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祭祀的文化内涵--以祭祖为例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文字
祭祀的文化内涵--以祭祖为例
2019-06-19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菲璘与大家分享《祭祖的文化内涵》。首先简单介绍祭祀,再介绍祭祀的种类,包括祭天、祭神和祭祖,最后以祭祖为例,从如何祭祖、为什么祭祖,来介绍祭祀的文化内涵。

先看祭祀。祭祀是礼的一种,这种礼是如何形成的呢?《礼记•祭统》上说:“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祭礼并不是由外在的事物发生而后形成相应的礼仪,而是源自内在,内心有所感,通过外在的仪式表现在行为上,形成了祭祀之礼。祭礼是由心发出、自内而外的。例如祭祖是内心对亲人地思念与感恩,这种思念之心、感恩之心、至诚恭敬之心,自然而然流露于外,表现在行为上就是“祭祖之礼”。

《礼记•祭统》上说:“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就是在治理社会的各种重要措施之中,没有比礼更重要的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就是礼分为五种:有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其中最重要的是祭礼,因为祭礼属于吉礼,因此吉礼排在五种礼的最前面。祭祀是一个国家的大事。《左传》上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是一个国家的重要制度。因此,古代君王都是谨慎制定祭祀之礼作为国典。

祭祀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定时举办祭典表达对先祖、天地万物,以及有功于国家社稷之人的恭敬与感恩。祭祀教人不忘本,教人饮水思源、知恩报恩。

下面看祭祀的种类。《荀子》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天地是万物生长的根本,没有天地就无法长养万物;先祖是人类的根本,没有先祖就没有后世子孙;国家领导人和老师是治理的根本,没有领导者日理万机地治理和老师地辛勤教导,就没有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可见,中国人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是有理论依据的。

针对不同的祭祀对象,可以将祭祀分为祭天、祭神和祭祖。要特别指出的是,无论是祭天、祭神还是祭祖,都不是迷信。

首先看祭天。“天者天理也。有事必有理。祭天旨在教民即事以明其法而自然之理也。”就是通过祭天这件事,教导民众明白天理,明了法而自然的道理,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什么是天道?天道就是自然而然、本来如是的秩序、规律和道理。比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古代天子效法天地,代天实行教化。《汉书》上说:“帝王之事莫大乎承天之序,承天之序莫重于郊祀。”效祀就是祭天。帝王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顺承天意,而顺承天意最重要的就是郊祀。《孝经》云:“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后稷是周朝始祖,成王继位之后,周公摄政,郊祀祭天。提出尊父配天之理,极尽孝敬之心。

在《孔子家语》上记载,是鲁定公问孔子说:“古代的帝王在郊祀祭天的时候,为什么会以祖来配天呢?”孔子回答说:“万物本于天,人本乎祖。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故以配上帝。”这个上帝指的是天,先祖是人的根本,天为万物的根本,以祖配天是以根本相配,郊祀祭天这是感恩报答其根本。孔子继续说:“天垂象,圣人则之,郊所以明天道也。”上天垂象召示自然而然的天道,圣人效法天道,郊祀就是圣人效法天道并展示给世人。

下面再看祭神。一般人死为鬼,但是古人把有功于国家社稷的人过世之后奉为神。《礼记》中记载了圣王制定的祭祀原则,即哪些在祭祀之列。经文说:“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也就是曾将各种有益的方法传授给民众的人应当被祭祀,为操劳国事而殉职的人应当被祭祀,有安邦定国功劳的人应当被祭祀,能抗御大灾的人应当被祭祀,能抵御重大外患的人应当被祭祀。可以看出,祭祀的对象都是有功于国家社稷、有功于人民的人,为了纪念这些人,古时人们设立专门的庙来祭祀。例如大禹庙、岳王庙、关帝庙,就如同现代社会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或者故居、纪念馆来追念、缅怀国家功臣,表达感恩之心,饮水思源、知恩报恩。

除了以上列出的有功于国家社稷的人在祭祀之列以外,《礼记》上还说,“日月星辰被人们所瞻仰;山林、川谷、丘陵等,人们从这里获得生存所需,享受他们的恩赐。因此,这些也都在祭祀之列。”《礼记•祭法》说,“山林、川谷、丘陵,这些能生云雨,显不寻常的云气,这些都称为神。有天下者祭百神。”有天下者指的就是天子。“祭祀百神”,这里的百是虚数也就是众神,什么是众神呢?众神就是万事万物:山神、地神、海神、河神、花神、树神、五谷神,乃至门神、灶神都称为神。这种称呼它的立意非常精美,它无一不是教人尊重、敬爱万事万物。这也是古人敬畏自然,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在《汉书•五行志》上说:“王者即位,必郊祀天地,祷祈神祇,望秩山川,怀柔百神,亡不宗事。”古代帝王继位一定郊祀天地,向天神和地神祈祷,按照等级望秩山川使百神各安其位,无不是遵崇奉侍,这是表达对天道的敬畏之心,表达对自然的感恩,感恩他们的化育之恩。于古时山清水秀、万物祥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在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包括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物种减少、资源枯竭等等。因此,古人敬畏天地、尊敬百神的思想,对现在的环保也有启示作用。尊重万物就不能够肆意地剥夺任何生物、非生物的存在,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人类自己,因为自然、天地与我是一体的关系。可见古时祭天与祭神都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与迷信毫不相干。

下面看祭祖。《礼记•祭统》上说:“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养是父母健在时供养双亲,孝是父母健在时侍奉双亲。父母去世之后,设立祭祀之礼,沿续父母健在时的养与孝。那么如何祭祀祖先呢?

