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后汉书〉之太守傅燮》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后汉书〉之太守傅燮》
2019-11-04

大家上午好:

今天家瑞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群书治要•后汉书》当中记载的一位历史人物——他是乱世忠良,有着一身铮铮铁骨,他就是东汉壮节侯傅燮容公。

今天的分享,主要有三个部分,分别是背景介绍、傅燮容公之死,以及人物解读、感悟分享。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到第一部分——背景介绍。傅燮容公的故事选自于《群书治要》的《后汉书》。《后汉书》是一部东汉的史书,作者是南朝宋的范晔。《后汉书》是一部纪传体史书,简单地说,它就是一部东汉时期人物传记的合集。作者范晔根据所记载的人物的地位、权利以及影响,把这些人物分为了两个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是皇帝、皇后的传记,叫做“纪”;第二部分是颇具影响的人物的传记,包括了忠臣、奸佞以及侠客等等,这一部分被称为“传”。到了后来的西晋时期,后人司马彪又为其增加了立法、天文、礼仪等等的内容,取名为“志”。由于《后汉书》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以及文学价值,它和《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因此它又是“前四史”之一。我们来看一看《后汉书》这一部典籍,它所记载的是东汉王朝的历史,从汉光武帝到孝献帝,共历时195年。

整个东汉王朝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鼎盛时期,自光武帝至孝章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是“光武中兴与明章之治”。孝章帝是一个贤明的皇帝,但他却开了东汉大力任用外戚之先河,自他去世后外戚掌权,东汉王朝进入到了外戚政治时期,逐渐开始衰弱。到了公元159年孝桓帝联合宦官诛灭了外戚梁氏,宦官从这个时候开始成为了东汉王朝的主导力量,外戚与宦官斗争不休,而帝王又昏庸无能,东汉王朝走向了最后的衰亡。在最后这个衰亡时期当中,孝桓帝骄奢淫逸,后宫宫女多达五、六千人,同时宠信宦官,将五位宦官封侯,后来又发起了党锢之祸,迫害了无数的忠良。孝灵帝也同样是昏庸荒淫,他卖官鬻爵,把国家朝政全数交给宦官来把持,身为帝王,居然对着人们说出了“张让为我父,赵忠为我母”这样荒谬至极的话;而到了孝献帝时期,东汉政权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了,无疑这是一个黑暗的时代,但同时这又是一个辉煌的时代,因为它有着杨秉、李膺、杜密、陈蕃等等忠义之臣,他们心系苍生、胸怀天下、直言上谏、指陈时弊。在这样的乱世中,一段又一段惊天动地的故事,被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如今鲜为人知。

今天,我们就要回到孝灵帝时期,去追缅一位沉寂了千年的名将,他就是汉阳太守傅燮荣公。他被围困在汉阳城时,数千敌兵感念他昔日善待之恩,一起下马叩首,涕泣恳请,请求傅燮荣公勿做玉石俱焚之举,请他弃城保命,但是傅燮荣公坚守节义,最终选择以身殉城,最终谥曰“壮节侯”。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到第二部分,一起回到过去的汉阳城,去看看傅燮荣公忠勇殉城的故事。在《群书治要》的《后汉书》上这一事件的第一句话便是“贼围汉阳,城中兵少粮尽,燮犹固守。”这句话介绍了当时的情形,贼兵围困了汉阳郡,城中兵少粮绝,太守傅燮仍然坚守着城池。为了让故事更加的完整,我们一起来看看事情是如何发展到这一步的呢?

