孔子来请教,怎么样任用鲁国的士人来治理国家?孔子说,要懂得辨别“五仪”,也就是五等类型的人,也就是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和圣人,辨别之后,对他们加以适当地任用,就可以把国家治理好了。

所谓庸人,什么是庸人?就是心里没有存着谨慎行事、慎始慎终的原则;口里所讲的也不是伦理道德的教诲之言;他们也不会选择贤人托付终身;不会力行伦理道德成就自己;在小事上明白,却在大事上糊涂;随波逐流,没有主见,这就是所谓的庸人。可见世间的庸人很多,一般人不懂得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人生境界,目光短浅、心胸狭隘、唯利是图、随波逐流,整天谈论家里的长短,鸡毛蒜皮的小事,唯利是图,这个就是庸人。

那什么是士人?“所谓士人者,心有所定,计有所守。虽不能尽道术之本,必有率也;虽不能备百善之美,必有处也。”士人心中有明确的目标,做事有原则。虽不能尽知道德学问的根本,但一定有遵循的标准;虽然不能够完美地具备各种美德,但一定有安处的规范和原则。“是故知不务多,务审其所知;言不务多,务审其所谓;行不务多,务审其所由。”他的智慧不务求多,而一定有所判断,明了是非善恶;言语不务多,但一定能够明确地表达寓意;行为不务多,但一定知道行为的原因。“知既知之,言既得之,行既由之,则若性命形骸之不可易也。”既然有智慧知晓善恶,言语也能够表达清楚,知道他的要点,行为上也能够遵循,就要像性命、身体一样不会改变。这里特别强调心有所主,不能随便地、随意地改变自己的志向。

“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此则士人也。”富贵不足以让他更加骄慢,贫贱也不足让他有所忧戚,这就是士人。可见做一个士人也不容易。士人他有明确的目标,而且坚持不懈为自己的目标而去奋斗,能够做到宠辱不惊。

君子的要求比士人就更高了,君子说话一定忠实守信,心里没有埋怨,行为符合仁义,但又没有夸耀自己的神态。思虑通达明了,言辞却不专断,坚定地信奉道义,而且身体力行,自强不息,他的所作所为都是自自然然的,别人好像能够超过他,但终究又赶不上,这就是君子。

所谓贤者,他的德行不逾越礼法,行为中规中矩。他的言论足以成为天下效法的标准,又不伤害到自身。他的道义可以教化百姓,又不伤及根本。他如果富裕了,就不会积财丧道。如果他惠施百姓,天下就没有病贫之人,这就是贤者。

什么是圣者?所谓的圣者与天地合其德。他不像贤人那样中规中矩地去做事,做事没有执着。他会随着时间、因缘,变通无碍地做事。就如孟子评价孔子,说孔子是“圣之时者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他能够穷究万事万物始终的规律和道理,使万物自然协调,能够把他的大道传布天下,使天下人自然地改变性情,形成一定的道德品性。他的光明如日月同辉,他的教化影响神速,效果神奇。

一般的百姓不知道他的德行这样得高大,即使见到圣人也不知道他高深莫测。这说明圣人不是故意要表现得与众不同,他看起来无异于常人,但是实际上他的德行和教化影响非常的广泛,这样的人就是圣者。

在《论语》中也有一段话是专门解释“士”。孔子的弟子子贡曾经请教:“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孔子怎么回答的呢?他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说这个士人,非常有羞耻心,他的行为完全都符合于道德。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等,都完全符合,没有违背。如果一个人没有羞耻心,做什么事都无所谓,久而久之,就堕落得离禽兽不远了。所以“行己有耻”这个“耻”字很重要。

孟子也强调:“耻之于人大矣。”“耻”这个字对人而言,太重要了,“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特别是做老师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个“耻”字就更重要。如果行而无耻,这样的人就不堪称为人师。有羞耻心就能够成为圣贤,退,也不失为君子。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就是说这个士人接受了国家的任务,他出使任何国家都不会给自己的国家丢面子。子贡可能觉得这个标准还是很高的,他就问:“敢问其次?”孔子说:“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在宗族里面,人人都称他是孝子;在邻里乡党之中,人人称赞他尊长爱幼。这个行为,这种德行也是很难得的了,这种人也称为士人。

子贡又问:“敢问其次?” 再退一步怎么讲呢?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说话一定诚信,做事一定坚决果断,从不会知而不为,知道的就一定要做到。所以学习圣贤教诲就要真干、真落实。“硁硁然”,是形容石头互相碰撞时发出的声音,表示不改变的意思。就是矢志不渝、锲而不舍。“小人哉”,这个“小人”是从德行的意义上所讲的小人,虽然没干大事,但是他能够做到谨守道德仁义,这样也不失为一个士人。

孔子讲了三个层次的士人,即使是第三等的士人,也有坚持真理、锲而不舍的精神,还有知行合一的做法。即使不能够兼善天下,至少也能够独善其身。这样的人才够“士”的资格、“士”的标准。

