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圣学根之根》心得汇报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文字
《圣学根之根》心得汇报
2019-09-1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菲璘与大家分享学习《圣学根之根》的心得。《圣学根之根》是由因缘生先生集校,选取了二十三部“儒释道”三家基础经典的蒙学丛书。

首先,我们来学习一下这部丛书的总书名——《圣学根之根》这几个字。

“聖”字,甲骨文,是从人、从口、从耳,下面像一个人,上面人的头部突出了人的耳朵,这是强调耳朵的功能,旁边有口,口可以言说、可以歌咏,声音出口入耳。耳朵能够感知到的这个东西就是声,耳朵感知声音的这种行为就是听,耳朵具有敏锐的听闻功能,这就是圣。因此,“声、听、圣”,这三个字是同源字,最初是一个字,后来将这个字的形、音、义进行了分化,而生出了这三个字,但是在典籍之中,这三个字还是有互通互用的时候。

“聖”,早期的金文类似甲骨文,耳下面是人。西周中期以后,下面的人渐渐演化为“壬”(tǐng),成为《说文解字》中小篆“聖”的本字。“聖”是一个会意字,它既表示听觉敏锐,又表示听后效果明确,因此引申为“通、明、贤”,也就是精通者为“聖”,在卜辞和金文中,“聖”的意思是作听闻的听,这个意思来解。到了金文后期,“聖”这个字除了表示听闻之外,还有“圣智、圣王”的意思,比如说在《王孙遗者钟》上面有句话,叫“肃哲圣武,惠于政德。”意思为“恭敬聪敏、明志勇武”,在政令德业方面广施惠爱,这个“聖”在这里就是作明志解。再比如,《中山王厝壶》上面有一句话,叫“夫古之圣王,务在得贤,其即得民。”意思是,古代圣王最迫切的是得到贤才,其次是在于得到民心,这里的“聖”就是作“圣王”解。

《说文解字》解释“聖”这个字为“通也”。在注解《尚书》“睿作圣”时,《孔安国传》曰:“于事无不通谓之圣。”《孔颖达疏》曰:“圣是智之上,通之大也。”也就是说“聖”是通达事理,无所不通,是最高的智慧。“聖”也可以引申为圣贤,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引用《大戴礼记》解释“聖”为:“所谓圣人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能测万物之情形者也。”这样的人是圣贤人。

这是关于“聖”,下面看“學”。

甲骨文的时候,“學”这个字是由“爻”,或者说是“爻”的省文,以及我们常说的这个宝盖头以及“臼”(jū),也就是“臼”(jiù)这个字,下面不封口,由这几个部件构成的。  金文的“學”从西周开始,“學”下加了“子”字,突出了是儿童学习。“學”有学习效仿之意,有学校的意思,也就是表示教育的场所,另外,还有“教”的意思,在金文里面,有一篇铭文叫作《静簋》,在这一篇铭文里,“學”这个字一共出现了三次,分别就表示这三个意思。“學”又引申为学问,《道德经》上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老子河上公章句》对此注解,对这个“學”的注解就是:“政教礼乐之学也。”

“斅”(xiáo)这个字,始建于西周,它是在刚才 “學”(xué)这个字的右边加了“攴”,突出了敦促指导的意思。“斅”这个字可以是看作“教”和“学”的结合,它是包含了教授和接受两重含义,这种现象,就是古汉语中施受同辞的现象。《说文解字》解释“學”这个字是篆文“斅”的省字,“斅”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觉悟也。从教,从冖。冖,尚矇也。臼(jū)声。”也就是说《说文解字》解释“學”这个字是觉悟的意思,段玉裁引用《学记》上:“学然后知不足”这段话来进行注解,说:“知不足”就是觉悟,而后,他又引用“教然后知困”进一步说:施教之后,知道自己哪里还没有通达,因此,知不足,然后能反求诸己,知道哪里没有通达,然后就奋发修学不敢怠慢,因此说:“教学相长。”《兑命》上说:“学学(音xiào xué)半”,就是指的这个意思。《兑命》上面的那个 “斅”字是“教”的意思,说:教人有一半是利益自己的学问。之所以把“教”叫做“斅”,就是“学学半”的这个“学”(音xiào),是因为学(音xué)是为了自觉,这是下效,教人是使人觉悟,这是上施,“教”是上所施下所效也,所以古的时候是统称为“學”。

“聖學”这两个字合并在一起,就是指圣贤的学问,就是“成圣成贤”之学。

下面看“根”。“根”这个字,商代的文字是这个样子,下面是“木”的省文,像树根,因为单独画出来意思不够明确,所以在它的上面又加了“止”来表示,这个下面是指木的足,上面是指人的足。“根”的本意是树根,《说文解字》上对“根”的解释为“木株也。”而对“株”的解释为“木根也”。徐锴在《说文解字系传》中对“根”和“株”进行了区别,说:“入土曰根,在土上者曰株。”《说文》上还说,“根”这个字是“从木,艮声。”张文虎《舒艺室随笔》上说,他说:“《说卦》艮为足。”这个是指《周易》里面的,“《说卦》艮为足。艮,止也。”“止”,是古的“趾”字。现在这个“止”,停止的“止”,它是足趾,就是加了足字旁的这个,足趾的“趾”的古字。“根从艮,似非徒取谐声。”也就是说,张文虎认为,“艮”在这里,不仅仅是声旁,也有表意在里面,这一点我们是可以从商代的文字,也是可以看出来的。

“根”引申出来的意思有,第一,引申为“物体的基部为根”,比如说“风生山洞,云出山根。”就是山的底部。另外,它还引申为“事物的本源。”如《广雅》上说:“根,始也。”就是开始的始。

根据上面“根”的解释,“根之根”的意思就是“根本的根本,基础的基础。”“圣学根之根”就是圣贤学问的根基,学习圣贤学问的下手处,没有根基的学问就像“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前面提到,“根”是在土下的部分,那么“根之根”更是隐含了不为人所见的意思。这是告诉我们,学到的这些不是拿来向别人炫耀的,这些是道德与学问的根基。一般的人,只是看到了外在的枝叶花果,但是没有看到内在的根本,内在的根本是“德行”,“厚德载物”,是深厚的德行,支撑了一个人外在的财富、名声、地位等等。根扎得越深,就越经得起风吹雨打,在狂风暴雨中能够纹丝不动,所以要想成就圣人,就要从根本处扎根。

《圣学根之根》这套书,汇集的就是这些根本,汇集的就是成就圣贤人的根本,这部书是扎根的书,而且这套丛书,也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下手之处。之所以这里说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而没有说学习儒家之学,也没有说学习中国古代典籍,是因为《圣学根之根》这部丛书选取的经典,不仅仅是儒家童蒙养正的经典,而是包含了“儒释道”三家的基础经典。这些经典教给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而且是能切实落实在学习生活、为人处事之中的智慧和方法,这部书也是成就圣人的根本,因此说这套丛书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下手之处。古人心量很大,都是“言必称天下”,即使是蒙学经典也是如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和方法也都在其中,当然了,关于“治国、平天下”在蒙学经典中,具体的方法比较少,主要是注重在孩童的心里,首先建立起“家国天下”的胸襟和视野。

