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魏征〈群书治要〉序》心得分享(上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文字
《魏征〈群书治要〉序》心得分享(上集)
2020-06-04

亲爱的各位老师,亲爱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下午利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和大家分享一下菲璘学习魏征《群书治要序》的一些心得。因为这个序是准备两个小时,所以中间就不休息,因为一个半小时停一下,还剩半个小时了,所以大家如果有需要,就可以轻声直接出去就可以,然后再回来,所以中间就不休息,好,那么我们下面就开始。

大家都知道,《群书治要》是唐太宗命魏征、虞世南、褚亮、萧德言,从经、史、诸子百家之中,辑录了前代帝王治国理政的得失,作为借鉴,而编纂成的一部匡政巨著。魏征在《群书治要》编纂完成之后写了一篇序言,他陈述了《群书治要》的编纂起因、编纂内容及原则,《群书治要》的作用和意义等。所以在深入学习《群书治要》之前,对《治要》进行整体性的了解就很有必要,而且学习序文其实就是一个最好的途径。

下面我们就从《治要序》的第一个字一直看到最后一个字。这个PPT上的文字可能会一会儿比较多,大家也不需要忙着抄笔记,因为最后这些PPT都会留给大家,所以听就可以了。

《群书治要》序

【唐·秘书监巨鹿男臣魏征等奉  敕撰】

这里我们一个一个来看。这里出现一个词叫“秘书监”,这个是唐秘书省监的简称,就是秘书省的长官。秘书省它是做什么的呢?它是专门管理国家图书文献收集的。魏征是从贞观三年到贞观七年任秘书监。

虞世南就是《群书治要》的另外一位作者。他是从贞观四年开始任秘书少监,直到贞观七年接替魏征任秘书监。

所以在《新唐书・百官志二・秘书省》里面,它对秘书监有一个很简短的叙述,它说是“监一人,从三品,(中略)监掌经籍图书之事,领著作局。”领著作局是说,著作局是在秘书省的领导之下,著作郎是著作局中的官员,所以,著作郎也是秘书省的属员。

为什么这里要强调一下著作郎呢?是因为《群书治要》的另外一位作者像萧德言,他在贞观年中也是任著作郎,同时他兼任弘文馆学士。虞世南刚才有提到他,他是太宗即位初就升任了著作郎。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群书治要》的成书其实和秘书省是有着非常深刻联系的。

“巨鹿男”,这个是什么意思呢?“男”它在这里指的不是性别,它在这里指的是封号。《广韵》这儿有说“男,所封爵也。”《礼记・王制》篇有讲说,“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在太宗登基之后,是拜魏征为谏议大夫,封巨鹿县男,使安辑河北,许以便宜从事。所以这个是当时魏征爵位的封号。

下面看一下魏公:

魏公公元580年生,643年过世,字玄成。曾任谏议大夫,一会儿我们还要再提一下谏议大夫。尚书左丞,当然《新唐书》里面说的是任尚书右丞,这个没有关系。秘书监、门下侍中等职,贞观十六年拜太子太师。在太宗朝的时候曾经进行了大范围的修史工作,比如说他诏令令狐德棻、岑文本撰了《周史》,孔颖达、许敬宗撰了《隋史》,姚思廉撰《梁史》、《陈史》,李百药撰《齐史》。但是魏公受诏总加撰定修史,他是为《隋史》作了序论,为《梁》、《陈》、《齐》是各作了总论。所以魏公其实在大范围修史过程中是做了非常关键性的指导性工作。修史工作一共是历时七年而成,这些史都是修的非常好,在当时都称为良史。修史完成之后,魏公加左光禄大夫,进封郑国公,所以也称魏公为魏郑公。过世之后谥号文贞。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刚才有提到,魏公他是拜为谏议大夫,谏议大夫是一个什么职位?谏议大夫它就是对皇上进行规劝,提出谏言,凡是朝廷它有缺失了,大事是在朝廷上去谏诤,小事则是论奏。所以魏公一生两百多次向太宗皇帝谏言。所以魏公去世之后,太宗皇帝是亲临恸哭,而且是罢朝五日,还曾经在朝上对侍臣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太宗对魏公的倚重,也可以看出,太宗他是一位虚心纳谏,知过改过的皇帝。在为政者的众多官德修养中,对于君主来说,其实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能够纳谏;而对于臣子来说,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能够提出谏言。太宗他能够开创“贞观盛世”,这与他能够采纳魏公的谏言也是密不可分的,而魏公对于太宗皇帝的谏言,也很多都体现在了《群书治要》当中。

下面我们就来逐字地来学习一下,看一下这篇序言。因为大家以前可能对《治要》的一些经文比较熟悉一点,但是对于序言可能绝大多数都没有读过,所以菲璘在这里把它拆成几段,每段先读一下,然后我们再来,接下来看内容。这是第一部分:

