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孝经》第5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孝经》第5集
2020-08-10

诸位同学,大家好!


我们继续学习《群书治要•孝经》,请看《庶人章第六》。这一章是讲平民百姓的孝道。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违礼法、恭谨做人、节约用度,努力地奉养父母,这就是庶人的孝。在本章最后还总说五孝,指出人虽有贵贱、尊卑的不同,但是事亲尽孝的心是没有差别、没有终始的。

我们看经文:“子曰,因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因天之道”这个“因”就是顺着、循着的意思。顺应天然、自然天道的规律。这个就是“因天之道”。

古人讲,生产、生活都要顺应自然天道的规律,这样才是最健康、最养生的生活方式。古人讲一年有春、夏、秋、冬。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农耕就要顺应天时,春天生发、夏天成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

但是我们现在认为科技发展了,可以种反季的蔬菜。实际上这种反季的蔬菜容易生长很多的虫。而且对待这些虫害,就是用农药。结果一种农药还不够,还要用几种农药配合起来,这个对人、自然、健康也会产生影响,这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

古人认为生产要顺应自然之道,生活也要顺应自然天道,这个才最养生、最健康。比如说过夜生活的人,他就违背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因为一年有四季,一天也有四季。日春是早晨三点钟,三点钟春天已经来了,春天主生发,我们就可以起床来活动读书了。五点钟是惊蛰,小动物出来活动的时候,这个时候你起身打打太极拳,练练八段锦,对于你的生活、精气神都很有好处。六点钟是一天的春分,就是春天的一半过去了,你再迟、再迟不能超过六点起床,否则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你还没有起床赶上春天的生发。春天生得不好,夏天长得就不会很茂盛。夏天就是上午九点钟到下午三点钟,有的人上课或者工作就没精打采。下午三点钟到晚上九点钟是一天的秋季,主收。而最好的休息时间就是晚上的九点钟到早晨的三点钟,特别是十一点到一点,这个是一天的日冬,一天的寒冬。如果这个时候你还不睡觉,很精神,就等于穿着很单薄的衣服出现在寒冬腊月,久而久之,很容易着凉、生病。

你按照自然节律饮食起居,像三点钟起床读书,五点钟活动一下,最迟不超过六点钟起床,这样的人就会满面红光,脸上也非常有光泽。反之,你看那些过夜生活的人,晚上该睡觉的时候不睡觉,早晨该起床的时候不起床,没有赶上春天的生发,你就会发现他脸上黯淡无光,然后身体久而久之还会得病。

按照自然节律饮食,也是很重要的。比如说早饭要吃饱,午饭要吃好,晚饭要吃少。现在人却恰恰相反。早晨要去上班,又起得很晚,匆匆忙忙吃上一口饭。中午也是在单位里食堂吃,吃一个盒饭,将就一下。到了晚上大吃大喝,应该吃得少的时候,恰恰吃得最丰盛。

一般晚上的宴请要喝酒,还要吃大鱼大肉。我们想一想,这些大鱼大肉放在常温之下。像夏天的时候三十几度都会发臭、都会变味,我们把这些大鱼大肉吃进去之后,没多久就上床休息了,胃就不再活动了。这些大鱼大肉在37度左右的体温中,呆上七八个小时能够不腐烂吗?第二天早晨一起来一打饱嗝,这个气味就很难闻。所以很多人口气很重,都是和自己没有按照自然节律饮食起居密切相关。

古人特别讲究养生之道,讲“上医治未病,不治已病”。而按照自然节律饮食起居,是最健康的,这个叫天补。所以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天补。在《礼记•月令》中也说,吃什么样的食物最健康、最养生?要吃当地、当季,甚至告诉你是方圆三十里之内的食物,是最健康、最养生的。而现在人很多不明白这个道理,花了很多的钱去买进口的、昂贵的水果。但不知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些水果是养当地的人的,我们吃了并不健康。所以我们到了一个地方要吃什么食物?就看当地人吃什么。当地的市场上最多、最便宜的,那个就是当地、当季的水果和蔬菜。

