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孝经》第13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孝经》第13集
2021-10-20

诸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孝经·广至德章第十三》。

在《开宗明义章》孔子讲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并且提出这一至德要道就是孝,但是并没有展开论述。这一章是广宣“至德”之意。天子以其至高的德行,身体力行孝道、悌道、臣道,天下的人自然而然的受到教化。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非家至而日见之也。”

“家至而日见之”,根据邢昺的疏,“家至”:就是家家悉到。 “日见之”:天天见面。孔子说:“君子教导民众孝道,不用亲自到家家户户每日见面对之宣讲。”

那应该怎么样做?夹注中说:“但行孝于内,流化于外也”,只是行孝于内。比如说天子对自己的父母尽到孝道,天下人看到天子如此孝敬父母,也自然跟着天子学习,德泽自然感化于外。在《论语》中,孔子也多次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也是告诉我们上行下效的道理。

孔子还说:“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你率领着大家去做正当的事,还有谁敢做不正当的事?领导者、在位者的率先垂范,对于治国具有关键的作用。

孔子还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假使一个领导者、在位者能够端正自身,办理政治又有何难处?假如不能端正自身,又怎么能够端正别人?推行孝道也是一样,在位者能够身体力行,孝敬父母,天下的人自然起而效法。

在《群书治要·尸子》中记载,舜任用了五个人,而天下大治,但是天下人仍然以舜为父母。而且他达到了无为而治的境界。首先我们看舜,他任用的五个人都是谁?《论语》中也说:“舜有臣五人,禹、稷、契、皋陶、伯益。”

大禹,世人皆知,他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的父亲“鲧”也曾经奉命去治理洪水。但是“鲧”采取的是壅堵的方式,结果没有把水治好。“禹”就继承了他父亲的事业,但是他改变了治水的方法,采取了疏通的方式,结果治理黄河有功,所以受禅让继承了地位。“禹”也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他最卓著的功绩,除了把黄河的滔天洪水治好之外,就是把中国的国土划为九州。后人尊称他为“大禹”,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

“稷”是周家的始祖,他教民稼穑,让人们有东西吃,这也是有德于民。所以为什么周朝可以享年八百多载?都是因为他们的祖先积了厚德,庇荫了子孙。所以凡事都有它的因果,必须相信,那就是自作自受。

所以“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三世而斩”。凡是五代同堂的家庭,都是他们的祖上有厚德,这是从正的方面讲。那反过来讲,这个家庭、家族后代不是很兴盛发达,也是和祖宗不积德有关。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一有不如意的事出现的时候,就不会去怨天尤人。现在社会无论是贫富贵贱,都是怨声载道,什么原因?其实就是不明理所导致的。遇到问题不知道“反求诸己”,反而是推卸责任,责怪、埋怨别人。

下面一个人叫“契”,他是“子”姓,名“契”,是帝喾之子,“尧”的异母兄弟,他也是商汤的祖先。在公元前十六世纪,他的第十四代孙“商汤”起兵灭夏,建立了商朝。商汤传位十七世,三十个君王历时五百多年,最后在商纣王的手里灭亡。“契”最大的贡献,就是他当时担任“舜”的司徒,也就是相当于教育部长。他教导人们什么?教导人们五伦大道,所以在《孟子》中有记载,五伦大道从契的时候就开始教导了。

“皋陶”就是舜禹时期的大理官,也就是司法长官,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法官。据说他长着青脸鸟嘴,铁面无私,断案公正。作为法官,必须公正无私,不能够以权谋私,凡是以权谋私的法官,下场都不会太好。当然,不仅仅是做法官不能够以权谋私,凡是我们做事情,担任一个职位,都不可以以权谋私。为什么?《大学》中告诉我们:“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凡是以权谋私获得来的财富,都叫“悖而入”,也就是说以不正当的方式获得的。那将怎么样呢?就是以不好的方式败散掉,而且还失去了人家对你的信任。所以以权谋私的人,基本上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最后什么也得不到。这里讲的是“皋陶”。“皋陶”后人就很少。为什么呢?因为作为法官,虽然小心谨慎,但是要判刑,这也是有一定的因果在其中的。