【窃惟载籍之兴,其来尚矣。左史右史,记事记言,皆所以昭德塞违,劝善惩恶。故作而可纪,薰风扬乎百代;动而不法,炯戒垂乎千祀。是以历观前圣,抚运膺期,莫不懔乎御朽,自强不息,乾乾夕惕,义在兹乎?】

这一段序言的开篇,魏公阐示的是典籍的作用。

窃惟载籍之兴。窃,是表示自己的谦词。惟,是思考。载籍,是史籍、典籍,在这里尤其是在这一段当中,尤其是指史籍,史书。载籍之兴,其来尚矣。尚,是久远的意思。这是说,臣以为史籍、典籍的兴起,由来已久。

左史右史,记事记言。左史右史:这是官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在《礼记・玉藻》上记载,是“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另一种说法是《汉书・艺文志》上的说法,是:“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这是两种不同的说法。

皆所以昭德塞违。昭德塞违:这是出自《左传・桓公二年》。这里我们看到了第一个出处,在接下来菲璘在学习整篇序言的过程中就发现,遍地是出处。就是古人他真的是把“六经”完完全全的融会贯通,然后自己做出来,就好像是一部“六经”的融合,几乎每一个字都有出处。“昭德塞违”在《左传・桓公二年》的原文是,“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孔颖达《疏》,也就是孔颖达的《春秋左传正义》上,他对此注解说是,“昭德,是昭明善德,使德益彰闻。”就是品德更加广为传闻;“塞违”是“闭塞违邪,使违命止息也”。也就是杜绝这些邪曲不正。就是左右史官记录,这里特别指出是君王的事迹和言论,都是为了彰显美好的品德,抑止悖谬的言行,劝勉善行,惩罚罪恶。

故作而可纪,薰风扬乎百代。“薰风”就是和暖的清风。《吕氏春秋•有始》篇说,“东南曰熏风。”这两个字:“薰”、“熏”,同源字通借。薰风扬乎百代,动而不法,炯戒垂乎千祀。这个“炯戒”是指昭然的警戒,这个“戒”是通下面这个“诫”,是告诫的意思。这是说因此言行举止可以作为纲纪表率,其影响如同和暖的清风传扬百代;动作举止不合法度,昭然的警诫会流传千年。

是以历观前圣,抚运膺期,莫不懔乎御朽,自强不息,乾乾夕惕,义在兹乎?“抚运膺期”这是一个互文见义。“运”和“期”在这里都是指受天命为帝王。“抚”、“膺”是一种形象化的比喻。抚,顺应;膺,承受,这里就是指顺应承受天命为帝王。“莫不懔乎御朽”这里出现了第二个有出处的词汇。“懔”是畏惧的样子;“御朽”是用腐朽的缰绳驾驭马匹。这出自《尚书・五子之歌》,“予临兆民,懍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下面“自强不息”好理解。“乾乾夕惕”就是终日勤奋谨慎,这是出自《周易・乾卦》,“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这个“夕惕若厉”就是朝夕戒惧,如临危境,没有丝毫的懈怠。

所以这一段话的意思是说:所以遍观先圣,顺应天命成为帝王,无不是像用腐朽的缰绳驾驭马匹一般畏惧小心,终日自强不息,勤奋谨慎,不敢懈怠。其道理就在于此吧!这个“此”其实就是因为有典籍,可以使得为政者他的一切言动,都有记录。就是像前面所说的“作而可纪,熏风扬乎百代;动而不法,炯戒垂乎千祀。”所以古圣先王他治理百姓,无不是小心翼翼、朝乾夕惕、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类似的文字在《群书治要》的收录中有很多,我们举一个例子。下面这一段是出自《群书治要・阴谋》,其中有一段周武王和姜太公的对话,从中可以看到,古圣先王是如何以谨慎戒惧之心来治理民众的。

武王问尚父曰:“五帝之戒可闻乎?”这个“尚父”就指的是姜太公,这里是他的尊称。“五帝之戒可闻乎?”就是我可以听一听您讲讲五帝的训诫吗?

然后太公就回答说:“黄帝之时,戒曰‘吾之居民上也,摇摇恐夕不至朝。’”“摇摇”就是心神不定的样子。黄帝说:“我告诫自己,我位居在人民之上,常常心神不安,唯恐夕不朝至。”

下面尧帝怎么样说呢?“尧之居民上,振振如临深川”。“振振”就是战栗。尧帝位居百姓之上,战栗恐惧如临深渊。

下面舜帝:“舜之居民上,兢兢如履薄冰。”“兢兢”,战战兢兢,就是小心谨慎的样子。舜帝居民上,小心谨慎如履薄冰。“禹之居民上,栗栗恐不满日”。这个“栗栗”也同样是畏惧的样子。禹治理民众,畏惧小心。“恐不满日”,唯恐一天都维持不了。“汤之居民上”,“汤”是成汤。“汤之居民上,战战恐不见旦。”敬慎畏惧,恐怕只挨不到明天。

听完了太公这一段的回答,武王接下来就说:“寡人今新并殷居民上,翼翼惧不敢怠。”这是说我现在刚刚兼并了殷商(武王伐纣兼并了殷商),位居万民之上,当恭敬、谨慎、戒惧、不敢怠慢。

