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孝经》第7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孝经》第7集
2020-10-07

诸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群书治要·孝经》。请看《孝治章第八》。在前一章《三才章》夫子阐明了先王自己能够爱敬事亲,然后以德教加于百姓,正己化人,依据天地自然之道,顺着人情来教化百姓,所以教化很容易推广,使人心向善,社会和睦。这一章进而讲述古圣先王用孝道来治理天下,所以列在《三才章》之后,名曰《孝治章》。“治理”的“治”,古音读做“chí”。我们看经文。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之心,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飨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这章分别讲述了古代明王如何以孝治天下,诸侯如何以孝治国,卿大夫如何以孝治家,才能够深得无论贫富贵贱之人的拥戴和欢心、恭敬侍奉、祭祀其父母祖宗,从而达到天下和平,天灾人祸都不产生的结果。我们一句一句地来学习。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明王”,就是圣明之王,圣人心里是明白的,把天下事看得清清楚楚,因为他已经把自己的本性光明开发出来了,这样的圣人居于天子之位,所以称为“明王”。“明王”是顺着天地自然之道和人的性情来治理国家,而“孝”,我们前面讲过,是“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圣明之王一定是以“孝”来治理天下。他是怎么做的?他是把对父母的孝敬推而广之,以孝敬父母之心来恭敬天下人,所以“不敢遗小国之臣。”

怎样做才是“不敢遗小国之臣”?夹注中说:“古者诸侯,岁遣大夫,聘问天子,天子待之以礼,此不遗小国之臣者也。”古代的诸侯每年派遣大夫聘问天子,天子对之以礼相待,即使是对小国的使臣也是如此,不敢遗漏小国的臣子,更何况是对公、侯、伯、子、男呢?公、侯、伯、子、男是周朝的五等爵位。周朝所封的诸侯国君,按照次第从高到低,分为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也用公、侯、伯、子、男代表了当时大大小小诸侯国的国君。公、侯的土地方圆百里;伯的土地方圆七十里;子、男的土地方圆五十里。

夹注中说:“古者,诸侯五年一朝天子,天子使世子郊迎。刍禾百车,以客礼待之。”按照古礼的规定,这些大小诸侯国的国君每五年要来朝见天子一次,天子要派嫡长子在郊外迎接,载着草料和谷物百车,以客礼相待。“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夹注中说:“诸侯五年一朝天子,各以其职来助祭宗庙,是得万国之欢心,事其先王也。”“万国”不是一个定数,是极言其多。“诸侯每五年一次朝见天子,各自奉上其地的特产、物产来助祭宗庙,得到万国的欢心,来奉祀天子的祖先。”孔子说:“从前圣明的君王以孝道治理天下,不敢遗忘小国派来的使臣,何况对于自己分封的公、侯、伯、子、男呢?所以能得到各国诸侯的欢心,纷纷来助祭天子的宗庙。”

“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国”,当时治理国家的诸侯。“侮”,忽视、怠慢。“士民”指知晓礼义之士和为国效力之民。“先君”,指诸侯已逝的祖宗。“治国的诸侯连鳏夫、寡妇也不敢侮慢,更何况是对待明礼之士和为国效力之民呢?因此能够得到百姓的欢心,来恭敬助祭诸侯的祖先。”这里是讲作为诸侯国的国君,连鳏寡孤独等弱势群体都不敢轻视怠慢,更何况对待那些为国效力的士人、民众呢?其实不仅是不能够侮慢,而且还要起到君亲师的责任,做到“爱民如子,视民如伤”,这样才能够得到广大民众的欢心、信任、支持、拥戴。如《六韬》中所说的:“善为国者,驭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慈弟,见之饥寒,则为之哀;见之劳苦,则为之悲。”

当周文王来向姜太公请教怎么样治理国家的时候,姜太公说了一段话,他说:“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对待人民就像父母慈爱儿女,就像兄长慈爱自己的弟弟一样,见到他们饥寒交迫就发自内心地为他们感觉到哀伤;看到他们劳苦奔波,也发自内心地为他们感觉到悲愁,想方设法地解决他们的困难。”为什么是这种态度呢?因为他知道祖宗创业维艰,作为后代子孙必须战战兢兢,用“以腐索之御悍马”的态度,小心谨慎,才能够守住来之不易的社稷江山,这才是对先君的孝。古人形容国君治理国家、治理民众时的态度:用腐朽的绳索来驾驭烈马一样,稍一不谨慎,烈马脱缰就会给自己招致危险。这些国君对待民众的态度也是小心谨慎,不敢轻忽怠慢。正是因为有这种态度,所以才能够得到民众的拥护。