首先,祭祀最关键的是要有至诚恭敬之心,也就是祭尽其敬。《朱子治家格言》上说:“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弟子规》上也说:“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礼记•祭义》记载:“孝子将祭,虑事不可以不豫;比时具物,不可以不备;虚中以治之。”这是说孝子将要举行祭祀的时候,在祭祀之前不会不预先考虑所有的事情,祭祀所需的器物不会不预先就准备齐全,而且排除心中的杂念,专心致志于祭祀这一件事情之上。

《礼记》上也对祭祀之前和祭祀之时,如何保持恭敬之心做了详细地描述。

先看祭祀之前。在祭祀之前要进行斋戒,对内调摄内心,使内心清净;对外要隔绝一切交际、娱乐、房事等活动。斋戒时,专心思念死者生前的起居住所、音容笑貌、饮食习惯、志趣爱好。如此斋戒三天,使祭祀的先人活现在人们的心中。

祭祀当天,进入宗庙后,仿佛会从牌位上看到逝去的亲人,行步周旋、进奉供品、神情肃穆,仿佛亲人的音容笑貌就在眼前。出门之后侧耳倾听,仿佛能够听到亲人深深地叹息声。因此,《礼记》上总结先王对亲人的孝敬之情,是亲人的面容不曾离开过眼前;亲人的音声不曾离开过耳边;亲人的心志爱好不曾离开过心间。因为对亲人深深的爱和敬,亲人永远住在我们的心田。内心至诚恭敬,因此亲人的形象永不磨灭。

下面看看古代帝王在祭祀时的恭敬之心吧。先看周文王。《礼记•祭义》记载了文王祭祀时,思亲的恭敬程度。

文王祭祀,敬事死者如同侍奉生者一样,思念死者时痛不欲生,在父母去世的那天哀痛至极。听到父母的名讳,就像看到父母一般。祭祀的时候极尽诚恳,就好像看到父母的生平嗜欲以及喜爱的神情。

再看一下明仁宗。在《圣谕像解》上记载着明仁宗躬阅祭器的故事。当明仁宗还是太子的时候,有一次明成祖也就是永乐大帝到了南京,问东宫官杨士奇说:“你辅佐太子已经很久了,对他了解很清楚,太子的为人到底怎么样呢?”杨士奇回答说:“太子殿下仁孝恭敬非常人可比。”明成祖就请杨士奇举出一些例子来具体说明一下。杨士奇说:“在每逢祭祀的时候,太子一定会把所有的祭器亲自检查,从不把这件事情委托给别人。比如去年按照惯例要举行祭祀,正好太子生病了,医生告诉他,必须要服药发汗才可以。太子说,如果要服药发汗,那我怎么还能够亲自来参加祭祀呢?太子左右的人就建议,说可以让别人来代替太子参加祭祀。但是太子怎样回答呢?他说,皇上把祭祀的使命交给了我,我又派遣别人来代替,这不是违背君父的命令吗?所以太子就带病亲自参加祭祀,祭祀完毕出了一身汗,病也痊愈了。再比如,每次太子给皇上您进奉物品的时候,一定是亲自检视物品,然后贴好封条,再让这些押送的人派遣他们出发,从不轻易把这件事情委托给别人。”明成祖听了杨士奇的举例就说:“这些都是为人子应当做的事情呀?”杨士奇就回答说:“自古以来的大圣大贤,都是把该做的事情做到了极致而已。”这也就是说圣贤人其实也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只是毕恭毕敬、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的本分而已。太子为人至诚恭敬,自然也感得上行下效。后来太子成为明仁宗之后,国家也治理得很好。

如何祭祀的第二个方面是依时祭祀。《礼记》上说:“内尽于已,而外顺于道也。”也就是在自己的内心,完全本着亲情至性,在外在的行为上合乎天地之道。合乎天道的方式,就是按照时节的变化来祭祀祖先。《礼记》云:“君子合诸天道:春禘秋尝。”禘是阳之极,尝是阴之极。孝子依时节有感而思念亲人,制定了祭祀之礼。春天举行禘祭,秋天举行尝祭。春天禘祭的这个名词是夏商时期的称谓,这个称谓在周朝是称为慈祭。秋天的时候,霜露覆盖大地,君子踏霜而行,生起凄怆之心,也就是悲凉之心。不是因为寒冷,而是因为这种时节而思念故去的先人。春天的时候,雨露滋润大地,君子踏露而行,生起了怵惕之心,思念故去的亲人,似乎他们也像春天一样重返人间。在祭祀的时候,是乐以迎来,哀以送往,用快乐的心情把亲人迎来,再用悲伤的心情将他们送走。就一次祭祀而言是如此,因为不知道鬼神的来去期节,因此祭祀之初好像鬼神来,因此快乐。祭祀结束的时候,好像鬼神离去,因而哀伤。就一年的祭祀而言,鬼神的去来犹如阴气和阳气,阳气主生长,春夏的时候阳气来,好像鬼神的到来,秋冬的时候阴气来,好像鬼神离去。因此,春夏祭祀有乐,而秋冬祭祀没有乐。所以说是“禘有乐而尝无乐。”虽然春天有乐及钟鼓送尸,但是孝子的心在祭祀结束的时候,也仍然是哀伤的。古人这种按照时节举行祭祀,就是恭敬之心地体现。