所以从这一段话中,像“摇摇恐夕不至朝”、“振振如临深川”、“兢兢如履薄冰”、“栗栗恐不满日”、“战战恐不见旦”、“翼翼惧不敢怠”。所有的这些形容,其实都在表明古圣先王在治理国家的时候,无不是以一种谨慎、敬畏之心来对待的,这种谨慎就好像用腐朽的缰绳,驾驭烈马一般小心,不敢懈怠。其实这不仅是治理民众,这也是任何一个坐在上位的人,所应有的心态。

就像菲璘现在坐在上面,其实也是战战兢兢,真的是这样。其实坐在这里是向大家汇报自己的心得分享,所以如果其中有任何大家觉得我们需要讨论一下,这里讲错了,所以还请大家直言指出。我们下面讨论,然后菲璘也向大家来请教,好,谢谢大家。

刚才这一段讲的是典籍的戒惧作用。《群书治要》的其他篇章也有讲到典籍的戒惧作用。这里也举一个例子,是《群书治要・申鉴》中的。它说:

“朝有二史,右史记事,左史记言,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君举必记,臧否成败,无不存焉。下及士庶,苟有茂异,咸在载籍。或欲显而不得,欲隐而名章,得失一朝,荣辱千载,善人劝焉,淫人惧焉。”

这什么意思?前面这一段跟之前的有介绍过,我们跳过去。

下面“君举必记”,君主的一言一行,无论善恶、成败都有记录。中国古代记录的历史,它被称为“信史”。因为记录的史官秉持的是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态度。无论君主的善恶、成败,都会记录下来。从这里,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字,就是“信”这个字,就是前人留给后世的是可以相信的文字。所以我们是相信古人,才不会诬枉圣人。从治国理政的角度讲,相信圣贤人的教诲,才能够真正从前人治国理政的智慧和经验中获得借鉴;那么从个人的角度来讲,相信圣贤人的教诲,修学也才能够获得利益。

下面这一句话,可能所有人都会引起注意。它说的是“下及士庶”,就是向下延伸到官吏、平民,若是有才德或者奇异之事也都会记录在典籍之中。也就是说这些典籍记录的不仅仅是为政者,上至君王,下至百姓都会有所记录,而且这还是在当时记录的这个工具,还尚不像现在如此发达的时候。所以到了现在社会,现代社会不仅使纸质的典籍变得非常的容易,更是出现了非常方便的电子化的记录。比起纸质的典籍,电子信息的记录,不仅更加普遍,像我们在网上也可以看到记录事件的种类,对事件的描绘,也是更加的细致入微。其实如果仔细体会,这其中的这种警戒,会更加得深刻。为什么?无论是为政者,还是普通百姓更加要言行谨慎,应该是时时想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因为现在的这种记录比以前是更加的细致了。

刚才说的是典籍记录的这种深远影响。换句话说,就是有被记录的人,那么就有去记录的人。史官在记录的时候,古人秉持的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但是现在的人,可能大家会画一个问号。因为现在有些人专门写一些不实的语言,这个其实都属于谣言诽谤,属于恶语妄言,都有因果在其中。从某种意义上讲,电子化的这些信息比纸质的典籍更加难以消除。所以恶语妄言的后果,其实是要等到这些错误信息的影响都消除之后才能够去除,所以这其实也是在提醒我们:“凡出言,信为先。”这就是讲要对因果心存敬畏。

最后一句:“或欲显而不得,欲隐而名章”这一句。就是有人想要显扬自己却达不到目的;有人想隐而不入,美名却被彰显。行善、作恶只在朝夕之间,但是荣辱却流传千载。确实是这样,谁不想流芳百世?谁也不想遗臭万年。因此典籍它可以劝勉善人、警惧恶人。典籍就是通过无形的鞭策和警示来传递大道、教化人心。所以归根结底,典籍的作用就是“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这是《魏公序言》的第一部分,讲的是典籍的作用。

下面魏公陈述完典籍的教化之功,就对魏晋以来的文风流弊提出了批评。这一段菲璘先读诵一下:

【近古皇王,时有撰述。并皆包括天地,牢笼群有。竞采浮艳之词,争驰迂诞之说,骋末学之博闻,饰雕虫之小伎,流宕忘反,殊塗同致。虽辩彫万物,愈失司契之源;术总百端,弥乖得一之旨。】

这里有两个字在PPT上标成了红色。这里说明一下,大家有可能看过天明本的《群书治要》,这个天明本的《群书治要》里,这个“彫”字,印成了“周”字,它印的是“虽辩周万物,愈失司契之源”,但是根据出处以及看天明本的母本,也就是金泽文库本的话,我们可以发现,其实这里是当时印刷的一个错误,应该是“辩彫万物”。下面,“弥乖得一之旨”,同样它这个“弥”,在天明本里是漏掉了这个字,这个是根据天明本的母本“金泽文库本”得来的。