伯益是与大禹同朝为官,因为他善于狩猎、畜牧,就被推为虞官,就是负责当时的山泽、畜牧业等等。因为他在长期狩猎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很熟悉鸟兽的语言和习性,鸟兽多被他驯服,所以在畜牧方面,也是卓有成就。

舜所得到的这五个人都是贤能之人,因为任贤使能,所以达到无为而治。在《论语》中说:“舜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尧就向舜来问他治理天下的方法,到底怎么样可以达到无为而治,而天下还以他为父母的这种境界?舜仅仅回答了两个字,这两个字就是“事天”。什么意思呢?就是按照自然而然的秩序、自然之道来治理。那怎么叫按照自然规律、自然之道来治理?随后他就举了一个例子。他说:“平地而注水,水流湿;”比如说你同样在大地上注水,水自然会流向潮湿低洼的地方;“均薪而施火,火就燥。”同样是把一堆柴火点燃,火自然会点燃干燥的柴火。这就是“召之类也”,就是感召的原因,是自然而然的道理。所以,在后面就得出结论说:“尧为善而众美至焉,桀为非而众恶至焉。”尧帝凭着自己的美德,感召了德才兼备的人来辅佐他;夏桀王品行败坏,所以他任用和感召的人也是德行缺失,甚至是狡诈奸猾之人。这就是《易经》上所说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道理。

领导者明白这个道理,要想使天下民风淳厚,人人都能孝敬父母,应该怎么办?就是自己要从自身做起,为天下人做出一个孝亲的榜样来学习。

在2015年元旦致辞的时候,习总书记的背后书架中多了几样东西:有一部大部头的书就是《群书治要》,还有就是习总书记的全家福。特别是习总书记推着轮椅、推着父亲出去散步的场景。全国人民看到习主席这样地孝敬父母,这样地重视家庭,也自自然然地会起而效法。

所以,在古代,天子、诸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也就会自然感召什么样的下属、什么样的臣子、什么样的民众。所以做君主的、做领导者的来不得半点虚假。如果你是以虚假之心、虚情假意对待臣子,这臣子也会以虚假之心来应对。同样的道理,臣子对领导者也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要有恭敬之心、真诚之心。

下面:“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 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

君子教导民众行孝,是要使天下作为父亲的人都能够得到尊重;教导民众奉行悌道,是要天下的兄长都能够受到尊敬。那么怎么教呢?《说文解字》上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也就是君子以身作则,对自己的父母尽到孝道,就是教天下的人,特别是为人子者,都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君子以身作则,对自己的兄长尽到悌道,就是教天下为人弟者都懂得尊敬兄长。

但是如果自己的父母兄长过世了,天子又应该如何以身作则教导天下的为人子、为人弟者尽到孝悌之道呢?这个就是夹注中所说的:“天子父事三老,所以敬天下老也;天子兄事五更,所以敬天下悌也。” 

三老、五更,根据《汉 官仪》云:“天子无父,父事三老,兄事五更。”古代设三老、五更之位,天子以父兄之礼养之。三老就是古代掌管教化之官,是由五十岁以上的老者担任,在乡、县、郡都曾先后设置。为什么称为“三老五更”?根据《援神契》注:“三老,老人知天、地、人事者。”这个三老不是三位老人,而是老人知道天、地、人之事的。什么叫五更?就是老人知五行更代之事者。在《汉书·高帝纪》中就记载:“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把民众之中五十岁以上的,有修行,并能率领大众为善的人,这样的人往往德高望重,而且又通达天、地、人之间的规律,作为三老。每一个乡选一人,再从三个乡里的三老中选择一位作为县三老,与县令、县丞、县尉共同教导民众处事,主要也是使民众懂得仁义礼智信等道理。