在古代的祭礼中,不仅对何时祭祀有规定,对祭祀的频繁程度也有明确的要求。《礼记》中说:“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这是说明祭祀不能太过频繁,如果频繁祭祀就会令人生起厌烦,而对祖先失去恭敬。同时,祭祀的频率也不能过少,否则就会令人产生怠慢而淡忘祖先。这种礼的设置也可以看出古人的良苦用心和对后世子孙的爱护。在一年中清明、冬至都有祭祀活动,定时祭祀就像是定时地提醒,提醒自己不忘本,提醒自己要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国家、感恩所有人。没有祭祀就像是失去了提醒自己生起感恩之心的机会。

为什么要感恩?因为一个人的成就不是个人努力的结果,而是无数的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就像讲课,讲课之前向圣贤人、祖师大德礼拜,这是提醒自己要生起感恩心,生起谦虚恭敬之心,感恩祖师大德的传法之恩。提醒自己讲课不是自己的成就,而是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栽培、国家的爱护,以及大家的护持。自己能做的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将这些道理讲出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如果有功,是大家的功劳,如果有过,是自己没有讲好,是我一个人的过错。

如何祭祀的第三点,是祭祀不已,也就是祭祀不终止。《论语》上说:“慎终追远。”这里的“远”有两层含义:一是父母去世已经久远;二是祖父母以至历代祖先距今已经久远,都需要依时追念祭祀。

古人祭祀不终止,一个体现就体现在为这些过世的父母先祖,特别是这些远者建立宗庙上。庙是指设置祖先牌位以供祭祀的建筑。《礼记》上说:“筑为宫室,谓为宗祧,以别亲疏远迩。”古人修筑宫室称为宗庙和祧庙,用以区别亲疏远近。在宗庙中祭祀关系比较亲近的,在祧庙中祭祀关系比较疏远的。根据《礼记·王制》篇记载:“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一庙。”一般说是太祖庙在中央,东为昭,西为穆。

天子的这七庙指的是哪七庙呢?是四亲、二祧、以及始祖庙。这四亲庙指的是:父亲、祖父、曾祖和高祖;二祧指的是高祖的父亲和祖父,也称为天祖和列祖。朱骏声在《说文解字通训定声》中解释说,按照周朝的礼制,天子七庙中,除了太祖庙和四亲庙这五庙之外,二祧指的是文武世室二祧,世室就是世世不毁的意思,也就是文王和武王的祧庙永远立在宗庙之内,不外迁。外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按照礼制,凡是亲疏的程度高过远祖之后就要迁出宗庙。迁出的神主迁入祧庙,帝王对远隔数世之祖依照礼制将其神主迁入远祖之庙,也就是迁入祧庙。已经迁入祧庙的神主就不再进入太庙。但是文王和武王的庙不会迁出宗庙,以此可以看出周朝人对于他们的开国祖先的恭敬、感恩以及追念之心。

祭祀不终止的另一个体现是终身祭祀。孝子思念亲人是终身不忘的。《礼记·祭义》上说,“君子生则敬养,死则敬享,思终身弗辱也。”君子对父母在世的时候恭敬赡养,去世后虔诚祭祀,所想的就是终身不辱父母的名声。君子在父母去世之后有终身之丧的说法,也就是每年在父母去世的这一天都进行祭祀。这一天不做其他的事情,并非是因为不吉祥,而是在这一天专心思念去世的父母,不做自己的私事,以此来感念父母的恩德。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短片:《天堂的午餐》。

行孝不能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即使可以通过祭祀来追念过去的父母和先祖,但更应在父母健在时及时行孝。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为什么要祭祖,也就是祭祖的意义。《论语·学而》篇上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孔安国注解说,“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慎”是谨慎,“终”是寿终,父母寿终的时候,须依据丧礼谨慎治理丧事。父母之丧,以哀戚为重。因此说,“慎终者,丧尽其哀”。丧葬之后,须依据祭祀之礼,依据时节,追念祭祀。祭祀则要至诚恭敬。因此说“追远者,祭尽其敬。”刚才讲到“追远”的“远”,有两层含义:一为父母去世已经久远;二为祖父母以至历代祖先距今已经久远。远者容易被人忽视忘记。如果能够谨慎祭祀,追念感恩这些容易被忽视忘记的先祖,不是厚德至孝之人是很难做到的。而且,能够对远祖生起至诚恭敬感恩之心,又怎么可能对在眼前的父母不感恩孝敬呢?如果在上位的君王能够深厚他们的德行,率先垂范,做到“丧尽其哀,祭尽其敬”。那么上行下化,在下位的民众也自然会效法。蕅益大师在解释“民德归厚”时说,“厚是本性之德;复其本性,故似归家”。人的本性是仁厚的,恢复人的本性就像回家一样,民德归于淳厚。“民德归厚”的结果就是社会安定、国家太平。如果“民德归厚”能够遍及世界,那么和谐世界就可以达到了。

“民德归厚”是结果,原因是因为有孝道教育,而祭祖就是孝道教育的落实,这就是祭祖的第二个意义:“孝道教育,祭其是与。”《礼记·祭统》上说,“祭者,教之本也已。君子之教也,必由其本。”君子教化,必定是从根本上教起,从自身的孝行开始,当祖父母在世的时候,父母对祖父母恭敬孝顺,子女自然从父母身上学会了什么是孝道,如果祖父母过世了,该如何教导子女孝顺呢?

