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孝经》第12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孝经》第12集
2021-10-20

诸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孝经》,请看《广要道章》 第十二。

上一章《五刑章》阐明了不孝之恶是罪大恶极,以及要挟君主、反对圣人等导致天下大乱,都是礼教所不允许的。如何避免出现这些社会问题呢?就是要广泛地宣讲孝道来进行教化,使人转恶为善。

在第一章《开宗明义章》简略地讲到了孝为至德、要道,但是并没有详细地展开,所以在这里延伸展开来论述,所以称为“广”。这一章的题目是《广要道章》,下一章是《广至德章》。之所以把“要道”放在“至德”之前,是因为必须要靠“道”来施行教化,教化盛行而后德行彰显,也是为了表明“道”与“德”是相辅相成、互为先后的。这一章,广宣政教的“要道”,也就是说,如何进行教化才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立竿见影、深入人心,达到预期的效果,避免道德教育成为空中楼阁,流于空洞的说教。这一章的内容,对于当前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有效性也非常地有启发。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我们先看第一句,“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这一句是讲的德行培养的次序。在《开宗明义章》就讲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说明,孝是培养一切德行的起点和基础,一切道德教化都是从孝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孝为德之始,而悌之德次于孝。因此从这讲孝开始,接下来就讲到了悌,这是讲人德行培养的次第。这句话看似简单,实际上义理非常的深刻。德行的根本是孝,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以至于连为人之本的孝都不敢讲了。一讲到孝就被认为是愚昧的、落后的、封建的。实际上孝是德行的根本。

为什么它是德行的根本呢?因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等等其它的德目,都是从孝产生出来的。比如说悌道,《弟子规》中说:“兄弟睦,孝在中。”对兄弟的友悌也是从对父母的孝生出来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女个个成长、发展得很好,如果有一个孩子吃不饱、穿不暖,他都会非常牵挂。所以兄长能够去帮助弟弟、妹妹,与弟弟、妹妹和睦相处,这就是对父母的孝。我们现在都在讲扶贫,进行扶贫攻坚战。如果我们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提倡家庭扶贫,这个效果也会是立竿见影的。首先扶助弟弟、妹妹、家亲眷属脱贫致富。这个每个人都乐意去接受,也乐意去帮助弟弟、妹妹,帮助家亲眷属。

再看“忠”。“亲所好,力为具”。子女对父母能够有这种忠心,竭尽全力地赡养父母。走到工作岗位上的时候,对领导交给自己的工作任务也会竭尽全力地加以完成。

“亲有过,谏使更”。当父母有过失的时候,不是一味地讨好、顺从父母、谄媚父母,而是劝谏他,使他更改。那把这种态度用于事奉领导。当领导有过失的时候,作为属下也会想方设法地去尽到劝谏的义务,这个才是尽到忠心。

再比如“礼”。“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

子女对父母有这种关心,这种礼貌已经形成习惯了,就自然而然地会以此来对待师长、对待一切和自己有缘的人,特别会讲究礼。

 再比如说“义”。“丧三年,常悲咽”。父母过世了,三年中还经常想着父母的恩德,常常纪念父母,缅怀父母的德行。这种有恩义、有道义的行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以恩义、道义、情义为原则的处事方式,所以义也是从孝养父母培养起来的。

 再看“廉”。“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我们对父母有什么东西不可以私自藏起来,或者是自己去享用。这种做法形成习惯,当你为官的时候,怎么会随便地贪占公家的东西呢?

再看“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如果品德上有损伤,就会让父母跟着蒙羞。所以一个人,他时时刻刻都想着自己的所作所为,不要让父母蒙羞,那么他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小心谨慎,做官也不会违法乱纪、贪污受贿。

再看“仁爱”。“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如果你把对父母的孝敬推而广之,对待和父母亲同辈的,或者差不多的年龄的长辈,这个仁爱之心也就长养起来了。

“和平”。“怡吾色,柔吾声”。父母虽然错了,但是在劝谏的时候还要保持和颜悦色、柔声下气。如果父母错了,就对他厉声厉气,这种态度一旦养成,以后对老板、对领导说话时自然也是这种态度。到社会上与人相处,别人稍微做错一点儿事,也可能是恶语相向、大打出手。

“号泣随,挞无怨”。即使父母不能接受你的建议,甚至对你误解,痛打了你一顿,你仍然没有怨言,心里没有与父母对立,没有产生怨恨。人为什么会产生怨恨呢?怨恨,还是因为自己心里有嗔,嗔心没有断掉,所以才有怨恨之心。人从侍奉父母养成了这种习惯,你当面对别人的误解和诽谤的时候,就以和平的态度来心平气和地去应对。