五更,就是古代的乡官名,用以安置年老致仕的官员。五更就是知晓五行更替变化的老人,这也是古代乡官的名称,都是由那些年老、请求辞去官职的官员来担任,一般是七十岁左右。像《魏书•尉元传》就记载:“卿以七十之龄,可充五更之选。”所以,天子以侍奉父亲的态度奉侍三老,这是表明他尊敬天下的老人;天子以对待兄长的态度来奉侍五更。这是教导天下人尊敬自己的兄长。天子的父兄过世,他是通过这种礼来身体力行,教导天下人如何尽到孝道,如何尽到悌道。

“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天子教导自己的臣子为臣之道,就是要使天下所有的君主都能够受到尊敬。那么天子是如何以身作则教导臣子为臣之道的?因为他高高在上,已经是最高的领导者了,怎么以身作则?在夹注中说:“天子郊则君事天,庙则君事尸,所以教天下臣。”

这个“尸”,也就是神主。孝子的祭祀,看不到亲人的形象,心思无所系念,于是就设立“尸”充当祭祀的对象,使孝子的心意有所寄托。所以“尸”,就是在祭祀的过程中,充当所祭祀神灵象征的特殊身份的人,这个人被称为“尸”,可以由被祭祀者的孙子来担当。像《礼记·曲礼》就有:“孙可以为王父尸。”

天子郊祀时(郊祀祭天的时候),以对待君主的礼节来奉事上天;宗庙祭祀时,则以对待君主的礼节,来奉事代表祖先受祭的尸。这就是为了教导天下人懂得为臣之道。也就是说,天子在祭天和祭祖的过程中,做出为臣的榜样,这样就是以身作则来教导臣子们为臣之道。

当然,这种礼还有很多很多,教导臣子怎么样做为臣之道。比如说朝觐之礼,诸侯国君来朝见天子,他怎么样对天子恭敬,也是教导他手下的臣子,如何尽为臣之道?“《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夫子讲完了至德之教之后,就引用了《大雅·泂酌》中的两句诗来进行赞美:“恺悌君子,民之父母。” “恺”,乐,和乐的意思; “悌”,易也,简易、容易相处的君子,也就是平易近人的意思。这就是说,和乐而平易近人的君子,能够顺应民心、推行教化。自己身体力行孝、悌、忠的德行,又把这种教化推行到天下,使天下的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者都能孝顺其父母、尊敬其兄长、忠于其君主。换一句话说,至德之君教导人们孝、悌、忠,使天下的父母、兄长、君主,都能得到孝敬、尊重、忠诚,结果就可想而知了。那就是能够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甚至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境界,因此,他被称为人民的父母。夹注中说:“以上三者,教于天下,真民之父母。”用上述三点来教化天下,真正是人民的父母啊!如果不是具有至高德行的君主,又有谁能够顺应民心到如此广大的程度?所以说“至德之君,能行此三者,教于天下也。”拥有至高德行的君主,能够按照这三点去做,以教化天下。

所以《诗经·大雅·泂酌》中说:“温和而又平易近人的君子,是人民的父母。”若没有至高之德,有谁能够顺应民心,到如此广大的程度呢?这是我们讲的《广至德章》。

下面我们看《广扬名章第十四》。

在第一章《开宗明义章》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但是怎么样“扬名”,对于“扬名”的含义并没有进行延伸、讲述。所以在这章中广述“扬名”的含义。这一章列在《广至德章》之后。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首先我们看第一句。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孔子说:“君子侍奉父母能尽孝道,所以可把它移用到对君主的尽忠之上。”要想求得忠臣,怎么样求?忠臣出于孝子的家中,所以可以把孝道移到君主身上。