曾经美国有一位杂志记者,叫劳特斯,他问李嘉诚先生,说:“您能够成为华人首富,是因为什么?”李嘉诚先生就用两个字回答,说:“气概。”劳特斯又问,说:“这种气概是怎么培养出来的?”李嘉诚就感叹说,他说:“儿童时期学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诗经》、《老子》、《庄子》等等,这些都是弥足珍贵。”令他终身受益。所以,通过这个例子,毫无疑问的,李嘉诚先生用他自己的人生经历,向我们证明了国学的魅力。

刚才讲,这套丛书,是从“儒释道”,以及还有诸子百家中的医家选取了基础经典,或许有人会有疑问,说:“为什么不仅仅选儒家经典呢?为什么还要选释家和道家呢?”这就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三教九流是一家”说起。我们翻开《圣学根之根》,首先看到一幅图,图的中央,是一位团膝而坐、笑面迎人的长者。乍一看,似乎长者的头发,在头顶两侧分挽发髻,但是仔细看了,这一个人其实是三个人。中间的长者,开怀怀抱着另外两个人,右手舒展,左手拿着一串念珠,这是中间的这位长者。左侧的这位长者,是束发梁冠,右侧的长者是头戴小巾。这三位长者是这样的:中间这位长者代表释家,着梁冠者代表道家,着儒巾的代表儒家。左侧道家长者的右手,和右侧儒家长者的左手,共同持着一个卷轴,道家长者的左手下垂,儒家长者的右手指点着卷轴上的内容,似乎三个人正在切磋卷轴上的内容,发出了会心地一笑。三位长者促膝交谈,脸融为了一体,三人团抱,组成了一个圆满的圆,寓意:“儒释道三教,圆融无碍。”三人合一,一心无二,笑口常开,见者欢喜,待人接物,一团和气,这个图就叫作《一团和气图》。

这张图的创作者,是明朝皇帝明宪宗成化帝朱见深,于成化元年,也就是公元1465年创作。在图画上方的“御制《一团和气图》赞”中,宪宗首先叙述了《一团和气图》中三个人的原型,以及所取材的“虎溪三笑”的故事。三个人的原型分别是:佛门大师慧远法师,儒家之秀陶渊明,以及著名的道士陆修静。

“虎溪三笑”的典故,出自北宋进士陈舜俞所著的《庐山记》。这个典故是这样的:庐山的东林寺的住持慧远大师,他送客不过山中一条名为“虎溪”的小河。有一次陶渊明、陆修静来拜访慧远大师,因为话语道和、相谈甚欢,送别的时候就不知不觉走过了虎溪,三个人发觉后,相视而笑。后人为这个典故作了一幅画,叫《虎溪三笑图》。宪宗皇帝朱见深认为,“三笑”表现了三教中人相处,可以一团和气,这个寓意就成为宪宗皇帝创作《一团和气图》的深刻用意。

为什么皇帝要画这张图来表达这个意思呢?我们先要了解一段历史,明朝前期,中国北部有一个叫“瓦刺”的游牧民族,他们的首领受封于明朝,但是,又常常侵犯边关。明英宗正统十四年,瓦刺族的首领也先大举进犯,当时的皇帝朱祁镇,这个当时的皇帝,就是《一团和气图》,这个绘制者的父亲。当时的皇帝朱祁镇,他是愚昧自大,仓促亲征,结果在“土木堡”被俘,这件事情震动了京城,上下惶恐。在当时朝中,以兵部侍郎于谦为首的主战大臣,驳斥了主和派企图妥协或者迁都的主张,拥戴了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帝,也就是景泰帝。于谦晋升为兵部尚书,发动人民的力量保卫北京,最后保住了明王朝,打败了也先。这个时候也先,他虽然俘虏了原来的明英宗,但是因为明朝有了新的皇帝,明英宗也不再是皇帝了,他就只好把明英宗--朱祁镇就释放回京了。就这样过了八年,到了景泰八年,已经被尊为太上皇的朱祁镇和原来一些主和派的大臣心有不甘,发动了“夺门之变”,再次夺取了帝位,把他的弟弟朱祁钰废为“郕王”,逮捕并杀害了忠贞的兵部尚书于谦等多人,制造了一桩冤案。

后来,朱祁镇死后,他的儿子朱见深即位,也就是成化帝——《一团和气图》的绘制者。他是亲眼见到了父亲,同自家兄弟反目,杀害朝廷忠臣,酿成了社会恶果。所以朱见深即位后,他首先恢复了景泰帝的尊号,为曾经废掉自己太子位的叔父明代宗重修了陵寝,为被处死的于谦等人平反昭雪,而且,调回了被放逐的于谦的儿子,把这一桩冤案彻底平反。除了这些,为了教导臣民要和睦相处,成化帝还绘制了《一团和气图》。

在“图赞”中,成化帝就感叹说:“人们共同生活在一片天地之间,禀赋相同,怎么会有如此的差异?还不是因为人们凿空心思的满足私欲,尔虞我诈、相互忌惮,哪怕是在同一屋檐下,却两心相隔、远似仇人。而通达的圣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们可以高瞻远瞩,举止谈笑、威仪有度、俯仰不愧。就像图中的这三个人,‘合三人以为一,达一心之无二。忘彼此之是非,霭一团之和气。’”其实人与人之间,是相互感召的,就像“图赞”中说的,说:“和以召和,明良其类。”就是和气的人会感召和气的人,睿智善良的人,会与睿智善良的人聚会一处。如果真的能够像前面所说的,三个人合而为一、一心无二,彼此之间无事无非,霭然可亲、一团和气,那么“以此同事事必成,以此建功功必备。”进而,皇帝就感叹,说:“难道是真的没有这样的人,来辅佐我成就盛世吗?”“披图以观,有概予志。”皇帝是借《一团和气图》,来抒发自己的感慨,是有和自己志向相同的人的,其实我们知道,君臣之间是如何感召?

在《易经》上有一句话,叫“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声气相投的人会感召到一起,就像“水流湿,火就躁。”在平地上浇水,水自然会流向潮湿低洼的地方,点燃柴火,火自然会先将干燥的柴火点燃,君臣之间相互吸引也是如此,这就是成化帝所说的“和以召和,明良其类。”最后,皇帝点出了创作此画的目的:“聊援笔以写怀,庶以警俗而励世。”皇帝是以绘画来表达心中的志向,警励世人,劝勉大家,要亲爱和睦、彼此包容、团结一致,共同来成就盛世。朱见深皇帝所作这幅画的目的是在教育,是以“三教合一”来教导臣民和谐一体的观念。

看完中间的《一团和气图》,我们再看一看这一页最上面的题目《混元三教九流图赞》,《混元三教九流图》其实是另外一幅画。在河南嵩山少林寺有一块《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在成化帝创作了《一团和气图》一百年后,在嵩山少林寺立起了一块碑,就是这个《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碑刻的时间是嘉靖四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565年,正好是一百年之后。这幅画的作者,也是一位皇室中人,他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九世孙,郑恭王--朱厚烷之世子朱载堉。在朱载堉十五岁的时候,父亲遭到了诬陷而被囚禁,朱载堉是备尝了世态炎凉,对于亲族之间看似仁义道德,实际上虚伪残酷,对这样的现实有了深刻地体悟。但是朱载堉并没有因此颓废,而是发愤著书,成为了一代科学家、律历学家、文学家、音乐学家,他尤其是精通音律和历法。他和成化帝--朱见深一样,朱载堉也是有感于王朝内部的惨烈斗争,他沿袭了成化帝“三教合一”的绘图模式,绘制了这幅《混元三教九流图》。