所以说“夫孝,德之本也”,不能够把这一句话轻易地看过,所有的德行都是从孝这个根本产生的。在德行上出现了问题,追根究底也是在孝道上没有尽圆满而导致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有一些欧洲的学者一直在讨论,说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华文明延续下来没有中断,到底是什么原因?他们研究来研究去得出了一个结论:说那是因为中国人特别重视家庭教育的结果。因为人一出生,所面对的就是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在家庭中,能够形成对父母的恭顺、礼敬,有这种孝道的教育,那么他走上社会的时候也不会轻易地与人发生冲突。所以这个结论可以说是完全正确的。

所以修福修慧从哪里修呢?如何修?最好的办法就是行孝道,也给人家讲孝道。所以《孝经》中说:“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这句话就讲得特别好,说古圣先王有至高的德行,最简要的道理,把这个道理一推行,就可以达到什么结果?上上下下和睦相处,人与人之间没有怨言,更不会出现上访的事件。这个“至德要道”就是孝。现在的道德教育,包括思政课教育不得力,我们似乎很重视道德教育,很重视思政课。但是长期以来,道德教育不能够深入人心、打动人心,所以习总书记曾经提出:要研究共产党人的心学。为什么要研究共产党人的心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一直以来所进行的党性教育、党性修养课不能够打动人心,不能够让人从心底去接受,心悦诚服地、主动自愿地去参加这些教育。而不能深入人心的原因就在于一个人连人都没有做好,连孝道都不能够尽到,他怎么可能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领导干部?所以道德教育要从孝来教起。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雷锋精神”三月来,四月就走了?你看三月的时候学雷锋,很多人都出来做好事,无私无求地为人民服务。但是四月份就不学雷锋了,就不再出来,无私无求地助人为乐了,搞的是形式主义。这说明道德教育没有深入人心,这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抓住根本,没有抓住孝敬父母这个根本。

孝是中华文化的根,敬是中华文化的本。如果连孝敬这个根本都没有,还要去建一个道德大厦,我们就希望有第五层、第六层,这个大厦不就成为空中楼阁了吗?雷锋精神代表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是这个道德大厦的第五层,甚至是第六层。结果这个道德大厦的基础没有打好,孝亲尊师都没有做到,怎么可能建得那么高?所以这里讲 “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论语》中也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反过来说,人与人之间不够亲密,缺少这种仁爱之心、礼顺之心,根本的原因在哪里?根本的原因就是忽视了孝悌这一个根本。所以道德教育如果不遵循规律,不从孝悌做起,结果建造的就是空中楼阁,培养出很多伪君子。

一个人能够对父母孝,并且能够把这种孝心推而广之,以对待父母的亲爱之心,关爱一切与父母年龄差不多的人。一个人能够对兄长讲悌道,并以对兄长的这种礼敬恭顺的态度对待社会上和兄长那般年纪的人,那么这个社会的风气是多么的醇厚,许多纷争、矛盾、冲突就自然地避免和化解了。     所以这里讲,孔子说:“教导百姓相亲相爱,没有比提倡孝道更好的办法了,教导百姓礼敬恭顺,没有比推行悌道更好的办法了。”

怎么样教孩子孝悌之道?那就是要身教胜于言教,也就是为人父母者、为人君者、为人师者,必须首先自己身体力行,做出一个孝道的榜样,给孩子、下属、学生来学习效法。所以现在孩子教不好、自我为中心很严重,小公主、小皇帝的脾气很厉害,原因在哪里?原因是做父母的没有身体力行给他表演出孝敬父母的态度,他没有从父母身上学会如何去孝敬父母。

下面,“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夹注中说:“夫乐者,感人情,乐正则心正,乐淫则心淫也。”音乐可以感发人的情感,音乐雅正则人心纯正,音乐淫纵则人心淫纵。这里就强调改善社会风气习俗没有比音乐更好的了。也就是说提倡德音雅乐是改变社会风气最有效的办法。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在一切艺术中,音乐是“刺激感官与情绪最剧烈的艺术”,因而也能渗透到心灵的最深处,叫“感人至深”。

所以孔子到了一个地方,还没有问这个地方的政事办得如何,首先听一听他们流行什么音乐,他就知道这个地方的民风了。在《论语》中也记载,孔子说:“恶郑声之乱雅乐也。”“郑声”就是郑国的音声,也就是“淫声之哀者”。“雅”就是正的意思,“声”就是指宫、商、角、徵、羽五声。“雅乐”就是先王的雅正之乐,中正和平,能够调和性情,与人的本性相应。但是“郑声哀以思”,郑国的音声淫哀,容易感动人,使人心妄动,但是不得性情之正。当时有很多人都喜欢郑声,不知雅乐,所以结果就是以淫声乱雅乐。