《群书治要》在流传过程中也是出现了不同的版本。正好刚才好像也有一位家人朋友问到了版本的问题,如果有机缘,我们接下来可以在晚上或者以后有时间讨论的时候,可以聊一聊版本。

近古:在序文中特别指的是魏晋到隋朝这一段时期。时有撰述。“撰述”指的是著述,这个合起来讲指的就是著述。其实如果拆开来讲,这两个字的意思不同,撰是撰,述是述。“撰”的意思,像《正字通》上面说:“属词记事曰撰”。但是什么是“述”呢?《论语·述而》篇上,孔老夫子说:“述而不作。”这个述者就是传于旧章,这样怎么来看“撰”、“述”的区别呢?就是“撰”是作,“述”是不作。这个就是“撰”和“述”的区别。

并皆包括天地,牢笼群有。“牢笼”是指包罗、容纳,“群有”就是指万物。所以这句话是讲,魏晋以来的帝王时而会有著述,其内容无不是涵盖天地,包罗万物。

竞采浮艳之词。这个“浮艳”指的就是文辞华而不实。争驰迂诞之说。“驰”是追求向往。“迂诞”是荒诞、夸诞。

骋末学之博闻。“骋”是施展、发挥。“末学”是肤浅的学问。饰雕虫之小伎。“饰”是掩饰、粉饰。“雕虫小伎”是指雕琢词章的微小技能。这个“雕虫小伎”有一个出处,它是出自扬子《法言》。

扬子《法言》: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

“或问”,这个“或”在这里指的是“有人”的意思。有人问说:“吾子少而好赋。”然后这个怎么回答呢?他说童子雕虫篆刻,这个雕虫篆刻,“虫”是指虫书,“刻”是指刻符。它各为一种字体。

在秦朝的时候,一共有八种书写体,这个“虫”和“刻”各为八种书写体中的两种。这八种,在许慎的《说文解字》的序文中可以看到。西汉时期学童是要学习这秦书八体,但是后来就是以雕虫篆刻来比喻一些词章小技。

“俄而曰:‘壮夫不为也。’”这个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其实,这些雕虫小技,这些微不足道的小技艺,雕琢词章的小技艺,豪杰之士是不屑于做的,所以在这里说,其实他有一种悔过的意思在里面。刚才这是说了四种情况。

接下来魏公说,还对此“流宕忘反。”就是还“撰”在这四种形式里面没有出来,但是都导致了什么样相同的结果呢?殊塗同致。这里“殊塗同致”其实也有一个出处,出自《周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塗,一致而百虑。”对他的注解,像《周易注》上说:“塗虽殊”,也就是道路虽然不同,但是归处是相同的,“其归则同”。“虑虽百,其致不二。”天下万事是同归于一的。但是在一开始的时候道路也许是不同的,其实就像我们大家现在坐在一起是一样的。我们大家都是从五湖四海而来,但是都为了一个相同的目的而来,就是学习《群书治要》。而学习《群书治要》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其实是为了承传中华文化,这个也是我们大家从各行各业来,为了一个相同的目的聚在一起。接下来的七天呢,我们就彼此一起来,共同度过这愉快的的七天,学习《群书治要》。当然这里,它这个“殊塗同致”指的是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其实是一个不太好的结果。

下面这一句话就讲的是这个结果:虽辩彫万物,愈失司契之源。“辩彫万物”是指用华美的词藻为万物雕琢。“辩彫”就是华美词藻雕琢、修饰的意思,“彫”是琢文也。这个“辩彫万物”出自《庄子・天下》篇:“辩虽彫万物,不自说也。”这有一个出处,就是虽然用华美的词藻为万物来进行雕琢,但是却怎样呢?“愈失司契之源”,“司契”语出《老子》。下面,我们会进一步来看一看这个“司契”是什么意思,我们先看“司契之源”。这里的“司契之源”指的是有德。这是说虽然能用华美的辞藻为万物雕琢,但是却忘失了“有德”这个根本。我们返回头来看一下这个“司契”,它的出处是《老子》。原文是:“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群书治要》在引注解的时候,《群书治要》的原文本身就有引注解。如果大家读过《群书治要》的原文,会发现有一些大字,有一些是小字。这个小字就是魏公当时在编撰《群书治要》的时候直接引用了一些注释。(附在里面的注解)。

《群书治要》魏公在引《老子》的注解的时候,用的是《老子·河上公注》的注解。《老子·河上公注》对这一段注解,它说,“有德之君,司察契信而已。无德之君,背其契信,司人所失也。天道无有亲疏,唯与善人,则与司契者也。”

“司契”,说了半天还是要先看一下“司契”,“司”是执掌、主管的意思。“契”就是契券。在古代的时候借贷财物所用的这个契券,它是用竹板制成的,一劈两半。左片叫作左契,刻的是借债人的名字,由债权人保存;右片叫作右契,是刻债权人的名字,由借债人保存。在索还债物的时候,要两契相合作为凭据,就是也是合为同一个,合同,所以现在我们有一个词叫“合同”就是这样来的。