下面经文中就说道,“顺之至也,祭其是与”。把孝顺之心,表达到极致就是祭礼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父母在世的时候恭敬赡养,还有可能是畏惧父母的权威,或者说别有企图,但是父母过世之后,依然能定时祭祀,那就是一片纯粹的知恩报恩的心,一种感恩的心。能够把孝心体现到极致的就是祭祀之礼。所以说“祭者,教之本也已。”君子通过祭礼来教,在上位的人,以恭敬感恩之心,定时依礼追念父母、先祖,恭敬师长,在下位的人,才能够从他的身上,学到孝道。古代圣贤君子,在行教化的时候,都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文解字》解释“教”为:“上所施,下所效也。”解释“化”为:“教行也。”“教化”就是正己化人。

《礼记》上说,“君子侍奉国君,首先身体力行。对于上级的做法感到不安的,就不让下级去做;凡是不愿意下级做的事,也不可以用来侍奉上级;如果批评别人不该做,自己却这样做,这些都不符合教化的道理。”“君子施教,外则教之以尊其君长,内则教之以孝于其亲。因此,真正圣明的君主在上,在下的臣子就能服从。尊崇宗庙社稷,子孙就能孝顺。为人君者,身体力行,尽力完成事上之道,端正君臣之义,教化便能由此而产生了。”

圣贤施教都是以孝为本。《孝经》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厚德由行孝而来。“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讲的就是孝道。祭礼是把孝心体现到了极致。民风不淳厚,根本原因是在于没有教民孝道。祭祀的本质是孝道的教育,教人不忘本,教人饮水思源,知恩报恩。

孝有几层含义。首先,是养父母之身,照顾父母的饮食起居、衣食住行。第二,是养父母之心,让父母安心、放心。孔子说:“色难。”“色”是颜色,“难”是不容易。以饮食供养父母不算是难事,以和颜悦色侍奉父母才是难得。孝子与父母相处时,心中自然和顺欣悦,形之于外,便是和颜悦色。

《礼记·祭义》上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孝子对于亲人有深爱之心,自然会和气;有和气,自然会有愉快的神色;有愉快的神色,自然会有和顺的样子。和颜悦色是孝心的表现。能养父母之心是难能可贵的。

第三层含义是养父母之志。为国家尽忠、为人民服务,是父母的期望。因此,竭忠尽智服务国家、贡献社会是养父母之志,是更高层次的孝。中国自古便有“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说法,忠从孝而来,对内,对家庭、对父母是孝;对外,对社会、对国家是忠。《礼记·祭统》上说:“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忠臣尽心顺礼以侍奉国君,孝子尽心顺礼以侍奉双亲,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都是从顺而来。

《礼记·祭义》中列出了五条不孝的内容。第一,“居处不庄,非孝也。”居住的地方不庄重,不是孝。因为生活起居不庄重,生活没有规律,环境不清洁,对健康有影响。其实不仅仅是居处不庄重,所有一切会导致身心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包括在内。“身有伤,贻亲忧。”自己得病,会让父母忧伤,这不是孝。因此说,“居处不庄,非孝也。” 

第二,“事君不忠,非孝也。”古人解释忠为:“尽己之谓也。”竭尽全力完成领导交给的工作,就是尽到了忠心。如果对领导分配的工作,不够尽心尽力,还没有怎么做就觉得累不顺心。随便辞掉了工作,使父母对自己担忧,这不是孝。所以说“事君不忠,非孝也。”

第三,“莅官不敬,非孝也。”为官不谨慎不是孝,如领导干部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最后受到法律的惩罚锒铛入狱。这时影响的就不是他一个人,而是他的整个家人,当然也包括他的父母,不仅不能再照顾父母,还会被人说是父母没有把他教育好,使父母蒙羞。“德有伤,贻亲羞。”这更是不孝。所以说“莅官不敬,非孝也。”

第四,“朋友不信,非孝也。”“人出言,信为先。”人而无信,在社会上就无法立足。朋友有信是五伦关系之一,朋友之间,是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朋友是我们的同辈,朋友之间“信”没有做到,是德行有问题。“德有伤,贻亲羞。”这是不孝。所以说“朋友不信,非孝也。”

第五,“战阵无勇,非孝也。”作战不英勇是不孝。在抵抗外辱的作战中不英勇,结果使自己这一方败阵,从而殃及到国家的安危、人民的利益,自己的父母妻儿也会受辱,这也会让父母蒙羞。