“分地之利”,这个“分”就是分别、辨别的意思,“利”就是利益、好处。要分辨土地的特性和优势,因地制宜来种植农作物,从而获得好的收成。古人说要分辨五土。这五土,根据《周礼•大司徒》记载。“一曰山林,二曰川泽,三曰丘陵,四曰坟衍、五曰原隰”。这个“分地之利”,就是要充分分辨山林、川泽、丘陵、水边平地、低洼湿地等五种不同的土地,观察其高下的不同,因地制宜地种植农作物。这个就是合理地利用土地,根据土地的特点和适用情况来获得最大的收成。这样做,既保护环境,又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还能够节省成本,有利于人体健康。

“谨身节用,以养父母”。这里边有批注,“行不为非为谨身,富不奢泰为节用”。也就是自己的所作所为都符合正道,不为非作歹,这个叫“谨身”。也就是谨慎自己的行为,以遵守礼法的要求;言行合于礼法,不作违礼的事,就能远离刑罚的羞辱。

“节用”就是节约俭省,生活不奢侈浪费,不过分地消费,谨慎尊礼,节省用度,以此来供养父母,这是一般百姓应该尽的孝道。唐玄宗把这四个字用三句话来批注。他说:“身恭谨则远耻辱,用节省则免饥寒,公赋既充则私养不阙。此庶人之孝也”。

第一句话讲“身恭谨则远耻辱”就是谨身的意思。谨慎自己的行为举止和品德修养,就能够自然地远离耻辱。耻辱都是因为自我放逸的结果。因为人不自重、不自爱,所以才会遭受耻辱。特别是在污染、诱惑很多的现代社会,如果一个人没有恭谨之心,在财色名利的诱惑面前,把握不好自己,就很容易遭到耻辱,败德坏名,甚至身败名裂,辱没自己的父母。像佛教的戒律中也讲,“不谤国主、不做国贼,不犯国制”,这些也都是谨身的要求。

“用节省则免饥寒”,这句话也非常适用于当代社会。因为现在很多人都养成了一种铺张浪费的习惯。古人很早就提醒我们,家败离不开一个“奢”字。即使是家资万贯也不够一个败家子给你败散掉。因为他吃得很过分,穿得都要求名牌,这还不算,还有很多不良嗜好,比如说好色、赌博等等。这样非常奢侈浪费的生活,即使是家资万贯,也迟早会败散掉。所以古人说“至要莫如教子”。

我们看在《习仲勋传》最后一章《家庭生活与家风》中,记载着习老是如何教育孩子的。习仲勋注意教育孩子从小养成节俭的良好生活习惯。他言传身教,从点滴做起,经常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言教育孩子。吃饭时掉在桌子上的米粒儿都要捡起来吃掉,一丁点儿也不浪费。吃到最后,还要掰一块馒头,把碗碟上的菜汁擦干净。这种无声地教育使孩子们都养成了一种不浪费一粒粮食的好习惯。孩子们的衣服和鞋袜大都是接力地穿,大的穿旧了,再让小的穿。

习仲勋还非常注意保护环境,节约水电,经常教育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力行节约。习家人节俭行为出乎人的意料。习仲勋习惯用浴盆洗澡,每次洗完澡的水留着让孩子们再洗,然后还要用澡水洗衣服。家里厅堂上的灯,晚上一般很少打开。他要求房间里只要没人,一定要随手关灯。在外面散步时,看见地上有烟头,他都会俯身捡起,扔到垃圾桶里。在他的影响下,家人一直保持着随手关灯、节约用纸、拧紧水龙头,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的良好习惯。不仅儿女们一直保持着,就连孙辈们也继承了爷爷的这些好传统。所以你看,习仲勋能够用这样的方式教育儿女,所以才培养出习总书记这样的一代领导人。

