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孝经》第10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孝经》第10集
2021-09-03

诸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群书治要·孝经》,请看《纪孝行章第十》。

根据邢昺的疏,这一章记录的是孝子事奉父母双亲的善行。前一章《圣治章》是讲圣人以孝治天下。所施行的政教,不需要严肃的手段就可以成就,自然而然。因此,君子都是由于具有孝心才有种种孝行可为记录。这一章就讲孝子的五种孝行,还有三种不孝的行为。

我们看经文:“子曰,孝子之事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

我们也是一句一句地来学习。“子曰,孝子之事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居则致其敬”,居,就是平常居家的时候。致,就是尽的意思,竭尽。平常居家的时候,孝子应该竭尽恭敬之心来事奉父母。这里强调这个“敬”字。在《礼记·祭义》说:“养可能也,敬为难。”说明赡养父母比较容易,但是要做到恭敬父母就比较难了。在前面我们讲到《礼记·内则》中孝子从早晨开始,梳洗妆扮之后,就到父母居住的地方事奉父母,就是恭敬的表现。当然对父母的恭敬之心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说《弟子规》上“入则孝”,前面有四句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呼喊我们名字的时候,要马上答应,不要迟缓。不能像没有听到一样,待搭不理。似听未听、似闻未闻,像没有那回事一样,这就是不恭敬了。

“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命令我们去做某件事的时候,我们也要马上行动,不要偷懒,更不能借故不去做,找很多的借口。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教导我们的时候,当我们做事不够完美的时候,父母有给我们指正过来,我们要有耐心,恭敬地听从,不能够反驳。现在说一言九“顶”,什么意思?就是父母说了孩子一句话,孩子有九句反驳父母,这叫一言九“顶”,这都是没有受教育的结果。

“父母责,需顺承”,当儿女有过失,父母责备的时候,要顺着父母的心思,不能够违逆父母,心里有逆反,这都是儿女对父母恭敬的表现。做到这四句话才是恭敬,反之就是不恭敬了。当然这个“恭”,不仅仅是外在的行为符合于礼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恭敬。

在《太上感应篇汇编》中记载,明代有一个读书人叫王用予。有一天他就梦到了文昌帝君,于是他就向文昌帝君请教这一年乡试录取的名单,其中特别向文昌帝君请教,他们同乡中有一个叫俞麟的人有没有考上。为什么?因为这个人读了很多书,学识不错,而且邻里乡党都说他孝顺。大家看他每一天晨昏定省,早晨去问候父母,晚上又侍奉父母睡觉,做的也都很符合礼。所以同乡的人也都认同他是一个孝子,甚至远近都有人来背着书箱向他求教。但是没有想到,文昌帝君脸上现出不高兴的脸色说:“他没有考上,他本来是可以考上的,但是他的功名被削掉了。”为什么?后边这一段话很重要:“他是看起来很孝顺,可是都是做给人家看的。他侍奉双亲犯了腹诽的罪过。”什么叫腹诽?就是在表面上看起来很恭敬父母,做的都符合礼的要求,但是内心对父母有抱怨、有不满,没有表现出来。这样久而久之就伤了父母和儿女之间的天性,最后也使得孝亲的行为都成了应付,都成了装出来的,或者是做给别人看。这样做使得他的良知受到了很大的障碍。俗话说天良泯灭。而且他对人说话也是非常的苛刻,这就说明了,他没有从内心的忠厚去培养德行,而是以欺骗、虚伪的行为欺世盗名。所以就除去了他的功名,而且他终身也将贫困潦倒。