就像我们这次面临新冠肺炎重大疫情的时候,习总书记在一开始就鲜明地提出:“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绝不能因为费用问题耽误患者救治。无论年龄再大,病情再重,我们都绝不放弃。”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成功救治的最大患者是108岁,有数字统计说截止到2020年5月,中国共成功救治三百余名八十岁以上的新冠肺炎患者。上至年过百岁的老人,下至出生不久的婴儿,总体治愈率超过了94%。

有评论称:“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在全国范围调集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真正做到了不惜一切代价,保证了弱势群体和贫困人员也能够同样得到及时的救治。”这和西方的群体免疫、拔老年人呼吸机等等重利轻义的行为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也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使他们积极投身于疫病防控的活动中来。正是因为上下同心,众志成城,所以才赢得了抗疫的阶段性胜利。这是治国者他有这种“爱民如子,视民如伤”的态度,所以才赢得了民心,赢得了民众的支持。

下面一段:“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之心,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治家者”是指接受国家俸禄,奉养父母双亲的卿大夫。“妻子”指妻子和儿女。“妻子”是属于一家之中的尊贵之人。“治理家族的卿大夫,对臣仆婢妾都不敢失礼,更何况对于他的妻子儿女呢?所以能够得到众人的欢心来侍奉他的父母。”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人从来没有歧视妇女,因为什么?对妻子儿女都非常敬重,甚至把妻子称为家庭的主妇。

   在《孔子家语》中也记载:“昔三代明王之必敬妻子也,盖有道焉。妻也者,亲之主也;子也者,亲之后也,敢不敬与?是故君子无不敬也。敬也者,敬身为大。身也者,亲之支也,敢不敬与?不敬其身,是伤其亲;伤其亲,是伤其本也;伤其本,则支从而亡。”这里的妻子也是讲,妻子和儿子,“亲之支也”就是指父母祖先的支派。在《礼记》上,这个“支”也写作树枝的“枝”,也就是分支的意思,意思是说自身是父母的分支。这句话翻译过来意思就是:以往夏商周三代的圣明君主,必定尊重爱护妻子与儿女,这是有道理的,妻子是祭祀祖宗,照顾父母的主妇,儿子是祖先的后代,怎能不尊重?所以君主对于妻儿没有不尊重的。谈到尊重,最重要的是尊重自己,自身是父母衍生的支派,怎能不尊重呢?不自重就是伤害父母,伤害父母就伤害了根本,伤害了根本,枝干就随之枯亡。君主敬身、敬子,敬妻是百姓效法的榜样,珍重自身,推及到珍重百姓;亲爱儿女,推及到亲爱百姓的儿女;尊重妻子,推及到尊重百姓的妻子。君王做好这三件事,深远的教化才能够推广到普天之下。所以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文化没有不敬妻子,更没有歧视妇女。

中国人讲夫义妇德,完全是按照天地自然之道提出来的。中国古人特别强调要讲“道”,道是什么?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本来如此的状况和规律。而古人是按照自然规律来指导人生,治理社会,这样人生才能够幸福,社会才能够安定。

在《论语》中记载,孔子曾经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你看这个天说什么话了吗?天并没有像我这样用语言的方式和大家交流,但是我们可以从四季的变化中,从万物的自然生长中观察到一种规律的存在,比如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都是一些自然的规律。我们人也要按照这种天道来生产生活。这种规律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古代适用,在今天也依然适用,所以把它称为“天道”。这个“天”就是自然而然的意思。这个自然而然的道是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一般人没有去注意观察,只有圣人把它观察出来了,记载在经典之中。

我们为什么要读《群书治要》,为什么要提倡学习经典呢?“经者,常也。”所讲的就是恒常不变的规律。学习了传统文化,你就可以做到“顺天者昌”“得道者多助”,这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去趋吉避凶,按照“道”去做,帮助你的人就越来越多;反之,违逆了道,帮助你的人就越来越少,甚至连父母亲人都会离你而去。古人观察了这种自然而然的规律去处理人际关系,首先就要处理好夫妻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男女有别”。这个“别”字并不是地位上的差别,而是职责上有分工,男主外女主内,这是根据男女生理、心理的不同规定下来的,特别是在古代农业社会创造经济收入、养家糊口主要是由男子来承担的。这就要求他不能在外边见异思迁,寻花问柳,而是要有恩义、有道义、有情义。做女子的承担着教育子女的重要责任,所以她必须有良好的德行,这样才能够言传身教,把儿女教导好,并且起到相夫教子的作用,所以夫义妇德这个是自然而然的规律。

在这里就讲古代的圣王一定是敬重他的妻子。为什么敬重妻子?因为他是“亲之主”也。什么是亲之主?也就是说,她要负责祭祀祖先、孝敬公婆、助夫成德、和睦妯娌、教育子女,她负责着照顾父母、祭祀祖先、教育儿女等等重要的责任,她的责任无比的重大。所以古人说:娶一个好太太可以兴三代,而娶个不好的太太也可以败三代,这个绝对不是夸张。在古代妻子不仅不会受到歧视,反而还特别受到尊重。为什么受到尊重?古代这个妻子,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为什么?说明她不图名,不图利,什么都不图,只是一心一意地帮助丈夫,成就他的事业,把这个家庭照顾好,让他后顾无忧,所以对于妻子这样的德行和付出,这样的无私无求,丈夫怎么能够不感恩不敬重?