我们看《混元三教九流图》。画面是由三个“同心圆”组成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圆”意味着圆融、圆满、和谐自足,从宇宙观的角度讲,“圆”又是太极的状态,是宇宙的初始,是万有的根本。《混元三教九流图》中,最外的是这个大圆,中间是三教圣人组成的中圆,寓意是三教,最里面这个画卷卷轴上有九股清流,或者说是九片叶子、九片花瓣,有这样组成的一个小圆,这个寓意是九流。最外面的这个大圆,寓意:宇宙大化,原始反终,三教九流,诸子百家,都是此宇宙大化之中的沧海一粟,三教九流,本原是浑然一体、圆融无二的。中间的中圆和《一团和气图》的那个圆非常地类似,但是,稍有差别,比如说:束儒巾和束发冠的这两位长者的位置,和《一团和气图》中两位长者的位置是正好相反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细节不太相同。但是,不管是图怎么样,寓意是一样的,“三教圣人”都是浑然一体,准确表达了三教一体、三教一源的深刻含义。最里面的小圆是一个隐形的圆,在三教长者手中的这个画轴的中间,从圆心迸发出了九股清流,或者说九片花瓣。这九股清流的寓意就是九流:“农、墨、名、法、纵横、小说、阴阳、医、杂”,这九家。九流组成一个轮,转动不停,寓意是“九流圆融无碍”,或者说是“百家恒久流传”。当然这个九流组成的小圆在《一团和气图》中也有出现,在“《混元三教九流图》的图赞”中介绍了这三教九流。

我们来看一看,“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纲常是正。”佛陀教育:教育人恢复自性圆满的智慧德能,回归本觉、本善;道家教育:教人以养生长寿之法,追求自然和谐与道合一;儒家阐明伦常大道,教人纲常是当行的正道。这里面出现了一些中国传统伦理价值观的词汇,比如说“人伦、纲常”这些概念多被现代的人误解了,所以我们在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先看“伦常”,伦常大道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五种的伦理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种伦理关系不是圣人人为制定下来的,而是本来就有的,是自然而然的规律。这五种人伦关系从古至今,永恒不变,是人人所共享的常道,因此又称为伦常大道。从这五种人伦关系中衍生出来的德行要求,是:“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夫义妇德,兄友弟恭,朋友有信。”

下面来看纲常,纲常是指“三纲五常”。先说“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或者说“夫为妻纲”。有很多人认为这是封建糟粕,是统治阶级蒙蔽被统治阶级的精神鸦片,其实这是没有理解三纲的真实含义。以为“三纲”就是讲为臣、为子、为父要绝对服从于君主、父亲和丈夫,甚至说什么: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令子亡子不得不亡。这其实都是错误的理解。我们要先看一下“纲”是什么意思?纲的本意是网子的大绳,引申为事物的总要,也引申为法纪、法度。从一个人来讲,能够成为关键、成为法纪、法度,首先要自己的能力和德行堪称表率,能够言为人师、行为仪表。那么“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就是要求君王、父亲、丈夫首先自己要能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能够带领、教导下属、子女和妻子。我们举个例子,刚才我们有讲到“五伦关系”中有一伦关系是“君臣有义”,由此衍生出来的德行要求是“君仁臣忠”。什么是“君仁臣忠”?领导者首先要有一颗仁慈之心,要体恤关怀下属,这个时候被领导者自然会心怀感恩,竭忠尽致智完成好领导交与的工作。一个好的领导者不仅要“作之君”,还要“作之亲”,像亲人一样去关爱下属。除此之外还要“作之师”,将为人师表做出来,教导下属,这个是“三纲”。

下面看“五常”,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仁者仁也”,仁者爱人致力除害;“义者宜也”,也就是要行合宜之事,做得当地决断;“礼者履也”,使践行自然之道,承天地之大序,返人之正道;“智者知也”,知人者智,临事不惑,要能够见微知著,见往知来;“信者诚也”,言无不信,言必由衷,这是信。上面这“五常”,“仁、义、礼、智、信”又可以称为“五性”。因为这些都是出于人的本性。我们看到刚才所介绍的伦理纲常都是人自然而然的常行之道,在古代适用现在也适用,具有普世的价值,因此我们学习传统文化是要追本溯源,不能人云亦云,甚至以讹传讹。

下面我们看“九流”:”农流务本,墨流备世,名流责实,法流辅制,纵横应对,小说咨询,阴阳顺天,医流原人,杂流兼通,述而不作。”

这是分别介绍了这九流,“农家”是强调克尽己分,以农为本;“墨家”提倡兼爱世人;“名家”主张辨别名实同异,强调要名副其实;“法家”提倡以法律规章来辅助国家制度;“纵横家”以辞令辩论,游说于诸侯之间,纵横捭阖;“小说家”收集奇闻异事,街谈巷语,推行社会教化;“阴阳家”结合数术思想与阴阳五行,教人随顺气候节令变化以成事;“医家”以医术来帮助人体恢复原本的功能,保持健康;“杂家”博采各家之说,述他人学说,兼收并叙。

“博者难精,精者未博。”这个意思是说广泛涉猎,就很难门门专精,专精一门就难以广博众览。这个意思是由下面的例子来进一步说明的,说:“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金玉五谷,我们的身心皮肤、口鼻耳目,都是各有所长,他们各司其职,分工合作,使人体乃至整个宇宙都有机的运转,共存共荣。”这是自然教导我们的和谐之道。     接下来“图赞”对结党进行了批评,他说:“曲士偏执,党同排异。”意思是说一些不明事实真相的人,执着一端,与自己想法相同就结成一党,与自己想法不同便加以排斥。其实通过刚才大自然交教给我们的自然和谐之道,我们知道“毋患多歧,各有所施。要在圆融,一以贯之。”就是不要对事物的差异有所忧患,宇宙是一个和谐的有机体,集中了万物,各施己长,关键是要圆融才能无碍,一体就是一以贯之之理。

溯本求源,“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儒释道三家是一体,九流门派出一源,百家学说阐发的是一致的道理,万般的方法都是同归于和谐圆满。《混元三教九流图赞》告诉我们:三教九流是一家,共同组成中国传统文化,各家各派互敬互爱、互助合作、一以贯之,圆融才能无碍,无碍才能兴旺。所以我们要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就是要避免门户之见,不能自赞毁他,否则不但学不好传统文化,还会导致文化的衰亡。

《圣学根之根》这套书,正是秉承了“三教九流”是一家的思想,将“儒释道”及“诸子百家”,当然“诸子百家”中是选择了医家为代表,各选了经典共同组成了这部蒙学丛书。举些例子,比如说儒家经典,大家比较熟悉的《小儿语》,以及《弟子规》、《三》、《百》、《千》,还有《孝经》。在历史方面有《四字鉴略》、《龙文鞭影》,有教为人处事原则和规范的《增广贤文》,还有教人格律对偶的《笠翁对韵》,另外还有蒙学中的小百科全书之称的《幼学琼林》,这些是儒家的。另外还有道家经典:如《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佛家经典:如《十善业道经》、《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等,所以也是可以看到各家各派、各个宗教,其实都是可以用这部书来扎根的。