它分为左契和右契,这个左契是在下面,右契是在上面,“圣人执左契”,所以执左契其实是执卑下,比喻处柔弱。《老子》说,“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责”是令责、索取的意思。这里是指圣明的君主,只是施惠于民,施恩而不求回报。所以这就是憨山大师下面他的这句注解中所说的,“圣人无心之德,但施而不责报。”就是圣人是施惠于民,施恩而不求回报。“有德司契,但与而不取,徒存虚契。”也就是有德之人就是如同掌左契的这个人,仅是与人,而不取于人。相反,“无德司彻”,憨山大师有一段注解说,“不计彼之有无,必征其余,如赋彻耳。”这个“彻”是周的一种赋法,就是官府按时收税,没有商量的余地。时间到了就会“必征取于民”,而无一丝毫假借之意。所以如果对比“司契”与“司彻”,“司契”是施恩不求报,看似是失去了利益,但是其实有得必有失,“失利”但是“得于天”,“人不与而天必与之。”所以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就是《周易》上所说的“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刚才是解释的“虽辩彫万物,愈失司契之源”。

下面一句“术总百端,弥乖得一之旨。”“术”是道术,道术变得越来越多种多样。这是出自《庄子・天下》篇,“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裂”就是分离的意思。道术变得越来越多种多样,但是怎么样呢?“弥乖得一之旨”,这个“得一”其实指的就是得道。“得一”同样出自《老子》,原文是“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说天得一,所以它能够垂象清明,地得一,所以它能够安静不动摇。神能得一,所以能够变化无形。谷可以得一,故能够盈满而不绝。“万物得一以生”是说万物皆须道而生成。“王侯得一以为天下贞”,这是说王侯得一,故能为天下平正也。所以这是说“术总百端,弥乖得一之旨。”就是讲,道术越是多种多样,越是背离了万法归一,也就是归于道的这个宗旨。

所以魏公的这段话其实给我们了很大的启示。“司契之源”就是有德,这是为政之本。办政治要抓住根本。当然扩展来讲,不仅仅办政治要抓住根本,同样一个企业、一个社团的领导者也是要抓住“司契之源”,也就是有德。特别是领导者要有德行。只不过很可惜呢,有很多人他没有意识到,就是管理的精髓其实是在于管理好自己,相反,还设计出很多制度法令去管理别人,那么这个结果就是什么呢?就是上面说的“术总百端,弥乖得一之旨。”所以总结魏公的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不要忘记“司契之源”,不能够背离“得道”这一宗旨。

这段话从个人的修学角度来讲,我们说学习圣贤教诲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明明德”。《大学》开篇讲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文以载道,关键是要归于“道”。能够传递大道的“文”才是经典,所以这也是该学习和继承发扬光大的重点。

现在有些人也学习传统文化,但是把精力放在了诗词曲赋,琴棋书画上。有人有疑问,说这些不是也挺好的吗?像电视上其实也是非常的火,有很多节目,《诗词大会》呀什么的,其实这些好,这些都属于传统文化,但是这些是属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中的“游于艺”。像《论语・述而》中“游于艺”的这个“艺”,这些“艺”关键是什么?是要通过这些“艺”,培养德行,最终回归到“道”。所以任何一种技艺,当后面加上了“道”这个字的时候,就不再是简单的“术”了,而是能够使人修身养性,进而涵养性德,最后归于道,找到真我的方式。

相反,如果这些“艺”失去了归于“道”的宗旨,那么这些“艺”就是会沦为一种娱乐时尚,甚至是哗众取宠,对于提升人们的德行毫无意义。所以现在很多文学作品,都是华而不实,刚才有提到雕虫小技,可能真的是连雕虫小技都算不上,甚至一些网络作品,都是学说荒诞,不仅对提升人们的道德没有任何的意义,反而还会败坏人们的道德。但是可惜的就是,创作的人和阅读的人还有点乐此不疲,所以这其实是值得现代人所反思的。所以魏公刚才的这一段话,虽然说的是魏晋当时的情形,但是其实可以给我们现在人有很多的启示。

接下来是魏公赞叹太宗皇帝,这一段也是菲璘先读诵一下:

【皇上以天纵之多才,运生知之叡思,性与道合,动妙几神。玄德潜通,化前王之所未化;损己利物,行列圣之所不能行。翰海龙庭之野,并为郡国;扶桑若木之域,咸袭缨冕;天地成平,外内禔福。犹且为而不恃,虽休勿休,俯协尧舜,式遵稽古,不察貌乎止水,将取鉴乎哲人。】

皇上以天纵之多才。“天纵之多才”就是指上天赋予的这种卓绝而非比寻常之才。“生知”就是“生而知之”。这是出自《论语・季氏》篇,“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生知之叡思”,“叡思”是圣明之思,这是出自《尚书・洪范》,“思曰睿。(叡是这个睿的异体字)睿作圣。”所以“叡思”就是圣明之思。圣上以上天赋予的多种才华,施展与生俱来的圣明智慧,本性合于天道,言行几近神明。这就是从“皇上以天纵之多才”到“动妙几神”这一句。