在《后汉书》中,记载着“韦彪论官”的故事。韦彪官居大鸿胪。当时,凡是向皇帝陈说朝事的,大都提到郡国举荐人才不按政绩、功勋的次第,所以守职的人越来越懈怠,而政务也慢慢疏懒,这个过错在州郡一级。韦彪上书说道:“孔子曾说:‘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人的才能和德行很少能够兼备。有的人有德行,但是才能不足;有的人有才能,但是德行不够。德才兼备的人是比较少的。所以孟公绰做赵、魏两国的家臣很优裕,但却不能做滕、薛两个小国的大夫。”这也是出自《论语》。孟公绰廉洁正直、没有贪心,但是政务一繁忙就受不了了。而滕、薛虽然是两个小国,政务繁多,他任两个小国的大夫,就力不能及了。后面,韦彪接着说:“忠孝之人,存心近乎仁厚;而锻炼成熟的官吏,存心近乎刻薄。夏、商、周三代之所以能够直道而行,是因为古代用贤,都经过砥砺选练。选拔人才,应该把才行放在首位,不能单纯的只考虑他们的功劳、门第。而其要点,在于选拔孝廉的郡守,郡守贤能,贡举就能够求得合适的人才了。”光武帝听了之后,非常赞同他的建议。

这说明古人选官,忠诚是根本。怎么看一个人能不能够忠诚?就是求忠臣于孝子之门。这个人有恩义,有情义,有道义,他不能够忘恩负义、见利忘义,才能够把这个职位担当好。这个选取人才的方法在日本的企业一直得到沿用。当企业想提拔某一个人成为中层领导的时候,一定要去家访,去探望这个人的父母,看看他的父母对这个人满不满意,看看他在家是不是一个孝子。在《孝经》中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一个人他不爱自己的父母亲去爱其他的人,这是和性德相违背的;一个人不尊敬自己的父母亲而去尊敬别的人,这也是和礼相违背的。因为我们人生在世,对我们恩德最大的,无过于父母的养育之恩。一个人对父母的养育之恩都能够不去顾,但是对领导照顾有加,怎么可能是真心实意的呢?而一个孝敬父母的人,一旦做了官,就能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因为他自己有父母,就会想到百姓也有父母,把对父母的这种关爱推及到关爱天下的老人身上。自己有妻儿,也会想到百姓有妻儿。有了这种仁孝之心,怎么可能不成为一个好官呢?这样的人也不会贪污受贿,让自己的父母蒙羞。

在《群书治要·晋书》中记载了一个吴隐之的故事。吴隐之早年父亲过世了,他就成了一个孤儿。孤儿就是幼儿无父,叫孤儿。他侍奉母亲非常的孝敬、恭谨,特别注重对父母的色养,就是特别注重和颜悦色地侍奉父母。后来,他的母亲过世了,他怀念母亲,在守孝的时候,因为悲伤过度,差点丧失了性命。他的邻居恰恰是韩康伯家,韩康伯的母亲是一位贤明的、有德行的妇人。每一次听到吴隐之在哭泣的时候,如果她是在吃饭,就会放下碗筷,和他一起哭泣;如果是在织布,她就会放下梭子,也和他一同悲泣。就这样,一直持续到吴隐之的服丧期满。韩康伯的母亲特意嘱咐韩康伯说 :“如果你以后做了负责选拔人才的官员,一定要推举像吴隐之这样有孝顺之心的人”。果不其然,后来韩康伯到吏部任职,于是他就推荐了吴隐之,而且是越级推荐。从此,吴隐之就成了一位廉洁官吏,被封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

吴隐之去广州上任的时候,听说广州的北边有一个泉水叫“贪泉”。父老乡亲都传说,一旦饮了贪泉的水,即使廉洁的官员也会变成贪官一个。吴隐之到了广州,先到贪泉舀了一口水喝了,并且赋诗一首:“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古人说喝了这贪泉的水,就会变成贪官污吏。但是我想,假使让伯夷、叔齐这样有廉洁、德操的人,饮了这贪泉的水,终究也不会改变他们廉洁之心。所以他到广州做官,更加地注重德操,非常廉洁,结果使那些没有受过教育的蛮荒之地都受到了感化,这实际上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因为一个人,他的力量是很小的,周围的人都在贪污受贿、以权谋私,都在骄奢淫逸,但是自己却不受影响,反而能够转变民风,这需要有多大的定力,还有智慧呢?当时的皇帝晋安帝下了一个诏书:“广州刺史吴隐之孝心过人,他把自己的俸禄平均分配给九族的亲属,处在可以贪得的官位上,却不改变他的节操,不讲求自己的享受。虽然家庭可以享受富裕的生活,但是家人所穿的还是粗布衣服。他不改变服饰,革除奢侈的作风,务求简约,所以使南方地带的社会风气大大地改观。朕以为这样的行为应该受到嘉奖,给他进号前将军,赐钱五十万,赐谷千斛。” 