这说明孝本来是父子之间的天性,父子有亲,这称为道。这种天性,我们可以从孩子身上看出来。俗话说“人生百日,体露真常”,你看孩子出生一百天之内的时候,我们观察他的动作、容貌。他看到谁都是发自内心地、由衷地喜欢,发自内心地对每一个人都微笑,这就是人的天性。他没有说看到这个讨厌,看到那个喜欢。看到父母,这种自然而然的天性亲情就显得更加明显。这个就叫“人生百日,体露真常”。但是因为后天环境的熏染,后天所受的教育不同,使他们本有的天良泯灭了。对人的这种自然的亲爱、自然的信任、自然的友好、自然的恭敬,渐渐地消失了。人与人之间变成了怀疑、对立、排斥、互不信任。像他这样,表面上对父母很恭敬,做出来的行为都符合礼,但是实际上是装给别人看的。让别人认为他是一个孝子,博取一个好名声,这都是好名之心。这种好名之心就掩盖了本性的天良,使得本性的天良显露得就越来越少了。这并非是发自内心的恭敬。这也是值得我们特别警惕的。

“养则致其乐”,唐玄宗注:“就养能致其欢”,强调儿女在父母身边,奉养父母的时候,应该竭尽和悦的心去服侍父母,让父母感觉到欢乐。

邢昺疏:《檀弓》曰:事亲有隐而无犯,左右就养无方。言孝子冬温夏凊,昏定晨省,及进饮食以养父母,皆须尽其敬安之心,不然则难以致亲之欢。意思是说:孝子冬天要使父母温暖,夏天要让父母保持凉爽。早晚问安,以及进奉饮食、赡养父母都需要尽力表现出恭敬、安定之心,否则也难以使父母欢心。像《弟子规》中说,“冬则温,夏则凊”,这个典故就是出自于汉朝黄香的故事。《三字经》中也提到:“香九龄,能温席”。汉代的黄香在九岁的时候就能够想到,冬天的时候,天气比较冷,他就先用身体,为父亲把床铺暖热;夏天的时候,先用扇子把床席扇凉,再让父母去躺,从小就有这种体贴入微的意识。我们想一想,黄香在为父亲暖床铺、扇床席的时候,他的心中是有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他的心中一定是怀着对父亲的亲爱,他是怀着一种喜悦的心情去做的。而父亲感受到儿子对自己的体贴,心中也是当然生起欢喜。当皇帝知道这件事之后,立即重赏黄香,并且赐予了他八个大字“江夏黄香,举世无双”。这种做法就使孝亲的榜样树立起来,让人人都能够效法学习,也看到自己的不足。于是孝的观念就能够得到迅速的普及。

在《二十四孝》之中,还有一个老莱子的故事。老莱子的父母已经九十多岁了,他自己也七十几岁了。为了让父母欢喜。他七十多岁的人了,还穿上小孩子的衣服,在父母面前装着婴儿的啼叫,学着小孩子的走路;挑水的时候,故意滑倒,让父母看了哈哈大笑,这就是想方设法地让父母开心。我们想一想那种场景,父子之间的那种天然的本性,就从老莱子的表演中自然流露出来了。

“养则致其乐”,还要求当父母犯了过失,儿女要劝谏的时候,不能够粗声戾气,伤了父子之间的和气。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如果我们为了讲这个理而伤害了情,特别是伤害了父子之间的亲情,这个理就不再是理了”。为什么?因为父子有亲是天道,这就是最高的理,其他的理都要服从于父子有亲这个理。家庭是一个讲温暖的地方、讲爱的地方、讲关心、讲理解、讲付出的地方,而不是讲理的地方。如果你讲这个道理再对,但是你的态度傲慢无礼、不恭敬,甚至违逆父母。你这个理讲得再好,父母也依然听不进去。所以古人特别通达人情世故,而且是兼顾天理、国法、人情。像《弟子规》中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当父母有过失的时候,做儿女的要劝谏父母,不能看着父母陷于不义之中而无动于衷。但是劝谏的态度一定是要和颜悦色,而且要等父母高兴的时候,容易听得进去的时候再去劝谏。不要等父母不高兴的时候,你非要给他讲理,非要去劝他、和他顶牛、说他不对,这是无论谁都很难接受的,也很容易伤害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感情。所以说:“谏不入,悦复谏”。待父母高兴的时候,再次去劝谏。