在《礼记》中也强调:“先王之制礼乐,非以及口腹耳目之欲,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说古代圣王制礼作乐,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口腹耳目的欲望,而是教导人们培养出正确的好恶之心,返回到做人的正路上来。

《尚书》中也说:良好的音乐教育,可以使人性情“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总之,“乐”的作用就是在于达到和谐,使人形成“和”的性情,使社会有一种“和”的气氛,所以它能够移风易俗。儒家非常重视音乐对人心的影响,主张音乐应该有益于人的教化。认为以“道”为主导的音乐,有益于人心性的提升;而以满足感官刺激作为主导的音乐,则将导向社会混乱。所以《乐记》中说:“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在古人看来,“音”和“乐”是有所不同的。低层次的“音”,它是悖逆天道“中庸”的原则,是对人欲的宣泄毫无节制,引导人走向颓废、甚至暴戾的极端,最终毁灭人性,所以也被称为亡国之音。

而高层次的“乐”,它是天道的体现,使人在享受音乐的同时,受到道德的熏陶,涵养心性,是“入德之门”。换句话说,只有符合于道的音才称为“乐”。所以《乐记》中也说:“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唯有有道的君子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乐”。懂得音而不懂得乐的,是一般的众庶,就是一般的平民百姓、社会大众,只有受过音乐教育的雅致君子才懂得“乐”的道理。孔子他也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认为乐对于平衡人的内在情感和外在行为,以至达到社会的和谐都至关重要。

在《礼记》中,就记载着一段魏文侯和子夏的对话,这段对话就为我们说明了“音”和“乐”的区别。魏文侯问子夏,我身着端冕,“端”,就是正式的朝服;冕,也就是正式的礼帽,也就是说当我正襟危坐、穿着端服、戴着礼帽来听古乐,结果怎么样呢?却昏昏欲睡,唯恐要睡着。但是,当我听郑卫之音的时候,就不知疲倦。就像很多人,听我们正襟危坐、讲经教学的时候,听着听着就困了。但看连续剧、看那些电影,却是看得很入迷、不知疲倦,这是为什么呢?他就问了,为什么听古乐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而听新乐却令人不知疲倦?在春秋的时候,就有了古乐和新乐的区分。所谓的古乐,就是指自黄帝、尧舜以来,圣贤相传的雅乐,它们的节奏缓慢庄重,令人心气平和。而新乐就是指当时人所作的淫声乐曲,比如说郑卫之音,恣意放荡。

所以有人建议我们说,我们要创新,我们也要和时代相结合。你们讲经的时候不要正襟危坐,要学一学现代的演讲术。现在人都是站着讲,而且把人的情绪调动得非常热烈。那么你看一看古人关于音乐的这种表述,就知道为什么不能够学习了。这些方法、方式确实调动了人的情绪,让人当时好像是群情高昂、而且不知疲倦,但是并不助于人心气平和,让人心是躁动不安的、是静不下来的。而古乐,它缓慢、庄重,你听了之后能够让你的心沉静下来,这个才是与“道”相应的。

就像我们这个水都是波澜壮阔的、起起伏伏的,就像我们的情绪,有大悲、大喜、大怒。当你的情绪在波动的时候,你这个心就不清净了,就像水带着泥沙,很混浊,而且是弯曲的,它对外界的映照就是歪曲的、不如实的,而且也映照不清楚。只有把水平静下来,泥沙沉到底部,水是清澈的、平静的,它对外界的映照才是如实的、才是清楚的。我们修心,就是为了让心保持一种平和的状态,而不是波澜起伏。从这里就知道,我们为什么要保持这一种讲课的方式了。

子夏回答说:“古乐,齐退齐进,整齐划一,乐声和谐,平正宽广,弦匏笙簧等乐器应之以节,用鼓表示开始,用金铙来结束。君子通过乐舞,可以互相交流心得、谈古论今,述说的无非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这正是演奏古乐的意义。而新乐,这个乐舞进退都弯腰曲体、参差不齐,奸邪之声泛滥,使人沉溺而不能自拔。并且不时有倡优侏儒侧身其间,男女混杂、尊卑不分,犹如一群猕猴相聚。乐终之后,也没有什么获益,更不能联系历史事实给人以启发,这就是演奏新乐的结果。现在您所问的是“乐”,而您所喜好的却是“音”。“乐”与“音”虽然相近,其实不相同。” 