吴隐之他做官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恭谨、廉洁的程度,就是因为《礼记》上说:一个孝子,一举足不敢忘父母,一出言不敢忘父母。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小心谨慎,念念想着父母的教诲,不敢因为自己的行为给父母抹黑。所以孝子为官,也一定会清廉恭谨,不敢贪污腐败。

中国从汉代就实行了“举孝廉”的人才选拔机制,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一个孝子,他言行举止小心翼翼,唯恐辱没父母的名声。就像吴隐之,时刻要保持自己的清廉之志,所以哪怕是一丁点的小事,都不会放纵自己。吴隐之在年轻的时候,曾有一次吃到咸菜,因为味道太鲜美,于是就抛弃不吃。在广州做官时,手下人给他送鱼,常常剃去鱼骨和刺,只留下肉。吴隐之察觉了他的用意,责罚并开除了他。在历史上,两晋时期的官风极其腐败,日食万钱、比阔斗富的丑闻经常发生,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黑暗时期。但即使在官场风气如此恶劣的环境之中,吴隐之依然能够清廉自守,成为一代廉吏,名垂青史。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吴隐之他的孝德根基扎得很深,所以才能够面对各种诱惑屹立不摇。

“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

侍奉兄长能够尽到悌道,所以可以把它移用到对尊长的敬顺之上。像西周初年的周公,就是一位友爱兄弟、讲求悌德的典范。在约公元前1047年,周武王兴兵打败了昏君商纣,建立了周朝。但是武王在第二年就患了重病,卧床不起。当时天下还没有平定,百废待兴,朝中的群臣一下子就乱了阵脚。太公和召公就想占卜吉凶,周公建议再等一等,为什么?他说: “如果祖先们在天之灵知道了,也会忧虑悲伤的”。但是如何才让哥哥恢复健康呢?周公就暗暗决定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哥哥武王的寿命。于是,他悄悄地设立了祭坛,捧着玉璧、玉圭,向祖先虔诚祈祷:“您们的长孙周武王现在辛劳成疾,身患重病。如果先祖们真的需要一个子孙前去侍奉,那就请让我代替哥哥去吧。我多才多艺,可以好好地侍奉你们。但是哥哥武王,却不如我多才多艺,而且他身为周朝天子还肩负重任,请先王们庇佑他吧!”为了表示他的诚心,周公还让内史记下他舍身代兄的祝祷词,然后进行占卜,结果为大吉。这就预示着武王的病会痊愈,即使不能够痊愈,先王也会同意周公代替武王。

得到这个结果,周公很高兴,立即赶到宫里祝贺武王:“哥哥,占卜结果是大吉,您是不会有灾祸的,您只需要考虑如何治理好天下,其他的都不用担心。”周公还把写有祝祷词的册文放到柜中密封起来,并且告诫守柜的人,不许泄露他舍身代兄的事。

周公身为辅佐大臣,可以说是权高位重,但仍然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哥哥的安康,同胞兄弟之间的手足情深,令人为之动容。这一份源自天性的骨肉同胞之情,就是“悌”德的天然基础。

周公敬爱兄长,辅佐武王开创了一个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在武王去世之后,他又遵从武王的遗愿,尽心尽力地辅佐武王的儿子成王。在他摄政期间,他把对兄长的尊重,转化为对于贤者的礼敬,因此留下了“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的典故。