“病则致其忧”。当父母有病的时候,做儿女的一定要尽心尽力地去照顾,极尽忧心。《弟子规》中讲:“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这是讲古人为人子者,在父母生病的时候,那种体恤、耐心的态度。病是很多老年人都不可避免的。当父母生病的时候也是最脆弱、最需要儿女关心的时候。这个时候儿女如果稍有不耐心,表现出厌烦,就会让父母感觉到很受伤、很有压力,感觉到自己为儿女增添了麻烦,在心里也很过意不去。所以有一句话说:老来难,老来难。为人儿女一定要想到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是怎么样耐心地扶我们走路,教我们生活的常识。当我们生病的时候,父母那种焦急难过,那种愿意代儿女受苦的感受。如果我们能够体会的话,当父母老的时候,我们也会对他们耐心地照顾、加以体恤。

汉文帝的生母薄太后生病三年,汉文帝在旁边照顾,是目不交睫,衣不解带。因为他时时要侍奉在母亲的身旁,困了的时候只能打一个盹,甚至连睡觉的时候衣服都不脱。每一次为他母亲进奉汤药的时候,他都要先尝一尝温度合不合适,然后才敢于给母亲进奉。汉文帝他贵为天子,富有四海,手下的奴仆很多。但是他作为一个孝子,仍然能够从内心表达出对母亲的关爱,照顾母亲事必躬亲。结果上行而下效,整个社会兴起了孝悌之风,人心厚道,实现了天下大治。在汉代,每一个皇帝的谥号都要加一个“孝”字。比如说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说明什么?说明汉朝是特别重视以“孝”治天下,也是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文景之治”的太平盛况。

在隋朝时期,有一位官员叫辛公义。他在岷州做刺史,刺史就相当于现在的省长。当地就发生了瘟疫,而患瘟疫的人全被家人丢了出去,不再照顾他。这说明如果人没有了孝道,道义也就丧失了,这就是“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辛公义并没有去责备这些人,他怎么做的?他是把所有的病人全部移到他办公的厅堂,并且找来最好的医生,把这些病人全都治好了。当病人的病治好之后,再让他们的家人把他们接回去。你看他这样做呢,做到了合情、合理、合法。没有使那些不孝的人,恩断义绝的人感觉到难堪。但是“人之初,性本善”,人都有惭愧之心。所有来接病人的家属,全都惭愧得抬不起头来,为什么?因为他们对自己的亲人都不亲自照顾,反而狠心地把他们丢了出去。但是他们的长官却将他们的亲人都医好,所以整个岷州称辛公义为“慈母”。

他通过自己行仁行义,挽救了当地百姓的良心。一个人如果连父母亲都丢下不管,那就变成了行尸走肉。因为他的良心已经先死了。而辛公义用真诚的心守护仁,行为符合道义,全心全意为百姓着想,关爱百姓,结果就起到了正己化人的效果。他能够革除地方的恶习,使岷州的社会风气得到改观。这也说明孝是人的天性,从孝道入手,最容易启发人的天良,所以要相信人是可以教得好的。这就是“诚心守仁则能化”。重要的是要有人带头,诚心守仁,带头力行,特别是领导者和教育者首先要率先垂范。

“丧则致其哀”,父母过世的时候,做儿女的都要为父母办丧礼。举办丧礼的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哀思之情。因为父母这一生为了培养儿女付出了很多辛劳,无私无求地为儿女奉献了一生、操劳一生,也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品德,值得后人学习。可是父母过世了,儿女再也没有机会喊那一声爸爸、妈妈了,再也没有机会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儿女思念父母,当然非常哀痛。在《孝经》最后一章“丧亲章”中也讲到:擗踊哭泣。 “擗”就是捶胸, “踊”就是顿足,也就是哀痛到捶胸顿足而哭泣不止,以致茶饭不思、废寝忘食,整日整夜地哭泣。这些都是儿女自然情感的流露。当然这种情形也不可以太长时间,这种哭泣、不吃饭不喝水的状况不能够超过三天,否则身体就会受不了了。而我们前面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所以虽然有哀痛,不可以超过三日,三日之后也一定要正常地饮食。