首先,“贼围汉阳”,我们大家一定会好奇,这个“贼”指的是什么人呢?我们来回到过去,看看东汉王朝地图上的汉阳郡,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汉阳郡是临近国界线的一个偏远地区,我们看,它上有匈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胡人,下有西羌。由此可知,这个实际上是一个战乱频发的边境偏远地区,结合下文我们很容易便可以确认,“贼围汉阳”当中的“贼”无疑是有西域的胡人和羌人。在查阅资料之后,我们发现,在这个“贼”的力量当中,还有着第三方,也就是汉军的叛军,当时他的首领是韩遂、王国。从这个图上我们就可以看到,敌方的情况主要由这样的三个部分来组成。在了解这个情况之后,我们来接着往下看,“城中兵少粮尽”,偌大一个汉阳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古人常常说到“内忧外患”,这个情况就是由于“内忧”而造成的。在当时,凉州刺史耿鄙,同时也就是傅燮荣公的上司,他不仅平庸无能,还忌贤妒能、好大喜功,他专宠当时的治中、程球。治中是当时掌管文书的一个官员,他非常受到耿鄙的专宠。根据《后汉书》的记载,程球是一个奸诈狡猾、唯利是图的贪官,百姓都对他十分地痛恨。耿鄙也是这样子,他嫉妒傅燮荣公得到百姓的爱戴,为了争功,想要去讨伐凉州的叛军,傅燮荣公知道耿鄙他不得人心,于是竭力地劝阻,说他出战必败,希望他不要出兵。耿鄙为了征兵,不听他的劝谏,带走了大量的精兵和粮食。后来,在行军时,果然因为不得人心,而造成军队哗变,他和程球全部都死于当时的变动当中。而处于这样的情况下,耿鄙非常信任的司马、马腾却拥兵不救,反而投奔了叛军,结拜了叛军的首领韩遂。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汉阳郡的情况,外有叛军羌胡,内有庸官叛贼,这种种就导致出了汉阳郡出现兵少粮尽的情况,但是在这样的困境当中,汉阳的战场上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一幕。

“时北地胡骑数千,随贼攻郡,皆夙怀燮恩,共于城外叩首,求送燮归乡里。”“夙怀”的意思就是一直感怀感念。这一段话就介绍了当时战场上的一个奇观,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数千胡人骑兵感念傅燮荣公昔日的善待之恩,一起下马叩首,涕泣肯请,请求傅燮荣公勿作玉石俱焚之举,并且还誓曰,若是傅燮荣公愿意弃城,他们就愿意就此退出叛军,追随他,护送他回到故乡。对于他们这样近似于临阵投敌的行为,十余万围军、叛军、大军竟然鸦雀无声,不做任何制止。我们试想一下,两军对阵,能在敌众我寡的生死绝境当中,让众多的敌人感动到磕头流泪的地步,只怕古今战争史上异数难见,可见傅燮容公之风骨操守,令多少人为之敬佩。

傅燮容公究竟是做了什么,使得一族人对他如此感恩戴德呢?我们来看看相关的史实记载。根据《后汉书》的记载,它说:“燮善卹人,叛羌怀其恩化,并来降附,乃广开屯田,列置四十余营。”我们从记载当中,就可以看到,傅燮容公善于体恤人民,事事为百姓着想,叛羌在他的感化下都来归附,于是境内大安。当时因为民族问题和叛军起义,汉阳郡实际上是战乱频发,许多人因此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当时的叛军首领或者是朝廷的官员都不愿意,或者是没有能力来安置这些流民,但是傅燮容公心系百姓,出钱出力,前后修筑了四十多营,来安置饱受战乱和饥荒之苦的人们,并且组织领导羌、胡、汉的人民来共同修复淤塞的渠道,实行屯田,既安定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又恢复和发展了宁夏川区的农田水利事业。《群书治要·贾子》当中有这样的一句话:“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这样一位爱民如子的官员,北地郡的人民怎么会不爱戴他呢?这样他在人民心中的名望之重,在这场战争当中也完全就体现了出来。

面对数千的敌兵下马叩首,涕泣恳请的感人之景,他的儿子子干也同样说了这样的话,他说:“国家昏乱,遂令大人不容于朝。今天下已叛,而兵不足自守。乡里羌胡,先被恩德,欲令弃郡而归,愿必许之。”这里的“子干”就是傅燮之子傅干,子干是傅干的字,“大人”是子干对于他父亲的一个敬称。傅燮容公的儿子傅干就进言道:“国家政治黑暗混乱,使得父亲您不能在朝中容身,如今天下叛乱,而我们的兵力又不足以自守,乡里和羌胡先前都受过您的恩惠,希望您能够弃城归乡来保全自己,请您一定要答应他们的请求啊。”面对敌人涕泣叩首与儿子的恳切请求,傅燮容公却说出了这样的话,他说:“盖圣达节,次守节。且殷纣之暴,伯夷不食周粟而死。今朝廷不甚殷纣,吾德亦岂绝伯夷?世乱不能养浩然之志,食禄人间,欲避其难乎?吾行何之?(必死于此。)”这里的“达节”就是指不拘常规而合节义,“守节”就是坚守节操的意思,“节”就是超过的意思。这段话就是傅燮容公的一个回答,他说:“圣人无论进退都合于节义,次等的就坚守节操,当初像纣王那样暴虐,伯夷仍然能够不食周粟而死,如今朝廷还没有到达那样的地步,我的德行操守又怎么能超过伯夷呢?现在世道纷乱,不能养浩然正气,在世上享受着朝廷的俸禄,却又想逃避所遇到的危难,我能够到哪里去呢?一定是死在这里呀。”