中国人有一句话说“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出自《易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告诉我们做女子的要效法大地的德行,那么这个大地有什么德行?首先它很安静,很平稳。我们看“安”这个字写得很有味道,上面是一个宝盖儿,古代是读作“棉”,是代表了房屋的意思。下面是一个女字,什么意思?这个女子在家,这个家就安就幸福,如果孩子回家找不到母亲,他的心就会很空虚,所以他才会去下网吧、打游戏,因为他的心灵没有得到慰籍,没有寄托。女子还要效法大地的厚重、沉稳,它的厚德载物就体现在你把干净的东西扔给它,你把肮脏的东西扔给它,它都照单全收,毫无怨言。所以古人也说“地之秽者多生物”,大地越是污秽肮脏的地方,越长出很多的植物,植物长得反而很茂盛,说明什么?说明一个女子越能忍辱负重,她的家庭幸福越能够有所保证。正是因为她对家庭有这样的贡献,她有这样的品质,所以当然受到丈夫的敬重。因为古代的丈夫也是有恩义、有道义、有情义的人,不会对妻子的付出无动于衷。

如何敬重妻子?在民国时候有位王老善人,他提出做丈夫的,要有丈夫之道,那就是要做到“领妻,而不管妻”。就是要把妻子领在为人处世的大道之上,而不是事事去管她。俗话说“管人是地狱”。你去管她,她不服你的管教,她会不服从,甚至还产生逆反心理。怎么样领妻?就是丈夫自己要走在做人的正道之上,自己要立住“三刚”,这个“刚”是刚强的刚,哪“三刚”?就是:性刚无脾气,心刚无私欲,身刚无嗜好。“性刚”就是性情刚正,但是性情刚正,并不是说你脾气很大,脾气很大的人被称为“暴夫”;懦弱的人、软弱的人,被称为“懦夫”。丈夫的刚正恰恰体现在他能够克制自己的脾气,不随意发怒。如果丈夫脾气不好,在身边的妻子、儿女都会很有压力,感觉到战战兢兢,没有安全感。为什么?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因为一点芝麻大的小事大发雷霆,让周围的人战战兢兢。时间久了,这个精神都紧绷,很有压力。“心刚无私欲”就是不能够娶了媳妇,忘了娘,偏爱妻子儿女而薄待父母,这样就没有走在做人的正道上了。当然在这一方面,妻子一定要支持丈夫孝顺父母,助夫成德,因为百善孝为先,一个孝子才有恩义、有道义、有情意。如果他不孝父母,见利忘义,忘恩负义,那么对妻子也可能会喜新厌旧。“身刚无嗜好”就是指做男子的要修身,首先要把自己的不良嗜好去掉,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好色。自己修身修得很好,又能够创造经济收入,使家庭生活有保障,还能够做到有恩义、有道义、有情义,这样就会让妻子自自然然的佩服,愿意听从丈夫的教导,所以这个“教”主要是身教胜于言教。做丈夫的敬重妻子,就体现在他对妻子很体贴,对妻子的付出很感恩,还要让妻子有安全感、有依靠,生活得很踏实很幸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个就是讲的敬妻。

此外还要“敬子”,为什么要敬子?这里讲到,因为孩子、儿子是亲之后,是祖宗父母的后代。怎么样才叫做敬子呢?敬子并不是像现代人那样,儿子需要什么就满足他什么,这个叫满足他的欲望。结果有人说,现在很多人都颠倒了,怎么颠倒了呢?古人孝顺父母叫孝子,而现在什么叫孝子了呢——孝顺儿子,孝顺孙子叫孝子,更有人说,说“现在有了儿自己就成了儿,有了孙自己就成了孙”,这就完全颠倒了。这些话听起来很讽刺,但是已经成为我们活生生的现实了。

敬子,什么是真正的爱护孩子呢?那就是要把祖宗的德行、品质、精神、风范,以及他们的人生经验、创业的教训传达给后代子孙,让这种好的品质、好的德行、好的家风代代相传,这才是真正的敬子。