在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孝子名叫刘敦儒,他的母亲得了一种病,疯疯癫癫的。在吃饭的时候要鞭打人,或者拿竹板打人,否则她就吃不下饭。结果左右侍奉的人全都忍受不了了,都被她打跑了。但是刘敦儒就整日在母亲旁边侍奉母亲,让她吃饭的时候打自己。他经常被母亲打得身体流血,因为只有这样,母亲才能吃得下去饭。一般人可能都忍受不了了,但是刘敦儒“怡然不为痛”,他欣然接受,而且丝毫不感觉到疼痛难忍,更没有抱怨、怨恨之心。可见刘敦儒是全心全意投入在侍奉母亲身上。而当刘敦儒的母亲过世的时候,他是“毁瘠几死”,你看他的母亲吃饭的时候必须打他,而且有的时候打得他头破血流才吃得下饭。但是等他母亲过世的时候,他非常哀痛,而且吃不下饭。“毁瘠”因居丧过哀而极度瘦弱。他极度瘦弱,几致丧命。这种哀痛就是因为再也没有机会来侍奉回报父母了。后来他做了起居郎,当时人们把他称为“刘孝子”。

看了刘敦儒“忍痛侍母”等等历史上的孝子的故事,我们才能体会到古人对父母的尽孝,甚至可以忍受自己身体的疼痛。这是因为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有着深切的体会,也是出于对父母的深情厚谊才能做得出来的。

《孔子家语》中说“立身有义矣,而孝为本。丧纪有礼矣,而哀为本。”丧事要有礼节,但是哀痛是丧事的根本。

在《吕氏春秋》中,有一段讲述了丧礼的来源。丧礼是怎么来的?孝子尊重自己的父母,当然也包括了父母疼爱子女。这种情谊甚于肌肤之痛。所以当父母或者儿女过世的时候,也就是说自己所敬重,或者所疼爱的人过世之后,如果被抛弃于沟壑,按人的感情而言,是不忍心这样做的,所以才有了安葬死者的礼仪。“葬”就是藏的意思,藏起来。这是孝顺父母的儿女所应该慎重的。这说明丧礼是出自孝子敬爱父母的一片真诚之心,并不是外在的礼仪强加给我们,要求我们这样去做的。所以应以哀戚为根本。

所以在《论语》中,孔子也强调“丧,与其易也,宁戚。”“易”,和易的意思,和顺而有条理。这就是说,在丧礼之时,与其把事情办得很合顺、很有条理,有条不紊,不如哀戚,这才是抓到了根本。因为父母过世,自己很哀伤、很怀念。这个时候处事有一些不周到的地方,也是人之常情。

当然我们现在都在讲临终关怀,通过一些临终关怀的方式,让父母以和平安静的方式过世,这也是非常值得提倡的。总之,为父母办丧事并不是为了面子,让人夸奖自己孝敬父母,把丧事办得很排场,很奢华,图得一个孝子的名声。办丧事,要抓住根本,那就是感恩怀念父母的恩情,用回报的心来安葬父母。

“祭则致其严”。父母过世之后,要依时依理进行祭祀。祭祀的宗旨在于不忘本,所谓返本报始,是教导人知恩报恩,饮水思源,而不是以功利的原则为人处世,待人接物。

在《礼记·祭统》中就讲了祭礼的来源:“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说明祭祀,并不是外在的人、事、物要求人这样做的,而是什么?而是发自于人的内心。“心怵而奉之以礼,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正是因为人们内心有感念父母祖先的这种存心,把这种存心通过礼表达出来,才有了祭礼。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够透彻了解祭礼的意义。

在《礼记·祭义》中也说:“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祭礼不能够频频地举行。如果频频地举办,就会让人感觉到太频繁,而生起厌烦之心。这个厌烦之心升起了,也就失去了恭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同样,祭祀也不能搞得太少,如果搞得太少,就会让人产生怠慢,怠慢心一产生,就容易把父母的恩德给遗忘了。从这里我们看到古圣先贤确实非常有智慧,对我们什么时候祭祀,祭祀的频繁程度,以及怎样进行祭祀,都有详细的规定。

在祭祀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从内心表达出对父母的感恩之心。所以孔子说:“祭如在”。当我们祭祀父母的时候,就如同父母就在面前一样,毕恭毕敬。所以“我祭则得福”,为什么?因为通过祭祀把一个人的感恩心、恭敬心、给引发出来了。“福田靠心耕”,你有恭敬心,又有感恩心,怎么会没有福?