魏文侯接着问了:“请问音和乐到底有什么不同?”子夏说:“古时候天地和顺,四季有常,民有道德,五谷丰盛,疾病不生,又没有凶兆,全都是恰到好处,这被称为大当。”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太平盛世。“然后圣人出现了,确定了“父子君臣”的名分纲纪。这个纲纪一确立,天下才真正安定了。天下安定之后,端正六律、调和五声,用乐器为歌曲伴奏、用诗歌来表示颂扬,这就是德音,德音才能够称为“乐”。而您现在所喜好的是滥无节制的溺音。比如说郑国的音乐,音调滥无节制,使人心志放荡;宋国的音乐过于安逸,使人心志沉溺;卫国的音乐急促快速,使人心志烦乱;齐国的音乐狂傲邪僻,使人心志骄逸。这四种音乐特点就是‘淫于色而害于德’,过分的放纵情欲,但是有害于人培养美德,不能称之为乐,所以祭祀时候也不能够使用。”为什么不能使用?因为这些乐败坏了中正之气。

最后,子夏还提醒魏文侯,他說:“作为一国之君,一定要谨慎选择自己的好恶。因为国君喜好什么,臣下就会做什么;上层干什么,百姓就会跟着干什么。”《诗经》上说:“牖民孔易”,“孔”就是“很、非常”的意思,意思是说引导人民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为什么容易?其实就是上行下效,自己喜欢什么,就会带动整个社会兴起这个风气。所以說治国其实很容易,容易就是君主自己修身修好了,没有贪、嗔、痴、慢、疑,感召的大臣也是和他有同样气质的人。任用贤人,把国家也就治理好了。但是它又很难,为什么难?因为君主要克服贪、嗔、痴、慢、疑,克服财、色、名、食、睡,那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看有多少聪明的人,聪明反被聪明误,都是在财、色、名、利这几个字上没有过关。所以怎么样?本来可以一帆风顺,平步青云,但是却锒铛入狱了。说明什么?说明乐之所以具有平衡人的内在情感,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是因为乐是与天地之间的和谐秩序相应的,和人的心性平和相应的。所以真正伟大的音乐,能够自然地模仿自然天道的和谐,只有这样的音乐才是有意义的、可取的。在《乐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这个音乐的普遍流行,可以在人民中间建立起一种平和的气氛。“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这个音乐在宗庙之中一演奏,君臣上下一同听这个音乐,就无不和谐恭敬。“在族长乡里之间,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宗族乡党之中演奏,长幼一同听这个音乐,就无不和谐依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在家门之内演奏,父子兄弟一同听这个音乐,就无不和睦亲密。“故乐者,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是先王立乐之方也。”所以说音乐是为了和谐父子、君臣之间的关系,而使万民归附亲顺的,这才是古代圣王立乐的宗旨所在。所以音乐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平和的境界。

关于音乐对心灵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古今中外的思想家都有所认识。比如古希腊的著名思想家毕达哥拉斯,他就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的目的就是灌输一种对和谐的爱,怎么样灌输呢?他说我们可以通过欣赏音乐的美而成为和谐的人。毕达哥拉斯相信,人的实际追求是通过对感官的反复灌输而形成的。什么意思呢?也就是我们经常接触什么,比如说耳朵经常听什么,眼睛经常看什么,结果这个东西最后就成为我们的实际追求。音乐不仅仅是娱乐,在教育中,音乐是被用来传授道德的。通过使人看美好的形式,比如说世界名画,听美妙的旋律曲调,比如说听这些德音雅乐,最后就可以实现人对美的追求。你从这里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太任在怀孕的时候,她做到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说明什么?说明中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自己的所闻、所听、所言、所行对自己乃至于对胎儿的影响。

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第一个通过韵律和曲调的形式建立音乐教育的人。他通过音乐教育来塑造弟子们的性格,帮助人们改正坏的品格,并达到对激情和欲望的控制,恢复人原初的和谐状态。从这些曲调中,他还设计了检查和治疗各种身心疾病的方法。更令人惊奇的是,他运用神的启示而设计的曲调很容易地改变并且控制了弟子中出现的各种精神上的激情和欲望,比如说,沉溺在痛苦中的愤怒,还有遗憾、嫉妒、创伤的恐惧,各种形式的欲望以及侵略性、食欲不振,还有松弛、懒惰、狂热等等。通过合适的音乐,就像通过精心调制的草药,他把这些受困扰的人恢复为拥有和谐美德的人。史书上就记载,毕达哥拉斯曾经对着一个醉汉吹奏不同的曲调,结果怎么样?制止了他疯狂的行为,恢复了他清醒的头脑。这说明音乐通过节奏和乐调,能够进入到心灵的最深处。所以一个孩子听什么样的音乐,就不能够不谨慎;看什么样的视频,也不能够不选择。一个孩童从小就受到好的教育,节奏与和谐在他的心灵深处就牢牢地生了根,他就会变得温文尔雅。如果接受了坏的音乐教育,结果就恰恰相反。