以上这五点,可以归纳为忠、孝两方面。归根结底,忠和孝是一致的,忠是从孝而来。现在说孝养父母,都是“孝”和“养”这两个字连起来说,但是曾子告诉我们,孝和养是不同的。

《礼记》上有一段经文说,“亨孰羶芗,尝而荐之,非孝也,养也。”就是将饭菜做熟,尝过之后进献给父母,这不是孝,这是养。“君子所谓的孝,是国人都称扬羡慕,赞叹说:“幸哉,有子如此!”就是有这样的孩子,真是父母的幸运,像这样才是所谓的孝。”这其实就是养父母之志。

《礼记·祭义》上说,“众之本教曰孝,其行曰养。”孝是众多德行的根本,用这个根本,教导民众称为孝。如果没有孝的德,只有奉侍尊长父母的礼,这个只能称为养。曾子说:“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供养父母是能做到的,但是尊敬父母就难做到了;尊敬父母虽然难,也是能够做到的;但是使父母安乐就不容易做到了;父母健在的时候,使父母安乐尚且还能够做到,但是,父母去世以后,终身行孝就难了。难在哪里呢?“父母既没,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这个难,就难在父母去世以后,依然谨慎行事,永远守持善道,不给父母带来恶名,孝子能够做到如此,就是终身行孝了。

除了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之外,孝的第四层含义是养父母之慧。当父母有过失的时候,不是一味地顺从,而是要委婉地劝谏。此外,还要告诉父母宇宙人生的真相。

《说文解字》解释“孝”字为:“子承老也。”“孝”字的上面是“老”字的一半,下面是一个“子”字,上下合并在一起组成“孝”字,说明上一代与下一代是一体的关系。既然是一体,关系就要比一家人还要亲。恭敬、赡养、关心、爱护一体中的一个部分,当然是理所应当的事。正是因为中国人有着一体的观念,不仅孝养健在的父母,而且孝养故去的先祖。

千百年来,祭祖都是中国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祭祖是联系古往与今来的纽带,孝教给人们一体的观念,孝养父母向上扩展,上一代还有上一代,过去无始;慈爱幼者向下延伸,下一代还有下一代,未来无终,这是从竖的方面讲,竖穷三际。将对父母的孝和子孙的慈爱横向扩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通过爱自己的亲人扩展到爱其他人,这种对人的爱,可以进而扩展到对万事万物与天地自然。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先亲爱自己的亲人,而后仁爱人民。仁爱人民,而后爱育万事万物。张载则进一步视人民为我的同胞,视万物为我的同辈,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庄子则更进一步,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些都是从横的方向上来讲,叫横遍十方。那么这种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的东西是什么呢?它就是人们的自性。所以,可见孝讲到极致就是虚空法界,通过祭祖可以引发出人们一体的心,不仅和祖先是一体,和后代子孙也是一体;不仅和人是一体,和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一体的关系。

还有,不仅儒家讲孝、讲一体,儒释道三家的教育都是以孝道为根本。雍正皇帝在《雍正皇帝上谕》中讲到,儒释道三家是“理同出于一原,道并行而不悖。”三家是从一个根本上产生出来的,教育人民的方法可以并行而不相违背。这个“原”就是孝道。“孝”是中华文化的根,“孝”之一字可以概括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祭祖是孝道的教育、是伦理道德的教育,孝道的圆满就是成佛、成圣成贤之道。

祭祖的第三个意义是,祭祖是伦理道德教育的具体体现。《礼记·祭统》上列举了祭祀之礼的十种意义。第一是显示事鬼神之道;第二是显示君臣大义;第三是显示父子之间的伦理关系;第四是显示贵贱的等级差别;第五是显示亲疏关系如何递降;第六是显示爵位赏赐如何施与;第七是显示夫妻之间的差别;第八是显示政事恩惠公平;第九是显示长幼的次序;第十是显示君王与百姓之间恩义相接。

下面取其中的五种意义来说明。

首先,看“君臣之义”。“君迎牲而不迎尸,别嫌也。”在古时祭祖的时候,会有人来扮演祭祖、祭祀的先祖,就是“尸”,这个“尸”字不是“尸体”的“尸”,现在在简体字中是一个字,但是在正体字中,这个“屍”,是现在的简体字的“尸”,但是死尸的“尸”在正体字之中,“尸”字头的下面还有一个“死”字。

君王走出宗庙大门迎接的只有祭祀用的牲畜,而不迎接代表君王先祖的尸。这样做是为了避开君王欲要自尊的嫌疑。因为尸一般是由君王的臣子来扮演。尸的尊贵体现在宗庙之内,如果君主走出庙门,则君主为尊贵,与平常无异,那么尸的尊贵就不能够体现出来了。但是在宗庙之内,尸作为君和父的尊严是完全彰显出来的,君王则完全是履行为人臣、为人子之道。君王原本是至尊,但是君王不出庙门,在庙中以臣、以子来自居,使尸的尊贵完全体现出来,这是向天下昭示“君臣之义”。

再看“父子之伦”。在祭祖的时候,可以用同姓嫡孙充当“王父尸”。天子、诸侯由北面事尸之礼。充当尸的人,对于祭者来说,是儿子的辈分。父亲作为祭祀的人,是面朝北对儿子充当的尸进行祭拜,显示子辈侍奉父辈的礼数,这个时候充当尸的儿子见到之后,怎么会不尊敬自己的父亲呢?“子事父之道”就是这样体现出来的。