“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一个历史的规律。不仅仅一个家族是如此,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政党,也是如此。

为什么富不过三代呢?就是因为第一代创业的人往往都是白手起家、兢兢业业、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下事业。到了第二代,条件好了,但是还能够耳闻目睹父辈创业的艰难,还知道克勤克俭,所以能够使事业发展壮大。但是到了第三代一出生,过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知道祖辈、父辈创业的艰难。不知道克勤克俭、励精图治,还学会了骄奢淫逸、铺张浪费。这样久而久之就把祖辈、父辈所打下的基业给败坏光了。

在美国,只有30%的家族企业到第二代还能够延续,等到了第三代就只有12%了,继续往下发展,四代以后仍然能够存在的家族企业则只有3%。同样的规律在西班牙的说法是酒店“老子——儿子富人——孙子讨饭”。葡萄牙的说法是“富裕农民——贵族儿子——穷孙子”。而德国人则用“创造——继承——毁灭”来形容家族企业在三代里的发展情况。

我们现在也可以经常看到中国的青年留学生坐在飞机的头等舱里,看的不是健康杂志,而是一些黄色刊物,而最令人惊讶的事是有些留学生动辄就购买豪宅,出手阔绰,生活上的豪华奢侈更是令人吃惊。他们驾驶的是最贵的跑车、佩戴的是名表、名贵的首饰。但是每一天上课还要父母远在千里之外,万里之外按时打长途电话来叫醒。他们的骄奢程度确实是令人惊心。司马光先生在《资治通鉴》中说 “爱之不以道,适足以害之也”。父母爱孩子,但是方式错了,结果恰恰是把孩子给害了。

在2002年的时候,欧洲一个金融世家的后代在继承了庞大的家产之后,却因为服食过量的海洛因而去世,年仅23岁。这些被称为富裕病。这些富裕病的原因都是生活缺乏目标,最重要的是没有接受文化的熏陶和文化的滋养。

学习传统文化有什么好处呢?用传统文化的这些道理来生活,并且教育孩子,才能够使自己的家业、家风、家道代代相传。才能避免“富不过三代”的恶性循环。古人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看凡是能够承传三代以上的家族,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而在他们的家庭教育中,都很重视节俭、美德的培养。

我们前面讲过,康熙皇帝在位的时候,曾颁布了《圣谕十六条》,用以教导百姓。其中有一条就是“尚节俭以惜财用”。特别强调“开其源尤当节其流”。就是我们不仅要知道去生产、聚集财富,懂得开源,而且还要懂得节流。就是要懂得节省,在用度花销上不要过于奢侈浪费,这样这个财才“不可胜用也”,这个财富用也用不完。

《礼记》中讲“国奢,则示之以俭;国俭,则示之以礼”。孔子说,“礼,与其奢也,宁俭”。意思是说,如果这个国家奢侈之风盛行,就要教导人们崇尚节俭,要“示之以俭”。如果这个国家风气太过简朴,就要“示之以礼”—就是要懂得礼仪。也就是说,过分的节俭也是不符合中道的,要符合“礼”的要求。特别是当客人、外宾来访的时候,我们自己平时可以很节俭,但是招待客人、招待外宾还是要符合“礼”的节度,这样才不失礼。

孔子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他说这个“礼”与其搞的太奢华,太浪费铺张,还不如节俭,宁愿节俭。这是提醒我们节俭才是礼的根本。那我们现在,奢侈之风盛行,人们竞相比着穿名牌、坐高档轿车、住豪华别墅、吃山珍海味,穿绫罗绸缎、坐宝马香车。

习主席曾经指出,“有些领导干部爱忆苦思甜。口头上说是穷苦家庭出身,是党和人民培养了自己,但言行不一,心里想的是自己当上官了,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要好好享受一下当官的尊荣,摆起官架子来比谁都大。享乐主义实质是革命意志衰退,奋斗精神消减。根源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正确,拈轻怕重、贪图安逸、追求感官享受。奢糜之风实质是剥削阶级思想和腐朽生活方式的反映,根源是思想堕落、物欲膨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