这里可能会有人有疑问,为什么要用古人的教材,而不是重新编写一套适用于现代社会的教材呢?我们来看编写这些教材的人,不是“佛陀、孔子”这样的圣人,就是“祖师、大德”,“大儒贤者”,可以说这些都是圣贤人编写的童蒙经典,编写出来的内容是符合“道”的。“道”就是自然而然的道理,就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古代是这样,现在也是如此,那么符合“道”的道理,古时适用,今天也依然适用。我们再从编写人员看,现在还哪里能够找到圣贤之人来去编写童蒙教材呢?古人的心清净,清净心中生智慧,现代人比不上古人的清净心和恭敬心,也就无法再编写出如此的童蒙教材。所以现在学习,就是学习古人所编写的童蒙汇集的经典,直接来学就是最好的。

我们看下面一页的墨宝:“蒙以养正,圣功也。”这句话出自《周易·蒙卦》。我们现在讲儿童教育,就要看一看“蒙卦”。“蒙卦”是《周易》的第四卦,讲的是教育。我们先看一下《周易》的顺序:第一卦、第二卦是:“乾卦”和“坤卦”,第三卦是:“屯卦”,第四个就是:“蒙卦”。这样的顺序含义很深:乾为天、坤为地,这是开天辟地。第一、二卦就讲开天辟地的事情,那么之后,大家要做事情就要有个领导,不然百事无主,就会出现混乱。古的时候称领导者为“君”,那么下面第三个卦“屯卦”,讲的就是“作之君”。有了领导者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教育,《礼记》上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因此“屯卦”下面紧接着“蒙卦”,也就是“作之君”下面,紧接着就讲“作之师”,谈教育的问题。“蒙卦”是“坎下艮上”,坎代表水,艮代表山,所以是“山水蒙”,水是象征艰险,山象征停止。《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卦”的卦象告诉我们:山下有险,因为有山在前,无法前进,有水在后,退后有险,进退两难,不知道该怎么走。这样是象征处在一种蒙昧的状态,这是“蒙卦”的意思。但是处在蒙昧的状态不要紧,蒙是可以亨通的,“蒙卦”的卦辞首先就说:“蒙,亨。”也就是说“蒙”是可以转为通达的。蕅益大师在《周易禅解》中用佛法来解释,说:“夫心不动则已,动必有险,遇险必止,止则有反本还原之机,蒙所以有亨道也。”这是讲我们每个人都有本自具足的自性明德,自性本自清净,只因为妄想、分别、执着而迷失了“真我”,在迷惑颠倒之中遇到了种种艰难困苦,生出了觉悟之心,这就有了找回自性明德的机会。所以说蒙昧是可亨通的,用儒家的话说就是“明明德”,用佛家话说就是“明心见性”。要能够“明明德”,就要有好的老师来引导,《周易禅解》上说:“蒙之所以可亨者,由有能亨人之师,善以时中行教故也。”就是说好的老师善于用正确的顺序,合乎中道的原则来教学,因此老师是最重要的。在“蒙卦”中,“九二”是全卦之主,是最重要的一爻,因为这一爻是比喻最好的老师。

在这里先介绍一些术语,《周易》中有一些专门的术语,我们先看“爻”,每一卦它是由六个爻组成,爻的顺序是自下而上,最下面的这个爻,最下面这个第一爻用“初”,最上面的这一爻用“上”,中间的从下往上数,分别是“二三四五”。“爻”,它又分阴阳,阳爻的中间它是不断开的,阴爻的中间是断开的。阳爻用九来表示,阴爻用六来表示。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卦,比如说“蒙卦”,“蒙卦”我们刚才有提到了“九二”,也就是说在下面第二个爻是阳爻,这是“九二”。再往上数,它上面的第五个爻是个阴爻,这个是“六五”,在“蒙卦”中,“九二”是代表老师,“六五”是代表学生。

下面我们再来看“蒙卦”,“蒙卦”的卦辞上说:“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这句话,其实是讲了两条的教育原则。

我们先来看第一条,“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匪我求童蒙”的“我”代表老师,“童蒙”代表学生,这句话就是讲不是老师去求学生,而是学生来求老师,这就是常说的“只闻来学,未闻往教。”也就是说即使老师有好的教育,也是要等学生来求老师的时候才能教。为什么呢?《周易禅解》上说:“虽有善教,必待童蒙求我者,彼有感通之志,然后可应,如水清方可印月也。”就是因为这个时候,也就是当学生来求老师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学生有求学之心,老师有教学之志,师生之间心志相应,这个时候其感应就像水清才能映月一样。教育也是一样的,在师生之间心志相吸感应的时候,教学是最有效的。

我们看到在“蒙卦”中,老师是“九二”,第二位的阳爻,也就是说是处在下面,这个它是阳爻,一般常说是“刚中”,也就是说我们看到老师是有“刚中之德”,居于下位。学生是“六五”,第五位的阴爻,学生是有“柔中之德”,居于上位。我们一般按照常理来讲,是在下位的去求在上位的,但是谈到教育的时候就不是这样的,不是在下面的老师去求上面的学生,而是在上面的学生,要向下来求处在下位的老师。我们举一些历史人物,比如说:商朝的太甲来求伊尹,周朝的成王求于周公。太甲和成王都是处在上位的君主,伊尹是太甲的老师,周公是成王的叔父,辅佐成王,他们都是处在下位,为臣的位置上。虽然伊尹、周公他们没有去求太甲、成王,但是因为他们有刚明之志、涵养于胸,而形之于外,足以为师,这个时候是感应太甲和成王前来求教。我们再比如,齐桓公他曾经一天五次去求教一个名叫稷的小臣;再比如三国时期的刘备,三顾茅庐,礼请诸葛亮出山。这些举到的例子,他们这些君王能做到如此,都是因为他们处在上位的时候,这些领导者有柔中之德,他们可以谦虚诚心地向下来求教,去求老师。这是“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的一个解释。

“匪我求童蒙”的“我”还可以指“自性”,也就是以自性为师。童蒙就是指象稚嫩孩童一样的蒙昧者,也就是所谓的凡夫,这个时候“童蒙求我”,就是像六祖慧能大师所说的“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周易禅解》上说:“蒙虽有蔽于物,物岂能蔽性哉,故亨。”意思是说虽然蒙昧是因为有障蔽,但是这些障蔽,不能够障蔽住自性,因为“觉悟本有,不觉本无。”所以蒙是可以亨通的,换句话说“明明德”才是回归我们的本来面目。蒙昧者有志于“明明德”,就要往求有高明之德的老师,也就是使暗者去求明,而不是明者去资予暗,是因为暗者想明,因此去求明,才能够明。从蒙昧到通达,有赖于明师良友。