下面看下面这一句:玄德潜通。“玄德”是指潜藏而不着于外之德。孔颖达在注《尚书・尧典》“玄德升闻”的时候说,这个“玄”指的是幽潜,潜行道德。“玄德潜通”,下面再看“损己”,“损”是减损,克制。下面“列圣”是指古圣先王。所以从“玄德潜通”这里开始意思是说,用含藏不露的美德,潜移默化地感通,感化了前代君王没能感化之人;损己利他,践行诸位圣王未能成就之德行伟业。

所以从魏征对太宗皇帝的这段赞叹,其实我们可以读出几个关键词,第一是德行,第二是教化,第三是克己,第四其实还有一个是谦卑。这是太宗皇帝做出的为政者的表率,他是以含藏不露的美德,潜移默化地去改善社会风俗,克己利他。

我们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是老师上午讲的主题,“教学为先”,“教”是教育。我们来看一下“育”这个字,“育”这个字在《说文解字》里面解释是“养子使作善也”。“育”这个字的上面这个部分——�,这个字念tu, 它是一个倒着写的“子”字,就是儿子的“子”字,这个“�”的意思是“不顺子”。徐铉在校定《说文解字》的时候,对“育”这个字增加了徐锴的解释,他说:不孝顺的都可以教,何况孝顺的孩子呢?

段玉裁对此注解说,“育”这个字不从子而从倒子,正体现了通过教育,可以把不善的人教成善人。所以现在整个社会其实最缺乏的就是包含伦理道德因果的圣贤教育。那么怎样教最有效?就是教的人要以身作则。教育这个“教”是“上所施,下所效。”就是教的人将如何落实表演给学的人看。用德行感化下属,感化民众。因此教的人,修身就是关键。  

修身从哪里开始?从戒贪开始。也就是魏公序言上所说的“损己利物”,这个对应的是“损己”,也就是“克己”,克制自己的欲望。修身从戒贪开始。为什么领导者克制欲望这么重要?举一个也是《群书治要》中的一句经文来解释:

《群书治要・晋书上》上面总结夏、商、周三代,这个三代指的就是夏、商、周。“三代之兴,无不抑损情欲;三季之衰,无不肆其侈靡。”三代之所以兴盛,无不是因为领导者对自己的七情五欲加以节制;三代末期的衰败,无不是因为肆意的奢侈浪费。这就是原因。

所以习总书记也是深刻认识到了骄奢淫逸对于社会和国家的危害。因此2013年,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讲话,当时就提出说,“从严治党,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的廉政文化,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接下来,我们回到序文。在接下来的序文中,魏公继续赞叹太宗皇帝建立了伟大的功业。

翰海龙庭之野。“翰海”,是指北海,也同样指沙漠。“龙庭”,是指古代匈奴祭天地鬼神的地方。这两者在这里都是借指边塞民族部落,泛指北方及西北的一些边塞民族。

下面“扶桑若木”,这里要解释一下,“扶桑”和“若木”都是神树的名字,它们都是出自《山海经》,这两者在这里是泛指东方以及西方的诸国。

“咸袭缨冕”“袭”是穿着,穿的意思“缨冕”,缨,是指系在脖子上固定帽子的带子;“冕”就是冠。“缨冕”在这里引申为唐朝的服饰。这是一个互文见义,这两句的意思是边塞一族并入唐朝的版图,周围国家都穿戴唐朝的服饰。

“天地成平,外内禔福。”“天地成平”,是天下和平安宁,这是出自《尚书·大禹谟》。“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这个“平”和“成”也是有一点区别,《孔安国传》是说“水土治曰‘平’,五行叙曰‘成’”,这是“天地成平”。

“外内禔福”。“禔福”是安宁幸福。颜师古,在注《汉书·司马相如传》的时候,《司马相如传》中有一句叫“中外禔福”,这个颜师古在注解的时候就注解,把“禔”注为“安”的意思。所以这是讲天下风调雨顺,兵戾不起,国家内外安宁幸福。

虽然如此,但是太宗皇帝怎么样呢,仍然保持着谦虚的态度。就是下面这一句话:“犹且为而不恃,虽休勿休,俯协尧舜,式遵稽古,不察貌乎止水,将取鉴乎哲人。”“为而不恃”出自《老子》“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也就是有所作为,却不自恃有功,这个“恃”就是倚仗的意思。“虽休勿休”出自《尚书·吕刑》篇,“虽畏勿畏,虽休勿休。”《孔传》说“休”是美的意思,《孔传》说:“行事虽见畏,勿自谓可敬畏。”就是我不自己说“可敬畏”,“虽见美,勿自谓有美德”,我并不自己认为有美德。