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大家都很忙碌,一年四季忙忙碌碌,好像没有停歇的时候,很少有机会能够收摄内心。也就是把自己的心从外物上收回来,稍微安定一下。所以祭祀就是给大家一个收摄身心的机会。在祭祀之前有要求,那就是要斋戒沐浴,对内要调摄内心,使内心清净,也就是要把心从外物上收回来。

在《论语·乡党》中也说:“斋必变食”。在斋戒的时候,不但不能吃肉,就是好粮食也不吃。为什么?怕的是自己心里贪著滋味。古人在祭祀的时候是这样的恭敬,对内要收摄内心,对外还要隔绝一切交际、娱乐、房事等等的活动。在斋戒的时候,要把自己的心集中于思念父母生前的起居住所、音容笑貌、饮食习惯、志趣爱好等等。当然更重要的,是思念父母留给后人的道德精神。儿女要发心,把这样好的道德精神承传下去。这样专心地斋戒三天,就能够将祭祀的父母活现在心中。所以古人一看一个人斋戒时那种恭敬的程度,就知道这个人思念亲人的程度如何了。

斋戒必须谨慎,所以孔子说:“我祭则得福”。如果参加祭祀是为了走形式、走过场而没有内心的恭敬,那么“得福”就很有限了。君子对父母是在世的时候恭敬地赡养,去世之后虔诚地祭祀。这句话说,孔子说,孝子侍奉父母,日常居家时,对父母要竭尽恭敬;奉养父母时,要竭尽欢悦;父母生病时,要竭尽忧心;父母去世时,要竭尽哀思;祭祀父母时,要极尽恭敬。以上五点都能完备,才真正做到侍奉双亲。

我们再看下一段。

“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

“居上不骄”夹注曰:“虽贵为君而不骄也”。虽然贵为人君,高高在上,但是却不骄慢。“为下不乱”也就是“为人臣下不敢为乱也”。这个乱我们要注意一下,唐玄宗注解为:“当恭谨以奉上也。”也就是说,为人下者,为下者,就是在居于下位的人,也就是臣子、属下,应当恭敬谨慎以事奉其上位者。有这种恭敬谨慎的态度,做事就会严谨、认真、负责、守程序、按规则、不马虎、不怠惰,当然也就不可能犯上作乱。这个“乱”不仅仅是犯上作乱,凡是不恭敬,不谨慎,都叫“乱”。

“在丑不争”,这个“丑”就是类的意思,以为善,不忿争。也就是说,和同类同辈相处的时候怎么样?不能和人忿争。侍奉双亲的孝子,虽处上位谦敬而不骄慢,处在下位,恭谨而不敢作乱;与同辈相处,和顺而不与人忿争。为什么?下面几句就讲原因了。