所以柏拉图也说,“一个真正受过音乐教育的人,在他的心里会有一种内在的精神状态的美,表现在有形的体态举止上,也会有一种与之相应的调和的美。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心灵的统一作用,它对于同道必然会气味相投,一见如故。”你看,柏拉图这句话和《易经》上所说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简直是异曲同工。他还说,“而对于浑身不和谐的人,他避之唯恐不及。而正确的爱,就是对于美的、有秩序的事物的一种有节制的、和谐的爱,这与纵情任性截然不同。而音乐教育的最后目的,就是达到对这种美的爱,通过音乐教育可以使人的心灵成长得既美且善。”所以好的音乐可以在人的内心培养起和敬的态度,这也是音乐教育的根本。而这种和敬的态度一旦养成,人们的行为自自然然地就会表现出仁、义、礼、智、信。

我们也看到,现在有的企业学习了传统文化,在企业中播放德音雅乐。像我们曾经参观过一个青岛的企业,这个企业厂房里的工人在工作的时候,都在播放着《推动摇篮的手》、《跪羊图》、《感恩的心》、《丈夫你辛苦了》、《妻子你辛苦了》等等,结果就使得这些员工时时刻刻懂得感恩父母。自己工作好、认真负责,也是为了让父母放心。这种平和的气氛一旦产生,你看这个员工的眼神儿、工作状态都和外边的人不一样。

但是,现在社会普遍流行的却是古人所谓的靡靡之音。比如说,有一些孩子喜欢摇滚乐,本来这个骨骼身体还没有发育完全,但是随着音乐边唱边强烈地扭动,对身体健康、对于心性的培养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但是家长还没有这种敏感度。作为领导者、领导干部,如果喜欢听这种靡靡之音,就会使人意志消沉、萎靡不振,沉溺于享乐而不务正业。他的正业是应该想着如何把人民教导好,如何把政事处理好,使社会安定和谐,不要有那么多上访的人。但是因为自己喜欢这些靡靡之音,经常去KTV等等娱乐,最后怎么样了呢?最后没有时间精力放在政事之上,最后导致的是怨声载道并自取灭亡。

我们看到就在前几天,在10月23日,习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的师生回信,对他们传承发展好戏曲艺术提出殷切期望。他在回信中强调:“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希望中国戏曲学院以建校70周年为新起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广大师生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们知道习总书记作为国家领导人,可以说是日理万机,每一天需要处理的事情有很多,为什么还专门抽时间给中国戏曲学院的师生回信呢?这就是因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戏曲音乐对于改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习总书记一直在倡导学习传统文化,而且自己也带头听京剧。那么中国传统的戏曲和现在的流行歌曲相比有什么不同呢?它对于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人的浩然正气特别地有帮助。所以我们可以看一看这些学戏剧,包括学京剧的孩子,他出来的表现就是稳重、落落大方,不像那些喜欢流行音乐的,特别是喜欢摇滚乐的孩子蹦蹦跳跳,没有丝毫的稳重可言。而且戏曲里边的内容都是宣讲五伦八德的道理,所以古代的妇女虽然没有机会多读圣贤书,但是她做人,懂得忠孝节义,懂得孝敬公婆、和睦妯娌、助夫成德。为什么?就是因为受了这些民间戏曲的影响,因为经常看这些戏剧表演,包括小说等等文艺形式,都是以宣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为主要内容。

所以你看,去参观一些祠堂,有的人就不明白,为什么祠堂的对面还有一个戏台?为什么在这个地方还建设一个戏台呢?这么庄重的地方为什么有戏台呢?这就是因为古代的戏曲和现在的流行音乐是不同的,这个戏曲音乐也都起了教化人心的作用,这个就叫“寓教于乐”,而不是“靡靡之音”。所以对于社会风气的倡导,戏曲音乐确实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人也认为人性本来是平和的,好的音乐一定是与本性相符,对于“明明德”有帮助。在《乐记》中,就有一段这样说:“人性本来是平和安静的,但是由于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就使他产生了种种贪欲之心。而当这种种贪欲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以及人的觉心,也就是觉悟的心被物质世界所扰乱的时候,就丧失了自我,被欲望所淹没。从这里就滋生了叛乱、违抗、狡黠、欺骗以及普遍的不道德。因此才出现了以强凌弱、以众欺寡、弱肉强食、鳏寡孤独、老弱病残无所养的局面,这就是乱世的表现。”