士如何行孝?“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这个“资”,就是取的意思。侍奉父亲和母亲,亲爱之情虽然相同,但恭敬之情不同。父子之间这种关系被称为天伦,就是一种天然的伦理关系。父母爱儿女,儿女爱父母,他们有一种自然的、天生的亲爱,不学而能。

所以,侍奉母亲和侍奉父亲的爱是相同的,用侍奉父亲的心来侍奉母亲,其中的亲爱是相同的。侍奉父亲和君主恭敬之情虽同,但是亲爱之情却不同。在家怎么样尊敬父亲,就要用同样的尊敬事奉君主。因此说用侍奉父亲的心来事奉君主,其中的恭敬是一样的。侍奉母亲,采取的是亲爱,事奉君主,采取的是恭敬,而侍奉父亲,则是亲爱与恭敬,两者兼而有之。这个“兼”就是“并”的意思。

侍奉母亲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地点,都要竭尽爱护之情。比如说,母亲有好事,儿女要和母亲一样欢喜;母亲不开心,要想方设法地令母亲欢心;有了好东西,要让母亲先享用;母亲有了危险的事情,作为儿女的要奋不顾身地去保护;自己有了好事情,也首先要分享给母亲;自己心里不高兴、有苦闷,也要首先告诉母亲;房子之中好的房屋,好的屋子,要让母亲先住;母亲的心愿要帮助母亲完成;不能辜负母亲对自己的期望等等,这都是对母亲的爱。

而当你到国家事奉君主的时候,要采取一个“敬” 字,竭尽尊敬。就如同你在家里尊敬父亲一样的态度尊敬君主、尊敬领导。但是问题在哪里呢?问题在于,现在的孩子在家里就不知道如何恭敬父亲,所以到工作单位也不知道如何恭敬领导。

周公有一个儿子叫伯禽,伯禽和他的叔叔一起去见周公,结果去了三次都被周公给打了出来。伯禽很奇怪,就去问很有学问的商子。向他请教说,“为什么我去见了父亲三次,都被父亲打了出来?”商子就启发他说,“南山的阳面有一种树叫桥树,北山的阴面有一种树叫梓树。你去分别看一看,就明白了”。伯禽到了南山的阳面,看到那里的桥树长得又高又大,树冠是向上昂着的。而北山的阴面,梓树长得又矮又低,树冠是向下俯着的。

伯禽回来之后,就向商子报告。商子说,“从桥树我们看到了父道,而从梓树的姿态,我们看到了为人子应该有的态度”。伯禽一听很受教。下一次再去见他的父亲周公的时候,一进门就赶快小步快跑,以示恭敬。一入室就赶紧跪下向父亲请安。周公看了很高兴,说:“你这是得到了有德行、有学问的人的指教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儿女对父亲应该恭敬有礼。我们讲“孝”,最重要的就是要养父母之心。而养父母之心首先就要恭敬父母。恭敬父母就是要做到“色”——就是《弟子规》上所说的“怡吾色、柔吾声”。所以有弟子来请教孔老夫子什么是孝,孔子说“色难”,就是对父母保持和颜悦色是最难能可贵的。除此之外,要养父母之心,还要让父母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全都放心,不要让他为自己感到担忧,那就是做到“父母唯其疾之忧”。你的父母仅仅为你的疾病而担忧,完全不必要为你任何其他事情而担忧了,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孝子。

作为卿大夫,如果你结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崇慕虚荣、骄奢淫逸,结果因为贪污受贿、违法乱纪而锒铛入狱,就会让父母蒙羞,这也是大不孝。

在海南省三亚市原人大常委会有一位党组成员,在跟一些老板接触的过程中,看到他们挥金如土,处处享受着高档消费和服务,结果思想的天平就发生了倾斜,开始贪慕虚荣,认为金钱至上。结果思想价值观一改变,行动上也随之一泻千里。他慢慢开始贪图回报,热衷享乐。他将手中的权利用到了极致,不放过任何利用职务便利谋取私利的机会。可以说是调到哪里,就贪腐到哪里,最终事情败露。贪和悔成为他最刻骨铭心的两个字。他因私欲膨胀,导致贪婪无度;又因贪婪无度,导致悔恨终身。

作为卿大夫,如果能够守住这一个“孝”字对父母,让父母事事对自己放心,并且用这种心来对待、恭敬自己的君主,替自己的君主、领导来办事,这个就是“移孝作忠”。所以这里说,“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

对于父亲应该是什么样的态度?“兼之者,父也”。就是以对母亲的纯爱以及对君主的纯敬。兼有这两者来侍奉父亲。也就是说,对父亲既有爱又有敬,是两者兼而有之。

“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作为臣子,最重要的就是尽忠。《孝经》中体现了一个很重要的精神,就是“移孝作忠”。侍奉父亲,要对父亲尽到孝道,拿对父亲尽孝的这一个“敬”字来事君,就是以孝事君了。对于事君来说,那就要讲一个“忠”字。如何做到“忠”?这个“忠”古人解释为“尽己”之谓也。就是你竭尽全力地把自己的本分、职责做好,让领导放心,这就是尽忠。这个君,在古代是君主,在现代就是你的领导,在位的领导者,你能够处处、事事“竭忠尽智”,把他们交代的事办好,让他们放心。这就是尽到了忠心。