古人给我们总结出很多教子的格言,比如说:“孝悌为传家之本,勤俭为持家之本,谨慎为保家之本,和顺为齐家之本,诗书为起家之本。”可是我们现在人就很少读这些圣贤书,如果多读一读这些圣贤教诲,在教子方面也会少走很多的弯路。

首先我们看“孝悌为传家之本。”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被惯成了“小公主、小皇帝”了?其实就是因为家长“爱之不以道,适足以害之也。”哪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儿女?但是没有用正确的方法、途径去教导他、引导他,反而是一味的满足他的欲望,这恰恰是把孩子给害了。所以溺爱这个“溺”字写得很有味道,是一个“氵”加一个“弱”字,看到这个字就告诉我们什么叫“溺爱”?就是你爱孩子,把这个孩子的能力、身体都爱得很弱了,是肩不能担、手不能提,上个学书包还要有保姆来代劳,更没有任何承受挫折的能力。这个就是没有自理能力,没有承受挫折的能力,心理健康也出现了问题。

我们看《孟子》中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也就是说,你要让他得到各种各样的锻炼,要让他的身体得到锻炼,让他的心智得到磨练,面对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够泰然处之,甚至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但是现在的孩子被父母娇惯溺爱的结果就是身体很弱,自理能力也很弱,承受挫折的能力也很弱,这个就叫“爱之不以道,适足以害之也。”

“勤俭为持家之本。”从小要养成孩子勤俭的习惯,古人说 :“成由勤俭,败由奢。”曾国藩先生也说:“家败,离不开一个奢字;人败,离不开一个逸字;讨人厌,离不开一个骄字。”一个家庭再有钱也抵不上一个败家子儿给你破败,因为他不单是吃好的、穿名牌,享受奢华,还有很多不良嗜好,比如说喜欢赌博、好色,结果再多的家产也能让他在短短的时间败散掉。

司马光先生告诉我们说:“遗金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你看我们现在很多人辛辛苦苦挣了很多钱,攒了很多钱,自己还舍不得花,目的就是给后代子孙留下一点家产。但是古人提醒我们说:“如果你的儿孙有德行,有能力,他会用自己的德能创造财富,你留钱给他有什么必要?假设你的儿孙又没有德行,又没有能力,你把钱留给他,他迟早都会败散掉,你留钱给他又有什么意义?”

“遗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你看我们读了圣贤书,觉得这个书真是写得太好了,是字字珠玑,给我们人生很多的启发,“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阅读,一种喜悦就油然而生。可惜的是,现在的孩子福报不够,放着圣贤书不去读,却是喜欢看这些微博、微信,还喜欢打游戏等等。结果怎么样?结果大好的青春时光都白白地耗费。现在的孩子教育不好,夫妻不能和睦相处,一个人当领导本来可以平步青云,却突然锒铛入狱。归根结底,都是没有读圣贤书所致。怎么办呢?其实还不是没有办法,“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那就是要自己积功累德、断恶修善,给儿孙做好一个榜样。而且做了好事不要到处去宣传,因为你一宣传,别人就赞叹你,这个“名”也是福的一种,就把你做好事的这个福给报掉了。所以要积阴德,就是做了好事不宣传,这个德行才越积越厚,这个阴德可以庇荫子孙,能够千秋万代。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后边讲的,要让儿孙读圣贤书。这个是讲“家败,离不开一个奢字。”

“人败,离不开一个逸字。”一个人以前都在走上坡路,突然转折了,开始走下坡路了,这个转折点何在呢?什么时候他认为自己的奋斗已经差不多了,可该享受一下人生了,什么时候他人生的转折点就出现了,由盛转衰的时期就开始了。

“讨人厌,离不开一个骄字。”我们读《论语》都知道,在《论语》中有一句话大家耳熟能详:“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但是现在,年轻人已经很少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感受了,反而是走到哪里和人相处不到一个月、一个星期,不是自己不喜欢别人了,就是别人不喜欢自己了,这是什么原因?是古圣先贤说错了吗?原因在于前面几句话我们给忘掉了:“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说一个君子人对每一个人都很恭敬,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处处看到对方的需要,没有什么过失,对每一个人都彬彬有礼,这样他走到哪里,哪里才是自己的兄弟姐妹。

所以,现在的孩子在家里是“小公主、小皇帝”,自我为中心已经习惯了,父母、家人、爷爷、奶奶都是围绕着他的需要、需求在转,当众多的“小公主”“小皇帝”走到一起的时候,不出现矛盾、冲突、问题就不正常了。为什么别人不喜欢自己?原因很简单,就是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有傲慢心。这是讲的曾国藩先生所说的三句话,也是给我们讲“勤俭是持家之本。”