好的音乐是那种能够引发人进行心灵内在反省的音乐,让人心平气和的音乐。所以《乐记》上说:“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助其教焉。”音乐是圣人所乐的,不是一般人为了追求感官刺激所乐的。它可以使民心向善,感人至深,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所以古圣先贤特别重视音乐的教化。音乐教育对于改变人的道德品质、维护社会和谐是最有效的途径。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唐玄宗注:“礼所以正君臣、父子之别,明男女、长幼之序,故可以安上化下也。”礼教为我们说明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人伦关系。因此人学习了礼,就自自然然地懂得如何把这些人伦关系处理好。所以礼,可以帮助扶正君臣之间的关系(君臣就是领导与被领导者),以及协调父母与儿女之间的关系,彼此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履行什么样的义务,这个关系就是君仁臣忠、父慈子孝。还有,明了“男女、长幼之序”,也就是夫妇之间、长幼之间的秩序,应该是如何建立的。

《论语》中说:“不学礼,无以立。”我们经常听人批评或者评论说:某某人“岂有此理、未曾受过教育、没有常识”、粗鄙不堪、不近人情、没见过场面、真讨厌、太可笑、远着他、少来往”。这一串的名词之所以被加到一个人的头上,归根结底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不懂得礼教。这个人的人际关系,因为不懂得礼,肯定处理不好,这个人的前途恐怕也会因为没有礼而受到影响。这个礼其实都在《弟子规》之中,你把《弟子规》学好了,你为人处世、待人接物,自自然然地就会受欢迎。

比如说《弟子规》上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样的话,你有这个态度,做老师的呼喊你,做领导的命令你、教导你、责备你,也都是这样的态度。

再比如《弟子规》上说:“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你在路上遇到了长辈,你要怎么样?赶紧跑上去敬礼、问候,如果长辈没有跟你说什么话,你就退到一边。     《常礼举要》中也说:“路遇师长,肃立道旁致敬。”

《弟子规》上还说:“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常礼举要》也说:“长者立,不可坐;长者来,必起立。”

《弟子规》上还说:“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当人很忙碌,没有空闲的时候,不要老去打扰人家;当人身心欠安的时候,也不要用闲话去干扰人家。所以你看,你把这些东西一一地落实在生活中、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之中,你就自自然然地受人欢迎。

总之,人与人之间交流感情、事与事之间维持秩序、国与国之间保持常态,都需要礼节。

所以《礼记》中说:“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在这里也说:使在上位者身心安定、百姓得以治理,没有比礼更好的了。为什么没有比礼更好的了?

在《大戴礼记》中讲, “礼”具有“绝恶于未萌,而起敬于微眇,使民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的作用。也就是说你学了这个礼,可以在罪恶还没有萌发之前,就加以杜绝;使人在细微之处,培养起恭敬之心;让人不知不觉中,就远离了罪恶而改过迁善。所以它有防微杜渐的作用。古人也说:“礼者禁于将然之前,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在《汉书·礼乐志》中,记载着国家制礼作乐的重要性,这一段也收录在《群书治要·汉书二》之中。这一段话是这样说的,说六经的宗旨殊途同归。这个六经就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它们的宗旨殊途同归,而发挥礼乐的作用最为迫切。为什么呢?修身者片刻忘失礼教,就会有急躁、傲慢的情绪进入其心;治国者一旦失去礼教,就有混乱的局面到来。人含藏天地阴阳之气,生有喜怒哀乐的情感,为了节制人的情感而不过分,圣人就效法天地制定礼乐,用它来感通神明、建立人伦、端正性情、节制万物。

于是,哀痛时就会有边哭边顿足的礼节;高兴时,就会有载歌载舞的仪容。这对于正直的人来说,足以与他的真诚相称;对于偏邪的人来说,也足以防止他的过失。因此,婚姻之礼被废弃,夫妇关系就会乖缪,而放荡、偏邪之罪就会增多;乡饮酒之礼被废弃,长幼之间的秩序就会混乱,而争斗、诉讼就会增加;丧祭之礼被废弃,骨肉之间的恩情就会淡薄,而违背死者遗志、忘记祖先的人就会增多;按期朝见天子的礼仪被废弃,君臣的位置就会错乱,而侵犯、逾越的行为就会产生。

所以孔子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礼,可以调御民心;乐,可以调和民声。

国家通过政令推行礼乐、动用刑罚,目的是为了防止礼乐不能推行。礼、乐、政令、刑罚这四者都得到实现而不被违背,那么“王道之治”就完备了。

音乐能调治人的内心,礼仪能用来修治人外在的行为。内心安和,人民就会和睦亲爱;尊卑有别,就会使人心存敬畏;和睦亲爱,就不会有怨恨;心存敬畏,就不会有争斗;谦逊礼让之间就能够使天下得以治理。这就是礼乐的妙用!