古代的时候,男人的头发都很长。他在洗头发的时候,突然有贤德之士来求见了,为了让贤德之士不要久等,他马上就把头发绾一下,赶快去接待贤士。而在他洗头发的过程中,要多次停下来出去接待贤士;在吃饭的时候也是如此。吃饭的时候,正在嚼着肉干,古代的这个肉干比较硬,突然有贤德之士来求见了,他也马上就把肉干吐在旁边,起身去接待贤士,吃一顿饭的功夫要多次停下来。

从这个典故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周公为国为民、竭忠尽智,虽然日理万机,但是对于贤士还非常地礼敬。这种礼敬贤者的态度,和他对兄长的尊重是密不可分的。

中国人还把对兄弟的友悌之情推而广之,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正如《苏子卿诗四首》中所写到的:“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兄弟姐妹,一奶同胞、手足情深,就像长在一根树枝上的几片树叶一样,是离不开彼此的。而朋友之间的感情也是亲如兄弟、弥足珍贵。再把目光放远一些,我们生而为人,都是同胞,大家脚踩着同一片土地,头顶着同一片蓝天,又哪有什么互不相干的陌生人呢?都应该友好相处、相亲相爱。

正是因为孝悌观念的延伸,使得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个人、家族、国家、天下是不可割裂的,而是一个整体。因此,中国人共同体的观念非常开阔,不是一个家族,不是小团体主义、一个地区主义,而是超越了地方局限性的大天下情怀。这种大天下情怀,正是从孝悌观念延展而来。

对父母的孝德推展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把对兄长的“悌”德延展开来,“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就可以打破血缘的界限,将这一份仁爱互助之心向身边的人辐射,进而向更广大的人群延伸,最终形成仁慈、博爱、和谐、友好的社会氛围。因此,古代中国以及现代中国,都高度重视“孝悌”之德的传承与培养,它不仅有利于家庭和谐,还可以培养出人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爱心。

总之,悌德在培养对尊长的敬顺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这里说:“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以恭敬之心奉事兄长,则能敬顺,这种敬顺之心可以移到对待尊长的身上。

“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理”,治的意思。能够将家庭治理好,家族治理好,就能够把治家的方法移用到处理政务上。

我们知道在尧帝的时候,当他考虑帝位的候选人时,就请诸位诸侯来举荐贤德。大家都对尧帝说,在民间还有一个没有娶妻的人,名叫虞舜,他是盲人的儿子。他的父亲不遵德义,母亲不讲忠信,弟弟狂傲无礼,但是舜都能够用孝顺、友爱之心与他们亲睦相处,使他们上进,而不至于发展到奸恶的程度。可见舜,他确实是一位至孝之人。他的父亲瞽叟愚顽无德,后母没有慈爱之心,弟弟象又很傲慢,他们都想杀舜,但是舜却恭谨孝顺,恪守孝道,最终感化自己的父母兄弟这样的人。

尧听了之后就说:“那我就先考验考验他吧!”于是尧就把自己的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通过她们来观察他的德行,又让九个儿子拜舜为师,来观察他的处世之道。

舜让两位妻子迁居到妫水(妫音guī)旁边,她们都能够遵行为妇之礼,不敢因为自己出身高贵而骄慢舜的家人。尧的九个儿子也更加忠厚谨敬。尧认为舜做得很好,就让舜谨慎地教导人们五伦大道,也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在舜的教导之下,人们都能尊崇五伦的教化,教育办得也很好。尧又让舜广泛地参与百官事务的管理,结果各种事务也处理得有条有理。尧又让舜在四方之门迎接来朝见的宾客,结果接待得庄严肃穆,诸侯和远方的宾客对主人都很恭敬。尧又让舜进入山林川泽,遇到暴风雨,舜从来不迷失方向。尧认为舜有超人的智慧,就把舜召来说:“你谋划的事情都能做到,说过的话都有成效,已经三年了,你可登上帝位了。”但是舜没有迫不及待地要接受天子之位,他仍然认为自己的德行不够,缺少历练,还不足以让人心悦诚服,因而辞让。到了后来舜才接受了尧帝的禅让。