“居上而骄则亡”,夹注中解释,“富贵不以其道,是以取亡也”。如果身居富贵的位置,但是不能够以其道义来行为,这是取亡之道、灭亡之道。这在历史中有很多例子,凡是能够把国家治理好的有一定成就的君主,都是居上不骄。比如说《史记》中记载,周公曾经告诫伯禽,他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对于天下来说,我的地位不算低贱了。然而,我在洗头发的时候,曾经多次握着尚未梳理的头发,吃饭的时候也是数次吐出口里的食物,起身去接见贤士。即使这样,还怕错过了天下的贤人。你到了鲁国,千万不要仗着国君的身份看不起人,轻视人”。这个周公,就是这样,以谦敬的态度对待天下人。所以有一句话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在春秋的时候,有一个贤人叫田子方,他也是孔子的弟子子贡的学生,道德学问闻名于诸侯。当时魏文侯慕,名聘他为师,对他非常的礼敬。在《说苑》中记载,魏文侯正在从中山国极速地奔赴安邑。田子方就落在了队伍后面。太子击,也就是后来的魏武侯遇到了田子方。他很有礼貌,他赶快下车,快步前行。看到了田子方,就这样来礼敬他。但是田子方坐在车上动也没动,告诉太子击说:“请替我向国君请求,在朝歌等候我。”太子击一看,就有点不高兴了。于是他就对田子方说:“我不明白是贫穷的人待人骄慢?还是富贵的人待人骄慢?”田子方说:“当然是贫穷的人待人骄慢了,富贵的人怎么敢骄傲于人呢?君主如果待人傲慢,就会亡国;大夫待人骄慢,就会失掉他的采邑。而贫穷的人如果不高兴,穿上鞋子就离开了,去哪里会得不到贫穷呢?”太子击追上了魏文侯,就把田子方所说的这一段话告诉了魏文侯。文侯听了之后,叹了一口气说:“要不是你的缘故,我怎么能够听到贤人的这一番话呢?我用对待仁者的态度来礼敬子方,所以才能够和他交朋友。自从我结交上子方之后,君臣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亲密,百姓更加归附于我,我因此才明白了与贤士交友的成效。在我要征伐中山国的时候,我以对待武士的态度恭敬地对待乐羊,结果怎么样呢?他三年就把中山国攻了下来献给了我,我因此获得了与武将交友的成效。我现在之所以不能稍有进步,就是因为我还没有遇到凭智慧骄慢于我的人。假若我能够得到凭智慧骄慢于我的人,那我怎么会赶不上古人呢?”

这个故事,特别是田子方的这一段话告诉我们,越是富贵越不能骄慢。因为骄慢会导致灭亡,导致富贵不能长保。

历史上还有一个赵简子的故事。赵简子也是一个很尊重贤人的人。有一次他上一条崎岖的羊肠山路。群臣都下了车,光着膀子帮他推车。只有虎会不帮忙,自己扛着戟,还唱着歌。赵简子很不高兴地说:“群臣都来帮忙推车,而虎会你却扛着一支戟,还唱着歌。身为人臣,侮辱了君主,该当何罪呀?”虎会回答说:“作为人臣,侮辱他的君主,罪过是死而又死。”赵简子说:“什么叫死而又死呢?”虎会说:“首先罪臣自己被处死,然后他的妻子和儿女也受到牵连,也被处死,这就叫死而又死。”虎会接着又说:“君主您已经听到了臣下侮辱君主的下场了,那您还想听一听人君侮辱臣子的结果吗?”赵简子就问:“那是什么结果呀?”虎会说:“君主侮辱他的臣子,有智慧的人就不会为他出谋划策,能言善辩的人就不会再为他出使其他的国家,勇敢善战的人也不会为他去作战。有智慧的人不为他出谋划策,国家就危险了;

能言善辩的人不为他出使,国家的外交关系就搞不好了;勇敢的人不为他去作战,边境就会受到侵犯。”赵简子听了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他不仅没有怪罪虎会,反而拜他为上客,对他更加敬重了。

这说明越是身居高位之人,越应该保持谦敬的态度,避免骄傲自大。这样才能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形成人才汇集的局面。如果自高自大,即使是亲戚贤才也都会弃之而去。就像夏桀和商纣那样,就免不了灭国亡身了。

“为下而乱则刑”,为人臣下而好犯上作乱,则必然遭受刑法的处罚,殃及其身,令父母担忧,甚至还会连累父母,让全家人不得安宁。我们学习经典也要举一反三。一个人以权谋私、贪污受贿,也会让父母战战兢兢,不知道哪一天被抓起来,锒铛入狱,让父母担忧蒙羞。所以古代的盗贼就像今天的黑社会等等,犯上作乱之人,都谈不上孝敬父母。推而广之,腐败的官员以及凡是从事违法乱纪勾当的人,危害社会大众和民族、国家利益的人,都会令父母家人蒙羞,都谈不上孝敬父母了。所以孝道教育真正做好了,结果是什么呢?那就是社会没有违法乱纪的事情了。因为人人都知道孝敬父母,不能够让父母担忧蒙羞,那么都不会犯上作乱,都能够遵纪守法。