下面一句话,“谨慎为保家之本。”虽然家里很富裕,地位很高贵,但是为人处事还要很恭敬、很谨慎,这样才能长久地保持富贵而不丧失。在前面我们学《孝经》的时候也说:“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你看看现在也有很多富贵人家,他们是这样做的吗?希望自己长久地保持富贵,但是所作所为却和经典的教诲恰恰相反。

《孝经》提醒我们:虽然自己身居高位,但是没有骄慢的表现,这样即使身处高位也没有被颠覆的危险;虽然自己很富裕,但是用度节俭,谨守法度,一言一行很谨慎,都符合礼法的要求,这样虽然富有,也不会有入不敷出的危险。“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这个才是长久保持富贵而不丧失的方法。现在出了富二代、官二代、富三代、官三代的问题,原因就是教育出现了问题,没有学习圣贤经典所致。

“和顺为齐家之本。”中国古人说:“家和万事兴。”你看这个家族以后能不能够兴旺发达,就看他们家团结不团结,能不能够和睦相处。同样我们看一个单位、一个企业能不能够兴盛,看什么呢?也是看这个企业单位里边的人能不能够互相团结、互相合作、互相帮助。我们一个同门师兄弟也是如此,古人讲“师徒如父子。”同学之间就像兄弟姐妹一样,所以同学之间能够互相赞叹、和睦相处、团结互助,这就是孝敬老师,因为这是真正地依教奉行。所以“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对同学不能够团结,不能够和睦,甚至还搬弄是非,恶口两舌,这个罪过就很大了,因为你不孝不敬,还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你看一个人有没有孝敬之心,就可以通过他和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是否和睦、是否随喜赞叹就可以看得出来。

“诗书为起家之本。”中国古人有一句话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话在古代说没有问题,因为古代人所读之书都是圣贤之书,但是现在这样说就会产生一些流弊,为什么?因为现在的书并不都是圣贤之书。很多人没有读圣贤书,学了很多知识技能,越学得多,反而越傲慢;学得越多,越不能够孝顺父母、尊敬老师;学得越多就越偏离了道。

古人说:“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因为古人所读之书都是圣贤之书,教导你如何处理人伦关系,如何顺应天道自然的规律来生产、生活。在古代读书人特别受尊重,为什么呢?因为读书明理、理得心安,自己可以坦荡荡,生活得无忧无虑,上不怨天、下不尤人,而且还能够以自己所学之道来帮助别人、成就他人。

古人的这些教诲对于我们现代人如何教育儿女都是非常重要的提醒。“敬子”就是以良好的教诲来引导孩子,而不是一味地满足儿女的欲望。古人说:“惯子如杀子”,“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养了儿子没有加以良好的教导,结果他长大了,长了一副驴脾气,这个驴的脾气都很怪也很烈,顶撞父母、不尊敬父母,有的甚至还打爹骂娘,没有丝毫感恩之心,这样的儿子,确实与其有,还不如不有;“养女不教如养猪”,这个女儿只知道吃穿享受,不知道尽自己的本分,到了婆婆家里也不知道孝敬公婆,不知道助夫成德,甚至现在连儿女都不愿意教育,自己的责任没有尽到,只顾吃喝享受,这不就像养猪一样了吗?

中国古人特别重视对继承人的培养。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无后”不仅仅是指没有儿子,更重要的是说没有可以承传家道、家业、家风、家教的圣贤的子孙,特别是对于为君者而言,对于继承人的培养更是非常重视。

在《汉书》中记载着这样一段话,其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对继承人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夏为天子,十有余世。殷为天子,二十余世。周为天子,三十余世。秦为天子,二世而亡。人性不甚相远也,何三代之君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也?其故可知也。”说“你看到,夏朝的天子传承有十几世,殷朝的天子传承有二十多世,周朝的天子传承了三十多世,但是到了秦朝,天子传承到二世就灭亡了。人性本来都相差不大,为什么夏商周三代的君主有道而能长久,秦朝的君主无道而突然灭亡了?这其中的缘故可想而知,什么缘故?那就是教育继承人的方式不一样,对继承人的教育重视程度不一样。

古人是怎么样教育继承人的?古代的君王,在太子还没有出生之前就很重视胎教,太子出生之后更要用礼来引导。怎么样用礼来引导呢?让成年男子背着他,由专门负责礼的官员穿好端服,戴好礼帽,带着太子拜天,也就是要行祭天之礼。为什么要行祭天之礼?这就是培养太子的敬畏之心、恭敬之心,当路过宫门的时候,要把太子从背上放下来,这个宫门就是君主处理朝政的地方,本来这个太子是在人身上背着的,但是在路过宫门的时候,一定要把他从背上放下来,以示恭敬;在路过宗庙的时候,这个宗庙里供奉的是祖先的牌位,也是祭祀祖先的地方,就要恭敬地小步快行,这也是表示恭敬。这是做孝子的应有行为。