下面《周易禅解》上继续说:“故凡为师友者,虽念念以教育成就为怀,然须待其求我,方成机感。”意思是说,为师者虽然是念念以教育成就为怀,但是仍然要等待蒙昧者来求的时候,才能够形成感应。如果暗者没有想明达的心,这时候即使是一位明达的人站在面前,告诉说如何去彰显自己的明德,这个时候暗者他也没有办法接受,因为他不认为自己暗。这个时候就是师生心志不相应的时候,所以是不能够是老师去求学生,是要学生去求老师。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这一条教育原则告诉我们,如果是做为学生,就是要主动向老师求教,而且求教的时候要有三种心:“真诚心、恭敬心和奋发心。”要具备真诚心,是因为诚才能明,诚是性德,可以开启自性明德之门,也就是说,诚是从蒙昧转入通达的一把钥匙。第二要具备恭敬心,有恭敬心就是要尊重老师,尊师才能够重道,尊师才能够对老师的教诲产生恭敬之心,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没有诚敬不得利益。这第三个心是奋发之心,读书志在圣贤,见贤思齐,看到圣贤君子就反观内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地在希圣希贤的路上奋发前进,最终才能够回归明德。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这一条教育原则告诉我们,如果是从老师的角度来讲,是告诉我们教育它不是大包大揽,不是把自己知道的都灌输给学生,而是要用正确的方法、正确的顺序,在正确的时机来施教。孔老夫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是指心中悟不开叫愤,“悱”是说:口想说却说不出来叫悱。也就是说,不到如何想都想不明白,不到想说却怎么也说不出口的时候就不去启发。这个启发也很有味道,启是开启,发是发出,启发就是指开个头,启发不是说老师要包办,不是说到教育时机了,就都告诉他。而是只是提示一下,要点醒而不点破,接下来还是要靠学生自己,所以这里也是看到,孔老夫子是一位非常善于教学的好老师。确实,启蒙老师非常的关键,清朝崔学古所著作的《幼训》开头便说:“为师难,为蒙师更难。蒙师失则后日难为功;蒙师得,则后来易为力。”这是讲,当老师难,当启蒙老师更难,启蒙老师稍有疏忽,则日后就难有成就,如果启蒙老师教导有方,则日后学习就容易得力了。

我们再看下面的第二个教育原则:“出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出筮告”的“筮”,它是古代用筮草占卜的一种方法,在这里是来比喻教育。“出筮告”这个意思是说:暗者来求明,初次求教就要告诉,因为第一次叩问,求的人真诚,有真诚心学习就能通达。《周易禅解》上说:“求者诚,则告之必达。”因为老师有刚中之德,能为学生断除疑惑,学生又以真诚心来求教,这个时候师生心志相应,就要不失时机地来教导。而且首次叩问便教导,这也是对法的尊重。《禅解》上说:“又必初筮则告,方显法之尊重。”下面《周易禅解》上继续说,他说:“其所以告之者,又必契理契机而贞。然后可使人人为圣为佛矣。”这个“贞”是正的意思,也就是说,教导的内容契机契理,这样就能够正而不邪,用这种方法可以使人人都成为聖人。“再三渎,渎则不告。”对这句话的解释,有几种不同的解释,这里选取其中的两种。一种解释,是说这是对老师说,童蒙向老师求教,是为了解决心中的疑惑,老师应当给出契机契理的回答。如果老师迟疑不定,用深奥或者模糊的言语来回答,就会使学生不知所从,更加迷惑。这样就不如不告诉,这是一种解释。另外一种解释,是从学生的角度讲,如果学生接二连三地滥问,打乱了正确的教育次第,有亵渎的行为,也就是说很轻率,失去了真诚、恭敬之心,这个时候师生之间的心志,就不再相应了,也就不能够再告诉了。

《周易禅解》上说:“渎则不告者,非是恐其渎我,正恐渎蒙而有损无益也。”也就是说,轻率地求教,没有恭敬之心,就不对他进行教导,并不是怕(这种轻犯,聂老师口误,可以去掉。)这种轻率冒犯了老师,而是怕这种轻率对于开启蒙昧的教育有害无益。当然这里的启蒙,不仅仅是指童蒙教育,也还是指开启明德的教育。

良好的教育,需要师生双方共同来维护。这第二个教育原则就是告诉我们,学生应该怎样求教,老师应该怎样施教,师生共同使教育走在正道之上。唯有圣贤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圣贤的学生,而圣贤教育有赖圣贤之师来传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者所传之道,就是圣贤相传之道,师道背后承载的,是千万年的圣贤智慧。尊师,就是尊重古圣先贤、列祖列宗,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尊师重道就是尊重当人的自性。唯有尊师重道,才能够回归纯净纯善的本性,把扭曲的人性导归正途,也唯有尊师重道,才能够化解当今人类社会的种种冲突矛盾,把世界带向安定和平的未来,所以说师道的兴隆是天下的福祉。那么使教育回归正途、重振师道,就是当今的一大要务,而这呢,需要领导者率先垂范,上行而下效。

下面我们再来看这幅墨宝:“蒙以养正,圣功也。”这是“蒙卦”《彖传》上的最后一句话,这句话讲的就是教育的目的,因为童蒙应受到良好的教育,才能够成为有用的人。《周易禅解》上说:“及其蒙时,即以正道养之,此聖人教化之功,令彼亦得成聖者也。”人在童蒙的时候一片天真,还没有沾染恶的习气,应该是由有刚中之德的老师,用正道来进行启蒙,教孩子希圣希贤,去仰慕圣人、效法圣人,而学为圣人的入手之处,就在一个“正”字,培养童蒙走上正道,无论是身心言行都要正而不邪。童蒙时候用正道教育,培养其纯正无邪的品行,这就是圣人的教化之功,也可使童蒙得成圣人,所以说启蒙教育非常重要。但是现在很多人,虽然已经成人,但是在年幼之时,没有受到正确的启蒙教育,所以现在的养正教育,不仅仅是对于童蒙来说是必须的,其实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需要的。

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老师: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老夫子”。先简单介绍孔子的身世,孔子生在鲁国,他的祖先是宋国人,也就是殷商的后裔。孔子的生父叫叔梁纥,母亲叫颜徵在,孔子的母亲在尼丘山祈祷后而得孔子,孔子出生之后,头上是圩顶,像尼丘,因此而得名。孔子字仲尼,仲是二, 孔子他还有一位同父异母的哥哥叫孟皮。孔子年幼丧父,年少丧母,十几岁的时候就在季氏手下放牧,但是孔子,是对这样的小事都是非常地尽心尽力,他放牧,使这些牲畜都茁壮成长。后来孔子又担任了季氏管理仓库账目的小官,做事情也是十分地认真,无论是称量、记账都非常地准确。孔子学习非常认真,他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孔子曾经向师襄子学习弹琴,师襄子是一位乐师,孔子一连十天反复练习一支曲子,师襄子就说:“你可以增加学习的内容了。”孔子说:“我已经熟悉了乐曲,但是还没有掌握方法。”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又说:“你已经掌握了弹奏的技巧,可以增加学习的内容了。”但是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这个曲子的意境。”又学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领会了曲子的意境了,可以增加学习的内容了。”但是孔子说:“我还不知道是谁做的这支曲子。”又学了一段时间,一天,孔子神情俨然,时而庄严肃穆,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志意深远,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孔子说:“我知道他是谁了,那个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光明亮远大,像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撰写出这样的乐曲呢?”师襄子听了之后,赶紧起身再拜说:“君子您真是位圣人,这首曲子的名字正是《文王操》。”从这个故事我们看到,孔子学习非常认真,而且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绝对不是浅尝辄止、一知半解就放弃了。而是非常地精专,“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直到对所学的内容有了非常深刻地体悟,所以我们学习也是要效法孔子这种认真、专一的精神。