第三,“夫妇之别”。“夫妇之别”的“别”在祭祀之中是通过一系列的“礼”来显示的。这一段经文可以一句一句来看,“君卷冕立于阼,夫人副袆立于东房。”祭祀的时候,君王身穿绣有卷龙的礼服,头戴冕,站立在阼阶之上;君王夫人穿戴王后祭祀的礼服,头戴首饰,站立在东房。下面说,“夫人荐豆执校,执醴授之执镫。”夫人在进献豆的时候,“豆”就是盛放祭品的高脚盘,夫人进献豆,手持豆中央细而直的这个部分,这个部分称为“校”,“校”这个字在这里读Qiao,授礼的人将豆授与夫人的时候,手是托在豆下面圆形的底座,这个底座称为“镫”。 下面一句,“尸酢夫人执柄,夫人受尸执足。”就是夫人向尸献酒,尸回敬夫人的时候,尸手执爵的柄,也就是雀尾,夫人接受尸回敬的酒的时候,是手执爵的足。第四句,“夫妇相授受,不相袭处,酢必易爵。”夫妇交相执酒爵的时候,不能手持酒爵上的同一部位,而且主人在接受主妇酒爵的时候,要更换酒爵。以上这些都显示了夫妻之间要有所区别。

下面看“长幼之序”。在古代宗庙里的排列次序,都是按照昭穆之序排列,始祖的儿子这一辈为昭,始祖的孙子这一辈则为穆,始祖孙子的儿子就是曾孙这一辈又为昭,始祖的孙子的孙子就是玄孙这一辈又为穆。《礼记》经文上说,“凡赐爵,昭为一,穆为一。昭与昭齿,穆与穆齿。凡群有司皆以齿。”这个意思是说,在祭礼结束以后,众多的亲人宾客在一起宴饮的时候,昭辈为一列,穆辈为一列,昭列与穆列,这两列是各自按照自己的年龄大小排列,而且参与祭祀的所有的执事人员,也是按照年龄大小排列,这就叫做“长幼有序”。

最后看“上下之际”。经文说:“夫祭有畀:煇、胞、翟、阍者,惠下之道也。唯有德之君为能行此,明足以见之,仁足以与之。”煇是制作铠甲的官吏中地位低贱的,胞是负责屠宰的官吏中地位低贱的,翟是负责音乐的官吏中地位低贱的,阍是守门人中地位低贱的,在夏商的时候,是不用受过刑的人来守门的。以上“煇、胞、翟、阍”这四种职务的人,是官吏中地位最低的,而尸又是祭祀中地位最为尊贵的,在祭祀即将结束的时候,最为尊贵的人也不忘地位最卑微的执事人员,将剩余的祭品分赐给这四种人,这是施惠于下的方式,只有贤德的君王能做到这一点。因为有德之君,德能昭明,可以见到施惠于下的意义。君王仁慈,足以赏赐地位最低的人,仁君是最尊贵的,尸比仁君更加尊贵。因此,这样的分赐是更加体现了赏赐之深。以此可以看出,贤明的君王在执政的时候,国境内所有百姓都不会受冻挨饿,这就是上下之间,也就是至尊与至贱之间恩义相接。

以上这提到的五种意义,都深刻体现了祭祀中所展现出来的伦理道德教育。孟子列出了五种人伦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种人伦关系中的前四种,在祭祀之中都有所体现。例如“父子有亲”,在父亲北面事尸的时候,教会儿子“子事父之道”,儿子因此而生起了孝敬之心。再如“君臣有义”,君王不出庙门迎接尸,以彰显尸的尊贵,以此来彰明君臣大义。在宗庙内祭祀的时候,君主是作为臣和子的角色来对待尸,从礼上表达自己为臣、为子的孝敬与感恩之心。但是走出祭祀的庙门,君王仍然是至尊,所以君王不能走出庙门迎接尸,否则就会导致君臣之间的伦理关系不清。又如“夫妇有别”,在祭礼中是通过礼的设计来体现夫妇有别,这是一种提醒,提醒夫妇之间的区别是:夫有夫之道,妇有妇之道。《周易·家人卦》上说,“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之道,女主内,而男主外,而后才能够建立家道。天地二义是天尊在上、地卑在下,同于男女正位,因此说是“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之义是以内为本,因此先说“女正位乎内”,后说“男正位乎外”。《家人卦》上继续说,“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也就是父亲不失父亲之道,儿子不失儿子之道,兄长、弟弟、丈夫、妻子都行在他们作为相应角色的道上,使得尊卑有序,上下不失,家道自然就端正了。如果家家端正自己的家,没有家不端正,天下就安定了。因此说“正家而天下定矣”。

最后“长幼有序”。在祭祀结束之后的宴饮时,按照昭穆分列,每一列的人员都按年龄排序,连执事人员也按年龄排序,这是充分体现“长幼有序”。

由此可见,祭礼看起来只是仪式,但并不是徒有其表的形式。从仪轨到祭祀用具,到音乐、服饰都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和教育意义,是为了引发人们的感恩之心和恭敬之心,祭祀是对人们心念、言语、行为的教化。