这一段话当中,傅燮容公所说的“圣达节,次守节”,实际上是出自于《左传·成公十五年》,杨伯峻先生对它的注解是:“最高的道德为能进能退,能上能下,而俱合于节义。”这个就是圣人的德行。“伯夷不食周粟而死”,实际上是一个典故。当初伯夷、叔齐不赞同武王灭商,因为耻食周粟来采薇而食,最终饿死于首阳山,被后人视为是抱节守志的典范。傅燮容公引用了“圣达节,次守节”之语以及伯夷的事例,来表明了自己守节的坚定意志,最后的“吾行何之?必死于此。”更是重申了他必死的决心。傅燮容公的慷慨陈词,实际上也是留给儿子的遗言,他身为将领,没有选择临阵脱逃,回到家乡,也耻于降敌辱身,最终选择了战死沙场。他指挥左右进兵,最终临阵而死,后加谥号为“壮节侯”。

到了这里,赤胆忠心的一代名将走完了他壮烈的一生。傅燮之死,忠义无双,感人至极。在伤感之余,一定会有人好奇,他明明有机会选择生,为什么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赴死呢?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到第三部分——人物解读的感悟分享,我们从平素修身和在朝为官这样两个方面来了解傅燮容公的为人以及品格。相信在这样的一番了解之后,我们对于他这样的选择会有着更深的理解,我们先来看一看他的平素修身。

第一件事情就是改字。根据《后汉书》记载,傅燮容公“本字幼起,慕南容三复白珪,乃易字焉。”“慕容三复白珪”在《论语》当中也有出现,“慕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这说的是春秋时鲁国人南宫括反复诵读《诗经》的诗句,“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这个意思它就是说,白玉上的污点还可以磨掉,若是因为说话不谨慎而出错,便是无法挽回的。南宫括反复诵读这一诗句,实际上是在告诫自己要言语谨慎。傅燮容公在少年读书时看到了这个故事,十分仰慕南容的德行,便将自己的字改为了“南容”,以此来勉励自己要慎于言行,要有严谨的修身功夫。

第二件事情便是他谨守礼节,笃行悌道。《太平御览》引《傅子》曰:“奉寡嫂甚谨,食孤侄如赤子。”傅燮容公的兄长,在很年轻的时候便去世了,那么他便恭敬地侍奉嫂嫂,将自己的侄子视为己出,抚养长大,可见他的为人十分的无私,并且有情有义。

第三件事情就是他弃官服丧。根据《后汉书》记载,傅燮容公“闻所举郡将丧,乃弃官行服。”傅燮容公早年,因为才德兼备而受到赏识,被举为了孝廉。后来他听说举他为孝廉的长官要逝世了,于是就弃官去服丧。在仕途正好之时,傅燮容公为了当初的一份知遇之恩,毅然弃官,放弃了大好前途,守丧三年,这其中足可见其待人的忠厚品德。

从这三件事情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傅燮容公的为人是修身慎行、孝悌养德。除了平素修身,我们再来看一看他在朝为官的几项事迹,来看一看他的为官之德。

第一件事情便是他上疏朝廷,直言时弊。在当时的情况下,朝廷昏暗,宦官专政,贪暴横行。汉灵帝尊宦官张让为父,赵忠为母,当时敢于谈论朝政,斥责宦官的官员,不是被杀害,就是遭到了党锢之祸,被罢官禁锢,甚至还要牵连家人,这些都是傅燮容公亲身所见的。当他看到宦官专权,生民蒙难,为了挽救危机,便不顾个人安危,在出征讨伐起义军之前,上疏朝廷,我们来看一看他的疏文。