下面我们再听两个孔子的小故事,这两个故事都是告诉了我们谦德的重要性。孔子在参观鲁桓公庙的时候看到攲器,就问守庙人,说:“这是什么器皿?”守庙人说:“这是宥坐之器。”孔子说:“我听说宥坐之器,空着的时候是倾斜的,装到中间刚好的位置就是正的,如果装满就会倾覆,贤明的君主以此为戒。”夫子说完,便让弟子注水来尝试,尝试之后,果然如此,夫子就感叹说:“没有什么是可以满而不倾覆的。”子路就问,说:“有没有装满水又不倾覆的办法呢?”孔子说:“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之道也。”损之又损之,就是讲要谦虚再谦虚、谦卑再谦卑、谦退再谦退、谦让再谦让。

第二个小故事是,孔子在读《易经》的《损卦》和《益卦》的时候,他发出了感叹之声,这个时候子夏就赶紧起身问夫子,说:“因何而叹?”孔子说:“夫自损者必有益之,自益者必有决之,吾是以叹也。”这个“决”,在这里同“缺”,这是讲,说:能够自我减损的人一定会受益,去增益自身的人一定会有所缺损。孔子说,我为此而感叹。这就是想起了《尚书》上的那句话就是:“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夫子说完这个,子夏就接着问,他说:“难道不能去增益学问吗?”孔子回答说:“我并不是说道业不能增益,而是‘道弥益而身弥损’。”也就是道业越高,要越谦虚,为学之人应当减损内心的自满,谦虚受人才能够成就广博的学问。自然的规律是:事物达到极致就一定会发生变化。因此抱着自满的态度,而能长久的人是没有的,所以说自认为贤明的人就听不到天底下的善言了。刚才我们讲了孔子的几个小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是告诉我们,圣人是如何学习、如何治学的,所以我们也是要学习圣人的治学,治学的态度和精神,以及我们要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学习。

孔子一生周游列国,推广自己的学说,但是很可惜,当时没有君王任用他,到了晚年,著书立说、教导弟子。虽然孔子在世的时候,他的治道思想没有君王能够采纳,但是几百年后,西汉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表彰六经。”此后孔子的思想成为正统的治道思想。虽然孔子没有得到人君之位,但是后世却尊孔子为“素王”,俎豆千秋,被历代天子所尊,这是任何一代帝王都没有得到的殊荣。

汉高祖刘邦“祭孔”,开了天子“祭孔”的先河。汉高祖十二年,刘邦经过鲁国的时候,以“太牢之礼”祭祀孔子,“太牢之礼”就是用“猪、牛、羊”三牲来祭祀,这是祭祀“天地神灵”所用的,所以这里也是看到,夫子之名是“天地”之名。“祭孔”一直延续到清朝,清朝康熙帝到曲阜祭孔,原定的礼仪是鞠躬礼,到了之后,认为鞠躬礼不够恭敬,于是决定跪而不拜。跪下之后认为还是不够恭敬,于是决定跪拜,但是跪拜之后,认为还是不够恭敬,因此最后用的是“三跪九叩”的最高礼。

在《圣学根之根》这套书,“孔子圣像”的这个插图上面,还有一副对联,这个对联是这样说的:“先知先觉为万古伦常立极;至诚至圣与两间功化同流。”这是曲阜孔庙大成殿的楹联,是由雍正皇帝亲笔题写的。曲阜孔庙大成殿,“大成殿”这三个字,以及大成殿殿内的匾额“生民未有”,也都是由雍正皇帝亲笔题写的。“生民未有”就是说,是有人类以来,未出现第二个这样的圣者,这是一位皇帝对夫子的赞叹。

历代天子对孔子的敕封封号也是逐代增加的。在《明史》上记载,《明史》有一条是《至圣先师孔子庙祀》,在这一条上说呢,它说:汉朝、晋朝、隋朝对孔子的称号是“先师、先圣、宣尼、宣父”等等。到了唐朝,唐玄宗李隆基封孔子为“文宣王”,这是对孔子封号的第一次增加。第二次增加是到了宋朝,宋真宗,宋真宗赵恒先封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后又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第三次,就是到了元朝,元朝又加号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成”这两个字是出自《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孟子赞叹孔子是“集大成者”,是以非凡的智慧成就圣人的功业。1296年元武宗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这个名号之高是空前绝后的,而且在加封的敕封诏书上,对孔子的赞誉也是达到了极致,诏书上这样写:“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所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仪范百王,师表万世者也。加号大成至圣文宣王。”这个意思是说,孔子之前的圣人,若无孔子出现于世,删述六经,将他们的事迹整理成书,则后人不知道曾经出现了这些圣人;孔子之后的圣人,如果没有孔子立极垂范,就没有可以效法的榜样。孔老夫子,远则效法尧舜之道,近则效仿文武之法,是帝王的典范,万世的师表。

我们都说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孔老夫子距今正好2500年。夫子“删诗书、定礼乐、赞易道、作春秋”是承上启下的人物,所以说“孔子”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无孔子则无中华文化。就像《中华文化史》的作者柳诒徵先生在《孔子》一节中所写的:“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

孔子对后世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了今天。2014年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习主席指出:“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我们来看看这些有识之士都有谁,举些例子。英国有一位著名的历史哲学家叫阿诺德·汤恩比,汤恩比教授在系统地研究了各国文明发展史后提出:“能够真正解决21世纪社会问题的,唯有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不仅仅是研究历史哲学的专家,获得自然科学诺贝尔奖的专家,也说出了相同的话。1988年,在巴黎召开了一场主题为“面向21世纪”的大会,与会者为诺贝尔奖获得者。在经过了四天的讨论之后,总结的时候,物理学奖诺贝尔奖获得者,瑞典物理学家汉内斯·阿尔文说,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汲取孔老夫子的智慧。”这个新闻报道,原载于1988年1月24日出版的《堪培拉时报》。我们看到这些人,这些外国人,他们没有说他们自己的文化,而是说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是因为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刻地认识,而且也认识到了自己的文化中,所不能够解决现在社会面临诸多问题这一点。所以,外国人都对中国传统文化这样有信心,我们就更要对自己的文化生起坚定的信心。

下面,我们看下面一页的墨宝:“谦恭待人,忠孝传家。”刚才我们通过孔老夫子的两个小故事讲了“谦德”。谦虚是我们学习能否成就的一个重要的品德,《了凡四训》最后一章是《谦德之效》,这里面讲到了,说:了凡先生每一次去参加考试,都会观察一起参加考试的同伴是不是谦虚,以此来预料他们能不能考中。有一个人叫丁敬宇,他的年龄最小,但是极其谦虚,了凡先生看了之后,就对他的朋友费锦坡说,说:“这个人今年一定能够考中。”费锦坡就问为什么?了凡先生说:“惟谦受福。唯有谦虚才能有福,因为在我们这十人当中,他是最谦虚、最恭敬、最忠厚,甚至是受到了别人的侮辱诽谤,也都能够忍受包容,量大福大。”后来开榜,丁敬宇果然中榜。了凡先生以他一生的经验来观察《尚书》上所讲的谦虚的道理,都应验在了日常人事之中。因此,了凡先生在《谦德之效》这一章最后写到,说:“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