在这种奢侈风气盛行的情况下,在党的十八大之后提出了八项规定,这就是“国奢示之以俭”的做法。而在位的领导者能够节俭,就会起到上行下效、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所以说,虽然奢侈之风很盛行,但是只要领导者带头反对奢靡之风,力行节俭,而且大力倡导传统文化的教育,这个风气还是可以扭转过来的。

古人说,“暴殄天物,则必遭天谴;好蠹民财,则必招民怨;纵欲败度,殃祸立至”。什么意思呢?如果人对于自然界所生产的这些物品、物产不是很节俭,而是过分地消耗,结果一定会有灾祸,必然遭到天谴,“殃祸立至”,这个殃祸马上就来到。

在明代的时候,就有这样一个例子,明代有一个人叫张牧之,他们家世世代代都是对国家有功勋的人,拥有的资产不计其数。他这个福分,其实都是祖宗给他积下的。但是他不知道节俭,过着奢华骄纵的生活,就是连王侯都比不上。他的婢女都穿着锦衣绣服,奴仆也穿着绫罗绸缎。妻妾们穿着的用度就更加奢华了。奢华到什么程度呢?他们拿着绫罗绸缎来缠脚,拿帛来作抹布,丝毫都不觉得可惜。他们家有一个“聚景园”,春天牡丹花儿一开就用各种奇异的景观构成了一个五亩大的棚子,用彩丝做绳,聚集了姬妾一百余人来歌舞饮酒,还取名为“百花同春会”,每唱一曲歌就赠给绢两匹。

有一位客人看了之后,就劝他,说:“过去寇莱公身为宰相,让歌姬陪酒给绫一匹,只赏给她绫一匹。有识之士就讥讽他过于奢侈,并且为他做了一首诗: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哪知织女机窗下,几度投梭始得成。”意思是说,有人唱一首歌就赠给她一束绫。被赠的这个人还觉得赠的太轻了。谁知道这一匹绫是织女在织窗下拨动了多少次的梭子才把它织成呢?寇莱公听了这首诗就很后悔。而明公您的爵位还不及寇公,用度不应该太过分了呀。”

结果张牧之听了之后却哈哈大笑,他说:“莱公是个穷酸汉,他哪里能和我相比呢?”到了冬天的时候,他就剪彩绸为花,用彩色的绸子剪成花,挂在树枝上,旧了之后就把它换下来,换成新的,每年的彩绸费用就不计其数。结果怎么样?这样做没过几年,张牧之就死去了。而家里又被清算,结果他的妻妾都穿破了的鞋,向人要一尺一寸的布丝,人家都不给他们。这就是暴殄天物,最后得到的灾殃,这都是现世报活生生的例子。

而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有很多很多。但是可惜现在人却不读圣贤书,不懂得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在党的十八大之后,针对党员领导干部中的奢靡之风,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对遏制领导干部的奢靡之风产生了强大的约束力。但是如何遏制富商们的奢靡之风呢?那就必须要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让他们读书明理,使他们自觉地过上一种节约用度的生活。而且要明白“富不过三代”的道理,甚至“富不过当代”。

第三句话,“公赋既充,则私养不阙”。这个“公赋”就是现代的税收。有所收入就要向国家缴税,这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佛教中也有这样的教诲:“不漏国税”。因为财布施得财富。对国家的贡献越多,越不偷税漏税,自己的心地正大光明,过日子也特别的安稳。而财富也会因为你的越施越多,这是讲老百姓的孝道。