疏文的开篇便是:“臣闻天下之祸,不由于外,皆兴于内。”他又说:“黄巾虽盛,不足为庙堂忧也。臣之所惧在于治水,不息其源,末流弥增其广耳。陛下仁德宽容,多所不忍,故阉竖擅权,忠臣不进。”他在这里,明确指出了相比起义的黄巾军,宦官才是祸乱天下的根源,将矛头直指祸国殃民的宦官势力,直言要灵帝先除去宦官这个祸根。在当时的一个政治环境下,这样的直谏和忠勇的胆识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又说道:“夫邪正之人不宜共国,亦犹冰炭不可同器。”这里其实就非常鲜明地表达了他对于宦官势力的不耻,不愿意与其同流合污。

在上疏之后,他便派去出征,去镇压当时的起义黄巾军。傅燮容公转战各地,积累了赫赫战功。但是宦官赵忠等人便因为这一份疏文对他怀恨在心,便从中谗毁,反而要想将他治罪。灵帝想到了这一份疏文,知道赵忠是有意要陷害他,便没有加罪于他,但同时却也没有赏赐,反而将他外调到了偏远的安定郡去当一个都尉。我们便可以看到,傅燮容公上疏朝廷,直言时弊,最后的结果却是有功无赏,反而外调安定。傅燮容公在经历了这样一件事情,并没有向宦官势力屈服。我们接着来看,“拒忠守正,不阿宦孽” ,他刚正不阿,继续拒绝了奸贼赵忠的示好。

话说傅燮容公在平定起义军当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朝廷当中是非常有名望的,百姓也都非常地仰慕他。看到这个情况,赵忠便采纳了幕僚臣下的建议,想要私下去拉拢傅燮。根据《后汉书》的记载,赵忠让他的弟弟去致殷,弟弟去献殷勤。赵延对于傅燮说:“南容少答我常侍,万户侯不足得也。”他这意思,就是说,只要你稍稍地送一点彩礼来示好,你想要当万户侯,当大官那都是不足为提的。面对这样的诱惑,傅燮容公义正言辞拒绝道:“遇与不遇,命也;有功不论,时也。”我能不能当大官自有命数,我有功勋却不能被封赏,这是我的时运如此。“傅燮岂求私赏哉!”我怎么能为了这些来行贿,求得封赏呢?这最后的一句“岂求私赏哉!”流露出了一身的正气,足以使奸邪之人丧气胆寒。

赵忠知道之后,更是怀恨在心,但因为傅燮容公当时的名望很高,他不敢公开陷害,便用计将他外调到汉阳做太守。他这其中的阴谋也是希望借叛军边章、韩遂之刀来除掉傅燮。 从这两次事件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傅燮容公虽然因为与宦官作对而受到牵连,不仅有功无赏,还不断地被外调。但是他依旧为了天下安危向宦官发难,不与其同流合污。从他的言行当中,我们看到了忠君名将的一身傲骨,看到了不畏权阉的清流忠臣。当他被外调到汉阳郡的时候,我们前面也有所提到,他心怀百姓,安定人心,兴修水利,造福了一方。最后被围困汉阳之时,他临敌而不惧,身亡亦不惜,最终舍生守节,以身殉城,堪称是一位忠厚爱民、守正忠烈的名臣,令人仰慕钦佩。

对此他的孙子傅玄评价他的祖父道:“敦方,足以正众邪;肃清,足以济殊俗。不吐刚而谄上,不茹柔而默下。”他赞赏了祖父不畏强权,正道直行的高尚情操。王夫之在《读通鉴论》当中也同样赞叹道:“(燮)非徒节义之士也,允矣其可为社稷之臣矣。”我们从“社稷之臣”这四个字当中,足以见其评价之高。我们从傅燮容公的个人修身及为官言行当中,也确确实实能够感受到,傅燮容公实在是无愧于“社稷之臣”的赞叹。 

到这里,我们已经简单回顾了傅燮容公忠勇清正的一生。又回想起他壮烈之死。有人难免会发出“忠义换得骨枯”的感叹,为其感到不值,感到惋惜。这一腔忠义换得的,真的仅仅只有骨枯么?未必然也。《群书治要·周易》当中有这样的一句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意思是说,积德行善之家,子孙后代必将会受到庇荫。 