下面我们来看“恭”。《说文解字》,解释“恭”为:“肃也”。段玉裁解释“肃”为:“持事振敬也。”“持事振敬”,就是做事恭敬。《广韵》解释“肃”为:“恭也,敬也。”恭敬是学习所必须的品德,接受圣贤教诲必须要具备真诚恭敬心。《礼记·学记》上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严”是尊敬,“严师”就是尊敬老师,老师受到尊重,道德学问才能受到尊重;对老师有恭敬之心,才能接受老师的教诲。孟子虽然不是孔子的弟子,但是他敬仰孔子,以至诚恭敬之心,学习夫子的教诲,成为夫子的“私淑弟子”,最后超过了孔子的门生,被尊为“亚圣”。这原因只是“至诚”二字,唯有至诚,才能够感通天地之道,才能够感通夫子的教诲,这就是所说的“至诚如神”。所以不仅仅是要谦恭待人,谦恭更是学习圣贤经典所应有的态度,是我们个人修学能否成就的关键,也是中华文化得以承传的关键。

下面我们来看“孝”。“孝”这个字,《说文解字》解释“孝”为:“善事父母者,子承老也。”儿女背负着父母。上面的“老”,上面是“老”字的一半,下面是一个“子”字,上下合在一起组成“孝”字。父辈和子辈组成“孝”这个字,说明:“上一代与下一代是一体的关系。”孝养父母向上扩展,上一代,还有上一代,过去无始;慈爱幼者向下延伸,下一代,还有下一代,未来无终。上一代和下一代始终都是一体的关系。

“忠”这个字,古人解释为:“尽己之谓也。”也就是说:“竭尽全力。”竭尽自己的全力就是尽了忠心。“忠”从“孝”而来,小孝是孝养自己的父母,大孝是孝养天下的父母。天下的父母就是人民,所以忠孝是一回事。对内、对父母、对祖先是孝;对外、对国家、对人民是忠。“忠孝传家”就是竭心尽力孝养父母,乃至天下的父母,感恩祖先、爱护后人。“忠孝传家”的含义不仅如此,有一句话说:“江河若断流,吾辈何以对子孙。文化若断流,吾辈何以见祖先。”我们爱护后世子孙,不愿意留给后代一个破坏殆尽的大自然,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古圣先贤爱护后世子孙,留下了传世的经典,祖先不愿看到文化断流,就像我们不愿看到江河断流一样。历史上,一批又一批的志士仁人,继承古圣先贤的教诲,传给后世,才有了我们今天得以听闻正法。其实,无论是江河还是文化,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江河断流、文化断流”,我们如何去面对我们的先人?同时我们的后辈又将如何来埋怨他们的先人,也就是现在的我们呢?“忠孝传家久,文化兴国长。”“忠孝传家”就是承传圣贤家业,我们的祖辈将五千年的文化交到我们的手中,我们也要将文化交给下一个五千年。

如何来传承,就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养正遗规》序言一开头便说:“天下有真教术,斯有真人材。”世间有真正的教育方法,才能有真正的人才。自古以来,为学必有次第。古谚云:“训子须从胎教始,端蒙必自小学初。”童蒙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以及“礼乐射御书数”之业,十五岁入大学,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然而明末大儒陆世仪,陆桴亭先生在《论小学》中提醒世人说:“古时人心质朴,风俗淳厚,小孩至七、八岁时,知识尚未开启。今天的人心,人心风俗远不如古人。孩童五、六岁时,多已被邪知诱惑,遭物欲腐化了。再晚两年才入小学,即使父教师严也要费上一番手脚。何况父兄的教育又未必完全依照古法呢?所以,我以为当今教育子弟入学,必须要在五、六岁就开始。”这是因缘生先生在《圣学根之根》缘起中所引用的一段话,因缘生先生接着感叹说:“桴亭先生说这段话,是在三个半世纪之前,而当今的世道人心,与三百多年前又有多少可比性呢?”所以说,“童蒙养正”的教育至关重要。

现在很多家长以及教育工作者,也都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经典学习的重要性,但是面对众多的蒙学经典,却不知道从何下手。而且社会上流行的一些蒙学经典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说:编撰次第混乱,错别字很多,注音断句有误等等。因缘生先生也是忧心这一点,因此重新汇集了这套童蒙教材,并且重新校订,形成了《圣学根之根》这套书,所以这套丛书,可以成为学习传统文化的入门经典。

教育童蒙的方法是“读诵经典”,读诵之后要“背诵”。桴亭先生在《论小学》中说:“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记性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记忆力,悟性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理解力。“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多记性,少悟性。十五后,知识既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凡所当读书,皆当自十五岁前使之熟读(此句是原文,聂老师有口误)。”也就是说,以前的孩童在学习的时候,十五岁之前都是以背书为主。接着,桴亭先生说,说:“不但四书五经,即如天文、地理、史学、算术之类,皆有歌诀,皆须熟读。”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圣学根之根》这套书中,也选择了例如:《中药药性歌诀》这样的基础经典,作为童蒙的选修教材,附下在了最后。

因缘生先生特别在《圣学根之根》缘起中,提醒大家说:“会背诵之后,要再认真熟读三百遍,这样尽此一生都不会忘记。”这就是在讲,背诵以及温习的重要性。《养正遗规》分析了从读书到遗忘的原因,同时也给出了要如何温习。为什么读书会忘呢?他是这样分析的,说:“读一本新书的时候,学生是强行记忆、应付了事,老师也认为只要学生会背就可以了,这样过一段时间就会遗忘,随后再进行温习,也需要多读数遍,重费工夫。等到读的书越来越多,精力和时间日渐减少,温习不及时,遗忘就会越来越多。继续温习会变得更难,师生都产生了畏惧之心。就这样,以前背诵的内容逐渐忘记,到最后,这本书就像没有读过一样,那就是前功尽弃了。如此下来,就等于终身都没有精通熟读的书。”

下面,《养正遗规》就告诉了我们读书背诵的方法,而且是对此方法也有所赞叹,告诉我们它为什么好。它说:“看读百遍,背诵百遍的方法,看似迂苦难行,其实,读书百遍的功夫,中等才能的人都能够将内容熟记。倍读百遍,就能够记得更牢,而且倍读,不是随口读过,这也是收摄散乱心的一个方法。加上之前的背诵,现在,又每日温习,因此不需要费什么功夫,需要温习的书虽然多,也不用担心不能将这些书周遍复习。这就是勤苦在前,收效于后。”

古人在读书时,常说两句话。第一句话:“读生书,莫待温时熟。”就是读一本新书,不要等到温习的时候才把它读熟,就是初读一本书,就务必要将这本书读的透熟,这样终身就不会遗忘,这是第一句话。第二句话是:“读温书,好像生时读。”这是说温习的时候就像初读一本书一样,即使已经精熟背诵之后,再温习的时候,为了避免随口读过,也需要字字分明、句句体认地读,就好像读一本没有读过的书一样。这是古人在读书时常说的两句话,这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读书、背书的方法。

有人认为遗忘是正常现象,其实不然,关键是要及时、定时地复习,背诵之后再熟读,这是复习,只有复习才不会忘记。

读诵经典可以提高人的记忆力。历史上很多伟人都是通过背诵获得了非凡的记忆力,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记忆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从人的成长规律上看,儿童时期的记忆力最好,童蒙养正的经典,孩子听读几遍就可以熟记在心,甚至能够保持一生的记忆,因此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让儿童读诵圣贤经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汉代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神童或者圣童,他们十岁左右就可以把五经熟记在胸,信手拈来,这些神童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由一种符合了儿童成长规律的教育方式而培养出来的。

读诵经典是深入经藏的基础。因缘生先生在缘起中说:“给孩子开解经典中的意思,是要等孩童把该读诵的经典全部背诵下来之后,再专门演习,这才是合理利用了孩子的记性和悟性,是真正‘道法自然’的传统教育。”如果一边读诵,一边讲解,那会像什么呢?因缘生先生举了清朝儒生周希陶先生所说的一个比喻,这就好像种粮食,没有等它成熟就急着收割,这比种稗草又能好多少呢?