下面说“此庶人之孝也”。这个“庶”就是众的意思,为天下众人也。这是讲一般百姓众人的孝道。

在东汉的时候,当时有一个人叫江革,这也是二十四孝中的一个故事。当时社会很动乱,出了很多盗贼。为了避乱,江革就背着母亲到处逃难。因为他从小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他和母亲两人相依为命。在逃难的过程中,他多次遇到盗贼,要把江革给劫夺去。每每遇到这种情景,江革就哭泣着说,“我有老母需要奉养”。结果每一次盗贼都被他的孝心所感动,也就不忍心杀害他。

后来江革就背着母亲,来到了邳下这个地方。因为一路行走,钱财都用光了,也很贫穷。为了奉养老母亲,他每一天就光着上身,赤着脚去给人家做苦工。靠出卖劳力来奉养母亲。老母亲所需要的东西,他都给一一地筹备齐全,不让她有任何的欠缺。你看一个人已经贫穷到这样的程度,但是还是不惜勤苦地工作,甚至出卖苦力来奉养母亲,不让老母亲有所缺乏。

我们想一想,一般的百姓家庭贫穷、困乏,能与江革相提并论吗?但是我们对父母的奉养,可能还不像江革那样尽心尽力,能够让父母衣食无缺,父母所需要的一应俱全。这个就是讲庶民的孝道。

孔老夫子说,顺应自然规律,分辨土地的不同特点,行为谨慎,节约减省,以此供养父母。这就是老百姓应尽的孝道。

下面一句是总结前文,“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孝无终始”,这个“终始”是指孝道,始于天子,终于庶人。无论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还是庶人,都能够行孝。不分高低贵贱都要行孝,这是“孝无终始”。

“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这句话有两种解法。第一种解法,孝道是人人都能做到的,而担心自己做不到,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说不能孝敬父母之人,“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在《德育古鉴》上说,有些人名为孝子,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孝子。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说有一些有钱的人,嫌父母年老多病,就对人说,父母不愿意和我们住一起,所以就送到养老院去了,把他们安置在那里;有的害怕父母太偏执,就找一个理由违逆了父母的意思,离父母而去,也和父母分家了;有的是厌恶父母耳聋眼花、腿脚不便、反应太慢,所以就不耐烦,不以和颜悦色的态度来侍奉父母。结果怎么样呢?下面几句话说得特别好,“遂至日远日疏,备物鲜情,意色冷淡,尊而不亲”。对父母是一天一天地疏远,一天一天地冷淡,虽然物资都不缺乏,很完备,但是很少有父子之间的亲情。“备物鲜情,意色冷淡”,在心里既不依恋牵挂、怀念父母,在表情上也是很冷淡,对父母没有发自内心的关爱之情。“尊而不亲”,虽然尊重父母,但是没有亲情,所以说起来是孝子,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孝子。所以尽心竭力地侍奉父母,确实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需要每一个人都要去努力都要去赡养父母。

历史上有很多名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样尽心竭力地照顾自己的父母。历史上有一位德行和道业都很高的道济法师,他常常在城东讲经,所以经常担着担子到城外去讲经。在讲经的时候,前面的担子里担着自己的老母亲。另一个担子里面装的是经书、佛像等等。他经常对人讲,如果有母亲能够亲自奉养,他的福分,就和供养登地的菩萨所获得的福分是一样的平等的。所以家有老母、老父可以让你供养,那是你的福分,也是给自己积福的一个好机会。他的父母衣食、大小便等等,他都是亲自来照管。

有人看他讲经很辛苦,就想帮助他去照顾母亲。他怎么说呢?他说,“吾母非尔母也”。这是我的母亲,不是你的母亲。所以他就坚持亲自来照顾母亲。无论是出家的僧众,还是在家的居士,听到他的故事都被他感化。这样的人可以说是竭尽全力地来侍奉母亲了。

很多人听到这样的故事,感觉到很惭愧。因为什么呢?因为虽然自己很有条件,但是并没有像道济法师那样,能够亲自竭尽全力地照顾父母,以尽孝道。那么“患不及者”还有一种解释,这个“患”就是祸患的意思。祸患不降临其身。也就是说,一个人能够行孝道,就可使人远离祸患,趋吉避凶。