祭祖的第四个意义是“祭则受福”。孔子说:“祭则受福”。但是,并不是说仅仅参加了祭祀的仪式就能够获得福报。明了祭祀的意义,引发感恩之心,使民风归于淳厚是根本,获得祭祀之福是枝末。不明了祭祀的意义,只看重祭祀的外表,祭祀会沦为祈福的迷信形式。明了了祭祀的意义才能够获得祭祀之福。

为什么祭祀要至诚恭敬?恭敬心属于性德,通过至诚祭祀可以开启一个人的自性。慧能大师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至诚感通则能得福。孔老夫子祭祀是至诚恭敬。子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无论祭祖还是祭神都要心存诚敬。如果祭祀父母先祖,好像父母先祖就在面前;如果祭祀神明,好像神明就在面前,是同样地恭敬,没有丝毫怠慢。因此夫子说“我祭则得福”。以至诚之心祭祀获得的福是什么?是世间的长寿、富贵、吉祥和神明的庇佑吗?这些是福的枝叶花果。《礼记·祭统》上说:“贤者之祭也,必受其福。非世所谓福也。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这是说贤者祭祀必受其福的“福”,是“百顺之福”。“福”是备的意思,所谓“备”就是百事都很和谐顺遂,合乎道理。那么无事不顺,就是贤者以至诚之心祭祀,所获得的福报。但是并不是为了求这样的福报,而是以至诚之心祭祀,引发孝敬与感恩之心,感恩父母祖先、祖师大德,知恩报恩,将古圣先贤的教诲落实在生活中,自然而然所得到的结果。也就是在生活的每一刻都以这种至诚之心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恭敬待人、团结乡党,一个人的生活自然可以和谐快乐。人人能如此,就是民风淳厚,这时祭祀获得的吉祥护佑,便是上下和顺,灾害不生,祸乱不作,国丰民安,天下太平。

为什么要祭祖的第五个原因是:宗庙祭祀,教人反古复始。宗庙的设立是古人不忘先人,对父母祖先的感恩之心和恭敬之心的体现。《礼记·祭义》记载:“圣人建立宫室供奉祭祀先祖,以此来教民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这个“古”指先祖,“反古”指祭祀先祖,“始”是初始。人由父母所生,祭祀父母是复始,反古复始,追远祭祀是教导人不忘自己从何而来。在宗庙中举行的祭祖仪式是对先人的追念与感恩,更是对子孙进行的伦理道德教育。此外,在祭祖时,往往还要宣讲祖先的德行,使一个家庭的家风家道得以传承。可以看出,宗庙是教育场所,与迷信毫不相干。

刚才有提到祭祖的形式和礼仪的教育意义。其实不仅是礼仪和形式具有教育意义,上古宗庙祭祀的时候会有尸,后来是用牌位代替了尸,中国古代以及在现在,在一些地方,还会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牌位的写法也有教育意义在其中,这也体现了古人将教育落实在点滴之中的存心。

“天”由“人”和“二”组成,“天”这个字在写的时候,要人不顶天,也就是“天”这个字的“人”不能够顶着“天”字的第一横,寓意为中国古代以天为至上,人再高也高不过天。

“地”这个字要“地不离土”,也就是“地”字左边的“土”要与右边的“也”连笔写,不能断开,意为地由土构成,人类的一切生存所需都取之于地,把大地比作母亲是再恰当不过了。“天地”二字写得很宽阔,意味着天宽地阔,让人效仿“天无私覆,地无私载”那种一切平等,无不包容,承载万物的品德。

第三个“君”字,下面的“口”必须封严,也就是“君不开口”,寓意君无戏言,说话要一言九鼎。

而下面第四个“親”字,右边上面是一个“目”字,“闭目”是寓意是去世,但是这个“目”字在写的时候,要不能够封严,意为“亲不闭目”。这既是对父母长辈的祝福,希望父母健康长寿,也是念念想到父母祖先观察着子孙的一言一行。所以要敬畏存心,即使独处一室,也要慎独,不能令父母祖先蒙羞。

第五个字“師”字,在写的时候要省略左上角的短撇,意为“师不当撇”,即不能够把老师撇在一边,不能够忘记老师的教诲。

“天地君亲师”的写法都是提起后人的孝敬之心与感恩之心,充分体现出中国人民对天地的感恩、对君师的尊重、对父母祖先的怀念,也体现了中国人民敬天法地、孝亲顺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的价值取向。相反,如果宗庙被毁,祭祀中断会如何呢?