刚才讲到,对于孩童来说,十五岁之前是“多记性、少悟性”,因此,是要以背诵为主,但是对于成年人来说,第一,小的时候没有背过这些经典,而且现在也已经进入了“多悟性、少记性”的阶段,这个时候学习经典,还要再背诵吗?还要再读诵吗?答案是:还是需要的。《养正遗规》上说:“读书自须成诵,熟读而未能精思者有之矣,未有不能记忆而能有得者也。”意思是说:将书熟读,但是不能精深思考的人是有的,这可能是由于理解力不够造成的,但是如果没有记忆就想有成就,这样的人是没有的。所以成年人虽然理解力增强,但是读诵仍然是基本功,如果完全背诵较难,那么也可以做到熟读成诵。其实经典读诵就是熟悉的过程,有熟悉为后盾,对于经典的理解也是可以不断深化的,读一千遍有一千遍的理解,读三千遍有三千遍的理解。遍数越多,理解越深。

最后,我们来讲一讲经典教学的几种功用。

第一,经典教学有“立德之功”。学习经典,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德行修养,德行是立身之本,一个人无论将来怎样发展,都要有德行的根基。德行可以弥补才华的不足,但是才华不能弥补德行的不足。古人强调“文以载道”、“读书志在圣贤”。通过学习圣贤经典,可以体会并效仿古圣先贤的存心和行仪,成就自己的良好德行和人格。朱柏庐先生在《劝言》中讲到,他说:“先儒谓今人不会读书。”这个“先儒谓今人”,“今人”当然指的是朱柏庐先生当时所处的时间,距离现在也有几百年了。说:“先儒谓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也就是说我们读一部《论语》,如果读之前是什么样子,读了之后还是什么样子,那这一部《论语》就是未曾读。这就是教人读书明理的方法,也就是读书要起到变化气质的作用。朱柏庐先生在《劝言》中进一步写到,他说:“要知圣贤之书,不为后世中举人、进士而设,是教千万世做好人,直至于大圣大贤。所以读一句书,便要反之于身:我能如是否?做一件事,便要合之于书:古人是如何?”这才是读书。例如孔子在《论语》上教导弟子,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那么学了这一句,便要落实这一句。看到有德行、有能力的人,就应当向他学习,而不是嫉妒障碍,看到不贤德的人就应当反躬自省,看看是否有同样的过失,而不是攻击嘲笑。这是第一个,“立德之功”。

第二,“立身之功”。从经典中,我们可以学到如何安身立命。宋真宗赵恒写过一首《劝学诗》,来劝勉当时的读书人,这首《劝学诗》是这样写的:“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愁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愁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首诗告诉我们,读书可以安身立命,但是,读书不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不是为了获得良田、高堂、娇妻、车马,而是要遂平生志。“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是什么样的平生志呢?是“读书志在圣贤”,这是平生志,而不是读书志在赚钱。虽说是“身安而后道隆”,但是如果一个人真正地立定志愿,就能够像《论语》中所说的“德不孤,必有邻”那样,一定会感召志同道合之人,向着远大的目标一起奋斗。在奋斗的过程中,上面《劝学诗》中提到的那些,其实是自然而然在其中的。

从经典中,我们不仅学到如何安身立命,还可以学习如何为人处事。先说为人。读诵经典可以变化一个人的气质,前面讲“立德之功”,内在良好的德行,表现在外,就一定是文质彬彬、进退有度。如果一个人明白了《易经》上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规律,那么在事事顺心如意的时候,就不会得意忘形、自以为是,处于困顿挫折的时候,也不会丧失信心、一蹶不振。所以古人说“读书明理”。

刚说了为人,下面再说处事。读诵经典能够培养一个人的定力,当一个人遇事失去冷静的时候,是很难在惊慌失措中做出正确的决策的,这就更不要说成就伟大的事业了。但是有了读诵经典的锻炼,就不一样了。读诵经典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经典之上,久而久之培养了定力,达到处变不惊。到了这个时候,如果是面对重大突发事情,也能够镇定自若、得心应手了,这个就是通过读诵经典而培养出来的定力。“经者,常也。”经典中记载的是恒常不变的道理,是古圣先贤总结出来的规律性的道理,是普世适用的。一个人如果常常以谦虚受教的心读诵圣贤经典,就可以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避免在人生中走弯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必定会看得更高、看得更远。

下面是第三个功用,“通窍之功”。通窍是开悟,儒家经典,它不是“只务下学,不务上达”的,它还是教人志于道的。圣贤经典中所讲的道理是“上通下达”,既穷理尽性,又不离开日用平常。如果是只求上达,也就是心性之学,而不务下达、忽略基础,那么学到的,只是华而不实的玄学。玄而不实的东西纵使讲得再好,也是“数他人家珍”,自己得不到受用。如果只安于下学,而不务上达,那么学到的只是俗学,修积一点福报。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不能够执其一端。

读诵儒家经典可以开悟,这在历史上也是有证明的。宋朝范仲淹,在甘肃西北驻兵防御西夏人的时候,这个时候,遇到有人来参军,范仲淹见到这个人是一个读书人,就劝他学习诗书,送了一本《中庸》给他。这个人就抱定《中庸》而读,后来这个人就成为了“北宋五子之一”,他就是张载,张载就是抱定一本《中庸》而至开悟的。中国古人讲“因定开慧”,读书时制心一处在读诵上,不追求理解,甚至都不追求死记硬背,就是连我想把它背下来的这种想法都没有。所以是没有任何的妄想,完全是制心在经典读诵上,久而久之,一个人的定力和清净心都会因此而增强。“烦恼轻,智慧长”,定力越强,心越清净,智慧就越高,古语说:“书读千遍,其意自现。”

第四个功用是“属文之功”,“属文之功”就是辞章之学。文言文是一种简要详明、精美准确的文字,人的语言修养是可以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来获得提升的。学习文言文就要从背诵经典下手,如果能够背诵五十篇《古文观止》中的文章,就能够阅读古文,如果能够背诵一百篇,就能够写文言文。这对于记忆力处于黄金期的儿童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读诵经典,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语言修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但是这个仅仅是“属文之功”的枝末而已,根本在哪里呢?根本是“文以载道”,文章是大道的载体,文章是由文言文写成的,那么文言文就是文化得以流传的重要工具。如果一个人没有掌握文言文,即使想读懂古圣先贤的经典都很困难,那么深入理解古人的意思,体会其中的义理就会更加难了。

儒家是以四科教学:“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文学虽然排在最后,但是它的功用不可忽视。孔子的弟子子夏就长于文学,子夏的弟子或者再传弟子,为五经的流传作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诗》、《书》、《易》都有幸子夏而流传,这就与子夏长于文学有着重要关系。

“立德之功”、“立身之功”、“通窍之功”、“属文之功”,这是我们学习经典的四种功用。

今天,菲璘与大家的分享就到这里,其中的不足之处,还请老师及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