“以敬事长”这个“长”就是兄长。在家,弟弟要尊敬兄长。在家里如何敬重自己的兄长,把这种敬重兄长的品质用到社会上,尊敬外面的长者,这个就是“以敬事长”。你在外面工作的时候,遇到比你年纪长的人,你都要把他当做家里的哥哥来看待,做到一个“敬”字。“敬”要怎么敬法?这里强调了一个“顺”字,即恭顺。那些年长人说的话,你不要偏偏跟他提出反对的意见,否则就是不顺。

古时候,一般人看到年纪比自己小的人都懂得爱护,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都懂得关照年幼之人。相对而言,年纪小的人,对于年长之人都懂得顺从。所以年长人说的话,他指导你做什么事情,你要顺从,要听他的话。即使这个年长之人所说的话,在你看来不是很恰当,你不能认同,你也可以姑且听之。听了之后,也不必非要提出一个相反的意见来辩驳,不需要。这就是“以敬事长,则顺”。

这个“顺”做到了有什么好处?你在外面做事,一切顺遂。当然这个“顺”不是一味地讨好巴结、谄媚人家,是你从内心尊重人家,所以人家自自然然地也会爱护你。你做什么事情与人家来往,一切都会非常顺利,没有那么多的障碍和困难,没有人来故意找你的麻烦。所以这个“顺”字不是一个贬义词,而要做到这个“顺”字,就必须恭敬他人。

用侍奉父母的孝心来事奉国君,就能够做到忠诚;用侍奉兄长的敬心来事奉上级,就能做到顺从。

现在企业都在讲执行力。怎么样才能有执行力?我们看《弟子规》“入则孝”,前面有四句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一个孩子在家里孝顺,尊敬父母,他走上社会也自自然然地表现出这种恭敬和孝顺。他也能做到“老师呼,应勿缓;老师命,行勿懒;老师教,须敬听;老师责,须顺承。”那他走上工作岗位,也能做到“领导呼,应勿缓;领导命,行勿懒;领导教,须敬听;领导责,须顺承”。还有比这更高的执行力吗?中国人从家庭教育开始就已经教导孩子,如何在社会上为人处事、事奉领导了。所以中国人特别重视孝道,从对父母的态度中培养起对领导、对长辈的恭顺态度。

“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做事能够竭忠尽智,而且能够顺从,这两者都没有欠缺和过失,用这样的态度来事奉国君和上级,就能够保住自己的俸禄和职位,守住宗庙的祭祀,这是士人应尽的孝道。这就是告诉我们怎么样“移孝为忠、移孝作忠”,把家里对父母的孝心移到对国家、对领导、对人民服务就是尽忠,而能够尽忠职守,才能够保全自己的家业,也能够更好地对父母尽孝。这两者是相辅相成。这是讲的士人的孝道。

《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这句话出自《诗经・小雅・小宛》。“夙”就是早晨,“兴”:起来。早晨起来夜间睡眠,也就是从早到晚,时时刻刻都要想到在家如何孝敬父母,到朝廷为官如何尽忠职守,忠于君主,如何顺从一般人?

“无忝尔所生”。这个“忝”就是辱的意思,“所生”就是指父母。“士为孝。当早起夜卧,无辱其父母也”。这个士人为孝,要从早到晚,无论是早晨还是夜间,心里都要想着如何孝敬父母,如何尽忠君主,如何顺从一般人,不和任何人起冲突、起对立。这样一时一刻都不能够松懈,自己的所作所为就不会让父母蒙羞。

这个士人包括了公务人员、教师,也包括在民间做事情的人。所以士的范围很广泛。这一章孔子讲士人对父母的这个敬和爱推广到对外面的人,也就是对你的领导,对年纪比你长的人,这样做了之后就会使人赞美你、还有你的父母。果然这样去做的时候,我们在世间为人处事、待人接物,学儒也好,求道也好,从整体上而言,学习中国文化,成圣成贤、学做圣人,都能够有所成就。圣人怎么学法呢?《孝经》里就讲,无论对天子、对诸侯,还是对卿大夫、还是对士,都要从各自的本位出发,尽到孝道,就是一步一步地去学做圣人。

中国文化好在哪里?就是孔子按照人的身份不同,指点人从那里开始来修行。今天的士人,也就是读书人,读书人很多,无论从事哪种行业,都属于士人,要知道这样的尽孝之道,你在人世间的人格就健全了。人格健全了,就走上了学圣贤这条光明大路,沿着这条路一直往前走,你就能够体会到它的好处了。

我们今天就学习到这里,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