“式遵稽古”。“稽古”是出自《尚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这里落了一个“俯协尧舜”的“俯协”,“俯”是低头,表示恭敬;“协”郭璞注《尔雅》的时候,他把这个“协”注成了“喜而服从”,就是欢喜服从,“俯协尧舜”就是非常恭敬而且是欢喜,依据尧舜之道来治国。“式遵稽古”刚才有说了一下出处,《孔传》上说:“能顺考古道而行之,帝尧。”这个“式”是准则、法度。“遵”,是遵从、依照。“稽古”就是考古道而行,这个是出自《尚书》。

这段话是说太宗皇帝,他虽然功成而不自居,虽见美善,亦不自诩美德。而是恭敬地效法尧舜,考察并遵循先王之法度,不只是在平静的水面上自我观察欣赏,而是要从圣哲的教诲中获得借鉴,这就是太宗皇帝的谦虚之德。

有关谦虚之德,《群书治要·说苑》这样评价谦德,它说:“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国家,小足以守其身。谦之谓也。”这个如何“守”?太宗皇帝给我们做出的榜样就是:“为而不恃,虽休勿休,俯协尧舜,式遵稽古。”就是效法尧舜,依照古圣先王的常理常法来治国理政。其实太宗皇帝下令编纂《群书治要》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大唐新语》也称为《唐新语》卷九《著述篇》,记载有一段太宗皇帝答魏公上《群书治要》的手诏,他说:

“我少尚威武,不精学业,先王之道,茫若涉海。览所撰书,博而且要,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使朕致治稽古,临事不惑,其为劳也,不亦大哉!”

太宗皇帝他自称年少之时崇尚威武,不精学业,对于古圣先王的治国之道 “茫若涉海”,就是要像跨海一样,茫然不知所措。但是看到了这部书,也就是魏征等人所编纂的《群书治要》中所记载的,可以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可以使太宗皇帝鉴览前古,考察古人,如何使国家在政治上安定清平,使皇帝面对事情的时候不生迷惑。这部书的功劳真的是非常的大。“其为劳也,不亦大哉。”所以在《群书治要》成书之后,太宗皇帝特别下令使缮写十余部,分赐给太子及诸侯王以作从政龟鉴。

太宗皇帝有谦虚之德,他能够虚心地取法于古人,听取臣子的谏言,最终成就了“贞观盛世”,所以他自己也被称为“千古一帝”。这就是太宗皇帝以谦德来守天下,守国家,守自身。

所以现在的人喜欢创新,他不喜欢、不相信古人所说的常理常法,比如说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这些,认为这些已经过时了。自己创造的比古人要高明,这是不谦虚的表现。“满招损,谦受益。”这是天道的规律。圣人他明心见性,他所说出的。常理常法是自性的流露,合于道,可以作为普适的原则。但是现在的人,缺乏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一个原因就是他不能够虚心地学习古人的教诲。其实只有保持谦虚的态度,对古圣先王的教诲,生恭敬心,才能够理解圣贤人的用意。这是魏公整体对太宗皇帝的赞叹。

接下来,就进入到《群书治要》的部分。下面的序言魏公开始介绍《群书治要》。首先介绍的是编纂的起因和目的。原文是这样的:

【以为六籍纷纶,百家踳驳,穷理尽性,则劳而少功,周览泛观,则博而寡要。故爰命臣等,采摭群书,翦截淫放,光昭训典。】

“六籍”指《六经》,也就是《诗》、《书》、《乐》、《易》、《礼》、《春秋》。“六籍纷纶”,“纷纶”是浩博的意思,浩如烟海,书籍非常的广博;“百家踳驳”,“百家”就是诸子百家,“百家踳驳”就是驳杂。皇帝认为六经的义理渊博深邃,诸子百家的思想驳杂;“穷理尽性”这是出自《周易·说卦传》“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孔疏说“穷极万物深妙之理,究尽生灵所禀之性。”皇上他认为六经义理渊博深邃,诸子百家思想驳杂,想穷究天地万物之性理,耗费精力却收效甚微,周遍阅览,泛泛阅读,则见识广大但是却缺乏要理。

因此,“故爰命臣等”,“爰”是于是;“采摭群书”,“采摭”是选取的意思,这是出自孔安国的《尚书序》。“研精覃思,博考经籍,采摭群言,以立训传。”这个“覃思”就是深思,精研深思;博考典籍,选取群言,作为后世的训传。

下面“翦截淫放”,“翦截淫放”同样是出自孔安国的《尚书序》“芟夷烦乱,翦截浮辞,举其宏纲,撮其机要。”这是“翦截淫放”的出处,其实这个“翦截浮辞”就是为了撮其机要,去而少为翦截,就是把精华提出来。这个目的,做的目的是什么?“光昭训典”,“光昭”是彰明显扬,发扬光大的意思。“训典”尤其是指的“先王典章制度之书”。这也是出自《左传·文公六年》,这句话的意思是皇上便下诏命臣等从各种典籍之中采集摘录,删削浮华之辞,去粗取精,显扬光大先王典章制度的常理常法。所以“光昭训典”,这其实是他们作《群书治要》的一个目的。刚才是编纂的起因,下面是编纂的目的。