在周朝的时候,借鉴了夏朝、商朝两代的经验,使礼制仪文尤其完备。大事上定有制度,小事上也能委曲防范,也就是说“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因此教化遍及百姓,人民和睦相处、灾害不再发生、祸乱不再出现。甚至出现了什么样的情形?全国的监狱四十多年都极少有犯人出现。等到周王室衰微,诸侯逾越法度,憎恨礼乐妨害自己,于是就抛弃了礼乐典籍。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些礼乐典籍也在动乱中亡佚了。典籍亡佚了,礼乐也就没有人讲了。

汉朝建立以后,高祖治理混乱的局面,使社会恢复正常秩序。但因事务繁忙没有空闲,虽然如此,他还是任命了叔孙通制定礼仪,来修正君臣之间的名位。这个礼制定好了之后,汉高祖赞叹说:“我今天才明白作为天子的尊贵啊!”于是制定礼仪法度,但还没完备,叔孙通就去世了。

到了汉文帝的时候,贾谊又提出:汉朝承接了秦朝败坏的风俗习惯,抛弃礼义、舍弃廉耻,大臣们只是把文书部册得不到批复和不能在规定内实施政令作为大事,反而对世风日下安然不觉得反常。可见,要转变风俗、改良习俗,使天下人转变心意、趋向道义,似乎不是平庸的官吏所能做到的。确立君臣的名分、齐整上下的等级,使国家纲常法度有序、六亲和爱亲近,这些不是上天能够做到的,而是人建立的。既然是人为建立的,没有作为,就不会成立;不修整,就会败坏。于是贾谊便草创设置礼仪,皇上对此很高兴,但是大臣周勃、灌婴等人却从中障碍,于是贾谊的意见就被搁置了。

等到汉武帝即位以后,商议要设立明堂、制定礼服。又恰逢窦太后不喜欢儒家学说,这一提议又被废止。后来董仲舒说:“君王秉承上天的意旨行事,所以应致力于推行道德教化而减少刑罚。如今废弃先王德教,而专门任用执法的官吏来治理人民,却想使道德教化遍及天下,是很难成功的。

古代的君王,没有人不把教化百姓作为治国的首要任务。他们设立太学,在国都推行教化;设立庠序,在地方上教育人民。教化既已昭明,良好的社会风气也已形成,天下曾经出现过没有一个人犯罪入狱的情况。到了周朝末年,天下无道,秦朝继周朝之后又更加严重于周朝。而如今汉朝承继于秦朝之后,虽然想治理这种局面,也是没有好的办法。法律刚刚颁布,奸邪之事就随之产生;政令刚刚下达,欺诈之事就随之出现。这就好比用热水去止息沸水,却只能使水更加沸腾而无济于事。所以自从汉朝取得天下以来,尽管总是希望治理好天下,但至今也不能够感化残暴的人转恶为善、废除刑杀。其失误在哪里呢?就在于应该改革的时候而没有进行改革。”也就是说应该推行礼教、重视道德教化,但是却没有重视。但是这个时候,汉武帝正在征伐周边的少数民族,坚决地想要取得军事上的成功,没有时间留心礼制仪文方面的事情。

到了汉宣帝时,琅邪的王吉任谏大夫,又上疏说:“真正有志于天下太平的君主不是每个时代都有,现在公卿大臣们有幸身逢其时,却没有能拿出建立万世基业的长远国策,以辅助英明的君主开创像夏、商、周三代那样的太平盛世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些大臣们所注重的,只是整理文案书册、审判案件、听理诉讼而已,这并不是实现天下太平的根本办法。但是宣帝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到了汉成帝时,刘向劝告皇上说:“应当兴建辟雍、设立庠序、陈设礼乐,使雅颂的音乐隆盛、使揖让的礼仪盛行,以此来教育感化天下百姓。像这样做,而天下还不能达到太平的,这种事情还从未有过。况且教化是天下太平的依靠,而刑罚只是起辅助作用。如今废弃天下太平所应依靠的道德教化,而只建立辅助型的刑罚,这不是用来实现天下太平的方法。”成帝把刘向的意见交付给公卿大臣们商议,丞相和大司空上奏,请求建立辟雍,然而确定地基位置的图表还没有制作好,就赶上成帝又驾崩了。

到了东汉,汉世祖刘秀禀受上天的使命,使汉王朝重新振作,在位三十三年,使得四周少数民族前来归附,政治教化清明,于是建立明堂、辟雍。汉明帝即位后,亲自在明堂、辟雍实行古礼。礼节仪式已经丰富完善,但道德教化仍未能遍及天下。是什么原因呢?那是因为礼乐的制度尚不完备,群臣百官无法称颂,地方学校还没有普遍设立起来推行礼乐教化。

那么《汉书·艺文志》中的这一段话,就讲了夏、商、周以礼乐治国所取得的效果,那就是“囹圄空虚,刑措不用”。后来礼乐被废弃之后,国家出现了动乱不安,以及后人又不断地劝谏皇帝必须重视礼乐教化的历史。目的是什么?目的就是要说明礼乐制度的设立以及普遍推行,才是社会大治的根本。