因此,从天子到百姓,不分贵贱,行孝都是无始无终、没有止境的。如果不能始终如一践行孝道,那么祸患一定会降临到他的身上,这是总说五种孝道。强调上至天子,下到普通的百姓,都应当圆满孝道,能够践行孝道,灾难自然不会靠近自己。这就是“未之有”,是说从来没有过的。

在《德育古鉴》上,《孝顺》这一篇前面,有一段话总结了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做不到孝顺父母?在它的导言开头这样说,“颜光衷曰,天下哪有不孝的人?”,颜光衷先生说,天下哪有不孝的人呢?因为孝是人的天性,人的本性。这种天性,我们看孩子在摇篮的时候,在襁褓中的时候,就能够观察得到,你看这个孩子对父母的微笑、亲爱、依赖都是自然而然的,没有任何矫揉造作,不是装出来的,也不需要人教。所以人天生对父母就有一种亲爱,所以父子有亲,这是天性,所以哪有不孝的人呢?

“虽有不孝的人,而称之孝则喜;名之不孝,则怒且愧”。即使有不孝的人,如果你称赞他很孝顺,他也会很高兴,很欢喜;如果你批评他不孝顺,他也会非常愤怒、生气,而且很惭愧。

“充此良知,便是大孝根苗,只是习性习气不能自化,所以依旧不孝也”。把这良知良能、本有的良心扩充,这就是大孝的根本。只是因为人已经习惯了,所以不能改变不孝的行为,依旧去做不孝的事。

他说不孝的人之所以习以成性,那是有原因的。他把这些原因总结为七个方面。

第一就是娇宠。因为儿女受到父母的怜爱太多了,所以经常顺着孩子的性子,事事让他占先;做事都考虑儿女的需要,首先想到儿女的心,任他安乐,突然之间你做了不顺他意思的事,就像十件事,有九件事你都满足了他,只有一件事没有满足,他就不能忍受了,就要一哭、二闹、三上吊,这就是因为平日娇宠惯了。

第二是习惯。如果一个人语言粗率惯了,他就敢对父母说一些违逆的话。如果一个人对父母的照顾行为简慢惯了,他就敢做一些放肆的事。父母对待儿女都习惯于把好吃的东西留给儿女,自己少吃,甚至不吃,结果久而久之,儿女就习以为常,不再体会到父母吃的是不是习惯了。父母经常拖着重病去做家务事,结果久而久之,儿女也就习以为常,不关心父母的痛痒了,这就是因为习惯。

第三是因为乐纵。有的人对朋友特别讲义气,别人说,“你今天有没有时间?陪我去喝个酒,招待一个客人?”,结果他一下子为朋友两肋插刀,和朋友去吃吃喝喝了。而且还非常慷慨大方。但是对待父母呢?“对双老而味薄”,但是请父母出去吃一顿饭,都觉得囊中羞涩,不愿意花那么多的钱,觉得浪费。对待自己喜欢的人,他很幽默,想方设法地说一些话,讨他们的开心,但是对父母却默默无言,呆若木鸡,无话可说。更有甚者,还认为父母、兄弟都是俗人,自己的境界很高,不愿意和他们相处。

第四就是忘恩、记怨。恩义、情谊时间长了,人就容易忘记,但是陌生人或者其他人对我们有恩,我们却能够受人滴水之恩,长思涌泉相报。人家对我们有恩,时间长了就淡忘了,这是人之常情。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仇怨积累多了,每每想起来,就把自己气一遍,然后累积起来,就越积越深、久久地不能忘。所以陌生人给了你一顿饭,你反而对他感恩戴德。