【圣思所存,务乎政术,缀叙大略,咸发神衷。雅致钩深,规摹宏远,网罗治体,事非一目。】

皇上所考虑的“圣思所存,务乎政术”。“政术”是指治国理政之道;“缀叙大略”,“缀叙”是编辑整理。“缀”就是缝补连接的意思。“大略”是远大的谋略。“咸发神衷”。“咸”是皆、都的意思。“神衷”是神明的内心。“衷”是心、思的意思。圣上所考虑的,专注在治国理政之道,编辑整理远大的谋略,皆出自圣王神明的内心。

“雅致钩深”,“钩深”是探索深奥之义,这也有一个出处,出自《周易・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孔颖达的《周易正义》,也就是“孔疏”,它说是“物在深处,能钩取之;物在远方,能招致之。”这个“规模宏远”,“规模”就是我们现在的规模宏大的这个规模;“网罗”是搜罗,包含。下面这一句话的意思是雅正的旨意在于探索深远的义理,而且规模宏大、格局深远,搜集含括的治国的纲领和要旨,不局限在某一纲目。这就是《群书治要》编纂它所要达到的目标。

下面是《群书治要》的编纂内容,这一段他是分四个方面来编纂整理的,因为比较长,所以我们一段一段地来读,一段一段地来看。

(一) 著为君之难

先看第一个部分,魏公选取的第一个部分,他是集中在择录贤明与昏庸的君主,将他们的得失都完备的记录下来,以体现为君之难。菲琳先把这一段的经文读诵一遍。

【若乃钦明之后,屈己以救时,无道之君,乐身以亡国;或临难而知惧、在危而获安,或得志而骄居、业成以致败者,莫不备其得失,以著为君之难。】

 “若乃”是至于的意思,它是放在句首,另述一事,这时候就用“若乃”。“钦明”是敬肃圣明,“钦”是敬的意思,这是出自《尚书·尧典》:“钦明文思安安。”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马融注:在这里注解这个“钦明”是“威仪表备谓之钦,照临四方谓之明。”“钦明之后”的“后”这是上古对君主之称。这个“后”在简体字就是我们现在“后来”的后,但是在古代当时的正体字,这个“后”是专属于对君主之称,当然也有就是皇后的“后”也是这个后,后来的“后”是现在正体字、繁体字的後,在那个时候是两个字。

我们先看一下这一段的意思:这是说那些敬肃圣明的君主委屈自己来拯救时运,而昏庸的君主则因贪图自身享乐而导致国家灭亡;有的君主身临危难而知道畏惧反省,从而转危为安;有的君主得志之后骄傲自处,大业已成又导致失败的,没有不备陈其得失之因,以此就是为了体现为君之难。

我们也是从《群书治要》中选取两个例子来看一看,历史中的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都出自《孔子家语》。

第一个例子是讲:殷朝太戊统治时期,也曾一度社会道德败坏,国家法纪紊乱,以至于出现了桑谷二树,共生在朝堂之上的异常现象。这个桑谷二树“桑谷生朝,七日大拱。”七天就长得非常粗大。太戊他十分的恐惧,于是便谨慎地修养德行,勤修善政。“三年之后,远方慕义。”就是三年之后,远方的部族都倾慕殷朝的仁义;“重译至者十有六国。”通过重重翻译前来谒见的就有十六国之多。 所以这其实是以人力扭转天意,转祸为福的例子。在太戊时期,殷朝中兴,所以太戊也是获得了“中宗”的称号,享国七十五年。

我们再看一个相反的例子,太戊的后世子孙——帝辛,也就是商纣王。在帝辛统治时期,有一只雀鸟,在城墙角下生了一只大鸟,帝辛就妄以为,可以借助雀鸟之德,从而不修国政。大家后来也知道,殷商后来怎么样,殷朝由此而灭亡。这就是正反两个方面的例子。

(二)显为臣不易

下面看《治要》选取内容的第二个方面,刚才是从君主的角度来讲,第二个方面是从臣子的角度来讲,“为君难,为臣不易”。所以选择第二方面就是选择忠贞之臣的事迹,奸邪之臣的恶行,辑录他们这些事情的来龙去脉,体现“为臣不易”。先看一遍经文:

【其委质策名,立功树惠,贞心直道,忘躯殉国,身殒百年之中,声驰千载之外;或大奸巨猾,转日回天,社鼠城狐,反白仰黑,忠良由其放逐,邦国因以危亡者,咸亦述其终始,以显为臣不易。】

这段话的意思是:那些献身朝廷,鞠躬尽瘁,建立功勋,树立恩惠,忠贞正直,捐躯殉国,身殒其时代,却名扬千古;那些极其奸猾之臣,权倾朝野,依仗权势为非作歹而难以消除,颠倒黑白邪正是非,忠臣因为他们被流放,国家因此而危亡的,也都记叙其来龙去脉,以体显为臣不易。

这里有两个典故,一个是“委质策名”,一个是“社鼠城狐”。下面分别来看一下这两个典故。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