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道德教育,注重子孙儿女气节和操守的培养,强调人的道德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家教、家风作为传统教育中不可分割的环节,更是对着个人的品格塑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家教带来好的家风,好的家风培养良善之人,也必将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从傅燮容公的家族承传史中,我们也同样可以看出这一点。 

在傅氏家族,爱国忠君、仁厚正直的家风实际上是代代相传的。傅燮容公他实际上是属于北地傅氏一族。西汉名将傅介子便是北地傅氏的开创者。傅燮容公是傅介子的同支亦或是同族不同支,目前在学界还有一点争议。但是毫无疑问,傅介子就是傅燮容公的先人。著名诗人王昌龄的诗句“不破楼兰终不还”,便是运用了这位西汉名将傅介子智取楼兰王的典故。 

在西汉初期,楼兰王的存在是朝廷处理西域问题的棘手难题。楼兰王亲近匈奴,却又倚靠汉朝。他在政治上朝秦暮楚,反复无常,屡次拦截、杀害了汉朝出使西域的使臣,背叛汉朝,伤害了汉朝子民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傅介子就在这种情况下,奉命前往西域,智取楼兰王之首级胜利归来,为丝绸之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斩楼兰”从此也成为了一个典故,常用来指代平定边患,为国立功的决心和愿望。而傅介子自己也被封为了“义阳侯”,被载入史册,名垂千古。傅燮容公的一生,我们之前也都有所了解了,他无疑是承传了先人的这种忠君爱国的家风和家族精神的。而且在查阅相关史实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傅燮容公为国捐躯之后,傅家子孙虽然渐渐散居到了内地和江南,但是仍然是名人辈出。

我们先来看傅燮容公的儿子——傅干。傅干是东汉末的一位善用权谋、有辩才的谋士,官至扶风太守。他的生平可以零散见于《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当中。十三岁的傅干在面对父亲被围困汉阳城之时,他就说道,劝谏父亲弃守汉阳返乡,然后要“见有道而辅之,以济天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虽然年纪尚幼,但是颇能看清当时的政治局势。同时他说:“见有道而辅之,以济天下。”这就说明他小小年纪,却也心怀天下,满腔忠义。傅燮容公对此虽然没有采取他的建议,但是也称赞道:“汝有才智,勉之勉之。”当他成长,成为扶风太守之时,他为平定河东也立下了功勋。之后也劝阻了曹操远征东吴,他从实情出发、提出了切实的建议,还从反面谈论出了频繁出兵的危害,阐明了文武并用、文治至上的见解。这一段话还被引入了其他的史书以及政书。这可以体现出傅干善于谋略与论辩。曹操最后没有采取他的建议,结果惨遭失败。事态的发展再次证明了傅干建议的可行性。由于当时时局非常的混乱,傅干曾在马腾、曹操等麾下任事,但是他的骨子里仍然是忠于大汉王朝的,他十分谴责眼中无君、无父的乱臣贼子。他的文章《王命叙》便明显反映出了这一思想特点。另外,傅干可能在建安末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反对曹操的政治事件。可见,傅干在个人操守上是继承了其父傅燮忠于汉室的志节的。

那么除了傅干之外呢,傅燮容公的孙子,也就是傅干的儿子傅玄呢,他也同样非常的出色,他是魏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著有《傅子》一书,也被收录在《群书治要》当中。另外傅玄还仕途通达,他曾经担任过弘农太守、侍中、司隶校尉等等的职位,政绩不凡。他去世之后,更是被追封为“清泉侯”。在他在朝期间受到重用,同时为官清廉,十分受到人们的尊重。那傅玄认为做官的人应当公正无私,他提出了“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除了为官清正之外啊,傅玄的这一生为国家推荐了不少贤才,为朝廷贡献良多。当时西晋还风行着骄奢淫逸之风,他是极力反对骄奢之风的,提倡简朴朴素,这一主张在当时也是十分有现实意义的。