为什么古人有恭敬心?这个恭敬心都是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通过礼来培养出来的。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表达了这种恭敬、感恩和畏惧之心。就像《弟子规》中所说的,“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很多人说这是不是形式主义呢?我们家孩子工作任务重,学习压力大,就是孩子先吃。这个小小的礼,就是让孩子在生活中培养起感恩之心。因为他的父母、爷爷奶奶忙了一天,又是做饭、又是洗衣服、又是收拾屋子,他们还没有先动筷子,作为晚辈的,对这个家庭的付出最小、贡献最少,怎么有资格先动筷子呢?就是从这个小小的礼上来体现出他的恭敬之心和感恩之心。

这个孩子的恭敬心,他不是一下子就长养出来了,而是需要从生活的礼仪之中来教化而成。所以从婴孩开始,对太子的教导就已经开始进行了。例如,在周成王年幼,尚在襁褓之中的时候,就请了邵公做他的太保,周公做他的太傅,太公就是姜太公,做他的太师,这都是当时全国最有道德学问的人。什么是太保?“保”,保其身体,也就是要保护太子的身体,让他的饮食起居,都符合自然规律,讲究养生之道,这还不算,还要让他的言行中规中矩,很有威仪。“傅”,傅之德义,这个太傅的责任就是教导他道德仁义,培养起他高尚的道德品质。“师”,导之教训,太师就是给他各种训诲和教育引导,包括治国平天下的这些道理,这是三公的职责。除此之外,还为成王设置了三少,那就是“少保”、“少傅”、“少师”,他们是平常、日常起居都和太子生活在一起,也就是说,他们负责把太师、太傅、太保教导太子的道理表演在生活之中,让太子看到、学到,从孩提懂事的时候,三公三少就为他讲明孝、仁、礼、义的道理,引导他把这些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远离恶人,不能够让太子看到丑恶的行为。这还不算,还要挑选天下品行端正的人,比如说,孝敬父母的、友爱兄弟的、博学多闻的、传道有方的人来辅佐、保护太子,让这些人和太子生活出入在一起,“故太子乃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这个太子一出生所看到的就是正事,所听到的就是正言,所走的就是正道,前后左右都是正人君子,这样太子平日习惯了和正派的人在一起生活起居,他的行为就不能够不端正,就犹如一个人生长在楚国,不可能不会讲楚国的方言。

孔子说,少年时养成的品德就如同天性,养成了习惯就如同本来具有一样自然而然。这个就是“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从这里我们能够体会到,古代的君主是多么重视对继承人的教育和培养。

一般的家庭虽然不像君主这样重视,但是也非常重视对儿女的教导。相对而言,我们现在社会结果出现了富不过三代,富不过两代甚至富不过当代的现象。有钱人被称为土豪而不是贵族,原因何在?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我们缺少了传统文化、礼义道德的教育,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伦理道德的教育所导致。

后面还讲敬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敬身,就是敬重、尊重自身。怎么样才是敬重自身?《弟子规》上说,“身有伤,贻亲忧”,自己的身体有损伤,会让父母家人担忧,所以首先要保重好自己的身体,让父母家人放心。最无私无求的、关心我们的人,就是我们的父母、亲人,除非有个别不正常的父母除外,我们要相信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最无私无求的,尽管父母对儿女管教的方式可能很极端,但是都是出于一种父母对儿女的爱心。这一点你体会到了,才能够消除很多误解,才能够不和父母去对立,产生逆反。而你不和父母起对立的时候,你能够以一颗善心去和人交往的时候,这种不和任何人起对立的习惯才能够养成,我们对人怀疑、对人不信任,根本的原因在哪里?其实是由对父母怀疑、对父母不信任所导致的。古人讲化解矛盾,化解靠的是真诚之心的感化,而不是对立和逆反,用对立和逆反的方式,只有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彼此双方都痛苦。特别是当一个人和自己最亲近的父母有对立、有情绪,不能化解的时候,彼此之间的痛苦是最深的。为什么?本来父母和儿女的心是相通的、是一体的,但是现在彼此之间有了障碍、有了隔阂、有了误解,结果就是彼此之间谁都高兴不起来。我们学了传统文化之后才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是可以通过感化、通过交流,化解很多矛盾的,不总是对立、冲突的关系,这个冲突和对立让彼此之间都有压力、都紧张、都痛苦。做儿女的,如果能够深深体会父母的存心,就能够理解他们的一些哪怕是极端的做法,进而能够感化父母、化解矛盾。