有一个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有一个女孩在家里和母亲吵了一架,一生气就离家出走了。结果身上也没有带多少钱,又是大冷的冬天。她到了一个卖包子的铺子面前,看着热腾腾的包子,就越来越感觉到饥肠辘辘。这个老板娘看到了之后,知道她很饿,于是就说:“你过来吧,我给你煮一碗面,不要你付钱。”,结果这个孩子吃了这碗面,顿时觉得暖和了,也不像刚才那么饥饿了,对老板娘非常感恩戴德。老板娘就问她,“你为什么要离家出走呢?”,她就说,“您看我的父母对我特别的不好,说了几句让我生气的话,我就离家出走了。可是您对我却这么好,在我无依无靠的时候,还给我一碗饭,不收我的钱。”,这个老板娘也是为人母者,所以她很有智慧。她这样说:“你从小到大,你的母亲不知道为你端过多少碗饭、帮你洗过多少次衣服、做过多少事,那你有没有对她感恩戴德呀?而我仅仅给你端了一次饭,你就这样地感恩我,这真是分不清哪一个重,哪一个轻啊!”

这个女孩子吃了这碗饭,对老板娘心怀感恩,所以对她所说的话,也觉得很有道理。因为她觉得一个陌生人对自己说这些话也没有所图,也是为了她好。所以她听了之后很惭愧,赶紧就往家跑。结果跑到她家的巷子里,就看到她的母亲正在焦急地东张西望。逢人就问,“你看到我的孩子了吗?”,看到这种情景,她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对于一饭之德,我们尚且能够记在心上,感恩戴德,但是父母每一天给我们做饭,每一天给我们洗衣服、做家务。我们吃得久了,反而嫌他们给的太多了、给的太少了、味道咸了、味道淡了等等。人家就帮助你一次,你就知道对他感恩戴德,而父母经常地帮助你,经常地照顾你,每天如此,你却忘记了感恩戴德。还嫌人家帮助的少了,是不是足够了,态度是不是好了,比上次是不是不够多了等等,这都是人之常情。

陌生人之间见面,朋友介绍说这是谁谁谁,一见面你觉得很亲近,对他很礼貌,很热情,但是如果长年累月地生活在一起,彼此之间就有了猜疑,更何况父母兄长,从小就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慢慢地也就习惯了,这就是“以亲爱为故常”,认为父母这样期待我、照顾我,处处体会我的需要、关心我,这是应该的。有的时候父母为我们担心,我们还嫌他们多事,违背了我们的意愿。常常教诲我们、叮嘱我们,我们还对他们的用词挑来拣去。甚至在鼓励我们,夸奖我们的时候,还招致我们的讨厌。有的时候,父母辛辛苦苦地庇护儿女,做儿女的却不知道感恩,还习以为常。对于父母勉强自己的事儿,有的时候还怒目而视,对父母发脾气。对于父母眼前的大恩大德尚且认识不到,更何况能够想得到父母的胎养之劳、哺乳之苦呢?对于那十月怀胎之苦,还有三年不免于父母之怀的哺育之恩,又怎么能够想象得到呢?这就是“忘恩记怨”所导致的。

第五个原因是私财。就是把财产看得太重了,财到了自己的手里,就认为是自己所有的,而在父母的手里还认为应该给儿女才对。财钱具足的时候就忘了父母,财钱匮乏的时候,就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钱财。求钱财求不到的时候,就怨恨父母。父母不能够赡养自己,需要自己照顾的时候,就更加厌弃父母。

甚至都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一个父亲孤苦伶仃,把独生的儿子给养大了,但是父子为了钱财,却形同陌路,吵上了法庭。这时候就应该想一想,我这个身是谁生养的?谁哺育的?既然这个身都是父母给的,父母哺育的,那么这个财又是谁的财呢?所以不要因为财产和父母起纷争。

第六就是因为恋妻子。这个“妻子”就是指妻子和儿女。自己挣了钱,买了好吃的,就拿来让妻子高兴,让儿女享受。有了空闲的时间能够去休假的时候,就带着儿女去度假。这样一来,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更没有想着去讨父母的欢心。

下面这句话说得很好“不思子为我子,而我为谁子?”不考虑我的儿子是我的儿子,可是我自己又是谁的儿子呢?自己当然是父母的儿子,应该也去孝养父母才对。“亲子我,而我不顾,则我亦何赖有子哉?”父母亲把我当成儿子这样地倍加关爱,但是我却不照顾父母亲,赡养父母亲。那我又怎么能够依赖儿女来赡养、照顾、回报我呢?