傅玄之子,也就是傅燮容公的曾孙,傅咸也同样继承了傅氏的家风,也是晋朝有名的一位直臣。傅山在《傅史》当中对他评论道:“自是傅氏有风骨人。”傅咸笃于儒学,擅长写作,在文学方面颇有建树。他在朝中也颇有政治成就,先后担任了尚书右承、御史中垂、司隶校尉等等的官职。他是一位诤臣,不畏强权,多次弹劾不法之徒,澄清了朝廷的吏治。王夫之在《读通鉴论》当中赞叹他“忠直为当时之领袖”。可见傅咸身为西晋王朝当中少有的正直清廉大臣之一,不仅被载入史册,同时还赢得了后世的好评,名垂千古。

除了直系之外,三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傅巽、学者傅嘏(gǔ)均属于傅氏一族。傅巽他是傅嘏的伯父。而傅玄和傅嘏是从兄弟的关系。这两人在朝廷也都担任要职。傅巽官拜尚书,傅嘏因为功劳而被封为了“阳乡侯”,去世之后更是追赠“太常”。

傅氏一族的名人还有非常非常多。比如说南朝宋的宰相傅亮、宁朔将军傅弘之,南朝梁的南平侯傅岐、还有尚书傅昭等等。

我们从这个族谱当中可以看到,虽然傅氏家族散布于各地,但是傅氏一族忠君爱国、刚正不阿的良好家风和优秀品德却代代传承,永不中断。因此,傅氏家族枝叶繁衍,人才辈出,功名显赫。

而这样的家风,正是靠着一代代傅家人时刻谨言慎行、克制私欲塑造而成的。甚至是像傅燮容公这样,付出生命和鲜血的代价,才能使得整个家族拥有如此深刻的精神烙印。傅燮容公的操守与品行无疑对于家风的树立是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的,这样的鞭策使得傅家人慎于言行,勤勉修身,免受祸患。因此,傅燮容公的高尚德行实际上无时无刻地不在庇荫后人。这也正说明了那句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看当时致使傅燮容公惨遭围困的那些奸贼小人的下场。

之前我们已经介绍过了,贼的力量主要有这样的三个方面,同时外因有汉朝的叛军王国、韩遂,内因是有司马、马腾。而另外的耿鄙和程球,已经死于军队哗变当中。

剩下的这些人我们先来看看王国。不久后的陈仓之战当中,皇甫嵩大破叛军,韩遂和马腾趁机就废掉了王国。战败,又加上被废,在当时乱世当中,王国的下场可想而知。

那么我们再来说韩遂,他的结局也十分的凄惨。他后来战败失利,为部下所杀。而他的子孙在建安十七年被曹操全部诛杀,可以说是惨遭灭门。

再说到马腾,他后来与韩遂因猜疑自相残杀。最后因为叛变曹操,也被他诛灭了三族。

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确确实实“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说到这里,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当初的问题:“忠义真的只换得骨枯么?”答案已经非常明显了,“并不是。”

从傅氏一族的兴盛来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而从奸贼小人的下场来看,“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接下来我们再来进一步地看一下,因忠义而骨枯值得么?

对此,《群书治要·序》当中也有这样的一段话,它说:“其委质策名,立功树惠,贞心直道,忘躯殉国,身殒百年之中,声驰千载之外;”

那些为国献身的忠臣,建立了功勋,施布了恩泽,忠贞正直,捐躯殉国,虽然身死当代,却名扬千年。

而反过来,“或大奸巨猾,转日回天,社鼠城狐,反白仰黑,忠良由其放逐,邦国因以危亡者;”

而那些用心险恶之臣,权倾朝野,翻云覆雨,如同是神像里的老鼠,城墙里的狐狸一样,难以驱除,颠倒邪正是非,将忠臣流放,导致国家危亡。

“咸亦述其终始,以显为臣不易。”

这所有的来龙去脉都被史书一一记述,以显为臣之不易。

那么就如《序》中所说,傅燮容公的忠义无双,不仅在他的生命里,在傅氏家族不断流传的风骨当中,他的操守与气节更是垂名青史,确确实实是“身殒百年之中,声驰千载之外。”

《中庸》也有说道:“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傅燮容公的一生便是对这句话的印证。他在乱世之中,不为朽木所腐,不易赤子之心,忠义无双,一身正气。傅燮容公用他的生命和热血告诉世人,什么叫作节义,什么叫作忠诚。如此之德行,不仅令他死后封侯,庇荫子孙,更是被载入史册,存不朽之名,享无疆之寿。

家瑞的分享今天就到这里结束,其中若有不足疏漏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