敬重自身,除了对自己的身体要注重保养、注重健康养生之外,还要注重提升自己的德行,让父母放心。《弟子规》上又说“德有伤,贻亲羞”,如果我们的修身不够完美,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有很多的问题,走到哪里都产生障碍,让父母也会很担心。一个真正能够让父母放心的人,那几乎就是一个完美的人了。所以古人才说“求忠臣于孝子之门”。

为什么“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因为这个孝子时时刻刻都不忘记父母,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希望能够让父母更受尊重,而不是让父母蒙羞,那他自自然然的就能够克制很多欲望,就知道拒绝很多无理的要求。一个孝敬父母的人,最害怕别人说的一句话,就是“你这个人很没有教养!”为什么?因为这句话不仅仅是骂了自己,还侮辱了自己的父母。所以我们在德行上没有亏欠,才能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个尽孝才尽得圆满。对于一国之君而言,要敬重自身。那就要求对自己的修身很完美,能够使自己的江山事业代代相传。在这段话之后。哀公问孔子:“请问什么是敬重自身?”孔子怎么回答的?孔子说:“国君发表错误的言论,则民众就会起而说不正当的话;国君如果做了错误的事情,民众也会起而效法。国君的言论不可超越政令,行动不可逾越规范。自己的言行不超越政令规范,老百姓就会恭恭敬敬地听从您的命令。如果做到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敬重自身了。能够敬重自身,就能够成就双亲的名声了。”哀公很好学,他接着问:“什么是成就双亲的名声?”孔子回答说:“所谓的君子,就是成就了名声的人。能够敬重自身的人,百姓就送给他一个名称,把他称作什么呢?把他称为“君之子”。那就是君子的儿子。这样就使他的双亲得到荣显,使他的双亲成为君子,这就是成就了双亲的名声。”孔子随后说到:“如果治理政事而不能够爱护民众,那就不能成就自身。不能成就自身,就不能安稳地拥有自己的国家,不能安稳地拥有自己的国家,就不能够乐行天道。不能够乐行天道,就不能够成就自身。”

哀公说:“请问什么是成就自身?”孔子回答说:“使自己无过错于天下,就称之为成就自身。”“无过错于天下”就是你的言行思想都符合天道,君主能够做到这一点,那就是成就自身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君主要成为一个好的君主,敬重自身,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要好学,因为“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而且学什么也非常重要,只有认真学习圣贤经典,才能够保证自己的言行符合天道,没有过错,这样才不至于以盲引盲。

一个人只有自爱才能爱人,自尊才能够尊人。一个人懂得敬爱自己的儿子,才知道敬爱天下人的儿子。为什么?因为你疼爱自己的儿子,你就知道天下的儿子也都是为父母所生,他们的父母和你一样,也有疼爱儿子的心,也是非常不容易。所以就能够以仁爱之心,爱戴、爱护天下的百姓。敬爱自己的妻子,也能敬爱他人的妻子。怎么敬爱?就是要以礼相待。自己不希望自己的妻子被别人欺负,自己也不能够欺负别人的妻子。这种推己及人的做法,才能够使自己心量拓开,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当然一个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真正明了因果的规律。你要知道,你不想做的事,你做给别人了。这个因果也会返回到你自己的身上。这个不好的事也会降临在自己的身上。只有真正明白或者相信因果的规律,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讲治家的卿大夫,当然也包括治国的国君和治天下的天子,能够以正确的方式、方法,去敬爱妻子、儿女甚至臣下奴婢,所以能够得到众人的欢心,恭敬侍奉自己的父母双亲。

“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飨之。”这个“夫”是发语词,没有实在的意义,“然”就是如此、这样的意思。“故生则亲安之”,“生”就是指父母健在的时候。“安”就是舒适安乐。父母在世时,努力使父母快乐,所以父母就心安。这就是“生,事之以礼。”,“祭则鬼飨之”,这个“飨”通享用的享,就是指鬼神享用祭品。父母过世的时候,祭祀父母的时候,努力做到严肃恭敬。所以过世的父母,即使成为鬼神,也会来享用祭品。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父母在世的时候能够身心安稳,死后成为鬼神,也能够享受子孙的祭祀。”这个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因此使得天下太平,为什么天下太平?因为上下无怨,故和平。因为上级和下级之间没有怨恨,所以会安定和平。“灾害不生”夹注中说“风雨顺时,百谷成熟。”这个灾害主要是指天灾,因为人心善良,感得风调雨顺,各种谷物都得以成熟。这也是境随心转。“祸乱不作”这个祸乱主要是指人祸。为什么祸乱不作呢?夹注中说“君惠臣忠,父慈子孝,是以祸乱无缘得起也。”君主乐于施惠,臣下忠诚尽职,父亲慈爱,子孙孝顺,因此祸乱没有缘故得以出现。“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所以圣明的君王以孝道治理天下,就会有这样的效果。夹注中说:“故上明王所以灾害不生,祸乱不作,以其孝治天下,故致于此。”上面所说的明王在位,之所以能够灾害不生、祸乱不作,天灾人祸都不产生,就是因为他以孝道治理天下,所以才能够达到这种效果。