我们希望儿女怎么样对自己,自己就应该怎么样去对待父母。儿子一旦成家了,有了妻子、儿女,对妻子、儿女就倍加关爱,结果让父母反而没有了儿子。所以有的人就说,这个成了家之后,这个儿子就给人家养了。这都是因为做儿子的贪恋妻子、儿女,而不懂得孝敬老人所导致的。

第七个原因就是争妒。父母生的孩子很多,父母对于儿女的照顾和爱护其实都是平等的。父母对儿女的爱,没有私心,但是儿女对于父母却有顺有逆,所以父母对儿女的爱也表现出不一样。顺着父母的,父母爱他就多一些,违逆父母的,父母对他的爱就少一些,这也是正常的事。

一个人如果失爱于父母,就是不为父母所宠爱,应该怎么样呢?应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平心静气地想一想,父母为什么对哥哥姐姐或者弟弟妹妹更好?而对我不是那么好,如果见到兄弟姐妹被父母宠爱就咬牙切齿,生了怨气,那父母知道了,会更加的嗔怒。这是因为和兄弟姐妹争妒而不孝父母。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以上这七种情况是为人儿女的应该时时警醒、事事检点、念念克制的。每时每刻、每一件小事,甚至每一个起心动念,都要从心底去克除。

“勿以亲心之慈,我可自恕”。不要因为父母亲心地很仁慈,不和我们计较,我们就可以宽恕自己,

“勿以世道之薄,我犹胜人”,不要因为现在世风日下,很多儿女都已经不赡养父母了,自己还能赡养父母,就认为自己比别人做得好。特别是现在很多电视媒体也起了一些不好的消极影响。经常把那些儿女不孝父母,兄弟因为财产争讼的事情搬上荧幕,久而久之就让听众、观众觉得天下很多人都不赡养父母,那我还能赡养父母比那些人做的不知道强多少倍了。

其实我们看一看古人侍奉父母的故事,就会觉得非常惭愧。我们应该隐恶扬善,要经常把那些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故事给大家讲出来,这样才能够提起人的孝敬之心。

孔子的一个弟子叫子路。我们知道“子路好勇”。有一次这个子路来见孔子,说了这样一段话。他说,“以前我侍奉父母的时候,自己吃的是豆叶等等非常简单的食物,而要到百里之外为父母背米”。因为他很孝敬父母,不能让父母吃得和自己一样简单,虽然家里很穷,他自己吃的是豆叶做的简单的食物,但是要到百里之外给父母背米,不论严寒还是酷暑,都坚持如此。

等到父母过世之后,他到楚国出游,跟从的车子有上百辆,随从也很多,享受的俸禄也很丰厚,可以说是“积粟万钟”,吃的是山珍海味。但是他说:“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虽然吃的是山珍海味,跟从的人很多,随从很多,但是他还想,像以前那样,为父母到百里之外去背粮、背米,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因为父母都已经过世了。

孔子听了之后就说,“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说子路侍奉父母,可以说做到了父母在世的时候,能够尽心尽力地供养父母。到父母过世之后,还能够思念父母,有思念父母的这种情意。不是说等父母过世了,自己就觉得没有负担了,一下子解放了,反而还时时惦记着父母的恩德。

古人在父母过世后的三年中,还常常思念父母。一想起来父母还非常地伤悲。这就是《弟子规》上所说的“丧三年,常悲咽”,这是为人子女应尽的孝道。

我们今天就先学习到这里,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