所以你看古人治国,它依靠四种方式:礼、乐、政、刑。

而这种排列的次序也不是随意的,它是把“礼、乐”放在了“政、刑”之前,“礼、乐、政、刑”是这样排序的。说明什么?说明礼乐教化才是天下太平的根本,所以中华传统文化被称为“礼乐文化”。

我们现在说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哪里做起?也要从弘扬礼乐文化来做起。我们看古代的时候,一个王朝被推翻之后,新的王朝建立,马上就颁布礼乐,“制礼作乐”,结果怎么样?三五年之间社会就恢复太平。所以说,政令、刑罚是辅助性的手段,而且颁布政令,也是为了推行礼乐;动用刑罚目的是为了避免礼乐教化不能得以推行。

礼乐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礼乐可以在人的内心培养起一种和敬的态度。如果国家平时重视提倡礼乐的教化,就不需要用警察来维持秩序了。所以这里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安定在上位者,也就是古代的所谓天子诸侯,他们能够安定地处在其位置上治理国家。治民就是治理民众,没有比礼更好的办法了。讲礼也就是讲规矩、讲礼让。相对地讲,它可以使天下维持太平的局面。而你讲礼,讲到绝对之处,就像大舜那样对后母,他子孝讲到了绝对的境界,就可以使人成为圣人。因为这个礼是和天地之道,和人性都是相通的。

下面说“礼者,敬而已矣。”夹注中说:“敬,礼之本,有何加焉。”敬是礼的根本,又有什么能够超过敬呢?《礼记·曲礼》曰:“毋不敬。”也就是要一切恭敬。如果讲到礼的种类、礼的仪式那是相当的多了,前面我们讲到,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但是用一个字概括它的本质就是一个“敬”字。所以学礼就要从“敬”这个字来学起。我们对人、对事、对物学到这个敬字,礼的根本也就学到了,其他的也就容易学了。因此这里说所谓礼,就是一个“敬”字而已。

“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

唐玄宗注,说:“居上敬下,尽得欢心,故曰悦也。”居在上位的人能够恭敬那些在下位的人,比如那些为人父、为人兄、为人君者,都会尽得欢心,就能得到天下的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的欢喜。我们想一想,天下有多少人呢?天下有太多的人因为在位者居上敬下而心生欢喜。因此尊敬别人的父亲,为人子女的就会喜悦;尊敬别人的兄长,为人弟弟的就会喜悦;尊敬别人的君主,为人臣子的就会喜悦;尊敬一个人就会让千千万万的人都感到喜悦。

“所敬者寡,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所敬一人,是其少,千万人悦,是其众。所敬的只有一个人,这是说所敬者少,而能让千万人喜悦,这就是所悦者众。

“此之谓要道也”。孝悌以教之,礼乐以化之,此谓要道也。也就是说用孝悌之道来教导民众,用礼乐之道来感化民众,这就是所谓的“要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所尊敬的人虽然很少,而感到喜悦的人却有千千万万,这就是所谓的切要之道啊!这说明治国大道至简。孟子说:“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这句话特别值得我们现在的人注意,他说这个道本来就在近处,但我们非要到远处去求,本来是很容易的事,却偏偏要往难处去做。其实只要人人都亲爱自己的亲人、父母、亲人,尊敬自己的长辈,天下就可以太平了。所以孟子又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我们现在都希望人与人之间能够有亲爱,有仁慈、博爱。这个仁爱之心就是从“亲亲”培养起来的,就是从孝敬父母、亲爱父母培养起来的。把这种亲爱之心推而广之来关爱人民,再把这种关爱人民的爱心推而广之,扩大到万事万物的身上,这就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爱人”首先要从爱父母做起,然后爱其亲人、爱其长上、爱其国家、爱其人民,这种推己及人的自然亲情,符合人的认识与情感发展的规律,也符合道德教育的规律。孝悌的教育始于“事亲”,进而“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做到“民胞物与”。人民都是我的同胞,万物都是我的伙伴,直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可见孝悌之心的扩展,不仅可以达到人际和睦,而且还可以达到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所以国泰民安、天下太平是我们追求的结果。从哪里入手?从孝悌的教育、礼乐的教化入手,你所尊敬的人虽然很少,但是感到喜悦的人却有千千万万,所以称之为要道。

思政课教育如何提升才能够深入人心、有实效?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如何建设?那就是要抓住三个重点:第一,就是孝悌为本;第二,就是身教为先;第三,就是礼乐为要。教育者、领导者先受教育,这才是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

我们今天就先学习到这里,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