宗庙被毁,祭祀中断,断掉的是孝道教育;断掉的是伦理道德的教育;断掉的是饮水思源、知恩报恩的教育,其结果就是“礼崩乐坏”。“礼崩乐坏”会使仁义丧失,当人们变得不仁不义,伦常道德就不复存在了,这个时候想要得到天下太平、社会安定将会变得极其之难。因此,若要中华文化复兴光大,就要提倡祭祖,因为祭祖有着极其深刻的教育意义。

祭祖的第六个意义是:绍述祖德,承传家风。每在祭祀的时候,除了祭祀典礼之外,往往还要绍述祖德,讲述祖先的德行,哪朝哪代出了哪位有德行的祖先,对国家对人民有什么样的贡献,使作为后世子孙的人们对先祖生起感恩之心,并且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效法先祖,承传家风,报答祖先对后世子孙的爱护。

中华民族历世子孙都尊崇孝道,注重祭祀,遵守先人的教诲,因此圣贤辈出。《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东汉时期,有一位著名的清官叫杨震,他是弘农华阴人,就是在今天的陕西省华阴县。他学识渊博,讲经教学培养弟子,被人们尊为“关西夫子”。他五十岁的时候出仕为官,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勤政爱民。他在去赴任东莱太守的路上,路过昌邑县,昌邑县的县令王密是被杨震举荐出来的。王密听说自己的恩人路过此地,就乘着夜色带了十斤金子要送给杨震,杨震看到这些金子,叹了一口气,说:“哎!我了解你,把你举荐出来,但是很可惜,你却不了解我。”王密还以为是杨震怕这件事情有人知道,才不愿意接受,就说:“暮夜无人知。”意思是夜色之下没有人知道,但是杨震听了之后怎么回答的呢?他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杨震认为,这不是没有人知道,而是“四知财”。于是拒不接受,王密就羞愧地回去了。后来为了纪念杨震,昌邑县的百姓修建了“四知堂”,杨氏的后世子孙也以“四知堂”为家族的堂号。杨震曾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让后世的人称自己的子孙为清白官吏的后代,把这些留给他们不是很丰厚吗?每到祭祀的时候,杨氏子孙从四知堂的匾额下走过,想到祖先的德行不收四知财,又怎么会去贪污受贿、违法乱纪呢?因此说,中国古代的廉洁教育从家庭中就已经开始了,杨震的后代子孙都秉承了杨震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的作风。

杨秉是杨震的第三个儿子,做官做到了太尉,杨秉以“三不惑”著称,他说:“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也就是不被酒迷惑,不被女色迷惑,不被钱财迷惑。杨秉一生曾经三次被贬,四次复出,都是因为极虑忠诚,刚正不阿。有一次,他被贬回乡里,生活极其贫困,一天只能吃一顿饭,即便如此,也拒不接受接济之财。杨秉的儿子杨赐,同样是慷慨激昂,无私无畏,做官到了司徒、司空、太尉。杨赐的儿子杨彪也做官到了太尉。因此,从杨震开始到曾孙杨彪,四世德业相继,做官到了太尉的位置,也就是三公的位置,后世人称“四世三公”。

其实,不仅仅是杨氏家族有杨震这样廉洁有守的官员,在每一个人的历代祖先之中,都有像杨震这样德行高尚的官员,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庸》上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孝子贤孙善于继承先人的志向,善于发扬先人的事业,祭祀的时候,绍述祖德,缅怀英烈,追思先人对国家民族的贡献,不仅是祭祀时诚敬之心、感恩之心的表现,又能进一步使后人生起恭敬和感恩之心,生起责任心和使命感,激励后人继承前人的志向和事业继续前进。

二〇一四年二月,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二〇〇二年冬至,世界第一个中华民族万姓先祖纪念堂在香港落成,依据中国科学院袁义达、杜若甫编著的《中华姓氏大辞典》,中国历史上曾出现的姓氏多达两万三千多个,万姓先祖纪念堂就是过去的百姓宗祠,这样的用祠也是与时俱进,是用现代化的方式对古代祭祖的传承与发展。

如今,世界各地华人提倡建设中华民族万姓先祖纪念堂,提倡祭祀中华民族万姓先祖,这有助于弘扬中国精神,承传中华文化,有助于形成中华文化一体的价值观,凝聚世界各地的华人以及热爱中华文化的各族人民,使之和谐一体,万众一心。

祭礼能够启发人们的孝心,启发人们一体的心,这种一体的观念不仅能凝聚一个家庭,乃至不同的家庭;凝聚一个团体,乃至不同的团体;凝聚一个族群,乃至不同的族群;凝聚一个国家,乃至不同的国家。这种一体的观念能引发人们恭敬、爱护一切事物,能凝聚全世界的人民,因为世界一家。

现在,习主席提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及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样的世界不就是和谐世界吗?那么如何来实现呢?实现的方式一定有很多种,世界各族万姓先祖纪念堂,世界各族万姓先祖祭祖大典,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因为,无论是祭祖这种古老的方式,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崭新的概念,二者的理论基础都是相同的,都是一体的宇宙观。现在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建设,但多是极尽物质建设,忽视精神建设,导致富而不乐,甚至出现种种乱象。中华文化重视伦理道德的教育,为解决纷繁复杂的社会乱象提供了智慧和经验。恢复中华民族万姓先祖纪念堂、恢复祭祀能令中华文化复兴光大,祭祖教人诚敬忠信、爱人如己、事死如事生。这种情感至深至厚,人心淳厚常存孝思之心,念念想到父母祖先。人有孝心,五伦关系都处理好,人人都能够敦伦尽分,社会风俗自然就变得淳厚,进而社会和谐,国家安定繁荣,世界也能够太平。祭祀所体现的和谐一体的观念,可以普照整个世界,使万事万物都得到和平安乐、福慧自在的基石。

今天,菲璘与大家的分享就到这里,其中的不足之处,还请老师以及各位朋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