“《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这个“觉”就是大的意思,有大德行,四方之国,顺而行之也。有大的德行,伟大的德行,所以四方的国家都会顺从,而归附于他。这个《诗》就是指《诗经·大雅·抑》篇。

最后引用《诗经》中的一句话说:“天子有伟大的德行,四方的国家都来归顺他。”这个就是“得道者多助,顺天而昌。”中国古人自古以来都提倡“王天下”,提倡王道政治。什么是王天下?就是自己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五伦关系处理得井井有条,别的国家看到了心生向往,都愿意来学习仿效。这个“王天下”就是给大家做一个好的榜样,而不是“霸天下”的传统。

早在一九二四年,孙中山先生就对西方的“霸道文化”和东方的“王道文化”做了一个很好的对比,他在《大亚洲主义》的演讲中这样讲道:“就最近几百年的文化讲,欧洲的物质文明极发达,我们东洋的这种文明不进步。从表面的观瞻比较起来,欧洲自然好于亚洲;但是从根本上解剖起来,欧洲近几年是什么文化?是科学的文化,是注重功利的文化。这种文化应用到人类社会,只见物质文明,只有飞机炸弹,只有洋枪大炮,这是一种武力的文化。这种专用武力压迫人的文化,用我们中国的古话来说就是‘行霸道’,所以欧洲的文化是霸道的文化,但是我们东洋向来轻视霸道的文化。还有一种文化,好过霸道的文化,这种文化的本质是仁义道德。用这种仁义道德的文化,是感化人,不是压迫人;是要人怀德,而不是要人畏威。这种要人怀德的文化,我们中国的古话就是‘行王道’。所以亚洲的文化,就是王道的文化。”

但是很多人却认识不到这一点,在《淮南子》中说了这样一句话:“今谓强者胜,则度地计众;富者利,则量粟称金。若此,则千乘之君无不霸王,万乘之国无破亡者矣。国之亡也,大不足恃;道之行也,小不可轻。由此观之,存在得道,而不在于大;亡在失道,而不在于小也。”

意思是说:“现在有人认为只要强大就可以制胜,于是便怎么样呢?丈量本国的地域,计量本国的人口,认为只要富有,国事就顺利,所以热衷于计量储存的粮食,称量金银。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有千辆马车的君主无不可以称霸诸侯;有万辆马车的大国,便是永远不会灭亡了。事实上,一个国家将亡,再大也是靠不住的;如果道义畅行,国家虽小,也不能轻视。由此看来,国家得以存在,是因为有道,而不在于其大;国家所以灭亡,在于失道,而不在于其小。”

讲王道就是主张仁义道德;讲霸道,就是主张功利强权。讲仁义道德,就是要用正义公理来感化人;而讲功利强权,就是用洋枪大炮来压迫人。

孙中山先生在演讲中也指出:“现在世界文化的潮流,就是在英国、美国也有少数人提倡仁义道德;至于在其他各野蛮之邦,也是有这种提倡。由此可见西方之功利强权的文化,便要服从东方之仁义道德的文化。这便是霸道要服从王道,这便是世界的文化,日趋于光明。”

当前世界危机四伏,汤恩比等人,有识之士也认为:要拯救今天的灾难,唯有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答案。我们知道汤恩比先生,他是一个著名的历史哲学家,专门从文化的角度研究历史,所以他是历史哲学家。他研究了各个国家的文明发展史,最后得出了结论说:“能够真正解决21世纪社会问题的,唯有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放弃霸道文化,施行王道的文化。

而《群书治要》正是一套以王道治国的纲领,所以现在的美国还有一些西方国家,为什么衰落呢?只要好好读一读《群书治要》就能够找到原因。《群书治要》,中国人读了之后,可以真正树立坚定文化自信。外国人读了《群书治要》,他可以深入理解中国的王道政治,他就可以更容易地放下成见,避免“以己度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才能够真正相信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诚意,是出自中国“爱好和平,追求和谐”的文化传统,才能够为建设合作共赢的世界新秩序而携手努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大力宣扬《群书治要》的原因,确实读了这一本书,可以给世界带来光明的前程。

我们今天就学习到这里,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