尧在禅让帝位给舜之前,对舜进行了几个方面的考察,首先考察的就是他的治家能力。为什么?这就是《大学》上所说的“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在这里也说,“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夹注中讲:君子所居则化,所在则治,故可移于官也。君子所居住的地方,自然会被他所感化,所在的地方自然可以得到治理,所以可以把这种办事能力移到做官治民之上。这也就是《大学》中所说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特别是古代的家族和现在的家庭不一样,都是大家族,小则上百口人,大则上千口人。能够把这样复杂的家族关系处理得井井有条,这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比治国更容易,必须有足够的德行、智慧和忍让。舜对百姓的教化是身教,民众对舜的信任和拥戴,也是因为他修身有成。

在《史记》中记载,舜在历山耕种,历山的人都互让田地边界;在雷泽捕渔,雷泽的人互相推让居所;在黄河边制作陶器,那里生产的陶器没有粗糙破损的,没有假冒伪劣产品。一年的时间,舜居住的地方便成为了一个村落,两年成为一个集镇,三年成为一个都城。这都是因为舜他有高尚的德行,还有高度的智慧所感召的结果。

我们学习了历史就知道,当今中国的很多干部培养模式和制度,还能从尧舜这里找到历史渊源。从尧帝禅让舜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上古的圣君选贤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其中特别强调以孝德为先的选贤标准。

其次,在任命之前,要对候选人做全方面的考察。就像尧从公、私两个方面来考察舜。在私的方面,首先考察舜齐家的能力。因为《大学》上也说,“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像我国现在考察领导干部,家人的状况也被纳入考察的内容,因为这体现着领导干部教导、影响家人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齐家的能力,而且我们也看到了很多领导干部之所以锒铛入狱,都是被家人拉下马的。此外,在公的方面考察的不仅仅是政绩,还要考察这个干部在民众中的口碑。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干部选任,之前都进行公示,公示期间一般是七到十五天。在这个期间,要广泛听取群众的反映和意见,再正式实施对他的任职。这就是在“大事”上看德,在“小节”中察德。而这个过程也是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的过程,也是一个民主的过程。

第三,在选贤之后,舜没有立即即位,而是经历了历练和考核。这个过程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进入高层的领导干部要经过系统、全方位的培养和考验。所以中国,中高层领导干部的选拔实行的不是西方式的民主选举制。像西方的民主选举,我们也看到它具有以言取人、引发对立、自赞毁他、结党营私等问题。中国不是采取西方式的民主选举,但是又充分地发挥了民主的作用。同时也不迷信选票,既有民主,也有集中,它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制,是根据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政绩,进行考核、选拔、任用。干部必须从基层做起,再经过换岗,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工作地域进行磨练,积累从政的经验。之后再根据政绩以及群众的反响进行晋升。比如说中国最高决策机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候选人,几乎都担任过两任省委书记或具有其他相应的工作历练。

在中国,即使治理一个省,对主政者的才干和能力的要求也都非常高。因为中国的一个省的平均规模,特别是东部省份,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人口数量,几乎都是欧洲几个国家的规模。因此,在中国的干部培养选拔制度下,不可能将低能的领导者,甚至没有任何从政经验的领导者选入国家最高领导层,这在中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国现行的选人、用人体制就没有任何可以提升的空间。如果我们能够借鉴和强化中国传统“举孝廉”的人才选拔标准,在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中更加注重对传统经典的学习和教育,公务员考试和选拔更加注重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原则。举荐官员的过程中,适当地实行连带责任制,以及更加深入地借鉴中国古代的谏议制度,倡导人人敢说真话、敢讲实话的良好氛围,这样的选人用人制度就更加完善。

下面一句:“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唐玄宗注:“修上三德于内,名自传于后世。”在内修养以上三种德行,名声自然传于后世。哪三种德行?就是上一章所讲的移孝以事于君、移悌以事于长、移理以施于官。也就是说这三种德行不丧失,其美好的名声自然传于后世。