“在丑而争则兵”,夹注中说:“朋友中好为忿争者,为兵刃之道。” “兵”就是指刀剑之类的兵器。与同辈朋友相处而喜好争斗,严重的就会导致以兵刃相互仇害。因此在同辈相处中喜好忿争的人就会引来兵刃相加。特别是当一个人在青壮年的时候血气方刚。所以孔子特别告诫,要“戒之在斗”。如果因为争斗,无论伤害了自身,还是伤害了对方,都会令父母担心。

其实一个人如果有和别人斗争的思想,这就是对立。但是,我们现在整个社会,在改革开放之后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比较大,从小就教孩子竞争。西方的价值观是以自我为核心,而这个自我又是一种占有性的自我,就是把我所拥有的、外在的东西,比如说我的票子、我的车子、我的位子、我的房子,这些是外在于自我的东西,作为评价一个人价值的标准。所以这个自我说白一点,就是自利。为了获得自我利益的满足,就要和别人竞争。但是竞争还是满足不了自己的利益,竞争向上提升就变成了斗争。这个时候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问题就出现了。斗争还是满足不了自己的利益,再向上提升就变成了战争。

我们现在打开新闻,每一天必不可少的内容就是局部的冲突,甚至是战争。原因在哪里?原因就是西方的价值观在全世界普遍流行的结果。人们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别人产生了矛盾冲突,最后解决不了就诉诸于战争。那么在现代社会之中,如果再发生战争,很有可能上升为核武战争。一方不理智,选用了核武器,最后导致的结果,可能就是人类的同归于尽,世界末日。所以用竞争的方式获得自我满足的利益观、自我利益满足的价值观,不能把人带上光明的前程,只是把人引上了穷途末日。

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为核心价值。一个人对父母有“孝”,对兄弟有“友悌”之心,把这种“友悌”之心向上提升,就变成了“互爱”。那就是《论语》中所说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互爱”之心向上提升就是“互助”,不仅对别人有关爱的情感,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给予切实的行动加以帮助。那就是《孟子》上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这种互助互爱之心再向上提升,那就是大同世界,那就是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大同世界是什么样的?“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这个“天下”不是一家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我们把贤德的人、有能力的人举荐出来作为领导者。“讲信修睦”,人与人之间讲求信用,睦邻友好。“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人不仅仅把自己的父母当成父母,也关爱他人的父母。不仅仅把自己的儿女当成儿女,也关爱他人的儿女。“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使老年人得到赡养,可以养老送终,壮年人能够为社会所用,幼年人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长。鳏寡孤独废疾者,就是老弱病残幼需要帮助的人,都能够得到赡养和照顾。这样的世界是每一个人都向往的。怎么达到?这个就是汤恩比先生所说的:“能够真正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的,唯有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普遍流行,才能够为世界带来和平,带来光明。

下面一句:“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三牲”就是牛、羊、豕。古人宴会或者祭祀时,用三牲称为“太牢”,是最高等级的供养。在《开宗明义章》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说明什么?孝以不毁伤自己的身体为先。而以上所说的“居上而骄、为下而乱、在丑而争”这三件事,都可以导致亡身败家,甚至牵连父母。因此,如果不去除这三件事,即使每日对父母双亲的物质供养非常的丰厚,但是却不能使父母心安,反而常常让他们忧虑、牵挂、担心,仍然是不孝。

夹注中说:“夫爱亲者,不敢恶于人之亲。今反骄乱分争,虽日致三牲之养,岂得为孝子”。亲爱自己父母的人,不敢厌恶别人的父母。现在反而傲慢作乱,引起纷争。虽然每天用“三牲”,最好的、最高级别的供养来奉养父母,又怎能称得上是孝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身居上位,如果骄傲就会灭亡;身居下位,如果作乱就会受到惩罚;跟大众相处,如果斗争就会互相杀害。为人子女,如果以上三者不能去除,即使每一天用牛、羊、猪“三牲”来供养父母,还是不孝。

我们今天就先学习到这里,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