就如我们前面所讲的三个例子:吴隐之坚守清廉的操守始终不渝,因此从做官到去世,屡次被朝廷奖赏,后世的清廉之士也以他为榜样,所以孝子吴隐之终成一代廉洁官员的典范。此外,像“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大舜孝感动天”的德行也至今仍被人们广泛传颂。

除此之外,历史上留名青史的忠臣大都是孝子。比如说为大家所熟知的“扇枕温衾”的黄香,后来官至尚书令,在任期间,勤于国事、一心为公,又通晓边防事务、调度军政有方,深得汉和帝宠信;魏晋时期,“卧冰求鲤”的王祥,为了侍奉父母隐居二十年,父母离世后出仕,曹魏时历任大司农、司空、太尉等职,封爵睢陵侯。西晋时拜太保,进封睢陵公。任内高洁清廉、克勤克俭、倡导教化,深得高贵乡公曹髦和晋武帝的器重,去世后谥号“元”;三国时期“哭竹生笋”的孟宗,后来官至司空,位列三公。在任期间,他体恤民情,关心百姓疾苦,勤于政务,为吴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还有北宋时期以“铁面无私辨忠奸”而著名的“青天”包拯,为侍奉父母辞官尽孝十年,后来他的双亲离世,他守丧期满重新出仕。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官至枢密副使,正二品。在任期间,他清正廉明、刚直不阿、不徇私情、英明决断,敢于为民请命,深受百姓爱戴,去世之后还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等等。这些例子数不胜数。中国古代谚语有说:“忠臣孝子人人敬,侫党奸贼留骂名。”

因此,君子在家中把这三种德行的根基养成,将来就能建功立业,其美好的名声自然就会传于后世了。当然我们要注意,这里的扬名于后世,不是追求世间的名闻利养,这是虚名,是靠不住的,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而且“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就像《了凡四训》中所说的“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在世间享有很盛大的名声、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人,但是怎么样呢?却德不配位,这样的人往往有突如其来的灾祸。所以这里的“名”,就是《开宗明义章》中所讲的“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的“名”,也就是说这个“名”是以立身行道为前提。古人认为:人生于天地之间,是万物之灵,所以与天、地并称为“三才”。所以应该怎么样?要“赞天地之化育”,要明了天地之道、学习天地之道、遵循天地之道、顺应天地之道。这样才能够参赞天地之化育、力行天地之道、弘扬天地之道。这样的人就是要成就君子、成就贤人、圣人之名。如何力行天地之道?我们知道,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孔子讲的政治学,就是要求为政者完全放下自私自利,而为天下人谋福利。其实也就是毛主席所说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为什么不为自己谋福利?因为无论官做得多高、钱赚得再多,临终的时候也依然心怀恐惧,而且什么都带不走。但是学圣人就不一样了。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换句话说,如果能够学成圣人,对于死亡都无有恐惧,还有什么可值得恐惧的呢?自己成就圣人之名,也帮助他人成就圣人,这才是真正的“扬名于后世。”这样也把父母的名弘扬出去了。而且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立上这个名,让天下后世的人一提到你、一提到这个名,就愿意向你学习。后世儒家的人说:“名教中人”。什么是名教?就是以名来立教,一提到你的名,就想到你的品质,要想到向你学习。这个“名教中人”就是从《孝经》“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这里学到的。

所以一定要注意,这个立名、扬名于社会中和我们一般世俗人所讲的争名夺利有着根本的不同。与人争名夺利,越争越成为小人,连君子的标准都达不到。而这里的立名是要从孝悌学起,成就君子、圣贤之名。而且这个名不需要你争,自自然然就来了,这就叫实至名归。这才是名立于后世。你这样学才是名教中人,让后世的人一听到你的名字就肃然起敬,愿意向你学习。就像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还有孔老夫子那样,无论各行各业的人,一提到他们,都愿意向他们学习。并不是说只有从政的人才能够成为圣人,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学成圣人,因为各行各业都可以有君子、圣人的示现。

我们今天就先学习到这里,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